西部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省环县东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

西部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省环县东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

一、西部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环县东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娴[1](2021)在《甘肃省输电网穿越自然保护地的避让退出和优化调整研究》文中提出

敬博[2](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张俊[3](2020)在《网络化视角下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重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通常根植于一定的区域环境中,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传统村落在网络体系中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各个层面上其作用力具有差异,需以传统村落质量的指标体系为基础,为网络特征分析提供重要支撑。传统村落的研究视角需要转变为区域层面,通过传统村落空间网络研究,实现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利用,有重点有方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引导乡村空间重塑是有效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古徽州地域空间特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构建修正引力模型来量化传统村落间的空间联系强度;在空间联系强度结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网络特征;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网络的特征与问题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网络化视角下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重塑的原则、重点与路径;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提出传统村落空间重塑的具体措施。由于传统村落数据获取条件的限制,获取信息流、交通流的城市网络分析的方法在乡村并不适用,通过引力模型来实现获取传统村落之间的联系量。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传统村落空间互动模型,以传统村落质量和通勤时间、人口为依据,计算传统村落之间的空间联系量,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传统村落空间网络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古徽州地域环境特征从地域环境基底、斑块空间与线状空间三个方面分析。1.地域环境基底形成了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深厚的人文环境,成为传统村落生成和发展的环境基础。2.斑块空间中自然生态斑块资源较多,城镇斑块上绝大多数的传统村落在城镇辐射能力范围内。3.线状空间,山脉纵横,水系丰沛,徽州古道与传统村落间联通程度较好,公路系统对外交通日趋完善,对内交通有待加强。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联系强度上,形成了组团之间较为密集的空间联系框架和明确的联系方向,区域间空间联系的网络格局初步形成。通过网络结构中心性测算,古徽州空间互动联系平均密度较低,网络节点间联系结构松散。在中心度上,歙县、黟县传统村落的度中心值较高,村庄之间的差异较小,传统村落网络密度较高,相对于其他区域发展相对均衡。中介中心度上,黄山市区的中介中心度均高于其他地区,黟县的中介中心性度最小,各个区域之间的中介中心性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凝聚子群上,共形成三级层面的8个子群和二级层面的4个子群,其中区域内部联系较好,外部辐射能力有待加强,北部组团发展格局态势显着,休歙盆地及黟县盆地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子群和强辐射子群成为区域空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且与区域空间关联密切。在总结徽州传统村落空间网络特征的基础上对徽州传统村落进行系统性的空间重塑,宏观视角对传统村落地域空间底线管控、通道联系能力提升与拓展,中观视角对传统村落群体进行特色单元的划分、节点枢纽的确定,微观层面上提升传统村落质量,从而系统性的提升徽州传统村落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群体与群体间的空间互动联系,塑造系统完善的古徽州传统村落网络。图[23]表[16]参[107]

何锦辉[4](2020)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陇东川道型小城市控规指标体系研究 ——以环县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地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对当地的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我国重要的法定规划,是指导与管控城市开发建设最直接的依据。由于现行控规指标体系过度关注于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未能以指标量化的形式对城市的水生态与水循环进行有效的保护。特别是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陇东川道型小城市,由于落后的经济水平、脆弱的生态环境、狭长的城市形态以及广泛分布的湿陷性黄土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导致城市的低影响开发建设进展缓慢。因此亟需构建适用于陇东川道型小城市的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为其城市更加全面、合理的开发建设提供指导依据。首先,本文在梳理低影响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指标体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陇东川道型小城市水环境现状、城市开发现状、低影响开发现状以及现行控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归纳出陇东川道型小城市现行控规指标体系在指导低影响开发建设方面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指标控制缺失等不足。其次,从建设模式、控制目标以及管控方式三个方面对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控制要素进行探索,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适于当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并在现行控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融合与衔接,从而构建适用于陇东川道型小城市的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与此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打分法对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的取值与校核进行探索,以增强该控规指标体系的指导能力。最后以环县县城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将所构建的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进行具体应用,并通过建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来检验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此类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对低影响开发视角下陇东川道型小城市控规指标体系的研究,为当地的土地开发与水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指导,以及为当地规划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依据。

雷祺[5](2019)在《生态安全视角下西咸新区开发边界划定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大中型城市出现无序蔓延现象,造成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而科学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我国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抓手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土空间管理与控制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方法体系构建与应用成为了城乡规划编制与研究、城乡规划管理等人员面临且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和挑战。首先,论文通过文献阅读与综述,归纳总结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城市开发边界的相关定义、内涵及方法,归纳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一般范式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基本方法体系,揭示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即在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时鲜有研究和实践考虑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过程中,从宏观到微观“多空间尺度”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生态源地选取方法未融合现有的各类方法体系等。其次,论文通过对西咸新区发展历程、现状调研分析以及相关政策解读,归纳总结出西咸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及开发边界现状存在四个方面问题:1)新区用地局部出现蔓延式扩展,存在无序扩张的现象,导致生态要素及生态空间控制力度匮乏,局部生态边界被突破;2)边界控制线类型多,引导实施开发作用不强,比如文物保护范围线不清晰,缺乏与其它控制线的衔接和协调,导致局部紫线被突破;3)管理手段落后,开发边界存在着“刚性与弹性”双不足的问题,导致开发边界因建设项目落地而调整的现象频发,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延续性受到挑战;4)西咸新区开发理念与发展模式摇摆产生近期急功近利现象和开发性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最后,论文在对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及开发边界现存问题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其生态资源现状进行深入详细分析,在文献阅读与归纳综述的基础上,优化生态源地识别的方法体系,构建“两个空间尺度”的西咸新区生态安全格局,作为西咸新区开发边界划定的约束条件。同时,在充分归纳分析西咸新区开发边界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构建Logit-CA模型,基于2018年现状数据对2035年西咸新区开发边界进行预测模拟,结合西咸新区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发展战略等内容对模拟的开发边界进行优化;以此结果对西咸新区现行规划确定的开发边界进行优化,生成开发边界建议优化结果,并进一步提出开发边界管控措施及建议。其中,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过程中相关指标体系以及“两个空间尺度”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体系,丰富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现有理论方法体系。生态安全约束下Logit-CA模型模拟结果对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西咸新区开发边界的现实划定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并可对相类似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开发边界划定提供积极借鉴。

王兰[6](2019)在《重庆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修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验旅游已成为国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公园因其广阔壮丽的森林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旅游出行的热门选择。我国的森林公园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对森林公园的规划利用又是以森林生态、生态美学、森林景观等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入规划过程,体现森林公园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生活之美。本文以重庆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森林公园研究的文献、实地调查、结合上期规划分析归纳,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从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现状条件入手,以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结合当下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重新确定了铁峰山森林公园的规划目标,适当调整了公园的总体定位,将公园定位为“以山地旅游为载体,森林康体疗养为核心,汽车露营为特色的城郊型亚高山生态森林公园”。2.根据森林公园规划编制规范的要求,结合上期规划内容,重新明确了森林公园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划。同时,增加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内容,挖掘并规划发展公园特有的生态文化体系,倡导生态文明建设。3.结合森林公园的地形地貌及文化背景,在上期规划的基础上将游憩活动加以整合,增设森林氧吧4处、汽车营地3处,使森林公园主题定位的具体内容得到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践研究,期望为今后进行森林公园生态开发与景观规划提供更符合实际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曹书[7](2019)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经济体系改革的日益深化,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权利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化解该项“非对称性矛盾”已然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紧迫的现实需求。为此,国家通过资源税改革及中央财政专项拨付等方式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纵向补偿,形成了补偿机制“纵多横少”的格局。但是财税体系的纵向补偿因周期性与有限性无法独力扭转资源型城市颓势,还须为资源型城市脱困振兴提供长效性横向补偿机制。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当中将“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予以重点强调,指出“围绕煤炭、石油及其他矿产等重要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快完善资源开采、生态治理等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资源输入地通过共建园区、产业合作、飞地经济等形式支持输出地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加快建立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长效机制。”可见,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获得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横向利益补偿之正当性已经得到国家认可,资源型城市要避免矿竭城衰的悲剧,必须构建切实可行的横向补偿机制,引导非资源型城市利益回流,让资源红利反哺当地。但在当前,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问题仍停留在战略与指导思想层面,其具体机制的构建问题亟待学界破题。横向补偿研究的滞后主要表现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权利义务关系、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具体补偿方式等要素尚未制度化、权利化与法律化,一套科学合理的横向补偿法律机制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提供理论基础与权利依据,以权利结构为指引设计横向补偿技术性措施,并在确权入法中引导和鼓励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与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间建立约束性横向补偿关系,落实横向补偿效应,从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利益横向补偿向权利化、法律化及常态化的补偿路径倾斜。截至目前,法学界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理论研究还很少,无法为操作层面提供有效支撑。本文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法律机制展开研究,其目的即是为了从经济法学角度填补这个法律机制短板。因此,该项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现实迫切性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主文部分共分为六章,形成递进与总分的逻辑结构。首先以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为开端,指出横向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紧接着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在前三章所述内容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方式展开论证,包括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三种类型。具体要点如下:第一章——“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资源型城市纵向补偿的不足、横向补偿机制的价值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作用。首先,界定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尽管人们对“资源型城市”一词早已熟知,但其具体内涵与外延却在随情势变更而不断变动,对其作出限定实有必要。同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保障落后及生态环境恶化构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障碍。因此,本文在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有必要将资源型城市的基本范畴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清楚;其次,明确横向补偿机制的应有之义。补偿机制在各学科及同一学科不同领域均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衍生出众多的研究范畴。究竟是哪一学科最早将补偿机制作为一种专业术语加以使用,现已无从考证,但近些年在法学领域对补偿机制的研究持续升温却是不争的事实。法学的初期研究领域主要在于国家合法行为对公民损失的行政补偿机制,而后开始转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各要素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补偿机制开始分化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等机制类型,各自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与演进。故此,在本文深入研究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对横向补偿机制的限定也十分必要;再次,提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找准现有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为法律机制研究提供价值依据。从现实国情角度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与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迅速崛起,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长期开发后的资源型城市也必将面临资源储备量递减甚至枯竭,资源型城市也随之衰落,并引发了产业升级转型、下岗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不足、生态环境修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仅靠资源型城市自身是无法承受的,也不该让其独立承担,亟待外部大量的资金、资本及其他带有活力的生产要素投入。相较而言,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要远高于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在资金、资本及优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享有者。因此,本章揭示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滞后与非资源型城市“受益板块”的高速发展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提出“两类城市的损益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并在梳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机制之后,发现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所在,为后续法律机制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第二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构成”。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机制的权利化意义、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生成的可行性,以及横向补偿权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等问题。首先,明确由横向补偿机制向法律机制蜕变的路径。法律机制是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范工具,法学领域业已关注法律机制在资源型城市补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对法律机制的含义、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的路径以及权利作为法律机制核心的认识等方面仍未深入,只谈法律机制之形,不谈法律机制之魂,造成机制与法律机制混为一谈。因此,在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具体措施之前,应率先对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路径予以界定,并对横向补偿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描述出该法律机制权利化的具体形态;其次,证明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权最早出现于因资源开采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进行的补偿实践,但资源型城市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多重保障义务对传统补偿权提出了挑战。考察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有助于更准确的理顺新型补偿权的内在法律逻辑,指导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举措的设计;再次,揭示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由于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属于现有行政区域关系的横向化,主要以横向补偿权为核心的法律机制来完成,故而将横向补偿权称为该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此外,与传统生态补偿权不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权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且错综复杂,因此在阐述横向补偿权基本内涵与权利结构的基础上,应在不同类型利益关系中界定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第三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的原则、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及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三方面。首先,在进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时,具体的横向补偿措施与补偿标准应当依据一定的原则设定。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须遵循区域利益协调、社会福利增加、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四大原则。其中,区域利益协调原则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社会福利增加原则为横向补偿措施的评价原则,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则为横向补偿行为的适用原则;其次,总体设计横向补偿方式。基于前述分析,资源型城市确实存在“资金、公共事业与生产要素跨区域补偿”之客观需要,且该横向补偿客观需要具有显着的层次性。⑴资源型城市公共事业横向补偿因主要围绕民生改善,可被界定为满足生存需要的补偿,即生存性补偿方式,其在横向补偿方式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⑵对资源型城市资源价值、生态保护、公共事业及经济可持续的资金横向补偿虽可对资源型城市系统生存与发展各方面予以全面补偿,但无法做到按需补偿,是在保障资源型城市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发展机会的适当补偿,即兼具生存性与发展性的适当补偿方式;⑶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需要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接续产业的选择,关键在于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科技及企业家才能等优质生产要素的引入,非资源型城市在良性资产充裕度和优质生产要素活跃度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这些优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补偿属于发展性补偿方式。本文认为,基金、公私合作PPP模式及对口合作三种制度的功能性与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客观需要具有一致性。三种制度与具体补偿领域相结合,能够形成横向补偿基金、横向补偿PPP项目和短缺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三大横向补偿方式。三大横向补偿方式只有紧急结合,形成合力,方能全方位保障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有效输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及生态保护等多元任务的落实;再次,设定横向补偿标准。在将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确定为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后,本文深入探讨了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第四章——“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首先,指出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资金不足”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价格与价值剪刀差、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产业升级与转型及民生福祉的提升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但资源型城市现有的地方财政收入及中央财政纵向补偿规模与上述事权并不匹配,资金缺口很大,亟需另觅补偿资金来源;其次,归纳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是资源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绝非某类资源型城市所独有。就此而言,中央财政专项划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应急措施。早在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评选之前(2007年),国家就着手设计能够全覆盖各类资源型城市的基础性、长效性的资金补偿筹措机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并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希望在2015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结束之季由准备金制度接力,继续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但时至今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仍未出台,中央财政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也已疲态尽显。那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在理论上如何设计的?是否在实践中已有试点?相关指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为何?存在哪些缺陷?上述疑问均须作出准确解答;再次,总结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横向补偿基金具有多元的资金来源、分散的资金用途与多变的资金管理三大典型特征,将有效弥补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既有相同点,又存在显着的差异。二者的相同点体现于资金用途的分散性,即所提取的资金均被用于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接续与转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民生福祉的改善等资源型城市系统问题的解决,而非专门用于某方面问题的风险处置,这是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之间形成合作关系的基础。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⑴资金来源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源于当地资源型企业,准备金的多寡与企业的资源开采数量正相关;横向补偿基金则由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组成。其中,原始资金来源于非资源型城市政府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非资源型地区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额的提成及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积累资金为原始资金的投资收益,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所形成的基金由中央政府集中用于资源型城市系统建设。⑵资金使用方面。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所负担的任务过重,有些任务并非仅凭资金支持即可解决,还须其他方式配套进行。同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对政府与市场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分工作出了明确划分,但分配给资源型企业的负担过重,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过轻;横向补偿基金在使用上须明确补偿基金的专用性与适当性,并须强调“哪些问题应该由政府承担、哪些方面要由市场实现”,充分考量政府与市场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实现其责权利的平衡。⑶资金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不具备增值功能,横向补偿基金则应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投融资市场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总之,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与横向补偿基金的异同关系,二者方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共同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的充裕。第五章——“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本章主要讨论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及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首先,挖掘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中,不仅可以通过设立横向补偿基金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资金补偿,还可以由非资源型城市优质社会资本方与资源型城市政府间通过PPP项目实现资本补偿,以大幅度提升资源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PPP模式的精髓,这一精髓决定PPP模式具有横向补偿的品质;其次,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资源型城市能够运用PPP模式在与非资源型城市公私合作中实现资本的跨区域补偿,横向补偿PPP项目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主要方式。与一般PPP项目相比较,横向补偿PPP项目更加强调公私合作对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效果,这种补偿效果的落实须依赖横向补偿PPP项目评审对象的合理设计,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及相应合作类型、实施主体、采购方式、特定融资方式及评估方式五个方面;再次,规范与重构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作为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先行者,国有资本应起到样板作用。但是,横向补偿PPP行业有效市场的形成更须充分激发民营资本的参与热情,PPP制度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同时,也应清醒的意识到,由于资源型城市营商环境的恶化、机制体系的陈旧及支付与消费观念的落后,致使非资源型城市民营资本对该区域的PPP项目必将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民企的谨慎态度主要源于因股权变更限制所导致的横向补偿PPP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和资本运营效率偏低问题。作为平衡政府与民企对股权变更限制与自由的重要工具,我国PPP模式锁定期制度应发挥消除民企参与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顾虑,确保横向补偿PPP行业形成有效的市场环境。第六章——“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本章主要讨论对口合作的源流与横向补偿效应、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与缺陷,以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首先,梳理对口合作的源流,抽象其横向补偿效应。在横向补偿中,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通过资金、PPP项目方式对横向补偿权予以具体化,还可以结成对口关系,以对口合作机制促成二者间的横向补偿关系。对口合作源于对口支援,但并非仅限于对口支援的适用范畴,将对口合作机制引入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结对关系中,能够起到横向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效应。其次,指出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对口合作横向补偿应然效果以“飞地经济”为理论基础,但其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还须配备可行性路径。当前,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对口合作主要以中央积极参与和地方主动对接为主要推动力,但存在“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的风险;再次,设计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法制化能够为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政府间对口合作提供稳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法制建设的内在逻辑品质是从实践经验出发,发现规范对象的内在规律性、存在使命与本来面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实然与应然的结合才能够理解法制建设对于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协调发展战略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的法制化是其“领导力与执行力”的长效来源,但地方立法对“对口关系”方互补共赢的规范力度不足,无法胜任该法制化要求,唯有跨区域经济法制建设才能满足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法制化的客观需要。为此,须在地方协同立法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的综合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以便真正落实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的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实效性。

王思蓝[8](2019)在《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传承的现代方法》文中提出中国城市传统风景呈现城郊一体的整体风景体系,这是中国长期传统风景营造的智慧结晶,这一城郊一体的风景体系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已经消解。目前,研究者认识到传统风景营造的优点,对传统风景体系的研究集中在传统营造方法的总结。尚未形成传统风景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且缺乏其智慧传承在现代风景体系中的应用探究。基于以上现实原因,本文探究传统风景营造体系的组织构建方式,将传统风景体系营建方法与现代风景营造体系结合,探索传统风景体系的继承方法,对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营造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长治区域传统风景营造经验、长治城市区域风景现状和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三个问题。长治区域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研究,是对长治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结构进行分析,首先对传统风景营造体系的思想背景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长治区域风景要素类型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再次对长治区域传统风景要素的组织方式进行研究,得出长治传统风景体系的内在组织层次与结构方式,最后分析了长治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结构特征。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现状研究,首先对传统风景体系现状进行研究,得出长治传统风景体系现状的问题,最后对长治现代风景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长治现状景体系的问题。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研究,是在继承传统风景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重构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营造方法。根据现代风景体系的基本要求,从区域环境组织、城市宜居组织、文脉继承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构建的方法探究。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首先是对长治风景要素的营造,在区域范围内对长治风景要素进行点、线、面三种要素类型的规划。其次,进行现代风景要素的组织网络构建,其分为绿色网络的构架和风景游憩网络的构建。绿色网络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风景游憩网络是城市风景体系建立的基本结构。再次,建立风景体系的组织途径,其包含组织现代风景要素组织途径的四种方式:区域绿道组织、视线关联组织、轴线关联组织、活动关联组织,这四种组织途径将长治风景体系形成城-郊一体的紧密结构。最后根据居民对不同游憩类型的需要,将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划分为三个圈层,分别为日常游憩圈层、城郊游憩圈层和近郊游憩圈层。最终形成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本文对长治城市区域风景秩序的研究,在挖掘长治传统风景体系的营造经验的有基础上,提出继承的策略,并且对与长治现代城市风景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索,有助于长治城市区域形成城-郊一体的风景体系。对唤回长治城市记忆、恢复城市山水环境等现实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陈若楠[9](2019)在《滨海旅游小城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研究 ——以东山岛铜陵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旅游与文化融合成为滨海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滨海小城镇是滨海旅游的主要载体,旅游者旅游空间与滨海旅游小城镇居民生活空间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生活空间的研究是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滨海旅游小城镇生活空间变迁的研究是理解旅游驱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社会变迁理论、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文献和实地观察,结合质性研究与GIS空间分析,以我国东南沿海旅游目的地东山岛铜陵镇为例,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居民生活空间变迁的过程、特征、影响因素以及驱动机制,并对其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铜陵镇生活空间类型及发展阶段划分。通过质性分析发现,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主要由居住空间、生产空间、消费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四种构成。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发现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旅游探索阶段(1978-1995年),旅游发展阶段(1996-2008年),旅游参与阶段(2009年—至今)。(2)旅游影响下铜陵镇生活空间变迁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家”空间散化,住宅功能多元化;居民职业多样化,工作场所面状集聚;消费选择多元化,消费空间外扩;休闲娱乐空间内部更新较快,与旅游空间高度重合。(3)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主要受土地资源禀赋、居民主观能动性为主的内生因素与以旅游驱动、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资本介入为主的外部因素影响,并依靠政府、社会资本、居民、游客四种力量共同推进。(4)破解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存在的形态衰败、空间杂乱、权益受侵犯、发展不合理等问题。必须重视古镇传统生活方式与遗产资源的旅游活化,加强古镇顶层空间规划与社会治理,重视宜居社区打造与居民利益诉求的满足,加强行业指导与旅游福利分配机制的合理化。

卓百会[10](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二、西部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环县东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环县东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2.3 研究评述
        2.3.1 现状评述
        2.3.2 启示与总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3.1.1 基本特征
        3.1.2 要素和结构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4.2.3 民国时期至今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5.2.1 总体效益评价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6.1 空间管控思路
    6.2 空间管控依据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6.3 空间管控模式
        6.3.1 生态保障单元
        6.3.2 经济保障单元
        6.3.3 效益双增单元
        6.3.4 效益转移单元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6.4.1 管控单元
        6.4.2 规划策略
        6.4.3 政策保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网络化视角下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传统村落
        2.1.2 空间网络
        2.1.3 空间重塑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空间网络”研究
        2.2.2 “空间重塑”研究
        2.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古徽州地域空间特征
    3.1 环境基底特征
        3.1.1 自然环境
        3.1.2 人文环境
    3.2 斑块空间特征
        3.2.1 自然生态版块
        3.2.2 城乡建设斑块
    3.3 线状空间特征
        3.3.1 山脉
        3.3.2 水系
        3.3.3 古道
        3.3.4 公路
    3.4 小结
第四章 传统村落空间网络特征
    4.1 空间互动模型的构建
        4.1.1 空间互动模型的发展
        4.1.2 传统村落空间互动模型的修正
    4.2 传统村落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4.2.1 传统村落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传统村落质量计算
        4.2.3 传统村落之间通勤时间计算
        4.2.4 空间联系强度特征
    4.3 传统村落空间网络分析
        4.3.1 网络结构
        4.3.2 度中心度
        4.3.3 中介中心度
        4.3.4 凝聚子群
    4.4 传统村落空间网络总体特征与问题
        4.4.1 整体特征
        4.4.2 主要问题
第五章 网络化视角下传统村落空间重塑策略
    5.1 空间重塑的原则、重点、路径
        5.1.1 空间重塑的原则
        5.1.2 空间重塑的重点
        5.1.3 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重塑的路径
    5.2 空间重塑措施
        5.2.1 地域空间底线管控与指引
        5.2.2 通道联系能力提升与拓展
        5.2.3 传统村落特色单元划分
        5.2.4 传统村落节点和枢纽确定
        5.2.5 传统村落质量提升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低影响开发视角下陇东川道型小城市控规指标体系研究 ——以环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引发的水环境危机
        1.1.2 陇东地区低影响开发建设存在诸多不足
        1.1.3 现行控规指标体系对低影响开发建设指导能力有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低影响开发相关研究
        1.4.2 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1.4.3 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相关研究
        1.4.4 研究趋势与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及实践案例研究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控制论
        2.1.2 低碳城市理论
        2.1.3 生态城市理论
        2.1.4 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2.2 西北地区低影响开发实践案例研究
        2.2.1 西咸新区低影响开发建设
        2.2.2 固原市低影响开发建设
        2.2.3 延安市低影响开发建设
        2.2.4 案例经验总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及控规指标体系现状分析
    3.1 陇东概况
        3.1.1 基本概况
        3.1.2 城镇化水平偏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3.1.3 自然环境脆弱,城镇发展面临瓶颈
        3.1.4 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低影响开发建设受限
    3.2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水环境现状
        3.2.1 水资源相对匮乏,地下水补给不足
        3.2.2 面源污染加剧,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3.2.3 洪涝与干旱灾害并存
    3.3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开发建设现状
        3.3.1 城市纵向拉伸明显,建设成本增加
        3.3.2 城市局部开发强度偏大,绿地分布不均
        3.3.3 分流制改造缓慢,排水设施配套不足
    3.4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缺乏有效管控
        3.4.1 低影响开发的建设理念重视程度不足
        3.4.2 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模式探索不够深入
        3.4.3 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指标管控不成体系
    3.5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控规指标体系指导低影响开发存在不足
        3.5.1 控规对于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3.5.2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现行控规指标体系对低影响开发重视程度不足
        3.5.3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现行控规指标体系缺乏对低影响开发量化管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影响开发视角下陇东川道型小城市控规指标体系研究
    4.1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落实低影响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4.1.1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开展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必要性
        4.1.2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相关政策规范的要求
        4.1.3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建设目标
    4.2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控制要素构成
        4.2.1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模式
        4.2.2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的控制内容
        4.2.3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的管控方式
        4.2.4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的指标选择
    4.3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4.3.1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
        4.3.2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4.3.3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的控制方式
    4.4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构建
        4.4.1 排水分区层面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的筛选
        4.4.2 地块层面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的筛选
        4.4.3 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与现行控规指标体系的融合
        4.4.4 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对原有控规指标体系的影响
    4.5 陇东川道型小城市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的取值与校核
        4.5.1 排水分区层面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的制定与校核
        4.5.2 地块层面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的制定与校核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环县县城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5.1 环县县城南区基本概况
        5.1.1 环县概况
        5.1.2 环县县城南区概况
    5.2 环县县城南区低影响开发建设需求分析
        5.2.1 水生态方面
        5.2.2 水环境方面
        5.2.3 水资源方面
        5.2.4 水安全方面
    5.3 环县县城南区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应用
        5.3.1 规划目标控制
        5.3.2 排水分区低影响开发指标的确定
        5.3.3 地块低影响开发指标的确定
    5.4 环县县城南区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模拟验证
        5.4.1 SWMM水文模型简介
        5.4.2 环县县城南区SWMM模型的构建
        5.4.3 相同降雨强度不同开发模式下雨水径流模拟评价
        5.4.4 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开发模式下雨水径流模拟评价
    5.5 环县县城南区低影响开发控规指标体系的实施与管理路径
        5.5.1 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低影响开发建设的法律支撑
        5.5.2 健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审批管理
        5.5.3 推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生态安全视角下西咸新区开发边界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范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综述
        2.1.1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综述
        2.1.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综述
        2.1.3 评述
    2.2 城市开发边界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城市开发边界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外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综述
        2.2.3 评述
    2.3 评述
第三章 西咸新区现状发展特征及问题分析
    3.1 西咸新区整体概述
        3.1.1 西咸新区基础概况
        3.1.2 西咸新区发展历程
    3.2 西咸新区发展基本状况
        3.2.1 西咸新区社会发展状况
        3.2.2 西咸新区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3.2.3 西咸新区开发建设情况
    3.3 西咸新区相关政策及规划解读
        3.3.1 新型城镇化及“新常态”提出城市建设新思路与新要求
        3.3.2 践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生态文明建设及文化强国战略
        3.3.3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带来发展新机遇
        3.3.4 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空间布局与西咸新区发展
        3.3.5 西咸新区现行开发边界相关内容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西咸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1 西咸新区生态资源概况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原则
        4.1.1 西咸新区生态资源概况
        4.1.2 西咸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原则
    4.2 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2.1 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生态源地识别
        4.2.2 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3 西咸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3.1 西咸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4.3.2 单生态因子敏感性分析
        4.3.3 综合生态因子敏感性分析
        4.3.4 西咸新区生态安全格局及其构成要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西咸新区开发边界划定
    5.1 西咸新区开发边界拓展状况概述及划定原则
        5.1.1 西咸新区开发边界拓展状况概述
        5.1.2 西咸新区开发边界划定原则
    5.2 西咸新区开发边界Logit-CA模型研究
        5.2.1 CA元胞自动机模型介绍
        5.2.2 CA开发边界模拟模型构建
    5.3 西咸新区开发边界Logit转换模型构建
        5.3.1 Logit模型介绍
        5.3.2 逻辑(Logit)转换模型构建方法
        5.3.3 Logit转换模型构建
        5.3.4 Logit-CA模型预测
    5.4 基于开发边界划定的“三区三线”管控策略
        5.4.1 明确“三线”范围确保底线
        5.4.2 明确“三类空间”功能指引
        5.4.3 提出“三类空间”管控建议
        5.4.4 构建实施平台及保障措施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6)重庆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修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森林公园规划理论研究
    2.1 森林公园概述
        2.1.1 森林公园的概念
        2.1.2 森林公园的分类
        2.1.3 森林公园的功能
        2.1.4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
    2.2 森林美学理论
    2.3 森林生态理论
    2.4 森林景观理论
第三章 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3.1 自然条件
        3.1.1 区位关系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条件
        3.1.4 土壤类型
        3.1.5 水文
        3.1.6 植被
    3.2 历史沿革
    3.3 现状
        3.3.1 森林公园建设情况
        3.3.2 森林公园旅游现状
    3.4 社会经济条件
    3.5 SWOT分析
        3.5.1 森林公园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5.2 森林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6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生态环境评价
        3.6.1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
        3.6.2 生态环境评价
第四章 森林公园修编规划
    4.1 上期规划概述
        4.1.1 对上期规划的评价
        4.1.2 上期规划实施情况
    4.2 总则
        4.2.1 规划修编依据
        4.2.2 规划分期
        4.2.3 发展目标
        4.2.4 性质与定位
        4.2.5 指导思想
        4.2.6 规划原则
    4.3 总体布局
        4.3.1 总体规划
        4.3.2 功能区划
        4.3.3 景点规划
    4.4 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
        4.4.1 规划原则
        4.4.2 森林景观现状
        4.4.3 森林景观规划
        4.4.4 森林管护措施
    4.5 森林公园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4.5.1 规划原则
        4.5.2 重点森林风景资源保护
        4.5.3 生态环境保护
        4.5.4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4.5.5 重要景点保护
    4.6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4.6.1 规划原则
        4.6.2 生态文化建设重点
        4.6.3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4.7 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4.7.1 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定位
        4.7.2 游憩项目策划
        4.7.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7.4 游线组织规划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与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类型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困境与成因分析
    第二节 补偿机制的分析
        一、补偿机制的语义分析
        二、纵向补偿机制与横向补偿机制的区分
        三、本文语境下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辩考
        一、纵向补偿机制的实效与资源型城市的补偿预期不契合
        二、仅靠市场亦或自愿协商无法驱动横向补偿
        三、横向补偿法律机制:对市场与自愿协商“不健全”的法律回应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核心构成
    第一节 由机制到法律机制的蜕变
        一、机制与法律机制的法理界分
        二、权利化: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生成的核心步骤
    第二节 横向补偿权的证成
        一、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可行性
    第三节 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
        一、横向补偿权的含义与特征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宪法逻辑
        三、横向补偿权的权利结构与类型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
    第一节 横向补偿的原则
        一、区域利益协调原则
        二、发展成果共享原则
        三、多元主体参与原则
        四、比较优势互补原则
    第二节 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
        一、横向补偿基金先行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筑巢引凤
        三、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催动经济振兴
    第三节 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
        一、确定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二、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
        三、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
第四章 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体系
    第一节 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
        一、国内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理论与实践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
    第三节 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
        一、与横向补偿基金相关的立法规范及缺陷
        二、横向补偿基金中原始资金的来源
        三、横向补偿基金的用途
        四、横向补偿基金的运营模式
第五章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
    第一节 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
    第二节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
        一、横向补偿PPP的项目范围、合作类型及具体方案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实施主体
        三、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采购方式
        四、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估方式
    第三节 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重构
        一、我国PPP锁定期制度的现实缺陷
        二、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修正
第六章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
    第一节 对口合作的源流及其横向补偿效应
        一、由对口支援到对口合作的演进
        二、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间的对口合作
        三、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效应
    第二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
        一、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现实障碍与应对思路
        三、基本思路的缺陷
    第三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
        一、省内经济法制的自足与对口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空白
        二、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经验借鉴
        三、国家层面立法的应有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8)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传承的现代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中的问题
        1.1.2 问题提炼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风景的研究综述
        1.5.2 晋东南盆地、长治地区的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风景的含义
        2.1.2 现代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
        2.1.3 城市风景体系
    2.2 传统风景与现代风景的划分
    2.3 传统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研究理论
        2.3.1 传统风景营造的理论
        2.3.2 传统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研究途径
    2.4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研究理论
        2.4.1 现代城市风景的发展历程
        2.4.2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研究理论
        2.4.3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研究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长治区域风景秩序背景分析
    3.1 晋东南区域风景自然环境背景分析
        3.1.1 晋东南区域自然环境背景
        3.1.2 晋东南区域地理特征
        3.1.3 晋东南区域水系分布
    3.2 晋东南区域社会环境背景
        3.2.1 军事地位
        3.2.2 文化地位
    3.3 长治古城发展背景分析
        3.3.1 长治城市发展沿革
        3.3.2 长治各阶段城市发展特征
        3.3.3 长治古城历史格局
    3.4 本章小结
4 长治区域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研究
    4.1 传统风景营造的思想基础
    4.2 长治区域尺度风景要素研究
        4.2.1 区域风景营造背景
        4.2.2 传统礼制风景要素的营造
        4.2.3 区域八景要素的营造
        4.2.4 传统休闲风景要素的营造
    4.3 长治区域传统风景要素的组织方式研究
        4.3.1 传统风景体系的山水形胜发掘
        4.3.2 传统风景要素的关照组织
        4.3.3 风景要素的行为组织
        4.3.4 传统风景要素的组织途径
    4.4 长治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结构
        4.4.1 传统风景体系的特征
        4.4.2 传统风景体系的组织
        4.4.3 传统风景体系的结构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现状
    5.1 长治城市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现状
        5.1.1 传统风景要素现状
        5.1.2 传统风景要素组织现状
        5.1.3 传统风景体系现状
    5.2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的风景创造
        5.2.1 城市区域环境现状
        5.2.2 城市宜居性现状
        5.2.3 文脉传承现状
        5.2.4 长治城市风景现状的问题
    5.3 本章小结
6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
    6.1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营造策略
        6.1.1 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演变途径
        6.1.2 对传统风景体系的继承
        6.1.3 现代城市风景体系的构建策略
    6.2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要素营造
        6.2.1 风景要素的类型
        6.2.2 点状风景要素的营造
        6.2.3 线状风景要素的营造
        6.2.4 面状风景要素的营造
    6.3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
        6.3.1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网络
        6.3.2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途径
        6.3.3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圈层
    6.4 现代风景体系结构研究
        6.4.1 现代风景体系的特征
        6.4.2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方式
        6.4.3 现代风景体系的结构特征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致谢
附录-Ⅱ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Ⅲ 图录
附录-Ⅳ 表录
附录-Ⅴ 附表
    附表01 长治区域古代祠庙一览表
    附表02 长治城市区域具有游览价值的祠庙一览表
    附表03 长治城市区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附表04 长治区域古代山系一览表
    附表05 长治区域古代水系一览表

(9)滨海旅游小城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研究 ——以东山岛铜陵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进入海洋文明时代,滨海旅游迅速发展
        1.1.2 滨海旅游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不断受到关注
        1.1.3 特色小镇建设及居民生活空间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实地观察法
        1.5.3 质性分析法
        1.5.4 GIS空间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进展
    2.1 研究概念界定
        2.1.1 滨海旅游小城镇
        2.1.2 生活空间
        2.1.3 空间生产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2.2.2 滨海旅游地居民生活空间变迁研究
        2.2.3 研究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3.2 社会变迁理论
        2.3.3 空间生产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滨海旅游小城镇发展与居民生活空间分析
    3.1 我国滨海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3.2 我国滨海旅游小城镇居民生活空间概况
        3.2.1 滨海旅游小城镇居民生活空间构成要素
        3.2.2 滨海旅游小城镇居民生活空间发展过程
    3.3 我国滨海旅游小城镇居民生活空间面临的问题
        3.3.1 现代化建筑冲击,文化意象遗失
        3.3.2 生活配套设施不足,城镇社区空心化
        3.3.3 城镇空间局限性大,改造提升难度大
        3.3.4 游客数量剧增,生活空间冲突锐化
第4章 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4.1 铜陵镇概况
        4.1.1 建制沿革
        4.1.2 城镇建设
        4.1.3 产业发展
    4.2 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感知分析
        4.2.1 资料来源
        4.2.2 资料分析
    4.3 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4.3.1 铜陵镇居住空间现状分析
        4.3.2 铜陵镇工作空间现状分析
        4.3.3 铜陵镇消费空间现状分析
        4.3.4 铜陵镇休闲娱乐空间现状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旅游发展背景下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分析
    5.1 铜陵镇旅游业发展历程分析
    5.2 旅游发展背景下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过程
        5.2.1 旅游探索阶段(1978-1995 年)
        5.2.2 旅游发展阶段(1996-2008 年)
        5.2.3 旅游参与阶段(2009 年-至今)
    5.3 旅游发展背景下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特征分析
        5.3.1 居住空间:“家”空间散化,住宅功能多元化
        5.3.2 工作空间:职业类型多样化,工作场所面状集聚
        5.3.3 消费空间:消费场所类型多元化,消费场所空间外扩
        5.3.4 休闲娱乐空间:休闲娱乐场所内部更新快,与旅游空间高度重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旅游发展背景下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机制分析
    6.1 旅游发展背景下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6.1.1 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6.1.2 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6.2 旅游发展背景下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驱动机制分析
        6.2.1 政府与社会资本“自上而下”的驱动力影响
        6.2.2 居民与游客“自下而上”的驱动力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中存在的问题与协调途径
    7.1 旅游发展背景下铜陵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7.1.1 小镇核心老社区生活形态衰败严重
        7.1.2 空间治理与改造不善致使生活空间形态杂乱
        7.1.3 旅游发展显着干扰居民休闲娱乐与公平消费权益
        7.1.4 缺乏标准引导致使古城旅游业态空间发展不合理
    7.2 协调的途径
        7.2.1 重视小镇核心区传统生活方式与遗产资源的旅游活化
        7.2.2 加强古镇顶层空间规划与社会治理
        7.2.3 重视宜居社区打造与居民利益诉求的满足
        7.2.4 加强行业指导与旅游福利分配机制的合理化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主要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访谈记录(节选)
附录 C 铜陵镇民宿、酒店统计表
附录 D 铜陵镇住宅小区统计表
附录 E 铜陵镇主要日用品消费空间统计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西部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环县东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输电网穿越自然保护地的避让退出和优化调整研究[D]. 张文娴.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3]网络化视角下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重塑研究[D]. 张俊.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4]低影响开发视角下陇东川道型小城市控规指标体系研究 ——以环县城市为例[D]. 何锦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5]生态安全视角下西咸新区开发边界划定研究[D]. 雷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6]重庆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修编研究[D]. 王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7]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 曹书.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8]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传承的现代方法[D]. 王思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滨海旅游小城镇居民生活空间变迁研究 ——以东山岛铜陵镇为例[D]. 陈若楠. 华侨大学, 2019(01)
  • [10]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标签:;  ;  ;  ;  ;  

西部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省环县东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