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规范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说明——畜牧兽医局贾友玲局长在不规范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关于不规范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说明——畜牧兽医局贾友玲局长在不规范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说明──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叶蕾[1](2015)在《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罗源县》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我国动物疫情形势较为复杂,疫情发生的风险比较高,全球尤其是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增多,对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产生巨大的威胁。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动物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动物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现状,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很难适应现代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我国的动物防疫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从而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实地调研法、座谈论证法和分析归纳法等方法,通过资料检索,研究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关于动物卫生的标准、准则和建议,借鉴了部分发达国家在动物疫病体系建设方面上的成功经验,系统分析了我国动防体系现实状况以及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罗源县现行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及运转机制的调查,从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财政保障等方面,尤其是对兽医工作机构人员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技术职称等做了详细的调查统计与分析。阐述罗源县兽医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深入了解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能够完善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构建完善有效机制;二是加强舆论宣传,增强主体防疫意识;三是建立专业队伍,切实提高防控能力;四是健全监督机构,确定行政执法地位。

王中力[2](2014)在《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分析》文中指出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各国控制动物疫病、保护动物卫生水平、促进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动物卫生措施。世界上约有70%的国家采用区域化管理措施防控动物疫病,我国的动物疫病区域化工作从1998年开始实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建成了海南、吉林永吉两片免疫无口蹄疫区以及广州从化无马属动物疫病区,但总体看,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针对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系统研究较少,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化管理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加之我国动物疫情形势复杂,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措施推进缓慢。本研究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简称《规划》)提出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为核心,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有关动物疫病区域化标准为主线,剖析部分国家及我国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案例,结合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两种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为加快推进我国应用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措施,实现《规划》目标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深入分析了OIE关于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原则、要求和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了地区区划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划两种模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等。分析部分国家和我国采取地区区划、生物安全隔离区化模式控制或消灭动物疫病的案例,进一步研究两种区化模式在实践中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疫病防控形势等情况,综合考虑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措施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实施区域化管理是我国防控动物疫病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已具备全面实施区域化管理的条件,提出当前在我国推进地区区划和生物安全隔离区两种模式是切实可行的。本研究在认真分析我国实施两种区域化管理模式可行性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两种模式的实施原则、类型划分、病种选择以及采取的措施等。提出实施区域化管理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即在动物疫病防控基础较好、自然屏障优势明显以及能通过行政手段有效干预的区域,实行地区区划模式;在部分养殖条件较好、生物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开展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提出生物安全隔离区应按照“国家主管、地方自建、企业实施、评估认可”的原则建设。提出应加快推进单一的种畜禽场类型的生物安全隔离区。提出在我国应加快推进生物安全隔离区化模式。提出将生物安全隔离区划的内涵延伸到兽药等投入品控制领域,丰富了我国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的内容,将生物安全隔离区优势从防控动物疫病扩大到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刘芳[3](2012)在《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建立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的长效机制,采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研究法、描述研究法、措施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首先从阐述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的角度,表明净化动物疫病的难度加大;从阐述动物疫病净化概念的角度,明确动物疫病净化的实质;从阐述国内外净化动物疫病的成功经验,分析和讨论完善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必要性和创新点。从而提出建立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可行性途径是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其次是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的技术措施和保障措施研究,拟结合我国目前的无疫区建设成就,借鉴美国、哥伦比亚等国家的经验,分析和讨论无疫区的建设可促进我国动物疫病净化基础的建设,从而提出我国实施区域化管理是净化动物疫病的先行步骤,可为净化动物疫病的成功提供保障。此外,本研究还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查询的方式归纳总结国内外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包括销毁和复育法(如区域化全进全出制和空栏期法)、种群封闭法(如生物安全管理法、清洁和消毒法、SPF管理技术)、检测和清除法(也称监测淘汰法)、药物治疗法、营养补充法、疫苗免疫法、直接病毒暴露法、后代隔离法。最后是根据动物疫病根除方案、区域化管理措施以及种畜禽管理措施等,总结得出垂直净化和水平净化的创新思路,指出垂直净化是重要技术手段,水平净化是行政手段。建议我国积极开展SPF化繁殖体系建设,并首选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建设,通过SPF化垂直引种机制,从源头净化动物疫病。在区域垂直净化的基础上停止免疫,再结合水平净化的区域化管理模式,在非免疫无疫区周围进行扩展延伸,做到集中连片,最终实现由点到面的全国范围内的动物疫病净化无疫的目标。

张衍海,蒋正军,刘俊辉,孙淑芳,范钦磊,郑增忍[4](2009)在《中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进展》文中提出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当前国际通行的动物卫生管理模式。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指一个国家出于疾病控制和/或国际贸易的目的,定义其边界内一个对规定动物疫病具有清楚卫生状况的动物亚群

管艳平[5](2009)在《濮阳市兽医管理体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农业推广学的方法,从基层兽医管理体系出发,于2008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濮阳市清丰县、濮阳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对包括兽医管理体系的机构设置、组织构成和学历结构、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经济现状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情况等7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调查研究,以期通过对濮阳市基层兽医管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进而发现当前我国基层兽医管理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应对措施。通过本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濮阳市6个县(区)的基层兽医管理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兽医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2、基础设施薄弱,办公条件差,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3、基本队伍结构老化,素质不高4、兽医管理制度不健全,人事分配制度不合理5、兽医执法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6、经费投入少,有偿服务困难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层兽医管理体系的作用,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概括如下:1、落实精神、理顺体制、实行规范化管理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和办站条件3、优化队伍结构、加大培训、提高人员素质4、合理配置、稳定人员、提高效率5、加强宣传、以人为本、建立权威执法机构6、落实政策、拓宽服务领域、自主筹集经费

孔繁涛[6](2008)在《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畜产品消费量持续上升。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研究,防患于未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运用预警原理、风险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有关理论,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将微观预警和宏观预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剖析了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特性,系统分析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种风险因素,从而揭示了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规律,探索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构建了预警概念指标体系和应用指标体系,建立了预警的微观模型和宏观模型,提出了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建议。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1)提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分析相关结论。本研究在全面阐述预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风险理论、系统工程方法论、自然辩证法以及预测决策原理等相关理论,提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分析结论。其主要内容是: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大量风险,而风险是可以预测、管理和控制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获取、分析与传播过程,预警难点在于信息快速获取与智能分析;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预警可以使畜产品质量处于相对安全状态。(2)研究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概念指标体系和应用指标体系。从方法论的角度,构建了理想状态下的预警概念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5个指数和29个指标。并以概念指标体系为基础,遵照实用性、灵敏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预警应用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3个指数、15个指标,其中的15个指标根据其特性,又分为12个警兆指标、2个警情指标和1个滞后指标。(3)研究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微观和宏观模型。运用Likert五点尺度量表思路,兼顾常规警限划分原则和畜产品安全实践,界定了单警度、总警度的阈值。通过分析限量类危害物和违禁类危害物,建立了单因素、单产品视角的预警微观模型。在开展微观预警的基础上,从经济、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开展了宏观预警研究。一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后又采用DelphiMethod进行了评价检验;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AHP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模型。另一方面,根据支持向量机(SVM)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建立了基于SVM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模型;同时,采用基于AHP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结果,对基于SVM的预警模型进行学习训练,从而将评价和预警有机结合。应用基于SVM的预警模型,对24个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与实际相一致。(4)提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建议。通过采取完善体系建设、扩大规模养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合作经济、严格市场监管、提高安全认识和实现信息共享等有效措施,确保畜产品质量处于无警状态,从而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张涛[7](2008)在《黑龙江省发展效益型畜牧业的综合评价与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畜牧业发展中,虽然目前人们已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效益观上达成共识,但如何将这一观念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容进去还鲜有人做到。本文首先在参考国内外研究和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探讨了效益型畜牧业的涵义及相关影响因素;然后探讨了构建效益型畜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指导思想、原则和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效益型畜牧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具体的指标进行了解释;之后运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了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判断;接下来构建了效益型畜牧业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发展效益型畜牧业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效益型畜牧业的发展呈逐步上升态势,发展效益型畜牧业有巨大的空间,并针对黑龙江省发展效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王若聪[8](2006)在《国内外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及标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伴随我国动物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公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动物产品卫生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其严峻性,它严重制约着出口贸易的发展,冲击着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心。为改善这种现状,对有关国际组织、畜牧业发达国家及主要贸易国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的具体模式和具体规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围绕促进国际贸易,相关国际组织在不断适应和调整中已经形成了国际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这是一个由侧重食品安全的“CAC标准体系”和侧重动物卫生的“OIE标准体系”,以及侧重贸易协调的“WTO多边贸易协议”共同构成的国际贸易规则及标准框架。在上述框架之内,相关国际组织鼓励各国在动物产品管理中实施“从农场到餐桌”全程控制,并提倡在决策中实施“风险分析”,对发展中国家特别强调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并改进国家实施管理的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研究畜牧业发达国家和主要贸易国相关情况表明,我国目前对外贸易中频繁受阻的原因,在表象上是由标准的差距造成的,但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控制系统存在问题。分析被考察国家情况,提出国家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控制是由管理机构、法律法规及措施标准三项基本要素有机联系而构成的系统化工程,其中管理机构是基础,法律法规是纲领,措施标准是落脚点。围绕这三项基本要素,对被考察国家和我国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对比,提出我国应当改革和完善现有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及标准体系,建立顺应国际趋势并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高效的新体系。它包括实施全程控制的精简高效、高度协调、科学透明的管理机构;全面覆盖、协调有序,充分保证技术性、即时性和威慑力的法律法规体系;结构合理、制定程序科学、符合经济和贸易规律,具系统性和可推广性的措施标准体系。

王玉环[9](2006)在《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文中指出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事关人类和动物健康安全、产地环境保护、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颇多,但时至今日,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供给动力的量化方法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以市场经济学、质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紧密结合我国畜禽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内涵及理论基础、供给现状及成因、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比较、不同供给主体的职能定位及关系、供给目标选择、质量安全管理规制的成本效益以及供给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和开拓。全文由9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就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疏理和述评,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给予了说明。本章强调在紧密联系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中着力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问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第二章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客观界定基本概念和名词内涵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本章首先界定和梳理反映畜产品质量安全层级的4种畜产品概念(普通畜产品、无公害畜产品、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分析4种畜产品的相互关系,明确本文研究重点是以《食品卫生法》为准入标准的普通畜产品。其次,界定和完善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本文认为,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研究畜产品质量属性中的安全性,但安全性的提升必须融于畜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中。再次,丰富并深化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内涵:“畜产品质量安全”主指畜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对动物营养需求时,不会对消费者和动物的健康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种性状,同时,畜产品质量安全应是一个相对、发展的状态;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是分层级从低级到高级有序发展的,要求整合要素资源,实现创新性供给,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强调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要实现供给升级与供给收入同步增长目标。最后,深入探寻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形成的理论基础,包括需求与供给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标准及标准层次性理论、供给创新理论。其中,强调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动力首先来自于社会日益增长的消费、安全和服务需求。同时,本文在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理论和供给创新理论方面作了补充和充实,有利于丰富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的理论基础。

董银果[10](2005)在《SPS措施对猪肉贸易的影响及中国遵从方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生和植物检疫(SPS)措施是与食品安全、动植物健康以及环境安全风险密切相关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也是WTO 框架下规范成员国动植物检疫措施和国际贸易行为的游戏规则。其本质是在控制风险传播的前提下,促进食品安全和动植物产品国际贸易健康发展,其功能效应犹如一道“双刃的‘防火墙’”,其中蕴涵着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近几年来,国内研究SPS 和食品安全的论着较多,但专门针对国际贸易中某一具体商品的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以中国具有价格比较优势的猪肉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研究SPS 措施对猪肉贸易的作用机理以及对中国猪肉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探寻乌拉圭回合后中国猪肉出口大幅下降的根源和关键所在,从宏观、中观、微观3 个层面提出中国猪肉贸易的遵从方略,为完善中国猪肉安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中国生猪产业整体素质和出口竞争力,理性选择猪肉出口多元化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章.导论 首先,从中国猪肉贸易所处国际国内环境入手,着重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SPS 的紧迫性、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对国内外有关SPS 措施与贸易关系的研究动态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综述和评价,指出了中国对SPS 研究的不足,其中在理论分析框架、定量方法应用以及理论研究与贸易实践的结合上尤显不足。再次,根据研究目的和关键问题,构思出本文研究的路线图,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本文强调,在WTO 框架下,世界农产品贸易正从“关税壁垒”时代走向“技术性壁垒”时代,从而使“安全规制”与“贸易发展”的矛盾、争端更加突出,这正是本文研究SPS 措施与猪肉贸易的出发点。 第二章.SPS 措施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本章在论述 SPS 的内涵、特征与分类的基础上,首先就SPS 措施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及绿色贸易措施的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和梳理;探究并论证了自90 年代中期以来SPS 措施得以广泛发展的3 大根源,进而提出评判SPS措施合理性与歧视性的8 项具体标准,这也是本文与国内同类研究的不同之处。其次,着重探寻SPS 措施形成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需求层次理论、标准差异理论、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各种理论对SPS 措施形成的影响。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本文在需求层次理论、标准差异理论的内涵及其影响效应方面作了充实和加强,有利于丰富SPS 措施形成的理论研究。再次,在介绍国外学者分析SPS 措施框架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罗伯特(ROBERT)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在小国法规保护、小国供给变动、小国需求变动以及贸易大国假设条件下,SPS 措施对贸易流动、国民福利的影响。 第三章.SPS 的国际贸易规制与争议案例 本章主要采用实证和案例方法,重点阐述了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下属国际组织关于SPS 措施的国际贸易规制及

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说明──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说明──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罗源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发达国家的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现状
        2.2 国内的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现状
    3 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罗源县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资料检索
        1.2 调查分析
        1.3 提出结论
    2 罗源县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现状的调查
        2.1 罗源县畜牧业基本情况
        2.2 调查内容
        2.2.1 机构基本情况
        2.2.2 动物防疫部门基础设施条件
        2.2.3 资金投入
        2.2.4 基层兽医人员基本情况
        2.2.5 罗源县动物防疫工作内容
    3 存在问题与分析
        3.1 动物防疫经费投入无保障
        3.2 动物防疫监管难到位
        3.3 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不稳定
        3.4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健全
第三章 建议与总结
    1 构建科学完整的罗源县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的建议
        1.1 健全组织领导,构建完善有效机制
        1.2 加强舆论宣传,增强主体防疫意识
        1.3 建设专业队伍,切实提高防控能力
        1.4 健全监督机制,确定行政执法地位
    2 总结
        2.1 动物防疫管理属于政府职能
        2.2 动物防疫管理属于公共管理
        2.3 动物防疫管理属于执法行为
        2.4 动防体系管理实行适度垂直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2)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关于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1.2 OIE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原则和演变
    1.3 我国实施区域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案
第二章 OIE区域化管理模式及措施
    2.1 区域化管理模式
    2.2 区域化管理措施
    2.3 小结
第三章 部分国家区域化管理案例归类研究
    3.1 应用地区区划模式净化动物疫病,实现无疫状况
    3.2 应用地区区划模式控制和消灭突发动物疫病,恢复无疫状况
    3.3 应用生物安全隔离区划模式,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的实践探索
    4.1 广州从化无疫区案例分析
    4.2 海南免疫无口蹄疫案例分析
    4.3 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案例分析
    4.4 辽宁免疫无口蹄疫区案例分析
    4.5 山东六和集团生物安全隔离区案例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动物疫病区域化模式比较
    5.1 疫情控制和扑灭模式
    5.2 动物疫病消灭模式
    5.3 两种模式的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6.1 我国畜牧业现状
    6.2 动物疫病状况
    6.3 影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因素研究
    6.4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及机制上存在的不足
    6.5 小结
第七章 我国采取区域化管理措施的基本考虑
    7.1 实施地区区划的基本考虑
    7.2 实施生物安全隔离区划模式的基本考虑
    7.3 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保障机制研究
    7.4 对本论文的后续思考
第八章 结论
第九章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1.2.1 动物疫病净化的概念
        1.2.2 我国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1.2.3 国外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1.2.4 我国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与国外差别
    1.3 我国完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必要前提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1.7 论文结构与内容
2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2.1 规模化养禽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简介
        2.1.2 公司种鸡场疫病净化措施
        2.1.3 种鸡场疫病净化措施总结
    2.2 规模化养猪业和养牛业的疫病净化措施
        2.2.1 种猪场的疫病净化措施
        2.2.2 养牛业的疫病净化措施现状
    2.3 我国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2.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3.2 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成果
        2.3.3 广东省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措施
        2.3.4 我国疫病净化保障体系的研究
        2.3.5 我国无疫区建设对保障体系的促进作用
3 国外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3.1 养殖业的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3.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2 禽病净化措施
        3.1.3 猪病净化措施
        3.1.4 牛病净化措施
    3.2 国外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
        3.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3.2.2 美国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根除措施
        3.2.3 西班牙猪伪狂犬病根除方案
        3.2.4 荷兰猪伪狂犬病根除方案
        3.2.5 澳大利亚牛布鲁氏菌病根除方案
        3.2.6 德国非免疫无疫区的疫病净化措施
        3.2.7 南非免疫无疫区的疫病净化措施
        3.2.8 巴西口蹄疫的区域化净化措施
        3.2.9 哥伦比亚口蹄疫的区域化净化措施
4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可行性研究
    4.1 研究方法和内容
    4.2 区域化管理模式和相关概念
    4.3 我国的区域化政策
    4.4 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的意义
        4.4.1 有利于制定疫病净化方案
        4.4.2 有利于净化长效机制的形成
        4.4.3 有利于净化基础的形成
    4.5 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可行性研究
5 讨论
    5.1 首先侧重我国动物疫病净化基础的完善
        5.1.1 净化相关法规、规章的完善
        5.1.2 净化长效机制的确立
        5.1.3 我国兽医组织机构体系的完善
        5.1.4 制定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规划
    5.2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创新性研究
        5.2.1 垂直净化思路的研究
        5.2.2 水平净化思路的研究
    5.3 我国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思路
    5.4 展望
6 结论
    6.1 建立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步骤
    6.2 动物疫病净化措施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中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确立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法律基础
二、发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有关管理和技术文件
三、成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的组织机构
四、设立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技术支撑机构
五、开展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实践活动

(5)濮阳市兽医管理体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加入WTO 以后,兽医管理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1.1.2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兽医管理体系提出了新课题
        1.1.3 人畜安全问题对兽医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目标
        1.1.4 濮阳市兽医管理总体现状
    1.2 兽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2.1 兽医的作用和地位
        1.2.1.1 兽医的作用
        1.2.1.2 兽医的地位
        1.2.2 兽医的主要任务
        1.2.2.1 保障动物健康
        1.2.2.2 控制人畜共患病发生
        1.2.2.3 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1.2.3 兽医管理是国家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1.2.4 克服对兽医工作的模糊认识
    1.3 兽医管理体系的内容
        1.3.1 兽医管理机构
        1.3.2 兽医执法机构
        1.3.3 兽医技术支撑
        1.3.3.1 国家参考实验室
        1.3.3.2 国家诊断实验室
        1.3.3.3 地方实验室
        1.3.4 其它相关内容
        1.3.4.1 队伍建设情况
        1.3.4.2 基础设施建设
        1.3.4.3 财政经费状况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调查时间与地点
    3.2 调查研究的方法
        3.2.1 查阅数据
        3.2.2 问卷调查
        3.2.3 半结构访谈
        3.2.4 问题分析
    3.3 调查研究的内容
        3.3.1 濮阳市、县兽医管理机构情况
        3.3.2 濮阳市、县兽医执法机构情况
        3.3.3 濮阳市、县兽医基础设施情况
        3.3.4 濮阳市、县队伍建设情况
        3.3.5 濮阳市、县兽医管理财政经费现状
第四章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兽医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
        4.1.1 濮阳市、县兽医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4.1.2 濮阳市兽医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能
        4.1.2.1 市畜牧局的基本职能
        4.1.2.2 市动物疾病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能
        4.1.2.3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基本职能
        4.1.2.4 部分县、乡兽医站的基本职能
        4.1.3 市、县兽医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4.2 兽医执法政出多门,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4.2.1 执法主体政事难分
        4.2.2 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4.2.3 配套法规不健全
        4.2.4 法律宣传不到位
        4.2.5 经费保障或财政状况
        4.2.6 与其它部门不协调
        4.2.7 执法不能有效开展
    4.3 兽医管理基础设施条件差,兽医工作开展困难
        4.3.1 办公条件
        4.3.2 诊断实验室
    4.4 濮阳市基本队伍建设
        4.4.1 兽医队伍不稳定
        4.4.2 专业素质差
        4.4.3 技术推广人员缺乏
    4.5 濮阳市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五章 思考与建议
    5.1 健全濮阳市各级兽医管理机构建设
        5.1.1 把机构建设作为当前改革的重点
        5.1.1.1 加强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建设
        5.1.1.2 建立高效精干、责权统一的兽医队伍
        5.1.2 注重濮阳市各级兽医管理部门职能发挥
        5.1.2.1 县乡兽医管理机构实行垂直管理
        5.1.2.2 整合市、县、乡兽医管理机构职能
        5.1.3 加强乡镇兽医站建设
        5.1.3.1 健全乡镇兽医站机构
        5.1.3.2 充分发挥乡镇兽医站的职能
        5.1.3.3 合理配置乡镇兽医站人员
        5.1.3.4 注重县、乡兽医人员素质提高
        5.1.3.5 加强乡镇兽医站执法监督职能
        5.1.3.6 提高乡镇兽医站工作效率
    5.2 加强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建设
        5.2.1 完善各级兽医行政执法机构
        5.2.2 把法制宣传作为当前完善兽医执法的关键
        5.2.3 强化执法队伍自身素质建设
        5.2.4 建立各级行政执法机构的权威
    5.3 加强市、县兽医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5.3.1 实验室建设、办公条件
        5.3.2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5.3.3 加大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5.4 注重濮阳市各级兽医管理队伍建设
        5.4.1 认真落实“三定”方案
        5.4.2 加强市、县各级兽医工作能力建设
        5.4.2.1 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
        5.4.2.2 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
        5.4.2.3 重视人员素质建设
        5.4.3 加强村级防疫员建设
        5.4.3.1 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5.4.3.2 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5.4.3.3 科学配置村级动物防疫员
        5.4.3.4 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责任
        5.4.3.5 做好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
        5.4.3.6 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
        5.4.3.7 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
        5.4.3.8 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经费保障机制
    5.5 建立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5.5.1 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
        5.5.2 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
参考文献
ABSTRACT

(6)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立题背景
        1.1.1 畜牧业发展具有强劲生命力
        1.1.2 畜产品在食物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
        1.1.3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城乡居民生命健康
        1.1.4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外向型畜牧业发展
        1.1.5 风险分析是食物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1.2 研究意义
        1.2.1 食物质量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1.2.3 食物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的内在规定性
        1.2.4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新农村建设的理性选择
    1.3 研究动态
        1.3.1 安全制度研究进展
        1.3.2 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1.3.3 风险预警研究进展
    1.4 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基本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特色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分析
    2.1 相关基本概念
        2.1.1 基本概念
        2.1.2 有关概念比较
    2.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的理论基础
        2.2.1 风险理论
        2.2.2 系统科学理论
        2.2.3 经济学理论
        2.2.4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2.2.5 预测决策理论
    2.3 预警研究进展
        2.3.1 经济预警研究
        2.3.2 农业预警研究
        2.3.3 生态预警研究
        2.3.4 预警研究领域向纵深发展
    2.4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分析结论
        2.4.1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的学科基础
        2.4.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分析相关结论
第三章 畜牧业经济与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
    3.1 畜牧业经济发展分析
        3.1.1 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3.1.2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3.1.3 现代畜牧业之含义
    3.2 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严重
        3.2.1 农产品出口基本状况
        3.2.2 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
        3.2.3 农产品出口基本趋势
        3.2.4 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扩大
    3.3 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上升
    3.4 食物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进展
        3.4.1 食物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3.4.2 有关国际组织食物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3.4.3 有关国家和地区食物质量安全预警研究
        3.4.4 我国食物质量安全预警研究
第四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4.1 风险因素的有关术语及分类
        4.1.1 风险因素的有关术语
        4.1.2 风险因素的分类
        4.1.3 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评价
    4.2 物理性风险因素
    4.3 化学性风险因素
        4.3.1 风险因素成分分析
        4.3.2 风险因素来源分析
        4.3.3 风险因素控制的法律及规定
    4.4 生物性风险因素
        4.4.1 动物疫病分类
        4.4.2 学理解释
第五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方法
    5.1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方法设计
        5.1.1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知识释义
        5.1.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方法概述
        5.1.3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构成
    5.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概念指标体系
        5.2.1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概念指标选择原则
        5.2.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概念指标体系构成
    5.3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5.3.1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与监测的关系
        5.3.2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相关法律规定
        5.3.3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相关计划
第六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应用指数体系的构建
    6.1 预警应用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6.2 预警应用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
    6.3 利用LIKERT五点尺度量表划分警限
    6.4 预警应用指标的解释与判断
第七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技术
    7.1 微观层面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技术
        7.1.1 单因素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技术
        7.1.2 单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技术
    7.2 基于AHP 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与预警
        7.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步骤
        7.2.2 基于AHP 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
        7.2.3 基于AHP 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模型
        7.2.4 基于Delphi Method 的评价检验
    7.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技术
        7.3.1 支持向量机的产生和发展
        7.3.2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
        7.3.3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算法
        7.3.4 基于SVM 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模型构建
        7.3.5 基于SVM 的预警模型应用分析
    7.4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智能系统模型设计
        7.4.1 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表的构建
        7.4.2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智能系统的功能
        7.4.3 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智能系统的特点
第八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建议
    8.1 完善体系建设,构建安全保障
        8.1.1 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8.1.2 加快建设检验监测体系
        8.1.3 尽快完善标准体系
        8.1.4 依法强化队伍体系
    8.2 扩大规模养殖,夯实安全基础
    8.3 推进循环经济,实现健康养殖
        8.3.1 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含义
        8.3.2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
        8.3.3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8.3.4 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进健康养殖
    8.4 发展畜牧合作社,推进产业化经营
        8.4.1 发展畜牧业合作社意义重大
        8.4.2 发展畜牧业合作社的思路对策
        8.4.3 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8.5 实施认证管理,严格质量监管
        8.5.1 加快发展畜产品的认证化管理
        8.5.2 全过程实施畜产品质量监管
    8.6 提高安全认识,实现信息共享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基本结论
    9.2 问题讨论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黑龙江省发展效益型畜牧业的综合评价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效益型畜牧业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效益型畜牧业的理论基础
    2.2 效益型畜牧业提出
    2.3 效益型畜牧业的涵义
    2.4 效益型畜牧业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效益型畜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准备
    3.2 效益型畜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3.3 效益型畜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3.4 效益型畜牧业综合评价建立和筛选的原则
    3.5 效益型畜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
    3.6 效益型畜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7 效益型畜牧业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选取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省发展效益型畜牧业的综合评价与对策
    4.1 黑龙江省发展效益型畜牧业综合评价
    4.2 黑龙江省发展效益型的对策建议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8)国内外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及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有关国际组织对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的管理
    1.1 国际组织对动物产品卫生质量实施管理的概况
    1.2 侧重食品安全的“CAC 标准体系”
    1.3 侧重动物卫生的“OIE 标准体系”
    1.4 侧重贸易协调的WTO 相关协议及其影响
    1.5 WTO 框架下的两大国际标准及我国的现状
    1.6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机构
    2.1 畜牧业发达国家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机构
    2.2 畜牧业发达国家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机构的特点和共性
    2.3 我国的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机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家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法律法规
    3.1 畜牧业发达国家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法律法规
    3.2 畜牧业发达国家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法律法规的特点和共性
    3.3 我国有关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的法律法规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国家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控制的措施标准
    4.1 措施标准体系仍然处于开放发展的状态
    4.2 畜牧业发达国家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控制的措施标准
    4.3 我国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控制的措施标准
    4.4 我国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
第五章 完善我国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及标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5.1 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及标准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观念
    5.2 有关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机构的对策与建议
    5.3 有关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法律法规的对策与建议
    5.4 有关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控制的措施标准的对策与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附录

(9)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
    2.1 现阶段不同类型畜产品概念及相互关系
    2.2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内涵辨析
    2.3 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状况的总体评价及存在问题
    3.2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典型事例
    3.3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因素的一般分析
    3.4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实例分析——以牛奶为例
    3.5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四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比较(一)
    4.1 发达国家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特点与经验
    4.2 中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异同
    4.3 发达国家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第五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比较(二)
    5.1 发达国家实行官方兽医制度的特点
    5.2 中国兽医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5.3 中外兽医管理体制比较
    5.4 中国实行官方兽医制度的现实依据及必备条件
第六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主体的职能定位及相互关系
    6.1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系统与供给主体
    6.2 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供给主体构成及供给责任
    6.3 畜产品质量安全间接供给主体——行业协会
    6.4 政府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负总责的理论依据及其实例
    6.5 政府发挥公共安全职能的重要内容
    6.6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主体的相互关系与联动机制
第七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选择
    7.1 政府选择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基本依据——风险分析
    7.2 选择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首要条件——适当的动物保护水平
    7.3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分层分类选择
    7.4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落实形式——标准化与采标率
第八章 遵从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制的经济影响
    8.1 两种视角的质量成本观
    8.2 遵从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制对质量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8.3 遵从质量安全管理规制对不同类型畜牧企业质量成本的影响
    8.4 澳大利亚遵从食品安全新标准对企业产品质量成本的影响实例
    8.5 质量安全成本的分担方式
第九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机制剖析
    9.1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内涵及其现实依据
    9.2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的因素分析
    9.3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机制的构成及其运行的一般规律
    9.4 畜产品供给动力模型构建
    9.5 企业供给动力的外部环境优化
    9.6 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的整体方略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SPS措施对猪肉贸易的影响及中国遵从方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3.3 简要评价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1 提出评判SPS 措施合理性与歧视性的8 项标准
        1.5.2 构建了SPS 措施对中国猪肉贸易影响的理论和量化模型
        1.5.3 提出中国猪肉出口贸易遵从SPS 措施应着力解决的3 个关键问题
        1.5.4 提出宜用两套标准保障中国猪肉安全的新构想
        1.5.5 提出企业遵从国际安全标准要同遵从成本研究紧密相结合
第二章 SPS 措施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2.1 SPS 措施的内涵、分类与特征
        2.1.1 SPS 措施的内涵及与相关措施辨析
        2.1.2 SPS 措施的分类
        2.1.3 SPS 措施的特征
    2.2 SPS 措施的产生与发展根源
        2.2.1 SPS 措施的产生
        2.2.2 SPS 措施的发展原因
        2.2.3 SPS 措施的实质
        2.2.4 SPS 措施合理性与歧视性的评判标准
    2.3 SPS 措施形成的理论基础
        2.3.1 需求层次理论
        2.3.2 标准差异理论
        2.3.3 外部性理论
        2.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 SPS 措施对贸易影响的评价模型
        2.4.1 评价困难与评价模型
        2.4.2 贸易小国法规保护模型
        2.4.3 贸易小国供给变动模型
        2.4.4 贸易小国需求变动模型
        2.4.5 贸易大国导致国际价格变动模型
第三章 SPS 的国际贸易规制与争议案例
    3.1 SPS 的国际制度安排
        3.1.1 国际制度安排的动力
        3.1.2 世界贸易组织(WTO)对SPS 的规制
        3.1.3 国际贸易标准制定机构
    3.2 SPS 争议案例分析
        3.2.1 荷尔蒙牛肉争议案与启示
        3.2.2 澳大利亚鲑鱼争议案与启示
        3.2.3 日美农产品品种测试争议案与启示
        3.2.4 对WTO 处理SPS 争议案的评价
    3.3 国际制度安排的意义与评价
    3.4 WTO 面临的新挑战
        3.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争端
        3.4.2 WTO 无歧视原则的适应性
        3.4.3 发展中国家遵从SPS 协议的困难与遵从成本
        3.4.4 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组织的困境
        3.4.5 WTO 模糊条款的具体化与清晰化
第四章 SPS 措施影响猪肉国际贸易的实证分析
    4.1 世界猪肉生产与国际贸易格局
        4.1.1 世界猪肉的生产状况与贡献率
        4.1.2 世界猪肉贸易的变动分析
    4.2 生猪健康规定及猪肉安全标准影响猪肉国际贸易的实例分析
        4.2.1 OIE 对动物健康的规定
        4.2.2 官方兽医机构在生猪和猪肉贸易中的作用
        4.2.3 生猪口蹄疫影响台湾猪肉贸易的实例分析
        4.2.4 猪肉病原菌影响人体健康的一般分析
        4.2.5 沙门氏菌的控制标准对世界猪肉贸易的影响与争议
        4.2.6 抗生素控制标准对猪肉贸易的影响与争端
        4.2.7 二恶英对比利时养猪产业与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4.3 不同市场类型国家的SPS 措施对猪肉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4.3.1 主要猪肉进口国市场分析
        4.3.2 主要猪肉出口国市场分析
        4.3.3 猪肉出口国的竞争优势和变动趋势分析
第五章 SPS 措施影响中国猪肉贸易的理论模型和量化方法
    5.1 中国猪肉贸易的阶段性特征考察
        5.1.1 1963-1977 年的猪肉出口贸易---非正常增长期
        5.1.2 1978-1984 年的猪肉出口贸易----成长期
        5.1.3 1985-1994 年的猪肉出口贸易----繁荣期
        5.1.4 1995-至今的猪肉出口贸易-----低潮期
    5.2 SPS 措施影响中国猪肉出口贸易的理论与模型分析
        5.2.1 SPS 协议影响中国猪肉贸易的理论分析
        5.2.2 SPS 措施导致的遵从成本
        5.2.3 SPS 措施对中国猪肉贸易效应的理论模型构建
    5.3 SPS 措施影响中国猪肉出口的量化方法
        5.3.1 量化方法选择、数据采集、量化对象
        5.3.2 量化内容与量化结果
        5.3.3 量化结果的可靠性验证
    5.4 中国猪肉遭受SPS 壁垒的原因分析
        5.4.1 中国猪肉遭受SPS 壁垒的国际因素
        5.4.2 中国猪肉遭受SPS 壁垒的国内因素
第六章 中德猪肉安全控制系统比较分析
    6.1 中德猪肉生产、贸易比较
        6.1.1 中德猪肉生产比较
        6.1.2 中德猪肉贸易比较
        6.1.3 中德猪肉进口来源比较
        6.1.4 中德猪肉出口市场比较
    6.2 德国猪肉安全控制系统的设置与效率
        6.2.1 法规、标准系统
        6.2.2 猪肉安全管理系统
        6.2.3 动物健康保障系统
        6.2.4 猪肉安全检验与保证系统
    6.3 中国猪肉安全控制系统的设置与不足
        6.3.1 法规、标准系统
        6.3.2 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6.3.3 动物健康保障系统
        6.3.4 猪肉安全检验与保证系统
    6.4 中德猪肉安全控制系统存在差距的集中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6.4.1 中德猪肉安全控制系统存在差距的集中表现
        6.4.2 中德猪肉安全控制系统产生差距的原因
第七章 中国猪肉贸易遵从SPS 的总体方略
    7.1 中国猪肉贸易遵从SPS 措施的宏观策略
        7.1.1 完善生猪和猪肉法规标准体系
        7.1.2 建立分工明确的猪肉安全管理体制,逐渐向官方兽医体制过渡
        7.1.3 加大投入,发展猪肉质量安全控制支撑服务系统
        7.1.4 强化生猪疫病和猪肉安全的“源头”控制
    7.2 中国猪肉贸易遵从SPS 措施的中观策略
        7.2.1 按照质量安全标准化要求,完善猪肉产加销供应组织体系
        7.2.2 充分发挥养猪协会的质量安全标准修订、监督、保证、服务和自律作用.
        7.2.3 加强对个体户的教育,推行诚信承诺制
        7.2.4 在遵从SPS 规则下,灵活运用贸易谈判和交涉策略
    7.3 中国猪肉贸易遵从SPS 措施的微观策略
        7.3.1 加强猪肉出口企业遵从成本与遵从收益研究
        7.3.2 微观企业的遵从策略选择
        7.3.3 中国猪肉出口企业的市场选择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说明──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罗源县[D]. 叶蕾.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3)
  • [2]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分析[D]. 王中力. 中国农业大学, 2014(11)
  • [3]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D]. 刘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4]中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进展[J]. 张衍海,蒋正军,刘俊辉,孙淑芳,范钦磊,郑增忍. 兽医导刊, 2009(08)
  • [5]濮阳市兽医管理体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管艳平.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8)
  • [6]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研究[D]. 孔繁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7]黑龙江省发展效益型畜牧业的综合评价与对策建议[D]. 张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8(09)
  • [8]国内外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管理及标准体系研究[D]. 王若聪.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5)
  • [9]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D]. 王玉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10]SPS措施对猪肉贸易的影响及中国遵从方略研究[D]. 董银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关于不规范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说明——畜牧兽医局贾友玲局长在不规范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