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P8563E频谱分析仪在电子装备试验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凌鹏[1](2018)在《一种C波段速调管发射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现代雷达技术发展极快。发射机作为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发射机的性能指标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约束,不仅在基本的发射指标,如微波频段、输出功率、信号形式上有了高的要求,还对频率稳定度等射频信号指标有了高的要求。速调管作为一种微波真空管器件,具有输出功率大、效率高、稳定性高、宽频带(大功率时)等优点,所以它经常被设计师们作为高性能雷达发射机的首选。本文设计了一部输出峰值功率为300kW的C波段速调管发射机并介绍了真空管发射机的一些相关技术。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来源与研究背景,阐述了国内外的一些应用现状;第二章介绍了速调管的工作特性,此次发射机设计的指标情况,并由此介绍了本次发射机系统设计的相关情况;第三章介绍了本次发射机具体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固态刚性调制器设计、高压电源设计、灯丝电源以及各种辅助电源的设计、水冷装置的设计、监控系统的设计。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固态刚性调制器进行了详细了设计;第四章根据系统的相关技术指标,对发射机进行了整机的测试与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发射机设计;第五章对本发射机在研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可提升点进行了讨论。本论文的主要技术关键点在固态刚性调制器设计。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技术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相关的固态开关器件如IGBT,其串并联技术的发展,使得实现大功率全固态刚性调制器成为了可能。在本次发射机设计中,采用IGBT串并联的变压器耦合型全固态刚性调制器方案。由六路完全相同的IGBT组件利用变压器进行并联合成,并升压至阴极工作电压,实现了电气隔离,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能够适应相关系统指标的要求。
周伟[2](2018)在《某型S波段固态推前向波管雷达发射机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电真空放大器件作为最早在雷达发射机中得到成功应用的微波功率器件,其管型众多。相继出现了以真空三极管、磁控管为代表的功率振荡型器件,以及以速调管、行波管、前向波管为代表的功率放大型器件。以上这些实用的微波功率器件的诞生,也推动了雷达发射机技术的发展,并随之研制成功了多型以上述器件为核心功率器件的电真空体制发射机。在大多数电真空体制发射机中,其中的电真空放大器均需要灯丝进行加热,短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在“时间就是生命”的现代战争中,谁能够先敌发现,谁就能够优先占据主动。采用冷阴极结构的前向波管,无需灯丝加热,几乎能够实现发射机的瞬间启动,这个特点是其它电真空器件不可比拟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微波功率晶体管得到了飞速发展并迅速走向实用化,随之各种全固态雷达发射机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涌现。固态发射机采用大量的功率晶体管通过多级功率分配合成后获得所需要的大功率输出,即使有个别或少数功率晶体管失效,对整机的输出功率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全固态发射机具有故障弱化特性,这是全固态体制发射机区别于电真空体制发射机的一个显着优点之一。全固态发射机易实现模块化、通用化设计,系统可扩展性好,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发射机系统设计师的高度关注并受到设计师的热烈欢迎。两种体制的发射机各有优缺点,在高功率的应用场合,电真空体制发射机更具优势。而在大工作比和长脉冲的应用场合,则全固态体制发射机更为适宜。目前两种发射机体制在相互竞争中均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本课题旨在推出一种能够兼具上述两种体制优点的发射机,获得一种性能优良、价格适中的用于现代高性能雷达的发射机体制。本论文就如何设计和实现一种S波段固态推前向波管体制雷达发射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介绍。这种发射机体制兼具固态放大器和电真空放大器的双重优点,所构成的放大链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规模适中,无需灯丝预热可快速开机等显着特点。同时由于末级前向波管采用直流运用结构,可工作在直通状态,即在关掉阴极电压的情况下,前级功率几乎可以无损的经由前向波管输出(此时前向波管可视为是一段传输波导),实现发射机变功率输出。本文研制设计工作围绕实现一部输出峰值功率达125kW、工作比达5.5%、射频脉冲宽度达200μs的发射机展开,分别介绍了前级固态功放、阴极高压开关电源、熄灭调制器以及双冷源冷却系统设计等内容。所研制成的发射机完全满足项目启动之初预设的目标,该发射机已成功应用于某雷达中,工作稳定可靠。该体制发射机的成功研制,为今后开展同类体制发射机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张丽丽,陈雁[3](2010)在《服装面料电磁防护性能的测试与模拟》文中认为为了消除或减少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各种具有电磁防护功能的服装面料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服装面料的电磁防护性能的测试费用一直较为昂贵。本文在研究织物电磁屏蔽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服装面料的电磁防护性能与面料本身的电磁参数及厚度的关系,并且通过专业的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建立面料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的仿真模型,将服装面料的电磁参数以及厚度值代入模型中,可以模拟测试获得服装面料的电磁屏蔽效能,这对于设计开发人员来说不仅可以减少昂贵的测试费用,加快开发的速度,还有利于设计出成本更低、防护性能更好的产品。
向震宇[4](2010)在《基于labwindows/CVI的电磁干扰故障诊断系统界面及底层控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全是飞行器运行永恒的主题。随着现代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飞行器大量采用高新技术,自动化、集中度、数字化、功率不断提高,自测试能力也越来越强。同时,机载设备与系统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电磁干扰问题日趋重要。电磁干扰不仅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可能造成飞行事故。飞行器发生电磁干扰故障时,需要在运行状态下进行检测。因此迫切需要一套能用于非标准测试的测量设备,以诊断出故障的具体位置,为采取电磁兼容措施提供依据。本论文首先从电磁干扰测试的发展和要求出发,对国外先进电磁干扰测试仪器进行分析。其次在分析测试系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给出系统硬件构成,并在LabWindows/CVI环境下建立了能用于非标准测试的电磁干扰故障诊断系统。本文的重点是系统的界面及底层控制的实现研究。系统运用了GPIB卡控制系统硬件,利用数据采集卡对频谱仪进行功能优化补充,完成对辐射信号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并将测试结果使用直观的图形数据显示。根据软件系统的设计需求,本文给出电磁干扰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流程,利用多线程技术编制应用程序,完成系统界面与底层控制的实现。系统拥有测试单位的转化、仪器的自校准、天线系数的修正、测试单位的转化、频谱扫描和空间扫描等功能。经实验证明,系统可在普通环境下使用,摆脱了电磁干扰测试的场地限制,并利用外部触发器大幅度提高了系统测试效率,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赵思正[5](2009)在《非线性滤波soft tempest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窃听者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天线接收到空间辐射的计算机视频信号,可以对计算机显示的明文信息进行还原,从而窃取涉密信息。这种情报获取方式更及时、准确、广泛、连续,使涉密信息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试验证明,计算机视频信息的电磁泄漏主要是其高频部分向空间发射的。目前,由于计算机显示单元处理速度的提高,其视频信号频率及其谐波已达到100MHz~3GHz范围。根据天线传输理论,在该频段上,整个显示单元都能形成有效发射,成为泄漏源。Soft Tempes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它试图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程序,对计算机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达到信息防护的目的。由于造成视频信号泄漏的高频部分主要集中在所显示图像的边缘、轮廓和某些纹理的法线方向上,使用一般方法对该部分进行处理势必会引起图像质量下降。如何保障图像的视觉感观质量不下降,同时实现计算机显示信息的Tempest防护,将是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信息泄漏机理和人眼的视觉特性,从两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采用方向加权非线性滤波处理算法对计算机视频信息进行处理。该算法主要针对字符方向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对字符进行方向划分,采用模糊控制对加权窗口大小进行调整,实现对计算机视频信息处理。文中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该算法权值判定和选取的方法。该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视频信号的高频部分,使得接收者难以接收到信号。二是针对图像的特点,充分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采用伪发射技术对显示信号进行处理。使用一幅有意嵌入的图像对经过非线性滤波的原始图像进行抖动调制,使窃听者接收到与显示器显示完全不同的视频信息,从而实现计算机视频信息的soft tempest安全防护。最后使用文中提及的方法编程对图像进行处理和计算、模拟实现了上述两种视频信息隐藏技术,并通过视频信号复现系统进行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与可行性。
周惠艳[6](2008)在《电台功放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文中指出由于受到各行业,特别是军事领域的强有力的需求牵引,近十余年来自动测试系统和自动测试设备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非常广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电台设计过程中,为了支持设计验证,利用自动测试系统来检验电台模块的技术指标是否合格,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根据电台各模块测试任务的要求,本文主要讨论了某电台的功放模块的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包括测试方案、测试系统控制箱硬件电路、测试软件和信号开关盒设计,并全面实现一个自动测试系统。基于EPP接口的控制箱硬件电路,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给开关盒提供切换信号功能。测试软件采用LabWindows/CVI7.0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满足底层驱动与上层测试功能及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的需求,实现测试过程中测试数据的实时显示,测试随时暂停和继续,测试报表的自动生成、保存,测试数据补偿,用户管理等功能。接口包括采用GPIB接口控制电台综测仪8920A、频谱分析仪8563EC、信号源E4433B、数字存储示波器TDS5052、功率计E4417A,定义RS232接口协议实现与测试模块的通信。整个系统已经通过软硬件联调,并在现场运行良好,此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测试速度快,精度高、稳定可靠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准确度。测试系统研发完成并交付使用,用户反应良好。
姚武生[7](2007)在《L波段大功率液冷固态功放组件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微波固态器件的不断发展,固态发射机的高可靠性、宽频带、低工作电压、故障概率小、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等突出的优点,引发了雷达技术的一次革命。如今,固态发射机的发展水平己成为雷达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固态功放组件的研制也越来越广泛,不同形式的雷达、不同频率其功放组件在功能上、性能及外形上都有很多差异,但不论怎样其设计原理总是一样的。虽然固态功放组件的设计制造己趋向成熟,仍然有一些关键技术值得探讨,要求我们在工程实施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本论文研究的工作是为一种采用幅度加权的行馈发射机的雷达以及为该雷达所配备的有源诱饵系统研制的固态功率放大器组件。根据系统需求,共研制了三种功放组件:末级组件(1.5kW)、前级组件(900W)和驱动组件(35~200W)。由此三种组件构建了雷达及其诱饵所需的各发射机,这些发射机分别要求输出不小于3.5kW、2.4kW、1.2kW、0.8kW和0.2kW峰值功率。有资料表明:单个半导体元件的温度升高10℃,其的可靠性能降低50%。微波功率管是固态功放组件的核心元器件,其散热问题就成为其可靠应用的一个瓶颈。为了有效保证功放组件的高可靠工作,组件的有效热设计也是我们的一个工作重点。在最大工作条件下,末级组件中单个微波晶体管的耗散约为52.5W,热流密度达到27.63 W/cm2,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强迫风冷已不能满足实际散热要求,故采用了液冷散热方式。液冷功放组件在我所来说,属于首次运用。
甘雪萍[8](2007)在《电磁屏蔽用导电涤纶织物制备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和设备越来越多,各种电子器件都不同程度的产生电磁波辐射,电磁波辐射不仅造成电子产品之间的相互干扰,而且还污染人类生存的空间,危害人类的健康。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和规定。由于优良的导电性和特殊的结构,表面镀覆铜和镍的导电织物可用来屏蔽电磁波辐射和干扰。目前,在织物上镀覆金属铜主要采用以甲醛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技术,但以甲醛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溶液稳定性差,且甲醛挥发性强、毒性大,被很多国家和地区禁止使用。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目前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的镀层结构疏松、电阻率高、次磷酸钠消耗大以及反应持续性差等问题,系统研究了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工艺,并首次将联吡啶和亚铁氰化钾应用于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改善了镀层的组织结构和导电性能;根据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的特点,研究了涤纶织物化学镀铜前预处理工艺;将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技术与化学镀镍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和连续化生产,制备导电涤纶织物的工艺路线为:去油、粗化、敏化、活化、化学镀镍、化学镀铜和化学镀镍保护层。本文对导电涤纶织物的表面电阻、电磁屏蔽效能、以及镀层与织物纤维的结合力和抗腐蚀能力等性能进行了重点研究,并且进行了导电涤纶织物工业生产试验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化学镀铜前织物粗化工艺的研究,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涤纶织物的粗化方法最为有效,最佳粗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200g/L;温度:70℃;时间:10min。在此粗化工艺条件下,织物粗化后的减重率为9.8%左右,织物纤维与金属镀层的结合力可以达到最佳的第5级;化学镀铜活化的最佳工艺路线为:敏化(SnCl2 810 g/L)、离子钯活化(PdCl2 0.05 0.06 g/L)和碱性化学镀镍。(2)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化学镀铜工艺,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镀铜织物表面电阻和沉积速率组成的综合指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硫酸镍浓度>pH值>柠檬酸浓度>次磷酸钠浓度>温度。最佳的化学镀铜基础配方和操作条件为:硫酸铜8g/L;硫酸镍:0.9g/L;次磷酸钠40g/L;柠檬酸20g/L;硼酸30g/L;pH 9.5;温度65℃;在保持其它组分和工艺条件不变情况下,分别测定铜离子、镍离子、次磷酸钠、柠檬酸、pH值、温度变化时所对应的沉积速率。通过对沉积速率与各因素的关系曲线作线性回归分析和计算,得到化学镀铜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3)在最佳基础配方和操作条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优化化学镀铜工艺,改善镀层结构与性能,研究了添加剂对化学镀铜的作用和影响。在化学镀铜溶液中添加聚乙二醇可以消除镀层表面的气体留痕,但化学镀铜沉积速度明显加快,导致镀层疏松,镀铜织物表面电阻升高;添加20mg/L联吡啶使织物上化学镀铜沉积速度由2.56 g/(min·m2)下降至1.8 g/(min·m2),镀层由疏松、多孔变得均匀致密,外观由暗红色或棕黑色变成亮铜色,镀层由(111)晶面择优取向变为(220)晶面择优取向,化学镀铜过程中的NaH2PO2/CuSO4消耗摩尔比由7.05下降至5.5左右,镀铜重量为30g/m2的210T织物表面电阻由79 mΩ/sq下降至28 mΩ/sq;溶液中添加24mg/L亚铁氰化钾使织物上化学镀铜沉积速度由2.56 g/(min·m2)下降至约1.95 g/(min·m2),镀层中的镍含量由0.28 wt%下降至0.17 wt%,镀层变得均匀致密,外观由暗红色或棕黑色变成亮铜色,镀层由(111)晶面择优取向变为(220)晶面择优取向,镀层晶粒尺寸由17.2nm增大到24.7nm,化学镀铜过程中的NaH2PO2/CuSO4消耗摩尔比由7.05下降至3.5左右,镀铜重量为30g/m2的210T织物表面电阻由79 mΩ/sq下降至19 mΩ/sq。(4)随着织物上铜镀层重量或镀层厚度的增加,210T、260T和290T三种型号织物的表面电阻均显着下降,表面导电能力明显增强,当镀铜重量达到30g/m2时,三种型号织物的表面电阻均小于22 mΩ/sq;当镀铜重量相同时,织物编织密度增加,织物的表面电阻随之略微增大;随着织物上铜镀层重量增加和导电能力增强,导电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明显增强;当210T织物上镀铜重量达到30g/m2时,在10MHz20GHz的频率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均达到82dB以上;导电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编织密度或紧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化学镀铜层和化学镀镍保护层的重量分别为约30g/m2和1012 g/m2时,金属镀层与织物纤维结合牢固,结合力测试后金属镀层几乎不脱落。(5)与长沙鑫邦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设计制造了年产12万平方米导电涤纶织物的工业试验生产线,并在生产线上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去油、粗化、敏化、活化、化学镀镍、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化学镀镍保护层的工艺技术和路线,可以成功生产得到表面电阻低、电磁屏蔽效能高、金属镀层与织物纤维结合良好的电磁屏蔽用导电涤纶织物。制备过程对环境友好,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生产成本低。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1)针对目前对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的研究不够充分、镀层结构疏松、电阻率高、次磷酸钠消耗量大及反应持续性差等问题,系统地研究了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工艺,并将亚铁氰化钾和联吡啶作为添加剂应用于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体系,获得了表面均匀光亮、结构致密、导电性能良好的化学镀铜层,降低了次磷酸钠的消耗量。(2)首次将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技术成功应用于制备和生产导电涤纶织物,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溶液稳定性高,生产成本低且生产过程安全。(3)采用去油、粗化、敏化、活化、化学镀镍、化学镀铜、化学镀镍工艺技术和路线成功制备得到表面电阻低、电磁屏蔽效能高的电磁屏蔽用导电涤纶织物。(4)设计和制造了连续化生产导电涤纶织物的工业试验生产线,该生产线结构紧凑、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可控性强。
马海虹[9](2007)在《W波段低相噪锁相频综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毫米波频率源是构成毫米波雷达通信系统的关键部件,对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毫米波锁相源相位噪声的基础上,开展了W波段低相噪锁相频综技术的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分析频率合成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了三种锁相方案,并以X波段锁相频率源的研制过程为例,分析了混频锁相方法,明确指出了混频锁相过程中,微波射频信号、本振信号以及中频锁相信号三者之间相位噪声的内在关系。相位噪声是频率合成器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由于毫米波双环锁相频率源的系统构成复杂,各部件相噪特性对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有不同的影响。本文针对毫米波双环锁相频率源,分析了其相位噪声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估测毫米波锁相源相位噪声的便捷方法。与传统估测方法相比较,该新的估测方法利用了毫米波锁相源研制过程的微波频率源,以及微波本振源与毫米波VCO混频后的中频信号的相位噪声,简单易行。为验证其正确性和可行性,采用该估测方法对95GHz双环锁相频率源的相位噪声进行估测,并与传统的毫米波基波混频测试方法相比,二者吻合较好。通过对毫米波双环锁相源相位噪声的分析,指出了毫米波射频信号、微波本振信号以及毫米波的中频锁相信号三者之间的相位噪声关系。明确指出,通过改善微波本振源的相位噪声,可以有效地改善毫米波锁相源的相位噪声指标。为验证该结论的正确性,采用低相位噪声的微波本振源,通过谐波混频方式,研制出95GHz低相噪毫米波锁相频率源,其相位噪声在偏离载波10kHz位置处优于-90dBc/Hz,该指标远远优于最初采用双环锁相方式获得的95GHz频率源的相位噪声指标,且优于目前公开报道文献中采用锁相方法达到的技术水平。DDS是获得捷变频率源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混频方式,利用低相位噪声的微波倍频源做本振驱动信号,与微波VCO输出信号混频,然后对获得的中频信号进行锁相,同时,采用DDS输出信号作为锁相的参考频率,从而研制出低相位噪声的X波段捷变频率源。在W波段,由于频段较高,只采用DDS技术,难以实现频综源研制。本文结合PLL、DDS以及倍频等频率合成方法,首先在微波频段实现了低相位噪声频率源的研制,然后采用谐波混频方式,将微波本振信号和毫米波VCO基波信号混频,产生一个毫米波的中频信号。利用锁相电路对该中频信号进行锁定,从而实现了W波段信号的锁相,并实现了频率跳变,最终研制出了低相位噪声的W波段锁相频综源,其性能良好,在毫米波雷达系统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朱立锋[10](2005)在《基于田口方法的数字信号源校准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测量数据是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生产现场人员对产品进行生产控制的基础。因此测量数据的质量对于管理实践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在质量管理理论研究及实践中,测量及测量系统分析的有关问题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本文以田口方法为基础,探讨将传统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测量系统分析)与田口测量质量工程学相结合,研究新的测量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工作围绕两个中心展开:一个中心是完善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体系。这主要建立在传统MSA与田口测量质量工程学优缺点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两种方法进行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另一个中心则是进行大量的应用研究。质量管理来自于实践,也要还原到实践。对测量系统分析的理论探讨也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方能对实践起到作用。为此,本文以数字信号通信中广泛应用的数字信号源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际的检校工作。 检校应用研究分为三个部分:数字信号源的校准研究、测量误差分析及最佳测量周期的确定。目前在计量领域,计量器具的捡定、校准是依据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对计量器具各参量的典型值进行测量,给出测量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或误差。本文在校准应用研究中采用田口方法,根据数字信号源的频率、调幅及调频试验典型值推导出全量程校准公式。由校准公式可以推导测量仪器全量程任一测量值的校准数据,这极大地方便了非典型值的校准。在原有的田口线性校准公式基础上,根据仪器的实际误差分布,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测量平均误差呈现非线性时采用分段或非线性校准公式,可以提高校准精度。本文提出的分段校准及非线性校准方法,丰富了原有的校准理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数字信号源测量误差分析应用研究中,本文应用田口质量工程学原理,采用正交表安排误差因素以及使用正交试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测量误差,解决了多参量有交互效应场合误差分析及测量不确定度的求解。 本文还进行了测量设备的最佳校准周期确定应用研究。测量设备的校准分周期校准和日常校准两种。在我国,原来参照早先国外的做法并结合经验,规定了绝大多数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为一年,这个规定周期本身并无严格的理论依据。现有校准方法另一方面的缺陷是对测量确定校准周期的经济性认识不足。数字信号源的最佳测量周明的确定应根据仪器本身使用的频率、校准的费用、维护费用以及因本身质量带来的可能损失等因素制定。由于数字信号源具有多个测量质量特性,为了综合确定测量周期,需要发展多元质量特性的衡量方法。采用MTS(Mahalanobis Taguchi System马田
二、HP8563E频谱分析仪在电子装备试验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8563E频谱分析仪在电子装备试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C波段速调管发射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发射机系统设计与分析 |
2.1 速调管的工作特性 |
2.2 发射机的性能指标 |
2.3 发射机系统设计 |
2.3.1 工作原理及流程 |
2.3.2 速调管规范 |
2.3.3 发射机改善因子分配 |
2.4 系统可靠性设计 |
2.5 发射机系统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射机分系统设计 |
3.1 刚性调制器设计 |
3.1.1 设计综述 |
3.1.2 调制器工作原理 |
3.1.3 调制器设计 |
3.2 高压开关电源设计 |
3.2.1 方案综述 |
3.2.2 参数设计 |
3.3 其他辅助电源设计 |
3.3.1 灯丝电源设计 |
3.3.2 磁场电源设计 |
3.3.3 钛泵电源设计 |
3.4 冷却系统设计 |
3.5 监控电路设计 |
3.5.1 发射机加电工作流程 |
3.5.2 监控状态 |
3.5.3 监控分机主要接口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射机整机性能测试 |
4.1 发射机测试内容 |
4.1.1 输出功率 |
4.1.2 带内起伏 |
4.1.3 系统功耗 |
4.1.4 发射射频脉冲包络 |
4.1.5 发射机改善因子 |
4.1.6 发射机控保测试 |
4.2 测试保障条件 |
4.2.1 测试仪器仪表 |
4.2.2 测试条件 |
4.3 测试结果 |
4.3.1 输出功率 |
4.3.2 系统功耗 |
4.3.3 射频包络参数 |
4.3.4 改善因子 |
4.3.5 工作性能参数 |
4.3.6 开机时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某型S波段固态推前向波管雷达发射机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真空管发射机的发展现状 |
1.2.2 真空管发射机的发展趋势 |
1.2.3 国内外前向波管发展情况 |
1.2.4 国内外前向波管发射机的发展情况 |
1.3 研究的目标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5 各章内容简介 |
第二章 雷达发射机技术基础研究 |
2.1 概述 |
2.1.1 雷达发射机的功能 |
2.1.2 现代雷达对发射机的要求 |
2.1.3 雷达发射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
2.2 常用的电真空体制雷达发射机 |
2.2.1 磁控管发射机 |
2.2.2 速调管发射机 |
2.2.3 行波管发射机 |
2.2.4 前向波管发射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射机系统的实现 |
3.1 概述 |
3.2 前向波管发射机的基本类型 |
3.2.1 阴极脉冲调制前向波管发射机 |
3.2.2 直流运用前向波管发射机 |
3.2.3 前向波管的组成 |
3.2.4 工作原理及性能 |
3.3 放大链路分析 |
3.3.1 工作带宽 |
3.3.2 输出功率 |
3.4 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
3.4.1 放大链路功率分配 |
3.4.2 改善因子指标分配 |
3.5 系统组成 |
3.5.1 固态功放 |
3.5.2 前向波管阴极高压开关电源 |
3.5.3 熄灭调制器 |
3.5.4 发射机冷却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射机的参数测试 |
4.1 概述 |
4.2 测试原理 |
4.2.1 输出功率测试 |
4.2.2 瞬时带宽测试 |
4.2.3 射频检波包络测试 |
4.2.4 频谱分布测试 |
4.2.5 频谱纯度测试 |
4.2.6 发射机效率测试 |
4.3 测试方案 |
4.3.1 输出功率测试 |
4.3.2 射频脉冲包络测试 |
4.3.3 发射机改善因子测试 |
4.3.4 发射机工作效率测试 |
4.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1 输出功率测试结果 |
4.4.2 发射机频谱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课题研制过程的总结和展望 |
5.1.1 研制过程总结 |
5.1.2 课题展望 |
5.2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服装面料电磁防护性能的测试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2 织物电磁屏蔽的原理 |
3 实验测试 |
3.1 试样电磁参数的获取 |
1) 电导率的获取 |
2) 磁导率的获取 |
3.2 试样屏蔽效能的测量 |
4 仿真模拟 |
4.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 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 |
5 结论 |
(4)基于labwindows/CVI的电磁干扰故障诊断系统界面及底层控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1.2 电磁兼容的发展与现状 |
1.3 电磁干扰测试的发展 |
1.3.1 国内外电磁兼容测试技术特点与动向 |
1.3.2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
1.3.3 电磁干扰测试仪器发展现状 |
1.4 Labwindows/CVI概述 |
1.4.1 LabWindwos/CVI简介 |
1.4.2 LabWindwos/CVI特点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2章 系统相关理论分析 |
2.1 电磁干扰概述 |
2.1.1 电磁干扰三要素 |
2.1.2 辐射性共模干扰及差模干扰 |
2.1.3 测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
2.2 系统噪音的抑制 |
2.2.1 信噪比及信噪改善比 |
2.2.2 差分电压信号的抗噪特性 |
2.3 天线系数的校准 |
第3章 系统硬件组成 |
3.1 电磁干扰诊断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1 系统需求分析 |
3.1.2 系统设计组成 |
3.2 数据采集模块 |
3.2.1 NI6009数据采集卡 |
3.2.2 数据采集卡连接方式 |
3.3 GBIP卡 |
3.4 频谱仪 |
3.4.1 系统检波方式 |
3.4.2 基本测量参数 |
3.4.3 频谱仪噪音 |
3.5 其他仪器 |
第4章 基于Labwindws/CVI的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4.1.1 系统目标 |
4.1.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1.3 系统软件流程 |
4.2 人机界面 |
4.2.1 主界面的实现 |
4.2.2 程序系统参数设定 |
4.2.3 频谱扫描与空间扫描界面的实现 |
4.3 软件数据采集部分 |
4.4 程序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4.4.1 测试仪器的控制 |
4.4.2 天线系数与测量单位 |
4.4.3 仪器的自校准 |
4.4.4 多线程技术的运用 |
4.4.5 差错信号处理 |
4.4.6 程序的定时 |
第5章 系统的运行与结果 |
5.1 电磁干扰故障诊断系统测试结果 |
5.2 测试报告输出 |
5.3 外部触发器使用比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期刊文章 |
科研成果 |
(5)非线性滤波soft tempest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计算机显示单元电磁泄漏发射机理 |
2.1 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发射 |
2.1.1 红黑信号定义及电磁信号传输途径 |
2.1.2 电磁泄漏场主要特性 |
2.2 计算机显示单元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视频信号的频率分析 |
2.4 计算机视频泄漏信号功率分布 |
2.5 泄漏源的确定 |
2.6 小结 |
第三章 人眼视觉系统(HVS)与视频信息隐藏分析 |
3.1 人眼视觉系统(HVS)的特性 |
3.2 基于HVS 特点的视频信息隐藏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非线性滤波soft tempest 技术实现 |
4.1 非线性滤波简介 |
4.2 非线性滤波技术的现状 |
4.2.1 中值滤波方法 |
4.2.2 自适应滤波方法 |
4.2.3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滤波方法 |
4.2.4 基于模糊数学的滤波方法 |
4.2.5 基于遗传学的滤波方法 |
4.2.6 基于神经网络的滤波方法 |
4.2.7 基于小波理论的滤波方法 |
4.3 采用非线性滤波实现soft tempest 防护 |
4.3.1 滤波算法选取 |
4.3.2 滤波算法改进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滤波前后图像还原效果对比 |
4.6 伪发射 |
4.7 合成图像的电磁发射信号分析 |
4.8 伪发射前后图像还原效果对比 |
4.9 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总结 |
5.1 总结 |
5.2 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6)电台功放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电台 |
1.3 电台功放模块作用及其测试要求 |
1.4 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研究 |
1.5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功放模块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设计 |
2.1 功放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指标 |
2.2 主要测试指标的含义及测试方法 |
第三章 自动测试系统总体方案和硬件设计 |
3.1 功放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要求及功能 |
3.2 测试系统软件平台选用 |
3.3 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组建 |
3.4 开关盒设计 |
3.5 控制箱设计 |
第四章 功放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底层驱动程序设计 |
4.1 LabWindows/CVI的.fp函数开发 |
4.2 GPIB程控仪器 |
4.3 RS232串口通信设计与实现 |
4.4 EPP接口原理及驱动程序设计 |
第五章 功放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上层应用软件设计 |
5.1 测试软件的功能和软面板设计 |
5.2 系统各测试指标的程序设计 |
5.3 参数补偿程序设计 |
5.4 数据库程序设计 |
5.5 测试中断程序设计 |
5.6 Word报表自动生成程序设计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6.1 控制箱调试 |
6.2 仪器 GPIB接口的调试 |
6.3 测试软件的调试 |
6.4 测量误差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7)L波段大功率液冷固态功放组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功率器件的发展 |
1.2 固态放大器与真空管放大器的比较 |
1.3 固态发射机构成方式 |
1.4 固态发射机设计举例 |
1.5 项目背景及本文工作情况简介 |
1.6 各章节内容简介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微波功率管 |
2.1.1 硅双极性晶体管(Si BJT) |
2.1.2 功率双极性晶体管 |
2.1.3 GaAs 场效应管(GaAs FET) |
2.2 放大器的稳定性 |
2.3 匹配电路 |
2.4 功率合成 |
2.5 功放组件的基本设计思路 |
第三章 液冷功放组件的研制 |
3.1 任务来源 |
3.2 研制目的和指标要求 |
3.3 功率管的选择 |
3.4 单管电路的设计 |
3.5 组件的构成框图 |
3.6 BITE 设计 |
3.7 组件的电磁兼容设计 |
3.8 组件的热设计 |
3.9 可靠性分析 |
3.10 组件实物 |
第四章 性能测试及数据分析 |
4.1 测试仪表 |
4.2 测试方法 |
4.3 测试数据 |
4.3.1 1 号末级组件 |
4.3.2 2 号末级组件 |
4.3.3 3 号末级组件 |
4.3.4 4 号末级组件 |
4.3.5 温升数据 |
4.4 前级组件 |
4.5 驱动组件 |
4.6 可能存在的问题 |
4.7 测试结论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电磁屏蔽用导电涤纶织物制备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磁波屏蔽原理 |
1.3 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及其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表层导电型屏蔽材料 |
1.3.2 结构型屏蔽材料 |
1.3.3 金属化织物类屏蔽材料 |
1.3.3.1 金属丝和服用纱线的混编织物 |
1.3.3.2 金属纤维混纺织物 |
1.3.3.3 共混纺丝织物 |
1.3.3.4 真空镀金属织物 |
1.3.3.5 金属涂层织物 |
1.3.3.6 硫化铜织物 |
1.3.3.7 化学镀法制备的金属化织物 |
1.3.3.8 综合技术制备金属织物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涤纶织物预处理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仪器及测试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用试剂 |
2.2.3 实验用仪器及测试方法 |
2.3 涤纶织物表面预处理 |
2.3.1 除油 |
2.3.2 粗化 |
2.3.2.1 粗化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2.3.2.2 粗化工艺参数对粗化效果的影响 |
2.3.3 敏化和活化 |
2.3.3.1 敏化 |
2.3.3.2 活化 |
2.3.3.3 敏化活化一步法 |
2.3.4 化学镀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的基础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及测试仪器 |
3.3 化学镀铜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3.4 化学镀铜连续沉积原理 |
3.5 涤纶织物化学镀铜正交实验 |
3.6 化学镀铜动力学分析 |
3.6.1 化学镀铜沉积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 |
3.6.2 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3.6.3 沉积系数k0 的计算及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的工艺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及测试仪器 |
4.3 硫酸镍对化学镀铜的作用和影响 |
4.4 溶液pH 值对化学镀铜的影响 |
4.5 添加剂对化学镀铜的作用和影响 |
4.5.1 聚乙二醇对化学镀铜的作用和影响 |
4.5.2 联吡啶对化学镀铜的作用和影 |
4.5.3 亚铁氰化钾对化学镀铜的作用和影响 |
4.6 次磷酸钠与硫酸铜消耗比率 |
4.7 化学镀铜镀层的生长形态 |
4.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导电涤纶织物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法及仪器 |
5.3 织物抗腐蚀和抗氧化能力 |
5.4 织物的表面电阻和电磁屏蔽效能 |
5.5 织物纤维与金属镀层的结合力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导电涤纶织物制备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工业试验工艺流程 |
6.3 基材、化学原材料及水质量要求 |
6.3.1 基材要求 |
6.3.2 化学原材料及水质量要求 |
6.4 工业试验生产线 |
6.4.1 工业试验生产线设计要求 |
6.4.2 工业试验生产线的组成结构 |
6.4.3 设计制作安装的技术要点 |
6.5 工业试验的关键问题—溶液维护 |
6.5.1 补加方式和补加速度的确定 |
6.5.2 溶液更新和报废制度 |
6.6 工业试验产品的性能指标 |
6.6.1 导电布产品规格 |
6.6.2 工业生产试验产品性能指标 |
6.7 工业生产试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一 化学镀铜溶液中化学物质浓度测定方法 |
附录二 企业标准 |
附录三 导电布产品及再加工产品的样品 |
附录四 用户测试结果 |
附录五 获奖证书 |
(9)W波段低相噪锁相频综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毫米波频综技术 |
1.1.1 毫米波技术发展及应用 |
1.1.2 毫米波固态源分类 |
1.1.3 毫米波频率源发展现状 |
1.2 毫米波锁相源发展动态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锁相技术方案研究 |
2.1 频率合成技术 |
2.2 锁相技术概述 |
2.2.1 基本原理 |
2.2.2 相位噪声分析 |
2.3 DDS技术概述 |
2.3.1 基本工作原理 |
2.3.2 DDS信号频谱分析 |
2.3.3 DDS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
2.4 三种锁相方案的研究 |
2.4.1 直接锁相方式 |
2.4.2 扩频锁相方式 |
2.4.3 DDS+PLL方式 |
2.5 毫米波锁相源实现方法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毫米波锁相源相位噪声测试方法分析 |
3.1 相位噪声概述 |
3.2 相位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 毫米波锁相源相位噪声分析 |
3.4 毫米波锁相源相位噪声估计测量方法 |
3.4.1 毫米波基波混频测试方法 |
3.4.2 微波本振、中频比较估测法 |
3.5 95GHz双环锁相源相位噪声估测 |
3.5.1 双环锁相源设计 |
3.5.2 相位噪声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波段低相噪锁相频综源方案研究 |
4.1 系统方案论证 |
4.1.1 设计背景 |
4.1.2 方案可行性分析 |
4.2 低相位噪声 W波段锁相源的研究 |
4.2.1 理论依据 |
4.2.2 系统方案 |
4.2.3 参考晶振参数分析 |
4.2.4 6GHz微波倍频源设计 |
4.2.5 毫米波组件 |
4.2.6 毫米波锁相环路部分设计 |
4.2.7 实验测试结果和理论分析 |
4.3 W波段频综源系统方案 |
4.3.1 系统方案 |
4.3.2 系统频率配置 |
4.3.3 参考晶振信号功率分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波段低相噪频综源技术研究 |
5.1 系统方案 |
5.2 12GHz倍频源设计 |
5.2.1 设计方案 |
5.2.2 中心频率为1.5GHz的带通滤波器设计 |
5.3 DDS电路设计 |
5.3.1 基本电路 |
5.3.2 时钟信号的选择 |
5.3.3 实验结果 |
5.4 微波锁相电路 |
5.5 程序控制部分 |
5.6 微波锁相频综源测试结果及分析 |
5.7 微波锁相频综源实物图 |
5.8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W波段锁相频综技术研究 |
6.1 毫米波复合谐波振荡器 |
6.1.1 毫米波双端口谐波VCO |
6.1.2 毫米波谐波混频器 |
6.2 毫米波锁相环路设计 |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1 毫米波频综源扫频规律 |
6.3.2 毫米波频综源跳频规律及锁相时间 |
6.3.3 毫米波频综源频谱特性 |
6.3.4 锁相中频信号频谱特性 |
6.4 实物图 |
6.5 本章小节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田口方法的数字信号源校准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传统的测量系统分析(MSA)评述 |
1.1.1 测量系统分析的意义 |
1.1.2 质量认证体系对MSA的说明与要求 |
1.1.3 如何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
1.2 田口式测量质量工程学 |
1.2.1 测量误差二次损失函数 |
1.2.2 测量特性的SN比 |
1.2.3 测量误差分析 |
1.2.4 测量系统的周期校准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数字信号源及校准项目 |
2.1 数字信号源 |
2.1.1 数字调制技术 |
2.1.2 数字通信系统 |
2.1.3 数字信号源的构成 |
2.2 数字信号源的主要校准指标 |
2.2.1 模拟部分 |
2.2.2 数字部分 |
2.3 数字信号的校准及误差要求 |
2.3.1 校准条件 |
2.3.2 校准项目 |
2.3.3 校准数据处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田口方法在数字信号源校准中的应用研究 |
3.1 校准的基本概念 |
3.1.1 校准与检定的比较分析 |
3.1.2 田口式的校准公式 |
3.2 数字信号源的频率校准研究 |
3.3 数字信号源的调幅校准研究 |
3.4 数字信号源的调频校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田口方法在数字信号源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4.1 测量不确定度 |
4.1.1 测量不确定度概念 |
4.1.2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方法 |
4.1.3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方法 |
4.1.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
4.1.5 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
4.2 田口方法在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中的应用 |
4.2.1 静态测量时的SN比 |
4.2.2 动态测量时的SN比 |
4.2.3 利用动态测量时的SN比推断测量不确定度 |
4.3 数字信号源的频率测量不确定度应用研究 |
4.4 数字信号源的调幅测量不确定度应用研究 |
4.5 数字信号源的调频测量不确定度应用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田口方法在数字信号源最佳校准周期确定中的应用研究 |
5.1 校准周期的现有确定方法 |
5.2 田口方法在数字信号源最佳校准周期确定中的应用研究 |
5.2.1 田口质量反馈系统与最佳控制系统 |
5.2.2 测量设备校准系统与最佳校准周期 |
5.2.3 MTS评价数字信号源的多元测量质量特性 |
5.2.4 数字信号源的最佳测量周期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博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四、HP8563E频谱分析仪在电子装备试验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C波段速调管发射机设计[D]. 王凌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2]某型S波段固态推前向波管雷达发射机设计与实现[D]. 周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3)
- [3]服装面料电磁防护性能的测试与模拟[J]. 张丽丽,陈雁.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0(04)
- [4]基于labwindows/CVI的电磁干扰故障诊断系统界面及底层控制实现研究[D]. 向震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5)
- [5]非线性滤波soft tempest技术研究[D]. 赵思正.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03)
- [6]电台功放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D]. 周惠艳.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
- [7]L波段大功率液冷固态功放组件的研制[D]. 姚武生.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4)
- [8]电磁屏蔽用导电涤纶织物制备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D]. 甘雪萍.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
- [9]W波段低相噪锁相频综技术研究[D]. 马海虹.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3)
- [10]基于田口方法的数字信号源校准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研究[D]. 朱立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