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苹果树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一、苹果树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马世闯[1](2021)在《20-β甾体恶二唑类杀虫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田间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蚜虫以其尖利的口器吸食植物汁液和养分,不仅会引起植物营养的恶化,还会导致植物落叶、萎蔫以及死亡,而且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蚜虫可在多种作物上进行为害,分布十分广泛,是农业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甾体类化合物和恶二唑类化合物是两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具有甾体骨架和1,3,4-恶二唑类的化合物对蚜虫具有优越的杀虫活性。本研究是以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杠柳新苷甾体骨架作为主体,1,3,4-恶二唑为衍生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杀虫活性的衍生物。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棉蚜(Aphis gossypii)、桃蚜(Myzus persicae)、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和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等五种蚜虫以及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等六种农业害虫为供试昆虫,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并对苹果绵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同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初步探究了活性化合物可能的作用部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合成了26个甾体恶二唑新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X-单晶衍射和高分辨质谱确定了其化学结构。2.七个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对苹果绵蚜、桃蚜和苹果黄蚜的LC50值均在100μg/m L以下,其中活性最高的化合物是20g,对三种蚜虫的LC50分别为27.58μg/m L、33.60μg/m L和31.04μg/m L。方差分析表明,化合物20g对三种蚜虫具有与对照药剂毒死蜱和噻虫嗪相似的杀虫活性。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0g在100和200μg/m L浓度下施药14 d后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21%和87.79%,与照药剂毒死蜱200μg/m L处理(91.31%)和噻虫嗪在100μg/m L处理(84.15%)下防治效果相当。并通过透射电镜初步探究了化合物20g在苹果绵蚜体内的作用效果。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苹果绵蚜田间防治药剂的备选农药。4.化合物23g对温室白粉虱的LC50为151.20μg/m L,与对照药剂螺虫乙酯相比,对温室白粉虱杀虫活性基本相当。综上所述,本研究合成了一系列甾体恶二唑衍生物,并通过生物活性的评价发现对蚜虫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与对照药剂毒死蜱和噻虫嗪相当,为解决当前农药耐药性危机以及杀虫剂研发提供了相关数据支撑。

吕海伦[2](2018)在《生态友好型耐盐性禾本科植物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作物的促生效果》文中提出植物内生菌在其生活史的部分或全部时期生活在植物体内,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逐渐与植物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本研究试图筛选出高效耐盐、有促生作用的内生细菌,提高农作物在盐碱环境下的生长状况,为大田应用提供良好的菌株材料。本研究从滨海滩涂盐碱地生长的狗尾草和芦苇两种禾本科植物根、茎中共分离纯化出内生细菌74株,其中,在175g/LNaCl浓度下可以良好生长的内生细菌4株,在200g/LNaCl浓度下可以良好生长的内生细菌6株;具有溶磷能力的内生细菌3株,具有固氮能力的内生细菌4株,可以分泌IAA的内生细菌12株。选择分泌IAA较高的两株不同属的内生细菌GWG2和LWG2为菌株材料,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以及16S rDNA测序,初步确定GWG2为芽孢杆菌属,LWG2为不动杆菌属。本研究通过单因素优化法对内生细菌GWG2、LWG2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GWG2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4%,温度为37℃,初始pH为7.5,装液量为60mL,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菌株LWG2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温度为37℃,初始pH为7.0,装液量为40mL,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无机盐为氯化镁。本研究对内生细菌GWG2和LWG2在盐胁迫下对小麦幼苗的促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浓度为3%的NaCl胁迫下,两株内生细菌对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均有提升作用,并在浓度为109的菌液GWG2处理组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中均出现显着水平。小麦幼苗培养15d,两株内生细菌在株高方面对小麦幼苗均有不同的促进作用,109处理组效果高于108处理组;菌株LWG2对株高的促进效果高于GWG2;其中,菌株LWG2 109处理组对苗高的促进较大,培养15d,苗高增加21%。

马荣[3](2017)在《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分类及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壳囊孢属(Cytospora Ehrenb.)真菌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林木病原菌,严重影响林木的健康生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其独特的“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征,孕育着独特的林木资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使得树木腐烂病成为影响新疆林木健康的首要病害,对新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新疆地区壳囊孢属真菌的种类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这一现状,本研究通过对新疆林木腐烂病病害标本的收集,利用病原菌在寄主组织上的危害特征、子座的类型、孔口的数量、腔室的形状及孢子的大小、培养物的性状等形态学特征,结合多基因片段构建不同的系统发育树,分析新疆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壳囊孢属真菌的种类及其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记述新疆产壳囊孢属真菌21种。其中待发表种6种,中国新记录种2种(C cotini、C parastica)。首次在新疆采集到C carbo、nacea、C cinct、aC populinaC pruin.opsis、CC sophoricola 等 5 种壳囊孢属真菌。2、首次发现壳囊孢属真菌寄生于文冠果和金丝桃叶绣线菊等寄主植物上;发现壳囊孢属真菌的国内新记录寄主25个;新增了壳囊孢属真菌在中国的3个地理分布,15个新疆地理分布。明确了金黄壳囊孢菌(C chrysosperma)是新疆地区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壳囊孢属真菌,其寄主范围包括14个属的寄主植物。3、明确了新疆壳囊孢属真菌主要的形态学分类依据为腔室类型、黑色界限圈和孔口数量,并将新疆21个壳囊孢属真菌划分为8个形态学类群。基于单腔室这一特征划分出类群I(C pruinopsis);基于有黑色界限圈这一特征划分出类群Ⅱ(C.sp5)和类群Ⅲ(C.cincta、Cleucostoma、C.nivea);基于无黑色界限圈且具有多孔口等特征划分出类群N(C.populina)、类群Ⅴ(C.schulzeri、Chippophaes、C.germanica、C elaeagn.i、C.sophoricolaa)和类群Ⅵ(C carbonacea);基于无黑色界限圈且具有单孔口等特征划分出类群VⅦ(C chrysosperma、Cparasitica、C sp1)和类群ⅧⅧⅦ(C.ambiens、C sp2、C.sp3、C.sp4、C.sp6、C cotin)i。4、基于邻接法(NJ法)分别构建单基因ITS片段和多基因(ITS、LSU、tef-1α)片段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出C.ambiens与C.mali这两个形态特征较为相似的种,通过多基因片段联合能够更加准确的区分,表明多基因片段的联合更适合于壳囊孢属真菌种间的鉴定。5、基于简约法(MP)、贝叶斯法(BI)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多基因片段系统发育树显示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每个种都具有独立的分支、且支持率较高(99-100%)。然而不同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图的拓扑结构存在一定差异,ML与MP拓扑结构相似,都形成了三个大分支,其中C.cincta独立一支,C.leucostoma、Cnivea和C.sp5等形成一支,自举支持率为100%;BI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形成了四大分支,C germannica、C.sp6形成两个独立分支。综合多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时能够佐证结果的可靠性。6、通过对比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形态学类群与分子系统分支后发现,具有单腔室特征的形态学类群I(C pruinopsis)、具有黑色界限圈的形态学类群Ⅱ和Ⅲ(C.sp5、C.nivea和C.leucostoma)在分子系统发育树上分别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在系统发育树上位于同一分支的C ambiens和C sp6同属于具有腔室排列整齐特征的形态学类型Ⅷ。形态学特征与多基因片段构建的分子系统分支的相互验证,能够更加准确的开展壳囊孢属的种类鉴定。

邓文红[4](2016)在《黑沙蒿群落植物演替过程中的化感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在长期的自然群落演替过程中,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逐渐成为我国沙地群落中的主要建群种,随着黑沙蒿种群的不断扩大,沙地固定早期的一些先锋植物逐渐退出群落,并且黑沙蒿群落中生物多样性较低。尽快修复沙化土地是我国生态建设的艰巨任务。因此,深入研究黑沙蒿群落的形成及演替的生态学规律对沙漠化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宁夏盐池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黑沙蒿标准样地内,选择极低盖度、低盖度、中盖度和高盖度植物4块样地,对其群落特征、物种组成以及土壤含水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样地内自然生长的黑沙蒿为材料,对其化感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化感作用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化感作用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沙地固定过程中,植物平均高度和平均盖度逐渐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黑沙蒿种群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单优势种群落,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虫实(Corispermum hyssopifolium)、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todes)逐渐退出植物群落,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成为黑沙蒿群落的伴生种,4块样地中,除了低盖度样地40-60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显着高于同一深度其它盖度植物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其它均无显着性差异。(2)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峰面积为考察指标,采用3因素(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固液比)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黑沙蒿根、茎、叶、种子水提取液化学物质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根、茎、叶、种子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48 h、40℃、1:5,48 h、40℃、1:40,72 h、40℃、1:50,72 h、40℃、1:5。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检测出的物质种类相同,但正交试验检测出的化学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对黑沙蒿化学物质的提取效率高于单因素试验,可以大大提高黑沙蒿中化学物质检测的可靠性。(3)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了黑沙蒿根、茎、叶、种子及土壤中的非挥发性化学物质,利用GC-MS对其进行了分析测定。其中检测到的酸性物质35种,主要为小分子有机酸、酚酸和脂肪酸类物质;碱性物质6种,为吗啉、胺类、尿素、嘧啶等;中性物质20种,为烯、炔、醇、酮、酯、醛、呋喃、红没药醇氧化物等。并测定了黑沙蒿根提取液的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中性组分对沙蓬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组分对沙蓬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说明黑沙蒿水提取液中的化感物质主要为酸性物质。(4)分别测定了三个浓度(0.05 g FW·ml-1、 0.10g FW·mL-1、 0.20 g FW·mL-1)的黑沙蒿根、茎、叶、种子水提取液对黑沙蒿、沙蓬、虫实、草木樨状黄芪和狗尾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沙蒿提取液对黑沙蒿、沙蓬、虫实、草木樨状黄芪表现为抑制作用,狗尾草表现为促进作用。黑沙蒿各部位提取液均表现出对黑沙蒿根生长的自毒作用最强,其中黑沙蒿叶和茎提取液对根长生长的影响最大,说明黑沙蒿的自毒作用主要是影响根的生长,自毒物质主要来自于地上部枝叶的雨水淋洗或枯枝落叶的腐解。黑沙蒿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强烈的影响沙蓬、虫实、草木樨状黄芪从种子萌发到生长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且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根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强,说明黑沙蒿释放出的化学物质进入到土壤中,首先影响伴生植物根系的生长。黑沙蒿各部位水提取液对狗尾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提取液浓度的继续增加,促进作用减弱,但在整个测试浓度范围内,均表现为促进作用。(5)采用动态顶空活体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CT-GC-MS)收集和测定了黑沙蒿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共检测出23种挥发物。主要为萜烯类物质。生长季中,根释放的主要物质为石竹烯、2-乙基己醇、柠檬烯等:茎叶释放的主要物质为柠檬烯、罗勒烯、3-蒈烯等。成熟季中,根释放的主要物质为石竹烯;茎叶释放的主要物质为柠檬烯、罗勒烯、β-蒎烯、β-水芹烯等。在干燥器中(直径30 cm、高50 cm),分别测定了加入5个体积(0.10 mL、0.25 mL、0.50 mL、1.00mL、2.00 mL)的柠檬烯标准品对沙蓬和虫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烯对沙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柠檬烯对虫实的影响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过程。(6)黑沙蒿根和茎提取液处理沙蓬、虫实、草木樨状黄芪、狗尾草幼苗后,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测定了植物根系吸收K+和NH4+的情况。结果表明:黑沙蒿根和茎提取液处理沙蓬、虫实、草木樨状黄芪幼苗后,引起K+和NH4+外流;而狗尾草幼苗受到黑沙蒿根和茎提取液处理后,K+和NH4+内流。黑沙蒿提取液对4种受试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NH4+实现的。综合以上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黑沙蒿植株能够释放化感物质来影响共生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从而对群落的植物组成和分布格局产生影响,因此,在黑沙蒿群落的形成以及演替过程中,化感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薛振国[5](2012)在《苹果绵蚜实验种群的建立》文中指出实验室严格控制条件下,在3a生长富2号苹果苗上分别接种苹果绵蚜1,3,5,10,15,20和25头,通过观察苹果绵蚜在果苗上的分布、定殖、数量变化,直到种群建立的整个过程,分析苹果棉蚜对果苗定殖部位的偏好性,以及不同接蚜部位和不同接蚜数量对种群建立的影响,同时测定其日产蚜规律。结果表明:1.日产蚜规律苹果绵蚜在新环境中产蚜虫主要集中在白天,一天中存在四个产蚜高峰,分别在3:00、11:00、17:00和21:00;统计表明:11:00产蚜量最多,白天产蚜量远高于黑夜,推测该虫比较喜欢在白天进行产蚜,光照对其产蚜行为具有重要影响。2.定位点选择苹果绵蚜接种新植株试验发现,接虫量每株小于5头的处理均未定位成功,表明定位比较困难;转移过程存在大量损失,比例最高的达到61.18%。推测苹果绵蚜种群的建立,人为接种条件可能与自然转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初始定位时,种群分布量按叶腋﹥枝干﹥叶片依次减少;再次定位时,叶片虽易于刺吸取食,但因其营养原因,以及容易受到风刮的影响等原因,不适宜苹果绵蚜群体的生存,后被舍弃。3.定殖规律在苹果幼苗新梢、主干、侧枝各接15头雌成蚜,统计数据表明:苹果绵蚜在三个接蚜部位的定居繁殖情况存在差异,同一时间段内,成蚜存活量及若蚜量的多少依次为:新梢﹥主干﹥侧枝,且新梢与另外两个部位相比差异显着,说明新梢对苹果绵蚜的生存和繁殖更加有利。选择适龄3a生长富2号矮化苹果,单株分别接蚜1,3,5,10,15,20和25头,观察苹果绵蚜在入侵定殖时种群繁殖和扩散情况。结果显示:除单株接蚜1,3头外,其余处理均能成功定殖,但成蚜存留量均在每株13头,且接蚜量与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呈显着线性相关,连续阴雨天气对苹果绵蚜种群数量有明显抑制作用。所以,成蚜作为初始种群接种果苗,数量在15头以上时定殖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接蚜量增加,种群具有更高的稳定,但在有限的资源单位中,接蚜量不宜过多。在适宜条件下,苹果绵蚜由个体发展到种群速度较快,一旦其建立稳定种群,很难根除,温湿度、食物质量和原有优势物种对该虫的种群数量有重要影响。所以,从系统管理和关键点分析角度提出我国现代苹果园苹果绵蚜的生态控制模式是果园管理中的关键。

张淑燕[6](2010)在《扁桃流胶病愈合剂的研制及其对抗性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扁桃流胶病是由弱寄生性真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Moug.ex Fr.)Ces.et de Not.]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菌是一类世界广泛分布的病原真菌。目前生产上对扁桃流胶病的防治主要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化学农药防治为主。虽然这些药剂对流胶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长期使用使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同时考虑到药剂对伤口周围健康组织具有不良作用,以及部分杀菌剂还存在高毒或残留等安全性问题,使得这些杀菌剂不适合长期单一使用。8-羟基喹啉酮作为一种新型高效、低毒的杀生物剂,对真菌和细菌均有杀伤作用。因其性能稳定、安全低毒等而被广泛使用,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其在扁桃流胶病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5年生扁桃“浓帕尔(NONPAREIL)”为试材,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扁桃流胶病病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药剂防治扁桃流胶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扁桃病株涂抹愈合剂后伤口的愈合率,叶片中抗病相关物质和酶活性的变化;最终筛选获得了防治扁桃流胶病的愈合剂配方。试验结果表明:1.8-羟基喹啉酮抑制葡萄座腔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较高,其EC50值和EC90值分别为1.272μg/mL、8.072μg/mL,明显优于常规杀菌剂;可使菌丝生长缓慢,菌丝体分枝增多,形态发生畸形;对细胞膜具有显着的破坏作用,经药剂处理60min后,电导率持续升高。2.选用由8–羟基喹啉酮的四个不同浓度配得的四种药剂分别涂抹扁桃植株病部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当8-羟基喹啉酮浓度为403.6mg/L时,田间平均病情指数大幅度降低,仅为6.94,且防治效果最好,达到89.80%。3.由聚醋酸乙烯乳胶、聚乙烯醇、8-羟基喹啉酮、NAA(6-BA)、蒸馏水、乙醇配制成愈合剂涂抹伤口,结果表明:添加200 mg/L NAA的愈合剂对伤口的促愈作用最好,伤口愈合率达到34.4%。4.愈合剂涂抹扁桃病部后,叶片中MDA、木质素、可溶性糖和总酚的含量以及各种酶活性都发生了显着变化。添加200 mg/L NAA的愈合剂处理使MDA含量降低,木质素、可溶性糖、总酚含量以及SOD、CAT、PPO、POD和PAL酶活性都明显升高。

朱从会[7](2008)在《扩展青霉拮抗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液体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展青霉素有是一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及免疫抑制效应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苹果汁中,其根本原因是毒素产生菌对苹果原料的污染与产毒。寻找对展青霉素主要产生菌扩展青霉生长及其产毒特性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于进一步开发展青霉素的生物防治用菌种和制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1)从陕西杨凌地区,不同的生境土壤(苹果园、猕猴桃园、菜园)中,共分离到154株放线菌。经过初筛选,得到4株对3株试验用展青霉素产生菌均有显着抑制作用的拮抗放线菌。其中,1株来自苹果园,3株来自辣椒园,编号分别为P50,C11,C16,C60;采用液体发酵滤纸片法进行复筛,得到1株拮抗效果最好的优势拮抗放线菌株C16,对3株扩展青霉的平均抑菌直径达2.33 cm。(2)对拮抗放线菌C16进行了分类与鉴定。综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的结果,最终将其分类鉴定为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小单胞菌科(Micromonosporaceae)小多胞菌属(Micropolyspora)的一个新种,命名为Micropolyspora.C16,并申请专利保藏,专利保藏号为放线菌CCTCC M207210。(3)对C16液体培养基进行筛选,并得到适宜生长和抑菌产物形成的基础培养基为:麦芽糖20g,酵母膏2.0g,K2HPO4 1.0g,MgSO4 1.0g,NaCl 1.0g,自来水1000mL。应用中心旋转组合(CCC)试验设计,对以上基础培养基中五种主要的营养组分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出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发酵菌体生长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方程求解,获得最佳营养条件为:麦芽糖2.70 g/100mL,酵母膏0.26 g/100mL,MgSO4 0.17 g/100mL,K2HPO4 0.14 g/100mL,NaCl 0.15 g/100mL。(4)对C16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主要影响因子,即温度、接种量、装液量等三个因素与菌体生长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获得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3.5%(v/v)、培养基初始pH7.4、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温度27.6℃、250 mL摇瓶装液量125mL。(5)为了明确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及其实际应用潜力,在琼脂平板上考察了发酵抑菌活性粗提物对热、酸、碱、紫外线等处理方法的稳定性,并考察了该物质在新鲜苹果及果汁发酵中对两株展青霉素产生菌的生长及毒素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温破坏发酵液抑菌活性粗提物,100℃处理30 min,抑菌活性降低39.5%,处理60 min,其活性完全丧失;酸、碱处理都会使活性物的稳定性降低,在发酵液原始pH(5.7)下最稳定,相对而言,碱性条件下稳定性高于酸性条件;活性物质对紫外线敏感,经紫外线照射90 min,其抑菌活性完全丧失。接种青霉120 h后,在苹果表面喷涂无菌体发酵液可使苹果的腐烂程度降低25%;在果汁中加入40%(v/v)的无菌体发酵液,可使产毒菌的展青霉素产量降低90%。

王徐玫[8](2007)在《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复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调查了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情况,并对衰弱情况较严重的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和雪松(Cedrus deodara(Roxb.)Loud)进行了复壮技术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南京市共有木本植物(含常见造林与绿化树种)364种,隶属于66科,178属。调查得出记录在案的古树名木有517株。此次调查,还发现有3棵古树死亡,白下区2株银杏和栖霞山1株冬青。还有古树中仅有1株的栖霞山的柘树,应当加强保护。2.南京市第一批申报的古树名木589株中有308株衰弱、15株严重衰弱的,衰弱木已经占了大半。发现的主要病害有17种,主要虫害27种,较严重的白蚁危害和根部疫霉病应加强防治力度。我们在此次的调查中还发现了新的病虫害,主要是音乐台紫藤的病虫害、栖霞山糯米椴和三角枫的瘿瘤病、中山陵雪松的根部疫霉病、紫薇上的柿广翅蜡蝉,已经及时采取了防治措施,使病虫害得到一定的控制。3.为研究判断古树生理状况的方法,测不同年份的银杏保护酶活性得出,随着树龄增加,基本上过氧化氢酶(CAT)在一定年份内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随着树龄的增加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则随树龄增长逐渐增强。说明树木的实际年龄与生理年龄大多数是不一致的,而且用保护酶活性作为判断树木的生长情况的指标较准确。4.为了研究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首次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和精胺对银杏和雪松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和精胺处理后,随着药剂浓度增加,银杏和雪松叶片叶绿素含量不断升高,对雪松生长量影响尤为显着。总的来说,一氧化氮处理组较精胺处理组对植物叶绿素及保护酶活性影响更大,持效期大概为一个月。后期在银杏、雪松、刺柏上应用一氧化氮和精胺,有一定复壮效果。

郝兴安[9](2006)在《套袋苹果黑点病初步研究及甘蔗花叶病毒HC-pro基因克隆与蛋白原核表达》文中提出甘蔗花叶病毒是马铃薯Y病毒属的成员,能够被蚜虫非持久性传播,主要危害玉米和高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甘蔗花叶病毒基因编码的HC-pro是和蚜虫传播相关的一个蛋白因子,并且和病毒自身的许多生命活动相关。本试验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陕西玉米病株上克隆了甘蔗花叶病毒中HC-pro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研究,同时提纯了甘蔗花叶病毒。 分离得到的玉米花叶病原,通过生物学,电镜等方法鉴定为甘蔗花叶病毒;提纯病毒电镜观察表明其大小为720~760×13nm,紫外扫描分析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曲线,OD280/OD260=0.69。以其为材料,接种玉米后,提取病株RNA;优化扩增体系,RT-PCR反转录扩增获得大约1.4kb左右的SCMV的HC-pro基因片断。克隆测序后得到1380bp的甘蔗花叶病毒陕西分离物HC-pro基因序列。将该基因序列登录到GenBank,登录号为DQ667961。该序列与其它株系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Shandong株系(91.7%/99.3%)、Henan株系(91.6%/99.3%)、Beijing株系(90.9%/98.7%)、Mexico株系(89.0%/98.9%)、Zhejiang株系(88.8%/98.0%)、Guangdong株系(83.3%/96.1%)、Lingpin株系(81.2%/95.4%)、Yuhang株系(81.0%/95.2%)用pET30a构建含HC-Pro的原核表达载体pETHC。转化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HC-pro。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的HC-pro蛋白大小约57kDa与预测相符合。通过一系列的梯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预培养时间下,原核表达载体pETHC对HC-pro蛋白的表达丰度不同。 本研究提纯了SCMV,克隆了SCMV shaanxi株系HC-pro基因,并首次对SCMVHC-pro进行了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的同源性分析和蚜传专化性位点的分析,以及分离提取蚜传受体蛋白,并通过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蚜虫受体蛋白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伟,王会利,李晓军[10](2001)在《苹果树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文中提出

二、苹果树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苹果树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20-β甾体恶二唑类杀虫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田间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1.1 苹果绵蚜的研究进展
        1.1.2 桃蚜的研究进展
        1.1.3 苹果黄蚜的研究进展
        1.1.4 棉蚜的研究进展
        1.1.5 麦二叉蚜的研究进展
        1.1.6 温室白粉虱的研究进展
    1.2 甾体类化合物
        1.2.1 甾体化合物简介
        1.2.2 甾体类化合物的医用活性
        1.2.3 甾体化合物的杀虫活性
    1.3 1,3,4-恶二唑类化合物
        1.3.1 1,3,4-恶二唑类化合物简介
        1.3.2 1,3,4-恶二唑在医药上的应用
        1.3.3 1,3,4-恶二唑的杀虫活性
    1.4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中所用的无水试剂和显色剂的制备
    2.2 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2.2.1 甾体骨架的合成
        2.2.2 1,3,4-恶二唑衍生环的合成
        2.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 杀虫活性评价
        2.3.1 供试昆虫
        2.3.2 实验器材与试剂
        2.3.3 对蚜虫的室内生物活性评价
        2.3.4 苹果绵蚜的室内生物活性评价
        2.3.5 温室白粉虱的室内生物活性评价
        2.3.6 化合物20g防治苹果绵蚜的田间试验
        2.3.7 数据分析
    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4.1 组织取样
        2.4.2 超薄切片的制备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3.2 甾体恶唑衍生物的结构确定
    3.3 对蚜虫的杀虫活性评价
        3.3.1 化合物对五种蚜虫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3.3.2 化合物20g对苹果绵蚜的田间效果评价
    3.4 透射电镜分析
    3.5 对其他害虫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
        3.5.1 温室白粉虱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作者简介

(2)生态友好型耐盐性禾本科植物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作物的促生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禾本科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1.1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1.2 禾本科植物内生菌的种类
        1.3 植物内生细菌分离方法
    2 内生菌的生物学作用
        2.1 促进植物生长作用
        2.2 生物固氮
        2.3 溶磷作用
        2.4 增强植物抗逆作用
    3 植物内生菌的生物多样性
    4 盐碱地基本概况
        4.1 我国盐碱地分布及特点
        4.2 盐碱地改良措施
    5 研究内容
    6 实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耐盐碱禾本科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禾本科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2.2 耐盐性测定
        2.3 分泌IAA内生细菌的测定
        2.4 溶磷性的测定
        2.5 内生细菌的固氮能力
        2.6 内生细菌GWG2、LWG2的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2.7 GWG2、LWG2的生理生化鉴定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生细菌GWG2、LWG2发酵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GWG2、LWG2生长曲线测定
        2.2 菌株GWG2、LWG2培养条件优化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盐碱禾本科植物内生细菌GWG2、LWG2对小麦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菌体浓度
        2.2 接种内生菌GWG2、LWG2对小麦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
        2.3 接种内生菌GWG2、LWG2对小麦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之处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两株内生细菌16S rDNA序列
致谢

(3)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分类及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新疆的地理特征及林业资源现状
        1.1.1. 新疆的地理特征
        1.1.2. 新疆林业发展的现状
        1.1.3. 森林病害对新疆林木造成的危害
    1.2. 壳囊孢属真菌所致病害危害性
        1.2.1. 危害现状
        1.2.2. 发病症状
        1.2.3. 发病因素
    1.3. 壳囊孢属真菌的研究现状
        1.3.1. 壳囊孢属真菌分类地位
        1.3.2. 壳囊孢属及其有性型真菌的分类历史
        1.3.3. 壳囊孢属及其有性型真菌的形态学特征
        1.3.4. 无性型与有性型的对应关系
        1.3.5. 分类依据
    1.4. 分类方法
        1.4.1. 形态学
        1.4.2. 分子系统学
    1.5. 中国壳囊孢属真菌的分类学研究现状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标本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2.2. 菌株的分离、培养与保藏
        2.2.1. 菌株的分离
        2.2.2. 菌株的纯化
        2.2.3. 菌株的保藏
    2.3. 形态分类研究
        2.3.1. 外观形态观察
        2.3.2. 产孢器官观察
    2.4. 培养性状观察
    2.5. 分子系统学研究
        2.5.1. 供试菌株菌丝的收集
        2.5.2. 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2.5.3. 不同基因片段PCR扩增及产物测序
        2.5.4. 序列的拼接
        2.5.5.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分布及区系特点
        3.1.1. 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分布
        3.1.2. 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寄主范围
        3.1.3. 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种类组成及分布
    3.2. 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表型的研究
        3.2.1. 壳囊孢属真菌的表型特征
        3.2.2. 壳囊孢属真菌形态学类群的划分
    3.3. 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3.3.1. 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NJ法系统发育分析
        3.3.2. 多基因片段联合的NJ法系统发育分析
        3.3.3. ITS片段和多基因片段所构建邻接法(NJ)系统发育树的对比分析
        3.3.4. 多基因片段联合的MP法系统发育分析
        3.3.5. 多基因片段联合的BI法系统发育分析
        3.3.6. 多基因片段联合的ML法系统发育分析
    3.4. 分子系统分支与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3.5. 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形态描述
4. 结论与讨论
    4.1. 查明了新疆林木腐烂病的分布与危害
    4.2. 明确了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种类及分布
    4.3. 概括了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分类依据,划分了形态学类群
    4.4. 证实了多基因片段联合多种分析方法能够提高分子鉴定的准确性
5. 问题与展望
    5.1. 壳囊孢属真菌的专化性与多样性研究
    5.2. 不同种类壳囊孢属真菌的致病性分化研究
    5.3. 壳囊孢属及其近缘属的种类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黑沙蒿群落植物演替过程中的化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第一章 引言
    1.1 生态系统和化感作用的进化关系
        1.1.1 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背景下的化感作用
        1.1.2 消费者、竞争者和土壤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产生和活性的影响
        1.1.3 化感作用地理分布的研究
        1.1.4 入侵植物与原生植物的进化关系
    1.2 植物的化感作用
        1.2.1 化感物质的类型
        1.2.2 化感物质的产生、释放和作用机制
        1.2.3 化感作用与农业生产
        1.2.4 化感作用与外来植物入侵
        1.2.5 化感作用与植物群落的演替
    1.3 影响供体植物化感物质产生的因素
        1.3.1 土壤因素
        1.3.2 环境因素
        1.3.3 供体植物
        1.3.4 生态因素
    1.4 化感作用研究方法
        1.4.1 培养皿生物测定
        1.4.2 土壤中残留物质的毒性
        1.4.3 水培试验
        1.4.4 植物箱法
        1.4.5 夹层处理法
        1.4.6 田间试验
    1.5 化感物质的发现
        1.5.1 化感物质的种类
        1.5.2 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1.6 非损伤微测技术的工作原理与研究进展
        1.6.1 非损伤微测技术的工作原理
        1.6.2 非损伤微测技术的应用
    1.7 黑沙蒿研究进展
        1.7.1 生物学特征
        1.7.2 生长发育规律
        1.7.3 生理特性
        1.7.4 生态学效应
        1.7.5 经济价值
        1.7.6 化学成分及化感作用研究
    1.8 研究区概况
        1.8.1 地理位置
        1.8.2 气候条件
        1.8.3 植被与土壤状况
    1.9 立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1.9.1 立题依据
        1.9.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黑沙蒿群落特征与物种组成
    2.1 野外植被调查
        2.1.1 植被调查方法
        2.1.2 群落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2.1.3 群落物种多样性
        2.1.4 样地含水量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样地群落的物种组成
        2.2.2 各样地群落的数量特征
        2.2.3 各样地土壤含水量
    2.3 讨论
        2.3.1 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
        2.3.2 群落基本特征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2.4 小结
第三章 黑沙蒿水提取液化学物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样品的提取
        3.1.4 GC-MS分析
        3.1.5 单因素试验
        3.1.6 正交试验
        3.1.7 生物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单因素试验
        3.2.2 正交试验
        3.2.3 GC-MS分析
        3.2.4 提取液对沙蓬种子发芽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黑沙蒿水提取液化感作用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黑沙蒿根、茎、叶、种子水提取液的制备
        4.1.2 供试种子与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提取液的自毒作用
        4.2.2 水提取液对群落伴生草本植物的化感作用
    4.3 讨论
    4.4 小结
        4.4.1 黑沙蒿自毒作用
        4.4.2 黑沙蒿对群落伴生草本植物的化感作用
第五章 黑沙蒿水提取液对植物营养离子吸收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黑沙蒿根、茎水提取液的制备
        5.1.2 供试种子与仪器
        5.1.3 实验材料的培养
        5.1.4 离子选择性实验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黑沙蒿根、茎提取液对沙蓬幼苗根系吸收K~+和NH_4~+的影响
        5.2.2 黑沙蒿根、茎提取液对虫实幼苗根系吸收K~+和NH_4~+的影响
        5.2.3 黑沙蒿根、茎提取液对草木樨状黄芪幼苗根系吸收K~+和NH_4~+的影响
        5.2.4 黑沙蒿根、茎提取液对狗尾草幼苗根系吸收K~+和NH_4~+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黑沙蒿挥发物的采集及其成分鉴定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6.1.1 采样材料
        6.1.2 植物材料
        6.1.3 植物挥发物的采集
        6.1.4 挥发物的分析鉴定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柠檬烯化感作用研究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7.1.1 实验材料
        7.1.2 实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7.2.2 对根长生长的影响
        7.2.3 对苗高生长的影响
        7.2.4 对生物量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讨论
    8.2 结论
        8.2.1 对黑沙蒿群落特征与物种组成的研究
        8.2.2 黑沙蒿根、茎、叶、种子水提取液化学物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8.2.3 黑沙蒿水提取液化感作用研究
        8.2.4 黑沙蒿水提取液对植物营养离子吸收的影响
        8.2.5 黑沙蒿挥发物的鉴定及柠檬烯化感作用研究
    8.3 创新点
    8.4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成果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5)苹果绵蚜实验种群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分布与为害特征
        1.1.1 主要分布
        1.1.2 为害特征
    1.2 主要形态特征
        1.2.1 无翅胎生雌蚜
        1.2.2 有翅孤雌雌蚜
        1.2.3 有性蚜
        1.2.4 若虫
        1.2.5 卵
    1.3 研究现状
        1.3.1 发生、发展规律研究
        1.3.2 生态学规律研究
        1.3.3 种群空间格局与动态研究
        1.3.4 生物入侵生态学的研究
    1.4 苹果绵蚜的综合防治
        1.4.1 综合治理(IPM)研究
        1.4.2 防治指标的研究
        1.4.3 农业措施的控制研究
        1.4.4 应用天敌控制研究
        1.4.5 化学防治及抗药性克服研究
        1.4.6 种群建立系统学的探索
    1.5 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用具和供试材料
        2.1.1 实验器具
        2.1.2 实验环境
        2.1.3 虫源保持
        2.1.4 供试虫源
    2.2 试验方法
        2.2.1 产仔量及规律
        2.2.2 接蚜部位对种群建立的影响
        2.2.3 不同接蚜量对种群建立的影响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苹果绵蚜定居分析
        3.1.1 单株接蚜 24h 后的绵蚜定位
        3.1.2 不同时期的定位
        3.1.3 不同接蚜量处理下虫落的变动
    3.2 无翅雌成蚜产仔行为
    3.3 不同接蚜部位对种群建立的影响
    3.4 苹果绵蚜种群动态分析
        3.4.1 接蚜量对苹果单株蚜量影响
        3.4.2 接蚜量对蚜态数量影响
        3.4.3 单株苹果苗不同初始接蚜量的各蚜态数量增长动态
        3.4.4 初始接蚜量与各蚜态最大值比较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扁桃流胶病愈合剂的研制及其对抗性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扁桃的经济价值
    1.2 扁桃流胶病研究进展
    1.3 植物的抗病性
    1.4 植物抗病的物质基础
        1.4.1 糖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1.4.2 植物次生代谢物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1.4.3 酚类代谢中相关酶活性变化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1.4.4 植保素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和药剂
    2.2 供试药剂母液的配制
    2.3 药剂对菌丝生长及形态的测定方法
    2.4 药剂对菌丝干重的测定方法
    2.5 药剂对菌丝体细胞膜渗透势的测定方法
    2.6 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2.7 愈合调查方法
        2.7.1 愈合剂的配制方法
        2.7.2 愈合剂的涂抹
        2.7.3 愈合率的调查方法
    2.8 抗病相关指标的测定
        2.8.1 抗病相关物质的测定
        2.8.2 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2.9 MDA 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室内毒力试验部分
        3.1.1 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1.2 杀菌剂对菌丝体形态的影响
        3.1.3 杀菌剂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3.1.4 杀菌剂对菌丝体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3.2 8-羟基喹啉酮田间防效试验
    3.3 愈合剂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3.4 愈合剂对扁桃叶片MDA 含量的变化
    3.5 愈合剂对抗病相关物质的影响
        3.5.1 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3.5.2 总酚含量的变化
        3.5.3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6 愈合剂对扁桃叶片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6.1 SOD 的变化
        3.6.2 CAT 的变化
        3.6.3 POD 的变化
        3.6.4 PPO 的变化
        3.6.5 PAL 的变化
4. 讨论
    4.1 8-羟基喹啉酮杀菌机制的讨论
    4.2 激素影响伤口愈合从而影响植物抗病性
    4.3 愈合剂处理对扁桃叶片MDA 含量的影响
    4.4 愈合剂处理对扁桃叶片中抗病相关物质的影响
    4.5 愈合剂剂处理对扁桃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扩展青霉拮抗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液体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展青霉素产生菌的种类及其生长与产毒
    1.2 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检测和控制技术研究
        1.2.1 展青霉素检测技术
        1.2.2 展青霉素控制技术
    1.3 展青霉素生物防治菌/剂的研究现状
        1.3.1 生物防治菌/剂的研究现状
        1.3.2 生物防治菌/剂的研究方法
        1.3.3 展青霉素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开发
        1.3.4 微生物用于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1.4 拮抗放线菌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1.5 开发生物菌/剂的研究思路
        1.5.1 开发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程序
        1.5.2 筛选模型研究
    1.6 响应面分析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7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
    1.10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展青霉素拮抗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土壤的采集和处理
        2.1.2 分离用培养基
        2.1.3 菌种筛选用培养基
        2.1.4 供试靶标菌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6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放线菌的分离
        2.2.2 拮抗放线菌的初筛
        2.2.3 拮抗放线菌的复筛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优势拮抗放线菌的分类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菌种
        3.1.2 培养基
        3.1.3 优势菌株的分类鉴定
        3.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菌体的形态学与培养特征
        3.2.2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
        3.2.3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3.2.4 优势菌株的保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优势拮抗放线菌液体培养用培养基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培养基
        4.1.2 基础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4.1.3 供试菌株
        4.1.4 主要试剂和仪器
        4.1.5 主要测量指标及方法
        4.1.6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4.1.7 发酵培养条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础培养基的筛选结果
        4.2.2 菌株生长特性
        4.2.3 碳、氮源的筛选结果
        4.2.4 较优碳、氮源及无机盐的单因素试验
        4.2.5 液体培养基的营养组分优化
        4.2.6 多元二次方程解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优势拮抗放线菌的液体培养条件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培养基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5.1.3 主要测量指标及方法
        5.1.4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液体培养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5.2.2 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优势拮抗放线菌所产抑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及应用潜质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微生物菌株
        6.1.2 培养基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6.2.2 应用潜质试验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复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的研究进展
        1.1 土壤管理
        1.2 增施肥料、改善营养
        1.3 加强树体管理
    2 对树木几种重要生理指标的研究
    3 一氧化氮作为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
    4 国内外对精胺作为植物激素的研究
第二章 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调查内容和范围
        1.1.1 调查内容
        1.1.2 调查范围
        1.2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古树名木在南京市各区的资源分布情况
        2.2 各区古树名木种类情况
        2.3 南京市古树名木树龄和胸围的统计
        2.4 南京市古树名木中的人文景观资源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1.1 南京市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
        3.1.2 南京市古树名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 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讨论
第三章 南京市古树名木的病虫害调查
    1 调查过程
        1.1 室外调查
        1.1.1 室外观察
        1.1.2 标本采集
        1.2 室内整理
        1.3 资料查阅
    2 调查结果
        2.1 南京市各区古树名木病虫害情况
        2.2 通过调查对总体古树名木主要的衰弱原因进行统计
        2.3 调查中发现的南京市病虫害的新记录
    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树龄古银杏生理状况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保护酶的测定方法
        1.2.1 超氧物歧化酶SOD 活力的测定方法
        1.2.2 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测定法
        1.2.3 过氧化物酶POD 的活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10 月10 日银杏盛叶期测酶结果
        2.1.1 过氧化氢酶(CAT)
        2.1.2 过氧化物酶(POD)
        2.1.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2.2 12 月1 日银杏落叶期测酶结果
        2.2.1 过氧化氢酶(CAT)
        2.2.2 过氧化物酶(POD)
        2.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 讨论
第五章 施用外源一氧化氮和精胺对古树复壮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安全性实验
        1.3.2 叶绿素含量
        1.3.3 生物量测定
        1.3.4 SOD 活性测定
        1.3.5 POD 活性测定
        1.3.6 数据统计分析
        1.3.7 林间应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评价
        2.2 对银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对银杏叶片生物量的影响
        2.4 对银杏SOD 活性的影响
        2.5 对银杏POD 活性的影响
        2.6 对雪松叶绿素的影响
        2.7 对雪松针叶生物量的影响
        2.8 对雪松SOD 的影响
        2.9 对雪松POD 的影响
    3 应用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论
    1 南京市古树名木最新资源情况
    2 南京市古树名木最新病虫害情况
    3 银杏叶片几种保护酶活性与树龄关系的初步研究
        3.1 古树的实际年龄与生理年龄大多数不一致
        3.2 保护酶活性作为判断树木生长状况的指标较为准确
    4 首次使用外源一氧化氮和精胺研究对银杏和雪松生长的影响
        4.1 对银杏生长的影响
        4.2 对雪松生长的影响
        4.3 外源一氧化氮和精胺对古树复壮的适宜浓度
        4.4 外源一氧化氮和精胺能促进古树进行光合作用,对松科树种药效显着
        4.5 探索对树体危害更小的施药方法
附表1 南京市古树名木种类及分布状况
附表2 玄武湖公园古树名木健康状况(3.24)
附表3 中山陵古树名木健康状况(4.20)
附表4 雨花台烈士陵园古树名木健康状况(4.20)
附表5 栖霞山风景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4.21)
附表6 鼓楼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16)
附表7 雨花台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18)
附表8 秦淮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20)
附表9 玄武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25)
附表10 下关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26)
附表11 白下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26)
附表12 沿江工业开发区与浦口区的古树名木健康状况(5.27)
附表13 此次发现的南京市古树名木病虫害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9)套袋苹果黑点病初步研究及甘蔗花叶病毒HC-pro基因克隆与蛋白原核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套袋技术的发展现状
        1.1.1 套袋技术的产生
        1.1.2 我国苹果套袋概况
        1.1.3 套袋优点
        1.2 套袋苹果黑点病
        1.2.1 病原及发病规律研究
        1.2.2 病害防治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自然病果病原的分离
        2.2 病原菌鉴定
        2.2.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2.2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2.3 数据分析方法
        2.3 离体回接
        2.4 病害发生与育果袋的关系
        2.5 病害发生与套袋方式的关系
        2.6 病害发生与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的关系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鉴定
        3.1.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1.2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 自然病果的病原分离
        3.3 离体回接
        3.4 回接再分离
        3.5 病害发生与育果袋材质的关系
        3.6 病害发生与套袋方式的关系
        3.7 病害发生与通风透光条件的关系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分布及危害
        1.2 症状及寄主范围
        1.2.1 症状
        1.2.2 寄主范围
        1.3 病毒及株系归属
        1.3.1 病毒
        1.3.2 株系归属
        1.4 病毒传播
        1.4.1 汁液机械传播
        1.4.2 种子传播
        1.4.3 锈菌传播
        1.4.4 蚜虫传播
        1.5 玉米矮花叶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1.5.1 初侵染源
        1.5.2 侵染循环
        1.5.3 流行条件
        1.6 马铃薯Y病毒属
        1.6.1 普通生物学
        1.6.1.1 病毒粒子特征
        1.6.1.2 病毒粒子侵染寄主的细胞病理学
        1.6.2 基因组结构与编码蛋白功能
        1.6.2.1 基因组结构
        1.6.2.2 编码蛋白的功能
        1.6.2.3 HC-Pro蛋白
        1.6.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7 马铃薯Y病毒属传毒方式和机制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毒源
        2.1.2 菌种、质粒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甘蔗花叶病毒超薄切片电镜检测
        2.2.2 SCMV RNA的提取
        2.2.3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4 cDNA的合成
        2.2.5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2.6 目的片段的克隆
        2.2.7 重组质粒的鉴定
        2.2.8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2.2.9 目标基因的扩增
        2.2.10 目标基因的克隆和重组质粒的鉴定
        2.2.11 SCMV HC-Pro的原核表达
        2.2.12 SCMV病毒粒子提纯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甘蔗花叶病毒的获得
        3.2 RNA的提取及检测
        3.3 HC-Pro的RT-PCR扩增
        3.4 HC-Pro基因的T-A克隆
        3.5 HC-Pro基因同源性比较及结构分析
        3.6 HC-Pro的原核表达
        3.6.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6.2 HC-Pro的原核表达
        3.7 SCMV的提纯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讨论
        5.1 RT-PCR方法的讨论
        5.2 酶切方法探讨
        5.3 序列同源性比较及HC-pro基因不同株系之间的变异
        5.4 线状病毒提纯方法讨论
        5.5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苹果树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20-β甾体恶二唑类杀虫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田间应用研究[D]. 马世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生态友好型耐盐性禾本科植物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作物的促生效果[D]. 吕海伦.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3]新疆壳囊孢属真菌的分类及系统学研究[D]. 马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黑沙蒿群落植物演替过程中的化感作用研究[D]. 邓文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5]苹果绵蚜实验种群的建立[D]. 薛振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 [6]扁桃流胶病愈合剂的研制及其对抗性生化指标的影响[D]. 张淑燕.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6)
  • [7]扩展青霉拮抗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液体培养研究[D]. 朱从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复壮技术研究[D]. 王徐玫.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9]套袋苹果黑点病初步研究及甘蔗花叶病毒HC-pro基因克隆与蛋白原核表达[D]. 郝兴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10]苹果树的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J]. 李伟,王会利,李晓军.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1(01)

标签:;  ;  ;  ;  ;  

苹果树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