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和花岗岩的化学蚀刻技术

大理石和花岗岩的化学蚀刻技术

一、大理石和花岗石的化学蚀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孟康[1](2021)在《综合材料在西安地铁九号线站点壁画中的设计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德强[2](2020)在《新时期我国石雕艺术的创新研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前人们人文思想、生活观念、审美意识的转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层出不穷,石雕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涵蕴意都面临新的变革与演进。只有从传统的认识理念和方式中解放出来,从艺术主题、造型方式、制作技艺、材料质感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才能更好地激发出艺术灵感,完成优秀作品的创作,形成与时代契合的艺术风格,实现艺术家的艺术使命。

邹传明[3](2018)在《花岗岩废料烧结高强韧微晶玻璃及其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晶玻璃具有强度高、吸水率低、装饰性效果好等特点,可以替代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应用于高档建筑装饰材料。本文以花岗岩废料为原料,采用粉体快速烧结工艺,制备高强韧装饰性微晶玻璃。花岗岩废料制备微晶玻璃不仅大幅度降低原料成本,而且消除废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花岗岩粉体为主要原料,硅烷偶联剂为粉体改性剂,并添加少量烧结助剂,研究微晶玻璃烧结行为、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间的关系,制备致密高强度微晶玻璃。在烧结助剂中,铝溶胶对微晶玻璃的致密化和强化明显优于硅溶胶和废玻璃粉;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微晶玻璃体积密度和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结晶度持续降低,最佳烧结温度为1075℃,体积密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2.49 g/cm3和125MPa;随着铝溶胶含量增加,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结晶度逐渐增大,最佳添加量3%,最大结晶度63%。改性花岗岩粉体烧结实验表明,提高烧结升温速率有利于提高微晶玻璃的致密度、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升温速率达到50℃/min时,最大抗弯强度143 MPa,断裂韧性2.1 MPa·m1/2。当升温速率从5℃/min提高到50℃/min时,维氏硬度从5.6 GPa提高到6.5 GPa。此外,微晶玻璃增强增韧与致密度和结晶度增大有关。纤维增韧实验研究表明,添加酸洗石棉纤维时,微晶玻璃抗弯强度最大值144MPa,断裂韧度最大值3.0 MPa·m1/2。酸洗石棉增韧的微晶玻璃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其他三种增韧填料,这与石棉纤维尺寸细小有关,细小纤维有利于基体中均匀分布,可以在较低含量时实现基体增韧。微晶玻璃增韧机理主要是裂纹偏转和裂纹桥接,而增强机理与纤维对基体的强化作用以及穿晶断裂有关。以花岗岩废料为原料,采用快速烧结工艺制备装饰性微晶玻璃,优选出最佳烧结温度1115℃,时间120 min,升温速率30℃/min。添加4%复合晶核剂,制备出光泽度达到66%的装饰效果微晶玻璃。

闫冬梅[4](2016)在《矿渣废弃物制备建筑石材的成型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晶石材亦被称为玻璃陶瓷,综合了玻璃和陶瓷的优越性能,具有结构致密、机械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等诸多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和其它工业领域。矿渣与微晶石材的主要成分相同,在环境日益恶化、天然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如果能把矿渣废弃物转变成有用的建筑石材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通过对微晶石材成型机理的研究,制定了配方,并制备出微晶石材样品,对实验制成样品的显微结构、各项理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成果如下:(1)在保证较高矿渣掺量情况下,制备性能优良的微晶建筑石材,确定熔体成分范围为:Si O2:48.054%;Al2O3:8.011.5%;Ca O:21.024.0%;Mg O:3.04.0%;Na2O:4.56.5%。(2)以赤泥和高炉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石材,代表配方S24:赤泥:60%,矿渣30%,硅砂8%,氧化铬2%。最佳热处理制度为核化730℃,保温2h,晶化870℃,保温2h,主晶相为尖晶石,试样莫氏硬度为4级、弯曲强度达96.7MPa、耐碱性为0.03%、耐酸性为0.90%。(3)以氟硫化物为晶核剂制备微晶石材,代表配方S28:矿渣:65%,Si O2:20%,Na2SO4:5%,Na Si F6:5%,NH4H2PO4:3%,Zn O:2%。最佳热处理制度为核化750℃,保温2h,晶化950℃,保温2h,主晶相为钙长石,试样莫氏硬度为5级、弯曲强度达113.6 MPa、耐碱性为0.03%、耐酸性为0.30%。其中,随着熔制时间的延长,玻璃熔体中的氟硫含量逐渐降低,其中F含量变化较为明显,且受熔制气氛的影响较重。(4)以铬铁矿(FeO·Cr2O3)为晶核剂制备黑色微晶石材,代表配方S33:矿渣:66%,Si O2:15%,Na2CO3:4%,铬铁矿:3%,Ti O2:1%,Zn O:1%,热处理工艺为700℃/1.5h-0.5h-850℃/1h-0.5h-900℃/0.5h-1h,主晶相为钙铝黄长石,试样莫氏硬度为4级、弯曲强度达86.5MPa、耐碱性为0.03%、耐酸性为0.50%。

蒲卓岩[5](2016)在《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园区是一片集中的区域,在集中了生产的同时,也意味着各类废弃物及污染物的集中,如此集中的污染物不言而喻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比较不利的影响,为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对传统工业园区实行循环化改造,建立健全的机制体制,形成生态的循环体系。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今后工业园区发展的远景目标,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循环化改造后的工业园区进行的研究,并根据海内外知名的生态工业园区为例,探索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措施、途径和方法,探索构建完整的适用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生态产业链网最佳方式,并以荥经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国内外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园区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其内涵。2.研究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途径以及建立完整的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内容,从产品层面、企业层面、产业层面以及整个区域建立生态工业链和网络以及基础共享设施平台以及园区的机制体制的完善。3.以荥经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荥经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资源和环境,对其主要产业建立了生态产业链,并提出各个产业实现循环化改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工程。

赵喜伟[6](2013)在《Al2O3对稀土尾矿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近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使人们更加注重对资源的二次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经济,每年因开采矿石产生大量的各种尾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于尾矿具有数量大、类型多、性质复杂的特点,在我国利用率非常低,利用尾矿制造具有高附加值的微晶玻璃成为利用尾矿的一条重要途经。尾矿微晶玻璃主要属于CaO-Al2O3-SiO2系统。Al2O3是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外氧化物,但是过量的Al2O3也能以铝氧四面体的形式进入网络结构中,成为玻璃中网络结构的一部分,但是会造成微晶玻璃粘度增加、抑制析晶、成型困难等。如果Al2O3含量过低,微晶玻璃又会出现析晶不均匀、稳定性降低等。所以,研究Al2O3对尾矿微晶玻璃的析晶规律、晶化温度、核化温度、晶粒大小、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以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以白云鄂博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的稀土尾矿微晶玻璃,在一定的热处理制度下,采用调整基础玻璃配方中的Al2O3含量,通过差热分析研究Al2O3含量对稀土尾矿微晶玻璃烧结过程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通过XRD、SEM等现代分析手段来系统地研究Al2O3含量对稀土尾矿微晶玻璃的析晶性能、晶体结构、晶粒大小等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各种宏观性能测试分析,研究Al2O3含量对稀土尾矿微晶玻璃的密度、耐酸碱腐蚀性、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耐磨性、热膨胀系数等宏观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稀土尾矿微晶玻璃中更为合理的Al2O3含量,为更好合理的利用稀土尾矿制造性能更好的微晶玻璃制品打下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尾矿微晶玻璃经过合适的热处理制度晶化后,Al2O3含量从3.20%到9.62%的范围内,得到的稀土尾矿微晶玻璃主晶相均为透辉石和钙长石;随着稀土尾矿微晶玻璃中Al2O3含量的升高,稀土尾矿微晶玻璃的初始析晶温度和晶化温度逐渐升高;微晶玻璃的初始析晶速度和晶体生长速度都降低;微晶玻璃的晶体析出变得困难;微晶玻璃中的晶体粒度变大,晶化率降低;微晶玻璃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化学腐蚀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微晶玻璃的硬度、耐磨性和热膨胀系数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形势。Al2O3的含量在6.43%时,抗折强度最大为200.11MP,耐磨性和硬度也是最好的。综合各方面考虑,稀土尾矿微晶微晶玻璃中Al2O3的最佳含量质量分数6.43%,得到的微晶玻璃综合性能最好,微晶玻璃的析晶温度和晶化温度较低,晶体形核和生长速度较快。

单金凤[7](2011)在《石材立体工艺制品雕刻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石雕制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石雕制品数量庞大,类别繁多,属于石材异型制品中的一个大类,但其加工的技艺要求和难度远高于其它类型的石材制品,石雕制品的雕刻加工已成为石材行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手段。发展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雕刻加工,加快传统艺术品的复制、传承,已成为石材行业的重要工作。当前,石材行业迫切需要石质工艺品等的自动化、智能化加工技术与装备,以满足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业机器人技术,消化吸收关键零部件技术的基础上,立足国内石材行业的现状,合理规划了石材立体工艺制品的功能需求、功能模块、结构形式及加工特点,确定了石材雕刻机器人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根据石材雕刻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载荷特点,设计完成了机器人系统的立柱结构、回转工作台结构及腕部结构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选型;运用D-H参数法,确定了其连杆的关节坐标系及其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完成了石材雕刻机器人系统运动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石材雕刻机器人系统的三维建模,利用ADAMS/View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功能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典型运动状态下末端执行器及各个关节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等特性曲线,为机器人运动控制及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运用ANSYS软件对机器人系统中受力最复杂、结构尺寸最大的立柱结构进行了动静态特性分析计算,掌握了其应力、应变分布状况及其动态特性,为功能部件的性能修改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保证机器人系统的加工精度及使用性能奠定了基础。本课题所研究的石材雕刻机器人是在通过继承创新研发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设备,将填补国内石材工艺品立体雕刻机器人的空白,改变石材行业的生产结构和现状。其推广应用,必将有效拓展我国石材制品和石材雕刻设备的质量和档次,其市场和产业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得到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9ZRB019JI)。

成帅[8](2011)在《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支撑》文中提出近代历史性建筑是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形成,是历史的见证。随着建筑遗产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近代历史性建筑的价值得到认同,对其保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类建筑大多已百岁,自然衰退与人为的不当损害或忽视使部分建筑表现出明显的劣化迹象,因此对其进行维护与维修也逐渐成为减缓其劣化进程的要求。但目前近代历史性建筑的维护与维修却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与不平衡。本文试图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研究近代历史性建筑的材料、要素与构建方法,常见的检测技术,探讨近代历史性建筑的劣化迹象与成因,进而针对具体劣化问题,归纳保护维修实践的案例,寻求常用的、合宜的维护与维修技术。借鉴国内外较先进的保护维修理念与技术,结合我国特点来兼收并蓄的分析采纳国际上常见的维修技术,并分析部分以往不恰当的维修方法及后果,为将来成功的维护与维修提供技术参考。论文中穿插结合作者参与的天津望海楼天主教堂与原浙江兴业银行的维修工程实践,作为重要的案例,同时针对建筑材料与建筑组成部分的特点,兼收国内外的部分保护修复案例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支撑。通过上述工作,对维护与维修技术相关的问题与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对具体操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与提示。当然由于近代历史性建筑的维护与维修技术包含范围广泛,设计领域诸多,庞大复杂,其难度非常大,故本文主要还是择取较广泛常见的建筑材料与要素的维护与维修技术来择要分析论述,希望为今后的保护实践有借鉴作用。

赵博研[9](2010)在《微波法熔融制备污泥灰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污水处理量的急剧增大和相关处理技术的深化发展,城市污泥的排放量大幅增加,热解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副产物——大量的热解污泥灰,如何充分利用污泥灰中的有用成分,达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收,是今后污泥处置的最终途径。微晶玻璃由于附加值高、配料组成宽、有害物质固化效果好等优点一直是固体废物材料化利用领域关注的热点。微波新能源以其独特的加热原理和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微波热解的污泥灰在含有制备微晶玻璃所需主要成分的基础上,还呈现类似玻璃体微观结构,使成功制备微晶玻璃成为可能;微波热源较传统热源需要较低的能耗,因此将微波引入制备过程具有应用和研究双重意义。本文首次使用微波热解污泥灰为主要原料,进行了高掺量污泥灰微晶玻璃制备技术的试验研究,实验采用DSC数据确定热处理制度。首次将微波新能源引入微晶玻璃制备过程的基础玻璃烧结中,以降低传统加热方法的能耗。使用XRD、SEM、FTIR研究微波法基础玻璃析晶种类、形态和晶体组成分析不同热处理条件对样品析晶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微晶玻璃的理化特性的测试,比较传统方法和微波法微晶玻璃的机械性能。采用TCLP法进行了污泥灰和微晶玻璃中典型重金属的浸出试验,表征微晶玻璃对重金属的固定化效果。结果表明,传统热源1450℃下熔融2h,以5℃/min升到700℃,保温90min,再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到900℃,保温120min,成功制得了以钙长石为主晶相结构均匀致密的微晶玻璃,说明微波热解污泥灰制备微晶玻璃的可行性。污泥灰样品外面填埋2+2mm厚的双层不同性能的活性炭(从外到内埋粉的掺杂比例为活性炭:Al2O3=5:5;活性炭:Al2O3=9:1)在2000W微波辐照下10min制得致密有镜面光泽的基础玻璃,该方法与传统热源烧结相比,节约约50%的能耗。将该基础玻璃分别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结晶,900℃的晶化温度只析出了少量的硅灰石晶相,随着晶化温度的提高到950和1000℃,玻璃内开始大量的析出以柱状互锁结构的硅灰石(β-CaSiO3)形貌和厚板状的钙长石(CaAl2Si2O8)为主晶相的晶体,并且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硅灰石逐渐向钙长石转化。较高的核化温度下微晶玻璃的析晶效果要好一些,但不明显。传统方法和微波法微晶玻璃的比较发现,微波法制得的微晶玻璃,具有更加均匀致密的晶体,理化性能更好。TCLP浸出实验表明微晶玻璃中重金属的浸出量明显低于污泥灰中重金属浸出量,说明微晶玻璃的制备过程对重金属起到了很好的固化效果。

孙帅[10](2010)在《玄武岩矿渣微晶玻璃的制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矿物资源被大量开采,各种矿渣排放量日益剧增。但人们对矿渣的认识程度仍然不够,利用途径仍然停留在低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低等阶段。利用矿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微晶玻璃具有许多常规材料无法达到的优异性能。不仅解决了工业废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微晶玻璃的生产成本,提高其性价比,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课题以四川某厂的玄武岩矿渣为主要原料,详细阐述了微晶玻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矿渣微晶玻璃体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FS)分析了玄武岩矿渣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分析得知该矿渣有利于基础玻璃的形成。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试剂,以ZiO2和Fe2O3为复合晶核剂,采用熔融法制备以CaO(MgO)—Al2O3—SiO2为系统、主晶相为透辉石(Ca(Fe,Al)(Si,Al)2O6)的玄武岩矿渣微晶玻璃。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基础玻璃的熔制温度范围,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SC)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制备的微晶玻璃试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晶体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制度以及几种添加剂的加入量对玻璃的熔制及微晶玻璃理化性能的影响。参考差热分析(DSC)数据,利用正交试验进行热处理制度确定试验方案,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基础玻璃的融化和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了探讨。为实际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矿渣的利用率在60wt%以上。通过加入助熔剂K2CO3+Na2CO3能促进玻璃的熔化,玻璃表面无明显气泡。基础玻璃熔制工艺最佳参数为:1200℃开始分次加料,1450℃下熔制1小时,得到的黑色基础玻璃均匀,无条纹,熔制效果好。配料中引入2.88wt%的CaF2,既解决熔制过程中出现的溢液现象,也不至于对坩埚造成太大的侵蚀,达到良好熔制的效果。玄武岩矿渣中铁含量高,难以达到制成浅色微晶玻璃的目的。通过研究发现,微晶玻璃的颜色变化随着晶化温度的提高而颜色变深,微晶玻璃的颜色主要受成分和晶化温度影响。将玄武岩矿渣微晶玻璃与其他石材进行比较,发现微晶玻璃结构致密,纹理清晰,有着玉质般的光泽效果。其抗弯强度是天然石材的10~20倍,耐化学侵蚀性是天然石材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其它性能也明显优于天然石材。通过对玄武岩矿渣微晶玻璃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并节约能源。本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基础玻璃退火温度600℃,以5~8℃/min的速率升温至核化温度840℃左右,保温2h,再以3~5℃/min的速率升温至晶化温度晶化温度980℃,保温2h。

二、大理石和花岗石的化学蚀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理石和花岗石的化学蚀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期我国石雕艺术的创新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题创新
二、造型创新
三、技艺创新
四、材质创新

(3)花岗岩废料烧结高强韧微晶玻璃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晶玻璃研究现状
        1.2.1 微晶玻璃简介
        1.2.2 微晶玻璃分类
        1.2.3 微晶玻璃制备技术
        1.2.4 微晶玻璃应用
    1.3 花岗岩废料研究现状
        1.3.1 花岗岩生产简介
        1.3.2 花岗岩废料及其对环境影响
        1.3.3 花岗岩废料的回收利用现状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案
        2.2.1 原料预处理
        2.2.2 烧结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2.2.3 烧结微晶玻璃的增强增韧
        2.2.4 装饰性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2.3 实验方法
        2.3.1 密度与吸水性测定
        2.3.2 抗弯强度测定
        2.3.3 维氏硬度和断裂韧度测定
        2.3.4 微晶玻璃晶相分析
        2.3.5 微晶玻璃微观结构分析
        2.3.6 微晶玻璃光泽度测定
        2.3.7 微晶玻璃晶粒尺寸测定
第3章 烧结工艺制度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1 花岗岩粉体的表征
    3.2 烧结添加剂对微晶玻璃的致密化、结晶和抗弯强度的影响
        3.2.1 烧结添加剂对微晶玻璃致密性和抗弯强度的影响
        3.2.2 烧结温度对微晶玻璃致密性和抗弯强度的影响
        3.2.3 铝溶胶含量对微晶玻璃致密性和抗弯强度的影响
    3.3 升温速率对微晶玻璃的烧结性能、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3.1 升温速率对改性花岗岩粉烧结性能的影响
        3.3.2 升温速率对烧结微晶玻璃结晶度的影响
        3.3.3 升温速率对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烧结微晶玻璃的强韧化及其机理
    4.1 增韧纤维对微晶玻璃致密化和抗弯强度的影响
    4.2 增韧纤维对微晶玻璃硬度和断裂韧度的影响
    4.3 微晶玻璃的强韧化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装饰性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1 烧结温度对微晶玻璃光泽度的影响
    5.2 升温速率对微晶玻璃光泽度的影响
    5.3 复合晶核剂对微晶玻璃光泽度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5.4 烧结时间对微晶玻璃晶粒尺寸和光泽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4)矿渣废弃物制备建筑石材的成型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微晶石材概述
    1.1 微晶石材的发展简史
    1.2 微晶石材的基本定义
    1.3 微晶石材的成分与类别
        1.3.1 微晶石材的成分
        1.3.2 微晶石材的分类
    1.4 微晶石材的结构和性能
        1.4.1 微晶石材的结构
        1.4.2 微晶石材的性能
        1.4.2.1 力学特性
        1.4.2.2 热学特性
        1.4.2.3 电学特性
        1.4.2.4 铁电和铁磁特性
        1.4.2.5 生物特性
    1.5 微晶石材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6 微晶石材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第二章 矿渣微晶石材的成型机理研究
    2.1 微晶石材成型的基本原理
        2.1.1 粘度对微晶石材成型的作用
        2.1.1.1 微晶石材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2.1.1.2 微晶石材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2.1.2 表面张力对微晶石材成型的作用
    2.2 微晶石材成型的动力学研究
        2.2.1 微晶石材的温度热处理过程
        2.2.2 微晶石材的析晶动力学方程
    2.3 微晶石材成型的热力学研究
        2.3.1 相图的表示方法
        2.3.2 矿渣CaO- Al_2O_3- SiO_2系统相图
        2.3.3 实验产品的冷却析晶过程解析
第三章 矿渣微晶石材的制备方法与生产工艺
    3.1 矿渣微晶石材的制备方法
        3.1.1 熔融法
        3.1.1.1 压延法
        3.1.1.2 浇铸法
        3.1.2 烧结法
        3.1.3 溶胶-凝胶法
        3.1.4 浮法
    3.2 矿渣微晶石材的生产工艺
        3.2.1 生产装备
        3.2.1.1 熔化与工作池窑
        3.2.1.2 辊道窑
        3.2.1.3 压延机
        3.2.1.4 主控系统
        3.2.1.5 其他设备
        3.2.2 生产工艺
        3.2.2.1 熔制工艺
        3.2.2.2 压延工艺
        3.2.2.3 热处理工艺
第四章 矿渣微晶石材的制备实验及测试
    4.1 实验流程
    4.2 实验所用原料及药品
    4.3 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性能测试方法
        4.3.1 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
        4.3.2 显微结构分析
        4.3.3 弯曲强度测试
        4.3.4 耐酸碱性测试
        4.3.5 莫氏硬度测试
    4.4 高炉矿渣原料制备微晶石材
    4.5 矿渣微晶石材不同组分的配方设计与研究
        4.5.1 矿渣微晶石材熔体成分范围的确定
        4.5.2 矿渣-赤泥微晶石材的制备
        4.5.3 以氟硫化物为晶核剂的制备矿渣微晶石材
        4.5.4 以铬铁矿为晶核剂的制备黑色矿渣微晶石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相关理论
    2.1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2.1.2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2.1.3 我国循环经济研究及发展现状
    2.2 工业园区相关理论
        2.2.1 区域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2.2.2 工业园区的内涵
    2.3 生态工业园区的相关理论
        2.3.2 生态工业园区的内涵
        2.3.3 生态工业园的类型与特征
    2.4 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2.4.1 食物链(网)理论
        2.4.2 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
        2.4.3 生态工业园区链网建设
        2.4.4 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3.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3.1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研究经验借鉴
    3.2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研究经验借鉴
    3.3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实践经验借鉴
    3.4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实践经验借鉴
4.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要内容
    4.1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4.2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4.3 研发应用循环技术
    4.4 建设循环经济共性设施平台
        4.4.1 建立基础设施平台
        4.4.2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4.4.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4.5 完善园区管理机制
        4.5.1 建立园区资源利用管理体系
        4.5.2 建立园区环境管理体系
        4.5.3 建立园区环保宣传体系
5 荥经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实证研究
    5.1 荥经县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5.1.1 园区概况
        5.1.2 产业发展情况
    5.2 荥经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环境分析
        5.2.1 荥经县工业园区资源环境状况
        5.2.2 有利条件
        5.2.3 制约因素
    5.3 荥经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重点领域
        5.3.1 构建园区生态产业链网
        5.3.2 主导产业——微晶新材料的循环发展
        5.3.3 石材产业的循环发展
        5.3.4 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的循环发展
        5.3.5 特种合金产业的循环发展
        5.3.6 水晶产业的循环发展
        5.3.7“三废”资源的循环回收利用
        5.3.8 建设循环经济基础设施
    5.4 荥经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效果分析
        5.4.1 经济效益分析
        5.4.2 环境效益分析
        5.4.3 社会效益分析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Al2O3对稀土尾矿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晶玻璃的概况
        1.1.1 微晶玻璃的发展
        1.1.2 微晶玻璃的特点
        1.1.3 微晶玻璃的分类
        1.1.4 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1.1.5 微晶玻璃的应用
    1.2 尾矿微晶玻璃研究现状
    1.3 尾矿微晶玻璃中主要成分
        1.3.1 微晶玻璃中的 SiO_2
        1.3.2 微晶玻璃中的 Al_2O_3
        1.3.3 微晶玻璃中的 CaO
        1.3.4 微晶玻璃的晶核剂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实验方案步骤
    2.3 实验流程图
    2.4 实验原料及设备
        2.4.1 主要原料
        2.4.2 主要设备
    2.5 微晶玻璃样品的制备
        2.5.1 微晶玻璃化学成分设计
        2.5.2 基础玻璃的制备
        2.5.3 微晶玻璃的制备
    2.6 实验材料的检测
        2.6.1 DTA 测试
        2.6.2 XRD 测试
        2.6.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6.4 力学性能的测试
        2.6.5 密度的测试
        2.6.6 耐腐蚀性实验
        2.6.7 耐磨性测试
        2.6.8 显微硬度的测试
        2.6.9 热膨胀系数的测试
3 Al_2O_3对微晶玻璃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3.1 Al_2O_3对微晶玻璃核化温度的影响
    3.2 Al_2O_3对核化时间的影响
    3.3 Al_2O_3对晶化温度的影响
    3.4 Al_2O_3对晶化时间的影响
4 Al_2O_3含量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4.1 差热分析
    4.2 微晶玻璃的 XRD 结果分析
    4.3 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 SEM 照片
5 Al_2O_3含量对微晶玻璃微宏观性能的影响
    5.1 Al_2O_3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5.2 Al_2O_3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5.3 Al_2O_3对微晶玻璃的密度影响
        5.3.1 微晶玻璃的表观密度
        5.3.2 微晶玻璃的真密度
        5.3.3 微晶玻璃的气孔率
    5.4 微晶玻璃的耐酸碱腐蚀性
        5.4.1 Al_2O_3对耐酸性的影响
        5.4.2 Al_2O_3对耐碱性的影响
    5.5 Al_2O_3对耐磨性的影响
    5.6 Al_2O_3对微晶玻璃硬度的影响
    5.7 Al_2O_3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7)石材立体工艺制品雕刻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市场背景
        1.1.2 技术背景
    1.2 石材雕刻制品类型和加工工艺分类
        1.2.1 石材雕刻加工方法
        1.2.2 石材雕刻常见加工设备
    1.3 项目概要及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章节结构
第2章 石材雕刻机器人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分析
    2.2 总体方案设计
    2.3 运动模块的方案设计
        2.3.1 自由度数目的确定
        2.3.2 结构形式的确定
        2.3.3 工作空间的确定
        2.3.4 驱动方式的确定
    2.4 机器人性能参数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材雕刻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3.1 立柱的设计
        3.1.1 立柱的结构设计
        3.1.2 进给系统部件选型及分析计算
    3.2 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3.2.1 数控回转工作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2.2 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分析计算
    3.3 腕部的结构设计
        3.3.1 电主轴的选型
        3.3.2 电主轴的装配设计
        3.3.3 腕部传动系统的分析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材雕刻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4.1 石材雕刻机器人运动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4.1.1 石材雕刻机器人的运动关节分析
        4.1.2 石材雕刻机器人连杆D-H参数及关节坐标系的确定
        4.1.3 石材雕刻机器人的连杆齐次坐标变换矩阵的建立
    4.2 基于ADAMS的石材雕刻机器人运动学仿真
        4.2.1 基于ADAMS的石材雕刻机器人三维模型的建立
        4.2.2 基于ADAMS的石材雕刻机器人三维模型的约束添加
        4.2.3 基于ADAMS的石材雕刻机器人三维仿真模型的驱动添加
        4.2.4 运动学仿真结果分析
    4.3 基于ADAMS的石材雕刻机器人动力学仿真
        4.3.1 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4.3.2 石材雕刻机器人动力学仿真结果
        4.3.3 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材雕刻机器人的立柱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5.1 石材雕刻机器人的结构简介及立柱受力分析
    5.2 石材雕刻机器人立柱结构几何模型的建立
    5.3 立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1 定义单元类型
        5.3.2 定义材料属性
        5.3.3 立柱模型的网格划分
        5.3.4 模型边界条件的模拟
    5.4 立柱的有限元静力分析
        5.4.1 立柱所受载荷分析
        5.4.2 立柱所受载荷到立柱有限元模型的转换
        5.4.3 柱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施加
        5.4.4 立柱结构模型的应力分析
        5.4.5 立柱结构模型的刚度分析
    5.5 立柱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支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概念释义
        1.1.2 研究对象与框架
        1.1.3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相关理论
    2.1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价值评估
        2.1.1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价值
        2.1.2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价值评估
    2.2 近代历史性建筑保护的干预层级与原则
        2.2.1 近代历史性建筑保护的干预层级
        2.2.2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维护与维修原则
    2.3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维护与维修的材料与技术选择
        2.3.1 历史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材料选择
        2.3.2 历史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选择
第三章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维护与维修技术
    3.1 近代历史性屋顶的意义
    3.2 近代历史性屋顶形式、要素与覆面材料
        3.2.1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类型
        3.2.2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主要要素与细部
        3.2.3 近代历史性建筑坡屋顶的覆面材料
    3.3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检查与劣化迹象
        3.3.1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检查
        3.3.2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劣化迹象与成因
    3.4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维护、维修与替换
        3.4.1 屋顶维护、维修与替换的方式选择
        3.4.2 屋顶的历史研究
        3.4.3 历史性屋顶维护措施
        3.4.4 历史性屋顶的维修与替换
第四章 近代历史性建筑砖砌外墙维护与维修技术
    4.1 建筑用砖的历史
    4.2 近代建筑砖砌体的特征认识
        4.2.1 砖的类型
        4.2.2 砖的形状、尺寸与色彩
        4.2.3 砖砌体的砌筑方式
        4.2.4 灰缝砂浆和外形
    4.3 近代历史建筑砖砌外墙的劣化问题的识别
        4.3.1 砖砌外墙的检查
        4.3.2 砖砌外墙的劣化迹象
        4.3.3 砖砌外墙的检测技术
        4.3.4 砖砌外墙的结构问题
        4.3.5 砖砌外墙的劣化成因
    4.4 近代历史建筑砖砌外墙的维护与维修技术
        4.4.1 砖砌外墙的结构缺陷处理与加固措施
        4.4.2 砖砌外墙的维修措施
        4.4.3 砖砌外墙的清洗技术
第五章 近代历史性建筑外墙石材的维护与维修技术
    5.1 外墙石材的分类与性质
        5.1.1 天然饰面石材分类
        5.1.2 砌筑石材
    5.2 外墙石材的类型及相关问题
        5.2.1 实心石质墙
        5.2.2 饰面厚石板
        5.2.3 饰面薄石板
    5.3 外墙石材劣化病害与检测技术
        5.3.1 石材劣化病害
        5.3.2 石材检测技术
    5.4 近代历史建筑外墙石材的维护与维修
        5.4.1 维修工作的说明
        5.4.2 外墙石材的维修措施
        5.4.3 外墙石砌体重嵌灰缝
        5.4.4 石材墙面的清洗技术
        5.4.5 外墙石材的加固保护
第六章 近代历史性建筑木构件与铁件维护与维修技术
    6.1 木构件的维护与维修技术
        6.1.1 识别保护的特征
        6.1.2 木构件检查与检测
        6.1.3 木构件的替换与维修技术
    6.2 铁质构件的维护与维修技术
        6.2.1 识别保护的特征
        6.2.2 历史性铁质构件的维护与维修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微波法熔融制备污泥灰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污泥灰来源、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现状
        1.1.1 污泥灰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1.1.2 污泥灰应用现状
    1.2 微晶玻璃基础及研究现状
        1.2.1 微晶玻璃简介
        1.2.2 微晶玻璃分类
        1.2.3 微晶玻璃特点及应用
        1.2.4 烧制方法
        1.2.5 微晶玻璃研究进展
    1.3 污泥灰微晶玻璃研究现状
    1.4 微波法制备污泥灰微晶玻璃的可行性
        1.4.1 微波热解污泥灰制备微晶玻璃的可行性
        1.4.2 微波新能源的引入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工艺流程
    2.2 实验设备及原料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原料
    2.3 微晶玻璃微观结构及性能测试
        2.3.1 X 射线荧光分析(XRF)
        2.3.2 差热分析(DSC)
        2.3.3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3.5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
        2.3.6 理化特性测试
        2.3.7 TCLP 浸出实验测定重金属固化效果
第3章 污泥灰微晶玻璃传统制备技术试验研究
    3.1 污泥灰微晶玻璃基础成分的设计
        3.1.1 主晶相的确定
        3.1.2 配方的调整
        3.1.3 晶核剂的选择
        3.1.4 配比的确定
    3.2 基础玻璃的制备
        3.2.1 原料配比与混合
        3.2.2 配料熔制
    3.3 微晶玻璃的制备
        3.3.1 热处理制度的确立
        3.3.2 微晶玻璃制备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波熔融烧结制备微晶玻璃新技术
    4.1 微波熔融制玻璃的升温特性
    4.2 微波能吸收物质的选择
    4.3 微波能吸收物质的添加方法
        4.3.1 活性炭包裹层的试用
        4.3.2 吸波物质双层埋粉装置的建立
        4.3.3 埋粉厚度对微波烧结制微晶玻璃的影响
    4.4 微波熔融烧结玻璃的过程探究
    4.5 经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波法微晶玻璃的析晶特性、理化特性及重金属固定化效果研究
    5.1 微波法基础玻璃制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5.2 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微晶玻璃析晶特性研究
        5.2.1 污泥灰微波法微晶玻璃的析晶类型分析(XRD)
        5.2.2 污泥灰微波法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分析(SEM)
        5.2.3 污泥灰微波法微晶玻璃的构架分析(FTIR)
    5.3 污泥灰微晶玻璃理化特性能研究
    5.4 污泥灰微晶玻璃金属固定化效果研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玄武岩矿渣微晶玻璃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晶玻璃的概述
        1.2.1 微晶玻璃及其分类
        1.2.2 废渣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1.2.3 微晶玻璃的深加工技术
    1.3 废渣微晶玻璃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3.1 国外废渣微晶玻璃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3.2 国内废渣微晶玻璃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4 工业废渣微晶玻璃的优点及应用
    1.5 微晶玻璃的发展趋势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实验工艺流程及实验步骤
        2.3.1 实验工艺流程
        2.3.2 实验步骤
    2.4 实验原理
        2.4.1 基础玻璃的熔制
        2.4.2 核化与晶化
    2.5 测量与表征
        2.5.1 DTA测试
        2.5.2 性能测试
        2.5.3 显微结构测试
第三章 玄武岩矿渣微晶玻璃配方设计及确定
    3.1 微晶玻璃配方的设计
        3.1.1 基础玻璃配方的设计
        3.1.2 晶核剂的选择
    3.2 基础玻璃熔制工艺参数的确定
        3.2.1 原料配比与混合
        3.2.2 配料熔制
        3.2.3 熔制结果分析
        3.2.4 熔体成型
    3.3 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3.3.1 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的设计
        3.3.2 微晶玻璃差热测试及分析
第四章 玄武岩矿渣微晶玻璃最佳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4.1 微晶玻璃最佳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4.1.1 微晶玻璃热处理正交试验设计
        4.1.2 表观质量与分析
        4.1.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1.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4.1.4 扫描电镜(SEM)分析
    4.2 理化性能测试及分析
    4.3 微晶玻璃影响因素的探讨
        4.3.1 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颜色的影响
        4.3.2 浮渣的成因分析及溢液现象
        4.3.3 影响玄武岩矿渣微晶玻璃气孔产生因素的探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四、大理石和花岗石的化学蚀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材料在西安地铁九号线站点壁画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 孟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新时期我国石雕艺术的创新研究初探[J]. 吴德强. 雕塑, 2020(02)
  • [3]花岗岩废料烧结高强韧微晶玻璃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 邹传明. 南昌航空大学, 2018(05)
  • [4]矿渣废弃物制备建筑石材的成型机理研究[D]. 闫冬梅. 青岛大学, 2016(02)
  • [5]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研究[D]. 蒲卓岩. 西华大学, 2016(05)
  • [6]Al2O3对稀土尾矿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 赵喜伟.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3(05)
  • [7]石材立体工艺制品雕刻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D]. 单金凤. 山东大学, 2011(05)
  • [8]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支撑[D]. 成帅. 天津大学, 2011(05)
  • [9]微波法熔融制备污泥灰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D]. 赵博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6)
  • [10]玄武岩矿渣微晶玻璃的制备研究[D]. 孙帅. 江苏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大理石和花岗岩的化学蚀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