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活动短期异常震例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博儒[1](2021)在《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源线模式”主要是根据与震源有关的两条长距离特征线的交汇预测强震发生地点的方法,第一个特征线为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角的最大剪切应力线中前兆信息分布最多的一条线,第二个特征线为区域内历史上发生地震-地震迁移或前兆-地震迁移组成的线,该方法提出之时对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回顾性预测分析。本文以研究较少的地震-地震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地震迁移现象或是地震活动关联现象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补充研究。本文针对二十世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和南北地震带间地震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关联现象进行了研究,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MS≥6.0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研究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南北地震带MS≥5.0的地震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中强震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现象。南北地震带发生的3次特大地震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相应的地震之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在南北地震带会有37.5%的概率发生7.0-7.9级地震,有23.6%的概率发生6.0-6.9级地震,有28.6%的概率发生5.0-5.9级地震。并使用图像信息学算法对两地区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只对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利用地震存在的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结合震前异常信息的分布,对自2000年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关联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区异常点的分布与震中位置关系不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大多数异常点集中分布在震中一侧;中段异常点分布在发震断层的两侧,震中易形成较大的异常空白区域;南段异常点分布范围较广。在“源线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使用地震活动关联现象预测地震的方法,即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绘制南北地震带异常空间分布图,若某地区异常点分布较多且存在异常空白区域,则可确定该地区为孕震体,预测该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一年时间内至少有一次MS≥6.0的地震发生。
魏从信[2](2020)在《基于热辐射遥感和GNSS的地震温度与位移异常时频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主要形式之一,巨大的能量释放形成地震灾害和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地震预测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然而地震预测仍是世界性科学难题。研究地震过程中的断层温度和位移变化规律及成因是解译地震过程和研究地震预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地震引起的断层温度和位移变化分析,能够识别和度量断层滑动趋势和状态,能够有效的监测和研究发震断层的运动规律,能够验证和细化地震温度异常的―温室效应-大气耦合效应‖的成因机制和应用地震位移异常变化来识别发震断层的失稳或亚失稳状态标志。联合断层温度和位移异常变化更加准确地判定地震三要素,从而提高地震预测水平。论文的研究结果可在地震预测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促进防震减灾时效和能力提升。论文分析研究了由地震引起的热辐射遥感温度和GNSS位移异常变化特征,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和不同窗长FFT功率谱法的地震异常多尺度时频分析方法,处理了热辐射遥感温度面结构数据和GNSS位移线结构数据,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8.0级地震和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2级地震的处理分析,获得了由特征周期、异常幅度、异常范围和异常时间等参数描述的地震温度和位移异常变化特征,分析验证了时频分析方法处理遥感温度和GNSS位移数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2.对比分析温度异常和位移异常的共性和异质,获得了温度异常时频谱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研究了在地震时间判定的优势和在震中及震级判定方面的劣势;也获得了位移异常时频谱的时序演化过程,也研究了在震中及震级判定方面的优势。3.结合分析地震温度和位移异常时频特征,获得了地震过程中断层滑动的分段特征,即断层预趋势滑动阶段、断层破裂(地震发生)瞬间阶段和断层回跳滑动阶段,并获得了断层能量积累和释放的温度和位移表现。论文获得如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将时频分析应用于GNSS位移时序数据处理中,获取了断层滑动位移异常的频谱特征,增加的频率信息变化可能是地震过程的断层失稳或亚失稳状态的标志,使地震位移异常识别的准确度得以提高,这对震级和发震时间的预测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联合热辐射遥感温度和GNSS位移的观测,通过断层滑动建立温度和位移的内在联系,更加准确判定地震三要素,这对研究地震过程的阶段特性和地震热辐射成因机制和断层的失稳状态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马玉虎,马震,杨晓霞,王培玲,余娜,李霞,刘文邦[3](2017)在《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异常分析》文中提出对2016年1月21日门源6.4级地震前的判定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门源6.4级地震前青海地区曾出现长达69个月的6级地震平静;短期阶段祁连中东段中等地震活动出现集中、增强和有序分布;前兆观测存在门源钻孔应变、湟源倾斜、德令哈水温、平安水位、乐都气氡等多项定点前兆的短临变化;地磁、流动重力和跨断层变化明显异常。这些异常为强震的时、空、强预测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亦为今后地震预测和震情跟踪积累经验,提供帮助和参考。
赵斌[4](2017)在《利用震后GPS资料探测青藏高原东、南边界岩石圈流变结构》文中认为岩石对地球内力学的响应取决于岩石的流变特性。广义的岩石流变特性既包括断层面的流变属性(摩擦特性)也包括下地壳上地幔物质的黏滞系数。岩石圈流变结构、断层面的流变属性(摩擦特性)对地震的孕育、破裂、愈合过程,应力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地震是岩石圈尺度内的天然力学实验,地震同震破裂是断层面凹凸体应力释放的过程。加载在同震破裂周围及上地壳下地幔的应力,在震后阶段根据不同的岩石流变特性而衰减,并在地表产生可以被高精度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的震后形变。因而,根据大地测量观测的随时空变化的震后形变可以研究断层面的摩擦特性以及深部物质的流变参数。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的岩石圈流变结构对解答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地壳形变模式、高原孕震机理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5尼泊尔地震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南边界的岩石圈流变结构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本论文将研究的空间范围聚焦于但不局限于青藏高原的东边界龙门山地区和南边界喜马拉雅尼泊尔地区,紧紧围绕2008年Mw7.9级汶川地震和2015年Mw7.9级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机理及岩石圈流变结构的开展研究。为准确计算震后三维形变场,研究内容还涵盖了震间长期形变、季节性垂直形变。论文取得的重要进展如下:本文采用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分析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1998~2015年间一系列GPS观测资料,并计算得到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现今的地壳运动速率场。为此,论文系统介绍了 GAMIT软件解算无基准解的组网原则、解算策略、改正模型;再将单日松弛的区域网解与SOPAC全球网解通过公共站点绑定,形成包括建立全球参考框架站点在内的整体的松弛解。最后,通过全球五十余个均匀分布的框架点,采用七参数坐标变换得到ITRF2008框架下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顾及季节性周期变化、地震同震阶跃、仪器变更等引起的阶跃信号,获取了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相对于欧亚板块的速度场。针对汶川地震和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研究的需要,分别获取了汶川地震震前1998~2007年平均水平速度场,以及尼泊尔地震震前1998~2015年平均水平速度场,为震后形变研究提供了背景运动速率。鉴于汶川地震、尼泊尔地震震区周围GPS观测站受到季节性垂直形变的扰动十分明显,论文采用连续GPS数据和GRACE卫星重力资料系统研究了东亚地区的季节性垂直形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川滇地区和藏南靠近喜马拉雅地区是季节性垂直形变波动最强烈的两个区域,GPS和GRACE观测的垂直向波峰-波谷的波动可达20~30 mm,比中国的西北、东北、华南以及华北地区的信号强烈。这主要是由于川滇、藏南地区的强烈的水负荷变化引起的。连续GPS和GRACE卫星重力数据观测的垂直向季节性形变幅度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尤其在季节性信号强烈的地区。GPS观测的季节性垂直形变幅度比GRACE结果略高,相位差异并不显着。说明GRACE卫星重力数据可以改正GPS垂直向周期形变。论文首次对龙门山两侧的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垂直形变出现的峰值时间进行了研究,川西高原GPS垂直形变达到峰值的时间为每年的三、四月份,而四川盆地出现峰值的时间为五六月份,比高原地区略晚。类似地,尼泊尔境内垂向达到波峰的时间也较藏南地区晚。在震前长期运动速率场和季节性垂直形变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分别对汶川地震和尼泊尔地震的震后形变机理和岩石圈流变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对汶川地震震区各类GPS观测数据进行了精密处理,仔细将季节性垂直形变、同震形变以及震前长期运动逐一从GPS观测数据中剥离,首次获得覆盖震区2008至2009年70余个测站震后三维形变场和2009年至2015年156个测站震后形变结果。震后形变空间分布显示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的非对称性,说明断层两侧的介质参数存在差异。震后形变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日坝断裂带之间的区域,纬度32°以南GPS震后形变位移方向与逆冲方向一致,而以北的GPS测站观测到平行于断层走向的震后形变,整体上与同震形变形态一致。远场的龙日坝断裂以西的地区以及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均观测到震后形变响应。论文采用孔隙弹性回弹、震后余滑以及黏弹性松弛三种震后形变机理对汶川地震震后形变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汶川地震引起的孔隙弹性回弹效应主要集中在断裂带的附近,远离断层的地区则形变十分微弱。孔隙弹性回弹预测川西高原存在最大为2 cm的隆升,而水平形变远低于GPS观测值。不同时间尺度的GPS观测值反演的震后余滑均可以很好地拟合近场的GPS观测值,但低估了远场的形变观测值。运动学反演的余滑分布主要集中在断坡-滑脱层交接为主,分布在汶川、茂县、北川、青川等地。延伸至滑脱断层的最西端的震后余滑不符合物理机理,可能是由于黏弹性松弛引起的。黏弹性松弛模型可以解释远场的GPS观测,但靠近断层近场的GPS测站残差比较大。震后形变可以用黏弹性松弛与震后余滑的组合模型解释,远场的形变主要由深部的黏弹性松弛为主导,而近场的震后形变则以断层面上的余滑为主。地表大地测量约束的龙门山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存在显着的侧向差异,四川盆地的上地幔黏滞系数不低于1020Pa s,而川西高原下地壳瞬态和稳态黏滞系数分别为1018Pa s和1019Pa s。川西高原上地幔黏滞系数存在不确定性,总体上比下地壳黏滞系数大。扣除黏弹性松弛效应后的震后余滑分布主要集中在断坡-滑脱层,此外在映秀-漩口一带存在浅部初露地表的余滑区域。此外,由于黏弹性松弛的远场效应,位于鲜水河断裂带沿线的GPS观测到可以辨识的东向位移,这是汶川地震前后鲜水河断裂带沿线应变率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论文对中国藏南和尼泊尔境内震后一年的GPS连续站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仔细扣除了各类非震后形变的信号,最终获得了 50余个测站的震后三维形变场。结果显示尼泊尔地震震后水平形变为南向位移为主,最大位移发生在中尼边境一线。而垂直形变在尼泊尔境内主要以隆升为主,由于藏南境内GPS测站稀疏,垂直形变特征并不明确。分别采用地壳浅层的孔隙弹性回弹、震后余滑以及上地壳下地幔黏弹性松模型研究了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模拟结果显示单一的震后形变机理均难以解释GPS观测值。孔隙弹性回弹效应引起水平形变比观测值小,其垂直分布与GPS观测并不吻合,拟合误差大于10 mm。GPS观测值反演的震后余滑模型可以拟合GPS的水平形变以及尼泊尔境内靠近震区的垂直形变,但是余滑分布的区域非常大,甚至在30 km深度亦需要较大的震后余滑。如此深度的温度已经超过稳态蠕滑所需的温度。此外,应力驱动的震后余滑模型亦显示余滑分布不会下延至30 km的深度。黏弹性松弛效应不能同时拟合远场和近场的GPS观测值。震后余滑和黏弹性松弛两个机理的组合模型不但可以降低数据拟合误差,而且可以使震后余滑的空间分布更符合物理机理。尼泊尔地震震后一年的余滑仅仅释放同震能量的7%,比纯余滑模型释放的地震矩降低了43%。如此低的余滑释放率与震后余滑主要集中在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带下倾区域的脆韧转换带有关。脆韧转换带的温度高于350°低于450°,该区域的断层摩擦属性与断层差异较大。还有少量震后余滑发生在主震和最大余震之间的未破裂的小空区内,可能该区域的摩擦特性与两侧破裂区域存在差异。同震未破裂的断层浅部仍处于闭锁状态,推测该区域为速率弱化区,未来的地震风险仍比较大。GPS震后观测值还约束了该区域南北迥异的岩石圈流变结构,印度板块上地幔黏滞系数大,而藏南地区的下地壳上地幔的黏滞系数比较小。印度板块的有限弹性厚度平均值为55 km,上地幔稳态黏滞系数为1020Pa s。而青藏高原的下地壳上地幔稳态黏滞系数在1019Pa s量级,瞬态黏滞系数在1018Pa s量级,青藏高原上地幔粘滞系数比下地壳低。
何康,郑海刚,李军辉,王俊[5](2016)在《基于震例的地震电磁异常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依据《中国震例》(1966—2012年)中中国大陆发生的252次MS≥5.0震例资料,将其中与电磁异常相关的135个震例中的457项电磁异常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国大陆电磁异常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电磁异常的测项种类、区域差异、异常分类、敏感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异常测项、异常特征与主震震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异常在大华北、南北带中南段、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有较好的映震效果;地电异常的中短期性质更突出,电磁扰动则主要为临震异常;地磁日变畸变等测项具有显着的指标意义,可为震情判定提供重要参考。
吕坚,宋美琴,周龙泉,邵志刚,徐甫坤,查小惠,李金[6](2016)在《基于《中国震例》的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统计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中国震例》(1970—2013年),系统清理了246次M≥5.0震例前的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并结合区域差异进行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的统计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在246次震例中,震前出现地震空区、地震条带的震例数分别为105次、51次,占震例总数的42.7%和20.7%;2随着主震震级的增大,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出现的比例逐渐增大,尤其是7级以上地震,震前出现地震空区的震例数占同类震例总数的83.3%,出现地震条带的震例数占同类震例总数的66.7%,可见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可能是7级以上强震的重要异常判据;3针对整个中国大陆及近海,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的持续时间、展布尺度、起始震级与主震震级存在一定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能够通过95%置信水平的阈值检验;4各主要构造分区的统计结果差异较大,青藏高原北部除地震空区持续时间外,其余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参数与主震震级之间的线性关系均通过阈值检验,南北带中南段和华北地区有个别参数通过检验,天山地区所有参数均未通过检验。
刘艳辉,赵根模,吴中海,李跃华,马丹,蒋瑶[7](2014)在《地震空区法在大地震危险性初判中的应用——以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例》文中认为以ARCGIS系列软件和VS 2010、SQL Server 2008为平台,通过融合集成活动构造、地震地质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在初步建立的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构造空间数据库系统基础上,利用地震围空区方法,针对研究区进行区域大地震危险性中长期预测分析。通过地震信息分时间、分震级的整理与数据输出,分析汇总了11例M≥7.0大震震例的地震空区活动图像以及围空区发震震级与围空区特征与参数。在总结出的经验公式基础上,进一步利用1950—2012年的M≥5.0地震数据,对该区地震围空区的发生与发育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并对未来可能发生大震的发震位置及震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树—鲜水河—小江断裂带所围限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存在6个比较突出的与区域重要的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带或断裂带相对应的大地震围空区,分别是错那—沃卡裂谷,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南汀河断裂—红河断裂,畹町断裂—南汀河断裂,澜沧—景洪断裂东段。这些围空区中主要活动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性与历史地震活动状况也都显示出未来几年至几十年存在发生大地震的危险性,在今后的地震预报工作中应给予特别关注。应用实践表明,通过活动构造数据库的建设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区域大地震围空区的动态分析、辨别及大地震危险性初判。
蒋卉[8](2014)在《利用图像信息学(PI)算法对川滇地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使用基于统计物理概念的图像信息学(PI)算法分析了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研究中所用的数据为川滇地区(20.8°-34.0°N,97.2°-107.0°E)1970年1月1日到2012年6月1日的ML3.0以上的微震目录,算法中的参数设置是0.2°×0.2°的空间网格划分,地震活动的“参考时间窗”、“异常学习时间窗”、以及“预测时间窗”分别是10年、5年、5年。计算得到的热点丛集分布表示预测时间窗内相对的地震危险性,并且对预测的结果进行了ROC检验。利用PI算法对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7.0级地震,以及2013年7月22日的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进行了回溯性检验。结果表明,两次地震的震中都落在PI热点的丛集区。在2013年芦山地震之后,沿着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交汇的“三岔口”地区仍有热点的丛集。因此,在5年尺度上,“三岔口”地区的地震危险行仍值得关注。针对川滇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7级以上强震做了PI算法预测的回溯性检验。作为PI算法的拓展,研究中考虑了活动块体边界带对强震发生地点的约束,并利用活动块体边界带上的热点分布,定性地讨论了7级以上强震可能的发生地点以及变化趋势。考虑到地震目录中地震参数测定的不确定性,通过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地震目录的扰动数字实验(结合川滇地区真实的GR关系以及截止震级的测定不确定性),来检验PI算法的鲁棒性。结果表明,PI算法在面对一系列的震级扰动时表现稳定,这也显示了算法作为预测模型抗干扰的稳定性优点。论文工作在运用PI算法分析川滇地区中长期尺度的地震活动特征的同时,主要关注这一中长期地震预测算法与实际地震监测工作和实际强震预测工作之间的联系。且从强震预测的角度,考虑了活动块体边界带的因素;从地震监测的角度,考虑了震级测定的误差对PI算法的影响。
虞震东[9](2012)在《地下核燃烧假说的重要证据》文中提出本文提供了多方面证据论证地下核燃烧假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第一,氡增多和汞增多是确定无疑的地震前兆,对这两种地震前兆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地内存在着铀、钍元素的核裂变燃烧。第二,通过对五种现象的分析,因为它们都要用氢聚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所以地球内部也存在着核聚变燃烧。第三,地震前地表及浅层热异常是被大量观测结果证实的地震前兆,这种地震前兆也只有用地下核燃烧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第四,地震前兆成带性、大区域前兆场、映震灵敏区和映震灵敏井、震源附近流体、地壳中高导低速层控制强震、地热带和地震带密切相关、地震引起地面沉降等地震研究中发现的七种对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地震理论来说都无法解释的现象用地下核燃烧假说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第五,活断层表面现象和板块运动表面现象的成因用地下核燃烧也都得到了清楚的解释。本文提出,用"地壳视运动"来代替"地壳运动"才是对这种现象的科学表述。此外,还要加上我们以前已经提供的证据。第六,在非洲加蓬的奥克洛铀矿发生过公认的地下核裂变燃烧。第七,通过对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观测资料的分析,证明了该地区地下是一个天然的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第八,通过对我国2008年汶川大地震观测资料的分析,证明了在汶川大地震震源的下面存在着一个异常高温区。这么多的证据足以证明,地下核燃烧假说是能够成立的。从而,建立在地下核燃烧假说基础上、由中国人提出的地质学的宇宙线环境学说和地震学的宇宙线环境学说就有了稳固的基础。
马玉虎,杨晓霞,马震,王培玲[10](2012)在《青海东南部地区中强震前不同阶段的异常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认识青海东南部及其邻近地区构造背景和深入分析区域地震活动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中国震例》资料,系统总结和研究了青海东南部地区中强震前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阶段的地震活动性和前兆异常,获得了青海东南部地区具有区域特色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的震例资料及相关结论。
二、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活动短期异常震例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活动短期异常震例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背景 |
1.1.1 地震预测研究背景 |
1.1.2 地震预测的意义 |
1.1.3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2 论文的内容 |
第二章 方法介绍 |
2.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 |
2.1.1 方法具体内容 |
2.1.2 方法的应用 |
2.2 PI算法 |
2.2.1 方法实现过程 |
2.2.2 方法的应用 |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地震关联现象分析 |
3.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 |
3.1.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 |
3.1.2 资料选取和地震活动情况 |
3.2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关联地震分析 |
3.2.1 震级范围在7.0-7.9 时的关联地震 |
3.2.2 震级范围在6.0-6.9 时的关联地震 |
3.2.3 关联地震分析总结 |
第四章 PI算法对两地区关联地震的检验 |
4.1 计算参数选取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4.2.1 2008 年于田 7.3 地震与汶川 8.0 级地震 |
4.2.2 2015 年皮山6.5 级地震与2016 年门源6.4 级地震 |
4.2.3 其他地震 |
4.3 总结和分析 |
第五章 关联现象解释和震例分析 |
5.1 关联现象解释 |
5.2 震例分析 |
5.2.1 2007 年云南宁洱6.4 级地震 |
5.2.2 2008 年四川汶川8.0 级地震 |
5.2.3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
5.2.4 2013 年甘肃岷县6.7 级地震 |
5.2.5 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 |
5.2.6 2016 年青海门源6.4 级地震 |
5.2.7 2017 年四川九寨沟7.0 级地震 |
5.3 震例分析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热辐射遥感和GNSS的地震温度与位移异常时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热辐射遥感温度测量在地震异常研究的进展 |
1.2.2 GNSS位置测量在地震异常研究的进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本论文的主要物理量及专有名词解释 |
1.5.1 主要物理量 |
1.5.2 专有名词解释 |
1.6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观测理论基础及数据 |
2.1 热辐射遥感温度测量基本理论 |
2.1.1 热辐射基本定律 |
2.1.2 热辐射特性及大气辐射传输相关理论 |
2.1.3 热辐射遥感温度观测及亮温产品 |
2.2 GNSS位置测量基本理论 |
2.2.1 定位基本理论及误差分析 |
2.2.2 GNSS定位数据处理及产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震异常时频分析方法改进优化 |
3.1 地震异常观测时序数据的时频分析 |
3.1.1 小波变换 |
3.1.2 FFT变换功率谱 |
3.2 改进和优化的地震异常时频分析方法 |
3.2.1 小波变换计算的优化 |
3.2.2 FFT功率谱计算的改进 |
3.3 地震异常多尺度时频分析处理软件 |
3.3.1 数据库构建 |
3.3.2 结构数据处理 |
3.3.3 地震异常信息识别与解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辐射遥感地震温度异常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
4.1 热辐射遥感地震温度异常识别 |
4.1.1 地震温度异常时频谱的时空演化图识别法 |
4.1.2 地震温度异常提取与分析过程 |
4.2 震例分析与研究 |
4.2.1 震例选择及数据处理 |
4.2.2 地震温度异常时空演化过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GNSS地震位移异常时序演化特征研究 |
5.1 GNSS地震位移异常识别 |
5.1.1 地震位移异常的时间序列曲线识别法 |
5.1.2 分析处理过程 |
5.2 震例分析与解译 |
5.2.1 汶川8.0级地震位移异常信息提取与解译 |
5.2.2 尼泊尔8.2级地震位移异常信息提取与解译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联合地震温度和位移异常与地震过程关系研究 |
6.1 地震过程的温度异常表现特征 |
6.1.1 地震过程的影响范围表征-温度异常面积大小 |
6.1.2 地震过程的能量大小表征-温度异常幅值和持续时间 |
6.1.3 地震过程的时间表征-温度异常背景变化 |
6.2 地震过程的位移异常表现特征 |
6.2.1 地震过程的能量大小表征-位移异常幅度 |
6.2.2 地震过程的时间表征-位移异常影响范围 |
6.2.3 地震过程的断层滑动方向性表征-位移异常方向特征 |
6.3 联合温度和位移异常的地震过程机制解译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
2 地震学异常 |
2.1 西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图像 |
2.2 青海地区6级地震显着平静及其预测意义 |
2.3 祁连山中东段中等地震增强、有序活动特征 |
2.4 柴达木盆地5级地震对祁连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指示意义 |
3 定点前兆异常 |
3.1 门源形变 |
3.2 湟源倾斜 |
3.3 德令哈水温 |
3.4 乐都数字化气氡 |
3.5 平安水位 |
3.6 电磁异常 |
4 重力和跨断层异常变化 |
5 结论与讨论 |
(4)利用震后GPS资料探测青藏高原东、南边界岩石圈流变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 2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 |
2.1 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
2.1.1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
2.1.2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
2.1.3 四川省连续GPS观测网 |
2.1.4 尼泊尔GPS观测网 |
2.2 GPS数据处理方法 |
2.2.1 数据处理软件 |
2.2.2 组网及划分 |
2.2.3 单日松弛解处理 |
2.2.4 松弛解绑定及参考框架确定 |
2.3 时间序列分析与精度评定 |
2.3.1 时间序列分析 |
2.3.2 数据处理精度评定 |
2.4 同震形变 |
2.4.1 昆仑山地震 |
2.4.2 汶川地震 |
2.4.3 玉树地震 |
2.4.4 芦山地震 |
2.4.5 尼泊尔地震 |
2.5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结果 |
2.6 本章小结 3 青藏高原及周缘季节性垂直形变 |
3.1 GPS/GRACE季节性垂直形变研究背景 |
3.2 GPS资料处理及垂向季节性信号分析 |
3.3 GRACE资料处理及垂向季节性信号分析 |
3.4 GPS/GRACE季节性垂直形变比较 |
3.4.1 周年信号比较 |
3.4.2 WRMS误差降低率分析 |
3.4.3 GPS/GRACE初始相位比较分析 |
3.5 青藏高原及周缘垂直项季节形变的特征 |
3.5.1 龙门山地区 |
3.5.2 喜马拉雅地区 |
3.5.3 云南地区 |
3.6 讨论 |
3.6.1 GPS观测数据长短对结果的影响 |
3.6.2 与以往研究结果比较 |
3.7 本章小结 4 震后形变机理及模拟方法 |
4.1 孔隙弹性回弹模型 |
4.2 震后余滑模型 |
4.2.1 运动学反演模型 |
4.2.2 应力驱动余滑模型 |
4.2.2.1 摩擦余滑模型 |
4.2.2.2 无摩擦余滑模型 |
4.2.2.3 剪切带低黏度薄板片模型 |
4.3 黏弹性松弛模型 |
4.3.1 本构关系 |
4.3.2 计算方法 |
4.3.2.1 解析法 |
4.3.2.2 有限元法 |
4.4 综合模型 |
4.5 本章小结 5 汶川地震震后形变机理研究 |
5.1 同震形变模型概述 |
5.2 震后形变观测资料与处理 |
5.2.1 震后形变观测资料 |
5.2.2 数据处理与震后形变 |
5.2.2.1 长期线性运动改正 |
5.2.2.2 周期信号改正 |
5.2.2.3 阶跃信号改正 |
5.2.2.4 震后形变分析及结果 |
5.3 汶川地震震后形变模拟 |
5.3.1 孔隙弹性回弹模型 |
5.3.2 震后余滑模型 |
5.3.2.1 “A结果”反演的结果 |
5.3.2.2 “B结果”反演的结果 |
5.3.3 黏弹性松弛模型 |
5.3.3.1 “A结果”约束的流变结构 |
5.3.3.2 “B结果”约束的流变结构 |
5.3.4 综合模型 |
5.4 讨论 |
5.4.1 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
5.4.2 青藏高原弹性层厚度对结果的影响 |
5.4.3 地球物理深部探测 |
5.4.4 龙门地区侧向岩石圈流变结构 |
5.4.5 汶川地震震后形变对鲜水河中南段应变场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6 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机理研究 |
6.1 尼泊尔地震同震滑动分布 |
6.1.1 同震形变场资料 |
6.1.2 断层几何 |
6.1.3 反演方法 |
6.1.4 同震滑动分布 |
6.2 震后形变观测资料及处理一 |
6.2.1 震后形变监测网 |
6.2.2 GPS资料处理 |
6.2.3 震间长期运动速率 |
6.2.4 周期形变 |
6.2.5 同震阶跃 |
6.2.6 震后形变分析 |
6.3 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模拟 |
6.3.1 孔隙弹性回弹 |
6.3.2 震后余滑模型 |
6.3.2.1 运动学震后余滑模型 |
6.3.2.2 应力驱动的震后余滑模型 |
6.3.3 黏弹性松弛模型 |
6.3.3.1 青藏高原上地幔流 |
6.3.3.2 青藏高原下地壳流 |
6.3.3.3 印度板块上地幔流 |
6.3.4 综合模型 |
6.4 讨论 |
6.4.1 震后垂直形变特征 |
6.4.2 流变结构对结果的影响 |
6.4.2.1 青藏高原弹性层厚度与下地壳黏滞系数的耦合关系 |
6.4.2.2 青藏-印度转换位置与青藏下地壳黏滞系数的耦合关系 |
6.4.3 侧向非均匀岩石圈流变结构与动力学 |
6.4.4 与其他震后模型的比较 |
6.4.5 库伦应力变化与地震危险性 |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
(5)基于震例的地震电磁异常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选取 |
2 中国大陆电磁异常概况 |
2.1 测项数量 |
2.2 区域差异性 |
2.3 根据时间的异常分类 |
2.4 敏感点 |
3 电磁异常特征的统计结果 |
3.1 异常测项与主震震级的关系 |
3.2 异常特征与主震的关系 |
3.3 地电阻率异常特征的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6)基于《中国震例》的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统计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中国震例》概况 |
2 地震空区特征统计分析 |
2.1 地震空区震例概况及分布特征 |
2.2 地震空区持续时间与主震震级关系 |
2.3 地震空区围空起始震级与主震震级关系 |
2.4 地震空区长轴尺度与主震震级关系 |
3 地震条带特征统计分析 |
3.1 地震条带震例概况及分布特征 |
3.2 地震条带持续时间与主震震级关系 |
3.3 地震条带起始震级与主震震级关系 |
3.4 地震条带长度与主震震级关系 |
4 讨论与结论 |
(7)地震空区法在大地震危险性初判中的应用——以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与实现 |
1.1 数据内容与数据来源 |
1.2 数据库数据基本特征及数据库设计实现 |
2 基于地震空区方法的大地震危险性初判 |
2.1 关于地震围空区理论 |
2.1.1 地震带或断裂带上的空区或空段 |
2.1.2 区域性环形地震围空区 |
2.2 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构造概况 |
2.3 围空区图像辨识与普适性检验 |
2.3.1 1950-8-15 M 8.6察隅地震 |
2.3.2 1951-11-18 M 8.0当雄地震 |
2.3.3 2008-5-12汶川8.0级地震 |
2.3.4 历史地震围空区特征值的统计分析 |
2.4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对经验公式的检验 |
2.5 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地震危险性分析初判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1.1 地震围空区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
3.1.2 地震围空区与断裂活动危险性的关系 |
3.1.3 活动构造空间数据库在地震围空区分析中效果明显 |
3.2 主要结论 |
3.2.1 西南地区地震空区现象显着 |
3.2.2 围空区发震震级与围空区平均震级珚m和围空时间T之间的线性关系明显 |
3.2.3 地震围空区和地震危险区的初判与其中危险断裂的判定 |
3.2.4 利用经验公式预测未来区域大震危险区可能发生的大震震级 |
3.2.5 活动构造空间数据库在地震围空区初判中快速有效 |
(8)利用图像信息学(PI)算法对川滇地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统计地震学的研究与进展 |
1.1.1 地震活动中的统计规律 |
1.1.2 统计地震学与地震预测预报 |
1.1.3 地震预测预报的统计检验 |
1.2 基于地震活动性的PI算法 |
1.2.1 地震活动性分析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
1.2.2 图像信息学(PI)算法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框架 |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2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图像信息学(PI)算法的应用与改进:近期研究进展 |
2.1 图像信息学(PI)算法及其应用 |
2.1.1 PI算法在南加州地区的应用 |
2.1.2 PI算法在日本地区的应用 |
2.1.3 PI算法在台湾地区的应用 |
2.1.4 PI算法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应用 |
2.1.5 PI算法在全球范围的应用 |
2.2 PI算法的改进 |
2.2.1 川滇地区与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运用PI算法的尝试 |
2.2.2 ETAS模型“去丛”及其对PI算法的影响 |
2.2.3 PI算法与RTP方法结合 |
2.2.4 PI算法应用于电离层 |
2.2.5 定位误差对PI算法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章 基本算法与数据资料 |
3.1 PI算法的实现 |
3.2 地震预测的统计检验方法 |
3.3 研究区的构造背景 |
3.4 研究区与CESP中国检验中心 |
3.5 地震目录的选取和基本参数设置 |
3.6 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PI算法的两个实际震例检验 |
4.1 汶川地震的回顾 |
4.2 PI算法的回溯性检验:芦山地震 |
4.2.1 芦山地震概况 |
4.2.2 芦山地震前的热点分布以及讨论 |
4.3 PI算法的回溯性检验:岷县漳县地震 |
4.3.1 岷县漳县地震概况 |
4.3.2 岷县漳县地震前的热点分布以及讨论 |
4.4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从块体边界带的角度看PI算法:PI算法用于强震危险性估计的尝试 |
5.1 研究7级以上强震的意义 |
5.2 中国大陆活动块体边界带 |
5.3 川滇地区7级强震的热点分布 |
5.4 川滇活动块体边界带和龙门山断裂带 |
5.5 川滇活动块体边界带的PI热点分布 |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震级不确定性与PI算法的稳定性 |
6.1 震级测定的不确定性 |
6.2 震级扰动处理 |
6.2.1 朝鲜三次核爆事件确定震级的高斯分布 |
6.2.2 按震级分布增加地震事件到PI计算中 |
6.2.3 考虑GR定律的数字模拟实验 |
6.2.4 不同截止震级下震级扰动处理 |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和后记 个人简介 |
(9)地下核燃烧假说的重要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内肯定存在核裂变燃烧 |
1.1 大幅度氡增多地震前兆 |
1.1.1 大幅度氡增多地震前兆的几个典型事例 |
1.1.2 大幅度氡增多地震前兆的成因 |
1.2 大幅度汞增多地震前兆 |
1.2.1 大幅度汞增多地震前兆的几个典型事例 |
1.2.2 大幅度汞增多地震前兆的成因 |
1.3 地内肯定存在核裂变燃烧 |
2 地内也存在核聚变燃烧 |
2.1 大幅度氦增多地震前兆 |
2.1.1 大幅度氦增多地震前兆的典型事例 |
2.1.2 伴随大地震的氦增多现象的距离变化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的澜沧县发生了7.5级大地震 (22.8°N, 99.6°E) 。地震后于1989年年中科研人员采集和分析了地震区域温泉气体的氦和氢含量。见表1. |
2.1.3 大幅度氦增多地震前兆的成因 |
2.1.4 建议我国对地震的地下流体监测中要同时测定3He和3H |
2.1.5 并非每次地震前都能观测到氦气和氡气、汞气的地震前兆 |
2.1.6 某些解释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的假说是地下核燃烧假说的补充 |
2.2 地内核聚变燃烧的另一个重要证据 |
2.3 地内也存在核聚变燃烧 |
3 地表及浅层热异常地震前兆 |
3.1 地表热红外地震前兆 |
3.2 地表及浅层热异常地震前兆的其它事例 |
3.2.1 地温地震前兆 |
3.2.2 水温地震前兆 |
3.2.3 地震前地表气温增温 |
3.3 地表及浅层热异常地震前兆的成因 |
4 若干地震现象的成因或原因 |
4.1 地震前兆成带性的成因 |
4.2 大区域前兆场的成因 |
4.3 映震灵敏区和映震灵敏井的成因 |
4.4 震源附近流体的成因和预测地震的新思路 |
4.4.1 震源附近流体的成因 |
4.4.2 预测地震的新思路 |
4.5 地壳中高导低速层控制强震的原因 |
4.6 地热带和地震带密切相关的原因 |
4.7 地震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 |
4.8 活断层表面现象的成因 |
4.9 板块运动表面现象的成因和地壳视运动 |
(10)青海东南部地区中强震前不同阶段的异常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 |
2 区域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 |
3 长期、中期、短期、临震阶段异常和群体性异常特征 |
3.1 不同阶段异常统计特征 |
3.2 不同阶段的各类异常统计分析 |
3.3 青海东南部地区中强震前群体性异常时间 特征 |
4 短期和临震阶段的典型前兆异常 |
4.1 流体异常特征 |
4.2 平安电磁波短临异常特征 |
5 中强震前不同阶段的预测指标总结 |
6 结论与讨论 |
四、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活动短期异常震例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段博儒.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2]基于热辐射遥感和GNSS的地震温度与位移异常时频特征研究[D]. 魏从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0(01)
- [3]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异常分析[J]. 马玉虎,马震,杨晓霞,王培玲,余娜,李霞,刘文邦. 高原地震, 2017(04)
- [4]利用震后GPS资料探测青藏高原东、南边界岩石圈流变结构[D]. 赵斌. 武汉大学, 2017(06)
- [5]基于震例的地震电磁异常特征研究[J]. 何康,郑海刚,李军辉,王俊. 地震, 2016(04)
- [6]基于《中国震例》的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统计特征[J]. 吕坚,宋美琴,周龙泉,邵志刚,徐甫坤,查小惠,李金. 地震, 2016(04)
- [7]地震空区法在大地震危险性初判中的应用——以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例[J]. 刘艳辉,赵根模,吴中海,李跃华,马丹,蒋瑶. 地质力学学报, 2014(03)
- [8]利用图像信息学(PI)算法对川滇地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的研究[D]. 蒋卉.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03)
- [9]地下核燃烧假说的重要证据[J]. 虞震东. 前沿科学, 2012(03)
- [10]青海东南部地区中强震前不同阶段的异常特征研究[J]. 马玉虎,杨晓霞,马震,王培玲. 高原地震,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