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要积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

住宅产业要积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

一、住宅产业应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晶[1](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白宇航[2](2019)在《S地产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S地产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大型民营企业,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为适应市场消费升级需要,继续实行S地产集团固有战略已不能满足集团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S地产集团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做出新的战略规划,以帮助集团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本文从S地产集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以战略管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相关战略管理分析模型和方法,分别从集团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出集团面临的威胁与机会及优势与劣势,制定出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指出在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S地产集团一方面要整合自身优势,通过对产品和细分市场的深度开发,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销售业绩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优化企业产业布局,结合市场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拓展文旅、养老、医疗地产等相关多元化业务,逐步实现从传统地产开发商向新兴地产运营服务商转型升级,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韩欣宇[3](2018)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经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城乡社会经济面临剧烈的发展转型。特别是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乡村在城乡关系重塑中要素单向性外流,导致地域要素组织与功能结构演进出现诸多变动。乡村住区的发展与空间重构既是客观现实又是未来趋势,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增强本土理论的知识贡献和规划技术的实施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论文研究了城乡关系变迁与乡村住区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阶段特征,借助理论透视厘清城乡关系驱动下乡村住区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城乡要素重组对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演进的作用机理。进而重点研究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要素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功能结构调整的影响,提出解决现阶段乡村住区发展困境的整体思路。其次,根据城乡关系重塑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建构了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明确空间重构的理论取向,研究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和运行机制,以及组织实施的内容、要素和层次。第三,结合空间重构的组织框架,论文建构了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乡村住区发展的复杂性和重构的差异性归纳住区空间重构的类型及特征,进而研究乡村住区空间重构模式,从建设过程、动力机制和影响意义等方面总结创新发展经验,最后提出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和支撑策略。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城乡关系重塑是一种影响乡村发展的最具渗透力的驱动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要素组织方式和功能结构调整推动住区空间重构;2)城乡统筹阶段,城乡要素流动和配置的方式显着变化,导致乡村住区出现人口流失加剧、土地利用低效、发展资本不足和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应通过重塑乡村的地位与价值、优化地域资源利用方式和推进地方性空间生产等思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转变;3)乡村住区空间重构是乡村发展的正向演进过程,应利用人为的空间干预与调控手段,优化系统的要素配置、空间演进和功能拓展,从而实现乡村自主发展能力和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4)在乡镇地域尺度下应用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发展度和重构度识别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类型,发现不同类型住区呈圈层布局结构且重构需求差异显着;5)新时期乡村住区应采取“内外联动”的重构路径,通过提升存量供给水平、优化城乡产业分工和加强公众参与程度等方法,发挥空间规划的引导作用;采取加速资源整合、壮大集体经济和鼓励村社自治等手段,提升乡村自主发展能力。

张浩[4](2018)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级新区居住用地特征与规划优化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意识到知识和消费经济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世界城市的功能将逐步从产品和资本输出转向知识和文化输出,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以“软实力”为核心的新一轮城市竞争已经拉开序幕。我国各大城市目前都处于经济转型、空间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知识城市尤为重要。目前国内有关城市新区的研究大多聚焦在产业经济层面,对于居住空间的关注度总是退居城市中心、产业用地等之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忽视了转型背景下居住空间的演变,从而造成居住空间整体发展比较粗放的现状。本文选择从居住用地的视角切入,对城市新区居住用地宏观层面上的空间形态与微观层面上空间品质管控规划进行研究,选取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深入分析居住用地的演变过程、分布特征并剖析现状问题,深刻揭示城市新区转型背景下居住用地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规划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包括1-3章。第1章首先对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区域、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在明确了对象和大背景的前提下,制定出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第2章首先明晰了本文重点研究的几个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随后从国家级新区及其居住空间相关研究和国内外知识城市相关研究两方面回顾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当下国家级新区居住空间的相关研究大多只是作为新区现状问题的一类被提及,且多聚焦于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居住空间、某一小片居住空间的问题以及产城融合问题,从宏观整体视角审视国家级新区居住空间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第3章分析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下城市空间的转变,首先归纳总结了转型为知识城市应具备的条件和知识城市的类型,接下来指出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城市空间将出现多维度空间、土地利用更加兼容混合、城市空间将呈现新的集聚与分散,最后辨析了普通城市与国家级新区居住用地发展的差异。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实证案例,包括4-6章。第4章分析了知识经济理念下两江新区的转型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两江新区的基本概况,接下来分析了其他国家级新区相似发展阶段的应对策略,最后阐明了两江新区的转型发展趋势。第5章研究了了两江新区居住用地的发展历程、问题及动力机制,首先把两江新区居住用地演变历程划分为起步、平稳增长、加速增长三个阶段,其次指出现状居住用地发展存在两大特征和五大问题,最后从政策、经济、技术和个体四个层面总结新区居住用地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第6章基于以上所有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科学展望新区居住用地未来的演化方向及规划优化,并以两江新区水土片区为例,进行居住空间定性和定量的规划初探。第三部分为研究结果:第一,知识经济发展理念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第二,两江新区居住用地布局呈现两大特征和五大问题;第三,转型背景下两江新区居住用地发展呈现“知识化”需求;第四,规划理念和方法需与时俱进以应对城市“知识化”的转变。

李俊德[5](2014)在《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研究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均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主体,不仅其户数占全体企业户数均逾九成五,且提供约三分之二就业岗位机会,且孵育未来大企业、促进经济成长、增进社会安定与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对经济社会稳定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金融界、及企业界进行广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生产模式更加灵活,在促进就业、打破垄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稳定与刺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重新审视,经济实践推动了理论的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理论逐步形成。尽管中小企业发展理论日臻完善,近几年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商业银行也努力尝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越发明显,「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之道在于营造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亦即进行金融制度的创新,即建立金融制度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完整金融制度。另中小企业之所以融资困难之最重要原因在于其经营体质薄弱,面对外在环境恶化之抵抗力相对较差,金融机构即认为中小企业是贷款风险较大的一群。因此须进行扎根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健全体质,着手改造中小企业经营体质,将会改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刻板印象,也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之最佳保证,包括中小企业应不断充实自我提升、完善中小企业经营所需各功能协助之服务机构、建构中小企业辅导服务网络等。因此,如何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建构优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与制度,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之问题是本论文之研究目的。惟本论文内涵精髓贵在实践,尤其在扎根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健全体质方面,可选择适当试点落实实践,相信可使我国中小企业有焕然一新的气象。

李道勇[6](2014)在《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文中提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及持续快速城镇化的冲击,我国大都市区正面临着进一步巨型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必须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由高强度单中心向功能相互渗透的多中心空间结构转变,并通过建立高效便捷的联系通道以提高综合承载力,才能适应大都市区的发展需求。新城作为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体系和高密度城镇群体的有机组成单元,是承载大都市区城市功能的重要节点,也是推动大都市区整体功能与结构优化的关键地区,轨道交通则因其快捷、准时、安全、大容量的特点能有效提高新城与其他城市组团的交通可达性而成为区域空间联系的首选。实践证明,实现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是大都市区建构多中心空间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大都市区高密度空间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全文始终贯穿着如何实现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对世界各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进行剖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发展的一般现象与普遍规律为导向,梳理了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主导现象并对问题进行了归纳,结合国际实践活动的研究,总结了影响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新城与轨道交通的建设动机、内在关系以及功能空间的组织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论文通过综合分析新城的建设条件、轨道交通的建设时机及其类型等,提出不同状态下轨道交通与新城在时序配合上的协调对策。开发前必须客观论证新城与轨道交通的建设可行性,合理选择轨道类型,加强二者之间的联合开发,科学确定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新城土地开发时序。主城区内外轨道交通线路在功能定位、技术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基于新城组团的优先发展,论文首先对外围轨道线路的速度目标值进行了探讨,对沿线站点类型、站点间距及其影响区范围进行了综合研究,然后从新城空间布局、土地使用类型、开发强度、土地利用价值等方面对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土地使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功能空间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如何通过产业空间建设促进主城区内部的功能梯度转移以及缺失功能的培育,应从大都市区整体产业结构的布局与整合的角度出发,主动承接主城区转移产业,并借助轨道交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空间,逐渐实现新城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升级与转换,进而实现主城功能内涵的提升与新城功能的外延扩张和成长。同时,新城中心区的有效供给是主城功能疏解的源动力,发挥轨道交通的通达优势,培育新的、强大的新城中心才能实现主城区功能空间重叠的有机疏解。论文通过明确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目标,从新城的产业、创新、生态、文化、健康五个角度出发,构建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理论方法,对空间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和过程进行评价分析,进而为揭示矛盾成因和协调管理提供分析基础。最后,论文分别从区域与新城两个层面提出促进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整合策略与规划方法,并对相关的制度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

简志旭[7](2013)在《BF室内设计公司在大陆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大陆室内设计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高端住宅设计。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下,BF室内设计公司在大陆市场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本文主要探讨BF室内设计公司在大陆市场营销战略及未来方向,谈谈应该采取何种营销战略以能在竞争激烈及经济快速变动的脉络下立足大陆市场,为未来进一步迈向全球市场做好准备。根据SWOT分析,虽然BF室内设计公司的创新能力、客服能力、工厂制造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工程品管能力、讯息管理能力、运用优秀人才能力、工程成本监管能力从2011年至2013年呈现成长趋势,但相较于其他竞争者,仍有待改善;外语沟通能力是最需要加强的能力,其在全球化时代尤为重要。在外部机会方面,大陆室内设计每年产值高达二千四百亿人民币,服务质量是大陆消费者选择室内设计公司的主要考虑因素,BF室内设计公司已在台湾积累了许多高端服务经验及敏感度,能够将其应用至大陆市场。在外部竞争方面,面临来自香港、新加坡、韩国、英国、荷兰、台湾等早已在大陆市场经营许久的企业。据此,遂行提出目标市场战略、开拓市场战略、价格战略、提升企业形象战略、品牌战略、顾客管理战略等,并研拟评估指标,作为未来调整营销战略方向之依据。

徐群[8](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段楠[9](2012)在《城市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理论视角来看,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研究被视为经济地理研究中文化转向趋势的一部分,作为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学科的区域经济学理应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将其纳入本学科研究体系,以推进自身的发展。而从区域经济学自身研究体系来看,区位选择与聚集是这一体系的核心内容,但无论是农业区位论还是工业区位论,它们都是后工业社会之前的产物,它们都忽视了对人的能动性与社会人文因素的分析,这使得它们都无法有效解决以人才为主要投入要素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选择与聚集问题。同时,区域经济学缺少微观基础,这是导致该学科不能彻底融入主流经济学大家庭的根本所在,而区位选择到聚集的逻辑演绎被视为填补这一缺失的合适选择。因此,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选择与聚集问题,并沟通二者间的逻辑演绎,既是对社会科学领域文化转向趋势的回应,也是对区域经济学自身体系框架在后工业社会下的更新与填充。从现实视角来看,文化创意产业被广泛视为后工业社会时代背景下,主导城市未来发展与支撑城市经济体系持续更新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城市经济竞争力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级城市都对其投以了极大的热情,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潮。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各级城市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作为高端产业,它是否适合在所有城市中大范围发展仍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选择与聚集影响因素为准确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在后工业时代,产业结构升级就是产业结构的软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产物,也是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结构软化间存在双向互动,透彻理解这种互动关系,也为解答文化创意产业是否适合在所有城市中大范围发展提供了一个参考。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即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城市软实力提升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共计七章。第一部分为本文的引论,包括第一章及第二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及中外文献综述,并对全文的写作框架及创新点等内容进行了概括性说明。第二章的内容在于说明为何城市应该是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最佳视角,本章简要分析了城市、经济与文化三者间的两两互动关系,说明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属性,为下文的写作进行了必要的铺垫。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核心章节,包括第三章到第六章,依据文章的内容特点,将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第三章及第四章,可视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微观分析。第三章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城市)选择问题,在概述传统区位理论的缺陷及相应改进后,引入城市便利性及相关理论。并以此为基础,采用两段论式的分析方法,首先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的区位选择问题,然后分析文化创意企业的区位选择问题,较为完备的解决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第四章是第三章的逻辑递进,在简要回顾聚集理论之后,仍采用两段论式的分析方法,系统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从区位选择到聚集的逻辑演绎过程。之后,应用多元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城市聚集的影响因素。下篇包括第五章及第六章,可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宏观分析。第五章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软化的双向互动关系,并以文化创意产业数据获取相对容易的北京及上海两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北京市数据为基础建立的面板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前向软化极大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上海市数据为基础进行的投入产出分析,在印证产业结构前向软化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证明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产业机构后向软化存在促进作用。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软实力的关系,城市吸引力、城市凝聚力及城市形象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城市吸引外部人口及资金;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有益于城市更新及城市营销,是城市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载体。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包括第七章。这一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设想。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概略性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所在。

王友良[10](2012)在《人本楼市构建的伦理之维》文中研究指明任何社会都是一种道德秩序,它扎根于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在楼市运行中,主体对住宅主导价值认识的偏离,负价值对正价值的侵犯,是导致我国“问题楼市”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为了避免社会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应当对“问题楼市”施以伦理之力,进行楼市价值的重构。从对我国楼市问题的实然审视入手,以对“问题楼市”的价值分析作为思辩的逻辑起点,在应用伦理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以提出我国楼市需要价值重构的观点为中介,提出人本楼市的价值观和人本楼市构建的伦理对策作为研究的逻辑终点。楼市价值的重构,是对住宅商品的“经济一福利”二重属性的认同与合伦理选择。只有对楼市进行价值重构,即以满足广大民众居住需要和幸福感的基本价值取向来统一社会共识,形成关于发展楼市的共同愿景和心灵契约,构建以人为本的楼市,才是真正解决楼市问题的正本清源之道和突破之思。对“问题楼市”施以伦理之力,必须在楼市价值观的指导下构建“人本楼市”的伦理对策体系。该体系可以综合“楼市主体维”和“伦理范畴维”进行构建。基本思路是强调政府的道德责任、企业的伦理经营以及民众的幸福消费的协同。市场的固有的缺陷并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人本楼市不会白发形成。解决市场失灵和道德失衡的问题还得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需要政府责任(特别是道德责任)的投入。为此,政府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的辨证关系。基于构建人本楼市的责任目标,政府的责任体系应当以政策制定与执行为根本,以维持住宅供求平衡、制衡经济利益关系和落实住房保障为工作抓手。无论善还是恶,都是以利益为深层基础的。在楼市利益关系的调节中,政府通过政策与法规对企业的经营进行他律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企业的良知。经营伦理和伦理经营就是企业良知与自律的体现,是企业参与人本楼市构建的主体力量。企业伦理经营可以有不同的思想境界。第一境界是“合法规经营”,第二境界是“合市场经营”,第三境界是“合责任经营”。相对而言,“合法规”是企业伦理的低线,“合市场”是中线,“合责任”则是高线。从“合法规”到“合市场”,再到“合责任”,是企业经营伦理观的进化,是伦理经营力度的提升。住者有其居,是人权的一种体现,也是民众生活幸福的一大观察点。以人为本楼市的构建,需要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按照我国的文化传统,安居乐业是民众的一种基本需求,民众通过安居乐业可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体验居住条件改善所带来的幸福体验。住宅消费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伦理问题。构建人本楼市,需要广大消费者能够成为人本楼市中的伦理主体。因此,应当通过宣传与学习让大众了解幸福的内涵,树立幸福消费观,自觉进行楼市的合法消费、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二、住宅产业应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产业应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跨学科理论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综合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三)综合性设计
        (四)综合课程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一 交叉性设计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二 跨界设计
        (一)关于跨界设计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三 边缘设计
        四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二)关于总体设计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一)艺术的综合性
        (二)综合性艺术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一)观念体现
        (二)超越媒介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二)实验设计课程
        (三)毕业设计课程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二 教学组织形式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结论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S地产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及内容
        一、企业战略定义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第二节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一、多元化战略理论
        二、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战略理论
    第三节 战略分析方法及模型
        一、PEST分析法
        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S地产集团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一节 S地产集团发展现状
        一、集团简介
        二、集团发展情况及重大并购事件
    第二节 S地产集团目前发展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一、S地产集团目前发展战略
        二、S地产集团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地产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三、社会环境分析
        四、技术环境分析
    第二节 行业环境分析
        一、行业总体环境分析
        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地产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集团资源分析
        一、财务资源
        二、人力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商业资源
        五、政府资源
    第二节 集团核心能力分析
        一、融资能力
        二、营销能力
        三、特色品牌建设能力
        四、软实力
    第三节 S地产集团SWOT分析
        一、SWOT分析
        二、SWOT组合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地产集团发展战略规划
    第一节 S地产集团战略目标设立
        一、战略目标设立的整体思路
        二、战略目标的设立
    第二节 S地产集团公司层战略规划
        一、相关多元化战略
        二、战略联盟
    第三节 S地产集团业务层战略选择
        一、产品开发战略
        二、市场开发战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地产集团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财务保障措施
        一、拓宽融资渠道
        二、降低负债率及去杠杆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保障措施
        一、优化部门设计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节 土地资源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降低拿地成本
        二、严格控制拿地规模
    第四节 风险防范保障措施
        一、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二、政策风险及应对措施
        三、业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系统发展转型的时代背景
        1.1.2 乡村发展与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议题
        1.1.3 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借助空间规划落实国家乡村发展相关政策
        1.2.2 理论意义:城乡规划学科理论建设与完善的重要补充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畴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典型实践
    2.1 国内相关研究与典型实践
        2.1.1 针对乡村住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2.1.2 新时期国内乡村住区建设典型实践
        2.1.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典型实践
        2.2.1 针对乡村住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2.2.2 发达国家乡村住区建设的实践经验
        2.2.3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2.3 本章小节
第3章 城乡关系变迁下乡村住区发展演变及规律
    3.1 自然均衡阶段(1949 年以前):住区建设的历史基点
        3.1.1 早期均衡城乡关系
        3.1.2 住区系统基本形成
        3.1.3 住区单元稳步生长
        3.1.4 住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二元隔离阶段(1949~1978 年):国家总体性支配住区发展
        3.2.1 二元结构下乡村封闭的发展环境
        3.2.2 社会经济功能变迁分化住区格局
        3.2.3 住区单元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3 城乡联系恢复(1978~2002 年):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影响
        3.3.1 城乡关系调整改变乡村发展环境
        3.3.2 居住改善的需求推进住区建设
        3.3.3 乡村工业化延续分散格局
        3.3.4 乡村城镇化促进均衡集中
        3.3.5 园区建设与土地供应紧张
        3.3.6 村镇规划的介入与引导
    3.4 城乡关系变迁下乡村住区的演变规律与机制
        3.4.1 城乡相互作用决定住区发展趋向
        3.4.2 要素重组驱动地域空间功能变迁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问题与调整
    4.1 城乡关系进入反哺与统筹阶段
        4.1.1 加强要素供给,改善发展条件
        4.1.2 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4.1.3 创新经营体制,破除制度壁垒
    4.2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4.2.1 乡村劳动力流动加剧
        4.2.2 农业基础地位降低
        4.2.3 自主发展资本不足
        4.2.4 自然生态本底恶化
    4.3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4.3.1 高流动性社会冲击生活基础
        4.3.2 土地利用方式限制生产发展
        4.3.3 外部冲击促成地域生境变迁
    4.4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调整思路
        4.4.1 重塑乡村的地位与价值
        4.4.2 优化地域资源配置水平
        4.4.3 强化“地方性空间”生产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理论的提出
    5.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取向
        5.1.1 国外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相关理论
        5.1.2 国内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指导思想
    5.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
        5.2.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概念
        5.2.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特征
    5.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运行机制
        5.3.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模型
        5.3.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目标规则
        5.3.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
    5.4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组织实施
        5.4.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层次
        5.4.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内容
        5.4.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要素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类型划分方法及特征识别
    6.1 基于“发展—重构”的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建构
        6.1.1 评价分析流程与方法选择
        6.1.2 研究对象及相关资料来源
        6.1.3 乡村住区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及评测
        6.1.4 乡村住区重构水平评价方法及评测
        6.1.5 乡村住区“发展—重构”综合评价结果
    6.2 基于“发展—重构”的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特征分析
        6.2.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分布特征
        6.2.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类型的识别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创新模式与实现路径
    7.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创新模式
        7.1.1 基于生活空间优化城乡聚居格局
        7.1.2 基于生产空间激发产业经济活力
        7.1.3 基于生态空间盘活山水田园资源
    7.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
        7.2.1 外部拉力:空间规划的引导路径
        7.2.2 内部推力:自主发展的实施路径
    7.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支撑策略
        7.3.1 人:解除福利捆绑,培育职业农民
        7.3.2 村: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3.3 产:挖掘存量土地的综合效益
        7.3.4 景:人文自然开发与保护并举
    7.4 本章小节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级新区居住用地特征与规划优化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区域、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区域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框架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及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知识经济
        2.1.2 国家级新区
        2.1.3 居住用地
    2.2 相关理论梳理
        2.2.1 知识城市理论
        2.2.2 新城市主义
    2.3 相关研究动态及评述
        2.3.1 国家级新区及其居住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外知识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3 知识经济理念下城市空间特征分析
    3.1 知识城市硬件条件及类型
        3.1.1 构建知识城市应具备的条件
        3.1.2 知识城市的主要类型
    3.2 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下城市空间的转变
        3.2.1 城市土地利用更加兼容混合
        3.2.2 城市出现多维度空间并且互动发展
        3.2.3 城市空间呈现新的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
    3.3 普通城市与国家级新区居住用地发展的差异
        3.3.1 城市体量不同
        3.3.2 城市发展支撑、转型动力强度不同
    3.4 本章小结
4 知识经济理念下两江新区转型发展趋势
    4.1 两江新区基本概况
        4.1.1 区位优势——西部大开发强劲动力,内陆开放重要门户
        4.1.2 战略定位——改革、创新、优化建设的示范窗口
        4.1.3 经济产业——经济总量稳中有升,优化产业结构
        4.1.4 生态环境——山水纵横,景观资源优越
        4.1.5 社会人文——前景吸引人口内迁,年龄构成年轻化
    4.2 其他新区相似发展阶段研究
        4.2.1 两江新区与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异同
        4.2.2 深圳特区与浦东新区转型发展的应对策略
    4.3 两江新区转型发展的趋势
        4.3.1 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
        4.3.2 服务业高端化的突破
        4.3.3 战略新兴产业的突破
        4.3.4 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提升
    4.4 本章小结
5 两江新区居住用地的发展特征、问题及动力
    5.1 两江新区居住用地的发展特征
        5.1.1 第一阶段
        5.1.2 第二阶段
        5.1.3 第三阶段
    5.2 知识经济背景下两江新区居住用地特征
        5.2.1 居住用地布局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圈层式”布局特征
        5.2.2 新的发展理念与旧的发展趋势共存
    5.3 两江新区现状居住用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5.3.1 城市中心感弱,土地利用效率低,缺乏人气
        5.3.2 住房成交量高,部分区域空置率高,投资现象明显
        5.3.3 现有住房结构未能很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5.3.4 受建设时序制约,生产生活建设不同步
        5.3.5 居住分异有加重趋势
    5.4 两江新区居住用地演变的动力机制
        5.4.1 政策层面动力机制
        5.4.2 经济层面动力机制
        5.4.3 技术层面动力机制
        5.4.4 个体层面动力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知识经济驱动下两江新区居住用地演化方向及规划优化
    6.1 两江新区人口结构特征与居住需求分析
        6.1.1 两江新区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6.1.2 两江新区人口住房需求特征分析
    6.2 两江新区居住空间品质诉求
        6.2.1 如何满足前沿产业需求,塑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6.2.2 如何利用区域自然资源,营造山水特色的居住空间
        6.2.3 如何挖掘本土文化,构建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
        6.2.4 如何彰显生态可持续理念,打造引领西部的品质示范社区
        6.2.5 如何维护社会公平,实现混合有机的居住空间
    6.3 居住用地演化方向
        6.3.1 宏观方向
        6.3.2 中观方向
        6.3.3 微观方向
    6.4 具体案例解析
        6.4.1 片区代表选择
        6.4.2 水土片区居住空间类型划分
        6.4.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的居住用地评价
        6.4.4 高品质住宅区及保障型社区选址布局原则
        6.4.5 水土片区居住用地建设指引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7.1.1 主要研究结论
        7.1.2 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7.2.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两江新区居住空间居民调查问卷
    C.两江新区直管区现状所有居住小区及分类一览表
    D.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特征一览表
    E.英国、日本和香港地区居住用地分类标准

(5)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研究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相关理论之文献探讨
    第一节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相关理论
    第二节 文献评析
    第三节 建构适合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的必要性
第三章 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第一节 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之重要作用与理论分析
    第二节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之经验
    第三节 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中小企业政策金融机制架构模式之启示
第四章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第一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之功能
    第二节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制度
    第三节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证制度
    第四节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制度之经验
第五章 落实中小企业辅导体系
    第一节 台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经营诊断与经营辅导间之关联性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辅导体系
    第四节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辅导机制
    第五节 提升中小企业负责人素质
    第六节 防范中小企业财务危机之机制
第六章 结论—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
    第一节 基础建设—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第二节 扎根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健全体质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中心高密度集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1.1.2 城乡空间一体布局: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1.1.3 大都市区空间重构:快轨时代”的新城开发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上篇 理论与经验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研究范畴与研究视角的确定
        2.1.1 大都市区概念界定
        2.1.2 多中心的概念与内涵
        2.1.3 新城概念的再认识
        2.1.4 轨道交通的分类与特征
        2.1.5 研究视角的建立
        2.2 交通引导大都市区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2.2.1 对空间演化过程与特征的归纳
        2.2.2 对空间发展机理与机制的总结
        2.2.3 对空间布局政策与制度的概括
        2.3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动态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研究趋势总结
        2.4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协调发展的理论借鉴
        2.4.1 新理论思潮的基本思想
        2.4.2 根植新理论思潮的土壤差别
        2.4.3 理论指导实践的本土化原则
        2.4.4 理论框架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主导现象与问题梳理
        3.1 新城发展历程与总体特点
        3.1.1 随背景与城市职能演变的发展进程
        3.1.2 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现状与实现途径
        3.1.3 当前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的总体特点
        3.2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与动因分析
        3.2.1 随政策和技术升级变迁的建设特征
        3.2.2 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动因分析
        3.3 当前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中的特征梳理
        3.3.1 轨道交通对新城发展的积极效应
        3.3.2 轨道交通对新城发展的消极影响
        3.3.3 轨道交通与新城建设中的问题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借鉴
        4.1 新城建设特征与战略调整
        4.1.1 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城建设进程
        4.1.2 以目标为导向的新城开发模式
        4.1.3 各国新城发展历程分析与启示
        4.2 轨道交通与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4.2.1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与发展趋势
        4.2.2 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作用
        4.2.3 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与特征
        4.3 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4.3.1 日本东京:战略整合中的四个导向
        4.3.2 法国巴黎:规划实施中的五个策略
        4.3.3 新加坡:建设运营中的四个重点
        4.3.4 关键因素的分类与总结
        4.4 本章小结
中篇 机理与成长
    第五章 建设时机是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关键
        5.1 新城建设的可行性评价
        5.1.1 新城建设的目标探索
        5.1.2 新城建设的可行性论证
        5.1.3 新城发展不可行性研究
        5.2 轨道交通的建设时机与类型选择
        5.2.1 建设轨道交通的可行性论证
        5.2.2 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5.3 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建设时机协调
        5.3.1 新城轨道交通的特殊性
        5.3.2 轨道交通与新城建设的时序协调
        5.3.3 建设前需重点研究的其他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在机理是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基础
        6.1 大都市区外围轨道交通线路的特殊性
        6.1.1 功能定位的转换
        6.1.2 技术特征的综合比较
        6.1.3 轨道交通市域线速度目标值的发展趋势
        6.2 新城轨道交通站点的类型与影响区细化
        6.2.1 功能导向视角下新城轨道站点的分类
        6.2.2 新城轨道站点影响区的四圈划分
        6.2.3 基于新城优先发展的站点间距设计
        6.3 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土地利用特征
        6.3.1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布局结构
        6.3.2 轨道交通与新城土地使用类型
        6.3.3 轨道交通与新城土地开发强度
        6.3.4 轨道交通与新城土地利用价值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功能成长是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根本
        7.1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功能的成长与组织
        7.1.1 新城各阶段成长内涵与特征
        7.1.2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功能成长问题梳理
        7.1.3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产业功能组织解析
        7.2 轨道交通与新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7.2.1 轨道交通对新城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7.2.2 新城产业发展对轨道交通的空间响应
        7.3 大都市区发展思维下新城产业的发展指向
        7.3.1 新城产业的发展原则
        7.3.2 新城产业的发展方向
        7.3.3 新城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构
        7.3.4 新城与主城产业发展的竞合
        7.4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产业空间培育指南
        7.4.1 轨道交通与新城知识经济空间
        7.4.2 轨道交通与新城现代服务空间
        7.4.3 轨道交通与新城创意休闲空间
        7.4.4 轨道交通与新城都市型工业空间
        7.5 本章小结
下篇 评价与策略
    第八章 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的协调关系评价
        8.1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
        8.1.1 目标体系的多维度导向
        8.1.2 目标体系的模块化构建
        8.2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
        8.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
        8.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8.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筛选
        8.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与解释
        8.2.5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
        8.2.6 评价影响分析与案例模拟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促进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9.1 区域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策略
        9.1.1 鼓励轨道交通导向性和超前性的城市开发
        9.1.2 动态匹配轨道沿线运力与站点功能
        9.1.3 强化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功能核心的培育
        9.1.4 架构层次性、网络化的区域联系通道
        9.1.5 基于区域效能优化的 HDL 空间调控
        9.2 新城视角下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方法
        9.2.1 基于紧凑发展的密度分区与用地布局
        9.2.2 基于四维空间的活力提升与功能复合
        9.2.3 基于耦合效应的换乘优化与中心带动
        9.2.4 基于生态安全的边界保护与场所精神
        9.2.5 基于效能优化的节点间奏与街区尺度
        9.2.6 基于功能成长的空间培育与多元平衡
        9.3 促进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9.3.1 呼吁立法支持,建立高效统一的新城规划协调机制
        9.3.2 创新融资渠道,实行“政府+运营商+开发商”联合开发
        9.3.3 健全管理机制,构建长效开放的规划实施监督体系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2 思考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我国部分大都市区新兴城市形态分布与轨道交通规划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轨道交通引导下国际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体系的建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BF室内设计公司在大陆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第2章 相关营销理论概述
2.1 STP理论
2.2 品牌理论
    2.2.1 品牌化决策
    2.2.2 品牌使用者决策
    2.2.3 品牌名称决策
    2.2.4 品牌战略决策
    2.2.5 品牌再定位决策
    2.2.6 品牌延伸策略
    2.2.7 品牌的更新
2.3 顾客关系管理理论
2.4 消费者行为与沟通理论 第3章 大陆与台湾室内设计产业之发展概况与比较
3.1 大陆室内设计产业之发展概况
3.2 台湾室内设计产业之发展概况
    3.2.1 台湾室内设计产业之发展概况
    3.2.2 台湾室内设计产业经营情形
3.3 大陆与台湾室内设计产业之比较 第4章 大陆室内设计产业宏观环境分析:以民用住宅设计为例
4.1 政策层面
4.2 经济层面
4.3 人文环境层面
4.4 顾客需求层面
4.5 小结 第5章 BF室内设计公司之SWOT分析
5.1 SWOT分析方法概述
5.2 BF室内设计公司内部优势与内部劣势
5.3 BF室内设计公司外部机会
5.4 BF室内设计公司外部竞争
5.5 BF室内设计公司可能面临的问题 第6章 BF室内设计公司大陆市场营销战略建议
6.1 目标市场战略:高端住宅设计
6.2 开拓市场战略:培养项目经理
6.3 价格战略:调降定价提升水平
6.4 提升企业形象战略:公益环保健康
6.5 品牌战略:单一品牌
6.6 顾客管理战略:建立长期关系
6.7 其他战略提出
6.8 小结 第7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城市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写作难点及说明
        1.5.1 创新点
        1.5.2 写作难点
        1.5.3 研究所用行业及数据的一点说明
第二章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最佳视角
    第一节 文化与城市的相互影响
        2.1.1 文化在推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1.2 城市在推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城市与经济的相互影响
        2.2.1 城市是经济的发源地
        2.2.2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
        2.3.1 文化的经济化
        2.3.2 经济的文化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城市)选择分析
    第一节 传统区位选择理论的局限及相应改进
        3.1.1 传统区位选择理论中区位概念过于简化
        3.1.2 传统区位选择理论中要素观过于陈旧
        3.1.3 传统区位选择理论中忽视人的能动性
        3.1.4 传统区位选择理论分析模式选择不当
        3.1.5 区位理论的改进
    第二节 影响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区位选择的相关因素
        3.2.1 城市便利性理论概述
        3.2.2 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区位选择的事物与体验
        3.2.3 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区位选择的宽容氛围
        3.2.4 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区位选择的机会
        3.2.5 “逃回北上广”现象对以上观点的佐证
    第三节 非均质空间下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区位选择分析
        3.3.1 非均质空间分析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3.3.2 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的区位选择分析
        3.3.3 “逃回北上广”现象下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区位选择
    第四节 非均质空间下的文化创意企业区位选择分析
        3.4.1 文化创意企业区位选择的人才指向及分析前提假设
        3.4.2 人才与资金重合下的文化创意企业区位选择
        3.4.3 人才与资金非重合下的文化创意企业区位选择
第四章 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聚集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聚集经济的理论回顾
        4.1.1 不同学者对聚集经济的分类
        4.1.2 聚集经济的产生根源
        4.1.3 聚集经济的层次性
        4.1.4 研究产业聚集的方法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区位选择到聚集的逻辑演绎
        4.2.1 文化创意产业区位选择到聚集的一般脉络
        4.2.2 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的区位选择到聚集分析
        4.2.3 文化创意企业的区位选择到聚集分析
    第三节 国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现状
        4.3.1 伦敦
        4.3.2 纽约
    第四节 国内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现状
        4.4.1 北京
        4.4.2 上海
    第五节 影响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因素的实证分析
        4.5.1 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的说明
        4.5.2 影响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聚集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结构软化
    第一节 产业结构高级化相关理论
        5.1.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般规律
        5.1.2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实现路径
        5.1.3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判别方法
    第二节 产业结构软化理论的相关简介
        5.2.1 产业结构软化理论的产生背景
        5.2.2 产业结构软化的表现形式
        5.2.3 产业结构软化的诱导因素
        5.2.4 产业结构软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软化的机理
        5.3.1 产业结构软化的新趋势
        5.3.2 产业结构软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双向互动
        5.3.3 文化的经济化与产业结构前向软化
        5.3.4 经济的文化化与产业结构后向软化
    第四节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产业结构软化互动的实证研究
        5.4.1 产业结构软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北京为例
        5.4.2 文化创意产业关联特征的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第六章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软实力提升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软实力的关系
        6.1.1 城市软实力的提出与内涵界定
        6.1.2 文化创意产业与软实力的内在联系
        6.1.3 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吸引力
        6.2.1 文化创意产业对人的吸引
        6.2.2 文化创意产业对资金的吸引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凝聚力
        6.3.1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6.3.2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节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形象
        6.4.1 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6.4.2 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营销中的作用
第七章 相关政策建议与结论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7.1.1 文化创意产业大跃进现象客观存在
        7.1.2 限制外来流动人口的政策纷纷出台
        7.1.3 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标准存在缺陷
    第二节 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所存问题的建议
        7.2.1 文化创意产业应采取有城市选择性的发展策略
        7.2.2 打造迎合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的城市环境
        7.2.3 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体系
    第三节 本文结论
        7.3.1 主要结论
        7.3.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人本楼市构建的伦理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的原由
    0.2 相关研究综述
        0.2.1 楼市的宏大叙事研究
        0.2.2 楼市的专题叙理研究
        0.2.3 文献检索得到的认识
    0.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框架
        0.3.2 研究方法
    0.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楼市问题的传统认识
    1.1 我国楼市的演进
        1.1.1 楼市的酝酿
        1.1.2 楼市的萌芽
        1.1.3 楼市的成长
    1.2 楼市功能、组成与特征
        1.2.1 楼市的功能
        1.2.2 楼市的组成
        1.2.3 楼市的特征
    1.3 我国楼市的突出问题
        1.3.1 楼市泡沫
        1.3.2 商品房空置
        1.3.3 央企“地王”现象
        1.3.4 楼市纠纷
    1.4 政府对楼市的政策调控
        1.4.1 政府调控楼市回望
第二章 楼市审视的伦理维度
    2.1 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同构
        2.1.1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2.1.2 资本主义的经济道德价值同构
        2.1.3 社会主义的经济道德价值同构
    2.2 市场经济伦理范畴
        2.2.1 经济伦理范畴的界定
        2.2.2 济范畴人格化
        2.3.3 经济自由、诚信与公平
    2.3 道德标准的认知
        2.3.1 道德终极总标准
        2.3.2 道德终极分标准
第三章 人本楼市的价值重构
    3.1 我国楼市价值的失范
        3.1.1 住宅主导价值认识的旁落
        3.1.2 楼市价值主体地位的失落
        3.1.3 楼市负价值对正价值的侵犯
    3.2 楼市价值重构的规定性
        3.2.1 住宅的功能
        3.2.2 住宅的基本属性
    3.3 居住权制度要求
        3.3.1 居住权是一种人权
        3.3.2 居住权的价值体系
        3.3.3 我国居住权制度建设
    3.4 楼市价值观
        3.4.1 楼市价值观的概念
        3.4.2 以人为本的楼市价值观
        3.4.3 楼市价值重构对策体系
第四章 人本楼市的政府责任
    4.1 政府责任的伦理性
        4.1.1 责任政府的价值求证
        4.1.2 责任政府的责任
        4.1.3 政府的道德责任
    4.2 政府的楼市责任
        4.2.1 政府楼市责任的客观性
        4.2.2 政府的楼市责任模式
    4.3 政府的楼市政策
        4.3.1 楼市的政策体系
        4.3.2 政府楼市政策的原则
        4.3.3 政府楼市政策的理性化
    4.4 楼市利益的制衡
        4.4.1 房地产的纵向利益关系
        4.4.2 房地产的横向利益关系
        4.4.3 利益制衡的基本思路
    4.5 政府的住房保障
        4.5.1 居住需求的弱势群体
        4.5.2 国家住房保障政策
        4.5.3 住房保障中的问题
第五章 人本楼市的伦理经营
    5.1 企业的伦理经营
        5.1.1 伦理经营的客观规定
        5.1.2 伦理经营与经营伦理
        5.1.3 伦理经营特性
        5.1.4 楼市伦理经营目标
    5.2 企业的合市场经营
        5.2.1 利益关系
        5.3.2 契约关系
        5.2.3 经营原则
        5.2.4 利润问题
    5.3 企业的合责任经营
        5.3.1 服务消费的企业责任
        5.3.2 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六章 人本楼市的幸福消费
    6.1 幸福与幸福指数
        6.1.1 幸福的界定
        6.1.2 幸福指数
    6.2 居住幸福感的实现
        6.2.1 居住的幸福感
        6.2.2 消费者行为效用
        6.2.3 居住幸福的政策关怀
        6.2.4 楼市幸福消费观
    6.3 楼市的合法消费
        6.3.1 住宅售买的认知
        6.3.2 合法消费的要点
    6.4 适度消费
        6.4.1 消费主义批判
        6.4.2 适度消费的内涵
        6.4.3 楼市的过滤性消费
    6.5 绿色消费
        6.5.1 绿色消费观
        6.5.2 绿色生态住宅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住宅产业应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S地产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白宇航.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3]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D]. 韩欣宇. 天津大学, 2018
  • [4]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级新区居住用地特征与规划优化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D]. 张浩. 重庆大学, 2018(04)
  • [5]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研究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之比较[D]. 李俊德.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6]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D]. 李道勇. 天津大学, 2014(05)
  • [7]BF室内设计公司在大陆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简志旭. 复旦大学, 2013(03)
  • [8]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9]城市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D]. 段楠. 南开大学, 2012(07)
  • [10]人本楼市构建的伦理之维[D]. 王友良. 中南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住宅产业要积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