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分析

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分析

一、对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清华[1](2020)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一直以来难以破除,日渐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西部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程度最为严重。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二十年之际,对西部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探讨尤为必要。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对西部地区影响最大的国家战略,从不同方面将政策机制传导至城乡居民收入上。因此,研究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城乡收入差距与西部大开发政策相关文献,发现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与西部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较少,其中大部分方法和内容不够全面和完善。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拓展,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城乡收入差距历史演变和现状发现,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与国家各个时期不同重大政策和战略关系紧密,呈现了由均等到扩大到缩小再到扩大的波动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究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影响西部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传导机制。其中,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弥补了西部偏远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进一步化解了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产业结构政策通过实现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之间转移进而影响农村居民就业和收入;开放政策通过对内对外开放两方面发挥了外资进入和产业区域间转移对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影响作用;金融政策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对低收入居民影响是不同的,当金融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最后基于1994-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部分西部地级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净政策效应,并识别了其政策传导机制,针对西部不同等级城市进行了城市异质性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前,我国西部地区和全国整体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较其他区域更大。(2)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后,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后略有下降,但目前来说西部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问题依然严峻。(3)西部大开发政策实证检验发现前期扩大了西部城乡收入差距,但是政策动态效应检验表明政策实施后期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趋势。(4)通过对西部大开发影响西部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政策传导机制甄别,发现西部大开发政策通过影响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扩大了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5)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不同等级城市的作用存在异质性:政策的实施缩小了省会城市和大型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对中小型城市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作用不明显。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形成多层次高水平开放格局。第二,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三,增强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带动中小城市城乡经济发展。第四,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强重点领域财政扶持力度。第五,加快优化西部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

丁宇[2](2021)在《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江琴[3](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冯曾波[4](2019)在《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城镇化动力机制缺陷、城镇规模体系失衡、制度机制改革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进程。长江上游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点区域,其城镇化的发展对于进一步加快长江上游地区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整体现代化进程、不断缩小与东中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其自身的特点也影响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如长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少数民族占比高、经济基础差、交通设施落后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本文以城市化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长江上游地区为研究范围,以城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建立了“一轴三群、四核六带”的长江上游地区城镇结构体系,探讨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途径。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由于其经济发展基础较差,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下游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很多地方政府过度重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忽视对城镇人口集聚的重视以及人口集聚后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实,导致长江上游地区普遍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情况。除此之外长江上游城镇化还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低、质量差、城镇密度低、发展不均衡、功能逐渐衰竭、规模结构扭曲、城镇联系薄弱、首位度高等问题。(二)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成为影响其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中,制度机制缺陷、自然历史因素、城镇化发展基础差、少数民族占比高、动力机制缺陷和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三)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全域规划”、“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绿色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原则;以确立制度安排、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中心——外围的城镇体系、培育建设小城镇为战略重点;以构建协调的城镇网络体系、促进产业与城镇化相互融合、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为战略目标,最终将长江上游地区建成中国内地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四)针对目前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创新制度安排为前提,以建立城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为基础,以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为支撑,以构建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为重点,以完善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网络基础设施系统为补充,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保障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途径。(五)在健全长江上游城镇化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大城市之间的关联和纽带作用,引导区域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规模适度、分布合理的城镇化空间结构格局。形成以众多小城镇为基础,以长江沿线发展轴为补充,以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为重点,以梯字型城市群为核心,以多条城市连绵带为支撑的“一轴三群、四核六带”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侯新烁,张智颖[5](2015)在《《区域开发》栏目发文特征描述与研究主题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栏目发文特征描述、主题选择和研究范式,对《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区域开发》栏目自1995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团队、主题选择和主题论证方法等进行了深度评介。具体从区域经济、西部大开发、产业、移民和农村发展等5个视角进行概述和梳理,以粗线条、概况式描摹,探讨栏目发文特征的变化和主题选择的倾向,最终形成学者研究展开和区域开发栏目建设的一些思考。可以发现,区域开发栏目建设秉承了"从问题意识入手,突显学术专题"的思路,实现了抓住高校学报的特色和优势创办特色栏目的目标,栏目发文之于区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和社会价值;当然,亦须认识到主题变化本身是刊物发文信息释放和作者选择的双方作用的结果。

朱海强[6](2014)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文中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根本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在占我国全部人口四分之一、国土占全国面积百分之七十的广大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广大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发展基础薄弱、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西部民族地区能否顺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能否实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融合思想的发展,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以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实践“玉林模式”为个案,比较分析“玉林模式”与“成都模式”的异同,总结玉林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基本规律,为进一步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7部分,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共有5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站在理论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的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第二章从普遍意义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与特殊性。全章首先探讨了“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继而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和特殊性,并结合玉林的具体情况,说明玉林面临着与西部广大地区同样的发展困境。第三章从长时段的角度探讨当代玉林城乡关系演变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本章首先从百年前的近代追溯了当代玉林城乡关系的演变发展的历史源流;其次介绍了建国之后玉林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玉林城市经济与城乡关系的发展情况,;第三是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先后经历了“玉林经济体制改革”到“农民办市”再到“县域经济发展”,最后是“玉林模式”的形成。第四章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上探索了“玉林模式”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小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成功模式所具有的内涵、特点、实效,以及与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成都模式”之间的异同点。第五章从理论的高度对“玉林模式”之于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总结了五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韩江涛[7](2010)在《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城镇化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城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是经济、环境、生活、生态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己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全区面积为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均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与周边八个国家毗邻,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而另一方面新疆的城镇化发展又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新疆的城镇化,将对新疆城乡协调发展、民族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区域发展理论作了深层次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疆城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疆各地州市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将新疆各地州市的城镇化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其次,在现状分析和水平评价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较低、新疆的社会和人文环境、资源环境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制约新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了重点探讨和分析。再次,对美国、印度以色列等国家以及国内城镇化发展比较成功的部分地区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新疆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即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约束、加强教育宣传力度,促进民族融合,营造稳定的城镇化发展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小城镇化战略、分区域推进新疆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教育,积极培养人才等。

王雅红[8](2010)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地方的发展实践已经证实,通过实施城镇化战略,可以达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由于各地区的具体条件有所不同,故而在城市发展的速度、范围、途径和道路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模式。本文以甘肃、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和城市学等研究方法,建构了城市化模式的分析框架,并选取石河子市、博乐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三地为样本,对其城镇化过程进行了个案分析,考察了它们城镇发展不同的道路和途径,形成了对三地城镇化模式的不同认识。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并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目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对城市化及其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多元要素理论”和“区位复合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对城市化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出从城市化主体、城市化要素和城市化动力三大系统进行考察的研究视角,并将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实践相结合,为后续研究搭建了理论的平台。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模式的个案分析。在第三章里,主要分析了以石河子为代表的“嵌入”式移民城市的模式类型,指出其“即时城”的城市化特点,并分析了此类城市化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意义。第四章是对新疆博乐市城市化模式的考察和分析。通过对城市化要素和指标的分析,指出其边疆口岸城市的发展类型,总结了其“核心——边缘”的城市化特点,并进一步研究了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口岸城市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城镇化实践为例,分析了“生态移民”类型的城镇化模式,总结了这一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条件,并就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示范意义进行了探讨。第六章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本文的第三部分。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针对研究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从城市化战略、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所做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马艳霞[9](2009)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情况最复杂的地区,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都比较突出,农业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生活恶劣于全国水平。对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交通闭塞、思想封闭、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本地劳动力市场发育落后、信息不对称、民族文化习惯制约等因素影响,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体现出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慢、收入低等限制。如何根据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高度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劳动力素质等特点,寻求一条能够有效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受到三大难点问题的困扰:一是“劳动力转移悖论”,即转移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不断流出,形成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转移越多,城乡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愈加扩大这一恶性循环。二是“城乡就业怪圈”,即在相对发达的工业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使城镇就业概率越高,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就越多,从而形成“城镇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就业机会创造得越多,失业率就越高”的怪圈。三是“异地转移难题”,即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各大中城市流动为主要途径,这一模式不仅带来“民工潮”等诸多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劳动力自身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问题,也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等带来了一定隐患。本文认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具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宗教与文化拉力强大等特色,围绕上述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就近就地向旅游产业转移,实现“离业不离家”式的生产结构而非生活地域的转移,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和甚至解决上述“三大难题”:一是可以有效吸收民族地区高素质旅游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和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二是可以通过旅游投资项目和旅游消费吸引资金回流农村,从而实现资本积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三是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城乡收入预期差异,从而改善农村劳动力长期异地转移给城市社会、就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解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最佳劳动力转移模式。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目的是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经济效益、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旅游经济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重要影响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探讨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扩大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的途径。论文按照“文献综述”→“理论局限”→“模型修正”→“模式选择”→“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首先,论文在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地区当前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着若干重要理论局限和现实难题,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创新性转移模式。其次,论文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对经典“推-拉”模型、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和重述,证明大力发展以旅游经济是有效解决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难题的重要有效途径。随后,论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转移效应、现实障碍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并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旅游扶贫、社区参与、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贾冀南[10](2009)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 ——增长理论和国际经验》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1978—2007年,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近10%,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也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也日益扩大,出现了东西部地区差距、东北经济滑坡和中部“塌陷”等现象。1999年,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却越来越大其中,这就更加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深思。那么,导致中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的因素是什么?是什么生产要素在这种经济差距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优化哪种生产要素才能在尽短的时间内使西部经济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达到趋同呢?新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那么中国东西部经济增长的差异是否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效应所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一种什么方式的增长,今后应该走何种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从而与之实现经济趋同呢?应当承认,当前不乏有专家学者对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因素进行了研究,比较一致的研究成果是普遍接受了人力资本因素在东西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对西部经济如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的研究成果上却不能让人十分满意。尤其是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失所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还有待完善,对由于东部地区产生的巨大“引力”导致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大量流失的数据、引致因素和实证检验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因此,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趋同比单纯研究一国(地区)整体的经济趋同就要复杂的多,也更有挑战性。本文考虑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东部地区具有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在巨大“引力”的条件下,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西部人力资本集聚的问题,那么,西部的人力资本还会大量流失,进而导致西部物质资本的流失和外来物质资本在西部地区投入的减少和外逃。因此,本文除了探讨西部地区利用教育形式促进其人力资本的形成外,还将重点研究西部地区利用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等方式集聚人力资本的新的人力资本形成方式,从理论和实证上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依赖。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是:1.本文首先总结和归纳了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以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做分析基础,探讨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梳理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从而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证实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2.探讨了落后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机制。形成的主要观点是:教育投资是落后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主张在其教育投资方向上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则要适度,以达到本地的人力资本存量最大限度的提高;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则主要通过走产业集聚和城市化道路来实现,同时主张在落后地区设置增长极的方式来最大限度的发挥集聚优势集聚人力资本,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3.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成功追赶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总结归纳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成功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积累路径。得到的启示主要有:一是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美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高是其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先决条件;二是各国和各地区产业集聚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其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路径。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集聚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其得以迅速集聚了大量人力资本尤其是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所以,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积累方式的成功经验,可以对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4.本文采用时间序列的方法对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详尽的统计描述和估计,从数据上显示了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在的巨大差异。认为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使得物质资本在西部地区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低于东部地区,进而导致了物质资本在西部投资的稀缺。所以,西部地区物质资本投入不足是导致其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的直接原因,而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才是导致东西部地区物质资本水平差异的真正深层次的原因。因此,大力提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进而吸引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从而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5.对导致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的各因素进行了现实分析和实证检验。从引致人力资本流动的主导因素分析,东部地区具有政策、地理等诸多优势,经济发展迅速,GDP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高,同时,产业集聚和城市化水平也远远高于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就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形成了巨大的“虹吸”引力,致使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便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同时,本文对导致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通过各省模型估计和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人力资本流动与专业化人力资本、产业集聚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这三个变量间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东部地区由于整体经济水平较高,产生了对人力资本的强烈吸引,对人力资本流动产生正效应。从而揭示出专业化人力资本、产业集聚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因素对于区域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指出西部地区减少人力资本流失的关键是要在专业化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和城市化这三个方面上提高水平,这才是西部地区实现人力资本集聚,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6.本文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进行了路径设计。一是要加大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以积累人力资本。各级政府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处理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同时,在西部教育投入的选择上要重点支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而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则要保持适度规模,以确保教育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加快提高产业集聚和城市化水平来集聚区域内外的人力资本。大力发展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可以有效地集聚人力资本在西部优势产业的集聚,避免人力资本的大量流失;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产业的集聚,尤其是城市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给人力资本的集聚提供足够的就业空间;三是要在西部地区制定增长极战略,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集聚优势,从而更有效的集聚人力资本。增长极战略的实施可以使各级政府在资金投入上更具倾向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以极化效应带动人力资本在增长极的集聚,同时随着扩散效应的产生,人力资本又会逐渐扩散到二级增长极和更低层次的增长极,以此实现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研究视角的创新。在落后地区实现人力资本集聚机制的研究中,除了阐述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外,重点从产业集聚、城市化和增长极等独特视角来论证其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从而突破了以往只注重教育投资来增加落后地区人力资本的狭窄思路,拓宽了落后地区人力资本集聚的选择路径。2.数据运用及处理方法的创新。本文在物质资本核算中采用合理的基础数据,剥离并估计了东西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存量;同时采用合理的假设和数据处理方法,对东西部地区资本市场上的物质资本流动进行了最新的估计。3.研究方法的创新。对引致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的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建立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东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模型的估计和检验结果。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了人力资本流动与专业化人力资本、产业集聚水平和城市化率等三个自变量间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揭示出上述因素是导致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的最主要的因素,从而给制定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路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在西部地区增长极的选择中,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选择了合理的指标体系,确定了重庆、成都和西安三城市当作西部地区优先发展的增长极,以充分发挥它们的集聚优势,从而带动人力资本的集聚,从而实现以点带面,带动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实力提升的发展思路。

二、对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2.2 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2.3 西部大开发政策与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2.4 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演变
        3.1.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
        3.1.2 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9)
        3.1.3 西部大开发政策时期(2000年-至今)
    3.2 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影响西部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传导机制
    4.1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4.1.1 基础设施投入
        4.1.2 公共服务投入
    4.2 产业结构政策
        4.2.1 发展特色优势农业
        4.2.2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4.3 开放政策
        4.3.1 对内开放
        4.3.2 对外开放
    4.4 金融政策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政策影响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取
    5.2 模型设定
    5.3 实证分析
        5.3.1 基准模型检验
        5.3.2 稳健性检验
        5.3.3 政策机制识别
        5.3.4 城市异质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2.1.4 比较优势理论
    2.2 相关研究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3.5 本章小结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4.1.1 经济发展历程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4.1.3 竞争能力测度
        4.1.4 影响因素分析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4.2.1 人口城镇化
        4.2.2 经济城镇化
        4.2.3 整体城镇化
        4.2.4 城镇空间拓展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5.2.1 土地资源
        5.2.2 淡水资源
        5.2.3 矿产与能源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5.3.1 “地—地”关系评价
        5.3.2 “人—地”关系评价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6.1.1 运输网络发展
        6.1.2 专业化程度
        6.1.3 运输距离
        6.1.4 运输成本
        6.1.5 运输能耗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模型选择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7.3.1 总体发展思路
        7.3.2 发展路径选择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西部民族地区
        2.1.2 传统农业
        2.1.3 传统农业改造
    2.2 基础理论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3.2.1 农业经济贡献
        3.2.2 农业产业结构
        3.2.3 农业生产水平
        3.2.4 农业创新能力
        3.2.5 农业现代理念
        3.2.6 农业管理水平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3.4.1 区域性
        3.4.2 民族性
        3.4.3 传统性
        3.4.4 封闭性
        3.4.5 低效性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4.1 区位困境
        4.1.1 地质地貌
        4.1.2 自然灾害
        4.1.3 区位条件
    4.2 制度困境
        4.2.1 土地制度
        4.2.2 户籍制度
        4.2.3 宗教文化制约
    4.3 产业困境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4.4 人力资本困境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4.5 资金投入困境
        4.5.1 财政支农不足
        4.5.2 金融支撑不力
        4.5.3 社会援助不够
        4.5.4 内生能力缺乏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5.1 战略背景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5.1.2 “一带一路”倡议
        5.1.3 脱贫攻坚战略
        5.1.4 乡村振兴战略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5.2 战略意义
        5.2.1 调整农业结构
        5.2.2 发展现代农业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5.2.4 推动乡村振兴
        5.2.5 维护社会稳定
    5.3 战略目标
        5.3.1 产业目标
        5.3.2 人才目标
        5.3.3 文化目标
        5.3.4 生态目标
        5.3.5 组织目标
    5.4 战略模式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创新与主要局限
        1.3.1 研究创新
        1.3.2 主要局限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化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点轴开发理论
        2.1.4 中心外围理论
        2.1.5 人口迁移理论
        2.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理论与实践启示
        2.3.1 城市发展
        2.3.2 城乡协调
        2.3.3 人口流动
        2.3.4 道路选择
        2.3.5 发展方向
    2.4 概念界定
        2.4.1 城镇
        2.4.2 城镇化
        2.4.3 城市群
        2.4.4 长江上游地区
3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3.1 起步发展阶段(1949年——1957年)
        3.1.1 人口自由迁移阶段
        3.1.2 “一五”计划实施阶段
    3.2 基本停滞阶段(1958年——1978年)
        3.2.1 “大跃进”运动时期
        3.2.2 “三线”建设时期
    3.3 缓慢发展阶段(1979年——2000年)
        3.3.1 恢复发展阶段
        3.3.2 较快增长阶段
    3.4 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3.4.1 西部大开发前十年
        3.4.2 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4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4.1 人口及土地城镇化现状
        4.1.1 人口城镇化
        4.1.2 土地城镇化
    4.2 城镇化水平现状
        4.2.1 城镇化发展水平
        4.2.2 城镇化发展质量
        4.2.3 城镇化管理水平
    4.3 城镇空间分布现状
        4.3.1 城镇分布密度
        4.3.2 空间职能结构
        4.3.3 空间分布特征
    4.4 城镇化发展特点
        4.4.1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4.4.2 城镇带动能力不足
        4.4.3 城镇横向联系薄弱
        4.4.4 城镇布局资源导向
    4.5 城镇化规模结构特点
        4.5.1 规模结构扭曲
        4.5.2 城市首位度高
        4.5.3 Zipf指数的实证分析
    4.6 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4.6.1 引力模型介绍
        4.6.2 城市引力测算
        4.6.3 空间结构分析
5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5.1 制度缺陷
        5.1.1 二元经济体制
        5.1.2 要素流动障碍
        5.1.3 产业布局畸形
        5.1.4 城市管理缺陷
        5.1.5 城市规划缺陷
    5.2 自然区位因素
        5.2.1 地形地貌恶劣
        5.2.2 自然灾害频发
        5.2.3 区域交通落后
    5.3 城镇发展基础薄弱
        5.3.1 城市发展水平较低
        5.3.2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5.3.3 小城镇经济实力弱
        5.3.4 大中城市发展不足
    5.4 民族地区发展滞后
        5.4.1 民族地区城镇化密度较低
        5.4.2 民族心理与思想观念落后
        5.4.3 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较低
    5.5 城市动力机制缺陷
        5.5.1 农业生产低效
        5.5.2 工业拉力不足
        5.5.3 三产发展滞后
        5.5.4 产业结构扭曲
    5.6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5.6.1 生态压力巨大
        5.6.2 环保力度不够
        5.6.3 生态观念淡薄
6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框架
    6.1 战略背景
        6.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6.1.2 “一带一路”倡议
        6.1.3 新型城镇化规划
        6.1.4 长江经济带战略
        6.1.5 成渝城市群规划
    6.2 战略基础
        6.2.1 理论基础
        6.2.2 资源基础
        6.2.3 产业基础
        6.2.4 交通基础
    6.3 战略原则
        6.3.1 以人为本
        6.3.2 全域规划
        6.3.3 因地制宜
        6.3.4 城乡统筹
        6.3.5 绿色发展
    6.4 战略重点
        6.4.1 确立制度安排
        6.4.2 统筹城乡发展
        6.4.3 培育建设小城镇
        6.4.4 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
        6.4.5 构建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
    6.5 战略目标
        6.5.1 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相互融合
        6.5.2 实现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
        6.5.3 建立创新型城镇化结构体系
        6.5.4 打造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6.5.5 推动长江上游地区社会进步
7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途径
    7.1 创新城镇化发展制度安排
        7.1.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7.1.2 建立健全土地制度
        7.1.3 制定产业发展制度
        7.1.4 探索改革就业制度
        7.1.5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7.2 培育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7.2.1 市场机制
        7.2.2 管理机制
        7.2.3 内生发展机制
        7.2.4 产城互动机制
    7.3 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
        7.3.1 调整加强现代农业
        7.3.2 优化提升现代工业
        7.3.3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7.4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7.4.1 水运建设与布局
        7.4.2 铁路建设与布局
        7.4.3 公路建设与布局
        7.4.4 航空体系建设与布局
    7.5 健全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
        7.5.1 加强沿江发展轴建设
        7.5.2 推进三大城市群发展
        7.5.3 强化梯形城市群结构
        7.5.4 发展六大城市连绵带
        7.5.5 建立民族地区城镇化体系
    7.6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7.6.1 坚持规划引领
        7.6.2 强化合作机制
        7.6.3 健全市场机制
        7.6.4 完善基础设施
    7.7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7.7.1 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7.7.2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7.7.3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7.7.4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5)《区域开发》栏目发文特征描述与研究主题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栏目发文特征描述
    ( 一) 发文特征变化
    ( 二) 学术研究队伍
    ( 三) 研究方法论与主题选择
二、栏目发文主题评介
    ( 一) 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探讨
        1. 区域经济增长
        2. 区域经济改革
        3. 综合配套实验区
    ( 二) “西部大开发”相关主题研究
        1. 西部大开发的逻辑起点
        2. 西部大开发切入途径与思路
    ( 三) 三峡库区与移民
        1. 库区建设
        2.库区移民
    ( 四) 产业活动与产业空间结构
        1.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2.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
    ( 五) 农村发展相关主题研究
        1. 嵌入城镇化研究的农村发展探讨
        2. 土地与土地流转视角的分析
三、总结与展望

(6)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一) 城乡融合
        (二) 城乡统筹
        (三) 城乡一体化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融合”思想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
        (二) 列宁的城乡融合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发展
        (一) 毛泽东的城乡融合思想
        (二) 邓小平的城乡融合思想
        (三) 江泽民的城乡融合思想
        (四) 十六大以来党的城乡融合思想发展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和特殊性
    一、“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两个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二) “三农”问题的凸显
        (三)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较为沉重
        (四) 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五) 农村发展滞后,与城市的差距拉大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殊性
        (一) 地理环境的恶劣
        (二) 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滞后
        (三) 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
        (四) 封闭性自给经济导致先天基础不足
        (五) 制度机制创新任务艰巨
    三、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
        (一) 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 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能否顺利推进
        (三) 是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近现代以来玉林城乡关系变迁的长时段考察:从历史到现实
    一、近代玉林城乡关系变迁的历史考察:1840-1949年
        (一) 近代玉林城乡的空间架构:村——镇——城
        (二) 近代玉林的城市人口
        (三) 近代玉林地区圩镇的崛起
    二、改革开放之前玉林城乡发展:1949 -1978年
        (一) 建国初期玉林城乡行政建制的变化
        (二) 计划经济时期的玉林城乡人口的起伏变化
        (三) 计划经济时期的玉林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城乡关系的新发展:1978-2012年
        (一) 1978-1992的玉林城乡体制改革
        (二) 1992-2002的“农民办城市”
        (三) 2002-2009年玉林城乡关系的变革
        (四) 2009至今“玉林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玉林模式”分析
    一、“玉林模式”的内涵
    二、“玉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三、“玉林模式”与“成都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玉林模式”对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以中小城市的发展带动广大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二、以工扶农,带动农业结构升级和农村人口转移
    三、以商促农,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两旺
    四、加强城乡各方面的对接联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加强制度创新,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难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7)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新疆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区域发展理论
    2.1.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城镇化的内涵
        2.1.1.1 城镇与城镇化
        2.1.2 城镇化的内涵
    2.2 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阶段论
        2.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3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2.2.4 区位理论
第三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及质量评价
    3.1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3.2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3.2.2 新疆城镇化水平分析
        3.2.3 新疆城镇的结构与人口规模分析
        3.2.4 新疆城镇化的布局状况分析
    3.3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评价
        3.3.1 区位条件
        3.3.2 自然环境背景
        3.3.3 自然资源状况
        3.3.4 经济发展基础
    3.4 新疆城镇化的质量评价
        3.4.1 新疆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3.4.2 新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定
        3.4.3 确定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
        3.4.4 新疆城镇化的质量评价
第四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4.1 经济发展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4.1.1 经济总量小、水平低,导致动力不足
        4.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4.1.3 工业化水平低下
        4.1.4 农村居民收入低
    4.2 资源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4.2.1 独特的地理状况与脆弱的生态环境
        4.2.2 降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合理
        4.2.3 绿洲分布不合理与承载力偏弱
    4.3 人文社会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4.3.1 人口少、地域广
        4.3.2 三股势力的危害
        4.3.3 多文化、多语言、多宗教因素的影响
        4.3.4 观念与认识的制约
    4.4 制度因素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5.1 美国西部大开发中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5.2 印度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5.3 以色列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5.4 国内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5.4.1 内蒙古通辽市城镇化发展经验
        5.4.2 甘肃省天祝县天堂集镇城镇化发展经验
    5.5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成功经验对新疆城镇化的启示
第六章 加快新疆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6.1 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约束
    6.2 加强教育宣传力度,促进民族融合,营造稳定的城镇化发展环境
    6.3 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6.4 加快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6.5 坚定不移地走小城镇化战略
    6.6 分区域推进新疆城镇化进程
    6.7 大力发展教育,积极培养人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现状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化及其模式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概念
    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三 、城市化的模式
    四、城市化模式及其要素分析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镇)化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镇)化
    二、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模式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要素分析
第三章 石河子城市化模式研究
    一、石河子概况
    二、石河子城市化的要素分析
    三、石河子城市化模式研究
    四、"即时城"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
第四章 博乐城市化模式研究
    一、博乐概况
    二、博乐城市化的要素分析
    三、博乐城市化模式研究
    四、全球化时期的边疆城市发展及城市化
第五章 阿克塞城镇化模式研究
    一、阿克塞概况
    二、阿克塞城镇化的要素分析
    三、阿克塞城镇化模式研究
    四、"生态移民"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
第六章 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一、要不要"城市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二、"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发展规模的选择
    三、"城市生活化"还是"生活城市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实质
    四、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西部民族地区相关概念
        1.2.2 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
        1.2.3 旅游经济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定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假定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西方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2.1.1 西方早期劳动力转移理论
        2.1.2 马克思的人口迁徙思想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2.1.3 “推—拉理论”及后人对人口迁移理论的发展
        2.1.4 二元结构论——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阐释
        2.1.5 以舒尔茨、斯塔克等为代表的其他劳动力转移理论
    2.2 国内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2.2.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研究
        2.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2.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
        2.2.4 文化和宗教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2.3 旅游经济与劳动就业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1 旅游经济效应
        2.3.2 旅游乘数理论
        2.3.3 TSA与OECD旅游就业模型
        2.3.4 旅游经济与劳动力就业理论
    2.4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
        2.4.1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
        2.4.2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
        2.4.3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劳动力转移
    2.5 文献综述分析与评价
        2.5.1 劳动力转移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导向问题,经济利益是决定劳动力转移的根源,也是解决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根本出路
        2.5.2 劳动力转移没有普适性的固定模式,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应充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实际情况,探索一条特色化的最佳模式
        2.5.3 劳动力是社会、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劳动力转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现象,必须全面考虑宗教、文化、社会等对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影响
        2.5.4 必须认真研究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设计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模式和转移路径
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与理论修正
    3.1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3.1.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现状
        3.1.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现状
        3.1.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现状
        3.1.4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就业现状
    3.2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
        3.2.1 区域环境的特殊性
        3.2.2 城乡差异的特殊性
        3.2.3 宗教文化的特殊性
        3.2.4 制度背景的特殊性
    3.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局限
        3.3.1 民族地区“推—拉”力量格局特殊
        3.3.2 民族地区异地转移的负面因素突出
        3.3.3 民族地区“成本—收益”决策复杂
        3.3.4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合成悖论”
    3.4 均衡城乡就业流动推拉力量格局——对劳动力转移经典“推—拉”模型的修正
        3.4.1 经典的“推—拉”机制劳动力流动理论
        3.4.2 推—拉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3.4.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反推拉”模型
    3.5 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转移经典二元结构模型的修正
        3.5.1 刘易斯二元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模型
        3.5.2 刘易斯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3.5.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城乡二元分割”模型
    3.6 改变城乡就业“收入—成本”预期——对劳动力转移经典托达罗模型的修正
        3.6.1 托达罗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3.6.2 托达罗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3.6.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收入—成本”模型
4.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与旅游经济发展
    4.1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发展与历史进程
        4.1.1 第一阶段(1979—1983年)向农业深度发展转移阶段
        4.1.2 第二阶段(1984—1988年)高速转移阶段
        4.1.3 第三阶段(1989—1991年)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回流
        4.1.4 第四阶段(1992—1996年)超常转移阶段
        4.1.5 第五阶段(1996—1997年)调整重组阶段
        4.1.6 第六阶段(1998—今)劳动力转移新阶段
    4.2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与现实挑战
        4.2.1 如何将西方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理论与我国转型期社会经济相结合
        4.2.2 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多重不平衡问题
        4.2.3 如何解决我国劳动力转移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流出的悖论
        4.2.4 如何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失业的两难问题
        4.2.5 如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异地转移为主向异地、就地转移相结合
        4.2.6 如何结合“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寻求民族地区等欠发达地区最佳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4.3 发展旅游经济——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与模式创新
        4.3.1 从转移地域看,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异地转移”向“就地转移”转变,减少城乡社会矛盾和城镇就业压力
        4.3.2 从转移产业看,将引导劳动力转移主渠道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充分发挥旅游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4.3.3 从转移模式看,能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其自身“造血机能”培育和“后发优势”建立
        4.3.4 从转移主体看,可吸纳民族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和层次的社区居民参与,避免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出和“农村空洞化”等社会矛盾
        4.3.5 从转移效果看,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和新农村建设,保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5.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
    5.1 阶段特征
        5.1.1 人力资源素质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
        5.1.2 产业结构由单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5.1.3 地域结构由中心集中逐步向周边扩散发展
    5.2 人口特征
        5.2.1 性别比例比传统转移方式更加均衡
        5.2.2 年龄构成突破高度集中的传统分布
        5.2.3 就业人员受教育培训程度相对较高
    5.3 地域特征
        5.3.1 以本区域就地转移和周边民族地区异地转移为主
        5.3.2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和旅游小城镇成为异地转移重点
        5.3.3 与周边或其他地区间跨区域流动呈双向或多向关系
    5.4 地位特征
        5.4.1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规模仍然偏低
        5.4.2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收入有所增加
        5.4.3 劳动力转移旅游经济中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小
        5.4.4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后续矛盾较为缓和
6.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转移效应
    6.1 经济效应
        6.1.1 增加经济收入
        6.1.2 调整产业结构
    6.2 社会效应
        6.2.1 改变就业结构
        6.2.2 影响人口结构
        6.2.3 影响教育结构
        6.2.4 影响婚姻家庭结构
    6.3 文化效应
        6.3.1 促进文化交流
        6.3.2 实现文化保护
        6.3.3 推动文化发展
    6.4 生态效应
        6.4.1 保护自然环境
        6.4.2 节约自然资源
7.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障碍
    7.1 旅游开发浅层性明显,劳动力有效吸纳不足
        7.1.1 旅游产品的相似性和低层次竞争
        7.1.2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低容量限制
        7.1.3 地缘政治的敏感性和风险隐忧
    7.2 旅游产业关联度较低,旅游就业乘数比较小
        7.2.1 产业水平较低,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发展不足
        7.2.2 产业联动不足,产业结构和质量有待升级
        7.2.3 旅游设施滞后,影响产业发展和就业转移
    7.3 旅游经济总体规模小,劳动力吸纳总量不大
        7.3.1 旅游经济规模小,拉动就业作用有限
        7.3.2 旅游开发难度大,吸引投资力度较小
    7.4 旅游发展区域不平衡,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7.4.1 不同地区间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7.4.2 同一地区内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8.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8.1 推进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有效推动劳动力转移
        8.1.1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
        8.1.2 延伸旅游产业链,发挥旅游经济乘数效应
        8.1.3 加速旅游产业发展,扩大旅游就业规模
    8.2 重视旅游城镇建设,打造劳动力转移平台
        8.2.1 科学规划,完善旅游城镇支撑服务功能
        8.2.2 打破城乡分割,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体系
        8.2.3 依托城镇发展特色经营,充分吸纳就业转移
    8.3 实施旅游扶贫联合化,优化劳动力转移分布及结构
        8.3.1 合理定位,找准最佳旅游开发类型
        8.3.2 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旅游扶贫模式
        8.3.3 适度引资,最大化就地转移的拉动效应
        8.3.4 多方培育,充分发挥旅游扶贫主体作用
    8.4 加强人力培训及政策支持,提升劳动力转移续动力
        8.4.1 加快知识化进程,提高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
        8.4.2 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就业转移与信息分享
        8.4.3 加强旅游就业引导,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8.5 重视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保证劳动力转移可持续发展
        8.5.1 重视社区参与的意义与作用,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8.5.2 充分重视社区利益主体,鼓励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
        8.5.3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分配机制,保证对社区的就业拉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 ——增长理论和国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1.2.2 区域经济趋同(收敛)理论综述
        1.2.3 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理论支持与研究思路
        1.5.1 理论支持
        1.5.2 研究思路
    1.6 论文的研究路径
    1.7 关键概念的界定
    1.8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路径
    2.1 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流动理论
        2.1.1 人力资本理论
        2.1.2 人力资本流动理论
    2.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2.2.1 引入技术进步的索罗—斯旺模型中的人力资本含义
        2.2.2 AK模型及其人力资本含义
        2.2.3 罗默收益递增型增长模型中的人力资本含义
        2.2.4 "干中学"和知识外溢模型的人力资本含义
        2.2.5 宇泽—卢卡斯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中的人力资本含义
    2.3 本章结论
第3章 落后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
    3.1 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
        3.1.1 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3.1.2 "木桶理论"与不同教育形式的投资选择
        3.1.3 落后地区的不同教育投资制度比较
        3.1.4 经验启示: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优先的人力资本积累政策
        3.1.5 区分落后国家与一国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选择
    3.2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
        3.2.1 产业集聚及其作用机理
        3.2.2 落后地区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分析
        3.2.3 落后地区产业集聚:方式选择
        3.2.4 落后地区产业增长极与人力资本积累
    3.3 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
        3.3.1 城市化及其作用机理
        3.3.2 落后地区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分析
        3.3.3 落后地区城市化:方式选择
        3.3.4 落后地区城市增长极与人力资本积累
    3.4 本章结论
第4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国际国内经验及启示
    4.1 人力资本与美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4.1.1 人口迁移和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
        4.1.2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
        4.1.3 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
    4.2 人力资本与日本经济腾飞
    4.3 人力资本与亚州四小龙的经济追赶
        4.3.1 人力资本与韩国经济增长
        4.3.2 人力资本与香港经济增长
        4.3.3 人力资本与新加坡经济增长
        4.3.4 人力资本与台湾经济增长
    4.4 人力资本与中国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
        4.4.1 改革开放初期的珠三角人力资本
        4.4.2 珠三角对人力资本的吸引效应
        4.4.3 人力资本对珠三角经济的促进作用
    4.5 人力资本与中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
        4.5.1 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分析
        4.5.2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4.5.3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与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4.6 结论与启示
第5章 中国东西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要素差异:统计描述
    5.1 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度量
        5.1.1 人力资本度量方法
        5.1.2 中国东西部地区从业人员总量的度量
        5.1.3 中国东西部地区从业人员学历构成
        5.1.4 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度量
        5.1.5 中国东西部地区基础人力资本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度量
    5.2 中国东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存量估计
        5.2.1 中国东西部地区固定资本存量的估计
        5.2.2 中国东西部地区存货增加的估计
        5.2.3 中国东西部地区资本存量总量的估计
    5.3 影响中国东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存量各因素分析
        5.3.1 中国东西部地区物质资本与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5.3.2 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金融资本配置的度量
        5.3.3 资本市场中的资本流动在中国东西部地区配置数量估计
        5.3.4 中国东西部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度量
        5.3.5 中国东西部地区价格差与资本流动在地区间的流动
    5.4 中国东西部地区资本边际报酬与人力资本存量的因果关系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1 1999—2006年东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数量估计
    6.2 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6.2.1 微观视角分析
        6.2.2 宏观视角分析
    6.3 影响人力资本流动各因素指标选取和数据统计
        6.3.1 因变量指标的确定及数量估计
        6.3.2 自变量指标的确定及数据统计
    6.4 中国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模型
        6.4.1 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6.4.2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6.5 本章结论
第7章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选择
    7.1 西部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
        7.1.1 政府在西部教育中的作用
        7.1.2 西部地区教育结构的选择
    7.2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
        7.2.1 当前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存在问题分析
        7.2.2 政府作用与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模式
        7.2.3 西部地区产业选择与人力资本积累
    7.3 西部地区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
        7.3.1 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现实分析
        7.3.2 西部地区城市化带动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选择
    7.4 西部地区培育增长极与人力资本积累
        7.4.1 西部地区增长极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7.4.2 西部地区增长极的选择
    7.5 发挥政府政策在西部地区集聚人力资本积累中的导向作用
    7.6 本章结论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四、对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李清华. 西北大学, 2020(07)
  • [2]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丁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3]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4]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冯曾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区域开发》栏目发文特征描述与研究主题选择[J]. 侯新烁,张智颖.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6]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D]. 朱海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7]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 韩江涛. 石河子大学, 2010(02)
  • [8]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D]. 王雅红. 兰州大学, 2010(09)
  • [9]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D]. 马艳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4)
  • [10]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制 ——增长理论和国际经验[D]. 贾冀南. 河北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