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2003 年教育要点”概览

经合组织“2003 年教育要点”概览

一、OECD《教育要览2003》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付微明[2](2020)在《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对生物识别信息的开发利用不断加深,这种开发利用在为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莫大利益的同时,也由于一些乱象的出现导致了公众的忧虑,引发了潜在和现实的风险,对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保护开始得到重视,本文以此为发端展开了对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的研究。本文对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的研究,以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为目的:首先,什么是生物识别信息;其次,为什么要保护生物识别信息;最后,如何保护生物识别信息。由于目前国内外对本论题的研究论着还不丰富,本文十分缺乏可参考的研究着作和论文。本文的写作主要依赖于本文作者努力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文本;司法判例;相关事例。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证的结合,注重以问题为研究导向,并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为论证方法。在具体内容上,首先,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概念和本质的理解,探讨了什么是生物识别信息这一基本问题。本文从生物识别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入手,对生物识别信息的内涵和外延,生物识别信息的其他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明确了生物识别信息的概念。从生物识别信息的概念出发,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生物识别信息的本质和独特性质。其次,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意义和目的的分析,探讨了为什么要保护生物识别信息这一基本问题。本文以生物识别信息的应用价值为切入点,阐明了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以及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并以此为基点,从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满足基本要求的两种主要法律保护模式。最后,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的常规法律保护模式中的普遍原则及其具体适用,专门法律保护模式中对生物识别信息处理各方主体的特定权利义务设置,以及如何完善法律保护机制的研究,探讨了如何保护生物识别信息这一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基本模式和基本原则的研究,总结了生物识别信息常规法律保护的基本形式;接下来从生物识别信息的特殊性质着手,总结了生物识别信息应用中各类主体的特定权利义务和责任,分析了生物识别信息特定性法律保护的机制;通过对生物识别信息常规法律保护和专门法律保护的辨析,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当前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初步方案,得出了我国应该如何健全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机制的结论,并对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体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侯胜东[3](2019)在《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近代以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划定了时间表,也就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认识到,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一条,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更不应该仅仅依照西方的产业结构现代化模式来推行。制度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假设,将制度性因素纳入了一般经济分析的范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制度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仅有制度而没有制度创新只会导致更大的问题。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要保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绩效,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作支撑。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制度创新的来源和形成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需做进一步的讨论。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证明和阐释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机理;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聚合型的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产业结构理论重视技术的量化研究,而轻视理论的质性分析。在本论文的前三章中,就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界定。其中,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进展、可能的边际贡献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框架。在第四章,就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做了具体阐释。在第五章中,选取了聚合型制度的具体指标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在第六章中,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动因以及内源型制度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正负影响作了具体研究。在第七章中,选取了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聚合型制度创新对其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另外,选取了以印度、前苏联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的聚合型制度创新在其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第八章中,本文以实证分析和质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基础,谈论了在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怎样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措施。在第九章中,就本文的结论和研究局限作了说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决定了不同经济体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内源型的制度创新可以在产业结构现代化提供新的增量激励,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帕累托改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要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综合历史上不同国家的产业发展实践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的切实国情,因地制宜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现代化而言,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发挥不同主体的内源型制度功能,应该发挥市场、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性作用,以进取的民族精神、悠久的文化底蕴、科学的理论导向、广大的阶层基础以及新发展理念为内源型动力,以聚合型制度创新网络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既要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整体现代化演进,又要实现三大产业结构内部的现代化。

冯友梅[4](2019)在《支持素养教育的教育目标描述模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核心素养”热潮席卷全球,“思维能力”成为基础教育的大势所趋。然而,无论中外,实践者普遍难以从既有的关于素养教育的各类文本中找到从知识通往素养的清晰路径。因此,作为“教学实践之内在依据”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分类学)便成为素养教育走入实践的可能线索。经系统考察,国际范围内数十个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均从布鲁姆原初分类学处继承了统一的“割裂”风格——包括“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割裂以及“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的割裂,故无法引领从知识到素养的教学实践。层层追溯后发现,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人”的肆意切割,直接原因是作为其学理依据的认知心理学对认识之核心机制的“程序+内容”的、类比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预设,根本原因则是认知心理学乃至认知科学整体之哲学思考方式的缺失。本研究回到哲学认识论层面,以哲学的思考方式,从人与客观世界之关系的角度,寻找认识发生的核心机制,最终从发生认识论处得到关于认识之本质的更为逼近真相的解读:认识是主体以遗传格式(遗传需求)为基础的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过程,表现为“逻辑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双向建构和内在统一。以此核心解释为基本立场,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可以得到如下认识:作为整体的静态“知识结构”与动态“思维结构”内在统一,可表示为“知识-思维”认识模型。以此认识模型为学理依据,本研究设计了可支持素养教育的“三层结构”教育目标描述模型,自下而上分别为“学科知识”、“问题解决”、“学科思维”,并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描述、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三个方面,对“三层结构”模型的实践应用问题做了详细解析。本研究的解析与《课程标准》相结合,便可为信息技术课程之“学科核心素养”走向实践提供相对系统的指导。

刘方平[5](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外援助包含着深刻的价值意义,援助国提供的对外援助只是该国本身所秉持的价值理念的一种外化形式,由此产生出了不同的援助类型、方式和目标追求。中国的对外援助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基本原则、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其理论来源,反映出中国援外深刻的价值内涵。改革开放以来,在“两个大局”、“两种挑战”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援外开启了现代化的转型之路。在经历了数次援外改革以后,中国对外援助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援助理念上,中国援外实现了由重视政治利益到重视经济利益转变;在援助原则上,平等互利四项原则成为中国援外的指导原则;在援助政策上,中国援外实现了由不附加任何条件到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转变;在援助治理体系上,中国援外建立了以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为主要归口机构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在援助的方式上,优惠贷款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中国援外新发展的引领下,中国对外援助实践逐渐进入到全方位发展阶段。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以亚洲、非洲、加勒比和拉丁美洲的欠发达国家和贫困国家为主,中国对外援助的领域大多集中在发展领域,在政治、安全等领域对受援国的援助相对较少,这也符合外交服务于经济的改革理念。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受援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南南合作的深化。通过Eviews7.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知,中国对受援国的援助与受援国GDP增长、双边贸易额以及中国对受援国的投资都乘正相关。中国对受援国的援助也为维护自身利益带来帮助。例如,受援国在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以及挫败国际反华提案等问题上给予中国宝贵的支持,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当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援外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援外宣传工作不到位、援外项目生态问题政治化、援助手段较为单一以及援助理念有待进一步升级等。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援助实践表明,中国应当继续坚持“援助+合作”的特色援外模式,它既符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又有助于促进双边经济发展,推动南南合作进程。中国还应当加强援外企业的社会责任建构,进一步促进援外领域的平衡,提高援外宣传工作,提升中国在援外领域中的话语权,为增进中国整体国家利益服务。但是,中国需要理性看待援助作用的边界,它并不是万能的,不应当在主观层面将其功能予以夸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援外体系,与美国、日本、英国等OECD组织成员国以及苏联相比,中国援外表现出了互利共赢、治理规范、经济优先、卓有成效等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应当在中国援外的实践中继续发扬光大。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倡导“一带一路”的对外发展战略,这对中国援外来说,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一带一路”战略既可以提升中国援外战略地位,又可以提升中国援外治理水平,还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援外理论,提升中国在国际援助领域中的话语权。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强化援外的战略功能,使其承担起更重要的战略任务?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援外的有效性,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起稳定的地缘安全环境?这是“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援外带来的现实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援外需要做出战略调整。在微观层面,中国可以考虑设立中国国际开发合作署来统筹援外工作,将援助的重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并适当增加军事、安全援助,丰富援外手段,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在中观层面,中国援外应当以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为主要战略目标,实现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分工;在宏观层面,中国应当升级援外理念,引领人类全面发展需求,带动沿线国家参与国际治理,促使国际秩序更加公平。

杜晓敏[6](2016)在《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竞争日趋加剧和各国教育急速发展,追求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教育领域关注的重大政策、理论和实践问题。全纳教育倡导促进每一名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和发展,代表着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反映了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本论文在全纳教育的价值引领下,基于经验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从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国际比较、现状分析和案例剖析等几个方面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一章,阐述了研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意蕴;在对国内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并阐释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核心概念;结合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现状,确立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的理念、思路、视域等基础问题。第二章,系统分析了全纳教育视野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理论问题,凝练出以全纳教育、正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以全纳、公平、优质和服务等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构架,为比较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比较研究了国际组织和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特点与走向,揭示了全纳教育视野下简政放权、学校变革和社会参与的政策路径,以及学生发展和教育质量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实践研究提供了国际借鉴。第四章,梳理了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发展脉络,对现实中的全纳教育价值取向缺失、服务供给碎片化、学校自主办学缺失、社会参与不充分等实践困境进行了审视,从学生对象主体性、教育质量、学校发展和专业引领等维度提出了应然的价值诉求,凝练出政府主导、学校自主和社会参与的路径范式,为案例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第五章,以山东省潍坊市为研究个案,梳理了全纳教育指引下的市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演变历程,从关注教育机会,到关注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再到关注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分析论证了市域构建“政府主导推进、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多方参与”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路径范式的可行性,为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案例参照。结语部分,对全纳教育视野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凝练、总结和提升,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呈现。

蔡庆有[7](2014)在《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研究》文中提出教科书是民族之魂,是国家之未来。教科书传承民族乃至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经验之精华,再创国家之权利,形塑下一代的心灵、理想、自尊和与人共处之态度。因为,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中除师生之外最一致的要素,是决定学生学校学习机会的重要因素。教科书是学校教育核心——课程与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物化实体,中介着课程政策与课堂教学,以具体的教学行为解读课程政策,是事实上的国家课程,是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和资源。而且大量使用甚至依赖教科书是国际性的课堂教学特征,不断被各种研究和调查所证实,特别是数学课堂,甚至已成为数学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换句话说,教科书是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界定了学校中大部分的工作。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国家,中小学生在各类国际数学竞赛及测试中成就优异,但同时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负面、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被列为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三大发展任务之一,强调要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数学课程与教学,特别是数学教科书,难度掌握不当被认为是该现象的最重要原因。科学测评数学教科书难度已成为恰当掌握难度分寸、科学设计教科书和优化教科书质量,进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突破口。然而,教科书研究这一“最不该忽视的研究”一直未曾获得教育研究领域应有的关注,特别是教科书难度测评研究。稀少的已有相关研究中,分别将(数学)教科书难度解读为文本阅读难度、期望课程难度、数学题综合难度和学生学习难度等,努力寻求测评方法和工具,为进一步探索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参考。但未曾有研究直接阐述教科书难度概念应有的合理性及其内涵,由此探索并抓住影响教科书难度的主要因素及其主要方面,致使已有教科书难度测评相关研究或理解片面、或主次不分、或缺乏理据、或难于操作。本研究旨在基于上述现实需求和研究现状,科学合理地构建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研究包括教科书难度概念的合理性、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的内涵、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构、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的验证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取向,理论分析和实证探索相互启发、相互佐证。论文将整个研究分为10章阐述。第1章基于已有文献指出我国中小学生数学成就优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负面、课业负担过重并存的“矛盾”现象,明确数学课程与教学是最重要的“矛盾”之源,数学教科书作为数学课程与教学最重要的物化实体,其难度的科学测评是解决矛盾的关键突破口。并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界定了相关概念。第2章梳理教科书难度测评、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的已有文献,明确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确定本研究的方向、具体内容和方法。总的来说,已有研究在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不足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探索提供了方向和空间。第3章主要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框架及三者间的关系,并简要说明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以及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工具。教科书难度概念合理性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的分析与探索兼顾理论分析和实证探析,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访谈、开放式与封闭式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而模型验证则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综合运用封闭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内容分析和比较等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有理论分析集中于第4章,第5章则集中了所有的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调查探析,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的开放式与封闭式调查探析分别对应于第6章和第7章,第8章专注于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的探索与构建,第9章是模型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验证。第10章简要概述本研究的过程和主要结论,总结反思创新与不足之处,展望后续的研究问题与方向。第4至第9章是主要研究内容,也是论文的主体。主要结论有: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事业中精心谋划的重要人工制品,其生产和使用体现了学校学习和认识的关键特征——间接性和社会性,是教科书所卷入之人类实践活动的表征模型,其物质-概念双重属性赋予了教科书难度概念合理性。教科书难度主要指课程难度和教学难度,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主要表现为内容难度、例题难度和习题难度。宏观的课程难度和微观的教学难度构成教科书深层难度,其中教学难度主要表现为教师用教科书教和学生用教科书学的难度。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相对宏观的内容难度和微观的例题难度和习题难度构成其表层难度。深层难度和表层难度是“神”与“形”的关系,二者统一为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可抽象概括地表述为:教科书呈献给使用者的预期数学教学实践及其结果的质和量方面有机统一的规定性。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为N=0.30C+0.36W+0.34E,其中C=0.45C1+0.32C2+0.23C3,W=0.40W1+0.30W2+0.30W3,E=0.34E1+0.32E2+0.34E3;N 表示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C表示内容难度,W表示例题难度,E表示习题难度;C1表示内容多少、C2表示内容的要求、C3表示内容呈现方式,W1表示例题要求、W2表示例题与内容切合度、W3表示例题复杂度,E1表示习题与例题匹配、E2表示习题题型、E3表示习题要求。经实证检验,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概而言之,本研究比较合理且科学地构建了一个具备较好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本研究试图创新之处是,在参考史宁中等人的课程难度模型、鲍建生的课程综合难度模型和西南大学“中小学理科教材国际比较研究”(小学数学)课题组的教科书难度模型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合理且科学地构建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主要包括:教科书难度概念合理性的理论分析,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探析。创新与不足并存,这几方面均可以且值得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模型的应用,教科书设计,教科书所卷入之课程与教学活动与教科书具体因素或特征间关系等的探索。

邱惠卿[8](2013)在《中国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测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乃针对中国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概况做一完整检索并以市场为基础的人力资本投资存量之终身收入法来估算中国台湾地区20052010年间人力资本存量。本文采用Jorgenson&Fraumeni的研究方法来估计预期个人未来一生所有的收入总合。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台湾地区在人力资本存量、投资及投资报酬率方面,多数指标与OECD国家相比颇有竞争力,比如2011年台湾地区2564岁人口中具高等教育程度者占总人口39.9%,而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者占总人口73%,所占比例与OECD国家相当。台湾地区男女教育程度相差不大,显见其性别教育平等。而在TIMSS、PISA等人力资本素养方面亦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此外关于研发人力方面台湾地区每千人就业人口中有11.6名研发人员,与纽西兰、日本、新加坡等国相近。唯台湾地区关于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指标则明显落后,可见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台湾地区仍远落后。二、本研究使用修正后的Jorgenson&Fraumeni的终身收入法来估计台湾地区的总人力资本,经建立了性别、65个年龄层、五个教育程度总计650个族群资料后发现,在折现率3%水平及收入成长率设定为1.63%水平之下,20052010年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总量介于153.96万亿新台币174.6万亿新台币之间,平均年增长率仅为0.03%。其中男性人力资本年增长率为-0.47%,女性人力资本年增长率为2.05%,显见该期间女性人力资本略增的趋势。而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总额超过50%为大学以上教育程度者所贡献,其中男性贡献占31.94%,女性贡献占20.64%。三、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总额与GDP比值约在12.1614.15倍之间,且呈现下降趋势,该现象与美国、中国研究结果一致。而如果仅计算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力资本总额,则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总额占GDP比值约在9.1310.14倍之间,该比值约与澳洲相当。上述结果可以证实本研究假设,台湾地区人力资本与GDP比值确实落在630倍之间,由20052010年实证所得结果之下降趋势可以推估台湾地区早年的人力资本与GDP比值可能更接近30倍。此外不同发展状态可能造成该项比值的落差,发达国家如挪威、澳洲、纽西兰、加拿大等其人力资本效率可能较高,因此人力资本与其GDP比值可能较低。开发中国家如中国,其人力资本效率可能较低,其单位人力资本所能促发经济增长远较发达国家为低,因此人力资本与其GDP比值可能较高。

郑成功[9](2013)在《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稳定增长时期,经济发展虽已取得了显着成就,但是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技术进步贡献率比较低、对外科技依存度过高等。基于现实压力和长远思考,我国开始逐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回眸近半个世纪国家关于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看到1978年是我国开始着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起始年份。1999年,江泽民同志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确定为国家战略。2006年,我国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2010年,胡锦涛主席强调了科技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依靠科技力量是根本,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所在。在全球化时代,我国要想更快、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放眼世界,掌握国际动态,学习国际经验。美国在开放式创新模式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功,欧洲各国积极加强合作,并且在设计国际标准和营造创新制度环境方面值得我国学习。但是,如果从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日本作为赶超国家与我国的发展背景更为相似,而且日本由“技术革新”大国到“创新滞后”,再到“创新力量积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因此系统研究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对于还未走出基础研究困境、模仿跟踪多、创新突破少、关键领域原始性创新不足、且正在试图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一个蓝本和参照。本论文在创新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理论框架下,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推理与演绎相结合、比较制度分析、历史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涉及日本建设NIS的历史演变过程、国际国内背景、制度创新构筑者——政府、知识创新源头——大学、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及NIS核心产学联盟、产学官联盟等,研究内容涵盖了日本NIS架构的特点、发展现状、成效、不足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五个方面:(1)战后日本经历了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反求工程和模仿式创新过程。此后日本将技术立国作为国家战略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日本又将技术立国战略升格为科技创造立国战略。(2)日本NIS中各创新主体均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体制和科技基本计划审议机制,完善了知识产权和研发体制,建立了科技法律体系,为NIS提供了制度基础。大学的作用表现在不断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研发能力方面。企业的作用表现在集研发、生产与技术引进为三位一体,此外,企业具有隐性知识、构筑竞争的组织能力、内外联动时时创新、JIT和TQC生产管理创新等经验。日本企业创新面临着独立主义向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转型。在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方面,日本制定了国家技能鉴定制度。(3)日本产学联盟模式丰富多样,独具特色,既有共同研究、受托研究、捐助讲座、大学衍生企业、就业体验和技术转移等六种基本模式,又不断创新了企业联合体、技术指导、科学训练营、全面协议、会员制和学生参与等新模式。日本多元化的产学联盟在“官”之主导下更为活跃。另外,利用三重螺旋理论分析日本产学官联盟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目前日本企业与大学开展的共同研究进展很快,大学也在积极创办衍生风险企业,承担了市场化知识生产职能,政府在此过程中由“支援”向“促进”转型。(4)实证测度了日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绩效。收集世界25个主要国家2008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投入水平、创新潜能、创新产出水平等四项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出日本属于国家创新水平最高的组别中,日本的综合得分排名位于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之后,位居世界第5位。(5)日本NIS的主要经验有日本政府高度重视NIS,企业积极推行信息化,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迅速,研发投入和技术贸易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日本在技术转移、信息化水平、基础研究水平、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国际化、应用IT技术方面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日本还存在着对开放式创新认识不足和进程缓慢等问题。本论文的创新性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研究NIS具有理论性。本论文注意运用发展成熟和处于学术前沿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丰富了相关理论。主要运用了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与哈肯的协同论,分析了日本NIS的架构与运行机理,运用切萨布鲁夫的开放式创新理论考察了日本由传统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型,运用埃兹科维茨的三重螺旋理论解析了日本产学官联盟的最新进展,在研究日本NIS方面具有理论性的创新贡献。二是研究NIS的对象具有新意。以某个国家的NIS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大难度,主要是该选题的系统性和各要素难以把握。迄今为止,关于新时期专门针对日本NIS的研究,日本学者没有专门的着书立说。虽然有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弗里曼的研究,但是弗里曼的研究是对日本20世纪80年代前NIS的研究。而本论文以21世纪日本NIS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具有新意。三是研究日本NIS的系统性方面有创新。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日本NIS,采用“总——分——总”的研究思路,首先对NIS进行文献综述,其次,对NIS的各个主要构成要素政府、大学、企业、技能人才进行研究,并使用了翔实、最新的来自一手的数据和文献进行分析。最后,对NIS进行总括性的研究,研究了NIS的核心产学联盟和产学官联盟,并提炼了日本迄今为止NIS的经验与不足之处。四是实证研究日本NIS的方法方面有创新。本论文采用规范的统计学中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测度了日本的NIS发展水平。弄清了日本NIS各种发展经验与不足之下的NIS发展水平。最后,本论文通过研究日本NIS建设得出了对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借鉴与启示:我国应加强政府对产学联盟的主导作用,突破传统模式,创新产学联盟新模式,提倡产学联盟的开放式创新理念,加强产学联盟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联盟,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移,鼓励产学共同研究,支持大学创办衍生风险企业。

王玉珊[10](2012)在《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成为一片废墟,举国上下都陷于饥饿与失望的窘境,国民经济处于瘫痪状态。但是,仅仅经过十年的时间,工农业生产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1968年,日本GNP超过了原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受两次石油冲击的影响,日本经济从1975年开始虽然转入了低速增长,但直到1980年代末,日本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优等生,一度被称为“世界第二超级经济大国”,挑战了美国的经济霸权。19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虽然陷入低迷,新世纪初也没有多大的起色,2010年GDP已被中国赶超,但日本以雄厚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资本优势和企业经营管理优势为基础,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强国之一。日本在二战后的发展特别是昔日高速经济增长的奇迹,已被世人所熟知。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惊人速度,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研究日本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和发展。其答案虽然并非只有一个,而且大多数人一致认为这是由多种因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促进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育的发展,这一结论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日本不但是“后发型赶超”国家的典型代表,而且是经历了“赶超后困境”的国家。因此,日本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是发展中国家可资借鉴的重要参考。我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拥有相似的文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更值得我们借鉴。本论文立足于日本教育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希望能对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本章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视角、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鉴别理论这两方面,介绍了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并总结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三章,日本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本章按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别论述了日本政府在各时期所实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日本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虽然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但从其出发点和结果来看,都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四章,日本教育的发展。本章在论述日本现行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信息化教育和国际化教育。最后,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日本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了日本教育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其优势与劣势。第五章,日本的教育投资。首先,在介绍教育费用、教育收益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日本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变化。然后,从微观的家庭和宏观的政府两个方面,分析了日本教育支出的水平。第六章,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方面,按照不同教育阶段,分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阶段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说明解决问题重要性、紧迫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日本政府应该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方面,首先分析了新世纪初日本教育的新课题、新方向,包括进一步充实基础教育、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其次分析了今后日本教育的新课题、新方向,包括培养社会生存能力、培养未来的人才、构建完善的学习网、构建有活力的相互联系的共同体。第七章,教育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本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②教育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奠定了日本科技进步的基础。③教育水平提高确保了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产出。④以教育为基础的科技发展,使日本技术贸易呈现顺差扩大的趋势。⑤传承日本文化,奠定日本式经营的基础。⑥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八章,日本教育及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日本教育发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教育立法、教育立国、教育改革、教育投资、职业教育、私立学校、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九个方面,本章针对这九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做出了总结。另外,本章总结了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体现在调整教育政策促进经济转型、调整教育内容促进产业发展这两个方面。最后总结了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经验,体现在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资金、经济发展推动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完善、根据经济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结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相互促进这四个方面。第九章,结论与启示。本章总结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主要结论:①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②日本高度重视教育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③教育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日本在推动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通过对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中得出对中国的启示:①加强法制建设,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②大力提倡教育立国理念,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③加大教育投资,完善教育环境;④优化教育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肯定教育是推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教育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第五点“传承日本文化,奠定日本式经营的基础”与第六点“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体现了学术观点的创新。第二,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日本教育发展、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和参考。本论文的缺陷与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由于本人在教育及经济理论方面掌握的知识有限,资料收集不够充分,对有关问题理解肤浅,因此给本研究的深入及创新带来了一定困难和约束,论文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准确的表述和不妥当的结论。第二,关于国际比较部分,因其它国家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国家很难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最新数据,从而给共同性的比较研究带来了一些困难,致使研究结论有可能产生某些微小的偏差。第三,本文虽然力求结合日本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日本教育的新课题、新方向,但由于教育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理论基础薄弱,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新课题、新方向的把握不够,因此,现有的分析和论述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研究。

二、OECD《教育要览2003》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ECD《教育要览2003》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题缘起与研究范围
        (一)论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范围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四、学术创新与主要学术观点
        (一)学术创新
        (二)主要观点
第一章 生物识别信息的概念和本质
    第一节 生物识别信息的概念
        一、生物识别技术
        (一)生物识别技术的产生
        (二)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
        二、生物识别信息
        (一)生物识别信息的内涵
        (二)生物识别信息的外延
        三、生物识别信息的其它相关基本概念
        (一)个人数据、档案、信息、资料
        (二)生物识别标识、数据、信息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的本质
        一、生物识别信息是个人信息的新类型
        (一)生物识别信息必须经过“特定技术处理”
        (二)生物识别信息是个人“数字身份”的核心内容
        二、生物识别信息不同于一般个人信息的两种特殊性质
        (一)生物识别信息具有“惟一性”
        (二)生物识别信息具有“不可变更性”
第二章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意义和目的
    第一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生物识别是与个人权利密切相关的重要产业
        (一)生物识别信息与个人权利密切相关
        (二)生物识别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二、生物识别是新型社会管理方式
        (一)生物识别提高社会管理效率
        (二)生物识别信息是国家大数据整合基础性资源
        三、生物识别信息关系国家安全
        (一)生物识别信息应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二)生物识别信息应用关系国家整体安全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目的
        一、实现生物识别信息应用中个人权利与产业发展利益的平衡
        (一)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应以调控平等主体利益关系为重点
        (二)生物识别信息产业发展必须受到严格规制
        二、实现生物识别信息应用中各方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一)通过法律平衡生物识别信息应用中的公私利益关系
        (二)通过法律保证国家安全与社会管理对生物识别信息应用的需要
第三章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要求及保护模式
    第一节 实现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目的基本要求
        一、充分保护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主体的信息自决权
        (一)生物识别信息权利是个人信息权的组成部分
        (二)以“禁止处理”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自决权
        二、明确禁止未经个人同意处理生物识别信息
        (一)禁止以买卖等为目处理生物识别信息
        (二)禁止经个人授权而买卖生物识别信息等行为
        三、以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的“法定必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管理需要
        (一)生物识别信息处理“法定必需”的必要性
        (二)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的“法定必需”事项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立法模式
        一、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综合立法模式
        (一)生物识别信息综合立法保护模式的发展路径
        (二)生物识别信息综合立法保护的主要内容
        二、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专项立法模式
        (一)以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案实行民法保护
        (二)以防止身份盗窃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专项立法保护
第四章 生物识别信息的常规法律保护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原则在生物识别信息保护中的应用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原则与生物识别信息的常规保护
        (一)域外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常规原则溯源
        (二)我国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常规原则溯源
        二、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在生物识别信息保护中的应用
        (一)域外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原则在保护生物识别信息中的应用
        (二)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原则在生物识别信息保护中的应用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具体原则
        一、正当、合法、透明原则
        (一)正当、合法、透明原则的重要性
        (二)正当、合法、透明原则的内涵
        二、目的明确、相关和有限、必需、适当原则
        (一)目的明确、相关和有限、必需、适当原则的必要性
        (二)目的明确、相关和有限、必需、适当原则的内涵
        三、安全、准确、机密原则
        (一)安全性、准确性和机密性是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的要旨
        (二)安全、准确、机密原则的内涵
第五章 生物识别信息的专门法律保护
    第一节 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人的特定权利
        一、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人及其权利的性质
        (一)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人
        (二)生物识别信息权利人的权利性质
        二、权利人对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的严格授权是信息自决权的体现
        (一)生物识别信息处理中“权利人明确表示同意”的内涵
        (二)权利人对生物识别信息的访问权与获取权
        (三)权利人对生物识别信息的整改权与删除权
        (四)权利人对生物识别信息的处理限制权与反对权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控制者的特定法律义务和责任
        一、生物识别信息处理与生物识别信息控制者
        (一)生物识别信息处理
        (二)生物识别信息处理控制者
        二、生物识别信息处理控制者的特定法律义务
        (一)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特定安全保障义务
        (二)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特定“单独充分明确告知”义务
        (三)生物识别数据处理政策透明公开特定要求
        三、以保护生物识别信息自决权而确定违法处理法律责任
        (一)公法上保护生物识别信息的特定罪刑条款
        (二)私法上保护生物识别信息的侵权责任条款
第六章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机制的完善
    第一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现有机制存在问题
        一、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整体上仍待加强
        (一)生物识别信息保护总体立法存在疏漏
        (二)缺乏针对生物识别信息特质的信息权保护内容
        二、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具体措施严重不足
        (一)行政立法滞后于生物识别信息处理监管及保护需要
        (二)保护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权的民法进路存在缺陷
        (三)刑法对伪造买卖生物识别信息行为缺乏规制
    第二节 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机制的完善
        一、完善生物识别信息特定行政法律保护机制
        (一)建立专门化生物识别信息处理行政监管机构
        (二)建立生物识别信息保护行政执法机制
        (三)建立生物识别信息权利行政诉讼救济制度
        二、突破生物识别信息民事法律保护困境实现制度优化
        (一)完善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类诉讼”制度
        (二)解决生物识别信息作为个人新型权利地位问题
        (三)确定生物识别信息处理侵权“损害”认定标准
        三、解决生物识别信息刑事法律保护特定问题
        (一)伪造生物识别信息行为的定罪问题
        (二)非法获取、盗窃、使用生物识别信息行为的定罪问题
        (三)买卖交易生物识别数据行为的定罪问题
        (四)代为人脸识别行为的刑事定性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3)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
        (二)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
        (三)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
    五、可能的边际贡献
第二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基础理论
    一、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的产生
        (二)中国的现代化理论
        (三)西方的现代化理论
    二、产业结构理论
        (一)西方主流产业结构理论
        (二)马克思的产业结构思想
        (三)中国特色产业结构理论
    三、交易成本理论
    四、国家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理论
        (二)新李斯特国家发展理论
        (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五、小结
第三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和聚合型制度的研究界定
    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界定
        (一)基本内涵
        (二)影响因素
        (三)阶段划分
        (四)主体分析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界定
        (一)制度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涵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构成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功能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关系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必要性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一产业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二产业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三产业
    四、小结
第四章 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机理分析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四个维度
        (一)国土空间开发维度
        (二)市场体系建设维度
        (三)企业能力培育维度
        (四)社会全面发展维度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动力机制
    三、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质量
    四、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路径依赖
        (一)制度路径依赖的一般解释
        (二)制度路径依赖的反馈机制
        (三)制度路径依赖的演化修正
    五、小结
第五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择及其解释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指标的基本原则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指标体系构建
    二、结构方程研究设计与模型建构
        (一)研究设计
        (二)模型构建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聚合型制度创新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二)结构方程模型
        (三)研究结论
    四、小结
第六章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聚合型制度创新及制度约束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的总体特征
    二、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49~1978)
        (二)第二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78~2013)
        (三)第三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2013~)
    三、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一)第一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二)第二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四、新时代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一)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成就
        (二)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容
        (三)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特征
    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约束
    六、小结
第七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现代化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一)美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二)德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三)日本模式的产业结构
    二、转型国家的制度演进与产业结构
        (一)苏联模式的产业结构
        (二)印度模式的产业结构
        (三)阿根廷模式的产业结构
    三、小结
第八章 推动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市场体系制度建设,优化整体营商环境
        (一)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
        (二)加强产权体系建设,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三)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二、加强聚合型动力支持,形成强化多主体创新
        (一)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二)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发挥非正式制度作用,以优秀文化聚合制度创新
    三、助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一)推进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
        (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精准化
        (三)推进现代化产业组织政策的变革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写在后面的话

(4)支持素养教育的教育目标描述模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国内外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发展脉络及问题
    一、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
    二、国内外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发展脉络
        (一) “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领域的切分
        (二) “内容”与“操作”的割裂
        (三) 非累积性层级结构
        (四) 有结果无过程
    三、既有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对素养教育的引领困境
        (一) 思维教育与知识教育难以融合
        (二) 难以实现学习者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章 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问题归因及出路
    一、学习之本质的认知心理学解读
        (一) 认知主义的解读
        (二) 联结主义的解读
        (三) “具身认知”的解读
    二、认知心理学对学习本质的把握方式及误区
    三、传统认识论对学习本质的把握方式及其局限性
        (一) 传统认识论对学习之本质的把握方式
        (二) 把握方式及后续批判的局限性
第三章 发生认识论的哲学内涵
    一、从康德到皮亚杰——继承与超越
        (一) 发生认识论对康德先验论的继承
        (二) 发生认识论对康德先验论的超越
    二“认识何以可能”的发生认识论解读
        (一) 知识:始于遗传格式的建构
        (二) 逻辑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内在统一
第四章 发生认识论指导下的教育目标描述模型设计
    一、从“程序+内容”到“知识-思维”
        (一) “程序+内容”模型的哲学认识论审视
        (二) “知识-思维”——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逻辑+知识”
    二、教育目标描述模型的设计
        (一) 教育目标描述模型的“需求”分析
        (二) “三层结构”模型——从“客观知识”走向“内在素养”的实践线索
    三、“三层结构”模型之人文内涵的丰富性
第五章 “三层结构”模型的应用解析——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一、教学目标描述解析
        (一) 教学目标描述的一般原则
        (二) 教学目标描述的分层例解
    二、教学过程设计解析
    三、教学评价设计解析
        (一) 教学评价的宏观思路
        (二) 教学评价的具体方法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及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比较分析法
        (三) 数理统计分析法
第一章 对外援助的基本概念与价值意义
    第一节 对外援助的基本概念
        一、价值理念视角下的对外援助
        二、工具理念视角下的对外援助
        三、主客关系视角下的对外援助
    第二节 对外援助的类型与划分标准
        一、以援助的目的作为划分标准
        二、以援助的方式作为划分标准
        三、以援助的资金类型作为划分标准
        四、以援助的主体作为划分标准
    第三节 对外援助的目标
        一、政治目标
        二、安全目标
        三、发展目标
        四、人道主义目标
    第四节 对外援助的价值意义
        一、对外援助与文化传播
        二、对外援助与价值观输出
        三、对外援助与理念追求
第二章 中国对外援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一、国际主义的概念内涵
        二、国际主义的渊源
        三、国际主义在中国援外中的新表现
    第二节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
        一、八项原则的内涵与渊源
        二、八项原则的理论形成
        三、八项原则的具体践行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
        一、统一战线理论
        二、“中间地带”理论
        三、“三个世界”理论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
        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要求
        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追求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新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践起点
        一、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
        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中国对外援助理论的新进展
        一、援助理念的改变:由重政治利益到重经济利益
        二、援助原则变迁:平等互利四项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三、援助政策的调整: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政策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对外援助治理体系的新发展
        一、治理机构的整合
        二、治理体制的调整
        三、治理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 中国对外援助的新方式与新类型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新方式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新类型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践及评价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践阶段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调整阶段(1978年至1993年)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阶段(1994年至2004年)
        三、中国对外援助的增长阶段(2005年至今)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区域
        一、非洲地区
        二、亚洲地区
        三、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
    第三节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评价与总结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绩效评估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问题评估
        三、中国对外援助的历史经验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
    第一节 援助理念:互利共赢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互利性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共赢性
    第二节 援助体系:治理规范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治理机构规范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治理模式规范
        三、中国对外援助的治理制度规范
    第三节 援助实践:经济优先
        一、中国援外重点集中在经济基础设施领域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项目以生产性项目为主
        三、中国对外援助以促进双边共同发展为主要目的
    第四节 援助结果:卓有成效
        一、中国援助效率高效
        二、中国援助兑现率高
        三、中国援助促进了双边共同发展
第六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援助的新拓展
    第一节 “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对外援助带来的新机遇
        一、有助于提升中国援外战略地位
        二、有助于提升中国援外治理水平
        三、有助于提升中国援外的话语权
        四、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援外理论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对外援助带来的新挑战
        一、经济援助作用的边界需要明确
        二、对外援助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三、周边安全环境亟需构建
    第三节 中国对外援助需要战略转变
        一、构建中国特色援外理论
        二、提升中国援外价值内涵
        三、以配合“一带一路”作为主要战略目标
        四、丰富援外实践
结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一 中国历年援外支出数据及相关比重(1978-2015)
附录二 访谈记录
致谢

(6)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相关文献分析
        二、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主体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优势与困境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公共服务
        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第二章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全纳教育
        一、全纳教育的内涵是“基于个体差异的教育公平”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权利、民主、平等”
        三、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全面、全程、公平”
        四、全纳学校的构建
    第二节 正义理论
        一、罗尔斯:自由主义的正义论
        二、沃尔策:社群主义正义论
    第三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取向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第一节 国际组织视野下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野下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二、经合组织视野下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美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美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历程
        二、纽约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进路径
        三、美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主要特点
    第三节 英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英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历程
        二、全纳教育视野下英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进路径
        三、英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主要特点
    第四节 日本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日本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历程
        二、日本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进路径
        三、日本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主要特点
    第五节 国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走向
        一、全纳教育是价值追求
        二、学生发展是核心
        三、学校变革是关键
        四、简政放权和社会参与是重要条件
        五、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重要保障
第四章 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分析与路径探讨
    第一节 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历程
        一、教育精英导向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萌芽阶段
        二、教育普及导向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形成阶段
        三、数量均等导向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阶段
        四、质量均等导向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
        一、全纳教育价值理念支持与建构缺失
        二、服务供给碎片化现状有待改善
        三、服务直接供给主体(学校)缺少办学自主权
        四、社会多元参与缺乏
    第三节 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价值诉求
        一、学生主体地位是价值使然
        二、质量和规模是价值支撑
        三、学校发展和专业引领是价值保障
    第四节 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一、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时代选择
        二、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
        三、政府主导是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关键
        四、学校自主是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核心
        五、社会参与是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支撑
第五章 区域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潍坊市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阶段
        一、基于教育机会均等的义务教育普及阶段
        二、基于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县域教育均衡发展阶段
        三、基于全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阶段
    第二节 政府主导推进是基础保障
        一、政府主导推进
        二、教育行政主导权回归
        三、学生发展统领
        四、弱势学生群体关爱
    第三节 学校自主办学是核心驱动
        一、以学校自主办学为核心的校长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探索
        二、校长专业化发展的解决方案
        三、学校自主办学的解决方案
    第四节 社会参与是有效支撑
        一、混合所有制投资办学
        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三、社会参与教育监督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问题提出
        1.1.1 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矛盾”现象
        1.1.2 数学课程与教学是最重要的“矛盾”之源
        1.1.3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与教学最重要的物化实体
        1.1.4 数学教科书难度科学测评是可能的突破口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1 有助于减轻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2 有助于明辨教学优劣,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2.3 有助于审视课程强弱,更新设计者思想观念
        1.2.4 有助于博思教科书编用评,倡导研发者专职化,提高教科书质量
        1.2.5 有助于突显研究焦点,重塑数学教育研究者认识
    1.3 概念界定
        1.3.1 小学
        1.3.2 数学教科书
        1.3.3 难度
        1.3.4 测评
        1.3.5 模型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教科书难度相关研究述评
        2.1.1 国外教科书难度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教科书难度相关研究综述
        2.1.3 国内外教科书难度相关研究简评
    2.2 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相关研究述评
        2.2.1 国外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2.2.3 国内外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相关研究简评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内容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研究方法
    3.3 论文框架
        3.3.1 论文框架
        3.3.2 论文框架与研究设计的关系
    3.4 研究信度和效度
        3.4.1 研究信度
        3.4.2 研究效度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3.5.1 数据收集
        3.5.2 数据整理与分析
第4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的理论分析
    4.1 “教科书难度”概念合理性分析
        4.1.1 人工制品分析
        4.1.2 作为人工制品的教科书分析
        4.1.3 “教科书难度”概念具有合理性
    4.2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分析
        4.2.1 教科书的生产者与使用者分析
        4.2.2 教科书定位分析
        4.2.3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
    4.3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分析
        4.3.1 教科书功能分析
        4.3.2 教科书撰写分析
        4.3.3 教科书课程设计分析
        4.3.4 教科书教学设计分析
        4.3.5 小学数学教科书结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调查探析
    5.1 调查目的
    5.2 调查方法
        5.2.1 调查设计
        5.2.2 调查对象
        5.2.3 数据分析方法
        5.2.4 数据收集和整理
    5.3 调查结果与分析
    5.4 调查结论
第6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开放式调查探析
    6.1 调查目的
    6.2 调查方法
        6.2.1 调查设计
        6.2.2 调查工具
        6.2.3 调查对象
        6.2.4 数据分析方法
        6.2.5 数据收集和整理
    6.3 调查结果与分析
        6.3.1 学生用教科书学
        6.3.2 教师用教科书教
        6.3.3 困难数学内容处理
        6.3.4 数学知识呈现与介绍
        6.3.5 例题与习题
        6.3.6 “补充”的影响因素
        6.3.7 总体影响因素
    6.4 调查结论
第7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封闭式调查探析
    7.1 调查目的
    7.2 调查方法
        7.2.1 调查设计
        7.2.2 调查工具
        7.2.3 调查对象
        7.2.4 调查实施与数据整理
    7.3 调查结果与分析
        7.3.1 问卷项目分析
        7.3.2 问卷信效度分析
        7.3.3 问卷均值分析
        7.3.4 问卷开放题38结果分析
    7.4 调查结论
第8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探索与构建
    8.1 研究目的
    8.2 相关已有研究分析
    8.3 研究设计
        8.3.1 概念界定
        8.3.2 工具编制
        8.3.3 调查对象选择
        8.3.4 问卷调查实施
        8.3.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8.4 研究结果与分析
        8.4.1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各影响因素的总认同度
        8.4.2 各数学教育工作者群体间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认同度的差异
        8.4.3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8.5 讨论
        8.5.1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
        8.5.2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有其独特性
        8.5.3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核心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8.5.4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
        8.5.5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与已有相关模型的关系
    8.6 研究结论
第9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验证
    9.1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调查验证
        9.1.1 调查目的
        9.1.2 调查方法
        9.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9.1.4 调查结论
    9.2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案例验证
        9.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9.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9.2.3 研究结论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2.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开放式问卷
    附录3.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4.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核心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5.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来源
        三、 主要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一、 关于人力资本文献
        二、 关于人力资本测度文献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研究假设
        一、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假设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测度理论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
        一、 人力资本概念的滥觞
        二、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三、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四、 人力资本理论的界定
    第二节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一、 人力资本产权-所有权视角
        二、 人力资本产权-企业理论视角
        三、 人力资本产权-产权理论视角
    第三节 人力资本测度理论
        一、 人力资本指标途径
        二、 成本基础衡量途径
        三、 收入基础衡量途径
        四、 间接衡量途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力资本衡量指标及其测度
    第一节 人力资本量化指标
        一、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
        二、 欧洲人力资本指数及欧盟统计局指标
        三、 OECD 人力资本指标
        四、 澳洲统计局
        五、 纽西兰统计局
    第二节 人力资本质化指标
        一、 IALS 素养调查
        二、 ALL 素养调查
        三、 PIAAC 素养调查
        四、 PISA 指数
    第三节 人力资本货币途径
        一、 成本基础衡量途径
        二、 收入基础衡量途径
        三、 间接衡量途径
    第四节 人力资本衡量的新进发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台湾地区人力资本开发模式
    第一节 保健投资
        一、 台湾地区整体视角
        二、 企业与个人视角
        三、 投资报酬率视角
    第二节 教育投资
        一、 台湾地区整体视角
        二、 企业与个人视角
        三、 投资报酬率视角
    第三节 职业培训投资
        一、 台湾地区整体视角
        二、 企业个人视角
        三、 投资报酬率视角
    第四节 人力迁移投资
        一、 台湾地区整体视角
        二、 企业与个人视角
        三、 投资报酬率视角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指标
    第一节 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指标建构模式
    第二节 台湾地区产业人力政策及其相关统计指标
    第三节 台湾地区人力资本统计指标建议
    第四节 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指标与国际比较
        一、 人力资本存量
        二、 人力资本投资
        三、 人力资本投资报酬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测度实证
    第一节 测量模型及相关参数
        一、 教育程度(Educational attainment, e)
        二、 就业率(Employment rate, EMR)
        三、 存活率(Survival rate, SUR)
        四、 年收入(Annual income, AIN)
        五、 入学率(School enrolment rate, ENR)
        六、 实际收入增长率(Annual real income growth rate, G)
        七、 折现率(Annual discount rate, R)
    第二节 资料来源及组成与估算结果
        一、 资料来源与组成
        二、 估算结果
        三、 人力资本总量、人均量分析
        四、 人力资本与 GDP、实物资本比较
        五、 人力资本国际比较
    第三节 敏感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节 本研究主要结论
        一、 关于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指标的主要结论
        二、 关于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测度实证的主要结论
        三、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 本研究不足之处
        二、 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后记

(9)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境外理论研究综述
        1.3.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实证研究综述
    1.4 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性贡献
第2章 概念释义与NIS 理论框架
    2.1 概念释义与辨析
        2.1.1 国家创新体系界定
        2.1.2 技术创新概念
        2.1.3 概念辨析
    2.2 NIS的理论基石与模式
        2.2.1 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理论萌芽
        2.2.2 STI、线性与链环模型理论
        2.2.3 创新主体相关的创新理论
        2.2.4 埃兹科维茨的三重螺旋理论
        2.2.5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与哈肯的协同论
        2.2.6 切萨布鲁夫的开放式创新理论
    2.3 NIS理论的硬核与保护带
        2.3.1 NIS的理论硬核
        2.3.2 NIS理论保护带
    2.4 NIS理论的结构体系
        2.4.1 伦德瓦尔的NIS结构体系观
        2.4.2 国内学者的NIS结构体系观
        2.4.3 日本的NIS结构体系实例
第3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与背景
    3.1 技术改造到创新立国的历史嬗变
        3.1.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NIS初具雏形
        3.1.2 战后经济恢复期:从技术改造到技术引进
        3.1.3 经济高速与稳定增长期:技术立国战略
        3.1.4 平成经济萧条期:科技创造立国战略
    3.2 推动日本构建NIS的国际背景
        3.2.1 竞争时代、模块化与新兴经济体
        3.2.2 美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动向
        3.2.3 欧洲科技创新体系环境的变化
    3.3 促进日本建设NIS的国内背景
        3.3.1 赶超时代向后赶超时代转型
        3.3.2 日本需要尽快恢复经济活力
        3.3.3 推进绿色创新与生活创新
        3.3.4 对日本产学官联盟的微词
        3.3.5 日本民族自强的文化意识
第4章 日本制度创新的构筑者:政府部门
    4.1 日本政府科技创新推进体制
        4.1.1 日本科技政策演进简要回顾
        4.1.2 日本科技创新体制机能的强化
        4.1.3 科技基本计划审议机制与效果
    4.2 日本政府的科技法律体系
        4.2.1 日本的科技法律制度体系
        4.2.2 《科学技术基本法》的制定
        4.2.3 促进知识产权化的法律制度
    4.3 日本政府的研发体制改革
        4.3.1 研发体制改革设想
        4.3.2 振兴基础科学研究
        4.3.3 研发机构独法化改革
        4.3.4 研发资金的制度改革
第5章 日本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的源头:大学
    5.1 强化大学的知识创新与研究能力
        5.1.1 日本研究型大学历史回溯
        5.1.2 强化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5.1.3 提高大学的研究开发能力
    5.2 日本大学技术转移的体制与模式
        5.2.1 构筑大学技术转移管理体制
        5.2.2 大学技术转移的运作模式
        5.2.3 日本大学技术转移的效果
    5.3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的发展
        5.3.1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类型
        5.3.2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制度
        5.3.3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进展
第6章 日本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承担者:企业
    6.1 日本企业创新的总体特点
        6.1.1 日本企业创新源于赶超经济
        6.1.2 研发、生产与技术引进结合
        6.1.3 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6.1.4 鲜有原始性创新的种种质疑
    6.2 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创新
        6.2.1 构筑竞争的组织能力
        6.2.2 内外联动的时时创新
        6.2.3 日本企业生产管理创新
        6.2.4 管理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6.3 日本企业创新的研发活动
        6.3.1 企业承担主要研发经费
        6.3.2 企业研发重视应用开发
        6.3.3 企业研发组织体制健全
    6.4 独立主义向开放式创新模式转型
        6.4.1 大企业的“独立主义”
        6.4.2 垂直统合型创新案例:丰田公司
        6.4.3 封闭式创新模式并不绝对
        6.4.4 线性创新模式日渐落伍
        6.4.5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端倪
    6.5 日本企业创新模式转型评论
第7章 日本技术创新的传承者:技能型人力资本
    7.1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学校教育
        7.1.1 学校培育模式的实用性
        7.1.2 学校培养模式的高学历化
    7.2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企业教育
        7.2.1 在职培训模式
        7.2.2 脱产训练模式
        7.2.3 自我开发模式
        7.2.4 函授课程模式
        7.2.5 企业中的轮岗制
    7.3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政府支持
        7.3.1 建立分担促进机制
        7.3.2 制定帮扶鼓励政策
        7.3.3 与行业协会合作办学
        7.3.4 营造尊重和重视的氛围
        7.3.5 制定国家技能鉴定制度
第8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创新主体联盟
    8.1 日本产学联盟的多元化模式
        8.1.1 日本产学联盟的基本模式
        8.1.2 日本产学联盟的创新模式
    8.2 日本产学联盟模式的新进展
        8.2.1 共同研究模式规模扩大
        8.2.2 受托研究模式规模下降
        8.2.3 大学衍生企业取得成效
        8.2.4 就业体验实施率增幅显着
        8.2.5 大学技术转移项目增加
    8.3 日本产学官联盟的三重螺旋模式
        8.3.1 日本产学官联盟的界定
        8.3.2 日本对产学官联盟认识的深化
        8.3.3 “产”在三重螺旋模式的跨边界行为
        8.3.4 “学”在三重螺旋模式的跨边界组织
        8.3.5 “官”为三重螺旋模式提供创新环境
    8.4 日本创新主体联盟的评论
        8.4.1 日本产学模式多元化成效显着
        8.4.2 产学模式处于“官”的主导之下
        8.4.3 中小企业的产学联盟更为活跃
        8.4.4 开放式创新联盟已初露端倪
        8.4.5 日本产学联盟尚存在的问题
        8.4.6 日本产学官三重螺旋模式的不足
第9章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评估: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法
    9.1 国家创新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9.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9.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9.1.3 构建创新水平指标体系
    9.2 国家创新水平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9.2.1 主成分分析方法
        9.2.2 聚类分析方法
    9.3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的实证评估
        9.3.1 创新水平指标相关系数矩阵
        9.3.2 方差检验创新水平指标
        9.3.3 因子提取创新水平指标
        9.3.4 创新水平指标的因子命名
        9.3.5 创新水平指标主成分得分
        9.3.6 创新水平指标的聚类分析
    9.4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的评估结果
第10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经验与启示
    10.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成就与经验
        10.1.1 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
        10.1.2 日本企业积极推行信息化
        10.1.3 日本信息化迅速发展
        10.1.4 研发投入居世界领先水平
        10.1.5 技术贸易居世界领先水平
        10.1.6 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
    10.2 比较中显现日本NIS建设的不足
        10.2.1 技术转移与美国差距显着
        10.2.2 日本信息化水平仍落后于美国
        10.2.3 日本的基础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10.2.4 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国际化水平低
        10.2.5 日本在应用IT技术方面的欠缺
        10.2.6 认识与推进开放式创新不足
    10.3 日本NIS建设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10.3.1 借鉴日本产学联盟经验的启示
        10.3.2 借鉴日本产学官联盟经验的启示
        10.3.3 借鉴日本NIS发展战略的启示
    10.4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主要结论
    10.5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10)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的视角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日本教育发展过程的研究
        1.3.2 关于教育作为日本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
        1.3.3 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
2 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
    2.1 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
        2.1.1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人力资本论
        2.1.2 舒尔茨(T.W.schults)的人力资本论
        2.1.3 丹尼森(E.Denison)的实证研究
        2.1.4 贝克尔(Becker)的教育投资理论
    2.2 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及其对教育的作用
        2.2.1 人力资本投资的四种形式及其特征
        2.2.2 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2.3 教育鉴别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补充
        2.3.1 教育鉴别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差别
        2.3.2 教育鉴别理论的内容
        2.3.3 日本教育鉴别理论的研究现状
    2.4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 日本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3.1 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3.1.1 明治初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3.1.2 明治中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3.1.3 明治后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3.1.4 大正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3.1.5 二战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3.2 二战后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3.2.1 战后复兴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45-1954年)
        3.2.2 经济高度增长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55-1972年)
        3.2.3 稳定增长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73-1989年)
        3.2.4 经济停滞期(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90-1999年)
        3.2.5 新世纪以来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2000年以后)
4 日本教育的发展
    4.1 日本教育发展概况
        4.1.1 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4.1.2 中等教育发展概况
        4.1.3 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4.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4.2.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4.2.2 初等、中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4.2.3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4.3 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4.3.1 面向国内的国际化教育
        4.3.2 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教育
        4.3.3 参与国际教育开发与合作
    4.4 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
        4.4.1 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
        4.4.2 升学率的国际比较
        4.4.3 在学率的国际比较
        4.4.4 义务教育教师配备的国际比较
        4.4.5 高等教育专业构成比的国际比较
5 日本的教育投资
    5.1 教育投资与收益的一般理论
        5.1.1 教育费用
        5.1.2 个人教育投资的收益
        5.1.3 社会教育投资的收益
        5.1.4 日本的教育投资收益率
    5.2 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
        5.2.1 家庭教育支出
        5.2.2 家庭经济情况对教育的影响
    5.3 政府的教育投资
        5.3.1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及其国际比较
        5.3.2 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及其国际比较
        5.3.3 教育支出中公私负担比例的国际比较
        5.3.4 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及其国际比较
        5.3.5 学生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及其国际比较
        5.3.6 公共教育支出增长的国际比较
6 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6.1 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
        6.1.1 学龄前教育的问题
        6.1.2 义务教育的问题
        6.1.3 高等教育的问题
    6.2 日本教育的新课题与发展方向
        6.2.1 新世纪初日本教育的新课题与发展方向
        6.2.2 今后日本教育的新课题与发展方向
        6.2.3 今后5年应重点实施的教育政策
7 教育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7.1 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7.1.1 义务教育培养了高素质的劳动力
        7.1.2 职业教育提供了专业技术人才
        7.1.3 高等教育提供了高层管理和科技人才
    7.2 教育奠定了日本科技进步的基础
        7.2.1 教育发展使日本科研人员迅速增加
        7.2.2 大学科研人员是日本科技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7.2.3 大学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7.3 教育水平提高确保了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产出
        7.3.1 知识产权数量多、质量高
        7.3.2 发表科研论文数量多、水平高
        7.3.3 诺贝尔获奖者人数增加
    7.4 科技发展使日本技术贸易呈现顺差扩大的趋势
    7.5 教育与日本文化的传承
        7.5.1 日本文化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关系
        7.5.2 教育对传承日本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7.6 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高
        7.6.1 国民素质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关系
        7.6.2 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8 日本教育及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
    8.1 日本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
        8.1.1 积极推进教育立法
        8.1.2 坚持教育立国理念
        8.1.3 大力推行教育改革
        8.1.4 持续增加教育投资
        8.1.5 正确处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8.1.6 正确处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关系
        8.1.7 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
        8.1.8 通过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8.1.9 通过国际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8.2 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8.2.1 调整教育政策促进经济转型
        8.2.2 调整教育内容促进产业发展
    8.3 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
        8.3.1 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
        8.3.2 经济发展推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完善
        8.3.3 根据经济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结构
        8.3.4 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9 结论与启示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9.1.1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9.1.2 日本高度重视教育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9.1.3 教育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9.1.4 日本在推动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9.2 对中国的启示
        9.2.1 加强法制建设,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9.2.2 大力提倡教育立国理念,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9.2.3 加大教育投资,完善教育环境
        9.2.4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OECD《教育要览2003》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 付微明.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D]. 侯胜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支持素养教育的教育目标描述模型设计研究[D]. 冯友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研究[D]. 刘方平. 武汉大学, 2017(06)
  • [6]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 杜晓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研究[D]. 蔡庆有. 西南大学, 2014(05)
  • [8]中国台湾地区人力资本测度研究[D]. 邱惠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0)
  • [9]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D]. 郑成功. 辽宁大学, 2013(11)
  • [10]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 王玉珊.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经合组织“2003 年教育要点”概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