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辽宁洪涝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谈辽宁洪涝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一、刍议辽宁洪灾成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勇馨[1](2021)在《陕西省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洪灾害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是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陕西省设立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小组,积极开展陕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调查成果数据缺少系统性的分析研究,数据没有被充分利用。本文采取相关研究方法,深度挖掘成果数据,对陕西省山洪灾害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充分体现数据价值,对陕西省山洪灾害的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探究陕西省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合陕西省1949~2015年间山洪灾害情况,梳理统计陕西省山洪灾害历史调查结果,分别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两方面来分析陕西省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陕西省山洪灾害的分布情况从北向南逐渐增多,具有成片、成带分布的规律。陕西省山洪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区域性明显、发生频繁、季节性强、易突发、难预测、成灾快、危害大等特点。山洪灾害的分布规律受降雨、下垫面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2)分析陕西省山洪灾害致灾因子的驱动力。选取陕西省山洪灾害相关的9类驱动因子,定量分析各致灾因子对山洪灾害的影响程度,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陕西省山洪灾害的致灾因子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山洪灾害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降雨因子是诱发山洪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地形地貌是发生山洪的物质基础和潜在条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山洪的危害程度。多因子共同作用于山洪灾害会加强山洪灾害的发生及危险程度,影响灾害的空间分布。(3)分析陕西省山洪灾害的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评价。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rcGIS空间分析,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选取风险评价指标,进一步剖析陕西省及各地区的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布及易损性分布情况,并对山洪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山洪灾害危险性自北向南逐渐增大;易损性是关中地区大于陕南地区大于陕北地区。陕西省山洪灾害风险程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特别应加强对陕南秦巴山区的防护。评价结果及风险图可为陕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陕西省山洪灾害进行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有利于对省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部分内容进行升级改造;有利于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有利于开展山洪灾害影像资料汇编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有利于不断提升洪涝灾害综合防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已建非工程措施体系。对陕西省开展山洪灾害风险分析工作,对陕西省各地区山洪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张伟兵[2](2020)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防洪减灾研究发展历程与成就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除沙漠和极端干旱区、高寒山区等人类极难生存的地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4/5以上的耕地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总体上呈现频次高、范围广、种类多、损失大的特点。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江河洪水灾害频发重发,

初亚奇[3](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王思成[4](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宋雪[5](2020)在《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灾害事件中,错综复杂的谣言环境使得社会弥漫着焦虑与恐惧的情绪,导致人心惶惶,干扰灾害救援与灾后重建工作,降低社会公信力,甚至使社会面临次生灾害风险。因而及时有效地进行辟谣行动在灾害事件社会治理中尤为重要。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政府或媒体单一主体辟谣显现出辟谣速度慢、辟谣公信力低、辟谣难度大、辟谣能力弱、辟谣信息不全面等诸多问题,多元主体参与辟谣行动可以弥补这一缺失,且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为多元主体辟谣提供了便利条件,再加上辟谣行动符合社会各个主体的利益,因此可以说多元主体参与辟谣行动势在必行。由此,本研究对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辟谣进行深入考察,通过考察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主体构成,以及多元辟谣主体的话语生产、辟谣效果,来厘清多元主体在辟谣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指导协同辟谣机制构建,提高辟谣信息传播效率、提升灾害事件中的辟谣行动效果,维护灾害事件中清朗的舆论空间,帮助恢复社会秩序稳定。本研究以协同治理的视角关注了多元主体的辟谣行动,拓展了以往单一辟谣主体的研究视角,同时补充完善了协同治理的研究范畴,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基于灾害事件中的原创辟谣微博文本和下方评论文本,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语料库与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谁在辟谣”——“如何辟谣”——“产生怎样的辟谣效果”的研究思路,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剖析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如何参与辟谣行动以及生成怎样的辟谣效果问题,解析多元主体在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角色,进而提出优化协同辟谣机制的思考和建议。研究聚焦“谁在辟谣”这一问题,发现灾害事件中辟谣行动主体性质多样,政府主体、官方媒体主体、非官方媒体主体、普通个人主体、认证用户主体、企业与组织机构主体均积极参与到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从原创辟谣微博数量和辟谣微博数量的动态变化来看,政府主体是辟谣行动的核心领导者。在政府这一核心领导者的引领下,多元辟谣主体在政治认同、公共利益、主体效益、亲社会性和利他性的推动下,积极参与到灾害事件辟谣行动当中。在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如何辟谣”的问题上,研究从“辟谣对象”和“辟谣策略”两个方面展开。在辟谣对象方面,研究发现普通个人主体与认证用户主体在人为事故类灾害中更为活跃,而其他主体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灾害类型偏向;所有性质类型的辟谣主体在谣言类型上倾向性一致。在辟谣策略方面,普通个人主体多基于道德正义立场,使用情感注入策略;政府主体、企业与组织机构主体多使用澄清谣言不实之处的劝服技巧;官方媒体主体通过建立造谣传谣者与辟谣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方阵,揭示造谣传谣行为的不正当性,使得辟谣信息更加具有说服力。认证用户主体多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再加工,做出基于事实的推理论证;非官方媒体主体多通过引用专家论证来对辟谣信息展开详细阐释。关于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产生怎样的辟谣效果”的问题,研究从辟谣信息传播力和辟谣信息接受效果两个方面来考察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效果。研究发现,在辟谣信息传播力方面,非官方媒体凭借其平台属性、认证用户主体凭借其庞大的粉丝基数以及适合与公众沟通的话语表达方式,而具有较强的辟谣信息传播力。在辟谣信息接受效果方面,官方媒体、非官方媒体的辟谣微博接受度最差。其中,官方媒体主体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质疑的态度框架表达对官方媒体主体的不信任,并通过争夺界定谣言的话语权来否定官方媒体辟谣的合法性;非官方媒体主体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愤怒情绪框架表达对非官方媒体主体的不信任,并通过真相框架要求非官方媒体主体提供更详细、全面的信息。政府主体的辟谣微博接受效果有待提高,其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反讽框架与政府信息缺位框架的建构来表达对官方辟谣行动的不满。认证用户和普通个人主体的辟谣微博接受度最高,其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信任的态度框架和“我们”与“他们”对立关系的建构,表达出对认证用户和普通个人主体深层次的认同。通过对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谁在辟谣”“如何辟谣”“产生了怎样的辟谣效果”等一系列问题的梳理,研究最终描绘出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角色。政府主体是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核心力量,普通个人主体是情绪化辟谣信息传播者,认证用户主体是理智的辟谣信息传播者,官方媒体承担着辟谣信息汇聚者与谣言警示者的角色,非官方媒体承担着辟谣信息专业阐释者的角色,企业与组织机构主体扮演着辟谣信息补充者的角色。然而,在灾害事件辟谣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影响着辟谣效果的发挥:普通个人主体传播力度弱、缺乏辟谣动力;官方媒体主体辟谣的接受效果差、公信力不足;“后真相”语境下,真相建构困境干扰了辟谣消息传播。研究在厘清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角色的基础上,针对灾害事件中的辟谣困境,提出协同辟谣的思考和建议。研究认为:第一,依据多元主体的辟谣动力,构建协同辟谣的共同目标;第二,整合多元主体辟谣信息,完善信息资源配置;第三,依据辟谣主体角色,完善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联动机制,从而增强灾害事件中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全面提高辟谣效率。

董虹廷[6](2020)在《环境史视野下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灾害问题归根结底是环境问题,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干预会导致自然灾害日趋严重和频繁,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辽宁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曾一度为关内移民之首选。但是,近代以来,尤其是民国时期,辽宁地区的环境遭到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水旱灾害频现。本文从环境史的角度出发,将灾荒史学与统计学、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环境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法归纳整理后发现: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几乎年年有灾;时空分布不平衡,季节性、区域性特征明显;旱灾持续时间较水灾更具连续性,水灾波及地域较旱灾更具广泛性。民国时期辽宁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辽宁地区季风气候、“凹”字型地形、幅合状水系以及草甸土和砂性土壤等自然地理因素构成的孕灾环境;二是森林锐减、过度农垦以及工矿业的勃兴等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环境退化。在水旱灾害面前,一系列调适人与自然关系的环保法令和措施先后出台,如设立环保方面的相关管理机构、颁布环保法令、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和实施护林造林及兴修水利等规避水旱灾害的措施。这些调适法令和措施日渐成熟,然而战争和日本殖民却影响了其稳定推行,导致调适效果欠佳。从民国时期辽宁地区水旱灾害的成因及调适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可知:人类与自然和自然灾害共生共存,对自然过度利用,必会遭到自然的回击。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但是,战争和殖民严重阻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维护和平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

罗海婉[7](2020)在《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城市地区的群众生命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风险评估是风险应对和管理的基础,也是防灾减灾决策的技术支持,分析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和特性、深入研究风险评估的方法、开展城市区域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城市洪涝灾害的成灾机制和风险评估相关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东濠涌流域为研究区域开展风险评估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城市洪涝灾害的研究背景和现状进行梳理,介绍历史灾情统计法、遥感技术与GIS耦合法、指标体系法和情景模拟法共四种洪涝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2)以广州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料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线性估计法等方法,定量或定性分析变化环境背景下自然条件和城市化发展对洪涝灾害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年降雨量和年均温均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水系密布、外江顶托、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微地形和社会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因素均加大了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3)梳理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的基本概念、评估流程、指标体系法的应用、区划等级的数量和方法等内容。探究空间分辨率、人眼视觉分辨率、地图比例尺和制图分辨率四者之间的关系,以东濠涌流域的土地利用为例,提出适宜的制图分辨率应在0.10mm至0.20mm。(4)收集东濠涌流域的排水系统、地形分布、土地利用等资料,走访和调研流域内的积水点的分布,分析其积水成因,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东濠涌流域的城市洪涝仿真模型,利用监测和调研资料分析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较好。(5)综合考虑洪涝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结合指标选取原则,从危险性和易损性两方面构建东濠涌流域的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制图分辨率、层次分析法和风险区划等级等,确定评估的基本单元尺寸和指标权重。(6)利用研究区域的城市洪涝仿真模型模拟暴雨重现期为1年、5年、50年情景下的洪涝过程并获取一定精度的致灾因子数据,分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并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基于评估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进行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绘制三种情景下的洪涝风险区划图。区划成果表明:危险性分布与淹没历时密切相关,易损性分布与人口密度密切相关,随着降雨重现期增大,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的较高、高风险区的面积增大明显。

伍仁杰[8](2020)在《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洪灾是在一定孕灾环境下,通过自然界致灾因子(洪水、暴雨、人类工程活动等)作用于承灾体(公路、社会经济等)并受到防洪减灾能力(灾害防治、人力物力资金投入等)影响其灾害作用的产物。针对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水灾害风险性,通过分析其内涵、构成体系、影响因子和评价模型,在对大量历史资料、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考察的研究下,本研究对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1)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初步选取了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指标,然后利用级别优先关系法选取年均24小时最大降雨量、洪水重现期、洪水淹没面积、洪水淹没天数及公路沿线人口密度等5个致灾因子构建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致灾因子危险性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低度危险区和微度危险区等五个危险性区域。运用Arc GIS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基于熵权法与复相关系数法建立了权重合成法模型对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进行权重的求取,结合TOPSIS方法,建立了权重合成-TOPSIS危险性评价模型,从而计算得到各危险性区域的阈值。按照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方法,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和计算能力,得到了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情况。(2)以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了地形地势、地表坡度、地貌类型、河网密度、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和植被覆盖等6个指标建立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Arc GIS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建立了AHP-专家耦合模型对各脆弱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继而在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指标评价模型,根据计算获取的阈值对孕灾环境脆弱性各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和计算能力,将各指标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区情况。(3)针对公路洪灾承灾体,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公路等级、路网密度、公路路产和人均GDP等4个承灾因子构建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采用局部指标权重法确定各易损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运用灰色聚类综合分析法建立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在Arc GIS地理信息处理系统的支持下,将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区域分布情况。(4)从公路洪灾的特性出发,利用因子分析法遴选出区域面积内水文、雨量观测站点密度、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公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劳动力人口比重等4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指标,继而建立防洪减灾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采用均值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AHP-专家耦合模型对各防洪减灾有效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继而构建了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Arg 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等级分布情况。(5)结合已有成果,把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内容进一步细化为四个方面: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和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运用AHP-德尔菲法确定各风险内容权重,根据多因素综合指数法原则构建了公路洪灾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其风险性阈值及五个评价等级分区值。以中国内陆地区2856个区、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1km×1km网格单元构建各评价指标数据库,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叠加计算,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各区、县行政区公路洪灾风险性等级分布情况及其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徐嵩[9](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聂选华[10](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二、刍议辽宁洪灾成因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刍议辽宁洪灾成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构造
        2.1.4 水文气象特征
        2.1.5 土壤植被特征
    2.2 社会经济特征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分布
        2.2.3 社会经济
    2.3 数据来源
3 基于GIS的山洪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3.1 山洪灾害统计
    3.2 山洪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3.2.1 时间分布规律
        3.2.1.1 年际变化规律
        3.2.1.2 年内变化规律
        3.2.2 空间分布规律
        3.2.2.1 历史山洪灾害分布规律
        3.2.2.2 山洪灾害防治区分布规律
        3.2.2.3 防治区人口分布规律
        3.2.2.4 山洪灾害承载能力分析
    3.3 山洪灾害影响因子研究
        3.3.1 降雨因子
        3.3.2 下垫面条件
        3.3.2.1 高程因子
        3.3.2.2 坡度因子
        3.3.2.3 地貌因子
        3.3.2.4 土壤因子
        3.3.2.5 植被因子
        3.3.2.6 土地利用因子
        3.3.3 人类活动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山洪灾害驱动力分析
    4.1 地理探测器
        4.1.1 模型理论
        4.1.2 模型使用
    4.2 驱动因子的选取与处理
        4.2.1 降雨因子
        4.2.2 下垫面条件
        4.2.2.1 高程因子
        4.2.2.2 坡度因子
        4.2.2.3 地貌因子
        4.2.2.4 土壤因子
        4.2.2.5 植被因子
        4.2.2.6 土地利用因子
        4.2.3 人类活动因子
        4.2.3.1 人口密度
        4.2.3.2 GDP
    4.3 主要驱动力分析
        4.3.1 驱动力分析流程
        4.3.2 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1 陕西省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2 陕北地区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3 关中地区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4 陕南地区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3 多因子驱动力交互探测分析
        4.3.3.1 陕西省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3.3.2 陕北地区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3.3.3 关中地区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3.3.4 陕南地区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1 风险评价方法
        5.1.1 模糊层次分析法
        5.1.2 ArcGIS空间分析
        5.1.2.1 空间插值
        5.1.2.2 叠加分析
    5.2 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5.2.1 指标选取原则
        5.2.2 指标选取与处理
        5.2.3 指标权重确定
    5.3 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
    5.4 山洪灾害易损性评价
    5.5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1 陕西省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2 陕北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3 关中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4 陕南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2.1.3 研究评述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4 研究评述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3.3.1 理论基础
        3.3.2 理论框架
        3.3.3 技术路线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5.1.1 自然条件现状
        5.1.2 水土资源分析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精神分析与功能主义视角的谣言研究
        二、灾害事件中的谣言研究
        三、社会化媒体中的谣言研究
        四、辟谣研究: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协同辟谣研究
    第三节 关键概念
        一、灾害的概念界定
        二、谣言与辟谣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理论资源:理解多元主体辟谣行为的协同治理视角
        一、治理权威多元化的协同学理论
        二、从治理理论到协同治理理论
        三、协同辟谣的内涵厘清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多元主体
    第一节 灾害事件中辟谣行动的主体构成
        一、作为核心主体的政府
        二、作为系统联盟成员的其他主体
    第二节 多元主体辟谣行动参与程度处于动态变化中
        一、核心主体地位增强
        二、主要主体:动态变化的表达空间
    第三节 多元主体辟谣行为动因分析
        一、政治认同的推动
        二、公共利益的驱动
        三、主体效益的刺激
        四、亲社会性和利他性
    小结
第三章 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的话语生产
    第一节 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对象类型分布
        一、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灾害类型偏向
        二、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谣言类型偏向
    第二节 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策略倾向
        一、辟谣文本的情感注入
        二、澄清谣言的不实之处
        三、多种形态阐释辟谣信息
        四、造谣传谣者与辟谣者:辟谣文本中的二元对立
    小结
第四章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效果
    第一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的传播效果分析
        一、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信息传播力
        二、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信息接受效果
    第二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辟谣信息接受效果的成因分析
        一、框架选择与凸显:多元框架与话语断层
        二、策略运用:情感、真相与话语权争夺
    小结
第五章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协同辟谣路径优化
    第一节 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
        一、核心主体:中坚力量与有待加强的辟谣效果
        二、主要主体:差异化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辟谣行动面临的困境
        一、普通个人传播力度弱与辟谣动力缺失
        二、官方媒体辟谣信息接受效果较差与公信力不足
        三、“后真相”时代的真相建构困境
    第三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协同辟谣行动启示
        一、构建协同辟谣的共同目标
        二、完善信息资源配置
        三、完善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联动机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环境史视野下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材料和方法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概况
    (一)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年际分布与波及范围
    (二)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季节、月份分布
    (三)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区域分布
二、环境史视野下辽宁水旱灾害的成因分析
    (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引发了水旱灾害
        1.季风气候导致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
        2.“凹”型地形导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
        3.幅合状水系影响水量的汇聚
        4.草甸土、砂性土土质影响水的下渗与蒸发
    (二)森林锐减是水旱灾害的深层诱因
        1.森林与水旱灾害的内在关联
        2.民国时期辽宁地区森林的锐减
    (三)过度农垦是水旱灾害的根源
        1.过度农垦之动因
        2.过度农垦与生态环境恶化
    (四)工矿铁路勃兴与生态环境破坏
        1.工矿开发与生态环境恶化
        2.铁路勃兴与生态环境退化
三、环境史视野下辽宁地区人与自然关系调适
    (一)环保方面管理机构的设立
        1.林业管理机构
        2.水利管理机构
    (二)环保法令的颁布
        1.林业法令的颁布
        2.水利法令的颁布
    (三)环保思想的传播
        1.政府的宣传
        2.报刊杂志的宣传
        3.推广林业教育
    (四)环保建设的施行
        1.护林造林
        2.兴修水利
    (五)民国时期辽宁地区人与自然关系调适措施分析
        1.调适措施日渐成熟
        2.调适效果欠佳
四、对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反思
    (一)人与自然和自然灾害共生共存
    (二)战争和殖民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三)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广州市城市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2.1 广州市概况
    2.2 自然条件
        2.2.1 气候条件
        2.2.2 地形和水系条件
    2.3 城市化发展
        2.3.1 土地利用和城市微地形
        2.3.2 排水和湿地系统
        2.3.3 人口和经济增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3.1 基本概念
        3.1.1 城市洪涝灾害
        3.1.2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
    3.2 风险评估流程
    3.3 评估指标及其权重计算
        3.3.1 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3.3.2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3.4 风险区划技术
        3.4.1 风险区划尺度
        3.4.2 区划图分辨率
        3.4.3 风险区划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濠涌流域城市洪涝仿真模型构建
    4.1 InfoWorks ICM简介
    4.2 InfoWorks ICM模块
        4.2.1 水文模块
        4.2.2 管道水力模块
        4.2.3 河道水力模型
        4.2.4 二维淹没模型
    4.3 研究区域
        4.3.1 地理概况
        4.3.2 社会经济概况
        4.3.3 气象条件
        4.3.4 流域水系
        4.3.5 积水调研分析
    4.4 城市洪涝仿真模型构建
        4.4.1 一维排水模型构建
        4.4.2 子汇水区划分及其参数设置
        4.4.3 一维-二维模型耦合
    4.5 城市洪涝仿真模型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濠涌流域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5.1 指标体系构建
    5.2 指标数据分析与处理
        5.2.1 危险性指标
        5.2.2 易损性指标
    5.3 指标权重计算
        5.3.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
        5.3.2 构造判断矩阵
        5.3.3 计算各指标权重值
        5.3.4 层次一致性检验
    5.4 风险区划
        5.4.1 危险性区划
        5.4.2 易损性区划
        5.4.3 风险区划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
        1.2.2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
        1.2.3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
        1.2.4 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
        1.2.5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1.2.6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预期目标
第二章 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2.1 致灾因子指标体系
        2.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2.1.2 级别优先关系法遴选指标因子
        2.1.3 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
    2.2 基于权重合成-TOPSIS危险性评价模型
        2.2.1 评价指标归一化
        2.2.2 熵权-复相关系数合成法确定指标权重
        2.2.3 危险性评价模型
    2.3 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分析
    3.1 孕灾环境指标分析
        3.1.1 地形地势(b_1)
        3.1.2 地表坡度(b_2)
        3.1.3 地貌类型(b_3)
        3.1.4 河网密度(b_4)
        3.1.5 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b_5)
        3.1.6 植被覆盖(b_6)
    3.2 构建孕灾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2 评价指标量化赋值与标准化处理
        3.2.3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3.2.4 基于Arc GIS的孕灾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3.3 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4.1 承灾体易损性指标分析
        4.1.1 公路等级(c_1)
        4.1.2 路网密度(c_2)
        4.1.3 公路路产(c_3)
        4.1.4 人均GDP(c_4)
    4.2 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模型
        4.2.1 评价指标体系
        4.2.2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4.2.3 指标权重计算
        4.2.4 基于局部指标权重加权的灰色聚类耦合评价模型
    4.3 承灾体易损性分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分析
    5.1 防洪减灾有效性指标分析
        5.1.1 区域面积内水文、雨量观测站点密度(d_1)
        5.1.2 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投入(d_2)
        5.1.3 公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d_3)
        5.1.4 劳动力人口比重(d_4)
    5.2 防洪减灾有效性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
        5.2.2 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
        5.2.3 有效性指标权重计算
        5.2.4 有效性评价模型
    5.3 防洪减灾有效性区划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6.1 公路洪灾风险理论
        6.1.1 公路洪灾理论
        6.1.2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内涵
        6.1.3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方法
    6.2 公路洪灾风险性评价模型
        6.2.1 风险性评价目标
        6.2.2 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6.3 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6.3.1 公路洪灾风险分区
        6.3.2 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9)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四、刍议辽宁洪灾成因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D]. 黄勇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防洪减灾研究发展历程与成就回顾[J]. 张伟兵. 社会史研究, 2020(01)
  • [3]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5]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研究[D]. 宋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环境史视野下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研究[D]. 董虹廷. 渤海大学, 2020(12)
  • [7]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罗海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D]. 伍仁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10]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浅谈辽宁洪涝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