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代表谈党的十六大发展

党的十六大代表谈党的十六大发展

一、十六大代表谈十六大 与时俱进说发展——访十六大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玉林(论文文献综述)

王炳程[1](2016)在《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农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的变迁过程,分析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农垦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借鉴美国、法国、日本的农垦制度,得出对中国当前农垦制度的启示,进而阐明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出路,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1章绪论对中国农垦制度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并对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和综述后,通过文献阅读法、实地调查法、历史分析法对中国农垦制度进行研究,最后指出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对中国农垦制度进行一般性分析。在基本概念中,对农垦、农垦类型和农垦制度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在理论基础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西欧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推测,提出了创建经国家控制的公有制大农业的思想;列宁和斯大林在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大农业的思想理论同苏联的具体实际结合在一起,创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毛泽东屯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屯垦事业的实际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更加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使得中国屯垦事业取得硕大成效;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不遗余力的推动农垦事业的向前发展。通过上述人物的阐述可以清晰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在历史追溯中,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农垦发展的历程、作用和经验启示,更加清晰的了解农垦的发展历程。第3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演化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农垦制度的必要性。其次,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的开拓创业、曲折发展、改革探索、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五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然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阐述,最后阐明在改革发展中的改革途径和基本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并结合新的实践加以运用、丰富和发展,对于不断把农垦事业推向前进,再创新的辉煌。第4章对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中国农垦制度在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上所处的战略地位,然后分析当前中国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5章对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和启示。通过对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情况进行介绍,同时找出三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而阐明中国农垦制度从中可以借鉴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中国农垦的发展提供前进的道路。第6章对中国农垦制度的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进行总结和梳理。首先明确了中国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包括改革的方向、要求和时机,无论农垦制度如何改革,都要在大原则的基础下去进行相应的改革。进而,提出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在农场企业、垦区集团、土地管理方式、经营体系、管理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邓华玲[2](2003)在《黑龙江省国有农场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农垦企业是我国特定时期形成的特殊的企业团体,黑龙江垦区是全国最大的垦区之一,拥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有农场群,历史最久,生产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耕地面积最大、上交商品粮最多,同时也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也最严重的垦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虽然农场经营体制在各方面进行了重大的变革,但都未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农垦经济从体制上、运行机制上和管理组织结构上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发展,首先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具有企业性质的国有农场加快从企业制度、运行机制到管理组织结构的变革,以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争取主动,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同时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肩负着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任,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中国加入WTO也要求国有农场从思想观念、制度和体制、结构调整、科技人才、内部管理等方面与国际经济惯例接轨,而适应国际市场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加入WTO农垦所必需的条件,尽快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新的农垦企业管理体制,以最大的限度降低企业运行和产品成本是当务之急;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要求管理方式和管理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即农垦经营体制的变革还需要通过调整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适应日趋复杂多变的农垦企业的环境条件,因此研究黑龙江省国有农场的经营管理体制问题对促进全省乃至全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体制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剖析国有农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体制问题,探究问题存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国有农场的产权、企业办社会、场办企业、场办事业单位以及家庭农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原因。针对国有农场的问题,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把国有农场的体制问题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论文本着从社会主市场经济的环境出发,通过明析产权、分离农场办社会的职能等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财产制度;以分析新时期农场的行为目标和如何实现农场的目标为主,为国有农场设计了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以实现国有农场功能最大化为目标,设计了精干高效的农场组织结构。从而完成了国有农场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文分析了农垦系统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对农场经营的影响,的并通过建立模型来证明了政企职责不分,农场的经营思想难以转变;通过对场企业改制过程中的问题的分析,研究了场办企业的成本问题;本着人性的态度设计了国有农场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以创业农场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目前的经营体制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为创业农场设计了适应垦区经济发展的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论文中的设计及结论不仅对黑龙江垦区及国有农场有指导意义,也可以为全国各垦区的体制变革提供参考。

徐国春,洪铁军,赵贵军[3](2003)在《十六大代表谈十六大 与时俱进说发展——访十六大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玉林》文中研究指明

新华社[4](2002)在《东西南北话小康》文中指出到2000年,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如期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后,引起了十六大代表的强烈反响。

王光荣,徐可[5](2002)在《盛世 盛会 盛举》文中认为逢盛会激情满怀,听报告振奋人心。几天来,党的十六大报告一直激荡着全国人民的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响彻神州大地。$

二、十六大代表谈十六大 与时俱进说发展——访十六大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玉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六大代表谈十六大 与时俱进说发展——访十六大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玉林(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农垦制度概述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农垦
        2.1.2 农垦类型
        2.1.3 农垦制度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大农业的思想
        2.2.2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思想
        2.2.3 毛泽东的屯垦思想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农垦思想
    2.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历史追溯
        2.3.1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发展历程
        2.3.2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作用
        2.3.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经验启示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变迁过程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农垦制度的背景分析
        3.1.1 政治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社会因素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历史改革
        3.2.1 开拓创业阶段
        3.2.2 曲折发展阶段
        3.2.3 改革探索阶段
        3.2.4 全面推进阶段
        3.2.5 现代化建设阶段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3.3.1 经济成就
        3.3.2 政治成就
        3.3.3 边疆稳定
    3.4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路径及经验
        3.4.1 农垦制度改革路径
        3.4.2 农垦制度改革经验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的战略定位
        4.1.1 国家粮食安全的“中枢神经”
        4.1.2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
        4.2.1 垦区间经济体制失衡
        4.2.2 企业管理制度失位
        4.2.3 垦区经营机制落后
        4.2.4 组织制度缺乏竞争力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管理体制机制不畅
        4.3.2 经营市场化水平低
        4.3.3 区域差异下的驱动机制不同
        4.3.4 经济主体投入能力低
第5章 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5.1 美国的农场制度的启示
        5.1.1 美国农场的现状
        5.1.2 美国农场的特点
    5.2 法国的农场制度
        5.2.1 法国农场的概况
        5.2.2 法国农场的特点
    5.3 日本的农场制度
        5.3.1 日本农场的概况
        5.3.2 日本农场的特点
    5.4 对中国农垦制度的启示
        5.4.1 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5.4.2 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5.4.3 国家支持和政策引导
第6章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6.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
        6.1.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方向
        6.1.2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要求
        6.1.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时机
    6.2 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
        6.2.1 创新农垦土地管理方式
        6.2.2 大力深化垦区集团化改革
        6.2.3 全面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
        6.2.4 构建新型农垦经营体系
        6.2.5 完善农垦企业管理体制
        6.2.6 改进优化农垦运行机制
    6.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黑龙江省国有农场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摘要(英文)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变革传统的经营体制
        1.1.2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1.3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1.1.4 加入WTO要求农垦企业有与之相适应的经营体制
        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农场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企业制度发展研究的动态
        1.2.2 国外企业组织结构的理论、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中国企业制度的沿革与现状
        1.3.2 中国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黑龙江垦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和现状分析
    2.1 垦区经营管理体制的变迁
    2.2 农业经营制度方面的改革历程
        2.2.1 多种经营形式的积极探索
        2.2.2 “四到户、两自理”模式的形成和确立
        2.2.3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稳定、完善
    2.3 现实农业经营体制存在的问题
        2.3.1 家庭农场规模小,土地经营分散
        2.3.2 家庭农场负担沉重
        2.3.3 土地承包期短
        2.3.4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2.3.5 生产队层次存在的问题
    2.4 国有农场场办企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2.4.1 场办企业的发展历程及问题分析
        2.4.2 场办企业的改革
        2.4.3 目前场办企业的改制中存在的问题
    2.5 目前国有农场事业单位现状及存在问题
        2.5.1 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
        2.5.2 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
    2.6 国有农场企业办社会的改革历程与现状分析
        2.6.1 垦区政企分开模式的探索
        2.6.2 新的内部政企分开
    2.7 国有农场产权问题分析
        2.7.1 农场资产、产权难以清晰
        2.7.2 农场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未形成
    2.8 国有农场管理组织结构问题分析
        2.8.1 组织结构现状
        2.8.2 垦区集权制组织结构的职能缺陷
3 国有农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探析
    3.1 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3.1.1 国有农场的性质及其特征
        3.1.2 国有农场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3.2 国有农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研究
        3.2.1 国有农场产权明晰的原则
        3.2.2 总局与农场之间的产权关系
        3.2.3 农业经营性资产的产权研究
        3.2.4 国有农场场办企业改制问题研究
        3.2.5 农场事业单位财产产权确定
    3.3 关于垦区政企分开问题的研究
        3.3.1 对内部政企分开的认识
        3.3.2 实施内部分开应遵循的原则
        3.3.3 国有农场政企分开的步骤
    3.4 国有农场财产组织形式
        3.4.1 国有农场财产组织形式的选择
        3.4.2 国有农场公司的股本构成
        3.4.3 国有农场的公司治理结构
4 国有农场的经营机制的创新研究
    4.1 经营机制的基本内涵
    4.2 国有农场的行为目标
        4.2.1 企业行为目标的模式
        4.2.2 传统的国有农场行为目标模式
        4.2.3 国有农场行为目标的创新设计
    4.3 国有农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研究
        4.3.1 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内涵
        4.3.2 黑龙江垦区经营者年薪制现状
        4.3.3 经营者诱导因素集合的设计
        4.3.4 分配制度
        4.3.5 国有农场约束机制的研究
        4.3.6 信息交流
    4.4 农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协调机制
        4.4.1 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
        4.4.2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4.4.3 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内容
5 国有农场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研究
    5.1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
        5.1.1 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
        5.1.2 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5.1.3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5.1.4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
        5.1.5 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5.1.6 组织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5.2 我国国有农垦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5.2.1 我国国有农垦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必要性
        5.2.2 国有农垦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特殊性
    5.3 影响国有农场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5.3.1 国有农场的环境因素分析及组织结构设计的对策
        5.3.2 垦区及农场的战略与组织结构设计的关系
        5.3.3 国有农场生产技术与组织结构设计
        5.3.4 国有农场规模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
        5.3.5 人员素质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
        5.3.6 国有农场的成长阶段与组织结构设计
    5.4 国有农场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研究
        5.4.1 增强职能组织功能的对策
        5.4.2 提高职能组织效率的对策
        5.4.3 黑龙江农垦总公司层级组织结构创新的目标
        5.4.4 国有农场层级的组织创新
6 创业农场管理体制及组织结构创新的实证研究
    6.1 创业农场体制现状
        6.1.1 创业农场自然概况
        6.1.2 创业农场社会经济概况
        6.1.3 创业农场体制现状
        6.1.4 农场现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6.2 创业农场企业制度的创新研究
        6.2.1 创业农场政企分开的方案与实施
        6.2.2 创业农场的产权界定
        6.2.3 创业农场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关系
    6.3 创业农场经营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
        6.3.1 目标机制
        6.3.2 农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6.3.3 农场的协调机制
    6.4 创业农场组织结构的诊断
        6.4.1 创业农场组织结构现状
        6.4.2 创业农场组织结构调查
        6.4.3 创业农场的组织分析
    6.5 创业农场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
        6.5.1 创业农场职能部门的创新研究
        6.5.2 创业农场生产队的组织创新
        6.5.3 组织系统表的组成
    6.6 创业农场经营管理体制优越性
        6.6.1 明晰的产权关系
        6.6.2 有效的经营机制
        6.6.3 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致谢

四、十六大代表谈十六大 与时俱进说发展——访十六大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玉林(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 王炳程. 吉林大学, 2016(03)
  • [2]黑龙江省国有农场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D]. 邓华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3)
  • [3]十六大代表谈十六大 与时俱进说发展——访十六大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玉林[J]. 徐国春,洪铁军,赵贵军. 中国农垦, 2003(01)
  • [4]东西南北话小康[J]. 新华社.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2002(Z1)
  • [5]盛世 盛会 盛举[N]. 王光荣,徐可. 光明日报, 2002

标签:;  ;  ;  ;  ;  

党的十六大代表谈党的十六大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