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人口发展变化分析

通辽市人口发展变化分析

一、对通辽市人口发展变化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白慧慧[1](2021)在《通辽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

贺蕾[2](2021)在《中国城市收缩的空间识别与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并不总是增长。城市收缩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城市收缩概念,用以描述全球范围内的城市转变过程及其影响。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在某些地区已不可持续,部分资源型城市、外向型工贸城市、大都市外围城市出现了人口、经济、空间等不同维度、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给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城市收缩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城市收缩具有全球性、地方性、多维性和复杂性特征,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尺度的城市和区域收缩的空间识别及机制研究。本文以中国2000-2015年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和GIS技术,选取多维度指标进行测度和空间识别,构建人口收缩度、经济收缩度、空间收缩度指标,从三个维度识别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收缩程度及其空间分布,判别单维度收缩型城市。借助MATLAB软件进行多边形面积法计算综合收缩度,识别栅格层面中国综合收缩度空间分布,判别中国综合收缩型城市,并探索其不同时期空间分布的集聚性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划分不同类型收缩城市,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中国城市收缩的驱动因素,分析形成机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出现收缩现象的城市有108个,其中人口收缩型城市88个,经济收缩型城市32个,空间收缩型城市33个,综合收缩型城市22个。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表明东北三省的一些城市在2000-2015年人口、经济、城市空间都出现不同时段、不同程度收缩,是中国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高频区。综合来看,2000-2015年中国的城市收缩演化基本表现为三种轨迹:以东北资源型经济为代表的整体性收缩,以中东部外向型工贸城市为代表的局部性收缩,以及以西部大都市外围的中小城市为代表的依附性收缩。(2)人口收缩型城市以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数>50万人<100万人的城市)数量最多,且在东北地区呈团状集中分布;煤炭资源城市中人口收缩型城市数量占比居首位。通过分析不同规模城市收缩空间特征,本文发现中等城市出现收缩现象的频率最高,反映出中等城市是中国城市收缩现象的高发区;出现收缩现象的资源型城市中,以人口收缩型城市为主,并且煤炭资源型城市最多,非可再生资源城市数量居多,其他收缩型城市也以非可再生资源城市数量居多。(3)中国出现收缩现象的城市可根据城市收缩程度、收缩维度、规模等划分为:调整收缩型城市、精明收缩型城市、限制收缩型城市、扩展收缩型城市以及全面收缩型城市五类。不同收缩型城市空间上呈现东北部以全面收缩型城市为主、中南部以调整收缩型城市为主、中部和西北部城市多种收缩类型城市并存的分布特征。整体来看,中国大部分城市收缩类型为调整收缩型,即人口规模在收缩,但经济和用地规模在扩大,这类型城市多分布于广东、湖南、江西等省份,在广东省分布最为集中。而黑龙江省出现收缩现象的城市多为全面收缩型。(4)中国城市收缩的集聚现象在空间上存在正向自相关关系。利用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法分析收缩型城市的集聚状态,中国城市收缩现象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高-高(H-H)集聚和低-低(L-L)集聚;局部集聚特征呈现团状分布,城市收缩地区主要集聚在东北三省、西部地区;非收缩地区主要在城市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其他类型集聚区呈现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从带状分布转为组团分布,由沿海零星分布,逐渐变为以东南沿海片区集聚的特征。(5)中国城市收缩形成因素复杂多样,但人口发展和经济水平两大因素对中国城市收缩有着显着影响。通过地理探测器探测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发现中国城市收缩受人口增长率、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交通区位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了两个主要因素,多个辅助因素的影响体系。

王雅萱[3](2020)在《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及语言和谐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语言学主张语言与外部环境及其赖以生存的自身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语言系统与生态系统具有相似的内部关系,认为语言多样性程度越高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更高的和谐性与稳定性。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语言的多样性和语言生态的和谐。本文的研究以生态语言学的“语言多样性”理论为主体框架,从内蒙古通辽市的语言生态系统出发,运用语言田野调查的方法,实地调查内蒙古通辽市的语言使用现状,通过访谈等方法对内蒙古通辽市单语使用者、双语使用者或多语使用者的语言态度、语言期待等进行调查。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概率统计,并结合文献资料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田野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阐述。进一步结合社会文化、民族认同等因素分析,探讨内蒙古地区语言和谐及语言保护问题。本文除结语外,共从六个方面展开调查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介绍本研究调研地及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章首先从城市概况和语言分布情况两个方面介绍本研究的调研地——内蒙古通辽市;其次,从性别、年龄、民族、区域分布、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介绍本次田野调查的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内蒙古通辽市作为调研地具有很好的典型性,适合在该地进行本次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对象符合调研要求,所得出的调研结果具有代表性。第三章,调查内蒙古通辽市语言使用现状。本章主要从语言使用调查方面描述内蒙古通辽市语言使用现状。并通过SPSS20.0软件分析,得到本研究所需的研究数据。通过分析,内蒙古通辽市大部分语言使用者汉语水平高于蒙古语水平,随着年龄的降低双语使用者在生活学习中使用汉语的频率增高。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对通辽市各民族对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的知晓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语言态度方面的数据对通辽市公民对语言使用的态度进行分析。在了解语言使用者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的同时,了解现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情况,为政府深入推行法律法规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参数。从数据上看,通辽市的市民对国家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偏低,政策的宣传效果欠佳,但语言使用者对汉语和蒙古语的态度都十分良好,没有出现排斥现象。第五章,总结分析内蒙古通辽市的语言生态现象以及内蒙古通辽市的社会发展对其语言生态影响。首先,根据前文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的特征分别为:蒙古语还具有较强的语言活力、产生许多汉蒙混词、随着语言使用者年龄的变化不同语言使用呈现出层次性、语言景观字体大小体现语言顺位以及存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其次,从民族身份认同、社会语言认同、社会网络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推进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人口流动,外部移民的语言与当地民族的语言进行语言接触造成直接影响。第六章,基于前文,提出保护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和谐的建议。少数民族地区多语和谐具有保护民族完整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因此,本章从维护语言多样性、加强语言文字相关立法及执行制度、推进双语教育以及利用媒体途径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四个方面对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保护提出建议。

马丽娜[4](2020)在《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因此设计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能够提供给一线教师作为参考,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GIS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技术,目前广泛地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成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有利工具,能够丰富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探讨将GIS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的问题。本文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期刊文章、地理信息技术学术专着、教育学、心理学专着、乡土地理文献和课标及宪章等五类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从研究成果数量和内容两方面梳理了近几年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通辽市乡土地理进行了考察,遴选出适宜运用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通过案例分析法对遴选出的18个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从中总结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设计了5个运用GIS作为辅助手段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案例;将笔者设计的1个教学案例进行实施并进行了反思。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笔者依据课程标准、乡土地理、GIS功能等,遴选出两大类16个通辽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又从中选择出适宜GIS辅助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教学主题:七大类20个;第二,设计了五个基于BOPPPS教学案例,分别包含教案和学案,主题分别为通辽市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通辽市自然地理环境、通辽市人口、通辽市交通运输业、通辽市种植业,同时选择其中一个案例进行实施;第三,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案例和实施案例,总结提炼出了七条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包括:立足初中地理课标选择乡土地理案例主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案例教学目标;运用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学习乡土地理课程;优化组合多种GIS软件创设教学情境;发挥GIS优势呈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策划课外探究活动;巧用GIS制图功能布置多层次课后作业。

路宽[5](2019)在《江苏省乡村人口-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并指出农业发展的主导地位。江苏省作为我国快速城镇化地区,在城镇化推动下,乡村内部结构朝着复杂化方向转变,传统的只注重单一系统发展的模式已不再适用,需了解乡村多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探讨新型发展模式。此外,区域差异问题一直是江苏省整体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此背景下乡村发展的区域差异状态同样需要得到深入探索。本文站在乡村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视角探究江苏省农业主导下的乡村发展空间分异状态,旨在落实乡村振兴以农业为主导的战略需求,并为江苏省乡村整体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本文应用基于熵值法的发展指数评价公式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自2000至2015年的乡村人口、经济、社会各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指数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站对江苏省乡村发展水平进行详细分析。基于发展指数利用基于熵值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法对人口-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度以及两两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结合江苏省整体发展水平状态对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省乡村人口-经济-社会处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发展状态较好;(2)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演变是一个高高集聚区逐渐成为主导且不断北移的过程,整体呈现出显着的苏南-苏中-苏北空间分异状态,其中苏南地区高水平稳定发展,苏中地区中等水平阶段化发展,苏北地区低水平快速发展;(3)两两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差异,其中人口-社会高水平缓慢发展,人口-经济中等水平稳定发展,经济-社会低水平快速发展;(4)两两子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在苏南-苏中-苏北梯度差异格局下,主要表现出北部、东部以及南部沿线部分地区发展较好的空间格局状态。根据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本文应用城镇化率与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论证了城镇化是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积极影响大于负面效应,其与多要素共同作用影响着乡村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之后从全省角度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成因分析,对各区城镇化的作用效应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全省以及各区角度提出基于耦合协调发展的乡村整体优化策略。

郑继兴[6](2018)在《通辽市“十三五”时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分析计算了通辽市多年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可利用水资源量以及水质等情况,分别从水量和水质的角度描述了通辽市水资源概况,通辽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7.9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3.5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6亿m3,全市地表水Ⅲ类水质河长为113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33.2%,Ⅳ类水质河长为227.8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66.8%,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氨氮、铁、锰、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氟化物等水化学指标超标;然后调查统计通辽市2013年各旗县市用水量、用水结构及用水水平,通过计算分析得知,2013年通辽市现状年研究区总用水量为267668万m3,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水量分别为220790万m3、32860万m3、2474万m3,占比分别为82.50%、12.30%、0.9%;此外,居民生活用水量为8852万m3,占比3.3%;生态用水量为2692万m3,占总用水量的1.0%;通过对通辽市社会经济状况和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20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水资源供需预测进行研究,梳理了通辽市现状年与预测年水资源供需情况,2013年全市用水量267668万m3,其中生活用水8852万m3、生产用水256124万m3、生态用水2692万m3,2013年全市供水量267668万m3,地表水水源供水量为10600万m3,地下水供水量为256268万m3,2020年通辽市现状用水水平下总用水量为304935万m3,其中生活用水量为13404万m3,生产总用水量为239102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6918万m3,2020年通辽市节水水平下总用水量为280868万m3,其中生活用水量为10890万m3,生产总用水量为269978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4000万m3;最后结合当地情况构建了一套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筛选评价指标及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通辽市四种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确定了高方案更适于通辽市未来5年发展,该方案考虑了节水、调水以及开源的情况下,通辽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04744.87万m3,总用水量280868万m3。通辽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从0.455增加到0.635,说明通过实行此方案,可使通辽市在未来的五年内,水资源承载力仍能满足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徐冬平[7](2018)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200400 mm、干燥度12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长城沿线地区,属于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在当前国际社会对生态脆弱地区高度关注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肩负生态屏障、区域均衡发展等重要使命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北方农牧交错区作为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地表水资源已几近枯竭。而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无序使用,更是加剧了区域的水危机,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危及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有必要从水资源约束视角关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式与布局问题,在有限水资源支撑下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在对既有北方农牧交错区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与北方农牧交错区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区典型代表区域——通辽市作为案例地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判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认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问题在于水资源的缺乏与传统农业过度开发引起的区域水资源部门间配置不合理导致的生产发展矛盾,以及传统农业过度开发有限水资源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水资源为条件约束,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传统农业发展路径、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等3种路径的综合仿真研究,探究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基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最优路径,具体构建农业、农牧、牧业等3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并在各模式经济效益分析基础上,依据技术难易、经济投入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将各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细分为6种具体子模式,以供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选择。为更好指导区域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本研究以乡镇为行政单元,从现状、发展优先状态和水资源制约等3种发展状态开展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并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开展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布局研究,最终形成如下研究结论。(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通过对退耕还牧、循环经济等发展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研究,并对运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模拟期末循环经济路径下GDP总量分别为传统农业路径和退耕还牧路径下的1.08和1.95倍,用水效率分别为1.41倍和1.82倍,这说明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能够延长产业链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较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较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2)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多种选择。通过构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改变了长期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区缺乏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指导体系的现状,有效地促进了循环农业经济优势和价值的发挥。研究表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比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体系的人均收入提高了47.44%,用水效率提高了80.75%,地均效率提高了80.96%,总用水量节约了18.43%,总占用土地面积节约了18.53%;循环牧业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均有相应提高。同时,研究按照发展阶段不断高级化和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化的原则设计了循环农业经济子模式,既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也农牧交错区实现循环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科学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是合理布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过度发展的事实,提出层级递进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思路,并开展了通辽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的综合研究,研究表明与发展优先农牧及生态优先空间分区相比当前状态下分别有16个和26乡镇过度开发了农业,分别占乡镇总数的21%和33%。这说明当前状态下,通辽市的农业发展呈过度开发态势,需要通过改变当前的发展路径来扭转这种态势。(4)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布局明确了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的空间格局。确定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的4条原则和4种方法。并在遵循原则的情况下,利用综合布局方法,实现了通辽市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时空结合的多尺度动态布局,有利于区域实现循环经济促动下的稳步发展,有利于区域循环农业经济实现长效的发展,这为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5)提出了推行农业生产组织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在对循环农业经济技术采用模式综合布局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推行农业生产组织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推行循环农业经济时要将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与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相结合,利用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来丰富组织模式的内容,利用组织模式来推动技术模式的发展,相互支撑。本研究提出了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区的4种组织模式,分别是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和生态园区等4种组织模式,并建议不同的组织形式与相适应的循环农业经济技术模式相结合,以更好地推动通辽是循环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赵博奇[8](2017)在《通辽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土地资源的供给呈现出严重不足的态势,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约性作用。建设用地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其资源约束日益增强,这就需要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并通过技术手段和监管手段加大对建设用地的保护力度,提高节约集约利用能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中央政府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的必要性问题,在深入了解通辽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同时,进而提出通辽市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土地利用布局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依托构建指标体系的方式来对通辽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剖析,并对通辽市辖区内的旗县的区域节约集约化水平进行分析,得出各旗县间在节约集约利用上的差距。接下来通过对通辽市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等问题进行了潜力分析,总结了通辽市建设用地的潜力所在。接着进行了通辽市建设用地的供需分析,即根据2006年2014年的建设用地规模,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总量、城镇建设的总体需要、农村居民点的需要以及交通用地进行了预测,通过与供给量对比,进而发现“十三五”期间通辽市建设用地存在着的土地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最后,针对通辽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规划计划管控、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希望借此来促进该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使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供需之间存在的矛盾得以缓解。

陈云莎[9](2017)在《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不相协调是目前制约我国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些问题在我国山区、贫困区和生态屏障区显得尤为突出。通过综合评价区域人口发展的自然环境基底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可以有效调控人口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引导人口在空间上的有序流动与适度集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通辽市为研究区,以乡镇为研究单元,从人居环境适宜性、资源承载力、经济发展水平3个方面构建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值法的综合指数法分别计算了各乡镇的人居环境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等;结合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空间叠置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划分出了通辽市4类人口发展功能区,并用ArcGIS对分区结果进行了可视化表达;最后,针对各类型区人口发展的特点,结合通辽市生态环境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应用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适度人口理论等,详细阐述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原理与方法,明确了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分区方法,解决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理论依据问题。(2)基于通辽市的生态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相关分析模型,解决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方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构建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判别方法体系,解决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技术问题。(3)依据通辽市不同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资源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采用基于ArcGIS的多因素空间叠置分析和基于SPSS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出通辽市4类人口发展功能区,并针对各区域生态环境、人口发展特点,提出了差别化的分区引导策略。(4)通辽市中部平原区的人居环境适宜性最优,西南部低山丘陵区次之,北部高山区最差;通辽市土地资源情况很不容乐观,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南北盈余、中部超载的状态;草地资源正处于牲畜数量过多而草场质量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通辽市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是制约通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通辽市重点乡镇的经济带动及辐射能力比较薄弱,经济低迷是各乡镇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5)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区特点如下:①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区主要由人口疏散区以及人口稳定区构成,其次是人口适度集聚区和人口限制区。②通辽市人口限制区以阿日昆都楞镇、巴雅尔吐胡硕镇等山区乡村为主,自然环境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未来应积极推进人口退出计划,以保障生态安全。③通辽市人口疏散区以阿古拉镇、扣河子镇等一般性乡镇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对失衡,未来人口发展应以疏散为主,适度做点状集中。④通辽市人口稳定区以金宝屯镇、保康镇等一般镇和重点镇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对协调,但发展空间不大,未来人口发展应相对集中,适度接纳转移人口。⑤通辽市人口适度集聚区以辽河镇、大林镇等旗县驻地和重点镇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基本协调,人口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未来应提高人口集聚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乔杉[10](2017)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野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提出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民共同的利益。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在此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对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五大发展理念",把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上升到理念层面。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分析内蒙古通辽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的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思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思想、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本质以及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与通辽市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通辽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从观念层面上、制度层面上、实践层面上分析通辽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提出在观念上要摒弃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的发展观,在制度上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对策,从而实现通辽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对通辽市人口发展变化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通辽市人口发展变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城市收缩的空间识别与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收缩
        2.1.2 精明收缩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第3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1 人口和GDP格网数据
        3.1.2 夜间灯光数据及预处理
        3.1.3 建成区提取
        3.1.4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城市收缩测度
        3.2.2 Slope趋势分析
        3.2.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3.2.4 地理探测器
第4章 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格局
    4.1 城市收缩空间识别与演化特征
        4.1.1 人口收缩格局
        4.1.2 经济收缩格局
        4.1.3 空间收缩格局
        4.1.4 综合收缩格局
        4.1.5 中国城市收缩的演变趋势分析
        4.1.6 不同区域城市收缩空间特征
    4.2 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空间格局
        4.2.1 不同规模城市收缩空间特征
        4.2.2 不同资源型城市收缩空间特征
        4.2.3 不同收缩型城市
    4.3 中国城市收缩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4.3.1 全局自相关分析
        4.3.2 局部空间自相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收缩的形成机制
    5.1 中国城市收缩的主导因素地理探测
        5.1.1 城市收缩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5.1.2 驱动因子对城市收缩变化的指示作用
        5.1.3 影响因子对城市收缩变化的交互作用
    5.2 中国城市收缩的形成机制
    5.3 政策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及语言和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概念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第2章 内蒙古通辽市概况及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1 内蒙古通辽市概况
        2.1.1 城市概况
        2.1.2 语言分布概况
    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1 调查对象性别分布
        2.2.2 调查对象居住区域分布
        2.2.3 调查对象民族构成分布
        2.2.4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
        2.2.5 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分布
        2.2.6 调查对象职业分布
第3章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3.1 语言掌握程度调查
        3.1.1 个体语言掌握程度
        3.1.2 蒙古语单项技能掌握程度
        3.1.3 双语习得情况
    3.2 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3.2.1 通辽城市语言社区家庭的语言使用情况
        3.2.2 通辽市乡镇语言社区家庭的语言使用情况
        3.2.3 公共场所语言使用情况
    3.3 途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3.3.1 广播电视语言使用
        3.3.2 书籍报刊语言使用
        3.3.3 互联网语言使用
    3.4 通辽市语言景观使用情况
第4章 内蒙古通辽市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公众认知及语言态度调查
    4.1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公众认知
        4.1.1 国家现行语言文字政策的应用
        4.1.2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2 对现阶段语言态度的调查分析
        4.2.1 对学习、使用汉语通用语的态度
        4.2.2 对学习、使用蒙古语的态度
        4.2.3 对汉蒙双语或多语使用的态度
        4.2.4 对现阶段语言期待的调查分析
    4.3 结论与思考
        4.3.1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对内蒙古地区语言文字使用的意义
        4.3.2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在内蒙古通辽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的现象及影响因素
    5.1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现象
        5.1.1 蒙古族母语仍具较强活力
        5.1.2 汉蒙混合话的使用
        5.1.3 语言使用随着年龄呈现层次性变化
        5.1.4 语言景观字体大小体现语言顺位
        5.1.5 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
    5.2 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的影响因素
        5.2.1 民族身份认同感的弱化引发蒙古语使用率降低
        5.2.2 社会语言认同感增强加深汉语接受度
        5.2.3 社会网络发展导致语言使用变化
        5.2.4 通辽市区域经济发展对语言生态的影响
第6章 保护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和谐的建议
    6.1 维护语言多样性
        6.1.1 维护语言多样性实现语言和谐
        6.1.2 语言和谐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
    6.2 加强语言文字相关立法工作及行政执行制度
        6.2.1 加强教育立法工作
        6.2.2 完善蒙古语文字行政执行制度
        6.2.3 保障公民使用蒙古语诉讼的权利
    6.3 持续推进双语教育
        6.3.1 扩大蒙古语授课招生人数
        6.3.2 鼓励开设蒙古语社会办学
    6.4 利用媒体途径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6.4.1 使用转写软件为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建档
        6.4.2 利用新媒体作为媒介传播少数民族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内蒙古通辽地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问卷(中文版)
附录2 内蒙古通辽地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问卷(蒙文版)
附录3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公众认知调查问卷(中文版)
附录4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公众认知调查问卷(蒙文版)
附录5 访谈提纲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地理教学论
二、适宜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一)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二)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内容选择依据
    (三)适宜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三、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组成说明
    (二)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四、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依据
    (二)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三)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
五、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二)案例实施启示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乡土地理考察与访谈记录表
附录二: 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附录三: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57 个案例一览表
附录四: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五: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汇总表
附录六: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七: 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致谢

(5)江苏省乡村人口-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以农业为主导的战略需求
        1.1.2 江苏省乡村多系统整体优化的现实需求
        1.1.3 江苏省区域差异的历史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数据来源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乡村性理论
        2.1.2 耦合协调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耦合协调研究
        2.2.2 乡村空间分异研究
        2.2.3 乡村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第三章 乡村发展水平分析
    3.1 评价指标构建及测算
        3.1.1 指标体系构建
        3.1.2 测算结果
    3.2 人口发展水平分析
        3.2.1 整体水平呈空间集散格局
        3.2.2 阶段性趋势下快速发展地区组团式集聚
        3.2.3 整体精明收缩下各区模式存在差异
    3.3 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3.3.1 整体水平呈梯度格局
        3.3.2 阶段性趋势下发展速度两极分化
        3.3.3 均呈高效、现代化模式发展
    3.4 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3.4.1 整体水平圈层式发展
        3.4.2 阶段性趋势下发展速度呈“山形”格局
        3.4.3 生活水平不断进阶
    3.5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3.5.1 整体水平半包围式发展
        3.5.2 线性趋势下发展速度两极分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南-苏中-苏北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分异分析
    4.1 初级耦合协调阶段下线性优化
        4.1.1 整体位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
        4.1.2 趋于线性优化
    4.2 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两两子系统差异化互动下的梯度空间格局
        4.3.1 两两子系统差异化互动
        4.3.2 呈苏南-苏中-苏北梯度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城镇化差异的成因分析
    5.1 整体影响因素
        5.1.1 城镇化主导
        5.1.2 多要素综合
    5.2 苏南地区:高水平城镇化带来正负双面效应
        5.2.1 正面效应:促进系统高效发展与良性互动
        5.2.2 负面效应:要素过度流失带来发展瓶颈
    5.3 苏中地区:中等水平城镇化带来积极作用
        5.3.1 保障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5.3.2 保障乡村较好的发展基础
    5.4 苏北地区:低水平城镇化带来正负双面效应
        5.4.1 负面效应:发展基础及后续动力均不足
        5.4.2 正面效应:资源集聚为系统良性互动提供基础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耦合协调的乡村优化发展策略
    6.1 整体优化策略
        6.1.1 实施农业协同与现代化发展,注重经济-社会协调互动
        6.1.2 加强人才吸引与培养,注重人口-经济良性互动
        6.1.3 加强各项设施建设,优化人口-社会耦合协调水平
    6.2 各区优化策略
        6.2.1 苏南地区:优化城镇化发展,提升人口、经济水平
        6.2.2 苏中地区:稳步城镇化发展,注重人口-经济、经济-社会高效互动
        6.2.3 苏北地区:加强城镇化,提高三系统互动关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通辽市“十三五”时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
        1.2.2 国内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
        1.2.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通辽市区域概况及水资源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河流水系
        2.1.5 水文地质条件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耕地
        2.2.2 国民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概况
        2.3.1 地表水资源量
        2.3.2 地下水资源量
        2.3.3 水资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量及可供水量
        2.3.4 水质现状
第三章 通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1 水利工程概况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 用水水平分析
        3.3.1 用水量结构分析
        3.3.2 用水水平分析
    3.4 现状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4.1 现状年通辽市可供水量
        3.4.2 现状年水资源平衡分析
    3.5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3.6 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及用水水平分析
    3.7 现状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通辽市宏观经济发展及水资源供需预测
    4.1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
        4.1.1 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4.1.2 国民产值预测
        4.1.3 国民经济指标预测
        4.1.4 生态环境预测
    4.2 2020 年现状用水水平下需水预测
        4.2.1 生活需水预测
        4.2.2 牲畜需水预测
        4.2.3 农田灌溉需水预测
        4.2.4 林果灌溉需水预测
        4.2.5 渔业需水预测
        4.2.6 生态需水预测
        4.2.7 工业需水预测
        4.2.8 建筑业需水预测
        4.2.9 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4.2.10 通辽市各行业需水预测结果
        4.2.11 通辽市各行业需水量与总量控制的关系
    4.3 2020 年节水水平下需水预测
        4.3.1 生活需水预测
        4.3.2 牲畜需水预测
        4.3.3 农田灌溉需水预测
        4.3.4 林果灌溉需水预测
        4.3.5 渔业需水预测
        4.3.6 生态需水预测
        4.3.7 工业需水预测
        4.3.8 建筑业需水预测
        4.3.9 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4.3.10 通辽市各行业需水预测
        4.3.11 通辽市各行业需水量与总量控制的关系
第五章 通辽市十三五末水资源供需分析
    5.1 十三五末“零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2 十三五末“低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3 十三五末“中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4 十三五末“高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章 通辽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6.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6.1.3 通辽市评价指标选取
    6.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6.2.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6.2.2 评价指标分级和评分
        6.2.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6.2.4 评价矩阵R的计算
        6.2.5 评价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评述
    2.1 国外研究进展
        2.1.1 气候变化对农牧交错区影响研究
        2.1.2 农牧交错区水资源利用研究
        2.1.3 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功能研究
        2.1.4 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研究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农牧交错区演变研究
        2.2.2 农牧交错区人地关系研究
        2.2.3 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2.4 农牧交错区研究方法
    2.3 研究述评
        2.3.1 研究现状述评
        2.3.2 研究启示
第三章 研究理论基础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环境承载力理论
    3.4 循环经济理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4.1 案例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4.1.1 案例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2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分析
        4.2.1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地位与作用分析
        4.2.2 水资源对传统农业发展路径约束效应分析
        4.2.3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4.3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4.3.1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
        4.3.2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4.4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4.4.1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4.4.2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4.5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5.1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
    5.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5.2.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分析
        5.2.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5.2.3 农业循环经济子模式研究
    5.3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5.3.1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分析
        5.3.2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5.3.3 牧业循环经济子模式研究
    5.4 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研究
    6.1 层级递进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6.2 农牧空间功能发展现状
    6.3 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6.3.1 发展优先农牧空间功能各项指标评价
        6.3.2 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6.4 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6.4.1 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各项指标评价
        6.4.3 水资源约束效应评价
        6.4.4 水资源约束下空间功能分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空间功能分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布局研究
    7.1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原则与方法
    7.2 乡镇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7.3 旗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7.4 市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7.5 本章小节
第八章 循环农业组织模式研究
    8.1 家庭农场组织模式
    8.2 合作社组织模式
    8.3“龙头企业+农户”组织模式
    8.4 生态园区组织模式
第九章 研究结论、创新及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1 调查足迹图
    附图2 旗县层面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附图3 旗县层面中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附图4 旗县层面远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附表1 当前状态通辽市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附表2 通辽市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附表3 通辽市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通辽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利用的概念
        2.1.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土地区位理论
3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
    3.2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耕地总体质量不高
        3.2.2 保护耕地和经济建设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激烈
        3.2.3 土地利用布局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2.4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历史欠账较多
        3.2.5 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比较低
4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与供给分析
    4.1 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现状评价
        4.1.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1.2 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评价指标
        4.1.3 通辽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度与全国部分省市对比分析
        4.1.4 通辽市建设用地区域节约集约化水平分析
    4.2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4.2.1 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潜力
        4.2.2 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
        4.2.3 通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分析
        4.2.4 小结
5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与供需平衡分析
    5.1 人口预测
        5.1.1 总人口的预测
        5.1.2 城镇人口预测
        5.1.3 农村人口预测
    5.2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5.2.1 建设用地总规模
        5.2.2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5.2.3 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5.2.4 工矿用地预测
        5.2.5 交通用地预测
    5.3 建设用地供需平衡分析
6 通辽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对策与措施
    6.1 现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与措施分析
    6.2 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与措施
        6.2.1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控制作用
        6.2.2 妥善处置闲置土地
        6.2.3 推进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高效利用
        6.2.4 健全用地控制标准
        6.2.5 加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6.2.6 积极创新管理机制
        6.2.7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6.2.8 实施综合整治利用
参考文献
致谢

(9)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进展
    2.1 研究基础
        2.1.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1.2 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人地关系研究
        2.2.2 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
        2.2.3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和范围
    3.2 自然环境特征
    3.3 生态环境特征
        3.3.1 基本特征
        3.3.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4 经济社会概况
    3.5 人口分布与发展特征
第四章 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分区原理与分析方法
    4.1 基本原理
        4.1.1 人口发展功能区的提出
        4.1.2 总体思路
        4.1.3 分区内涵
        4.1.4 分区原则
        4.1.5 主要任务
    4.2 基本单元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4.2.1 基本单元选择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2.3 指标体系内涵
    4.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分析方法
    4.4 分区思路
第五章 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区单项影响因素评价
    5.1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5.1.1 地形起伏度空间分析
        5.1.2 地被指数空间分析
        5.1.3 水文指数空间分析
        5.1.4 气候适宜性空间分析
        5.1.5 人居环境适宜性空间分析
    5.2 相对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5.3 草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5.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4.1 水资源空间评价
        5.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5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第六章 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分区及分区引导策略
    6.1 分区技术流程
        6.1.1 空间叠置技术流程
        6.1.2 系统聚类技术流程
        6.1.3 分区修订原则
    6.2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6.2.1 基于GIS的空间叠置分区
        6.2.2 基于SPSS的系统聚类分区
        6.2.3 修订后的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6.3 分区引导策略
        6.3.1 人口限制功能区
        6.3.2 人口疏散功能区
        6.3.3 人口稳定功能区
        6.3.4 人口适度集聚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野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c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思想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发展观的内涵
        2.1.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涵
        2.1.3 经济发展的内涵
        2.1.4 生态环境的内涵
        2.1.5 协调发展的内涵
    2.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蕴含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2.2.1 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思想
        2.2.2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思想
        2.2.3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本质
        2.2.4 提出了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2.3 马克思主义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2.3.1 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3.2 有利于践行协调发展理念
        2.3.3 有利于通辽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下实现通辽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1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3.1.1 通辽市国民经济发展现状
        3.1.2 通辽市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3.2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3.2.1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
        3.2.2 水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资源匮乏
        3.2.3 大气污染严重
    3.3 内蒙古通辽市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3.3.1 观念层面上对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
        3.3.2 制度层面上体制机制不健全
        3.3.3 实践层面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3.4 通辽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的对策和建议
        3.4.1 观念层面上要摒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3.4.2 制度层面上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4.3 实践层面上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对通辽市人口发展变化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辽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实践研究[D]. 白慧慧. 延边大学, 2021
  • [2]中国城市收缩的空间识别与形成机制[D]. 贺蕾.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内蒙古通辽市语言生态及语言和谐建设研究[D]. 王雅萱. 吉林大学, 2020(03)
  • [4]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D]. 马丽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江苏省乡村人口-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研究[D]. 路宽.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6]通辽市“十三五”时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郑继兴. 吉林大学, 2018(01)
  • [7]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徐冬平. 西北大学, 2018(01)
  • [8]通辽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D]. 赵博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7)
  • [9]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D]. 陈云莎. 西北大学, 2017(02)
  • [10]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野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乔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通辽市人口发展变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