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管理思想与拓展电力企业管理

论邓小平管理思想与拓展电力企业管理

一、邓小平管理思想与拓展电力企业管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熊务丰[1](2021)在《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革命的内涵指向为人类从事的一切“改变世界”或“对现存事物的改造”的活动。对于20世纪的中国而言,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主题就是革命。在整个现代历史的进程脉络中,中国革命是一场历经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漫长革命”,它历经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领域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革命性改造。中国革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场最为持久和最为深彻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革命谱系中,有三个重大的历史性阶段: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革命的影响贯穿始末,而整个中华民族在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中,一直朝着一个宏伟目标前进,即中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伟大复兴”。辛亥革命之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思想条件和组织基础。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为了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民主革命的道路救亡图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正反经验的积累主要归功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形势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艰难而又曲折地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走向现代社会树立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为中国实现向社会革命的转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的坚实基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革命永不停息的根本理由,社会革命将始终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在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后实现最终开辟的,但也是在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进行社会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四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现的新格局新变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新历史时期的新特点新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预判,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实施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人们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将新时代的社会革命纵深推进到更高层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不断进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刀刃向内进行了坚决、彻底的自我革命,保持了党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历史研究以总结经验、启迪未来为理论旨归。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的在伟大而又复杂的中国革命中融入了诸多伟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进程中,既要解决中国因传统而产生的遗留问题又要聚焦新的发展阶段产生的新矛盾、不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进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新的境界迈进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作用,我们必须将其总结和践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理论前提;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根本保障;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的实践根基;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力量之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循着中国革命所生成的内在逻辑,正在并将继续用自己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全世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拥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动员力,中国在新冠疫情危机关头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积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并将继续用实践行动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新境界;同时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把握正确的社会革命方向,不断缔造新的发展奇迹;中国正在开创一种崭新的人类发展文明道路,对整个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进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革命开创的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为科学社会主义带来希望。

闫钰振[2](2021)在《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倡导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与人类永久的课题,随之产生的便是按劳分配原则,薪酬制度作为按劳分配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公平与正直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力公司作为国民公共基础产业,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电力体系的不断改革,企业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电力行业不断面临全新的挑战。完善薪酬管理体系与制度,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进行管理,也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关键,电力企业只有重视人力资源发展,不断激励员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化的薪酬制度,对于电力公司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大企业不断优化改革,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薪酬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薪酬体系,更好地反映企业的激励机制对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一个企业中优质的薪酬体系设计,可以合理进行统筹分配,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如今,多数公司依然沿用陈旧的薪酬制度,存在薪酬体系及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弊端,在通过薪酬激励员工方面处于劣势,无法很好地吸引以及留住人才,长此以往,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JL市电力公司以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为激励手段,对公司薪酬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进行薪酬体系的优化设计。JL电力公司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构建是本文的成因。本文对JL电力公司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概况、人员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重点分析了薪酬体系设计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并对薪酬设计的内涵、构成、本质与功能进行了系统化归纳及定义,结合薪酬激励理论,夯实了文章的理论基础。通过典型的调研分析方法对公司实行薪酬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员工的定位缺乏科学性,以主观判断为主,存在“死工资”现象,没有对工作成效、员工价值进行量化,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二是薪酬体系结构单一,过于注重物质层面的需求,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不利于员工与企业的长久发展;三是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欠缺,具有“同工不同酬”、“同酬不同工”的典型特征,典型的“大锅饭”现象,过少可变薪酬难以激励员工的劳动创造;四是企业人才的流失严重,薪酬待遇与市场经济平均水平、自我价值评定出入较大,难以留住与吸收人才,造成恶性循环。从而有针对性地从薪酬结构以及岗位薪点工资设计两方面构建薪酬体系,并提出了“薪点制+同业对标式”薪酬设计方案。文章以理清思路,确立原则为基础,对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实施方案及动态管理,首先成立薪酬考核委员会,对公司绩效考评制度予以进一步完善,在薪酬设计中重视员工参与,建立健全薪酬监控与诊断机制,并增强薪酬体系的公平性。本文参考大量相关文献,充分运用了所学知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从薪酬管理的角度出发,旨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从而充分体现社会责任感及忧患意识,对电力系统薪酬体系不断深化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付晓旭[3](2021)在《电网企业混改业务投资分析及运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指出放开发电、售电等属于竞争性环节的价格,管住输电、配电等属于自然垄断环节的价格。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的明确意见。在电力体制与国企“双重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需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模式,促进资本优化配置,提高运营效率,改进国有企业机制。论文以国有电网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业务投资领域选择、投资成效分析和运营优化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分析了国企混改指导政策与推进途径。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电网企业层面三个维度出发,梳理了国有企业混改的相关政策;研究了国企混改分类、分层、各类资本参与的途径,提出了混改的基本流程,旨在为电网企业混改业务投资分析及运营模式研究提供框架。(2)构建了电网企业适合混改业务的经济性评价模型。提出了综合能源服务、竞争性配售电、分布式能源微网、电动汽车充电等混改业务类型;基于SWOT模型,分析了电网企业发展混改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了电网企业混改业务的经济性评价模型。(3)构建了电网企业微网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分析了光伏选址、电动汽车充电、储能等业务投资可行性;分析了微网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计算了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基于风电光伏等不确定性,引入CVaR方法和鲁棒随机优化理论,构建了微网业务多情景投资运营优化模型。(4)构建了电网企业综合能源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分析了冷热电综合能源市场交易业务模式;构建了冷热电综合能源运营优化模型;选取典型示范工程开展实例分析,分析了电网企业投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盈利情景,以及风电与光伏发电等综合利用效果等。(5)构建了电网企业竞争性配售电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对配售电混改业务经营模式进行梳理;以资产利用率为投资优化目标,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增量配电业务投资优化模型;基于博弈分析,构建电网企业售电业务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6)构建了电网企业不同混改业务组合运营成效排序评价模型。建立了电网企业混改业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与序关系分析法给指标集成赋权,构建了组合混改业务的成效排序评价模型。

赵建达,吴昊[4](2021)在《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文中研究说明1970年1月3~11日,浙江省在常山县召开全省小型水利水电现场会议,传达贯彻水电部1969年10月在福建永春县召开的南方山区小型水利水电座谈会精神和小水电"以小型为主,自办为主,设备自行制造为主"的方针,落实全省小水电年装机3万kW的任务。6月,"全国电力工业增产节约展览会"上再次展出水电部模型厂制作的永春农村小水电建设模型,周恩来总理说:"南方各省可以大搞小水电,像永春那样,要大力宣传。"邓颖超说:"很好,全国都像永春这样就

何晓菲[5](2019)在《龙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入,各大企业都开始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并将其视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因素和关键所在,唯有将文化因素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发挥文化管理的各项功效,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子公司——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聚焦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分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研究如何创建新形势下的电力企业文化,指出了未来电力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对龙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指出了当前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青年职工较多,思想文化形态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薪酬待遇成为影响职工思想变化的较大因素;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外部环境对企业文化的渗透影响等。本文结合当前经济新常态对企业战略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创新提出了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背景下电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即“树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义利观”、“秉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宗旨”、“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塑造公司个性化企业文化”。这些观点对于企业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可借鉴的指导意义。

李国敏[6](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孙威[7](2012)在《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论析》文中指出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既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是邓小平理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研究邓小平的企业管理思想,不但能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并发展马克主义的经济管理思想,而且对于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在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时间领导岗位上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他在企业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和思想。这些主张和思想的总称就是邓小平的企业管理思想。本研究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了邓小平企业管理理论思想所产生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全面阐述了邓小平有关企业管理思想方面的基本内容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乡镇企业、民主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等方面思想,确切展示了邓小平的企业管理思想中注重协调各方利益来调动积极性,注重引入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方式和中国实际结合,注重突出生产管理者的特色等方面。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关于企业管理变革与发展的见解和观点,这些见解和观点通过总结并归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即邓小平的企业管理思想。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涉及企业管理范围十分广泛,仍有很多知识需要深入思考并领会,因此掌握并运用好邓小平的企业管理思想是个长时间的过程。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的完善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加以研究和利用,可以指引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企业的发展。

张步祥[8](2011)在《对新形势下做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在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当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紧扣党和国家大局、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对如何做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建议和对策。

汪青松[9](2009)在《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关于企业管理的观点、原则、原理和方法体系,在当代中国企业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研究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以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企业管理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当代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指导方针。研究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对于推进中国企业管理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社会主义改革原理和文本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历史与逻辑分析的方法,考察了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形成及特征,分析了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研究了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形成过程,总结了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第三章企业环境改善与人本式企业管理,研究了邓小平关于人本式企业管理的秩序规范、人本理念、环境和谐及质量文化。第四章企业格局改组与多元制企业管理,分析了新中国单一制公有企业管理格局的形成及问题,阐述了邓小平多元制企业管理思想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实证考察了多元制企业管理格局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第五章企业经营改制与市场化企业管理,回顾了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改革的历程,总结了邓小平市场化企业管理思想及其对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的指导。第六章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型企业管理,研究了邓小平创建学习型企业及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思想。探讨了建设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措施。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全文总结。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第一,研究了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总结概括出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按照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沿着新中国60年企业管理实践的脉络和路径,探讨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酝酿萌发、开始形成、初步成熟、体系完善、丰富发展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把握新中国60年企业管理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与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互动关系,并揭示了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战略性、开放性、实践性特征。第二,阐述了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精髓。本文认为,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精髓是:始终立足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国情,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大势,面向世界,放眼未来,将宏观层面的治国方略与微观层面的企业管理一以贯之地进行系统思考,并针对中国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审时度势,对企业改革与管理进行全面规划并予以极力推动。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是,从企业秩序整顿和人本式管理切入,以多元制企业管理与市场化企业管理为重点展开,最后归结到创新型企业管理上,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相互促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思想。第三,对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精髓作了实证性分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针对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拨乱反正的诉求,邓小平以企业秩序规范为手段、人本理念为取向、环境和谐为场景,质量保证为目标,把科学管理提升至人本式企业管理;进入改革开放初期,为革除单一制公有企业格局存在的弊端,邓小平提出坚持公有企业为主体,通过个私企业、合资企业、股份企业等非公企业的长入,形成多元竞争、活力勃发的企业生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际形势重大变化和我国计划体制的突出问题,邓小平提出通过企业、市场、政府等市场经济三要素的功能定位与协同运作,驱动企业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技术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的欠缺日渐凸显,邓小平主张从技术引进、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到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梯次推进,确立企业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指导我国企业管理由无序式向人本式、单一制向多元制、计划型向市场化、制造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周鲁霞[10](2008)在《从垄断到竞争:发电厂商经营策略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等具有自然垄断和基础网络性质行业的改革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经历了放松管制运动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基本完成了这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并取得显着绩效。中国这些行业的改革还刚刚起步。改革的难点不在于这些行业的自然垄断性质,而在于这些行业处于严格的行政垄断之下。行政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实质上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政府自己革自己的“命”。以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为标志,中国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进入了整体设计、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并取得初步成效。由于进入2003年后中国出现了连续4年的大面积电力短缺,也由于利益集团的强势干扰等原因,电力改革不仅没有顺利推进,甚至出现了方向上的偏差。直至2007年4月国务院批复实施《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对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做了新的矫正。与此同时,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要求,发电行业恰恰是高耗能和重污染的行业。行政垄断的消解、新型管制的建立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发电厂商的外部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迎接挑战,抓住机遇,适应环境的变化,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经营策略,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是发电厂商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企业经营策略是企业在特定环境下,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应对措施,是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下的战术组合。古典战略管理理论假设环境相对稳定,或是可测和基本可测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尽管大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但具体政策和通向最终目标的路径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发电厂商经营策略的选择较战略的研究制定,对企业的发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这是论文选择发电厂商经营策略研究的重要原因。论文在以较宽的视野对行政垄断、管制理论、发电厂商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在从垄断到竞争的背景下,发电厂商的总体经营战略:基于总成本控制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战略,以及实现这一总体经营战略的具体经营策略:绿色能源策略、大客户营销策略、信息化建设策略、价值重塑策略。论文以A发电公司为具体案例进行实证性研究,验证和拓展了本论文所提出的理论和具体经营策略的正确性,提出了A公司在垄断到竞争背景下所应该采取的经营策略。1.论文首次对行政垄断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市场垄断和管制作了比较分析。按照公共利益理论、部门利益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新管制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对管制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对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回顾概括,分析了发电厂商内部环境以及不同发电厂的经济特性。目的是为发电厂商制订科学的战略和策略提供理论和现实背景支持。2.论文提出并论证了从垄断到竞争背景下发电厂商实施基于总成本控制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战略的必要性和途径。总体战略以总成本领先战略、技术改造与创新战略、产业价值链提升战略为主要内容。由垄断到竞争的大背景、发电厂商的行业特性决定了总成本领先战略对发电厂商的适用性,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必须着眼于降低价值链上每一项活动的成本。竞争策略的核心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原有优势,并不断创造竞争新优势。技术改造与创新战略是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产业价值链提升战略纵向以煤电一体化为重点,横向以产融结合做保证,核心是服务于做大作强发电主业。3.论文提出并论证了发电厂商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必要性、总体思路及外部保障措施。鉴于发电厂商电源结构已经对外部环境呈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实施绿色能源策略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重点是在国家能源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以市场发展和资源分布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发展大容量、高效率、环保型火电机组为基础,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开发水电,稳步发展风电、核电、秸秆发电,形成以火电为主,水电、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互补的“一主多元”的发电结构。论文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例,构建了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可行性经济模型。此模型同样适用于秸秆等可再生能源发电。4.论文提出并论证了发电厂商运用先进的营销理论,重点做好大客户营销工作的原则和途径。面对发电侧即将出现的竞争局面,发电厂商要树立市场意识、创建营销模式,以先进的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开展营销活动。重点是做好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高和社会效益好的大客户业务,通过向大客户提供高差异、高附加值服务,巩固原有市场优势,并不断发展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论文对发电厂商做好大客户营销的策略组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到论文提交时,大客户直供电制度政策尚未出台,论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超前性。论文把电网公司也看作发电厂商的大客户,构建了发电厂商竞价模型。5.为了保证经营策略目标的实现,论文提出并研究了发电厂商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和价值重塑策略。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支撑和手段,分析研究了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总体策略与具体内容。资源总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发展的原动力;电力工业作为耗能大户和排放大户,在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社会责任。论文把企业文化塑造和社会责任重塑,作为发电厂商提升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重要途径,目的是以价值的重塑,为实现企业经营策略提供人文支持。6.论文以A发电公司为具体案例,进行实证性研究,验证和拓展了本论文所提出的理论和具体经营策略的正确性。在对A发电公司目前经营管理现状深入分析、总结其优劣的基础上,根据本文前面章节的研究成果,提出A发电公司在垄断到竞争背景下所应采取的经营策略。打破行政垄断,建立基于法律和规则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制,是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2002年以来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经曲折和反复。但是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未来的5到10年,应是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的时期,也是发电厂商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未雨绸缪、及早应对,研究制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正确地经营策略,对发电厂商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二、邓小平管理思想与拓展电力企业管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管理思想与拓展电力企业管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革命
        (二)关于中国道路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正确理解马克思革命理论
    一、革命的概念
    二、马克思革命思想
    三、马克思革命思想的类型划分
        (一)政治革命
        (二)社会革命
        (三)哲学(精神)革命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选择民主革命道路的历史语境
    一、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一)关于中国道路选择的论战
        (二)工人阶级的壮大与共产主义小组的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确立
    三、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革命的理论逻辑和行动逻辑
        (一)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二)救亡压倒一切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正反经验的积累
    一、大革命的洪流中党对革命的初步探索
        (一)找准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二)大革命的失败
        (三)大革命的教训提炼
        (四)大革命时期下的党与人民群众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对革命道路的发展
        (一)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的有机结合
        (二)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创
        (三)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
    三、长征对党革命品性的锤炼
        (一)党开始形成理论自觉
        (二)成熟领导核心的构建
        (三)党内政治生活的构建
        (四)党群众路线的升华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提炼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与构建
        (二)党“三大法宝”理论的成熟运用
        (三)整风运动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
第四章 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发展轨迹
    一、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的转化
        (一)理清革命与改革的逻辑机理
        (二)对革命观念的认知转换
    二、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实践历程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1949-1978)
        (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2012)
    三、新中国前三十年探索为社会革命提供重要条件和正反面经验
第五章 新时代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
    一、进一步深化革命观的认知
        (一)对革命观的精准校正
        (二)重申改革开放是伟大的社会革命
        (三)以坚决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二、社会革命向更深层次推进
        (一)经济建设
        (二)民主政治建设
        (三)文化建设
        (四)和谐社会建设
        (五)生态文明建设
    三、不断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一)党在新时代开展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二)以从严治党开启更深层次的自我革命
    四、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应对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一)新时代下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二)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应对风险挑战
第六章 马克思革命思想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理论前提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在真理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根本保障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坚持从严治党
    三、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的实践根基
        (一)实事求是
        (二)问题导向
    四、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
        (二)顺势而为
        (三)与时俱进
    五、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力量之源
        (一)紧紧依靠人民
        (二)以人民为中心
第七章 把握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景展望
    一、中国革命开创的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
        (一)为人类文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
        (三)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四)为科学社会主义带来希望
    二、贯彻人民至上是中国道路走向光明未来的价值保障
        (一)执政最大底气就是人民
        (二)实践中贯彻人民至上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共产主义革命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三)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四、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动员力为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一种高效的解决路径
    五、永葆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是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战略引擎
        (一)发扬革命精神进行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二)永葆革命精神
        (三)勇于自我革命
    六、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更新革命的基本范畴和内涵
        (二)把握社会革命的正确前行方向
        (三)重视革命精神的宣讲和代际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结构和框架
    1.4 创新点
第二章 薪酬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2.1 薪酬概述
        2.1.1 薪酬的内涵与构成
        2.1.2 薪酬的本质与功能
    2.2 薪酬管理概述
    2.3 薪酬管理方法
        2.3.1 薪点工资制
        2.3.2 长期激励
第三章 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JL市电力公司概况
        3.1.1 JL市电力公司介绍及背景
        3.1.2 JL市电力公司组织结构和人员状况
        3.1.3 JL市电力公司薪酬管理概况
    3.2 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现状
        3.2.1 JL市电力公司现有薪酬体系
        3.2.2 JL市电力公司现有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方案
    4.1 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设计的目的与原则
        4.1.1 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目的
        4.1.2 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原则
    4.2 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
    4.3 JL市电力公司的薪酬体系结构与方案优化设计
        4.3.1 JL市电力公司的薪酬体系结构设计
        4.3.2 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优化方案
第五章 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实施方案
    5.1 成立薪酬考核委员会
    5.2 提高薪酬设计的员工参与度
    5.3 建立薪酬监控和诊断机制
    5.4 重视薪酬制度改革执行过程
        5.4.1 循序渐进的推行方式
        5.4.2 保证薪酬体系的透明性
        5.4.3 建立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5.4.4 构建沟通渠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电网企业混改业务投资分析及运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现状
        1.2.2 混改业务经济性评估研究现状
        1.2.3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研究现状
        1.2.4 电网企业业务投资分析研究现状
        1.2.5 电网企业新型业务运营模式研究现状
        1.2.6 电网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企混改指导政策与推进途径分析
    2.1 国企混改指导政策
        2.1.1 国家层面混改指导政策
        2.1.2 地方政府层面混改指导政策
        2.1.3 电力公司层面混改政策与协议
    2.2 国企混改推进途径分析
        2.2.1 国企混改分类推进途径
        2.2.2 国企混改分层推进途径
        2.2.3 国企混改多类资本参与途径
    2.3 央企混改基本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类型及经济性分析模型
    3.1 引言
    3.2 电网企业适合混改的业务类型分析
        3.2.1 国家电网公司混改业务类型
        3.2.2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3.2.3 竞争性配售电业务
        3.2.4 分布式能源微网业务
        3.2.5 电动汽车充电业务
    3.3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SWOT分析模型
        3.3.1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优势分析
        3.3.2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劣势分析
        3.3.3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机会分析
        3.3.4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威胁分析
        3.3.5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SWOT综合分析
    3.4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经济性分析
        3.4.1 经济性分析模型
        3.4.2 分布式能源微网业务经济性分析
        3.4.3 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经济型分析
        3.4.4 综合能源业务经济性分析
        3.4.5 竞争性配售电业务经济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网企业微网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4.1 引言
    4.2 分布式能源微网混改业务运营模式分类
    4.3 分布式能源微网混改业务主体及其运营分析模型
        4.3.1 能源生产商及其运营分析模型
        4.3.2 能源转换商及其运营分析模型
        4.3.3 能源存储商及其运营分析模型
        4.3.4 能源消费者及其运营分析模型
    4.4 分布式能源微网混改业务投资分析
        4.4.1 光伏业务投资分析
        4.4.2 储能业务投资分析
    4.5 微网混改业务运营模式与收益分析模型
        4.5.1 微网混改业务运营模式
        4.5.2 微网混改业务效益分析模型
    4.6 微网混改业务多情景运营优化模型
        4.6.1 微网业务运营优化模型
        4.6.2 微网业务运营典型情景设置
        4.6.3 微网不同典型情景日内运营优化结果
        4.6.4 微网不同典型情景全寿命周期运营优化结果
    4.7 随机不确定因素下微网业务多主体运营优化模型
        4.7.1 微网混改业务多投资主体运营约束
        4.7.2 微网混改业务多投资主体运营优化模型
        4.7.3 随机不确定性因素下多主体投资业务优化模型
        4.7.4 算例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网企业综合能源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5.1 引言
    5.2 综合能源混改业务模式分析
        5.2.1 冷热电综合能源业务模式
        5.2.2 购售电一体化业务模式
        5.2.3 冷热电联供差价套利业务模式
    5.3 冷热电气综合能源优化模型
        5.3.1 冷热电气能源出力模型
        5.3.2 冷热电气能源运营优化模型
        5.3.3 基础数据
        5.3.4 优化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网企业竞争性配售电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6.1 引言
    6.2 竞争性配售电业务混改方式分析
        6.2.1 增量配电业务混改方式
        6.2.2 竞争性售电业务混改方式
    6.3 竞争性配售电混改业务运营模式分析
        6.3.1 增量配电业务运营模式分析
        6.3.2 竞争性售电业务运营模式分析
        6.3.3 算例分析
    6.4 竞争性配售电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6.4.1 增量配电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6.4.2 竞争性售电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6.4.3 算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电网企业不同混改业务运营成效排序评价模型
    7.1 引言
    7.2 电网企业不同混改业务的条件/环境分析
        7.2.1 分布式能源微网业务
        7.2.2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7.2.3 竞争性配售电业务
    7.3 电网企业不同混改业务运营模式分析
        7.3.1 分布式能源微网业务运营模式
        7.3.2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运营模式
        7.3.3 竞争性配售电业务运营模式
    7.4 电网企业不同混改业务运营成效排序评价模型
        7.4.1 运营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7.4.2 指标赋权模型
        7.4.3 理想物元可拓评价模型
        7.4.4 实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5)龙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文化基本概念
        二、企业文化基本概念
    第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理论
        一、企业文化建设功能
        二、企业文化建设基本特性
第二章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其作用分析
    第一节 电力企业建设现状
        一、电力行业发电装机容量不断扩增
        二、发电结构继续优化,绿色比例上升
        三、行业长期发展态势良好
    第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基因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三、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第三章 龙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实证分析
    第一节 龙源电力简介
        一、龙源电力发展概况
        二、龙源电力企业价值观
        三、龙源电力企业精神
        四、龙源电力企业伦理道德
        五、龙源电力企业形象
    第二节 龙源电力建设PEST模型分析
        一、政治环境(Politics)
        二、经济环境(Economy)
        三、社会环境(Society)
        四、技术环境(Technology)
    第三节 龙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龙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龙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国内外优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内优秀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做法
    第二节 国外优秀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做法
第五章 提升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义利观
    二、秉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宗旨
    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能力
    四、发挥优势塑造公司个性化企业文化
结论与展望
附录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四、论文的结构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三、跨国公司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一、后危机时代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非政治风险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结论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的目的
        0.1.2 选题的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
        0.2.2 国外研究
    0.3 研究方法
        0.3.1 文献资料整理与分析
        0.3.2 理论研究与历史实践相结合
        0.3.3 比较分析
    0.4 本文创新之处
1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源泉
    1.1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1.1.1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共同解决问题的矛盾论
        1.1.2 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辩证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3 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有机结合的唯物论和认识论
        1.1.4 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的统一论
    1.2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产生的现实条件
        1.2.1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产生的国内条件
        1.2.2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产生的国际条件
        1.2.3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产生的个人主观条件
2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色
    2.1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1.1 按经济规律办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1.2 鼓励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
        2.1.3 制度管理与推进民主相结合,完善激励机制
        2.1.4 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
        2.1.5 重视科技,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2.2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基本特色
        2.2.1 在管理思想上,通过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积极因素
        2.2.2 在管理方式上,将发达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技术同中国实际结合
        2.2.3 在管理制度上,注重突出生产管理者的特色
3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价值体现
    3.1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3.1.1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理论的丰富
        3.1.2 邓小平目标管理的观点深化了管理责任制
        3.1.3 提倡精简机构是对机构改革理论的丰富
        3.1.4 有效解决屡禁不止的管理机制形式化,拓展了管理体制理论
    3.2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实践价值
        3.2.1 邓小平将管理看做是一种技术,奠定了有关企业管理思想的改善和提高的理论基础
        3.2.2 邓小平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企业效益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力
        3.2.3 邓小平提出岗位责任制的思想,为我国企业的内部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南
        3.2.4 邓小平提出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为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找到了捷径
        3.2.5 邓小平主张实行民主管理的思想,给我国企业实现民主化指明了方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对新形势下做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思想政治工作在电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 电力企业深化改革发展, 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1.2 电力企业的发展, 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政治保证
    1.3 电力企业队伍的稳定, 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保驾护航
2 当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 做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3.1 要紧扣党和国家的大局做思想政治工作
    3.2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做思想政治工作
    3.3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思想政治工作
    3.4 大胆开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
4 结束语

(9)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1.2.1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研究进程综述
        1.2.2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体系内容研究综述
        1.2.3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主要特点研究综述
        1.2.4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重大意义研究综述
        1.2.5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研究总体评价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形成及特征
    2.1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企业管理理论
        2.1.2 国外企业管理思想
    2.2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形成过程
        2.2.1 1949—1978年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酝酿萌发
        2.2.2 1978—1986年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开始形成
        2.2.3 1986—1991年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初步成熟
        2.2.4 1991—2000年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体系完善
        2.2.5 2000—2009年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丰富发展
    2.3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2.3.1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战略性
        2.3.2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开放性
        2.3.3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实践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环境改善与人本式企业管理
    3.1 人本式企业管理的秩序规范
        3.1.1 发挥员工积极性与健全管理制度
        3.1.2 保护员工热情与遵守劳动纪律
        3.1.3 认真落实政策与严格安全责任
    3.2 人本式企业管理的人本理念
        3.2.1 坚持企业的民主管理
        3.2.2 关心企业的员工生活
        3.2.3 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
    3.3 人本式企业管理的环境和谐
        3.3.1 工厂卫生要整洁
        3.3.2 厂区环境要绿化
        3.3.3 周边关系要协调
    3.4 人本式企业管理的质量文化
        3.4.1 质量建设面向社会求特色
        3.4.2 质量保证面向市场严标准
        3.4.3 质量管理面向用户创品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格局改组与多元制企业管理
    4.1 新中国单一制公有企业管理格局的形成及问题
        4.1.1 新中国建立之初五种所有制企业的并存
        4.1.2 邓小平在建国初就主张发展多种所有制企业
        4.1.3 纯粹社会主义与单一制公有企业
        4.1.4 公有企业的业绩与单一制公有企业管理格局的弊端
    4.2 邓小平多元制企业管理思想的提出
        4.2.1 邓小平最早提出开辟城市就业门路与个体企业的产生
        4.2.2 邓小平对私营企业的态度
        4.2.3 邓小平最早提出引进外资并兴办合资企业
        4.2.4 邓小平主张建立股份制企业
        4.2.5 邓小平坚持公有企业为主体
    4.3 多元制企业管理格局确立的根据及意义
        4.3.1 对非公企业认识的转变与多元制企业管理格局的确立
        4.3.2 企业管理格局演变基于对我国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把握
        4.3.3 考量企业管理格局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4.4 多元制企业管理格局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4.1 四种所有制企业改组与增长
        4.4.2 四种所有制企业的效率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经营改制与市场化企业管理
    5.1 计划型企业管理与市场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5.1.1 计划型企业管理评析
        5.1.2 邓小平市场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思想
    5.2 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体制改革
        5.2.1 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改革的放权让利
        5.2.2 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改革的两权分离
        5.2.3 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改革的公司改制
        5.2.4 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改革的国资监管
    5.3 市场化企业的宏观管理
        5.3.1 市场化企业管理的政企分开
        5.3.2 市场化企业管理的市场机制
        5.3.3 市场化企业管理的政府调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型企业管理
    6.1 企业技术引进、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
        6.1.1 树立企业创新文化
        6.1.2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6.1.3 加快我国企业技术改造
    6.2 建设学习型企业与企业自主创新
        6.2.1 扩大企业技术人员队伍
        6.2.2 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
        6.2.3 增强企业学习力与竞争力
    6.3 在自主创新中推进创新型企业管理
        6.3.1 建立企业创新研发机构
        6.3.2 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
        6.3.3 促进企业研发成果转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项目和获得的奖项

(10)从垄断到竞争:发电厂商经营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逻辑框架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基本逻辑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行政垄断、管制与电力改革综述
    2.1 行政垄断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1.1 行政垄断的由来与发展
        2.1.2 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自然垄断
        2.1.3 行政垄断的危害与电力产业安全
    2.2 管制理论综述
        2.2.1 管制的起源
        2.2.2 管制理论的发展
        2.2.3 放松管制的理论与实践综述
    2.3 国外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2.3.1 国外电力行业改革模式和经验总结
        2.3.2 国外电力行业监管发展趋势展望
    2.4 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与重组
        2.4.1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2.4.2 中国发电行业经济特性分析
    2.5 发电厂商经营策略总体设想
        2.5.1 发电厂商内外部环境分析
        2.5.2 发电厂商经营策略总体设想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电厂商基于总成本控制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战略
    3.1 发电厂商总成本领先战略
        3.1.1 发电厂商总成本领先战略
        3.1.2 发电厂商目标成本控制策略
    3.2 发电厂商技术改造与创新战略
        3.2.1 发电厂商技术改造与创新现状分析
        3.2.2 发电厂商技术改造与创新的重点策略
    3.3 发电厂商产业价值链提升战略
        3.3.1 发电厂商多元化经营与产业链整合策略
        3.3.2 发电厂商煤电一体化策略
        3.3.3 发电厂商产融结合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电厂商绿色能源策略
    4.1 我国电源结构现状分析
        4.1.1 我国电源结构状况分析
        4.1.2 发电厂商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紧迫性
    4.2 发电厂商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风险制约因素分析
        4.2.1 水电的风险制约因素
        4.2.2 核电的风险制约因素
        4.2.3 风电的风险制约因素
        4.2.4 生物质能发电的风险制约因素
        4.2.5 天然气发电的风险制约因素
    4.3 发电厂商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重点
        4.3.1 优化火电结构
        4.3.2 大力发展水电
        4.3.3 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
    4.4 发电厂商实施绿色能源策略的内外部保障措施
        4.4.1 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区域布局
        4.4.2 引入竞争机制,依法治电
    4.5 发电厂商绿色能源策略经济分析模型: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例
        4.5.1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外部性分析
        4.5.2 垃圾焚烧发电经济分析模型构建
        4.5.3 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电厂商大客户营销策略
    5.1 营销理念基础
        5.1.1 “4C”营销理念
        5.1.2 “4R”营销理念
        5.1.3 电力营销研究
    5.2 大客户营销对发电厂商的适用性分析
        5.2.1 行政垄断消解后发电厂商客户结构变化
        5.2.2 发电厂商大客户营销的意义
        5.2.3 发电厂商大客户营销原则
    5.3 发电厂商大客户营销策略
        5.3.1 产品组合策略
        5.3.2 定价策略
        5.3.3 促销策略
        5.3.4 品牌策略
        5.3.5 需求侧管理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策略
    6.1 信息化对发电厂商的重要意义
        6.1.1 信息化是发电厂商战略管理的组成部分
        6.1.2 信息化促进发电厂商的经营管理向集约化转变
        6.1.3 信息化有助于发电厂商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6.2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基本需求
        6.2.1 我国电力行业及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6.2.2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6.2.3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6.2.4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
    6.3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策略与具体内容
        6.3.1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
        6.3.2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6.4 发电厂商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6.4.1 适应竞争需求,配合经营战略
        6.4.2 优化业务模式,做好整体规划
        6.4.3 建立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6.4.4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发电厂商价值重塑策略
    7.1 内在价值提升策略——企业文化塑造
        7.1.1 企业文化的作用
        7.1.2 发电厂商企业文化特点
        7.1.3 发电厂商企业文化的层面分析
        7.1.4 发电厂商企业文化建设
    7.2 外在价值提升策略——社会责任重塑
        7.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7.2.2 发电厂商的节能减排责任
        7.2.3 发电厂商的公共利益责任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实证研究: A发电公司经营策略选择
    8.1 A发电公司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8.1.1 A发电公司概况
        8.1.2 A发电公司经营管理的现状
        8.1.3 A发电公司经营管理的不足
    8.2 A发电公司的经营改进和创新策略
        8.2.1 实施低成本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8.2.2 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能力
        8.2.3 强化资本运营,提升融资能力
        8.2.4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8.3 A发电公司绿色能源策略的改进与创新
        8.3.1 电源结构建设现状
        8.3.2 电源结构调整策略
        8.3.3 A发电公司绿色能源策略实施: AX电厂秸秆混烧发电项目
    8.4 A发电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改进与创新策略
        8.4.1 信息化建设情况
        8.4.2 信息化建设的改进与创新策略
    8.5 A发电公司的企业文化改进与创新策略
        8.5.1 企业文化建设概况及面临形势分析
        8.5.2 企业文化改进与创新策略
    8.6 本章小结
论文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邓小平管理思想与拓展电力企业管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D]. 熊务丰.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JL市电力公司薪酬体系优化研究[D]. 闫钰振. 吉林大学, 2021(01)
  • [3]电网企业混改业务投资分析及运营优化研究[D]. 付晓旭.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J]. 赵建达,吴昊. 小水电, 2021(01)
  • [5]龙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何晓菲.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6]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7]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论析[D]. 孙威. 辽宁大学, 2012(03)
  • [8]对新形势下做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张步祥.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
  • [9]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研究[D]. 汪青松.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10]从垄断到竞争:发电厂商经营策略选择[D]. 周鲁霞.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论邓小平管理思想与拓展电力企业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