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心理对苏联整体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

斯大林心理对苏联整体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

一、斯大林的心理对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慎明[1](2021)在《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文中研究表明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发生根本原因不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是苏共蜕化变质所致,即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他们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反思和分析这一历史事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人民至上观、实践真理观,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主要矛盾。苏联解体警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做到居安思危,毫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群众路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高度警惕敌对势力对我分化渗透。

张霜[2](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刘成[3](2020)在《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迁移是社会变迁的直观体现,它对不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塑造作用十分显着,也是同社会政治稳定紧密相关的问题之一。中亚地区在20世纪30至60年代作为原苏联的五个加盟共和国,经历了从政治形态到社会结构全方位的变化,就中亚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古老、相对原始的社会传统而言,能够促成这种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从对富农的强制性迁移到卫国战争时期国防工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边疆少数民族向中亚的迁移,再到“处女地运动”时期大量劳动力赴中亚垦荒,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都对中亚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对这一时期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亚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历史特点。本文根据迁移性质、模式和数量等特点,将20世纪30至60年代中亚地区的人口迁移活动分为流放富农、卫国战争和垦荒运动三个主要时期,结合一定的统计数据及资料,希冀能更加清晰、立体地反映人口迁移给中亚地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施成群[4](2020)在《主题学视域下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文中提出中苏农业集体化运动催生了一系列集体化题材作品,它们大多曾被主流意识形态奉为圭臬,如今却少有人阅读与研究。此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较大的时代局限性,但新的历史时期如果对风行一时的“集体化运动”文学作品采取“一刀切”式的全盘否定态度,则会失之公允,甚至矫枉过正,也会失去对优秀作家作品的客观判断。由于相似的政治和文学背景,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作品在主题上有诸多趋同性:文学功能政治化、阶级斗争扩大化、个人情感集体化。但是两国文学在现实的揭露与掩饰、人性的张扬与压抑、精神的探索与盲从、宗教的信仰与批判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与作家人格是否独立、隐秘书写能否允许、经验借鉴是否全面等原因有关。在审美方面,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都有对独特自然风光的审美表现、丰富民间文化的细腻描写、农民心理个性的精准刻画、叙事环境描写的语义双关、乡俗俚语的活用与通俗化。但也存在诸多差异性:在结构方面,中国作品主要是单线结构,而苏联作品多为复线结构;在修辞方面,中国作家多用白描手法,而苏联作家运用到了多种修辞手法。此外,在风景描写这一长期被中国作家弱化的板块,苏联作家给予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时过境迁,人民公社已解体多年,但否定农业集体化运动,并不能否定描写该运动的作品本身,这些作品仍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时代价值。透过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中反思并吸取经验教训。

曾哲[5](2020)在《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52-1960)》文中认为1945年,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无条件投降,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苏占区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战后初期占领区重建与规划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对该区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7月,德国统一社会党召开了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在民主德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鼓励、支持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成立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民主德国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由此拉开帷幕,旨在让个体经营的农户加入社会主义农业大生产中来,从而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主德国的农业集体化是通过让农民加入合作社共同从事农业劳动的形式开展的。作为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载体,农业生产合作社分为I型、II型和III型三种形式。从I型到III型合作社,耕地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程度逐渐由低向高过渡。在I型合作社中,原则上只是耕地、部分林地和其他绿地共用,社员共同经营种植业。机械设备、牲畜、家禽为农户私有。相较于I型,II型合作社社会化程度更高,被视为过渡阶段,在I型合作社的基础上,耕牛、厂房、机械等生产资料亦共同使用。III型合作社社会化程度最高,所有生产资料共用,兼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农业集体化初期,国家就通过财政补贴,以各种支持措施促进合作社的发展。主要措施包括:拖拉机出租站以较低的租借费向合作社提供农机服务,以优惠价格向合作社出售化肥,降低合作社农民农产品交售额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给予合作社为期两年的免税优待,为合作社农民提供贷款优惠,为合作社农民子女提供免费培训机会等。统一社会党在大力推进合作社发展的同时,加强了针对拥有20公顷以上土地“大农户”的打击措施。他们被视为“阶级敌人”,不被允许加入合作社,在经济上屡被施压。此外,“大农户”的农产品交售额度要比合作社成员高出很多,以至于他们根本无法履行交售义务。而小农户因为生产资料匮乏,生活处境也异常艰难。1952至1953年期间,超过万名民主德国农民逃往联邦德国。当局通过的强制手段干涉农民的经济活动,甚至以逮捕的方式控制事态发展。1953年6月17日,由于不满政府提高劳动标准的政策,柏林爆发工人起义。工人们的抗议游行活动很快蔓延至全国,演变成大规模的人民起义。农民也纷纷参与进来,抵制农业集体化运动,农业集体化因此中止。鉴于合作社初期的发展不利和农民的强烈抵抗,统一社会党开始进行路线调整。中央委员会和部长理事会通过了采用“新路线”的政策决议,以应对危机局势。统一社会党修订了先前的农业政策方针,提出取消对农民的镇压的决议并将刚刚于数日前下调10%的合作社交售额度继续下调15%-20%。1954年,统一社会党停止了对“大农户”的批斗。1954至1957年的农业政策中,政府强制干预的成分有所减少,农民自愿的成分有所增加,当局更多地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1957年秋,民主德国的政治和经济局势总体稳定。然而农业方面,一直以来的生产资料匮乏导致增产计划无法实现。很多合作社经营状况不佳,面临解散的风险。个体农民仍不认同集体经营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再次以加大农业投资的手段来巩固和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同时,众多宣传员被派送到农村,以劝说的方式试图让农民从思想上接受集体经营。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一些经济地位相对稳定的“中农”加入了合作社,打破了合作社发展停滞的局面。到1959年底,集体经营土地面积始终增长缓慢。统一社会党领导层认为,仍落后于计划目标的农业生产只有通过消除个体经营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此外,1957、1958年这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和12%,民主德国政党对经济形势呈乐观估计。1960年,统一社会党政治局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实现“飞跃”。但这一强行推进手段严重违背了自愿原则。当局甚至对拒绝加入合作社的农民采取武力措施,将他们监禁、处以没收财产,并将其土地划入合作社。私营农场的生产条件日益恶化,身处困境中的农民除了“自愿”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再无别的出路。至此,民主德国农业已实现了全盘集体化。本文以民主德国1952至1960年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基础、发展路径、所有制结构、以及统一社会党的农业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集体化运动对民主德国农业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考查,从中总结出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发展的特点,即发达的工业化基础为农业集体化提供有力支撑;集体化的发展路径总体平缓;政府运用灵活的价格政策对集体化期间的农业发展进行间接调控。最后,总结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为我国当前农业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深化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民合作社经济。

刘显忠[6](2019)在《中国的苏联历史研究七十年》文中研究指明俄罗斯是世界上的大国,也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与中国山水相连。中俄两国交往历史悠久,如果以明朝万历年间裴特林使华作为中俄外交往来的开始,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交往历史。早在清朝就有了对俄罗斯的研究和介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中国与苏联的特殊关系,我国对苏联史的研究还是比较重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苏联史研究,既受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也受苏联及俄罗斯本国对苏联史研究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的苏联史研究也因中苏外交关系的变化及苏联解体而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为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到苏联解体为第二个阶段;苏联解体后是第三阶段。

吴礼明[7](2019)在《斯大林群众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者之一,无产阶级执政党的第一代领袖人物,斯大林在“一切为了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带领苏联党和人民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奋进中,对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本体、历史主体、历史运动的开展、历史发展的目的展开了深入的思考,进行了伟大的实践,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留下了沉痛的教训;既为他赢得无上荣誉,也给他带来无尽流言!他带领人民群众奋进伟大事业中的理论和实践,在后世的批判中湮没不彰,乏人问津!今天,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镜,对斯大林群众观的生发前提、历史演进、理论结构、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透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镜,对遮蔽斯大林群众观的流言蜚语尽可能地做出符合历史的辩证分析,提炼其独特性特征,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不仅是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者——斯大林的需要,也是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艰辛辽远运动历程的需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全文由导论和正文六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人”、“人们”、“人民”、“群众”等概念的内涵界定、斯大林“群众”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综合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是溯源斯大林群众观的生发前提。把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中的群众理论创制和实践开展,放眼近代人类世界化进程加速的大时代、人类世界对抗、融合和竞争的大时代下来审视;把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呈现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托命者、俄国历史传统的附体者两维角度来观察;并从原生家庭、学校教育、新生家庭的小环境来体味。指出:在人类及其社会世界化进程加速推进,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对抗加剧,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及现实基础,承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衣钵,原生家庭、早期教育的个性塑造以及新生家庭的动荡不安,成为斯大林在解释、改造世界的人生历程中,构建自身与世界关系的现实基础。第二章是探析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演进。把斯大林群众观的生成放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保持政权、巩固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历史实践中,结合斯大林从革命的“学徒”、“帮工”而为革命的“师傅”进而“领袖”的成长历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艰辛辽远的历史运动角度,把斯大林的群众观当做一个有机的生命而非割裂的器官。指出:斯大林的群众观是在惊心动魄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过程中,为保持、巩固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伟大实践开展中逐步形成、发展、丰富起来的。它经历了工人运动中的学习探索,革命斗争中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巩固、发展中的日渐成熟,社会主义高歌猛进中的矛盾实践,它是事物辩证运动的历史呈现。第三章是透视斯大林群众观的理论结构。从哲学基础、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等方面对斯大林群众观进行全面透视。指出:斯大林对其群众观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解、把握及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开展而不断丰富调整的,是在对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问题的不断呼应中发展完善的,经历了一个抽象“反映”、本质“把握”和真正“拥有”的辩证过程。斯大林的一生,是学习、宣传、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生,是在“一切为了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无产阶级群众立场的统一便是斯大林一以贯之的基本立场。斯大林在解释布尔什维克党、苏维埃政权的本体和社会主义的主体时,把人民群众与党、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统一起来,认为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人民群众是布尔什维克的力量之源,苏维埃政权是人民群众的政权,它的合法性依据在于人民群众的信任,社会主义的历史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在探索“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方法时,把理论道路抉择、干部选拔监督培训、教育信任群众与党的坚强领导统一起来,认为不管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布尔什维克化还是实现党的真正领导,都需要真正而先进的理论;在政治路线正确的前提下,挑选干部、监督干部、培训干部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力量;同时,工人阶级先进分子要同群众保持广泛而密切联系,相信群众,教育群众,向群众学习;最后,在党的争论、批评完成后,不管是统一的党还是铁的纪律,全体党员意志的统一和行动的统一就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无产阶级专政胜利的必要条件。第四章是考察斯大林群众观的实践活动。把斯大林构建的群众理论放在无产阶级保持政权、巩固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实践中来考察。指出:在政权建设上,斯大林在保持、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实践开展中,既有改善、改造国家机关的真实行动,也有无产阶级新贵族形成的历史事实;既有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被唤醒后积极管理国家的真实一面,也有无产阶级民主法制之外,政治警察的大行其道;既大量涌现出社会主义新人,也给人民群众带来无尽苦恼。特别说明的是,大清洗的发动并不是一夜之间做出的,它是苏俄在根深蒂固的专制传统中,在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长期敌视包围的环境下,党内路线之争、社会主义建设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它随着斯大林对苏联国内外矛盾、形势认识的变化而转换为不同的斗争方式。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运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能力不足而又无力摆脱落后的旧秩序梦魇纠缠的矛盾体现。这不是社会主义的错,但它却使社会主义蒙了羞!无产阶级政权需要历史的经验和过程。在经济建设上,斯大林高举列宁“社会主义最后胜利”的伟大旗帜,构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出国家计划指导、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并行、社会主义集体协作与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的苏联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然而,在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过程中,由于党的领导经验缺乏,干部能力不足,社会在急于通过改造生产关系建成社会主义的心理驱使下,农业改造中出现了正确理论原则与具体实践相脱节、甚至侵犯群众利益行为大量发生的波折,经过加强党的领导与政策调整,农业集体化目标最终完成。这为苏联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建成打下了物质和社会基础。第五章是提炼斯大林群众观的基本特征。把斯大林群众观的特征提炼放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史的历史视野下,进行历史的、整体的、辩证的动态考察,指出:斯大林的群众观是在继承历史、发展历史、影响历史进程的历史运动中产生的;是在对人类历史、党的历史、苏维埃历史和社会主义历史的整体把握中发展的;是在对自我与历史、卓越人物或领袖与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辩证认识中升华的;是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呈现的。它具有历史性、整体性、辩证性和矛盾性。它是有机的生命存在,而非孤立抽象的理论教条。第六章是总结斯大林群众观的经验教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把斯大林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放在共产党人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长河中来感悟,指出:探索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是社会主义事业永恒发展的首要前提,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教条主义相斗争,在与人民群众心理无限逼近的历史运动中才能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平稳运行的坚强保障,其中,坚持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开展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的内在动力,坚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法治保障;“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它要求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价值追求中,通过不断“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实现每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解放。

齐廉允[8](2019)在《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这个新国度正在发生的一切,中国知识界倾注了源源不断的热情与信念,留下了数量丰富的论着、通讯等。这些资料既是关于苏俄所走道路最即时的“中国记录”和“中国认知”,也是当时中国知识人对社会主义道路认知心路历程的最忠实记录。因此,梳理研究1917-1937年间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情况,既可以追本溯源,扩充视野,探究知识界视野中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蕴与内涵,丰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场域;也可以为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渊源所自与对比参照,深具理论、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综合借鉴政治学、知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采用了整体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首先考察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传入引起的中国知识界乃至中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三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即“苏俄道路”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而后讨论了其时知识人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与参照作用,亦即中国应该如何做。最后,不仅讨论了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原因,还提炼出一些当时知识人审视一国发展道路时所倚重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指标。导言部分首先阐释了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对国内外已有的学术文献进行述评,寻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认识路径,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讨论知识界与“苏俄”问题的互动。十月革命推动了“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主义”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中国知识界的存在状态,也赋予知识新的内涵与价值,而这种改变又推动了“主义”传播的速度与力度。“学问”与“主义”这种相辅相成的动态关系在“苏俄”问题上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基于“救国”、“寻路”等现实政治的需要,中国知识界对苏俄的认识也从一种政治现象逐渐变成一个学术问题。越来越多的知识人到访苏俄并在此留学,组建与苏俄相关的研究会、出版刊物,并讨论其政治生态、制度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赋予与苏俄相关的知识生产以新特点。此章内容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必要准备与铺垫。第二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政治发展的认知。知识人认为,革命既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不仅对俄国有重要意义,对世界格局转变,乃至社会发展演变新模式的确立都意义重大。他们确认共产党的领导是苏俄能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重要要素。为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党必须进行自身建设以保持其先进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苏俄革命与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因为特殊的地位与职业特点,也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在知识人看来,苏俄的政党制、合议制、选举制等都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评价一国政治运作与政治行为,最终都会归于民主与专政的分歧,这种认知模式在知识界讨论苏俄政治发展时尤其表现的明显。换言之,苏俄政治到底是民主的还是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第三章讨论知识界关于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论争。1917-1937年间,苏俄的经济至少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政策等3次大的调整与转变。经济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引起知识界的热情关注,政策调整的原因、内容、效果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都是知识人关注的重点。在他们对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认知中,始终充斥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歧。为强化自身观点而驳斥对手观点,知识人从所有制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工业化、集体化等方面展开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并就这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他们之所以作这样的争辩,其实质还是希望凭此判定苏俄的国家性质。这种判定对新生的国家——苏俄而言,无疑是重要而关键的,不仅直接决定着该政权的命运与前途,还关系着它的榜样与引领价值。第四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文化教育效用的认知。知识人注意到戏剧、电影、绘画、出版、教育等在苏俄都承担着塑造新民、引导社会的教化责任。在他们看来,文化之所以能承担起教化民众的功能,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与文化自身特点契合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关,还与文化自身的更新有关,更是政府力推的结果。知识人承认正是因为苏俄在建设新文化的过程中执行了一条客观务实、理性的策略,苏俄的文化建设才成效卓着。他们认为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现实环境是催生新教育的最主要原因,而培养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苏俄教育的唯一目的。为实现该目的,苏俄构建了层次分明、类型合理、紧贴现实的教育体系,这种既重技术培养又重政治素养的教育模式为苏俄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第五章探究知识界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参照作用。1917-1937年间的政治现实环境要求知识分子的“苏俄道路”研究最终仍需以对中国问题的关照为唯一归宿。中国能不能实行“苏俄道路”?如何实行等都是知识界最关注的问题。对俄国人开辟的革命道路,知识界充斥着迎纳与拒斥的冲突。20世纪30年代初,为挽救经济危局,知识人希望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尽快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培植国家元气、抵御外敌。一些学人还试图从苏联的土地制度、农业集体化、统制农业等方面找寻解决中国农村破产的方法或思路。但他们也谆谆告诫中国的经济发展既不能照搬资本主义,亦不能照抄社会主义,而应根据需要采行适合中国现实环境的发展方式。结语包括两个小问题,一是分析讨论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关键因素;二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判定道路内涵与价值的指标。在近代社会中,因为“救亡”的时代主题,知识、学术、思想、主义、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愈发纠缠扭结,难已划清界限。这种特殊的学界生态在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为生动。正是在现实刺激、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塑造下,中国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相。每一个知识界群体的“苏俄道路”认知无不清晰地透露出学术与政治紧密汇融的复杂意蕴,而这种认知实态也昭示着历史发展演变的独特魅力和个人认知的灵动、包容与偏狭。

孙秀丽[9](2014)在《1928-1941年苏联进城农民问题研究 ——以迁移到莫斯科的农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30年代至少2300万苏联农民离开农村迁移到城市,大大加快了苏联的城市化进程。农民离开农村加入城市产业劳动力队伍一方面受到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强制力”作用,另一方面也受到苏联工业化的“吸引力”作用。为了规范和控制农民的流动行为,苏联政府实施了有组织的招工政策并恢复了身份证制度,但都未能阻止农民自发向城市迁移的脚步。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工业化的双重作用下,传统移民模式发生了渐变:农民逐渐脱离与农村的联系并定居城市。受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技术水平的限制,官方实施的就业技能培训效果不明显,因此农民工的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态度也不积极,农民工的生活条件也很艰苦,整体呈现出一种“落后”形象。为了将这些主要由进城农民组成的、“落后的”新工人改造成“新苏维埃人”,苏联官方对其实行了思想文化和安全教育改造。但在城乡联络网和合作社等传统移民因素的影响下,官方思想文化改造措施短期内并未产生明显效果。相反,进城农民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保留农村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汲取了部分官方文化和城市文化因素,由此形成了介于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较为封闭的移民文化,进而形成了独特的身份意识。

海芬蕾[10](2012)在《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苏东剧变是上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世纪性的悲剧。二十多年来,国际学术界从不同的领域、不同视角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通过研究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来梳理苏联从建立到解体七十四年间的历史脉络、制度沿革、改革进程,社会变化,系统分析苏联解体对国际政治格局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深远影响,探讨苏联解体的制度因素、历史因素、政策因素、国际因素、民族因素、思想因素、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镜,总结苏联解体以及苏联模式失败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的教训和启发。对苏联解体原因、教训的研究本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从苏联解体的教训中,我们认识到了全面科学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性,系统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坚持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决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路径与机制问题;警惕全盘西化和民主主义的侵蚀,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不断加强执政党建设和政府职能的变革,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和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具体国情,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文章首先从列宁领导的伟大的十月革命开始,对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以及“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影响和弊端进行论述;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的运行、成就和历史作用做出了深刻的分析;第二章全面系统的探究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执政时期奉行的思想理论体系、以及以此为依据进行的改革、外交政策;第三章对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新思维”改革,从理论、改革背景、改革内容及其影响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第四章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影响和教训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析总结,尤其对苏东剧变的原因透析方面,本文全面总结了原苏联学者和政治家、西方欧美学者以及我们理论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并从苏联解体的教训中,得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几点理论思考;最后一章进一步论述了后苏联时代在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的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发展。

二、斯大林的心理对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斯大林的心理对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在于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致
二、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苏联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三、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中我们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强制迁移富农至中亚
    第二节 富农在中亚的生存状况
第二章 卫国战争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战前远东朝鲜人移入中亚
    第二节 战时工业、人口向中亚疏散
    第三节 “扁豆行动”——对车臣人和印古什人的惩罚性集体流放
第三章 垦荒运动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在中亚开展垦荒运动的原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过程及数量
    第三节 人口迁移对中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第四章 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二节 人口迁移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主题学视域下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文化语境概述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基本概况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文化语境
第二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主题比较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主题的趋同性
        (一)文学功能的政治化
        (二)阶级斗争的扩大化
        (三)个人情感的集体化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主题的差异性
        (一)现实的揭露与掩饰
        (二)人性的张扬与压抑
        (三)精神的探索与盲从
        (四)宗教的信仰与批判
    三、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主题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一)作家人格独立的保障与缺失
        (二)隐秘书写直白抒写的选择
        (三)文学传统经验的借鉴与接受
第三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审美比较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审美趋同性
        (一)独特自然风光的审美表现
        (二)丰富民间文化的细腻描写
        (三)农民心理个性的精准刻画
        (四)叙事环境描写的语义双关
        (五)乡俗俚语的活用与通俗化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审美差异性
        (一)布局的单线结构与复线结构
        (二)叙事的白描与多种修辞运用
        (三)风景描写的弱化与独立审美
第四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小说的价值和当下反思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二)艺术价值
        (三)时代价值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当下反思
        (一)政治主题叙事模式的选择
        (二)现实主义手法的创作教训
    三、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经验借鉴
        (一)集体化题材作品价值评判
        (二)经典传承与时代精神倡导
        (三)知识分子人格塑造与独立
        (四)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辩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52-196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涵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3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农业集体化问题的研究
        1.3.2 关于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基本框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基本框架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
        1.5.2 不足
第2章 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2.1.1 关于农民土地所有制问题
        2.1.2 关于农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
        2.1.3 关于农业合作的原则
        2.1.4 关于农业合作的目标
    2.2 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2.2.1 列宁对农业合作化的探索
        2.2.2 列宁的农业合作化理论
    2.3 产权理论
        2.3.1 产权的内涵与构成
        2.3.2 产权的功能
        2.3.3 产权的形式与效率
        2.3.4 产权制度变迁
第3章 农业集体化的背景(1945-1952)
    3.1 二战后苏占区农业状况
    3.2 土地改革
    3.3 统一社会党的农业政策措施
        3.3.1 成立农民互助联合会
        3.3.2 .成立机械出租站/机械拖拉机站
        3.3.3 成立国营农产品收购站
    3.4 阶级斗争
    3.5 战后农业恢复情况
第4章 农业集体化第一阶段——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1952-1955)
    4.1 农业集体化的动因
    4.2 统一社会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3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
        4.3.1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建形式
        4.3.2 首批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与发展
        4.3.3 合作社面临发展困境及国家对应措施
        4.3.4 爆发人民起义
        4.3.5 “新路线”调整
第5章 农业集体化第二阶段——缓步发展(1956-1958 中)
    5.1 统一社会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5.2 农业生产合作社接管地方农场
    5.3 菲韦格理论
    5.4 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5.4.1 完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5.4.2 充分发挥机械拖拉机站的作用
        5.4.3 国家对农业生产合作社提供财政支持
    5.5 中央33 中全会召开
第6章 农业集体化第三阶段——实现全盘集体化(1958 中-1960 春)
    6.1 统一社会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6.1.1 确立经济建设总目标
        6.1.2 确立农业发展目标
    6.2 农业集体化陷入发展困境
        6.2.1 爆发粮食危机
        6.2.2 统一社会党农业政策失灵
        6.2.3 政治动员效果不佳
    6.3 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发展
        6.3.1 提高合作社产能
        6.3.2 将机械拖拉机站技术设备转让给合作社
        6.3.3 议会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法》
        6.3.4 派工人下乡
    6.4 向农业全盘集体化迈进
        6.4.1 中央七中全会
        6.4.2 艾伦堡率先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6.4.3 统一社会党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
    6.5 农业实现全盘集体化
        6.5.1 “社会主义春天”的到来
        6.5.2 实现全盘集体化初期农业发展困境
第7章 农业集体化期间农业部门社会经济变革
    7.1 经营规模与结构的改变
        7.1.1 个体经营
        7.1.2 农业生产合作社
    7.2 农业从业人员
    7.3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运营
    7.4 农业现代化发展
        7.4.1 农业机械化
        7.4.2 化肥的使用
    7.5 农业产量
        7.5.1 种植业
        7.5.2 畜牧业
        7.5.3 农业生产合作社与私营农户的比较
第8章 农业集体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8.1 农业生产经营
        8.1.1 面临农业劳动力短缺困境
        8.1.2 艰难维持农业生产经营
        8.1.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恶化
    8.2 农民收入
        8.2.1 农业部门总体收入水平
        8.2.2 不同所有制形式下农民收入情况
        8.2.3 合作社农民收入
    8.3 农民支出
第9章 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特点
    9.1 发达的工业基础做支撑
    9.2 集体化发展路径较为平缓
        9.2.1 合作化程度由低向高逐步过渡
        9.2.2 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
        9.2.3 行政强制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9.3 价格政策灵活
        9.3.1 通过价格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9.3.2 通过价格政策对农业进行间接调控
第10章 总结与借鉴
    10.1 总结
        10.1.1 土地改革的意义
        10.1.2 农业集体化运动评析
        10.1.3 统一社会党的农业政策评析
    10.2 借鉴
        10.2.1 进一步深化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10.2.2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民合作社经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斯大林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一) 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者——斯大林的需要
        (二) 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念及实践辽远、艰辛历史运动的需要
        (三)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二、概念界说
        (一) “人”:历史的起点
        (二) “人们”:历史的主体和对象
        (三) “人民”: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群众”概念
        (四) “群众”:无产阶级解释、改造世界的“人民”概念
        (五) 斯大林“群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生发前
    一、时代前提
        (一) 人类世界化进程加速的大时代
        (二) 人类世界对抗、融和与竞争的大时代
    二、理论前提
        (一) 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二) 俄国历史传统的梦魇纠缠
    三、家庭及学校环境
        (一) 从约瑟夫到柯巴到斯大林的名字变换说起
        (二) 失爱压抑的原生家庭
        (三) 保守、强势的教会学校教育
        (四) 渴望温情的新生家庭
第二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演进
    一、工人运动中的学习探索
    二、革命斗争中的初步形成
    三、社会主义巩固、发展中的日渐成熟
        (一) 社会主义政权取得及巩固中的领导地位确立
        (二) 社会主义道路抉择中的领袖地位确立
    四、高歌猛进中的矛盾实践
        (一) 农业集体化:准备不足——混乱无序——加强领导
        (二) 大清洗:对反对派认识变化——斗争方式转换——反思
        (三) 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后的教条僵化与晚年反思
第三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理论透视
    一、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
        (一) 革命低潮中的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反映”
        (二)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把握”
        (三) 晚年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拥有”
    二、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群众立场
        (一) 马克思主义立场
        (二) 无产阶级群众立场
    三、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党、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的立身之本
        (一) 党的性质及力量之源
        (二) 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及合法性依据
        (三) 社会主义的历史主体与价值旨归
    四、基本方法:理论、干部、群众与党四位一体关系的统一
        (一) 正确的理论和道路
        (二) “组织决定一切”与干部的选拔、监督与培训
        (三) 相信群众,教育群众,向群众学习
        (四) 党的意志的统一
第四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实践考察
    一、在政权建设上:保持政权,巩固政权,使它成为不可战胜
        (一) 无产阶级专政的使命及路径设计
        (二) 保持、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措施
        (三) “清洗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分子”
    二、在经济建设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一) 前进中的“后退”: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二) 统一中的分歧:“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三) 工业化:社会主义最后胜利的基础和保障
        (四) 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为社会主义巩固构建基础
第五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基本特征
    一、历史性
        (一) 斯大林群众观是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的历史继承中发展起来的
        (二) 斯大林群众观在推进人类历史发展中影响着人类历史
    二、整体性
        (一)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与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统一
        (二) 人民群众在自身发展中也在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
        (三) 人民群众是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力量之源、立身之本
        (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三、辩证性
        (一) 对卓越人物、领袖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作用上的辩证认识
        (二) 对个人崇拜的辩证认识
    四、矛盾性
        (一) 时代矛盾是斯大林理论及实践运动的存在底色
        (二) 理论矛盾是斯大林对时代对立现实的内心呼声
        (三) 实践矛盾是时代矛盾、理论矛盾在改造世界中的综合反映
        (四) 评价矛盾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矛盾合力的结果
第六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鉴戒
    一、探索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是社会主义事业永恒发展的首要前提
        (一)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探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呈现必须坚持同教条主义做斗争
        (三)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把握必须坚持与民心相符合
    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平稳运行的坚强保障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顺畅开展的政治前提
        (二)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的内在动力
        (三)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法治保障
    三、“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
        (一)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永恒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当“学问”遭遇“主义” ——中国知识界与“苏俄”的互动
    第一节 离合之间:“主义”来临下的知识界
        一、分离在加深:20-3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
        二、组织起来:知识界的聚合
        三、岐向建构:学问、主义与救国的汇融
    第二节 “苏俄”成为问题——知识界的回应
        一、“苏俄”成为问题:何以必须与可能?
        二、作为问题的“苏俄”——一个知识谱系的考察
        三、政学分开:理想的研究路径
第二章 权力、制度与秩序:政治发展的认知
    第一节 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关键
        一、十月革命:背景与胜利原因
        二、方式与对象:如何革命?革谁的命?
        三、革命意义:供给世界一个新模型
    第二节 领导者:共产党
        一、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
        二、党的建设:自新的路径
        三、认识党争:共识与分歧
    第三节 依靠谁:革命与建设的动力
        一、工人阶级
        二、农民阶级
        三、知识分子
    第四节 制度与组织
        一、建立与运作
        二、特色与价值
        三、优势与缺陷
    第五节 专政还是民主?
        一、无产阶级专政:原因与实现
        二、苏维埃民主:真的还是假的?
        三、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一对张力?
        四、宪法改革:到真正的民主之路?
第三章 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路向的歧见
    第一节 所有制:国有、私有还是公有?
        一、国有:一种新所有制形式
        二、并存:公有控制私有
        三、公有制战胜私有制
    第二节 配置资源:计划还是市场?
        一、军事统制:过渡时代的资源配置方式
        二、引入市场:方式、效果与评价
        三、计划: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
    第三节 工业化:奠基社会主义
        一、工业化:原因与前提
        二、先“重”后“轻”:必要的路径选择?
        三、工业化的高速度:必须与可能
        四、建设资金与技术从何而来?
        五、工业化效果评估
    第四节 集体化:一场彻底的农业革命?
        一、集体化:必须开展的工作
        二、路径选择:为什么是集体农场?
        三、集体化:强制还是自愿?
        四、集体农场: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五、荣光还是恐慌:集体化评估
第四章 养成“新民”:文化教育效用认知
    第一节 文化建设:原因与途径
        一、探讨文化建设的原因
        二、反宗教:柔性策略的应用
        三、教化国民:文化与政治的双向汇合
        四、建设新文化:对待旧文化的逻辑
    第二节 宣传的手段与力量:新闻出版
        一、宣传:无所不在
        二、苏俄新闻:社会主义的宣传事业
        三、阐释异同:新闻统制的必要与可能
        四、宣传效果评估
    第三节 聚焦新教育
        一、发展新教育的必要性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体系
        三、探究教育的特点
        四、评估教育发展
第五章 镜鉴中国:“苏俄道路”的参照作用
    第一节 “苏俄道路”:迎纳还是拒斥?
        一、从“俄乱”到“俄国式的革命”
        二、改造中国:以俄为师?
        三、“赤”还是“白”?
        四、“友”还是“敌”?
    第二节 谋划经济建设的分歧:基于统制经济
        一、统制经济潮流:苏联的因素
        二、中国实行统制经济:赞同与质疑的对峙
        三、中国的“统制”经济:资本主义式、社会主义式还是其它?
        四、施行路径:统制经济的实践构想
    第三节 复兴农村经济的出路
        一、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二、探寻农业复兴方式
        三、寻找经济发展重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1928-1941年苏联进城农民问题研究 ——以迁移到莫斯科的农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4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期的农村生活
    2.1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下的农民
        2.1.1 农村生活条件
        2.1.2 农村三类普通劳动者身份
    2.2 农村社会流动
        2.2.1 集体农庄内部的社会流动
        2.2.2 脱离集体农庄的社会流动
第3章 1928-1941 年苏联农民向城市迁移
    3.1 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及方式
        3.1.1 农民迁移原因
        3.1.2 农民迁移方式
    3.2 国家对农民流动的调控
        3.2.1 政府有组织的招工政策
        3.2.2 身份证制度
    3.3 传统移民模式的延续与渐变
        3.3.1 传统城乡联络网和合作社
        3.3.2 传统移民模式的渐变
第4章 进城农民在城市中的日常生活
    4.1 进城农民的就业状况
        4.1.1 移民特点
        4.1.2 进城农民的就业及技能培训
    4.2 进城农民的生活和工作
        4.2.1 移民的生活水平
        4.2.2 移民的工作状况
        4.2.3 工人内部的竞争和矛盾
第5章 移民社会文化的形成
    5.1 从新工人到“新苏维埃人”的改造
        5.1.1 农民进城的影响及新工人的“落后”形象
        5.1.2 官方对新工人实施的文化教育改造
        5.1.3 官方对新工人开展的卫生安全教育活动
    5.2 农民文化在城市的延续
        5.2.1 进城农民在城市的文化生活
        5.2.2 这一时期苏联农民工群体文化生活特点及其成因
    5.3 城乡文化互动与移民社会文化的形成
        5.3.1 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3.2 城乡文化冲突与农民工犯罪现象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难点、不足与创新
第2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建立和发展
    2.1 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2.1.1 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演变及其具体实践
        2.1.2 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与十月革命
        2.1.3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2.2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和政治体制
        2.2.1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及其运行模式
        2.2.2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及其运行模式
        2.2.3 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建立
    2.3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成就和历史作用
        2.3.1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
        2.3.2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与民主的内在紧张关系
        2.3.3 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无效的理论反思
第3章 从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的苏联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
    3.1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3.1.1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及其影响
        3.1.2 赫鲁晓夫的社会主义观
        3.1.3 赫鲁晓夫的经济体制改革
        3.1.4 赫鲁晓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3.1.5 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及其国际影响
    3.2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3.2.1 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3.2.2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的构建
        3.2.3 勃列日涅夫的政治建设与调整
        3.2.4 勃列日涅夫的对外扩张政策及其国际影响
    3.3 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执政时期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3.3.1 安德罗波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3.3.2 契尔年科时期的理论新变化
        3.3.3 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4章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及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4.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维理论体系——“新思维”
        4.1.1 戈尔巴乔夫对苏联 70 年建设历史的全盘否定
        4.1.2 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4.2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后果
        4.2.1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背景
        4.2.2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构想和方案
        4.2.3 戈尔巴乔夫市场经济改革的失败及其原因分析
    4.3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后果
        4.3.1 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
        4.3.2 “民主化”、“公开性”的推行及其影响
        4.3.3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反思
    4.4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政策
        4.4.1 对西方欧美国家的政策,以改善缓和为主
        4.4.2 对于世界敏感地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途径
        4.4.3 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不干涉政策
第5章 对苏联解体的影响、原因及其教训的探究
    5.1 苏联解体与苏联政权的演变
        5.1.1 民族矛盾的激化与联盟解体
        5.1.2 民主派的夺权和苏联的演变
    5.2 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
        5.2.1 苏联解体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
        5.2.2 苏联解体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深远影响
    5.3 对苏联解体原因的透析
        5.3.1 原苏联学者和政治家对苏联解体原因的自我反思
        5.3.2 西方欧美学者对苏联解体的探究
        5.3.3 中国理论界对苏联剧变的全面研究
    5.4 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
        5.4.1 全面科学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4.2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路径与机制创新问题
        5.4.3 警惕全盘西化与民主社会主义的侵蚀
        5.4.4 不断加强执政党建设和政府职能的变革
        5.4.5 坚持从国情出发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6章 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6.1 叶利钦的西化政治改革
        6.1.1 叶利钦政权的确立
        6.1.2 叶利钦的西化政治理念
        6.1.3 叶利钦对俄罗斯政治体制的构建
    6.2 叶利钦的休克疗法及其经济体制改革
        6.2.1 叶利钦的西化经济改革思想与新自由主义思潮
        6.2.2 叶利钦“休克疗法”的基本内容及其改革的实质
        6.2.3 叶利钦的“休克疗法”的直接后果
    6.3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执政以来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6.3.1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内政与外交调整
        6.3.2 梅德韦杰夫执政以来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6.3.3 当今俄罗斯社会经济与政治状况的总体评价与理论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斯大林的心理对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J]. 李慎明. 政治学研究, 2021(06)
  •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3]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D]. 刘成.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主题学视域下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D]. 施成群.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5]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52-1960)[D]. 曾哲. 辽宁大学, 2020(08)
  • [6]中国的苏联历史研究七十年[J]. 刘显忠. 世界历史评论, 2019(03)
  • [7]斯大林群众观研究[D]. 吴礼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8]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D]. 齐廉允. 山东大学, 2019(09)
  • [9]1928-1941年苏联进城农民问题研究 ——以迁移到莫斯科的农民为例[D]. 孙秀丽. 吉林大学, 2014(09)
  • [10]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D]. 海芬蕾. 吉林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斯大林心理对苏联整体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