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四团细毛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玛丽帕[1](2013)在《新疆乌苏市牧区绵羊消化道寄生蠕虫与包虫病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新疆乌苏牧区绵羊感染寄生虫病较为严重,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本研究采取常规寄生虫调查方法对本市草原畜牧业为特色5个牧场的成年绵羊进行消化道寄生虫与包虫病的调查,以期为其防治奠定基础。首先对五个牧场绵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整体比较。结果显示,乌苏市绵羊消化道寄生虫种类较多,感染率高,但平均感染强度较低,主要呈多种寄生虫联合致病的特征。家甘湖牧场感染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是食道口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80、捻转血矛线虫平均感染强度200,巴音沟牧场感染最为严重的是细颈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95、捻转血矛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60、马吉克牧场相比于其它牧场,在细颈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75、马歇尔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85;这两种寄生虫病最为显现,古尔图牧场感染最普遍的寄生虫是食道口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135、毛圆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135、奥斯特他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130,赛力克提牧场在莫尼次绦虫平均感染强度为185、古柏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110。综合考虑,五个牧场中,马吉克牧场平均感染强度最轻微,其次是甘家湖牧场,寄生虫感染情况最严重的是古尔图牧场。包虫病的调查中,乌苏市屠宰场共宰羊6490只,包虫感染数为838只,平均感染率为12.9%。仅肝部感染为417只,仅肺部感染的为185只,肝肺混合型感染的达到236只。三岁以下羊的感染率为11.8%,三岁到五岁羊感染率是14.0%,五岁以上感染率是20.2%;说明乌苏牧区绵羊感染寄生虫病较为严重。
李仁燕[2](2011)在《中国美利奴和哈萨克绵羊MHC-DRB1外显子2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包虫病又称细粒棘球蚴病,是一种呈世界性流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家畜感染包虫病后,出现食欲减退,畜体消瘦,严重地影响家畜的生产性能。在我国,该病已被列为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几年来经多方面的努力,包虫病的发病率虽然有所降低,但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作为研究疾病抗性与易感性的候选基因,已经成为分子免疫遗传育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哈萨克绵羊MHC-DRBl外显子2的多态性,分析了该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及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出了哈萨克绵羊MHC-DRB1外显子2抗包虫病的基因单倍型MvaⅠbc-SacⅡab-Hin1Ⅰab,并通过人工感染攻虫试验对该单倍型进行了验证,从而为培育抗包虫病绵羊新品系奠定基础。具体试验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绵羊包虫病ELISA试剂盒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进行检测,选取其中的包虫病阴性羊604只,阳性羊425只。以PCR-RFLP方法,对MHC-DRB1基因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经五种内切酶SacⅡ、MvaⅠ、SacⅠ、Hin1Ⅰ和HaeⅢ酶切后出现了14种等位基因,31种基因型。将包虫病阳性羊与阴性羊的基因型频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的HaeⅢab、HaeⅢce、HaeⅢde、HaeⅢee(P<0.01)基因型与包虫病的抗性相关,而SacⅡaa(P<0.05)和HaeⅢbd、Hin1Ⅰbb、HaeⅢcf、HaeⅢef (P<0.01)基因型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2.利用绵羊包虫病ELISA试剂盒检测哈萨克绵羊,对302只包虫病阳性羊,400只阴性羊,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哈萨克绵羊MHC-DRB1基因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经五种内切酶SacⅡ、MvaⅠ、SacⅠ、Hin1Ⅰ和HaeⅢ酶切后出现了14种等位基因,28种基因型。将包虫病阳性羊和阴性羊的基因型频率比较分析,发现基因型MvaⅠbc、Hin1Ⅰab、SacⅡab、HaeⅢde、HaeⅢdf和HaeⅢdd(P<0.01)与包虫病的抗性相关,基因型MvaⅠbb、SacⅡaa、Hin1Ⅰbb、HaeⅢef(P<0.01)和HaeⅢab(P<0.05)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将两个品种与包虫病的抗性及易感性基因型进行品种间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SacⅡaa、Hin1Ⅰbb与HaeIIIef在两个绵羊品种中对包虫病均表现出高度的易感性(P<0.01),而基因型HaeIIIde则表现出较强的抗性(P<0.01);对同一基因型在两个绵羊品种的包虫病阴性和阳性羊中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基因型MvaⅠbc在两个绵羊品种中差异显着(P<0.05);对两个绵羊品种的抗包虫病基因型进行单倍型分析,仅筛选出了哈萨克绵羊抗包虫病基因单倍型MvaⅠbc-SacⅡab-Hn1Ⅰab,对该单倍型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各酶切位点的突变均属于有义的突变。3.选取经包虫病ELISA试剂盒检测阴性,具有单倍型MvaⅠbc-SacⅡab-Hin1Ⅰab的8只健康两周岁哈萨克绵羊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与包虫病抗性或易感性无关,且单倍型为SacⅡab-Hin1Ⅰab, MvaⅠbc-Hin1Ⅰab, MvaⅠbc-SacⅡab的8只两周岁健康哈萨克绵羊作为对照组,进行人工攻虫。在攻虫后第0d,7d,14d,30d,45d,60d,75d,90d,105d,120d集血液,共计10次血样用于攻虫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绵羊部分血液指标的分析。攻虫四个月后,屠宰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2只绵羊感染包虫病,对照组中有7只感染包虫病,试验组包虫病感染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单倍型MvaⅠbc-SacⅡab-Hin1Ⅰab确实对包虫病具有一定的抗性。另外,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攻虫后10个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的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数量及淋巴细胞所占比率。结果显示,试验组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数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包虫病感染初期,试验组较强的抗性,不利于包囊的形成。4.采集攻虫后10个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并结合ELISA法检测了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液及血清中IL-2, IFN-y, TNF-a, 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IL-2与TNF-a在试验组中的表达量始终高于对照组,且在攻虫后45d,血清IL-2在试验组中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液中IL-2 mRNA的表达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差异不显着。攻虫后90d与105d,试验组血清中TNF-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TNF-a mRNA的表达在攻虫后90d试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IL-4与IL-10在攻虫后120d,对照组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试验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试验组感染包虫病后以Thl细胞占优势,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而对照组感染包虫病后则以Th2细胞占优势,使机体对包虫病的易感性增强。5.收集攻虫后10个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测定IgE, IgG, IgM与谷丙转氨酶及总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IgE, IgG, IgM在试验组中的含量高于对照组,但无显着差异,说明绵羊抵抗包虫病的侵袭不是以体液免疫为主。另外攻虫后30d,对照组中谷丙转氨酶含量显着高于试验组(P<0.05),说明试验组能够抑制包虫对肝脏的损伤。试验组中的血清总蛋白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液中高水平的蛋白可能更有利于修复肝脏的损伤,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抗性。综上所述,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哈萨克绵羊MHC-DRB1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或易感性相关。经研究证实,具有抗包虫病MHC-DRB1基因单倍型MvaⅠbc-SacⅡab-Hin1Ⅰab的哈萨克绵羊感染包虫病后,机体通过诱导Thl细胞产生保护性免疫,同时也表明哈萨克绵羊MHC-DRB1外显子2抗包虫病基因单倍型MvaⅠbc-SacⅡab-Hin1Ⅰab能够作为包虫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哈萨克绵羊抗包虫病的选育。
申红[3](2008)在《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关联分析》文中指出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itibility complex,MHC)又称为绵羊淋巴细胞表面抗原(Ovine Lymphocyte Antigen,OLA),是由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组成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区域,其中MHC-Ⅱ类分子的DRB和DQB 2个基因所编码的MHC抗原在其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HC与许多动物疾病的抗性、易感性、免疫应答以及生产性能都有密切关系。本试验对MHC-DRB1、DQB1基因在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简称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群体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并且结合两绵羊品种的包虫病感染情况,探讨MHC-DRB1、DQB1基因PCR-RFLP多态性与包虫病遗传抗性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MHC对包虫病的抗病免疫机制,以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生产意义。1、本试验用ELISA试剂盒对塔城、伊犁和石河子部分地区的中国美利奴羊(868只)及喀什地区多浪羊(351只)包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血清学诊断。结果,塔城、伊犁和石河子地区中国美利奴羊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2.33%、48.8%和6.9%,相互之间有显着差异(P﹤0.01)。相同饲养模式下,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的包虫病感染率分别为26.84%和58.1%,差异极显着(P﹤0.01)。2、利用PCR-RFLP方法,对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MHC-DRB1、DQB1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的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在SacII、MvaI、SacI、Hin1I和HaeIII 5个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两绵羊品种均检测出了2、3、2、2和6种等位基因,但基因型分别为3、5、3、3、15和3、3、3、3、18种,MHC-DRB1第2外显子的229、225、208、210、178、173、159、87位碱基上存在多态性。而MHC-DQB1基因在MroxI、ScaI、SacII、NciI、TaqI、MvaI和HaeⅢ7个内切酶中,中国美利奴羊分别检测到2、2、4、2、3、6和3种等位基因和3、3、7、3、4、16和6种基因型,多浪羊在MroxⅠ、ScaⅠ、Sac II、TaqⅠ、MvaⅠ和HaeⅢ6个内切酶中检测到2、2、3、2、6、3种等位基因和3、3、5、2、14、5种基因型,MHC-DQB1第2外显子的266,246,231,217,213,198,192,174,161,140,96,34位碱基上存在多态性。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MHC-DRB1、DQB1基因第2外显子在以上酶切位点均存在丰富多态性,其中,经克隆测序证实中国美利奴羊MHC-DQB1基因HaeⅢm、HaeⅢn、MvaⅠz和MvaⅠy是新等位基因。3、对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包虫病阴性和阳性羊的MHC-DRB1和MHC-DQB1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和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的MvaⅠb、HaeⅢe等位基因与包虫病抗性有相关(P﹤0.01),MvaⅠC(P﹤0.01)、HaeⅢd(P﹤0.05)与包虫病易感性相关。MvaⅠbb(P﹤0.01)、HaeIII ee和SacⅠab基因型(P﹤0.05)可能是包虫病的抗性基因型,而MvaⅠbc、HaeIII bd(P﹤0.01)、SacIIab和HaeIII df(P﹤0.05)可能是包虫病的易感基因型。MHC-DQB1基因的MvaⅠD(P﹤0.05)、SacIIb、TaqⅠA、HaeⅢN(P﹤0.01)为包虫病抗性相关等位基因,TaqⅠB、MvaⅠC、HaeⅢM(P﹤0.01)为易感性相关等位基因。MvaⅠDZ(P﹤0.05)、TaqⅠAA和HaeIII NN(P﹤0.01)为包虫病抗性相关基因型,而MvaⅠCZ(P﹤0.05)、TaqⅠAB和HaeIII MN(P﹤0.01)为包虫病易感性相关基因型。多浪羊MHC-DRB1的HaeⅢa(P﹤0.05)可能是包虫病的易感性等位基因,SacⅠab、HaeⅢcf、Hin1Ⅰaa(P﹤0.05)基因型对包虫病具有一定的抗性, HaeIII be和HaeIII ef(P﹤0.01)、SacⅠbb、HaeIII aa和Hin1Ⅰab(P﹤0.05)提示为包虫病的易感性基因型。MHC-DQB1的MvaⅠD(P﹤0.01)与包虫病抗性相关。MvaⅠDD和MvaⅠCD基因型(P﹤0.05)可能是包虫病的抗性基因型,而MvaⅠBZ(P﹤0.05)疑似为易感基因型。4、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MHC基因座不同单倍型与包虫病抗性或易感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羊MHC基因座单倍型DRB1-SacIAB、DRB1-MvaIbb、DQB1-TaqIAA、DQB1-HaeⅢNN与包虫病抗性密切关联(P﹤0.01),而单倍型DRB1-MvaIbc、DQB1-MvaIYY、DQB1-TaqIAB、DQB1-HaeⅢMN和单倍型DRB1-MvaIbb、DQB1-MvaICC、DQB1-TaqIAB、DQB1-HaeⅢMN与包虫病易感性相关(P﹤0.01)。多浪羊MHC基因座单倍型DRB1-SacIAB、DRB1-HaeⅢff、DQB1-MvaICD和单倍型DRB1-SacIAB、DRB1-HaeⅢff、DQB1-MvaIDD与包虫病抗性相关(P﹤0.05),然而,单倍型DRB1- Hin1Ⅰab、DRB1-HaeⅢbe和单倍型DRB1- Hin1Ⅰab、DRB1-HaeⅢef以及单倍型DRB1- Hin1Ⅰab、DRB1-HaeⅢaa分析认为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1)。5、经对中国美利奴羊MHC基因单倍型DRB1-SacIAB、DRB1-MvaIbb、DQB1-TaqIAA、DQB1-HaeⅢNN个体人工感染攻虫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单倍型为包虫病抗性相关基因单倍型。6、基因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对于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MHC-DRB1基因各酶切位点的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在两绵羊品种间不一致,中国美利奴羊在SacI和Hin1Ⅰ位点上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多浪羊在MvaⅠ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余酶切位点均处于非平衡状态。而在MHC-DQB1基因各酶切位点,中国美利奴羊在TaqⅠ、MroxⅠ位点,多浪羊在TaqⅠ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余酶切位点都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1)。
许宗运,郭振江,喻华英,贾桂珍[4](2001)在《农四团细毛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
许宗运,郭振江,喻华英,贾桂珍[5](2000)在《农四团细毛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文中认为
二、农四团细毛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四团细毛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乌苏市牧区绵羊消化道寄生蠕虫与包虫病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乌苏市畜牧业整体介绍 |
1 乌苏市畜牧业 |
1.1 乌苏市的基本情况 |
1.2 乌苏市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 |
1.3 乌苏市五个牧场的介绍 |
2 寄生虫病对羊的危害 |
2.1 消化道寄生虫危害及特点 |
2.2 包虫病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试验研究 |
实验一 乌苏放牧绵羊消化道寄生虫病的调查与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调查范围与对象 |
1.2 地点介绍 |
1.3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结果分析 |
2.2 消化道寄生虫病的防治 |
实验二 乌苏市屠宰场羊感染包虫病的调查与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2 调查结果 |
3 乌苏市包虫病的防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中国美利奴和哈萨克绵羊MHC-DRB1外显子2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MHC与疾病的关系 |
1. MHC的结构、分布与功能 |
2. MHC与免疫反应 |
3. 与MHC相关的疾病 |
综述二 包虫病与免疫反应 |
1. 宿主对包虫病的先天性免疫 |
2. 获得性免疫 |
3 宿主与包虫病 |
4. 小结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哈萨克绵羊MHC-DRB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抗性与非抗性基因型绵羊人工感染包虫病及血细胞的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抗性与非抗性基因型绵羊人工感染包虫后血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五 抗性与非抗性基因型绵羊感染包虫后血清中抗体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MHC 的研究 |
1.1 MHC 分子结构 |
1.2 MHC 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
1.3 MHC 基因的结构 |
1.4 MHC 的多态性 |
2 MHC 与家畜抗病的相关性 |
2.1 牛MHC 与疾病的关系 |
2.2 猪MHC 与疾病的关系 |
2.3 鸡MHC 与疾病的关系 |
3 绵羊MHC 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现状 |
4 包虫病的研究现状 |
4.1 包虫病的种类与分布 |
4.2 形态特征 |
4.3 生活史 |
4.4 包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5 MHC 基因与包虫病的相关性研究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包虫病ELISA 诊断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包虫病ELISA 诊断试剂盒 |
1.3 试剂盒准确性确定 |
1.4 包虫病ELISA 血清学检测步骤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LISA 包虫病诊断结果 |
2.2 包虫病发生的地域差异性 |
2.3 包虫病发生的绵羊品种差异性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 基因PCR-RFLP 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关联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HC-DRB1 基因PCR 扩增结果 |
2.2 PCR-RFLP 结果 |
2.3 MHC-DRB1 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的统计 |
2.4 X~2 适合性检验结果 |
2.5 中国美利奴羊 MHC-DRB1 基因位点杂合度的测定 |
2.6 多态信息含量 |
2.7 MHC-DRB1 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抗性关联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中国美利奴羊MHC-DQB1 基因PCR-RFLP 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关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 扩增结果 |
2.2 PCR-RFLP 结果 |
2.3 MHC-DQB1 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统计 |
2.4 克隆测序结果与分析 |
2.5 MHC-DQB1 基因的Hardy-Weinberg 平衡检测 |
2.6 MHC-DQB1 基因位点的遗传杂合度 |
2.7 多态信息含量的统计 |
2.8 MHC-DQB1 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关联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多浪羊MHC-DRB1 基因PCR-RFLP 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关联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 扩增结果 |
2.2 PCR-RFLP 结果 |
2.3 多浪羊MHC-DRB1 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的统计 |
2.4 X~2 适合性检验结果 |
2.5 多浪羊 MHC-DRB1 基因位点杂合度的测定 |
2.6 多态信息含量 |
2.7 多浪羊MC-DRB1 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抗性或易感性分析 |
第六章 多浪羊MHC-DQB1 基因PCR-RFLP 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关联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 扩增结果 |
2.2 PCR-RFLP 结果 |
2.3 MHC-DQB1 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统计 |
2.4 x~2 适合性检验结果 |
2.5 多浪羊 MHC-DQB1 基因位点杂合度的测定 |
2.6 多态信息含量 |
2.7 多浪样MHC-DQB1 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抗性或易感性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MHC-DRB1、DQB1 基因单倍型与包虫病抗性或易感性相关分析 |
1 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MHC 基因不同单倍型连锁不平衡分析 |
2 MHC 基因不同单倍型与包虫病抗性或易感性相关性分析 |
3 小结与分析 |
第八章 中国美利奴羊包虫病抗性相关基因单倍型攻虫验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实验地点 |
1.3 试剂 |
1.4 仪器及器械 |
1.5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LISA 诊断 |
2.2 绵羊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理剖检及人工攻虫结果判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常用溶液的配制 |
2. 常用试剂的配制 |
3. 抽提/裂解缓冲液和溶液的配制 |
4. 克隆中的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
附录Ⅱ 测序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农四团细毛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调查 |
2 流行病学调查 |
2.1 粪便来源 |
2.2 粪检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5)农四团细毛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调查 |
1.1 剖检动物来源 |
1.2 剖检方法 |
1.3 虫体标本制作及鉴定方法 |
1.3.1 虫体的固定 |
1.3.2 虫体标本的制作 |
1.3.3 采用系统分类法在显微镜下做形态学逐条鉴定。 |
2 流行病学调查 |
2.1 粪便来源 |
2.2 粪检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四、农四团细毛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乌苏市牧区绵羊消化道寄生蠕虫与包虫病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 玛丽帕.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2]中国美利奴和哈萨克绵羊MHC-DRB1外显子2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研究[D]. 李仁燕. 石河子大学, 2011(04)
- [3]中国美利奴羊和多浪羊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关联分析[D]. 申红. 石河子大学, 2008(12)
- [4]农四团细毛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J]. 许宗运,郭振江,喻华英,贾桂珍. 新疆农业科学, 2001(S1)
- [5]农四团细毛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J]. 许宗运,郭振江,喻华英,贾桂珍. 中国草食动物,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