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五次大提速的认识与思考

对第五次大提速的认识与思考

一、对第五次大提速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东[1](2021)在《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网络演变的空间效应及其内在机理》文中研究表明交通运输系统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铁路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命脉,长期以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2018年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时代我国区域空间布局的重要一极。面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和新要求,需要充分认识交通运输系统在其中担当的重要责任和发挥的关键作用,深入探究地区铁路客运交通网络的基本特征、发展变化及其效应机理正当其时。作为我国发达城市群地区的典型代表,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系统的演进很大程度上刻画了城市群地区铁路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指导地区铁路组织网络建设、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选取地级以上城市的铁路客运网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模型、经济计量以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遵循“基本格局-演化过程-空间效应-内在机理”的逻辑思路,对2000年—2020年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网络的时空演变、空间效应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探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理清了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不同类型铁路客运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地区普通客运班次、快速客运班次先后从主导地位下降至从属地位,高铁客运班次则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繁荣的演化过程。以京沪、沪昆通道为南北两翼构成的“V”字型空间格局长期存在,上海、南京、徐州、杭州等沿线城市处于客运网络的中心,但随着铁路提速特别是高铁线网的延伸与加密,区域铁路客运布局的多中心性、均衡化特征不断显现。(2)采用更加准确的复合可达性分析方法探究了长三角地区铁路交通空间格局的发展变化。研究期间地区复合可达性空间格局总体稳定,高可达性区域主要分布在京沪通道沿线,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复合可达性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重点城市获得的时空压缩效益高于中小城市。交通网络变化对城市等时圈范围拓展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高等级规模城市的推动作用也要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形成了“内核同城化联动、外围日常化交流”的总体发展格局。(3)识别出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网络内部的竞争与替代效应。重叠网络的竞争优势度从时序上看大致经历了由低等级客运网络到高等级网络优势互换的发展过程,在面对铁路系统的升级变化中,中心城市在时序上也明显早于地区边缘城市。替代效应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快速替代、低速替代在前期占有一定优势,2015年之后完全替代网络成为主导。不同时期不同铁路列车之间的替代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位移现象,但均以相对高等级列车网络替代低等级网络为主要表现形式。(4)刻画了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网络演变对不同地区旅客交通出行合理性的影响。其中,“铁路快速化”情景下选乘快速列车出行的合理性程度相对较低,“铁路高速化”情景下选乘高铁出行的合理性程度总体较高。但随着时间推移,两种情景的选乘合理性程度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居民出行受铁路列车结构调整及票价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小,二者之间的关系更趋协同。(5)测算了铁路客运交通网络变化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本地区铁路客运复合可达性水平每提升1%,将带动本地区0.0563%的经济增长和周边地区0.3431%的经济增长,最短时间可达性对周边地区经济影响效果略低于复合可达性。总体看地区可达性环境改善对邻近地区产生了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提升交通网络的功能性水平是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6)揭示出铁路交通网络演变对区域空间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铁路客运网络演变的根本动力,同时也受到交通演变的重要影响,二者相互关联并具有循环反馈特征。交通网络的演进通过改变多个距离要素、优化客运类型来提升区域可达性水平,其对各类要素流动、区域产业发展以及市场贸易格局产生的影响本质上都是通过这一基础性功能来扩散和放大的。二者相互结合,最终推动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升级。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包括:(1)基于铁路客运网络数据的灵活运用提出一种复合可达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更加符合不同地区之间的实际交通联系水平。界定并量化了铁路客运网络内部不同类型之间的替代效应,探讨了铁路客运网络此消彼长、不断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特征。(2)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识别出地区铁路客运网络演化对交通及社会经济格局的影响,深化了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认识。(3)更加系统、全面的构建铁路客运网络演变对区域空间影响的内在机理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明确了二者之间“影响-反馈-再影响”的循环累积过程。

王秀芳[2](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张爱萍[3](2020)在《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研究》文中认为搭售是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产业组织理论和反垄断领域对搭售行为研究颇多,但都缺乏对消费者福利的特别关注。在交通出行中,有些搭售现象也很有趣:一些损害消费者福利的搭售行为,如火车票搭售保险,仍有消费者选择这一搭售组合;一些有益于消费者福利的搭售行为,如高铁出行搭售网约车服务,但是很多消费者更偏好通过第三方平台约车;还有一些搭售行为,如网约车搭售“感谢费”和第三方平台购买火车票搭售“加速包”,平时很少有人问津,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出行高峰期)则被消费者争相抢购。这些现象表明,一是传统以消费者剩余为标准的消费者福利分析方法很难解释这些交通出行领域中发生的新现象,二是时空特征的差异也会影响消费者出行决策行为。因此,本文引入了心理账户理论,建立了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框架,从消费者特定时空出行决策的视角研究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问题。特定时空带来的经济评价决定了消费者福利,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比较消费者福利的差异并阐释出行决策。基于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分析发现,心理账户的核心是消费者对经济结果进行评估并分类记账以获得满意最大化,评估就是对决策结果差异化的经济评价,而特定时空出行决策是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基础。心理账户理论认为,消费者购买活动获得的总效用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获得效用即消费者剩余,另一个是交易效用即相比参考价格的收益或基于商品成本定价的收益。消费者购买搭售组合获得的总效用与分开购买独立商品的效用总和之比,即不可替代率,可用来分析特定时空下消费者对搭售的经济评价。物信同步关系、同物异信关系、异物同信关系和物信异步关系四种物信关系下交通出行服务的消费者经济评价具有明显差异性,消费者心理账户对满意最大化的要求会驱动出行服务向物信关系统一方向发展。物信关系的改善,会直接提升消费者交通出行特定时空的经济评价结果。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改善了物信关系,改变了消费者经济评价,形成了独立的消费者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本质区别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有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两个体现,研究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应重视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基于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依次对合约型搭售、技术型搭售和心理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进行分析,并以合理原则为基础对搭售行为进行反垄断经济分析可以得到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果。在合约型搭售下,假设搭售组合总成本为1,则存在临界价格1.87使得消费者选择从纯搭售向混合搭售转变,同时消费者剩余与消费者购买总效用大小关系不是同向变化。在技术型搭售下,一家企业投资而另一家企业不投资是稳定的纳什均衡,同时交通出行企业开放基础服务合作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在心理型搭售下,消费者选择交通出行服务不是只关注价格,特定时空的出行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经济评价。以“合理原则”在反垄断审查过程中的经济分析为基础,结合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的行业特性,本文提出了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原则,综合分析技术不可替代性和心理不可替代性。综上所述,本文结论有四点:考虑行为因素的消费者福利分析可以更有效地研究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问题。基于交通出行消费者决策中的行为因素,将心理账户理论和搭售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消费者心理账户中经济评价的变化结果,更有针对性地研究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问题。两种决策结果的经济评价不以固定比例稳定存在即为不可替代性,这与微观经济学中两种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商品具有可替代性的概念有了很大区别。心理账户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总效用包括获得效用和交易效用两部分,基于消费者购买总效用的消费者福利分析方法弥补了仅考虑消费者剩余的不足。基于消费者购买总效用的消费者福利分析方法能解释消费者决策与消费者剩余之间并非必然关系。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理论基于消费者购买总效用的消费者福利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解释以往通过消费者剩余分析方法难以阐释的消费者决策与消费者剩余变化方向不一致的矛盾现象,一是消费者购买总效用与消费者剩余的增减幅度不一致,二是交通出行服务的开放合作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因物信关系统一而效率提升的心理型搭售在增加消费者福利的同时也受到负面物信关系的制约。基于对搭售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并结合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的诸多现象,研究发现交通出行附加服务中广泛存在心理型搭售。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商品与为了更高效获取和使用该商品的服务进行搭售,即心理型搭售。心理型搭售是交通出行业追求物信关系统一的竞争策略,一方面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增加现在福利,另一方面也会受到物信关系风险制约。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中可能涉及的反垄断经济分析应兼顾技术不可替代性和心理不可替代性。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支配地位的交通出行企业采用搭售策略会产生排除竞争或市场封锁的结果,时空因素对消费者交通出行具有重要影响,因而针对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进行反垄断经济分析应兼顾技术不可替代性和心理不可替代性。技术不可替代性程度较高则是垄断存在的直接依据,心理不可替代性程度较高是参考依据。图18幅,表19个,参考文献179篇。

刘辉[4](2020)在《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成为最为耀眼的“事业”。但是,数十年的举国奋斗,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中兴事件”让国人刻骨铭心。中国的创新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技术比市场重要、创新比技术重要,基础性、原创性创新(厚度与深度)比应用性、模仿式创新(标度与热度)重要,开放式、协同性的跨界创新比封闭式、排他性的创新重要。基于这样的视角,论文以跨界创新为研究选题,开展研究。论文以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认同理论、共同体理论等为引导,以重大社会需求牵引,紧密结合我国创新实践的现实,力图通过对跨界创新,尤其是通过对基础性、革命性、原创性的跨界创新的研究,构建跨界创新的理论体系,探讨中国新时代创新新途径,提升我国创新绩效和创新竞争力。第一,论文本文基于价值是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基石和核心的创新观点,提出了创新、战略竞争优势、价值创造三位一体的企业价值创造的创新机理。同时,论文还构建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的三条创新路径,揭示了这三条创新路径的动态演变。论文研究揭示:互联网、共创共享价值、跨界创新构成了新时代价值创造的三大基本要素,相互作用;价值共创共享是互化联网时代价值创造的基本内核,基于互联网的,以共创共享价值生态为基本形态的跨界创新则是互联网时代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价值创造的创新路径。第二,深入研究和揭示了“界”、“跨界”、“跨界创新”的本义和内涵,深入辨析了跨界创新与相关的创新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结,阐述了“跨界”并非“无界”。跨界实质上是一个跨越“旧界”(或者破除“旧界”),建立“新界”的过程,跨界创新绝非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建立包括科学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甚至是“命运共同体”在内的“共同体”,从而构建了以创新理论、认同理论、共同体理论为三大支撑的跨界创新理论基础。第三,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各个环节,参与创新的各个主体构成了一条创新链(创新网络)。论文深入刻画跨界创新链,揭示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与联结,建立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跨界协同创新价值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演化与分析,揭示三大推论和三大命题。命题之一揭示:创新能力、投入水平与努力程度、价值共创共享、协同效应,对于跨界协同创新价值链的构建和有效运作,既共同支撑,又相互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有序、高效开展跨界创新,构建中国新时代创新性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第四,基于现实,针对我国创新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密切结合,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创新的实践,并通过我国创新的现实实践修正、验证和支撑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新时代创新新途径,是本文的一个基本遵循。论文从历史的跨度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创新,针对产学研分割体制以及狭隘的创新意识所导致并加剧了的我国创新链的断裂与封闭,论文提出从创新链供应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和“四点聚力发力,消除断点,强固创新链”的“断裂弥合”之策,并以“空间技术”、生态基纤维材料、中国高铁技术、中国核电技术等四个案例对理论研究和“断裂弥合”之策加以支撑,实现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的结合、融合,同时,这4个跨界创新案例,也为有效解决中国创新链的源头活水不足、中间多断链、观念视野、领域专业、资源环境与体制模式等“断裂”或“阻隔”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探讨新时代中国创新路径提供现实示范。论文认为,在跨界创新未来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坚实跨界创新的理论基础,深入开展基于模型驱动的跨界创新理论研究,深化和结构化基于案例推演的创新实践研究等。

邱铁鑫[5](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李超[6](2017)在《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中国城市、行业和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以9.7%持续快速增长,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密切相关的一个客观事实是,中国政府同期施行了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众多学者认为,超前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中国经济奇迹”诞生的一个关键因素。进入21世纪,中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高速铁路建设,规模之大,发展之迅速,世所罕见。短短不到十年间,高速铁路网已经覆盖全中国,连接了中国超过60%的地级城市。根据国际铁路联盟(UIC)的最新统计,截止到2017年7月,中国已经新建了超过2.4万公里的高速铁路,高铁里程超过全世界60%,每天运营着超过2500对的动车组列车,每年高速铁路运送的客流量超过8亿人(2014年的统计)。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客运交通基础设施,时速是普通铁路的2-3倍,可以给旅客节省大量时间,扩大出行可达范围(Accessibility)。正如Spiekermann and Wegener(1994)所说,高速铁路让整个大陆都变小了,这可能会催化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巨大高速铁路网络到底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呢?学者们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高铁这种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文献却并不多见。就目前的文献而言,高铁是否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并未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Yin et al.,2015)。一部分学者认为,高速铁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口与就业。另外一部分学者对此持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高速铁路可能会产生“虹吸效应”(Siphon effect),导致当地经济资源的流失,抑制经济增长。还有学者则认为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影响不显着,或者存在很强的异质性。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近年来也有学者以中国为背景,做了更加细致的实证研究,但同样结论仍不一致(Zheng and Kahn,2013;Qin,2017)。尽管文献用世界各地的高铁数据研究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但是仍然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早期文献中关于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更多发现的是一种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Givoni,2006)。简单比较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不能证明高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学者们更加注重实证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利用更大的数据和更先进的计量方法,对于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作进一步识别。第二,文献关于高速铁路的“经济分布效应”研究并不充分。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会引起经济要素的空间转移,导致经济聚集或者扩散,从而改变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这就是新经济地理学所谓的“经济分布效应”。高铁到底会导致经济活动在空间上聚集还是扩散,目前还鲜有文献对此进行研究。第三,文献关于高速铁路“经济专业化效应”的研究并不充分。高速铁路不仅会导致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转移,同时也会导致生产要素在行业间转移。高速铁路开通可能会促进一些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改变高铁城市的经济专业化模式,但目前研究这类问题文献并不多见。第四,文献中关于高速铁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微观渠道研究并不充分。目前对高速铁路的实证研究,大多是利用国家或地区数据的宏观研究。但宏观研究并不能充分分析高速铁路对企业与家庭产生的作用,因而不能阐明高速铁路影响区域经济的微观渠道。因此,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迅猛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为我们检验高铁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提供了良好的实证环境。高速铁路分年逐步开通的过程使得高铁这一政策本身具有准自然实验(Quasi-experiment)性质,这为本文使用自然实验的方法来识别高铁的政策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理论上来说,高铁经过的地级市,受高铁的影响更大,可以将其视为实验组;相应地,没有高铁经过的市,则可以被视为控制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通过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样本高铁开通前后区域经济的变化,来检验高铁对区域经济的政策效应。利用双重差分,可以在消除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可以排除其它事件对实验组与控制组产生的相同冲击,从而可以更准确地识别来识别高铁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效应(Causal Effect)。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市级经济总量数据与行业就业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宏、中、微观三个层次,系统考察了中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首先,从宏观层面,本文使用2001-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发现高速铁路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高铁的影响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具体表现为:高铁开通后,市总人口、GDP及人均GDP显着增长,而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并没有显着的变化。鉴于高速铁路建设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我们根据Faber(2014)中的做法,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后,结论依然成立。为了考察高速铁路的“经济分布效应”,本文将样本分为大城市和小城市两个子样本,分别估计了高速铁路对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影响,发现高速铁路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经济分布效应”:大城市在高铁开通后获益更多,小城市则变化不大,导致城市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最后渠道分析中,我们发现高速铁路影响区域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而城市就业和FDI的增长只能部分解释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其次,从中观层面,本文充分运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行业就业信息,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对城市就业与专业化模式的影响。我们发现高速铁路促进了城市就业增长,无论是单位就业还是私营个体就业。就产业结构而言,高速铁路显着提高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水平,而降低了第一产业的就业水平。根据文献中广泛运用的Inconsequential Place方法,处理高铁线路建设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按照投入产出表我们计算了各行业对客运的依赖程度,构建了一个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分析(Difference-in-Difference-in-Difference),来识别高铁与城市就业的因果关系,同时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专业化模式的影响。我们发现,高速铁路开通,会促进高铁城市内客运依赖度高的行业快速发展,从而改变城市的经济专业化模式。最后,本文考察了高速铁路对各行业影响的异质性,发现行业的客运依赖度与行业受高铁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最后,从微观层面,本文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的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高速铁路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利用连接相同端点城市的历史线路——沈山铁路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估计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导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大约9%。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客运交通工具,可以扩大旅客的出行范围,让劳动者在更广阔的范围与雇主进行薪资与技能的匹配,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本文进行了分样本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员工流动性更高的非国企和员工就业选择空间更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相对于国企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高铁开通后,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多,从而验证了高速铁路是通过加速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优化资源的配置,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这个假设。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对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发展这部分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大多数文献仅仅关注了高铁对各地区经济总量或者就业人数的影响,而对区域“经济的分布效应”研究甚少。本文分别检验了高铁对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影响,来分析高铁的“经济分布效应”。结果发现高速铁路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经济分布效应”:大城市在高铁开通后获益更多,而小城市的变化不大,导致中国城市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二,本文按照投入产出表计算了各行业对客运的依赖程度,构建了一个准自然实验来识别高铁与城市就业的因果关系,同时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专业化模式的影响。我们发现,高速铁路开通,会促进高铁城市内客运依赖度高的行业快速发展,从而改变城市的经济专业化模式。部分文献研究了其它交通基础实施(高速公路与机场)对区域经济专业化的影响,但鲜有专门研究高铁经济专业化的文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这部分的文献,加深了对高铁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认识。第三,目前关于高速铁路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宏观层面的分析,并不能阐明高铁影响区域经济的微观渠道。本文利用中国第一条高铁的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微观角度,实证考察了高速铁路对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我们发现高速铁路显着提高了高铁站附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本文通过分样本回归分析,证明了高速铁路是通过促进劳动要素流动、整合区域市场,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本文给出了高速铁路影响区域经济的一个微观渠道。第四,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创新。首先,本文实证研究都是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并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在识别高铁与区域经济的因果关系上有一定的进步。其次,本文在文章三个实证部分,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处理。

薛乃存[7](2010)在《中国铁路提速效应分析》文中提出中国铁路一直被誉为中国的“运输大动脉”,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运量。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铁路更被人们形象的称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铁路路网能力与运输能力的严重不足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多年来中国铁路千方百计的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来努力解决运力不足问题,特别是从1997年起展开了在既有线路上的大提速。十几年过去了,通过提速来缓解运力紧张的效果究竟如何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本文通过搜集提速前后的各种相关数据,将提速前后反映铁路运输收入、运量、效率、资产、能耗等变化的各种指标进行对比,详细描述与分析了铁路提速对缓解运输供需矛盾所起的作用,以及提速对铁路自身节能、降耗、提效的影响。在对各种指标进行量化对比的同时也分析了速度的提升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次,又将铁路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数据进行自身的纵向对比,以及与公路、民航、水运等其它运输方式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对比,从这个角度揭示提速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影响。此外,还将国内国外铁路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指出我国铁路提速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也揭示出我国铁路所存在的不足与差距,从而对铁路提速效果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本文的特点是以详实的国家统计数字为基础,以中国铁路自1997年第一次大提速以来的13年的发展变化为对象,客观公正地对铁路整体做出的成绩做出量化评价。在总体评价的基础上还引用铁路上市公司的对外公布的且被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所审核过的会计报告数据,以此为基础分析局部铁路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做到整体与局部分析想结合,过去、现在与未来分析相呼应。

徐宜发[8](2005)在《大思路推动大发展 大手笔带来大跨越——郑州铁路局参与5次大面积提速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郑州铁路局参与了铁路5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经过5次提速实践,郑州铁路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有了空前转变,加快了技术装备现代化进程,快速提升了铁路运输能力,全面调整和优化了生产力布局,创造了丰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魏海涛[9](2004)在《透视第五次大提速中的政治工作"融入"》文中研究说明在实施第五次大提速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坚持强化政治工作的"融入"意识,在提速的特性上寻找切入点,在提速的要求上寻找着力点,从制约提速目标的实现上寻找突破点,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积极探求"融入"规律,确保了第五次提速调图的阶段性胜利,用事实证明了政治工作"先有融入,后有作为;唯有融入,才能作为",也为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必须明确工作定位,强化"融入"意识 政治工作的融入观是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对政治工作的一次全新定位,充分反映了铁路跨越式发展对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深刻揭示了政治工

成都铁路局党委宣传部 四川 成都 610082[10](2004)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确保第五次提速调图顺利实施》文中认为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使我们吏深刻地认识到,要确保大提速的成功,必须以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素质不断提高为基础和保证。 一、大提速引领铁路跨越式发展历史性突破 实现铁路运输能力的快速提升和技术装备的快速提高,是部党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铁路改革发展历史进程中革命性的变革。它既是铁路加快发展,紧紧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更是铁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与日俱增的迫切需要的重要举措。 1.提速是铁路统筹优化、内涵扩张、突破"瓶颈"的根

二、对第五次大提速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第五次大提速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网络演变的空间效应及其内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网络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研究范式转变
        1.1.2 铁路交通运输系统调整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格局
        1.1.3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铁路客运网络
        1.3.2 空间效应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网络理论
        2.1.2 时空压缩理论
        2.1.3 区域一体化理论
        2.1.4 交通经济带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铁路网络演变对交通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
        2.2.2 铁路网络演变对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影响研究
        2.2.3 铁路网络演变对区域空间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
        2.2.4 研究评述
第3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3.1 长江三角洲地区概况
        3.1.1 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3.1.2 铁路交通网络建设概况
    3.2 数据来源
        3.2.1 铁路客运班次数据
        3.2.2 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3.3.3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3.3.4 GIS空间分析方法
第4章 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
    4.1 计算方法
        4.1.1 城市间铁路客运联系强度
        4.1.2 强度中心性
        4.1.3 网络密度
    4.2 铁路客运列车班次的总体变化特征
        4.2.1 列车班次数量的总体变化
        4.2.2 铁路客运系统的转型发展阶段划分
    4.3 不同类型铁路客运网络的结构演变特征
        4.3.1 综合客运列车网络的格局演变
        4.3.2 普通客运列车网络的格局演变
        4.3.3 快速客运列车网络的格局演变
        4.3.4 高铁客运列车网络的格局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网络演变对交通空间格局的影响
    5.1 区域铁路客运交通可达性演变
        5.1.1 计算方法
        5.1.2 复合可达性的空间演变
        5.1.3 城市交通圈结构变化
    5.2 区域铁路客运网络的竞争与替代效应演变
        5.2.1 计算方法
        5.2.2 铁路客运网络竞争格局分析
        5.2.3 铁路客运网络替代效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网络演变对社会经济格局的影响
    6.1 成本-收益视角下区域铁路交通出行合理性的时空演变
        6.1.1 计算方法
        6.1.2 不同城市旅客出行合理性的总体演化格局
        6.1.3 不同城市旅客出行合理性的网络演化格局
    6.2 铁路客运网络变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6.2.1 模型分析与变量选取
        6.2.2 空间计量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铁路客运网络演变对区域空间影响的内在机理
    7.1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
    7.2 铁路客运网络演变影响区域交通空间格局的内在机理
        7.2.1 对铁路交通可达性变化的影响机理
        7.2.2 对铁路客运网络结构性升级的影响机理
    7.3 铁路客运网络演变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内在机理
        7.3.1 对区域要素流动的影响机理
        7.3.2 对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影响机理
        7.3.3 对区域市场贸易的影响机理
    7.4 铁路客运网络演变影响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7.4.1 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变化的影响机理
        7.4.2 对区域空间格局重塑的影响机理
        7.4.3 对地区政策制度调整的影响机理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现象发现与问题提出
        1.1.1 搭售现象的广泛存在
        1.1.2 问题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附加服务与交通出行附加服务
        1.2.2 搭售的概念及其与捆绑的区别
        1.2.3 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的相关阐释
        1.2.4 其他相关概念简述
    1.3 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4.4 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评述
    2.1 搭售理论
        2.1.1 哈佛学派与杠杆理论
        2.1.2 芝加哥学派与单一垄断理论理论
        2.1.3 后芝加哥学派与非定价效率动机
        2.1.4 双边市场理论与定价策略
    2.2 心理账户理论
        2.2.1 心理账户理论的发展
        2.2.2 心理账户理论的特征
        2.2.3 心理账户理论的作用机制
    2.3 附加服务理论
        2.3.1 基本服务与附加服务
        2.3.2 交通出行附加服务
    2.4 文献评述和本文研究方向
    2.5 本章小结
3 解释框架:物信关系视角下的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
    3.1 交通出行特定时空决定消费者心理账户基础
        3.1.1 特定时空出行服务对心理账户的影响
        3.1.2 特定时空出行心理账户的不可替代性
        3.1.3 附加服务搭售对心理账户的影响
    3.2 心理账户驱动特定时空下的物信关系进步
        3.2.1 物信关系类型
        3.2.2 出行服务的物信关系
        3.2.3 心理账户引导物信关系改善
    3.3 物信关系改善交通出行特定时空的结果
        3.3.1 搭售的物信关系变化
        3.3.2 物信关系统一改善出行特定时空
        3.3.3 附加服务搭售的物信关系改善心理账户
    3.4 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与反垄断经济分析
        3.4.1 搭售问题实质上就是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分析
        3.4.2 搭售问题的反垄断经济分析应重视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
    3.5 本章小结
4 合约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4.1 我国铁路的合约型搭售发展历史
        4.1.1 我国铁路发展历史
        4.1.2 铁路服务产品的变化
        4.1.3 合约型搭售的形式变化
    4.2 合约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4.2.1 多产品市场下的基础模型
        4.2.2 纯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4.2.3 混合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4.3 火车票与保险合约型搭售的结果分析
        4.3.1 纯搭售与不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对比
        4.3.2 混合搭售与不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对比
        4.3.3 混合搭售与纯搭售的消费者购买总效用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技术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5.1 中国高铁的技术型搭售发展历史
        5.1.1 中国高铁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
        5.1.2 高铁出行中的服务产品变化
        5.1.3 技术型搭售的产品服务形式
    5.2 技术型搭售的产品改进与消费者福利
        5.2.1 “赢者通吃”市场下的基础模型
        5.2.2 产品改进策略下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5.2.3 技术搭售策略下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5.3 高铁出行与外卖服务技术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5.3.1 技术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比较
        5.3.2 产品改进策略下的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
        5.3.3 技术型搭售下的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
    5.4 本章小结
6 心理型搭售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6.1 我国网约车的心理型搭售发展历史
        6.1.1 我国网约车发展的历史
        6.1.2 网约车服务产品的变化
        6.1.3 心理型搭售的产品服务形式
    6.2 网约车心理型搭售的出行服务分析
        6.2.1 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基本服务差异
        6.2.2 网约车与出租车的附加服务差异
        6.2.3 网约车心理型搭售的消费者价值评价
    6.3 网约车心理型搭售的消费者购买总效用分析
        6.3.1 心理型搭售的消费者购买总效用
        6.3.2 附加服务心理型搭售的经济评价
        6.3.3 心理型搭售与物信关系风险
    6.4 本章小结
7 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的反垄断经济分析
    7.1 附加服务搭售的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
        7.1.1 附加服务合约型搭售
        7.1.2 附加服务技术型搭售
        7.1.3 附加服务心理型搭售
    7.2 “合理原则”下附加服务搭售的反垄断经济分析
        7.2.1 限制不利于消费者的技术不可替代性
        7.2.2 改善有益于消费者的心理不可替代性
        7.2.3 基于“特定时空不可替代性原则”的经济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框架与内容
        1.2.1 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4 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创新与创新理论的演变研究
        2.1.1 创新理论的诞生
        2.1.2 技术创新的类型
        2.1.3 创新理论的演变
    2.2 创新与创新能力的研究
        2.2.1 创新能力
        2.2.2 创新能力评价
        2.2.3 国际上若干重要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数
    2.3 协同创新与跨界创新
        2.3.1 协同创新
        2.3.2 跨界搜索与跨界创新
    2.4 启示与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价值创造与跨界创新
    3.1 价值创造的机理与路径
        3.1.1 创新与价值创造机理
        3.1.2 价值创造的一般创新路径
        3.1.3 基于机会与网络的价值创造路径
    3.2 跨界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3.2.1 “界”与“跨界”
        3.2.2 跨界创新的概念与辨析
    3.3 跨界创新的理论支撑
        3.3.1 跨界创新与认同理论
        3.3.2 跨界创新与创新共同体
        3.3.3 跨界创新的三位一体理论支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跨界创新模型构建与分析
    4.1 跨界创新链
        4.1.1 跨界创新链的基本刻画
        4.1.2 跨界创新链的推进逻辑
        4.1.3 跨界创新链与创新价值链
    4.2 创新价值分析模型及其推演
        4.2.1 构建模型的基本假设
        4.2.2 基本模型
        4.2.3 模型推演
        4.2.4 模型推演结果分析及其主要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跨界创新的现实考察与分析
    5.1 我国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5.1.1 新中国创新实践
        5.1.2 中国创新实践与创新期待间的“鸿沟”
        5.1.3 中国创新实践的启示
    5.2 中国创新链断裂分析
        5.2.1 中国创新链的源头之困:少有“0→1”的突破
        5.2.2 中国创新链的“断链”之困
        5.2.3 我国创新链的阻隔
    5.3 中国跨界创新的案例
        5.3.1 案例一:创建科研特区,实现“0→1”的突破
        5.3.2 案例二:中国纺织业的跨行业的全链跨界创新
        5.3.3 案例三:中国高铁技术的跨界创新
        5.3.4 案例四:中国核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5.3.5 案例的综合分析与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6)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中国城市、行业和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创新
        1.3.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3.2 研究方法的创新
2.背景介绍
    2.1 高速铁路定义
        2.1.1 高铁的定义
        2.1.2 高铁的技术要求
    2.2 世界高铁的发展
        2.2.1 铁路提速史
        2.2.2 高铁的诞生
        2.2.3 高铁进入欧洲
        2.2.4 高铁在其它国家(地区)发展
    2.3 世界高铁的现状
        2.3.1 各大洲高铁发展比较
        2.3.2 各国高铁发展比较
        2.3.3 中国与其它国家高铁发展比较
    2.4 中国高铁的发展
        2.4.1 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
        2.4.2 中国高铁发展现状
    2.5 中国高铁的运营情况
        2.5.1 高铁速度
        2.5.2 高铁班次
        2.5.3 高铁票价
        2.5.4 高铁客流量
    2.6 本章小结
3.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3.1 理论基础
        3.1.1 经济增长理论
        3.1.2 新经济地理理论
        3.1.3 理论小节
    3.2 相关文献
        3.2.1 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3.2.2 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专业化的文献综述
        3.2.3 研究基础设施与企业生产率的文献综述
        3.2.4 文献小结
4.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来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4.1 引言
    4.2 估计方法与计量模型
        4.2.1 研究设计
        4.2.2 双重差分模型
        4.2.3 计量模型
    4.3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4.3.1 数据来源
        4.3.2 描述统计
    4.4 实证结果
        4.4.1 基本回归结果
        4.4.2 内生性的处理
        4.4.3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4.4.4 稳健性检验
    4.5 进一步分析
        4.5.1 经济分布效应
        4.5.2 渠道分析
    4.6 本章小结
5.高速铁路、就业增长与专业化模式:基于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背景与计量模型
        5.2.1 估计方法
        5.2.2 计量模型
    5.3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5.3.1 数据来源
        5.3.2 描述统计
    5.4 实证结果
        5.4.1 基本回归结果
        5.4.2 内生性的处理
        5.4.3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5.4.4 稳健性分析
    5.5 进一步分析
        5.5.1 客运依赖度
        5.5.2 行业异质性
    5.6 本章小结
6.高速铁路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背景与计量模型
        6.2.1 背景介绍
        6.2.2 估计方法
        6.2.3 计量模型
    6.3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6.3.1 数据来源
        6.3.2 变量选取
        6.3.3 描述统计
    6.4 实证结果
        6.4.1 基本回归结果
        6.4.2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6.4.3 内生性的处理
    6.5 稳健性分析
        6.5.1 连续距离
        6.5.2 工业增加值
        6.5.3 铁路提速
        6.5.4 高速公路
        6.5.5 安慰剂测试
    6.6 影响渠道分析
    6.7 本章小结
7.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中国铁路提速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内容框架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
    2.1 铁路实施大提速的必要性
    2.2 铁路提速方法的选择
    2.3 铁路提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铁路提速的负面效应
3 铁路提速实证分析
    3.1 铁路六次大提速及2009年调图情况介绍
        3.1.1 铁路第一次大提速
        3.1.2 铁路第二次大提速
        3.1.3 铁路第三次大提速
        3.1.4 铁路第四次大提速
        3.1.5 铁路第五次大提速
        3.1.6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
        3.1.7 2009年4月1日实施的新列车运行图
    3.2 铁路提速情况汇总
    3.3 对铁路提速的评价
        3.3.1 铁路提速对铁路收入的影响
        3.3.2 铁路提速对铁路运量的影响
        3.3.3 铁路提速过程中铁路运输效率的变化
        3.3.4 铁路提速过程中铁路运输资产的变化
        3.3.5 铁路提速过程中铁路能耗的变化
        3.3.6 铁路提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3.7 铁路提速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4 通过铁路上市公司分析铁路提速
    4.1 铁路运输业上市公司简况
        4.1.1 广深铁路
        4.1.2 大秦铁路
        4.1.3 铁龙物流
    4.2 铁路运输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4.3 各种运输业相关数据对比
5 中国铁路与其它国家铁路的对比
    5.1 发达国家铁路概况
    5.2 中国铁路铁路快速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5.3 中国铁路与国外铁路对比分析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大思路推动大发展 大手笔带来大跨越——郑州铁路局参与5次大面积提速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5次大面积提速的基本实践
    1.1 勇于实践, 从零起步, 提速攻坚首战告捷
    1.2 坚定信心, 扩大战果, 提速线路初具规模
    1.3 更新理念, 突破难点, 提速技术逐步完善
    1.4 单线突破, 全面开花, 提速网络初步形成
    1.5 深刻变革, 跨越发展, 提速调图战果辉煌
2 5次大面积提速的主要收获
    2.1 5次大面积提速的艰苦实践, 促进了思想观念的空前转变
    2.2 5次大面积提速的艰苦实践, 大大加快了技术装备现代化进程
    2.3 5次大面积提速的艰苦实践, 快速提升了铁路运输能力
    2.4 5次大面积提速的艰苦实践, 带来生产力布局的全面优化
    2.5 5次大面积提速的艰苦实践, 创造了丰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3 5次大面积提速的启示与思考
    3.1 正确判断和抉择, 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
    3.2 盘活现有提速资源, 发挥综合效益
    3.3 不断拓宽思路, 把既有线提速引向深入
    3.4 把握运输安全的主动权, 确保提速持续安全稳定

四、对第五次大提速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网络演变的空间效应及其内在机理[D]. 王泽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3]交通出行附加服务搭售研究[D]. 张爱萍.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D]. 刘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5]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中国城市、行业和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D]. 李超. 西南财经大学, 2017(01)
  • [7]中国铁路提速效应分析[D]. 薛乃存.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1)
  • [8]大思路推动大发展 大手笔带来大跨越——郑州铁路局参与5次大面积提速的实践与思考[J]. 徐宜发.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5(09)
  • [9]透视第五次大提速中的政治工作"融入"[J]. 魏海涛.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4(S1)
  • [10]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确保第五次提速调图顺利实施[J]. 成都铁路局党委宣传部 四川 成都 610082.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4(S1)

标签:;  ;  ;  ;  ;  

对第五次大提速的认识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