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荆山洼台地应力观测结果与地震关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靳玉琪[1](2021)在《山西省煤系地层软岩控制滑坡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省境内的煤系地层发育,分布广泛,省内地势高低起伏。随着人们在山区进行采矿、开发建房、建厂等活动日益增多,这引发了山西省很多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影响着山西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山西省煤系地层软岩控制的滑坡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以往对该类型滑坡的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对山西省自然地理和区域地质环境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数据资料搜集,选取典型案例滑坡——山西中部太原东山某滑坡、山西西部吕梁临县某滑坡、山西西南部临汾乡宁某滑坡和山西南部晋城泽州某滑坡,对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滑带土的矿物成分,采用自由膨胀率试验分析滑带土的膨胀特性,采用慢剪试验分析滑带土的力学性质,综合分析山西煤系软岩滑坡的成因机制,为省内其他同类型滑坡的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省内四个典型案例滑坡的概况、形态特征、规模特征、发育情况等工程地质情况分别进行详细论述,并针对案例滑坡滑带土的吸水软化膨胀滑动面光滑等特征,对滑坡滑带土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得出煤系软岩滑带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黏土矿物,其中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斜绿泥石。(2)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对煤系软岩滑坡滑带土的定性定量研究和对黏土矿物的微观特征分析,得出黏土矿物具有独特的层状构造,其中蒙脱石具有最高的水敏性,吸水易发生纵向膨胀的现象,同时更易沿矿物结构层滑动的结论。(3)采用自由膨胀率试验和慢剪试验对滑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得出滑带土的自由膨胀率和滑带土蒙脱石含量呈明显正相关性,滑带土随着含水率得到增加,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都降低,且其降低速率与滑带土蒙脱石含量和自由膨胀率呈正相关性的结论。同时从微观角度对滑带土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得出黏土矿物分子在外加剪切力作用下,层状结构分子定向排列,发生沿结构层方向切层滑动的滑带土破坏模式。(4)对滑坡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滑坡稳定性受地形、地层、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山西煤系软岩滑坡进行分类,分别对不同类型煤系软岩滑坡进行分析,并对滑带土受力模式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启滑机理,为山西煤系软岩滑坡提供理论基础。
曹睿思[2](2021)在《复合地基上闸站结合工程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白屈港闸站位于江阴市滨江经济开发区陈泗港与长江交汇处,距长江口约350m。由于地质条件较差,设计使用了水泥土搅拌桩来加固地基。为了研究复合地基上的白屈港闸站安全稳定状况,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研究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并采用ABAQUS软件对白屈港闸站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复合地基“代表单元体”,用有限元法进行无侧向变形压缩试验数值模拟,经过单桩、四桩和九桩“代表单元体”数值模拟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选取四桩“代表单元体”来计算得出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比较合理。(2)选取桩长、面积置换率、桩体压缩模量、桩间土压缩模量、下卧层土压缩模量这五种影响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参数,通过对比分析复合地基在这五种参数影响下的沉降、应力应变和压缩模量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影响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参数的敏感性,得出这五种参数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影响大小的顺序分别是:面积置换率、桩体压缩模量、桩间土压缩模量、桩长、下卧层土压缩模量。并进一步应用MATLAB软件实现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关于这五种参数的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神经网络预测模型。(3)基于预测模型计算的白屈港闸站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确定了复合地基的变形模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白屈港闸站结构及复合地基三维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充分地考虑了闸站结合结构与复合地基之间的整体效应,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闸站结构的位移、应力、地基承载力及底板内力与配筋情况。结果表明,白屈港闸站具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性。
张中[3](2021)在《隧道富水构造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及其超前判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川藏铁路”“川藏高速”“滇中引水工程”等一些世界级重大工程的不断投入与建设,我国隧道工程重心逐渐转向以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水压、强岩溶、多活动断裂为特征的地质环境异常复杂区域。隧道重大地质灾害中涌突水灾害诱发的事故约为45%,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恶劣社会影响,是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然而,针对隧道富水超前预报,传统预报方法主要对地质界面的间接预报,对富水电性特征的直接探测研究尚存在不足、隧道复杂环境下瞬变电磁三维有限元研究成果较少。开展瞬变电磁法对隧道富水构造的响应特征规律和超前判识方法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隧道富水构造为研究对象,瞬变电磁法为探测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工程地质、地球物理、统计归纳、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等方法,从富水构造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与特征、瞬变电磁有限元三维正演算法与场响应以及基于瞬变电磁特征的富水构造超前判识与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初步构建了隧道涌突水超前判识的地质地球物理融合分析框架。通过研究,获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将隧道富水构造分为富水岩溶、富水断层和富水裂隙破碎带三大典型类别。基于案例统计得知充水岩溶类构造占51%,以溶洞溶腔、管道及地下暗河的富水构造形式为主,多形成突水突泥等形式的重大危害;富水断层类构造占总量的28%,多为富水导水断层、隔水断层构造,形成突水突泥为主的重大甚至极严重的灾害;富水裂隙破碎带类构造案例占总量的21%,主要包括褶皱构造裂隙破碎带和岩性交界裂隙破碎带。富水岩溶、富水断层和富水裂隙破碎带对富水性直接反应的电性与介电性质差异,是瞬变电磁方法的探测应用的物性基础,进而建立了与三大富水构造相对应的地电模型。(2)在隧道环境瞬变电磁法时间域矢量有限元三维正演方法研究方面。针对隧道空间小,多角度探测的局限,在网格剖分方法上采用一阶四面体剖分,可以更精准的模拟复杂地质条件变化;在数值解法上采用时间域直接求解,避免了先在频率域求解再转到时间域求解的精度降低。首先通过时域麦克斯韦方程及边界条件,进行时域电磁场控制方程推导;其次基于伽辽金加权余量法推导出矢量有限元控制方程相应的弱形式方程,并采用一阶四面体剖分单元推导出节点处的插值函数和棱边上的矢量基函数,进行单元分析。采用局部加密的非结构化网格剖分方法对隧道环境场源区和异常区域进行针对性地加密,将回线源拆分为多个电流元串联的组合方式克服源周围的奇异性,实现了的隧道瞬变电磁法场响应计算。最后采用均匀全空间模型和Newman模型进行算法正确性与精度验证,本文计算结果吻合很好,相对误差控制在2.5%和2%以内。(3)获得了隧道典型富水构造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及规律。对富水断层、均匀全空前瞬变电磁场特征:磁场垂直分量随着时间向后推移,垂直磁场的正值部分随着时间的延长向外扩撒,中心极值也逐渐变小,最大值始终位于中心位置,等值线由密变稀疏,直到最终Hz强度越来越弱。瞬变电磁探测具有方向性,瞬变电磁沿着探测线圈轴线的探测方向探测,以获得最强感应场强度。从不同位置的测点曲线来看,掌子面正对的测点获得响应曲线最强,旁测测点响应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不同测量角度对瞬变电磁响应影响较大,模拟结果显示测量角度0°时瞬变电磁场与低阻地质体取得最佳耦合,其响应值最大。隧道轴线剖面上的瞬变电磁响应等值线轮廓基本可以描绘出富水构造的形态、位置、边界等信息。感应电动势在富水构造内呈现强响应出现极大值,与富水构造低电阻率相对应,在富水构造外侧呈现相对弱响应,出现极小值。岩体裂隙富水时,感应电动势响应会在对应区域发生小范围的高值闭合。对于富水裂隙带,其等值线呈现出多个感应电动势圈闭区域,且单个圈闭范围小,在不同角度的感应电动势剖面上呈现出较明显差异;感应电动势封闭区的形态各不相同,与溶隙、裂隙发育走向相似。瞬变电磁场受巷道内金属设备影响的主要来源是施工台车。台车距离探测线圈越近,其干扰越强,距离越远干扰则越弱。且台车在距离线圈30 m以上时,可以忽略台车对于隧道瞬变电磁场的所产生的干扰影响。(4)建立了以瞬变电磁富水电性指标和地质特征直接富水指标为主的模糊神经网络富水构造判识方法。在地质地球物理分层次多源信息约束的分析框架下,将数值模拟获得的富水构造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与典型案例图像判识特征相结合,采用正演模拟进行瞬变电磁现场探测参数的辅助设计,将正演模拟应用到富水构造的超前判识过程中。最终选取瞬变电磁视电阻率图像判识特征、视电阻率统计阈值、掌子面地下水、勘察设计资料等地质特征与瞬变电磁直接判水指标主,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富水构造超前判识方法。(5)将瞬变电磁响应磁特征、正演模拟辅助参数设计、分层次多源超前判识方法运用于天池隧道富水岩溶裂隙超前判识。正演模拟进行探测参数设计优化后采集了最佳响应数据,同时模糊神经网络增加了地质与瞬变电磁的直接富水指标,提高了预测准确率。此外,还将瞬变电磁法成功应用于新华隧道富水溶洞、新越西隧道富水断层的探测。实例证明瞬变电磁对富水构造的探测准确性高。
许志河[4](2020)在《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红旗岭-漂河川-长仁岩浆型铜镍成矿带位于吉中-延吉活动陆缘中部,中亚造山带东南缘。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制的叠加与转换过程,形成了大量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近年来,在中亚造山带西段(天山-阿尔泰段)相继发现了喀拉通克、黄山、图拉尔根、坡北等大型铜镍矿,然而中亚造山带东南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工作并无重大突破。同时,研究区地质找矿工作多偏重矿床尺度的观测和研究,缺乏区域成岩成矿动力学、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导致上述各方面脱节,很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本论文在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红旗岭大型铜镍矿、漂河川中型镍矿、以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但找矿前景较好的的长仁-獐项中型铜镍矿作为典型矿床。论文从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入手,以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区域小比例尺地球物理学为方法,对研究区内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原生岩浆、岩浆源区、成岩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两期:印支期(250~204Ma),为岩石圈拆沉背景,软流圈上涌底侵岩石圈地幔发生大比例熔融的产物,因源区硫化物耗尽或极少残留,故该期成矿潜力极佳;燕山期(191~175Ma),为洋壳俯冲弧后伸展背景,幔源岩浆熔融比例较小,铜镍成矿金属储存于源区硫化物中故该期岩体成矿潜力较差。针对典型矿区开展大比例尺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如:高精度重力、地面磁测、地面瞬变电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等)为研究方法,圈定研究区镁铁-超铁质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深部为单一开放式的岩浆主通道;浅部由多个次级岩浆通道组成。同时开展精细化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显示重、磁边界识别(ED)及离散小波变换(DWT)技术可以用于厘定岩体与围岩、岩体与矿体以及矿体与围岩的边界;最后,本文根据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作用和矿体产出部位,建立不同成矿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技术,建立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圈定3个A级和1个B级找矿远景区。
张建伟[5](2020)在《青岛地区典型高陡危岩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复绿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高陡危岩边坡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现有治理工程在设计上差异较大,为促进施工技术的规范化,基于典型高陡危岩边坡的治理工程实践,结合已完成的百余个相似工程实例,创新凝练一套因地制宜、适于推广、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方法,以利于指导地质环境治理。选取青岛崂山余脉典型高陡边坡,开展了地质环境调查和工程勘察,评价了边坡稳定性。充分考虑投资、耗能、稳定性等因素,实施了土石方工程(危岩体清除、削坡整形、清理坡面等)、边坡支护工程(注浆加固、锚喷支护、格构梁支护等)、绿化工程(挂网喷播绿化、宾格网绿化等),以及抗滑挡土(石)墙、截(排)水系统、蓄水池、三维激光扫描等辅助工程和地质环境监测措施。分析各工程技术环节,集成为一套效果优良、经济合理、社会认可、条件适宜的高陡危岩边坡治理技术,在学术上和实践中为同类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对比参考依据,避免不合理的设计、施工而留下安全隐患,提高工程效率和治理效果,对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类似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张瑜[6](2020)在《官庄河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弯曲沉降发生变形破坏形成导水裂隙带,进而引起矿井周边老窑水、采空区积水和地下含水层水作为充水水源进入工作面,造成矿井水害。因此开展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对预防矿井水害,确保承压水下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具有积极的作用。论文以官庄河煤矿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矿井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内含、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总结了煤层采动裂隙对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威胁。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煤层三维地质模型,重点对11302工作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随着煤层开采,覆岩塑性区破坏、垂向应力场以及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认为当工作面推进300m时,岩层达到充分采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最大。统计了 47个实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导水裂隙带影响因素的先后顺序。在剔除预测样本中冗余样本的基础上,采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预测模型,并利用训练成熟、精度合格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在分析11302工作面地质概况和开采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规范计算出该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9.4m~59.2m,据此在工作面设计并施工了探测钻孔,采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法实测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为52.2m~53.7m,裂采比为15.4~17.3。现场实测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数值模拟预测结果以及BP神经网络预测的结果得到较好的相互验证。最后,分析影响11#顶板含水层富水性的影响因素,选取了含水层厚度、岩心采取率、脆塑性岩层厚度比、含水层隔水层交互层数4个因素作为富水性评价指标,通过富水性结构指数构建了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模型。论文研究成果对官庄河煤矿安全开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刁守中,李红,王峰[7](2020)在《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应急钩沉及其历史印记——纪念1969年渤海地震50周年》文中认为收集尘封多年的原始资料,对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发生后地震现场应急情况进行了历史性回顾。震后当天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地震工作领导机构——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并首次统一指挥调度大震现场工作。渤海地震促进了山东地震工作的快速发展,是山东地震工作的标志性事件。1969年渤海地震留下50年来我国防震减灾发展历程的一个历史印记。
贺振鹏[8](2020)在《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地应力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始地应力场是进行地下工程开挖与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主要由岩体自重引起的自重场和构造应力场叠加而成,可看作是相对稳定的应力场。本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初步勘查中仅在两个钻孔做了地应力测量工作,而地应力的大小是随构造及岩石类型改变而发生变化的。为了解工程区的地应力特征,本文结合工程物探、地应力测量成果、岩石力学试验和野外地质调查,应用ANSYS软件对工程区的地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岩石的力学参数乘以适当的弱化系数作为岩体的力学参数;并以实测地应力结果作为约束条件,以保证模拟的可靠性。根据得到的模拟结果,对工程区可能发生岩爆的部位进行预测;并根据应力云图和结构面稳定性判别式,提出了岩体内结构面工程稳定性的预报分析。模拟结果表明:(1)在NE78°构造挤压应力和NW12°构造张应力的作用下,工程区F7、F8和F9断裂均为应力集中区;同时F1断裂对应力强度和第三主应力的分布有阻碍限制作用。(2)根据模拟结果,F9断裂附近的第三主应力值为-32.1~-41.1 MPa,属于极高地应力区,在洞库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储存较多能量的花岗岩应力释放而引起的岩爆、岩石弹出和洞室岩体剥离等现象;远离断裂,压应力值逐渐减小,过渡到一般应力区。(3)根据模拟区的应力分布特征和洞库范围内发育的5组结构面的产状,利用结构面稳定性的判别式分析,产状为92°∠78°和190°∠65°的结构面在目前的地应力作用下稳定性较差,应注意因岩体开挖扰动而引起的岩体滑动现象。
刘捷[9](2020)在《晋西南某铁路隧道特殊地质对隧道病害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西南某铁路隧道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设计为双洞单线隧道。隧道于2015年正式运营后,很快出现隧道病害。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均发现衬砌开裂以及轨道隆起病害,历经数次整治仍有复发,且呈逐步恶化的趋势,严重威胁行车安全。本文针对本隧道病害屡经整治仍有发生的情况,综合考虑隧址区复杂特殊地质环境对隧道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模型试验、膨胀性试验和流变试验等方法,分析查明隧道病害机理,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评价和预测病害发展趋势。本文隧道特殊性在于,特殊地层具膨胀性和腐蚀性、地质构造利于地下水渗流、隧道上方存在采空区等多种不利因素,对隧道病害影响复杂。本文主要通过资料调研、现场调研、常规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查明隧道区地层岩性及分布规律和隧道区构造应力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结合隧道地质构造特征,特别是背斜、断层对地下水渗流的不利影响,分析隧道建设前后地下水迳流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和采空区地下水化学性质、迳流特征等对隧道病害的影响,并结合病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构造应力场和渗流场与隧道病害的关系,找出影响病害的主控因素。经过本文研究分析可得,隧址区地质结构复杂,区域地应力对隧道稳定不利,含膏岩类分布极不规律,隧道贯通后地下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含膏岩类、泥灰岩、膏溶角砾岩等遇水软化、膨胀、腐蚀性加剧,围岩劣化,地下水渗流场变化对隧道稳定不利,隧道围岩具有极为复杂的工程地质特性,隧道病害是多种不利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王偲瑞[10](2020)在《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文中研究表明胶东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黄金产地也是全球金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胶西北地区赋存了胶东金成矿省约80%的黄金资源储量,其内金矿床的形成严格受控于断裂系统的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过程,且具有明显的时空群聚特征,但对群聚机理的研究极其薄弱。为此,论文针对金矿床群聚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运用多学科方法技术,系统开展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系统的区域-矿床尺度调查和综合分析,识别了胶西北控矿断裂带结构,厘定了控矿断裂带格架及其演化历史,查明了控矿断裂带形成和演化与胶东地区晚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构造应力体制转换有关。玲珑花岗岩于约166~149Ma侵位,之后沿拆离断层发生快速剥露和冷却,约130Ma拆离断层脆-韧性转换带内发生早期金成矿作用,约120Ma的主期金成矿事件发育于拆离断层脆-韧性构造转换带之上脆性变形和热液蚀变叠加部位。区域断裂带控制了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产出,次级断裂带控制了中型-小型金矿床的产出,各金矿床具有相似的矿化特征,受到相同的构造体制控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区域构造体制由挤压转换为伸展的过程。2、在厘清控矿断裂带格架及其运动学性质的基础上,建立断裂带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构造应力转移模拟,查明了断裂带构造活动引起高渗透率的区域分布在断裂带特定的部位,导致了金矿床空间群聚分布的规律。焦家金矿床内存在28个库伦破裂应力增大的区域,且已知金矿床与库伦破裂应力增大区域的空间分布有着高度一致性,金矿床储量(Q)与库伦破裂应力(ΔCFS)存在满足线性关系:Q=4.526×ΔCFS-83.27。该金矿床深部隐伏的近EW向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发生了右行为主的走滑活动,导致在远离焦家主断裂的部位库伦破裂应力增大,发育小型金矿床(点)。3、胶西北金矿床内发育主断裂下盘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和远离主断裂的石英脉型金矿体。通过构造线框对金矿体形态进行数字化模拟分析,查明两种金矿体不同的几何学特征:蚀变岩型金矿体具有更高的U/V值,最高可达17.54198,成矿流体运移具管道流的特征;石英脉型金矿体具较低的W值,最低为0.718787,围岩渗透性更差。同一矿床内矿体具有从Ⅰ号蚀变岩型矿体主导的包含扁长状矿体到Ⅲ号石英脉矿体更加扁平状矿体的演化趋势。结合金品位地质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和控矿构造分析,指出寺庄金矿床内Ⅰ号矿体群整体向SW 200°侧伏,Ⅲ号矿体群和高品位富矿柱向NE 48°侧伏;不同矿体间成矿流体的输运方式和方位都发生了转变,焦家断裂带成矿早阶段左行逆断活动形成了 SW侧伏的Ⅰ号矿体群;成矿晚阶段断裂带的右行正断活动,形成Ⅲ号矿体群,并在Ⅰ号矿体内导致矿化叠加形成NE侧伏的富矿柱。4、通过显微图像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宏观网脉密度统计分析,获取了焦家断裂带下盘的断裂带不同部位的渗透率和微孔隙度参数。揭示蚀变岩金型矿体、石英脉型金矿体分别具有高渗透率(1×10-16m2~4×10-16m2)、高微孔隙度(46%~69%)和高渗透率(2×10-16m2~4.2×10-15m2)、低微孔隙度(19%~21%)的特征。不同矿化类型渗透率和微孔隙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矿体中流体输运方式的不同,蚀变岩型矿体中流体以管道流的形式高效率的输运。5、综合剖析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过程,指出玲珑花岗岩侵位后未冷却至围岩温度前,韧性构造活动和温度梯度差驱动了流体定向运移,在拆离断层脆-韧性转换带内发育早期约130Ma的金矿化;而约120Ma发生的大规模金成矿事件,成矿流体输运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带脆性活动引起的流体势差。三山岛、焦家和招平断裂带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通道,断裂带构造活动提供了驱动力,在主断裂带下盘的破碎带内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形成蚀变岩型矿体,在远离主断裂的下盘高角度张性裂隙中热液充填形成石英脉型矿体。
二、荆山洼台地应力观测结果与地震关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荆山洼台地应力观测结果与地震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煤系地层软岩控制滑坡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煤系地层滑坡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
1.2.2 软弱夹层控制的滑坡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山西省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环境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质概况 |
2.4 地质构造和地震 |
2.5 水文地质概况 |
2.6 人类活动 |
第3章 典型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
3.1 引言 |
3.2 太原东山某滑坡 |
3.3 吕梁临县某滑坡 |
3.4 临汾乡宁某滑坡 |
3.5 晋城泽州某滑坡 |
3.6 滑带土矿物成分分析 |
3.6.1 滑带土取样 |
3.6.2 X射线衍射试验(XRD)的基本原理 |
3.6.3 XRD试验仪器 |
3.6.4 XRD试验步骤 |
3.6.5 XRD试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系软岩滑坡滑带土的膨胀与强度特性 |
4.1 引言 |
4.2 煤系软岩滑坡滑带土膨胀特性 |
4.2.1 自由膨胀率试验原理 |
4.2.2 试验仪器 |
4.2.3 试验步骤 |
4.2.4 试验数据分析 |
4.3 煤系软岩滑带土强度特性 |
4.3.1 慢剪试验原理 |
4.3.2 试验仪器 |
4.3.3 试验步骤 |
4.3.4 慢剪试验数据分析 |
4.4 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系软岩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5.1 概述 |
5.2 山西煤系软岩滑坡的地域特殊性 |
5.3 案例滑坡稳定性分析 |
5.4 案例滑坡滑带土物理力学特性与滑坡稳定性关系分析 |
5.5 山西煤系软岩滑坡力学机制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复合地基上闸站结合工程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变形(沉降)分析研究进展 |
1.2.2 闸站结合工程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路线 |
第2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 |
2.1 基于“代表单元体”的复合地基压缩模量数值计算方法 |
2.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2.3 材料破坏准则及本构模型 |
2.4 复合地基参数及“代表单元体”模型 |
2.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2.5.1 单桩“代表单元体”计算结果 |
2.5.2 四桩“代表单元体”计算结果 |
2.5.3 九桩“代表单元体”计算结果 |
2.5.4 群桩效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影响参数及预测模型 |
3.1 桩因素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影响 |
3.1.1 桩长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影响 |
3.1.2 面积置换率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影响 |
3.1.3 桩体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影响 |
3.2 土因素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影响 |
3.2.1 桩间土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影响 |
3.2.2 下卧层土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影响 |
3.3 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使用BP神经网络实现的预测模型 |
3.3.1 BP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3.3.2 MATLAB中BP神经网络的实现 |
3.3.3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屈港闸站工程有限元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特性表 |
4.1.2 地质资料 |
4.1.3 地基处理 |
4.2 闸站工程结构分析计算模型 |
4.2.1 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 |
4.2.2 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 |
4.2.3 计算工况及基本荷载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4.3.1 闸站结构位移分析 |
4.3.2 闸站结构应力分析 |
4.3.3 闸站结构承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隧道富水构造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及其超前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富水构造及涌突水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瞬变电磁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隧道地下水灾害超前预报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问题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隧道富水构造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与特征研究 |
2.1 概述 |
2.2 隧道富水构造主要类型 |
2.3 隧道富水构造地质特征与地质模型 |
2.3.1 富水岩溶构造及判识特征 |
2.3.2 富水断层构造及特征 |
2.3.3 富水裂隙带构造及特征 |
2.4 富水构造物性基础与地球物理模型 |
2.4.1 岩石物性的研究意义 |
2.4.2 富水构造的物性基础 |
2.4.3 富水构造的地电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瞬变电磁矢量有限元三维正演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时域电磁场方程 |
3.2.1 时域麦克斯韦方程 |
3.2.2 边界条件 |
3.2.3 时域电磁场控制方程 |
3.3 时域直接矢量有限元方法研究 |
3.3.1 伽辽金加权余量法 |
3.3.2 矢量有限元方程推导 |
3.3.3 一阶四面体剖分与矢量基函数 |
3.3.4 单元矩阵分析及合成 |
3.4 大型方程组的求解 |
3.5 算法实现与验证 |
3.5.1 隧道环境中的处理 |
3.5.2 算法流程 |
3.5.3 均匀全空间模型有限元解与解析解验证 |
3.5.4 与前人Newman模型有限差分解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典型模型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研究 |
4.1 瞬变电磁案例模型重建模拟 |
4.1.1 华蓥山隧道突水溶洞案例 |
4.1.2 模型重建与数值模拟响应 |
4.2 均匀全空间模型瞬变电磁场响应 |
4.2.1 均匀全空间瞬变电磁场的特征 |
4.2.2 纯隧道全空间瞬变电磁场响应 |
4.3 富水断层构造瞬变电磁场响应 |
4.3.1 富水断层的响应特征 |
4.3.2 不同测量角度的响应 |
4.3.3 不同距离的响应特征 |
4.3.4 不同电阻率的响应特征 |
4.4 富水岩溶构造模型瞬变电磁场响应 |
4.5 富水裂隙带构造模型瞬变电磁场响应 |
4.6 施工台车干扰模型瞬变电磁场响应 |
4.6.1 有低阻异常体时隧道台车模型响应 |
4.6.2 隧道干扰源消减处理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源信息约束的瞬变电磁超前判识研究 |
5.1 富水构造超前判识重点与难点 |
5.1.1 富水构造超前判识重难点 |
5.1.2 地质—地球物理融合解译 |
5.2 瞬变电磁富水构造判识特征 |
5.2.1 典型案例图像特征 |
5.2.2 数值模拟特征总结 |
5.3 正演模拟辅助探测参数设计 |
5.4 分层次多源信息约束的瞬变电磁超前判识 |
5.4.1 宏观层次定性预判富水重点目标 |
5.4.2 多源信息约束预报富水构造区段 |
5.4.3 富水构造掌子面地质判识特征与前兆标志 |
5.4.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富水构造超前判识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瞬变电磁法在富水构造探测中的典型应用 |
6.1 天池隧道富水裂隙带TEM探测与超前判识 |
6.1.1 天池隧道地质地球物理背景 |
6.1.2 宏观地质预判富水构造目标 |
6.1.3 TSP信息约束预报富水构造区段 |
6.1.4 瞬变电磁现场探测参数辅助设计 |
6.1.5 现场探测与数据处理 |
6.1.6 瞬变电磁成果解译判识 |
6.1.7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富水岩溶裂隙超前判识 |
6.1.8 掌子面开挖验证 |
6.2 新华隧道富水溶洞TEM探测应用 |
6.3 新越西隧道富水断层TEM探测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 |
(4)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范围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所属领域 |
1.2.2 选题来源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型铜镍矿床的研究现状 |
1.3.2 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地球物理勘查现状 |
1.3.3 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的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认识 |
1.5.1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 |
1.5.2 典型矿区多学科调查与研究 |
1.5.3 地球物理勘查研究 |
1.5.4 找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研究 |
1.6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宇 |
2.1.2 元古界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断裂 |
2.2.2 褶皱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太古宙岩浆岩 |
2.3.2 元古代岩浆岩 |
2.3.3 古生代岩浆岩 |
2.3.4 中生代侵入岩 |
2.3.5 新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 |
3.1 古陆核形成与演化阶段 |
3.1.1 古陆核的形成 |
3.1.2 古陆核的裂解 |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
3.2.1 辽吉洋俯冲 |
3.2.2 辽吉洋闭合 |
3.2.3 辽吉洋闭合后伸展 |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阶段 |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3.4.1 古亚洲洋俯冲 |
3.4.2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
3.5 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3.5.1 福洞岩群 |
3.5.2 年代学与同位素特征 |
3.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5.4 岩浆源区 |
3.5.5 成岩构造背景 |
第4章 典型矿区多学科综合调查 |
4.1 典型矿区地质特征 |
4.1.1 红旗岭 |
4.1.2 漂河川 |
4.1.3 长仁-獐项 |
4.2 成岩-成矿时代 |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
4.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4 原生岩浆与岩浆演化 |
4.4.1 岩浆源区性质 |
4.4.2 岩浆熔融程度 |
4.4.3 同化混染作用 |
4.4.4 铂族元素亏损 |
4.5 矿床成因 |
4.5.1 成矿构造背景 |
4.5.2 矿床成因 |
第5章 矿化信息提取与地球物理勘查 |
5.1 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
5.1.1 边界识别 |
5.1.2 离散小波变换 |
5.1.3 2.5 维人机交互式正反演 |
5.2 多尺度深部地球物理勘查 |
5.2.1 电磁法勘查 |
5.2.2 井中地球物理勘查 |
5.3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 |
5.4 地球物理对岩浆通道识别 |
第6章 找矿模型及预测 |
6.1 成矿模式 |
6.1.1 红旗岭 |
6.1.2 漂河川 |
6.1.3 长仁-獐项 |
6.2 综合找矿模型 |
6.2.1 地质模型 |
6.2.2 地球物理模型 |
6.2.3 找矿评价指标 |
6.2.4 找矿方向 |
6.3 找矿预测 |
6.3.1 红旗岭A级找矿远景区 |
6.3.2 漂河川A级找矿远景区 |
6.3.3 长仁-獐项A级找矿远景区 |
6.3.4 六颗松B级找矿远景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青岛地区典型高陡危岩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复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灾害现状与研究意义 |
1.1.1 灾害发育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危岩边坡失稳灾害 |
1.2.2 治理技术发展历程 |
1.2.3 边坡稳定性评价 |
1.2.4 边坡治理工程技术 |
1.2.5 边坡稳定性监测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拟解决的问题 |
2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位置 |
2.1.1 青岛交通区位 |
2.1.2 典型研究区交通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3.1 青岛地形地貌 |
2.3.2 研究区微地貌 |
2.4 社会经济 |
2.5 地质构造 |
2.6 工程地质 |
3 典型高陡边坡致灾因素及稳定性评价 |
3.1 边坡发育现状 |
3.1.1 危险性分析 |
3.1.2 环境破坏 |
3.2 致灾因素分析 |
3.2.1 岩性构造 |
3.2.2 地形坡度 |
3.2.3 坡体物质组成 |
3.2.4 强降雨 |
3.2.5 人类活动 |
3.3 边坡稳定性评价 |
3.3.1 稳定性辨识 |
3.3.2 稳定性评价 |
4 地质环境治理技术应用 |
4.1 治理原则 |
4.2 坡面处理工程 |
4.2.1 危岩体清除 |
4.2.2 削坡整形 |
4.2.3 爆破施工 |
4.2.4 人工清坡 |
4.3 边坡支护工程 |
4.3.1 注浆加固 |
4.3.2 锚喷支护 |
4.3.3 格构梁支护 |
4.4 其它辅助工程 |
4.4.1 抗滑挡土(石)墙 |
4.4.2 截(排)水系统 |
4.4.3 蓄水池 |
4.5 地质环境监测 |
4.5.1 监测要求 |
4.5.2 三维激光扫描 |
5 生态复绿技术应用 |
5.1 生态复绿 |
5.2 挂网喷播绿化 |
5.2.1 坡面挂网 |
5.2.2 覆土喷播 |
5.2.3 养护管理 |
5.3 格宾网法绿化 |
5.3.1 坡面施工 |
5.3.2 覆土栽植 |
5.3.3 养护管理 |
6 高陡危岩边坡治理技术 |
6.1 效益分析 |
6.1.1 社会效益 |
6.1.2 经济效益 |
6.1.3 环境效益 |
6.2 边坡治理技术 |
6.2.1 未治理现状 |
6.2.2 问题和需求 |
6.2.3 技术集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官庄河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覆岩运移特征和裂隙发育规律研究现状 |
1.2.2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交通 |
2.2 自然地理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水文气象 |
2.2.3 地震 |
2.3 矿井地质条件 |
2.3.1 矿井地层 |
2.3.2 含煤地层 |
2.3.3 区域构造 |
2.4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表水系 |
2.4.2 含水层 |
2.4.3 隔水层 |
2.4.4 含水层间水力联系 |
2.4.5 充水水源 |
2.4.6 充水通道 |
2.5 本章小结 |
3 采煤工作面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2.1 数值模拟的范围 |
3.2.2 网络模型及物理参数的选取 |
3.3 模拟结果分析 |
3.3.1 覆岩塑性区破坏变化特征 |
3.3.2 覆岩垂向应力场变化特征 |
3.3.3 覆岩位移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灰色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
4.1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因素 |
4.2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 |
4.3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4.4 灰色BP神经网络 |
4.5 网络训练过程及结果检验 |
4.5.1 BP网络训练过程 |
4.5.2 结果检验 |
4.5.3 预测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实测 |
5.1 工作面地质概况 |
5.2 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 |
5.2.1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预算 |
5.2.2 观测钻孔设计 |
5.2.3 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原理 |
5.2.4 钻孔注意事项 |
5.3 钻孔清洗液漏失量观测结果分析 |
5.4 实测结果综合分析 |
5.5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结果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6 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分区 |
6.1 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因素分析 |
6.1.1 含水层砂岩厚度 |
6.1.2 岩心采取率 |
6.1.3 脆塑性岩层厚度比 |
6.1.4 含水层隔水层交互层数 |
6.2 太原组含水层富水性评价 |
6.2.1 太原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 |
6.2.2 太原含水层富水性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8)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地应力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2 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特征 |
2.2 地层分布特征 |
2.3 岩浆岩分布 |
2.4 区域活动断裂 |
3 工程区地质条件 |
3.1 地层岩性 |
3.2 地质构造 |
3.3 工程区节理统计 |
3.4 工程区岩体质量分析 |
4 工程区地应力场特征分析 |
4.1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
4.2 工程区地应力测量 |
5 工程区应力场模拟及工程稳定性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地应力场模拟与工程稳定性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防空洞顶板编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晋西南某铁路隧道特殊地质对隧道病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研究现状 |
1.2.2 构造应力场研究现状 |
1.2.3 隧道渗流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隧道病害发育特征 |
2.1 隧道病害发育历史 |
2.1.1 2015年病害调查 |
2.1.2 2016年病害调查 |
2.1.3 2017年病害调查 |
2.2 2018年病害调查 |
2.2.1 病害段规模及数量统计 |
2.2.2 隧道主要病害类型 |
2.3 隧道病害主要发育特征及规律 |
2.3.1 历年病害主要类型 |
2.3.2 历年病害发展规模 |
2.4 隧道病害发展规律及成因初步分析 |
第3章 隧道工程地质特征 |
3.1 气候条件 |
3.2 地形地貌 |
3.3 地层岩性 |
3.4 隧道围岩分布 |
3.5 工程地质构造及地震 |
3.6 水文地质条件 |
3.7 小结 |
第4章 特殊构造地质对病害的影响 |
4.1 区域构造体系 |
4.2 构造体系符合关系及成生时期 |
4.3 现代构造应力场及作用方式 |
4.4 隧址区地质构造 |
4.5 隧址区地应力特征 |
4.5.1 隧道地应力实测 |
4.5.2 隧址区地应力反演 |
4.6 隧道区域应力与隧道稳定性 |
4.7 小结 |
第5章 特殊水文地质对病害的影响 |
5.1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
5.1.1 地质构造与地下水的关系 |
5.1.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量 |
5.1.3 地层岩性与地下水的关系 |
5.1.4 隧址区水化学特征 |
5.1.5 隧道沿线地表水情况 |
5.2 开挖前渗流场特征 |
5.3 开挖后渗流场特征 |
5.3.1 渗流场数值模拟 |
5.3.2 隧道地下水发育特征 |
5.4 病害段地下水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构造-流体成矿学研究现状 |
1.1.1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 |
1.1.2 成矿流体动力学研究趋势 |
1.2 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1 胶西北控矿构造体制 |
1.2.2 胶西北金成矿作用 |
1.2.3 胶西北金成矿动力学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与矿床地质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区域成矿背景 |
2.1.2 金成矿年代学 |
2.2 控矿构造体制 |
2.2.1 玲珑变质核杂岩 |
2.2.2 玲珑变质核杂岩形成剥露历史 |
2.3 控矿断裂带结构构造 |
2.3.1 主控矿NE-NNE向构造 |
2.3.2 E-W向基底构造 |
2.3.3 NW-NNW向构造 |
2.4 金矿床地质 |
2.4.1 三山岛金矿床 |
2.4.2 三山岛金矿床 |
2.4.3 寺庄金矿床 |
2.4.4 夏甸金矿床 |
2.4.5 大尹格庄金矿床 |
2.5 金矿化样式 |
2.5.1 矿化样式 |
2.5.2 蚀变-矿化空间结构 |
2.6 控矿构造解析 |
2.6.1 成矿前韧性剪切活动 |
2.6.2 成矿前韧-脆性剪切活动 |
2.6.3 成矿期压剪性构造活动 |
2.6.4 成矿期张剪性构造活动 |
2.6.5 成矿后剪性活动 |
2.7 小结 |
3 区域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与金矿床空间群聚机理 |
3.1 断裂带活动与高渗透率区域 |
3.1.1 高渗透率区域和金矿床空间分布 |
3.1.2 岩石破碎和库伦破裂应力 |
3.2 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1 焦家断裂带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2 寺庄金矿床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3 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3.3.1 基底构造带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 |
3.3.2 胶西北金矿床空间群聚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成矿流体输运与金矿化几何学结构 |
4.1 矿体几何学结构 |
4.1.1 矿体几何学参数 |
4.1.2 寺庄金矿床矿体特征 |
4.1.3 寺庄金矿床几何学结构 |
4.2 矿体和富矿柱侧伏规律 |
4.2.1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
4.2.2 半变异函数图像和金品位分布 |
4.3 讨论 |
4.3.1 矿体自仿射结构和流体输运 |
4.3.2 侧伏规律和控矿断层运动学 |
4.4 本章小结 |
5 断裂带渗透性结构与金矿化类型 |
5.1 断裂带空间结构 |
5.1.1 控矿构造地质特征 |
5.1.2 控矿构造动力学分析 |
5.1.3 构造应力场分析 |
5.2 断裂带渗透性模型 |
5.2.1 矿石构造和显微特征 |
5.2.2 网脉渗透率和微孔隙度 |
5.2.3 矿化类型和流体输运方式 |
5.3 本章小结 |
6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 |
6.1 物质-能量输运动力学 |
6.1.1 流体密度变化 |
6.1.2 流体超压 |
6.1.3 围岩渗透率 |
6.1.4 流体输运和水岩反应过程 |
6.2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 |
6.2.1 控矿构造演化与成矿动力学 |
6.2.2 断裂带成矿作用 |
6.3 勘查模型和找矿方向 |
6.3.1 构造应力转移与靶区预测 |
6.3.2 多元信息勘查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1.1 胶西北金成矿系统控矿构造时空结构 |
7.1.2 控矿断裂带运动学控制金矿体产出状态 |
7.1.3 断裂带渗透性结构控制矿化类型和强度 |
7.1.4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与金矿床群聚机理 |
7.2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
7.2.1 玲珑变质核杂岩四维演化模型 |
7.2.2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模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荆山洼台地应力观测结果与地震关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煤系地层软岩控制滑坡成因机制研究[D]. 靳玉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复合地基上闸站结合工程有限元分析[D]. 曹睿思. 扬州大学, 2021(08)
- [3]隧道富水构造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及其超前判识研究[D]. 张中.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D]. 许志河. 吉林大学, 2020(03)
- [5]青岛地区典型高陡危岩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复绿技术[D]. 张建伟. 浙江大学, 2020(01)
- [6]官庄河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D]. 张瑜.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应急钩沉及其历史印记——纪念1969年渤海地震50周年[J]. 刁守中,李红,王峰. 地震科学进展, 2020(06)
- [8]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地应力数值模拟研究[D]. 贺振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晋西南某铁路隧道特殊地质对隧道病害的影响研究[D]. 刘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D]. 王偲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