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旅游购物研究

我国国际旅游购物研究

一、我国国际旅游购物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虹[1](2022)在《文旅融合促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津作为国家批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五个城市之一,既迎来了新时代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文旅融合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时空吻合性特点出发,阐明了文旅融合发展对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并从八对关系现状入手剖析了建设中要面对的挑战与问题,最后从坚持四个旅游化发展、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和构建四大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叶洋洋[2](2021)在《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老年社会的深入和人类突发性疾病的出现,医疗旅游已成为我国当下重点发展的“新经济”。但面对国内外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内众多医疗旅游目的地正寻求解决国内客源流失的办法。同时,在前期调研发现,医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处初级阶段,群体认知仍相对不足,尤其在国内医患关系和旅游服务关系难以长久保持的情况下,建立长久的信任关系是当前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信任双因素理论源自于信任理论研究中对信任与不信任关系的探讨,这一理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且在不同情境下开始得到验证。但在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中,目前对不信任的内涵、维度的挖掘还明显不足。具体到医疗旅游研究中,信任虽被提出是对决策至关重要的,但针对不信任的研究相对空缺,更缺乏讨论二者共存的情况。本文以我国医疗旅游先行区发展为例,借助信任双因素理论,验证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情境下信任与不信任的二元关系;并以信任双因素为核心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客源群体对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的决策影响过程;在质性和量化研究基础上,得到了基于人-地信任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以期为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文章围绕以上主题内容,分为理论基础、质性扎根、量化验证及对策研究四大板块,共计八个章节。其中,量化验证过程细分为三个阶段,整体研究过程层层递进,前后呼应。第一,梳理并引入信任双因素理论,构建了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与对策研究的概念框架。立足信任研究发展脉络,厘清并完善信任双因素理论;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初步界定了相关变量的概念、维度及阶段;从四个层面分三个阶段构建了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概念模型;同时,结合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现状,分析信任保障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选取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为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运用ROST CM及Nvivo软件进行内容分析及扎根分析,从客源视角得到信任与不信任的内涵、维度(信任:能力、正直、善意;不信任:恶意、不可靠、不可测)及5个感知要素;从目的地服务管理视角得到信任与不信任的来源、信任保障机制的17个基本构成及保障措施内容,初步构建基于人-地关系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的内容框架和过程。第三,基于质性研究结果,补充并完善相关变量,得到完整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影响模型;分阶段进行假设检验,细化各变量的问项来源;以案例地为核心区开展问卷预试,优化变量问项;开展正式问卷调研,通过统计学分析优化变量构面;分三个阶段得到验证结果:(1)信任与不信任相互独立、共存且不同,且个体差异普遍存在,我国医疗旅游目标群体中多为“盲目信任”、“盲目怀疑”及“有限信任者”;(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的维度中,正直及不可测对于信任和不信任的影响显着性相比其他较弱;信任双因素对旅游意向有影响,且信任起正向主导作用;(3)认知显着影响信任双因素;影响认知的五个感知要素中,管理保障、环境因素及设施与服务质量相关性较高,且环境因素、价格成本以及声誉形象对认知影响显着。第四,综合质性和实证研究结果,基于我国目前初级发展阶段,得到了基于决策过程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内容,即基于环境服务质量提升、基于价格成本改善、基于声誉形象优化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并从信任双因素出发,对照增强信任、减小不信任,提出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的具体建议。总体上,本文较好地完成了相关研究内容,成功地将信任双因素理论应用到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中,构建了基于决策过程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为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在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情境下,厘清并验证了信任双因素理论,完善了信任双因素理论验证的研究体系;(2)构建完整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体系,拓宽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应用研究范畴;(3)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形成了完整的验证方法思路;(4)聚焦人-地多方参与者视角,丰富了医疗旅游相关研究方法。在理论贡献上:(1)从信任理论出发,健全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体系;(2)填补了不信任维度差异化划分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内容;(3)梳理完善了医疗旅游研究概念,拓展了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研究体系。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也为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的优化提出了实践启示,为医疗旅游先行区经验推广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总结研究局限的同时为未来研究提出了方向。

郭昌滨[3](2021)在《基于旅游者权益保护视角的《旅游法》实施效果调查研究 ——以温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正式实施时间为2013年10月1日,第一次通过法律立法的形式去规范旅游市场,以法律条文具体规定旅游者权益保护,在法制保障和制度支持层面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第1次修正,后于2018年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2次修正。《旅游法》正式实施以来已近七年,距离第二次修正也已两年有余,是否给旅游市场带来了预期变化?在《旅游法》实施后,以旅游者的特有视角来看旅游法实施的效果如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以旅游者的角度,通过访谈结合调查问卷以及SPSS分析研究方法,对《旅游法》实施后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从旅游者权益保护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笔者通过前期个别访谈和访问政府公开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温州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对温州旅游的发展困境和旅游法在温州的实施情况做初步的统计和分析。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的具体选项,主要从对旅游法了解程度、旅游合同签订情况、旅游体验是否提升(旅游乱象有否改善、接受旅游涨价的程度大小、出行计划是否改变)、旅游者权益保护(投诉、诉讼)等几个方面调查了解《旅游法》具体的实施效果,试图通过被调查者对旅游法实施后温州地区旅游者权益保护情况评价进行数据分析,为旅游者权益保护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以往学者对于旅游法实施的影响或站在政府的立法角度、执法部门的执法角度、旅行社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守法角度、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或旅游者权益保护角度进行单一研究,或将旅行社、酒店、导游、旅游者等旅游行业相关群体和人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本文在对学者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予以学习借鉴,以旅游者感知视角对《旅游法》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如何对旅游者进行权益保护。本次问卷收集数据主要采用问卷星的网络答卷业务,通过微信推送至不同的行业群里,精准对接了潜在目标访问群体,保证了基础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在一定区间。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前言,论文写作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包括旅游者、旅游者权益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及思路等。第二部分温州地区旅游发展现状,温州旅游的发展困境及基于旅游者权益保护视角的旅游法温州地区实施情况调查:第三部分为根据第二部分的调查情况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案及选项内容,做好调查问卷的发放及收集工作。第四部分为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内容进行描述和SPSS分析,包括数据的频数、描述、信度、效度、因子、相关、回归、方差分析及分析结论。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建议及研究不足。对本文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在提升旅游法实施效果方面提供建议并分析本文研究不足之处,以期对后续旅游者权益保护研究提供思路。调查问卷结果反映《旅游法》实施后,旅游者权益保护意识有所提高,选择和公平交易权、救助和求偿权、知情权等权益保障力度有所提升,旅游中的体验感知有所增长,但旅游法实施效果的有限性影响了旅游者满意度的提升。

童瑶[4](2021)在《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随着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跨境旅游、出国留学和就医等国际旅行发展迅速。旅行服务贸易的兴起,使得其统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重视。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收支和国际头寸手册(第六版)》对旅行服务贸易的概念、分类标准和计算口径进行了规定,为各国的统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基础。而我国由于缺乏统一具体的统计方式,导致旅行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较为落后,不能为政府发展旅行服务贸易提供有效信息。在此背景之下,如何规范旅行服务贸易统计成为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为规范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效率,解决现行方法中存在的统计对象覆盖不全面和旅客花费统计偏高等问题;同时进一步了解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发展情况,为完善相关统计管理系统提供坚实基础,促进其稳健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首先对旅行服务贸易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准确区分了旅行与旅游服务贸易统计的界限;再结合云南省沿边特点,形成了以专项调查为基础,结合有关部门行政统计资料等多种数据源进行综合测算的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体系,为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额的测算奠定基础。本体系将旅行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两个方向按照旅行目的的不同分为一般私人旅行、商务旅行、边民旅行、教育相关旅行和医疗相关旅行五类,依托的载体分别是游客(包含一般私人旅客和商务旅客)、边民(居住在本省沿国界线一侧的二十公里区域内的常住人口)、教育相关旅客以及医疗相关旅客四种。为了获取各类旅客花费测算相关参数,本研究开展了5个专项调查。主要选取了4个机场口岸以及3个边境口岸,分别对出入境旅客及边民进行花费调查;再补充以高校、留学教育机构和医院开展的教育及医疗相关旅行者花费调查。根据调查得到人均花费和各类旅客比例,再以当年口岸出入境流量作为权重进行加权算术平均,用样本值估计推算整个云南省出入境旅客的人均花费和各类旅客的比例参数,结合有关行政部门提供的出入境旅客总数,按照公式“人均天花费×人均停留天数×旅客总人数”,即可计算出每一类旅客的总花费。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额则为出入境游客、边民、教育相关旅客、医疗相关旅客的花费总和。最后,本文将该体系运用于2019年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测算,2019年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738.16亿元,其中出口555.51亿元,进口182.65亿元。对旅行服务贸易的研究除了有助于推进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工作的常态化运行,还可以为本省旅行服务贸易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本体系不仅弥补了我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方面的不足,还为沿边省份开展相关统计测算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属于国内首次比较完整,且具有明确目标的旅行服务贸易研究。但毕竟旅行服务贸易的统计是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工作,不仅要加强商务厅、统计局、边检、教育厅、卫健委等部门间的交流,还要加强旅行社、留学教育机构等相关企业的合作,以此形成数据共享与互换,才能更加完善地构建本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实现更加准确、有效的数据统计及旅行服务贸易发展分析。在实际应用方面,受到新冠肺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基础数据缺失和样本估算总体的误差,导致最终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但仍受到相关部门及专家的合理认可,对有关部门了解旅行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艾赣锋[5](2021)在《弥勒市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国内出行的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旅游目的地逐渐陷入过渡竞争局面。一个有吸引力、有竞争力、极具差异化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出行前的旅游活动计划、游客出行过程中的满意度评估、游客旅游活动结束的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塑造适宜优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有效规避同质竞争者、帮助旅游目的地开拓市场和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扎根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再此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以及目的地营销组织进行阐述及再定义。结合主体间性理论,探讨目的地的营销组织作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导主体和游客作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动主体的“双主体”、“主导主体—主动主体”以及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并辅以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第三章分析弥勒市旅游发展现状,系统阐述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及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将游客和目的地营销组织作为主动主体和主导主体,进行网络游记和投射形象资料的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并结合相应的情感编码得到感知整体形象和投射整体形象。第六章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的编码频率、编码频率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进行分析,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法对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编码的内部结构及稳定性进行探索,结合Python生成的词图云进行弥勒市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的各级编码内容分析,结合实地访谈所获得的内容,探索弥勒市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存在的异同,并阐述异同存在的原因。第七章结合前文研究内容得出本研究结论,并提出弥勒市旅游感知和投射形象匹配路径优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在感知形象方面得到15个副范畴和4个主范畴,并结合情感编码总结归纳出弥勒市感知整体形象为休闲度假城市、美食城市、网红打卡城市、接待服务良好的城市、独特的建筑景观、少数民族文化浓厚以及需完善的市内交通系统;在投射形象方面得到14个副范畴和5个主范畴,并结合情感编码总结归纳出弥勒市投射整体形象为理想的休闲养生城市、美食城市、网红打卡城市、宜居宜游的环境城市、独特的建筑景观、浓厚的人文气息以及秀美的自然景观。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导主体和主动主体的总体内容表达具有相似性,具体内容表达存在差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过程是目的地营销组织作为主导主体与游客作为主动主体的信息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主导主体和主动主体的总体内容表达是相似的,具体内容表达存在一定差异。3.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导主体和主动主体的内容结构具有异同性。目的地营销组织和游客都是作为主体存在的,均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集合,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且两者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投射和感知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履行不同的责任,因此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导主体与主动主体的内容结构具有异同性。4.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存在统一性,因为主导主体具有引导性,主动主体具有趋近性。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主导主体和主动主体在双向互动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在互动过程中,作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导主体具有引导性,引导主动主体与之达成共识,作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动主体具有趋近性,使之表达的感知形象不断接近投射形象。5.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存在差异性,具有其必然性和非必然性。弥勒市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差异存在的必然性主要为目的地营销组织与游客角色定位存在差异性和旅游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滞后性。非必然性包括弥勒市旅游目的地特殊的景区空间分布、信息宣传渠道与信息获取渠道不一致、弥勒市旅游产品开发不到位。

郭子豪[6](2021)在《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及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南省自1988年创建之初就是国家级的改革特区,及至2009年,国务院进一步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海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旅游业战略地位,它的每一次探索都可以对全国各个城市发展旅游业提供宝贵的经验。随着《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0)的颁布,如何更好地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个目标持续地谋划、持续地发展,成为具有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海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采用SWOT战略分析法,分析了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遇到的瓶颈问题;通过引入“自下而上”营销理论和“旅游IP”理论,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度假模式的对策,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探索,确定了将海南国际旅游岛作为一个旅游IP整体进行研究的思路。全文共分五章:第1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等内容;第2章—海南岛旅游业发展概况,主要对海南岛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海南岛旅游业态情况进行了分析;第3章—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理念与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了海南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旅游的开发理念与目标,并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第4章—海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与营销对策;第5章—结论与展望,主要包括结论、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等三部分内容。通过分析论证,本研究有如下发现:1.海南国际旅游岛现阶段建设,存在由“政府战略”与“企业短期发展”矛盾所产生的“未能集中提升竞争能力”这一问题;2.可以通过引入旅游IP和“自下而上”营销理论,尝试破解“未能集中提升竞争能力”这一问题。总之,本研究尝试运用IP营销理论来分析现有海岛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全域旅游的开发、整合与拓展,以为我国海岛旅游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汪维杨[7](2021)在《UE公司出境游购物退税服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境旅游也随之蓬勃发展,境外购物增多,促进了离境退税业务的增加。结合出境目的地国家相关离境退税政策,离境时游客可以申请购物消费金额部分比例的税金返还,但现行的购物退税流程均通过传统渠道线下办理纸质退税,流程繁琐且漫长,面临语言沟通不便(填写退税单)、排队时间长(海关盖章、领取税金)、退税进度缓慢且不透明、高额服务费和货币转换费等痛点,约30%的游客放弃退税,导致退税外汇损失。UE公司便在这样背景下建立起来,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UE公司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成为UE公司未来发展思考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开展本研究。本文在对UE公司退税服务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宏微观环境分析,利用SWOT分析对其目前优劣势及机会威胁进行总结归纳,并通过STP的分析提出了其营销策略优化方案,结合营销组合理论从差异化离境购物退税服务的提供、弹性价格的制定、销售渠道的拓宽以及品牌推广的社交新媒体化等组合多向互动来开展营销组合策略优化,最后结合其营销策略实施的需要,提出相关保障措施。本文对于UE公司退税服务营销策略研究,不仅丰富了退税服务营销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而且针对UE公司设计了具体的营销优化策略与实施方案,在提高UE公司营销水平的基础上,能够为相关同业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更好的为出境旅游消费者提供服务。

左冰,谢梅[8](2021)在《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旅游需求与消费影响研究——基于旅行与免税商品联合购买模型》文中研究说明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是促进消费内循环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交融的一项战略性税收工具,也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岛的重要支持政策。科学评估离岛免税政策对旅游需求及旅游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和政策性价值。文章建立了旅行与免税商品联合购买模型,通过分析指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免税购物政策推动旅游市场发展的有效性取决于目的地单次旅行价格、免税购物配额限制、消费者实际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及免税品品类和数量。研究继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测度了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三亚市和海口市旅游消费和旅游需求增长的净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海南由于旅行价格较高,离岛免税政策实施初期免税额较低,并没有起到激发额外旅游需求的作用。但免税购物带来的收入效应促进了人均旅游消费的增加,提高了海南旅游总收入水平。免税购物政策具有维护国内外经贸往来和经济循环的助推器作用,其效应不仅取决于先行政策本身,也取决于目的地的具体情景及后继政府营造的消费环境。

张洪,方文杰,丁娟,陶柳延[9](2021)在《国内旅游购物研究基本特征、主题脉络与发展进程——综合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指出基于知识图谱法及可视化工具,综合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国内旅游购物研究领域发文分布、合作网络、主题脉络与发展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旅游购物研究在年度发文量、作者数量、机构数量及关键词共现数量上均表现出"先递增,后趋于平稳"的特点;该领域研究作者和机构众多,地域分布广泛,但仍缺少领军人物与紧密的学术合作网络;该领域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了旅游商品、旅游购物、政策与法规、市场与经济、企业与管理五大主题,按照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商品导向阶段、市场开发阶段、旅游发展阶段和政策引导阶段。

李朝军[10](2021)在《海南建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优势、挑战和路径——基于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细则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细则的落地能够推动海南形成一体化国际便利购物环境,提高我国国际旅游消费行业的服务水平,吸引境外消费者到海南旅游购物。通过深入分析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细则可以发现,新政的实施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向海南岛内旅游,积极引导国内消费回流,扩大内需,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通过增加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实现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目标。为实现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目标,应从免税企业战略运营层面和政府调控层面入手,将海南打造成全球旅客为之向往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

二、我国国际旅游购物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国际旅游购物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文旅融合促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1.1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背景
    1.2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与要求
    1.3 文旅融合在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文旅融合促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3 需要面对的八对关系
    3.1 城市旅游与城市休闲的关系
    3.2 工业城市与旅游城市的关系
    3.3“小旅游”与“大旅游”的关系
    3.4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关系
    3.5 基本旅游消费与非基本旅游消费的关系
    3.6 津城与滨城的关系
    3.7 日间旅游消费与夜间旅游消费的关系
    3.8 市区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4 文旅融合促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4.1 坚持四个旅游化发展
        4.1.1 消费要素的旅游化
        4.1.2 消费空间的旅游化
        4.1.3 消费产业的旅游化
        4.1.4 消费管理的旅游化
    4.2 实施十大建设工程
        4.2.1 实施智慧旅游名城工程
        4.2.2 实施美食旅游名市工程
        4.2.3 实施医疗康养旅游工程
        4.2.4 实施“津夜美”休闲体验工程
        4.2.5 实施自由购物天堂工程
        4.2.6 实施优质会展旅游工程
        4.2.7 实施知名研学旅游工程
        4.2.8 实施滨海亲水度假工程
        4.2.9 实施文化乡村旅游振兴工程
        4.2.1 0 实施国际旅游集群打造工程
    4.3 构建四大保障体系
        4.3.1 加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4.3.2 培育市场主体激发消费供给潜力
        4.3.3 加强休闲教育和赋能消费措施系统化
        4.3.4 推进制度创新为新消费成长助力

(2)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1.1 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及其全球发展
        1.1.1.2 国内医疗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1.1.1.3 我国医疗旅游发展存在信任困境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2.1 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
        1.4.2.2 观察访谈与扎根分析
        1.4.2.3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理论创新
        1.5.1.1 厘清并完善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体系
        1.5.1.2 拓宽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应用研究范围
        1.5.2 方法创新
        1.5.2.1 丰富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方法
        1.5.2.2 创新聚焦人-地多方参与者视角
第2章 信任双因素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信任双因素理论相关研究
        2.1.1 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发展
        2.1.1.1 信任概念的发展
        2.1.1.2 不信任概念的产生
        2.1.1.3 信任与不信任的关系
        (1)信任单因素理论
        (2)信任双因素理论
        (3)信任单因素与双因素的争议
        2.1.2 信任双因素理论在其它学科的应用
        2.1.2.1 信任双因素理论演进:信任与不信任独立不同且共存
        2.1.2.2 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多学科验证
        2.1.3 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2 信任双因素理论在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2.2.1 医疗旅游的概念及类型
        2.2.1.1 医疗旅游的概念
        2.2.1.2 医疗旅游的类型划分
        2.2.2 医疗旅游目的地及其研究
        2.2.2.1 国内外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
        2.2.2.2 国内外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现状
        2.2.3 信任双因素理论对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的价值
    2.3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变量的界定
        2.3.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的界定
        2.3.1.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的概念
        (1)旅游目的地信任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
        2.3.1.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的维度
        2.3.2 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变量的界定
        2.3.2.1 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的产生
        2.3.2.2 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变量的维度
        2.3.3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形成机理及阶段
        2.3.3.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形成机理
        2.3.3.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的阶段
    2.4 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
        2.4.1 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的前置影响因素
        2.4.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2.4.2.1 信任双因素变量对行为意向的影响
        2.4.2.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1)旅游意向的概念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2.5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相关研究
    2.6 基于信任双因素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设计
        2.6.1 案例地选取
        2.6.2 阶段研究内容及研究概念模型
        2.6.2.1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及信任保障质性研究
        2.6.2.2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模型构建(概念模型)
        2.6.2.3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实证研究(三阶段初始模型)
        (1)阶段一: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关系验证
        (2)阶段二: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多维度验证及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3)阶段三: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前置影响过程
        2.6.2.4 基于决策结果的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
第3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及保障质性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资料搜集
        3.1.2 访谈提纲
        3.1.3 访谈样本数据
    3.2 内容分析
    3.3 扎根分析
        3.3.1 编码流程与方法
        3.3.2 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编码与分析
        3.3.2.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维度编码
        (1)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共存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维度编码
        (3)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变量维度编码
        3.3.2.2 医疗旅游目的地感知要素编码
        3.3.2.3 医疗旅游目的地个体感知差异分析
        (1)个体信任阶段差异
        (2)个体信任类型差异
        (3)个体情感状态差异
        3.3.3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编码与分析
        3.3.3.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来源编码
        (1)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来源
        (2)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来源
        3.3.3.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机制与措施编码
        (1)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机制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措施
    3.4 质性研究小结
第4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模型假设与前测
    4.1 验证模型与研究假设
        4.1.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关系的假设检验
        4.1.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多维性验证及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4.1.3 医疗旅游目的地要素感知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4.2 变量测度与问卷设计
        4.2.1 变量测度
        4.2.2 问卷设计
    4.3 前测问卷与修订
        4.3.1 前测问卷调研
        4.3.2 前测问卷量表净化
        4.3.2.1 前测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2 前测问卷量表信度检验
        4.3.2.3 前测问卷效度检验
        (1)阶段一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2)阶段二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3)阶段三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4.3.2.4 前测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第5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正式问卷分析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调查对象选取
        5.1.2 正式调查过程
        5.1.3 调查样本筛选
    5.2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5.3 正式问卷描述性统计
    5.4 正式样本信效度检验
        5.4.1 阶段一信效度检验
        5.4.1.1 阶段一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5.4.1.2 阶段一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5.4.2 阶段二信效度检验
        5.4.2.1 阶段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5.4.2.2 阶段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5.4.3 阶段三信效度检验
        5.4.3.1 阶段三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5.4.3.2 阶段三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第6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假设检验结果
    6.1 阶段一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6.1.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的关系验证
        6.1.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的个体差异分析结果
        6.1.2.1 个体统计学特征差异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6.1.2.2 个体所处信任阶段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6.1.2.3 个体信任类型差异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6.1.2.4 个体情感状态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6.2 阶段二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6.3 阶段三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6.3.1 阶段三假设检验结果
        6.3.2 阶段三研究的二阶模型结果
    6.4 研究小结
第7章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
    7.1 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保障体系现状
        7.1.1 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特征
        7.1.2 医疗旅游目的地行政管理现状
        7.1.2.1 行政管理职责划分
        7.1.2.2 相关政策创新管理
        7.1.2.3 项目准入审查管理
        7.1.3 医疗旅游线上线下体验流程及模式
        7.1.3.1 会员制医疗旅游平台管理流程
        7.1.3.2 一般游客医疗旅游体验模式
    7.2 基于决策过程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
        7.2.1 基于优化环境服务质量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
        7.2.1.1 标准化
        7.2.1.2 个性化
        7.2.1.3 规范化
        7.2.1.4 家庭化
        7.2.2 基于改善价格成本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
        7.2.2.1 价格透明制
        7.2.2.2 实时预约制
        7.2.3 基于增强声誉形象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
        7.2.3.1 第三方机构认证
        7.2.3.2 会员信用等级认证
    7.3 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建议
        7.3.1 强化目的地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医疗配套与康养环境
        7.3.2 凸显目的地服务情感善意,构建医疗旅游“4H”服务模式
        7.3.3 确保目的地政策监管可靠,完善医疗与旅游组织协调机制
        7.3.4 扩大口碑影响及追踪反馈,弱化目的地体验负面评价
        7.3.5 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补齐目的地服务能力短板
        7.3.6 优化机构评级及行业认证,减小目的地旅游风险预测
第8章 本文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过程与特征
        8.1.2 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及其信任保障
    8.2 理论贡献
        8.2.1 健全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体系
        8.2.2 完善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内容
        8.2.3 拓展了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研究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局限性
        8.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1 医疗旅游服务人员访谈提纲(半结构)
    附2 医疗旅游体验群体(会员)访谈提纲(半结构)
    附3 一般游客访谈提纲(开放式+半结构)
    附4 相关从业及行政工作人员访谈提纲(开放式+半结构)
    附5 调查问卷
读博期间主要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旅游者权益保护视角的《旅游法》实施效果调查研究 ——以温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
        (一)《旅游法》简介和立法研究
        (二)旅游者界定
        (三)旅游者权益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旅游者权益保护立法研究现状
        (二)国内旅游者权益保护影响研究现状
        (三)研究综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法
        (三)定量研究法
    六、研究思路
第二章 温州旅游及《旅游法》实施情况调查
    一、温州旅游概况
        (一)旅游发展态势强劲
        (二)文旅营销形成声势
    二、温州旅游的困境
        (一)国际入境旅游增长乏力
        (二)区位与交通劣势明显
        (三)国内旅游客源地吸引不足
        (四)省内旅游目的地品牌不足
    三、旅游法在温州实施情况
        (一)旅游法实施总体情况较好
        (二)旅游法实施后问题依然突出
第三章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一)问卷设计
        (二)权益保护主要内容
        (三)变量度量
    二、问卷发放和收集
第四章 数据实证研究
    一、频数和描述性分析
    二、因子分析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一)权益保护和旅游体验变化情况的信度分析
        (二)权益保护感知模型效度分析
    四、相关分析
    五、回归分析
    六、方差分析
    七、分析结论
第五章 、结论、建议和研究不足
    一、结论
        (一)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规范作用
        (二)使旅游者的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护
        (三)对旅游经营者及从业群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建议
        (一)构建旅游者保护体系,实现法律实效
        (二)树立旅游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做到依法维权
        (三)围绕需求做到行业良性竞争,减少旅游纠纷
        (四)强化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打造中国特色红
    三、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旅游法》实施对旅游者的影响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修订建议)
致谢

(4)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研究
        二、旅游服务贸易统计研究
        三、旅行服务贸易统计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第一节 旅行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一、国际服务贸易
        二、旅游服务贸易
        三、旅行服务贸易
        四、旅行服务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的差异
    第二节 旅行服务贸易统计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构建
    第一节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特点
    第二节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一、统计原则
        二、统计分类
        三、统计对象与载体
        四、统计范围
        五、统计方式
    第三节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思路
        一、旅行服务贸易出口额测算思路
        二、旅行服务贸易进口额测算思路
第四章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预处理
    第二节 旅客特征描述分析
        一、游客特征描述
        二、边民特征描述
        三、教育相关旅客特征描述
        四、医疗相关旅客特征描述
    第三节 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参数估计
        一、旅游出口分析
        二、旅游进口分析
        三、边民旅行出口分析
        四、边民旅行进口分析
        五、教育相关旅行出口分析
        六、教育相关旅行进口分析
        七、医疗相关旅行出口分析
        八、医疗相关旅行进口分析
    第四节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测算
        一、旅行服务贸易出口额测算
        二、旅行服务贸易进口额测算
        三、2019 年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统计抽样调查方案
    附录 B 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5)弥勒市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我国旅游业寻求高质量发展路径
        二、旅游目的地发展已进入形象驱动阶段
        三、互联网成为旅游形象传播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二、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研究
        三、扎根理论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
        二、目的地营销组织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信息加工理论
        二、“认知—情感”理论
        三、主体间性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弥勒市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资料收集
        二、研究分析主要步骤
第四章 弥勒市旅游感知形象分析
    第一节 认知形象分析
        一、感知形象开放式编码
        二、感知形象主轴式编码
        三、感知形象选择式编码
        四、认知形象总结
    第二节 感知形象的情感分析
        一、感知形象的情感编码过程
        二、感知形象的情感分析结果
        三、感知形象的情感关联分析
    第三节 整体感知形象分析
        一、感知形象归纳过程
        二、感知整体形象结果
    第四节 感知形象总结
第五章 弥勒市旅游投射形象分析
    第一节 投射形象分析
        一、投射形象开放式编码
        二、投射形象主轴式编码
        三、投射形象选择式编码
    第二节 投射形象的情感分析
        一、投射形象的情感编码过程
        二、投射形象的情感编码结果
    第三节 整体投射形象分析
        一、投射整体形象归纳过程
        二、投射整体形象归纳结果
    第四节 投射形象总结
第六章 弥勒旅游感知和投射形象对比分析
    第一节 弥勒市感知和投射形象结构性对比分析
        一、编码特征分析
        二、形象编码的多维尺度分析
    第二节 弥勒市感知和投射形象内容对比分析
        一、感知与投射形象内容对比分析
        二、感知与投射形象构成对比分析
        三、感知与投射形象情感对比分析
        四、感知与投射形象整体对比分析
    第三节 弥勒市旅游感知和投射形象异同原因分析
        一、弥勒市旅游感知和投射形象统一性原因分析
        二、弥勒市旅游感知和投射形象差异性原因分析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讨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弥勒市旅游感知、投射形象匹配路径讨论
        一、目的地政府及下属机构
        二、商业公司
        三、景区景点营业群体
        四、当地居民
    第三节 主要创新之处
        一、引用哲学范畴下的主体间性理论
        二、完善目的地营销组织概念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游客网络游记汇总表(部分)
    附录2:目的地营销组织投射形象资料汇总表(部分)
    附录3:关于游客的访谈提纲
    附录4:关于目的地营销组织的访谈提纲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6)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及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海岛旅游的案例研究
        二、休闲度假旅游的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
        一、全域旅游
        二、休闲度假旅游
        三、国际旅游岛
    第四节 相关理论
        一、旅游IP理论
        二、“自下而上”营销理论
    第五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南岛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海南岛发展沿革及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概况
        二、人文资源概况
        三、各市县分布情况
    第二节 海南岛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第三节 海南岛旅游业态分析
        一、观光娱乐
        二、餐饮住宿
        三、旅行社
        四、购物经营
第三章 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理念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理念与目标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背景
        二、开发理念与战略定位
        三、国际旅游岛的形象建构
    第二节 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因素
        二、劣势因素
        三、机会分析
        四、威胁分析
        五、SWOT分析矩阵
第四章 海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与营销对策
    第一节 海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当前的发展困境分析
        二、利用“自下而上”理论确定营销战术
        三、利用旅游IP理论确定营销策略
    第二节 海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及营销策略
        一、产品对策
        二、服务对策
        三、创新对策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7)UE公司出境游购物退税服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市场营销理论
    2.2 服务营销理论
    2.3 数据库营销理论
第3章 UE公司退税服务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UE公司概况与发展现状
        3.1.1 UE公司概况
        3.1.2 UE公司发展现状
    3.2 UE公司退税服务营销现状
        3.2.1 产品现状
        3.2.2 价格现状
        3.2.3 渠道现状
        3.2.4 品牌现状
    3.3 UE公司退税服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3.3.1 产品同质化导致同业竞争加剧
        3.3.2 固化定价模式丧失竞争优势
        3.3.3 渠道单一化导致市场占有率低
        3.3.4 品牌模糊化导致顾客识别度低
第4章 UE公司退税服务营销战略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微观环境分析
        4.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4.2.2 客户议价能力
        4.2.3 新进入者威胁
        4.2.4 替代品威胁
        4.2.5 同业竞争者
    4.3 SWOT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会分析
        4.3.4 威胁分析
        4.3.5 小结
第5章 UE公司退税服务营销策略优化
    5.1 STP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1.4 小结
    5.2 营销策略优化
        5.2.1 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产品策略
        5.2.2 弹性的阶梯式价格策略
        5.2.3 多样化拓宽式的渠道策略
        5.2.4 社群新媒体为载体的品牌策略
第6章 UE公司退税服务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6.1 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
    6.2 建立完善资金保障体系
    6.3 建立退税服务风险防范机制
第7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国内旅游购物研究基本特征、主题脉络与发展进程——综合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2.研究方法
二、国内旅游购物研究的基本特征
    1. 国内旅游购物研究的时间分布
    2.国内旅游购物核心作者及合作分析
    3.研究机构及合作关系分析
三、国内旅游购物研究的主题脉络
    1.旅游商品
    2.旅游购物
    3.政策与法规
    4.市场与经济
    5.企业与管理
四、国内旅游购物研究的发展进程
    1.商品导向阶段(1991-1999年)
    2.市场开发阶段(2000-2005年)
    3.旅游发展阶段(2006-2011年)
    4.政策引导阶段(2012-2018年)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未来展望

(10)海南建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优势、挑战和路径——基于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细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离岛细则指明了海南的发展方向
二、离岛细则奠定了海南建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根基
    (一)依托于自贸港政策优势,推动服贸业发展
    (二)助力消费回流,构建国家经济“双循环”的格局
    (三)免税业和旅游业相融合,加速释放政策红利
三、推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挑战
    (一)缺乏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经验
    (二)整体环境缺乏国际吸引力和国际竞争优势
    (三)免税牌照颁发准入标准高,缺乏竞争格局
四、推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路径
    (一)免税企业层面
        1. 实现消费升级,推动消费回流。
        2. 供应链升级,增加经济循环动力。
    (二)政府调控层面
        1. 坚持免税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形成经济双循环格局。
        2. 重新构建产业格局,拉动消费回流。
        3. 提高服务业水平,构建国际化旅游消费环境。

四、我国国际旅游购物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旅融合促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研究[J]. 徐虹.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2(01)
  • [2]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D]. 叶洋洋. 浙江工商大学, 2021(11)
  • [3]基于旅游者权益保护视角的《旅游法》实施效果调查研究 ——以温州市为例[D]. 郭昌滨.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方法研究及应用[D]. 童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弥勒市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对比研究[D]. 艾赣锋.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及营销策略研究[D]. 郭子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UE公司出境游购物退税服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汪维杨.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8]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旅游需求与消费影响研究——基于旅行与免税商品联合购买模型[J]. 左冰,谢梅. 旅游科学, 2021(02)
  • [9]国内旅游购物研究基本特征、主题脉络与发展进程——综合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J]. 张洪,方文杰,丁娟,陶柳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10]海南建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优势、挑战和路径——基于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细则分析[J]. 李朝军. 对外经贸实务, 2021(02)

标签:;  ;  ;  ;  ;  

我国国际旅游购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