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于良楠,李炎[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元,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对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冲击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使得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迎来新的挑战。如何协调处理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是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面临的重大课题。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当正视民族文化变迁及其传承、创新,重塑新时期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推进民族地区"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激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新时期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

杨琰[2](2021)在《丽江古城纳西族歌舞“热美磋”保护和创意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美磋”是我国纳西族传统歌舞通常俗称"热热磋"或"窝热热"是纳西族原始歌舞的活化石。作为纳西族的丧葬性质的舞蹈,参与的人员多中老年男子早期去只在丧葬仪式和祭祀的期间演出,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变迁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自娱性的传统民族和地方性的民间音乐和歌舞,它的形态和风格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今“热美磋”不再单纯的是一种丧葬的舞蹈,而是成为了一种可以提供社会大众娱乐的传统民族和地方性的民间舞蹈。纳西族歌舞“热美磋”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资源,它不同于其他仅具有物质属性的资源,它的特点是物质和精神资源的统一性,因而这种文化和精神资源要通过善加充分利用,合理地进行开发才能做到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现如今随着社会变迁,大部分纳西族地区丧葬习俗的改变和领唱的老东巴、老歌手逐年递减,东巴经书流失严重、经典匮乏、舞蹈保护和传承经费匮乏等原因导致“热美磋”的传播与传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文化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纳西族歌舞“热美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人们通过运用它来创造并延续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某种特殊适应形态,产生了诸多的智慧。长期以来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和谐运行,协调处理好人和人、人和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具有重大的历史现实意义。因此,对基于丽江民族古城区和纳西民族歌舞的文化生态资源保护进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联合研究和文化创意综合性产业开发联合研究势在必行。对丽江古城纳西歌舞“热美磋”的资源进行保护和创意性的开发研究势在必行。

臧璐[3](2021)在《当代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潘力维[4](2021)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舞剧是我国民族舞剧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却很少被理论界所重视,对其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单一舞剧作品的形态分析与文化特征表达方面,是对现象的揭示或对创作生态的分析,而缺乏创作审美上的理论解释与归纳。本论文在对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注重的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既要从社会因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环境,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探讨人民个体与民族整体、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纵观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题材内容上往往集中在民间传说、抗争外敌与现实命运三个方面。分别展现着对各族人民共有品质的讴歌、中华民族在共御外敌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逐步牢铸。在创作初期,少数民族舞剧往往通过各族人民共创、共建新中国的“一体化”叙事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归属。近年来,少数民族舞剧开始突破以往图解政策的刻板叙事与对少数民族风情的猎奇式解读,开启了现实关怀、真情实感的共同体叙事。在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过程中,实现从节律性民族舞蹈向旋律性舞剧语言的转换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将主干动作转化为舞剧的主题动机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舞蹈语言的改造应当把握相应的“度”,以促进其表意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而在形态上,近年来各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热情越发高涨,除了以蒙古族、彝族为代表的既具现实性、又受市场欢迎的舞剧创作,多个民族也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助推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形态多样化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拓展了我国民族舞剧的风格多样化。少数民族舞剧从创生伊始就对传播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复杂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舞剧需要更为尊重文化共性、通过更为符合舞剧本质的“共同体叙事”,以自觉自信的创作态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刘天明[5](2021)在《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丽江洞经音乐是云南丽江的纳西族传统音乐。它大多流传于纳西族聚居区域,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和不断的发展,从最早的道教音乐逐步向纯粹的审美形态变迁,并逐步成为丽江纳西族的文化标志。丽江洞经音乐并非丽江纳西族的本土艺术,其大致在明清年间从中原地区传入了云南丽江。早期它是道教音乐,融合谈、诵等道教仪式性,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宗教信仰价值的艺术形式。随着云南丽江地区改土归流的完成和科举制的发展,丽江洞经音乐逐步成为吸引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艺术形式,并逐步得到丽江地区高雅艺术审美群体的认同,使它从宗教性传播语境向现实语境变迁。音乐是一种艺术性的社会表达和主体表达方式,它用高度艺术性和凝练性的方式诠释了历史发展进程、时代信仰和社会性审美。丽江洞经音乐作为以音乐形态承载丽江历史和社会风俗的存在,其对丽江地区历史的演进和社会架构的流变具有高度的诠释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深度推进使得丽江洞经音乐对道教信仰的表达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融合儒家思想的内核与佛教的外在表达形态,兼具高度道教信仰性质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而随着辛亥革命的推进及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丽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影响下,丽江洞经音乐进一步成为当下时代语境的艺术性表达,也成为具有高度民族审美性与民俗审美性、高度整合时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本文在写作中运用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田野调查分析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及文献分析法等等,进行了基于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变化发展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第一部分描述了丽江洞经音乐总体状况及特征,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结合丽江洞经声乐器乐类型、群众基础、格律音韵、宗教属性及传播媒介等进行论述,分别从其对传统经腔及曲式的传承性、对“调音曲”的传承与保留、对传统工尺谱的保留与使用等方面进行特征概述。本体研究中也探索了丽江洞经音乐民俗学的源流,针对它从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明嘉靖年间传入等不同的缘起说法进行基于史料的辩证分析,并针对道教科仪的起源传统、中原仪式音乐的形式、古代中原的传承方式等进行归纳和辨析,同时结合《丽江府志略》《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永保平安》等文本论着进行源流分析。第二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部分。通过进行入户走访调查、代表人物走访和组织表演观摩,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管乐、弦乐和打击乐等各类乐器的使用状况进行概括和探索。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丽江洞经音乐表演者在对工尺谱的传承上所呈现的高度历史延续性和传统保留性,使得丽江洞经音乐迥异于一般传统音乐的衍生特征,所以笔者与丽江博物馆洞经音乐研究员木琛老师将调研搜集到的所有古籍工尺谱进行了专业系统的抄写与整理,并融合其即兴特征性美学、演奏融合性美学、节拍、韵律美学以及经腔和曲式美学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笔者对丽江洞经音乐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形态和表演形态等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该部分也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生态刻画,对丽江洞经音乐当代的传承状况和艺术表达状况形成了深刻认识。第三部分研究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的嬗变。着眼于历史与民俗文化审美变迁思路,结合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元代戏剧文化及音乐曲牌等阶段性审美融合代表进行分析,并结合民族聚居与杂居、宗教信仰与宗教融合、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对丽江洞经音乐在历史与民俗文化、美学符号功能等方面的嬗变线索进行了梳理。最后一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该部分对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东巴文化、传播丽江纳西民族精髓、弘扬传统宗教文化、诠释古城文化及非物质文明等功能进行传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归纳,进而结合丽江洞经音乐助力云南丽江民族文化传承,来对丽江洞经音乐在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保留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传统以及促进我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进行概括。最后,提出丽江洞经音乐在保护和发展中融合政府力量、社会性主体力量、传媒力量等多方力量进行发展的路径和逻辑,形成了系统性的丽江纳西族文化传承和保护脉络,这是丽江洞经音乐获得长久发展活力的关键。本文在宏观研究意义方面从文化融合、宗教融合、文化迁徙等角度探究了丽江洞经音乐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对丽江洞经音乐系统性的理解和审美认识,梳理了丽江洞经音乐的音乐文化发展框架,对丽江洞经音乐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融合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基于美学和民俗学的高度确认。本文在微观研究方面的意义和贡献则表现为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本体刻画,对于这种具有高度民族性和民俗性的经典文化景观进行了全方位描述,整合了历史线索及时代线索,进行了基于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全面剖析。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理论创新性在于结合民俗学和美学的分析范式,以全新视角审视丽江洞经音乐,在学科交互的论域下针对丽江纳西族文化形式、宗教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衍生性进行刻画;本文的实践创新则体现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古城文化和东巴文化的宣传保护、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联动协同保护作为提高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与发展水平的探索,探索经典的传统民族文化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行路径。

黄秋红[6](2021)在《基于教育视角的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研究》文中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素有“歌海之乡”之称,歌圩是壮族歌圩文化的载体,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家庭长辈在行为、思想、态度等对晚辈的影响,以及家族活动、传统节日等都是进行歌圩文化传承的过程。本研究基于教育视角,紧扣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来阐述歌圩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与传承价值。本研究选择广西武鸣区内不同村屯的10户家庭作为研究点,采用文献法、深入访谈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家庭中传承主客体、传承内容、传承方式、路径等方面来分析家庭中的歌圩传承现状,调查发现目前家庭中存在传承主体老龄化、文化传承意识淡薄、传承方式简单化、家庭传承政策引导不足、缺乏与学校、社区联系等传承困境。以结构功能理论框架从社会环境变迁、人们对歌圩需求的改变、家庭与学校社区的合作、传承模式来分析歌圩文化传承逐渐衰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传承建议,为其他文化的传承提供借鉴,也为其他民族通过家庭场域传承民歌提供参考,丰富现有壮族歌圩与传承教育的相关研究。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前言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理论基础,概念界定等,从传承目的、内容、方式、场域梳理了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详细介绍了相关理论,并结合歌圩文化的传承构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介绍了歌圩文化对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以及歌圩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和壮族人民的认同价值来进一步阐述传承的意义。第三部分分析了调研点武鸣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当前的传承现状。第四部分针对歌圩文化传承现状,基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对家庭中开展歌圩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所提的内容也是基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框架,从迁移圩场、提高文化传承意识、发挥家庭与学校、社区的联合作用以及保护发展在传承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的传承人这几个方面入手。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群体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信仰等产生共同的认识,是适应社会而产生的,是教育的基础。笔者希望能通过此次论文研究,深入了解不同家庭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态度,说明歌圩文化的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唤起人们对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以及将文化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歌圩文化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校教育打好基础。

崔晓琰[7](2021)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郎尚仪[8](2021)在《冯晓华纪录片创作的民族志描述与阐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的形式越来越丰富,纪录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之一,记录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进步。我国纪录片自产生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欢迎,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讲述方式和呈现形式也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改变。本文选取冯晓华导演的纪录片进行研究,运用的参与观察法从选题取向、拍摄技巧、剪辑手段、呈现方式、影片意义等方面进行描述和阐释。在研究过程中,针对相关的问题对冯晓华进行了采访,根据冯晓华的纪录片创作过程总结出其纪录片对于民族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发现:一、冯晓华在选题时侧重于云南民族文化的讲述,在选题时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并进行了纪录片中纪实性和故事性的讨论。在选题的部分中,使用了“自我”与“他者”的理论阐释冯晓华在选题中“自我”意识的表达和对“他者”文化的表述。二、影片制作的拍摄和剪辑阶段,是“自我”意识输出的阶段,也是民族文化呈现的主要阶段。在进行剪辑时,冯晓华导演对于文化的讲述方式和呈现方式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讲述方式采用多案例讲述和单一文化的深入讲述,文化的呈现方式采用虚构式影像的讲述来论述纪录片的虚构性表意。三、在选题的意向到文化的表达中,冯晓华导演的作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纪录片的教育价值和纪录片创作的新思路三个方面体现出别样的意义。微信、APP等新播放渠道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的新的载体,,冯晓华导演的作品在民族文化的呈现中承担起了传播的责任,为民族文化类的纪录片和纪录片的呈现表达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为同类型纪录片的创作者、鉴赏者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杨明[9](2021)在《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人民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与不懈努力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继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以及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被人遗忘、濒临消亡的危险境地。尤其是广大民族贫困地区,人们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严峻的传承意识淡漠、传承主体缺失、生存土壤消亡等状况。近年来,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许多民族村寨都在开发乡村旅游业,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资源等相互融合,开展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活动,这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展示、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析,既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的体育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振兴,又为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最后,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以云南省弥勒市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民族生态学、民俗学等视角出发,对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起源、项目种类、形态特征、文化内涵、价值功能以及传承与发展状况等进行全面的系统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现存发展状况、面临困境,探析影响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可邑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如何进行科学、有效传承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承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苏蓉[10](2021)在《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布朗族作为施甸县历史最为悠久的土着民族,具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民俗活动等文化资源,尤其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至今,一方面承载了布朗族人民热爱生活、不畏困苦的美好品质,一方面体现了布朗族人民的生存环境,是生产生活的缩影。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视角出发,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甸县布朗族的历史沿革、传统社会习俗与民间体育活动的调查,从文化生态学的自然、社会、人文等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了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找出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施甸县布朗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传统社会习俗“跳会”、“玩灯”、“六月三节”、“祭塞”、“接木龙”等,以及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打跳”、“射弩”、“打磨荡秋”、“打陀螺”等,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质。2.文化生态学角度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三个维度与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来源于生产生活的积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展离不开国家民族文化政策的引导,地方社会制度的影响,教育制度的催化,社会经济方式的演变;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取决于该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内部对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情况。3.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众多,本文主要从传统传承路径和现代传承路径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传统传承路径包括:师徒传承、家庭传承、宗教信仰传承、节庆民俗活动传承;现代传承路径包括:民族体育旅游传承、学校教育传承、社区教育传承、竞技体育传承、网络传播与传承。4.通过从文化生态学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角度对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进行研究,发现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自然环境的变迁导致传承空间异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定位不明确,学校缺乏传承意识和专业师资,社区教育资源供需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缺乏完整的网络传承机制;对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认知不足,传承人老龄化、文化水平低,传承机制不完善,外来文化冲击、“万物有灵”观念淡化。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新语境
    (一)乡村振兴中云南文化保护、传承的复杂性
    (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矛盾性
    (三)多元力量介入下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脆弱性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思考
    (一)正视转型时期的民族文化变迁与其传承、创新、发展
    (二)重塑新时期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文化生态
    (三)推进民族地区“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四)推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五)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六)推动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进程
    (七)激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结 语

(2)丽江古城纳西族歌舞“热美磋”保护和创意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歌舞艺术和文化行业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2)国内对纳西族文化的研究现状
        (3)国内对于“热美磋”的相关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研究
        2.田野调查法
一、丽江古城纳西族舞蹈艺术中的“热美磋”
    (一)丽江古城纳西族歌舞的种类
        1.歌舞
        2.乐舞
        3.表演性舞蹈
        4.宗教性舞蹈
    (二)歌舞艺术中的“热美磋”
二、“热美磋”具有的价值
    (一)审美价值
    (二)教化价值
    (三)族群认同价值
    (四)历史价值
三、“热美磋”的传承与保护
    (一)“热美磋”的传承样式与传承困境
        1.传承样式
        2.传承困境
    (二)“热美磋”的保护路径
四、“热美磋”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的原则和对策
    (一)“热美磋”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1.保存自身原有特色
        2.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3.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4.完善市场管理和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强化对传承人的保护措施
    (二)“热美磋”创意开发的对策
        1.加大对宏观规划、管理与指导的力度,促进“热美磋”开发
        2.加快结构调整,有序推进“热美磋”的创意开发
        3.创作“热美磋”相关的影视作品
        4.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技术,强化“热美磋”文化传播
        5.对“热美磋”的发展提供专项资金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舞剧发展史中的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及其创作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发展流变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初创
        一、少数民族舞剧的革命历史题材之先河
        二、少数民族舞剧的民间风格奠定
    第二节 以民间传说弘扬民族情怀
        一、舞剧语言形态多样化追求下的创作选择
        二、对中华民族共有品质的赞颂讴歌
    第三节 以抗争外敌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少数民族的反抗史诗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御外敌
    第四节 以现实命运凝聚民族共同体
        一、民族集体记忆的不断深化
        二、为“脱贫攻坚”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
    第一节 独特的民族舞剧语言形态建构的必要性
        一、对“根性”的坚守与科学化传承的道路
        二、少数民族舞剧语言自身的独立与体系化要求
        三、继承发展“优质基因”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剧语言建构的操作方法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新的舞蹈
        二、运用与发展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
        三、语言形态的兼收并蓄与多重组合
    第三节 原生舞蹈语言在舞剧表意中的有效性及多意性
        一、有效性——描绘民族风格
        二、多意性——不断发展着的民族精神
        三、少数民族舞蹈表意功能得到极大加强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多样化发展样态
    第一节 多元化的创作局面全面铺开
        一、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第一方阵”
        二、多个少数民族的舞剧创作开始起步
    第二节 多样化的新型舞剧结构方式
        一、《阿诗玛》:“诗化色块结构”与“立体交响式编舞”
        二、《东归的大雁》:回旋曲式的舞剧结构设计
        三、《妈勒访天边》:舞蹈与意境齐头并进
        四、《草原英雄小姐妹》: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多样化的民族舞剧风格呈现
        一、体现各族人民的文化诉求及共同的文化记忆
        二、“各美其美”与“多元和谐”
        三、民族舞剧风格多样化不断提升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把握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一、舞剧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二、舞剧演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二、建构主旋律话语
        三、建构对外开放话语
        四、建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话语
结语
附录:中国少数民族舞剧主要作品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国内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及内容
    六、创新点和难点
    总结
第一章 丽江洞经音乐本体概述及源流探讨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丽江洞经音乐
        二、纳西古乐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概况
        一、声乐及器乐类型概况
        二、群众基础概况
        三、格律音韵概况
        四、宗教及文化属性概况
        五、传承与传播媒介概况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起源
        一、三国时期传入说
        二、宋代末期传入说
        三、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说
        四、明嘉靖年间传入说
        五、清雍正年间传入说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史料文本追溯
        一、《丽江府志略》
        二、《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三、《雪山诗选》
        四、《清史稿》
        五、《永保平安》
        六、《玉龙旧话新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田野调查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概述
        一、入户走访调查
        二、代表人物走访
        三、组织表演观摩
    第二节 乐器使用及表现方式
        一、管乐类型及表现方式
        二、弹拨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三、打击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属性特征
        一、即兴演奏特征
        二、演奏融合性特征
        三、形式美及韵律美特征
        四、经腔及乐曲审美表现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生态刻画
        一、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形态
        二、丽江洞经音乐表演形态
        三、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嬗变
    第一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总体嬗变脉络
        一、道教科仪的时代流变
        二、组织形式的演进流变
        三、演奏传承方式的嬗变
        四、经腔乐曲的流变进程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符号属性及功能嬗变
        一、道教传统和民族文化载体
        二、汉学的云南地区推广载体
        三、儒释道三教礼乐融合载体
        四、洞经音乐本土化发展力量
    第三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历史线索
        一、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
        二、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
        三、元代戏曲文化及曲牌影响
        四、明清市民文化的交融影响
    第四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社会线索
        一、民族聚居与杂居的深刻影响
        二、儒释道信仰与民族宗教融合
        三、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丽江洞经音乐当代价值与发展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当代价值
        一、丽江洞经音乐艺术与文化价值
        二、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传承意义
    第二节 新时期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基础
        一、市场及社会组织资金支持
        二、专门文化组织扶持与认可
        三、主流文化的认可与推崇
        四、民族多中心协同治理格局
        五、媒介工具的升级与发展
    第三节 当代丽江洞经音乐传承路径
        一、政府有机保护丽江洞经音乐传承
        二、社会主体助力丽江洞经音乐保护
        三、市场主体促进丽江洞经音乐发展
        四、媒体广泛参与丽江洞经音乐传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基于教育视角的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国家政策的重视
        二、个人研究兴趣
    第二节 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研究
        二、民族文化传承内容的研究
        三、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
        四、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研究
        (一)家庭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
        (二)学校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
        (三)社区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理论
        二、结构功能理论
        (一) “适应”功能
        (二) “目标达成”功能
        (三) “整合”功能
        (四) “潜在模式维持”功能
        三、文化自觉
        (一)文化认同与适应
        (二)文化的选择
        四、文化资本理论
        (一)身体化文化资本
        (二)客观化文化资本
        (三)制度化文化资本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庭教育
        二、文化传承
        三、壮族歌圩
第二章 歌圩文化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歌圩文化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一、德育
        二、智育
        三、体育
        四、美育
        五、劳育
    第二节 歌圩文化的传承价值
        一、歌圩文化的自身价值
        二、壮族人民的文化认同价值
        三、歌圩文化的载体
        (一)家庭场域
        (二)传承人
        (三)物质形式
        (四)语言符号
第三章 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
    第一节 武鸣环境背景
        一、武鸣区自然环境背景
        二、武鸣区人文环境背景
    第二节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
        一、歌圩文化传承主客体
        (一)歌圩文化主客体传承态度
        (二)传承主体老龄化,传承主客体显现年龄断层现象
        二、歌圩文化传承方式
        (一)家庭传承方式使用情况
        (二)家庭传承与学校、社区的联动情况
        三、家庭传承内容
        (一)歌圩文化家庭传承内容
        (二)家庭教育政策缺乏对民族传承的引导
第四章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变迁冲散歌圩文化土壤
        (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二)打工潮促进人口迁移
        (三)寄宿制教育的发展
        二、需求的变化削弱文化传承意识
        (一)家庭目标追求现实化,文化认同低
        (二)政府对文化传承官方化、商业化
        三、家庭、学校、政府歌圩文化传承联动性差
        (一)家庭成员的价值整合度低
        (二)学校与家庭缺乏文化传承合作
        (三)政府部门协作联动能力差
        四、缺乏稳定的文化传承体系
        (一)文化载体影响力下降
        (二)个体潜在文化认同感低
    第二节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圩点转移城镇,顺应时代更新家庭传承方式
        二、发挥家庭传承基础作用,提高文化意识
        三、创建家庭与学校、政府传承联动机制
        四、保护发展传承人,保障文化传承系统的运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冯晓华纪录片创作的民族志描述与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缘起与研究思路
    二、选择研究课题的意义
    三、学术界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媒介中冯晓华纪录片的呈现
    第一节 电视台
    第二节 视频APP
    第三节 微信公众号
    第四节 电影节
第二章 选题——与“他者”互动
    第一节 纪录片的故事性
        一、主人公的选取
        二、戏剧的预见性
        三、跨地域性
    第二节 人文关怀的视角
        一、尊重民族文化主体性
        二、责任和真情的体现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视角
        一、民族文化多元化
        二、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
第三章 “自我”视角下的“他者”文化呈现
    第一节 虚构式影像的表达
        一、虚拟民族志的书写
        二、虚构与主位影像的表达
    第二节 真实性与艺术价值
        一、真实性
        二、艺术性
第四章 冯晓华纪录片的影响和价值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第二节 教育价值
    第三节 创作的新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2.1 选题依据
        2.1.1 传承和保护民族体育文化的需要
        2.1.2 丰富和完善我国体育产业体系的需要
        2.1.3 促进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2.1.4 推进特色体育小镇建设的需要
        2.1.5 探索乡村旅游中民族体育传承发展规律的需要
    2.2 研究意义
        2.2.1 有利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2.2 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2.2.3 有利于我国特色体育小镇的建设发展
        2.2.4 有利于促进体育强国的建设
        2.2.5 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第3章 相关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解读
        3.1.1 乡村旅游
        3.1.2 乡村旅游开发
        3.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3.1.4 传承
        3.1.5 发展
    3.2 相关研究现状
        3.2.1 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3.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研究
        3.2.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研究
        3.2.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功能研究
        3.2.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
        3.2.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3.2.7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相关研究
        3.2.8 有关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实地调查法
        4.2.3 访谈法
        4.2.4 逻辑分析法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可邑村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状况
        5.1.1 可邑村自然环境状况
        5.1.2 可邑村社会历史状况
    5.2 可邑村彝族社会习俗与民间体育活动
        5.2.1 可邑村彝族社会习俗
        5.2.2 可邑村彝族民间体育活动
    5.3 可邑村彝族传统体育形成源流
        5.3.1 自然环境中萌芽
        5.3.2 生产劳动中塑型
        5.3.3 宗教活动的流变
        5.3.4 民族歌舞的衍化
        5.3.5 民俗生活的延伸
    5.4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特质与价值功能
        5.4.1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特质
        5.4.2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价值功能
    5.5 可邑村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5.6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
        5.6.1 文化传承人的传递
        5.6.2 民俗节庆中的流传
        5.6.3 民间组织中的沿习
        5.6.4 乡村旅游中的传播
        5.6.5 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5.6.6 宗教祭祀中的延传
        5.6.7 竞技活动中的推广
    5.7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
        5.7.1 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
        5.7.2 民族体育传承后继乏人
        5.7.3 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5.7.4 民族体育展演商业化倾向偏重
        5.7.5 学校体育传承体系不完备
    5.8 促进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5.8.1 树立民族体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5.8.2 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传承和培养
        5.8.3 充分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内涵
        5.8.4 保持民族体育文化原真性发展
        5.8.5 充实完善学校体育传承体系
第6章 结论
    6.1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形成
    6.2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特征与类型
    6.3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6.4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困境
    6.5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调研所获相关图片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
        1.2.2 传承路径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载体
        1.2.3 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理论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文化生态学
        2.1.2 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1.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传承
    2.2 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生态学西方理论研究现状
        2.2.2 文化生态学东方理论研究现状
    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相关现状研究
    2.5 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现状
    2.6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2.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
    2.8 研究的创新之处
        2.8.1 研究视角创新
        2.8.2 研究思路创新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考察法
        3.2.3 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施甸县布朗族的简况与历史沿革
        4.1.1 施甸县布朗族的简况
        4.1.2 施甸布朗族的历史沿革
    4.2 施甸县布朗族传统社会习俗与民间体育活动
        4.2.1 施甸县布朗族传统社会习俗
        4.2.2 布朗族民间体育活动
    4.3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
        4.3.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4.3.2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4.3.3 人文环境因素分析
    4.4 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统传承路径分析
        4.4.1 师徒传承
        4.4.2 家庭传承
        4.4.3 宗教信仰传承
        4.4.4 节庆民俗活动传承
    4.5 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传承路径分析
        4.5.1 民族体育旅游传承
        4.5.2 学校教育传承
        4.5.3 社区教育传承
        4.5.4 竞技体育传承
        4.5.5 网络传播与传承
    4.6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影响因素分析
        4.6.1 自然环境的变迁导致传承空间退化
        4.6.2 社会环境对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的影响
        4.6.3 人文环境对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的影响
    4.7 基于文化生态学视域下优化传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策略
        4.7.1 加强挖掘整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
        4.7.2 加强资金扶持和政策扶持,保障传承机制的有效运行
        4.7.3 健全民族体育旅游管理体制,树立生态体育旅游观念
        4.7.4 实现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
        4.7.5 合理运用“原生态”原则,实现“活态性”传承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布朗族居民问卷
附录C 教师问卷
附录D 学生问卷
附录E 调研图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与思考[J]. 于良楠,李炎. 民族艺术研究, 2021(05)
  • [2]丽江古城纳西族歌舞“热美磋”保护和创意开发研究[D]. 杨琰.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3]当代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D]. 臧璐.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4]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D]. 潘力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D]. 刘天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6]基于教育视角的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研究[D]. 黄秋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D]. 崔晓琰. 西藏大学, 2021
  • [8]冯晓华纪录片创作的民族志描述与阐释[D]. 郎尚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杨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10]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施甸县布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研究[D]. 苏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