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叙事的时间变化

论小说叙事的时间变化

一、论小说叙事的时序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李灿[2](2021)在《葛均义乡土小说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葛均义的乡土小说着眼于地域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其多重边地文化性格的杂糅与融合。他笔下的人物有:闯关东的拓荒者,独守深山的孤寂者,向往城市的移民后辈,勇猛野性的劫掠者和神性温情的萨满传承者以及仁厚、高洁、刚正的知识分子。这些人物形象浸润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并在中原和边地文化的互渗与交融中造就了新型的关东文化性格。葛均义的乡土小说具有浓郁的文化意识:儒、道和萨满文化。其小说阐释了儒家自强不息,克己爱人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现了道法自然的传统生态观念,即顺循物性自然的无为,回归自然人性的本然,追寻物性与人性的自由;烛照着来自远古萨满崇拜的无意识魅影,即神树崇拜的生命意识与祖先崇拜的宗族意识。这些文化意识彼此遇合,互相浸染,形成关东文化的深层意识理路。葛均义的乡土小说具有丰富雅致的诗化艺术特征。在叙事层面,葛均义运用丰富的意象叙事来连缀情节、营造意境、隐喻哲理,传达出深厚的诗性蕴藉;通过对神话传说的重述,展现作者的诗意想象,在无时性的神话叙事中突破时间的起止,在循环中融解古今仙凡的界线,在时空的混沌和交错中,模糊写实与虚构的界限,达到神话与现实交融的混沌美感;在语言层面,化用诗词,在古诗规制中调解出白话文的古典韵致,使小说语言呈现出音乐美与诗的韵味。

陈娟娟[3](2021)在《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徐则臣是当代文坛的一位重要青年作家。从书写内容看,徐则臣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京漂系列”、“校园系列”、“谜团系列”和“故乡系列”。其中,属于“故乡系列”的运河叙事构成其小说创作的根基,这也显示了对其小说运河叙事研究的必要性。徐则臣在其小说创作中对大运河作了多维呈现:作为地理空间的大运河是真实存在的,与作者的故乡“共在”;作为心理空间的大运河是作者和小说人物心灵的寄托与归宿,同时也作为他们精神救赎的神圣场域;作为文化符号的大运河则在展现独特的“运河文化”,也在显示它作为中西文明交流纽带的重要功能。徐则臣小说的运河叙事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技巧。叙事角度方面,徐则臣灵活运用了全知视角、限制视角,在多种叙事视角之间交替转换,借以全方位展现大运河;叙事时间上,作者运用多种叙事时序和时空交错的手法形成了快慢不一的叙事节奏,打破了整一的时间顺序,造成了艺术上的陌生感,增强了运河叙事的吸引力;叙事结构上,作者对传统叙事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在多条线索的交织中安排情节,展现故事全貌。此外,作者还创造性地使用了对称结构,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与完美统一。徐则臣的小说运河叙事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性。从审美形态看,徐则臣小说的运河叙事表现为清逸灵动的自然美、丰富立体的人性美和直击人心的悲剧美;从艺术效果来说,因为大运河沟通中国南北的宏大、宽阔、深邃以及厚重的历史感,给徐则臣的运河叙事带来了宏阔的审美气象与繁复的艺术特质。徐则臣小说的运河叙事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它是对以往运河叙事的继承与发展,也为当代文学怎样将地理景观带入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徐则臣的运河叙事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在古今维度中关注并思考了大运河的重要文化意义和价值,给人带来了深长的思索。

陈思宇[4](2021)在《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空间叙事设计方式研究》文中指出纪念馆是人类记忆与情感的物化载体,承载着记录、警示、教育、传播等重要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纪念馆不再是传统“无表情”的展示空间,比起从传统纪念馆空间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当代纪念馆空间更在乎如何能利用设计,传达出纪念的思想、情感与精神,成为一个能够保存、更新与延续大众的历史记忆的空间。历史事件纪念馆属于纪念馆中一类聚焦于“事件”的纪念空间,由于历史事件往往具有庞大的背景、错综的内容以及纷繁的故事线条,甚至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语境”下还有着不同的定位,在不同的角度下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相比起其他类型的纪念性建筑来说,历史事件纪念馆有着更为强烈的叙事需求。并且,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功能定位也在随之转变,传统理性的平面布置、动线安排、功能布局等不再适用于今天的历史事件纪念馆,结合叙事思维拓展空间设计思路成为了当代历史事件纪念馆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将分为四个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提出论题,并针对论题进行研究背景及意义的分析,及对涉及的基础概念与理论进行梳理,确定了本文将通过哪些研究方法,对历史事件纪念馆这一研究主体,进行空间叙事角度的创新研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研究综述。对包含博物馆、纪念馆、展示空间在内的多个相关领域的空间叙事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并针对历史事件纪念馆进行了包含分类与特征、叙事变迁与现状、面临的叙事挑战在内的多个方向的研讨,分析现存的不足,为下文对历史事件纪念馆开展详细的空间叙事设计的分类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三、四、五章的分类分析。此部分论文将基于叙事方法的不同,从单线性叙事、网络性叙事两个角度,对目前社会中已建立并使用的历史事件纪念馆进行涵盖了叙事文本、空间组织以及空间体验三个方向的整理分析,并在第五章中进一步分析了“非线性叙事”这一空间叙事设计维度,以此多方位地研究适用于当代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空间叙事设计方法。第四部分为第六章。首先基于前文的研究成果,对不同类型的空间叙事方法进行了横向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及优缺,并进一步从叙事文本、叙事空间、叙事体验三个角度,提出了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张卓君[5](2021)在《从“故事怎样说”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之美》文中提出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审美课堂视域下的小说教学,引导学生从叙述视角进入文本情境,充分感知体验;跳出叙述视角做理性判断,揣摩作者意图,领悟小说意蕴之美;还原故事时序,与叙事时序做比较,鉴赏小说构思之妙。

王太军[6](2020)在《欧阳黔森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贵州第四代作家代表的欧阳黔森,着作等身、涉猎广泛,举凡诗歌、散文、小说、影视剧本、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均是其笔耕不辍的文学对象,但其中艺术水平最高、最为作家自己所看重的,却是小说创作。相较于其他贵州作家对乡土文学的执着书写,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呈现出多面性、丰富性和差异性,兼具黔地乡土的自然清新、喧嚣都市的现代风韵以及厚重历史的激越高亢,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地理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立足于对欧阳黔森小说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从创作、主题、叙事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充分发掘和阐释出其小说的创作发生、题旨内涵和叙事特质。论文由以下三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论,从创作发生学入手,探讨地理环境、人生体验、作家心理机制对欧阳黔森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基于这些影响之下作家所作出的创作取向。首先,黔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是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题材,影响着作家的写作倾向,而且基于地理环境所形成的黔地现代乡土文学传统,以及经过古代文学积淀而成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于欧阳黔森创作而言,亦是意义重大。其次,欧阳黔森所经历过的知青生活、地质人生活、商人生活以及文人生活的四种生活经历,既成为了其创作小说的重要题材,又构成了作家的生命体验,生成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并奠定了小说不同的情感基调。再次,从创作论出发,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取向,凸显出作家的现实关怀与牧歌情调。第二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主题论,探讨小说的生命主题、英雄主题与生态主题。就生命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小说内书写了三种粗犷质朴的黔地生命形态,为现实人生建立起理想的生命范式,并且着眼于复杂的人性,作出对人性善的直接铺陈和对人性恶的无情揭示,流露出一种向善去恶的创作理念,体现了欧阳黔森崇高的生命追求。就英雄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文本中塑造了两种不同身份的英雄形象:具有丰功伟绩、受人瞩目的“卡里斯玛”式英雄与生活平凡庸常却具有优秀品质的“小人物”式英雄,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创作倾向,彰显出作家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就生态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作品里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流露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隐性批判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诗意栖居的理想追求。第三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论,依据叙事学理论,探讨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声音、叙事时间、叙事空间、故事结构等叙事特质。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其视角主要有非聚焦型和内聚焦型两种,在非聚焦型视角的作品中,叙述声音与视角重合;而在内聚焦型视角的作品中,叙述声音与视角呈分离状态。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作家运用了逆时序和非时序手法造成叙事时序的错综复杂、迷离多变,避免了情节的平铺直叙;营构了乡村和城市两类故事空间,作为小说人物活动、故事发展的场所。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故事结构,其由情节、人物、环境构成,作家多喜欢以线型情节和转换型情节来建构故事,通过直接形容和间接表现来刻画人物形象,并呈现了支配式与从属式、静态与动态的环境形态和象征型、反讽型的环境类型。论文以欧阳黔森小说为研究对象,三个章节之间自有其内在逻辑:第一章从发生学角度介入对小说创作的研究;第二章聚焦小说主题,探讨其题旨内涵;第三章着眼于小说的文本叙事。这三章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基本遵循着由外而内的学理顺序,从外部研究延伸到内部研究,两者并重,从而完成了对欧阳黔森小说深入而严谨的意义阐释和价值发掘。

董悦悦[7](2020)在《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文体知识的国度,古人在创作时就具有非常自觉的文体意识,强调诗歌创作应该像诗歌,散文创作应该像散文,当然小说创作也应该像小说,文章体现出鲜明的文体特征。除此之外,还强调各类诗歌、各类散文及各类小说等的独特文本体式。而反观目前的高中小说教学,发现呈现一种“同类小说同种教法”、“不同小说亦同种教法”的“模式化”教学倾向,针对文体观念淡薄、教学乏味低效的现状,笔者将在文体视阈下对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进行研究,目的是为教师很好地教和学生很好地学提供策略指导,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和方法,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提供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缘由,进行了核心概念界定,交代了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基于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为本文创作提供了研究思路。第三部分论述了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小说教学的理论依据,文体学与叙事学理论为后续教学中小说文本共性与特性的把握提供了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针对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小说教学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进行原因探析。第五部分基于文体“三范畴”,也相应地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对其进行策略研究,重在解决问题。小说体裁范畴方面,教师需要培养体裁意识、优化教学目标,学生需要树立体裁意识、课前积极建构;小说语体范畴方面,教师需要掌握叙述语体、改进教学内容,学生需要抓住叙述语体、发掘文本特性;小说风格范畴方面,教师需要明确风格要点、进行对比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小说风格、课后迁移练习。第六部分从理论层面过渡到实践操作,依据提出的策略,笔者详尽地设计了教学实践思路图,并以《最后的常春藤叶》和《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展开教学实践,最后,经过教学反思,针对小说类型繁杂、有些小说并不能很好地辨体,小说文体教学对师生要求较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出应该把文体“三范畴”和传统“三要素”相结合的改进策略。

卜令欣[8](2020)在《晚清科幻小说的叙事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晚清小说,数量繁多、种类丰富。科幻小说是其中的一个新兴文学种类,晚清科幻小说作为现代中国科幻文学的源头,开辟了中国科幻文学的新篇章,在学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既影响了后世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也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百年来对晚清科幻小说的研究并未得到与其价值相符的重视程度与挖掘深度,相关的研究在晚清小说研究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类别。本论文以晚清科幻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立足于晚清科幻小说的一手资料与文本分析,对其叙事模式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分为绪论部分、正文以及结束语,绪论部分对晚清科幻小说的概况进行说明。对晚清科幻小说进行了时间和概念上的界定,论述了晚清科幻小说的研究现状,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意义。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探讨晚清科幻小说兴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语境。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第一,科技的传入与强国愿望的契合。晚清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亡国灭种的政治危机使一些有识之士将科技的发达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引入西方的科技并发起了洋务运动等一系列挽救措施,但最终惨遭失败转而将目光转向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以科学和理性精神为基础的现代民族国家上。由此,科学的观念、科学的认知方式、科学的社会环境形成,促进了晚清科幻小说兴起;第二,传统时空观的崩溃和新的宇宙观的建立,成为作家构建科幻小说奇异时空的基础。中国传统空间观念的崩溃所带来的异域魔魅式的吸引力成为科幻小说创作的心理动机,中国传统时间观念的崩溃创造了未来定胜于当今的价值体系;第三,“小说界革命”的兴起,把小说这一文类从中国传统的边缘地带解放出来,形成了各类小说创作的热潮,科幻小说因其蕴含的科学因素,成为启蒙大众的不二之选;第四,晚清报刊杂志出版业的兴起与繁荣为科幻小说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最后,西方科幻小说的译介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幻想”基因,共同促进晚清科幻小说的诞生,成为其产生的直接动因。第二章主要研究晚清科幻小说的叙事主题。晚清科幻小说的叙事主题是在特有的时代语境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现代性因素的叙事主题,具有浓厚的启蒙与救亡意味。纵观晚清科幻小说的创作,其主题主要有一下四类。第一,以科学救国的现世愿景,高度文明的乌托邦社会为主题。晚清科幻小说主要从日常生活、社会文化、政治体制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第二,以开拓异域、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飞天遁地的奇幻之旅为主题。第三,以“强国保种”的利益趋势,女性解放思想的萌芽为主题。第四,“末日”主题,主要表现为王朝濒亡引发的悲凉之叹。第三章主要研究晚清科幻小说的时空书写与建构。中国传统时空观念的颠覆深刻地影响了晚清科幻小说时空操作方式和结构形态。时间观念的转化将时间的维度拓展到未来,在以“未来”为主的时间观念影响下,晚清科幻小说的创作将政治理想寄托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以倒叙的手法向读者展现未来社会与现实世界的强烈对比,传达作者对未来中国的憧憬与期待。空间观念的变化将空间维度由中国拓展到世界,形成以“中国”为重向多维立体延伸的空间格局,以“旅行”为基本方式的全球空间意识建构。在晚清科幻小说中,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时空一体化,作家通过科幻构思,将一个失败的国族空间投置在未来社会中,在理想上以未来中国的强势描写来重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第四章论述了晚清科幻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首先,中国传统小说多采用全知叙事视角,晚清科幻小说为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与阅读习惯,仍旧保留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其次,限制叙事不断演化,其中以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和第三人称限制叙事为主。二十世纪初域外的科幻小说被介绍到中国,作家通过翻译小说逐步悟出限制叙事的技巧,晚清科幻小说的叙事视角由全知叙事向限制叙事“自觉”地转变。第五章,面向晚清科幻小说的创作进行反思。总结晚清科幻小说创作中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过分追求教诲色彩导致的文学性的缺失和单一泛滥的“强国”叙事模式。除此之外,晚清科幻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其对后世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邱丹[9](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指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赵硕[10](2020)在《李洱小说的时空叙事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李洱作为当代文坛“晚生代作家”之一,没有因为市场经济环境而改变写作的初衷而趋于欲望化表达,而是自始至终将“难度”作为写作的诫命,被称为当代文坛“最后一个先锋”。对于细节的偏爱和日常生活写作的反传统,成为了李洱作品在当代文坛中占据独特性的重要原因。他以知识分子的视角,以经验的怀疑者、辨析者、揭示者的身份,透视、揭露日常生活的内在秩序。随着时代的变迁,他将知识分子最本质的生活内核的恒常性付诸于笔端,并最大程度地融合了日常生活的诗学。在叙事方面,他用心经营每一篇文本的整体架构,不论是叙事时间结构还是空间结构,都可以在文本表达对象那里得到折射、刺激和呼应,处理复杂的主题和结构,从而表现日常生活这一巨大的陷阱。本文着重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在李洱小说中的叙事结构之中,发掘文本中的时间布局结构以及在时间逻辑的基础上的空间形式,在发掘“时间性”和“空间性”之中建立起来的叙事的秩序基础上,探究时空叙事结构在当代小说创作、叙事技法、主题以及接受美学中的深刻意蕴。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主要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时空叙事结构”具体所涵盖内容及李洱小说创作研究综述,以及本论文具体研究思路、结构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李洱小说创作的文化语境”,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所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探究和梳理,即对李洱小说中时空结构产生的文化语境进行思考。主要分为三小节:第一节分析李洱力图创作出“精致”与“深度”并存的小说,与他受西方“现代派”的理论和小说的影响密不可分;第二节主要表现中国文坛“先锋文学”运动对当时正处于大学阶段的李洱所产生的思想和创所观念的冲击,老师格非的学术成就指引李洱的写作趋向于以技巧性的笔法书写日常生活;第三节分析李洱小说中冗杂细节以及时序散漫所产生的原因,与其敏锐的洞察力与感性的思维关系密切。第二章“李洱小说叙事的时间结构:时序的重组与时间的空间化”,主要从叙事的时间结构角度解读李洱小说,在预叙、倒叙、插叙、碎片时间等结构之中,探究这其中的空间化效果。第一部分论述其碎片时间的形式,从小说中冗杂的细节中,探寻日常生活片段性书写、故事性消解的特点,表现对传统故事性写作的颠覆。第二部分主要表现文本中对于线性叙事的拆解,主要表现为被打乱的时序——插叙、倒叙、预叙等形式,这些形式具有折返式的空间化效果;第三部分,探究其部分小说对于时间刻度的模糊化处理的特点,抛却了时间刻度和框架,前言不搭后语、漫无边际的叙述,模糊了事件前因后果,在空间效果上具迷宫化的特征。第三章“李洱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多种空间结构类型割裂时间链条”,指明李洱小说创作中作家架构文本过程中编织、叙述的方法成为了作品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构成了多种空间形式结构。第一部分主要表现其作品中“层次切割式”的空间结构,通过对文本中场景形式之间的比较,打破了叙述的时间流;第二部分着重表现“涡卷状”的空间结构,由于作品中叙述者叙述的随意性,“我”对事件的了解与事件的发展过程存在断裂,因此“我”的叙述往往随着断续的时间点接驳成盘旋环绕的“涡卷”结构。第三部分“回环式”结构主要分析将个人以及其他相关的“历史”分解成互有交叉、形成分崩离析的多重版本的文体形式。第四部分主要从其意识流小说之中探寻思绪穿插于现实、梦幻、感官感觉之间的叙事结构,无数个相同、相近、矛盾的意象穿插其中,从而“编织”出叙述的“网状”结构。第四章“修辞、对话与“难度”:叙事结构视域下的多维技法”,在论述李洱小说叙事结构的文化语境、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的基础之上,对其作品技术性层面的探索进行总结和归纳。首先,李洱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所体现的优势,正是赋予了叙事结构以隐喻之义,使这些“形式”与所要表达的主旨自然融为一体;其次,时间、空间形式的多样性折射出李洱乐于探索叙事技巧的“难度”,这不但包括“并置”形式的熟练运用,还包含意识流叙事以及印象主义的写作手法;最后,注重叙事技巧层面的“叙述”,自然为读者的解读构建意义阐释的多维性,使得读者得以在表层的文本中探寻更为深层次的事物的本来面目。第五章“李洱小说时空叙事结构的意蕴拓展”,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进行意蕴的反思。首先,李洱在现代性情结驱使下的日常生活叙事,是审美现代性的文本体现;其次,叙事结构本身为体现情感的形式,实现时间序列的“陌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李洱小说叙事结构的多种形式探究,不但是对写作“诫命”的坚守,更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异样的真实”。“结语”部分,将叙事结构的搭建归结于作家构思文本时所指向的目的,这其中夹带着修辞的主观意图。时间的技巧性处理,以及空间结构的生成,使得叙述方式所构筑的形式构成了小说发展的主要内容,这其中贯穿的,是作家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所持有的警觉与凝望,作为一名优秀作家,这是保持内在恒定性的初心所在。

二、论小说叙事的时序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小说叙事的时序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葛均义乡土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葛均义小说类型、空间等的界定
    二 葛均义小说的研究现状
        一、人物形象研究
        二、主题内涵研究
        三、艺术特色研究
    三 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边地人物形象谱系
    第一节 闯关东的拓荒者
        一、原乡品格的承继者
        二、独守深山的孤寂者
        三、向往城市的移民后辈
    第二节 蛮荒的土着居民
        一、嗜血义勇的劫掠者
        二、神性温情的传承者
    第三节 仁厚刚正的知识分子
        一、宽厚的入世者
        二、高洁的求道者
第二章 深厚多维的文化意识
    第一节 修己安人的道德皈依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二、克己爱人的厚德之土
    第二节 对道法自然传统生态观的缅怀
        一、对自然生态的赞叹与忧虑
        二、对自然人性的渴望与追寻
    第三节 远古崇拜的意识魅影
        一、神树崇拜的生命意识
        二、祖先崇拜的宗族意识
第三章 丰富雅致的诗化艺术
    第一节 意蕴深厚的意象叙事
        一、点式意象营造意境
        二、线性意象连缀情节
        三、整体象征演绎哲理言说
    第二节 神话与现实的交融
        一、神话重述的诗意想象
        二、神话叙事的无时性
        三、时空交错的混沌感
    第三节 语言的别致韵味
        一、古典诗词的化用
        二、语言的音乐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徐则臣小说对大运河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作为地理空间的大运河
        一、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地理空间
        二、成长与生活的故乡
    第二节 作为心理空间的大运河
        一、心灵的方向与归宿
        二、精神救赎的神圣场域
    第三节 作为文化符号的大运河
        一、独特的大运河文化
        二、中西文明交流的纽带
第二章 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的叙事技巧
    第一节 围绕运河的多重叙事视角
        一、以全知视角展现运河
        二、用限制视角反观运河
        三、转换多重视角立体呈现运河
    第二节 运河叙事的多变时间
        一、快慢不一的叙事节奏
        二、多种时序的交替叙述
        三、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
    第三节 紧贴运河的多线叙事结构
        一、多线的交织与并进
        二、对称结构的运用
第三章 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的审美效果
    第一节 多样的审美形态
        一、清逸秀丽的自然美
        二、丰富立体的形象美
        三、直击人心的悲剧美
    第二节 雄浑富丽的艺术效果
        一、繁复变幻的艺术特点
        二、深邃宏阔的审美气象
第四章 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的意义
    第一节 运河叙事的重要文学价值
        一、对大运河书写的继承与发展
        二、为地理景观进入文学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节 运河叙事的文化与现实意义
        一、探寻适宜的运河文化发展道路
        二、唤醒运河航运的生机与活力
        三、发掘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空间叙事设计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纪念性建筑走下神坛
        1.1.2 “以人为本”理念在空间设计中得到重视
        1.1.3 叙事文本的研究是信息高效传达的基础
        1.1.4 接受美学的提出与兴起
        1.1.5 空间理论的发展
        1.1.6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历史事件纪念馆
        1.3.2 空间叙事
    1.4 基础理论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事件纪念馆相关叙事设计研究综述
    2.1 空间叙事设计研究综述
        2.1.1 建筑空间叙事设计研究
        2.1.2 博物馆及纪念馆空间叙事设计研究
    2.2 展览叙事设计研究综述
        2.2.1 博物馆展览叙事设计研究
        2.2.2 纪念馆展览叙事设计研究
        2.2.3 其他展览叙事设计研究
    2.3 历史事件纪念馆叙事设计研究综述
        2.3.1 历史事件纪念馆分类与特征
        2.3.2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叙事变迁
        2.3.3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叙事设计研究
        2.3.4 历史事件纪念馆叙事现状及挑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单线性叙事
    3.1 单线性叙事的设计方式
        3.1.1 文本的组合
        3.1.2 空间的组合
        3.1.3 修辞的组合
    3.2 单线性叙事的逻辑框架
        3.2.1 时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3.2.2 空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3.2.3 体验维度的逻辑框架
    3.3 单线性叙事的历史事件纪念馆
        3.3.1 适用类型
        3.3.2 叙事语境
        3.3.3 特征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网络性叙事
    4.1 网络性叙事的设计方式
        4.1.1 文本的嵌合
        4.1.2 空间的嵌合
        4.1.3 修辞的嵌合
    4.2 网络性叙事的逻辑框架
        4.2.1 时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4.2.2 空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4.2.3 体验维度的逻辑框架
    4.3 适用网络性叙事的历史事件纪念馆
        4.3.1 适用类型
        4.3.2 叙事语境
        4.3.3 特征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非线性叙事
    5.1 非线性叙事的设计方式
        5.1.1 文本的流动
        5.1.2 空间的流动
        5.1.3 修辞的流动
    5.2 非线性叙事的逻辑框架
        5.2.1 时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5.2.2 空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5.2.3 体验维度的逻辑框架
    5.3 非线性叙事的历史事件纪念馆
        5.3.1 适用类型
        5.3.2 叙事语境
        5.3.3 特征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方式研究
    6.1 不同叙事类型的对比分析
        6.1.1 叙事文本的对比分析
        6.1.2 叙事空间的对比分析
        6.1.3 叙事体验的对比分析
    6.2 当代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原则
        6.2.1 叙事文本的设计原则
        6.2.2 叙事空间的设计原则
        6.2.3 叙事体验的设计原则
    6.3 当代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方法
        6.3.1 叙事文本的复合
        6.3.2 叙事空间的多维
        6.3.3 叙事体验的流动
    6.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从“故事怎样说”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换视角叙述故事,体验人物丰富感受
二、跳出视角理性判断,领悟文本意蕴之美
三、还原故事时间顺序,比较鉴赏构思之妙

(6)欧阳黔森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 欧阳黔森小说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 欧阳黔森小说的单篇评论
        (二) 欧阳黔森小说的整体研究
        (三) 再出发:从不足到新的期待
        (四) 结论
    三、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创作论: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研究
    第一节 黔地地理环境及文学传统
        一、 黔地地理环境与小说创作
        (一) 黔地自然地理环境
        (二) 黔地人文地理环境
        二、 黔地文学传统与古典文学传统
    第二节 作家生命体验与创作心理的生成
        一、 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
        二、 作家创作心理的生成
    第三节 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取向
        一、 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
        二、 浪漫主义的创作取向
第二章 主题论:欧阳黔森小说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生命主题——崇高的生命追求
        一、 粗犷质朴的生命书写
        二、 人性善恶的追寻拷问
        三、 生命价值的终极思考
    第二节 英雄主题——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
        一、 “卡里斯玛”式的英雄塑造
        二、 “小人物”式的英雄行为
        三、 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
    第三节 生态主题——生态文本中的批判反思
        一、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隐性批判
        二、 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
        三、 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第三章 叙事论: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研究
    第一节 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
        一、 非聚焦型视角与叙述声音重合的叙事
        二、 内聚焦型视角与叙述声音分离的叙事
    第二节 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
        一、 叙事时序的巧妙运用
        二、 故事空间的精心建构
    第三节 故事结构的构成形态
        一、 情节类型:线型与转换型
        二、 人物刻画:直接形容与间接表现
        三、 故事环境:表现形态和环境类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综述
        2.1.1 关于“文体”概念内涵的研究综述
        2.1.2 关于“文体”运用的研究综述
        2.1.3 关于高中小说教学的研究综述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关于“文体”概念内涵的研究综述
        2.2.2 关于“文体”运用的研究综述
    2.3 研究现状评析
3 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小说教学的理论基础
    3.1 文体学理论
    3.2 叙事学理论
4 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小说教学的现状研究
    4.1 调查研究设计
    4.2 问卷调查现状
        4.2.1 教师教学现状
        4.2.2 学生学习现状
    4.3 调查现状探因
        4.3.1 师生小说文体知识整体薄弱
        4.3.2 传统“三要素”模式根深蒂固
        4.3.3 教材安排及应试需要的限制
5 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小说教学的策略研究
    5.1 小说体裁范畴的策略
        5.1.1 教师培养体裁意识,优化教学目标
        5.1.2 学生树立体裁意识,课前积极建构
    5.2 小说语体范畴的策略
        5.2.1 教师掌握叙述语体,改进教学内容
        5.2.2 学生抓住叙述语体,发掘文本特性
    5.3 小说风格范畴的策略
        5.3.1 教师明确风格要点,进行对比教学
        5.3.2 学生掌握小说风格,课后迁移练习
6 文体视阈下具体小说篇目的教学研究及反思
    6.1 文体视阈下具体小说篇目的教学研究
        6.1.1 文体视阈下《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研究
        6.1.2 文体视阈下《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研究
    6.2 文体视阈下具体小说篇目的教学反思
        6.2.1 文体视阈下具体小说篇目教学的优点
        6.2.2 文体视阈下具体小说篇目教学的局限及改进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体视阈下高中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现状问卷调查(教师版)
附录 B 文体视阈下高中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学生版)
致谢

(8)晚清科幻小说的叙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本文的界定及论述范围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与意义
1 晚清科幻小说兴起的语境
    1.1 “师夷长以制夷”:科技的传入与强国愿望的契合
    1.2 “睁眼看世界”:传统时空观的颠覆与新的宇宙观的建立
    1.3 觉世兴民:“小说界革命”的兴起
    1.4 大众传播的平台:报刊杂志出版业的繁荣
    1.5 西方科幻小说的译介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1.5.1 西方科幻小说译本的启发
        1.5.2 中国传统文学里的“科幻”构思
2 晚清科幻小说的叙事主题
    2.1 科学救国的现世愿景:高度文明的乌托邦社会
        2.1.1 日常生活式:逃离世外的“桃花源”想象
        2.1.2 社会文化式:中西文明调和下的治世想象
        2.1.3 政治体制式:宪政救世下的“新中国”想象
    2.2 开拓异域、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飞天遁地的奇幻之旅
    2.3 “强国保种”的利益趋势:女性解放思想的萌芽
    2.4 “末日”书写:王朝濒亡的悲凉之叹
3 晚清科幻小说的叙事时空
    3.1 叙事时间:由“过去”指向“未来”
        3.1.1 时间观念:从天道循环向线性时间观的转化
        3.1.2 时间计量方式:从本土到西式的过渡
        3.1.3 “未来”时间观念的表征:倒叙手法的运用
    3.2 叙事空间:从“中国中心论”到“世界中国论”
        3.2.1 空间观念:“中国中心说”走向“全球空间意识”
        3.2.2 空间格局:以“中国”为重走向多维立体空间格局
        3.2.3 全球空间意识的建构:以“旅行”为中心
    3.3 时空一体化的确立:未来世界的乌托邦建构
4 晚清科幻小说的叙事视角
    4.1 迎合大众趣味与阅读习惯:第三人称全知叙事
    4.2 西方科幻译本的影响:限制叙事的自觉
        4.2.1 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叙事者“我”的出现
        4.2.2 有限的借鉴: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的艰难运用
5 晚清科幻小说的反思
    5.1 晚清科幻小说的缺陷
        5.1.1 过分追求教诲色彩:文学性的缺失
        5.1.2 “中国必胜”:“强国”叙事模式的单一泛滥
    5.2 晚清科幻小说的价值
        5.2.1 现代性的“参与者”
        5.2.2 西方科幻影响下的“接受者”与“变形者”
        5.2.3 构建中国科幻文学的“先行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李洱小说的时空叙事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何为“时空叙事结构”
    0.2 李洱小说的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1 李洱小说创作的文化语境
    1.1 西方“现代派”的启示与指引
    1.2 中国“先锋派”的指引与超越
    1.3 生活细节纳入抽象的“叙述轨道”
2 李洱小说叙事的时间结构:时序的重组与时间的空间化
    2.1 “细节”的偏爱:“碎片”时间的堆砌重组
        2.1.1 故事性的消解:琐碎时间片段的罗列
        2.1.2 古今“碎片”时间的交错映照
    2.2 时间的自由与超越:时序的拆解与“折返式”空间化效果的形成
        2.2.1 时序的拆解与“信马由缰”式的插叙并行
        2.2.2 回叙、预叙结构的自觉运用
    2.3 叙事的“无时”结构:打造“迷宫式”空间化效果
3 李洱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多种空间结构类型割裂时间链条
    3.1 “层次切割式”的空间结构:情节层次的来回切断促成时序的取消
    3.2 “涡卷状”空间结构:错乱时序的交相辉映指向永恒未知
        3.2.1 何谓“涡卷状”式空间结构
        3.2.2 文本体现:随意调动的片段促成时间的盘旋状态
    3.3 “回环式”套层结构:站在多重时间起点回溯“历史现场”
    3.4 非典型“蛛网”结构:时间碎片的组装和嫁接的梦境“蒙太奇”
4 修辞、对话与“难度”:叙事结构视域下的多维技法
    4.1 作为修辞的叙事:时空叙事结构生成的文本隐喻
        4.1.1 日常生活意义建构的修辞气息
        4.1.2 现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境况的多维书写与有效表达
    4.2 探索叙事技法的“难度”
        4.2.1 “并置”形式的谙练熟习
        4.2.2 意识流叙事下的时空“变异”
        4.2.3 印象主义手法的娴熟运用
    4.3 作家与读者之间多重的对话与交流
5 李洱小说时空叙事结构的意蕴拓展
    5.1 审美的现代性:反思性生活体验的叙事表征
    5.2 情感节律的形式:实现时间序列的“陌生化”
    5.3 写作“诫命”的坚守: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异样的真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论小说叙事的时序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葛均义乡土小说论[D]. 李灿.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研究[D]. 陈娟娟.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空间叙事设计方式研究[D]. 陈思宇. 江南大学, 2021(01)
  • [5]从“故事怎样说”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之美[J]. 张卓君. 江苏教育, 2021(11)
  • [6]欧阳黔森小说研究[D]. 王太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文体视阈下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小说教学研究[D]. 董悦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晚清科幻小说的叙事模式研究[D]. 卜令欣. 辽宁大学, 2020(01)
  • [9]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10]李洱小说的时空叙事结构研究[D]. 赵硕. 辽宁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论小说叙事的时间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