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保护赖氨酸的合成

正交保护赖氨酸的合成

一、正交保护赖氨酸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张周利[1](2021)在《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研究》文中认为L-赖氨酸作为需求量仅次于谷氨酸的第二大氨基酸,发酵采用的碳源主要是淀粉原料,包括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等。如何解决氨基酸工业中的碳源,同时又不与人争粮、不与人争地,成为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替代粮食作物进行氨基酸的生产,既不会改变现有土地的耕种现状又可以解决与人畜争粮的问题。而且对农业废弃物的利用能够增加相应农产品的附加值,并减少农业废弃物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因此,如何利用农作物等纤维素原料进行氨基酸的发酵进行生产,也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对玉米秸秆水解液中的抑制物具有较强耐性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B253为出发菌株,通过ARTP(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迭代诱变育种,获得L-赖氨酸的高产菌株。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经过稀酸预处理、酶解获得纤维素水解糖化液,以此为碳源,进行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单因子实验,再通过正交实验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实现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L-赖氨酸的生物转化。基于ARTP技术,对谷氨酸棒杆菌B253进行迭代诱变,获得3株L-赖氨酸高产菌株A(C3-5)、B(A6-29)、F(A5-56)。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中,发酵72 h,L-赖氨酸的产量分别达到20.82 g/L、21.59 g/L、22.55 g/L,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 40.29%、45.48%和51.95%。在以纤维水解液为碳源的培养基中,通过ARTP诱变育种筛选后获得的L-赖氨酸高产菌株F(A5-56),发酵84 h,L-赖氨酸产量为16.8 g/L。经过水解液驯化,虽然L-赖氨酸产量无明显提高,但发酵周期显着缩短为72 h。以纤维水解液为碳源,进行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最适因素为,玉米浆最适浓度为25 g/L,水解液中葡萄糖最适浓度为80 g/L,活性炭最适添加量为6%,溶解氧1.5 wm,pH 7.0,在此条件下L-赖氨酸的产量为32.17 g/L。通过发酵罐正交实验优化,得出各因素对L-赖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顺序为:玉米浆>葡萄糖>活性炭>溶解氧,说明玉米浆是影响L-赖氨酸产量的主要因素。获得最佳实验条件为:玉米浆25 g/L、葡萄糖100 g/L、活性炭6%、溶解氧1.5 wm、转速600 rpm、温度30℃,pH 7.0,在此条件下L-赖氨酸的产量为38.8 g/L。通过最终补料,L-赖氨酸的产量达到46.32 g/L、总糖酸转化率为34.68%,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 3.53倍。本论文为木质纤维素合理利用及氨基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邢智彬[2](2021)在《复合生物保鲜剂的研制及其对冷却驴肉抑菌保鲜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驴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经酶类作用和微生物的繁殖作用,驴肉极易出现腐败变质现象,即使把生肉贮存在04℃的环境中,肉类当中的酶和嗜冷腐败菌仍对肉的品质存在威胁。为此,寻找有效的方式来抑制致腐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驴肉的保鲜期和提高保鲜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生物保鲜剂为天然提取或发酵生产,高效安全,根据栅栏技术的原理,复合生物保鲜剂会产生较单一生物保鲜剂更好的保鲜作用。研究通过分析冷却驴肉在储藏期内的菌相,选用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D-异抗坏血酸钠、壳聚糖为主要保鲜成分,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值、p H值为响应指标,设计L9(33)正交实验得到复合生物保鲜剂的最佳浓度为:ε-聚赖氨酸0.02%、乳酸链球菌素0.06%、D-异抗坏血酸钠0.1%、壳聚糖1.5%。检测冷却驴肉在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前后第0 d至第18 d的理化指标和食用品质,测得保鲜剂处理18 d后冷却驴肉菌落总数为3.97 lg CFU/g,挥发性盐基氮为11.45 mg/100g,p H为5.87,均在一级鲜度范围内。保鲜剂处理后冷却驴肉脂肪氧化速度慢,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缓慢,冷却驴肉呈现暗红色,肌纤维纹路清晰。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对比保鲜剂处理前后的冷却驴肉肌肉组织微观结构,发现保鲜剂处理后肌肉组织仍较完整。经GC-MS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复合生物保鲜剂能够通过降低容易引起腐败的优势菌的相对丰度,对冷却驴肉中的腐败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降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相对表达量。复合生物保鲜能够增强冷却驴肉保鲜效果、稳定驴肉品质,为其在运输和保存期间保持良好品质提供理论支持。

栾冬瑞[3](2021)在《含硒化合物对蛋氨酸蛋白及GPX4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光分析化学方法去探究化学小分子对生命过程中关键蛋白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也是当前生命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之一,也是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有机物质之一。蛋白质在生命体内发挥多种重要功能,例如参与物质的运输(如血红蛋白携氧),参与生命反应的催化(酶),参与生理结构的形成(肌肉、骨骼、毛发等)及参与免疫反应的发生等。通常来说,蛋白质会通过特异性地与小分子配体(如底物、抑制剂、辅因子以及碳水化合物等)或其他蛋白质结合后从而发挥调节作用。所以,确定、分析并理解蛋白质与化学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物化学、药物开发和生物传感等研究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蛋氨酸是生命体内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在有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蛋氨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如牛血清白蛋白(BSA)、钙调蛋白(CaM)和乳清蛋白(α-La);其中,蛋氨酸残基可以与赖氨酸残基形成S=N键,其对Ⅳ型胶原结构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蛋氨酸还参与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的运作,包括作为谷胱甘肽的前体;形成多胺、精胺和亚精胺;并作为DNA和其他分子甲基化的主要甲基来源。研究发现,限制动物和细胞培养液中蛋氨酸的摄入具有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肥胖,降低氧化应激,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延长寿命等代谢益处;并且,蛋氨酸不能在生命体中内源性产生,只能从饮食中产生。所以,合理摄取膳食中的蛋氨酸并及时跟踪参与生命系统中的蛋氨酸的生理活动对维持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在哺乳动物体内已经发现了20多种含有硒代半胱氨酸(Sec)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被称为硒蛋白。在所有硒蛋白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因其特殊的生物功能被广泛研究。该蛋白是于1982年发现的一种胞质“过氧化抑制蛋白”,在激活或抑制癌症及退行性疾病中,作为细胞死亡的新药物治疗的特定靶点蛋白,并在铁死亡(Ferroptosis)这一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铁死亡是于2012年被Dixon等研究人员发现并命名的一种受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并用来描述小分子erastin诱导的细胞死亡,特征是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累积到致死水平。Erastin诱导细胞铁死亡的发生主要是通过抑制胱氨酸的输入,导致谷胱甘肽耗竭以及GPX4蛋白的失活,最终引发细胞死亡。基于蛋氨酸蛋白和GPX4蛋白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深入并准确地阐述和分析化学小分子对上述两类蛋白的调控作用,对探讨其在生命体内的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元素硒在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硒主要通过膳食补充的方式进入生命体内,硒的生物活性主要取决于其不同的存在形态,常见的含硒化合物有亚硒酸盐、甲基硒半胱氨酸、硒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Sec)等。硒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是通过其代谢产物发挥的,因此,每种膳食硒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及其代谢物的相对丰富性与硒化合物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功效是交织在一起的。鉴于所有膳食硒化合物都能产生硒蛋白和甲基化硒化合物进行排泄,研究推断,上述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均相交于共同的代谢物——硒化氢(H2Se),由此H2Se也被认为是硒发挥重要生物功能的关键小分子。基于此,本文拟从H2Se和Sec两种含硒类化合物入手,研究其对上述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硫亚胺键(S=N)存在于Ⅳ胶原的支架中,其可通过形成硫亚胺交联的方式来稳定支架的结构。然而,如何更加精准的控制有机体中S=N键的形成和断裂从而使其发挥更佳的生物功能,目前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发展了一种新型简单可控的方法,可以在生理条件下,通过次溴酸/硒化氢(HOBr/H2Se),来调控S=N键的形成和断裂。这项新的策略提供了一种可控的循环控制系统去调控小肽和NC1蛋白结构域中的硫亚胺键,该项工作也将为接下来对Ⅳ胶原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2)亚硒酸钠(Na2SeO3)具有减轻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其治疗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晰。我们的研究发现,Na2SeO3的主要代谢物硒化氢(H2Se)可以解偶联肝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Ⅳ型胶原中的硫亚胺键(S=N),以缓解肝纤维化的发生。在实验中,我们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方法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然后给予0.2 mg/kg Na2SeO3灌胃,每周3次,连续4周。然后,分别用NIR-H2Se、DCI-MQ-NADPH和H2O2探针在体内实时监测H2Se、NADPH和H2O2水平的变化。在Na2SeO3处理期间,H2Se在肝脏中持续积累,但NADPH和H2O2水平下降。最后,利用Western blot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Ⅳ型胶原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Na2SeO3处理后,H2Se可以破坏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Ⅳ型胶原的硫亚胺键。因此Na2SeO3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极可能归因于H2Se解偶联硫亚胺键从而诱导Ⅳ型胶原降解。本章研究为Na2SeO3在体内功能的发挥及无机硒预防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合理的解释。(3)发展一种简单、快速和低毒的从复杂生命系统中鉴定和分离特定蛋白质的方法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本章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Fe3O4@Au-Se-peptide),在HOBr存在下,将赖氨酸的氨基与蛋氨酸的S-甲基偶联,通过非酶生化反应筛选出含有蛋氨酸的蛋白质。实验中,我们将含有4个赖氨酸(Lys-Lys-Lys-Lys-{Se-Cys})的多肽与Fe3O4@Au纳米复合材料相连,通过S=N交联有效地捕获蛋氨酸残基;随后通过磁分离得到含蛋氨酸的蛋白质,并在H2Se的作用下从Fe3O4@Au-Se-肽纳米复合物中释放出来。HRMS和SDS-PAGE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从复杂的生物系统中成功地分离出含蛋氨酸的蛋白。这项工作为识别和分离复杂生命系统中的特定蛋白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是细胞发生铁死亡过程中重要的调控蛋白,发展精准的方法从而实现对该蛋白的可视化表征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章研究中,通过实现对GPX4蛋白活性分子硒代半胱氨酸(Sec)的荧光成像来构建Sec的荧光信号与GPX4蛋白功能表达的关联,从而为GPX4蛋白的监测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手段。在该工作中,利用Au-Se键构建的纳米探针来实现对Sec的精准检测,且Sec的荧光信号可以直接指示细胞发生铁死亡前后GPX4蛋白的表达情况,可视化结果表明Sec与GPX4蛋白的功能表达呈正相关性。同时,构建的Au-S键纳米探针可以实现这一过程中对GSH的检测。荧光成像结果表明,在正常细胞中,GSH的存在不能上调GPX4蛋白表达;细胞发生铁死亡后,补充GSH可以稳定GPX4的功能和表达。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荧光方法实现了对胞内GPX4蛋白的监测,为胞内GPX4蛋白的功能表达提供了一种直观且有效的预判方法。

郝荣增[4](2021)在《基于遗传密码扩展技术构建复制可控的重组口蹄疫病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是利用正交性氨酰t RNA合成酶/t RNA分子对(aa RS/t RNA)识别m RNA上的无义密码子(终止密码子或四联体密码子),将非天然氨基酸通过核糖体插入目标肽或蛋白质中的策略统称。在蛋白翻译过程中由仅识别并通读无义密码子,将特定非天然氨基酸以编码形式插入蛋白质肽链特定位置的正交性aa RS/t RNA对,构成了非天然氨基酸的正交翻译系统。目前,利用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已将超过200种不同的非天然氨基酸遗传编码插入细胞和动物体内合成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标记和修饰等多种生物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将非天然氨基酸定点引入病毒蛋白的特定氨基酸位点,实现对病毒颗粒的表面修饰以及对病毒复制过程的控制,可直接将野生型病毒转化为安全高效的病毒疫苗,成为病毒疫苗研究中一项重要突破性进展。本研究以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为模型,结合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和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在包含生物正交翻译系统的稳定细胞系中,扩展了FMDV的基因组,探索产生含有提前成熟终止密码子(PTC)的重组病毒(PTC-FMDV)的可行性,并进一步评估了重组PTC-FMDV的包装效率和遗传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重组PTC-FMDV的产生及遗传稳定性分析本研究首先利用Piggy Bac转座子系统介导的转座技术将Pyl RS/Pyl T正交翻译元件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成功构建了能有效解码琥珀终止密码子的正交翻译细胞系BHK-21-t RNA/pyl RS/m Cherry-TAG-e GFP。为了探究基于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构建复制可控制的重组FMDV的可行性,本研究根据对病毒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和氨基酸保守性分析,在FMDV的结构蛋白(VP1和VP4)和非结构蛋白(L和3D)中选择了129个氨基酸位点,将其密码子定点突变为琥珀终止密码子,分别构建了129种重组PTC-FMDV单点突变体和4种dual-PTC-FMDV双点突变体的拯救质粒,转染正交翻译细胞系进行重组病毒的包装和拯救,未添加非天然氨基酸的细胞转染组作为对照,根据细胞病变效应(CPE)和RT-PCR扩增分析病毒的包装和基因复制,并评估重组病毒的包装效率,结果表明这些PTC-FMDV的包装效率与野生型病毒相比均有降低;病毒拯救结果显示3D蛋白中27/48、L蛋白10/26、VP4蛋白11/16和VP1蛋白10/39的PTCFMDV突变体可以成功包装出病毒;然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这些引入的琥珀终止密码子高度缺乏遗传稳定性,在PTC病毒的包装或传代复制过程中,存在几乎全部突变为有义密码子的可能;并且琥珀密码子的突变与特定氨基酸或蛋白的保守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进一步构建包含两个琥珀密码子的双点PTC-FMDV突变体的研究发现,增加琥珀密码子的个数可降低重组PTC病毒的包装效率,但其在病毒传代过程中也存在发生突变的可能性。2.重组TAGA-FMDV的产生及遗传稳定性分析本研究为了解决PTC-FMDV的回复突变问题,并探究基于四联体密码子解码策略控制FMDV复制的可行性,首先构建了能有效解码TAGA四联体密码子的稳定转基因细胞系,进一步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分别选择FMDV的VP1-N46、VP4-F76、L-Y42、3D-H14和3D-M16氨基酸位点,分别将这5个氨基酸密码子定点突变为TAGA密码子,构建了5种重组TAGA-FMDV突变体拯救质粒,在添加特定非天然氨基酸的条件下,进行重组TAGA-FMDV的包装和拯救,以探索重组病毒产生的可行性,并以未添加非天然氨基酸的细胞作为对照组。根据CPE和RT-PCR扩增分析病毒的包装和基因复制,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分析病毒RNA的转录,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分析病毒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病毒拯救质粒转染细胞后在第一代均可以观察到细胞局部的CPE,q PCR和IFA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内存在重组病毒的RNA转录和蛋白表达;但进一步通过基因测序对重组FMDV基因组中引入的TAGA四联体密码子的遗传稳定性分析发现,VP4-F76、3D-H14和3D-M16突变体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样品测序结果表明,其基因组中保持了TAGA四联体密码子的存在;L-Y42突变体在两次转染细胞后均在第一代即发生了突变,VP1-N46突变体在转染后第一代也发生了突变;而在第三代样品的测序结果发现,这些TAGAFMDV基因组中的四联体密码子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均发生了突变或回复,该研究结果表明在FMDV基因组中引入的TAGA四联体密码子,病毒传代过程中也存在突变或回复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分别成功构建了能有效解码三联体琥珀终止密码子和TAGA四联体密码子的正交翻译稳定细胞系;利用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和病毒反向遗传技术扩展了FMDV基因组,系统的筛选并构建了133种携带PTC三联体终止密码子的重组病毒突变体,并在正交翻译细胞系中成功拯救了PTC-FMDV,证明了利用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产生PTC-FMDV这一概念的可行性,但将该技术应用于口蹄疫PTC疫苗仍具有一定挑战性;进一步利用四联体密码子解码策略构建重组TAGA-FMDV,初步探索了这种重组病毒包装的可行性与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重组TAGA病毒在传代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遗传不稳定性。总之,本研究为成功制备重组复制可控的FMDV建立了一个新的、稳定的技术平台,同时也强调了将该项新技术应用于其他小RNA病毒科成员的研究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戴士杰[5](2021)在《长效化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设计、合成及降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其类似物(如Exendin-4,Ex4)是多肽类肠降血糖素药物,已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目前,临床上使用基于GLP-1/Exendin-4多肽作为治疗糖尿病药物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多肽易被蛋白酶降解和快速被肾脏清除等固有的属性,导致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很短、成药性差,临床上需要通过高剂量和增加给药频率来达到治疗效果。目前已发展了多种策略用于改善GLP-1多肽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主要包括聚乙醇化修饰、长链脂肪酸或其他小分子修饰提高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GLP-1多肽与白蛋白或Fc的融合表达等。然而,上述策略在改善GLP-1及其类似物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同时,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免疫原性,产品的均一性以及制备工艺的复杂化等问题。研究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GLP-1类似物可提高T2DM的治疗效果和作用窗口。本论文以临床批准的GLP-1多肽Exendin-4为模型,基于正交化学和分选酶(Sortase A,Srt A)的定点修饰技术,探索了葡聚糖和半抗原定点修饰新策略用来改善Exendin-4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提高其长效降糖活性;论文最后运用丝氨酸/苏氨酸连接(Ser/Thr ligation,STL)策略和重组表达技术相结合,发展了半合成方法合成索玛鲁肽。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肟连接化学对“化学突变”的Ex4类似物(Ex4-12K*,Ex4-27K*,Ex4-12-27K*)进行葡聚糖定点修饰,延长Ex4的长效降糖效果。通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对Ex4多肽12,27和12/27位进行“化学突变”,制备成含羟胺赖氨酸的Ex4类似物,借助正交肟连接化学将不同分子量的葡聚糖(Mw=6000 Da和20000 Da)定点地修饰到Ex4多肽类似物含羟胺的赖氨酸上,成功地构建了六种均一葡聚糖-Ex4(dextran-Ex4)偶联物。体外受体结合实验和腹腔糖耐量实验(IPGTT)显示葡聚糖修饰的位点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活能力和急性降血糖能力有显着影响,其中对Ex4的12位进行葡聚糖修饰对其GLP-1R激活能力影响最小,完全保留了Ex4促进胰岛素分泌进而调节血糖的能力。长效降血糖实验结果表明,除了dextran-Ex4-12K*-27K*(6000),其他dextran-Ex4偶联物的长效降血糖能力均得到提高,且修饰的位点以及用于修饰的葡聚糖分子量大小对长效降糖作用效果都有显着影响。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dextran-Ex4-12K*(20000)在第4、6、8、12以及24小时的血糖水平以及最终的AUC glucose 0-24h值保持最低,表明dextran-Ex4-12K*(20000)具有最优的长效降糖作用。(2)设计和合成新型小分子半抗原DNP定点修饰的Exendin-4类似物Ex4-DNP,发展了半抗原DNP作为内源性抗体粘合剂用以延长Ex4半衰期的新策略。通过Srt A介导的连接反应(SML)制备三种含不同长度连接臂的Ex4-DNP偶联物6-8和FITC标记的Ex4-DNP偶联物9-11。体外细胞GLP-1R激活实验结果显示DNP定点修饰会导致其刺激GLP-1R的能力略有下降,但EC50值仍保持在纳摩尔水平(6:1.39 n M;7:1.98 n M;8:4.03 n M)。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当体内存在丰富的抗DNP抗体时,使用半抗原DNP对Ex4进行修饰可以显着延长其半衰期。其中含有中等长度PEG连接臂的偶联物10的半衰期达到了3.55小时,是相同条件下未修饰Ex4的4.9倍。此外,Ex4-DNP偶联物在预免疫的db/db小鼠模型的长效降糖活性相比于在未预免疫的db/db小鼠模型显着增强,其中含有PEG3连接臂的偶联物7表现出最好的长效降血糖效果,这与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一致。最后在长期治疗实验中,与每天两次皮下注射未修饰的Ex4相比,每天一次皮下注射Ex4-DNP偶联物7在改善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葡萄糖耐量、脂质代谢和保护胰岛方面表现出更有益的作用,并且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和免疫原性。(3)设计和合成新型半抗原鼠李糖脂定点修饰的Exendin-4类似物Ex4-Lipid-Rha,发展了半抗原鼠李糖作为内源性抗体粘合剂和脂肪链作为白蛋白粘合剂双重作用机制延长Exendin-4半衰期的新策略。通过化学酶法SML反应成功构建Ex4-Lipid-Rha偶联物5-7。体外细胞GLP-1R激活实验表明鼠李糖脂修饰导致其激活GLP-1R的能力略有下降,但EC50值仍保持在亚纳摩尔水平(5:0.14 n M;6:0.19 n M;7:0.21 n M)。体内IPGTT实验证明,对Ex4的C端进行鼠李糖脂修饰不会影响其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急性降血糖的活性。长效降血糖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对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Rha-OVA预免疫之前,Ex4-Lipid-Rha偶联物5-7的长效降血糖能力均获得一定的增强;另一方面,对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Rha-OVA预免疫之后,偶联物5-7的长效降血糖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此时的增益效果要不仅归因于脂肪链与体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还得益于半抗原Rha与内源性抗体的相互作用。(4)建立了基于STL化学连接的半合成法制备长效降糖药物索马鲁肽。从溶剂、温度、助溶剂和投料比等方面优化了四肽水杨醛酯2和Arg34 GLP-1(11-37)之间的STL反应,最终确定在1:120比例的吡啶-醋酸缓冲体系(mol/mol),反应温度为40°C,Arg34GLP-1(11-37)与2的当量比为1:3.76,以及不添加任何助溶剂的条件下,以85%的转化率成功制备索马鲁肽骨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了索马鲁肽骨架中Lys26的侧链氨基与长链脂肪酸的选择性偶联反应条件,对反应体系的种类,反应液p H值以及酰化剂滴加速度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以50 m M H3BO3(p H=10.5)反应体系,酰化试剂滴加速度为0.5小时作为最佳条件,上述酰化反应的转化率大于99%;最后脱除保护基后,从质谱和细胞水平的生物活性方面证明利用本方法合成的索马鲁肽和原研药一致。

和文婧[6](2021)在《结构可控的氨基酸聚合物的合成研究》文中认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基团和天然手性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氨基酸聚合物是由氨基酸单体或其衍生物通过酰胺键连接而成的一类聚合物的统称,具有与天然蛋白质类似的稳定的二级结构(如α-螺旋或β-折叠)、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以及侧链结构多样的功能基团。这种特殊的结构和性能使得氨基酸聚合物在食品化妆品、药物输送、组织工程、基因转染等生物材料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以可再生的氨基酸单体为原料,人工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氨基酸聚合物是现今高分子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氨基酸聚合物的合成中,对初级结构(如立体和序列结构、分子量、侧链功能化等)的精确调控是影响氨基酸聚合物性能和应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为止,结构精确氨基酸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仍然非常有限。因此,发展高效、可控的合成方法制备具有精确初级结构的氨基酸聚合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取得的重要结果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双功能单分子的氟醇有机催化剂,通过调控对L-谷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NCA)单体的开环聚合,实现了高分子量聚谷氨酸快速且高效的合成(Mn>350 kDa)。虽然聚合物的分子量偏高于理论值,但聚合仍然表现出相对可控的聚合特点。通过对聚合机理的推测和研究,在聚谷氨酸链增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刚性α-螺旋结构可能促使聚合在低极性的二氯甲烷中产生了自加速现象,使得链增长速率较快于链引发速率,最终导致聚谷氨酸分子量偏高。2通过简单高效的氨基酸成环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化(苄氧基、烯丙氧基和二乙二醇单甲醚基)的赖氨酸衍生ε-内酰胺单体,在温和条件下(25℃)对ε-内酰胺单体进行有机催化开环聚合得到了侧链功能化的赖氨酸聚合物,实现了高的单体转化率且数均分子量高达47.7 kDa。通过硫醇-烯烃点击反应对烯丙基功能化聚合物进行聚合后修饰合成了侧链结构多样的功能化赖氨酸聚合物。通过对不同侧链结构的赖氨酸聚合物进行热性能和自组装行为的研究,表明聚合物侧链的改变可以调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且两亲性的赖氨酸聚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发生自组装形成球形纳米颗粒。3通过高效的有机催化开环聚合虽然可以实现对氨基酸聚合物分子量及侧链结构的调控,但很难实现对聚合物立体和序列结构的双重精确控制。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正交脱保护和高效偶联反应的指数迭代合成法用于制备立体和序列结构精确的氨基酸聚合物。首先以不同构型和不同侧基的丝氨酸为原料合成了五种序列精确且立体异构的二聚体,然后通过正交的脱保护和高效的有机人名反应历经四次迭代循环制备了五种立体及序列结构精确的单分散丝氨酸聚合物,分子量最高达到了 8.3 kDa。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包括体积排除色谱(SEC)、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氢谱及碳谱核磁(1H NMR,13C NM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五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初步研究了立体结构对丝氨酸聚合物热性能的影响。

何怡静[7](2021)在《Nε-月桂酰基赖氨酸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Nε-月桂酰基赖氨酸(LL)是一种赖氨酸衍生的功能性粉体,不溶于水和油等大部分溶剂,对皮肤无刺激,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强抗氧化性和稳定性,其片状晶体结构赋予LL易附着和高润滑性等特点,常用作化妆品基质或肤感调节剂。赖氨酸有两个氨基,其衍生物LL的公开方法合成步骤较多、提纯繁琐,目前对LL的需求仍依赖进口。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一步法合成LL,简化提纯步骤,并回收反应液中剩余的赖氨酸。然后探究LL作为颗粒乳化剂稳定Pickering乳液和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协同稳定乳液的效果,最后将LL应用于具体的化妆品配方中。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以肖顿-鲍曼缩合反应为基础,以赖氨酸和月桂酰氯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LL,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探究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溶剂体系为甲醇、反应p H控制在7~8、p 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时,有利于LL的合成与提纯,当摩尔投料比n(月桂酰氯):n(赖氨酸)为3:1,赖氨酸浓度为0.02 mol/150 m L,反应温度为30℃时,最佳产率为53.3%。对最优条件下的反应液中的赖氨酸进行回收,得到回收率为36.2%。最后通过IR、MS和1H NMR对LL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得LL的热分解温度为263.5℃。探究结晶温度对LL粒径的影响,并在最小粒径下考察制备工艺和乳液组成对Pickering乳液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LL的最佳结晶温度为30℃,制得的颗粒粒径为(1347.4±156.9)nm。油-水-LL接触角为142.9°±1.6°,制备的乳液为W/O型。乳液最佳制备条件是均质速率为11000 r·min-1,乳化温度为20℃,颗粒浓度为2 wt%,油水体积比为5:5,此条件下制备的乳液平均粒径为(23.5±1.5)μm,静置7天的乳化率为91.7 vt%,起始粘度为2449 Pa·s。此外LL对不同p H的水相有着较好的耐受性,在后续的静置实验中发现LL稳定的乳液体系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探究LL和SDS协同稳定乳液的效果和无机盐对两种乳化剂的协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SDS能够协助LL稳定乳液,且随着SDS浓度的增加,乳化体系发生相反转。因为SDS分子的疏水尾链吸附在颗粒上,改善颗粒的亲水性,颗粒接触角的下降使得乳液滴的界面弯曲度增加和颗粒在界面上的吸附强度提升,体系形成以颗粒乳化为主导的W/O型Pickering乳液;而后SDS浓度的增加使得两种乳化剂形成竞争关系,体系乳化失败;随着SDS浓度的继续增加,体系最终发生相反转,形成O/W型乳液。在两种乳化剂协同稳定的基础上,在水相中添加了不同浓度的无机电解质,Na Cl的添加提升了SDS的表面活性,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能够稳定W/O型乳液的SDS浓度窗口变窄直至消失,体系最终形成O/W型乳液。将LL应用到隔离乳和润肤面霜配方中。结果表明:样品有良好的外观和气味,其中润肤面霜的p H为6.58,隔离乳的粘度为8582.85 m Pa·s,润肤面霜的粘度为37695.06m Pa·s。对样品进行耐热耐寒稳定性试验,并对隔离乳进行色泽稳定性试验,发现两个样品保持稳定,隔离乳前后颜色保持一致。对隔离乳进行感官评价,发现样品具有较好的涂抹性和透明度,能满足使用需求。

杨洋[8](2020)在《基于玻璃微珠交联壳聚糖的浅孔载体合成及其固定化菊粉酶制备低聚果糖的研究》文中指出相比于游离酶,固定化酶可以回收并反复利用,更能满足连续稳定的工业化生产要求,而酶是否能成功固定化以及固定化酶活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载体的材料及性质。现有固定化酶载体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瓶颈问题:(1)多数具有孔道结构的微球为传质阻力较大的深孔载体,固定于其中的酶难以充分发挥催化功能,活力回收和使用半衰期均低;(2)即使固定于载体表面的酶,或因微球之间的碰撞及摩擦易脱落,或因缺乏柔性臂致使作用空间有限;(3)载体材料本身密度小,机械强度低,在搅拌力作用下易碎裂,严重影响固定化酶寿命。因此,本文首先以玻璃微珠为核心,进行表面化学改性,再以壳聚糖为成膜剂,薄层覆盖并用戊二醛交联于微珠表面,同时以纳米级硬脂酸粉为致孔剂,首先制备出基于玻璃微珠交联壳聚糖核壳结构、拥有适宜薄层浅孔的固定化酶载体。接下来在浅孔微球载体上接枝作为柔性臂的赖氨酸,以成倍放大载体活性基团数量,并系统研究制备固定化内切菊粉酶的优化工艺条件和固定化前后的酶学性质。最后建立以新鲜菊芋为原料,经热水浸提法提取菊糖、蔗糖酶水解制备果聚糖、柔性固定化菊粉酶水解制备低聚果糖的整套工艺流程,并将固定化酶装配成柱式反应器,初步探索连续水解果聚糖制备低聚果糖的应用性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玻璃微珠为核层载体,壳聚糖为包覆层,戊二醛为交联剂,纳米级硬脂酸粉为致孔剂,成功制备出基于玻璃微珠交联壳聚糖的浅孔微球载体;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接枝率约为18.3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覆膜厚度约为2.16μm,表面浅孔的平均尺寸约为0.12μm。(2)以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为缩合剂,成功将赖氨酸作为柔性臂接枝于浅孔微球载体表面;建立了以接枝柔性臂浅孔微球为载体固定化菊粉酶的方法和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优条件下,柔性固定化菊粉酶活力、偶联率和活力回收率分别为46.29 U/mg、87.50%、86.10%;对比研究了直接和接枝柔性臂固定化菊粉酶的酶学性质,柔性固定化酶的总体效率均高于直接固定化酶,特别是两者的重复使用半衰期分别为47次和61次,相比于其他一些固定化菊粉酶载体显着提高,因此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3)证明蔗糖酶可专一性水解菊糖还原性末端的葡萄糖残基,将其切割为果聚糖和葡萄糖,最优条件下果聚糖的生成率为87.72%;建立了以柔性固定化菊粉酶为催化剂制备低聚果糖的方法和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优条件下低聚果糖的生成率为92.39%,总收率为新鲜菊芋的10.90%;低聚果糖产品中的聚合度主要为3-5,其中三聚果糖占比51.29%,四聚果糖占比28.56%,五聚果糖占比20.15%;研发以柔性固定化菊粉酶柱式反应器的形式,连续水解果聚糖制备低聚果糖的工艺过程,其中固定化酶柱的连续使用半衰期为73.5 h,其效率提升至游离酶的7.43倍。

魏睿元[9](2020)在《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匹耐力赛是历史悠久的人和动物合作的运动娱乐项目,蒙古马是我国本土特有马种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草原上以半饲牧半野放方式选育,因此蒙古马具有优良的抗受力和耐力。本文对6匹蒙古马、6匹杂交马进行了两个月,各单次15km和30km负荷耐力运动训练后的代谢组进行了研究,分别在训练前后和休息45min三个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在训练前后采集肌肉样本,利用1H-NMR技术对血浆、肌肉样本代谢物进行检测,使用Chenomx NMR suit软件数据库对代谢物进行归属分类,通过PLS-DA和一维方差对代谢模式和显着变化的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再进行功能富集和KEGG Pathway分析,找到训练前后发生显着变化的代谢通路及相关代谢物,得到训练前后差异代谢物的互作网络关系图,分析耐力运动期间及休息恢复中机体的物质、能量代谢方式以及潜在的代谢异常风险。经过实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蒙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调控及分子机制。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15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蒙古马更偏向于无氧代谢的方式为机体供能,乳酸能和糖代谢更活跃,运动后机体脂肪供能增加。30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蒙古马更偏向于脂肪有氧代谢的方式供能,但糖异生的过程也加强,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物质,如肉碱、泛酸、甜菜碱的消耗都显着增加,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压力明显增加。提示,脂肪储备,乳酸的生成和清除对于蒙古马耐力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2.研究杂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调控及分子机制。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15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杂交马更偏向于无氧代谢的方式为机体供能,乳酸能和糖代谢更活跃,运动后糖酵解依然持续供能。30km耐力负荷,运动期间杂交马更偏向于糖酵解和脂肪有氧代谢混合的方式为机体供能,运动后机体的免疫压力明显增加。两次耐力负荷期间糖酵解途径均比较活跃,且运动后杂交马机体表现出迅速的清除乳酸的能力。提示,乳酸的生成和清除对于杂交马耐力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3.比较蒙古马与杂交马耐力运动中的代谢差异。观察运动前后血浆、肌肉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运动前杂交马糖代谢表现的更活跃,而蒙古马组脂肪酸的代谢供能的占比更多。运动中蒙古马脂肪动员的能力更显着,对于耐力运动来说具有更大的优势,爆发力也更有潜质,但是杂交马表现出更好的乳酸耐受和代谢能力,对于短距离的比赛或许更有优势。提示,以蒙古马为基础培育耐力赛马是可行的。4.代谢通路和病症富集的分析。结果显示,15km负荷期间差异代谢物显着关联代谢通路,蒙古马组血浆样本18条、肌肉样本6条,杂交马组血浆样本5条、肌肉样本15条。30km负荷期间差异代谢物显着关联代谢通路,蒙古马组血浆样本9条、肌肉样本19条,杂交马血浆样本7条、肌肉样本13条。其中主要涉及糖酵解或糖异生、酮体的合成与降解、柠檬酸盐循环、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牛磺酸和牛磺酸的代谢、甲烷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等途径。运动后两组马都有发生机体物质代谢异常、机体氧化应激、各种不适症、炎症性疾病、肌肉溶解、神经紊乱症、线粒体-脑病-乳酸-中风、厌氧症、心脏衰竭、心肌梗塞、心肌损伤、窒息、严重惊厥或心源性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病症的可能,提示,运动后物质补充和机体调整是必要的。

李慧敏[10](2020)在《非天然氨基酸定位下醛酮还原酶的精准固定、交联及同步纯化》文中指出在酶的固定化技术中,共价连接因连接牢固可以避免酶在使用时从载体中泄漏,并可显着增强酶的刚性和稳定性。然而,传统共价连接多依赖组成酶蛋白的侧链氨基如赖氨酸,连接位点选择盲目以及连接反应随机进行,酶活性中心多因此遭掩埋或破坏而致固定化后酶活性大幅下降,无疑增加了酶生物催化的成本。因此如何突破传统共价连接技术中的此类缺陷,实现高效及位点特异性的精准固定化变得十分重要。首先,为了避免载体与酶蛋白间的随机化学连接和固定,使用掺入的非天然氨基酸(NSAAs)修饰改造酶,再通过点击化学反应获得固定化酶蛋白。为此,将醛酮还原酶(AKR)用作模板酶,并将110Y,114Y,143Y,162Q和189Q分别替换为对叠氮-L-苯丙氨酸(p Az F)。然后,通过应变促进炔烃-叠氮化物环加成反应(SPAAC)将AKR突变体交联到环辛炔功能化载体上。并研究了非天然氨基酸(NSAAs)的掺入数量和位点对固定化AKR的固定化率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突变型普遍的比野生型具有更好的比活性,而AKR-114Y的活性比野生型高1.16倍。而且,五点固定化AKR的半衰期(t1/2)在30℃和60℃下分别达到106 h和45 h,分别是游离酶的13倍和7倍。对这三种不同数量位点(单点,三点和五点)酶突变体的比较表明,位点选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偏离活性中心的生物正交化学连接可有效保护酶蛋白的活性,并可实现同步纯化,多点固定化亦可提高负载量和热稳定性。其次,为了实现绿色的、无载体固定化,基于以上多点精准固定化的基础,探索制备快速和精准的生物正交交联酶(Rapidly and Precisely Crosslinked enzymes,RP-CLEs)的方法。使用非天然氨基酸(NSAAs)多点掺入修饰改造酶蛋白,在微波辅助辐射下,利用无铜点击反应制备酶交联聚集体。为此,使用上述AKR多点突变体,加入环辛双炔(sym-dibenzo-1,5-cyclooctadiene-3,7-diyne)通过环加成反应(SPAAC)实现酶分子间交联,并研究了AKR碱基序列中突变位点的位置和数目对固定化率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在10℃的微波辐射下4分钟,多点AKR突变体发生交联,其中五点突变体的固定化率可以达到90%,从而由细胞裂解液上清液直接制备得到生物正交交联酶(RP-CLEs)。该RP-CLEs的比酶活为2.06 U·mg-1,约为游离AKR五点突变体的2倍。在微波辐射下制备的RP-CLEs还具有增强的热稳定性,其在60℃下的半衰期(t1/2)为26.76 h,约为AKR五点突变体的4.5倍(t1/2)当RP-CLEs也可用于催化克唑替尼中间体(S)-2,6-二氯-3-氟苯乙醇的手性合成时,产品产率可达90%,ee值(enantiomeric excess)超过99%。批次催化反应中在每轮反应12 h的循环中催化6轮后,RP-CLEs催化合成时目标产物的产率仍可达到初始批次的80%。结果表明,基于酶结构的分析,可以合理地将不同数目的NSAAs掺入序列中,且借此精准地指导和控制目标酶的共价交联,非修饰酶却因未掺入非天然氨基酸而无法交联故被高浓度洗涤液洗脱,制得生物正交交联酶聚集体,并实现目标酶蛋白的精准交联与同步纯化。总之,本文通过掺入了多点非天然氨基酸的醛酮还原酶进行酶固定化研究,确定了一种新型的、可精准定位的固定化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快速、精准的生物正交交联酶(RP-CLEs)。该交联酶在催化生成克唑替尼中间体(S)-2,6-二氯-3-氟苯乙醇的反应中,表现出了较好的重复使用稳定性。这种从细胞裂解液中无需纯化直接制备RP-CLEs的绿色方法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其他酶种,有望提升我们对酶精准固定化的理解和促进精细化学品或药物酶促生物催化合成。

二、正交保护赖氨酸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交保护赖氨酸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L-赖氨酸的性质及应用
        1.1.1 L-赖氨酸的性质
        1.1.2 L-赖氨酸的应用
    1.2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1.2.1 诱变育种选育高产菌株的进展
        1.2.2 代谢工程育种选育高产菌株的研究进展
    1.3 纤维素水解液生产L-赖氨酸
        1.3.1 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概况
        1.3.2 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
        1.3.3抑制物的脱除
        1.3.4 已有报道纤维素水解液生产L-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出发菌株
        2.1.2 原料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培养及发酵
        2.2.2 诱变方法
        2.2.3 筛选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2.5 高浓度纤维水解液的制备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前言
    3.2 ARTP技术选育L-赖氨酸高产菌株
        3.2.1 L-赖氨酸菌株最佳诱变培养时间的确定
        3.2.2 APTP最佳处理时间的确定
        3.2.3 以葡萄糖为碳源筛选L-赖氨酸高产菌株
        3.2.4 以纤维水解液为碳源复筛L-赖氨酸高产菌株
    3.3 以纤维水解液驯化L-赖氨酸高产菌株
    3.4 玉米秸秆水解液生产L-赖氨酸发酵培养基优化
        3.4.1 玉米浆的添加量对L-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3.4.2 葡萄糖的含量对L-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3.4.3 不同量活性炭脱毒的纤维素水解液对L-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3.5 玉米秸秆水解液生产L-赖氨酸发酵条件优化
        3.5.1 发酵pH对水解液中L-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3.5.2 水解液中溶解氧对L-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3.6 正交实验优化
    3.7 分批补料对水解液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影响
        3.7.1 初始糖浓度的确定
        3.7.2 补糖时间的确定
        3.7.3 分批补料发酵过程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本文主要结论
    4.2 讨论
        4.2.1 溶解氧对纤维水解液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影响
        4.2.2 L-赖氨酸产生菌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有毒物质耐受性
        4.2.3 补料发酵对纤维水解液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影响
    4.3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2)复合生物保鲜剂的研制及其对冷却驴肉抑菌保鲜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驴肉品质
        1.1.1 驴肉营养价值
        1.1.2 驴肉低温品质
    1.2 驴肉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3 冷却肉中的主要致腐微生物
    1.4 生物保鲜剂研究进展及作用机理
        1.4.1 生物保鲜剂研究进展
        1.4.2 生物保鲜剂作用机理
    1.5 复合生物保鲜剂在冷却肉保鲜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冷却驴肉菌相分析及复合生物保鲜剂工艺优化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复合生物保鲜剂的配制
        2.2.2 原料预处理
        2.2.3 检测方法
        2.2.4 单因素实验设计
        2.2.5 正交实验设计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冷却驴肉菌相构成分析
        2.3.2 单因素结果分析
        2.3.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复合生物保鲜剂的配制
        3.2.2 原料预处理
        3.2.3 检测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菌落总数的影响
        3.3.2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挥发性盐基氮值的影响
        3.3.3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pH值的影响
        3.3.4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
        3.3.5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色度的影响
        3.3.6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的影响
        3.3.7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蒸煮损失率的影响
        3.3.8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汁液流失率的影响
        3.3.9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感官品质的影响
        3.3.10 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前后冷却驴肉效果图
        3.3.11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肌肉微观结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前后对冷却驴肉微生物多样性和差异代谢物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分组
        4.2.2 GC-MS代谢组
        4.2.3 微生物多样性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3.2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驴肉中差异代谢物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攻读硕士期间主持课题项目

(3)含硒化合物对蛋氨酸蛋白及GPX4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1.1.1 生命体内的重要含硫氨基酸——蛋氨酸(Methionine)
        1.1.1.1 蛋氨酸(Methionine)
        1.1.1.2 蛋氨酸在蛋白中的修饰及识别
        1.1.1.3 常见的蛋氨酸蛋白
        1.1.2 参与基底膜构建的蛋氨酸蛋白——四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Ⅳ)
        1.1.2.1 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s,BMs)
        1.1.2.2 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Ⅳ)
        1.1.2.3 肝纤维化与Ⅳ型胶原蛋白
        1.1.3 参与铁死亡调节的重要蛋白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1.1.3.1 铁死亡(Ferroptosis)
        1.1.3.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1.2 化学小分子调控蛋白质功能参与生命活动
        1.2.1 溴(Bromine)——生命体发育所必需的第28 种元素
        1.2.1.1 次溴酸(HOBr)
        1.2.2 硒(Selenium)——生命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1.2.2.1 亚硒酸钠(Na_2SeO_3)
        1.2.2.2 硒化氢(H_2Se)
        1.2.2.3 硒代半胱氨酸(SeCys,Sec)
        1.2.3 利用荧光化学方法对生命活动中重要化学小分子进行分析和检测
        1.2.3.1 次溴酸(HOBr)的分析和检测
        1.2.3.2 硒化氢(H_2Se)的分析和检测
        1.2.3.3 硒醇(R-SeH)的分析和检测
    1.3 功能化纳米材料在蛋白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1.3.1 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在蛋白质分离与分析方面的应用
        1.3.2 纳米金在蛋白质分析和检测中的应用
    1.4 化学小分子对蛋白质调控作用的研究现状
        1.4.1 生物正交反应(Bioorthogonal reaction)
        1.4.2 生物正交反应在蛋白质调控研究领域的应用
        1.4.3 其他研究方法在蛋白质调控研究领域的应用
    1.5 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次溴酸/硒化氢共同作用循环调控小肽及NC1 蛋白中的硫亚胺键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和仪器
        2.2.2 HOBr和 H_2Se的制备
        2.2.3 细胞培养
        2.2.4 MTT细胞毒性实验
        2.2.5 BPP偶联反应产物(cBPP)溶液的制备
        2.2.6 动力学实验
        2.2.7 BPP反应的pH依赖性
        2.2.8 对金属离子和氨基酸的选择性
        2.2.9 荧光成像
        2.2.10 用于HRMS分析的溶液制备
        2.2.11 氨基酸的交联反应
        2.2.12 二肽的交联反应
        2.2.13 用于SDS-PAGE分析的NC1 片段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亚硒酸钠代谢物硒化氢通过解偶联硫亚胺键以促进肝纤维化逆转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动物模型
        3.2.2 试剂和抗体
        3.2.3 仪器
        3.2.4 小鼠存活实验
        3.2.5 小鼠诱导实验
        3.2.6 采集肝脏
        3.2.7 血清分离
        3.2.8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3.2.9 H_2Se、NIR-H_2Se探针、DCI-MQ-NADPH探针和H_2O_2探针的制备
        3.2.10 活体荧光成像
        3.2.11 Western Blot实验
        3.2.12 液质联用分析的准备
        3.2.1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非酶生化反应在复杂生物体系中钓选蛋氨酸蛋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和仪器
        4.2.2 Fe_3O_4 纳米颗粒的制备
        4.2.3 Au-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4.2.4 Fe_3O_4@Au-Se-peptide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4.2.5 纳米材料的表征
        4.2.6 用于HRMS分析的溶液制备
        4.2.7 利用赖氨酸识别和分离蛋氨酸多肽(MADQLTEEQI)
        4.2.8 利用抓手肽(Lys-Lys-Lys-Lys-{Se-Cys})识别和分离蛋氨酸
        4.2.9 Fe_3O_4@Au-Se-peptide纳米复合材料对混合溶液中蛋氨酸或蛋氨酸多肽(MADQLTEEQI)的识别和分离
        4.2.10 用于SDS-PAGE分析的溶液制备
        4.2.11 赖氨酸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识别和分离
        4.2.12 在复杂生物体统中通过抓手肽(Lys-Lys-Lys-Lys-{SeCys})识别和分离牛血清蛋白
        4.2.13 Fe_3O_4@Au-peptide纳米复合物识别和分离复杂生物体系中的牛血清白蛋白
        4.2.14 SDS-PAGE电泳分析
        4.2.15 BCA蛋白检测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纳米荧光探针可视化研究硒代半胱氨酸激活铁死亡蛋白GPX4 的过程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和仪器
        5.2.2 金纳米材料的合成
        5.2.3 肽链负载量的测定
        5.2.4 Au-Se探针与Sec反应的动力学测试
        5.2.5 Au-Se探针对Sec的响应测试
        5.2.6 Au-Se探针及其与Sec反应过程中的pH依赖性测试
        5.2.7 干扰实验测试
        5.2.8 GSH对 FITC修饰的Au-Se和 Au-S探针的响应测试
        5.2.9 Sec和 GSH同时存在下对FITC修饰的Au-Se和 Au-S探针的响应测试
        5.2.10 细胞培养
        5.2.11 Erastin诱导HL-7702 细胞铁死亡
        5.2.12 两种探针对细胞毒性影响的测试
        5.2.13 活细胞共聚焦成像实验
        5.2.14 Western Blot实验
        5.2.15 MTT细胞存活率实验
        5.2.16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致谢

(4)基于遗传密码扩展技术构建复制可控的重组口蹄疫病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
        1.1.1 遗传密码的扩展与非天然氨基酸
        1.1.2 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原理
        1.1.3 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的应用
        1.1.4 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在病毒学领域的应用
        1.1.5 小结
    1.2 口蹄疫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1.2.1 口蹄疫概述
        1.2.2 口蹄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1.2.3 口蹄疫疫苗
        1.2.4 小结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 携带琥珀密码子解码机制的正交翻译稳定细胞系的构建
    2.1 试验材料
        2.1.1 生物材料
        2.1.2 试剂和耗材
        2.1.3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基因设计与合成
        2.2.2 质粒DNA的提取
        2.2.3 质粒构建
        2.2.4 细胞转染
        2.2.5 细胞系的筛选
        2.2.6 正交翻译功能的鉴定
        2.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8 Western Blot
        2.2.9 病毒包装
        2.2.10 病毒TCID_(50)的测定
        2.2.11 细胞总RNA的提取
        2.2.12 数据统计学分析
    2.3 试验结果
        2.3.1 正交翻译元件表达质粒构建与鉴定
        2.3.2 琥珀终止密码子解码功能的鉴定
        2.3.3 非天然氨基酸插入效率的鉴定
        2.3.4 正交翻译细胞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2.3.5 非天然氨基酸浓度对正交翻译的影响
        2.3.6 转基因细胞系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2.3.7 转基因细胞系对病毒拯救系统的兼容性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携带提前终止密码子的重组FMDV的构建与拯救
    3.1 试验材料
        3.1.1 生物材料
        3.1.2 试剂和耗材
        3.1.3 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氨基酸突变位点的选择
        3.2.2 氨基酸的保守性分析
        3.2.3 PTC-FMDV的设计与构建
        3.2.4 重组PTC-FMDV的拯救
        3.2.5 病毒RNA的提取
        3.2.6 重组PTC-FMDV的鉴定
        3.2.7 病毒包装效率的评估
        3.2.8 重组PTC-FMDV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3.2.9 病毒噬斑纯化
        3.2.10 双点PTC-FMDV的设计与拯救
    3.3 试验结果
        3.3.1 重组PTC-FMDV构建的可行性探索
        3.3.2 FMDV蛋白的氨基酸保守性分析
        3.3.3 PTC突变位点的筛选
        3.3.4 重组PTC-FMDV包装效率的评估
        3.3.5 重组PTC-FMDV遗传稳定性分析
        3.3.6 病毒噬斑纯化结果
        3.3.7 Dual-PTC-FMDV的构建与评估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携带四联体密码子的重组FMDV的构建与拯救
    4.1 试验材料
        4.1.1 生物材料
        4.1.2 试剂和耗材
        4.1.3 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基因合成
        4.2.2 质粒构建
        4.2.3 细胞转染
        4.2.4 四联体密码子解码功能的鉴定
        4.2.5 非天然氨基酸的筛选
        4.2.6 细胞系的筛选
        4.2.7 细胞系的鉴定
        4.2.8 重组TAGA-FMDV拯救质粒的构建
        4.2.9 重组TAGA-FMDV的拯救
        4.2.10 重组TAGA-FMDV突变体的鉴定
        4.2.11 重组TAGA-FMDV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4.3 试验结果
        4.3.1 四联体密码子解码元件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4.3.2 四联体密码子解码功能的鉴定
        4.3.3 非天然氨基酸的筛选
        4.3.4 稳定细胞系的筛选与鉴定
        4.3.5 重组TAGA-FMDV拯救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4.3.6 重组TAGA-FMDV的拯救
        4.3.7 重组TAGA-FMDV的鉴定
        4.3.8 重组TAGA-FMDV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表A-1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序列表
附录B 表B-1PTC-FMDV构建引物序列表
附录C 表C-1TAGA-FMDV构建引物序列表
致谢
作者简历

(5)长效化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设计、合成及降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二型糖尿病
        1.1.1 二型糖尿病的定义
        1.1.2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1.3 二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1.2 GLP-1 多肽药物
        1.2.1 GLP-1和Exendin-4 简介
        1.2.2 GLP-1和Exendin-4 的药理学作用
        1.2.3 GLP-1和Exendin-4 构效关系研究
        1.2.4 GLP-1和Exendin-4在T2DM治疗中的优劣势
    1.3 长效GLP-1 RAs的研究进展
        1.3.1 氨基酸序列改造以及非天然氨基酸的引入
        1.3.2 糖基化修饰
        1.3.3 PEG化修饰
        1.3.4 脂肪酸修饰
        1.3.5 白蛋白修饰
        1.3.6 Fc融合
        1.3.7 缓释给药系统
        1.3.8 口服制剂开发
    1.4 内源性抗体
        1.4.1 内源性抗体简介
        1.4.2 内源性抗体应用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葡聚糖-Ex4 偶联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和细胞株
        2.2.2 原料与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主要试剂配制
        2.2.5 Ex4 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2.2.6 葡聚糖-Ex4 偶联物的合成
        2.2.7 葡聚糖-Ex4 偶联物的表征
        2.2.8 胞内c AMP含量测定实验
        2.2.9 STZ联合高脂饲料建立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
        2.2.10 腹腔糖耐量实验
        2.2.11 长效降血糖实验
        2.2.12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Ex4、Ex4-12K*、Ex4-27K*以及Ex4-12K*-27K*的制备和表征
        2.3.2 葡聚糖-Ex4 偶联物的制备和表征
        2.3.3 葡聚糖-Ex4 偶联物体外GLP-1R结合能力评价
        2.3.4 葡聚糖-Ex4 偶联物体内急性降血糖能力评价
        2.3.5 葡聚糖-Ex4 偶联物体内长效降血糖能力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x4-DNP偶联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和细胞株
        3.2.2 原料与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主要试剂配制
        3.2.5 带有Srt A识别信号肽的Ex4 类似物的合成
        3.2.6 Srt A介导的Ex4 类似物与DNP衍生物的偶联反应
        3.2.7 胞内c AMP含量测定实验
        3.2.8 药代动力学实验
        3.2.9 腹腔糖耐量实验
        3.2.10 预免疫前后长效降糖实验
        3.2.11 长期实验
        3.2.12 组织学分析
        3.2.13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端带有Srt A酶识别信号肽的Ex4 类似物的制备和表征
        3.3.2 Ex4-DNP偶联物的制备和表征
        3.3.3 Ex4-DNP偶联物体外GLP-1R结合能力评价
        3.3.4 Ex4-DNP偶联物体内半衰期评价
        3.3.5 Ex4-DNP偶联物体内急性降血糖能力评价
        3.3.6 Ex4-DNP偶联物体内长效降血糖能力评价
        3.3.7 长期治疗理化指标和安全性初步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x4-Lipid-Rha偶联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和细胞株
        4.2.2 原料与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主要试剂配制
        4.2.5 带有Srt A识别信号肽的Ex4 类似物的合成
        4.2.6 Srt A介导的Ex4 类似物与Lipid-Rha衍生物的偶联反应
        4.2.7 胞内c AMP含量测定实验
        4.2.8 腹腔糖耐量实验
        4.2.9 预免疫前后长效降糖实验
        4.2.10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端带有Srt A识别信号肽Ex4 类似物的制备和表征
        4.3.2 Ex4-Lipid-Rha偶联物的制备和表征
        4.3.3 Ex4-Lipid-Rha偶联物体外GLP-1R结合能力评价
        4.3.4 Ex4-Lipid-Rha偶联物体内急性降血糖能力评价
        4.3.5 Ex4-Lipid-Rha偶联物体内长效降血糖能力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一代GLP-1 RA索玛鲁肽半合成方法开发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和细胞株
        5.2.2 原料与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主要试剂配制
        5.2.5 水杨醛二甲缩醛(1)的合成
        5.2.6 四肽水杨醛酯(NH_2-HAibEG-SAL,2)的合成
        5.2.7 通过苏氨酸结扎反应进行Aib~8,Arg~(34)GLP-1(7-37)(4)的合成
        5.2.8 Aib~8,Arg~(34)GLP-1(7-37)(4)的二级质谱分析
        5.2.9 侧链活化酯5 的制备
        5.2.10 肽骨架Aib~8,Arg~(34)GLP-1(7-37)的酰化反应
        5.2.11 化合物6 的二级质谱分析
        5.2.12 化合物7 的合成及纯化
        5.2.13 化合物7 的体外生物活性测定
        5.2.14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四肽水杨醛酯(NH_2-HAibEG-SAL,2)的合成
        5.3.2 通过STL连接反应进行Aib~8,Arg~(34)GLP-1(7-37)(4)的合成
        5.3.3 酰化产物6 的合成与制备
        5.3.4 酰化产物6 的脱保护反应
        5.3.5 化合物7 的生物活性测定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图
附录 Ⅱ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结构可控的氨基酸聚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引言
    1.2 开环聚合法合成功能化氨基酸聚合物
        1.2.1 环状氨基酸单体的合成
        1.2.2 NCA开环聚合法
        1.2.3 内酰胺开环聚合法
    1.3 序列结构可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3.1 逐步聚合法
        1.3.2 链增长聚合法
        1.3.3 逐步迭代法
        1.3.4 指数迭代法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2章 NCA开环聚合法合成高分子量谷氨酸聚合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及厂家
        2.2.2 分析和测试
        2.2.3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2.4 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内酰胺开环聚合法合成功能化赖氨酸聚合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及厂家
        3.2.2 分析和测试
        3.2.3 内酰胺单体和共引发剂的合成与表征
        3.2.4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2.5 聚合物poly(AylOCL)的硫醇后修饰
        3.2.6 聚合物poly(BnOCL)的脱保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体和活化剂的合成
        3.3.2 功能化ε-内酰胺的开环聚合
        3.3.3 硫醇-烯烃聚合后修饰
        3.3.4 聚合物poly(BnOCL)的脱保护
        3.3.5 功能化赖氨酸聚合物的热性能测试
        3.3.6 功能化赖氨酸聚合物的细胞毒性测试
        3.3.7 两亲性poly(OEGCL)的自组装行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指数迭代法合成立体及序列结构精确的丝氨酸聚合物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及厂家
        4.2.2 分析和测试
        4.2.3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4.2.4 二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4.2.5 三十二聚体的通用合成过程
        4.2.6 复杂序列三十二聚体的合成及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丝氨酸迭代单体的设计和合成
        4.3.2 丝氨酸二聚体的合成和正交脱保护
        4.3.3 丝氨酸三十二聚体的合成和表征
        4.3.4 丝氨酸聚合物的热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Nε-月桂酰基赖氨酸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简介
    1.2 N-脂肪酰基氨基酸的合成进展
        1.2.1 化学合成法
        1.2.2 酶合成法
    1.3 N-脂肪酰基氨基酸的应用进展
        1.3.1 日化领域
        1.3.2 其他领域
    1.4 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
        1.4.1 Pickering乳液制备的影响因素
        1.4.2 Pickering乳液的应用
    1.5 立题依据和课题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N~ε-月桂酰基赖氨酸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2 N~ε-月桂酰基赖氨酸的合成
        2.2.3 N~ε-月桂酰基赖氨酸的产率测定
        2.2.4 反应液中赖氨酸的回收率测定
        2.2.5 LL的热稳定性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ε-月桂酰基赖氨酸的合成条件
        2.3.2 N~ε-月桂酰基赖氨酸的产率分析
        2.3.3 N~ε-月桂酰基赖氨酸的表征
        2.3.4 反应液中赖氨酸的回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ε-月桂酰基赖氨酸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2 LL的结晶
        3.2.3 三相接触角的测定
        3.2.4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3.2.5 Pickering乳液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LL的三相接触角和乳液类型的判断
        3.3.2 结晶温度对LL粒径的影响
        3.3.3 颗粒结晶温度对乳液的影响
        3.3.4 均质速率对乳液的影响
        3.3.5 乳化温度对乳液的影响
        3.3.6 颗粒浓度对乳液的影响
        3.3.7 油水体积比对乳液的影响
        3.3.8 水相pH对乳液的影响
        3.3.9 Pickering乳液的长期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ε-月桂酰基赖氨酸和表面活性剂协同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2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提纯与测定
        4.2.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4.2.4 Pickering乳液的表征
        4.2.5 LL颗粒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分散性
        4.2.6 三相接触角的测定
        4.2.7 油水界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DS对乳液制备的影响
        4.3.2 SDS对颗粒性质的影响
        4.3.3 无机盐对乳液制备的影响
        4.3.4 无机盐对颗粒性质的影响
        4.3.5 乳液稳定机制的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ε-月桂酰基赖氨酸在化妆品中的配方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5.2.2 隔离乳配方及操作工艺
        5.2.3 润肤面霜配方及操作工艺
        5.2.4 产品指标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配方的理化指标
        5.3.2 隔离乳配方的感官评价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基于玻璃微珠交联壳聚糖的浅孔载体合成及其固定化菊粉酶制备低聚果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固定化酶研究现状
        1.1.1 固定化酶简介
        1.1.2 固定化酶策略
        1.1.3 固定化酶载体研究现状
    1.2 玻璃微珠与壳聚糖研究现状
        1.2.1 玻璃微珠简介
        1.2.2 改性玻璃微珠研究现状
        1.2.3 壳聚糖固定化酶载体研究现状
        1.2.4 壳聚糖/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2.5 壳聚糖材料制孔研究现状
    1.3 菊粉酶与低聚果糖研究现状
        1.3.1 菊糖及菊粉酶简介
        1.3.2 低聚果糖简介
        1.3.3 低聚果糖生理功能
        1.3.4 低聚果糖制备方法
        1.3.5 低聚果糖分离纯化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之处
        1.4.4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研究方法
        2.2.1 席夫碱反应
        2.2.2 酰胺缩合反应
        2.2.3 苯胺蓝染色法
        2.2.4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2.2.5 葡聚糖凝胶层析
        2.2.6 膜分离技术
        2.2.7 糖类测定方法
3 浅孔微球固定化酶载体的合成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制备羟基化玻璃微珠
        3.2.2 制备氨基化玻璃微珠
        3.2.3 制备1%壳聚糖溶液
        3.2.4 双缩水甘油醚交联制备浅孔微球载体
        3.2.5 戊二醛交联制备浅孔微球载体
        3.2.6 化学组分分析
        3.2.7 形貌分析
        3.2.8 红外光谱分析
        3.2.9 热重-差热同步分析
        3.2.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2.11 X射线衍射分析
        3.2.12 染色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羟基及氨基化改性的验证
        3.3.2 合成途径的选择
        3.3.3 染色分析
        3.3.4 化学组分分析
        3.3.5 FT-IR分析
        3.3.6 TGA-DSC分析
        3.3.7 XRD分析
        3.3.8 XPS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浅孔微球载体固定化菊粉酶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制备接枝柔性臂浅孔微球载体
        4.2.2 制备纯化菊粉酶
        4.2.3 制备固定化菊粉酶
        4.2.4 偶联率测定
        4.2.5 菊粉酶活力测定
        4.2.6 pH及温度适应性分析
        4.2.7 稳定性分析
        4.2.8 动力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接枝柔性臂浅孔微球载体的验证
        4.3.2 菊粉酶纯化分析
        4.3.3 制备固定化菊粉酶的单因素分析
        4.3.4 制备固定化菊粉酶的正交试验分析
        4.3.5 菊粉酶酶学性质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柔性固定化菊粉酶制备低聚果糖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菊芋品种选取及糖类组分分析
        5.2.2 菊芋菊糖提取及还原糖种类鉴定
        5.2.3 菊芋菊糖纯化
        5.2.4 蔗糖酶水解菊糖
        5.2.5 果聚糖制备
        5.2.6 固定化菊粉酶水解果聚糖
        5.2.7 固定化菊粉酶柱连续制备低聚果糖
        5.2.8 钼酸铵比色法测果糖
        5.2.9 苯酚-硫酸法测总糖
        5.2.10 HPLC-RI法测葡萄糖和低聚果糖
        5.2.11 质谱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菊芋品种的选取
        5.3.2 影响菊芋菊糖提取的因素
        5.3.3 蔗糖酶水解菊糖的验证
        5.3.4 蔗糖酶水解菊糖的优化工艺
        5.3.5 柔性固定化菊粉酶水解果聚糖的验证
        5.3.6 柔性固定化酶制备低聚果糖的优化工艺
        5.3.7 固定化酶柱连续制备低聚果糖的工艺探索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得奖情况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马术耐力赛概述
        1.1.1 国际马术联合会(FEI)简述
        1.1.2 耐力赛(Endurance)简述
        1.1.3 国内外耐力赛展况
    1.2 耐力赛用马
        1.2.1 国外的马术耐力赛马品种
        1.2.2 国内的马术耐力赛马品种
    1.3 代谢组学应用
        1.3.1 代谢组学概述
        1.3.2 运动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
        1.3.3 马运动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4 马运动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一 蒙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比较分析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2.1.3 试验地区概况
        2.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2.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2.1.6 核磁检测血浆肌肉样品处理
        2.1.7 1H-NMR谱图采集
        2.1.8 数据处理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蒙古马基础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2.2.2 蒙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1H-NMR图谱
        2.2.3 蒙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分析
        2.2.4 蒙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分析
    2.3 讨论
        2.3.1 耐力负荷对蒙古马心率及呼吸的影响
        2.3.2 蒙古马磷酸原代谢的变化
        2.3.3 蒙古马糖代谢的变化
        2.3.4 蒙古马脂肪代谢的变化
        2.3.5 蒙古马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2.3.6 蒙古马核苷酸代谢的变化
        2.3.7 蒙古马机体氧化应激的发生
        2.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二 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比较分析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3.1.3 试验地区概况
        3.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3.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3.1.6 核磁检测血浆肌肉样品处理
        3.1.7 1H-NMR谱图采集
        3.1.8 数据处理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马基础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3.2.2 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1H-NMR图谱
        3.2.3 杂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分析
        3.2.4 杂交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分析
    3.3 讨论
        3.3.1 耐力负荷对杂交马心率及呼吸的影响
        3.3.2 杂交马磷酸原代谢的变化
        3.3.3 杂交马糖代谢的变化
        3.3.4 杂交马脂肪代谢的变化
        3.3.5 杂交马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3.3.6 杂交马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变化
        3.3.7 杂交马机体氧化应激的发生
        3.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三 蒙古马与杂交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的差异比较分析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
        4.1.2 试验运动训练原理
        4.1.3 试验地区概况
        4.1.4 试验器材及测试场地状况
        4.1.5 试验基础数据及样本采集
        4.1.6 核磁检测样品处理
        4.1.7 1H-NMR谱图采集
        4.1.8 数据处理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蒙古马与杂交马基础生理指标比较分析
        4.2.2 两组马耐力运动训练血浆和肌肉代谢核磁图谱比较
        4.2.3 两组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模式识别的比较分析
        4.2.4 两组马血浆和肌肉代谢标志物鉴别比较分析
    4.3 讨论
        4.3.1 耐力负荷对两组马心率及呼吸影响的比较
        4.3.2 两组马磷酸原系统代谢的比较
        4.3.3 两组马无氧供能系统代谢变化的比较
        4.3.4 两组马有氧供能系统代谢的比较
        4.3.5 两组马氨基酸代谢变化的比较
        4.3.6 两组马嘌呤核苷酸代谢变化的比较
        4.3.7 两组马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比较
        4.3.8 某些特殊代谢物的变化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四 马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生物信息学及关联性分析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及分析
        5.1.2 分析用网站数据库
        5.1.3 分析软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蒙古马组差异代谢物通路与富集分析
        5.2.2 杂交马组差异代谢物通路与富集分析
        5.2.3 差异代谢物间的关联性分析
    5.3 讨论
6 结论
7 创新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非天然氨基酸定位下醛酮还原酶的精准固定、交联及同步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
1 绪论
    1.1 酶的固定化研究
        1.1.1 传统依赖载体的酶的固定化方法
        1.1.2 新型微波辅助的无载体的交联酶聚集体的方法
        1.1.3 酶的一步纯化和多点固定化方法
        1.1.4 展望
    1.2 酶的功能化修饰-掺入非天然氨基酸的研究
        1.2.1 体外掺入非天然氨基酸翻译蛋白质策略
        1.2.2 体内掺入非天然氨基酸翻译蛋白质策略
        1.2.3 基于非天然氨基酸的生物正交反应及其应用
        1.2.4 展望
    1.3 基于醛酮还原酶的酶促不对称催化合成精细化学品的研究
        1.3.1 醛酮还原酶的催化应用
        1.3.2 酶促不对称合成对映纯醇应用
        1.3.3 关于精细化学品及克唑替尼与其关键医药中间体(S)-2,6-二氯-3-氟苯乙醇的研究进展
        1.3.4 展望
    1.4 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2 基于点击化学的非天然氨基酸修饰醛酮还原酶的多点固定化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菌种、质粒和基因
        2.2.2 实验设备
        2.2.3 主要药品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基与试剂配置
        2.3.2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p ZE21-akr重组质粒的构建
        2.3.3 醛酮还原酶的定点基因突变方法
        2.3.4 掺入对叠氮-L-苯丙氨酸的醛酮还原酶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2.3.5 酶学性质的测定
        2.3.6 环辛炔修饰的多孔环氧树脂载体的制备
        2.3.7 掺入对叠氮-L-苯丙氨酸的醛酮还原酶的一步纯化和精准固定化方法
        2.3.8 掺入对叠氮-L-苯丙氨酸的醛酮还原酶的热稳定性及热动力学的测试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醛酮还原酶基因的定点突变表征
        2.4.2 掺入对叠氮-L-苯丙氨酸的醛酮还原酶的表达和纯化及质谱表征
        2.4.3 醛酮还原酶酶学性质的测定结果
        2.4.4 环辛炔修饰的多孔环氧树脂载体的表征
        2.4.5 使用醛酮还原酶细胞上清液进行一步纯化和固定化研究结果
        2.4.6 对叠氮-L-苯丙氨酸修饰醛酮还原酶的热稳定性及热动力学结果
    2.5 小结与展望
3 快速,精准的生物正交交联酶的制备及其催化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菌种、质粒和基因
        3.2.2 实验设备
        3.2.3 主要药品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连续微波辐射下AKR多点生物正交交联酶制备
        3.3.2 不同微波条件对生物正交交联酶的产率和酶活的测试
        3.3.3 不同浓度的醛酮还原酶上清液对生物正交交联酶的表面形态学测试
        3.3.4 生物正交交联酶热稳定性测试
        3.3.5 醛酮还原酶催化(S)-2,6-二氯-3-氟苯乙醇及其底物标准曲线的绘制
        3.3.6 生物正交交联酶制备(S)-2,6-二氯-3-氟苯乙醇及动力学测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微波温度对生物正交交联酶固定化率和相对酶活的影响
        3.4.2 微波功率对生物正交交联酶固定化率和相对酶活的影响
        3.4.3 微波照射时间对生物正交交联酶固定化率和相对酶活的影响
        3.4.4 固定化位点数量对固定化率和酶活的影响
        3.4.5 醛酮还原酶的生物正交交联酶表征
        3.4.6 不同浓度的醛酮还原酶上清液的生物正交交联酶的表面形态学结果表征
        3.4.7 生物正交交联酶热稳定性结果
        3.4.8 生物正交交联酶动力学测试结果
        3.4.9 生物正交交联酶制备(S)-2,6-二氯-3-氟苯乙醇结果
        3.4.10 生物正交交联酶的循环次数对(S)-2,6-二氯-3-氟苯乙醇产率的影响
    3.5 小结与展望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正交保护赖氨酸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研究[D]. 张周利.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2]复合生物保鲜剂的研制及其对冷却驴肉抑菌保鲜效果的研究[D]. 邢智彬.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含硒化合物对蛋氨酸蛋白及GPX4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调控作用的研究[D]. 栾冬瑞.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0)
  • [4]基于遗传密码扩展技术构建复制可控的重组口蹄疫病毒的研究[D]. 郝荣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5]长效化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设计、合成及降糖活性研究[D]. 戴士杰. 江南大学, 2021(01)
  • [6]结构可控的氨基酸聚合物的合成研究[D]. 和文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Nε-月桂酰基赖氨酸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何怡静. 江南大学, 2021(01)
  • [8]基于玻璃微珠交联壳聚糖的浅孔载体合成及其固定化菊粉酶制备低聚果糖的研究[D]. 杨洋. 重庆大学, 2020(02)
  • [9]内蒙古马匹耐力运动训练代谢组学的研究[D]. 魏睿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10]非天然氨基酸定位下醛酮还原酶的精准固定、交联及同步纯化[D]. 李慧敏.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正交保护赖氨酸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