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力量

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力量

一、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力量(论文文献综述)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1](2012)在《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文中提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诞生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30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支拥有2100余万职工、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5万亿元的科技产业大军。这支大军在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坚持自主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造就科技企业家人才、在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盛的竞争力,是我国全

梁宇[2](2012)在《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知识经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原有的区域经济运行方式,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区域异军突起、竞争力提升的决定性力量,支持区域技术创新的创新系统的构建已成为一个区域谋求崛起、实现赶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展开日趋深入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和部分发达地区。与之相比,对诸如黑龙江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及产业基础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比较薄弱,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配套政策体系尚未完善,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不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等许多问题制约着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黑龙江省必须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有效引导和激励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新时期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对该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论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接着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借鉴。第二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模型建立。首先,论文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方面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设计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功能要素并构建了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接着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最后,基于主体—功能观,系统的构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模型,该体系是由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以及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组成。其中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是由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投入和信息资源投入组成,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由技术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转化系统组成,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是由科技成果、创新产品和创新产业组成,支撑系统由政策环境支撑、服务环境支撑、市场环境支撑组成。第三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学习机制、扩散机制、协调与保障机制4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探讨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各个运行机制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各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第四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主体配置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4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多指标动态评价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差距。最后是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分别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以及创新平台五个方面提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3](2011)在《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文中认为新疆民营科技企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增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的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但是,新疆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不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随着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地区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坚实基础。只有坚持走企业自主创新道路,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对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具有很大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对新疆民营科技企业的定义进行界定,探讨了我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民营科技企业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阐述了提高其能力的依据,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大量数据和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常用的评价方法,选择主成分分析法来对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严梅芬[4](2010)在《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的培育引导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富有活力、充满竞争力和无限潜力的生力军,成为了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企业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在自身的努力和政府宏观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下,得到了很大发展,政策的聚焦和人才的集聚,有效地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上海市作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城市,一直以来政府都相当重视民营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引进和开发的优惠政策,并取得了很大经济成效,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以嘉定区民营科技“小巨人”企业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嘉定区政府率先提出的民营“科技小巨人”计划实施成功后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推广,民营科技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企业的人力资源也在政府公共政策的推动引导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民营科技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景来看,目前的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公共政策主要还存在着在人才引进、人才使用培养和人才服务等方面问题。即:科技人才引进的成本过高、户籍政策的限制、吸引人才发展的事业舞台偏小;政府对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计划支持力度不够、提供的培训模式不足;人才服务的激励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的问题。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在制定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公共政策时存在着:一是制定政策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整体规划,且内容不完善;二是户籍政策对于人才引进是一种制度障碍;三是对科技人才的管理存在不平衡等。本文接着针对如何解决这些公共政策问题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首先是要优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调整现有的以居住证为主导的引进人才政策,同时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住房优惠扶持政策,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来实现人才的集聚。其次是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进一步完善,广泛宣传,增加政府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投入,拓宽政府为企业提供培训科技人才的渠道,正确使用好现有的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科技效用。最后在科技人才服务政策方面建议政府要出台加快人才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完善科技人才的信息服务平台,要为企业科技人才提供更完善和优惠的社会保障、技术保护和激励政策。通过这些政策建议的实施,进一步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的健康发展。

卢一先[5](2010)在《地方政府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在创新系统建设方面有很好的实践经验,中国内地的许多城市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方面也是成果显着。只有率先建立起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才能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城市,拥有本地区最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潜力。广州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创新能力;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要求作为龙头的广州成为本地区的创新中心。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构建高效、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主要分四部分来叙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等,并对创新、区域创新系统等进行了定义;第二部分是分析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概况,并从中概括对广州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启示;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了广州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概况,指出存在问题;第四部分则针对广州建设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力求促使广州尽早建立高效、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增强广州的整体竞争力。

王秀梅[6](2010)在《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入WTO以后,国际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知识资本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现。特别是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由于自身底子弱和特有的民营机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为进一步挖掘民营科技企业的潜力,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民营科技企业的知识资本经营。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在国内外已有的知识资本经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现状,建立综合的知识资本经营体系,促进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发挥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经营的定义及相关理论,为民营科技企业的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基于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现状,将知识资本经营体系解为各个具体的经营要素,并在理论与实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为具体的经营模式;再次,针对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基于经营要素分析,建立适合民营科技企业的知识资本经营目标体系、要素体系、运作体系、环境体系和评价体系。尤其是评价体系具有结构明朗、涉及关键内容全面,操作简单,适应时间强等优点。加强知识资本经营,发挥经营要素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将拥有的知识资本转变为最重要的竞争资源,这是民营科技企业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

毛有碧[7](2009)在《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民营科技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融资困难是其生存和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为了更好地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我们需要了解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约束的相关因素,以从根源入手解决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既需要理论支持,又需要结合本国背景进行经验分析,而当前国内采用计量方法分析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的经典研究非常有限。本文在回顾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的特殊背景,通过经验分析说明企业自身因素对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本文按理论发展线索对资本结构理论进行综述,探讨了民营科技企业的特征与资本结构理论对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研究的适用性,介绍了民营科技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从而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本文还回顾了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文献,以便为经验分析中的变量设定、计量方法选择与模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从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出发,吸收西方学者对民营科技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经验,结合中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背景,以贵州省的民营科技企业为样本,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经验分析考察了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并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分别运用面板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分析工具考察了规模、资产结构、成长性、盈利性等因素对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本文发现:(1)内源资金更是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其研发活动)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但当前我国尚未实施激励中小企业利用留存收益积累内部资金的措施。(2)民营科技企业难以获得长期债务资金支持。(3)民营科技企业融资(尤其是长期债务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规模歧视”现象,企业规模越大越易于获得债务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规模与中小企业正规金融信贷可及性显着正相关,即,规模是银行做出贷款决策时的重要考虑因素(4)资产有形性与民营科技企业长期债务比率和长期信贷可及性具有正相关关系,要缓解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有必要加强其抵押品的提供能力。(5)企业未来的成长机会与民营科技资本结构具有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债务融资成本显着地影响民营科技融资,成长性越强的民营科技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强,因此,在今后有必要加强民营科技企业的信息披露与透明度,以减轻这种成本。(6)盈利性与民营科技企业资本结构具有负相关关系,这说明高水平的信息不对称成本使得民营科技企业具有内源融资偏好;或者说,恶劣的外部融资环境使得中小企业更偏好于内源资金融资。(7)企业经营年限与民营科技企业资本结构没有显着关系,但与民营科技企业短期信贷可及性显着正相关。这说明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有利于改善企业的流动性约束,而企业长期信贷的可及性还取决于规模、可提供的抵押品等硬性约束。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措施,以构建民营科技企业融资体系,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一是要完善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来规范我国中小企业的行为,尽快制定统一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供法律依据,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国民待遇。完善《公司法》,尽快出台《风险投资法》、《商业信用法》等法律法规,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备的法律保障。二是要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性融资体系。一方面要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促进提升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民营科技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的担保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辅助体系,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三是要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的市场化融资体系。包括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通过银行的组织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间接融资能力等。四是通过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自身素质来提升其融资能力。鉴于国内尚缺乏针对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的全面而系统的经验研究,本研究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新颖性,本研究的改进与创新体现在:第一,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源泉之一,也是面临融资约束最严重的企业群体,但国内现有研究未对这类企业的融资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给予充分关注。本研究从经验上探讨了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的特征,研究了其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经验研究结果尝试给出缓解民营科技企业融资困境的建议。第二,国内已有的研究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计量分析比较薄弱,变量选择比较单一,本文选择行业、资产有形性、企业规模、盈利性、成长性和企业经营年限等多重因素作为自变量,全面考察各个因素对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的影响,特别是以往的研究未充分关注行业因素,本文加以重点关注,这算是本文比较创新的一个方面。第三,本研究推进过程中,首次开展了对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现状的专项调研,收集整理了几百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财务报表(重点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与企业基本信息的原始资料。在数据整理中,笔者利用报表平衡原则对数据进行了补充与剔除,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可以说,新颖、详实、准确的数据与稳健的统计方法为得出可靠的经验结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王丽莉[8](2007)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民营科技企业具有自觉吸纳科技创新成果的动力和较高的技术创新效率,有迅速捕捉商机、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性和机制上的灵活性,是最具活力的生产力和最具活力的民营机制有机结合的企业群体,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受外资企业的技术垄断和控制技术优势战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严重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将民营科技企业推到了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沿阵地,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是个复杂、动态、开放的巨系统,既是人、财、物、知识与技术积累等企业内部创新要素的投入-产出过程,又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社会环境协同、互动的演化过程。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超额创新利润,获得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论文首先对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接着描述了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现状与发展趋势;然后确定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目标、特点,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途径分为完全自主创新的直接途径和基于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的迂回途径;并对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行“结构-功能”分析,阐明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最后应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进行建模。

王燕[9](2007)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区域自主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创新活动、一种创新理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地区把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增强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把对高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垄断作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手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因此,自主创新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已成为广大学者广泛关注并进行深入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关于区域自主创新及其实现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尚不足。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理论、现代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主创新理论。揭示了区域如何实现自主创新的机制及其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及条件和过程,构建了区域自主创新的实现机制模型。区域自主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它由动力系统、条件系统、过程系统、调控系统等四个子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形式是动态的、自组织的,并随着外界变化而变化并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升级发展的。论文研究了区域自主创新的动力及调控系统对区域自主创新实现的驱动及调控作用;分析了区域自主创新条件系统对区域自主创新实现的支撑作用;探讨了区域自主创新实现的过程,并对其所涉及的区域自主创新平台构建、知识资源利用、科技投入资金运作、文化建设、制度供给、战略技术与产业选择、战略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较为系统地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理论框架。全文由十二部分组成,分为序言、结论和十章正文。论文的序言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第一章,区域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对与论文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创新理论和现代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回顾,为本论文的展开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二章,区域自主创新的意义及实现机制。阐述了区域自主创新的涵义,提出了区域自主创新五层含义,构建了区域自主创新实现机制模型,从动力及调控系统、条件系统、过程系统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自主创新的实现机制,并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区域自主创新的时代意义。第三章,区域自主创新的平台构建。阐述了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功能,从构成要素及功能的角度划分了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结构,分析了制约区域自主创新平台功能的制约因素,介绍了德国、英国、印度、爱尔兰等国家构建自主创新平台的成功经验。第四章,区域自主创新的知识资源利用。阐述了知识资源在区域创新中的地位,研究了区域自主创新的知识资源利用机理、确定了知识资源利用的原则、分析了知识资源利用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区域自主创新知识资源利用的六个途径,介绍了苏格兰、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自主创新知识资源利用的经验。第五章,区域自主创新的资金运作。研究了区域自主创新科技投入的特点及对区域自主创新的作用,并根据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规律,研究了区域自主创新科技投入资金运作途径,介绍了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在自主创新进程中资金运作成功经验。第六章,区域自主创新的文化建设。论述了文化的涵义,分析了区域自主创新文化特性,研究了自主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阐述了区域自主创新文化的需求,并从五个方面提出区域自主创新文化的建设路径。第七章,区域自主创新的制度供给。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研究了区域自主创新制度的需求,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合作共享机制、不断完善政策制度环境等九个方面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制度供给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美国、日本、法国、芬兰等国家自主创新制度供给的经验。第八章,区域自主创新的技术与产业选择。提出了选择和发展战略技术与产业的五个重要意义,对战略技术、战略产业的内涵、特点、选择原则、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美国和韩国发展战略技术与产业的成功经验。第九章,区域自主创新的战略设计。在对机遇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把握机遇的重要性,提出了在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自主创新的七大机遇,在研究了区域自主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原则和依据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再创新三种自主创新战略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区域自主创新战略实现的五个途径。第十章,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实证研究。在分析了吉林省经济发展自主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吉林省经济发展自主创新的障碍及原因,提出了吉林省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经济的五个根本途径。

董怡[10](2007)在《民营科技企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企业集群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目前,全国多个省份都有企业集群。本文回顾了企业集群及集群理论的诞生与演化,研究通过促进企业集群的形成,来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讨论了企业集群的概念,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及民营科技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系统回顾了相关的研究历程,关于企业集聚的中外研究前沿以及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与战略定位,对中国区域经济战略研究做了简述,并比较详细地调研了天津市各区县民营企业和区县经济的特色。3.研究民营科技企业集群的综合评价问题,运用Delphi群决策方法,经过三次反馈,得到有可信性的指标项目,使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层指标权重,因此得出完整的指标体系。4.以天津市区县民营科技企业为例,运用聚类分析,将企业群分为四个大类,突出了企业集群的不同表现,探求其分类特征,并以此反映影响集群形成和集群优势发挥的关键要素。用回归方法分析民营科技企业的各指标表现与区县经济的相关性。5.利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投入产出做出解释,并获得不同截距的回归方程,用以解释天津不同区县民营科技企业投入产出模式的异同。

二、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力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力量(论文提纲范文)

(2)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框架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2.1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2.1.1 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
    2.1.2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2.1.3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
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
    2.2.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总体状况
    2.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要素分析
    2.2.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环境分析
2.3 黑龙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2.3.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需加强
    2.3.2 技术创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2.3.3 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2.3.4 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与结构性矛盾突出
    2.3.5 技术创新投入亟待提高
    2.3.6 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2.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2.4.1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2.4.2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2.4.3 印度提若普尔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2.4.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
    3.1.1 资源整合原则
    3.1.2 重点突破原则
    3.1.3 市场与政府激励原则
    3.1.4 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导向原则
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分析
    3.2.1 基于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3.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
    3.2.3 基于主体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3.3 基于主体—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3.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结构框架
    3.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子系统互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4.1 动力机制
    4.1.1 动力模型
    4.1.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动力分析
    4.1.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助动力分析
4.2 学习机制
    4.2.1 学习的主体
    4.2.2 学习的模式
    4.2.3 学习的知识创新平台
4.3 扩散机制
    4.3.1 技术创新扩散要素
    4.3.2 技术创新扩散过程
    4.3.3 技术扩散影响因素
4.4 协调和保障机制
    4.4.1 协调机制
    4.4.2 保障机制
4.5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内在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5.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5.1.1 评价指标选择概述
    5.1.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5.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5.2.2 时序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步骤
    5.2.3 数据获取
5.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5.4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5.4.1 中国大陆 30 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时序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5.4.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6.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建设
    6.1.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能力
    6.1.2 增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金资源投入能力
6.2 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建设
    6.2.1 推进黑龙江省技术研究与开发系统建设
    6.2.2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经济转化体系建设
6.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环境支撑系统建设
    6.3.1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6.3.2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6.3.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环境支撑
6.4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产出建设
    6.4.1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业发展
    6.4.2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品竞争力提升
    6.4.3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成果产出
6.5 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平台
    6.5.1 研究开发平台
    6.5.2 资源共享平台
    6.5.3 成果转化平台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民营科技企业概述
    第一节 民营科技企业的涵义
    第二节 民营科技企业的特点及分类
        一、特点
        二、分类
    第三节 新疆民营科技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企业自主创新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节 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特征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二、自主创新的特征
    第二节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构成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第三节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依据
第四章 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实证分析
    第一节 新疆民营科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及实证分析
        一、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二、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三、实证分析
第五章 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融资渠道欠缺
        二、政府政策重点不够突出且难以落实
        三、企业经营者创新素质不高,企业文化保守
        四、人才数量不足、质量偏低和结构不合理
        五、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意识淡薄
    第二节 提升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企业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激励创新机制
        二、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
        三、塑造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五、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总结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与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营经济与民营科技企业
        二、公共政策及其作用
    第二节 公共政策与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关系
        一、公共政策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政策对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三章 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公共政策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公共政策的发展概述
        一、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沿革
        二、各省市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相关政策
        三、上海关于民营企业科技人才的政策
    第二节 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公共政策的实施现状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
        一、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小巨人”计划的提出
        二、“小巨人”计划的政策内容
        三、“小巨人”计划实施成效
    第三节 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公共政策问题与原因
        一、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存在的问题
        二、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完善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政策的建议
    第一节 优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
        一、实施科技人才安居工程
        二、完善体制机制广泛聚集人才
    第二节 制定科技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
        一、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
        二、人才使用方面的政策
    第三节 建立全方位的人才服务政策
        一、加快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政策的制定
        二、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展的学术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5)地方政府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创新
    1.5.2 区域创新系统 第二章 国内外创新系统建设的实践
2.1 美国
    2.1.1 运用各项法律措施促进创新活动
    2.1.2 完善的制度支持
    2.1.3 企业、高校、政府的有机结合
2.2 日本
    2.2.1 强有力的政府引导
    2.2.2 强大的科技投入
2.3 欧洲各国
    2.3.1 完善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2.3.2 多种措施并举,培养创新文化
    2.3.3 加大教育科研投入,确保创新资金充裕
2.4 国内主要城市
    2.4.1 北京
    2.4.2 上海
    2.4.3 深圳
2.5 启示和借鉴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市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概况
3.1 主要做法和成效
    3.1.1 以提高产业素质为目标、突出发展方式转变
    3.1.2 以技术创新为引导、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3.1.3 以实施人才战略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3.1.4 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积极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3.1.5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构筑自主创新品牌优势
    3.1.6 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营造良好环境
3.2 存在的不足
    3.2.1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有待提高
    3.2.2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待强化
    3.2.3 科技创新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3.2.4 自主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2.5 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层次还有待提高
    3.2.6 吸引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有待改善
3.3 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
4.1 增强创新地位认识
    4.1.1 提高认识、注重创新
    4.1.2 明确权责、严格考核
    4.1.3 明确思路、全面推进
4.2 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4.2.1 政府主导、宏观调控
    4.2.2 支持企业、发挥优势
    4.2.3 加强合作、优势互补
    4.2.4 发展中介、搞好服务
4.3 保障创新资源供给
    4.3.1 资源整合、高效利用
    4.3.2 引进吸收、加强交流
    4.3.3 建设队伍、提高素质
4.4 优化创新环境建设
    4.4.1 健全机制、完善政策
    4.4.2 构建平台、优化体系
    4.4.3 营造环境、鼓励创新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选题背景
    研究目的
    文献综述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经营的概念及理论
    1.1 知识资本
        1.1.1 知识的一般定义和分类
        1.1.2 知识向资本的转化
        1.1.3 知识资本
    1.2 知识资本经营
        1.2.1 知识资本经营的定义
        1.2.2 关于知识资本经营的几点认识
2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实践分析
    2.1 民营科技企业界定
    2.2 民营科技企业的特征
    2.3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现状分析
        2.3.1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现状
        2.3.2 民营科技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2.3.3 建立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必要性
3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
    3.1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建设
    3.2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目标体系
    3.3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要素体系
        3.3.1 人力资本要素
        3.3.2 结构性资本要素
        3.3.3 顾客资本要素
        3.3.4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要素体系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运作体系
    4.1 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经营运作
        4.1.1 人力资本的引进
        4.1.2 人力资本的培训开发
        4.1.3 人力资本的使用
        4.1.4 人力资本的流动
    4.2 民营科技企业结构性资本的经营运作
        4.2.1 组织结构的经营运作
        4.2.2 知识产权的经营运作
        4.2.3 企业文化的经营运作
        4.2.4 制度规范的经营运作
    4.3 民营科技企业顾客资本的经营运作
        4.3.1 品牌的经营运作
        4.3.2 顾客忠诚的经营运作
        4.3.3 营销渠道的经营运作
    4.4 本章小结
5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环境体系
    5.1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外部环境体系的涵义
    5.2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外部环境体系的建设
        5.2.1 法律环境
        5.2.2 政策环境
        5.2.3 社会文化服务环境
        5.2.4 制度环境
        5.2.5 市场环境
        5.2.6 技术环境
    5.3 本章小结
6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
    6.1 建立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的目的
    6.2 建立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的原则
    6.3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的建设
        6.3.1 建立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的模型
        6.3.2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的构建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全文总结
    创 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注释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2.1 资本结构的一般理论
        2.1.1 古典资本结构理论
        2.1.2 新古典资本结构理论
        2.1.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2.2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2.3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
        2.3.1 资本结构理论的适用问题
        2.3.2 中小企业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2.3.3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般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民营科技企业的一般分析
    3.1 民营科技企业的含义
    3.2 民营科技企业的一般特征
    3.3 民营科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3.3.1 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微观主体
        3.3.2 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3.3.3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3.4 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及特征
        3.4.1 初创期的生命特征
        3.4.2 成长期的生命特征
        3.4.3 稳定期的生命特征
        3.4.4 蜕变(衰退)期的生命特征
    3.5 民营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特征
        3.5.1 初创期的融资特征与问题
        3.5.2 成长期的融资特征与问题
        3.5.3 稳定期的融资特征与问题
        3.5.4 蜕变期的融资特征与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
    4.1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4.1.1 民营科技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4.1.2 民营科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4.1.3 民营科技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4.1.4 民营科技企业日益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
        4.1.5 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4.2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现状
        4.2.1 政府支持
        4.2.2 市场融资
    4.3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结构的内在因素分析:以贵州为例
        4.3.1 理论与假说
        4.3.2 代理变量与模型
        4.3.3 样本描述
        4.3.4 检验结果
    4.4 本章的结论
5.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融资体制的国际比较
        5.1.1 传统的融资体制比较
        5.1.2 创新的融资体制
        5.1.3 融资的专业化趋势
    5.2 案例分析
        5.2.1 美国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融资
        5.2.2 德国模式: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多层次银行主导型融资
        5.2.3 日本模式:严格金融管制下的主银行制融资
        5.2.4 台湾:提供综合辅导的融资
    5.3 境外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
        5.3.1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体系
        5.3.2 针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信用不足,建立信用担保机构
        5.3.3 权益性融资方面:企业更重视内部积累,外部权益融资比重较低
        5.3.4 在外部融资中,以抵押和担保为媒介的银行信贷发挥着重要作用
        5.3.5 建立综合性的辅导体系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体系的构建
    6.1 完善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6.2 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性融资体系
        6.2.1 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促进提升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能力
        6.2.2 建立、健全民营科技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6.2.3 健全社会辅助体系,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指导和服务
    6.3 完善民营科技企业市场化融资体系
        6.3.1 构建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
        6.3.2 完善企业债券市场
        6.3.3 完善以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体系
    6.4 提高民营科技企业自身素质
    6.5 本研究的局限和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民营科技企业的界定
    2.2 创新与自主创新理论
        2.2.1 创新的概念及特征
        2.2.2 创新理论的发展
        2.2.3 技术创新过程理论
        2.2.4 自主创新的涵义界定
    2.3 系统与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理论
        2.3.1 系统理论
        2.3.2 自主创新与系统论
        2.3.3 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涵义界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现状与发展趋势
    3.1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3.1.1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3.1.2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特征
    3.2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趋势
        3.2.1 民营科技企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
        3.2.2 民营科技企业将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目标特点与实现途径
    4.1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目标的确定
    4.2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特点
        4.2.1 民营科技企业运营机制的创新性
        4.2.2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复杂性
        4.2.3 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主导性
    4.3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实现途径
        4.3.1 完全自主创新的直接途径
        4.3.2 基于合作创新的迂回途径
        4.3.3 基于模仿创新的迂回途径
        4.3.4 三类自主创新实现途径的优缺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构成
    5.1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子系统
        5.1.1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构成要素
        5.1.2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子系统的结构
        5.1.3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子系统的功能
    5.2 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子系统
        5.2.1 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子系统的结构
        5.2.2 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子系统的功能
    5.3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创新子系统
        5.3.1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创新子系统的结构
        5.3.2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创新子系统的功能
    5.4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社会环境子系统
        5.4.1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社会环境子系统结构
        5.4.2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功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SD模型设计
    6.1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6.1.1 系统动力学产生及其基本观点
        6.1.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6.1.3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方法及步骤
        6.1.4 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的评价
    6.2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2.1 系统建模的目的、设计思路与假设条件
        6.2.2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边界的确定
        6.2.3 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主要因果关系分析
        6.2.4 系统流图与方程的确定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节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区域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三、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四、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优势理论
        五、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第二节 区域创新的相关理论
        一、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二、进化经济学理论
        三、新产业区理论
        四、三重螺旋理论
    第三节 现代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
        一、耗散结构理论
        二、突变理论
        三、协同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区域自主创新的意义及实现机制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涵义
        一、创新是一种经济发展理论
        二、自主创新的涵义
        三、区域自主创新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第二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实现机制
        一、区域自主创新实现机制概述
        二、区域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
        三、区域自主创新的条件系统
        四、区域自主创新的过程系统
        五、区域自主创新的调控系统
    第三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时代意义
        一、自主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兴衰成败的关键
        二、自主创新是区域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与象征
        三、自主创新是区域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的根本
        四、自主创新是区域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的原动力
        五、自主创新是推动经济区域系统不断优化的重要途径
        六、自主创新是区域实现产业集群获得范围经济的重要手段
        七、自主创新是区域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自主创新的平台构建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功能
        一、保障、供给功能
        二、聚集、整合功能
        三、引进、消化、吸收功能
        四、催化、创新功能
        五、支撑、协调功能
        六、提升产业竞争力功能
    第二节 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结构
        一、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概念
        二、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结构
    第三节 影响区域自主创新平台功能的制约因素
        一、平台的定位
        二、平台的运作机制
        三、平台的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节 区域自主创新平台构建的国际经验
        一、德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马普学会
        二、英国的剑桥科学园与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院(CMI)
        三、“软件王国”印度的产品自主创新平台
        四、“欧洲软件之都”爱尔兰的自主创新服务平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自主创新的知识资源利用
    第一节 知识资源在区域创新中的地位
        一、知识资源及其构成
        二、知识资源与经济发展理论
        三、知识经济理论
    第二节 区域自主创新知识资源利用的机制
        一、区域自主创新知识资源利用机理
        二、区域自主创新的知识资源利用原则
        三、区域自主创新知识利用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区域自主创新知识资源利用的途径
        一、构建学习型区域
        二、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三、加强区域顶尖人才的培养与有效流入
        四、缔结知识联盟
        五、产业链整合
        六、知识产权贸易
    第四节 区域自主创新知识资源利用的国际经验
        一、苏格兰学习型区域的建设
        二、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与引进
        三、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
        四、中国“硅岛”台湾IC 产业的成功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自主创新的资金运作
    第一节 科技投入与区域自主创新
        一、区域自主创新科技投入体系构成
        二、区域自主创新科技投入的特点
        三、科技投入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第二节 区域自主创新资金运作的途径
        一、区域自主创新资金运作的内涵
        二、区域自主创新资金运作的功能
        三、区域自主创新资金运作的途径
    第三节 发达国家科技投入资金运作的国际模式
        一、美国科技投入资金运作模式
        二、日本科技投入资金运作模式
        三、德国科技投入资金运作模式
        四、韩国科技投入资金运作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自主创新的文化建设
    第一节 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定义及结构
        二、文化的基本属性
        三、文化的功能
    第二节 区域自主创新文化的特性
        一、独特的科学精神气质
        二、独创性的要求与标识
        三、竞争与合作的社会规范
        四、激发和凝聚的社会氛围
    第三节 区域自主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
        一、激发和推动的作用机制
        二、凝聚和协调的作用机制
        三、提升和开拓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区域自主创新文化的建设
        一、区域经济发展自主创新文化的需求
        二、区域自主创新文化的建设路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自主创新的制度供给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制度需求
        一、制度的内涵及其构成
        二、制度的功能:制度需求的经济学分析
        三、区域自主创新的制度需求分析
    第二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制度供给
        一、制度供给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自主创新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博弈
        三、区域自主创新的制度供给
    第三节 区域自主创新制度供给的国际经验
        一、区域自主创新制度供给的美国经验
        二、区域自主创新制度创新的日本经验
        三、区域自主创新制度供给的法国经验
        四、区域自主创新制度创新的芬兰经验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区域自主创新的技术与产业选择
    第一节 战略技术与战略产业是区域自主创新竞争的焦点
        一、基于技术轨道理论的技术与产业选择
        二、战略技术与战略产业选择的意义
    第二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战略技术选择
        一、战略技术的内涵
        二、战略技术的特点
        三、战略技术选择的原则
        四、战略技术的实现途径
        五、美国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道路及成功经验
    第三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战略产业选择
        一、战略产业的内涵
        二、战略产业的分类、特点及选择的参考指标
        三、战略产业的进化模式
        四、战略产业的实现途径
        五、韩国以战略产业成功发展经济的道路及经验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区域自主创新的战略设计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机遇
        一、机遇的内涵
        二、机遇的重要性:三次历史性机遇的变迁
        三、区域自主创新的机遇
    第二节 区域自主创新的战略模式选择
        一、区域自主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原则
        二、区域自主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依据
        三、区域自主创新的战略模式
    第三节 区域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途径
        一、发挥区域大企业集团的推动作用
        二、打造区域自主创新增长极
        三、开展产业集群式创新
        四、建立“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网络
        五、以区位、资源优势为依托实现区域自主创新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实证研究
    第一节 吉林省经济发展自主创新的现状
        一、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二、吉林省经济发展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吉林省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吉林省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吉林省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自主创新是吉林省经济振兴的根本途径
        一、大力弘扬自主创新文化,构建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环境
        二、加快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和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支撑力度
        三、完善自主创新制度安排,为区域自主创新注入活力和动力
        四、建设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发展工程,提升吉林战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五、展望未来、立足区域,准确规划和制定区域自主创新战略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民营科技企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集群的概念
        1.1.1 集群化的竞争优势
        1.1.2 中国企业集群发展特点
        1.1.3 集群战略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1.4 国外企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1.2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1.2.1 民营企业发展阶段
        1.2.2 民营企业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1.3 民营科技企业集群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1.3.1 民营科技企业概况
        1.3.2 民营科技企业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层面
        1.3.3 企业集群是支持民营科技发展的有效模式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4.1 理论价值
        1.4.2 现实意义
    1.5 本文的结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企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评述
    2.1 企业集群的研究
        2.1.1 外部经济理论
        2.1.2 聚集经济理论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增长极理论
        2.1.4 新产业空间理论和新竞争经济理论
        2.1.5 我国学者对企业集群的研究
    2.2 民营企业的研究
        2.2.1 民营企业发展阶段
        2.2.2 新形势下民营科技企业战略定位
    2.3 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2.3.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3.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各种观点简述
        2.3.3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诸观点的评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津市各区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研究
    3.1 天津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概述
    3.2 天津市民营科技企业特点
        3.2.1 总体特点
        3.2.2 各区县特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营科技企业集群评价研究
    4.1 研究现状
        4.1.1 集群竞争力评价
        4.1.2 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评价
    4.2 民营科技企业集群评价的意义
    4.3 民营企业集群评价
        4.3.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3.2 指标体系的要素构成
        4.3.3 Delphi 方法确定民营企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项目
        4.3.4 AHP 方法获得指标权重
        4.3.5 民营企业集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实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营科技企业现状的聚类分析
    5.1 聚类分析方法
        5.1.1 系统聚类法
        5.1.2 Hierarchial 聚类法
    5.2 天津市民营科技企业聚类分析的理论假设
    5.3 数据选择
    5.4 分析过程及结论
        5.4.1 标准化数据
        5.4.2 聚类过程
    5.5 回归分析
        5.5.1 理论假设
        5.5.2 回归分析方法
        5.5.3 分析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营科技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6.1 问题提出
    6.2 相关文献
    6.3 计量函数模型的选择和处理
        6.3.1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6.3.2 面板数据分析模型
        6.3.3 残差分析检验方法
    6.4 分析过程
        6.4.1 分析方法和分析数据确定
        6.4.2 分析模型确定
    6.5 数据计算及分析
        6.5.1 分析和处理
        6.5.2 数据分析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力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J].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科技智囊, 2012(12)
  • [2]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梁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4)
  • [3]新疆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新疆大学, 2011(11)
  • [4]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 严梅芬.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1)
  • [5]地方政府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卢一先.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6]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研究[D]. 王秀梅. 西华大学, 2010(04)
  • [7]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毛有碧.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
  • [8]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 王丽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 [9]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理论研究[D]. 王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10]民营科技企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 董怡. 天津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力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