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声声民怨步步高”(论文文献综述)
付玲[1](2018)在《上饶地区古代园林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特殊地形地貌、丰富自然资源为上饶地区古代园林产生与发展提供优质条件。本文以上饶地区古代园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实地调研、个案研究、历史比较、图表绘制、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依托现有史料文献,总结梳理上饶地区古代园林发展脉络,归纳园林类型特点,丰富江西古代园林研究体系,传承与发扬传统的地域文化,提升地方园林地位,彰显上饶地域魅力,为上饶现代园林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及设计依据,带动上饶古代园林相关方面研究,为其它地方园林研究提供借鉴。首先,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地域特色、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纵观上饶地区古代园林数量、分布及园林类型特色,上饶古代园林可总结归纳为五个发展时期:萌芽期(秦汉时期)、转折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全盛期(隋唐五代时期)、成熟期(两宋时期)及成熟后期(元明清时期)。其次,上饶古代历史长河中衍生出园林类型多样,包含王室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书院园林、衙署园林、学宫园林、祠堂园林八大园林类型,园林类型受时代背景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最后,上饶地区在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人文条件等共同影响下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代园林,其造园思想融糅儒道释及文人隐逸文化,追求恬淡幽静等自然趣味。园林在相地选址、掇山叠石、凿池理水、动物养殖、植物栽培、建筑应用等方面都极具地方特色。理学、戏曲等地方文化传播及文人来往活动频繁,促进上饶地区文人园林兴盛,长久不衰,薪火相传,园林中出现“戏台”这一特殊建筑形式,以供文人交往、娱乐、观戏、聚会之用。
李国庆,李晶[2](2015)在《铁血护国(上中下集)》文中认为上集1.昆明塘子巷火车站字幕:1915年。唐继尧(字幕:云南将军唐继尧,字蓂赓)微服简从,伫立在寒风中迎候。2.云华茶楼一个商人打扮的汉子(字幕:滇军第二师参谋长董子仁,代号"青蛇")带着两个随从走上茶楼。"先生,里边请,那儿有雅座。"小伙计热情地上来招呼。"不,就在这儿。"汉子指了指临窗的一张桌子。"好咧,上茶咧,3位。"小伙计提高
王岩[3](2013)在《沦陷时期哈尔滨音乐文化研究(1932-1945)》文中研究表明发生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造成的沉重灾难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在东北沦陷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日本军国主义建立“伪满洲国”,开始了残酷的殖民统治。哈尔滨作为当时新兴的国际化都市,在东北沦陷区的“北满”处于要塞地位。“伪满”政权施行的日本殖民文化,将文艺纳入到殖民政治的统治范畴内,其影响程度之深、历时之久,不仅对哈尔滨市原有的本土音乐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严重干扰和影响了哈尔滨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进程,使哈尔滨形成了特有的殖民音乐文化局面。今天,在侵华战争结束六十八周年之后,对于东北沦陷区文化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的学术热点,并持续升温。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涉及的范围相当厂泛。在研究日伪时期东北文化发展状况的众多切入点中,本课题选择以哈尔滨地区的音乐文化活动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音乐文化万象,研究日本在东北的文艺政策对哈尔滨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并用客观的学术观点对这种影响进行理性的反思,尽可能对东北沦陷区的音乐文化加以立体的全方位的观照,并对主要论题加以贯穿式把握,以期全面系统地研究沦陷时期哈尔滨音乐史。本文将研究内容设计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包括第一、二章,主要介绍伪满之前哈尔滨地区音乐生活的概况,并从历时性角度追溯并论述日伪政权文化侵略的政策基础和实施过程特点,为本文下一板块提供理论摹础和背景支持;第二板块包括第三章至第八章,主要挖掘和观照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音乐文化的核心理沦问题,即西洋音乐、民间音乐、学校音乐、放送音乐、“国策文艺”音乐、反日爱国音乐等,这些问题基本囊括了本课题所关注的问题和视域,构筑了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音乐文化研究的基本问题框架。鉴于本文在中日战争史领域中存在的重要性和其对于研究现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所具有的特殊研究意义,同时,又涉及于当今国际政治局势与诸多众所周知的局限因素,本文将重点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尤其是搜集并采用报刊等以往鲜有人使用的资料,对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音乐文化做客观的全景式扫描和审慎的特写式分析与判断,包括中乐与西乐的关系、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同时结合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等,力争用史实还原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音乐文化发展的真实面貌。这不仅对于阐释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音乐文化现象和音乐文化实践大有裨益,对于近代中国沦陷区音乐史的研究也具有拓荒性的意义。同时,对于揭露和批驳当前日本军国主义右翼分子无视历史真实表现而对其殖民统治进行美化和虚假宣传,从而激励和增强国人的国家集体观念和荣誉感,使其不忘历史并以史为鉴,同样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文的核心价值所在。
昌艳飞[4](2012)在《论“红段子”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物质产品迅速丰富的程度远超精神产品的丰富程度。简而言之,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而言,我们的文化产品不够多样不够丰富,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文化消费、文化休闲、文化享受的要求不能在既有的框架中和现成的产品中得到实现,就会寻求另外的途径,“红段子”的出现具有很强的合理性。“红段子”积极主动引导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红段子”就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红段子”的风行得益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在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支持、大众的热情参与之下,弘扬了文化主旋律也有效地治理了文化市场。始于广东省的“红段子”,在全国大地已经风行了六个年头,盛行于广大市民百姓间,辐射其全国的亲朋好友,早已呈燎原之势,“红”遍全国。“红段子”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传播的现代性和制作的艺术性,符合大学生热情的参与意识,迎合大学生的心理,大学生能借助“红段子”淋漓尽致地表达心中的情感。“红段子”的走俏离不开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手机的普及。“红段子”以其独特的现代化传播方式,从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大学生生活在价值多元的世界里,随时都面临着价值判断和选择。“红段子”对大学生来说,既是乐趣和享受,也是一种较直接的教育方式,它对于丰富大学生生活,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陶冶其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识读“段子”与“红段子”,分别从“段子”、“红段子”、“段子”的历史发展以及“红段子”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以便为后面论文的展开做更好的铺垫。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从大学生文化程度高、价值观尚未形成和易于接受新事物等群体特征与“红段子”的知识性、思想性、传播途径现代化特征的相融性方面一一进行解析。第三部分,“红段子”对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红段子”的特点,从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生活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四个方面予以分析,并解析了“红段子”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局限性。第四部分,对如何更好的发挥“红段子”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作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述,主要从政府、大众传媒、学校、同辈群体、家庭、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建议,以便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美的培养过程,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使他们具有崇高的情操和理想,达到更完美的境界。大学生能够从“红段子”中获得真的启迪、善的感染和美的熏陶,从而体会和领悟人生的真谛。本研究提出发挥“红段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并努力规避其制约因素,从而帮助大学生在“红段子”的影响下健康成长。
尚志华[5](2010)在《音乐治疗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现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对子女娇宠姑息,百依百顺,这种过分溺爱使有些青少年从小便生活在任性、散漫、无拘无束、唯我独尊的环境里,当生活遇到挫折或不能满足需要时,便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如:攻击、抗拒、过度愤怒等,还有一些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或学习不好的青少年,经常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生活中也缺少温暖缺少爱,会使这些青少年产生焦虑、恐惧、自卑、孤僻、抑郁、冷漠等情绪。如果青少年长期处在这样的情绪中,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心理障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这些青少年消除这些不健康心理因素。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实验证明,用音乐这门艺术学科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如欢快的乐曲,强劲的节奏,可以加强肌肉张力,振奋精神;柔和的音调和轻缓的节奏,可以平衡呼吸、镇静安神;优美的音色可降低神经紧张程度,令人轻松愉快。新世纪的音乐欣赏教学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音乐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渗透,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新世纪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孙金栋[6](2004)在《为何“声声民怨步步高”》文中指出 新华网在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为代表的"阜阳腐败群案"系列报道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深层次原因是:一手遮天之祸。无论是王怀忠还是阜阳腐败群案一伙,"东窗事发"之前就是群众密集举报对象,其中揭露王怀忠问题的信件多如"雪片",但他们却能如愿步步高升。这种任用干部"声声民怨步步高"的反常现象并非安徽"特产",因此很有必要审视现行用人制度和督查机制。为官一任,谁都希望在任期的辖区内轰轰烈烈出业绩。但这种业绩并非某些地方"超级连接"式虚假繁荣的"发展"。像
二、为何“声声民怨步步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何“声声民怨步步高”(论文提纲范文)
(1)上饶地区古代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
1.4.1 梳理上饶地区古代园林发展脉络 |
1.4.2 整理上饶地区古代园林类型及典型代表 |
1.4.3 总结上饶地区古代园林造园特色及艺术手法 |
1.4.4 探究影响上饶地区古代园林形成的因素 |
1.4.5 归纳上饶地区古代园林的地域性特色 |
1.4.6 提出古代园林研究对历史遗产保护与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启发 |
1.5 研究基础条件和方法 |
1.5.1 研究基础条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上饶地区城市概况及传统园林发展环境 |
2.1 上饶古代城市历史沿革及全境概况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理位置优越 |
2.2.2 山水环境 |
2.2.3 气候条件 |
2.2.4 物产资源 |
2.3 经济政治及人文环境 |
2.3.1 经济条件 |
2.3.2 政治环境 |
2.3.3 人文环境 |
2.4 上饶地区园林类型及发展阶段 |
2.4.1 上饶地区古代园林类型 |
2.4.2 上饶地区古代园林发展阶段 |
2.5 小结 |
3 秦汉时期的上饶园林 |
3.1 历史背景概述 |
3.2 园林发展概述 |
3.3 上饶园林起源 |
3.3.1 台的建造 |
3.3.2 “苑、囿”功能的初现 |
3.3.3 私家园林的萌芽 |
3.4 小结 |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上饶园林 |
4.1 历史背景概述 |
4.2 园林发展概述 |
4.3 主要园林类型 |
4.3.1 王室园林 |
4.3.2 私家园林 |
4.3.3 寺观园林 |
4.3.4 公共园林 |
4.4 小结 |
5 隋唐五代时期的上饶园林 |
5.1 历史背景概述 |
5.2 园林发展概述 |
5.3 主要园林类型 |
5.3.1 私家园林 |
5.3.2 寺观园林 |
5.3.3 公共园林 |
5.4 小结 |
6 两宋时期的上饶园林 |
6.1 历史背景概述 |
6.2 园林发展概述 |
6.3 主要园林类型 |
6.3.1 私家园林 |
6.3.2 寺观园林 |
6.3.3 公共园林 |
6.3.4 书院园林 |
6.3.5 衙署园林 |
6.3.6 学宫园林 |
6.4 小结 |
7 元明时期的上饶园林 |
7.1 历史背景概述 |
7.2 园林发展概述 |
7.3 主要园林类型 |
7.3.1 王室园林 |
7.3.2 私家园林 |
7.3.3 寺观园林 |
7.3.4 公共园林 |
7.3.5 书院园林 |
7.3.6 衙署园林 |
7.3.7 学宫园林 |
7.3.8 祠堂园林 |
7.4 小结 |
8 清时期的上饶园林 |
8.1 历史背景概述 |
8.2 园林发展概述 |
8.3 主要园林类型 |
8.3.1 私家园林 |
8.3.2 寺观园林 |
8.3.3 公共园林 |
8.3.4 书院园林 |
8.3.5 衙署园林 |
8.3.6 学宫园林 |
8.3.7 祠堂园林 |
8.4 小结 |
9 上饶地区古代园林主要特点 |
9.1 山水清音,因地制宜 |
9.1.1 层峦耸翠,依势而建 |
9.1.2 江河湖畔,引水筑园 |
9.1.3 鸟之天堂,宜地宜树 |
9.2 建筑纷繁,功能多元 |
9.3 意境深远,咫尺万里 |
9.4 文化交融,才墨之薮 |
9.4.1 地域文脉,薪火相传 |
9.4.2 骚人逸客,觥筹交错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1.1 清晰的发展脉络 |
10.1.2 丰富的园林类型 |
10.1.3 鲜明的地域特色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介 |
(3)沦陷时期哈尔滨音乐文化研究(1932-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一) 日本侵华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二) 正视历史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日本侵华战争与抗战史料方面的研究 |
(二) 关于抗战时期中日文化方面的研究 |
(三) 关于东北沦陷区音乐文化方面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外围背景 关注研究伪满洲国历史问题 |
(二) 初涉文化 关注研究沦陷时期文化专题 |
(三) 描述现象 关注研究东北沦陷区音乐文化专题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一) 针对沦陷时期哈市音乐文化的政治因素,综合运用研究方法 |
(二) 以构筑哈尔滨音乐文化阶段发展史为目的,开展理论研究 |
五、课题创新之处及研究基本路径 |
(一) 创新立意与选材 构筑哈市音乐文化阶段发展史 |
(二) 关联专题与视域 追溯沦陷时期哈市音乐文化原貌 |
注释 |
第二章 哈尔滨地区音乐文化旧观及日伪统治“新政” |
一、“九一八”事变之前哈尔滨地区音乐文化概貌 |
(一) 质朴无华的乡民音乐 |
(二) 类型齐全的市民音乐 |
(三) 异域风情的侨民音乐 |
二、日本对华军事及文化侵略的主要政策 |
(一) 由“大陆政策”到“田中奏折” 军事侵略政策逐步明确 |
(二) 由“敌产管理法”到“艺文要纲” 文化侵略政策确立施行 |
三、日本对东北沦陷区文化侵略的重要组织及其途径 |
(一) 团体和官衙 思想文化统治的重要组织 |
(二) 强制和欺骗 思想文化统治的典型途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西洋音乐演出活动 |
一、高雅严肃 交响乐团的演出活动 |
(一) 哈尔滨交响乐团的中日交流演出 |
(二) 秋林会社管弦乐团的节庆汇演 |
二、艳丽怡情 舞蹈艺术的演出活动 |
(一) 芭蕾舞与舞剧受俄人推崇 |
(二) 滑稽歌舞与交谊舞被国人热衷 |
三、声众和广 音乐家和音乐团体的演出活动 |
(一) 音乐家举办艺术精湛的音乐会 |
(二) 音乐团体开展规模盛大的互访演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民间音乐演出活动 |
一、京剧与评剧争艳 戏曲艺术空前繁荣 |
(一) 京剧表演目不暇接 |
(二) 评剧演出升势凶猛 |
二、市井与广播并举 说唱艺术寻常可见 |
(一) 市井是说唱艺术的原生土壤 |
(二) 广播是说唱艺术的传播渠道 |
三、通俗与娱乐兴潮 歌舞艺术广泛流行 |
(一) 歌曲借助于电影和明星迅速流传 |
(二) 舞蹈体现多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 |
四、独奏与合奏齐鸣 传统器乐持续发展 |
(一) 独奏乐器各显其能 |
(二) 合奏音乐风味独具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学校音乐活动 |
一、鼓吹“王道”和“建国精神” 音乐教育凸显奴化宗旨 |
(一) 制定教育总方针与设置教育行政机构 |
(二) 设置音乐课程科目及建立考核标准 |
(三) 编订音乐教材及规定式日音乐活动内容 |
(四) 严格视学制度和培训音乐师资 |
二、宣传“协和”和“文化沟通” 音乐演出强调同化目的 |
(一) 学生音乐演出名目众多 |
(二) 组织音乐演出的原因及其影响 |
三、重视唱歌而忽略其他 音乐比赛考核科目单一 |
(一) 唱歌是音乐比赛的主要科目 |
(二) 专业音乐比赛难觅踪迹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放送音乐活动 |
一、哈尔滨放送局的建立与基本活动 |
(一) 哈尔滨放送局的初建与常规音乐节目设置 |
(二) 哈尔滨放送局组织的特别音乐活动 |
二、放送音乐节目的播出及其具体内容 |
(一) 民族器乐 |
(二) 戏曲音乐 |
(三) 说唱音乐 |
(四) 歌唱艺术 |
(五) 西洋器乐 |
三、哈尔滨FY合唱团的组建及日常活动 |
(一) 哈尔滨FY合唱团的成立 |
(二) 哈尔滨FY合唱团的常规活动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国策文艺”音乐活动 |
一、创作与演出 “国策文艺”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 |
(一) 编创与竞唱国民歌曲 |
(二) 举行纪念日与庆祝音乐会 |
(三) 举办“国策”宣传音乐活动 |
(四) 组织各种慰问音乐演出 |
二、教化与援战 哈尔滨“国策文艺”音乐团体的活动 |
(一) 哈尔滨艺文协会“昂扬艺文” |
(二) 满剧研究会“研究旧剧” |
(三) 剧团哈尔滨音乐部演出歌乐 |
(四) 哈尔滨孔教研究会“尊孔复礼” |
(五) 哈尔滨民众教育馆“善导思想” |
(六) 协和会哈尔滨市分会“民族交还” |
(七) 国防妇女会哈尔滨支部慰问军警 |
三、画剧与电影 哈尔滨“国策文艺”音乐的辅助工具 |
(一) 画剧讲习会慰安省民 |
(二) 电影音乐渗透国策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八章 爱国音乐活动 |
一、爱国音乐类型多样的创作 |
(一) 救亡歌谣形式新颖 |
(二) 爱国歌曲传唱广泛 |
(三) 爱国戏剧题材集中 |
(四) 爱国器乐内涵深刻 |
二、爱国音乐群体机智持久的斗争 |
(一) 爱国音乐团体前仆后继 |
(二) 爱国音乐家风起云涌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滨江日报》登载放送音乐节目实录(1940年)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4)论“红段子”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识读:“段子”与“红段子” |
(一) “段子”的历史文化考察 |
1. “段子”的内涵 |
2. “段子”的历史文化溯源 |
3. “段子”的古今传承 |
(二) “红段子”的盛行与发展 |
1.“红段子”的盛行 |
2. “红段子”的分类 |
3. “红段子”与“黄段子”、“灰段子”、“黑段子”的区别 |
4. “红段子”的意义 |
5. “红段子”的缘起与发展现状 |
(三) 大学生价值观的释义 |
二、 契合:大学生群体特征与“红段子”特征的相融性 |
(一) 大学生的文化程度高与“红段子”知识性之间的相融性 |
(二) 大学生价值观尚未形成与“红段子”思想性之间的相融性 |
(三) 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与“红段子”传播途径现代化之间的相融性 |
三、 透析:“红段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
(一) “红段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1. “红段子”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
(1) 愉悦身心,舒缓压力 |
(2)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 |
2. “红段子”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 |
(1) 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
(2) 提升道德修养与境界 |
3. “红段子”对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的影响 |
(1) 更好地感悟生活与享受生活 |
(2) 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 |
4. “红段子”对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影响 |
(1) 提升大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
(2) 鼓励大学生创造美 |
(二) “红段子”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局限性 |
1. “红段子”的草根性缺乏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深刻性 |
2.“红段子”的简短性缺乏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持续性 |
3. “红段子”的全员性缺乏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针对性 |
四、 优化:“红段子”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优化策略 |
(一) 社会:优化“红段子”的传播环境 |
1.发挥政府的有效监督与管理职能 |
2.大众传媒的自律与相互监督 |
(二) 学校发挥教育主导的作用 |
1. 将“红段子”价值观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 |
2. 开展大学生“红段子”创作活动 |
3. 加强本民族价值观教育 |
(三) 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
1. 家长要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
2. 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 |
(四) 健全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追求 |
1. 加强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
2. 提高选择和鉴别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论“红段子”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论“红段子”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音乐治疗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价值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
1、国外对音乐治疗的研究 |
2、国内对音乐治疗的研究 |
3、内蒙安代与音乐治疗 |
第一章 音乐的作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 |
一、生理作用 |
1.促进青少年的消化 |
2.改善青少年睡眠 |
3.提高青少年的智力 |
二、心理作用 |
1、音乐是一种可以让人的思绪和情绪从现实倒流到过去某段历史的时钟 |
2、音乐可以表现非现实的,超脱的,梦境般的精神世界,以满足人 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以及替代实现在现实世界中不能满足和受阻的愿望 |
3、音乐还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的桥梁,当患病使人与外界 的正常联系减少,产生孤独感的时候,音乐是弥补这种情感需要的一种良好的手段 |
第二章 音乐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意义 |
一、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举措 |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要求 |
三、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三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
1、学习方面 |
2、人际关系方面 |
3、青春期方面 |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
1、社会影响 |
2、家庭影响 |
3、学校教育影响 |
4、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
第四章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作用、特点、过程及方法 |
1、音乐欣赏教学的作用 |
2、音乐欣赏教学的特点 |
3、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 |
4、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
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 |
1、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是注重培养青少年具备健康心理的前提条件 |
2、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品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
3、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与青少年心灵沟通的桥梁 |
三、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音乐欣赏内容 |
1、音色的魅力与科学意念 |
2、音乐审美欣赏内容 |
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音乐处方 |
1、对于争强好胜学生的音乐处方 |
2、对于性急易怒学生的音乐处方 |
3、对于多愁善感学生的音乐处方 |
4、对于情绪恶劣学生的音乐处方 |
5、对于悲痛欲绝学生的音乐处方 |
6、对失去信心学生的音乐处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为何“声声民怨步步高”(论文参考文献)
- [1]上饶地区古代园林调查研究[D]. 付玲.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2]铁血护国(上中下集)[J]. 李国庆,李晶. 电影文学, 2015(11)
- [3]沦陷时期哈尔滨音乐文化研究(1932-1945)[D]. 王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06)
- [4]论“红段子”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 昌艳飞. 河南大学, 2012(10)
- [5]音乐治疗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D]. 尚志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04)
- [6]为何“声声民怨步步高”[J]. 孙金栋. 浙江人大,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