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宁夏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宁夏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刘显[1](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朱姝[2](2021)在《基于云南临沧市人口时空变化的城镇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艳君,景丞,姜彤,翟建青,冯志强,杨陈心怡,张冉,苏布达[3](2020)在《2015—2050年中国分省城乡人口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影响城乡发展模式,带来城市和农村人口新的分布格局.本文基于IPCC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框架,采用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综合考虑中国人口政策和迁移规律,对人口-发展-环境分析模型(PDE)中的生育率、死亡率和迁移率参数进行本地化处理,开展5种SSPs路径下的中国及分省(区、市)城乡人口预估研究,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5种SSPs路径下中国城市人口均有所增加,2015—2050年增长3.4(2.2~3.7)亿人;农村人口持续降低,减少约3.0(1.1~4.0)亿人;到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9%(67%~86%).2)未来中国大部分省份城市人口都将较2015年有所增加,西部省份的增长速度高于东部省份;所有省份农村人口都将明显减少,东部地区农村人口减少幅度高于西部地区.相比2015年,2050年西藏、新疆等地城市人口最多可增加两倍以上;大部分省(区、市)农村人口可减少60%以上.3)未来大部分路径下自然变动对城市和农村人口均由正的影响逐渐变为负影响;机械变动对城市人口影响为正,对农村人口影响为负,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人口自然变动在东西部省份的差异是导致东西部城乡人口不同变化的主要因素.

杜芳雨[4](2020)在《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国内外养老保险缴费通常是以就业人数为基点,按人均工资或工资总额比例缴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与技术替代劳动力趋势日益显现,养老保险供需两侧矛盾逐步凸显。如何拓展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实现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并保证经济的运行效率成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从国际经验看,应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办法通常是增加养老保险缴费率(税率)、延迟退休和降低养老金调整指数,然而,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转变思路,从全生产要素共担养老保险缴费视角出发,研究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以期为拓展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促进养老保险资金供需结构优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新思路。论文坚持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均衡度等展开研究。首先,在罗默经济增长模型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涵盖知识生产、产品生产和家庭的三部门动态均衡模型,并开展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理论推导,回答了“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为什么要由现行缴费模式向产出缴费模式转变”的问题,其次,构建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适度水平及均衡度模型,回答了“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程度如何衡量”的问题;最后,基于模拟实证与计量实证,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在供需优化和社会经济效应上的优势,回答了“相较于现行缴费模式,产出缴费模式存有何种优越性”的问题。全文共包括十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出本文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养老保险基本理论和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为后续章节的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现状及动因分析,梳理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路径、缴费给付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初步从定性层面重点讨论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的动因。第四章是“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及总均衡分析,本部分以罗默模型为理论框架,将知识与技术进步因素纳入模型中,最终推导出“在工资缴费模式下,技术进步造成劳动力需求边际递减从而不利于实现养老保险供需均衡;在产出缴费模式下,技术进步造成总产出边际递增有利于实现养老保险供需均衡”的结论,由此提出“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度模型,并对“产出”缴费模式下缴费给付的总均衡展开分析;第五至七章在总均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模拟预测,进一步从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的城乡间均衡、地区间均衡、行业间均衡三个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八章用计量方法整体检验了“产出”缴费模式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城乡就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技术创新联动效应和人口老龄化脱钩效应,并对两种模式在时间序列上的稳定性做出比较;第九至十章在前文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调整路径、实现机制和对策建议。论文的核心结论包括:第一,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适度水平相适应,与企业及个人缴费能力相契合;第二,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第三,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养老保险缴费的城乡间共担;第四,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缴费额均衡度均有所提升,同时也证明了养老缴费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之间的共担。第五,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缩减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的地区差距。在“产出”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金额的集中度、极值系数、缴费金额—经济不平衡指数等指标在2010-2015年间均有所降低;第六,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产出”缴费模式有着更强的产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城乡就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技术创新联动效应和人口老龄化脱钩效应,因此更能适应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并且上述效应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论文的核心创新点包括:第一,基于现实数据,对基础养老保险按“产出”缴费模式下的总均衡和结构均衡做了更加系统的测算预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实证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下的总均衡度、城乡均衡度、行业均衡度与地区均衡度等;第二,借助理论推导,更加深入地夯实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论文在罗默模型分析框架下进行基础理论推导,在劳动力技术替代人口老龄化双重趋势下,从用人单位层面推导并丰富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较好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养老保险按产出缴费”的问题;第三,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在城乡维度、行业维度和地区维度内拓展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在“劳动力要素转移流动”背景下的适用性;第四,基于计量方法和现实数据,较为系统地实证检验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的社会经济效应。

张翠玲[5](2019)在《我国生育间隔政策变动对我国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的影响》文中认为生育时间是人类生育模式的重要维度之一,通常通过包括初育年龄、终育年龄、各孩次之间的时间间隔等指标来测量生育的早晚及生育的密度。对这些指标进行现状、趋势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至关重要。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人类生育行为中,一孩到二孩之间的间隔差异很大,呈现出显着的区域、社会和文化的不同。在我国,生育间隔政策曾长期被用于“调节出生人口在同一时点上的分布,达到降低人口生育密度、减缓人口增长的目的”。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间隔生育”一直是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1980年后,各省的生育间隔要求更加普遍。对依法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夫妇,均要求第一个子女和第二个子女之间的时间长度及(或)母亲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最低年龄。截止到2016年,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市)取消了类似要求,自此,在我国生育政策中扮演重要地位的生育间隔政策被终止,育龄妇女可以自主决定二孩生育时间。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数研究将生育间隔作为生育模式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围绕二孩生育间隔进行算术平均值计算和内部间隔结构分析,来观察个体二孩生育行为的时间变化。同时,出生间隔的长短也与母婴健康有关,了解间隔过长和间隔过短人群的规模大小以及规模变动趋势,进一步认识二孩生育间隔内部间隔结构的特征和变化,在人口发展中有特殊需要。然而长期以来,研究二孩生育间隔的微观数据来源有限,近十多年来的二孩生育间隔变动较为缺乏,而这又是我国生育政策变动较为频繁的时期,补充相关二孩生育间隔变动趋势的相关研究极为必要,需要相应的数据支持来补充相关国内实证研究。此外,现有文献缺乏对我国生育间隔政策的详细梳理,相关政策效应研究亦是空白。对中国生育转变的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评估生育数量政策对二孩生育间隔的影响,对二孩生育年龄和二孩生育间隔的相关政策规定关注较少,对生育间隔政策是否影响及如何影响我国时期生育水平波动和生育模式转变的研究尚为空白,通过间隔政策差异解读省际生育转变差异的研究更是鲜见。究其原因,二孩政策生育年龄和法定生育间隔规定的高度多元化以及随时间的频繁变更增加了相关政策效应研究的难度,因此导致直接影响二孩生育时间的生育间隔政策却很少被触及。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各省广泛的政策差异也为研究出生数量、生育水平、生育时机及生育间隔如何随生育政策变动而波动提供了巨大空间,尤其是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在老的政策被取消或新的政策实施后的变动状况。各地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生育间隔政策如何影响二孩生育间隔的分布,对各时期的二孩生育水平有什么样的影响,并构造出什么样的二孩间隔递进模式,将是本研究旨在回答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对我国二孩生育间隔政策及其政策效应的研究可以促进对计划生育政策历史作用的评估。在生育推迟作为影响和解释低生育水平的一个重要维度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开展生育间隔政策背景下的二孩生育时间及生育间隔分析,能进一步深化对我国生育推迟进程及原因的理解,从而为判断我国未来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我国二孩生育间隔政策的历史变迁,通过对31个省(区市)1980年来以来的生育间隔要求的详细梳理,获得间隔政策变迁的基础资料,作为理解我国二孩生育间隔变动的宏观制度背景。之后,从多个维度分析了我国二孩生育间隔的历史变动及其对我国时期生育水平波动及生育模式变迁的影响。为认识我国二孩生育间隔变动的内部人群差异,进一步分析二孩间隔的内部结构。此后,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照了妇女的不同出生队列中生育第二个孩子的风险和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时间早晚,并对城乡、民族、地区、一孩性别、妇女教育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基于省级典型性分析和省际对比分析,检验各省间隔政策变迁如何影响二孩生育时间及二孩生育水平。研究发现,作为“晚(晚婚晚育)、稀(长间隔)、少(少生)”人口政策的重要内容,中国引入生育间隔规定是针对当时“早(早婚早育)、密(间隔短)、多(多育)”的一种干预和调控。20世纪八十年代部分省份颁布了二孩生育间隔政策、到了九十年代普遍化,自世纪之交以来逐步废除。依法生育二孩的政策生育年龄和生育间隔规定的高度多元化,各地的间隔要求亦随时间频繁变更。政策的变迁本身反映了政府对于生育间隔这一政策手段认识的不断转变和进化。由于可生育二胎的人群及生育时间由国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具有区域自治权的市制定,各省对一孩和二孩间隔要求不仅差异较大,调整时间及调整内容也各不相同,取消间隔政策的步调也不同步,间隔政策的出台、调整和取消既有时间差,也有间隔要求的长度和生育二孩年龄的早晚差异,还有豁免群体差异。同样的二孩生育行为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受到多元的时间规制。对我国31省(区市)生育间隔政策的相关要求及历史变动的详细梳理,宏观上掌握了要求生育间隔省份的数量变化,微观上明晰了各省生育间隔规定的方式、具体内容、修订次数及调整方向,填补了目前生育政策研究的空白。二孩生育间隔直接反映了我国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是政策的“晴雨表”,也间接反映着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密度,建构着我国妇女的生育模式和家庭的世代间隔。本文基于120县人口监测系统2013年上报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平均二孩生育间隔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的长期稳定、1990-2005年间的持续上升和2006年至今的缓慢下降,这与我国生育间隔规定呈明显动态关联。1990-2005年间我国平均二孩生育间隔和长间隔所占比例持续上升,越晚出生的妇女其生育二孩的概率更低、生育二孩的进度更慢,人们的生育密度降低,人口增长减缓。基于山东、广东等13省的典型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生育数量政策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各省生育间隔政策的变化对各省的二孩生育时间、二孩生育间隔以及时期总和生育率均产生了强烈影响。间隔政策的出台及政策收紧导致二孩生育水平和时期一孩到二孩的孩次递进比显着下降,放松及取消间隔政策后二孩生育水平和一孩到二孩的孩次递进比相应上升。不同的间隔政策及其变迁导致了各时期不同的二孩分布以及政策驱动的二孩间隔递进模式衍变。各时期的生育间隔政策通过将二孩生育集中或分散到更长的时间,引起二孩生育间隔变动及基于间隔的二孩生育率变动,从而导致不同阶段的时期生育水平波动和生育模式的变迁,显示其在我国人口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也促进了对于我国生育推迟的相关研究。我国目前的生育推迟研究多集中在一孩,而由于生育间隔政策的影响,各省的二孩生育时间长期受到间隔政策的强约束,缔造出不同的二孩生育推迟幅度与生育推迟进程。不同间隔政策导致不同间隔年的二孩分布以及政策驱动的二孩间隔递进模式的演化过程。随间隔政策出台,10年间隔的一孩到二孩的递进曲线从左倾斜过渡到右倾斜,间隔政策放松(包括取消)后再次偏向左侧。相应的,峰值二孩生育间隔从八十年代的2年逐渐向更长的政策性间隔年限转变,二孩生育年龄不断推迟。然而,生育间隔政策取消后间隔变短、峰值生育间隔逐渐向2年回归,再次证明在生育间隔政策实施期间,人们的生育时间安排受外在制度约束,一旦外在约束撤销后,生育时间更加自主,生育推迟的幅度有所减弱。本研究还揭示了不同时期不同间隔政策省际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以往的生育间隔分析通过计算平均二孩生育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的差值来测量二孩生育的集中度,但无法反映二孩生育时间的离散度和异质性。本研究通过基于间隔的一孩到二孩递进比这一指标,既展示了不同时期二孩生育的集中度,也提供了二孩生育在不同间隔的离散分布,更加全面地展示了不同时期和各省不同间隔政策背景下二孩生育的递进概率和生育进度,揭示了政策导致的地区和时期差异,丰富了二孩生育间隔模式及变动规律的相关认识,深化了生育间隔政策变动在我国生育转变中作用的理解,也证明了生育间隔政策在解释我国生育行为的省际差异中的作用。在当前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全国不分城乡均晚婚晚育、群众主动推迟生育、低生育水平长时期持续的背景下,育龄群众对于生育的自我掌控更强,生育间隔规定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力和作用空间在减小,生育期缩短,过长过短间隔所带来的人口健康影响应被重点关注,并向有关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公共服务。虽然当前政策要求的生育间隔已经淡出,生育间隔作为一种政策手段已退出历史舞台,但考虑到恰当的生育间隔对母婴健康的益处,间隔生育(birth spacing)和适当的生育间隔应被重视并倡导,实现从政策主导的被动生育间隔到自主的间隔生育转变。通过有效的避孕节育,达到合理的生育间隔,促进母婴健康,亦是全民健康时代的现实要求。

席晓宇[6](2019)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我国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作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明确指出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支出责任的转型和强化。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实现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重大目标,逐步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中央与地方的共同财政事权,同时明确各承担主体的职责,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促进各级政府更好履职尽责。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国家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几乎都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关,而广泛的税收来源也为政府保障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挑战,医疗卫生支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尤其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的财政支出,也大幅增加。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建设带给政府更大的财政职责和支出压力,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譬如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责任承担主体与财政支出规模如何具体界定、中央与地方相关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及分配比重如何合理划分、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如何系统构建等。为解决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基本医疗保险和财政有关内涵进行研究界定:一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概念。基本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规范,主要以保险形式为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取提供有效保障,基于一定报销比例补偿参保者的部分门急诊、住院费用,在日常劳动生活中人们更广泛地称其为“医保”。目前我国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的差异,将基本医疗保险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面向职工群体)、“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面向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面向农村居民),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差别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是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内涵。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等多方共同筹集,在基金筹集环节中,政府的财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仅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资源的再次分配。政府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进行再分配,促进公众健康水平的均衡发展。三是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绩效内涵。公共服务项目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政府转型、完善财政管理、缓解收支矛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基本医疗保险公共服务项目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也对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医疗卫生投入产出效益提升、民众健康公平性改善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其次,就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来看,健康权理论指出人人都应享有健康权利,不因支付能力或社会、文化、地域的差异而减损或丧失该项权利。在健康权基础上,提出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是保障个体健康水平、提升社会总体福利的重点项目,其中公共财政是维护和实现大多数人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保障。国内外研究普遍着眼于政府在基本医疗保险中的支出责任承担、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合理划分,其中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大小存在较大争议,一些研究认为政府应该承担几乎全部的支出责任,即无限性支出责任,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这种无限性的支出责任对财政而言往往是不可持续的,政府应该承担部分支出责任,即有限性支出责任。此外,从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发展现状来看,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险支出责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动态变化,不同时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建设实践的进程中,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结构和水平也不断变化。从建国起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即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初级阶段,政府几乎承担起全部责任,包括立法、管理和财政支出等,以城镇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保障形式;但是随着财政负担不断增加和经济体制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也走上市场化改革的道路,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逐步退出舞台;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我国为全体社会成员分别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94年开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7年开始)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003年开始),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又转回到政府主导的改革方向上来,既不像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包大揽,也不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放任不管,而是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承担部分责任。但是基于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责任界定仍较为模糊,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也不够清晰,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依然缺乏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分别从三方面内容展开深入探讨。(1)分析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险支出责任。本部分首先基于不同国家政府对医疗保险服务的支出责任情况展开对比研究,探讨不同支出责任负担水平下的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模式,同时也为我国合理借鉴国外经验提供基础;进而结合我国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共产品属性、社会主义型福利国家属性认知、政府与市场活动界限,从理论上界定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责任;最后运用实证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水平的关键因素,并结合经济发展、财税体系、人口结构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等多方面因素考察具体的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水平。(2)研究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本部分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理论,展开我国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支出责任的划分分析,首先明确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分担主体,其次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险具体管理、财政支持等职责分担。为进一步确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各自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的分配比重,本部分主要利用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有关数据,基于基本医疗保险收支平衡可持续视角展开分配比重测算,从而为建立起权责清晰、财力协调的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责任架构提供理论和实践性指导,并基于现阶段的责任划分策略展开研究结果的对比和分析。(3)构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本部分主要基于质性研究构筑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目标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运行效率绩效、健康效果绩效、区域公平绩效、社会经济绩效方面选取科学合理的指标;搜集相关实证数据并运用实证方法,评价分析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绩效情况,为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提供方向和思路。通过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责任承担范围,政府的支出责任可分为有限性的财政支出责任和无限性的财政支出责任,承担有限性支出责任的政府通常与社会、个人共担基本医疗保险筹资责任,而无限性的财政支出责任则恰恰相反,这类政府往往承担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几乎全部的筹资责任。然而,市场机制的引入不仅能有效提升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效率,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分析,有限性的财政支出责任更为适宜。(2)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原则,是保证基本医疗保险有效实施的关键内容。依据我国当前基本医疗保险的受益空间层次性,可以将之归类为混合型公共产品,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也更为合理;而在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基本医疗保险具体职责中发现,相对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供给基本医疗保险公共服务时更能准确把握本区域内的居民偏好,因此将基本医疗保险的具体实施工作职责交由地方政府承担更为适宜,而战略制定、规划和监督工作等宏观职责则交由中央政府来承担;至于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划分比重,通过外部性理论和实证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省份的地方政府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具有较大差别,基于此可将各省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情况划分为五类,分别为不可持续、短期可持续、中期可持续、中长期可持续和长期可持续,进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分担水平也可依据这五类划分为五档。(3)基于绩效评价理论“4E”原则和质性研究,构建出符合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运行效率绩效、健康效果绩效、区域公平绩效、社会经济绩效四个一级评价指标,并且依据实证数据评测发现,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纯技术效率偏低,健康效果绩效却有明显提升,但是区域公平绩效有待改善,并对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本研究为政府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管理的建议。首先是结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来考量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契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界定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同时考虑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减缓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其次为有效控制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不可持续风险,进一步强化可持续目标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并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出发均衡收支水平;最后依据绩效评价情况,提升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效率以缓解财政压力、拓宽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来源以保障基本健康需求、均衡中央与各地方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划分以提升区域公平性,为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最终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

周依群[7](2019)在《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保险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外概莫能外。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同步进行,为研究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关系提供了绝佳的样本。基于近年来,我国人口无论是在自然结构、社会结构还是地域结构上都发生了的重大变化,无论是社会保险的收入层面还是支出层面,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保险体系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人口结构转变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人口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社会保险支出的变化进行评价。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关于人口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研究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很多文献把人口结构等同于人口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忽略了人口结构中其它方面如地域结构和社会结构;在研究人口结构对其它经济变量的影响时,只是研究人口结构单一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家庭和婚姻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研究社会保险可持续性时对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视远远不够。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基于人口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和社会保险支出的现状,通过实证分析人口自然、社会、地域结构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对人口自然、社会和地域结构进行预测并结合实证结果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18-2030年的支出水平进行预测。首先,对人口结构与社会保险的现实背景、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在分析人口结构与社会保险发展的基础上确立了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其次,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动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产生的影响。通过运用GMM模型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显示:1、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支出水平来说,人口自然结构中的城镇少儿抚养比、城镇老年抚养比,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城镇平均家户规模和城镇居民的婚姻状况对其产生正向的影响。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居民的流动水平对其产生负向的影响。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来看,城镇人口老年抚养比和城镇人口性别比对中西部地区产生的正向影响比东部地区要小,对中部地区产生的正向影响要比西部地区大。城镇人口少儿抚养比对中西部地区产生的正向影响比东地区要小,对中部地区产生的正向影响要比西部地区小。受教育水平对东部地区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出产生了负向影响,且对中部地区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出造成的负向影响更大。城镇化率和城镇流动人口率对于中部负向影响更大一些。2、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来说,人口自然结构中的城镇老年抚养比,人口社会结构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比,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镇化水平对其产生正向的影响。人口自然结构中的城镇少儿抚养比,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镇居民的流动水平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负向影响。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来看,城镇人口老年抚养比对西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的影响比东部大。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对于东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婚姻状况对西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对东、西部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产生正向影响。城镇化率对东、西部呈显着正向影响。流动人口率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3、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来说,人口自然结构中的城镇老年抚养比、城镇少儿抚养比和城镇人口性别比、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城镇平均家户规模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口占比,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镇化水平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正向影响。人口社会结构中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比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为负。分区域发展水平来看,人口老年抚养比、城镇人口少儿抚养比和城镇人口性别比对东部和中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且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比中部地区大。城镇家庭平均人口数对东部和中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产生显着的影响,对中部的影响没有东部大。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对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出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婚姻状况对中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出产生了显着的影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产生负向影响,中部地区的负向影响更大一些。城镇化率对东、中部产生一定的影响。流动人口率对于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再次,基于对人口结构变量的预测进一步对社会保险支出进行预测。首先,采取相应的预测方法对人口自然结构中的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家庭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乡结构等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城镇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城镇老年人口数量大致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城镇平均家户规模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业人口占比由2018年的29.59%波动式下降为2030年的28.73%,第三产业人口占比有2018年46.34%上升为70.47%。城镇化水平由59.96%上升为2018年的72.38%。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到2030年为11.3年。城镇流动人口占比到2030年上升为26.84%。然后,结合之前的实证结果对2018-2030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走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水平有所提高,但增长速度并不是很快。城镇老年抚养比、第三产业人口占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水平有所提高。城镇少儿抚养比、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城镇流动人口比例水平的提高会带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的水平的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城镇少儿抚养比的变化与城镇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是负相关的,城镇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可能会使得更少的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从而医疗保险支出可能会减少。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可能参加的商业保险较多,更多的医疗费用通过商业保险进行报销。流动人口城镇流动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较少。城镇流动人口带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的水平的变动比较小,城镇老年抚养比和城镇少儿抚养比带来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的水平的变动比较大。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生育政策顺势而变与坚持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相结合,注重强化家庭责任和家庭的保障功能,尤其是重视家庭功能的发挥,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区域统筹,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险的体系,提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重视社会保险分配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支出的压力,完善财政支持制度,适度提高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险支出所占比重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从更加广义的人口结构的角度出发——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研究了人口结构对社会保险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不同类型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涉及人口结构中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婚姻家庭结构、教育结构、职业和行业结构、城乡结构、流动结构等多个方面,拓宽了以往研究问题的视角。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在研究了人口结构各个方面对整个社会保险体系影响的同时在实证结果和未来人口结构预测的基础上,预测了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动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不仅仅从理论上分析人口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的影响,还是用GMM动态面板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人口结构变动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采用GMM方法来解决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与各个截面上的个体效应和误差项相关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并且分为东、中、西部进行考察。本文聚焦在人口结构与社会保险的交叉领域,基于社会保险学、人口学、人口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理论,对国内外关于研究主题相关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拓展。

李兰芹[8](2019)在《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以前“重城轻乡”的政策偏向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根深蒂固,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时代性问题。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已经在国内全面展开。本论文基于曲靖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对研究区的基本概况进行系统分析。第二,对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的现状特征作深入分析,认为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第三,对影响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发展的因素作深入研究,主要分为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并且提出在曲靖市的辐射影响下马龙区域形成近郊圈、远郊圈和外围圈三圈层空间格局。第四,在曲靖市辐射影响下,对马龙区域产业发展展望及策略作深入研究,并提出分圈层引导策略。第五,基于曲靖市的辐射带动和三圈层空间格局,从产业发展入手,提出适应性的村镇体系规划策略。马龙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并受交通区位条件、曲靖中心城区的辐射影响较强,马龙应该充分发挥其郊县功能,主动融入曲靖都市圈发展,主动承接麒麟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带动自身产业及村镇协调体系发展。

李东阳[9](2018)在《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利于促进城市化发展,而城市化发展所产生的集聚效应也有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提升,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作为两个独立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份,其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相较全国多数省份,一方面辽宁省具有工业基础好、人口城市化水平高等优势;另一方面存在城市旧区面积大、城市用地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当前,辽宁省已进入了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将进一步加重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在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背景下,只有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辽宁省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辽宁省各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六个部分对辽宁省各市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关系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简单对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对城市化、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系统理论、协调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三部分对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描述。首先对辽宁省整体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其次利用2006-2015年辽宁省各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辽宁省市14座地级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指数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辽宁省各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总体呈现由增到减的趋势,且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幅度较城市化变化更为显着;辽宁省各市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存在较大区域差异。第四部分借鉴物理学中耦合概念,构建了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辽宁省地级城市2006-2015年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状态进行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各地级市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发展度分布在0.1-0.5间,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城市两系统处于耦合协调状态,虽然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空间上看,沈阳、大连的城市首位度较高,耦合协调状态要优于其他城市,辽宁省环渤海地区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呈现高值聚集,辽西地区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要低于其他城市。第五部分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辽宁省各地级市2018-2022年的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数进行预测,利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预测值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这期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滞后型、城市化滞后型、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同步型均有出现,其中以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滞后型为主;2018-2022年各地级市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发展度空间上变化不大,抚顺市与盘锦市耦合协调状态有所提升,但依然没有城市两系统进入协调状态,从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相对发展度看,土地利用效益对两系统耦合协调状态影响显着。第六部分总结了全文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提出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缩小城市化水平差距;挖掘城市内部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防止城市无序扩张;利用新技术,加强城市立体空间开发等对策建议。

于婷婷[10](2017)在《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仍然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的今天。而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联系的客观存在性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得到了证实。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自建国以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经济下行特征明显的背景下,研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016年,从全国各个地区的GDP增速来看,中国经济呈现出西部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放慢、东北最弱的特征。自2012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伴随经济增速的不断下滑,东北地区由人口净迁入转为净迁出,人口的大量外迁严重威胁并制约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对于两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甚少,且多数研究仅从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单方面影响进行探讨。论文根据中国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叠加以及后项逐步回归等方法,对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思路、创新与结构安排进行介绍。第二章对迁入率、迁出率、净迁移率和区域人口迁移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人口迁移、人力资本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之后从理论上分析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一般作用关系。第三章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态势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本章首先从人口分布的总体态势、区域间和乡城间人口分布的变化对我国人口分布态势进行梳理。然后,从人口的数量变化特征和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变化。最后,分析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第四章首先梳理了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再通过对现有数据的整理归纳,总结人口迁移的特征,具体包括东北地区迁移人口的数量说明、分布特征、年龄和性别等属性特征以及移民素质等。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即人口迁出的城市群外迁模式、人口迁入的“地缘”导入模式和乡城人口迁移的经济导向集聚模式。第五章为计量分析部分。本章首先构建了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两大系统的关联度。在得出两系统存在密切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借鉴以往研究,构建本文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计量模型,对“五普”和“六普”的计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东北地区目前在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第六章对论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论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不足。通过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一)东北地区由“四普”时期的人口净迁入转为“六普”时期的净迁出,且人口迁移的整体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二)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整体上处于乡城人口迁移阶段,且中部集聚趋势明显。(三)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具有复杂性,但经济是主要的迁移动力。(四)东北地区人口红利并未消失。(五)东北地区的迁入人口主要属于地缘导入,这种就近迁入的现象符合拉文斯坦定律。(六)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逐渐扩大趋势,需要未雨绸缪。

二、宁夏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人口概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5.1 主要数据来源
        2.5.2 生产水足迹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2.5.4 耕地压力指数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3.3 讨论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5.5 讨论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2015—2050年中国分省城乡人口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SSPs情景设定
        1.2.2 人口预估模型
        1.2.3 模型参数率定
        1)生育率
        2)死亡率
        3)迁移率
2 研究结果
    2.1 城乡人口现状
    2.2 未来城乡人口变化
    2.3 城乡人口变化影响因素
3 结论与讨论

(4)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现行基础养老保险缴费模式
        2.1.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
        2.1.3 均衡
    2.2 基本理论
        2.2.1 养老保险代际交叠理论
        2.2.2 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
        2.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适度水平理论
        2.2.4 养老保险基金供需平衡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现状及按“产出”缴费动因
    3.1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现状
        3.1.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3.1.2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现状
        3.1.3 现行养老保险给付现状
    3.2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存在的问题
        3.2.1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非均衡
        3.2.2 养老保险缴费差距较大
        3.2.3 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水平非均衡
    3.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动因
        3.3.1 科学技术进步形成的劳动力技术替代
        3.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降费需求
        3.3.3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双重压力叠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及资金供需总均衡分析
    4.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经济学推导
        4.1.1 研发与中间品部门的研发行为分析
        4.1.2 最终品部门利润最大化分析
        4.1.3 家庭内效用最大化分析
        4.1.4 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4.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原理阐述
    4.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
        4.3.1 指标选取
        4.3.2 模型建立
    4.4 基础养老保险基金需求测算
        4.4.1 人口结构预测
        4.4.2 基础养老保险总需求测算
    4.5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缴费率测算
        4.5.1 基础养老保险动态均衡缴费率测算
        4.5.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长期均衡缴费率测算
    4.6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均衡缴费率合理性检验
        4.6.1 缴费适度性检验
        4.6.2 缴费能力契合关系检验
    4.7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资金供需总均衡实证分析
        4.7.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办法设计
        4.7.2 近期和远期全国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4.7.3 全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5.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城乡间均衡理论推导
        5.1.1 工资总额缴费模式下城乡间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分析
        5.1.2 “产出”缴费模式下城乡间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分析
        5.1.3 理论推导总结
    5.2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1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2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城乡间均衡分析
    5.3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1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2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3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5.4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实证分析
        5.4.1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模型构建
        5.4.2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5.4.3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行业间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6.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理论推导
        6.1.1 工资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基础养老保险均衡情况分析
        6.1.2 “产出”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基础养老保险均衡情况分析
        6.1.3 不同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企业利润情况
    6.2 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6.2.1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金额测算与分析
        6.2.2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金额测算与分析
        6.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行业间均衡分析
    6.3 不同类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与分析
        6.3.1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
        6.3.2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
        6.3.3 不同类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6.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实证分析
        6.4.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系数模型构建
        6.4.2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6.4.3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区间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7.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间均衡理论推导
        7.1.1 工资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理论分析
        7.1.2 “产出”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理论分析
        7.1.3 理论推导总结
    7.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间均衡指标体系构建
    7.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省际均衡实证分析
        7.3.1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7.3.2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7.3.3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7.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均衡实证分析
        7.4.1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7.4.2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7.4.3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分析
    8.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实证计量模型构建
    8.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8.2.1 变量说明
        8.2.2 数据来源
    8.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变量检验
        8.3.1 单位根检验
        8.3.2 协整检验
    8.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回归分析
        8.4.1 OLS回归结果
        8.4.2 系统GMM回归
    8.5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8.5.1 基于地区分组的稳健性检验
        8.5.2 基于指标替换的稳健性检验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调整路径及实现机制
    9.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调整路径
        9.1.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段划分依据
        9.1.2 基础养老保“产出”缴费与给付调整阶段设计
    9.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实现机制分析
        9.2.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
        9.2.2 基础养老保险给付与低保补贴联动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1.1 “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适度水平相契合
        10.1.2 “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能力相适应
        10.1.3 “产出”缴费模式能够促进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结构均衡发展
        10.1.4 “产出”缴费模式有利于实现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
        10.1.5 “产出”缴费模式更能适应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变的大环境
    10.2 政策建议
        10.2.1 实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综合配套改革
        10.2.2 构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利益均衡发展机制
        10.2.3 建立基础养老保险给付与低保补贴联动机制
        10.2.4 稳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我国生育间隔政策变动对我国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1 研究方法
        1.2.2 数据来源
    1.3 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生育
        2.1.2 计划生育
        2.1.3 生育间隔
        2.1.4 生育政策
    2.2 生育理论
        2.2.1 孩子的成本与效用理论
        2.2.2 扩散理论
        2.2.3 生命历程理论
        2.2.4 计划行为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生育间隔变动趋势
        2.3.2 二孩生育间隔内部间隔结构分析
        2.3.3 二孩生育间隔的影响因素
        2.3.4 生育间隔对人口预测的影响
        2.3.5 生育间隔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第3章 我国生育间隔政策的变迁历程
    3.1 八十年代以前的生育间隔要求
        3.1.1 生育间隔规定的萌芽
        3.1.2 七十年代的生育间隔要求
    3.2 生育间隔规定的普遍化
    3.3 生育间隔规定的调整与变迁
        3.3.1 省级生育间隔政策调整次数
        3.3.2 生育间隔政策的逐步取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二孩生育间隔的变动趋势
    4.1 二孩生育间隔的差异分析
        4.1.1 二孩生育间隔的时期差异
        4.1.2 地区差异
        4.1.3 城乡差异
        4.1.4 民族差异
        4.1.5 子女个体因素的二孩生育间隔差异
        4.1.6 不同人工流产次数的二孩生育间隔
        4.1.7 不同生育政策的二孩家庭生育间隔差异
    4.2 生育间隔规定对二孩生育间隔时期变化的影响
    4.3 生育间隔设立、调整与取消前后二孩生育间隔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二孩生育间隔内部结构分析
    5.1 二孩生育间隔结构的内部构成与时期差异
    5.2 基于初育史的二孩生育间隔构成
        5.2.1 初育队列的二孩生育间隔构成
        5.2.2 不同初育队列的分初育年龄二孩间隔构成分析
    5.3 妇女出生队列的二孩生育间隔构成分析
        5.3.1 同一出生队列妇女的二孩生育间隔内部构成
        5.3.2 同一出生队列妇女的生存曲线及差异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山东省的生育间隔政策效应的典型性分析
    6.1 开展间隔政策效应省级分析的必要性
        6.1.1 山东省生育政策及生育水平波动的特殊性
        6.1.2 主要研究内容
    6.2 山东省婚育政策历史变动
        6.2.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婚育年龄要求
        6.2.2 山东省生育数量及婚育时间要求的历史变动
    6.3 数据与方法
        6.3.1 数据来源
        6.3.2 研究方法、分析指标及关键政策变动分析
    6.4 研究发现
        6.4.1 时期生育水平波动
        6.4.2 生育时间和二孩生育间隔变动
        6.4.3 年龄别生育模式的变动
        6.4.4 政策对生育水平和时间的影响
        6.4.5 生育率转变的数量效应和进度效应
    6.5 研究结论与启示
        6.5.1 主要发现
        6.5.2 山东省典型分析对理解我国时期生育水平波动的启示
第7章 生育间隔政策对我国时期生育及生育模式的影响
    7.1 开展间隔政策效应分析的必要性
    7.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来源
    7.3 省级生育间隔政策变动
    7.4 研究发现
        7.4.1 “开小口、堵大口”时期的生育水平及生育时间变动
        7.4.2 “严控人口增长”时期的生育水平及生育时间变动
        7.4.3 生育间隔政策调整后的生育水平及生育时间变动
        7.4.4 生育间隔政策取消后的生育水平及生育时间变动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背景及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概念界定
        一、基本医疗保险内涵界定
        二、公共财政收支内涵界定
        三、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内涵界定
        四、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绩效内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相关研究综述
        二、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划分相关研究综述
        三、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四、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六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医疗保险相关理论
        一、健康权理论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三、社会正义理论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财政支出相关理论
        一、公共财政理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
        三、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节 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理论
        一、公共产品层次性理论
        二、偏好识别理论
        三、外部性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4E”原则
        三、绩效系统评价理论
第三章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第一节 我国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险支出责任及其规模演变
        一、政府支出责任随医保制度改革而转变
        二、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规模逐年扩增
        三、小结
    第二节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现状
        一、政府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责任分担层级
        二、政府间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划分
        三、小结
    第三节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效果现状
        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总体保障水平
        二、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效果
        三、小结
    第四节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主要问题
        一、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规模增加导致政府支出压力增大
        二、中央与地方关于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暂不明晰
        三、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四、小结
第四章 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分析
    第一节 国际上不同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情况比较
        一、基本医疗保险有限性财政支出的典型——以美国、瑞士、新加坡为例
        二、基本医疗保险无限性财政支出的典型——以丹麦、英国为例
        三、国外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界定
        一、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承担主体界定
        二、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影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因素分析
        一、基于因素分析法构建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影响因素框架
        二、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关键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三、小结
    第四节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规模测算
        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规模分析框架
        二、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前期补贴支出规模测算
        三、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后期补贴支出规模测算
        四、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总体支出规模测算结果
第五章 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第一节 我国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划分
        一、明确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分担主体
        二、厘清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三、确定中央与地方各自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分配比重
        四、小结
    第二节 基于可持续视角划分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
        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可持续的研究基础
        二、基于可持续划分我国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分档对比与分析
        一、分档层次对比与分析
        二、分档比例对比与分析
        三、小结
第六章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一级指标体系构建
        一、质性研究设计
        二、质性研究结果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二级指标体系构建
        一、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运行效率绩效二级指标的选取
        二、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健康效果绩效二级指标的选取
        三、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区域公平绩效二级指标的选取
        四、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社会经济绩效二级指标的选取
        五、小结
    第三节 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一、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运行效率绩效分析
        二、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健康效果绩效分析
        三、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区域公平绩效分析
        四、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的社会经济绩效分析
        五、小结
第七章 完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管理的建议
    第一节 基于影响因素考量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
        一、结合经济发展水平考量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责任与规模
        二、促进城镇化发展转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结构
        三、基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管控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
    第二节 均衡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划分以控制可持续风险
        一、强化可持续目标以划分中央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分配比重
        二、根据地方政府财力可持续以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支出责任
        三、进一步平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水平
    第三节 根据绩效评价提升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绩效
        一、提升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运行效率以缓解财政压力
        二、拓宽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来源以保障基本健康需求
        三、平衡各地方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划分以提升区域公平性
局限与展望
附录1 :质性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2 :词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本文研究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福利经济学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3 人口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社会保险文献综述
        2.2.2 人口结构文献综述
        2.2.3 人口结构与社会保险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人口结构的演变与社会保险支出的变化
    3.1 我国人口结构的演变
        3.1.1 我国人口自然结构的演变
        3.1.2 我国人口社会结构的演变
        3.1.3 我国人口地域结构的演变
    3.2 我国社会保险支出的变化
        3.2.1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演进
        3.2.2 我国社会保险支出变动
        3.2.3 社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
    3.3 人口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人口自然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2 人口社会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3 人口地域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口结构变动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人口结构变动对社会保险支出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4.1.1 变量选取
        4.1.2 计量模型
        4.1.3 数据来源
    4.2 实证结果分析
        4.2.1 人口结构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
        4.2.2 人口结构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
        4.2.3 人口结构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社会保险支出水平的预测
    5.1 人口结构的预测
        5.1.1 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
        5.1.2 平均家户规模的预测
        5.1.3 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预测
        5.1.4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的预测
        5.1.5 城镇化水平的预测
        5.1.6 流动人口比例的预测
    5.2 社会保险支出水平预测
        5.2.1 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预测
        5.2.2 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预测
        5.2.3 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预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改善人口结构降低社会保险收支压力的政策建议
    6.1 本文数量化的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生育政策顺势而变与坚持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相结合
        6.2.2 注重强化家庭责任和家庭的保障功能,尤其是重视家庭功能的发挥
        6.2.3 实现社会保险的区域统筹,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6.2.4 加强流动人口社会保险的管理,建立统一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合理统筹
        6.2.5 提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
        6.2.6 改进社会保险有关政策,重视社会保险分配中的性别差异问题
        6.2.7 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支出的压力
        6.2.8 完善财政支持制度,适度提高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险支出所占比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社会保险财政收支能力分析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层面—聚焦“三农”及“转变观念”
        1.1.2 省域层面—马龙融入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1.1.3 区域层面—马龙撤县设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产业发展
        1.5.2 城市郊县
        1.5.3 村镇体系
        1.5.4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基础理论
        2.1.1 中心地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点—轴系统理论
        2.1.4 圈层结构理论
        2.1.5 适用性分析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村镇产业
        2.2.2 国内村镇产业
        2.2.3 国外村镇体系
        2.2.4 国内村镇体系
        2.2.5 研究评述
    2.3 政策导向
        2.3.1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相关法规
        2.3.2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2.4 案例研究
        2.4.1 大都市郊县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
        2.4.2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撤县设区分析
        2.4.3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撤县设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选择
    3.2 曲靖市概况
        3.2.1 区位条件
        3.2.2 资源概况
        3.2.3 中心城区演变趋势
    3.3 马龙区概况
        3.3.1 区位条件与行政区划
        3.3.2 资源概况
        3.3.3 经济概况
        3.3.4 人口现状
        3.3.5 公路客运流量数据分析
    3.4 马龙区域产业现状分析
        3.4.1 产业背景
        3.4.2 产业结构
        3.4.3 区域产业空间分布
        3.4.5 乡镇产业门类
        3.4.6 “一乡一园”
    3.5 马龙村镇体系现状特征
        3.5.1 等级规模:城关镇首位分布明显
        3.5.2 职能类型:北部乡镇多样,南部乡镇单一
        3.5.3 空间布局:北密南疏
    3.6 产业发展和村镇体系内在关系探讨
        3.6.1 农业和村镇体系
        3.6.2 工业和村镇体系
        3.6.3 商业、服务业、旅游业和村镇体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4.1 内在影响因素
        4.1.1 自然地理因素
        4.1.2 社会经济因素
    4.2 外在影响因素
        4.2.1 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
        4.2.2 曲靖市的辐射
        4.2.3 马龙主城区的辐射
        4.2.4 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4.3 动力因素作用结果分析
        4.3.1 人口发展及城镇化率变化
        4.3.2 区域空间三圈层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产业发展展望及策略研究
    5.1 区域产业发展展望研究
        5.1.1 产业链
        5.1.2 产业结构
        5.1.3 产业门类与发展方向
        5.1.4 产业形态
        5.1.5 产业空间组织
    5.2 区域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5.2.1 布局思路
        5.2.2 层次引导
        5.2.3 乡镇产业发展引导
        5.2.4 空间结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发展影响下马龙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
    6.1 思路探析
        6.1.1 区域一体化
        6.1.2 圈层区别化
        6.1.3 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6.2 人口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6.2.1 区域户籍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6.2.2 乡镇户籍总人口及驻地人口预测
        6.2.3 行政村驻地人口预测
    6.3 规模策略
        6.3.1 完善“五级”规模结构
        6.3.2 优化“圈层”规模体系
    6.4 空间策略
        6.4.1 “中心集聚”
        6.4.2 “点轴带动”
        6.4.3 “圈层推进”
        6.4.4 调整村庄空间体系
        6.4.5 空间布局结构
    6.5 职能策略
        6.5.1 以“圈层”为指导,划分乡镇职能
        6.5.2 以“规模等级”为指导,强化职能体系
    6.6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策略
        6.6.1 近郊圈:以中心城区辐射为主
        6.6.2 远郊圈:中心城区辐射与自身配套相结合
        6.6.3 外围圈:以自身配套为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之处
        7.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工作量界定
附录D:《马龙县村庄体系规划(2016-2030)》县域图集(全部)

(9)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综述
        0.2.2 国外研究综述
        0.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思路
1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1.1 基本概念
        1.1.1 城市化
        1.1.2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1.1.3 耦合协调度
    1.2 相关理论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2 系统理论
        1.2.3 协同理论
2 辽宁省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1 地理概况
    2.2 辽宁省城市化现状分析
        2.2.1 人口城市化现状
        2.2.2 经济城市化
        2.2.3 社会城市化
    2.3 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3.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2.3.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 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1 代表性与科学性原则
        3.1.2 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
        3.1.3 可行性与一致性原则
        3.1.4 区域性与普遍性原则
    3.2 评价模型的构建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2 数据来源
        3.2.3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3.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5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3.3 评价结果分析
        3.3.1 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3.3.2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4 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4.1 耦合协调模型的构建
        4.1.1 耦合协调发展系数
        4.1.2 耦合协调发展度
    4.2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评价结果分析
        4.2.1 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状态分析
        4.2.2 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相对发展度分析
    4.3 建设用地扩张效率指数
    4.4 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影响因素分析
        4.4.1 模型构建
        4.4.2 影响因素分析
5 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预测
    5.1 灰色预测GM(1,1)模型介绍
    5.2 灰色预测GM(1,1)模型构建
        5.2.1 模型构建
        5.2.2 辨识算法
        5.2.3 预测值还原
        5.2.4 模型精度检验
    5.3 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预测分析
        5.3.1 城市化发展水平预测
        5.3.2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预测
        5.3.3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预测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2.2 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缩小城市化水平差距
        6.2.3 挖掘城市内部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6.2.4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防止城市无序扩张
        6.2.5 利用新技术,加强城市立体空间开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结构安排
    一、论文的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口迁移
    二、地市间迁移
    三、迁移率
    四、数据说明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人口迁移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第四节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
    二、国内人口迁移相关研究
第五节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一、人口迁移的动因
    二、人口迁移的类型
    三、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四、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 第三章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态势及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人口分布变化
    一、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变化态势
    二、区域间人口空间分布变化
    三、城乡人口分布变化
第二节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
    一、人口数量变化特征
    二、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第三节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一、经济发展总量
    二、产业结构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特征及空间模式
第一节 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历史回顾
    一、我国人口迁移回顾
    二、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特征
    一、人口迁移的数据说明
    二、迁移人口分布特征
    三、迁移人口的属性分析
    四、迁移人口的移民素质分析
第三节 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空间模式
    一、人口迁出的城市群外迁模式
    二、人口迁入的“地缘”导入模式
    三、乡城人口迁移的经济导向集聚模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第一节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灰色关联度模型建立
    三、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一、数据和模型
    二、模型估计结果
第三节 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数据说明
    二、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
第四节 相关政策建议
    一、人口方面
    二、经济发展方面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论文的创新点
三、论文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宁夏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云南临沧市人口时空变化的城镇布局优化研究[D]. 朱姝. 宁夏大学, 2021
  • [3]2015—2050年中国分省城乡人口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王艳君,景丞,姜彤,翟建青,冯志强,杨陈心怡,张冉,苏布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4]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D]. 杜芳雨. 辽宁大学, 2020(01)
  • [5]我国生育间隔政策变动对我国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的影响[D]. 张翠玲. 吉林大学, 2019(02)
  • [6]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支出研究[D]. 席晓宇.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7]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研究[D]. 周依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8]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D]. 李兰芹.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辽宁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 李东阳. 辽宁大学, 2018(01)
  • [10]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于婷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宁夏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