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

兴山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

一、兴山全力构筑旅游精品线(论文文献综述)

李子君[1](2018)在《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万年县为例》文中认为反贫困问题是全球性治理难题。贫困是由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社会才能走向共同富裕。随着“互联网+”第7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正式纳入扶贫的政策体系,2015年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开始实施。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14条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共四章,从精准扶贫的视角选取了江西首个县域农村电商试点的万年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采取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归纳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万年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积极探索电商扶贫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是绪论,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即选题缘由;第二部分是研究目的、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三部分主要从文献学角度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现状;第四部分是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是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由二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界定,阐述了贫困与反贫困,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与电商扶贫相关概念;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基础,主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马克思反贫困理论、马克思的科技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以电子商务相关理论为辅,研究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电商扶贫现状及问题,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江西省万年县贫困调查分析;第二部分是万年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建立了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立了江西省电商“双创”产业园。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农业、旅游业、工业、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总结了万年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优势。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万年县产业扶贫的运用与探索。第五部分从典型案例和业绩两方面总结了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万年县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第六部分主要分析了万年县电商扶存在主要的问题有:电商扶贫理念守旧,电商人才缺口大,电商系统未完善,政策扶持不全面。第四章主要阐述了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与对策:政府大力扶持电商人才,更新农村电商扶贫观念;全面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不断完善电商生态系统;全面完善电商扶贫政策,实现农村电商扶贫到户;农村电子商务规模化发展,深度融合产业链。

熊嵬[2](2018)在《湖北省兴山县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旅游学、生态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民俗文化学等方面入手,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通过对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对国内外生态旅游开发理论进行了回顾;将国内旅游市场做了初步分析,发现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巨大,各景点旅游人次逐年增加,并且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也逐年上升,反映了旅游市场的前景向好;对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的旅游资源及旅游开发现状做出了评估总结,将久负盛名的“昭君文化”同“生态旅游”相结合,基于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设计出适合兴山县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开发模式。作者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调查数据,运用了文献法、归纳演绎法、SWOT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等方法,对宜昌市兴山县的旅游产业概况进行了研究归纳,将其优势与劣势进行比较分析,设计了新的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开发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六个章节进行分析。前两个章节通过文献查阅,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的研究动态和历史演进进行了回顾,对生态旅游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在定义。第三章,对国内及兴山县的旅游现状做了分析,在宏观层面上着重对兴山县的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 SWOT分析;第四章起梳理了兴山县可供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第五章的内容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兴山县以“昭君文化”为核心、乡村农家乐旅游和自然保护区旅游相结合和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从微观层面,设计了兴山县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方案,制定了开发规划原则,界定了开发区域,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市场营销战略。第六章提出了兴山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兴山县生态旅游的开发和乡村发展及乡村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文章总结部分对未来兴山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在未来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态旅游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张欣泽[3](2018)在《黑龙江省影视基地产业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影视基地产业急速扩张,成百上千的影视城、影视主题乐园涌现,但经营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在国外及国内影视基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影视基地也纷纷建立,并处于产业化进程之中。本文在介绍黑龙江省当前影视基地管理的政策体系及具体鼓励政策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黑龙江影视基地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政府管理定位不明确、影视基地产业发展整体规划不清晰、影视基地产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影视基地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不平衡等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提高黑龙江影视基地产业整体服务水平、为龙江文化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

夏梦[4](2017)在《黔台比较视野下贵州山地旅游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山地旅游是依托山地自然环境的地景、水景、生景、气景资源以及山地人文环境的民族、民俗、民风等,为人们提供山地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生活方式和产业形态。随着大众旅游和休闲时代的到来,山地旅游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贵州和台湾作为祖国两大山地型省份,在自然地理、人文特征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两地的山地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显着。本文首先选取贵州和台湾山地旅游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分析贵州的困境及台湾的经验。而后利用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两地山地旅游发展的对比研究,分析两地存差异及原因。最后,运用系统分析法,结合台湾发展经验,探索贵州山地旅游的转型发展的途径。禀赋优势和发展驱动为贵州山地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在产业融合、配套设施、产业带动、开发方式和区域联动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台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山地民宿型、国家公园型、休闲农场型和山地综合体等典型类型。通过两地政策导向侧重、旅游资源禀赋、产业经济效益、产品结构特征及人才储备质量的对比,总结出台湾山地旅游发展经验对贵州的启示包括:凝聚空间文化共识、注重打造意识资源、融合文旅创新传承、丰富产品业态体系、严格施行生态保育和串联旅游线路核心。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贵州山地旅游转型发展的动力系统,并探索相应的发展路径及保障体系。第一,在实现路径上,要做到资源再造,转变发展理念;文旅融合,优化产业格局;社区参与,促进扶贫体制;丰富产品,提升业态素质。第二,在保障体系上,要强化承载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强化人才保障、强化精品保障。

周飞[5](2014)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历了大城市的发展浪潮后,小城市将在今后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力,中国小城市将在吸纳农村人口、完成中国社会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小城市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战略,能够更加准确地作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空间部署和发展规划。本文综合运用实证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在实地考察与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小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对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理论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对湖北长江经济带中小城市发展现状的考察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认识,武汉市一城独大,发展程度高的地级市与周边省份同等城市相比差距还不明显,而到小城市一级就与周边省份有不小差距,湖北省的城市格局呈“倒金字塔”形状。从而得出结论,湖北长江经济带如果要在整体实力上大幅度提升,必须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尤其是发展小城市及其所辐射的小城镇。本文的重点是四至七章,探讨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关于空间布局,小城市应从本地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等实际情况出发,对产业发展方向和城镇体系综合考量,使二者实现空间交汇,达到产城融合,形成错落有致的城镇网络,各类产业协调发展。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空间布局需要宏观上的把握,才能形成健康有序发展的城镇连绵带。整个经济带的发展布局,应采取分段开发的策略。经济带东段强调武汉市对整个经济带尤其是对鄂州、黄冈、黄石、咸宁的带动作用,西段突出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力,中段则为解决湖北省“中部塌陷”而实施“壮腰工程”的具体途径。交通干线是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大动脉,一定要加大投入,建设水、空、公、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使湖北长江经济带发生整体的互联互动。要在民生优先、安全为重、绿色优质三个原则指导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内公共设施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要做到融入大自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使群众生活舒适愉悦,乐在其中。关于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分析三大产业结构,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的对策,农业方面主要是科技兴农,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品牌营销促进产业升级;工业方面主要是培育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拓展产业延伸能力,打造名牌产品;服务业主要是全面满足社会需要,发展科技服务行业。带内小城市对外贸易依存度偏低,改进措施是培育竞争优势,拓宽贸易方式,推进市场多元化。坚持深化以产权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金融体制上以市场化手段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服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在管理体制上确立政企分开等原则,提高管理效益;对城区和农村土地制度,要分别以土地管理和产权为中心加以调整,农村土地的流转将给农民落户城镇带来更多的资金和就业机会。关于社会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人的城镇化”。对人口集聚,小城市要尽快放开户籍限制,使人口城镇化跟上土地城镇化的步伐;要通过调整城镇布局,建立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城镇就业率;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培植深厚的人力资源。对社会服务,要重点解决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使人人公平享受市民的合法权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带内小城市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今后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建立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城镇化之路。对带内小城市的大量人文资源,也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维护和开发。从人文资源中提炼城市精神、开发旅游资源、激活地方特色产业和产品、营造精神家园。通过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维护和开发,获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给老百姓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魏晓芳[6](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俞建群[7](2012)在《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文中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积极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历来是我国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一道最具有特色、最彰显活力、最亮丽精彩的风景线。所谓的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实际,借鉴他国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和谐稳定,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以区域发展战略为主纲,以区域发展规划为主线,以区域经济政策为主导,以省级地方政府为主角,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地方作用,深化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发展,由点到线、从线到面渐进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点线面稳步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和勇于探索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理界定入手,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为主题,追溯理论渊源,回顾实践过程,借鉴国外经验,总结亮点特色,分析现状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展望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现阶段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五项对策建议:一要健全法规,改革区域管理体制;二要优化格局,培育区域新增长极;三要深化合作,推动区域互动发展;四要加强调控,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五要调整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本文展望了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认为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紧跟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从“增长极发展”延伸到“增长轴发展”、从“陆地经济区”延伸到“海洋经济区”,从“城市群发展”走向“一体化发展”、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从“普遍明显改善”走向“实现共同富裕”。

周怡[8](2012)在《湖北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国内旅游业在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旅游业兴起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城市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它已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做好旅游的规划和开发无疑是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宜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长江三峡、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等垄断性旅游资源,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兴起,宜昌旅游业也迅猛发展,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很强的推进作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业,宜昌旅游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成为全国优秀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如何更好的带动城市的发展成为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宜昌地区的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地空间结构、产品开发现状、定位及发展趋势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探讨宜昌旅游业的整体开发,对宜昌旅游发展的前景作出判断,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文章首先提出问题,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整体开发研究的现状、旅游整体开发的相关理论体系,探讨国内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对宜昌地区如何实施旅游的整体开发进行思考。第二分析问题,对宜昌旅游整体开发的条件,包括旅游区位、资源、市场、交通以及开发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宜昌旅游整体开发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第三解决问题,通过国内外旅游开发典型案例的的分析,探索适合宜昌旅游整体开发的模式,从三个层面阐述了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的具体方案,提出了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的思路和原则、开发对策、实施建议和发展战略等。

季诚迁[9](2011)在《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肇兴侗寨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古村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保护古村落,就是保存中国农业社会的文明史,保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古村落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其建筑、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保护其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是以村民共同的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文化空间,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从村落选址、建筑选点、村落布局、建筑结构、营造选材、环境氛围等方面都蕴含着世代居民的智慧与实践。古村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多文化空间。古村落承载着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传递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文化的历时性、共时性的统一,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集合体,也是生产、生活节律活动的承载地。古村落,既是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体,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层单位,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本文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重新审视古村落(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肇兴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新的视角。目前在古村落的保护中存在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不够的状况,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对其产生传承展演的文化空间——古村落同样存在不足。本文以文化空间的理论阐释和认识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侗寨相依相存的关系。一方面将肇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古侗寨的文化生境中去研究,另一方面,也把古侗寨的保护与保护其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新的路径。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理论为指南,以肇兴侗寨为个案进一步探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体系,结合国内外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创新性地提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切实可行的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模式与措施。全文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了理论基础、研究缘由,界定了研究对象。第二章论述了古村落文化生态,简述了村落自然生态环境,村落选址到文化生态空间布局,并总结了肇兴侗寨村落文化生态的主要特第三章论述了古村落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认为生产生活是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载体;节日节庆是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民间信仰是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灵动基因。第四章将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其文化空间内进行解释分析,认为古村落的保护必须坚持整体性,只有对古村落的所有“文化空间”进行完整地、整体地施以保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至流于形式。文化空间中的任何文化的缺损、破坏、湮灭,都是对文化空间的严重损伤。因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是整体性保护,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第五章提出了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认为古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整体,古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展、展演以及传承的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村落承载历史、立足现实、连接未来的灵魂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古村落,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村落,没有了活态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就如历史遗迹,没有了生气,没有了生命的灵动。由此,整体性保护,成为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整个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选择。具体研究中首先对肇兴侗寨非遗的现实境遇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指明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中需要厘清几对关系,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在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处理好几对关系的基础上,需要保护和营造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和传承的环境: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展、展演的文化空间,保护作为传承主体的“师’与民,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传承环境:三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尊重民众的话语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

方岩[10](2011)在《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民俗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城市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很多尝试。发展民俗旅游在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当地居民重新认识传统民俗文化。但在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民俗文化舞台化、表演化与展示真实文化、保护文化间的矛盾;旅游地自然及文化环境遭到破坏;传统民俗工艺后继无人等。民俗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承是一个历史过程,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民俗文化,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针对目前我国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民俗文化的传承角度出发,提出文化生长理念,通过追溯文化渊源、调查文化的现存状态、探索传承民俗文化的方法等形式,保护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并以民俗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文化生长理念指导下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而通过对长安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实证研究,探讨民俗旅游的规划设计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兴山全力构筑旅游精品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山全力构筑旅游精品线(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万年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1.1.2 农村电子商务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课题的研究方法
        1.4.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与反贫困
        2.1.2 “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农村电子商务
        2.1.3 精准扶贫与电商扶贫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2.4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
第三章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电商扶贫现状及问题
    3.1 万年县贫困调查分析
        3.1.1 万年县贫困调查
        3.1.2 万年县贫困分析
    3.2 万年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3.2.1 建立了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3.2.2 创立了江西省电商“双创”产业园
    3.3 万年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优势
        3.3.1 农业资源
        3.3.2 旅游资源
        3.3.3 工业资源
        3.3.4 政策支持
    3.4 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万年县产业扶贫的运用与探索
        3.4.1 电子商务在产业扶贫中的运用
        3.4.2 电商孵化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探索
    3.5 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万年县精准扶贫的成效
        3.5.1 万年县电商扶贫的典型案例
        3.5.2 万年县电商扶贫的业绩
    3.6 万年县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
        3.6.1 电商扶贫理念守旧
        3.6.2 电商人才缺口较大
        3.6.3 电商系统未完善
        3.6.4 政策扶持不全面
第四章 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与对策
    4.1 政府大力扶持电商人才,更新农村电商扶贫观念
        4.1.1 电商人才的政策引导
        4.1.2 电商培养的规范化管理
    4.2 全面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不断完善电商生态系统
        4.2.1 培养扶贫领导干部管理能力
        4.2.2 培养贫困农民基本电商素质
        4.2.3 培养电商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4.3 全面完善电商扶贫政策,实现农村电商扶贫到户
        4.3.1 对象一:贫困村民
        4.3.2 对象二:创业集体、创业个体、创业企业
        4.3.3 对象三:中小型电商企业
    4.4 农村电子商务规模化发展,深度融合产业链
        4.4.1 电子商务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4.4.2 电子商务与工业的深度融合
        4.4.3 电子商务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湖北省兴山县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背景
    二、论文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论文研究方法
        (二) 论文研究路线
        (三) 主要创新
        (四)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特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二、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第四节 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生态伦理学理论
        三、景观生态学理论
        四、生态经济学理论
第二章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传统开发模式
    第一节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第二节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
        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
    第三节 传统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
        一、农家乐型
        二、依托景区型
        三、依托历史文化型
        四、特色民族风情型
第三章 国内及兴山县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历程
        二、国内旅游市场消费
    第二节 兴山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第三节 兴山县乡村生态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遇
        四、挑战
第四章 兴山县生态旅游资源与开发
    第一节 兴山县内主要旅游景区及特色农产品
    第二节 兴山县昭君镇文化旅游资源
        一、昭君文化
        二、移民文化
        三、香溪文化
        四、建筑文化
        五、民俗文化
    第三节 兴山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一、区位优势
        二、资源丰富
        三、文化底蕴深厚
        四、空间组合良好
        五、层次结构明显
    第四节 兴山县生态旅游开发的客观依据
        一、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必然性
        二、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第五章 兴山县生态旅游开发战略、模式设计与营销战略
    第一节 基于SWOT分析的开发战略
        一、S+O战略
        二、S+W战略
        三、O+T战略
    第二节 兴山县生态旅游区开发模式设计
        一、规划原则与思路
        二、旅游区范围界定与特色定位
        三、空间布局与重点项目建设
        四、管理模式与线路组织
    第三节 兴山县生态旅游区市场营销战略
        一、形象定位
        二、形象标识设计建议
        三、市场定位
        四、市场营销
        五、旅游线路组织
第六章 兴山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服务意识
    第二节 建立健全旅游配套服务要素
    第三节 政府主导,树立品牌,科学规划,产业联动
    第四节 增加培训投入,提高旅游从业队伍素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黑龙江省影视基地产业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影视基地管理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影视基地产业管理相关概念
        一、影视基地
        二、影视基地产业
        三、产业管理
        四、影视基地产业管理
    第二节 发展影视基地产业的意义及政府管理的职责
        一、影视基地发展的意义
        二、影视基地产业政府管理的职责
    第三节 中国影视基地产业发展历程及产业管理现状
        一、中国影视基地产业发展历程
        二、中国影视基地产业管理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黑龙江省影视基地产业发展历程及产业管理现状
    第一节 黑龙江影视基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黑龙江影视基地产业的管理现状
        一、影视基地产业管理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二、影视基地产业管理的具体举措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龙江省影视基地产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黑龙江省影视基地产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影视基地产业管理中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
        二、影视基地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思路不清晰
        三、影视基地产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四、影视基地产业发展相关工作推进不平衡
    第二节 黑龙江省影视基地产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管理职能的错配
        二、政府管理体制的互悖性
        三、公共服务管理的缺位
        四、产业配套发展的滞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省影视基地产业管理提升的对策
    第一节 影视基地产业管理职能定位明确
    第二节 影视基地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一、影视基地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创新
        二、影视基地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创新
    第三节 影视基地产业管理能力提升
        一、整体规划,做大做长影视基地产业链
        二、组织管理,发展影视基地产业新优势
        三、协调发展,促进影视基地产业全面升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黔台比较视野下贵州山地旅游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山地旅游的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2 山地旅游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2.3 山地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
3 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诉求及困境
    3.1 贵州山地旅游发展的相关判识
        3.1.1 贵州山地旅游的发展历程
        3.1.2 贵州山地旅游的发展条件
    3.2 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诉求
    3.3 贵州山地旅游发展的困境
    3.4 小结
4 台湾山地旅游发展的历程及经验
    4.1 台湾山地旅游的发展历程
    4.2 山地旅游发展的模式
5 黔台两地山地旅游发展的比较
    5.1 黔台两地山地旅游发展的差异
        5.1.1 政策导向侧重
        5.1.2 旅游资源禀赋
        5.1.3 产业经济效应
        5.1.4 产品结构特征
        5.1.5 人才储备质量
    5.2 黔台两地山地旅游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
    5.3 台湾山地旅游发展经验对贵州的启示
        5.3.1 凝聚空间文化共识
        5.3.2 注重打造意识资源
        5.3.3 融合文旅创新传承
        5.3.4 丰富产品业态体系
        5.3.5 严格施行生态保育
        5.3.6 串联旅游线路核心
6 贵州山地旅游的转型发展
    6.1 山地旅游转型发展的动力系统
        6.1.1 驱动要素
        6.1.2 驱动机理
        6.1.3 驱动模式
        6.1.4 驱动效应
    6.2 山地旅游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
    6.3 山地旅游转型发展的保障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5)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1.3.1 本文研究方法
        1.3.2 本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小城市的概念界定
        1.5.1 小城市的划分标准
        1.5.2 小城市的外延
2. 国内外小城市发展现状及其经验
    2.1 国外小城市发展现状与经验
        2.1.1 国外小城市发展现状
        2.1.2 对国外小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
        2.1.3 国外小城市发展经验
    2.2 国内小城市发展现状与意义
        2.2.1 国内小城市发展类型
        2.2.2 国内小城市发展中的不足
        2.2.3 大力发展小城市的重要意义
    2.3 小结
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3.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分布、地理环境与产业概况
        3.1.1 空间分布
        3.1.2 地理环境与产业概况
    3.2 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3.2.1 湖北长江经济带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2.2 湖北长江经济带地级市与国内相关区域同级别城市经济的比较
    3.3 湖北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六省小城市实力比较
        3.3.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与中部六省小城市综合实力比较
        3.3.2 湖北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六省小城市发展潜力比较
        3.3.3 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综合实力的基本认识
    3.4 制约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的原因分析
    3.5 小结
4.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
    4.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规划
        4.1.1 整体发展方向的战略定位
        4.1.2 城镇体系格局的合理配置
    4.2 湖北长江经济带空间布局的宏观调控
        4.2.1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布局
        4.2.2 湖北长江经济带东段的开放开发
        4.2.3 湖北长江经济带中段的开放开发
        4.2.4 湖北长江经济带西段的开放开发
    4.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现代物流通道建设
        4.3.1 现代物流通道的规划与建设
        4.3.2 现代物流通道建设的产业措施
    4.4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4.1 基本原则及其实施办法
        4.4.2 城市建筑的布景规划
    4.5 小结
5.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5.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三大产业发展战略
        5.1.1 产业结构分析
        5.1.2 农业发展方针
        5.1.3 工业发展方针
        5.1.4 服务业发展方针
    5.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5.2.1 外贸发展的水平估计
        5.2.2 外贸发展滞后的原因
        5.2.3 外贸发展对策
    5.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5.3.1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5.3.2 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5.3.3 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5.3.4 土地制度改革措施
    5.4 小结
6.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社会发展战略
    6.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人口集聚战略
        6.1.1 改革户籍制度
        6.1.2 拓展就业途径
        6.1.3 培育人力资源
    6.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社会服务战略
        6.2.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2.2 发展教育医疗事业
    6.3 小结
7.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7.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环境保护
        7.1.1 环境保护的历程与现状
        7.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措施
    7.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人文资源的维护与开发
        7.2.1 文化遗产状况
        7.2.2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中的主要观点
    8.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定位
        1.1.4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2.1.1 文化的释义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2.4 本章小结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3.4 本章小结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着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4.4 本章小结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5.3.1 动力:牵引力
        5.3.2 阻力:约束力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6.2.1 文化区的划分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6.3.2 文化生命说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5 本章小结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7)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努力方向
第一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学理界定
        一、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域发展战略
        三、区域发展规划
        四、区域经济政策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协作
        二、合理布局生产力原则
        三、促进再生产协调发展
        四、城市中心和城乡融合
        本节小结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
        二、平衡发展理论
        三、不平衡发展理论
        本节小结
第二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均衡而缓慢发展的实践过程
        一、“一五”时期(1953-1957年)
        二、“二五”时期(1958-1962年)
        三、“三五”时期(1966-1970年)
        四、“四五”时期(1971-1975年)
        五、“五五”时期(1976-1980年)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
        一、“六五”时期(1981-1985年)
        二、“七五”时期(1986-1990年)
        三、“八五”时期(1991-1995年)
        四、“九五”时期(1996-2000年)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较好较快协调发展的实践过程
        一、“十五”时期(2001-2005年)
        二、“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
第三章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一、美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二、美国的西部开发
        三、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开发
    第二节 欧盟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
        一、欧盟的区域经济发展
        二、德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三、法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 日本的区域经济发展
        一、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二、日本的六次国土开发计划
        三、日本国土开发的特点
    第四节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重视区域立法工作
        二、创新区域管理体制
        三、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四、健全区域经济政策
        五、改善区域基础设施
第四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鲜经验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曾经出现的发展模式
        一、东莞模式
        二、温州模式
        三、泉州模式
        四、苏南模式
        五、铁西模式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的新亮点
        一、东部地区——“天津奇迹”
        二、中部地区——“安徽现象”
        三、东北地区——“辽宁道路”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的若干特色
        一、深圳——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排头兵
        三、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五、福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者
第五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策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
        二、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三、区域合作步伐日益加快
        四、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完善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
        一、区域经济管理政出多门
        二、区域发展规划遍地开花
        三、区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法规,改革区域管理体制
        二、优化格局,培育区域新增长极
        三、深化合作,推动区域互动发展
        四、加强调控,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五、调整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第六章 未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一节 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优先推进“西部开发”,提升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
        二、全面实施“东北振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三、大力促进“中部崛起”,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四、积极支持“东部率先”,实现经济转型和科学发展
        五、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努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
    第二节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紧跟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
        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第三节 未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展望
        一、从“增长极发展”延伸到“增长轴发展”
        二、从“陆地经济区”延伸到“海洋经济区”
        三、从“城市群发展”走向“一体化发展”
        四、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
        五、从“普遍明显改善”走向“实现共同富裕”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湖北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关于选题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旅游整体开发研究
    2.1 国内外旅游整体开发研究概况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相关概念解析
        2.2.1 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2.2.2 旅游开发
        2.2.3 旅游规划
        2.2.4 旅游整体开发
    2.3 旅游整体开发相关理论
        2.3.1 旅游系统理论
        2.3.2 旅游区位理论和空间布局理论
        2.3.3 “核心—边缘”理论
        2.3.4 增长极理论
        2.3.5 环城游憩带理论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旅游整体开发趋势及热点
        2.4.1 发展趋势
        2.4.2 开发热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条件分析
    3.1 宜昌地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历史文化
        3.1.3 社会经济
    3.2 宜昌旅游资源分析
        3.2.1 自然类旅游资源
        3.2.2 人文类旅游资源
        3.2.3 非物质文化遗产
        3.2.4 旅游资源的评价
    3.3 宜昌旅游区位分析
        3.3.1 交通区位分析
        3.3.2 旅游区位分析
    3.4 宜昌旅游战略市场分析
        3.4.1 国外游客市场
        3.4.2 国内游客市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现状分析
    4.1 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现状
        4.1.1 旅游项目开发
        4.1.2 旅游项目空间分布
        4.1.3 相关旅游要素开发
    4.2 与周边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比较分析
        4.2.1 与重庆比较
        4.2.2 与武汉比较
        4.2.3 与周边其他旅游城市的比较
    4.3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存在的问题
        4.3.1 旅游资源重复开发
        4.3.2 交通体系不完善
        4.3.3 文化特色不突出
        4.3.4 整体发展不均衡
        4.3.5 产品开发水平低
        4.3.6 营销手段缺乏
    4.4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4.1 机遇
        4.4.2 挑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和规划
    5.1 典型案例分析
        5.1.1 倾力打造旅游精品——焦作云台山模式
        5.1.2 打造城市品牌——大连模式
        5.1.3 日韩旅游政策
        5.1.4 坝区旅游
        5.1.5 案例分析总结
    5.2 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规划设计
        5.2.1 区域空间规划设计
        5.2.2 市域空间规划设计
        5.2.3 都市区空间规划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对策与实施建议
    6.1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6.1.1 基本思路
        6.1.2 开发设计的原则
    6.2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的对策
        6.2.1 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竞争力
        6.2.2 加强形象设计,打造旅游品牌
        6.2.3 加强宣传促销,提升知名度
        6.2.4 创新发展思路,促进产业多元化
        6.2.5 加强行业监管,防止过度开发
    6.3 宜昌旅游整体开发实施建议
        6.3.1 接待体系建设
        6.3.2 交通设施建设
        6.3.3 保障体系建设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宜昌市拟建A级景区旅游公路计划表
    附录 2 宜昌市旅游节事项目
    附录 3 宜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 17 项)
    附录 4 宜昌市主要旅游景区名录(截止 2012-02)
    附录 5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肇兴侗寨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研究
        一、文化生态理论研究
        二、文化空间理论研究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基础与对象研究
        一、古村落研究状况
        二、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三、侗族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四、研究对象概况
第二章 肇兴侗寨文化生态研究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
        一、古村寨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古村寨的文化生态意蕴
    第二节 古村寨文化生态与空间布局
        一、民间信仰——萨堂神祗与神性结构
        二、宗族血脉——斗族鼓楼与群体意识
        三、稻作文化——梯田生产与鱼米生活
        四、天人合一——文化寓意与生态景观
    第三节 侗寨文化生态特征研究
        一、历史性
        二、风土性
        三、地域性
        四、民族性
第三章 侗寨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古村落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研究
        一、古村落与文化生态关系
        二、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的关系
        三、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的民俗学研究
    第二节 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肇兴民众生活
        一、生产生活——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载体
        二、节目节庆——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
        三、民间信仰——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动基因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侗寨文化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古村落文化空间的新认识
        一、文化空间的民俗学研究
        二、文化空间与古村落关系认识
        三、古村落文化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节 文化空间里的古村落
        一、传统艺术表演的文化空间
        二、民俗礼仪节庆活动的文化空间
        三、民间传统知识实践的文化空间
        四、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文化空间
    第三节 肇兴侗寨文化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鼓楼花桥——肇兴侗寨的文化象征
        二、萨堂戏台——肇兴侗寨的精神家园
        三、木楼寨门——肇兴非遗的重要容器
        四、梯田山野——侗寨非遗的生态之源
第五章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二、中国古村落保护研究状况
        三、整体性保护理论研究与认识
    第二节 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境遇、特征与保护原则
        一、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境遇
        二、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特征
        三、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第三节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几对关系
        一、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关系
        二、古村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关系
    第四节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关键点
        一、协调统一物质与非物质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
        二、保护鼓励传承人,营造适宜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传承环境
        三、保护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人文生态环境
结语
    一、文化精神的传承
    二、空间整合与生态调适
参考文献
    一、连续出版物
    二、专(译)着
    三、论文集
    四、学位论文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民俗旅游业高速发展
        1.1.2 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挑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
        1.3.2 促进民俗旅游发展
        1.3.3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文化生长理念的体系结构
    2.1 文化生长理念的相关概念
        2.1.1 文化与文脉
        2.1.2 文化生长与文化生态
        2.1.3 文化生长理念
    2.2 文化生长理念的研究对象
        2.2.1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资源
        2.2.2 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
        2.2.3 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2.3 文化生长理念的理论基础
        2.3.1 核心理论基础——文化价值化互动理论
        2.3.2 支撑理论——文化圈理论
        2.3.3 相关理论
    2.4 文化生长理念指导下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2.4.1 记忆保存模式
        2.4.2 文化传承模式
        2.4.3 游客体验模式
    2.5 本章小结
3 长安区民俗旅游资源调查
    3.1 长安区概况
    3.2 长安区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
        3.2.1 生产生活类民俗旅游资源
        3.2.2 文化艺术类民俗旅游资源
        3.2.3 节庆活动类民俗旅游资源
        3.2.4 综合展示类民俗旅游资源
    3.3 长安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3.3.1 知名度高
        3.3.2 自然与人文资源互为补充
        3.3.3 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3.4 长安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4.1 保护与开发间的关系处理不当
        3.4.2 诸多民间工艺濒临失传的境地
        3.4.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刚刚起步
        3.4.4 开发层级低,旅游吸引力弱
        3.4.5 民俗旅游内容趋同
        3.4.6 景点建设各自为政,管理体制亟需革新
    3.5 本章小结
4 长安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规划
    4.1 保护方法
        4.1.1 基本原则
        4.1.2 具体措施
    4.2 利用策略
    4.3 长安区民俗文化的核心保护内容
        4.3.1 显性民俗文化的保护
        4.3.2 隐性民俗文化的保护
    4.4 长安区民俗旅游产品规划
        4.4.1 博物馆类旅游产品
        4.4.2 古镇名村类旅游产品
        4.4.3 节庆类旅游产品
        4.4.4 农家乐类旅游产品
    4.5 长安区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区规划
        4.5.1 现状分析
        4.5.2 开发策略
        4.5.3 旅游线路规划
    4.6 社区共建的具体措施
    4.7 本章小结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四、兴山全力构筑旅游精品线(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万年县为例[D]. 李子君. 华东交通大学, 2018(12)
  • [2]湖北省兴山县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 熊嵬.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黑龙江省影视基地产业管理问题研究[D]. 张欣泽. 黑龙江大学, 2018(08)
  • [4]黔台比较视野下贵州山地旅游的发展研究[D]. 夏梦. 贵州大学, 2017(04)
  • [5]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D]. 周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6]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
  • [7]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D]. 俞建群.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8]湖北宜昌地区旅游整体开发研究[D]. 周怡.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9]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肇兴侗寨为个案[D]. 季诚迁. 中央民族大学, 2011(07)
  • [10]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D]. 方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兴山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