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社会需求打造特色学校——黄州中学再崛起纪录片

立足社会需求打造特色学校——黄州中学再崛起纪录片

一、围绕社会需求 办出特色学校——黄州中学重新崛起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颜佳[1](2021)在《文化变迁中的中学百年名校生存研究》文中提出

武智[2](2021)在《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联结教育、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指针,而且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写照,更成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职业教育政策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从历史制度主义独特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制度观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阐释政策文本的丰富意涵,对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演变进行合理归因,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政策演进的可能路向。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学术史梳理,辨析历史制度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研究主要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范式,形成了由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第二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分阶段研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分析长时段的教育政策变迁。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历经七十年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持续变革。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分为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包括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五个方面。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从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小结。研究过程中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宏观因素出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及其影响,试图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论文援引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观,将关键节点、序列、事件等引入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史的追溯之中,具体从纵向线性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点状历史节点两个层面出发,强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考虑制度内生机制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鲜明的渐进性和时序性,力求生动地呈现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历史既是过去的时间性存在又决定着当下的现实性存在。纵观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一方面,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特征,政策的演变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政策受偶然变量的影响,行动与制度互动的同时,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导致意外性制度变迁的发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和八个“关键节点”的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集中探讨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变量等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从政府理性选择、学校理性选择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合理归因,并分析了投入效能和产出效能,揭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整体上呈现出“断裂均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方向、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和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新中国成立后,现有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变革,梳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技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得到发展、城市职业学校的兴办、“文革”时期导致职业教育停滞的过程。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总体来看,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先前的职业教育政策对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同时,后来发生的政策演变对此前的历史实践也具有经验总结和规则承续的意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提升,并且中职教育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以发挥其服务“三农”、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功能,突出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从战略高度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范小琳[3](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陆雨丝[4](2021)在《明代《赤壁赋》题材山水画研究》文中认为《赤壁赋》题材山水画是以苏轼的赤壁“两赋一词”为文本所绘制的图像,自宋代以来《赤壁赋》成为历代书画家热衷的创作主题。明代《赤壁赋》题材山水画创作密度达到了鼎盛,诗画关系从紧密走向分离,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图式。本文以阐述苏轼生平以及创作“两赋一词”的历史背景和文本的内在意蕴为开端,探讨历代文人特有的“赤壁情结”,追溯文本与绘画的关系,阐述明代以前的此类题材绘画的发展过程。其次论述明代《赤壁赋》题材山水画的盛行现象,剖析此类题材山水画能在明代兴起的诸方面原因,以及明代该题材绘画的时代特点。并着重分析明代最具影响力及代表性的吴门画家文徵明、仇英等人的相关《赤壁赋》题材山水画创作,及对明代其他画家对此题材的创作样式的影响,《赤壁赋》题材绘画创作表现形式因此走向程式化。最后探讨这一程式化图式对中国后世以及对日本该题材创作的影响,同时探究对工艺美术和版画领域的影响。《赤壁赋》题材山水画在明代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这一时期画家笔下的《赤壁赋》图与苏轼原文逐渐分离,透出了与文本不同的氛围与心境,蕴含着明代文人的自然观与山水精神。受他们所创图式的影响,《赤壁赋》由文人阶层走向了更广泛的民间大众。

王长在[5](2020)在《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要指示,广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融合开发的方式,开展了“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强化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促进全民健身和服务健康中国、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树立赛事品牌以及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所举办的36站赛事情况为事实依据,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旨为审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解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问题、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原因,进而结合域外赛事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实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构建理论(Aaker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理论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重要理论框架;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用于建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助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战略理论指导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实施。(2)梳理南粤古驿道发展历程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的脉络,明确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即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掘者”、古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认为南粤古驿道品牌建设具有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以及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仿价值。(3)审视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包括赛事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品牌定位逐趋清晰、品牌建设定位准确、发展使命聚焦)、赛事品牌打造稳步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政府在赛事建设中的角色明确、重视赛事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活跃)、赛事品牌认知度逐渐全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赛事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赛事品牌联想度逐渐深刻(大赛渐入人心、赛事组织获得认同)、赛事品牌忠诚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赛美誉度逐渐改善(与赛人员对赛事具有较高满意度、赛事级别逐渐提升)。(4)解析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市场、文化、个体五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即品牌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赛事管理过于依赖政府、社会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传播需要加强。(5)以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知名度(0.25)、品牌认知度(0.26)、品牌联想度(0.20)、品牌忠诚度(0.13)与品牌美誉度(0.15)5个一级指标,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传播、赛事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管理、赛事文化价值挖掘、比赛过程、赛事组织、赛事标识、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赛事质量评价、对项目发展的促进作为14个二级指标,明确定位赛事发展使命、准确定位赛事价值主张、对赛事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等84个三级指标;并且以2019年第五站为例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将理论层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付诸实践应用。由此,提出以下现实提升路径:(1)借鉴瑞典定向五日赛(O-Ringen)和芬兰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建设经验,分析瑞典定向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信息技术应用、赞助商的选择和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品牌建设的理念、赛道设计、急救体系、参赛模式等,得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启示。即: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注重挖掘定向运动对人心智发展的价值,高度统一的赛事组织管理,较为充分的赛事市场化开发以及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建设与传播。(2)从宏观层面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从可用资源分析、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战略方向确定、具体战略规划四个方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与关键问题,并基于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方法三个维度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3)从中观层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深层内涵,明确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原则,建立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思路。(4)从微观层面确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即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李想[6](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指出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李佩瑜[7](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王玲[8](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提出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程明喜[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钟希望[10](2019)在《基于合作办学模式的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研究 ——以深圳市H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2月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事实上,早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教育深化改革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深圳和香港、内地的知名高校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生交流、师资培训、科研项目以及学者互访等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大学合作办学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基础教育领域,“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在深圳市各区也日渐风靡,成效凸显。本研究以“合作办学”模式为背景,选取深圳市H学校为个案,就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普通高中办学特色问题展开探讨。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课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关于办学特色和合作办学的文献综述,并加以总结及反思,由此阐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接着对办学特色和合作办学这两个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并对相关概念加以辨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合作办学的相关理论,并对合作办学模式下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组成要素展开分析。由此通过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深度访谈等方式以深圳市H学校为个案探讨其办学特色,并进行swot分析。最后,借助阿什比关于大学发展的“遗传环境论”就深圳市H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与华中师大一附中的特色发展之路做对比,并就学校未来的特色发展提出优化建议。本文综合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普通高中办学特色问题展开研究,总结合作办学的基本模式、特点和运作机制,结合学者袁先潋对办学特色类型的分类,从办学模式的角度把深圳市H学校的办学特色凝练总结为:合作“重”实,并从积极构建和美教育体系、积极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积极打造“四有”教师队伍,积极构建“和美”课程体系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swot分析发现该校总体上来说优势大于劣势,学校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是起点定位较高,合作办学方提供资源支持和平台支撑,目前看来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相对合理,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当然也存在着教师群体整体偏年轻而欠缺经验,生源质量有待提升等劣势。机遇伴随挑战:从区政府、合作办学平台、学校自身和国家的层面来看学校的发展机遇态势良好,从外部挑战和内部挑战的角度来看该校当前面临的威胁也不少。由此,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对学校的特色发展战略现状进行解读,对比参考华中师大一附中的特色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在进一步深化合作中稳步发展;在传承和“本土化”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本研究通过在合作办学模式下以办学特色为切入点展开研究,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合作办学”的相关理论和内容,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以及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围绕社会需求 办出特色学校——黄州中学重新崛起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绕社会需求 办出特色学校——黄州中学重新崛起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49-1977)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四、小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78—2019)
    第一节 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四、小结
    第四节 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四、小结
    第五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四、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外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二、内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三、行动者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一、政府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二、学校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第三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能分析
        一、投入效能分析
        二、产出效能分析
        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考察
第四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一、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方向
        二、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
        三、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中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一览(1949—201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1.2.3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1.5.1 文本分析法
        1.5.2 分类分析法
        1.5.3 量化分析法
        1.5.4 关键词分析法
        1.5.5 图解分析法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2.2.1 local(地方)
        2.2.2 region(地域)
        2.2.3 in-situ(在地)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2.3 “在地”的“在”与“地”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2.6 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3.1.1 《云南建筑》概述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3.2.2 社会环境因素
        3.2.3 文化环境因素
        3.2.4 历史文脉因素
        3.2.5 技术特征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4.2.5 小结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5.1.1 图解方法理论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2.2 建筑生成手法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3.2 建筑生成手法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4.2 建筑生成手法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5.2 建筑生成手法
        5.5.3 解构与重构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4)明代《赤壁赋》题材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赤壁赋》与《赤壁赋》题材山水画
    第一节 苏轼赤壁题材文本的内在意蕴及影响
        一、前、后《赤壁赋》的内在意蕴
        二、历代文人的“赤壁情结”
    第二节 文本与绘画的关系
    第三节 明代以前《赤壁赋》题材山水画发展历程
        一、乔仲常《后赤壁赋图》
        二、武元直《赤壁图》
        三、杨士贤、马和之、李嵩的《赤壁图》
第二章 明代《赤壁赋》题材山水画的盛行
    第一节 明代《赤壁赋》题材山水画盛行因素
        一、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
        二、诗意画的复兴
        三、《赤壁赋》对文本绘画的探究意义
        四、失意文人画家对苏轼追忆与认同
    第二节 明代《赤壁赋》题材山水画程式化进程
        一、表现形式走向程式化
        二、诗画关系从紧密走向脱离
第三章 文徵明《赤壁赋》题材山水画
    第一节 文徵明的“赤壁情结”
    第二节 《仿赵伯骕后赤壁图》---“异时同图”式
    第三节 文徵明《赤壁图》---“单一情景”式
        一、《书画合璧赤壁胜游图》与翁藏本《赤壁图》
        二、《赤壁书画合卷》与《后赤壁书画》
第四章 仇英与其他吴门画家的《赤壁赋》题材山水画
    第一节 仇英的《赤壁赋》题材山水画
        一、清宫旧藏仇英《赤壁图》
        二、上博藏仇英《赤壁图》与辽博藏仇英《赤壁图卷》
    第二节 其他吴门画家的《赤壁赋》题材山水画
第五章 明代《赤壁赋》题材山水画的影响
    第一节 对《赤壁赋》题材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一、对清代《赤壁赋》题材山水画的影响
        二、对日本《赤壁赋》题材山水画的影响
    第二节 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
        一、对工艺美术作品的影响
        二、对版画作品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
        1.1.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全面推动
        1.1.3 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双重需要
        1.1.4 提升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需要赛事品牌建设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整体思路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定向大赛建设研究述评
    2.1 关于定向运动赛事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赛事品牌理论的研究
        2.2.1 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
        2.2.2 关于体育品牌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2.3.2 国内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2.3.3 关于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研究
    2.4 研究述评
        2.4.1 共识
        2.4.2 不足
第3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3.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释义
        3.1.1 定向运动
        3.1.2 定向大赛
        3.1.3 赛事品牌
        3.1.4 品牌建设
    3.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3.2.1 品牌构建理论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3 战略理论
第4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4.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
        4.1.1 南粤古驿道历史溯源
        4.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发展历程
    4.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
        4.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
        4.2.2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
        4.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拓者”
        4.2.4 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
    4.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
        4.3.1 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
        4.3.2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
        4.3.3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
        4.3.4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范价值
第5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概述
    5.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分析
        5.1.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问卷的发放
        5.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结果分析
        5.1.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
    5.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2.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
        5.2.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
        5.2.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
        5.2.4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
        5.2.5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
    5.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
        5.3.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条目的选取
        5.3.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5.3.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第6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6.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6.1.1 构建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6.1.2 拟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各层级指标条目
    6.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4 依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6.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4 依据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6.4 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4 根据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6.5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6.5.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6.5.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6.5.3 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6.6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6.6.1 问卷的信度分析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6.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7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6.7.1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情况介绍
        6.7.2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品牌建设实证分析
第7章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域外经验借鉴
    7.1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发展概况
        7.1.1 域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概况
        7.1.2 芬兰、瑞典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
        7.1.3 域外定向运动经典赛事概况
    7.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经验
        7.2.1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
        7.2.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的营销
        7.2.3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信息技术应用
        7.2.4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赞助商的选择
    7.3 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经验
        7.3.1 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理念
        7.3.2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特色
        7.3.3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体系
        7.3.4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基础
    7.4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启示
        7.4.1 打造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品牌知名度
        7.4.2 挖掘定向运动发展的价值提高认知度
        7.4.3 定向赛事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联想度
        7.4.4 注重赛事文化影响赛事品牌的忠诚度
        7.4.5 充分的赛事品牌市场开发保障美誉度
第8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提升路径
    8.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8.1.1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价值意蕴
        8.1.2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8.1.3 赛事品牌定位奠定战略规划导向
    8.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
        8.2.1 赛事品牌知名度建设
        8.2.2 赛事品牌认知度建设
        8.2.3 赛事品牌联想度建设
        8.2.4 赛事品牌忠诚度建设
        8.2.5 赛事品牌美誉度建设
    8.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
        8.3.1 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
        8.3.2 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
        8.3.3 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
        8.3.4 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
        8.3.5 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一轮)
    附录二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二轮)
    附录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三轮)
    附录四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五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小结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小结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小结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小结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小结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二、民族魂的书写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7)《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基于合作办学模式的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研究 ——以深圳市H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课题缘起
        一、政策时代背景
        二、实践背景
        三、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价值与意义
        二、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一、国外关于办学特色的研究概述
        二、关于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国内研究综述
        三、关于合作办学的文献综述
        四、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及辨析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合作办学的相关理论
        一、“合作办学”的三种模式
        二、名校异地办学的三种实然状态
        三、合作办学的实然状态
        四、合作办学的特点
        (一)依法办学、依规治学、紧跟国家教育大势
        (二)办学定位明确、精准合作
        (三)创新学生培养机制、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五、合作办学的运作机制
    第三节 合作办学模式下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相关理论
        一、普通高中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不能忽略的几个前提
        二、普通高中办学特色与合作办学的关系
        三、合作办学模式下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 合作办学模式下普通高中的办学特色个案研究
    第一节 深圳市H学校概述
        一、深圳市H学校简介
        二、深圳市H学校建校以来发展情况简述
    第二节 深圳市H学校的办学特色-合作重“实”
        一、合作重“实”-积极构建“和美教育”体系
        二、合作重“实”-积极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三、合作重“实”-积极打造“四有”教师队伍
        四、合作重“实”-积极构建“和美”课程体系
        (一)建设“三位一体”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开展“深度教学”研究,推行“双心”教学模式
        (三)实行教学目标管理,建立教学质量标准
    第三节 基于深圳H学校办学特色的swot分析
        一、优势与劣势分析(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二、机会与威胁分析(environment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第四章 合作办学模式下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战略探究
    第一节 深圳市H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深圳市H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战略定位及背景分析
        二、深圳市H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及其目标
        三、深圳市H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战略措施
    第二节 华中师大一附中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华中师大一附中特色发展的战略定位
        二、华中师大一附中特色发展的文化特色定位与战略措施
        三、华中师大一附中特色发展的课程特色定位与战略措施
        四、华中师大一附中特色发展的教学特色定位与战略措施
    第三节 深圳市H学校与华中师大一附中特色发展的对比研究
        一、“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埃里克·阿什比的“遗传环境论”和“大学移植观”
        二、关于深圳市H学校与华中师大一附中特色发展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关于深圳市H学校特色发展的优化建议
    一、在进一步深化合作中稳步发展
    二、在传承和“本土化”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对学校行政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记录示例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围绕社会需求 办出特色学校——黄州中学重新崛起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变迁中的中学百年名校生存研究[D]. 颜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武智. 扬州大学, 2021(02)
  • [3]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明代《赤壁赋》题材山水画研究[D]. 陆雨丝.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D]. 王长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 [7]《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基于合作办学模式的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研究 ——以深圳市H学校为例[D]. 钟希望. 深圳大学, 2019(01)

标签:;  ;  ;  ;  

立足社会需求打造特色学校——黄州中学再崛起纪录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