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一、妊高征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李国慧,吴晓静,张暮寅,徐丽梨,郝旭,李灏,乔盼盼,王伟铭[1](2019)在《高海拔地区妊娠高血压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文中认为目的 了解高海拔地区妇女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征)伴肾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探讨蛋白尿、肾功能异常及慢性肾脏病基础对妊高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1790例孕产妇中诊断符合妊高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从中筛选肾损害患者。选取同期住院的227例正常妊娠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妊高征伴肾损害患者与单纯妊高征及正常孕产妇,以及合并蛋白尿、肾功能异常及慢性肾脏病基础的妊高征患者与单纯妊高征患者在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面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评估蛋白尿、肾功能异常及慢性肾脏病基础对妊高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123例妊高征患者,61例(49.6%)伴有肾损害,其中57例(46.3%)伴蛋白尿,15例(12.2%)伴肾功能异常,6例(4.9%)存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与单纯妊高征及正常妊娠孕产妇相比,妊高征伴肾损害患者血压、血清肌酐、初产妇比例、剖腹产比例、早产、死胎/新生儿死亡、宫内发育受限、低体重儿及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比例较高(均P<0.05),血清白蛋白、终止妊娠周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较低(均P<0.05)。57例合并蛋白尿的患者临床指标及妊娠结局随蛋白尿增加呈恶化趋势。与非肾病综合征组及无蛋白尿组比较,肾病综合征组血清白蛋白降低,早产、低体重儿及入住NICU比例均增加(均P<0.05)。15例肾功能异常患者中13例(86.7%)为轻度异常(70 μmol/L<肌酐≤123 μmol/L)。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功能异常组血清肌酐、尿酸、发生子痫前期/子痫、胎儿宫内发育受限、低体重儿及入住NICU比例较高,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均P<0.05)。合并慢性肾脏病的6例患者的蛋白尿程度在妊娠期均有增加,其中4例出现肾病综合征,2例肾功能异常,5例早产,2例死胎/新生儿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肾病综合征(OR=4.863,P=0.032)、肾功能异常(OR=7.550,P=0.017)及收缩压(OR=1.061,P=0.002)是妊高征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海拔地区妊高征伴肾损害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妊娠结局。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异常及收缩压水平是妊高征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顾颖,冯亚玲,许倩[2](2017)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HDC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制妊高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法,以148例妊高征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以148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应用调查表调查妊高征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妊高征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5.033)、孕前BMI(OR=3.773)、妊高征家族史(OR=6.821)、未规律产检(OR=4.646)、不良情绪(OR=2.535)、缺乏锻炼(OR=2.239)等因素均为妊高征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应针些高危因素采取必要干预措施,预防不良母婴妊娠结局。

金旦飞,杨巧丽[3](2017)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为临床防止妊高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法,以140例妊高征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以14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应用调查表调查可能影响妊高征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妊高征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5.033)、孕前BMI(OR=3.773)、妊高征家族史(OR=6.821)、未规律产检(OR=4.646)、不良情绪(OR=2.535)、缺乏锻炼(OR=2.239)等因素均为妊高征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妊高征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妊娠、孕前肥胖、糖尿病史、妊高征家族史、不规律产检、孕中有不良情绪、缺乏体育锻炼等,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必要干预措施,预防不良母婴妊娠结局。

谢祎[4](2015)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严重影响孕妇以及胎儿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的疾病,对孕产妇及胎儿均可能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从流行病学等方面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迄今为止,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只能根据所进行的研究提出可能的危险因素。本文就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旨在提高对其的认识,进一步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周月明[5](2014)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和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资料,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危险因素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妊娠年龄、产次、孕期情绪、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双胎或多胎妊娠、妊高征家族史、血清钙离子浓度等生理、遗传、家庭、文化因素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妇产科临床应综合强化上述危险因素的监测管理,有侧重地排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强化营养支持,防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改善妊娠结局。

李玉艳[6](2013)在《高出生体重和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血压影响的队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Barker提出“成人期疾病的宫内起源(fetal origin of adult disease)"学说以来,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出生体重是反映胎儿宫内发育和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出生后的生长水平和健康状况的因素之一。以往的很多研究关注的是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低出生体重已经被证实是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近三十年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婴儿的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均有增加的趋势;儿童青少年的血压水平也呈现上升趋势,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所增加。高出生体重对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值得关注。同时,研究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因素,对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预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标为探讨高出生体重和儿童期、青少年期的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并分析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血压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高出生体重作为暴露因素的队列研究。研究现场为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县级市(江阴市)和两个行政区(惠山区和锡山区)。研究对象为出生于1993-1995年的单胎活产婴儿,其中出生体重≥4000克者作为暴露组,2500克≤出生体重<4000克者作为非暴露组。在出生队列建立时,非暴露组对象按照性别和“出生日期±2个月”进行配对,两组均排除父母或(外)祖父母有高血压或有糖尿病的对象。分别于2005年10月-2006年9月和2011年6月-2012年5月对研究对象进行2次随访。队列建立时的数据库资料包括母亲孕期情况、围产期情况;两次随访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和生活习惯等,并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应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AS9.2、LISREL8.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血压作为结局变量(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升高比例),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随机截距发展模型、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高出生体重对血压的影响、超重肥胖对血压的影响和儿童期、青少年期血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队列概况本研究队列建立时,共有1595对(3190人)符合条件的对象被纳入到队列中。完成两次随访的研究对象有2256人,其中暴露组1126人、非暴露组1130人。男生占66.45%(1499名),女生占33.55%(757名),两组之间的性别分布均衡。随访到的对象和失访对象在组别、出生年份和性别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2.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基本情况的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对象出生时母亲的人口学特征和孕期特征无统计学差异。但暴露组母亲的身高、体重和孕期增重均显着高于非暴露组。暴露组过期妊娠(≥42周)的比例较高,出生身长、头围均显着高于非暴露组。儿童期随访时,暴露组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1小时的比例为36.93%,低于非暴露组(42.06%)。青少年期随访时,暴露组经常偏食的比例低于非暴露组,平均每天运动时间≥2小时的比例高于非暴露组。3.高出生体重对血压的影响在儿童期,高出生体重组的SBP和DBP分别为100.40±10.5865.45±8.95mmHg,正常出生体重组分别为99.81±9.96mmHg、65.02±8.65mmHg。在青少年期,高出生体重组的SBP和DBP分别为110.90±9.49mmHg、72.16±6.34mmHg;正常出生体重组分别为109.36±9.20mmHg、71.63±6.39mmHg.高出生体重对青少年期收缩压有统计学显着性影响(P<0.0001)。高出生体重组儿童期的高血压检出率为6.93%,青少年期为3.55%;正常出生体重组分别为6.46%、2.83%。高出生体重组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血压升高比例”分别为14.30%、20.78%,显着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11.50%、16.64%),RR值分别为1.24(95%CI:1.00-1.54)、1.25(95%CI:1.05-1.49).控制重复测量时间,并调整母亲分娩时的年龄、母亲职业、母亲产时妊高征、研究对象的性别、胎龄、胎次、出生重量指数(PI)和儿童期年龄后,高出生体重组的收缩压、血压升高比例均显着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81±0.30、0.21±0.09。高出生体重与青少年期经常吃甜食对青少年期的收缩压、舒张压有显着的相加交互作用;对血压升高比例影响的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2.71(95%CI:0.75-4.67),交互作用归因比(AP)为66.5%(95%CI:41.2-91.8)。4.高出生体重对超重肥胖的影响高出生体重组对象的儿童期和青少年期BMI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高出生体重组儿童期“超重肥胖”(超重+肥胖)的比例为15.99%、青少年期为11.99%,均显着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儿童期:11.59%、青少年期:8.85%),RR值分别为1.38(95%CI:1.12-1.70)、1.35(95%CI:1.06-1.73)。控制重复测量的分析显示高出生体重对儿童青少年的BMI、超重肥胖比例有显着不良影响。5.超重肥胖对血压的影响调整出生体重组别、母亲生育年龄、母亲职业、母亲产时妊高症、胎次、胎龄、出生身长、性别、儿童期年龄、儿童期是否经常偏食、是否经常吃油炸食品和运动时间的分析显示,超重肥胖儿童的收缩压(β±SE:2.49±0.61)和舒张压(β±SE:3.20±0.51)显着升高,血压升高的风险增加(OR=2.16,95%CI:1.52-3.08)。多因素分析显示,青少年超重肥胖者的收缩压显着升高(β±SE:5.62±.61)、舒张压也显着升高(β±SE:3.35±0.42)。青少年期BMI超重肥胖和高出生体重对血压升高比例的影响有交互作用,其RERI为2.22(95%CI:0.42-4.02),AP为49.5%(95%CI:22.1-76.8).在正常出生体重组、高出生体重组,青少年期超重肥胖导致血压升高的风险分别为2.21(95%CI:1.35-3.62)、3.97(95%CI:2.65-5.94)。6.出生体重和BMI对血压影响的效应分析出生体重对儿童期收缩压、舒张压影响的总效应均为0.04。出生情况(体重、身长)对儿童期血压影响的直接效应为0.11、间接效应为0.04。儿童期BMI对血压水平影响的效应为0.25。出生体重对青少年期收缩压影响的总效应0.07,对舒张压影响的总效应为0.06。出生情况(体重、身长)对青少年期血压影响的间接效应为0.11。青少年期BMI对血压水平影响的效应为0.51。7.儿童期血压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母亲产时妊高征、经常吃油炸食品是儿童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随着儿童期年龄和BMI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上升,血压升高的风险增加。男生的儿童期收缩压高于女生。收缩压随着出生身长的增加而增加。平均每天运动时间≥2小时能降低儿童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压升高的比例。有氧运动能降低儿童的收缩压和血压升高风险。经常偏食能导致儿童的舒张压下降、血压升高的风险降低。母亲生育时职业为工人和其他(教师、干部、商业服务业等)的子女,其儿童期收缩压低于母亲生育时职业为农民的子女。8.青少年期血压的影响因素母亲产时妊高征对青少年期的血压有显着不良影响。男生的青少年期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升高比例均高于女生。随着青少年期BMI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血压升高的风险增加。随着出生身长的增加,收缩压上升。青少年期的收缩压还随着儿童期收缩压的上升而上升。随着年龄的增加,舒张压和血压升高的比例增加。经常吃甜食是青少年期收缩压和血压升高比例上升的危险因素。母亲孕晚期有高危因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是青少年期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在青少年期随访时父亲或母亲有高血压的对象,其“血压升高比例”增加。有氧或无氧运动都能降低青少年的收缩压;有氧和无氧两者都有的运动方式能降低青少年的舒张压和血压升高的比例。[结论]1.高出生体重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而且高出生体重对青少年期血压的影响存在与不良饮食习惯(吃甜食)的交互作用。2.高出生体重能导致儿童期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增加。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超重肥胖均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而且青少年期超重肥胖和高出生体重对青少年期血压升高比例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3.出生体重可以直接对儿童青少年的血压产生影响;又可以导致儿童期、青少年期BMI的升高而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BMI对血压影响的效应水平高于出生体重对血压影响的效应水平。4.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存在着性别、年龄差异。母亲产时妊高症、儿童期经常吃油炸食品、青少年期经常吃甜食与血压升高有关。父亲/母亲高血压与青少年期的血压升高有关。有氧运动是儿童青少年血压的保护因素。

胡健伟,佟伟军,梁辉,冯佩,许锬,郑玉梅[7](2011)在《中国部分地区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的聚集关联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出生体质量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的聚集与低出生体质量危险性的关联性,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来自中国5个省份中5个城市的市区、镇和农村,以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生的婴幼儿及其父母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6 954名婴幼儿。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面访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估计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母亲民族、性别、出生地区等因素后,妊高征、生育胎次≥2次及早产这3个因素均与低出生体质量危险性相关联(均P<0.01);进一步分析危险因素聚集性,在调整母亲民族、性别、出生地区等因素后发现,与无危险因素聚集比较,随着危险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危险性越高(趋势检验χ2=550.3,P<0.01),早产、胎次≥2、妊高征、孕期贫血这4个危险因素聚集1、2和≥3个的OR值分别为6.311(95%CI为5.024~7.926)、27.49(95%CI为19.80~38.18)和35.04(95%CI为15.66~78.40);危险因素聚集2个及以上的OR值均高于1项的OR值。结论低出生体质量危险性随着危险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而增大。

郭占胜,李辉霞,秦家碧,杨土保[8](2011)在《长沙县农村地区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危险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农村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选取长沙县某医院妇幼保健科就诊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了在该医院就诊的孕妇298人。有4.0%的农村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育年龄、产次、自然流产史与农村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病情况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生育年龄(OR=3.19,95%CI:1.05,9.65)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沙县农村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患病率为4.0%,农村孕妇生育年龄小于25岁或大于30岁的孕妇较年龄在2530岁间的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危险性增高。

向攀[9](2010)在《母体和胎儿AGT、ACE基因多态性与妊高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与正常血压孕妇在一般人口学特征、家族史、妊娠情况和A型行为类型等方面的差异。2.了解母亲和胎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的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分析其在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孕妇之间的分布差异。3.综合分析母亲和胎儿AGT基因M235T多态性和ACE基因I/D多态性与母亲妊高征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妊高征孕妇和对照孕妇各113名,通过自制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家族史、妊娠情况和性格特征等资料。2.采集研究对象及其胎儿血样,运用PCR、PCR-RFLP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AGT基因M235T多态性和ACE基因I/D多态性。3.将AGT基因、ACE基因基因型分为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母亲和胎儿AGT、ACE基因与妊高征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孕妇相比,妊高征组孕妇文化程度偏低、多数以农民为职业、居住农村比例高、孕周偏小、孕前和产前BMI偏高、亲属有高血压史和心血管疾病史的比例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BMI增加量、亲属糖尿病史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妊高征组母亲AGT基因MM、MT、TT所占比例分别为5.3%、42.5%、52.5%,对照组母亲中分别为6.2%、38.1%、55.7%,两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和对照组母亲ACE基因II、ID、DD所占比例分别为31.0%、50.4%、18.6%和33.6%、46.0%、20.4%,两组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3.妊高征组胎儿AGT基因MM、MT、TT所占比例分别为5.3%、53.1%、41.6%,对照组胎儿中分别为8.8%、30.1%、6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胎儿ACE基因在妊高征组和对照组中II、ID、DD所占比例分别为25.7%、60.2%、14.1%和26.5%、59.3%、14.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儿为TT基因型的孕妇患妊高征的风险是胎儿为MT/MM基因型的孕妇的0.52倍(95%CI=0.32-0.85),经多因素分析校正相关因素后,其OR变为0.21(95%CI=0.06-0.71);对胎儿ACE基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为DD/ID基因型的孕妇患妊高征的风险是胎儿为II基因型的孕妇的6.04倍(95%CI=1.21-30.19)。结论:1.本研究发现肥胖、低社会经济地位、亲属有高血压史、亲属有心血管疾病史和A型性格行为等因素与妊高征的发病有显着性关联。2.本研究中母亲AGT、ACE基因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之前在中国人群中的频率分布相近,与其他国家人群中的分布相差较大,不同遗传背景人群的AGT、ACE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较大差异。3.本研究未能观察到母亲AGT基因M235T多态性和ACE基因I/D多态性与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易感有关联。但发现胎儿AGT基因TT基因型可能是妊高征的保护因素之一,而胎儿ACE基因D等位基因可能是妊高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雷马香,刘筱娴[10](2009)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筛选妊娠高血压发病危险的主要母体因素,为有效地防治妊高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妊高征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母体因素主要有:妊娠年龄、家庭收入状况、文化程度、产次、孕期情绪状况、妊高征家族史、双胎或多胎妊娠、血清钙离子浓度。胎儿性别也与它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结论对于妊娠年龄高、家庭收入状况和文化程度低、孕期不良情绪、妊高征家族史、双胎或多胎妊娠等孕妇要加强监测,早期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治疗,尽可能避免因此带来的不良结局。同时对高危人群补充钙剂或摄入充足含钙食物,可安全有效地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二、妊高征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妊高征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妊高征发病的单因素分析
    2.妊高征发病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妊高征发病的单因素分析
    2.2 妊高征发病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年龄与妊高征的关系
    3.2 体质指数与妊高征的关系
    3.3 妊高征家族史与妊高征的关系
    3.4 未规律产检与妊高征的关系
    3.5 不良情绪与妊高征的关系
    3.6 缺乏锻炼与妊高征的关系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情况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措施
4小结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研究方式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结果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4小结

(6)高出生体重和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血压影响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假设
    四、研究目标
研究方法
    一、研究人群
    二、随访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伦理学考虑
    五、质量控制
    六、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1. 随访人群和失访人群的人口学特征比较
        2. 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出生情况的比较
        3. 两组对象儿童期特征的比较
        4. 两组对象青少年期特征的比较
    二、高出生体重对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
        1. 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血压均值的比较
        2. 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血压升高比例的比较
        3. 出生体重与生活行为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
    三、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
        1. 高出生体重对超重肥胖的影响
        2. 超重肥胖对儿童期血压的影响
        3. 超重肥胖对青少年期血压的影响
        4. BMI的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四、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因素探讨
        1. 母亲妊娠期及围产期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2. 人口学特征对血压的影响
        3. 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
        4. 儿童期血压对青少年期血压的影响
        5. 儿童青少年血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五、父母血压与青少年期血压的相关分析
        1. 青少年期调查时父母的基本情况
        2. 父母血压与青少年血压的相关关系
        3. 父母高血压对青少年血压升高的影响
    六、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 结构方程的原理
        2. 变量的定义和数据处理方法
        3. 路径分析
        4. 结构方程模型
讨论
    一、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发展趋势
    二、高出生体重对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
    三、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
    四、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因素
    五、交互作用的探讨
    六、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
    七、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危害和预防
建议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

(7)中国部分地区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的聚集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出生体质量异常的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中国部分地区低出生体质量组与正常出生体质量组的基本情况比较
    2.2 中国部分地区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3 中国部分地区危险因素聚集的个数与低出生体质量危险性的关联
3 讨论

(8)长沙县农村地区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1.3 统计分析方法
    1.4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孕妇的基本情况
    2.2 单因素分析
        2.2.1 生育年龄
        2.2.2 结婚年龄
        2.2.3 产次
        2.2.4 自然流产史
    2.3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9)母体和胎儿AGT、ACE基因多态性与妊高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结果
    1 问卷资料的基本情况
    2 基因多态性结果及分布
    3 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GT、ACE 基因多态性与妊高征的关系
讨论
    1 环境因素与妊高征的关系
    2 基因与妊高征的关系
    3 优势与不足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10)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内容
    1.3 调查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单因素分析
    2.3 妊高征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年龄并非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决定因素
    3.2 家庭收入状况与文化程度
    3.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般发生在初产妇
    3.4 孕期情绪状况
    3.5 妊高征家族史
    3.6 双胎或多胎妊娠
    3.7 血清钙离子浓度
    3.8 胎儿性别

四、妊高征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海拔地区妊娠高血压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J]. 李欣,李国慧,吴晓静,张暮寅,徐丽梨,郝旭,李灏,乔盼盼,王伟铭.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9(05)
  •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顾颖,冯亚玲,许倩. 中国卫生统计, 2017(04)
  •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J]. 金旦飞,杨巧丽. 中国医院统计, 2017(03)
  •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 谢祎. 预防医学论坛, 2015(03)
  •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周月明. 药物与人, 2014(05)
  • [6]高出生体重和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血压影响的队列研究[D]. 李玉艳. 复旦大学, 2013(03)
  • [7]中国部分地区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的聚集关联性分析[J]. 胡健伟,佟伟军,梁辉,冯佩,许锬,郑玉梅.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5)
  • [8]长沙县农村地区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危险因素研究[J]. 郭占胜,李辉霞,秦家碧,杨土保. 实用预防医学, 2011(03)
  • [9]母体和胎儿AGT、ACE基因多态性与妊高征关系研究[D]. 向攀.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10]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雷马香,刘筱娴.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03)

标签:;  ;  ;  ;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