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论视野下的三峡移民问题

生命历程论视野下的三峡移民问题

一、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中的三峡移民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许菲[1](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谭立[2](2021)在《三峡移民社区治理中居民网络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开州区Z社区为例》文中指出

单卫星[3](2021)在《叙事疗法在水库移民社会融合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以浙江省海宁市J村为例》文中认为

林健鸿,陈智明,徐佩琳[4](2021)在《生命历程视角下的个人与时代——老战士口述史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解放军131师老战士有着鲜为人知的光荣历史。以吉林籍131师老战士温湖为个案,运用生命历程理论,选用口述史与文献对照法,对131师老战士的生命历程进行简析,从少年觉醒到初入队伍,从秋季攻势、战略决战到建国以后,诠释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社会大历史与131师老战士个体生命历程之间的双向作用。分析发现,老战士对革命的热情是民族意识与个人主体意识互动的结果。

黄小曼[5](2021)在《女性题材纪录片中女性意识表达策略研究 ——以毕业作品《20 50 70》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国女性题材纪录片中女性意识表达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在完整地梳理我国女性题材纪录片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毕业设计《20 50 70》的创作经验,分别从视听和叙事两大层面展开论述,旨在提炼总结女性题材纪录片中适用于女性意识表达的创作手法,分析不同创作手法的表达效果,为当下女性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参考。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梳理了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女性题材纪录片创作成果,然后从论文和作品两方面阐释了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随后简要介绍了笔者的毕业作品《20 50 70》的创作内容。在第一章中,笔者着重探讨女性题材纪录片和女性意识的概念界定,梳理了女性题材纪录片中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探索方式,主要分为经验式探索和理论式探索两大类。第二章主要从视听语言的表意功能出发,探讨了视觉符号和声音元素对于反映女性境遇、传递女性心理,进而传达女性意识的作用。第三章聚焦于女性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分析了女性题材纪录片中的叙事视角、叙事情节和叙事结构如何把控作品层次、勾勒文本主题、支撑创作意旨。最后的结语中笔者总结了毕业设计拍摄与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不足与感悟,并对女性题材纪录片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覃琳晶[6](2021)在《一个抗美援朝老兵的荣耀岁月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文中提出二十世纪末,中国正式步入老龄化时代,老年群体人口规模日益扩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重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文化生活。年长者进入老年期、病发期,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社会交往减少,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特别是那些为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做出重大牺牲和贡献的离休老军人,他们的人口总量正以每年10%的比例递减,在经历了战友、同事离世和重大的社会变革之后,晚年的精神生活更值得我们关注。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以江苏籍抗美援朝老军人L为调查对象,通过口述史研究的方法,回顾了离休老军人L的整个生命历程,并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对生命事件进行解读。社会工作者通过对调查对象的访谈,追溯老年人的生命历程,找出老年阶段与早期生命经历、中期生命转折事件之间的联系,重构个体生命进入老年阶段的意义。从童年、青少年、成年、老年时期四个阶段解读L的生命历程,探究不同年龄阶段所经历的生命事件,对个体人生产生的连续性影响。一、童年时期的个体被动地接受了社会变迁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二、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处于“一定时空中的生活”,社会环境开始塑造个体品格;三、成年时期的个体依赖于对自身能动性的选择,表现出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四、老年时期的人生意义是个人选择和社会政策的结果。早期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因军人身份而产生的荣誉感,使个人的生命轨迹趋于稳定并不断上升。回顾L整个成功的生命历程,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指导和政策支持。

刘蒙恩[7](2021)在《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以三峡库区鄂渝工程搬迁安置点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在2009年已经全部完成,距今已有10余年,三峡库区是民俗体育文化的集散地,随着三峡大坝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移民,移民搬迁使得三峡库区民俗体育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在三峡库区移民搬迁的背景下以三峡库区民俗体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口述历史法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三峡库区民俗体育文化的类目与特征,及搬迁后民俗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变迁、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得出结论:1)三峡库区是民俗体育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有尚力、尚艺、尚武、尚巫、擅水五大特征;2)移民搬迁后三峡库区民俗体育文化呈现出两大特征,首先是民俗体育项目类别发生了变化,其次是民俗体育项目开展方式呈现出多样化;3)移民社区的民俗体育项目有:太极拳、太极扇、陀螺、木兰扇、毽球等;现代体育项目有:坝坝舞、佳木斯、篮球、羽毛球、网球等,社区现代项目参与人数比民俗体育项目人数多;4)移民搬迁后初期生活并没有很富足,反而拮据充斥着各种压力,脱离原有环境母体来适应新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其间经历了一段适应过程,在此期间民俗体育文化扮演着媒介的角色,促进移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如今人们生活宽裕更喜欢现在的生活;5)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促进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有利于社区集体文化的治理,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6)移民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有利有弊,其利在于经历人文及自然地理环境变迁,民俗体育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表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其弊在于在变迁过程中一些生命力较弱的民俗体育文化必然会存在失语的现象。给出建议:1)注重移民社区传统民俗体育项目艺人的扶持与培养,年轻群众担起民俗体育继承的重任,避免“人在物在,人走物失”的情况;2)引导社区年轻人在进行现代体育项目的同时发展民俗体育项目,维持现代项目与民俗体育项目的之间的平衡;3)搭乘新媒体现代信息的高速列车,传播优秀民俗体育文化,发挥新媒体时代年轻人的优势;4)在移民社区举办民俗体育文化节,促进不同的民俗体育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焕发新活力;5)加强民俗体育项目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增加景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宣扬了民俗体育文化,二者相辅相成;6)培养新一代年轻接班人保护和延续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无形的财产、扩大参与维度、增强人民幸福感。

刘慧[8](2021)在《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文中研究说明公民身份是西方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极具复杂性和争议性。自古希腊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两大理论传统,但直到1949年,T.H.马歇尔在《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中对“公民身份”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和系统概括,才奠定了现代公民身份的经典形态。之后,西方公民身份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后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推进以及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出现,公民身份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等各种思想流派围绕公民身份的概念涵义、公民主体以及公民身份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单一性与多重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另外,还有各种新的公民身份概念也纷纷出现。如生态公民身份、移民公民身份、原住民公民身份、性公民身份、文化公民身份等。其中,女性主义公民身份也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的兴起,一方面与当时政治思想中公民身份研究的热潮和对公民身份的重新理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女性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和女性主义运动的要求有关。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实质就是从性别视角广泛介入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论争,揭示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理论局限和性别缺失,并尝试改造或重构传统公民身份理论,以解决女性在公民身份理论和实践中的受排斥地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公民身份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视角,也是女性主义探讨性别政治和女性政治地位的重要主题。本论文拟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女性主义对西方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化批判,分析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总结和提炼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诉求和政策构想,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对其价值和不足作出合理的评价。本文首先通过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批判说明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建构的理论语境和背景,阐明各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基本逻辑以及女性主义批判的理论基点和理论逻辑。女性主义的批判表明,各种公民身份理论虽然对公民主体有不同的预设,但都是抽象化的、男性化的;虽然对公、私领域有着不同的划分和评价,但都存在家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离和对立;虽然对公民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理解,但都不同程度存在对公民的同质化理解,存在对女性和弱势群体的排斥和压制。女性主义的性别化批判揭开了主流公民身份理论虚假普遍主义的面纱和男性化本质,对蕴含在公民身份理论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男性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形成重要挑战。女性主义认为,公民身份对女性的排斥与公民身份性别化的理论建构密切相关。但是,囿于单纯的性别视角和抽象的理论批判的视野,女性主义的批判没能从政治、道德以及文化层面上升到经济学层面,从而忽视和遮蔽了资产阶级公民身份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实质以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其次,本文对各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模式和主要代表进行梳理。女性主义要求克服公民身份理论中的性别盲点和理论局限,构建一种对女性更加友好的、更加包容、多元的公民身份模式。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目标方法,在批评和借鉴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公民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女性主义对新的公民身份模式进行了各种理想设计。从目标取向来看,大体呈现出性别中立、性别差异、性别多元三种基本形态。从理论渊源来看,则呈现出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激进民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多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流派。从典型代表来看,则有苏珊·莫勒·奥肯的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模式,玛丽·迪策、瑞恩·沃特等人的共和主义模式,琼·埃尔希坦等人提出的母性主义公民身份、尚塔尔·墨菲的“性别多元”的激进民主模式、艾利斯·马瑞恩·扬的“群体差异”模式等。这些理论设计对于克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局限,在多元变动的社会背景下真正包容女性的多元差异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总体来看,她们的模式选择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仍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单一片面的理解;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只要求对现有社会的制度安排、文化观念等进行一些渐进的改革;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难以成为广大被压迫女性团结的理论基础。再次,在梳理女性主义各种公民身份模式以及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综合不同模式在有关公民身份一些核心问题上的对话和论争,揭示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基本理论诉求。总起来看,在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夹缝和碰撞中,如何摆脱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性别本质论的束缚,在平等和差异、普遍性和特殊性、关怀伦理和正义伦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等一系列二元关系之间寻求一种开放式的、动态的平衡,成为当代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理论诉求。女性主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突破了西方传统道德和政治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预设,对西方理论传统中抽象的理性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二元逻辑形成重要挑战。但是,由于女性主义囿于理论哲学“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她们难以找到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真正根源和消除二者对立的现实途径。最后,承接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诉求阐明其在公民政治实践中的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女性主义在综合平等与差异、普遍性与特殊性、关怀与正义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框架,以求从各个实践维度释放公民身份对女性包容的潜能。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公私边界,使得公民身份开始与关怀、草根参与、身体、亲密关系、性等传统意义上的私人领域相联系,而且也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对全球公民身份进行了探讨。这些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扩展了公民身份的空间,拓展了原有公民身份权利和责任的范围,对于在现实社会中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政策只要求在现有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下,主要依赖于政府行为进行渐进的零星的改革,因而它在社会变革及女性解放中的效力也较为有限。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女性解放的进程中,我们要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有益的理论成果。但同时,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我们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认识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宏观视野,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土壤。

马裕[9](2021)在《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文中认为贾樟柯,一个出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山西普通家庭的“汾阳小子”,从原乡出发,跨越中国大江南北,迈入世界舞台,最终回归三晋大地,在跨地空间迁徙路线中以纪实影像将全球化背景下一直被忽略的原乡在地经验如实表达,将改革快进中千疮百孔的多地疮痍真实呈现。而这背后,是贾樟柯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的影射,是其独特纪实风格在电影史中的价值体现,更是其串联原乡与世界的文化初心。本文正是基于贾樟柯的影像跨地呈现,以电影纪实美学为基本理论依据,以“跨地性”理论为方法指导,对贾樟柯从原乡到世界的影像纪实风格进行多元探讨,深入剖析贾樟柯跨地纪实的价值意蕴。第一章从原乡出发进行在地静观,对影像中改革巨变下的山西原乡的空间景观和日常生活进行精细研究,借空间中的人与物进入对贾樟柯纪实风格的多元探讨中。贾樟柯的在地静观主要集中于“故乡三部曲”的创作中,他以粗粝的影像还原原乡混乱嘈杂的街道、简陋叠加的老房、灰暗破败的生存空间,呈现原乡青年慌乱迷茫的生命状态,对话原乡的迟钝落后气质,揭示原乡沦为他者此在的赤裸真相,开启跨地纪实的第一旅程。第二章由原乡向外延伸,关注贾樟柯的世界多地呈现,以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为参照细读贾樟柯的多地影像文本,深入探寻其进入“世界”后的影像纪实特点。贾樟柯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亲历时代巨变和跨地“移民”的经历中目睹了北京的阶层问题、三峡的移民问题、东莞的金钱问题、澳洲的情感问题等一些全球共性问题,于是,他以影像为刀,以多重地域为俎,审视中国大江南北,直面时代快进中的满目疮痍。第三章落脚于贾樟柯从原乡到世界的跨地纪实背后的现实主义精神旨归,融合贾樟柯人生经历带来的人文滋养,挖掘其冷峻纪实背后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对其纪实风格进行思想定位。“汾阳小子”贾樟柯在“游走世界”中受到了各方面的人文意识淘洗,他将其融入到影像纪实创作中,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与尊重寄于跨地作品中,关注边缘、歌颂善良、聚焦情义、反抗物化,饱含温情、极具人文力量。第四章将视野从本土拉向全球,关照本土、对话世界,以全球化的眼光综合定位贾樟柯跨地纪实所体现出的沟通之桥的作用,探究其在电影史中的地位、其为联结原乡与世界所做的贡献,丰富贾樟柯及其电影的价值意蕴。完成“原乡-世界-原乡”空间闭环的贾樟柯,以独特的跨地影像纪实,对巴赞纪实美学作出了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应与深入承继;以对中国电影纪实性风格的承接,为中国电影在商业大片时代的内容抉择与主题界定提供了很好的文本范式与价值参考;以多重影像活动对话世界,对连接原乡与世界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已成为促进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推手、串联原乡与世界的“中国名片”。

杨倩[10](2020)在《基于建构扎根理论的姚明职业生涯变迁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中的三峡移民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中的三峡移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既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小结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一)接触探索阶段
        (二)磨合调整阶段
        (三)稳定增长阶段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小结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小结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生命历程视角下的个人与时代——老战士口述史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命历程理论及研究综述
二、131师老战士生命事件建构序列
    (一)少年觉醒
    (二)初入队伍
    (三)秋季攻势
    (四)战略决战
    (五)新中国成立之后
三、用生命历程理论对131师老战士的剖析
    (一)温湖的生活时空
    (二)温湖的时间性
    (三)温湖的个人能动性
    (四)温湖与战友相互联系的生活
四、结语与启示

(5)女性题材纪录片中女性意识表达策略研究 ——以毕业作品《20 50 7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文献综述
        二、作品汇总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五节 毕业作品《20 50 70》简介
第一章 女性题材纪录片与女性意识概述
    第一节 女性题材纪录片概念界定
    第二节 女性意识概念界定
    第三节 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探索方式
        一、经验式探索
        二、理论式探索
第二章 女性题材纪录片中女性意识的视听表达
    第一节 视觉符号指涉女性境遇
        一、行为符号:意识传递的直接呈现
        二、器物符号:意识传递的延展元素
        三、空间符号:意识传递的场景寄托
        四、时间符号:意识传递的动态标志
    第二节 声音元素传递女性心理
        一、人物原声的直接宣告
        二、音响与音乐的间接暗示
第三章 女性题材纪录片中女性意识的叙事表达
    第一节 叙述视角把控作品层次
        一、作品局部的不同视角
        二、作品整体的视角转换
    第二节 矛盾冲突勾勒文本主题
        一、角色冲突:人物内心的焦虑与困惑
        二、两性争辩:思维差异的呈现与对抗
        三、文化偏见:传统观念隐含性别歧视
    第三节 叙事结构支撑创作意旨
        一、女性人物导向的结构选择
        二、女性话题导向的结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 50 70》拍摄事件整理
附录二 《20 50 70》采访内容整理
附录三 《20 50 70》剪辑台本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一个抗美援朝老兵的荣耀岁月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命历程
        2.1.2 离休干部
    2.2 理论基础
        2.2.1 生命历程理论
        2.2.2 人生回顾
    2.3 国内外生命历程理论相关研究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离休老军人L的生命历程
    3.1 生命历程回顾
        3.1.1 出生阶段
        3.1.2 成长阶段
        3.1.3 成熟阶段
        3.1.4 衰老阶段
        3.1.5 晚年阶段
    3.2 生命轨迹图
第4章 离休老军人L生命事件的解读
    4.1 童年时期
        4.1.1 早年丧母——家庭结构变化
        4.1.2 两次逃荒——个人心理创伤
    4.2 青少年时期
        4.2.1 求学——人生转折
        4.2.2 民兵——身份转变
        4.2.3 参军——荣耀起点
    4.3 成年时期
        4.3.1 结婚
        4.3.2 生育
        4.3.3 就业
    4.4 老年时期
        4.4.1 重整生命的意义
        4.4.2 人生回顾的成果
第5章 抗美援朝——重大社会事件对人生的影响
    5.1 革命——解救苦难的过程
    5.2 战争——残酷又无情
    5.3 撤番号——为荣誉而战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以三峡库区鄂渝工程搬迁安置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三峡库区
        1.3.2 移民社区
        1.3.3 文化圈
        1.3.4 体育文化
        1.3.5 民俗体育
        1.3.6 文化变迁理论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三峡库区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
        1.4.2 关于民俗体育概念与功能的研究
        1.4.3 关于国内工程移民搬迁的研究
        1.4.4 关于两地“唐人街”外迁移民的研究
        1.4.5 关于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研究
        1.4.6 关于移民搬迁理论基础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田野调查法
        2.2.3 比较研究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5 口述历史法
        2.2.6 访谈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三峡库区民俗体育文化类目与价值
        3.1.1 三峡库区民俗体育文化类目
        3.1.2 三峡库区民俗体育文化价值
    3.2 三峡库区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
        3.2.1 尚艺
        3.2.2 尚力
        3.2.3 尚武
        3.2.4 尚巫
        3.2.5 擅水
    3.3 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
        3.3.1 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基本状况
        3.3.2 三峡库区原土着民俗体育文化
        3.3.3 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
        3.3.4 民俗体育文化变迁机制
    3.4 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功能
        3.4.1 促进新的社会关系网络重建
        3.4.2 促进搬出稳住逐步致富
        3.4.3 促进搬迁社区文化治理
        3.4.4 娱神到娱人民俗体育文化功能衍变
    3.5 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5.1 引导民俗体育项目进校园
        3.5.2 组织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节
        3.5.3 申报民俗体育项目进入民运会
        3.5.4 构建社区民俗体育文化模式平衡
        3.5.5 注重传承人及民间艺人的培养扶持
        3.5.6 促进旅游产业与民俗体育项目融合
        3.5.7 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力内核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关于“三峡库区原土着村寨居民”的问卷调查
    [附录2]关于“三峡库区民俗体育项目民间学者及传承人”的问卷调查
    [附录3]关于“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搬迁群众”的调查问卷
    [附录4]关于“三峡库区相关博物馆及移民局”的访谈提纲
    [附录5]关于“调研期间拍摄其他相关图片”汇总
    [附录6]关于“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 公民身份的理论传统和当代论争
        (二) 主流公民身份理论性别视角的缺失
        (三)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兴起的原因
        (四)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状况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和逻辑结构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女性主义对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批评
    第一节 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批评
        一、自由主义公私划分对家庭领域的排斥
        二、对自由主义自主、理性公民主体的批评
        三、自由主义普遍公正的“谎言”
    第二节 女性主义对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批评
        一、共和主义严格的性别化的公私划分对女性的排斥
        二、共和主义积极参与的公民概念的狭隘界定
        三、共和主义公意、共善的“神话”
    第三节 女性主义对社群主义公民身份的批评
        一、社群主义的保守主义
        二、社群主义会忽视多元性、压制差异
        三、社群主义性别视角的缺失
    第四节 女性主义对审议民主公民概念的批评
        一、审议民主的公民概念不能超越自由主义的公私划分
        二、对于理性共识的过于追求
        三、“交往乌托邦”对各种结构性不平等的忽视
        四、公民交往理性和交往资质预设的理性化、男性化本质
    第五节 女性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的担忧
        一、少数文化权利会使家长制文化永久化
        二、多元文化主义没有或很少关注私人领域
        三、多元文化主义会导致经济分配问题的边缘化
        四、文化差异和文化群体的本质化、凝固化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性别化批判的有限性
        一、没有对资产阶级公民身份的抽象人性论基础进行全面批判
        二、没有揭露资产阶级公民身份的实质
        三、没有触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背后的的经济根源
第二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和主要代表
    第一节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公民身份
        一、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自由主义理想
        二、苏珊·莫勒·奥肯“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
    第二节 母性主义公民身份
        一、琼·贝思克·埃尔希坦的“伦理政体”
        二、萨拉·鲁迪克的“母性思维”
    第三节 共和主义的女性主义公民身份
        一、玛丽·迪策积极参与的民主的公民身份观念
        二、瑞恩·沃特“积极的性别平等的公民身份”模式
    第四节 艾莉丝·马瑞恩·扬“群体差异的公民身份”
        一、艾莉丝·马瑞恩·扬的“群体”概念
        二、艾莉丝·马瑞恩·扬的“异质公众”概念
        三、艾莉丝·马瑞恩·扬的“群体代表权”
    第五节 尚塔尔·墨菲激进多元主义的公民身份
        一、对本质主义的“女性”范畴的解构
        二、对激进民主公民身份的建构
        三、激进民主公民身份对女性主义的意义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模式的缺失
        一、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
        二、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
        三、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
第三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困境
    第一节 性别“平等”抑或性别“差异”
        一、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的二元困境
        二、解构主义对“平等”与“差异”二元划分逻辑的解构
        三、综合“平等”、“差异”和多元
    第二节 普遍主义抑或多元主义
        一、女性主义对多元主义和非本质主义公民身份的疑虑
        二、对公民身份普遍主义理想的回归和辩护
        三、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公民身份的综合和平衡
    第三节 公私领域的重塑
        一、女性主义对公共领域的重新界定
        二、对私人领域的重新理解
        三、公私领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四、公私边界的流变性和多重性
    第四节 关怀与正义之辩
        一、正义伦理对关怀伦理的贬低和排斥
        二、性别化、私人化的关怀伦理的理论局限
        三、正义与关怀的融合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困境的消解
        一、女性主义难以真正摆脱二元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理论困境的消解
第四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
    第一节 身体维度
        一、传统公民身份中身体的缺席
        二、女性主义对身体权利的争取
        三、关于女性身体自主的争论
    第二节 政治参与维度
        一、正式政治与非正式政治之间
        二、在场政治与观念政治之间
    第三节 关怀维度
        一、政府要以保证公民的关怀权利为核心目标
        二、关怀政策的制定要以“需求解释的政治”为基础
        三、关怀政治以消除关怀劳动的性别化、提升性别平等为重点
        四、关怀政策和体制不能消除关怀的私人尺度
    第四节 全球维度
        一、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要超越民族国家的疆界
        二、女权与人权的连接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得失
        一、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意义
        二、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主持项目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地静观:改革巨变下的原乡实录
    第一节 灰暗破败的生存空间
        一、混乱嘈杂的街道
        二、简陋叠加的老房
    第二节 慌乱迷惘的生命消耗
        一、 “手艺人”的困兽之斗
        二、 “文艺工作者”的妄图
        三、 “混混”的“末世狂欢”
    第三节 原乡的真相:沦为他者的此在
        一、家园认同的逝去
        二、权力话语的消解
第二章 多地面向:时代快进中的世界疮痍
    第一节 北京:全球化之初的“世界”分割
        一、微缩公园的“三重世界”
        二、仿真建筑下的阶层错觉
    第二节 奉节:大坝工程下的“身体废墟”
        一、 “身体”:自然废墟中的谋生工具
        二、生命坍塌:成为“废墟”的身体
    第三节 东莞:商品社会下的“金钱权力”
        一、娱乐城:情色空间的金钱役使
        二、自我毁灭:金钱权力的真空
    第四节 澳洲:未来时空里的“情感断裂”
        一、大洋彼岸的情感境况
        二、情感断裂:“无根”的焦灼
第三章 跨地旨归:冷峻纪实背后的人文关怀
    第一节 县城青年“游走世界”的人文滋养
        一、 “汾阳小子”的县城平民经历
        二、 “改革开放”青年的省城初探
        三、 “游走世界”的国际视野浸润
    第二节 以纪实创作凸显跨地人文精神
        一、关注边缘:宏大历史强化底层人物
        二、歌颂善良:宽悯苦难呼唤“善”念
        三、聚焦情义:激荡世界坚守江湖情义
        四、反抗物化:民族性格抵御物欲浊流
第四章 沟通之桥:跨地纪实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承继巴赞:西方纪实美学的时空回响
    第二节 关照本土:承接中国电影的纪实性风格
    第三节 对话世界:架起原乡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贾樟柯作品一览表
附录二:贾樟柯荣誉记录
后记

四、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中的三峡移民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三峡移民社区治理中居民网络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开州区Z社区为例[D]. 谭立. 广西大学, 2021
  • [3]叙事疗法在水库移民社会融合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以浙江省海宁市J村为例[D]. 单卫星.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4]生命历程视角下的个人与时代——老战士口述史个案研究[J]. 林健鸿,陈智明,徐佩琳. 西部学刊, 2021(12)
  • [5]女性题材纪录片中女性意识表达策略研究 ——以毕业作品《20 50 70》为例[D]. 黄小曼.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一个抗美援朝老兵的荣耀岁月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D]. 覃琳晶.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7]移民社区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以三峡库区鄂渝工程搬迁安置点为例[D]. 刘蒙恩.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8]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D]. 刘慧. 山东大学, 2021(11)
  • [9]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D]. 马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基于建构扎根理论的姚明职业生涯变迁影响因素研究[D]. 杨倩.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生命历程论视野下的三峡移民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