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传奇》中的女性世界

张爱玲小说《传奇》中的女性世界

一、张爱玲小说《传奇》中的女性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高晟宇[1](2020)在《张爱玲小说的空间书写及其文化价值 ——以《传奇》为核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空间不仅是一个静止的“容器”,还是各种关系交织的网络。在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都市文学的代表,她将城市作为描绘对象,并把市民阶层作为自身关注对象。从空间角度对她的文学创作行研究,有利于探析城市与人的互动关系,从而挖掘蕴藏的文化与美学意义。在张爱玲的文学作品里,最具个人色彩的是短篇小说集《传奇》,以及中篇小说《创世纪》、《小艾》、《怨女》、《连环套》和长篇小说《半生缘》等。所以,本论文将《传奇》及《创世纪》、《半生缘》、《小艾》、《怨女》、《连环套》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按着以下三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着重探寻张爱玲文学创作空间的生成及意义。主要运用爱德华·索亚、列斐·伏尔及迈克·克朗等人的空间理论,从探究影响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空间生成的外部因素、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空间生成的内部因素、以及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空间生成的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空间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上海-香港双城的不同都市空间里,地域的差异性成为张爱玲创作空间生成的外部力量;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审美体验以及特殊的生命体验,文学感知力成为张爱玲创作空间生成的内在驱动力。最终,这种内在动力与外部刺激,促成张爱玲文学创作空间的生成。这一文学创作空间的生成,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产生了独特的美学意义。第二部分是核心部分,主要从张爱玲重构的都市空间表现形式、塑造的人物形象系列着手,具体论述她的文学文本空间书写。通过分析不同的空间类型、各色的人物形象,深入挖掘人性的善恶美丑,从而揭示现代化进程对人性的冲击。第三部分主要解读张爱玲小说的空间书写的文化价值。纵观她的文学创作空间,以其独异的艺术性推动了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赋予了都市景观的美学价值、批判了落后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为都市文学及整体文学研究提供参照。总之,地域的差异化体验、文学与文化传统的积淀、社会与历史的变动,对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立足空间理论,将文学放置于由社会、历史、文化等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网络空间里进行解析,对研究作家文学创作空间的生成,探究其文本空间里的文化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佳蓉[2](2020)在《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的畸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7年至1945年的全面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区女性文学开始逐渐地涌现出来,代表性的女作家主要包括张爱玲、苏青、潘柳黛等人。与男性文学的刚烈不同,在这个时期女性文学中,更多的表现出情感的细腻,在对感情关系的刻画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畸恋书写。值得注意的是,“畸”一词在本文中并非带有歧视色彩,笔者仅用它来区分认知观念中的常态情爱。《当代汉语词典》将“畸恋”的含义解释为“不合常理的恋情”,在当时社会,畸恋是指违背社会关系、伦理道德的感情逾越,是一种越轨的性爱与情爱内容。包括婚外情、同性恋、姘居、忘年恋等情形。畸恋不仅是战争分化的私人产物,也反映出无数女性在挣脱束缚、自我解放过程中所陷入的道德困境。在文章中女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和身体刻画将女性的欲望诉求刻画的淋漓尽致,引人思考。本文以沦陷区以“畸恋”为主题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表现、成因以及影响这三个角度进行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沦陷区女性畸恋的书写有更加系统的认知,从而客观地审视封建礼教下的两性关系与女性挣脱。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畸恋”小说的表现模式。从类型上来看,畸恋的书写主要包括婚外情、同性恋以及姘居。从两性关系的演变来看,在对传统贞洁观念的冲击对比下,畸恋书写下的女性更愿意主动的去表达自己的情欲,追求自身的感情生理自由。文本同时对畸恋小说将女性作为欲望主题的现象进行了阐述。畸恋小说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两性书写中的菲勒斯中心主义独白,以女性的叙事视角为主,男性的身体沦为观察与评价的对象,女性作为欲望的诉求者占据着主导地位。第二章主要对畸恋书写的成因进行研究。基于文本,从上海沦陷区的特殊环境,从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来挖掘非常态恋情出现的诱因和社会背景,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包括沦陷区社会环境的浸染,具体表现在战争的隔离作用、战时信息的封锁以及女性主义的崛起。包括战时生命体验、作者的创伤体验以及悲剧爱情观。第三章主要对女作家畸恋书写的现实意义进行研究,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的畸恋中开放的写作手法对女性私人化写作影响巨大。而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来说,女作家的畸恋书写是一种女性自我情感的自由释放、社会情绪的引导升华以及民族危机下女性的自强意识,是男权社会下的积极反思与抗争。

于迎端[3](2019)在《论张爱玲与《红楼梦》的关系》文中提出张爱玲与《红楼梦》之间有极深的联系,她一生痴迷《红楼梦》,同时,在她的小说创作中也能看到《红楼梦》的影响。本文将从张爱玲与《红楼梦》的渊源及《红楼梦》影响下张爱玲的创作两方面论述张爱玲与《红楼梦》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张爱玲与《红楼梦》的渊源。首先是论述张爱玲的《红楼梦》情结,从童年到晚年,张爱玲都十分迷恋《红楼梦》。其次是探讨这份迷恋背后的原因。相似的身世之感与相近的文化传统是其主要原因。张爱玲出生在没落的贵族家庭,对同样以封建家族为题材的《红楼梦》有强烈的熟悉与认同感。其二是与曹雪芹同样深受传统文化和家庭氛围的熏陶,对《红楼梦》有更深的共鸣与理解。第二部分是《红楼梦》影响下张爱玲的创作。首先是在题材选择及主题意蕴上,其一是题材选择,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描写家族题材和闺阁日常的传统,其二是主题意蕴,家族的兴衰之变和时代的变迁给张爱玲和曹雪芹带来了共同的体验,形成了其小说悲剧的主题意蕴。其次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设置有《红楼梦》中旧人物的神韵。在女性人物的塑造方面,张爱玲与《红楼梦》在描写贾母式的女性家长形象这一特点上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张爱玲也擅长描写那些被封建文化禁锢的处于幽闭环境中的旧女性。在男性人物塑造方面,着重论述在道德崩溃,伦理沦丧的背景下,遵循旧式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的男性纨绔颓废的习性,这与《红楼梦》中男性的精神气质相契合。最后是在语言的运用上,从《红楼梦》式的语言和俗语的运用这两方面加以论述。

董晓平[4](2019)在《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关注到张爱玲的现代性、个人主义、与五四的关系、女性主义、虚无等,她的小说作品既有情爱的世俗,又兼有对人生理性思考的色彩,骨子里作者通过人物的精神世界反应人性和现实世界,这种心理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张爱玲是经过“五四”文学革命洗礼的,处于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沦陷的上海这一特定环境中,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段历史,文化思想、深层心理的研究有待加强。传统文化本质与西方文学蕴含的精神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完美结合。她塑造的人物,多数是生活在时代的夹缝中的人。关于张爱玲研究要有更高更广的视角。她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的否定和怀疑,又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宝贵的东西表现出继承和怀恋,保有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审美情趣,又对人物的知觉、内心世界、无意识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无意识、非理性的活动等研究欠缺,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角度更是稀缺。运用现代西方的文艺理论解读张爱玲是一种有效途径。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合体发展来的,内在心理与外在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文艺流派,有很多大师级的文学巨匠之功。基于对张爱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的分析,还有张爱玲文本及创作自身的本质特征,本文尝试对张爱玲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根据心理现实主义的涵义和特征:小说中必须含有大量的心理内容,心理和现实之间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是对象化的心理,也就是必须是对现实的反应,现实必须是心灵化的现实等,本文初步提出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应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并从成因、特征和表现、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性的关系、价值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上海地域的特殊性、个人成长和情感经历、对内心真实的执着追求……她的小说,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符合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规律,把描写的对象放在人物的内心世界,截取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心理横断面,运用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将其串联,使其动起来,将人物最难以传达、最隐蔽的内心动态用文字表现出来,宣之于众,开掘人们思想心理的最深、最细密处,展露人物内心的动态变化,挖掘人物丰富、多元、变化莫测的心理和思想,通过临摹人们内心世界的欲望与纠结理性看待现实世界和饮食男女。在创作中,作者使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小说中,作者将自己原生心理元素和特征带入作品,成为小说中的现实;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心理内容的独特的环境描写等,体现出心理现实化。另一方面,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都与生存现实血肉相连;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音乐、美术等元素的运用等,体现出现实心灵化。在主客观的融合过程中,作者表现出超尘脱俗的艺术气质和特点,形成了特有的内心临摹——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有:细节刻画,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内心分析、白描、全能视角的叙述、联想与回忆、象征、白日梦、微表情、微反应等)。张爱玲的心理现实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传统现实主义有所扬弃,主要表现在:避开宏大主题、重视个性、避开英雄悲壮的人物、表现普通人的安稳人生等。对现代主义也起到了推动和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考察人与自我的关系、新形式、新题材等。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其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主要有:生动极简的叙事策略、强烈的女性意识、对生命本真的思索、独特苍凉的美学、永恒的人文关怀等。其小说创作也存在局限,比如: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虚无主义的倾向等。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成名较早的作家,而且,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一直颇有争议,正如柯灵所说的那样,无法归属任何一个流派。然而,在四十年代的上海乃至中国文坛,张爱玲的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是有目共睹的。张爱玲的作品在读者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在评论家和学术界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批评的声音高于赞美和认可。苍凉是张爱玲独有的开创性的写作风格,具有不可低估的美学价值。苍凉表现在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在作品的结局,表现在人物的命运,表现在字里行间,苍凉如同洪涛大浪,从作者的心底涌出,源源不断的渗入到她的作品中,哪怕一个句子,都如同掬一抔饮,满浸着苍凉的味道。这是心理现实化的集中表现。是用真实的人性和心理对现实真诚的回应。在其创作上,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内容,都让人看到了一个和心理现实主义相对应、有着紧密联系的张爱玲。将张爱玲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不但对张爱玲自身的写作倾向和风格有了清晰的定位,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中国文坛的创作倾向都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心理现实主义是小说现代化的标志,张爱玲在小说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李丹[5](2017)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张爱玲热”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爱玲作品问世以来,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受到大众热捧。从1940年代的横空出世,到1980年代的“重新发现”,再到1990年代的“重塑金身”,同一个张爱玲、同样的作品在不同时代产生多次“张爱玲热”现象,无论在学界还是民间都备受关注。在学界,有关名家学者的评说和研究论文层出不穷、汗牛充栋,在民间,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出版热、阅读热、品评热、传记热、影视热频频出现、热闹非凡。因此,在全面梳理“张爱玲热”现象的基础上,从知识社会学视角出发,尝试对不同时代的“张爱玲热”现象开展新的诠释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首先简要介绍张爱玲研究概况,其次介绍“张爱玲热”现象的研究现状,最后说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分阶段介绍张爱玲生平和作品,论述不同时期出现的“张爱玲热”现象。第三部分:从知识社会角度分析“张爱玲热”现象产生原因。从外部推动因素、作家及作品本体因素、读者接受和出版机构策略因素三方面入手。首先,探讨分析不同时代社会环境的推动因素。主要有三个重要阶段。20世纪40年代:孤岛文化的局限性、通俗化的文学环境与杂志报业的蓬勃发展为张爱玲作品接受提供了环境条件;鸳鸯蝴蝶派复兴为张爱玲热的诞生提供了重要平台。20世纪80年代:文学领域内政治意识的束缚被冲破;海内外学者的介绍与研究推动国内学术界研究热,张爱玲“重回”中国现代文学史。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社会转型、大众文化的兴起、文学商业化发展、传媒业的技术革新都为“张爱玲热”提供了外部条件。在社会环境的推动下,结合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魅力,使得其作品以多样化的形式(影视剧、话剧、音乐剧等)进入大众文化生活。遗作发表、佚作钩沉、作品改编电影的成功,再掀新一轮高潮。其次,分析作家、作品本体因素。一是张爱玲的传奇人生对其创作和接受的影响;二是成功的营销(包括张爱玲自我营销和遗产执行人的商业营销)为“张爱玲热”推波助澜;三是张爱玲作品对婚姻、爱情、人性等永恒主题的深入挖掘独具特色;四是雅俗共赏的特性使得受众范围深广;五是将现代主义的技巧与传统的创作手法相融合,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最后,分析不同阶层读者对张爱玲作品的接受情况以及出版机构采取的各种出版策略对“张爱玲热”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通过文化现象类比,分析“张爱玲热”现象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这也是论文的一个创新点。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张爱玲热”现象并非个例,轨迹类似的还有“钱钟书热”、“沈从文热”等。对比而言,三位作家创作各有不同侧重,张爱玲作品更多关注爱情婚姻,表现乱世苍凉;钱钟书则更为关注现代知识青年的人生困境,展现中国现代文明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而沈从文的文学思想是非功利的,他试图在纷乱的时代中寻找一种作为纯美世界的艺术。他们的作品多表现俗常生活,没有表现宏大的战争与革命,没有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长期被主流文学排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被封禁或边缘化。1980年代初,对被封禁的文学作品、被边缘化作家的“重新发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新书写”,说明文学开始摆脱政治意识的束缚,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从期待视野来看,这种现象体现了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的对抗。深层次的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治生活、集体意识对个性意识的长期压抑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厌弃,1980年代这种格局被打破以后,社会意识形态转型导致个体意识兴起,体现世俗情趣和市民文化的大众需求愈加普遍,在无形中推动文学领域相应改变。199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兴起,文学发展更加个性化、商品化。平民大众在经历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之后,开始大量消费文化产品。经过商业化包装,作家变成了消费文化的符号,全方位进入人们的文化消费生活,产生类似文化现象。“张爱玲”现象折射出的文学发展与政治环境的关系的复杂性,对文学实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现象的多次出现说明,只要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品格,能契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具有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即使被暂时埋没,在历经接受政治和阅读文化实践洗礼之后,仍能散发出璀璨的光辉,被大众所推崇。第五部分:结语。从文学经典形成角度综合分析“张爱玲热”现象的成因和意义。

刘林林[6](2017)在《“玻璃罩”的内与外 ——张爱玲《传奇》意象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传奇》中细碎繁复的意象俯拾皆是,如镜子、月亮、色彩、玻璃、眼泪、灯影……,寻找众多“象素”的共性,有冰冷、易碎、相隔、虚空、流光溢彩等特征。根据其共性,对《传奇》中的意象系统进行分类归纳,可分为三大层面:镜影成像的“镜像”,色彩斑斓的“色相”,内心独白的“心象”。围绕这三大主线,结合拉康镜像理论、索绪尔语言学能指和所指等理论,剖析张爱玲的小说,构建以“玻璃罩”为主旨的意象系统。文章在意象整合的过程中,深度阐释“玻璃罩”这一总体意象,它并非纯粹的物理环境,而是浸渍着作家苍凉情绪的心理空间,纷繁芜杂的“象素”中隐含着无限的意味。其一,“普通人”在透明易碎的“玻璃罩”内,“镜”意象群成为诉说生命体验的物质载体,透过“镜像”折射出“普通人”隐藏在心灵深处被压抑的自我认知。其二,流光溢彩的“玻璃罩”中,随处可见的“色相”构筑了一个奇诡艳异的囚牢,承载着令人悲哀美的情感物象。其三,“普通人”独处于封闭的“玻璃罩”内,吐露心声,揭示出庸常生活下真实又素朴的“心象”。由上表明,《传奇》中以“玻璃罩”为主的意象系统,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其中包含着感觉、知觉、情感等多种“象素”。张爱玲借助于外在的“镜像”和“色相”,如同无形之网般,给人物的“心象”上了一道枷锁,“玻璃罩”看似透明与外界相通,实则却永远也走不出“被内囿”的现实。综而论之,立象以尽意。重读张爱玲《传奇》,在整体研究“玻璃罩”意象系统的基础之上,多视角地对琐碎细微的意象反复体味,努力探寻意象背后蕴含的艺术韵味,体会张爱玲凭借着外在的物象,“嘲讽中又有着深深的同情与怜悯”,审视仓促厚重的时代下“普通人”,无论是内囿在“罩内”,还是出逃于“罩外”,难以突围铁壁合围的生存困境,最终仍旧裹胁在压抑与痛楚之中,垂死挣扎在这一《传奇》世界里。

苏盈盈[7](2017)在《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文中认为张爱玲及其影响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两岸的张爱玲接受过程是这一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爱玲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绕不开的话题,学界对于她的讨论并未随着她的香消玉殒而减弱,反而热议不断。将张爱玲置于特殊历史背景中,通过考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立场下的张爱玲传播与接受上的差异,以此对比两岸的张爱玲接受状况所面临的不同境遇。整体性地观察张爱玲在大陆与台湾的特殊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不仅对两岸的张爱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而且以此透视两岸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学思潮的生成和演变。研究以时间为主线,将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对比。第一个阶段,1950年代初,张爱玲因外部环境的改变离开上海奔赴香港,在迫于生活压力的情况创作《秧歌》《赤地之恋》。被冠上“反共作家”名号的张爱玲得以凭借《秧歌》进入台湾文坛,她的其它作品在1960年代也相继于台湾出版,并掀起一阵“张爱玲热”。而海峡对岸的大陆学界却因为特殊原因对张爱玲不再提起,这导致张爱玲在大陆文坛沉寂了近三十年。第二个阶段,1970年代,在台湾现实主义文学崛起的背景下,张爱玲逃避社会责任的作品遭到不同立场的学者的质疑。其中,林柏燕与水晶、夏志清等对张爱玲历史定位的问题进行讨论,唐文标与朱西宁、林以亮等围绕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评价标准展开争论。1980年代,大陆学界逐渐走出意识形态的迷雾,开始重新发掘、审视张爱玲及其作品。与此同时,张爱玲及其作品通过多种渠道被大陆读者熟知,并被写入文学史、专题史中。第三个阶段,1990年代后,两岸张爱玲研究呈现微观化、趋同化的态势。但趋同中又因文化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细微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岸文学史对张爱玲的定位与书写方面。通过对比张爱玲在两岸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不同境遇,反观文化环境对作家及文学作品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使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两岸有着不同的定位与读者期待。

陈鹉[8](2017)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和探讨张爱玲在一九四五年之后即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九五年所创作的小说作品。首先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其次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内涵的变化;第三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第四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第五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主要是采取前后期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所发生的变化。并且深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受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作家的影响,以及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反思以及其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最后以作家研究的方式入手,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而全面深入地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特点。第一章通过研究分析张爱玲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历史背景来发现其后期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原因。这三个时期分别为:上海时期(传奇与转折);香港时期(过渡与困惑);美国时期(探索与执着)。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透视,使我们可以了解张爱玲在她不同的创作时期所经历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对她后期小说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政治姿态、生命意识、历史观念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变动。总体来说,张爱玲的政治姿态是从疏离政治转向审视政治。从前期的专门写“男女间的小事”;到后期的向“左”转而创作的《十八春》和《小艾》,向“右”转而创作的备受争议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生命意识也从前期的绝望反叛转变为后期的生命价值的回归,发现了人性的闪光点,并肯定女性的情欲,表现出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之情。前后期的历史观念也从前期的对历史的疏离,即重视个体、不重视历史;发展到后期的历史的纠结,即个体与历史并重,消解正史,探寻秘史。张爱玲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和大历史(正史)有诸多不同之处,显然,她对历史有自己的解说。第三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的变化,如题材的变迁、叙事视角的嬗变、情节模式的变异、表现手法的变化、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等方面,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相对于前期主要针对于男女婚姻家庭的题材,后期小说创作的题材走向了多样化,开始出现乡村题材、战争题材、历史人物题材、同性恋题材等;后期小说创作的叙事视角也开始回归自我,书写角度从前期的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并具有很高的自传性和真实性;后期小说创作的情节模式也发生了变异,由前期的描写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转向了后期的描写背叛、饥饿与政治事件;后期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法也发生了变化,意象由前期的繁复华丽转向了平淡质朴,反讽手法由前期的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了后期的结构和模式反讽手法,性描写由前期的唯美浪漫转向了后期直白大胆的描写方式;和前期小说相比较,张爱玲的后期小说创作还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对其青少年时代在上海的生活往事不断地重复书写和并出现了一些衍生情节。第四章研究探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如何受到中外文学传统的影响。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是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其中《红楼梦》对其的影响是由前期的直接模仿转变为后期的艺术变异,而《海上花》对其的影响使得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由前期的繁复绚丽转变为后期的平淡而近自然;第二个方面是研究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有不同的思考,而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其的影响反映在她的文学创作上,也呈现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由前期的抗拒转向后期的某种程度的迎合、再到嘲讽、拆穿、最后是肯定的过程。第三个方面是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是由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式的写作,即对西方作家的创作观念和艺术手法进行借鉴,属于影响式写作,张爱玲和西方作家之间是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话语关系;转向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的写作,在后期小说创作中她转变为主动地、平等地与西方作家进行对话,在创作中采用的是与西方作家作品进行对话性和互文性写作。第五章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第一个方面是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的关系,张爱玲嗜好华衣美服和沉迷于享受物质生活,形成了她前期小说创作的“琐碎政治”的特点,而将生活艺术化则是其表演人格在文学创作上的另一个显着特点;第二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张爱玲在后期小说创作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小说的角色中,使读者在她的小说中可以隐隐见到张爱玲的真身,这可以说是她在后期创作中的一种人格表演;第三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通过研究探讨各类研究性论文以及关于张爱玲的纪实访谈性文章、和家人朋友等的书信往来,并结合她的作品,发现张爱玲的一生和她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大作品!张爱玲自己演绎了自己精彩绝伦、富有高度戏剧性的一生。在最后的余论部分,笔者探讨了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应该是在于着力发掘她未曾发表出版或者被埋没于名不见经传的小报杂志中的文学作品,如《描金凤》等。以及和友人炎樱等的书信往来也有待于被挖掘。另外就是张爱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部被误读的作品也有待于研究者基于尊重艺术的态度进行专业化的文学研究。而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研究也显然是很不足够的,有待于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地关注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吴亚萍[9](2017)在《自我介入及方式:张爱玲与其作品的世界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到现在依然有重要影响。即使在一个时期内,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销声匿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她的作品又再度被发现和接受,海外、港台和大陆的学者一致把张爱玲及其作品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时至今日,关于张爱玲的研究门类众多,主要集中在作品研究、生平研究、史料发掘类研究和文化研究。每一类又有各种细分,从而在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共同完善着张学研究。本文试从文化研究中的作品传播方面入手,来探究张爱玲本人在其作品传播过程中的介入及其方式和意义。由于目前张爱玲研究中涉及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通过对张爱玲本身在作品传播过程中的介入研究可以为张爱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张爱玲自身介入作品传播不仅仅是一个外在行为同时还有很深的心理动机,它在本质上是张爱玲性格、心理的方面的重要反映,本文拟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前言。简要介绍本论题的研究现状、本论题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论题的研究意图。第二部分: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阶段及特征:大致分为上海时期、香港时期和美国时期。第三部分: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和学者、编辑的交往;参与社会宣传活动;亲自参与作品的出版和再版;对重要作品的翻译、改编和改写;第四部分: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动机:重点分析张爱玲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肯定,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彰显,在世界文学视域中的自我肯定。第五部分: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意义:在客观上保存了作品、突破了汉语及华人世界的限制,使作品传播最大化、使作品成为了世界化的研究对象。第六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

杨春[10](2016)在《张爱玲研究的经典性和持久性》文中提出张爱玲小说的价值在于她的经典性和典范性。张爱玲小说是关于双城记、市井的、女性、人性的、"原欲"的小说。作品大量使用蒙太奇、颜色和意象使用等艺术手段。目前的研究角度有:从海派文化的确立分析张爱玲的作用,从创作理论分析张爱玲的心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张爱玲的女性内审意识,从日常生活分析张爱玲的非启蒙,从张爱玲的创作主题分析多主题,从叙事角度分析张爱玲的叙事特点等等。当下张爱玲的研究状况和研究的潜力体现在:张爱玲正在不停地被撰写,张爱玲资料收集工作还有待加强。运用西方现代的文艺理论对张爱玲进行解读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二、张爱玲小说《传奇》中的女性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爱玲小说《传奇》中的女性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张爱玲小说的空间书写及其文化价值 ——以《传奇》为核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张爱玲文学创作空间的生成及其意义
    (一)张爱玲文学创作空间生成的外部力量
    (二)张爱玲文学创作空间生成的内部驱动力
    (三)张爱玲文学创作空间的生成意义
二、张爱玲文学文本的空间书写
    (一)重构都市空间的表现形式
    (二)塑造都市空间的众生像
三、张爱玲小说空间书写的文化价值
    (一)再现都市人的生存状态
    (二)重塑都市文化空间的精神内核
    (三)赋予都市空间美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的畸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选题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构想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畸恋书写的表现形态
    一、反伦理的情感形态—畸恋类型划分
    二、女主男次的角色安排—畸恋中的人物关系
    三、成长之痛—畸恋人物的创伤经历
第二章 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畸恋书写的成因
    一、战争的隔离作用
    二、上海文化氛围的推动
    三、“五四”落潮后的婚姻观
第三章 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畸恋书写的意义
    一、创作主体的情感释放
    二、畸恋书写对新时期私人化写作的影响
    三、畸恋悲剧下的人性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论张爱玲与《红楼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张爱玲与《红楼梦》的渊源
    第一节 张爱玲的《红楼梦》情结
    第二节 相似的身世和文化传统
第二章 《红楼梦》影响下张爱玲的创作
    第一节 相似的题材选择及主题意蕴
        一、家族题材与闺阁日常
        二、悲剧的主题意蕴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相似性
        一、女性形象
        二、男性形象
    第三节 语言运用的相似性
        一、《红楼梦》式的语言
        二、民间俗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应用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的背景及成因
    第一节 心理现实主义概述
    第二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源泉
    第三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接受环境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心理现实化
    第一节 带有张爱玲心理特质的人物心灵性格
    第二节 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
    第三节 独特的环境描写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现实心灵化
    第一节 从小说三要素看现实心灵化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
    第三节 从美术、音乐等元素的运用看现实心灵化
第四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特有的内心临摹
    第一节 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
    第二节 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
第五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第一节 注重细节刻画
    第二节 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
    第三节 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
    第四节 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第六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写作与传统现实主义、现代性的关系
    第一节 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扬弃
    第二节 以最真实的状态走近现代性
第七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与局限性
    第一节 “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创作风格
    第二节 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和虚无主义倾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5)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张爱玲热”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张爱玲研究概述
(二) “张爱玲热”现象研究概况
(三)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张爱玲热”现象的论述与实践
1.1 20世纪40年代:横空出世
1.2 20世纪60年代:海外盛放
1.3 20世纪80年代:重新发现
1.4 20世纪90年代:重塑金身 第二章 “张爱玲热”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不同时代的推动因素
    2.1.1 20世纪40年代
    
2.1.1.1 地域环境的特殊性
    
2.1.1.2 杂志报业的蓬勃发展
    
2.1.1.3 鸳鸯蝴蝶派的复兴
    2.1.2 20世纪80年代
    
2.1.2.1 冲破文学领域的政治束缚
    
2.1.2.2 社会文化力量“内外夹攻”
    2.1.3 20世纪90年代
    
2.1.3.1 大众文化的兴起
    
2.1.3.2 文学的商业化发展
    
2.1.3.3 新传媒的技术革新
2.2 作家、作品本体因素
    2.2.1 人生的“传奇”
    2.2.2 成功的“营销”
    2.2.3 永恒主题的挖掘
    2.2.4 雅俗共赏的特色
    2.2.5 契合审美需求
2.3 读者接受和出版机构策略因素 第三章 透过类比探析“张爱玲热”现象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3.1 现代作家热现象类比
    3.1.1 “钱钟书热”现象
    3.1.2 “沈从文热”现象
3.2 透过类比探析“张爱玲热”现象的独特性
    3.2.1 创作的共性与差异——关注“世俗”与回避“政治”
    3.2.2 “重现”的契机——不同时代的接受政治与阅读文化实践
    3.2.3 “张爱玲热”现象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玻璃罩”的内与外 ——张爱玲《传奇》意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走近《传奇》的意象世界
    2.张爱玲作品意象研究综述
    3.《传奇》下的“玻璃罩”
第1章 《传奇》意象系统的生成与分类
    1.1 一级意象—“玻璃罩”
    1.2 二级意象—“镜像”、“色相”、“心象”
    1.3 三级意象群归纳
第2章“镜像”—在虚影和实像中自我认知
    2.1 镜月融合,苍凉人生
    2.2 破镜难圆覆水难收
    2.3 照出面容,映射心灵
第3章“色相”—暖色调与冷色调参差对照
    3.1 暖色调下,感悟沧桑
    3.2 冷色调下,体味苍凉
    3.3 冷暖相映下的色彩观
第4章“心象”—折射人性的真实与素朴
    4.1 象由心生心随象转
    4.2 心灵互动形象共建
    4.3 透过“心象”解析复杂人性
第5章“玻璃罩”意象系统的意义与价值
    5.1 内囿于“玻璃罩”下的人性变异
    5.2 化实为虚,化有形为无形
    5.3 探析“玻璃罩”的深层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消失与登场
第一节 离开上海
    一、1945年前后的张爱玲
    二、1950年前后的张爱玲
第二节 登陆台湾
    一、《秧歌》与《赤地之恋》
    二、张爱玲与1950年代台湾文学
第三节 1960年代台湾“张爱玲热”
    一、张爱玲与台湾现代派
    二、张爱玲造访台湾 第二章 热议与接纳
第一节 1970年代台湾文坛关于张爱玲的几场争论
    一、林柏燕与水晶关于张爱玲历史定位的争论
    二、唐文标与朱西宁等关于张爱玲评价标准的争论
    三、《色,戒》与“汉奸”风波
第二节 1980年代大陆文化界重新接受张爱玲
    一、重新发现张爱玲及其作品
    二、新时期的张爱玲研究
第三节 两岸“张派”作家举隅
    一、朱天文与萧丽红
    二、王安忆与苏童 第三章 趋同与差异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传播概况
第二节 趋同:学位论文里的张爱玲
第三节 差异:文学史里的张爱玲 结语 附录 台湾张爱玲研究资料
附录1 作类
附录2 刊类
附录3 纸类
附录4 位论文
附录5 爱玲学术研讨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转型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上海时期(1943—1952):传奇与转折
        一 辉煌与灿烂(1943—1945)
        二 迷惘与惶恐(1945—1952)
    第二节 香港时期(1952—1955):过渡与困惑
    第三节 美国时期(1955—1995):探索与执着
第二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变动
    第一节 政治姿态:从疏离政治到审视政治
        一 男女间的小事情
        二 向“左”转:(《十八春》和《小艾》)
        三 向“右”转:(《秧歌》和《赤地之恋》)
    第二节 生命意识:从绝望的反叛到生命价值的回归
        一 绝望的个性反叛
        二 发现人性的闪光点
        三 肯定女性的情慾
        四 向往美好的爱情婚姻
    第三节 历史观念:从历史疏离到历史纠结
        一 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叙事
        二 个体与历史的疏离
        三 个体与历史的纠结
第三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变迁:走向多样化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嬗变:回归自我
        一 从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
        二 自传性和真实性
    第三节 情节模式的变异
        一 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
        二 饥饿、背叛与政治事件
    第四节 表现手法的变化
        一 意象营造:繁复归于平淡
        二 反讽手法:由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结构和模式反讽
        三 性描写:从唯美到直白
    第五节 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
        一 重复书写
        二 衍生情节
第四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红楼梦》的影响:由直接模仿到艺术变异
        二 《海上花》的影响:由繁复绚丽到平淡自然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不同时期的三种思考
        二 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认识由抗拒、迎合、嘲讽、拆穿到肯定
    第三节 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性写作
        二 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写作
第五章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
    第一节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
    第二节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
    第三节 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
余论 张爱玲研究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9)自我介入及方式:张爱玲与其作品的世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二 本论题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三 本论题的研究意图
第一章 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阶段及特征
    一 上海时期(1943—1952):作品传播的发端
    二 香港时期(1952—1955):重要的过渡和转折
    三 美国时期(1956—1995):世界传播的开始
第二章 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主要方式
    一 与资深编辑、报人和学者的交往
    二 参与社会宣传活动
    三 亲自参与作品的出版和再版
    四 对重要作品的翻译、改编和改写
    五 对读者阅读兴趣的着意满足
第三章 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原因或动机
    一 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二 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肯定
    三 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彰显
    四 在世界文学视域中的自我肯定
第四章 张爱玲介入其作品传播的意义
    一 在客观上保存了作品
    二 突破了汉语及华人世界的限制,使作品的传播最大化
    三 使作品成为了世界化的研究对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张爱玲研究的经典性和持久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持久的魅力
二、多样性的主题
三、丰富多彩的艺术性
四、对张爱玲研究的角度
五、当下张爱玲研究的状况和研究的潜力

四、张爱玲小说《传奇》中的女性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张爱玲小说的空间书写及其文化价值 ——以《传奇》为核心的考察[D]. 高晟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2]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的畸恋小说研究[D]. 宋佳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论张爱玲与《红楼梦》的关系[D]. 于迎端. 青岛大学, 2019(02)
  • [4]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D]. 董晓平. 吉林大学, 2019(10)
  • [5]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张爱玲热”现象研究[D]. 李丹. 西北大学, 2017(07)
  • [6]“玻璃罩”的内与外 ——张爱玲《传奇》意象系统研究[D]. 刘林林. 阜阳师范学院, 2017(01)
  • [7]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D]. 苏盈盈.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D]. 陈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9]自我介入及方式:张爱玲与其作品的世界传播[D]. 吴亚萍. 厦门大学, 2017(08)
  • [10]张爱玲研究的经典性和持久性[J]. 杨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标签:;  ;  ;  ;  ;  

张爱玲小说《传奇》中的女性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