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脉大枣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20例

甘脉大枣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20例

一、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20例(论文文献综述)

魏仁贤[1](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闻惠[2](2015)在《甘麦大枣合理中汤治疗虚证便秘50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升级,加之饮食不节、缺乏运动,造成中青年习惯性便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西药治疗本病往往治标未治本,且易引起药物性便秘。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笔者运用甘麦大枣合理中汤治疗习惯性便秘中属虚证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1752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6个月。全部患者或排便周期延长,大便不通;或便质干硬,排出艰难;或便质不硬,但排便不畅,有便不尽感。

李晶晶[3](2014)在《《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经方中各脏腑病证常用药物的功效特点及应用机制,同时搜集整理后世验方、临床报道和病案举隅,归纳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通用药的运用规律,以期为临证用药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式,采用归纳总结、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神农本草经》药物记载,将《伤寒杂病论》中65味常用中药分列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通用药,研究诸病证通用药的功效特点,以及在经方中的具体应用机制,并结合后世验方、临床报道及病案举隅探讨古今医家对药物的运用,总结出诸病证通用药在辨病论证施治下的运用规律。结果:27味肺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发散表邪、宣降肺气、化痰逐饮、收敛阴津、补虚扶正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感冒、哮喘、肺胀等病证;21味心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化痰行气、宁心安神、活血化瘀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心悸、胸痹、失眠等病证;23味脾胃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回阳助阳、补气敛阴、燥湿化痰、行气降逆、泻热攻积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胃痛、痞满、泻痢等病证;19味肝胆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行气活血、养血柔肝、散寒温经、清利湿热、化痰软坚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胁痛、黄疸、臌胀等病证;15味肾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补火助阳、滋阴敛阴、宣降肺气、健脾利水、收敛固涩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水肿、小便异常、阳痿等病证。结论:《伤寒论》中常有一药广泛应用于六经不同病证,《金匮要略》中亦可见一药反复在不同脏腑病证中应用,充分体现了仲景病与证相结合,辨病论证,灵活用药的特点。因此病证通用药的实质即在病与证相结合,辨病论证有机统一的辨治体系下,把握药物的功效主治特点,揭示药物的应用规律,了解药物的运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则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仲景药物的作用机制,乃至经方的方剂配伍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

吴晓哲[4](2012)在《甘麦大枣汤临床应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通过检索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2012年以前公开发表在国内中医药期刊上的甘麦大枣汤临床应用医案349例。依照现代医学分科,将其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类,并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统计学原理,从发病规律、病因、病程、症状、舌脉象、用药规律以及在中医和现代医学疾病中的分布概况等方面对该方进行系统的归纳、统计与分析,进而找出其临床应用规律,为该方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在甘麦大枣汤治疗的所有案例中,在发病规律、病因、病程、症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特点和差异。在发病规律上,除妇科疾病外,在内科、儿科和外科中男女均可发病,统计结果显示内科疾病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儿科疾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外科疾病无性别差异。儿科疾病学龄前发病较少,集中在6到12周岁之间。内科与妇科疾病的发病人群则集中在中青年阶段,其中妇科21岁以下发病较少。外科疾病主要为中老年人群。内科、妇科与儿科疾病在春季发病率较高,在冬季的发病较少,而外科疾病则一般在秋冬季易患。内科、妇科与儿科疾病均有情志刺激而发病的情况,且因此病程较长,常超过半年。在诊断指标方面,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均有情志不舒、失眠等症状的发生,外科则以皮肤痉痒、皮疹等皮肤病症状为特点。舌脉象以舌质红或淡,薄白苔,脉弦为主。用药方面,原方三味药用量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变化灵活,内科、妇科和外科常用量范围较大,儿科较之小些。加味药一般以补虚、安神、清热之品为多,其中儿科常加入平肝息风药,而外科则加入祛风湿药。在疾病的分布方面,内科、妇科和儿科均以情志类疾病为主,如郁证、脏躁、惊风之类,而外科则以皮肤疾病为多。

张闳运[5](2010)在《甘麦大枣汤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是由于先天不足、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居处不慎、起居失常、劳逸失度、年老体衰等因素,引起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所致。中医学的”未病”不等同于西医学的亚健康,但是可以应用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亚健康的中医药干预。本论文之内容共分为文献综述、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三个部分。首先,在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其分为两个单元,综述一为甘麦大枣汤临床应用之研究现况,针对甘麦大枣汤的出处与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等临床治疗应用做了详细整理与论述。综述二则是亚健康状态研究现状及进展,从认识亚健康状态,到亚健康状态的鉴别与诊断,与亚健康状态的预防和治疗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甘麦大枣汤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理论探讨,第一个段落我们整理叙述传统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第二个段落则是针对甘麦大枣汤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理论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甘麦大枣汤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希望藉由客观的评估方式,了解亚健康状态者在服用甘麦大枣汤之后对于其健康促进及生活质量提升上是否具有正向的影响?研究内容及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横断性之实验型研究设计,以方便取样,采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法检测分析,个案以随机分派方式分为治疗组(甘麦大枣汤治疗组)与对照组(安慰剂对照组),治疗组接受为期四周、每天服用甘麦大枣汤浓缩科学中药粉末三次,每次5克,对照组接受为期四周、每天服用淀粉安慰剂粉末三次,每次5克。两组个案分别在给予介入措施前、第二周及第四周填写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台湾简明版(WHOQOL-BREF台湾版)进行检测与分析探讨。经由以上研究结果分析显示如下:两组个案在”生理健康范畴”方面,组间及时间变化趋势有交互作用存在,达统计上显着差异(F=5.022,P<0.001)意即治疗组个案因甘麦大枣汤治疗介入后第二周,第四周不同时间的变化趋势,比对照组个案有逐渐增加趋势,表示其生理健康范畴生活质量有提升的趋势。两组个案在“心理范畴”方面,组问及时间变化趋势有交互作用存在,达统计上显着差异(F=7.668,P<0.001)。意即治疗组个案因甘麦大枣汤介入治疗后第二周、第四周不同时间的变化趋势,比对照组个案有逐渐增加趋势,表示其心理范畴生活质量有提升的趋势。两组个案在”社会关系范畴”方面,组间及时间变化趋势有交互作用存在,达统计上显着差异(F=2.899,P<0.001)。意即治疗组个案因甘麦大枣汤介入治疗后第二周、第四周不同时间的变化趋势,比对照组个案有逐渐增加趋势,表示其社会关系范畴生活质量有提升的趋势。两组个案在”环境范畴”方面,组间及时间变化趋势有交互作用存在,达统计上显着差异(F=3.589,P<0.001)。意即治疗组个案因甘麦大枣汤介入治疗后第二周、第四周不同时间的变化趋势,比对照组个案有逐渐增加趋势,表示其环境范畴生活质量有提升的趋势。两组个案在”整体生活质量”方面,组间及时间变化趋势有交互作用存在,达统计上显着差异(F=6.458,P<0.001))。意即治疗组个案因甘麦大枣汤介入治疗后第二周、第四周不同时间的变化趋势,比对照组个案有逐渐增加趋势,表示其整体生活质量有提升的趋势。整体而言,个案因甘麦大枣汤介入治疗四周后,治疗组四大范畴:生理健康、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范畴及整体生活质量之得分,皆明显比前测增加,且趋势显着;而在对照组个案则增减互见,变化量小且趋势并不明显。因此由本研究结果可得知甘麦大枣汤具有增进生理健康、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及整体生活质量的功效,在健康促进及疾病之预防保健上具有正向之意义。

张海鹏[6](2008)在《便秘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指出便秘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指大肠传导失常所致的大便秘结,排便周期过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便秘多因大肠积热、气滞、寒凝、痰湿阻滞、阴阳气血亏虚等多种因素所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工作习惯、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随之发生变化。由于这些变化及相伴随而产生的精神情志的影响,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使得脾胃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便秘作为脾胃系疾病的常见病证,更是广泛地见于发病人群。国外资料显示便秘的发病率在年轻人中为3%,中年人为8%,老年人为20%[1]。北京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病人人群便秘的发病率为6.07%[2]。历代医家在从先秦至今的二千多年时间里,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摸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逐渐阐明并完善了便秘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和辨证施治规律,并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许多方法经过长期反复验证,疗效确切可靠。本文在详尽搜集便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分析,重点分析、总结某一时期不同医家学术观点的异同及其相互之间继承发展的关系,从而勾画出这一时期中医对便秘的总体认识;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医家之间学术观点的异同,理出了历代医家在学术观点上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得出了从先秦至今中医对便秘认识发展的脉络。本文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节和第二节。首先介绍了便秘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以及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从中医角度对便秘病名进行了明确定义;其次列举了历代关于便秘的分类,并分析评述相关分类的实质、内涵、立论点及其优劣长短。第二部分内容为第三节至第九节,是本文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用大量的篇幅,以时间脉络为线,分先秦至西汉、东汉至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国、现代等几个时期,对每一时期的主要医家及论着的观点进行挖掘和剖析,总结提炼出其独到的学术观点。在每一阶段中首先概述这一时期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其次对有代表性的医家及着作进行细致分析,理清不同医家对便秘的独到认识及在学术上的继承发展。其中涉及到了便秘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特点及调护等多个方面。第三部分为第十节。这一部分对与便秘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阐述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点。

孙洪生[7](2006)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提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杨静,张琦[8](2003)在《甘麦大枣汤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近况》文中研究说明

陈靖雯[9](2012)在《李赛美柴胡类方临床运用多媒体数据库建立与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伤寒论》作为中医课程的“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经方长久以来都是中医的闪光点,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具有无穷的魅力,不断掀起研究经方的热潮。柴胡类方作为《伤寒论》的重要方剂,近年来对该方的研究文献数量也相当可观,对该类方进行整理及临床运用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导师李赛美教授在临床上大量运用柴胡类方加减,根据病机灵活化裁,发挥经方特色,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均获良效。建立门诊病案多媒体数据库,以此作为导师使用柴胡类方经验的整理工具,从而整理导师学术思想,具有一定价值。本数据库以患者个人信息、基本病证(包含视频内容)、诊断信息、使用方剂、方药等为检索要点,一方面将门诊病人情况作为电子档案而便于管理和查询,更重要的是,以此达到分析诊断病证与使用方药的规律,从客观角度整理导师学术思想。成果:(1)选择C#程序语言,它是一种精确、简单、类型安全、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ACCESS作为数据库管理软件,建立多媒体数据库;可以把需要记录的内容完整的保存下来,在以后查询相关数据的时候大大提高了效率。(2)通过整理导师临床使用柴胡类方经验分析发现,使用柴胡类方一是针对脏腑气机不和;二是针对外感荣卫不和、血弱气尽之病机。外感类:病邪兼夹较多,重心以实为主,但多有素体受邪的背景;内伤杂病类:以肝胆不和为主,邪气兼夹较少,多见于肝胆气郁较甚,而脾胃偏虚,复因外感风寒湿引发,而致气滞不畅,木郁侮土,气郁生热,血因气滞,致使病发杂状。结论: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临床病案,使文字上晦涩的条文成为鲜活的医案,也使学生增加临床的感性认识,大大提高学习兴趣。通过门诊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引入导师在临床上使用柴胡类方的临床病案,成为案例式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为理论与临床架起一座桥梁,改善理论与临床脱离状况,从而增加学生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能。通过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为理论与临床统整出更有系统性的医学研究,提升学生对此有更完善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黄濬承[10](2012)在《小建中汤方证与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认为小建中汤是经方中建中法的代表方剂,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主要被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各类病症的治疗。由小建中汤演化出的黄芪建中汤和当归建中汤更是广为流传,这三个建中汤被历代医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研究目的:通过对小建中汤的古今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特点、治疗疾病的种类、组方依据、药物组分等,试图发现其临床应用规律和作用起效物质基础,以期待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佐证。研究内容:临床方面综述了其临床应用的疾病种类和加减应用情况,综述了其在消化系统疾患、呼吸系统疾患、妇科、儿科病、老年病及血液系统疾患等的应用及与其他疗法结合的加减应用情况。机制研究方面综述了小建中汤治疗各个系统相关疾患的作用机制和环节,通过相关研究,揭示其起效的环节和靶点。药物组分方面,对于采用各种药理学手段进行的化学组分研究进行总结,揭示其起效的物质基础和药物化学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借用统计学方法,对于临床治疗疾患种类和治疗药物使用频次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果:1.小建中汤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临床病例观察和治疗脾胃疾病等相关机制研究,也有部分文献关于组分研究的,但是相对于目前的临床报道,这部分内容相对较少。2.小建中汤除了主要应用于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同时还可以治疗血液系统系统疾患、妇科、儿科和老年病的相关疾患,对于肿瘤、外伤等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临床应用范围已经大大拓宽,不仅仅局限于腹痛的治疗。3.通过分析发现,现在临床应用小建中汤治疗疾患,除了单纯应用外,大多都结合其他方药进行加减应用,而且也不局限于单纯方药加减,还结合了针灸、按摩等其他疗法多种应用。4.小建中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调节免疫、针对消化道粘膜影响的机制的探讨,研究结果提示其调节免疫、修复消化道粘膜的作用与其促进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修复胃肠道粘膜、促进胃肠排空的功能有关。5.从药物的使用频次统计结果来看,小建中汤组方中有五味药物均居于前列,其他加减药物则以健脾、益气、养阴、活血等为主。结论:1.通过古代现今文献的整理,我们发现,目前对小建中汤的运用:一是严格遵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论述的证候要点进行运用;二是根据建中法的原则和思路,通过加减化裁灵活运用进而扩大其应用范围。2.组方规律:小建中汤的立法旨在调和气血,建顾中气,通过平衡阴阳达到中焦气机调达的作用,进而恢复脾胃功能,生化气血,滋养四旁,通过脾胃功能的恢复达到调和脏腑气机,平衡脏腑阴阳的作用。这种补益而不滋腻、调中以运四旁的制方思路和治疗思路,为后世补土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治疗开创了新的思路。3.从使用频次及临床加减应用情况上可以发现,小建中汤的组方、配伍药物相对稳定,历代应用均是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或者与其它治疗方案联合应用是小建中汤临床应用的基本思路,也是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4.现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小建中汤可促进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缓解实验小鼠为黏膜炎症,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促进模型小鼠胃排空,推进其小肠运动,促进其肠壁结构恢复;延缓胃衰老等作用。5.适合小建中汤应用的常见症状为:乏力、胃痛(腹痛)、纳差、便溏(腹泻)、畏寒肢冷、头晕、自汗、发热、心悸、咳嗽。以舌淡、苔薄白和虚弱性脉象为主要表现。而其主治范畴以虚劳和脾胃系统疾病为主。虽然历经千年,但其应用范围仍然跳不出仲景应用的范围:外感、腹痛、虚劳和黄疸。

二、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6.1 方法宜忌
        6.2 药物运用
        6.3 病症治验
        6.4 关于调摄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2.1 频数分析
        2.2 聚类分析
        2.3 关联规则
        2.4 贝叶斯网络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4.脾胃病经验举隅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1.资料来源
    2.资料筛选
    3.诊断标准
    4.纳入标准
    5.排除标准
    6.疗效评价标准
    7.研究方法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7.3 数据录入
        7.4 数据清洗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8.研究结果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8.3 主症频数分析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8.7 患者证型分布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8.9 药物频数分析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9.讨论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结语
    1.伤寒学术思想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3.脾胃病辨治经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致谢

(2)甘麦大枣合理中汤治疗虚证便秘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3.2 治疗结果:
4 典型病案
5 讨论

(3)《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肺系病证通用药
    1.1 肺系病证概要
    1.2 肺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1.2.1 麻黄
        1.2.2 桂枝
        1.2.3 细辛
        1.2.4 生姜
        1.2.5 柴胡
        1.2.6 葛根
        1.2.7 升麻
        1.2.8 石膏
        1.2.9 黄芩
        1.2.10 白芍
        1.2.11 杏仁
        1.2.12 厚朴
        1.2.13 半夏
        1.2.14 贝母
        1.2.15 桔梗
        1.2.16 紫菀
        1.2.17 款冬花
        1.2.18 葶苈子
        1.2.19 甘遂
        1.2.20 大戟
        1.2.21 芫花
        1.2.22 巴豆
        1.2.23 干姜
        1.2.24 五味子
        1.2.25 人参
        1.2.26 麦冬
        1.2.27 甘草
2 心系病证通用药
    2.1 心系病证概要
    2.2 心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2.2.1 甘草
        2.2.2 人参
        2.2.3 附子
        2.2.4 桂枝
        2.2.5 薤白
        2.2.6 生姜
        2.2.7 枳实
        2.2.8 厚朴
        2.2.9 生地黄
        2.2.10 阿胶
        2.2.11 百合
        2.2.12 酸枣仁
        2.2.13 栀子
        2.2.14 淡豆豉
        2.2.15 黄连
        2.2.16 半夏
        2.2.17 瓜蒌
        2.2.18 龙骨
        2.2.19 牡蛎
        2.2.20 茯苓
        2.2.21 桃仁
3 脾胃病证通用药
    3.1 脾胃病证概要
    3.2 脾胃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3.2.1 甘草
        3.2.2 白术
        3.2.3 人参
        3.2.4 白芍
        3.2.5 附子
        3.2.6 干姜
        3.2.7 葛根
        3.2.8 白头翁
        3.2.9 诃子
        3.2.10 生姜
        3.2.11 吴茱萸
        3.2.12 竹茹
        3.2.13 旋覆花
        3.2.14 代赭石
        3.2.15 半夏
        3.2.16 茯苓
        3.2.17 火麻仁
        3.2.18 大黄
        3.2.19 黄芩
        3.2.20 黄连
        3.2.21 黄柏
        3.2.22 枳实
        3.2.23 厚朴
4 肝胆病证通用药
    4.1 肝胆病证概要
    4.2 肝胆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4.2.1 柴胡
        4.2.2 半夏
        4.2.3 枳实
        4.2.4 旋覆花
        4.2.5 黄柏
        4.2.6 栀子
        4.2.7 大黄
        4.2.8 茵陈
        4.2.9 桃仁
        4.2.10 当归
        4.2.11 乌头
        4.2.12 附子
        4.2.13 吴茱萸
        4.2.14 白芍
        4.2.15 鳖甲
        4.2.16 牡蛎
        4.2.17 虻虫
        4.2.18 水蛭
        4.2.19 土鳖虫
5 肾系病证通用药
    5.1 肾系病证概要
    5.2 肾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5.2.1 桂枝
        5.2.2 白芍
        5.2.3 龙骨
        5.2.4 牡蛎
        5.2.5 麻黄
        5.2.6 杏仁
        5.2.7 防己
        5.2.8 茯苓
        5.2.9 猪苓
        5.2.10 黄芪
        5.2.11 白术
        5.2.12 附子
        5.2.13 熟地黄
        5.2.14 山药
        5.2.15 山茱萸
6 讨论
    6.1 肺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6.2 心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6.3 脾胃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6.4 肝胆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6.5 肾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学习和工作情况
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4)甘麦大枣汤临床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 选取材料
2 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甘麦大枣汤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理论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甘麦大枣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1 内科疾病
        1.1 脏躁
        1.2 癔病
        1.3 癫痫
        1.4 脑卒中后抑郁症
        1.5 失眠
        1.6 便秘
        1.7 肠易激综合征
        1.8 心血管神经症
        1.9 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
        1.10 顽固性老年皮肤瘙痒症
        2 妇科疾病
        2.1 更年期综合症
        3 儿科疾病
        3.1 小儿神经性尿频
        3.2 小儿多动症
        3.3 小儿夜行症
        3.4 儿童恐怖症
        3.5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4 亚健康状态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亚健康状态研究现状及进展
        1 认识亚健康状态
        2 亚健康状态的成因与鉴别诊断
        2.1 健康的定义
        2.2 亚健康的成因
        2.3 亚健康的鉴别诊断
        3 亚健康状态的预防
        4 亚健康状态的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甘麦大枣汤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证论治理论
        1.2 中医预防亚健康的机制
        1.3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理与治疗
    2 甘麦大枣汤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理论探讨
第三部分 甘麦大枣汤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一般数据
        2.3 亚健康状态者的选择标准
        2.4 病例纳入标准
        2.5 病例排除标准
        2.6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药物来源
        3.2 治疗方法
        3.3 问卷量表评分方式
        3.4 统计学方法
    4 临床资料分析
        4.1 一般临床数据
        4.2 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状况分析
    5 研究结果
    6 安全性分析
    7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中国人健康量表(Chinese Health Questionaire,CHQ-12)
    附录二:台湾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使用授权书
    附录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
    附录四:WHOQOL-BREF的范畴及层面架构
    附录五:WHOQOL-BREF问卷的题目内容、所属的范畴/层面、量尺类型、题目正反向性质
致谢
个人简历

(6)便秘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便秘病证的定义、范围及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 定义
    1.2 便秘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2.1 先秦至西汉时期
        1.2.2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1.2.3 隋唐时期
        1.2.4 宋金元时期
        1.2.5 明清时期
        1.2.6 民国至今
    1.3 便秘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1.3.1 闭、閟、秘
        1.3.2 结
2. 便秘病证分类的研究
    2.1 历代分类
    2.2 历代分类评析
3. 先秦至西汉时期对便秘病证的认识
    3.1 先秦至西汉时期对便秘病证认识概述
        3.1.1 病因病机
        3.1.2 治则治法
    3.2 先秦至西汉时期主要文献对便秘病证的论述
        3.2.1 马王堆医书有关便秘的记述
        3.2.2 《黄帝内经》
        3.2.2.1 病因病机
        3.2.2.2 治则
        3.2.2.3 治法以针为主,亦见针药并用
        3.2.3 《难经》
4.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对便秘病证的认识
    4.1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对便秘病证认识概述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则治法
    4.2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主要文献对便秘病证的论述
        4.2.1 《神农本草经》
        4.2.2 张机《伤寒杂病论》
        4.2.2.1 “硬”字含义辨
        4.2.2.1.1 推断燥屎未成
        4.2.2.1.2 诊断燥屎已成
        4.2.2.1.3 寓示大便成形
        4.2.2.2 胃肠涩滞
        4.2.2.3 脾约便秘
        4.2.2.4 结胸便秘
        4.2.2.5 枢机气结
        4.2.2.6 热瘀互结
        4.2.3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4.2.4 王叔和《脉经》
        4.2.4.1 论病机独重脾胃
        4.2.4.2 论病机重脉象
        4.2.5 陈延之《小品方》
        4.2.6 华佗《中藏经》
5. 隋唐时期对便秘病证的认识
    5.1 隋唐时期对便秘病证认识概述
        5.1.1 病名
        5.1.2 病因病机
        5.1.3 治则方药
    5.2 隋唐时期主要文献对便秘病证的论述
        5.2.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5.2.1.1 首设专候,名称“秘”、“涩”
        5.2.1.2 从津液不足及肠胃之实与冷热气相结立论
        5.2.1.3 他病所致便秘
        5.2.1.4 独具特色,详载养生方导引法
        5.2.2 孙思邈及其着作
        5.2.2.1 明确提出宿食可致便秘
        5.2.2.2 禀“滑腻”之旨,创温性润下之剂
        5.2.2.3 论攻下,兼用清、温、养
        5.2.3 王焘《外台秘要》
        5.2.3.1 论承前人,法用清润
        5.2.3.2 外用药上升,较前丰富
        5.2.3.3 论气秘及风秘
6. 宋金元时期对便秘病证的认识
    6.1 宋金元时期对便秘病证认识概述
        6.1.1 病因病机的发展
        6.1.2 治法方药
    6.2 宋金元时期主要文献对便秘病证的论述
        6.2.1 《太平圣惠方》
        6.2.1.1 论从前人,分虚劳、风热
        6.2.1.2 立法用药,以动为先
        6.2.2 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2.3 朱肱《类证活人书》
        6.2.3.1 使用“大便秘”一词
        6.2.3.2 总结便秘之临床表现
        6.2.4 《圣济总录》
        6.2.4.1 详论病机,粗成体系
        6.2.4.2 风、热、冷、虚等分类肇始
        6.2.4.3 论虚劳便秘,承前人而有发展
        6.2.4.4 探风秘之由,从三焦立论
        6.2.5 张锐《鸡峰普济方》
        6.2.5.1 论便秘,承《病源》之旨,启后世医家
        6.2.5.2 从肺释风秘,后世多宗之
        6.2.5.3 有气秘之实,但无其名
        6.2.5.4 论热秘,治分虚实
        6.2.6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2.6.1 论病因,首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途
        6.2.7 刘完素及其着作
        6.2.7.1 提出虚实分类
        6.2.7.2 从风热燥论治
        6.2.8 张杲《医说》
        6.2.8.1 首倡年高之人便秘不可妄用大黄
        6.2.9 张从正《儒门事亲》
        6.2.9.1 论病因,燥、热分途
        6.2.9.2 究热源,倡热治之误
        6.2.9.3 治燥结,甚重饮食调养
        6.2.10 李东垣及其着作
        6.2.10.1 论病机,阴火伏血,津亏血燥
        6.2.10.2 演治法,润燥和血,益气苦泄
        6.2.10.2.1 润燥和血
        6.2.10.2.2 益气苦泄
        6.2.11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6.2.11.1 分五秘:风、气、湿、寒、热
        6.2.11.2 从津液不润立论
        6.2.11.3 老年便秘,论治独详
        6.2.12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
        6.2.12.1 提出流行肺气为治诸秘之枢纽
        6.2.13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6.2.13.1 论治便秘,分类详述
        6.2.13.2 设通治方
        6.2.14 朱丹溪学及其着作
        6.2.14.1 论便秘,首倡肺气不降之说
        6.2.14.2 论脾约,有润燥,开结之分
7. 明代对便秘病证的认识
    7.1 明代对便秘病证认识概述
        7.1.1 对前人的总结发挥
        7.1.2 病因病机总结趋于全面系统
        7.1.3 治法方药渐趋成熟
    7.2 明代主要文献对便秘病证的论述
        7.2.1 徐用诚《玉机微义》
        7.2.1.1 承前人之论,师古而不泥古
        7.2.2 戴思恭《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7.2.2.1 论五秘之由及治法,后世多从之
        7.2.3 虞抟《医学正传》
        7.2.3.1 临证寓巧思,妙用蜡包丸
        7.2.4 李梴《医学入门》
        7.2.4.1 明确提出“三四日不便”者为便秘
        7.2.4.2 指出燥、结有别
        7.2.4.3 论病因,颇有独创
        7.2.5 龚廷贤及其着作
        7.2.5.1 从气机立论,治用东垣之方
        7.2.5.2 对外治法的发展
        7.2.6 赵献可《医贯》
        7.2.6.1 首析血虚、阴虚有别
        7.2.7 孙志宏《简明医彀》
        7.2.7.1 以肠道失润立论,设通治方
        7.2.7.2 论燥承前人,治方系己出
        7.2.8 孙文胤《丹台玉案》
        7.2.8.1 使用“便秘”一词
        7.2.8.2 指出中风便秘系内气之虚
        7.2.8.3 指出秘、结不同,治有气、血之分
        7.2.8.4 调气、润血、祛风治风秘
        7.2.9 张介宾《景岳全书》
        7.2.9.1 指出大便不干硬,但解而不畅者,亦为便秘
        7.2.9.2 以有无邪气分阴结、阳结两类
        7.2.9.3 论病机,独重肾
        7.2.9.4 论治法方药,多有经验之谈
        7.2.10 秦景明《症因脉治》
        7.2.10.1 论秘结,首分外感、内伤
        7.2.10.2 论气秘与前人不同
8. 清代至民国对便秘病证的认识
    8.1 清代至民国对便秘病证认识概述
        8.1.1 病因病机
        8.1.2 治法方药
    8.2 清代至民国主要文献对便秘病证的论述
        8.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8.2.1.1 从肾中阴阳立论
        8.2.1.2 从火立论
        8.2.1.3 从气虚立论
        8.2.1.4 从瘀血立论
        8.2.2 李用粹《证治汇补》
        8.2.2.1 提出燥属肾、结属脾
        8.2.2.2 论病因独重血虚
        8.2.3 张璐《张氏医通》
        8.2.3.1 倡痰秘之说
        8.2.3.2 论风秘,开血虚之先
        8.2.4 顾松园《顾松园医镜》
        8.2.4.1 分实热、津亏、气滞、风燥、冷秘诸证
        8.2.4.2 制方用药,别具特色
        8.2.5 吴谦《医宗金鉴》
        8.2.5.1 首倡握药,简便易行
        8.2.6 叶天士及其医案
        8.2.6.1 便闭不通,先开上焦
        8.2.6.2 燥分内外,其治亦异
        8.2.6.3 肝肠之热、善用芦荟
        8.2.6.4 肝胃气郁,法取丹溪
        8.2.6.5 脾胃有别,治亦有差
        8.2.6.6 瘀血致秘,辛润通络
        8.2.6.7 肾有阴阳之分,法有温凉之别
        8.2.7 何梦瑶《医碥》
        8.2.7.1 分虚实论诸秘
        8.2.8 王清任《医林改错》
        8.2.8.1 气虚不推中风秘,非关风火抟结因
        8.2.9 林佩琴《类证治裁》
        8.2.9.1 论病因、析病机,发皇古义,择善而从
        8.2.9.2 酌用古方,推陈出新
        8.2.10 王孟英着作
        8.2.10.1 调上通下开幽闭
        8.2.10.2 升清降浊愈便秘
        8.2.10.3 肃肺降逆调肝气
        8.2.11 唐宗海《血证论》
        8.2.11.1 详论血证便秘
        8.2.11.2 详论肺病致秘
        8.2.12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8.2.12.1 辛开散结治燥结,咸寒苦降酸收行
        8.2.12.2 活用白虎,以清代下
        8.2.12.3 常用赭石,效因镇坠
9. 现代对便秘病证的认识
    9.1 对便秘的系统规范
        9.1.1 便秘的病因病机
        9.1.1.1 饮食不节
        9.1.1.2 情志失调
        9.1.1.3 年老体虚
        9.1.1.4 感受外邪
        9.1.2 便秘的辨证论治
        9.1.2.1 辨证要点
        9.1.2.2 分型论治
    9.2 对病因病机与辨证治疗的研究和探讨
        9.2.1 从脏腑论治
        9.2.1.1 从肝论治
        9.2.1.2 从脾论治
        9.2.1.3 从肺论治
        9.2.2 从郁论治
        9.2.3 老年便秘,从瘀论治
        9.2.4 从调津论治
        9.2.5 从气虚论治孕期便秘
    9.3 便秘的治法研究
    9.4 便秘的药物治疗
        9.4.1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研究
        9.4.1.1 郁金
        9.4.1.2 望江南
        9.4.1.3 莱菔子
        9.4.1.4 威灵仙
        9.4.1.5 决明子
        9.4.1.6 车前子
        9.4.1.7 昆布
        9.4.1.8 牛蒡子
        9.4.1.9 五味子
        9.4.1.10 三七
        9.4.1.11 桂枝
        9.4.1.12 番泻叶
        9.4.1.13 附子
        9.4.1.14 紫草
        9.4.1.15 女贞子
        9.4.1.16 蒲公英
        9.4.2 古方新用
        9.4.2.1 缩泉丸
        9.4.2.2 补中益气汤
        9.4.2.3 芍药甘草汤
        9.4.2.4 桂枝汤
        9.4.2.5 小柴胡汤
        9.4.2.6 三仁汤
        9.4.2.7 甘麦大枣汤
        9.4.2.8 清燥救肺汤
        9.4.2.9 阳和汤
        9.4.2.10 甘草泻心汤
        9.4.2.11 四神丸
        9.4.2.12 瓜蒌薤白白酒汤
        9.4.2.13 升降散
        9.4.2.14 左金丸
        9.4.2.15 炙甘草汤
        9.4.3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便秘的特点与经验
        9.4.3.1 祝味菊
        9.4.3.2 章次公
        9.4.3.3 姜子维
        9.4.3.4 张泽生
        9.4.3.5 李国栋
        9.4.3.6 董建华
        9.4.3.7 孟澍江
        9.4.3.8 李乾构
        9.4.3.9 蔡淦
        9.4.3.10 蔡昌绵
        9.4.3.11 俞长荣
        9.4.3.12 施汉章
        9.4.3.13 祝德军
        9.4.3.14 田玉美
        9.4.3.15 梁乃津
        9.4.3.16 张鹳一
        9.4.3.17 孙喜才
        9.4.4 自拟方药治疗便秘
        9.4.4.1 通治方
        9.4.4.2 随症(证)加减方
        9.4.4.3 证型用方
    9.5 便秘的其他疗法
        9.5.1 便秘的针灸治疗
        9.5.1.1 对选穴、配穴规律的研究
        9.5.1.2 腧穴研究
        9.5.1.3 刺法研究
        9.5.1.4 对比研究
        9.5.1.5 艾灸治疗
        9.5.2 耳穴贴压与耳针疗法
        9.5.3 中药外用敷贴
        9.5.4 穴位埋线
        9.5.5 按摩推拿
        9.5.6 气功治疗
10. 便秘病证相关问题的讨论
    10.1 关于脾约的思考
    10.2 关于白术通便的思考
        10.2.1 白术通便是否始于汉代?
        10.2.2 白术通便之机理为何?
    10.3 关于心病致便秘的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总论
    1 不寐病名源流概述
        1.1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1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医学文献
        1.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1.1.1.2 《黄帝内经》
        1.1.1.3 《难经》
        1.1.1.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1.1.2 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文献
        1.1.3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1.1.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
        1.2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1.2.1 目不瞑
        1.2.2 不得眠和失眠
        1.2.3 不得睡
        1.2.4 不得卧
        1.2.5 不寐
    2 不寐病证的病因病机源流概述
        2.1 《黄帝内经》阳不入阴理论的确立
        2.2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的发挥
        2.3 宋元时期脏腑重心的变化
        2.3.1 对肝脾肾的重视
        2.3.2 受杂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影响
        2.3.3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2.4 明清以来病因病机认识的多元化
        2.4.1 对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2.4.1.1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2.4.1.2 对脏腑神志病机的发挥
        2.4.1.3 对痰、瘀等病因病机的认识
        2.4.1.4 对体质因素的认识与发挥
        2.4.2 睡眠为脑所主病因病机理论的出现
        2.4.3 现代认识的综合融化
    3 不寐病证的辨证源流概述
        3.1 辨证分型体系的发展
        3.1.1 《诸病源候论》标志着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
        3.1.2 《儒门事亲》成为不寐独立病证体系的肇始
        3.1.3 明代以后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3.2 辨证规律的认识
        3.2.1 病证特点的认识
        3.2.2 辨证方法的认识
    4 不寐病证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4.1 治法的发展
        4.2 治方与用药的发展
        4.2.1 晋唐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2 宋元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3 明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4.2.4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5 不寐病证的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源流概述
        5.1 针灸疗法
        5.2 心理、精神疗法
        5.3 饮食疗法
        5.4 外治疗法
        5.5 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
    6 不寐病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6.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义
        6.1.1 胃不和之“不得卧”辨义
        6.1.1.1 关于文字字义之证
        6.1.1.2 关于语源医理之证
        6.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辨析
        6.1.2.1 历代医家发挥
        6.1.2.2 《内经》本义考
        6.1.2.3 今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阐扬
        6.2 关于胆型不寐
        6.2.1 不寐证型的变化与胆型不寐的记载
        6.2.2 关于胆型不寐病机的认识
        6.2.2.1 胆病不寐病机的演化
        6.2.2.2 对胆病不寐病机内容的阐释
        6.3 血瘀型不寐源起与发展
        6.4 关于营卫阴阳、心神、魂魄、脑髓理论的思考
        6.4.1 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6.4.1.1 营卫睡眠学说
        6.4.1.2 阴阳睡眠学说
        6.4.1.3 心神睡眠学说
        6.4.1.4 魂魄睡眠学说
        6.4.1.5 脑髓睡眠学说
        6.4.2 关于几种理论的思考
        6.5 宗营卫睡眠理论,不寐当重阳明、少阴
各论
    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1.1 不寐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
        1.1.1 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1.1.2 早期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记载
        1.1.3 睡眠理论的基本构建
        1.1.3.1 睡眠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1.1.3.2 睡眠受到营卫之气的控制和阴阳蹻脉的调节
        1.1.4 阳不入阴与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理论
        1.1.4.1 《内经》首创阳不入阴的病机理论
        1.1.4.2 张仲景论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
        1.1.5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1.6 致不眠药物的发现
        1.1.7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1.1.7.1 调和阴阳的治则与半夏汤的创制
        1.1.7.2 治疗药物的记载
        1.1.7.3 初步形成的治疗理念
        1.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1.2.1 梦由神示,卜知吉凶—甲骨文关于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记载
        1.2.2 忧思难成眠—早期的非医学文献关于不寐病证的记载
        1.2.2.1 《诗经》
        1.2.2.2 《楚辞》
        1.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1.3.3.1 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1.2.3.2 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1.2.4 《黄帝内经》
        1.2.4.1 关于睡眠的认识
        1.2.4.2 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认识
        1.2.5 《难经》
        1.2.6 《伤寒论》
        1.2.6.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6.2 关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
        1.2.6.3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2.6.4 病名称谓趋于规范
        1.2.6.5 对于治疗学的贡献
        1.2.7 《金匮要略》
        1.2.7.1 关于不寐的发病
        1.2.7.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7.3 不寐病证的治法治方
    2 晋唐五代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2.1 不寐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的日益丰富
        2.1.1 脏腑辨证理论对于不寐证认识的影响
        2.1.1.1 重脏腑藏神功能
        2.1.1.2 以心胆为辨治中心
        2.1.1.3 胆冷说的形成
        2.1.1.4 风病日益受到重视
        2.1.2 药物与治方的丰富
        2.1.2.1 治诸病通用药的记载
        2.1.2.2 安神补气祛风方药的应用
        2.1.2.3 大量医方的出现
        2.1.2.4 药后食忌备受医家重视
        2.1.3 睡眠养生法的进一步完善
        2.2 晋唐五代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2.2.1 《脉经》
        2.2.1.1 寸口脉的脏腑病位诊断
        2.2.1.2 寸口脉的阴阳定位诊断
        2.2.2 《针灸甲乙经》
        2.2.2.1 阐发睡眠机理,强调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
        2.2.2.2 邪入六腑,身热不得眠
        2.2.2.3 进一步丰富了针灸治疗方法
        2.2.3 《小品方》
        2.2.4 《集验方》
        2.2.3.1 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2.2.3.2 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2.2.3.3 重服药食忌
        2.2.5 《华氏中藏经》
        2.2.5.1 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2.2.5.2 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2.2.5.3 “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2.2.6 《诸病源候论》
        2.2.6.1 详列不眠四候
        2.2.6.2 悉解致病之源
        2.2.6.3 寒食散发致不眠
        2.2.6.4 重视睡眠养生
        2.2.7 《千金方》
        2.2.7.1 重脏腑辨证,善使安魂镇魄之药
        2.2.7.2 倡风病学说,习用补气祛风之品
        2.2.7.3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2.2.7.4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养生之法
        2.2.8 《外台秘要》
        2.2.8.1 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2.2.8.2 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2.2.8.3 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2.2.8.4 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3 宋辽金元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3.1 不寐病证理论的发展与治方的极大丰富
        3.1.1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3.1.1.1 证候鉴别与病因病机的分析
        3.1.1.2 从以心胆为中心转而重视肝脾肾
        3.1.1.3 “阳气怫郁”、“九气致病”、“阴火上干”等病机理论的出现
        3.1.3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空前丰富与发展
        3.1.3.1 日益丰富的治疗理念
        3.1.3.2 以情相胜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3.1.3.3 食治方与择时服药法
        3.1.3.4 治疗方药的空前丰富
        3.1.4 道家与睡功
        3.2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3.2.1 《太平圣惠方》
        3.2.1.1 重从风论治,主张以质重滋腻之药石为治
        3.2.1.2 滋润治劳渴,善用滋阴清热之药
        3.2.1.3 阐发胆虚不眠病机,倡心胆同治
        3.2.1.4 重食治,首载不寐食治方
        3.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2.2.1 虚、风、痰、热及与心相关为其主要病机特点
        3.2.2.2 香药的广泛应用
        3.2.3 《圣济总录》
        3.2.3.1 对病因病机理论的阐发
        3.2.3.2 以治神为先的治疗理念
        3.2.4 《普济本事方》
        3.2.4.1 魂魄并重,求治肝肺
        3.2.4.2 择时服药,自出机杼
        3.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2.6 《针灸资生经》
        3.2.7 刘完素及其着作
        3.2.7.1 阐论火热致病的特点
        3.2.7.2 阳气怫郁理论的运用
        3.2.8 张子和与《儒门事亲》
        3.2.8.1 列不寐证,开体例之先
        3.2.8.2 汗、吐、下三法之用
        3.2.8.3 九气致病,以情相胜
        3.2.9 李东垣及其着作
        3.2.9.1 脾胃内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3.2.9.2 脾胃气虚、阴火上干的病机认识
        3.2.9.3 调理脾胃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3.2.9.4 善用风药的用药特色
        3.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3.2.10.1 “心虚不得卧”与“胃虚不得眠”
        3.2.10.2 杂病论治法对不寐证治疗的影响
    4 明代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4.1 不寐病证认识的多元化
        4.1.1 不寐病名应用渐趋广泛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
        4.1.2.1 阳衰病机的提出
        4.1.2.2 五脏皆致不眠的认识
        4.1.2.3 胆涎与胆火病机的认识
        4.1.2.4 病机重点认识的多元化
        4.1.3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4.1.4 治疗方法与思路的多元化
        4.1.4.1 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与养血安神
        4.1.4.2 清心火为第一义
        4.1.4.3 实则祛邪,虚则养血安神
        4.1.4.4 外治法与食疗法的应用
        4.1.4.5 用方模式与主治方的创见
        4.1.4.6 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进步对治疗思路的拓展
        4.1.5 治疗用药知识的极大丰富
        4.1.5.1 治不眠通用药的增多
        4.1.5.2 关于用药宜忌的认识
        4.1.5.3 对季节与脏腑病证相关用药的记载
        4.1.6 气功与养生着作对不寐证防治的贡献
        4.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4.2.1 戴思恭及其着作
        4.2.1.1 郁主中焦,治痰以顺气为先
        4.2.1.2 不寐分证,首载阳衰与胆涎
        4.2.2 《普济方》
        4.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
        4.2.3.1 多从心胆论治的学术主张
        4.2.3.2 提倡侧卧蜷曲的睡法实践
        4.2.4 吴球与《活人心统》
        4.2.4.1 病机论证,重乎气、血、痰
        4.2.4.2 活套之方,妙在加减变化
        4.2.5 江瓘与《名医类案》
        4.2.6 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
        4.2.6.1 病机以思虑痰火为主
        4.2.6.2 脉候之辨
        4.2.6.3 治分标本虚实,重在心脾两脏
        4.2.7 解桢与《医学便览》
        4.2.7.1 五脏皆致不眠而心为所主的病机理论
        4.2.7.2 脏腑气血四时模式的辨证用药
        4.2.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4.2.8.1 对不眠及相关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4.2.8.2 丰富了不眠通用药
        4.2.8.3 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4.2.8.4 “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价值
        4.2.9 缪希雍及其着作
        4.2.9.1 论用药宜忌,补前人之不逮
        4.2.9.2 弘治疗之法,以清心火为第一义
        4.2.10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4.2.10.1 承袭阴虚血亏、阳盛痰火之论
        4.2.10.2 创养阴血、降痰火、安心神之主方
        4.2.11 汪绮石与《理虚元鉴》
        4.2.11.1 虚损证治理论对不寐虚证的临证意义
        4.2.11.2 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
        4.2.12 张介宾及其着作
        4.2.12.1 心神不安,为不寐证总病机
        4.2.12.2 虚实分证,详解不寐证致病之因
        4.2.12.3 无邪有邪,治法用药各有法度
        4.2.12.4 阴阳命门,启发后世不寐证辨治
        4.2.13 李中梓及其着作
        4.2.13.1 考究前哲,分不寐为五型
        4.2.13.2 伤寒不眠,皆属热证
        4.2.14 秦昌遇与《症因脉治》
        4.2.14.1 以火热为病机中心的认识和胆火的提出
        4.2.14.2 精详系统的辨证分型
    5 清代及民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5.1 不寐病证认识日趋完善
        5.1.1 对病名的考辨
        5.1.1.1 病名的使用趋于规范
        5.1.1.2 名义考辨
        5.1.2 关于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
        5.1.2.1 以阴阳水火升降统括所有病机
        5.1.2.2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5.1.2.3 对心肾不交理论阐发
        5.1.2.4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1.2.5 以肝肾为病机中心的认识
        5.1.2.6 对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的论说
        5.1.2.7 对阳虚病机的发挥
        5.1.2.8 对胆病病机的阐释
        5.1.3 新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出现
        5.1.3.1 关于脑与不寐发生的关系
        5.1.3.2 以目为病机重点的认识
        5.1.3.3 虚损留瘀病机说的出现
        5.1.3.4 对体质因素的揭示
        5.1.4 关于辨证方法的认识
        5.1.4.1 动静辨证论
        5.1.4.2 对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的辨析
        5.1.4.3 脏腑病位的辨证方法
        5.1.4.4 系统的辨证分型
        5.1.5 对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寐的区分
        5.1.6 防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5.1.6.1 对情志调摄的重视
        5.1.6.2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5.1.6.3 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疗经验
        5.1.6.4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法的提出
        5.1.6.5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主张
        5.1.6.6 认知与心理行为等全面丰富的防治经验
        5.2 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5.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5.2.1.1 对心肾不交理论的全面发挥
        5.2.1.2 心肾不交用药的创见
        5.2.1.3 心肾不交仍需析因而论
        5.2.1.4 辨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之异
        5.2.1.5 胆病不寐说新诠
        5.2.1.6 老人不寐宜补肾
        5.2.2 沈时誉与《医衡》
        5.2.3 王宏翰与《医学原始》
        5.2.3.1 寤寐含义新诠—知觉说
        5.2.3.2 寤寐知觉皆由脑所主的生理病理观
        5.2.4 张璐与《张氏医通》
        5.2.4.1 劳心思虑、喜怒惊恐的病因论
        5.2.4.2 胆寒肝热、魂不归肝的病机说
        5.2.5 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
        5.2.5.1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2.5.2 心肾神交、神寐归肾的病机论
        5.2.5.3 对一过性不寐的认识
        5.2.5.4 情志调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治疗观
        5.2.6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5.2.7 吴澄与《不居集》
        5.2.7.1 首论左右不得眠
        5.2.7.2 倡虚损积痰留瘀说,创补虚活血治法
        5.2.7.3 分述十二型不寐之病机治疗
        5.2.8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5.2.9 汪文绮与《杂症会心录》
        5.2.9.1 对阳不入阴理论的深刻发挥
        5.2.9.2 对阳虚不寐病机的论述
        5.2.9.3 倡纯甘补虚、灵物安神之治
        5.2.9.4 梦悟医验,不寐证的调治要诀
        5.2.10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5.2.10.1 创不寐操纵二法
        5.2.10.2 夜坐与行千步之法
        5.2.10.3 对四季睡眠养生的不同主张
        5.2.10.4 丰富全面的睡眠卫生认识
        5.2.11 沈金鳌与《杂病源流犀烛》
        5.2.11.1 阴虚火旺、肺肾失和的病机新说
        5.2.11.2 五脏病位的辨证之法
        5.2.11.3 系统的辨证治疗方法
        5.2.12 汪必昌与《医阶辨证》
        5.2.13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5.2.13.1 重解剖研究,创“灵机记性在脑”说
        5.2.13.2 明气血之机,弘活血补气化瘀之法
        5.2.14 何其伟与《医学妙谛》
        5.2.15 《医方辨难大成》
        5.2.15.1 不寐动静辨证论
        5.2.15.2 按病因病机证分九类
        5.2.15.3 对肾阳、胆阳的重视
        5.2.15.4 对易感体质因素的认识
        5.2.16 张节与《张氏医参七种》
        5.2.16.1 以肝肾为不寐发生的根本环节
        5.2.16.2 胆、胃、心肾不交致不寐的病机亦归肝肾
        5.2.17 郑寿全及其着作
        5.2.17.1 按病机分为四类证候
        5.2.17.2 重视阳虚在不寐发病中的作用
        5.2.18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5.2.19 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5.2.20 唐宗海与《血证论》
        5.2.20.1 卧寐之辨
        5.2.20.2 不得卧病在肺胃
        5.2.20.3 不寐病在心肝兼及肺胃
        5.2.21 张乃修与《张聿青医案》
        5.2.21.1 病机不离乎阴阳水火升降
        5.2.21.2 胃与肝胆为中枢
        5.2.21.3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的治疗特色
        5.2.21.4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特点
        5.2.21.5 体丰之人致发不寐
        5.2.22 王普耀与《医学体用》
        5.2.22.1 以目解不寐之机
        5.2.22.2 着意阐发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
    6 现代对不寐病证的研究
        6.1 现代医学的认识
        6.1.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6.1.2 临床表现
        6.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6.1.4 检查技术和方法
        6.1.5 治疗
        6.1.5.1 药物治疗
        6.1.5.2 非药物治疗
        6.2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6.2.1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
        6.2.1.1 情志所伤
        6.2.1.2 饮食失节
        6.2.1.3 病后、年迈、劳倦
        6.2.1.4 禀赋不足
        6.2.2 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6.2.2.1 辨证要点
        6.2.2.2 分型论治
        6.2.3 对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6.2.3.1 综合辨证
        6.2.3.2 从脏腑论治
        6.2.3.3 从脑论治
        6.2.3.4 从营卫论治
        6.2.3.5 从气血论治
        6.2.3.6 从阴阳论治
        6.2.3.7 从虚、火、痰、瘀论治
        6.2.3.8 从心理因素论治
        6.2.3.9 顽固性不寐的辨治
        6.2.3.10 老年和女性不寐的辨证特点的探讨
        6.2.4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不寐病证的特点与经验
        6.2.4.1 祝味菊等善用温潜
        6.2.4.2 施今墨证分九法,药善用对
        6.2.4.3 黄文东善用重镇安神、轻剂去实
        6.2.4.4 李克绍主张不寐本于阴阳,标在心肝
        6.2.4.5 方以正从瘀辨治
        6.2.4.6 干祖望辨证心法
        6.2.4.7 祝谌予辨治经验
        6.2.4.8 杨云汉润燥清热,调和阴阳
        6.2.4.9 邓铁涛重视痰、虚、瘀辨治
        6.2.4.10 朱良春遣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6.2.4.11 石冠卿擅从肝治
        6.2.4.12 赵绍琴妙用小柴胡
        6.2.4.13 何任辨治经验
        6.2.4.14 吴一纯注重调治胆胃
        6.2.4.15 颜德馨衡法治失眠
        6.2.4.16 董德懋重调整阴阳,重镇与滋养、化痰并用
        6.2.4.17 陈亦人综合辨治
        6.2.4.18 胡毓恒论治七法
        6.2.4.19 王翘楚从肝论治
        6.2.4.20 吉良晨重在调治脏腑
        6.2.4.21 吕同杰调整虚实阴阳治顽固性不寐
        6.2.4.22 张磊从脏阴痰火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3 田令群从火论治
        6.2.4.24 周绍华辨治经验
        6.2.4.25 郑绍周习用仲景之方
        6.2.4.26 王多让从气血论治
        6.2.4.27 唐宋辨证求因,治重神魂
        6.2.4.28 赵玉庸从痰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9 裘昌林整体辨证与调治心肝
        6.2.4.30 陈伯涛重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6.2.4.31 陈祖皋善疗胃不和
        6.2.4.32 徐明涟调肝治疗顽固性失眠
        6.3 不寐证的药物治疗研究
        6.3.1 治法研究
        6.3.1.1 对仲景治不寐法的总结
        6.3.1.2 综合辨治法
        6.3.1.3 安神十法
        6.3.1.4 治胃五法
        6.3.1.5 治肝六法
        6.3.1.6 疏肝理气活血法
        6.3.1.7 平肝潜阳活血安神法
        6.3.1.8 解郁安神法
        6.3.1.9 育阴(开郁)法
        6.3.1.10 辛散行气法
        6.3.1.11 益气温阳法
        6.3.1.12 升阳化湿法
        6.3.1.13 调理阴阳法
        6.3.1.14 阴阳分调法
        6.3.1.15 双向调节法
        6.3.1.16 通法
        6.3.1.17 综合疗法
        6.3.1.18 择时服药法
        6.3.2 自拟方研究
        6.3.2.1 通治方
        6.3.2.2 通治加减方
        6.3.2.3 证型用方
        6.3.2.4 对证通用方
        6.3.3 古方研究
        6.3.3.1 不寐方的加减应用
        6.3.3.2 不寐方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
        6.3.3.3 古方新用
        6.3.4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治疗研究
        6.3.4.1 用药经验
        6.3.4.2 单味药应用研究
        6.3.4.3 单、验方治疗
        6.3.5 常用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6.3.6 中西医结合治疗
        6.4 不寐证的针灸治疗
        6.4.1 针灸辨证治疗
        6.4.1.1 辨证分型治疗
        6.4.1.2 诊治经验
        6.4.2 腧穴治疗研究
        6.4.2.1 腧穴治疗
        6.4.2.2 特殊意义腧穴的研究应用
        6.4.3 针灸治法研究
        6.4.3.1 调阴阳跷法
        6.4.3.2 泻阳补阴法
        6.4.3.3 调和安神法
        6.4.3.4 交通心肾法
        6.4.3.5 子午流注纳甲法
        6.4.3.6 烧山火法
        6.4.3.7 夜针法
        6.4.3.8 浮刺法
        6.4.3.9 刺血法
        6.4.3.10 豹文刺法
        6.4.3.11 芒针透刺法
        6.4.4 头针、颈针、眼针与腕踝针治疗
        6.4.4.1 头针法
        6.4.4.2 颈三针法
        6.4.4.3 眼针法
        6.4.4.4 腕踝针
        6.4.5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6.4.5.1 耳穴贴压
        6.4.5.2 耳针
        6.4.6 穴位磁疗与磁针
        6.4.6.1 穴位磁疗
        6.4.6.2 磁极针
        6.4.6.3 磁圆针
        6.4.6.3 磁提针
        6.4.7 水针治疗
        6.4.7.1 穴位注射西药制剂
        6.4.7.2 穴位注射中药制剂
        6.4.7.3 穴位注射中西药混合剂
        6.4.8 埋线与埋针治疗
        6.4.8.1 埋线疗法
        6.4.8.2 埋针疗法
        6.4.9 电针、皮肤针与蜂针治疗
        6.4.9.1 电针
        6.4.9.2 皮肤针
        6.4.9.3 蜂针
        6.4.10 灸法治疗
        6.4.10.1 艾条灸
        6.4.10.2 艾炷灸
        6.4.10.3 温针灸
        6.4.11 综合疗法
        6.5 不寐证的按摩与气功治疗
        6.5.1 按摩治疗
        6.5.1.1 全身按摩
        6.5.1.2 足部按摩
        6.5.1.3 头部按摩
        6.5.1.4 自我按摩
        6.5.2 气功治疗
        6.5.2.1 气功治疗的临床研究
        6.5.2.2 气功治疗仪治疗
        6.5.2.3 自炼功法选介
        6.6 不寐证的其他疗法
        6.6.1 外治疗法
        6.6.1.1 贴敷
        6.6.1.2 药熏
        6.6.1.3 药浴
        6.6.1.4 药枕
        6.6.1.5 拔罐
        6.6.1.6 刮痧
        6.6.2 饮食疗法
        6.6.3 运动疗法
        6.6.4 音乐疗法
        6.6.5 沐浴疗法
        6.7 不寐证的实验研究
        6.7.1 病证特点研究
        6.7.1.1 激素水平
        6.7.1.2 经络能量变化
        6.7.2 方药研究
        6.7.2.1 单味药研究
        6.7.2.2 方剂治疗作用研究
        6.7.2.3 方剂加减与配伍比例研究
        6.8 不寐证的国外中医治疗研究
        6.8.1 方证相对治法
        6.8.1.1 诊断特点—阴阳、虚实
        6.8.1.2 分证治疗
        6.8.2 治方研究
        6.8.2.1 治验与疗效观察
        6.8.2.2 方剂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6.8.3 针灸治疗研究
        6.8.3.1 针灸疗效观察
        6.8.3.2 针灸作用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的诊断标准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
    3 不寐病证防治中药
    4 不寐病证防治方剂
    5 不寐病证防治OTC
    6 现代药理研究相关作用中药

(9)李赛美柴胡类方临床运用多媒体数据库建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柴胡类方及多媒体数据库的文献研究
    一、既往研究思路、技术汇报和成果
        (一) 研究思路
        (二) 技术汇报
        (三) 成果
    二、柴胡类方方解
        (一) 类方的概念及柴胡类方条文考证
        (二) 柴胡类方的作用机制
        (三) 类方衍化规律
    三、柴胡类方中的代表方分析及现代治验
        (一) 小柴胡汤
        (二) 大柴胡汤
        (三) 柴胡桂枝汤
        (四) 柴胡桂枝干姜汤
        (五)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六) 四逆散
        (七) 消遥散
    四、多媒体数据库
        (一) 多媒体数据库的起源与发展
        (二) 多媒体数据库在国内的应用
第二部分 门诊病案多媒体数据库
    一、门诊医案多媒体数据库创建思路
        (一) 门诊病案多媒体数据库建立的概念以及目的与意义
        (二) 门诊病案多媒体数据库的设计思路
    二、门诊医案多媒体数据库整理要点
        (一) 门诊病例的采集
        (二) 系统使用要点
        (三) 系统操作程序
第三部分 李赛美教授柴胡类方的临床研究
    一、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
        (一) 小柴胡汤运用概要
        (二) 小柴胡汤案例举偶
    二、大柴胡汤的临床运用
        (一) 大柴胡汤运用概要
        (二) 大柴胡汤运用特点
        (三) 大柴胡汤案例举偶
    三、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一) 柴胡桂枝汤运用概要
        (二) 柴胡桂枝汤运用特点
        (三) 柴胡桂枝汤案例举偶
    四、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运用
        (一) 柴胡桂枝干姜汤运用概要
        (二) 柴胡桂枝干姜汤运用特点
        (三) 柴胡桂枝干姜汤案例举偶
    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运用
        (一)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运用概要
        (二)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运用特点
        (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例举偶
    六、逍遥散的临床运用
        (一) 逍遥散运用概要
        (二) 逍遥散案例举偶
    七、四逆散的临床运用
        (一) 四逆散运用概要
        (二) 四逆散运用特点
        (三) 四逆散案例举偶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参编着作情况
致谢

(10)小建中汤方证与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1 小建中汤的临床应用
    2 小建中汤药理研究进展
    3 小建中汤组方药物的药理研究
    4. 组方药对研究
1 小建中汤临床应用的古代文献研究
    1.1 小建中汤组成
    1.2 方论
    1.3 药论
    1.4 小建中汤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1.5 历代医家论述选
    1.6 小结
2 建中法的探讨
    2.1 建中法解读
    2.2 仲景建中三方的比较
    2.3 建中法对后世的影响
3 小建中汤临床应用的现代文献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4. 小建中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小建中古代医案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甘麦大枣合理中汤治疗虚证便秘50例[J]. 闻惠. 内蒙古中医药, 2015(07)
  • [3]《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D]. 李晶晶.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4]甘麦大枣汤临床应用规律研究[D]. 吴晓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7)
  • [5]甘麦大枣汤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 张闳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1)
  • [6]便秘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张海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7]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8]甘麦大枣汤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近况[J]. 杨静,张琦. 国医论坛, 2003(05)
  • [9]李赛美柴胡类方临床运用多媒体数据库建立与研究[D]. 陈靖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小建中汤方证与应用的文献研究[D]. 黄濬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甘脉大枣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2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