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麻疹并发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1例

老年麻疹并发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1例

一、老年人麻疹合并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1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刘倩楠,董源,王寿明,李鑫,张玥,张馨,何长伦,耿家宝[1](2018)在《我国东部地区老年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2007-2016年我国东部地区老年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解放军第八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老年戊型肝炎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地区、发病季节、肝功能、有无基础肝病和预后等,分析老年戊型肝炎发病的性别、年龄和季节特点,比较合并基础肝病患者与无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共收治老年戊型肝炎患者161例,均为散发,男性127例,女性34例。60~69岁、70~79岁和≥80岁年龄段发患者数分别为106例、43例和12例。161例患者中29例合并基础肝病,其中合并慢性HBV感染者16例。79例患者来自城市,82例患者来自农村。1~4季度发病例数分别为84例、44例、21例和12例。第1季度患者数最多,占发病总人数的52.2%(84/161),其次为第2季度,占27.3%(44/161)。经保肝等综合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患者治疗无效,共21例病死,其中男性19例,女性2例。21例病死患者中,10例合并其他基础肝病。与无并发症的戊型肝炎患者相比,有基础肝病患者的TBil值更高、PT延长、PTA降低、CHE降低、住院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并发症的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病死率为8.3%(11/132),有基础肝病患者的病死率为34.5%(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P=0.001)。结论老年戊型肝炎主要发生在第1季度,男性患者发病率显着高于女性,有基础肝病患者的病死率显着增高。

张晓芳,吴丛霞,邹美银[2](2015)在《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121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7例分为老年组(≥60岁)121例,对照组(<60岁)8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肝衰竭发生率及预后差异。结果:经治疗老年组121例患者中治愈111例,治愈率91.74%,对照组治愈85例,治愈率98.84%,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住院期间,老年组患者中有15例发生肝衰竭(12.40%),而对照组仅1例发生肝衰竭(1.16%),老年组的肝衰竭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3)。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患者临床症状重,血清胆红素水平高,白蛋白水平低,肝衰竭发生率高,恢复时间长且治愈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多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病死率较高,预后与有无重叠感染及基础疾病有关。

杜敬佩,赵巍峰[3](2015)在《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及乙戊重叠感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及乙戊重叠感染临床特征,探讨重叠感染对患者临床指标与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戊型肝炎患者病历资料,按照是否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分为合并组35例和对照组139例。结果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型中急性黄疸型占87.36%,可合并其他类型肝病、并发症,纳差17.24%、乏力68.39%、尿黄65.52%、恶心呕吐52.30%;两组患者年龄、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酰转肽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肝衰竭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合并HBV感染率较高,合并者急重症比重较高,肝功能严重受损,预后相对较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4](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指出

宋立莎[5](2013)在《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及乙戊重叠感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HEV是引起我国成年人急性散发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在多数地区的急性散发性肝炎病因中已占首位,尤其在老年人中占有更高的比例。我国亦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有大量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因此,HBV与HEV的重叠感染在我国较多见;近些年,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多为散发病例,仅个别国家的某些地区有过小型流行;有学者提出了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合并HEV感染可加重病情,也有提出两种病毒可相互作用,但该类观点尚无定论;乙戊重叠感染的高发生率和对患者预后影响的重要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此次研究,我们主要对吉林省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合并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现状;对HEV感染所致影响等进行研究,为更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本地区近6年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合并HEV感染的现状及对患者的影响;探讨不同肝病基础的患者发生HEV感染后的发病情况。我们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抗-HEV IgM阳性的188例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的单纯HEV感染组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HEV感染组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行抗-HEV IgM与抗-HEV IgG的血清学研究,分析HEV合并感染对乙肝肝硬化人群的影响。并对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中165例单纯HEV感染者、1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HEV感染者与24例乙肝肝硬化抗-HEV IgM(+)患者(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中的6例与本次实验检测的18例)的临床特征及数据进行分析。本次研究的188例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均为四季散发病例,无家庭聚集现象。临床类型表现为急性黄疸型152例(80.85%)、急性无黄疸型24例(12.77%)、重型肝炎12例(6.38%)。年龄<60岁患者(非高龄组)共137例,其中重型肝炎5例(3.65%),无死亡病例。年龄≥60岁(高龄组)患者51例,其中重型肝炎7例(13.73%),死亡3例。高龄组黄疸、腹水及重症肝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P <0.05);两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 ALT)、白蛋白(Albumin,ALB)、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 PT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7例重型肝炎中6例发现抗-HBs与抗-HBc均为阳性。在188例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165例单纯HEV感染组患者的年龄比1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HEV感染组明显较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HEV感染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HEV感染组,ALT、CHE水平明显低于单纯HEV感染组(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HEV感染组的PTA水平低于单纯HEV感染组,其谷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T-BIL、D-BIL水平比单纯HEV感染较高,差别具有边缘显着性(0.05<P <0.10)。两组间的年龄、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白蛋白(Total protein,TP)、 ALB、球蛋白(Globulin,GLB)、间接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水平无明显差别。在336例行HEV抗体血清学检测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抗-HEV IgM(+)的患者共18例(5.36%);其中,肝性脑病1例(5.56%),上消化道出血3例(16.67%),肝衰竭有4例(22.22%),死亡2例(11.11%);乙肝肝硬化抗-HEV IgM(-)的患者共318例,肝性脑病5例(1.57%),其中I期有2例,II期、III期、IV期各有1例;肝衰竭1例(0.31%),无死亡。ALT、ALP、T-BIL、D-BIL、I-BIL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乙肝肝硬化抗-HEV IgG(+)组的GLB水平明显高于抗-HEV IgG(-)组,A/G水平明显低于抗-HEVIgG(-)组(P<0.05)。对比165例单纯HEV感染者与37乙戊重叠感染者(19例来自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8例来自本次检测抗-HEV IgM(+)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数据,单纯HEV感染组的年龄比乙戊重叠感染组明显较高,PT水平明显低于乙戊重叠感染组,PTA、ALT、ALP、GGT、ALB、CHE水平明显高于乙戊重叠感染组。165例单纯HEV感染者与24例乙肝肝硬化抗HEV-IgM(+)患者(6例来自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18例来自本次HEV的血清学检测患者)比较发现,单纯HEV感染组患者的ALB、CHE水平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合并HEV感染组,乙肝肝硬化合并HEV感染组的PTA水平明显低于单纯HEV感染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肝硬化合并HEV感染组的PT水平高于单纯HEV感染组,差别具有边缘显着性(P=0.059)。1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HEV感染者的AST水平明显高于24例乙肝肝硬化合并HEV感染者(P<0.05)。经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急性黄疸型比例高,高龄组重症肝炎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其中针对抗-HBs伴随有其他抗体阳性患者,要注意隐匿性HBV感染的存在,应使用高敏感性检测方法进一步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DNA,HBV DNA)定量检测,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充足的依据。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一般人发生HEV感染年龄更早,且合并HEV感染后,其肝功能损伤明显重于单纯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合并HEV感染率较高,且发生HEV感染后肝功能明显恶化。(3)乙戊重叠感染比单纯HEV感染组的病情明显重,预后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应尤其注意预防HEV的合并感染,一旦发生病情迅速恶化,应考虑到合并HEV感染的可能性。

武文华[6](2009)在《109例回族老年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我院回族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宁夏回族老年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住院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09例回族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回族老年组)与同期住院的符合诊断标准的374例汉族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汉族老年组)进行职业,肝炎家族史,饮酒史,居住地,病原学分型,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并发症,合并症,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回族老年组农民患者有102例(94%),有乙型肝炎家族史者24例(22%),有饮酒史者3例(2.8%);汉族老年组农民患者有146例(39%),有乙肝家族史者33例(8.82%),有饮酒史者39例(10.4%);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病原学分型回族老年组以病毒性肝炎乙型为主102例(93.6%);临床分型以慢性肝炎28例(25.6%),肝炎肝硬化为主76例(68.8%)与汉族老年组比较病原学分型及临床分型均无统计学差异。(3)症状体征:回族多以乏力、纳差,黄疸,腹胀,腹水就诊。(4)并发症、合并症以消化、循环、呼吸系统为主,两组比较回族老年较汉族老年原发性肝癌(23.9%)和糖尿病(22%)发生率高,汉族老年上消化道出血(21.1%)及酒精性肝病(7.5%)的发生率较回族老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实验室检查回、汉两组胆红素均较高,两组比较回族老年的胆固醇、血脂、血糖水平高于汉族老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预后,回族老年组患者无住院死亡,自动出院的情况较多。结论:我院109例回族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病例中男性多,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多,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比例高,消化道症状起病多见,黄疸高发,并发症及合并症多等特点与老年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相符。但与本组汉族老年患者比较具有农民患者多,乙肝家族史明显;并发症及合并症中原发性肝癌,糖尿病多发;上消化道出血及酒精性肝病发生率低;自动出院患者多的特点。

袁霞[7](2005)在《老年人戊型病毒性肝炎2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老年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老年人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及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老年人戊肝发病率为24.3%,全年均可发病,乏力、尿黄及消化道症状典型,发热少见。黄疸深,淤疸型较常见。重叠乙肝病毒感染6例,2例为重型肝炎。结论:老年人戊肝不少见,呈散发,以黄疸型为主,易发生淤疸。重叠乙肝后,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老年人戊肝重型发病率较高,但预后良好。

黄浩新,尹炽标[8](2004)在《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的临床分析──附96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其它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以便临床提前干预 ,提高疗效。方法 :根据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 ,将 96例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单纯戊型病毒性肝炎组 (单纯戊肝组 )和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叠其它肝炎组 (重叠感染组 ) ,对临床表现、肝功能、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96例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中单纯戊肝组 80例 (83% )、重叠感染组 16例 (17% ) ,P <0 0 1;重叠感染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戊肝组 [(340± 12 7) μmol/L比 (177±99) μmol/L ,P <0 0 1];重叠感染组中的γ 谷氨酰转肽酶 [(32 1± 188)U/L]、碱性磷酸酶 [(35 6±136 )U/L]明显高于单纯戊肝组 [(12 9± 5 7)U/L、 (2 4 6± 79)U/L],均为P <0 0 1;重叠感染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长于单纯戊肝组 [(5 9± 2 4 )日比 (31± 15 )日 ,P <0 0 1];重叠感染组死亡 4例 (2 5 % ) ,明显高于单纯戊肝组的 1例 (1% ) ,P <0 0 1。结论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叠其它肝炎患者 ,具有病情重 ,并发症和合并症多 ,黄疸深 ,黄疸消退缓慢 ,肝内淤胆明显 ,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

王寿明,刘倩楠,董源,谢芳,王敏,张馨,何长伦,耿家宝[9](2018)在《戊型肝炎重叠其他肝病的临床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2007至2017年我院收治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7至2017年我院收治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2007至2017年我科共收治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109例,男、女病例数分别为93、16,男女比为5.8∶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其中40~59岁60例,60岁以上31例。发病高峰为第一季度,1、2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均为20例,其次为3月16例,4月15例。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TBil、ALT较高。与单纯戊型肝炎患者相比,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的TBil、ALT、AST更高、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胆碱酯酶(CHE)降低、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87例患者好转,2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0.2%(22/109),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14例合并慢性HBV感染。结论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发病月份主要集中于第一季度,与单纯戊型肝炎相比,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肝损伤更重,病死率高。

杨红英,黄文祥,贾蓓[10](2018)在《免疫功能不全患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发展和结局》文中提出免疫功能不全患者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发展和结局是近年来比较关注的新问题。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HEV感染通常表现为急性自限性,但是,实体器官移植受者HEV感染易转为慢性,甚至有可能迅速发展为明显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中肝移植受者感染HEV后可能较肾移植受者更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HEV感染亦易转为慢性,但对于HEV感染或暴露是否会促进其向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进展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可能较HIV感染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更易感染HEV,但三者感染HEV后均有发展为慢性感染的高风险。在免疫功能不全人群中,HEV感染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或粪便HEV-RNA检测,目前慢性HEV感染者检测出的HEV基因型均为HEV3。

二、老年人麻疹合并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人麻疹合并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东部地区老年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测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
    2.2 老年戊型肝炎发病的季节特点
    2.3 不同性别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2.4 无并发症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与合并基础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2.5 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3 讨论

(2)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121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及乙戊重叠感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整体情况
    2.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2.3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2.4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5)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及乙戊重叠感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戊型肝炎病毒概述
    1.2 HEV 流行病学研究
        1.2.1 HEV 在欧洲国家的感染情况
        1.2.2 HEV 在美国的感染情况
        1.2.3 HEV 在亚洲一些国家的感染情况
        1.2.4 HEV 在中国的感染情况
    1.3 HEV 的传播途径
        1.3.1 HEV 的食源性传播
        1.3.2 HEV 的血液传播
    1.4 HEV 感染的诊断
    1.5 HEV 感染的临床特点
        1.5.1 免疫正常个体发生 HEV 感染
        1.5.2 HBV 与 HEV 的重叠感染
        1.5.3 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发生急性和慢性 HEV 感染
    1.6 HEV 感染的治疗
    1.7 HEV 感染的预防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2.1.1 研究对象选择及分组
        2.1.2 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2.2 乙肝肝硬化合并 HEV 感染的检测
        2.2.1 研究对象选择及评估
        2.2.2 实验试剂、仪器及器材
        2.2.3 实验方法
        2.2.4 实验步骤
        2.2.5 数据分析
    2.3 单纯 HEV 感染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 HEV 感染组与乙肝肝硬化合并 HEV 感染组的研究
        2.3.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分组
        2.3.2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HEV 感染者的影响
        3.1.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1.2 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3.1.3 单纯 HEV 感染组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 HEV 感染组临床特点比较
    3.2 乙肝肝硬化患者合并 HEV 感染的现状与特点
        3.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2.2 乙肝肝硬化抗-HEV IgM(+)与抗-HEV IgM(-)组临床特点
        3.2.3 乙肝肝硬化抗-HEV IgG(+)组与抗-HEV IgG(-)组临床特点
    3.3 单纯 HEV 感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 HEV 感染与乙肝肝硬化合并 HEV 感染组的临床特点分析
        3.3.1 单纯 HEV 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临床指标比较
        3.3.2 单纯 HEV 感染组与乙肝肝硬化合并 HEV 感染组的临床特点比较
        3.3.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 HEV 感染组与乙肝肝硬化合并 HEV感染组临床特点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急性 HEV 感染者的影响
        4.1.1 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4.1.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急性 HEV 感染者的影响
    4.2 乙肝肝硬化患者合并 HEV 感染的现状与特点
        4.2.1 乙肝肝硬化抗-HEV IgM 研究结果分析
        4.2.2 乙肝肝硬化抗-HEV IgG(+)组与抗 HEV-IgG(-)组临床特点
    4.3 单纯 HEV 感染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 HEV 感染组、乙肝肝硬化合并 HEV 感染组的临床分析
        4.3.1 单纯 HEV 感染组与乙戊重叠感染组的分析
        4.3.2 单纯 HEV 感染组与乙肝肝硬化合并 HEV 感染组的分析
        4.3.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 HEV 感染组与乙肝肝硬化合并 HEV 感染组的分析
第5章 结论
    5.1 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5.2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合并 HEV 感染的肝功能研究
    5.3 单纯 HEV 感染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 HEV 感染组及乙肝肝硬化合并 HEV 感染组的临床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109例回族老年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7)老年人戊型病毒性肝炎2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
    1.3 临床特点
    1.4 实验室检查
2 治疗和预后
3 讨论

(8)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的临床分析──附9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2.4 结 果
        2.4.1 临床类型
        2.4.2 临床表现
        2.4.3 肝功能检查
        2.4.4 合并症和并发症
        2.4.5 转归
3 讨 论

(9)戊型肝炎重叠其他肝病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检测项目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
    二、合并其他肝病戊型肝炎发病的季节特点
    三、不同性别老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四、重叠其他肝病戊型肝炎患者与单纯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五、预后及死亡病例临床特征
讨论

(10)免疫功能不全患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发展和结局(论文提纲范文)

1 SOT受者HEV感染情况
2肝肾移植受者HEV感染情况
3 HIV感染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HEV感染情况
4 目前发现的慢性HEV感染基因型
5 总结

四、老年人麻疹合并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东部地区老年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J]. 王敏,刘倩楠,董源,王寿明,李鑫,张玥,张馨,何长伦,耿家宝.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8(04)
  • [2]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121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 张晓芳,吴丛霞,邹美银. 交通医学, 2015(06)
  • [3]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及乙戊重叠感染的研究[J]. 杜敬佩,赵巍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3)
  • [4]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5]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及乙戊重叠感染的研究[D]. 宋立莎. 吉林大学, 2013(08)
  • [6]109例回族老年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分析[D]. 武文华. 宁夏医科大学, 2009(S2)
  • [7]老年人戊型病毒性肝炎26例临床分析[J]. 袁霞. 华夏医学, 2005(04)
  • [8]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的临床分析──附96例分析[J]. 黄浩新,尹炽标. 新医学, 2004(08)
  • [9]戊型肝炎重叠其他肝病的临床特征[J]. 王寿明,刘倩楠,董源,谢芳,王敏,张馨,何长伦,耿家宝. 肝脏, 2018(12)
  • [10]免疫功能不全患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发展和结局[J]. 杨红英,黄文祥,贾蓓. 中国全科医学, 2018(29)

标签:;  ;  ;  ;  ;  

老年麻疹并发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