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篇连贯性的特点及解释标准

论语篇连贯性的特点及解释标准

一、论话语连贯的特征与阐释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江娜,刘润泽[1](2021)在《锦绣隐喻的知识映射与话语构建:《文心雕龙》译介路径新探》文中研究指明隐喻是《文心雕龙》独特的言语特征与论述方式,其有效译介对于传递刘勰文论思想的本真和精髓,实现中西文论话语的平等互动与互鉴融通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心雕龙》的隐喻体系中,锦绣隐喻尤为典型。锦绣隐喻话语的生产本质是从织锦知识域向文论知识域的多层映射。从译作文本层面重塑这种话语独特性,要求译者应基于隐喻话语系统观,根据隐喻知识映射的不同层次,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跨语构建具有传统特色的文论话语,助力中国传统文论走出去。

冯译萱[2](2021)在《阿城论》文中研究说明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孟倩[3](2021)在《话语标记“不错”的多角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话语标记语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Schiffrin、Fraser和Blakemore等国外语言学者逐渐建立起了话语标记语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指导原则,汉语语言学者们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使得话语标记理论的研究更加丰富。本文以话语标记“不错”为研究对象,结合语言学基础知识、话语标记理论、认知语用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基于CCL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话语标记“不错”进行多角度分析与研究。除绪论与结语外,全文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学界对话语标记的判定标准对“不错2”“不错3”进行界定,确定它们为话语标记。基于话语标记分类理论及对语料的分析,确定“不错2”为接受性话语标记,“不错3”为表达性话语标记,前者常位于语篇的句首或独立成句、句中和句尾,后者常位于句中。第二部分尝试对话语标记“不错”的主观义进行分析。接受性话语标记“不错”具有主观性特征,其具体有两种表现:表示认同、补充与说明,表达性话语标记“不错”则具有交互主观性特征,体现为说话者/作者对听话者/读者的关注。第三部分探究话语标记“不错”的功能。接受性话语标记“不错”具有应对功能、话题功能与话语衔接功能三种语用功能,表达性话语标记“不错”则具有延续话轮功能和语篇的逻辑链接功能两种话语功能。第四部分梳理了话语标记“不错”的演变概况及其形成的动因与机制。战国孕育,宋代萌芽,清代形成与发展,现代汉语时期又进一步发展,“不错”由最初的偏正结构短语,到词汇化、语用化为接受性话语标记,再到表达性话语标记,意义由实到虚,是在经济原则、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以及语义虚化与语境推理和句法结构固化等多种动因与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井然[4](2021)在《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多角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遵循话语标记的特征与界定标准,选取明确性话语标记作为研究对象。明确性话语标记首先必须具有明确义,是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为了清晰明了地解释说明事件,准确地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观点所使用的;其次,不会对话题真值产生影响,在句子中不做句法成分,只充当连接成分。文中选取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说白了、很显然、等于说、一句话”等11个明确性话语标记,根据BCC语料库、CCL语料库和MLC语料库中的语料例句,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对明确性话语标记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划分分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判定标准,分析明确性话语标记满足的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条件,并观察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分布情况。第二部分划分明确性话语标记前后项间的语义关系,并统计其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情况。第三部分析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并对实际使用情况做出量化分析。第四部分探究明确性话语标记的演化历程与演化机制,并分析其演化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以下结论:1.在分布方面,语篇位置分布上明确性话语标记主要分布在分句之间、句群之间和段落之间。独立性分布上明确性话语标记在整体上呈现出倾向于独立使用的特点。2.在前后项语义关系方面,按照明确性话语标记前后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划分为解释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转折关系和总括关系五大类,其中还有细分的小类。明确性话语标记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在整体上呈现出以解释关系为主,而目的关系、转折关系较少的情况。3.在语用功能方面,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主要划分为话轮功能、话题功能和人际功能三个部分。在实际使用中话轮延续功能与延续话题功能使用占比高,而结束话轮功能与话题结束功能使用占比最少,这和明确性话语标记在语篇当中的位置有关。4.在演化与成因分析上,主要从共时的角度讨论明确性话语标记的演化过程,发现其演化主要有高频使用和语言经济原则两方面原因。演化机制主要有演化机制、泛化机制、主观性与主观化,重新分析。论文从分布特征、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等几方面探讨了明确性话语功能,希望能够起到帮助理解明确性话语标记的作用,进一步丰富话语标记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提供参考。

赵鹏程[5](2020)在《坦言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的多角度考察》文中指出话语标记是近些年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不瞒你说”是日常会话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话语标记,其主要作用是表达说话人的真实态度或突显说话人坦诚言说的方式,学界对于“不瞒你说”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等为理论基点,基于大型语料库和日常会话,采用事实与理论结合、描写与解释结合和定性与定量结合等方法,对话语标记“不瞒你说”的形式体现、语义特征、话语功能等进行讨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学界对话语标记定义和特征的共识,从语音可识别、句法灵活、语义程序性、语用功能丰富、语形多样等角度说明“不瞒你说”的话语标记特征。第二部分,把“不瞒你说”与其前后项A与B看成一个独立、完整语篇,基于篇章语言学和互动语言学理论认为,整个语篇具有坦诚性、量级性和评价性等语义特点,语篇关联项之间具有重复、顺应、转折、因果和递进等语义关系,手段包括拷贝、替代、概括和阐释等。第三部分,基于(交互)主观性理论,认为话语标记“不瞒你说”因构成成分隐形言者主语“我”、言说动词“说”和状位“不瞒你”的情态意义具有主观性特征,表现为展现说话人的坦诚态度、实施说话人的言外行为和表达说话人的真实情感等方面;因构成成分“你”的听者视角,具有交互主观性的特征,表现在增信、减弱“面子”威胁、显示角色地位和提请听者注意等方面。第四部分,基于功能主义语言学和会话理论,从微观角度讨论话语标记“不瞒你说”的话语功能,认为其具有话语连贯,开启、结束和实现话轮功能,开启、转换和强调话题,表达和引出立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王萌[6](2020)在《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省略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口语中常见的现象。在口语语篇中,说话人通过省略部分已知信息,凸显新信息,以达到话语的经济性和省力的效果。以往的相关研究多从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单维视阈入手解读省略的产出和理解过程,鲜见对说话人在语言表征中省略的分布特征、理据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在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双重视阈观照下,以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的省略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说话者的角度切入,旨在探讨省略的分布特征、认知—功能理据和影响因素。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的省略现象具有何种分布特征?(2)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省略现象的认知—功能理据是什么?(3)与本族语者相比,影响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此种省略分布特征的因素是什么?说话人在口语语篇中产出省略现象是以受话人的理解为前提,“产出—理解”的一体性是以认知—功能的结合为基础。认知与功能研究均从意义出发研究语言使用,认知语言学主要探讨“语言从何而来”,功能语言学侧重语言的社会化研究,即“语言具有何种功能”,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具有一体性与互补性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口语中省略现象研究的认知—功能一体化模型,在认知—功能视阈下,结合互动观、ICM思想、语境观以及语言的层级系统,溯源口语语篇中省略现象的产出过程。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自建三个小型语料库,并以英语本族语者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特征为参照,来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中省略的分布特征。为满足样本采集点的广度需求,第一个语料库的口语语料来自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便于对受试学生进行访谈,深入挖掘省略产出的理据及影响因素,第二个语料库的口语语料来自国内某高等院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第三个语料库收集了英语本族语者的口语语料,作为参照分析的母本。本研究通过将语料库研究与访谈研究结合的方法,通过将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以深入解析省略产出的分布特征、认知—功能理据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具体发现如下:(1)对照本族语者口语中产出的省略现象,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者在口语中产出省略现象的分布特征既具共性,又存差异。在省略产出的频次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中产出省略的频次远低于本族语者。在省略的句法位置分布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在口语语篇中出现并列短语省略的频次均为最高;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小句省略的频率偏低,在语篇中出现了主语省略误用的现象;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在口语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先行语复现现象,但英语专业学生在语篇中的复现频率高于英语本族语者。在先行语的语境来源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产出的口语中绝大多数先行语出自于语篇语境。在先行语和省略部分的位置分布方面,二者均倾向于将先行语前置于省略项。(2)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省略现象的产出有其认知—功能理据。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具有结合的基础,省略产出是以受话人的理解为前提,“产出—理解”的一体性与融合性以认知与功能的结合为基础。具体而言,省略产出受认知驱动,经验观、注意观和突显观是影响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认知因素。首先,经验观是省略产出的核心驱动因素。语言产出是对人与世界互动结果的表达,人作为认知主体是体验周围世界的轴心。说话人不会将所有与话题相关的概念内容全部产出,而是根据过往的经历与经验将已经提及或无需赘述的信息省略,力求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其次,注意观也是影响说话人在口语中省略部分内容的认知动因。说话人只关注口语中的显性概念内容,对隐性概念内容并不加以关注,这证实了注意观对语言产出的影响。最后,突显观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突显观引导了说话人通过省略已经提及或双方共知的概念内容,以突显新的概念内容。省略的一大功能是有利于突显新内容,能够让受话者迅速掌握交际内容中的重要信息。省略产出在口语语篇中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省略部分的概念意义虽无形式呈现,但由于与先行语具有回指关系,因此省略部分体现的概念功能等同于先行语体现的概念功能。省略的人际功能取决于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若二者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较近,省略则有利于双方的磋商与交流,有助于缩短交流时间用以突出新的概念内容。若二者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较远,说话人会适当将被省略的信息补全以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口语语篇中的省略具有语篇功能。省略作为一种衔接形式与组篇机制,使得语篇中的信息以有序的方式产出,既有利于说话人产出的语篇具有连贯的效果,也有助于受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信息流激活并建立新的框架。(3)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二语资源的匮乏、母语的负迁移、说话人的意图和语境因素。二语资源的匮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试学生语言表达的精炼性。当受限于二语资源的提取程度与口语产出的自动化程度这两种因素时,省略产出也会受到影响。受试学生由于不确定某种语言表达式是否可以省略,或者受到某些词汇或语法知识掌握不牢等因素影响时,则会避免使用省略表达式,力图以完整的形式产出话语内容。母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主语省略上,主语省略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受试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受到母语在线思维的干扰,会出现将汉语中主语省略误用到英语表达中的现象。交际意图的达成度也影响了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省略的产出。在受话人理解的前提下,省略可为说话人达到省力和话语经济性的效果。当说话人意图通过先行语复现来达到某些语用目的时,会将先行语复现在语篇中。此外,语境因素也影响了口语语篇中的省略产出,其主要体现在先行语出现的语境。先行语出现在语篇语境时,说话人倾向于将再次出现的概念内容省略,以达到省力和话语的经济性效果。当先行语出现在物理语境时,交际双方可通过物理语境中受话者的反应(如表情、手势或非语言特征)来表现受话人的理解程度,进而判断出是否对省略的内容加以补充。当先行语出现在百科语境中时,省略现象会大为减少。若先行语不是出自双方共有的百科知识时,可能会导致受话人的理解产生歧义。本研究在认知—功能的视阈下,以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以语料库与访谈研究相结合的多元互补路径,深入挖掘了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特征、认知—功能理据以及影响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提出英语口语教学的针对性建议,旨在为今后的外语口语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申佳琪[7](2020)在《习近平系列讲话的语篇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篇研究在语言学领域已成为关注热点,成绩斐然。语篇的连贯与衔接是语篇研究中的核心,衔接是语篇意义连贯的主要手段,能够更好地分析语篇,但语篇衔接具体的应用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语言风格充满魅力和感染力。因此,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进行语篇衔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学习研究语料,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衔接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篇显性衔接手段和隐性衔接手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显性衔接手段方面,主要对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和逻辑衔接的使用以及语篇功能进行考察。语法衔接考察语义照应、语义替代、语义省略和同构关系四种衔接手段;词汇衔接上,分析词语复现、词语关联和词语搭配三种衔接手段;在逻辑衔接上,对语义添加、语义转折和语义因果三种手段进行探讨。在隐性衔接手段方面,主要探析了文化知识、情景语境和认知思维在语篇中的衔接体现。文化知识中分析出时代环境和历史文化与语篇构成的衔接关系;在情景语境中,主要从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进行分析;在认知思维中主要对认知框架和概念隐喻进行探讨。通过对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衔接手段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展现出语篇精炼、语篇表现力增强、语义重点有效突出等衔接特点,显性衔接手段和隐性衔接手段合力作用共同影响着语篇意义的正确理解和解读。通过结合实例分析,能够加深对语篇衔接理论的认识,丰富语篇理论的应用研究成果。

谭诗民[8](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陈杰[9](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的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团结凝聚了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人民群众,铸成了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铜墙铁壁”,汇聚了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史证明,只要相信群众,相信党,中国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因此,从话语建构视角对群众工作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窥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工作话语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三化”历史进程,就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包含三层意蕴:一是中国人民有了崭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二是中国诞生了“为民立命,为民谋利”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三是十月革命提供了依靠人民群众赢得革命胜利的范例。但这里的“新”,也不能忽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这样一个事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工作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跨界融合、创造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换言之,20世纪20年代国际国内特殊的时代语境孕育了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阐发之基,发轫之根。所谓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能融通党“为民立命、为民谋利”的思想主张、政治观点、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贯穿党的各领域各方面群众工作实践中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言说与转化的宏大话语有机系统。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建构性、内容开放性、党群互动性等特性,具备理论的建构与转化、文化的诠释与传承、价值的引导与认同等功能,呈现出政治话语、时代话语、理论话语、大众话语的表现类型,涵盖了话语间性、话语预设、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语境、话语交往等要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将思想付诸于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才能实现转化。这种“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就是掌握和运用理论的人民群众。只要实现了这种彻底的理论对群众的掌握,也就实现了“理论——群众——物质力量”的转化。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践中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群众运用理论的跨界融构呢?无疑,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就是阐释这一转化发展机制的重要注脚之一。话语体系受制于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又建构着新的社会结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绝不是单纯的理论叠加或话语重塑,而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内外特殊时代语境中孕育而出的知识、话语和信仰体系。它贯穿于“照着说”“接着说”“用着说”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发展理路中,融构于俄式话语向中国话语转换发展的宏大叙事框架中,是党同群众沟通的符号系统,是党群和谐共生的动态系统,更是党对群众思想主导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体系。从此种意义上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在于始终恪守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政治话语,阐释着中国革命实践语境的理论话语,动员群众自觉行动的大众话语。同时,从争取革命胜利的政治问题、保障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密切党群关系的存亡问题、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问题等方面对人民群众进行话语主题设置。从完善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机制,在保障群众物质利益基础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制度认同促进群众的政治参与,区分群众工作对象而实现资源整合与社会认同,导引群众工作认知范式与话语系统,将群众“组织起来”走“延安道路”等方面实现人民群众对“理论”的路径认同,并将这种“理论”掌握群众后产生的“物质力量”纳入到中国共产党革命的“道义”范围和话语范式,化作人民群众支持革命与战争的持久力量。简言之,谁拥有了创造话语的权力和选择词汇并赋予其含义的权力,谁就可以向人民大众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解释和表达,继而拥有了控制大众思想的权力。这既是群众工作话语体系过程性与结构性统一的历史视野,也是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生成——存在”结构分析法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理论框架。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是一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同思共构的统一过程。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实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话语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创新发展的结果,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群众——物质力量”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从马克思主义“三化”宏大叙事视角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实践中积累形成了理论自信是前提、人民利益是基础、意识形态是关键、党组织建设是保证、党心民心是根本的基本经验,但也遭受了党内滋生的盲动主义、教条主义、个人崇拜等错误倾向的干扰,而产生了值得汲取的历史教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设必须要继承和发展“为民立命,为民谋利”核心价值,充分汲取和挖掘民主革命时期党在“理论——群众——物质力量”创造性转化过程中的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设在创新党的领导、坚守人民利益观、密切党群关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等方面提供以资借鉴的智慧、力量和价值。

范小娟[10](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二、论话语连贯的特征与阐释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话语连贯的特征与阐释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锦绣隐喻的知识映射与话语构建:《文心雕龙》译介路径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锦绣隐喻话语生产的知识映射本质
三、锦绣隐喻的知识映射层次与话语体系表征
四、《文心雕龙》锦绣隐喻话语译例评析
    (一)概念匹配层隐喻话语的译介
        1. 是以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章句第三十四》)
        2. 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附会第四十三》)
    (二)关系类比层隐喻话语的译介
        1. 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成辞章,神理之数也。(《情采第三十一》)
        2. 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采第三十一》)
    (三)知识再生层隐喻话语的译介
        1. 东序秘宝,朱紫乱矣。(《正纬第四》)
        2. 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蒨,虽踰本色,不能复化……故练青濯绛,必归蓝蒨,矫讹翻浅,还宗经诰……(《通变》第二十九)
五、基于知识映射的锦绣隐喻话语译介路径创新
六、结语

(2)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1.2.2 争鸣与辨析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2.1.3 无画处成妙境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2.2.1 生活的音符
        2.2.2 结构的旋律性
        2.2.3 可读的节奏
        2.2.4 对位法曲式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2.3.3 电影化叙事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2.3.5 声画合一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第二节 “古”化语言
        3.2.1 字词的复位性
        3.2.2 半文言风貌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3.3.1 阿城的诗性观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4.1.2 限度、维度、超越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4.2.1 艺术起源论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4.2.3 “巫”与文化基因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话语标记“不错”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话语标记的研究
        (二)有关“不错”的研究
    三、研究范围
    四、研究方法
        (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二)共时与历时相结合
        (三)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第一章 话语标记“不错”的界定、分类及其语篇分布
    一、话语标记“不错”的界定
    二、话语标记“不错”的分类及其语篇分布
        (一)话语标记“不错”的分类
        (二)话语标记“不错”的语篇分布
第二章 话语标记“不错”的主观义
    一、接受性话语标记“不错”的主观性
        (一)表示认同
        (二)表示补充与说明
    二、表达性话语标记“不错”的交互主观性
第三章 话语标记“不错”的功能
    一、接受性话语标记“不错”的语用功能
        (一)应对功能
        (二)话题功能
        (三)话语衔接功能
    二、表达性话语标记“不错”的话语功能
        (一)延续话轮功能
        (二)语篇的逻辑链接功能
第四章 话语标记“不错”的历时考察
    一、话语标记“不错”的演变概况
        (一)先秦时期——话语标记“不错”的孕育阶段
        (二)汉至唐宋——话语标记“不错”的萌芽阶段
        (三)明清时期——话语标记“不错”的形成与发展
        (四)现代汉语时期——话语标记“不错”的进一步发展
    二、话语标记“不错”形成的动因
        (一)经济原则
        (二)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三、话语标记“不错”形成的机制
        (一)语义虚化与语境推理
        (二)句法结构的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1.2.2 国内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语料来源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判定与分布
    2.1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判定
        2.1.1 话语标记的界定
        2.1.2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判定标准
    2.2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分布
        2.2.1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频度分布
        2.2.2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篇分布
        2.2.3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独立性分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确性话语标记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3.1 解释关系
        3.1.1 概念性话题解释
        3.1.2 举例解释
        3.1.3 注释性解释
        3.1.4 定义性解释
    3.2 因果关系
        3.2.1 前果后因
        3.2.2 前因后果
    3.3 目的关系
    3.4 转折关系
    3.5 总括关系
    3.6 明确性话语标记前后项语义关系统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
    4.1 话轮功能
        4.1.1 话轮延续
        4.1.2 话轮转接
        4.1.3 话轮终结
    4.2 话题功能
        4.2.1 延续话题
        4.2.2 转换话题
        4.2.3 总结话题
        4.2.4 结束话题
    4.3 人际功能
        4.3.1 确信功能
        4.3.2 传信功能
        4.3.3 主观评价功能
    4.4 明确性话语标记语用功能统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演化与成因
    5.1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法化
        5.1.1 历时角度考察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法化
        5.1.2 共时角度考察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法化
    5.2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演化原因
        5.2.1 高频使用
        5.2.2 语言经济原则
    5.3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演化机制
        5.3.1 隐喻机制
        5.3.2 泛化机制
        5.3.3 主观性与主观化
        5.3.4 重新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坦言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的多角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话语标记研究综述
        (二)坦言性话语标记研究综述
        (三)“不瞒你说”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语料来源
第一章 “不瞒你说”的话语标记特征
    一、语音:语调独立
    二、句法:位置灵活
        (一)所接前后项的语言单位
        (二)分布位置
    三、语义:程序主导
        (一)真值意义
        (二)程序意义
    四、语用:语篇人际
    五、语形:变化多样
第二章 “不瞒你说”语篇的语义关系和性质
    一、“不瞒你说”语篇的关联项
    二、“不瞒你说”语篇关联项的语义关系
        (一)语义重复
        (二)语义顺应
        (三)语义转折
        (四)语义因果
        (五)语义递进
    三、“不瞒你说”语篇的语义性质
        (一)坦诚性语义
        (二)评价性语义
        (三)量级性语义
第三章 “不瞒你说”的(交互)主观性
    一、“不瞒你说”的主观性
        (一)“不瞒你说”主观性形成机制
        (二)“不瞒你说”主观性的表现
    二、“不瞒你说”的交互主观性
        (一)“不瞒你说”交互主观性形成机制
        (二)“不瞒你说”交互主观性的表现
第四章 “不瞒你说”的话语功能
    一、话语连贯功能
    二、话轮建构功能
        (一)开启话轮
        (二)结束话轮
        (三)实现话轮功能
    三、话题组织功能
        (一)开启话题
        (二)转换话题
        (三)话题强调
    四、立场表达功能
        (一)坦诚立场
        (二)引出立场
结论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6)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研究
        2.1.1 语篇的定义
        2.1.2 衔接与连贯
    2.2 省略的相关研究
        2.2.1 省略的定义与分类
        2.2.2 形式语法视角下省略的成因解读
        2.2.3 语用视角下省略的交际动因解读
        2.2.4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省略的功能解读
        2.2.5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省略的意义解读
    2.3 口语语篇中省略的相关研究
        2.3.1 口语语篇的特征研究
        2.3.2 口语语篇中省略特征的研究
        2.3.3 中介语对于二语学习者英语口语产出的影响
    2.4 研究空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省略的认知—功能理论基础
        3.1.1 省略的认知基础
        3.1.2 省略的功能基础
        3.1.3 认知与功能理论结合的基础
    3.2 口语语篇中省略的认知—功能模型构建
        3.2.1 省略的认知—功能一体性框架构建
        3.2.2 省略的产出认知—功能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路径
    4.2 研究工具
        4.2.1 Praat录音软件
        4.2.2 UAM Corpus Tool语料库标注软件
        4.2.3 SPSS统计分析软件
        4.2.4 NVivo质化分析软件
    4.3 研究对象
    4.4 分析框架
    4.5 数据采集
        4.5.1 语料库数据采集
        4.5.2 数据统计方法
        4.5.3 访谈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省略现象的分布特征
    5.1 省略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频次
    5.2 省略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句法位置分布
        5.2.1 并列短语省略
        5.2.2 主语省略
        5.2.3 小句省略
        5.2.4 先行语复现
    5.3 先行语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语境来源分布
    5.4 先行语与省略部分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位置分布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中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解读
    6.1 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解读框架
    6.2 省略产出的认知理据
        6.2.1 省略的经验观
        6.2.2 省略的注意观
        6.2.3 省略的突显观
    6.3 省略产出的功能理据
        6.3.1 省略的概念功能
        6.3.2 省略的人际功能
        6.3.3 省略的语篇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中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
    7.1 二语资源匮乏
    7.2 语境因素
    7.3 说话人的意图
    7.4 母语的负迁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1.1 省略产出的分布特征
        8.1.2 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理据
        8.1.3 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
    8.2 研究价值
        8.2.1 理论价值
        8.2.2 实践价值
        8.2.3 对今后教学的指导
    8.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习近平系列讲话的语篇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语料
第二章 语篇衔接研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语篇定义
        二、语篇衔接定义
    第二节 语篇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三节 语篇衔接手段研究
        一、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二、语篇衔接手段
第三章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的显性衔接手段研究
    第一节 语法衔接
        一、语义照应
        二、语义替代
        三、语义省略
        四、同构关系
    第二节 词汇衔接
        一、词语复现
        二、词语关联
        三、词语搭配
    第三节 逻辑衔接
        一、语义添加
        二、语义转折
        三、语义因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的隐性衔接手段研究
    第一节 文化知识
        一、时代环境
        二、历史文化
    第二节 情景语境
        一、话语范围
        二、话语基调
        三、话语方式
    第三节 认知思维
        一、认知框架
        二、概念隐喻
    本章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 话语体系的要义把握
    2.1 话语及话语体系的基本概述
        2.1.1 话语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2.1.2 话语体系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2.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的原初语境及中国逻辑
        2.2.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的原初语境
        2.2.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的中国逻辑
    2.3 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概念厘定
        2.3.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概念
        2.3.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类型要素
        2.3.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主要内涵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理论溯源
    3.1 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工作话语梳理
        3.1.1 马克思主义群众工作话语论述
        3.1.2 列宁主义群众工作话语论述
    3.2 历史借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滋养启示
        3.2.1 传统民本思想对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形成发展的滋养
        3.2.2 辛亥革命对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形成发展的启示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历史发轫
    4.1 催生马克思主义话语传播并与群众实践结合的国内语境
        4.1.1 “五四”时期群众性运动的实践洗礼
        4.1.2 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传播与论战
    4.2 唤起中国人民觉醒并推动革命运动高涨的国外语境
        4.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及人民群众的影响
        4.2.2 十月革命、共产国际对中国及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
第5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形成发展
    5.1 “照着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移植与实践(1921.7-1927.7)
        5.1.1 “工人运动的怒涛”中俄式话语的全面植入
        5.1.2 “打倒列强除军阀”对俄式话语的适应性嬗变
        5.1.3 “农民运动‘好得很’”中国共产党群众观初步萌发
    5.2 “接着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探索与转换(1927.8-1938.11)
        5.2.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苏维埃革命话语建构
        5.2.2 “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对中国革命实际的背离
        5.2.3 “发展群众创立新苏区”长征时期的话语调适
        5.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主导权的成功转化
    5.3 “用着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再造与认同(1938.12—1949.9)
        5.3.1 “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实践
        5.3.2 “群众路线”话语的创造性表述
        5.3.3 “人民斗争的新高涨”迎接解放区群众工作话语新发展
        5.3.4 “第二条战线”开辟蒋管区群众工作话语新阵地
        5.3.5 “学会管理城市”面临城市群众工作话语新挑战
第6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 话语体系:价值、主题和路径
    6.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
        6.1.1 恪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政治话语
        6.1.2 阐释中国革命实践语境的理论话语
        6.1.3 动员群众自觉行动实践的大众话语
    6.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主题设置
        6.2.1 争取革命胜利的政治主题
        6.2.2 保障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主题
        6.2.3 密切政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存亡主题
        6.2.4 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战略主题
    6.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认同路径
        6.3.1 强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嵌入及主导作用
        6.3.2 满足群众物质利益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6.3.3 注重制度建设以实现群众有效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
        6.3.4 区分不同阶级阶层群众的资源整合与社会认同
        6.3.5 以群众路线导引群众工作认知范式与话语系统
        6.3.6 将群众“组织起来”走“延安道路”
第7章 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中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经验、反思和启示
    7.1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经验
        7.1.1 坚定和笃信理论自信是前提
        7.1.2 实现和扞卫群众利益是基础
        7.1.3 创新和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是关键
        7.1.4 建设和净化党政组织是保证
        7.1.5 凝聚和赢取党心民心是根本
    7.2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反思
        7.2.1 话语体系模式化与群众工作中的盲动主义
        7.2.2 话语体系僵化与群众工作中的教条主义
        7.2.3 话语体系神圣化与群众工作中的个人崇拜
    7.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的现实启示
        7.3.1 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群众工作中的创造性领导
        7.3.2 树立正确人民利益观是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
        7.3.3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本质在于永远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7.3.4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与政治认同的话语优势
        7.3.5 提升话语传播能力适时抢占群众工作意识形态制高点
        7.3.6 立足国情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以涵养群众工作话语体系
结语 群众工作话语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选题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拟突破的难点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1.3.2 “旅行中的理论”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2.1.2 译者的评论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5.3.2 理论趋同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6.2.1 接受中的错位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论话语连贯的特征与阐释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锦绣隐喻的知识映射与话语构建:《文心雕龙》译介路径新探[J]. 江娜,刘润泽.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3]话语标记“不错”的多角度研究[D]. 孟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多角度研究[D]. 井然. 河北大学, 2021(02)
  • [5]坦言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的多角度考察[D]. 赵鹏程.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D]. 王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习近平系列讲话的语篇衔接研究[D]. 申佳琪. 喀什大学, 2020(07)
  • [8]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研究[D]. 陈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10]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论语篇连贯性的特点及解释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