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扶贫与人口发展研究

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扶贫与人口发展研究

一、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扶贫与人口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龙炼[1](2019)在《贵州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人们的历史活动促成了威宁古道的形成,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威宁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多条古驿道的中转节点,且是人类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走廊;既是西南地区的经济往来通道,也是区域民族间的兵家必争之地。本文在田野调查、史料收集的基础上,首次从威宁古道的历史脉络、线路分布、资源特征等展开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当前“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及全域旅游等国家战略对威宁古道的旅游开发进行论述、提出建议。研究表明,威宁古道所蕴含的资源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威宁古道具有集自然与人文资源于一体的特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观赏、科学考察和社会等价值,因此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在我国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威宁古道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有着资源转化的潜力,从当前的旅游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和威宁古道的区位条件来看,开发威宁古道旅游有助于提高威宁古道旅游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城镇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扩建,使得人们的怀旧情感越演越烈,旅行上喜欢清静自然,“返璞归真”的复古潮流渐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面对新的旅游市场需求,本研究旨在整合威宁古道上的旅游资源,挖掘威宁古道的文化内涵,以及威宁地方的民风民俗,在明确旅游开发的理念及原则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威宁古道旅游的开发思路;并对威宁古道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尹倩倩[2](2019)在《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和温室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寻求更加低碳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球亟需探索的课题。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中国,以低碳为导向的规划研究尤为重要。而现有的低碳县域建设与规划理论体系尚未健全,低碳导向下对贫困山区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的研究更为缺乏。盐津县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条件,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较其他平原地区更加需要加大生态低碳的规划建设引导。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理分析,以及对盐津县域碳排放和碳吸收分析测评,从低碳的角度对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索具有实用性的低碳县域镇村居民点发展路径与策略。本研究在盐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与工业园区规划的分析评价基础上,并通过交通等时线的测算,确立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空间模式,然后通过低碳生态区的划定与县域镇村居民点中心体系的低碳发展研究,划定低碳空间职能与低碳分区,将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的低碳发展划分为县域低碳城镇建设区、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区、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与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四级分区,并分别从职能定位、空间划定、空间结构、低碳布局模式、规划管理等多个角度确定各分区内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的低碳发展路径。

江平[3](2019)在《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盐津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特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差距较大。在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之下,研究适宜于县域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方法,有益于解决现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存在的服务短缺区和低效率的问题,从而实现合理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基于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分布特征、存在问题,各指导意见及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本论文通过因子分析法比较各乡镇的总体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用可达性分析和可用性校核各级公共服务的设施服务覆盖范围以及设施承载能力。以不同出行目的时间成本作为设施分级配套的出发点,在考虑居民需求的同时从县域的层面统筹考虑具体的地形、交通、灾害、人口、经济等因素以及不同设施之间的相互替代、设施服务模式的选择,划分居民的设施使用生活圈得到对应的有不同层次的服务中心的共享圈,形成一种全面覆盖、协同共享、分级可达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从而提高县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本论文选取盐津县为样本,以“分级供给,协同共享”为切入点,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终极目标,从县域的层面探讨了一种自下而上的、适当突破行政界线限制的、基于乡村居民日常生活行为规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模式,来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内容和范围进行统筹考虑,查漏补缺,有利于因地制宜、多快好省地提高公共资源投入的科学性、集约性,给以盐津县为代表的县级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

陈理志[4](2017)在《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及其优化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早,一直是我国旅游产业建设的排头兵,也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热点地区。在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和全域旅游建设的新形势下,尤其是云南迎来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和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新的旅游节点、旅游轴线、旅游域面的建立势必会引起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因此探讨和分析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及其优化策略,对其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云南省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提高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实际意义,也可以促进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建设,还可以为区域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在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阐述了选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解读了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文章以云南省旅游产业现状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认为: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其演化的因子较多。通过研究发现影响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因子主要有自然环境、旅游资源、经济、交通、旅游产业基础、政策等;并使用标准差和加权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了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发展现状、历程、演化特征;认为: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经历了“点状模式”到“点轴扩展模式”到“网络化模式”再到“多核+多轴+多域面”的转变;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影响机制是自然环境的约束机制、政策导向机制、地缘空间阻隔机制、竞合机制。最后结合点轴理论和旅游产业空间结构要素提出了新时期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原则、目标,内容及策略。

宋冰[5](2017)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的实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打工经济”的出现,民族地区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计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期,探索、创新民族地区农民生计方式变迁,关系着能否攻克贫困难题,关系着能否奋力实现后发赶超,关系着能否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和做好现阶段民族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作为田野调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图表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秉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指导,深入探讨了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沿着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生理需求”到“尊重需求”、从“满足生存”到“追求财富”演进,经历了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传统生计方式,到以农牧业为主、兼林业、副业及外出务工的现代生计方式,再到以农业为主、牧林业为辅,兼外出务工及多种副业于一体的多元生计方式的过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扶持、民族文化的接触、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农民自身的发展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由单一到多元、由同质性到异质性的转变,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具有条件性和计划性的特点。农民生计方式变迁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密切相关。从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来看,生计方式变迁与社会变迁、文化变迁紧密相关,生计方式变迁和生计方式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的多元发展,得益于人与自然的唇齿相依、国家政策和政府部门的帮助扶持、民族和传统文化的力量支持。目前,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实现了现代与传统的良性互动、共存互补,但尚未实现良性可持续生计发展,仍存在问题和困惑。在经济新常态下,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和探索少数民族良性可持续发展生计道路,需要从实际出发,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为指导,从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农民生计方式三个层面提出建构性思考。在未来,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将伴随着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将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而迤那镇各民族也将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中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现华丽转身。

李婕[6](2016)在《高原坝区城市近郊村庄形态演变研究 ——以曲靖市麒麟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城市近郊区域的村庄最先受到城市化的冲击与影响。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近郊村庄为例,它们是经济结构转型较为突出的区域,这些村庄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规模不断扩大,形态趋向城市化,原本自然和谐的城乡关系被打破。本文将城市近郊区域村庄形态演变作为研究重点,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以人类聚居学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图底关系理论为支撑,研究村庄形态演变的过程、阶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获得村庄形态演变的规律,为村庄发展的优化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笔者通过对曲靖市新农村建设进行实态调研,发现近郊区域村庄的形态演变进程各有不同,但总体呈现出城市化趋势。笔者将村庄形态演变的过程划分为缓慢生长期、生长加速期、突变期和控制发展期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具有散点式发展、内部填充、外部扩张和统一规划的特征。笔者对庄家屯村、三宝村、亮子屯村和大龙村进行比较研究,总结高原坝区城市近郊区域村庄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来自于自然、经济、政治、交通和文化等方面,并对高原坝区城市近郊区的村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胡洹[7](2015)在《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流域经济开发已成为内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金沙江下游属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处于攀西-六盘水的核心地区,是川滇黔三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抓手,为保障三峡大坝安全、东部清洁能源供应、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该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突破当前发展瓶颈,开发建设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已成为川滇黔三省沿江数千万百姓的期盼。本文紧紧围绕当前我国重点区域战略和重点产业战略,聚焦于金沙江下游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推动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所涉及的核心内容。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金沙江下游区位特征、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的机遇与挑战、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路径分析、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重点任务。通过资料整理和数理分析发现,金沙江下游具备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当前金沙江下游地区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并有机协调金沙江下游航运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布局、跨区域合作、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推动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马书孟[8](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强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全局性战略,中国西部部分省市也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而交通运输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一环,其作用亦不可小觑,城市作为交通运输的基本节点和国家的基本组成,着眼于城市间交通运输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整个区域交通运输的变化,也有助于带动经济带的发展。因此,本文将改进的城市流强度模型用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强度变化的研究中,揭示运输联系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本文对现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相关研究、空间运输联系现有研究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其次,本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内涵、意义及构想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现状。再次,本文在分析现有空间运输联系模型的基础上,将城市流强度模型中指标改为交通运输指标,根据2003-2012年丝绸之路中国区域各段数据,计算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强度大小,并按横纵向比较、按运输方式对运输联系强度变化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得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整体运输联系强度和外向功能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倾向度变化不大的结论,同时还发现运输联系强度最高的是四川段,而铁路运输方式对运输联系强度贡献率最大。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调控力度的相关策略。

马少春[9](2013)在《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场所。作为人类聚落发展的起源,乡村聚落以其突出的地域适应性、简单实用的空间组织性,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和谐,成为承载人类文明的重要依托。当前,我国乡村正处于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乡村聚落的建设高潮已经来临。然而,在摆脱贫困、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积极的投入并未形成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重复建设、无序扩张、千篇一律、乡土特色淡化等现象极为普遍,乡村聚落面临的“发展与保护”矛盾关系亦日趋紧张,可持续发展遭受严峻挑战。本文抓住云南环洱海地区这一具有“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区、民族文化多元融合区、乡村经济发展活跃区”等多重叠合特征的典型区域,深入分析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生态敏感地区乡村聚落的演化特征、驱动肌理及优化途径,顺应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践需要,并为丰富我国乡村聚落地理理论研究做出积极努力。本文是具有鲜明区域性的应用研究,其展开的逻辑思路是“分析研究基础条件—建立维度分析框架—还原系统演进过程—梳理系统内在机理—建构系统优化机制”。其中,“结构-功能”双维度动态分析框架的建立是本文展开的理论基石。在此分析框架下,依托RS、GIS、Fragtats等技术支持,本文从聚落结构、聚落功能双维度跟踪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动态演变轨迹,解构基于独特区域背景下乡村聚落系统演变的深层内在机理,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趋势和现实要求,探讨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优化建构的统筹策略。本文得出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有:(1)读取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的历史表征及其现实矛盾,全面把握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的个性特质。(2)构建乡村聚落系统“结构-功能”双维度动态分析框架。借助系统科学一般范式的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本文以“系统”的视角观察、审视乡村聚落,梳理了乡村聚落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构成,整合构建出“结构-功能”双维度动态分析框架,并以此作为深入研究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逻辑工具。(3)还原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演化的动态过程。沿袭双维度动态分析框架的思路,本文依循时间轴线(19902009年)剖析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演变。结果显示,20年来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结构变化表现出“规模长大”、“分布加密”、“形态不规则拉伸”的显着特征;而在功能变化方面则具有“生产功能非农化转型突出”、“生活功能、服务功能不断改善”、“生态功能仍需进一步调适”等突出特点。同时,本文还讨论了不同结构特征下聚落功能的转型改变,捕捉了不同功能转化路径下聚落结构的投影变化,开展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双向耦合演变分析。(4)剖析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演化的内在机理。本文认为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是环洱海地区自然环境因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资源等)、文化传统因素(民族文化、风水观念)和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城镇牵引、交通促进以及政府调控)等多种动因合成作用的共同结果,但相对而言,社会经济因素在当代背景下的主动性、活跃性十分强盛,已成为影响乡村聚落系统演化的主导动因。(5)篦出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优化的主要问题。本文依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为建构逻辑,细致分析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问题和功能问题,以明确系统优化的具体目标,夯实系统优化的落脚点。(6)提出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优化的整合方略。以破解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结构-功能”双维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本文提出了“创新乡村聚落产业发展的典型性路径模式”、“推进乡村聚落系统中的质密性节点建设”、“修复乡村聚落的乡土性生态本底”、“提升乡村聚落的现代化生活质量”等兼顾结构特征和功能要求的整合性建构策略。此外,本文还从强化乡村聚落系统优化的人才、资金、土地要素保障以及转换政府调控重心等辅助角度讨论了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优化的保障机制。

刘杨,毛超,傅鸿源[10](2012)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扶贫铁路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渝怀铁路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和典型的扶贫铁路,研究表明渝怀铁路的建设大大降低了途径区县的交通成本,极大促进了沿线铁路客货运的全面增长,且表现出客运发展势头强于货运的特点:铁路建成后客运量总计年均增长25.2%,客运量周转总计年均增加30%;货运量总计年均增加3.2%;货运周转量总计年均增加24.4%。另外,铁路的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大发展。

二、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扶贫与人口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扶贫与人口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进展
        一、古道相关研究
        二、古道旅游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古道
        二、古道旅游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文化资本理论
        二、基质—斑块—廊道理论
        三、全域旅游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威宁古道概述及其旅游资源价值
    第一节 威宁古道概述
        一、五尺道
        二、石门道
        三、奢香驿道
    第二节 威宁古道的文化内涵
        一、多条古驿道的中转节点
        二、人类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走廊
        三、西南地区的经济往来通道
        四、区域民族间的兵家必争之地
    第三节 威宁古道的旅游资源价值
        一、威宁古道旅游资源的类型
        二、威宁古道旅游资源的特征
        三、威宁古道旅游资源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条件及困境
    第一节 威宁古道的保存现状
        一、观音崖驿道
        二、四堡驿道
        三、头塘驿道
    第二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条件
        一、市场需求
        二、政策保障
        三、区位优势
    第三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困境
        一、线路分布广泛,行政管理困难
        二、思想认识不足,保护与开发矛盾冲突
        三、资源分布不均,景观破碎化严重
        四、民族成分多样,社区人际关系复杂
        五、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筹集困难
        六、长期缺乏关注,品牌知名度较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思路及对策
    第一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理念与原则
        一、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理念
        二、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原则
    第二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思路
        一、构建威宁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空间
        二、划分威宁古道旅游功能区域
        三、设计威宁古道旅游主题形象
        四、打造威宁古道文化休闲旅游产品
    第三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效率
        二、鼓励公众参与,促进旅游合作
        三、依托科学技术,构建文化景观
        四、推进文旅融合,创新产品供给
        五、整合资金资源,强化要素保障
        六、实施系统营销,塑造品牌形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背景
        1.1.2 低碳发展现实
        1.1.3 县域研究欠缺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径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1.5.1 相关概念辨析
        1.5.2 国外研究综述
        1.5.3 国内研究综述
        1.5.4 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
        1.5.5 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盐津县域低碳发展现状分析
    2.1 盐津县域总体发展分析
        2.1.1 区位交通条件
        2.1.2 自然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2 盐津镇村居民点发展分析
        2.2.1 镇村用地基本情况
        2.2.2 镇村土地利用特征
    2.3 盐津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
        2.3.1 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概况
        2.3.2 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2.3.3 镇村居民点空间发展困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盐津县域碳系统分析测评
    3.1 盐津县碳系统组成分析
        3.1.1 碳系统组成
        3.1.2 盐津县碳系统概况
    3.2 盐津县域碳系统定性分析
        3.2.1 碳源定性分析
        3.2.2 碳汇定性分析
    3.3 盐津县域碳系统定量测算
        3.3.1 县域总碳源定量测算
        3.3.2 县域建设用地碳源定量测算
        3.3.3 县域碳汇空间格局定量测算
    3.4 盐津县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3.4.1 自然灾害造成的资源浪费与再建设引发的碳排放增大
        3.4.2 居民点布局集约性不足
        3.4.3 县域建设用地结构的不合理
        3.4.4 交通用地布局不合理
        3.4.5 工业用地碳排放量较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碳县域布局规划策略研究
    4.1 居民点布局与低碳融合的思考
        4.1.1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反思
        4.1.2 传统县域镇村体系与低碳规划的反思
        4.1.3 传统居民点布局的反思
        4.1.4 道路交通规划的低碳思考
        4.1.5 土地利用的低碳融合思考
    4.2 低碳镇村居民点布局与空间重构模式研究
        4.2.1 研究思路
        4.2.2 分类引导
        4.2.3 管理措施
        4.2.4 空间重构内容
    4.3 县域镇村居民点低碳搬迁撤并可行性研究
        4.3.1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意义
        4.3.2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模式
        4.3.3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动力
        4.3.4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方式
    4.4 盐津县域低碳规划策略延伸与补充
        4.4.1 防震减灾保护策略
        4.4.2 再生资源回收策略
        4.4.3 土地利用低碳策略
        4.4.4 建筑布局低碳策略
        4.4.5 滨河整治低碳策略延伸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低碳实践探索
    5.1 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方式
        5.1.1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思路
        5.1.2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5.1.3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工业园区规划
        5.1.4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道路交通规划
    5.2
        5.2.1 中心村设置
        5.2.2 低碳中心功能定位
        5.2.3 中心村的评价指标
        5.2.4 低碳中心村的确定
    5.3 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分区与低碳布局模式研究
        5.3.1 县域低碳分区的划定
        5.3.2 低碳城镇建设区
        5.3.3 “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区
        5.3.4 “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
        5.3.5 “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迈向低碳的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
    6.1 低碳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原则与方法
    6.2 宏观战略的低碳转型
    6.3 中观层面的分析测评
        6.3.1 生态系统的低碳模式
        6.3.2 县域碳系统的测评方式
    6.4 微观策略的优化布局
        6.4.1 低碳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与空间模式策略
        6.4.2 低碳对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的引导方式
    6.5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表格索引
附录D:盐津县各乡镇基本信息统计表
附录E:盐津县域低碳城镇建设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附录F:盐津县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附录G:盐津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附录H:盐津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附录I:盐津县地质灾害分布图
附录J:盐津县转型升级前煤矿分布图
附录K: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中心村划定图

(3)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盐津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县域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困境
        1.1.2 研究县域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1.2 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实践综述
        1.2.1 相关理论基础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解释及界定
        1.3.1 相关概念解释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1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5.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1.5.3 政府资料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现行配置指标及实际影响因子研究
    2.1 国内现行相关指标体系研究
        2.1.1 现行村镇规划标准中相关配置内容研究
        2.1.2 村镇教育设施
        2.1.3 村镇医疗卫生设施
        2.1.4 村镇文化体育设施
        2.1.5 村镇社会保障设施
        2.1.6 问题总结
    2.2 空间影响因子分析
        2.2.1 地形地势
        2.2.2 交通系统
        2.2.3 灾害
    2.3 属性影响因子研究
        2.3.1 人口规模
        2.3.2 经济发展
        2.3.3 城镇体系
    2.4 各因子影响下的优化配置的方向
        2.4.1 县域村镇公共服务优化配置的方向
        2.4.2 县域村镇协同共享的模式
        2.4.3 多层级共享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技术探索
    3.1 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评价
        3.1.1 总体配置水平评价
        3.1.2 可达性评估
        3.1.3 可用性评估
    3.2 基于生活圈理论划分设施使用生活圈
    3.3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生活圈体系构建
        3.3.1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生活圈的特点
        3.3.2 划分的实际意义
    3.4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共享配置构思
        3.4.1 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设施共享分级
        3.4.2 构建多因子综合影响下的设施配置中心分级体系
        3.4.3 形成不同层级的共享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盐津县为样本的实践探索
    4.1 盐津县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影响因子分析
        4.1.1 区位交通分析
        4.1.2 地形条件分析
        4.1.3 地质灾害分析
        4.1.4 经济发展分析
        4.1.5 镇村体系分析
        4.1.6 人口情况分析
    4.2 盐津县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
        4.2.1 现状教育设施配置
        4.2.2 现状医疗设施(公立)配置
        4.2.3 现状文化体育设施配置
        4.2.4 现状福利设施配置
    4.3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的总体评价
        4.3.1 总体评价计算过程及结果
        4.3.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差异的原因分析
    4.4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的分类评价
        4.4.1 可达性评价
        4.4.2 可用性评价
        4.4.3 综合评价
    4.5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
        4.5.1 盐津县现规划中的配置优化目标
        4.5.2 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圈划分
        4.5.3 共享圈合理性验证
    4.6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共享配置
        4.6.1 配置体系引导
        4.6.2 功能兼容集中设置引导
        4.6.3 针对盐津县的优化配置引导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原则
    5.2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方法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表格索引
附录D:盐津县县域现状幼儿园(公办)配置状况统计表
附录E:盐津县县域现状小学配置状况统计表
附录F:盐津县县域现状中学及高中配置状况统计表
附录G:盐津县县域现状医疗设施(公办)配置状况统计表
附录H:因子分析计算各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过程
附录I:问卷调查

(4)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及其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研究
        1.2.2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与模式研究
        1.2.3 旅游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1.2.4 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价
    1.3 研究意义、目标及创新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及创新
    1.4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的基础分析
    2.1 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的相关概念
        2.1.1 空间结构
        2.1.2 旅游产业空间结构
        2.1.3 空间结构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区位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
    2.3 旅游产业空间结构要素组成及演化趋势
        2.3.1 旅游资源要素及其特征
        2.3.2 旅游产业空间结构要素分析
        2.3.3 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模式的基本内容
        2.3.4 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第3章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及演化因子分析
    3.1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3.1.1 研究区概况及评价
        3.1.2 旅游资源现状
        3.1.3 旅游接待设施现状
        3.1.4 旅游交通现状
        3.1.5 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现状
    3.2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子
        3.2.1 自然环境因素
        3.2.2 旅游资源因素
        3.2.3 经济条件
        3.2.4 交通条件
        3.2.5 旅游产业基础
        3.2.6 政策条件
第4章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4.1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分析
        4.1.1 数据来源说明
        4.1.2 研究方法
        4.1.3 结果分析
    4.2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历程
        4.2.1 点状模式阶段(1978年—1988年)
        4.2.2 点轴扩展模式阶段(1989年—1995年)
        4.2.3 网络化模式阶段(1996年—2005年)
        4.2.4 “多核+多轴+多域面”模式(2006年至今)
    4.3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要素现状
        4.3.1 旅游节点
        4.3.2 旅游轴线
        4.3.3 旅游域面与旅游边界
    4.4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4.4.1 集中力量,精心布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
        4.4.2 点、线、面梯度发展
        4.4.3 旅游轴线沿交通线发展
        4.4.4 已初步形成云南省域空间全面发展的格局
    4.5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4.5.1 自然环境的约束机制
        4.5.2 政策导向机制
        4.5.3 地缘空间阻隔机制
        4.5.4 竞合机制
第5章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优化及策略
    5.1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5.1.1 “点—轴—面”型旅游产业空间结构
        5.1.2 “网络型”旅游产业空间结构
    5.2 新发展机遇期下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优化原则与优化目标
        5.2.1 优化原则
        5.2.2 优化目标
    5.3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优化内容
        5.3.1 提高旅游节点发展质量
        5.3.2 完善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5.3.3 合理开发旅游轴线
        5.3.4 塑造新型旅游发展域面和旅游边界
    5.4 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5.4.1 强化昆明旅游极核
        5.4.2 培育五个旅游次中心
        5.4.3 构建完善的旅游轴线体系
        5.4.4 建设三大旅游经济带
        5.4.5 发展四大旅游域面
        5.4.6 深化对外开放与合作,扩展旅游边界
        5.4.7 扩展交通网络体系,提升可进入性
第6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动因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计方式
        (二)生计方式变迁
    三、研究现状评述
        (一)生计方式变迁与生态环境研究
        (二)生计方式变迁与国家政策研究
        (三)生计方式变迁与民族文化研究
        (四)农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迤那镇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经济情况
    四、民族构成
第三章 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及原因
    一、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
        (一)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的传统形式(1949-1977)
        (二)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的现代变化(1978-1999)
        (三)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的多元发展(2000-至今)
    二、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国家政策的扶持
        (三)民族文化的接触
        (四)科学技术的应用
        (五)农民自身的发展
第四章 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一、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人均耕地减少,增收渠道单一
        (二)家庭结构较小,劳动力供给弱
        (三)自我积累较少,投资能力较弱
        (四)政策落实不力,农民焦虑明显
    二、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与经验分析
        (一)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特点
        (二)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三)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启示
        (四)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反思
第五章 关于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建构性思考
    一、如何用好顶层设计:跟进和完善
        (一)实现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的有效衔接
        (二)实现地方政策的最大优化和最大利民
    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繁荣和发展
        (一)发挥民族自身优势,提高民族自身素质
        (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巩固新型民族关系
        (三)紧扣民族工作主题,加强民族事务治理
    三、关键是人的问题:自觉和超越
        (一)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回应政策
        (二)重视教育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三)利用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四)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增收潜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6)高原坝区城市近郊村庄形态演变研究 ——以曲靖市麒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1.1.2 城市扩展的主要区域:城市近郊区
        1.1.3 高原坝区是云南重要的地理经济单元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高原坝区
        2.1.2 城市近郊区
        2.1.3 村庄形态
    2.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类聚居学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图底关系理论
    2.3 国外研究综述
        2.3.1 聚落空间的研究
        2.3.2 村庄规划管理的研究
        2.3.3 村庄景观的研究
    2.4 国内研究综述
        2.4.1 历史聚落形态研究
        2.4.2 乡村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2.5 国内外研究情况评述
第三章 曲靖市麒麟区现状分析
    3.1 曲靖市麒麟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经济文化
        3.1.3 曲靖市麒麟区历史沿革
        3.1.4 曲靖市历版城市规划的解读
    3.2 麒麟区城镇化发展阶段分析
        3.2.1 麒麟区行政区划的变革
        3.2.2 麒麟区的城镇化水平分析
        3.2.3 麒麟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发展变化
    3.3 麒麟区近郊村庄现状
        3.3.1 村庄分布特点
        3.3.2 村庄建设的现状
    3.4 麒麟区近郊村庄的分类
        3.4.1 根据社会经济特征分类
        3.4.2 根据空间形态分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麒麟区近郊村庄形态演变与分析
    4.1 缓慢生长期:经济转型期的村庄自主发展
        4.1.1 发展背景: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4.1.2 村庄宏观形态:基础设施建设给村庄发展带来契机
        4.1.3 村庄微观形态:居住空间紧密化
        4.1.4 村庄发展的利与弊
    4.2 生长加速期:经济发展期的村庄内部格局快速演化
        4.2.1 发展背景:宅基地政策的调整促进村庄建设
        4.2.2 村庄宏观形态:内部格局快速演化
        4.2.3 村庄微观形态:住宅建筑过渡性发展
        4.2.4 村庄发展的利与弊
    4.3 突变期:经济快速发展期的村庄外部形态演变
        4.3.1 发展背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快速发展
        4.3.2 村庄宏观形态:扩张模式的差异化
        4.3.3 村庄微观形态:建筑单体设计的飞跃发展
        4.3.4 村庄发展的利与弊
    4.4 控制发展期:经济稳定增长期的新农村规划
        4.4.1 发展背景:政策引导下的新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4.4.2 村庄宏观形态:建筑用地持续扩张
        4.4.3 村庄微观形态:传统建筑风格的遗失
        4.4.4 村庄发展的利与弊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原坝区城市近郊村庄形态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
    5.1 高原坝区城市近郊村庄形态演变特征
        5.1.1 村庄形态演变的共性化
        5.1.2 村庄形态演变的差异化
        5.1.3 村庄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
    5.2 高原坝区城市近郊村庄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5.2.1 高原坝区的自然环境因素
        5.2.2 麒麟区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
        5.2.3 政府政策及土地流转制度的影响
        5.2.4 城市近郊的区位条件
        5.2.5 跟风攀比的思想观念
    5.3 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5.3.1 动力机制的主体
        5.3.2 动力机制的作用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的反思
    6.3 未来高原坝区城市近郊地区村庄发展的展望
    6.4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调研问卷
附录D:调研问卷分析

(7)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章 金沙江下游区位特征
    第一节 金沙江下游基本情况
        一 流域面积
        二 主要支流
        三 城市和人
    第二节 金沙江下游空间区位特征
        一 金沙江下游在全国的区位
        二 金沙江下游在长江的区位
        三 金沙江下游在三省的区位
    第三节 金沙江下游地区资源特征
        一 化石能源
        二 水电资源
第三章 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
    第一节 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范围划分
        一 范围界定
        二 核心区
        三 辐射区
    第二节 地区各市州国民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一 金沙江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金沙江下游各市州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第三节 地区各市州要素流动特征
        一 人口流通情况
        二 资源流通情况
        三 城市规模与产业发展
    第四节 交通发展现状
        一 交通建设
        二 航运发展
    第五节 流域开发效益评估
        一 生态环境评估
        二 水资源利用效益评估
第四章 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的大力推动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积极影响
    第三节 水电资源开发的有效带动
第五章 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路径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
    第二节 模型设计
    第三节 路径分析
        一 区域发展现状
        二 开发航运资源
        三 协调航电关系
        四 优化产业布局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重点任务
    第一节 加快推进金沙江航运发展
    第二节 积极推动沿江城市群建设
    第三节 进一步优化沿江产业布局
    第四节 深化三省流域开发合作力度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综述
        1.2.2 空间运输联系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
        2.1.3 运输联系强度
        2.1.4 城市流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交通经济带理论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3 空间运输联系理论
        2.3.4 区位商理论
第3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述
        3.1.1 古代丝绸之路
        3.1.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
        3.1.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义
        3.1.4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3.2.1 西南四省市交通运输现状
        3.2.2 西北五省交通运输现状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强度分析
    4.1 现有运输联系模型
        4.1.1 结合度法
        4.1.2 运输联系强度模型
        4.1.3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4.2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强度计算
        4.2.1 计算方法
        4.2.2 数据来源及计算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强度分析
        4.3.1 横纵向比较分析
        4.3.2 按运输方式分析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调控对策分析
    5.1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专委会的作用
    5.2 科学制定丝绸之路交通运输战略
    5.3 大力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5.4 切实提高中心城市运输服务能力
    5.5 努力提高主要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5.6 合理利用城市群带动跨区域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9)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演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关键技术与数据来源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基础层次的理论
        1.4.2 本体层次的理论
    1.5 研究对象界定
        1.5.1 聚落与乡村聚落
        1.5.2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
        1.5.3 系统与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
2 乡村聚落的相关文献述评
    2.1 国外乡村聚落研究
        2.1.1 乡村聚落形态与分类研究
        2.1.2 乡村聚落区位研究
        2.1.3 乡村聚落演变研究
        2.1.4 乡村聚落景观与生态研究
        2.1.5 乡村聚落社会研究
        2.1.6 乡村聚落规划与建设研究
    2.2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
        2.2.1 乡村聚落基础性研究
        2.2.2 乡村聚落影响因素与演变机制研究
        2.2.3 乡村聚落规划与建设研究
        2.2.4 乡村聚落景观生态与社区发展研究
        2.2.5 乡村聚落专题研究
        2.2.6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比与启示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体趋势
        2.3.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同特点
        2.3.3 几点启示
3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环境与表征
    3.1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环境
        3.1.1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自然环境
        3.1.2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人文环境
    3.2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表征
        3.2.1 聚落分布
        3.2.2 聚落规模
        3.2.3 聚落建筑
        3.2.4 聚落文化
        3.2.5 特色聚落
4 乡村聚落系统的诊断方法与分析框架
    4.1 系统科学的一般范式
        4.1.1 系统的科学思维
        4.1.2 系统的科学分析
    4.2 乡村聚落系统的一般诊断方法
        4.2.1 结构方法
        4.2.2 功能方法
        4.2.3 过程方法
    4.3 乡村聚落系统“结构-功能”双维度动态分析框架
        4.3.1 乡村聚落系统一般诊断方法的整合
        4.3.2 乡村聚落系统“结构-功能”双维度动态分析框架
5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演变
    5.1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结构演变
        5.1.1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区位特征与演变
        5.1.2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规模演变
        5.1.3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形态演变
        5.1.4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结构演变小结
    5.2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功能演变
        5.2.1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生活功能演变
        5.2.2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生产功能演变
        5.2.3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生态功能演变
        5.2.4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服务功能演变
        5.2.5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功能演变小结
    5.3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结构-功能双向耦合演变
        5.3.1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结构-功能耦合演变
        5.3.2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功能-结构耦合演变
        5.3.3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结构-功能双向耦合演变小结
    5.4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演变的内在机理
        5.4.1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演变的动因构成及其作用机制
        5.4.2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演变的基础性动因分析
        5.4.3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演变的主导性动因分析
6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优化
    6.1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优化的目标导向
        6.1.1 产业创新,核心发展
        6.1.2 以人为本,宜居发展
        6.1.3 生态协调,和谐发展
        6.1.4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6.2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优化的逻辑导向
        6.2.1 “图底关系”的逻辑启发
        6.2.2 从“图底关系”到“问题导向”
    6.3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结构的主要问题
        6.3.2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功能的主要问题
    6.4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优化的整合方略
        6.4.1 创新乡村聚落产业发展的典型性路径模式
        6.4.2 推进乡村聚落系统中的质密性节点建设
        6.4.3 修复乡村聚落的乡土性生态本底
        6.4.4 提升乡村聚落的现代化生活质量
    6.5 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优化的保障机制
        6.5.1 增强乡村居民的主体意识和发展能力
        6.5.2 疏通城乡人口流动渠道
        6.5.3 抓好乡村土地保障
        6.5.4 拓展建设资金来源
        6.5.5 转换政府调控重心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7.3.1 存在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扶贫铁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渝怀铁路重庆段各区县概况
三、渝怀铁路建成后的影响分析
    (一) 直接影响分析
        1.项目建设前后交通成本比较
        2.项目建设前后客货运量比较
    (二) 间接影响分析
        1.渝怀铁路的建设带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渝怀铁路的建设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结论

四、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扶贫与人口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研究[D]. 梁龙炼. 大理大学, 2019(01)
  • [2]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D]. 尹倩倩.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3]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盐津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研究[D]. 江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云南省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化及其优化策略[D]. 陈理志.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2)
  • [5]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 宋冰. 贵州民族大学, 2017(10)
  • [6]高原坝区城市近郊村庄形态演变研究 ——以曲靖市麒麟区为例[D]. 李婕.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4)
  • [7]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研究[D]. 胡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5(03)
  • [8]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运输联系强度研究[D]. 马书孟.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2)
  • [9]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演变与优化研究[D]. 马少春. 河南大学, 2013(01)
  • [10]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扶贫铁路的影响研究[J]. 刘杨,毛超,傅鸿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标签:;  ;  ;  ;  ;  

内昆铁路(云南段)沿线区域扶贫与人口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