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J-2型振动压路机

YZJ-2型振动压路机

一、YZJ-2型振动压路机(论文文献综述)

任峰[1](2020)在《振动压实成型机参数优化及其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标准化实验室内半刚性基层试件的压实过程,使其在实验室内就能模拟现场振动压路机的真实碾压工况,本文设计一种新的振动压实成型机。目前,市场上振动成型机种类复杂,参照标准不一:大部分振动压实成型机没有上下车结构,理论模型为一自由度力学模型,与现场施工的振动压路机二自由度力学模型有出入,且机械结构有缺陷;极少数振动压实成型机将振动装置划分为上下车二自由度系统,但振动装置采用外置电机通过万向节等机械传动带动偏心块转动产生激振力,造成整机机械传动不安全、整机占地面积偏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一种新的振动压实成型机,并生产加工出来:力学模型方面与振动压路机理论模型一致,均采用二自由度模型,并将动力源与激振源合二为一,采用两台振动电机内置在下车的方式,利用两台振动电机自同步原理,让其水平方向分力相互抵消,只产生垂直方向的力来振动压实。依照这样的原理,先利用三维软件设计出机械结构,并转换为二维图纸生产加工。由于现实加工生产与理论设计还是会有较大区别,因此,本文还对加工生产出来的样机的振动参数,如振幅、频率、激振力和静压力等参数进行测量与调试,确保样机振动参数符合标准并能正常运行,最终调试出一号振动电机频率61.98Hz、二号振动电机频率63.00Hz时振动压实成型机振动频率符合30±1Hz;上车测试的平均振幅为417μm,下车平均振幅为1262.5μm,隔振率为67%,充分验证了双夹橡胶减振装置的高减振性能。利用调试好的样机,通过试验手段测试得出:本样机最佳振动压实时间为100s;本样机振动压实与静力压实成型的试件相比,振动压实的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185.07k N,相比静压的115.215k N提高了69.855k N,强度提高了60.6%。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试件成型大部分采用一体式试模,在成型完成以后需用脱模机将试件强制推出,会对已经成型的试件造成损害,故利用剖分式试模与一体式试模做了对比试验,得出脱模方式对试件成型后的强度影响甚微,反而强度与试件成型后的高度和直径成反比。因此利用剖分式试模时,需将试模螺栓上紧,避免试件直径不符合标准,从而强度不达标。

黄乔森[2](2019)在《广东地区高PG等级改性沥青研制及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广东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加之车辆重载交通的持续作用,容易导致沥青路面在开放交通后不久就出现严重的车辙病害,影响道路行车舒适及行车安全。目前当地应用最广泛的车辙病害防治措施是采用SBS改性沥青,但使用过程中发现,普通的SBS改性沥青在部分高温重载交通地区已难以满足高温抗车辙的性能要求。因此,针对广东地区高温多雨且重载交通环境,亟待研制出一种有效改善高温抗车辙性能的高PG等级改性沥青,以提升广东地区沥青路面的服务质量与使用寿命。鉴于此,本文以梅大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系统地开展了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研制及混合料性能研究。本文首先调查了广东地区气候环境及交通荷载状况,并基于当地典型气候条件、交通状况以及实测路面结构温度等因素推荐了适应于广东各区域的沥青PG等级。其次,根据广东地区各区域推荐的沥青PG等级确定研发的高等级PG改性沥青的等级标准,制备高等级PG改性沥青并进行相关研究。结合实际对比选择胶结料、改性剂及稳定剂,根据改性剂掺量、加工温度、加工时间以及反应速率等因素对其常规指标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关键制备参数,并基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其高温及抗疲劳性能,基于弯曲流变试验研究了其低温抗裂性能,对所选参数进行验证与优化。再者,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基于车辙试验、肯塔堡浸水飞散试验以及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分别研究了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最后,依托梅大高速试验路段,提出了广东地区高PG等级改性沥青研制及混合料性能的施工关键技术。同时,对高PG等级改性沥青路面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总之,本研究对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的提高提供借鉴,对提高广东地区乃至全国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奕杰[3](2017)在《基于微裂技术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耐久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在早期养护期间往往会产生收缩裂缝,进而导致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引入一种新的工程措施——微裂技术。微裂技术是指用振动压路机对养护初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碾压,使其产生细微裂缝,降低材料的收缩应力,避免因材料自身干缩、温缩产生严重的长宽裂缝而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微裂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已经证明微裂后基层力学强度只是暂时损失,会随龄期逐渐恢复,但对微裂后的基层材料耐久性的研究甚少。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文从抗疲劳性和抗冻性两方面,通过室内试验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微裂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裂技术的使用对基层的耐久性并无明显影响。主要研究过程如下:(1)在阐明微裂技术的作用机理后,对微裂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使用微裂前后材料抗压强度衰减百分比作为微裂程度指标。通过试验得到微裂程度与一定振动参数下振动时间的关系,即微裂程度的控制方法。(2)使用室内低温仪器模拟现场实测的路面基层的温度场。按冻融循环试验规范进行试验,统计不同微裂条件试样的抗冻系数和质量损失率,分析微裂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抗冻性能。(3)制备不同微裂条件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式样,进行弯拉疲劳试验,得到不同微裂条件试样的疲劳寿命,使用Weibull分布对疲劳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疲劳方程。分析微裂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抗疲劳性能。(4)通过ABAQUS软件建立CZM模型,分析在弯拉过程中各种微裂条件的模型的结构内部应力变化情况,阐明微裂技术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疲劳性产生影响的原因,为减小不利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微裂不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寿命。

邓嘉祥[4](2017)在《基于振动法的水泥稳定碎石成型方法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基层材料,具有强度高,承载力大,板体性强、水稳定性好等优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尚存级配衰退、试验方法与实际工况不符、压实度超百现象等不足之处。为使室内试验更好地模拟施工现场并提供优良的矿料级配,国内外学者对振动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本文针对水泥稳定碎石这一典型半刚性基层材料,提出振动成型法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在此基础之上,比较振动法与标准方法在压实和成型两方面的异同,并以路用性能测试加以分析和佐证。为使室内试验更好地模拟施工现场,本文采用振动法设计的骨架密实结构和规范中值悬浮密实结构两种级配,针对水泥稳定碎石这一典型半刚性基层材料进行对比试验。通过介绍振动压实仪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振动时间、振动频率、振幅、激振力、静面压力等振动参数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以压实度为评价指标,得出骨架密实结构和悬浮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的最佳振动参数。采用振动压实法和重型击实法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干密度和含水量曲线测定,分析成型方法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影响;采用水洗法对压实后试件的级配进行检验,分析成型方法对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衰退的影响;研究了含水量和水泥用量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对两种压实方法下最大干密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相关性较好的互换公式,以期在缺乏试验设备的情况下为路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对振动成型法和静压成型法下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成型方法下两种强度的增长规律,比较了成型方式、级配类型、养生龄期和水泥用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黄强[5](2016)在《粗粒土室内表面振动压实参数及土体结构分析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面振动压实是粗粒土室内标准最大干密度的重要试验方法,公路、铁路试验规程均将其作为室内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方法之一。表面振动压实来源于“更接近于现场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这一思想,对于室内试验,主要是对影响试验结果的参数进行研究。采用粗粒土进行室内表面振动压实试验并测试振动参数,探讨了表面振动压实参数控制。结合试验结果及压实效能,与重型击实试验进行了对比;基于粗粒料体积填充理论,结合表面振动压实试验,对某高寒地区两种典型天然粗粒土填料的土体结构类型进行试验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1)采用某高铁路基试验段碎石土填料进行表面振动压实试验,同时安装振动传感器测试振动参数,结合各行业规范要求及已有研究成果,对表面振动压实试验参数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振动压实效果受激振力、振动频率、振幅、振动时间等参数的影响,试验最大干密度值是这些影响参数联合作用的结果;激振力是由仪器构造决定,属于压实机械固有属性。动作用力与仪器设计参数及土体特性均有关,实测动作用力大于仪器激振力,铁路、公路规程规定“激振力”10~80kN的取值范围为钢制夯与土体表面接触时的峰值动作用力更为合理;振动压实显着作用效果时间为1min左右,合理压实振动时间可取3min;同种碎石土样,表面振动压实试验测试最大干密度值小于Z3重型击实试验,约为击实的96%左右;有效做功分析表明,相对于振动压实,击实冲击荷载作用使粗粒土挤压密实效果更好。对于室内振动压实试验的参数控制,可有两种参考思路。一是经过试验验证后,确定适用于大多数粗粒土的最优参数组合,仪器设定固定参数,形成统一参数标准;二是确定合理范围,设置为参数可调,可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对应合理参数。(2)以某高寒地区两种类型天然粗粒土填料为试验土样,基于体积填充理论,从小到大逐级剔除土样上一级粒径组颗粒后进行表面振动压实试验。根据测试干密度值变化规律,分析土体结构类型,确定骨架颗粒与填充颗粒的分界粒径,为粗粒料的级配改良提供参考。逐级剔除后,悬浮密实结构土体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变化较大,有陡升或陡降的现象,存在明显分界粒径,土体二元结构特性显着;骨架孔隙结构土体干密度或增加或减小,变化幅度较小,分界粒径不明显;骨架密实结构土体干密度变化曲线相对平缓,剔除最小粒径后,剩余粒径颗粒也能表现出良好的互相填充关系,土体呈多元结构。粗粒含量控制在30%~70%是土体形成骨架结构必要条件,细粒(d<0.075mm)含量的界限值在5%~10%较为合理;对于粗粒土,可以分界粒径为界限,分段分析土体级配组成及土体结构类型;当粗粒土不均匀系数很大时,曲率系数不是级配是否优良的严格控制条件。

赵海峰[6](2015)在《振动压路机主要部件构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振动式压路机在静压式压路机上加装激振器而成,利用机重和激振力进行压实作业。主要对振动压路机主要部件构造进行分析。

曹祥,荆农[7](2013)在《压实“小金刚” 5款3t级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文中认为公路养护施工持续火热,压路机的应用也随之广泛起来。小吨位压路机作业效率高,应用广泛,适用于道路、机场、港口、沟槽、房屋基础的建设和养护。而且凭借其体积小、机动性强的特点,在修建体育场、公园、人行道、停车场市政管线等工程中更是必不可少。

陈泽宏[8](2013)在《沥青混合料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良好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进而保证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条件。为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配合比,合理的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设计混合料,将其纳入规范并沿用至今。国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设计方法是美国作为SHRP研究成果的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此外,模拟路面施工振动碾压,采用振动成型试件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也构成了一种方法。本论文依托衡桂(衡阳至桂阳)高速公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交通量水平,开展沥青混合料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采用的沥青混合料包括: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为AC-20C,Superpave设计方法为Sup-19(Superpave19mm),振动成型设计方法为AC-20C。沥青混合料三种设计方法的设计指标不尽相同,最佳油石比马歇尔方法为4.4%,Superpave方法为4.1%,振动成型方法为4.2%。在最佳油石下,空隙率大小顺序为:Superpave法﹥振动成型法﹥马歇尔法,马歇尔试验稳定度大小顺序为:振动成型法﹥马歇尔法,马歇尔试验流值大小顺序为:马歇尔法﹥振动成型法,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大小顺序为:Superpave法﹥振动成型法﹥马歇尔法,矿料间隙率VMA大小顺序为:马歇尔法﹥振动成型法﹥Superpave法,沥青饱和度VFA大小顺序为:马歇尔法﹥振动成型法﹥Superpave法。三种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均满足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其中高温稳定性高低顺序为:Superpave法﹥振动成型法﹥马歇尔法;水稳定性高低顺序为:Superpave法﹥振动成型法﹥马歇尔法;低温抗裂性能高低顺序为:马歇尔法﹥振动成型法﹥Superpave法。

骆岩飞[9](2013)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成型试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压实机械有静力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与静力压路机相比,振动压路机影响深度大,压实效果好,对材料的排列作用更好,效率高,且适用于各类土壤。无机结合料的压实工艺、压实方法也随着压路机的发展,由最初的单一静载压实逐步发展成为振动静压灵活组合多种压实方式,压实作为一种改善路面使用性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不断的创新发展着。然而在我国现行标准中,一直采用“击实法”求取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已远远脱离实际的压实效果。公路工程的击实试验尽管要求一律采用重型击实方法,但远远低于目前公路施工现场振动压路机的压实功率,致使室内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偏低,导致实际工程振动压实时出现压实度普遍超百现象。使用标准击实方法测出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在控制施工质量更存在很大的弊端。本论文通过压实机理分析、压实设备调查、无机结合料稳定半刚性基层施工现场检测,综合评估,确定了轮碾振动压实试验机对现场压实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参数。总结振动压实理论,并结合室内试验与现场实际压实工作来指导室内试验设备的研制开发,于2007年5月设计制造了科研型JJ—Y1型轮碾式振动压实试验机。并不断改进试验机功能,进一步研制了普及型JLJK-2型轮碾式振动压实试验机。通过室内比对试验,确定了碾压振动压实试验机成型的松铺系数为1.25,总结了碾压振动法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的试验方法。通过实体工程试验路段试验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轮碾振动试验方法的科学性。碾压振动试验法测得的最大干密度一般是标准击实法测得的最大干密度的103%104%,与现场实测干密度基本相同,建议在采用“碾压振动试验法测得的最大干密度”检测压实度时,压实度数值可以控制到不小于95%。而且碾压振动压实试件为骨架密实型结构,测试的强度略高于静压法成型的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接近于实际情况,使室内试验与施工工艺紧密结合,充分起到了科学指导施工的作用。

王江[10](2008)在《非线性振动压实理论及工程应用》文中指出振动存在于人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有效地利用振动可以改善工艺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使振动在最大的可能范围内为人类造福。振动压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振动应用分类,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减小塑性变形、增加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摊铺、压路、成型等领域,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利用振动的系统,绝大多数是属于非线性振动系统。本文以闻邦椿院士的非线性振动理论为基础,应用非线性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干摩擦、滞回、塑性变形三种非线性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结合振动压实成型机和振动压路机,建立非线性振动方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来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分析非线性振动的特性及改进方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分析土体的类型和性质,论述振动压实理论,建立振动压实成型机的线性振动模型及方程;(2)介绍了摩擦的概念、分类与影响因素,分三种情况分析振动减摩机理,推导干摩擦的求解方法,建立考虑干摩擦的非线性振动模型及方程,对比不同振动减摩系数及不同频率下非线性振动系统的仿真结果,定性的分析了干摩擦对振动系统的影响及减小摩擦的方法;(3)介绍几种经典滞回模型,及滞回振动模型的渐进解法,根据实测滞回力曲线和分段曲线模型简化出三段曲线滞回力模型,建立包含滞回力非线性振动压实方程,确定振动参数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滞回力特性及对振动系统的影响,并验证了所建立滞回力模型的正确性;(4)结合YZC1型振动压路机,建立了考虑土体塑性变形的非线性振动模型,确定了系统参数并进行不同激振力频率下的数值仿真,对比振动压路机实验数据,分析非线性振动压路机的系统响应特点,并验证系统模型的可用性。

二、YZJ-2型振动压路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YZJ-2型振动压路机(论文提纲范文)

(1)振动压实成型机参数优化及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振动压实成型机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1.3 课题的提出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整机结构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要求及其设计思路
        2.1.1 设计要求
        2.1.2 设计思路
    2.2 试验样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和参数设计
        2.2.1 试验样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2.2.2 试验样机的总体工作参数设计
    2.3 机架及导向
    2.4 提升装置
    2.5 激振装置
        2.5.1 振动模型
        2.5.2 垂直振动机理
        2.5.3 振动电机的选择
        2.5.4 下车车架
        2.5.5 上车系统
        2.5.6 减振装置
    2.6 压头、试模及其固定装置
    2.7 控制系统设计
    2.8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样机的测量与调试
    3.1 测试目的和内容
        3.1.1 测试目的
        3.1.2 测试内容
    3.2 测试仪器和方法
        3.2.1 测试仪器
        3.2.2 激振力与振动频率的调整
        3.2.3 上下车质量调整与测量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样机测试试验
    4.1 .最佳振动压实时间试验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材料与方案
        4.1.3 试验数据
        4.1.4 结论
    4.2 .振动压实成型与静压成型对比试验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规划及过程
        4.2.3 试验数据及结论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不同脱模方式对试件的影响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材料工具
    5.4 试验数据及数据分析
    5.5 试验结论
    5.6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广东地区高PG等级改性沥青研制及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2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广东实际状况的沥青使用PG分区研究
    2.1 基于广东气候条件的沥青PG分级研究
        2.1.1 广东省气候环境调查分析
        2.1.2 基于高温多雨气候条件的沥青PG等级划分
    2.2 基于广东交通状况的沥青PG分级研究
        2.2.1 广东省典型高速交通状况调查
        2.2.2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量的沥青PG等级划分
    2.3 基于广东沥青路面结构实测温度的沥青PG分级研究
        2.3.1 广东省代表性沥青路面温度实测分析
        2.3.2 基于路面实测温度的广东省沥青PG等级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高PG等级改性沥青原材料
        3.1.1 基质沥青
        3.1.2 改性剂
        3.1.3 添加剂
    3.2 高PG等级改性沥青制备
        3.2.1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制备参数及工艺
        3.2.2 改性剂掺量对PG高温等级影响
        3.2.3 制备参数对高PG等级改性沥青常规指标的影响
    3.3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性能测试与评价
        3.3.1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
        3.3.2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抗疲劳性能
        3.3.3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4.1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4.1.1 原材料及性能测试
        4.1.2 矿料级配设计
        4.1.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4.2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4.2.1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评价现状
        4.2.2 车辙试验
    4.3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研究
        4.3.1 水稳定性能评价现状
        4.3.2 肯塔堡浸水飞散试验
    4.4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研究
        4.4.1 疲劳性能评价现状
        4.4.2 四点弯曲疲劳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实体工程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5.1 依托工程概况
    5.2 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5.2.1 施工工艺
        5.2.2 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
        5.2.3 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
    5.3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经济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微裂技术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裂技术研究
        1.2.2 半刚性基层的耐久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微裂程度控制分析
    2.1 微裂技术及作用机理
    2.2 微裂技术主要影响因素
        2.2.1 结构类型
        2.2.2 水泥剂量
        2.2.3 微裂实施时间
        2.2.4 微裂荷载
    2.3 微裂程度控制方法
        2.3.1 微裂程度影响因素参数分析
        2.3.2 微裂程度控制方法确定
        2.3.3 微裂程度控制方法试验结果分析
    2.4 总结
第三章 微裂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抗冻性能研究
    3.1 半刚性基层的冻融循环损伤机理
    3.2 冻融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温度场监测
    3.3 冻融循环试验
        3.3.1 试验原材料与混合料
        3.3.2 室内试验方法
    3.4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3.4.1 评价指标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总结
第四章 微裂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疲劳性能研究
    4.1 疲劳性能理论基础
        4.1.1 断裂力学理论
        4.1.2 疲劳性能曲线
    4.2 疲劳试验方案
        4.2.1 实验类型
        4.2.2 加载模式
        4.2.3 加载频率
        4.2.4 应力水平
    4.3 试验原材料
        4.3.1 水泥
        4.3.2 集料
        4.3.3 集料级配
    4.4 试件制备及分组
    4.5 弯拉强度试验
        4.5.1 试验仪器:
        4.5.2 试验过程:
        4.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6 疲劳试验
        4.6.1 试件准备
        4.6.2 实验仪器
        4.6.3 实验过程
        4.6.4 实验结果
    4.7 疲劳模型建立
        4.7.1 数据处理的步骤
        4.7.2 疲劳方程选择
        4.7.3 实验数据处理
    4.8 疲劳性能对比分析
        4.8.1 微裂程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
        4.8.2 微裂实施时间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
    4.9 总结
第五章 基于内聚力理论的水泥稳定碎石疲劳试验模拟
    5.1 有限元模型介绍
    5.2 试验分组
        5.2.1 微裂缝程度
        5.2.2 力学参数分析
        5.2.3 模拟试验分组
    5.3 参数设定
        5.3.1 CZM单元参数
        5.3.2 材料参数
    5.4 建立模型
    5.5 模拟结果分析
    5.6 总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振动法的水泥稳定碎石成型方法及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振动压实试验方法介绍
    2.1 压实原理
        2.1.1 压实理论
        2.1.2 振动压实原理
    2.2 振动压路机构造及工作原理
        2.2.1 振动压路机构造
        2.2.2 振动压路机工作原理
    2.3 振动压实仪构造及工作原理
        2.3.1 振动压实仪构造
        2.3.2 振动压实仪工作原理
    2.4 振动参数
        2.4.1 工作频率和振动频率
        2.4.2 工作振幅与名义振幅
        2.4.3 激振力
        2.4.4 振动时间
        2.4.5 静面压力与上下车系统质量比
    2.5 振动压实仪振动参数计算
    2.6 小结
第三章 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与振动参数研究
    3.1 试验方案
        3.1.1 仪器设备和工具
        3.1.2 试验准备
        3.1.3 实验步骤
        3.1.4 计算
        3.1.5 制图
    3.2 级配设计与检验
        3.2.1 结构类型的分类
        3.2.2 级配设计理论
        3.2.3 振动法骨架密实结构级配设计
        3.2.4 悬浮密实结构级配设计
        3.2.5 结构类型检验
    3.3 振动压实方法适宜试验参数研究
        3.3.1 振动时间
        3.3.2 频率
        3.3.3 激振力
        3.3.4 振幅
        3.3.5 静面压力
    3.4 小结
第四章 振动压实法与重型击实法对比试验研究
    4.1 试验方法的比较
    4.2 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率的比较
        4.2.1 同一压实方法下含水量与干密度的关系比较
        4.2.2 同一结构类型下含水量与干密度的关系比较
    4.3 两种压实方法级配衰退的比较
    4.4 含水量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
    4.5 两种压实方法最大干密度相关性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振动法的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5.1 试验方案
        5.1.1 原材料
        5.1.2 矿料级配
        5.1.3 试验内容设计
    5.2 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5.2.1 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规律
        5.2.2 两种成型方式下无侧限抗压强度比较
        5.2.3 抗压强度影响因素
    5.3 劈裂强度特性研究
        5.3.1 劈裂强度增长规律
        5.3.2 两种成型方式下劈裂强度比较
        5.3.3 劈裂强度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粗粒土室内表面振动压实参数及土体结构分析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3.1 论文主要内容简介
        1.3.2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振动压实技术及压实机理
    2.1 振动压实技术和设备的发展
        2.1.1 振动压路机介绍
        2.1.2 振动压路机现场压实效果影响因素
        2.1.3 振动压路机工作参数
    2.2 振动压实理论
        2.2.1 振动压实机理
        2.2.2 振动压实动力学模型
    2.3 压实质量评价及室内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
        2.3.1 填筑土体的压实质量评价指标
        2.3.2 室内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粗粒土室内表面振动压实与参数测试
    3.1 试验过程简述
    3.2 试验仪器及土样介绍
    3.3 试验过程
        3.3.1 表面振动压实仪静压重测试
        3.3.2 试验土样筛析试验
        3.3.3 表面振动压实及振动参数测试试验
        3.3.4 压实时试筒内土中应力测试
        3.3.5 重型击实试验
    3.4 试验结果
    3.5 表面振动压实试验参数控制探讨
        3.5.1 试验基本参数
        3.5.2 振动频率、振幅以及振动加速度
        3.5.3 激振力和动作用力
        3.5.4 与击实试验的对比分析
        3.5.5 对表面振动压实参数控制方式的参考建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振动压实效能及接触过程探讨
    4.1 表面振动压实效能
        4.1.1 表面振动压实仪振动输出能量计算
        4.1.2 表面振动压实仪钢制夯对土做功能量
    4.2 振动压实接触过程力学
        4.2.1 表面振动压实模型简化
        4.2.2 振动压实接触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表面振动压实的土体结构分析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粒径特征的粗粒土工程分类
        5.2.1 国内各行业对粗粒土的工程分类
        5.2.2 国外粗粒土工程分类
    5.3 基于表面振动压实方法的粗粒土分界粒径试验
        5.3.1 粗粒土土体结构类型理论
        5.3.2 试验土样颗粒组成及级配特征
        5.3.3 试验过程及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实践及成果

(6)振动压路机主要部件构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动力装置
    1.1 YZl8C型振动压路机动力装置。
    1.2 YZC12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动力装置。
2 振动压路机的传动系统
    2.1 机械传动式。
3 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总成
    3.1 YZ18C型压路机振动轮总成。
    3.2 振动压路机常见的调幅机构。
    3.3 调幅机构分析。
4 振动压路机转向与制动系统
    4.1 YZl8C型压路机转向系统。
    4.2 振动压路机制动系统。

(7)压实“小金刚” 5款3t级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论文提纲范文)

Cat CB24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三一STR30C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徐工XMR30S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厦工XG6033D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柳工CLG6032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8)沥青混合料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马歇尔配合比设计
    2.1 试验用原材料
        2.1.1 沥青胶结料
        2.1.2 集料
    2.2 混合料级配
    2.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Superpave 配合比设计
    3.1 试验用原材料
        3.1.1 沥青胶结料
        3.1.2 集料
    3.2 混合料级配
        3.2.1 试拌合成级配选择
        3.2.2 试拌合成级配评价
    3.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3.4 最大压实次数验证
    3.5 水稳定性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振动成型配合比设计
    4.1 振动成型压实简介
        4.1.1 振动压路机
        4.1.2 振动成型仪
    4.2 振动成型压实功的确定
    4.3 配合比试验用原材料
        4.3.1 沥青胶结料
        4.3.2 集料
    4.4 混合料级配
    4.5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配合比设计结果对比分析
    5.1 混合料级配及配合比
    5.2 混合料最佳油石比
    5.3 混合料设计指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使用性能对比研究
    6.1 高温稳定性
        6.1.1 车辙试验
    6.2 水稳定性
        6.2.1 浸水马歇尔试验
        6.2.2 冻融劈裂试验
    6.3 低温性能
        6.3.1 低温弯曲试验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试验数据)

(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成型试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针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半刚性材料施工情况调查与分析
        1.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成型试验方法室内试验研究
        1.3.3 推广型试验仪器的研究及相应试验方法的推荐
        1.3.4 实体工程验证及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半刚性材料施工情况调查测试与分析
    2.1 压实机械的发展现状
        2.1.1 压路机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2.1.2 振动压路机参数
        2.1.3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常用压路机及其性能调查
    2.2 依托工程路面基层施工状况及机械组成
        2.2.1 水泥稳定类路面基层工程状况及机械组成
        2.2.2 石灰粉煤灰类稳定基层材料基层工程情况及机械组成
    2.3 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基层材料调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成型试验方法室内试验研究
    3.1 路面振动压实理论
    3.2 室内碾压振动压实试验机的研制
        3.2.1 试验机技术性能指标的初步确定
        3.2.2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轮碾式振动压实试验机
        3.2.3 室内试验选材及基础材料试验
        3.2.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碾压振动实验研究
        3.2.5 试验仪器研制结论
    3.3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法成型试验方法的提出
        3.3.1 碾压振动法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试验方法及压实标准建议
        3.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成型方法的提出
        3.3.3 碾压振动法成型试件的弯拉强度及断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的提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推广型实验仪器的研制及相应试验方法的推荐
    4.1 振动压实力学试验方法关键技术研究
        4.1.1 试验机对道路状态的模拟
        4.1.2 松铺系数的确定
    4.2 仪器技术参数
    4.3 仪器操作说明
    4.4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碾压振动法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试验方法
        4.4.1 目的和使用范围
        4.4.2 仪器设备
        4.4.3 试验准备
        4.4.4 试验步骤
        4.4.5 计算与制图
        4.4.6 精密度及允许误差
        4.4.7 报告
    4.5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碾压振动试件成型试验方法
        4.5.1 目的和适用范围
        4.5.2 仪器设备
        4.5.3 试验准备
        4.5.4 试验步骤
        4.5.5 养生
        4.5.6 测试
    4.6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弯拉强度、弯拉强度断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体工程验证及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5.1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的铺筑
        5.1.1 材料情况
        5.1.2 试验路施工
    5.2 石灰粉煤灰碎石试验段的铺筑
        5.2.1 材料准备
        5.2.2 试验数据的采集及对比
    5.3 现场振动压路机与轮碾成型试验机碾压轮底部材料压强比对
        5.3.1 现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压强测试
        5.3.3 室内轮碾成型试验机碾压轮底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压强测试
    5.4 碾压振动试验方法整体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5.4.1 经济效益分析
        5.4.2 对工程实体的社会效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非线性振动压实理论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2 非线性振动压实的研究现状
        1.2.1 线性模型
        1.2.2 分段线性的非线性模型
        1.2.3 滞回特性非线性模型
        1.2.4 带有慢变参数滞回特性的非线性模型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振动压实机理及基本方法
    2.1 土体性质
        2.1.1 土的构成和分类
        2.1.2 土的剪切破坏
        2.1.3 土体的非线性
    2.2 振动压实理论
        2.2.1 压实的基本方法
        2.2.2 振动压实机理
    2.3 振动压实成型机
        2.3.1 振动压实成型机简介
        2.3.2 建立等效线性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具有非线性摩擦力的振动压实模型
    3.1 摩擦的概念、分类与影响因素
        3.1.1 摩擦的概念
        3.1.2 摩擦的分类
        3.1.3 摩擦的影响因素
    3.2 振动减摩机理
        3.2.1 振动与作用力平行的情况
        3.2.2 振动与正压力平行的情况
        3.2.3 振动与作用力、正压力垂直
    3.3 摩擦参数的确定
        3.3.1 分析静摩擦
        3.3.2 分析动摩擦
    3.4 考虑摩擦的非线性方程
        3.4.1 振动系统参数
        3.4.2 考虑摩擦的非线性振动压实模型
    3.5 简谐力作用下的非线性系统的渐近法
        3.5.1 方程的非共振解
        3.5.2 主共振情况
    3.6 非线性摩擦力模型数据仿真
        3.6.1 不同振动减摩系数下的仿真
        3.6.2 激振力频率渐变(扫频)仿真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具有非线性滞回力的振动压实模型
    4.1 几种经典的滞回模型
        4.1.1 Caughy双线型
        4.1.2 Neilsen退化双线型
        4.1.3 Clough退化双线型
        4.1.4 具有微分形式的曲线型
    4.2 滞回振动系统的渐近解法
    4.3 滞回非线性振动模型
        4.3.1 三段曲线滞回模型
        4.3.2 非线性振动方程
    4.4 滞回非线性振动压实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振动压路机非线性模型及实验
    5.1 振动压路机介绍
        5.1.1 压路机发展史
        5.1.2 压路机分类
    5.2 振动压路机—土系统力学模型
        5.2.1 考虑土体塑性变形时力与变形的关系
        5.2.2 非线性振动压路机模型的建立
    5.3 振动压路机非线性模型参数的确定
        5.3.1 YZC1型振动压路机介绍
        5.3.2 非线性振动模型参数确定
        5.3.3 未扰系统的固有频率
    5.4 数值仿真结果
    5.5 压路机实验
        5.5.1 实验设备及软件
        5.5.2 实验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YZJ-2型振动压路机(论文参考文献)

  • [1]振动压实成型机参数优化及其试验研究[D]. 任峰. 长安大学, 2020(06)
  • [2]广东地区高PG等级改性沥青研制及混合料性能研究[D]. 黄乔森. 长安大学, 2019(07)
  • [3]基于微裂技术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耐久性研究[D]. 张奕杰.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4]基于振动法的水泥稳定碎石成型方法及路用性能研究[D]. 邓嘉祥.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
  • [5]粗粒土室内表面振动压实参数及土体结构分析试验研究[D]. 黄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6]振动压路机主要部件构造分析[J]. 赵海峰. 民营科技, 2015(06)
  • [7]压实“小金刚” 5款3t级双钢轮振动压路机[J]. 曹祥,荆农.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13(10)
  • [8]沥青混合料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比研究[D]. 陈泽宏. 湖南大学, 2013(05)
  • [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成型试验方法研究[D]. 骆岩飞. 长安大学, 2013(05)
  • [10]非线性振动压实理论及工程应用[D]. 王江. 东北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YZJ-2型振动压路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