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与现代主义

乔伊斯与现代主义

一、论乔伊斯与现代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沈逸[1](2021)在《“不再是小说的小说”:小说史视域下的《尤利西斯》》文中研究指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凭借极致的形式实验成为20世纪现代派小说的革新之作,但其与西方小说传统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尤利西斯》的特征与形态的阐释离不开一种小说史的视野。本文认为,乔伊斯通过自觉地对小说史进行回望与挖掘,不仅使《尤利西斯》成为由文学遗产构成的观念与情感的广阔场域,而且确定了小说风格与结构的内在艺术依据与逻辑,最终实现了书写现代神话的意图。《尤利西斯》作为一部文学、历史、神话和生活的综合之书,为现代生活提供了新的表达与洞见,也是对小说艺术本身的反思与批评。

陈慕华[2](2021)在《超越性指向与印象式流动 ——乔伊斯的“顿悟”与伍尔夫的“存在的瞬间”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慧芳[3](2021)在《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世界知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媒介思想。这些思想警句先后被归纳为“老三论”、“新十论”,甚至还被提炼为“三十八条”。然而,这种归纳式理解无法对麦克卢汉思想做出清晰的界定。再加上,由于麦克卢汉本人不注重理论系统的建构,这使得他的思想只能以一种松散的结构而存在。对此,有学者提出,麦克卢汉思想早己超出常见的学科分类,而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思想场域。通过仔细甄别,学者们从这种场域中发现了近二十种思想。其中既有震人发聩的洞见,又有众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种独特的思想场域不仅极易造成他人的理解障碍,也容易给人留下“技术决定论”的刻板印象。然而,随着国际学者们不断挖掘其中的人文主义传统,麦克卢汉思想才逐渐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技术人文主义。若要追本溯源,这种理解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对麦克卢汉的第一次研究热潮。其中,有学者强调剑桥批评传统对麦克卢汉思想的重要性。然后,在90年代的第二次研究热潮中,有学者通过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文化批评。直至,在本世纪的第三次研究热潮中,“三学科”(语法、辩证法、修辞术)与剑桥批评传统、现代主义文学共同构成一种用来理解麦克卢汉思想的诗学基础,并从中形成一种新的理解方式。相较于其他理解方式仅抓住麦克卢汉思想的一鳞半爪,这种新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试图通过观察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来发现思想场域的整体特征。近年来,这种新方式不仅清晰地揭示出麦克卢汉思想场域的延伸方式,还从中发现了一种原创性诗学。相较于国际学界,尽管国内学界已经形成“媒介麦克卢汉”和“美学麦克卢汉”两种理解方式,但由于两种方式之间的理论对话不足,所以未能有效地实现思想的整合。为了解决这种理论困境,国内学术界需要通过一种新方式,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再加上,随着当下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不断造成媒介文化的崛起,促使“读图时代”的到来。那么,文学将会如何存在于媒介文化之中?这一问题是当下文艺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不仅是麦克卢汉思想从文学批评拓展到文化批评的主要原因,还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场域之中,成为一种关键性构成要素。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麦克卢汉思想遗产,以便推动国内文艺理论研究,本文选择以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并试图从媒介诗学的角度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因此,文中首先剖析媒介诗学的历时性发展与共时性结构,而后立足于该诗学的整体特征,进行必要的理论反思。鉴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跨越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媒介生态研究三个领域,本文通过以下五章内容来进行相关阐释。第一章致力于梳理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并交代发展中的三次转向。而后,从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探讨了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以便揭示出媒介诗学的三个主要面向。最后,第五章通过综合媒介诗学的整体特征和比较,进行相关理论反思。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本章回顾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他两次求学于剑桥大学英文系,并先后在美国与加拿大从事英文教学,后又进入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借助生态隐喻,他不仅提出媒介定律,还完成关于媒介的形而上学思考。在研究中,他整合多种学科思想,并通过动态观察西方文化历史,从中形成一种跨学科的开放性研究。这种研究始终围绕媒介与艺术的关系,并试图从西方文化历史中发现媒介的效应,以此来理解媒介。然而,在理解过程中,媒介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它不仅包括文学语言与传播媒介,还被用来指代所有人工创造物,从而成为一种“泛媒介”理念。随着“泛媒介”的出现,媒介诗学不但从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还从文化批评进入媒介生态研究。第二章剖析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受剑桥批评传统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并形成一种融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于一体的文学批评。一方面,这种文学批评以利维斯文化诗学和瑞恰兹实用批评为基础,并将“三学科”的历史视为文学文本的文化背景。它将西方文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传统,再按照“三学科”的内部关系来划分这种文学传统的不同历史时期。它揭示出,“三学科”的历史不仅催生出语法学家与辩证法家的对立,还孕育出西方文化中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分化。这种分化导致西方现代文化中出现“文化与文明之争”,并造成个体感受力的分离。另一方面,受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文学批评通过关于意象的批评,来理解诗歌的审美特征,将诗歌的群体意象命名为“风景”。然后,根据审美效应的差异,这种批评划分出“外部风景”与“内部风景”两种类别,揭示出自浪漫主义诗歌以来,诗歌审美特征已经从“外部风景”转向“内部风景”。由此,这种文学批评既完成了对文学历史的分期,又通过诗歌意象的批评,将文学文本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合二为一,并以此来实现剑桥批评传统的基本目标。第三章着重探讨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观。出于对文学与文化语境的综合考量,媒介诗学聚焦于语言与传播媒介的同一性,构建出一种基于“泛媒介”的文化批评。随着工业技术的急剧发展,现代传播媒介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催生出大量流行文化,从而导致文学的边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化语境,媒介诗学以搁置判断为前提,并通过理解媒介,来观察文化语境的变化。一方面,既然语言与传播媒介都可以实现人类经验的转换,那么二者便可被统称为“泛媒介”。尽管“泛媒介”的具体形态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经验转换来延伸人体官能,并共同构成一种“类概念”。由此,媒介诗学便依据这种“类概念”,将各种媒介整合为一种关于“泛媒介”的延伸过程。基于延伸方式和媒介效应的不同,媒介诗学识别出不同的模式。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泛媒介”的效应,媒介诗学不仅将媒介与艺术视为两种并行文本,还将二者整合为一种复合文化文本。首先,这种文本通过媒介与艺术的界面,形成一种马赛克结构。其次,再借助各种界面的对比,这种复合文化文本被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口语文化文本、机械文化文本、电子文化文本。进而,通过对这些文化文本的批评,三种文化文本的审美特征依次被隐喻为“前欧几里德声觉空间”、“欧几里德空间”、“后欧几里德声觉空间”,并由此构建出一种涉及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空间隐喻。最后,通过这种空间隐喻,媒介诗学不仅预测出“地球村”的到来,还以它来隐喻电子文化文本。因此说,媒介诗学形成一种以“泛媒介”和复合文化文本为基础的文化批评。第四章重点分析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借助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将环境与反环视为一种媒介生态,还从二者的生态演变过程中发现媒介定律,从而形成一种可以用来研究所有人工创造物的诗学思想。首先,受生态意识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媒介隐喻为环境,将艺术隐喻为反环境。因此,媒介文化便被视为媒介生态。新媒介作为新环境,可以将旧环境转变为反环境;艺术作为反环境,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新环境中的人类经验加工为反环境。环境与反环境之间不仅构成一种生态关系,还可以通过生态演变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其次,这种生态演变又被视为“原型”与“陈词”之间的转换过程。新媒介不仅是新环境,还是文化的新陈词;艺术则是关于新环境的旧陈词。二者共同促进文化“原型”的转变。再次,新陈词与旧陈词均源自人类诗性创造,并共同遵循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共时性结构。这种结构被命名为媒介定律,从而将“泛媒介”进一步拓展为所有人工创造物。最后,基于媒介词源学的理解,这种意义上的“泛媒介”又被视为源自人类诗性创造的语词,并以人体为词源,遵循媒介定律的语法规则。由此,各种人工创造物便可以构成一种关于人类诗性创造的“泛文本”,而人类文化历史便成为一种持续的言语。因此说,通过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进一步拓展了“泛媒介”,还创造出一种关于“泛文本”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侧重于对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思考媒介诗学,本章通过将它与其它相关思想进行比较来对其整体特征进行理论综合。首先,本章依次选取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罗伯特·洛根的媒介生态研究,将之分别与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进行对比。而后,本文提炼出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其中不仅区分出它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还揭示出马赛克结构与“泛文本”之间的关系。其次,为了阐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不仅分析了环境与反环境的发现过程,还解释了媒介定律的提出过程,从而揭示出该诗学如何实现诗学观念的拓展。再次,立足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它界定为一种承上启下的诗学思想。这种诗学源自剑桥批评传统,又开创媒介生态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定位,本章既肯定了媒介诗学的理论超越与拓展,又指出它备受争议之处。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尚需完善之处。鉴于这种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综合性和拓展性,本文提出六种主要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可以启发当下的文艺理论研究,也可以促进媒介文化研究。与此同时,相对于该媒介诗学的多元化特征,本文依然存在很多尚需完善之处。

余琼[4](2020)在《《尤利西斯》的叙事策略》文中提出《尤利西斯》是现代主义时期的巅峰之作,小说中的语言和叙述艺术值得我们关注。总体上,《尤利西斯》对应于《奥德修纪》的各个章节结构,凸显了相应的主题和情节。小说的文体及语言艺术对应于相应的主题,获得了语言自主叙事的效果;文本内部又与其他作品有着相互影射和影响的特点,基本能更好地把握乔伊斯的创作思想和维度;最后通过分析叙事中的隐性进程,更好地把握小说整体结构和人物特点。这一系列的叙事策略,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该小说体现的现代主义思想和美学特色。

张明[5](2020)在《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空间的角度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进行诠释和解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三个原因:(1)空间既是文学叙事的一个基本维度,也是构成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要素。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基本要素,它在很长的时期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早期的叙事学理论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空间理论,有关空间问题的讨论虽然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分散在其他相关课题之中。传统的研究,不论是文学理论还是批评,都将时间视为比空间更重要的因素,极少有关于文学空间的专门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文学的空间形式被单独提出,现代文学叙事空间的研究出现日趋高涨的热潮。因此,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值得重视且大有可为的课题。(2)现代主义小说内部发生了空间转向。传统的文学更加注重叙事的逻辑关系,注重表现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场景、环境等空间因素处于从属的位置。而现代主义小说则不仅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线索,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叙事逻辑,拥有一种新的时空形式。空间问题在现代主义小说中不是一个边缘问题,而是叙事的核心问题。当前关于现代主义小说空间的研究丰富但散乱,局部的研究较充分,而总体的研究则略显不足。对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是必要且缺乏的。(3)后现代地理学开拓了空间理论的视域和边界,同时激发了文学空间问题研究的热潮。20世纪60年代之后,以列斐伏尔的生产空间理论、索雅的地理空间理论、福柯的权力空间理论等为代表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对人文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不仅丰富了空间理论的内涵,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内部形成了大局面的空间转向。空间问题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学术话题。因此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研究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是现代主义小说内部空间问题的凸显,另一方面是理论的繁杂。如何从文学现象本身出发来解读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形式、特征和关系是一个重要且值得回应的问题。现代主义小说是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通过对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能够透视现代文学的发展特点。空间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要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长期未受重视,却在最近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热点话题。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凸显的原因是什么?现代主义小说空间的形式其内在的逻辑是什么?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并不十分充分。当前学界对文学的空间问题研究受到了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激发,文学的空间问题研究呈现为多种样态,但由于一部分研究过于注重理论对于现象的阐发,使得文学空间本身的文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文学的空间现象本身出发,来探讨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同时将现代主义小说置于西方文学史的坐标系中,从空间的角度审视现代主义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分野以及文学形式变革在空间问题上的体现,阐明现代主义小说空间形式及诸要素空间关系的内在逻辑。绪论部分从价值定位、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三个部分介绍了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的研究。指出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对传统小说在美学、技巧、风格、思想等诸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颠覆。现代主义小说在情节、场景、人物、语言、叙事等各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先锋性和实验特征,这些先锋与实验特征进而催生了新的文艺批评模式和话语。空间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得以凸显。正文由九章组成。第一章“空间概念的整理”:通过对欧洲历史上的空间概念演变的梳理和评价,辨析当前的几种主要空间理论并对空间问题进行引申和评述,进而提出西方历史上空间理论的三个阶段:“局域性”“非几何化”的空间观;“背景化”“几何化”“无限化”的空间观;“主-客”相融合和统一空间观。并指出后者对于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空间现象有着更为深刻、更为本质的理解。这一类理论认为空间既不是一种纯粹和抽象的形式,也不是一种自足、孤立的客观对象,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主体在通过自身的活动组建并生产着空间,而空间也在这种活动中对主体产生影响。第二章“文学的空间”:探讨更为具体的文学的空间,意图对文学的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而指出文学空间形成的基础和文学空间的特点。提出意象是文学空间最基本的要素,文学空间的形成建立在现实空间体验的基础之上。文学作为一种承续性的艺术形式之所以能产生一种空间式的审美效果,乃是一种视域融合的结果,因此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具有同质性,文学的空间也和现实空间一样,具有身体性,其与人物及叙述主体的意识与行动具有密切的关联。第三章“现代主义文学与‘空间转向’”:分别从理论和现象角度审视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空间转向,进而提出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形式有其自身的演进逻辑,现代小说空间转向与空间观念的转变有着深层的联系。就现代主义小说内部而言,空间问题的提出与讨论既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局面的“空间转向”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疏离,又与其形成了某种对话和联动:它一方面受到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第四章“从荷马到乔伊斯——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流变”:对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问题的历史流变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将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类型区分为三个阶段,并指出文学的空间问题与空间概念的发展的呼应关系。提出空间问题的凸显与20世纪初反理性思潮有密切的联系,其背后反映了一种价值观的革新。第五、六、七、八章是对几部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小说进行解读和分析,对小说的空间问题做出具体的解答,对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卡夫卡等人的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分析小说作品中的空间问题和空间现象。第九章“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及人物的关系”:根据个案的分析,总结现代主义小说中空间与时间、空间与人物的关系特点。指出现代主义小说颠覆了传统文学原有的时空特点在人物、时间、空间三者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现代主义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破了原有的均衡与统一,呈现出多元形态;人物与空间处于一种更为紧密的主客交融之中,人物思想和意识弥散在空间之中,空间反应着主体的情感和思维,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组建着空间,空间处于一种不断生成的状态中。结语部分从“生成”与“隐喻”两个方面总结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逻辑,在本体论层面评价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特点,并指出这些特征背后所隐藏的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

张梦凡[6](2020)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语言风格汉译研究》文中指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的半自传体成长小说,在兰登出版集团评选的100部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中位列第三。这是乔伊斯第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实验小说,作者有意识地运用不同的语言特征,描述主人公不同的成长阶段,使其成为整部小说的显着风格特征。本文主要研究主人公各个成长阶段中,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特征的汉译问题。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的主体部分将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关注斯蒂芬童年时期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原文通过多种重复手段,包括简单重复和冗余性重复,刻画出语言储备单薄、表达无力、思维简单的孩童形象。本章结合具体译例,探讨译本再现斯蒂芬儿童形象时的得失,认为译者应做到与原文一一对应,译本应以同样的重复形式重塑这一儿童形象。第二章关注斯蒂芬成长阶段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原文使用大量的修辞技巧,使斯蒂芬的语言日渐复杂,摆脱了表达的无力,其语言风格较前一阶段呈现出明显变化。译者应该尽可能地复刻原文的修辞手段,采取同样的方式再现原文风格与美学价值,体现出斯蒂芬的成长。第三章关注斯蒂芬成熟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此阶段斯蒂芬的语言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他对艺术与美的热爱促使他创作出一首完整的诗歌。译本应忠实地传递每一种不同语言特征的审美价值,译者对于不同语言风格和形式的把握决定了这一青年艺术家的形象能否如实再现。

许清海[7](2019)在《乔伊斯的人生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研究指明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创作与他的人生体验密切相关,他的人生体验既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又是他作品中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流亡艺术家,乔伊斯在作品中表现了十九世纪流亡文学中反对僵化传统、反对权威价值体系的特征,从中心走向边缘,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从乔伊斯笔下的艺术家形象,作品中的两性关系、家庭元素和宗教表达等方面进行探寻,可以发现乔伊斯小说创作与个人人生体验之间的关联。乔伊斯早年所处的糟糕环境、他自命不凡的个性与对艺术的使命感让他做出了离开都柏林,去往欧洲大陆,成为流亡者的决定。在小说中,乔伊斯塑造了多个具有自传色彩的人物形象。在《都柏林人》里的《姊妹们》《阿拉比》等篇中,他用将成年意识灌输于小男孩视角的方法再现了对主流宗教观念、大众价值体系的反抗;在《死者》一篇中,乔伊斯抒发了他早年对祖国和民族的感受,表达希望通过流亡欧洲大陆进行艺术创造,推进爱尔兰欧洲化的意愿。在自传小说《青年艺术家画像》中,乔伊斯通过斯蒂芬的成长来为自己的过去、对选择流亡生活的决定做辩护,并以激进的态度表现了对被宗教、狭隘的民族观念所固化的爱尔兰大众价值体系的反抗,这也是乔伊斯早年流亡立场的体现。到了《尤利西斯》中,乔伊斯又使得他笔下的艺术家摆脱了过分追求理念美、远离俗众等弱点,通过描写布卢姆这一游荡在外、虽平凡却以自己独特的思辨方式看待世界的人物,既肯定了人的精神,又表达了流亡者的思想特征。在两性关系的书写上,乔伊斯自身的爱情经历让他对性抱有坦诚的态度,同时引起了他对婚姻中伦理道德问题的注意。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揭露了被婚姻这一形式裹挟的男人和女人在情感上的瘫痪和幻灭。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一方面打破禁忌,大胆书写性幻想、手淫和性倒错等,与一些号称高雅的传统爱情小说相对抗,肯定了性欲作为人的欲望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他不将传统婚姻伦理道德中的不忠诚视为罪大恶极的行为,而将其视为人的困境和个体自由性的呈现,并试图用爱与和解来寻求出路,这也是对人的情感的肯定。在乔伊斯的作品中,家庭情感的呈现是复杂的。一方面,幼年时家庭中的矛盾使乔伊斯渴望脱离他的家庭;另一方面,他也对与父母间的亲子之爱十分看重。在早期的作品中,乔伊斯揭露了家庭中情感的瘫痪与家庭矛盾对自己作为艺术家成长的影响,表现了父亲的不称职、母亲的苦难及母子关系在被宗教裹挟后所受的伤害。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以一个流亡者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父母之爱的思念,并试图通过自己在文学上的努力达成与家庭的和解,他在作品中重塑的理想的父子、母子关系,是对早年糟糕家庭经历的一种“温情的反抗”。在宗教观念的表达上,早年的宗教经历让乔伊斯认识到了教会的虚伪、腐败及其与政治结盟的本质,从而选择背叛宗教;但与此同时,他对在宗教中习得的神学美学品质又保持着尊重和兴趣。在作品中,乔伊斯一方面对以天主教为主的宗教进行批判和讥讽,揭露教会的欺骗性和教徒的愚昧。另一方面,乔伊斯又汲取了宗教知识有艺术价值的部分,譬如他从阿奎那的神学美学中发展出自己的流亡美学观,还将天主教中的“三位一体”理论运用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中,在自己的美学中重构了宗教。乔伊斯在小说领域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他对现实经验、特别是自我人生体验的攫取、审视与表达,他在作品中再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爱情体验、家庭生活和宗教观念,表现出一个流亡艺术家对世界的思考,表达了对权威的疏离与反抗,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美学体系。

吴庆军[8](2018)在《乔伊斯小说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的多维度建构》文中认为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不关注政治、战争和民族起义等本质要素,而注重文化、艺术和语言等要素在民族认同中的建构作用。詹姆斯·乔伊斯主要从灵显叙事、城市表征和多元文化等多维度建构小说中的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在故事层面,乔伊斯忽略了典型的民族英雄和民族情绪的宣泄,而是通过灵显叙事中的反英雄展现民族认同的"缺失";在空间书写上,乔伊斯通过城市中随处隐现的英国殖民统治的"图腾",表征爱尔兰民族认同的"消解";在话语与文化层面,乔伊斯从不列颠"他者"文化和多元文化呈现爱尔兰民族认同的"杂糅"。乔伊斯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的核心思想是解构传统民族认同的"逻各斯",实则是爱尔兰民族认同一种"缺席的"在场。

陈智颖[9](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研究表明

王明慧[10](2017)在《《尤利西斯》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文中研究指明詹姆斯·奥古斯丁·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Joyce,1882-1941),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派文学巨匠、意识流写作的大师。他的作品思想深邃,展现了二十世纪爱尔兰小市民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情感。其代表作品《尤利西斯》通过主人公布鲁姆在1904年6月16日早上八点至次日凌晨四点二十个小时内的游荡展现了诸多都柏林人一天的生活。小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着作,是二十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性实验文本。国内学者于1922年首次在评论文章中提及《尤利西斯》。自1994年中文全译本出版以来,学者对小说的研究呈现日益深化趋势。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支撑探究文本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国内小说研究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后世学者借鉴前人论述成果进而开展有效的文学批评,这对乔伊斯及小说《尤利西斯》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除绪论及结语部分外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文本在中国的译介综述,下编则侧重从批评方面阐释小说在国内的传播,从译介及研究两方面进行梳理,反思《尤利西斯》在国内的传播情况。绪论第一部分简要阐述詹姆斯·乔伊斯其人,小说《尤利西斯》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与影响;第二部分则简要论述《尤利西斯》的国内外研究历程及成果;第三部分则是对论文选题价值及意义的说明。上编共分为两章,第一章“《尤利西斯》在中国的翻译综述”主要叙述小说在国内的译介情况,包括最初章节节译及至今已出版发行的四种中文全译本,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概述了国内《尤利西斯》译介成果。第二章“《尤利西斯》中译本个案比较”则针对同阶段出版的萧乾、文洁若译本及金堤译本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以英文原着为依据,展现其在章节形式、人物指代、句式结构、字句斟酌等方面的差异。之后,以两部译本为例,着重探讨译者翻译观念、翻译策略及潜在读者的确定对译介成果的直接影响,并对萧乾、文洁若及金堤三位译者文学译介成果进行高度评价。下编同样分为两章,第一章“《尤利西斯》在中国的接受历程”是国内小说批评史的总体回顾。该章分为两节,并以中文全译本的诞生时间1994年为分界线,依据时间脉络,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国内近百年来《尤利西斯》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尤利西斯》在中国接受状况的反思”则是基于前一章研究状况的深度分析及阐发,第一节着重展现意识形态等社会历史状况对文本研究的制约,强调文学作品与意识形态的独特关联;第二节则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支撑,强调读者期待视野在小说传播过程中的影响。结语部分则是对《尤利西斯》在国内九十多年译介及传播过程的反思与展望,对论文叙述内容进行总结概述。

二、论乔伊斯与现代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乔伊斯与现代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不再是小说的小说”:小说史视域下的《尤利西斯》(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遗产:在场的小说史
二、作家批评:内省的小说史
三、现代神话:发现的小说史
结 语

(3)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由来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意义
第一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思想起源
        一、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
        二、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基础
    第二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三次转向
        一、从文学批评转向广告意象批评
        二、从广告意象批评转向媒介文化批评
        三、从媒介文化批评转向“泛文本”批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思想缘起
        一、剑桥批评传统
        二、源自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三学科”背景的文学分期
        一、前奥古斯丁时期
        二、自奥古斯丁至阿伯拉时期
        三、自阿伯拉至伊拉斯漠时期
        四、自托马斯·纳什以来的时期
    第三节 关于诗歌意象的批评
        一、关于诗歌意象的基本认识
        二、诗意过程中的群体意象
        三、群体意象的两种主要类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
    第一节 关于流行文化的批评
        一、古代智慧的现代复兴
        二、广告意象批评
    第二节 关于“泛媒介”的模式识别
        一、“泛媒介”的提出
        二、“泛媒介”延伸的模式识别
        三、“泛媒介”效应的模式识别
    第三节 基于“泛媒介”的复合文化文本
        一、复合文化文本的生成
        二、复合文化文本的三种主要类型
        三、关于复合文化文本的空间隐喻
        四、“地球村”的多维度隐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
    第一节 作为环境的媒介
        一、源自生态意识的环境与反环境
        二、环境的双重隐喻
        三、环境的双重效应
    第二节 源自环境与反环境的媒介生态
        一、环境中的艺术家
        二、作为反环境的艺术
        三、关于环境与反环境的生态隐喻
    第三节 关于媒介生态演变的媒介定律
        一、生态演变中的形式因
        二、基于形式因的媒介定律
        三、关于媒介定律的媒介词源学
        四、基于媒介词源学的诗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
        一、媒介诗学与原型批评的比较
        二、媒介诗学与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比较
        三、媒介诗学与洛根媒介生态研究的比较
    第二节 关于媒介诗学整体特征的理论综合
        一、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
        二、媒介诗学的思想成果
        三、媒介诗学的理论定位
        四、媒介诗学的意义与局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价值定位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空间概念的整理
    第一节 古希腊至近代欧洲空间概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对近代以来几种主要空间观念的辨析
    第三节 空间问题的引申
第二章 文学的空间
    第一节 文学意象的空间性
    第二节 多重意象的视域融合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身体性
第三章 现代主义文学与“空间转向”
    第一节 文学研究空间转向的“理论”陷阱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的内在逻辑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空间转向的美学解读
第四章 从荷马到乔伊斯——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流变
    第一节 古典式的空间
    第二节 近代与早期现代文学的空间
    第三节 现代主义空间
第五章 逝去的空间:《追忆似水年华》的空间解读
    第一节 内心化的空间
    第二节 衍生的空间
    第三节 聚合的空间
第六章 混乱宇宙:《尤利西斯》的空间特点分析
    第一节 陌生化的空间
    第二节 碎片化的空间
    第三节 主观化的空间
第七章 心与物的交融:伍尔夫小说的空间问题分析
    第一节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互动
    第二节 意象的空间内涵
    第三节 意义关联的空间
第八章 为空间立法:卡夫卡小说的空间问题分析
    第一节 现实与幻想的双重空间——以《一次战斗纪实》为例
    第二节 难以跨越的空间——以《城堡》为例
    第三节 自我的迷宫——以《地洞》为例
第九章 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及人物的关系
    第一节 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主义小说空间与人物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语言风格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乔伊斯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第二节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译介情况
    第三节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汉译研究综述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童言:语言的重复
    第一节 简单重复与差异性重复
    第二节 冗余性重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长:修辞技巧的丰富
    第一节 排比与回环:结构的复杂
    第二节 修辞糅杂和描述性铺陈:语言的繁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熟:多样化的语言风格特征
    第一节 话语反讽
    第二节 诗歌创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乔伊斯的人生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艺术家的画像——乔伊斯的艺术生涯与他笔下的艺术家形象
    (一)作为流亡艺术家的乔伊斯
    (二)乔伊斯早期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
    (三)从虚无主义者到“全面的好人”——《尤利西斯》中艺术家形象的分裂
二、两性的迷宫——乔伊斯的爱情体验与两性书写
    (一)乔伊斯的爱情体验与两性观念
    (二)乔伊斯短篇小说中的情感幻灭
    (三)《尤利西斯》中的两性关系的冲突与和解
三、爱与痛的交织——乔伊斯的家庭生活与小说中的家庭元素
    (一)乔伊斯的家庭状况
    (二)乔伊斯早期小说中的家庭矛盾
    (三)《尤利西斯》中家庭关系的和解与重塑
四、反叛者的信仰——乔伊斯的宗教观念及其在作品中的艺术表达
    (一)乔伊斯与宗教信仰
    (二)乔伊斯小说中的宗教批判
    (三)宗教神学美学在作品中的艺术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乔伊斯小说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的多维度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爱尔兰民族认同与乔伊斯
二、灵显叙事与爱尔兰民族认同的“缺席”
三、城市表征中爱尔兰民族认同的“消解”
四、多元文化中爱尔兰民族认同的“杂糅”

(10)《尤利西斯》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尤利西斯》在中国的翻译综述
    第二章 《尤利西斯》中译本个案比较
        第一节 《尤利西斯》中译本个案例述
        1. 章节形式
        2. 人称指代
        3. 句式结构
        4. 词句斟酌
        第二节 《尤利西斯》中译本个案分析
        1. 翻译观念
        2. 翻译策略
        3. 潜在读者
下编
    第一章 《尤利西斯》在中国的接受历程
        第一节 1994年以前
        1.20 世纪20至 30 年代
        2.20 世纪40年代
        3.20 世纪50至 70 年代
        4.20 世纪80年代
        第二节 1994年以后
        1.20 世纪90年代
        2. 二十一世纪至今
    第二章 《尤利西斯》在中国接受状况的反思
        第一节 文学接受与社会历史发展
        第二节 文学接受与读者期待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国内《尤利西斯》研究论文的目录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论乔伊斯与现代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再是小说的小说”:小说史视域下的《尤利西斯》[J]. 沈逸. 浙江学刊, 2021(06)
  • [2]超越性指向与印象式流动 ——乔伊斯的“顿悟”与伍尔夫的“存在的瞬间”比较[D]. 陈慕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D]. 高慧芳. 山东大学, 2021(11)
  • [4]《尤利西斯》的叙事策略[J]. 余琼. 名作欣赏, 2020(35)
  • [5]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D]. 张明.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6]《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语言风格汉译研究[D]. 张梦凡.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乔伊斯的人生体验与小说创作[D]. 许清海.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8]乔伊斯小说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的多维度建构[J]. 吴庆军. 国外文学, 2018(01)
  • [9]《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10]《尤利西斯》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D]. 王明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乔伊斯与现代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