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四轮转

企业管理的四轮转

一、企业管理的四大转向(论文文献综述)

何松伟[1](2018)在《中航汽车并购NT公司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进军全球市场、整合和利用全球资源成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国际化过程中,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迅速获得品牌、技术、研发、市场等资源的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青睐。中国从2009年开始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但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较短,加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仍然在市场、研发和管理上处于弱势地位。与之对应,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大多处于中低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与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在国际背景方面,2008年开始影响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航汽车并购NT公司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比较成功的案例之一。本文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中航汽车在这一复杂案例中的做法和成功经验。首先进行了并购概念和相关文献的介绍,为并购案例的分析打下了理论基础。其次,介绍并购双方情况、国际背景、并购的必要性、并购方案和过程,重点分析了并购估值方法、尽职调查和并购整合等关系到整个并购成败的关键环节;第三,本文对中航汽车并购NT公司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对并购绩效进行了评价,得出了进行成功并购的相关启示。本文通过中航汽车并购NT公司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具有战略和产品方面与被并购企业互补的特征,具有更加熟悉中国本土市场的特殊优势,海外企业运营管理要以资本为纽带,遵从现代企业制度,中国企业要发展起来就必须实现国际化,做细分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提高产品附加值。本文旨在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借鉴和参考,使中国企业对海外并购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朱名飞,曾才友,金立虎,刘大伟,张军辉,毛伟峰[2](2017)在《猪用混凝土漏粪板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养猪业正在发生四大转向:从散养转向规模化养殖;从人工喂养转向自动化喂养;从室外露天养殖转向室内密闭恒温养殖,从我国炎热的南方转向寒冷的北方。为了实现这些转变,需要新建大体量的现代化的节能、环保、绿色猪舍,而混凝土漏粪板则是现代化环保、绿色猪舍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目前,在生产和销售混凝土漏粪板领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生产设备简陋,自动化程度低,有的纯是手工生产,用工多,生产效

张仁开[3](2016)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文中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学的理念来考察创新系统而形成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创新系统”的“生态学隐喻”;它的提出和兴起,既是创新模式演进的规律使然,也是全球创新实践的共同选择。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界掀起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潮和持续关注,但从“演化”的视角来审视区域或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学术领域。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生物进化视角揭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的一般模式和动力机制;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分析逻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要素E-关系R-功能F三维模型(ERF模型),并以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例,从构成要素(创新物种)、网络联系(创新网络)、系统功能(创新功能)等三个层面,探讨其演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同时,设计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系统演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演化状况进行综合测度;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提出推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创新生态系统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梳理阐释了生态系统、演化经济地理学、自组织理论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发展脉络及其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详细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结构模型及其主要功能。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创新主体(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复杂的知识、技术、文化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大小和特定结构的功能复合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发展驱动和文化引领等功能,一般由知识生产群落(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也包括一些具有知识生产功能的企业研究机构)、知识应用群落(主要是各类企业)、知识扩散群落(主要是指各类服务机构和组织)和创新环境要素(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构成。第二,基于“演化”的基本要义,分析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协同性、路径依赖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或再生期等几个阶段。演化过程和路径通常受到不同因素和多种动力的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6类:一是创新组织(大学、高校、科研院所及中介服务机构等)自身进化因素,二是科技进步因素,三是经济社会因素,四是创新政策及体制因素,五是创新文化环境因素,六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包括:一是技术拉动,即科学技术进步对创新主体发展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拉动;二是市场推动,即创新产品或创新需求所带来的市场发展变化,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中发展演化;三是政策促动,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中,政府的创新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四是环境扰动,即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往往受到其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第三,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逻辑,分析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演化分析可从微观的组织、中观的网络和宏观的系统三个维度展开。据此,文章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集“微观要素E(Element)"-“中观关系R(Relation)"-“宏观功能F(Function)"于一体的3D模型(ERF模型):在微观层面或要素(Element)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组织(创新物种)等构成要素的进化,多样性和优势种是其演化的双重逻辑;在中观层面或关系(Rela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要素(创新组织)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即系统内部创新网络的变动,地方化和全球化是其演化的两个向度;在宏观层面或功能(Func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发展,集聚和扩散是其演化的两大机制。基于ERF模型,设计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创新要素(物种)演化指数”、“创新关系(网络)演化指数”、“创新功能演化指数”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1个具体指标构成。第四,运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对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模式和成熟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而言,上海创新生态系统处于高阶演化状态,呈现五大演化特征:一是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二是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三是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四是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五是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从创新物种演化看,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在市场转型中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但也打上了政府强势干预的“烙印”;从创新关系演化看,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网络和外部联系逐步增强,地方化和全球化在博弈中逐步均衡,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得以提升;从创新功能演化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产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要突破口。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提出了促进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路径,但政府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最能动的参与主体,可以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调控,从而使其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上海应培育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培育创新优势种、提升创新包容度、延伸创新食物链。

何英萍[4](2014)在《汽车零部件D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汽车行业在我国持续高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世界汽车零部件巨头都已加强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在中国抢占市场份额。多家公司开始转型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以显着的科技优势占领市场,加之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蓬勃发展,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苏州D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转向系统的美资企业,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竞争战略,使得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发展,是D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和竞争五力模型对公司的外部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出D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有利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行业的新进入者威胁不大,竞争对手不多但实力很强,客户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都较强,行业呈现出技术、质量、成本及客户关系全方位竞争的特点,竞争环境日趋恶劣加上竞争对手的低成本战略,给D公司的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威胁。接着对D公司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公司的内部资源和能力,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得出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出企业竞争的优势和劣势,D公司拥有一流的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能力,但产品成本相对较高,随后用SWOT分析法得出公司应采用SO战略组合,确定公司要充分利用外部机会,发挥企业内部优势,以技术领先差异化为主导战略,辅助采用质量零缺陷和成本控制的综合竞争战略。最后为确保竞争战略的实施,制定了加强研发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等措施。本文对于高技术且竞争激烈的特殊汽车零部件企业,制定竞争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阳煜华[5](2011)在《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经百年发展,城市文明化育下的奥运会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涵、经济价值和文化关切,俨然成为城市大事件。因为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全过程(筹建、使用及赛后利用)均围绕城市事件——奥运会延展开来,奥林匹克公园扮演着奥运会与主办城市之间最大交互平台的角色,所以奥林匹克公园自然成为奥运会调整城市空间、集成城市功能、延续城市文脉的结点。在后奥运时期,如何充分开掘蕴藏于奥林匹克公园中的运动场馆、开放绿地、写字楼、展览馆、博物馆、公共艺术中心、居住区等物质资源,以及由跌宕起伏的赛时情感体验和赛后记忆所生发的场所感和认同感为主体的精神资源,已成为破解城市开发的现实难关。本研究试图借助城市设计理论工具,重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整体图式。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得到如下结论:1)奥林匹克公园开发和城市设计理论构成了本研究的基本语境。奥林匹克公园开发是指从调整城市物质空间、优化集成城市功能、接续城市文脉等三维度,对奥林匹克公园这片公共游憩空间进行开发的实践过程。2)追溯奥林匹克史,现存与在建奥林匹克公园共12个。其形成与演进可分为5个时期:酝酿期、初步形成期、缓慢发展期、波动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3)在调整物质空间方面,奥林匹克公园开发包括选址、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安排。将选址和土地利用捆绑,可总结出三种模式:一是选址市内,土地单一使用;二是选址市郊,非营利性土地用途增加:三是选址市郊,土地混合使用。空间结构分为传统结构组织模式和现代结构组织模式。4)在优化集成城市功能方面,奥林匹克公园开发通过以运动休闲功能为核心,以游憩功能带动多种功能优化配置来实现城市功能集成。公园多种功能优化配置的途径有:挖潜游憩功能是核心,开发商务功能是动力,支持会展功能是保障,拓展居住功能是趋向。5)在构建“场所”、形成文脉方面,奥林匹克公园开发通过构筑城市标志物和构筑文化教育场所,串联城市历史、现实与未来,形成一条割不断的城市文脉。6)初步描绘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应然样貌”——应秉持整体观、人文观、发展观,设立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同步、与技术共生的日标,体现出土地混合使用、CBD-RBD融合发展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发展趋势。7)历届奥林匹克公园的开发利用等经验将在更多城市落地,带来城市开发的新理念和模式。

李光全[6](2010)在《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与组织双演变的动态分析》文中提出资源型城市是城市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伴随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要产业特征的周期变化,城市经济荣衰相继。随着国家资源枯竭性城市试点工作的开展,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由城市自身上升到国家层面,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此外,两型社会建设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强调、矿产资源进口依赖下资源安全问题的日益凸现以及城市自身经济模式的低碳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本文基于上述背景,以动态演化视角下西部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研究,目的是从产业和组织的双层角度寻找产业接替的本源以及合理选择的思路。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以产业接替为核心的产业转型是其城市转型的关键。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首先承认产业发展是产业类型与组织形式既单独作用又相伴共融的一个过程,而产业类型与组织形式都是在动态演化中进行选择。整个分析以此为起点,并将演化思想融入到整个分析中去,以决策实现的“信息不对称”、经济行为的“嵌入性”和企业本质的“组织性”为假设前提,着重通过以产业和组织双演化核心,同时附带产业政策的外部演化,分别对接替产业在产业政策、产业类型和组织形式的演化趋向进行分析,为西部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一种方向性指导。同时本文以合适接替产业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产业接替功能有效发挥位出发点,认为接替产业的发展还应该包涵运行的研究。论文在演化的基础上构建出产业接替能力这一概念来反映产业接替的本质。并通过对接替能力的基本结构、动力机制、外部影响因素及企业特征因素的研究,最终构建起产业接替能力的一个理论模型,为判断产业接替行为提供一个理论借鉴。立足于上述演化过程的分析,一方面,从产业接替能力的政策演变、产业演变和组织演变三种动力来源出发,分别在产业类型、组织形式和政策设计三个层面确立相应与各自演化动态适应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产业接替能力的影响因素出发,从服务产业接替能力提升的角度,提出发展生产服务业支撑产业演替、产业链重构、产业形象重塑与营销以及城市联盟制度在西部资源型城市中引入等服务体系。最后以白银为例,对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沈军[7](2010)在《拟真语境下超真实与超绘画互动研究》文中认为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后,数码拟真技术使得视觉艺术的创作、传播与接收发生了质变,随之而来的是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根本逆转,本文试图捕捉这一变化,在拟真的语境下,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探讨当代视觉艺术中一对核心命题——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互动关系。通过阐释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观点,考察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关系脉络。试图得出这样的结论: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关系异常复杂,在视觉艺术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二元互动中,先是超绘画拟像隐身于超真实拟像,然后是超真实拟像隐身于超绘画拟像,最后是超真实拟像与超绘画拟像在极小差异的彼此映衬中各自成为活力因素。本文分成四部分,用拟真及拟像等级的相关理论阐述整个视觉艺术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历时性、共时性的衍变场域,试图以此为基础,做出这一衍变历程的全景式的概述和具体阐释。第一部分首先解读了鲍德里亚的拟真与拟像理论,结合视觉图像解析了图像衍变的三个阶段、拟像的三个序列和形象的四个层次;其次探寻了拟像理论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来源,建构出拟像三个等级与价值的自然规律、价值的市场(商品)规律,价值的结构规律对应关系。第二部分首先在拟像三个等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超真实拟像的历时性谱系;其次对应于超真实拟像的历时性谱系进而演绎出超绘画拟像的历时性谱系。第三部分论证了视觉门类艺术作品世界中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历时性异质循环。这部分首先对应于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等级进行了技术限定,并归纳出了在拟真语境下的门类视觉艺术类型及形态类型;其次描绘出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历时性互动的七条横向衍变轴线在五个节点四个分段的结构关系图。第四部分首先论述了数码视觉门类艺术内部三个层级的同质结构式循环;其次在生活与艺术的互动关系上,探讨了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向生活的不断渗透,以至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逆转,从艺术模仿生活逆转为生活模仿艺术,进而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消弭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第三在超真实与超绘画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与接收者的关系上,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艺术家与受众的分隔线隐退了——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第四提出了艺术自身终极的,同时又是天然的逻辑——无论是超真实与超绘画、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接收者之间不是二元的竞争关系,也不是二元的彼此孤立关系,而是二元平等的、相互都充满神奇魅力的活力关系。

金松[8](2007)在《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文化基础》文中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称雄令世界为之震惊,大量的学者开始研究日本企业的发展历程,并进行反思。使得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Z理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和《寻求优势》等着作的问世,一股传播和丰富企业文化理论的热潮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并直接引发了企业管理思想的革命。经过人们对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发现,管理活动的最终对象是对人在企业组织中所有行为的管理。人们在对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将组织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不断推向更高的阶段。从对“机械人”、“经济人”、“社会人”、“理性人”的研究转向了对“主体人”为管理对象的研究,即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讨论逐渐上升为统治地位。本研究以前人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文化特性、结构层次和作用的分析,讨论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文化基础,总结出只有企业的经营者或领导者提高个人的素质,并引领企业人构建“以人为本,安和乐利”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人明确自己及企业的发展目标,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使命感、责任感,创造出良好的物质环境及和谐的人文环境,吸引人才,保有合理的人才储备,充分调动人们的工作潜能,在技术、营销、管理、企业声誉等各方面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光辉的历史篇章。

郑强[9](2005)在《HS公司竞争力演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显着特征,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对自己的竞争力有清醒的认识,如何识别和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战略管理的最重要问题。本文是为提高企业在实际运作中的生存、发展能力而进行的应用性研究,重点研究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生存、发展的综合素质;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持续有效调控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领先竞争对手以创造超额客户价值来保持竞争优势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关键能力,是竞争力的子集,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理论探讨和实际分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首先,本文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竞争环境,企业拥有的内在资源能力以及企业对其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利用的有效性,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的基本模型,即竞争力=F(环境、资源、能力)。接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基本途径和着力点,以及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非物质因素作了理论性探讨。第二部分用前面介绍的理论框架,对HS 公司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找出HS 公司迅速从弱小走向强大,又很快归于平庸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竞争的关键内容会有所变化,企业只有在竞争的关键点上构建起自己的核心能力,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不同的产品类别有不同的内在属性,其生产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文化等非物因素对构建企业的竞争能力有非常大的影响,一个企业只有找准了竞争的关键着力点,并有针对性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

张铁恒[10](2002)在《中小型电力设计企业改制与发展问题研究(中)》文中提出 第一条 为了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提高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内超限高

二、企业管理的四大转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管理的四大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1)中航汽车并购NT公司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主要贡献和不足
        1.4.1 本文贡献
        1.4.2 本文不足之处
2 并购概念界定和本文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并购概念及类型
        2.1.2 并购流程
        2.1.3 并购主要融资方式
    2.2 本文分析框架
        2.2.1 并购双方情况简介和国际背景
        2.2.2 并购必要性分析
        2.2.3 尽职调查和并购估值
        2.2.4 并购方案和并购整合
        2.2.5 并购效果评价
3 并购双方情况与必要性分析
    3.1 并购方情况
        3.1.1 中航汽车
        3.1.2 其他并购方
    3.2 并购目标分析
        3.2.1 NT公司简介
        3.2.2 出售前财务情况分析
    3.3 并购的特殊国际背景
        3.3.1 金融危机影响
        3.3.2 并购目标原股东陷入经营困难
    3.4 并购必要性分析
        3.4.1 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
        3.4.2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3.4.3 并购方发展战略
        3.4.4 国家政策影响
        3.4.5 并购价值分析
4 并购过程与效果评价
    4.1 并购团队组建和尽职调查
    4.2 并购目标估值分析
    4.3 并购方案
        4.3.1 收购主体和范围
        4.3.2 收购对价和资金安排
    4.4 并购过程
    4.5 过渡方案
    4.6 并购后整合措施
        4.6.1 战略整合
        4.6.2 经营整合
        4.6.3 人力资源整合
    4.7 并购效果分析
        4.7.1 实现规模扩张
        4.7.2 实现多元化战略
        4.7.3 打造核心竞争力
        4.7.4 发挥协同效应
        4.7.5 并购绩效分析
5 中航汽车并购NT公司案例启示
    5.1 慎重选择并购对象
    5.2 组建富有专业经验的并购团队
    5.3 进行认真周密的尽职调查
    5.4 注重并购目标估值分析
    5.5 统筹全局安排重大事宜
    5.6 注重后续整合和发展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猪用混凝土漏粪板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混凝土漏粪板结构构造
二、混凝土漏粪板性能指标
三、混凝土漏粪板生产工艺
    1. 原材料处理工艺。
    2. 钢筋网架制作工艺。
    3. 混凝土搅拌工艺。
    4. 混凝土漏粪板成型工艺。
    5. 外观缺陷养护前修复工艺。
    6. 混凝土漏粪板养护工艺。
    7. 养护后修复工艺。
    8. 产品检验、码垛与堆放工艺。
    9. 成品运输与装卸工艺。
四、混凝土漏粪板6个质量控制工艺阶段和35个质量控制点
    1. 混凝土漏粪板原材料质量控制工艺阶段。
    2. 混凝土漏粪板搅拌质量控制工艺阶段。
    3. 混凝土漏粪板钢筋网架制作质量控制阶段。
    4. 混凝土漏粪板成型质量控制阶段。
    5. 混凝土漏粪板养护质量控制阶段。
    6. 混凝土漏粪板成品质量控制阶段。
五、混凝土漏粪板在现代养猪业中的应用

(3)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类型及特征的研究
        1.2.2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1.2.3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绩效及其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内容框架及创新
        1.4.1 内容框架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理论
        2.1.1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2.1.3 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2.1.4 生态系统的功能
        2.1.5 生态系统的演替
    2.2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2.2.1 经济地理学的“演化转向”:演化经济地理学
        2.2.2 惯例·新奇·适应: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2.2.3 组织·网络·空间: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场景
        2.2.4 技术·制度·文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解析视域
    2.3 自组织理论
        2.3.1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2.3.2 协同学理论(Synergetics)
        2.3.3 超循环理论(Super circle Theory)
    2.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4.1 系统与复杂系统
        2.4.2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2.4.3 CAS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1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3.1.1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界定
        3.1.2 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异同
        3.1.3 创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征
        3.1.4 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3.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周期及特点
        3.2.1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主要特征
        3.2.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过程
    3.3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
        3.3.1 创新组织演化因素
        3.3.2 科技进步因素
        3.3.3 社会经济因素
        3.3.4 创新体制及政策因素
        3.3.5 创新文化环境因素
        3.3.6 自然环境要素
    3.4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
        3.4.1 技术拉动
        3.4.2 市场推动
        3.4.3 政策促动
        3.4.4 环境扰动
第四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建构
    4.1 ERF模型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4.1.1 地理学的演化思维与关系范式:ERF模型的理论渊源
        4.1.2 创新研究的“四大转向”:ERF模型的实践域境
    4.2 要素(E)维度:创新物种演化
        4.2.1 创新物种演化的双重逻辑:多样性与优势种
        4.2.2 创新物种演化的基本方式:遗传·变异·迁入·选择
    4.3 关系(R)维度:创新网络演化
        4.3.1 创新网络演化的核心实质:创新关系
        4.3.2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向度:地方化与全球化
        4.3.3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机制:竞争与协同
    4.4 功能(F)维度:创新功能演化
        4.4.1 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4.4.2 创新功能演化的基本机制:集聚与扩散
第五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研究
    5.1 建国以来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5.1.1 计划经济下的科技种植园(1949年-1980年代初期)
        5.1.2 市场转型中的创新体系构建(198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
        5.1.3 迈向成熟市场的创新生态培育(2010年代以来)
    5.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5.2.1 知识生产群落
        5.2.2 知识应用群落
        5.2.3 知识扩散群落
        5.2.4 创新环境要素
        5.2.5 创新人才要素
    5.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产出状况分析
        5.3.1 知识性产出
        5.3.2 技术性产出
        5.3.3 经济性产出
第六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研究
    6.1 创新物种演化: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适者生存
        6.1.1 科研院所:市场能力与公益服务能力的消长
        6.1.2 高等院校:过度行政化与过度市场化的悖论
        6.1.3 科技企业:市场竞争与创新追求的迷失
    6.2 创新网络演化:地方化与全球化的均衡博弈
        6.2.1 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网络的内部强化
        6.2.2 长三角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的区域扩张
        6.2.3 科技对外开放:嵌入全球创新网络
    6.3 创新功能演化:科技与经济融合的绩效追求
        6.3.1 科技成果转化: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
        6.3.2 R&D产业:创新功能的专业化与科技经济的一体化
第七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
    7.1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内涵及界定
    7.2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7.2.1 设计原则
        7.2.2 设计过程
        7.2.3 指标构成
        7.2.4 权重确定
    7.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方法及步骤
        7.3.1 数据来源
        7.3.2 方法与步骤
    7.4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结论及分析
        7.4.1 基于创新物种(E)演化的分析
        7.4.2 基于创新关系(R)演化的分析
        7.4.3 基于创新功能(F)演化的分析
        7.4.4 基于成熟度综合指数的分析
第八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思路研究
    8.1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总体判断
        8.1.1 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
        8.1.2 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
        8.1.3 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
        8.1.4 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
        8.1.5 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
    8.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愿景勾勒
        8.2.1 全球创新生态的物种库
        8.2.2 国际创新网络的动力源
        8.2.3 世界创新环境的调节阀
    8.3 促进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的对策
        8.3.1 培育创新优势种
        8.3.2 提升创新包容度
        8.3.3 延伸创新食物链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不足之处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汽车零部件D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点及整体框架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2.2 竞争战略相关理论回顾
        2.2.1 PEST 分析法
        2.2.2 竞争五力模型
        2.2.3 价值链理论
        2.2.4 核心竞争力理论
        2.2.5 SWOT 矩阵
        2.2.6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3.1 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
        2.3.2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战略研究
第3章 D 公司确立竞争战略的外部环境
    3.1 D 公司概况
        3.1.1 公司背景介绍
        3.1.2 公司主要产品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P)
        3.2.2 经济环境(E)
        3.2.3 社会环境(S)
        3.2.4 技术环境(T)
    3.3 D 公司行业竞争环境
        3.3.1 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概况
        3.3.2 D 公司竞争五力模型分析
    3.4 D 公司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3.4.1 机会(O)
        3.4.2 威胁(T)
第4章 D 公司确立竞争战略的内部条件
    4.1 D 公司主要资源
        4.1.1 有形资源
        4.1.2 无形资源
    4.2 D 公司能力分析
        4.2.1 研发能力
        4.2.2 生产管理能力
        4.2.3 营销能力
        4.2.4 盈利能力
    4.3 D 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4.3.1 公司价值链
        4.3.2 价值链分析
        4.3.3 核心竞争力
    4.4 D 公司竞争优势和劣势
        4.4.1 优势分析(S)
        4.4.2 劣势分析(W)
    4.5 总体 SWOT 分析表
第5章 D 公司的竞争战略选择
    5.1 公司战略目标
        5.1.1 公司愿景及使命
        5.1.2 公司产品定位
        5.1.3 具体战略目标
    5.2 竞争战略的选择
        5.2.1 技术领先差异化战略
        5.2.2 辅助质量零缺陷战略
        5.2.3 辅助成本控制战略
第6章 实现 D 公司竞争战略的措施
    6.1 实施技术领先战略,促进技术开发与市场良性互动
        6.1.1 调整公司主打产品方向,发展相对应的技术
        6.1.2 同步集团全球最新技术,加强与客户的良性互动
        6.1.3 提高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
        6.1.4 加强 EPS 产品平台化设计应用
    6.2 加强中国研发中心职能,全面提升技术能力
        6.2.1 加强本土研发中心能力
        6.2.2 提升研发中心职能
        6.2.3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打造本土研发队伍
    6.3 提升产品质量及客户满意度
        6.3.1 推广全员质量管理(TQM)
        6.3.2 提高客户满意度
    6.4 成本控制相关策略
        6.4.1 原材料成本控制
        6.4.2 优化供应商策略
        6.4.3 有效控制运营成本
        6.4.4 优化企业流程,提高办公室员工效率
        6.4.5 提高库存周转率
        6.4.6 提高一次下线合格率,减少产品返工和报废
        6.4.7 提升维修能力,降低维修费用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2 选题依据
        1.2.1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现实困境
        1.2.1.1 现实困境之一:财务窘境
        1.2.1.2 现实困境之二:民生问题
        1.2.2 运用城市设计理论进行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1.2.2.1 理想城市:诗意的栖居
        1.2.2.2 奥林匹克公园:一片用于游憩的城市公共空间
        1.2.2.3 城市设计:构筑理想城市的技术手段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设计的概念
        2.1.1 城市的概念
        2.1.2 现代城市设计的缘起
        2.1.3 城市设计的概念
        2.1.3.1 作为理论形态的城市设计
        2.1.3.2 作为应用形态的城市设计
        2.1.3.3 城市设计的学科和专业构成
        2.1.3.4 城市发展史中的城市设计
    2.2 体育场馆、奥林匹克公园与城市发展
        2.2.1 以体育建筑单体为重点的研究
        2.2.2 以体育场馆与城市开发的关系为重点的研究
        2.2.3 以奥林匹克公园与城市开发的关系为重点的研究
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专家访谈法
        3.3.3 逻辑分析法
        3.3.4 个案研究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论题相关概念界定
        4.1.1 城市设计
        4.1.1.1 城市设计的概念
        4.1.1.2 城市设计的相关概念
        4.1.1.3 城市设计的对象
        4.1.2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
        4.1.2.1 奥林匹克公园的概念
        4.1.2.2 开发的概念
        4.1.2.3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概念
    4.2 理论基础
        4.2.1 城市设计相关理论
        4.2.1.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4.2.1.2 城市景观和城市意象理论
        4.2.1.3 城市触媒理论
        4.2.1.4 场所文脉理论
        4.2.2 游憩相关理论
        4.2.2.1 城市游憩空间理论
        4.2.2.2 游憩理论
        4.2.2.3 游憩商务区理论
    4.3 奥林匹克公园的形成与演进
        4.3.1 奥林匹克公园的酝酿期
        4.3.2 奥林匹克公园的初步形成期
        4.3.3 奥林匹克公园的缓慢发展期
        4.3.4 奥林匹克公园的波动发展期
        4.3.5 奥林匹克公园的稳定发展期
        4.3.6 小结
    4.4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实然样貌"
        4.4.1 调整物质空间
        4.4.1.1 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及土地使用
        4.4.1.2 奥林匹克公园的空间结构
        4.4.2 集成多种功能
        4.4.2.1 以运动休闲功能为核心,以奥林匹克场馆为支点,撬动大型体育文化节事开发
        4.4.2.2 优化配置游憩、商务、会展、居住功能,实现多种功能集成
        4.4.3 构建"场所",形成文脉
        4.4.3.1 通过构建城市标志物,沉淀人类共同记忆
        4.4.3.2 通过容纳文化教育场所,接续城市文脉
        4.4.4 小结
    4.5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应然样貌"
        4.5.1 提出奥林匹克公园开发"应然样貌"的背景
        4.5.1.1 当今城市设计的理论转向
        4.5.1.2 国际组织对于增进体育与城市关系的倡吁
        4.5.1.3 城市公园开发的态势
        4.5.2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价值观
        4.5.2.1 整体观
        4.5.2.2 人文观
        4.5.2.3 发展观
        4.5.3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目标
        4.5.3.1 作为一种状态,与自然和谐
        4.5.3.2 作为种过程,与社会同步
        4.5.3.3 作为一种理想,与技术共生
        4.5.4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趋势
        4.5.4.1 土地混合使用
        4.5.4.2 CBD-RBD融合发展
        4.5.4.3 贯通城市文脉
        4.5.5 小结
5 结论
    5.1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基本语境
    5.2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的理论工具
    5.3 奥林匹克公园的形成与演进
    5.4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实际状态
    5.5 在城市设计理论指导下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的理想状态
    5.6 奥林匹克公园开发对城市开发项目的借鉴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与组织双演变的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框架
    三、研究难点和可能创新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研究与转型实践
    一、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接替产业研究的理论综述
    三、国内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践
第三章 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演化分析
    一、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概述
    二、资源产业政策的演化分析
    三、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演化分析
    四、资源型城市产业组织演变分析
第四章 西部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分析
    一、产业接替能力的透视
    二、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的接替产业选择
    三、构建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培育与发展的服务体系
第五章 西部资源型城市重要产业转型分析
    一、新时期西部资源产业战略转型
    二、新时期西部农业战略转型
    三、新时期西部劳务经济产业转型
第六章 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证分析
    一、白银市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
    二、白银市城市转型的战略构想
    三、白银市产业转型的战略路径
    四、白银市城市转型的政策框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篇目

(7)拟真语境下超真实与超绘画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拟真与拟像理论的逻辑构境
    第一节 拟像的等级和形象的阶段
        一 图像衍变的三个阶段
        二 拟像的三个序列
        三 形象的四个层次
    第二节 价值的秩序与拟像的三个等级的逻辑构境
        一 艺术商品化商品艺术化
        二 价值的秩序与拟像三个等级的逻辑构境
第二章 超真实与超绘画的历时性谱系
    第一节 超真实与拟真的客体世界——超真实客体世界的历时性谱系
        一 模仿说、再现说与古典绘画——超真实拟像的第一等级
        二 复制说、生产说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超真实拟像的第二等级
        三 拟真说与数码拟真时代的艺术作品——超真实拟像的第三等级
    第二节 超绘画与拟真的主体世界——主体世界超绘画的历时性谱系
        一 移情说、表现说、自主性绘画与精神分析学说、超现实主义绘画——超绘画拟像的第一等级
        二 复制说、生产说与机械复制技术的动画、动画片——超绘画拟像的第二等级
        三 拟真说与拟真的欲望、拟真的潜意识——超绘画拟像的第三等级
第三章 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历时性互动
    第一节 超真实与超绘画的技术限定与类型、形态分类
        一 艺术中的主客体技术之间的关系
        二 超真实与超绘画技术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等级
        三 拟真语境下超真实与超绘画的艺术类型及形态分类
    第二节 超真实与超绘画的历时性异质互动——超真实与超绘画在延异中互动
        一 延异的概念
        二 具象、抽象物质绘画似真衍变轴
        三 超真实衍变主轴
        四 动画、动画片、数码绘画衍变轴
        五 历时性超真实的顶点向超绘画逆转演变主轴
第四章 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共时性互动
    第一节 超真实与超绘画的同质共时性互动——超真实与超绘画同质共时性互动的等级
        一 数码绘画、动画、摄影、电影、动画片的研究现状及其困惑
        二 数码绘画、数码动画、数码摄影、数码电影、数码动画片的共时性等级
        三 数码绘画、动画、摄影、电影、动画片的同质共时性互动循环
    第二节 生活与艺术二元中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共时性互动
        一 先有领土还是先有地图
        二 超真实的迪士尼乐园
        三 不可或缺的一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缓冲区
        四 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
        五 象征交换中超真实与超绘画拟像的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8)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文化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企业文化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二、企业文化的特性和认识
    三、企业文化的系统结构
    四、企业文化的作用
    五、现代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重在执行
第二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文化内涵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文化基础
第三章、文化对企业发展不同时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一、创办成功企业的原因
    二、创建期企业人共同价值观的建立而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三、生存期企业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形成构建核心竞争力
    四、创新期以整体的企业文化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构建企业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HS公司竞争力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
        2.1.1 企业竞争力概念
        2.1.2 竞争力评价
    2.2 核心竞争力的由来
    2.3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2.4 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2.5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基本途径
        2.5.1 建立差异化品牌
        2.5.2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2.5.3 追求卓越营运
    2.6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21 个着力点
3 企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3.1 引言
    3.2 行业吸力分析
        3.2.1 竞争环境构成
        3.2.2 行业环境分析
    3.3 企业竞争力内在构成要素分析
        3.3.1 VRIO 模型
        3.3.2 价值链
    3.4 企业竞争力构建途径及非物质因素分析(平衡记分卡)
4 HS 公司不同时期竞争力及其绩效分析
    4.1 HS 公司发展历程简介
    4.2 萌芽期竞争力及其绩效分析
        4.2.1 行业竞争状态
        4.2.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4.2.3 HS 的竞争策略及其实施结果
        4.2.4 HS 公司资源能力分析
        4.2.5 HS 公司竞争力构建分析
    4.3 快速成长期竞争力及其绩效分析
        4.3.1 行业竞争状态
        4.3.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4.3.3 HS 公司的竞争策略及实施结果
        4.3.4 HS 公司的资源能力分析
        4.3.5 HS 公司竞争力构建分析
    4.4 沉默期竞争力及其产出分析
        4.4.1 行业竞争状态
        4.4.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4.4.3 HS 公司竞争策略及其实施结果
        4.4.4 HS 公司资源能力分析
        4.4.5 HS 公司竞争力构建分析
    4.5 小结
5 对 HS 公司未来发展的建议
    5.1 当前的竞争环境
        5.1.1 当前洗发水市场的竞争格局
        5.1.2 化妆品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5.1.3 化妆品市场的趋势展望
    5.2 HS 公司目前的竞争资源
    5.3 HS 公司重新崛起之路
        5.3.1 增强洗发水的市场份额
        5.3.2 进入快速发展的护肤品市场,建立新的增长点
        5.3.3 凝聚人心,重新打造一流团队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企业管理的四大转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航汽车并购NT公司案例研究[D]. 何松伟.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05)
  • [2]猪用混凝土漏粪板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J]. 朱名飞,曾才友,金立虎,刘大伟,张军辉,毛伟峰. 中国畜牧业, 2017(11)
  • [3]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D]. 张仁开.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4]汽车零部件D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何英萍. 苏州大学, 2014(10)
  • [5]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D]. 阳煜华. 北京体育大学, 2011(10)
  • [6]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与组织双演变的动态分析[D]. 李光全. 兰州大学, 2010(10)
  • [7]拟真语境下超真实与超绘画互动研究[D]. 沈军. 上海大学, 2010(01)
  • [8]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文化基础[D]. 金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9]HS公司竞争力演化分析[D]. 郑强. 重庆大学, 2005(01)
  • [10]中小型电力设计企业改制与发展问题研究(中)[J]. 张铁恒. 中国勘察设计, 2002(11)

标签:;  ;  ;  ;  

企业管理的四轮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