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行政机关搬迁至晋阳新址

市级行政机关搬迁至晋阳新址

一、市级行政机关搬迁金阳新址(论文文献综述)

易颖[1](2018)在《城镇化进程跨越式推进的40年》文中研究表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与奋斗,贵阳的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地方从荒地变成了人潮涌动的商业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城镇发展方针的调整,贵阳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城镇化呈现出质量越来越高、速度

罗珊[2](2017)在《中美环境公益诉讼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污染的河流、被金属化的土地、被雾霾遮住的蓝天、被垃圾包围的城市,被癌症化的村庄等,无不表明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同时也暴露了环境管理的落后和环境治理的滞后。历史实践表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是人类生产规模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很难规避的社会问题,是一个全世界性的问题。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环境治理都是一个综合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需要时间解决的难题,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而环境公益诉讼的确立则是司法领域在这个系统工程的体现,使得环境问题有了全方位的治理。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使得环境公益诉讼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而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案件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等司法文件的出台使得环境公益诉讼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实用的制度框架。这一诉讼机制为保护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和保障,推动了环境法治发展,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理念。美国是最早确立现代公益诉讼的国家,而“环境公益诉讼”并非美国制定法中的概念,在美国环境法中的集中表现称之为“环境公民诉讼”,距今发展已有四十多年。当时美国面临着跟中国现在同样的环境问题,严重的环境灾害事件在美国接连不断:1943年洛杉矶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事件、1967年托雷峡谷号游轮失事导致原油泄露、1969年圣巴巴拉海滩污染以及1969年凯霍佳河着火等公害事件使得美国处于环境危机之中,公民要求改变环境现状的呼声不绝于耳。在美国民众的要求下,美国自20世纪60年开始了对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的反思,国会通过《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海洋倾废法》、《濒危物种法》、《安全饮用水法》、《资源保护与恢复法》等联邦法律以及一些州的环境法律构筑了公民诉讼的法律体系,也就是我们理解的环境公益诉讼法律体系。这一系列法案的出台使得美国的环境治理取得很大的进步,在确保环境法的实施方面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工具,在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和环境治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美代表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碳排放国,尽管两国在经济上存在竞争关系,但是环境保护是不显示国界之分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相关的立法、判例所表达的法律规则、公共准则以及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等都应成为我国建构环境公益诉讼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只有建立在对各自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充分认识与了解基础上的借鉴才更具有科学性和正当性,也才能为我国在绿色发展背景下的环境公益诉讼的推动带来更多福祉。本研究的理论命题是基于不同社会体制的环境公益诉讼有何异同。通过比较、总结中美两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共趋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建议。全文包括七个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外学者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第二部分主要比较中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性质和分类。概念界定上的“公益与公民”表现出了两者明显的差异,性质上则表现出“特殊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不同,由此分类上也展现了各自不同的走向,遵循不同的诉讼规则。第三部分比较了中美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原告主体上中美两国分别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的“二元”体系和任何人的“多元”体系。而被告范围两国也有所不同,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被告则具有一定局限性。第四部分是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可诉范围的比较,以损害行为和损害后果为具体比较内容。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损害行为不以违法为前提,而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损害行为的界定则需违法性要件。损害后果上,两国有一定的趋同性,都作了扩大解释,不仅包括实际的损害和潜在的危险,健康、审美和休闲等都属于环境权益。第五部分以中美环境公益诉讼的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为主要对比内容。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归责原则由于诉讼程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民事公益诉讼中采用无过错原则,而行政公益诉讼中则是过错原则;而美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归责原则则是严格责任原则,与无过错原则有一定的相似,但是其以违反保证他人安全的绝对义务为基础,体现对加害人的惩罚,又与我国强调对弱者的保护和社会的公平存在一定相异性。举证责任上,中国环境公益诉讼采用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和原告提供初步证据的双重制度,而美国并无法律上的统一规定,而是根据具体个案而不同。第六部分是中美环境公益诉讼的损害救济方式和诉讼费用的比较。损害救济方式从财产型救济和非财产型救济来进行归纳总结,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财产型救济方式是损害赔偿,而美国环境公益诉讼财产型救济方式是罚金,两者性质功能不同,前者强调对环境生态的修复,同时兼顾惩罚、教育等功能;后者是一种惩罚性的民事处罚,除了具有制止和补偿环境损害的一般功能,着重对未来潜在违法行为的震慑作用。非财产型救济方式上中美两国都包括民事救济和行政救济,中国方式多样,且司法实践中有一定创新。诉讼费用方面,中美两国在费用构成、收取标准和分配方式上都有各自特点。第七部分:反思与借鉴。随着环境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理论上的局限、环保组织对环境公益诉讼的道德风险,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局限、环境立法过程中的博弈失衡以及环境公益诉讼在气候问题上的保守态度。毋庸置疑,纵观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几十余年,其一直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主要表现在法律体系的完善、原告主体适格和成熟的公益组织。最后在总结中美两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当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际效果,从观念转变和立法层面提出未来我国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庄良[3](2017)在《中国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新区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型空间,与城市尤其是市辖区的重要关系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大城市纷纷设立行政级别与区县相当甚至更高层次的城市新区,国家级城市新区的空间格局不断完善,遍布港澳台之外29个省级行政区域。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关于城市新区的问题探讨日趋紧迫,而不少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的空间关系尚未厘清则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狭义概念界定和综合指标参考,在全国范围共遴选出224个城市新区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并从以下五点进行阐述分析与循序演绎:(1)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并提出研究问题,后对国内外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的研究进行综述讨论,并作技术路线导图及研究说明;(2)概念界定与市辖区的演变历史。对城市新区等关键概念作必要界定,探究城市分区与市辖区的历史沿革,阐述"警区"在晚清民国期间的过渡性演变,并将市辖区发展划分为波动起伏期(1949-1959)、快速提升期(1960-1982)、平稳持续期(1983-2016)三个阶段;(3)城市新区的阶段划分及其空间格局。在遴选标准设定基础上对城市新区发展进行低速增长(1993-2008)、高速扩张(2009-2012)、降速调整(2013-2016)的阶段划分,进行历年密度分析并探析空间特征;(4)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将空间关系类型划分为内含型、相交型、外离型和例外型4个类型,继而从驻地空间距离、城市新区面积、区划要素影响、空间战略策应等几方面进行充分的关系论述,并作典型案例举证;(5)问题总结与建议思考。立足前文研究基础,就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发展过程中的关系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了相应思考,并对本研究结论作凝练总结和补充,包括研究完善与研究展望。

朱桂云[4](2014)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发展奋斗史。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最突出的表现在于逐步唤醒并增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当前,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引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问题进行专题深入研究,特别是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欠开发、欠发达城市——贵阳市为例,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思考分析,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由绪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等。第一章“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城市”。深度发掘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意蕴,对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系统梳理;阐述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特征,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研究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影响因子,分析科学发展观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价值。第二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模式”。主要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方面,具体阐述科学发展观对于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指导功能。特别是系统论述贵阳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动力机制、人民主体、整体设计、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方略方面的创新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影响国际的“贵阳模式”。第三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贵阳模式的成就、方法及经验”。主要分析贵阳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取得的发展成效,总结一个西部地区欠发达、欠开发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方法”和“贵阳经验”,旨在论证贵阳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了科学发展。第四章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启示”。将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上升到一般理论的高度,通过分析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措施和创新办法,概括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般原则。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由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不同层级的“非均衡发展”问题,探讨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李道勇[5](2014)在《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文中提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及持续快速城镇化的冲击,我国大都市区正面临着进一步巨型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必须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由高强度单中心向功能相互渗透的多中心空间结构转变,并通过建立高效便捷的联系通道以提高综合承载力,才能适应大都市区的发展需求。新城作为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体系和高密度城镇群体的有机组成单元,是承载大都市区城市功能的重要节点,也是推动大都市区整体功能与结构优化的关键地区,轨道交通则因其快捷、准时、安全、大容量的特点能有效提高新城与其他城市组团的交通可达性而成为区域空间联系的首选。实践证明,实现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是大都市区建构多中心空间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大都市区高密度空间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全文始终贯穿着如何实现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对世界各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进行剖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发展的一般现象与普遍规律为导向,梳理了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主导现象并对问题进行了归纳,结合国际实践活动的研究,总结了影响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新城与轨道交通的建设动机、内在关系以及功能空间的组织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论文通过综合分析新城的建设条件、轨道交通的建设时机及其类型等,提出不同状态下轨道交通与新城在时序配合上的协调对策。开发前必须客观论证新城与轨道交通的建设可行性,合理选择轨道类型,加强二者之间的联合开发,科学确定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新城土地开发时序。主城区内外轨道交通线路在功能定位、技术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基于新城组团的优先发展,论文首先对外围轨道线路的速度目标值进行了探讨,对沿线站点类型、站点间距及其影响区范围进行了综合研究,然后从新城空间布局、土地使用类型、开发强度、土地利用价值等方面对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土地使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功能空间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如何通过产业空间建设促进主城区内部的功能梯度转移以及缺失功能的培育,应从大都市区整体产业结构的布局与整合的角度出发,主动承接主城区转移产业,并借助轨道交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空间,逐渐实现新城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升级与转换,进而实现主城功能内涵的提升与新城功能的外延扩张和成长。同时,新城中心区的有效供给是主城功能疏解的源动力,发挥轨道交通的通达优势,培育新的、强大的新城中心才能实现主城区功能空间重叠的有机疏解。论文通过明确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目标,从新城的产业、创新、生态、文化、健康五个角度出发,构建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理论方法,对空间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和过程进行评价分析,进而为揭示矛盾成因和协调管理提供分析基础。最后,论文分别从区域与新城两个层面提出促进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整合策略与规划方法,并对相关的制度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

杨曦[6](2010)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经济社会因素研究 ——以昆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前,向城市边缘蔓延和沿道路交通干线“填充”城市边缘区是我国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的开发建设以建立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园区为主要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上海浦东新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为其他城市进行大规模的跨越发展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这种城市新区或者重要功能区外迁成为当前一些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式。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昆明作为案例,分析经济和社会因素对昆明城市新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且关注昆明新区形成以后对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带来的变化。文章指出经济增长是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原因和途径,社会进步是城市新区开发的目的和归属。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应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统筹考虑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国内外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产生背景进行描述,介绍了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一般规律和我国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动因和类型。第二章具体介绍昆明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现状,通过与国内其他城市新区的横向比较和对历年来昆明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纵向研究,分析昆明城市新区发展对土地使用、生产力空间布局、城市生产结构组成的影响。第三章是对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的经济驱动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了现代城市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起着根本作用的三个方面的原理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心城区土地升值是根本推动力;新区开发带来的利益是诱因;财政支持是保障机制和手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经济驱动力,推动着城市新区的开发与建设。第四章主要是对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的社会驱动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本章探讨了城市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与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四个方面——居住、生产方式、生活资料来源以及交通组织。这四个方面从不同层面影响了城市新区可持续、和谐、融洽的发展。第五章是全文的总结,指出经济因素是驱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原因,社会因素反馈了新区开发建设的得与失。社会问题处理的好,它将作用于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全面发展。只盲目注重经济发展,不注重社会进步,那么将会抑制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和正确方向。

任平[7](2009)在《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与机制构建》文中指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缓解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农用地将被城市发展大量占用,土地的非农化利用一方面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粮食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问题;在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土地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空间承载压力。所以,切实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是关系国民生存的根本和国家宏观战略大计,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在此背景下,对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总体研究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全面调查与典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经济学基础,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并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典型分析,将方法、技术、制度等因素纳入一个大系统进行协同研究,构建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新途径,从而形成严密的理论——实证——对策体系,为同类研究提供方法支撑和技术支持,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基于以上的研究思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导论。首先提出问题,介绍研究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找出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由此拟定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手段与路线,并将本文创新点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归纳、总结。第二部分: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基础理论。系统介绍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并对土地区位理论、地租理论、土地报酬递减理论、人口与经济综合承载力理论、城市景观生态学理论、粮食安全理论、城乡土地统筹理论与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解析。第三部分: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经济学分析。探索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微观经济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理论,以土地投入产出的边际效益为基点,分析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外部效应、报酬递减的微观效应,各级政府之间在土地利用中的博弈过程等,为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机制创新奠定基础。第四部分: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研究。主要探索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绩效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从规划和市场两个角度提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方法。第五部分:工业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典型调查分析。以工业开发区为典型研究区域,调查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探索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评价、监测方法和集约利用途径。第六部分: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构建。通过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调查、评价,总结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机制缺失,探索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的核心构成,并建立新机制运行的支撑体系。第七部分: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运行途径。在介绍国外土地集约利用的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新机制,探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机制运行的途径和对策。本研究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1)提出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4U”新内涵。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新内涵,提出“四个统筹”理论(“4U”内涵):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指在城乡土地统一市场视角下,以保证粮食安全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为目的,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为基础,通过提高城市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承载能力,促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的过程与状态。(2)构建完整的城市(含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体系。根据新内涵建立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体系和模型,并针对典型开发区土地利用调查和评价,提出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和定量化的考核体系,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3)注重研究方法和手段创新。将RS和GIS等技术应用土地经济研究中,对方法进行创新,将多种数学模型与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数据库,将方法、技术、制度纳入一个系统进行协同研究。(4)提出创新性的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和途径。针对调查、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机制的核心构成,提出“机制束”创新思路、支撑体系及实现途径。

付磊[8](2008)在《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大都市正受到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等的多重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经历着急剧的演变进程。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转型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也由此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论文在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视野,“在社会关系的构成范畴和社会过程的空间属性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包括宏观层面“社会—空间辩证法”,中观层面“社会—经济—制度的互动结构”和微观层面“能动者—结构的互动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研究框架,由此将城市空间结构划分为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和制度空间结构三个研究层面。基于综合性的分析框架,论文分别深入到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的上海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经济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重组,经济组织和城市居民的空间行为等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上,从理论和实证的双层角度,全面分析了上海经济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与机制。同时,论文通过对上海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制度作用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城市管理体制变革、转型中的政府行为与作用等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影响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制度动力。基于以上研究,论文发现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是在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制度转型促动下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重组,通过经济组织和城市居民等能动者的行为模式而实现的空间化过程;中国城市的发展及空间结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而诱致的结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与方向与市场化进程中制度变迁的总体路径密切相关,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制度与空间的互动过程构成了城市制度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在整体层面上,经济组织、居民和政府行为的互动机制成为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体动力,而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和制度空间结构的交互作用过程则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综合机制。

李顺平[9](2007)在《云南省与四川省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毒品滥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严重社会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毒品问题死灰复燃,截至2005年底,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16万,据估计2000年中国实际吸毒人数就达700万。目前海洛因仍然是我国消费的主流毒品,全国现有海洛因吸食人员70万,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8.3%。吸毒危害个人健康、损害国民经济、破坏社会稳定并引发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强制戒毒为主的戒毒体系。由于毗邻“金三角”,云南与四川已成为我国毒品重灾区。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全球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随着艾滋病的流行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增加,结核病人数量在全球仍然表现为增长趋势。我国作为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疫情非常严重。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的最有效和实现全球结核病控制的综合性措施。国内外有关文献表明,吸毒人群成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海洛因依赖者中肺结核患病率在1.33%~9.6%不等,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结核病患病率(367/10万)。目前国内的研究都是从临床角度分析吸毒人群结核病发病与治疗特点,还未见有对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实际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虽然国外有少许类似研究,但我国禁毒与戒毒体系以及结核病治疗体系与国外相差较远。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云南省与四川省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的现状描述,发现并评价影响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探索符合实际的吸毒人群结核病防治的技术与策略,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合理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吸毒人群结核病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目的选取云南省大理劳教所(市级劳教所)和四川省沙坪劳教所(省级劳教所)作为研究现场。选择两劳教所患有或曾患有结核病的戒毒劳教人员和已解教出所戒毒人员147人为调查对象,同时选择司法部和样本省份劳动教养管理局有关人员、劳教所与公安强制戒毒所医院(医务所)负责人及部分医护人员、样本省(市、县)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有关人员进行关键人员访谈和小组集中访谈,以深入了解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本研究的资料主要来自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病人面对面调查、关键人物访谈。考虑到被调查者多为当地居民,语言以当地方言为主,为便于沟通,调查人员由来自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5名四川藉研究生担任。资料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归纳描述和个案研究分析定性资料。研究结果与吸毒人群结核病控制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少,目前与吸毒人群特别是劳教场所戒毒人员结核病控制直接相关的文件是2004年司法部与卫生部共同制定的《全国劳教场所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实施办法》,但在具体落实上还与《办法》中的规定存在很大差距。云南省与四川省劳教场所内吸毒人群结核病患病率比较高,这与国内外报道的吸毒人群结核病患病率大致相符。研究发现,吸毒人群结核病患病率存在明显的民族性差异,彝族吸毒者中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人群。与社会结核病防治机构相比,监管环境下的结核病防治能力不强。就整体而言,劳教场所内结核病防治能力普遍要好于公安强制戒毒场所;就戒毒劳教所而言,省直属劳教所的结核病防治能力要强于市级劳教所。劳教场所内医务人员数量基本能够满足病人诊治的需要,但业务水平低,而且职称评定工作停滞已严重影响到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劳教场所结核病防治设备相对缺乏,戒毒劳教人员每人每年96元财政划拨的医疗费已远不能满足需要,结核病防治经费短缺成为目前戒毒劳教所结核病控制的主要困难。从人员、设备与技术能力看,各级社会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结核病防治能力大大增强。目前国内大部分劳教场所都不能开展痰检项目。由于受医疗条件限制,近3年大理劳教所内发现的所有结核病患者和沙坪劳教所60.5%的结核病患者都采取所外就医方式。社会结核病防治机构发现吸毒结核病患者的最主要方式是通过在HIV阳性者中筛查结核病患者,然后通过询问吸毒史以确定为吸毒结核病患者,但社会结核病防治机构由于吸毒结核病患者治愈率低,害怕影响到项目持续性而不愿过多诊治吸毒结核病患者。劳教场所在结核病防治上与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存在一定合作,但还不是特别密切。就整体而言,省直劳教所与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合作要比市级劳教所更为密切。吸毒人群结核病患者的就医途径呈现双重特点。监管环境下的吸毒结核病患者的结核病服务利用不具有自主性以及存在系统化的特点,在监管环境之外,吸毒结核病患者与社会普通人群一样可以自由地选择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诊治。在147例被调查者中,74例有过劳教所内结核病就医经历,其中70人因症状被发现,3例因体检发现,还有1例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监管环境下吸毒人员结核病两周内就诊率为56%,低于我国农村结核病患者两周内就诊率。同时,有81.1%在劳教所内接受治疗,22%中断服药。本研究中有46.3%(68/147)的被调查者有过所外结核病就诊经历,其中约41%(28/68)在出现症状后两周内到有关机构就诊。吸毒结核病患者在社会上平均就诊延迟为37天,在劳教场所内平均就诊延迟为20天,吸毒结核病患者在社会上就诊延迟时间远大于普通人群结核病患者的就诊延迟时间,也大于他们在劳教场所内的就诊延迟时间。吸毒结核病患者在劳教所内的治疗具有强制性特征,除到期解教者和所外就医者,治疗中断情况在劳教所内较少发生,除非出现严重副反应不能继续服药。监管场所外吸毒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断比较严重,被调查者中有82%曾中断治疗,但超过1/2的患者是由于继续吸毒或吸毒而被抓导致治疗中断,而且76%的被调查者承认在治疗期间继续吸毒。继续吸毒是吸毒结核病患者治疗中断的主要原因。劳教场所内原则上基本治疗(如DOTS)不需要吸毒结核病患者付费,但样本劳教所存在吸毒结核病患者付费情况,比如护肝药等贵重药品的购买需要个人付费。研究显示,社会吸毒结核病患者结核病人均诊治总费用为2769元,高于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164.5元的人均诊治总费用。研究显示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这些因素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与吸毒者自身有关的因素,比如吸毒人群对自身健康的淡漠、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家庭与社会支持较少以及错误的信息来源等,还有与吸毒有关的行为与心理的影响,比如由于吸毒导致的肺部病变与结核病症状的相似性、人体免疫机能的下降、吸毒带来的羞耻感与罪恶感、对毒品的强烈渴求心理以及吸毒的镇痛作用等都会影响到吸毒结核病患者的就诊、诊断与治疗过程。二是吸毒者不可控制的因素,包括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的提供、吸毒人群结核病控制的相关法律政策等,还有结核病与艾滋病的双重感染等都会对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的利用产生影响。结论与政策建议吸毒人群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吸毒人群结核病患病率存在着民族差异;目前我国关于吸毒人群结核病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且实际落实与规定还有一定差距;与社会结核病防治机构相比,监管环境下的结核病防治能力不强,劳教场所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所)在吸毒人群结核病控制的合作不够密切;吸毒人群结核病患者就诊途径具有双重性,劳教场所内吸毒结核病患者发现以因病就诊为主,集中管理、隔离治疗因所而异,存在着逃避治疗的现象,而社会上吸毒结核病患者的发现途径单一,发现率低;吸毒结核病患者在社会上就诊延迟时间远大于普通人群结核病患者的就诊延迟时间,也大于其在劳教场所内的就诊延迟时间;继续吸毒是吸毒结核病患者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健康意识与结核病知晓状况、社会支持缺乏与错误的信息来源、吸毒行为与心理、结核病服务提供不足、结核与艾滋病合并感染等因素。政策建议如下:1)适当提高戒毒劳教人员医疗经费标准,设立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加大疫情严重的劳教所结核病防治的经费投入与设备购置或更新;2)加强劳教场所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在吸毒人群结核病预控上的合作;3)探索一套适合吸毒人群特点的结核病宣教方式;4)在毒品严重地区可适当降低吸毒人群结核病防治的考核指标。

熊国平[10](2005)在《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绿地系统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我国城市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此项研究对规划管理和编制实践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指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研究观察问题的基本途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反复,逐步提高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本研究判断问题的基本标准。首先从城市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部轮廓的迅速扩展两个方面归纳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指出两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从90年代以来新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建立了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别为经济增长、功能调整、新的消费需求等,外在动力分别为快速交通、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指出城市形态演变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复杂性。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产业进化机制、投资机制和调控机制,认为无形的机制的综合作用引起了城市形态有形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同时,各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性。基本总结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既是中国转型期的特色,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还从形态的协调性,形态的成长性,形态的生态性,形态的经济性等方面初步提出合理形态的评价标准,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二、市级行政机关搬迁金阳新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级行政机关搬迁金阳新址(论文提纲范文)

(2)中美环境公益诉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性质和分类比较
    2.1 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比较
        2.1.1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概念界定
        2.1.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概念
        2.1.3 比较分析:环境公益诉讼与公民诉讼
    2.2 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比较
        2.2.1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
        2.2.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
        2.2.3 比较分析:特殊诉讼与民事诉讼
    2.3 环境公益诉讼的分类比较
        2.3.1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分类
        2.3.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分类
        2.3.3 比较分析:分类不同
第3章 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比较
    3.1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比较
        3.1.1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
        3.1.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
        3.1.3 比较分析:二元主体与多元主体
    3.2 环境公益诉讼被告比较
        3.2.1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被告
        3.2.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被告
        3.2.3 比较分析:范围不同
第4章 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范围比较
    4.1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可诉范围
        4.1.1 损害行为
        4.1.2 损害后果
    4.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范围
        4.2.1 违法行为
        4.2.2 事实损害
    4.3 比较分析
        4.3.1 损害行为的差异性
        4.3.2 损害后果的趋同性
第5章 环境公益诉讼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比较
    5.1 归责原则比较
        5.1.1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归责原则
        5.1.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归责原则
        5.1.3 比较分析:单一与混合
    5.2 举证责任比较
        5.2.1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举证责任
        5.2.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举证责任
        5.2.3 比较分析:双重制度与个案考量
第6章 环境公益诉讼的损害救济方式与诉讼费用分配比较
    6.1 环境公益诉讼损害救济方式比较
        6.1.1 财产型救济方式比较
        6.1.2 比较分析:主要功能不同
        6.1.3 非财产型救济方式
        6.1.4 比较分析:民事与行政相结合
    6.2 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比较
        6.2.1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
        6.2.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
        6.2.3 比较分析:差异与相似
第7章 借鉴与反思
    7.1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有益经验
        7.1.1 完善的法律支撑体系
        7.1.2 适当的起诉资格主体范围
        7.1.3 成熟的公益组织参与机制
    7.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局限性
        7.2.1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过于强化司法权
        7.2.2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道德风险
        7.2.3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功能局限
        7.2.4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博弈失衡
    7.3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本土化建设
        7.3.1 培养环境意识、参与意识,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专门化、经验化
        7.3.2 梳理环境保护法律,落实环境公益诉讼常态化、普遍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3)中国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市辖区形成演变历史
    2.1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概念界定
    2.2 城市分区与市辖区发展脉络
    2.3 城市分区沿革及其典型案例
第三章 城市新区的时序划分与空间格局
    3.1 城市新区标准设定与阶段划分
    3.2 城市新区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
    3.3 城市新区与各级政府战略导向
第四章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
    4.1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关系类型
    4.2 城市新区对市辖区空间要素影响
    4.3 城市新区对市辖区空间战略策应
第五章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突出问题探析
    5.1 无序扩张现象及其发展策略
    5.2 行政中心迁移及其规范实施
    5.3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优化调控
    5.4 城市新区发展及其规划预警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城市新区主体城市、存续时间及其官网信息
    附录2: 城市新区管理机构与新区管理机构所在地址
    附录3: 城市新区与省市级行政中心迁移之案例略表
后记

(4)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2 选题的实践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问题引导法
        1.3.2 文献分析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3.4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 主要创新
        1.5.1 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创新
        1.5.2 在比较优势中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模式
2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1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生态背景
        2.1.1 传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2.1.2 传统发展观的生态危机
        2.1.3 我国发展中的生态问题
    2.2 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2.2.1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2.2.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城市
    2.3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3.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2.3.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更加广泛充分健全
        2.3.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城市生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2.3.4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让城市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3.5 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助推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
        2.3.6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模式
    3.1 科学发展:贵阳启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3.1.1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3.1.2 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3.1.3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有效路径
        3.1.4 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3.1.5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3.2 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出发点
        3.2.1 “六有”民生行动计划改善民生
        3.2.2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夯实社会管理基石
        3.2.3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成为自觉行动
    3.3 全面持续可协调: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3.3.1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3.3.2 城市规划体系建设
        3.3.3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3.3.4 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3.3.5 生态文明城市支撑体系建设
    3.4 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方略
        3.4.1 统筹考虑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
        3.4.2 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3.4.3 统筹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4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贵阳模式的成就、方法与经验
    4.1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促进贵阳科学发展
        4.1.1 经济持续发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4.1.2 优化经济结构,产业效益大幅提升
        4.1.3 建管并举,城乡环境呈现新面貌
        4.1.4 保持生态优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入良性轨道
        4.1.5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4.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方法
        4.2.1 坚持系统谋划
        4.2.2 坚持分类指导
        4.2.3 坚持狠抓重点
        4.2.4 坚持试点先行
        4.2.5 坚持充分竞争
        4.2.6 坚持善借外力
    4.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经验
        4.3.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探寻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
        4.3.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思路
        4.3.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统筹推动各领域建设取得阶段成效
5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启示
    5.1 将本地实际与中央精神紧密结合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切入点
    5.2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引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5.3 以城市品牌树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形象名片
    5.4 严格执法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保驾护航
    5.5 鼓励创新发展,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百花齐放
6 结束语
    论文的创新性结论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
的说明'>附录二:关于《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的说明
附录三: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
附录四: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
附录五:国务院关于贵阳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后记

(5)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中心高密度集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1.1.2 城乡空间一体布局: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1.1.3 大都市区空间重构:快轨时代”的新城开发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上篇 理论与经验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研究范畴与研究视角的确定
        2.1.1 大都市区概念界定
        2.1.2 多中心的概念与内涵
        2.1.3 新城概念的再认识
        2.1.4 轨道交通的分类与特征
        2.1.5 研究视角的建立
        2.2 交通引导大都市区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2.2.1 对空间演化过程与特征的归纳
        2.2.2 对空间发展机理与机制的总结
        2.2.3 对空间布局政策与制度的概括
        2.3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动态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研究趋势总结
        2.4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协调发展的理论借鉴
        2.4.1 新理论思潮的基本思想
        2.4.2 根植新理论思潮的土壤差别
        2.4.3 理论指导实践的本土化原则
        2.4.4 理论框架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主导现象与问题梳理
        3.1 新城发展历程与总体特点
        3.1.1 随背景与城市职能演变的发展进程
        3.1.2 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现状与实现途径
        3.1.3 当前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的总体特点
        3.2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与动因分析
        3.2.1 随政策和技术升级变迁的建设特征
        3.2.2 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动因分析
        3.3 当前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中的特征梳理
        3.3.1 轨道交通对新城发展的积极效应
        3.3.2 轨道交通对新城发展的消极影响
        3.3.3 轨道交通与新城建设中的问题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借鉴
        4.1 新城建设特征与战略调整
        4.1.1 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城建设进程
        4.1.2 以目标为导向的新城开发模式
        4.1.3 各国新城发展历程分析与启示
        4.2 轨道交通与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4.2.1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与发展趋势
        4.2.2 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作用
        4.2.3 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与特征
        4.3 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4.3.1 日本东京:战略整合中的四个导向
        4.3.2 法国巴黎:规划实施中的五个策略
        4.3.3 新加坡:建设运营中的四个重点
        4.3.4 关键因素的分类与总结
        4.4 本章小结
中篇 机理与成长
    第五章 建设时机是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关键
        5.1 新城建设的可行性评价
        5.1.1 新城建设的目标探索
        5.1.2 新城建设的可行性论证
        5.1.3 新城发展不可行性研究
        5.2 轨道交通的建设时机与类型选择
        5.2.1 建设轨道交通的可行性论证
        5.2.2 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5.3 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建设时机协调
        5.3.1 新城轨道交通的特殊性
        5.3.2 轨道交通与新城建设的时序协调
        5.3.3 建设前需重点研究的其他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在机理是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基础
        6.1 大都市区外围轨道交通线路的特殊性
        6.1.1 功能定位的转换
        6.1.2 技术特征的综合比较
        6.1.3 轨道交通市域线速度目标值的发展趋势
        6.2 新城轨道交通站点的类型与影响区细化
        6.2.1 功能导向视角下新城轨道站点的分类
        6.2.2 新城轨道站点影响区的四圈划分
        6.2.3 基于新城优先发展的站点间距设计
        6.3 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土地利用特征
        6.3.1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布局结构
        6.3.2 轨道交通与新城土地使用类型
        6.3.3 轨道交通与新城土地开发强度
        6.3.4 轨道交通与新城土地利用价值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功能成长是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根本
        7.1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功能的成长与组织
        7.1.1 新城各阶段成长内涵与特征
        7.1.2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功能成长问题梳理
        7.1.3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产业功能组织解析
        7.2 轨道交通与新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7.2.1 轨道交通对新城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7.2.2 新城产业发展对轨道交通的空间响应
        7.3 大都市区发展思维下新城产业的发展指向
        7.3.1 新城产业的发展原则
        7.3.2 新城产业的发展方向
        7.3.3 新城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构
        7.3.4 新城与主城产业发展的竞合
        7.4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产业空间培育指南
        7.4.1 轨道交通与新城知识经济空间
        7.4.2 轨道交通与新城现代服务空间
        7.4.3 轨道交通与新城创意休闲空间
        7.4.4 轨道交通与新城都市型工业空间
        7.5 本章小结
下篇 评价与策略
    第八章 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的协调关系评价
        8.1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
        8.1.1 目标体系的多维度导向
        8.1.2 目标体系的模块化构建
        8.2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
        8.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
        8.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8.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筛选
        8.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与解释
        8.2.5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
        8.2.6 评价影响分析与案例模拟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促进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9.1 区域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策略
        9.1.1 鼓励轨道交通导向性和超前性的城市开发
        9.1.2 动态匹配轨道沿线运力与站点功能
        9.1.3 强化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功能核心的培育
        9.1.4 架构层次性、网络化的区域联系通道
        9.1.5 基于区域效能优化的 HDL 空间调控
        9.2 新城视角下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方法
        9.2.1 基于紧凑发展的密度分区与用地布局
        9.2.2 基于四维空间的活力提升与功能复合
        9.2.3 基于耦合效应的换乘优化与中心带动
        9.2.4 基于生态安全的边界保护与场所精神
        9.2.5 基于效能优化的节点间奏与街区尺度
        9.2.6 基于功能成长的空间培育与多元平衡
        9.3 促进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9.3.1 呼吁立法支持,建立高效统一的新城规划协调机制
        9.3.2 创新融资渠道,实行“政府+运营商+开发商”联合开发
        9.3.3 健全管理机制,构建长效开放的规划实施监督体系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2 思考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我国部分大都市区新兴城市形态分布与轨道交通规划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轨道交通引导下国际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体系的建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经济社会因素研究 ——以昆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动态
        1.2.1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
        1.2.2 国外同类课题研究
    1.3 课题研究方案
        1.3.1 文献研究
        1.3.2 实地调研
        1.3.3 实证分析
    1.4 国内外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一般规律
        1.4.1 城市新区的定义
        1.4.2 国内外城市新区的形成与发展
        1.4.3 国内外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特征
    1.5 我国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动因和类型
        1.5.1 主城改造和城市发展战略升级形成的新区
        1.5.2 以大型项目为中心的新区
        1.5.3 城市结构调整形成的组团式新区
        1.5.4 城市向郊区扩展形成的新区
        1.5.5 以传统小城镇为基础的新区
第二章 昆明城市及其新区开发
    2.1 昆明市自然概况与历史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及资源情况
        2.1.3 历史沿革
    2.2 昆明主城区的现状
        2.2.1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
        2.2.2 经济发展状况
        2.2.3 社会发展状况
    2.3 昆明新区开发建设的现状
        2.3.1 呈贡新区
        2.3.2 空港经济区
        2.3.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4 经济技术开发区
        2.3.5 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
        2.3.6 特征分析
    2.4 昆明新区开发建设的横向、纵向比较
        2.4.1 与国内新区开发实践的比较
        2.4.2 与建国初期昆明新区开发的比较
第三章 昆明新区开发建设的经济因素分析
    3.1 城乡土地价格的巨大剪刀差
        3.1.1 城市开发的空间经济特征
        3.1.2 新区开发激活新的土地市场
        3.1.3 利益集团的博弈
    3.2 昆明主城区土地升值
        3.2.1 城市开发的时间经济特征
        3.2.2 拥挤经济与拥挤不经济
        3.2.3 向新区功能性的转移
    3.3 城市新区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发动机
        3.3.1 城市新区经济增长机制
        3.3.2 第一产业升级转型
        3.3.3 第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
        3.3.4 城市新区成为第三产业聚集的新场所
    3.4 城市新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3.4.1 昆明新区基础、服务设施项目分析
        3.4.2 融资措施与对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昆明新区开发建设的社会因素分析
    4.1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
        4.1.1 理论背景及主要内涵
        4.1.2 新马克思主义之于城市规划
    4.2 阶层划分的住区与衰败的传统村落
        4.2.1 昆明新区居住区的开发情况及存在问题
        4.2.2 昆明新区居住区呈现出阶层划分
        4.2.3 传统村落向新区"城中村"转变
    4.3 城市性的集中表现
        4.3.1 城市性的内涵及外延
        4.3.2 城市新区的人口特征
        4.3.3 城市生产方式特征
    4.4 农业用地工业化
        4.4.1 农副产品供应紧张
        4.4.2 城市新区新增工业园的利弊
    4.5 城市新区交通组织存在缺陷
        4.5.1 汽车时代与高速公路
        4.5.2 城市新区的反城市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相关思考
    5.1 经济因素是新区开发建设的动因
        5.1.1 新区开发的城镇化背景
        5.1.2 经济因素对城市新区开发的促进
    5.2 社会进步是新区开发建设不容忽视的目标
        5.2.1 社会因素对城市新区开发的要求
        5.2.2 软环境建构对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影响
    5.3 新区开发建设尤其重视经济与社会两者关系
    5.4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模式设想
        5.4.1 基于区域视野的新区发展构想
        5.4.2 城市新区自身用地布局的构想
        5.4.3 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化为具体实施的构想
    5.5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与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梳理与评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1.4.2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1.4.3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相关概念辨析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基础理论
    2.1 土地经济相关理论
        2.1.1 土地区位理论
        2.1.2 土地地租理论
        2.1.3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2 城市生态环境相关理论
        2.2.1 人口、经济综合承载力理论
        2.2.2 城市景观生态学理论
    2.3 粮食安全相关理论
        2.3.1 粮食战略安全理论
        2.3.2 城乡土地统筹理论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空间规划理论
        2.4.2 系统学理论
3.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经济学分析
    3.1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边际效益分析
        3.1.1 土地集约利用投入产出
        3.1.2 土地集约利用边际效益
    3.2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报酬递减变化微观分析
        3.2.1 土地集约利用报酬递减规律
        3.2.2 土地集约利用报酬递减过程分析
    3.3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帕累托均衡
        3.3.1 土地集约利用一般均衡
        3.3.2 土地集约利用帕累托最优
    3.4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外部性
        3.4.1 外部性概念及分类
        3.4.2 土地集约利用外部性内部化分析
    3.5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博弈分析
        3.5.1 政府之间土地利用博弈分析
        3.5.2 土地集约利用博弈均衡及条件
4.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研究
    4.1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宏观评价
        4.1.1 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2 宏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1.3 宏观评价过程及结果
    4.2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中观评价
        4.2.1 中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中观评价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中观评价过程及结果
    4.3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微观评价
        4.3.1 功能区评价指标分析
        4.3.2 功能区划分方法
        4.3.3 功能区评价过程及结果
    4.4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4.4.1 潜力测算模型
        4.4.2 潜力测算过程及结果
5.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典型调查分析
    5.1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概念
    5.2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内容
    5.3 开发区用地调查
        5.3.1 开发区概况
        5.3.2 开发区土地利用资料分析
    5.4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5.4.1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5.4.2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指标理想值确定
        5.4.3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指标权重确定
        5.4.4 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测算
        5.4.5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5.4.6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机制构建
    6.1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机制缺陷
        6.1.1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缺乏规划的刚性约束
        6.1.2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市场化配置程度偏低
        6.1.3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缺乏有效监督约束
        6.1.4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缺乏监测技术的支撑
    6.2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设计
        6.2.1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内涵
        6.2.2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核心构成
    6.3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的支撑体系
        6.3.1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市场化促进机制
        6.3.2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成本驱动机制
        6.3.3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规划约束机制
        6.3.4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定额约束机制
        6.3.5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奖励惩罚机制
        6.3.6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技术创新机制
        6.3.7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公众参与机制
7.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运行途径
    7.1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国际经验借鉴
        7.1.1 美国城市土地利用管制的经验借鉴
        7.1.2 日本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经验借鉴
        7.1.3 英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借鉴
        7.1.4 新加坡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借鉴
    7.2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实现途径
        7.2.1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规划调控途径
        7.2.2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空间配置途径
        7.2.3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指标定量化途径
        7.2.4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潜力挖掘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导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1.1.1 中国城市发展的全球化和市场化方向
        1.1.2 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转型
        1.1.3 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转型
        1.1.4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背景
        1.1.5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的快速发展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1.2.2 论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1.2.3 主要创新点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 理论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2.1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研究进展
        2.1.1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内涵
        2.1.2 理论研究的进展概况
        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空间视角
        2.2.1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研究
        2.2.2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
        2.3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经济视角
        2.3.1 新古典主义学派
        2.3.2 行为学派
        2.3.3 空间经济学的兴起与区位学派
        2.4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社会视角
        2.4.1 古典社会学(1830-1920)的城市理论
        2.4.2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2.4.3 芝加哥学派之后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2.4.4 新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空间的理论研究
        2.4.5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与Burns的社会规则系统
        2.5 国内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进展概况
        2.5.1 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5.2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6 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的总结
        2.7 建构综合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
        2.7.1 宏观层面:社会—空间辩证法
        2.7.2 中观层面:社会—经济—制度的"互动结构"
        2.7.3 微观层面:能动者—结构的互动体系
        2.7.4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二部分 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经济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第3章 城市空间的经济性
        3.1 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发展趋势及空间结构重组
        3.1.1 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发展趋势与特征
        3.1.2 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空间结构重组
        3.1.3 小结
        3.2 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转型与空间结构重组
        3.2.1 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转型
        3.2.2 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空间结构重组
        3.2.3 小结
    第4章 上海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与空间分异
        4.1 上海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与空间分异
        4.1.1 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历程与空间分异
        4.1.2 国际贸易的增长历程与空间分异
        4.1.3 生产的国际化进程与空间分异
        4.1.4 上海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际比较与空间分异特征
        4.2 上海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与空间分异
        4.2.1 经济市场化进程与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4.2.2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与空间扩散
        4.2.3 信息化进程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聚集
        4.3 上海经济发展的两重结构特征与空间特征
        4.3.1 上海经济发展的两重结构特征
        4.3.2 上海经济发展的两重空间特征
    第5章 上海城市开发的空间演进
        5.1 建成环境投资与城市空间发展
        5.2 城市二维空间扩展的演化特征
        5.2.1 城市二维空间扩展的演化历程
        5.2.2 城市二维空间扩展的演化特征
        5.3 城市空间开发强度的演化特征
        5.3.1 城市整体空间开发强度的演化
        5.3.2 城市居住空间开发强度的演化
        5.3.3 城市空间开发强度的演化特征
        5.4 城市主要功能空间的构成与分布特征
        5.4.1 主要功能空间的构成与演化特征
        5.4.2 主要功能空间的分布与演化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经济与空间的互动过程
        6.1 转型中的经济组织行为与空间结构重组
        6.1.1 经济组织选址约束条件的变化
        6.1.2 经济组织选址空间行为的变化
        6.2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6.2.1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经济与空间的互动过程
        6.2.2 上海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第三部分 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第7章 城市空间的社会性
        7.1 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转型与空间结构重组
        7.1.1 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发展趋势与特征
        7.1.2 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组
        7.1.3 小结
        7.2 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转型与空间结构重组
        7.2.1 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结构变迁
        7.2.2 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组
        7.2.3 小结
    第8章 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的上海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8.1 研究框架、数据及方法
        8.1.1 研究框架
        8.1.2 研究数据
        8.1.3 研究的空间地域范围
        8.1.4 研究方法
        8.2 上海市常住人口社会空间结构(2000年)
        8.2.1 上海市常住人口社会空间结构(2000年)
        8.2.2 上海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社会空间结构(2000年)
        8.2.3 上海市郊区常住人口社会空间结构(2000年)
        8.2.4 上海市中心城区与郊区常住人口社会空间结构比较(2000年)
        8.2.5 上海市常住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2000年)
        8.3 上海市常住人口社会空间结构演化(1982-2000年)
        8.3.1 上海市常住人口社会空间结构(1982年)
        8.3.2 近20年来上海市常住人口社会空间结构主因子的变化
        8.3.3 近20年来上海市常住人口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与趋势
        8.4 上海市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2000年)
        8.4.1 上海市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2000年)
        8.4.2 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2000年)
        8.4.3 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2000年)
        8.4.4 上海市中心城区与郊区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比较(2000年)
        8.4.5 上海市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2000年)
        8.5 上海市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演化(1982-2000年)
        8.5.1 近20年来上海市外来人口迁移的总体状况
        8.5.2 近20年来上海市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与趋势
        8.6 上海市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比较
        8.6.1 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主因子异同
        8.6.2 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同构性
        8.6.3 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的异质性
    第9章 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上海的社会空间分异
        9.1 信息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结构分化
        9.1.1 劳动力结构的两极分化
        9.1.2 收入结构的两极分化
        9.1.3 分化中的城市社会结构
        9.2 非正规就业及其空间分异
        9.2.1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与发展
        9.2.2 上海的非正规就业
        9.2.3 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的空间分异特征
        9.3 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9.3.1 城市核心区:改造中的异化
        9.3.2 城市内圈层:继承中的更新
        9.3.3 城市郊区:扩散中的异变
        9.4 重组进程中的上海社会空间
    第10章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社会与空间的互动过程
        10.1 转型中的居民行为与空间结构重组
        10.1.1 居民择居约束条件的变化
        10.1.2 居民择居的空间行为
        10.2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10.2.1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社会与空间的互动过程
        10.2.2 上海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第四部分 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制度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第11章 城市空间的制度性
        11.1 全球化进程中的制度扩展与空间结构重组
        11.1.1 制度的全球性扩展
        11.1.2 制度的全球性扩展与城市空间结构重组
        11.2 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与空间结构重组
        11.2.1 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的总体进程
        11.2.2 政治制度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11.2.3 产权制度及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11.2.4 收入分配制度及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11.2.5 企业组织制度及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11.2.6 宏观经济政策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11.2.7 户籍制度及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11.2.8 政府干预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11.2.9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其它制度性因素
        11.3 制度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与特征
        11.3.1 制度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11.3.2 制度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特征
    第12章 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上海制度空间结构的演化
        12.1 市场化进程中的上海制度空间结构演化
        12.1.1 上海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
        12.1.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上海制度空间结构演化
        12.1.3 市场化进程中的上海制度空间结构演化
        12.1.4 上海城市管理体制的变革与空间管理
        12.2 浦东—上海制度空间结构演化的缩影
        12.2.1 作为国家战略的浦东开发开放
        12.2.2 地方层面的制度创新
        12.2.3 上海制度空间结构演化的缩影
    第13章 城市制度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制度与空间的互动过程
        13.1 转型中的政府作用与空间结构重组
        13.1.1 转型中的中央政府作用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重组
        13.1.2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作用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重组
        13.2 城市制度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13.2.1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制度与空间的互动过程
        13.2.2 上海制度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第五部分结论
    第14章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综合机制
        14.1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互动机制
        14.1.1 经济组织、居民和政府行为的互动机制
        14.1.2 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的互动机制
        14.1.3 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和制度空间结构的互动
        14.2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综合机制
        14.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云南省与四川省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国毒品与戒毒状况
    1.中国吸毒状况
    2.云南与四川吸毒现状
    3.中国禁毒与戒毒
中国结核病状况
    1.全国结核病流行现状
    2、结核感染状况
    3、结核病死亡特点
    4、社会防治状况
吸毒人群与结核病
    1.吸毒人群的人格特征
    2.国外吸毒人群结核病研究进展
    3.国内吸毒人群结核病研究进展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框架
    3.研究现场和研究对象选择
    4.调查内容
    5.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6.质量控制
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1.大理州与眉山市基本概况
    2.大理劳教所与沙坪劳教所基本情况
    3.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4.吸毒人员结核息病与吸毒状况
    5.调查人群劳动、睡眠、饮食、吸烟与饮酒情况
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提供
    1.吸毒人群结核病防治能力
    2.结核病防治费用
    3.吸毒结核病患者的发现途径
    4.吸毒结核病患者诊治服务
    5.劳教场所与结核病防治机构间的合作
    6.劳教场所结核病防治的困境
    7.社会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困境
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
    1.戒毒场所内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
    2.戒毒场所外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
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1.健康意识与结核病知晓状况对结核病服务利用的影响
    2.社会支持与信息来源对结核病服务利用的影响
    3.吸毒行为与吸毒心理对结核病服务利用的影响
    4.结核病服务提供对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的影响
    5.其他影响结核病服务利用的因素
主要发现
    1.吸毒人群结核病控制相关政策、法律与法规情况
    2.吸毒人群结核病疫情
    3.结核病防治能力
    4.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特点
    5.影响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因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全国劳教场所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实施办法
附录二: 调查表与访谈提纲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畴
        一、城市形态的概念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主旨、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主旨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
    一、经济学的理论
    二、政治和社会学的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四、小结
第三章 90 年代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
    第一节 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
        一、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
        二、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
        三、居住由同质到分异,由分散到集聚
        四、工业优先增长,向开发区集聚
        五、城市空间快速垂直增长,天际线的日益丰富
    第二节 外部轮廓的快速扩展
        一、用地持续快速扩展,城市形态多变
        二、向交通设施靠近,沿交通轴线扩展
        三、区域群体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区域化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90 年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背景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
    第一节 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一、城市体系的水平结构向垂直结构转化
        二、城市商务区形成
        三、新的外向型产业空间兴起
    第二节 信息化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
        一、促进城市用地的相互兼容
        二、新的信息产业空间兴起
        三、虚拟空间成为新的城市空间形式
        四、促进管理机构的集聚和城市空间的扩散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
        一、促进城市用地构成的变化
        二、新的知识型的城市空间兴起
    第四节 进入和经历快速城市化阶段
        一、大城市及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圈)优先增长
        二、促进新城的建设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变化
    第一节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
        一、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市快速扩展
        二、经济粗放增长引起城市外延低效扩展
    第二节 功能迅速调整
        一、引起用地结构变化
        二、区域功能增强促进商业或商务区形成
        三、导致新空间出现
    第三节 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
        一、小汽车迅速增加
        二、住宅建设不断增长
        三、旅游休闲快速发展
    第四节 快速交通方式兴起
        一、高速铁路初现端倪
        二、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发展
        三、高速公路快速增加
        四、城市快速路不断发展
    第五节 行政区划调整明显增多
        一、优化中心城市的结构
        二、促进多中心城市、组合城市的形成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一、土地市场日渐成熟
        二、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
    第二节 产业进化机制主导
        一、产业结构调整迅速
        二、产业不断升级
        三、产业组织方式向集聚集群发展
    第三节 投资机制多元
        一、国际资本外在促进
        二、民间资本内在推动
        三、政府资本示范引导
    第四节 调控机制多样
        一、规划引导
        二、政策指导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总结
    第一节 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
        一、内涵外延复合,以外延增长为主
        二、渐进跳跃共存,以跳跃扩展为主
        三、开发区是跳跃扩展的主要载体
    第二节 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
        一、多种新空间并起
        二、开发区为主体的新产业空间主导
    第三节 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
        一、人文关怀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理想
        二、人地和谐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追求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城市合理形态的讨论
    第一节 形态的协调性
        一、与规模的协调
        二、与功能的协调
    第二节 形态的成长性
        一、适应空间生长
        二、适应结构生长
    第三节 形态的生态性
        一、尊重和利用自然
        二、完善的绿地系统
        三、多中心的城市结构
    第四节 形态的经济性
        一、符合城市发展方向
        二、节地、节水、节能,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三、高效使用设施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一、基本结论
    二、主要创新与特色
    三、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四、市级行政机关搬迁金阳新址(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化进程跨越式推进的40年[N]. 易颖. 贵阳日报, 2018
  • [2]中美环境公益诉讼比较研究[D]. 罗珊. 湘潭大学, 2017(01)
  • [3]中国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D]. 庄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4]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D]. 朱桂云. 武汉大学, 2014(08)
  • [5]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D]. 李道勇. 天津大学, 2014(05)
  • [6]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经济社会因素研究 ——以昆明为例[D]. 杨曦.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7]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与机制构建[D]. 任平.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
  • [8]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D]. 付磊. 同济大学, 2008(07)
  • [9]云南省与四川省吸毒人群结核病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顺平. 山东大学, 2007(03)
  • [10]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熊国平. 南京大学, 2005(04)

标签:;  ;  ;  

市级行政机关搬迁至晋阳新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