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机制

急性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机制

一、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杨惠舒[1](2021)在《紫草素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最终治疗手段。然而,几乎所有移植患者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持续治疗。虽然免疫抑制剂在维持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持续使用免疫抑制剂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高效且副作用较小的免疫抑制药物。紫草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萘醌色素,提取自传统中药紫草,已被证明可以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重要的是,紫草素还被证明可以通过抑制JNK信号和IKKβ活性来抑制人T淋巴细胞的激活。但紫草素是否可以抑制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从细胞学层面上探究了紫草素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并进行了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生存期的尝试,为日后其在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我们通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CFSE染色实验探究了紫草素在体外是否可以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然后,我们通过克隆无能实验、FITC-Annexin V/PI染色实验、细胞周期检测实验、调节性T细胞诱导实验等在细胞水平上探讨了紫草素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潜在机制。最后,我们通过建立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探究了紫草素对小鼠心脏移植物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通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CFSE增殖检测实验,我们发现紫草素在体外可以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接着体外细胞学实验揭示了紫草素是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诱导调节性T细胞生成以及阻滞细胞周期发挥其作用的。体内实验表明,紫草素用药组可延长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生存期。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紫草素在体外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且可以延长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生存期。综上,紫草素具有成为一种高效的免疫抑制剂的潜力。

李国君[2](2021)在《ddcf-DNA在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的变化特征及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指明胰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标准方法,不但可显着提高患者的预期寿命,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虽然随着新型免疫诱导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临床使用,临床上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较前显着下降,但急性排斥反应仍是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因此,对排斥反应的早期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并没有可靠的血清学标志物来早期准确监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而移植物的组织活检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损伤及手术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临床上亟待需要一种简单无创的方法用于早期精准监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供体来源的游离DNA(donor-derive cell-free DNA,ddcf-DNA)可以作为器官移植术后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标志物。目的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血清中ddcf-DNA,研究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ddcf-DNA的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术后患者ddcf-DNA浓度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相关性,确定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发生AR时ddcf-DNA的诊断临界值,为临床上预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提供新的方法。方法我们选取2018年0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患者3例,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别检测患者移植术前,术中胰腺开放血流2h,术后第1、3、7、14、30和60天这些时间点的ddcf-DNA值,观察ddcf-DNA在围手术期的变化趋势。同时,我们进一步选取该期间在我科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术的患者,根据有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排斥组,分别检测正常组患者术前、术后两周和术后30天血清中ddcf-DNA的含量;同时检测排斥组术前,排斥反应时(17±3.7天)和排斥逆转后三个时间点的ddcf-DNA的含量,探究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血清中ddcf-DNA的浓度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检测了3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术前至术后第60天)血清中ddcf-DNA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3例患者围手术期中以移植胰腺开放血流后2h的ddcf-DNA含量最高,3例患者的数值分别为12.05%、10.64%和11.05%,患者的ddcf-DNA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L”型下降,术后30天后逐渐达到稳定状态。我们进一步纳入此期间在我科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患者20例,其中正常组患者10例,排斥组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及错配数等均无显着性差异。正常组患者术前的ddcf-DNA含量为0.71%±0.09%,排斥组术前含量为0.66%±0.10%,两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275);正常组患者术后两周的ddcf-DNA含量较术前增加至1.70%±0.48%,而排斥组(术后17±3.7天)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含量明显增加至5.73%±2.0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组术后30天ddcf-DNA含量稳定在0.87%±0.25%,而排斥组排斥逆转后稳定在0.93%±0.32%,两者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62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dcf-DNA诊断胰肾联合移植术后A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用于诊断AR的诊断临界值为1.91%,敏感度为100%,特异度80%。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围手术期中血清ddcf-DNA的浓度呈“L”型下降,并在术后30天达到稳定状态。患者术后发生AR时血清中ddcf-DNA的含量呈明显升高趋势,当选择ddcf-DNA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临界值为1.91%时,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0%。本研究对临床上预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A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柴云霞[3](2020)在《关于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Fresenius作为诱导剂在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肾移植中功效的队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在肾移植学科领域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是一项重要的临床目标,而在同种异体肾移植中采用抗体疗法诱导免疫抑制是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的一种重要手段。诱导免疫抑制疗法能为同种异体肾移植带来更佳的治疗效果。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Fresenius(Antithymocyte Globulin-Fresenius,ATG-Fresenius)、巴利昔单抗和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T-lymphocyte globulin,ATG)是三种常见的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免疫诱导疗法中的抗体。肾移植术前给予这三种抗体用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及降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cGVHD)的风险。虽然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T-lymphocyte globulin,ATG)和巴利昔单抗常用于肾移植的诱导方案并且对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以提高移植物存活率是有效的,但其诱导剂量尚未标准化。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不同剂量的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Fresenius(ATG-Fresenius,ATG-F)在肾移植接受者中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了自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脏移植科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并接受ATG-F作为诱导剂诱导的131例成人肾移植受者。根据诱导剂累积剂量分为ATG-F累积剂量<7 mg/kg和ATG-F累积剂量≥7 mg/kg两组,除了肾移植受者体重和体重指数有所差异,关于人口统计学和免疫学危险因素两个剂量组的肾移植供受体匹配良好。通过卡方检验分别比较两剂量组器官捐献者的年龄、性别、死亡原因和缺血时间。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肾移植术后12月内两剂量组经活检确认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移植物和患者存活率以及副作用(包括血液学和感染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连续变量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P值<0.05是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的。结果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在ATG-F累积剂量<7mg/kg和≥7 mg/kg两组的患者中(前者与后者,分别为7.5%和4.7%,p=0.766)无统计学差异。ATG-F累积剂量<7 mg/kg组的患者移植后12个月内感染发生率低于ATG-F累积剂量≥7 mg/kg组(26.9%vs.50.0%,p=0.006),ATG-F累积剂量≥7 mg/kg组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于ATG-F累积剂量<7 mg/kg组(20.4%对7.46%,p=0.033),但移植后12个月内肺炎的发生率在ATG-F累积剂量<7mg/kg和≥7 mg/kg(10.4%vs 20.3%,p=0.117)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之间的贫血程度和淋巴细胞减少持续时间是相似的。两组之间总体上移植物功能,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以及移植物存活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数十年来ATG-F被广泛用作同种异体肾移植诱导剂,但其最佳使用剂量仍不清楚。本研究表明ATG-F累积剂量的适度降低对急性排斥反应风险的增加无明显关系,而与此同时降低了肾移植受者感染特别是尿路感染的风险。因此优化ATG-F(本研究结果建议<7mg/kg)用于诱导的剂量可以降低感染风险,而不会损害对肾移植受者的诱导功效。

付程[4](2020)在《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B在异种移植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第一部分Atrase B在体外抑制补体的作用【目的】以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系(i PECs)为靶细胞,通过异种抗体介导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模型来检测atrase B抑制补体激活的能力和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收集不同健康人的外周血,离心后收集血清,分别与不同终浓度的atrase B预孵育不同的时间。预孵育过的血清再与i PECs孵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i PECs的死亡率和异种天然抗体Ig G、Ig M以及部分补体裂解片段C3c、C4c、C5b-9在i PECs表面的沉积水平;同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进行同样的检测以验证得到的结果。【结果】低剂量atrase B预处理对人血清杀伤i PECs略有抑制作用。当预处理使用的atrase B的浓度提高到7μM时,i PECs细胞死亡的比例大幅减少,逐渐接近阴性对照水平。进一步增加atrase B的浓度并没有明显增强这种抑制作用。血清和终浓度为10μM的atrase B预孵育时间在0-2h时,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抑制血清的杀伤作用越来越明显。血清和终浓度为10μM的atrase B预孵育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靶细胞表面C5b-9的沉积(Gmean值)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无论是否与atrase B孵育,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3c、C4c和异种抗体Ig G、Ig M在靶细胞表面沉积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1、Atrase B以浓度及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人血清对i PECs的杀伤作用;2、该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C5b-9在靶细胞表面沉积的水平上来实现的;3、Atrase B有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补体抑制剂应用到猪-人异种移植中。第二部分Atrase B延长豚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目的】研究大鼠静脉注射atrase B后,其血液中补体活性及凝血功能的改变。利用豚鼠到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研究atrase B在异种移植中是否有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将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BS组)和Atrase B给药组(3,6,12 mg/kg),每组5只。给药组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atrase B,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PBS。注射药物2h后,从腹腔下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浆和血清。血浆用来测定凝血功能,血清用来检测补体活性。2.将21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4组:(1)正常组(n=6):正常大鼠未做特殊处理;(2)对照组(n=6):大鼠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PBS2h后行心脏移植术;(3)Atrase B组(n=6):大鼠静脉注射单剂量的atrase B 2h后行心脏移植术;(4)Atrase B 7min组(n=3):大鼠静脉注射单剂量的atrase B 2h后行心脏移植术,再灌注7min后处死大鼠(由于对照组平均心脏跳动时间为7min左右)。腹腔内异位豚鼠到大鼠心脏移植采用先前报道的方法(Qian-Yun Sun,Toxicon,2003)。心脏停搏后处死大鼠,取血样离心后分离血清;取下移植物组织,部分直接冻存于-80℃冰箱,另外一部分用10%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固定,进行后续病理检测。【结果】1.Atrase B预处理2h后,它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着抑制了大鼠体内补体活性和凝血活性。特别是高剂量组几乎完全抑制了补体活性。2.与PBS组相比,atrase B治疗显着延长了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减轻了病理损伤,减少了血小板微血栓的形成以及纤维蛋白和C5b-9的沉积。【结论】1、Atrase B预处理大鼠后,大鼠血液中补体活性及凝血功能均受到抑制,其中以凝血功能抑制效果更加显着;2、Atrase B可以延长豚鼠到大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以及减轻移植物的病理损伤;3、Atrase B主要是通过其抑制补体和凝血活性来延迟豚鼠到大鼠心脏移植中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第三部分Atrase B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目的】探索atrase B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体重在22-25g的雄性C57小鼠,建立可逆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检测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来评价atrase B的效果;通过对造模后肾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来评价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补体的沉积情况;通过RT-PCR对炎症因子表达的检测评价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实验分组为:(1)PBS组:小鼠注射PBS后行开腹操作,除不夹闭肾门外,其余操作与IRI组相同;(2)IRI组:小鼠采用缺血28min再灌注24h方式建立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Atrase B组:小鼠静脉注射单剂量atrase B后12h建立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果】IRI组术后24h取标本测得血肌酐在100μmol/L左右,符合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特点。Atrase B预处理后血肌酐和尿素氮相较于IRI组有显着性下降。Atrase B的肾脏组织HE染色发现相较于IRI组,其细胞坏死、细胞核碎裂或者消失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均有好转,补体C5b-9在肾组织中的沉积较IRI组也明显减少。Atrase B组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以及趋化因子MCP-1、KC、MIP-1的m RNA表达水平与IRI组相比也有明显下降;【结论】1、Atrase B对小鼠肾脏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2、Atrase B的保护作用主要是依靠其抑制补体C5b-9的形成来实现的。3、Atrase B可以减少移植器官获取和保存过程的损伤,使移植物在受者体内快速恢复功能。

胡永浩[5](2020)在《CD73在子宫内膜再生细胞抑制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对于那些患有终末期疾病或者患有先天性器官缺陷的患者,器官移植的实施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免疫抑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在器官移植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现有的免疫抑制方案也在朝着个体化和联合用药的方向不断地进行优化,但是其长期应用仍然会带来许多免疫抑制剂相关的并发症,比如:感染、肿瘤和器官损伤等。此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发现和应用,为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带来了新的选择。MSC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多种谱系包括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研究表明MSC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在器官移植中应用能够使移植受体获益。与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相比,MSC更安全,也能避免免疫抑制剂相关的副作用。但是,若将MSC的应用于临床治疗,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有创的获取方式以及相关的并发症,有限的增殖能力以及来源短缺等)。然而,一种新发现的类间充质干细胞:子宫内膜再生细胞(Endometrial regenerative cell,ERC),其不仅拥有与MSC相似的免疫调节功能,并且具有高增殖率、低免疫原性、广泛扩增等特点,最重要的是ERC能够无创的从无限来源的月经血中提取出来。不仅如此,相关的研究也已经发现ERC在器官移植中具有诱导免疫耐受和保护器官移植物的作用。然而,ERC发挥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清楚,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此同时,我们发现ERC表面能够表达5’-核苷酸外切酶(Ecto-5’-nucleotidase,CD73)。CD73是细胞外腺苷(Adenosine,ADO)生成过程中的限速酶,而ADO又可以与其下游的受体结合,发挥相应的生物学功能。因此,阐明ERC表达CD73对其在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将会对ERC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所以,本课题聚焦于CD73表达对ERC在体内和体外调节免疫细胞过程中的影响和机理。课题的成功实施将会为ERC的临床转化和规范化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目的:分离提纯ERC并验证其表面能够稳定表达CD73。探究ERC表面所表达的CD73的体外催化功能及其在体外培养中对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调节T细胞的调控作用。探讨CD73表达对ERC延长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生存时间及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健康女性志愿者的月经血中提取ERC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ERC的细胞表型;通过细胞的免疫荧光实验再次验证ERC表面CD73的表达。第二部分,使用Pi Color Lock TM磷酸检测试剂盒检测ERC表面的CD73在体外催化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分解为ADO的能力;通过体外培养研究CD73表达对ERC体外调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巨噬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分化增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群数量的变化。第三部分为体内实验,建立小鼠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体内探究ERC表面表达CD73在其抑制小鼠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结果:第一部分:成功的从志愿者的月经血中提取出ERC,并且实现了体外扩增;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ERC可以稳定表达CD90、CD105、CD73,低表达CD39;ERC免疫荧光的结果也显示CD73表达在ERC的细胞膜上。第二部分:ERC表面的CD73在体外可以催化AMP水解为ADO,并且CD73的功能可以被抗CD73单克隆抗体阻滞;ERC表面的CD73被阻滞后其体外抑制成熟DC增殖的能力会下降,促进2型巨噬细胞(Macrophages type 2,M2)和Treg增殖的能力也会被抑制。第三部分:成功制备了小鼠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ERC表面的CD73功能被阻滞后其延长移植物生存时间,减轻移植物病理改变,减轻CD4+和CD8+细胞浸润,上调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ol-DC)、M2、Treg的比例,减少促炎因子IFN-γ和TNF-α分泌,增加抗炎因子IL-10分泌以及促进心肌组织A2B受体表达等功能均受到抑制。结论:通过三部分的实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可以从健康适龄女性志愿者的月经血中提取出表型稳定的ERC,并且ERC的表面可以稳定表达CD73。2)ERC表面表达的CD73体外具有催化AMP脱磷酸分解为ADO的能力,并且CD73的功能可以被抗CD73单克隆抗体阻滞,同时表达CD73对ERC发挥抑制DC细胞成熟、促进M2和Treg增殖的作用极其重要。3)表达CD73的ERC可以抑制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心脏移植物的生存期。因此,课题的成功实施为ERC的临床转化和规范化应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孙赫[6](2020)在《共抑制分子TIGIT在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作为20世纪最令世人瞩目的医学成就之一,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同时,接受肾移植手术的病人均不可避免的于术后终身服用免疫抑制治疗,目前临床上最经典的免疫抑制方案是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基础的二联或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现有的免疫抑制方案取得了非常卓越的短期疗效,但因其作用靶点的广泛性,其远期疗效一直无法令人满意。于是,专门针对免疫系统细胞的共刺激阻滞剂-贝拉希普便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大量临床试验证实,贝拉希普可明显改善移植受者及移植物的存活率,大大降低免疫抑制剂相关药物毒副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更高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鉴于此,移植免疫工作者开始探索造成贝拉希普相关排斥反应发生的危险细胞群,目前有三群细胞已被发现并证实是造成贝拉希普相关排斥反应发生的可能原因,即:CD4+CD28+TEM,CD8+CD28null和CD4+CD57+PD1-细胞亚群。与此同时,在具有高度异质性的CD4阳性的辅助性T细胞中,Th17细胞群也被认为是造成贝拉希普相关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可能原因。而对于以上这些高危细胞群的异同点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重叠的“极高危细胞群”,目前尚无定论;同时寻找新的共抑制作用靶点来控制这些高危细胞群更成为了当务之急。新兴的共抑制分子TIGIT已被证实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而其在实体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尤其对上述高危细胞群的作用,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拟对共抑制分子TIGIT在贝拉希普相关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及研究。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所有健康受试者以及在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病人,在征求其本人同意后,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实验流程均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并经过美国埃默里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细胞体外刺激实验:(1)多克隆刺激实验:用无菌细胞培养液(R10)以1×106/m L的比例将细胞重悬,并将细胞悬液转移至无菌24孔平板内,每孔保证含有2m L R10和2×106的细胞。按照bead-to-cell ratio of 1:1的比例加入人anti-CD3/CD28 Dynabeads,或3μg/m L plate-bound anti-CD3,于37℃恒温孵育箱内(5%CO2)孵育3天。(2)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实验:选取HLA配型不匹配的配对组合,受体PBMC用细胞增殖特异性染料CTV染色标记,供体PBMC进行体外辐照,在96孔板内按照受体细胞与供体细胞1:2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10%的受体血浆25μL及相应的免疫抑制剂,模拟免疫维持治疗过程。将培养液内各成分充分混匀后,置于37℃恒温孵育箱内(5%CO2)孵育5-7天。3、小鼠皮肤移植模型:获取供体小鼠的耳朵及尾部皮肤,修剪并置于预冷的PBS液中。受体小鼠麻醉成功后,选择合适的移植位置,通常为背部两侧,局部备皮、消毒。用钩镊轻轻提起局部皮肤,用剪刀剪去背部两侧各1×1cm大小皮肤,作为移植床。将供者皮片湿润后,置于移植床,通常左侧放置尾部皮肤,右侧放置耳部皮肤,将皮肤移植物平整的平铺在移植床上,保证供体与受体皮肤对合联合,并用剪刀剪去多余的皮片。用无菌创可贴对局部皮肤移植物进行加压包扎。术后每日观察皮肤移植物状态。4、实验方法:(1)单细胞悬液制备;(2)细胞表面染色;(3)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4)CD4阳性传统性T淋巴细胞分离(MACS法);(5)CD8阳性T淋巴细胞分离;(6)细胞解冻与复苏;(7)细胞培养液fgl2检测(ELISA法);(8)细胞特殊染色法。结果:1、CD4+CD28+TEM和CD4+CD57+PD1-两群细胞亚群在多克隆刺激时,表现出相似的增殖潜能(Ki-67+),相近的促炎细胞因子(TNF+,IL-2+)分泌功能,和类似的T细胞活化指标(CD69+)表达。2、在同种异体抗原刺激下,CD4+CD28+TEM细胞亚群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Ki-67+),更强的效应器功能(TNF+,IFN-γ+,IL-17+)和极少量的细胞凋亡(Caspase3/7+7-AAD+)。3、CD4+CD28+TEM和CD4+CD57+PD1-两群细胞亚群存在着极少量的重叠部分。4、共抑制分子TIGIT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在各危险记忆性T细胞上表达,可以作为调节贝拉希普相关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潜在靶点。5、在小鼠皮肤移植后,共抑制分子TIGIT的表达显着增高,而在应用贝拉希普免疫抑制治疗后TIGIT表达又迅速下降。6、接受贝拉希普及TIGIT激动剂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皮肤移植小鼠,其皮肤移植物存活率显着优于单纯贝拉希普组皮肤移植小鼠。7、共抑制分子TIGIT可显着增加贝拉希普相关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凋亡(Caspase3/7+7-AAD+)。8、共抑制分子TIGIT可显着降低和控制Th17细胞群的细胞因子释放,分化和转录。9、共抑制分子TIGIT可明显降低IL-17阳性的调节性T细胞表达。10、将高危记忆性T细胞或Th17细胞单独分离后,TIGIT对其抑制作用消失。结论:1、CD4+CD28+TEM和CD4+CD57+PD1-两群细胞亚群在免疫反应中的特点及功能相近,且均较CD8+CD28null细胞亚群发挥更强大的效应器功能。2、在同种异体移植免疫反应中,CD4+CD28+TEM细胞亚群较其他亚群发挥更强大的效应器功能,是造成免疫抑制剂贝拉希普排斥反应的最可能的潜在危险T细胞群。3、CD4+CD28+TEM和CD4+CD57+PD1-细胞亚群是两群相互独立的T细胞群,它们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各自发挥相应的效应器功能。4、贝拉希普及TIGIT激动剂联合免疫抑制治疗较贝拉希普单药治疗可显着改善移植物存活率。5、共抑制分子TIGIT通过诱导T细胞凋亡来抑制贝拉希普相关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反应。6、TIGIT可有效调控Th17细胞免疫反应。7、TIGIT可有效控制belatacept和lulizumab所致的Treg细胞不稳定性。8、TIGIT通过细胞外源性途径间接地对高危记忆性T细胞和Th17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王华翔[7](2019)在《公民死亡器官捐献与司法途径标准供肝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比较公民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与司法途径标准供肝(SCD)受体移植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公民死亡器官捐献供肝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进行的296例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CD来源197例,DCD来源99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均衡两组受体术前、术中协变量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胆道并发症、急性肾损伤、感染及相关病原体、急性排斥反应、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结果经过1:1匹配后两组共有89对病例纳入研究,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有明显差异,DCD供肝来源组患者肝功能较SCD组肝功能恢复慢。DCD组和SCD组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不良(EAD)的发生率分别为39.3%、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NF)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7.9%、3.4%,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93)。DCD组和SCD组术后胆道并发症(BC)发生率分别为19.1%和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DCD组和SCD组的AKI发生率分别为48.3%、32.6%,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31);DCD和SCD两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9.6%、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其中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7.2%、32.6%(P=0.040);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0.3%、23.6%(P=0.311);术后感染病原体耐药率分别为48.2%、48.5%(P=0.968);ACR发生率分别为25.8%、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DCD组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为80%、73%、70%,SCD组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8%、72%,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73)。结论DCD供肝较SCD供肝来源相比,移植后受体肝功能恢复较慢,术后EAD、AKI、ACR、腹腔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胆道并发症、肺部感染、血管并发症以及术后存活情况DCD组与SCD组无明显差异。

Jianxin Qiu[8](2019)在《小鼠自发肾移植耐受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器官移植是治疗许多终末期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然而移植物排斥反应仍然是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实体器官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从而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带来的副反应成为该领域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运用骨髓移植构建嵌合体可以在大动物身上诱导肾脏移植物的耐受,该方案已被应用于临床。但是该嵌合体模型却无法诱导心脏移植物耐受。本课题组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联合运用非清髓性辐照和骨髓移植成功诱导肾移植耐受后,再向该受体移植同品系来源的心脏移植物,心脏移植物可获得长期耐受。但相关机制却不清楚。免疫耗竭指免疫细胞在周围过量抗原刺激的慢性炎症环境中,逐渐产生效应性功能减弱的分化状态。以阻断免疫检查点为主要手段的免疫治疗方案,激活已经进入耗竭状态的免疫细胞,为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最具潜质的手段之一。但免疫细胞耗竭参与器官移植的自发免疫耐受的过程仍存在诸多争议。为了探索肾脏诱导心脏移植物耐受的机制,我们运用小鼠自发免疫耐受模型(DBA/2J小鼠肾脏至C57BL/6受体),在此基础上再联合移植供体同品系来源的移植物。肾移植后1周进行心脏移植,所有心脏移植物均可耐受,但同品系的皮肤移植物却无法被诱导耐受。肾移植后2周切除移植肾再进行心脏移植,同品系心脏移植物也可全部耐受。清除受体Treg无论在心脏移植耐受早期还是晚期都可触发心脏的排斥反应,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提示脾细胞对供体反应减弱。而切除胸腺后进行心肾联合移植,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但无法达到长期耐受。对肾脏移植物中浸润的CD8+T细胞分析发现,该群细胞表面相较于同受体来源的脾脏细胞高表达PD-1,TIGIT,TIM-3,CD39等抑制性受体和分子。且移植物浸润CD8+T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量明显减少,增殖能力减弱。阻断CD8+T细胞的PD-1通路可打破已经建立起的免疫耐受状态,导致肾脏移植物排斥。以上结果显示小鼠移植肾自发耐受移植肾中浸润的CD8+T细胞呈现耗竭状态,且移植肾自发耐受依赖于CD8+T细胞耗竭,阻断CD8+T细胞的PD-1通路可导致肾移植物排斥。肾的自发免疫耐受还依赖于Treg功能。不仅如此,耐受移植肾介导的同品系心脏移植物耐受也依赖于Treg的存在。但该过程不完全依赖胸腺介导的中枢耐受机制。

王小东[9](2019)在《过表达sFgl2的MSCs调节巨噬细胞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器官移植仍然是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新的技术及免疫抑制剂的开发是主要的研究方向。然而,即使免疫抑制剂已经广泛应用,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仍是影响接受器官移植患者存活的主要障碍之一。而且,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通常会引起全身性的副作用,严重影响受者的长期存活与生活质量。寻求替代的抗排斥疗法来减少,甚至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是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低抗原性,可塑性强,向炎症部位聚集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细胞治疗的重要候选者之一。但是MSCs抑制免疫排斥的能力有限,并且MSCs具有多个细胞亚型,难以确定哪种亚型在免疫排斥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由于MSCs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转染的方法增强MSCs的功能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可溶性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soluble fibrinogen-like protein 2,sFgl2),是一种主要由CD4+CD25+Foxp3+Treg细胞和耐受性CD8+CD45 RC low Treg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SFgl2主要通过与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表面FcγⅡB受体(FcγⅡB receptor,FcγⅡBR)结合发挥免疫调节作用。Sfgl2在出现耐受的小鼠心脏移植和肝脏移植模型中表达增高,并可以通过诱导M2型巨噬细胞分化抑制大鼠急性肝移植排斥反应。在肿瘤微环境中,sFgl2增高会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化并促进肿瘤进展。这些研究提示sFgl2可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功能抑制排斥反应。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可以增强MSCs免疫抑制功能的方法,减少细胞治疗中MSCs的使用剂量。通过转染的方式使MSCs过表达sFgl2,进一步探究sFgl2-MSCs对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能力。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离培养小鼠脂肪来源的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表型。克隆FGL2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质粒中,获取含有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构建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MSCs并通过药物筛选获取稳定过表达sFgl2的MSCs。通过划痕实验,细胞增殖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及流式细胞术分析,证实转染不会影响MSCs迁移能力,增殖能力及表型。通过体外炎症环境刺激,证实在炎症环境下sFgl2-MSCs过表达sFgl2的能力不受影响。在第二部分,通过将野生型MSCs(wild type MSCs,WT-MSCs),阴性对照病毒(包含空载质粒)转染的MSCs(negative control MSCs,MSCs-NC),sFgl2-MSCs或CsA与体外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进行共培养,探究sFgl2-MSCs对巨噬细胞凋亡、功能及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共培养条件为,将MSCs接种于transwell上室(0.4μm孔径),初始巨噬细胞(M0)接种于tranwell下室进行共培养或接种初始巨噬细胞同时添加LPS+IFN-γ(M0+LPS+IFN-γ)进行共培养。通过transwell实验(8μm孔径),检测共培养处理后的巨噬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处理后巨噬细胞凋亡比例及分化情况,western blot及qRT-PCR探究sFgl2-MSCs诱导巨噬细胞分化的可能机制。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共培养处理后巨噬细胞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检测巨噬细胞对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MVEC)凋亡的影响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表达影响。在第三部分,在小鼠心脏移植模型中,探究了sFgl2-MSCs对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体内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首先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建立了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通过小鼠尾静脉或阴茎背静脉给予小鼠生理盐水,CsA或MSCs治疗。统计各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确认各组小鼠心脏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认各组小鼠心脏移植物中巨噬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受体小鼠脾脏细胞中巨噬细胞分化情况及比例,确认sFgl2-MSCs在小鼠体内对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1.第一部分,成功分选并培养小鼠脂肪来源的MSCs,表型鉴定显示细胞高表达CD44,CD105,CD29及CD90,基本不表达CD45及CD34。成功构建了含有sFgl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通过转染预实验,选择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200进行正式感染实验。转染后的MSCs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可以获得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稳定过表达sFgl2的MSCs。转染不会改变MSCs的增殖、迁移能力及表型。并且,在非炎症和体外模拟炎症培养环境下,sFgl2-MSCs可以稳定分泌sFgl2(745.59±13.31ng/mL vs 754.00±10.31 ng/mL)。2.第二部分,在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受体小鼠脾脏及心脏移植物中M1型巨噬细胞比例增加(P<0.05),M2型巨噬细胞细胞比例降低(P<0.05),促进巨噬细胞活化的因子HMGB1表达增加。这个结果提示巨噬细胞是参与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细胞。进一步的研究探究了sFgl2-MSCs在体外对巨噬细胞凋亡、功能及分化的影响。流式分析结果显示在共培养条件下,各组巨噬细胞凋亡比例无差异(P>0.05)。吞噬实验结果显示,与M0共培养时,sFgl2-MSCs,WT-MSCs及MSCs-NC组FITC阳性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及CsA组增加(P<0.05),但三组之间FITC阳性细胞比例无差异(P>0.05);加入LPS+IFN-γ刺激时,对照组、CsA组WT-MSCs及MSCs-NC组FITC阳性细胞比例降低(P<0.05),sFgl2-MSCs组阳性细胞比例增高(M0:46.93±1.02 vs M0+LPS+IFN-γ:58.53±2.50%)(P<0.05)。CsA不影响巨噬细胞迁移能力及分化。对于M0,sFgl2-MSCs,WT-MSCs及MSCs-NC组迁移能力及M2型巨噬细胞比例无差异(P>0.05);加入LPS+IFN-γ刺激时,sFgl2-MSCs组巨噬细胞迁移能力增强并且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CD68+CD206+M2型巨噬细胞比例增高(M0:11.04±1.15%vs M0+LPS+IFN-γ:69.57±3.91%)(P<0.05),并且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这提示sFgl2-MSCs发挥功能的节点可能在巨噬细胞活化、分化的过程中,而不是对M0发挥作用。与M0+LPS+IFN-γ共培养后,western blot检测sFgl2-MSCs组巨噬细胞中STAT1及P65表达及磷酸化均受到抑制,IκB表达增加但磷酸化受抑制,同时STAT3的表达及磷酸化明显增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结果显示,sFgl2-MSCs处理后巨噬细胞明显抑制Th1分化,促进Treg分化及活化。并且,sFgl2-MSCs处理后巨噬细胞促进MVEC凋亡能力减弱。3.第三部分,生存期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33±0.52天,CsA治疗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平均生存时间为58.83±7.67天,WT-MSCs及MSCs-NC组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15.3±1.03天,15.7±0.82天。SFgl2-MSCs治疗组小鼠心脏移植物生存时间为52.0±10.67天,较对照组及WT-MSCs及MSCs-NC组明显延长(P<0.05)。HE染色显示14天时,sFgl2-MSCs组急性排斥反应明显受抑制。在CsA及sFgl2-MSCs治疗组中,部分小鼠生存期可超过60天。在小鼠心脏移植模型中,sFgl2-MSCs诱导小鼠体内M2型巨噬细胞分化,小鼠脾脏Treg及TIGIT+Treg比例均增加,促进多种炎症抑制因子如IL-4,IL-10,TGF-β1的表达,抑制TNF-α,IL-6及IFN-γ的表达。与CsA广泛抑制T细胞功能的作用不同,通过抑制M1型巨噬细胞分化,促进M2型巨噬细胞分化可能是sFgl2-MSCs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研究结论:经慢病毒转染系统可以获得稳定过表达sFgl2的MSCs细胞。SFgl2-MSCs可以通过JAK-STAT及NF-κB通路调节M2型巨噬细胞分化,并抑制M1型巨噬细胞细胞分化。在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sFgl2-MSCs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能力优于WT-MSCs。并可以通过诱导炎症抑制因子如IL-10,IL-4,TGF-β1等表达,同时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可能是sFgl2-MSCs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丁祥超[10](2019)在《MicroRNA let-7靶向结合Nr4A1调控T细胞功能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对于各类原因导致的终末期心脏功能衰竭,器官移植手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在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下,大部分的急性排斥反应能得到有效控制,但随后发生的慢性排斥反应以及免疫抑制剂相关的副作用,如感染、恶性肿瘤和肾脏毒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Nr4A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4 Group A Member 1)是一种细胞核孤生受体,在T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Nr4A1缺乏对于T细胞功能的影响和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以及Nr4A1的潜在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本课题将使用多种基因敲除小鼠建立心脏移植模型,研究T细胞中Nr4A1缺乏对于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明确Nr4A1在T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寻找调控Nr4A1的潜在上游靶点,为临床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1.构建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观察Nr4A1的表达变化取Balb/c(H-2d)小鼠心脏为供体,野生型C57BL/6(B6,H-2b)为受体,构建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或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qPCR以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T细胞中Nr4A1表达变化。2.体内观察Nr4A1敲除后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及体内CD4+T细胞表型的影响取Balb/c(H-2d)小鼠心脏为供体,B6;129S2-Nr4A1tm1Jmi/J(Nr4A1 KO,Nr4A1-/-)小鼠或免疫重建的B6.129S7-Rag1tm1Mom/JNju(Rag1-/-)小鼠做为受体,构建心脏移植模型,观察Nr4A1敲除后,体内CD4+T细胞表型变化以及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3.明确Nr4A1激动剂对CD4+T细胞功能以及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取Balb/c(H-2d)小鼠心脏为供体,野生型C57BL/6(B6,H-2b)为受体,构建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应用多种Nr4A1特异性小分子激动剂研究其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同时,体外提取原代CD4+T细胞并使用激动剂干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表型改变。4.细胞水平探究Nr4A1的潜在调控靶点使用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观察其对CD4+T细胞Nr4A1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分子生物学Western Blot、qPCR检测CD4+T细胞内Nr4A1的表达调控方式,生物信息学分析Nr4A1的潜在上游靶点,最后通过细胞转染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上游靶点的有效性和特异性。5.构建microRNA拮抗剂观察其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根据前文实验结果,确定目标microRNA是Nr4A1的潜在上游靶点,构建特异性microRNA拮抗剂,在体内水平观察其对Nr4A1的表达调控作用以及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并通过Nr4A1-/-小鼠验证特异性microRNA拮抗剂的保护作用对Nr4A1的依赖性。结果:1.Nr4A1在心脏移植后受体免疫器官以及体外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CD4+T细胞中表达显着上调;2.Nr4A1敲除后,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加重,且Nr4A1敲除鼠对于成熟的移植耐受诱导方案产生抵抗;3.细胞过继重建小鼠免疫系统实验证明,Nr4A1主要影响CD4+T细胞活化后凋亡以及Tregs细胞亚群分化而影响排斥反应进程;4.Nr4A1受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FK506,转录后水平的调控,且FK506通过上调miRNA let-7a发挥Nr4A1转录后抑制作用;5.MicroRNA let-7a拮抗剂可减轻心脏移植排斥反应,联用microRNA let-7a拮抗剂可减少FK506的使用,并增加移植物存活时间。6.MicroRNA let-7a拮抗剂通过上调Nr4A1蛋白表达,实现对心脏移植物的保护作用。结论:Nr4A1在CD4+T细胞介导的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Nr4A1缺乏可抑制CD4+T细胞活化后凋亡以及Tregs细胞亚群分化,加重排斥反应的发生。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FK506,可通过上调microRNA let-7a抑制Nr4A1转录后翻译过程,使用microRNA let-7a特异性拮抗剂可逆转FK506对于Nr4A1的抑制作用,从而显着延长移植物存活,增强FK506的治疗效果。Nr4A1可能为临床上心脏移植术后,诱导移植物免疫耐受的新靶点。

二、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紫草素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器官移植概述
        1.1.1 器官移植发展历程
        1.1.2 器官移植领域的两大问题
    1.2 T细胞与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1.2.1 T细胞亚群
        1.2.2 免疫排斥反应类型
    1.3 T细胞介导的免疫排斥反应机制
        1.3.1 T细胞的激活
        1.3.2 T细胞的效应功能
        1.3.3 T细胞建立免疫耐受的机制
    1.4 免疫抑制剂发展与应用
        1.4.1 激素类免疫抑制剂
        1.4.2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1.4.3 嘌呤合成类抑制剂
        1.4.4 mTOR类抑制剂
        1.4.5 中药来源免疫抑制剂
    1.5 本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耗材
    2.2 方法
        2.2.1 细胞学实验
        2.2.2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3.1 紫草素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细胞水平的机制研究
        3.1.1 紫草素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
        3.1.2 紫草素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3.1.3 小结
    3.2 紫草素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生存期及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
        3.2.1 紫草素对小鼠同种异体移植物生存期的影响
        3.2.2 紫草素对小鼠体重及健康状态的影响
        3.2.3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ddcf-DNA在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的变化特征及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ddcf-DNA在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的变化特征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ddcf-DNA预测胰肾联合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价值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胞游离DNA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关于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Fresenius作为诱导剂在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肾移植中功效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根据ATG-F累积剂量对研究参与者进行分类
    3.研究的终点
    4.统计分析
结果
    1.参与研究者的临床特征
    2.两组研究终点的比较
    3.两剂量组发生毒副作用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4)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B在异种移植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Atrase B在体外抑制补体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trase B 延长豚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物的存活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trase B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综述 补体系统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5)CD73在子宫内膜再生细胞抑制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ERC的提取、培养、细胞表型鉴定以及CD73表达情况的鉴定
    1.1 对象和方法
        1.1.1 ERC的提取和培养
        1.1.2 ERC的形态学观测
        1.1.3 ERC的细胞表型鉴定
        1.1.4 CD73的免疫荧光
        1.1.5 主要仪器、耗材、试剂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ERC的形态
        1.2.2 细胞表型鉴定结果
        1.2.3 ERC表面CD73免疫荧光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ERC表面表达的CD73的体外功能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ERC细胞悬液的制备
        2.1.2 ERC表面CD73的体外催化功能研究
        2.1.3 小鼠脾脏细胞悬液的制备
        2.1.4 抗CD73抗体预处理的ERC
        2.1.5 体外细胞共培养实验
        2.1.6 流式细胞技术
        2.1.7 主要仪器耗材和实验试剂
        2.1.8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ERC表达的CD73能够体外催化AMP脱磷酸形成ADO
        2.2.2 表达CD73的ERC于体外可以抑制成熟DC的产生
        2.2.3 表达CD73的ERC于体外能够促进M2 的增殖
        2.2.4 表达CD73的ERC于体外能够促进Treg的增殖
    2.3 讨论
    2.4 小结
三、ERC表达CD73在其抑制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小鼠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备
        3.1.3 实验分组及治疗
        3.1.4 同种异体异位心脏模型移植物生存观察
        3.1.5 模型标本取材
        3.1.6 组织病理检测及评分
        3.1.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析
        3.1.8 流式细胞术
        3.1.9 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3.1.10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3.1.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3.1.12 相关仪器、耗材、试剂
        3.1.13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ERC表达CD73能够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的生存期
        3.2.2 ERC表达CD73能够改善小鼠心脏移植物的病理改变
        3.2.3 ERC表达CD73能够减轻小鼠心脏移植物急性细胞排斥反应
        3.2.4 ERC表达CD73能够降低成熟DC的比例
        3.2.5 ERC表达CD73能够增强Tol-DC的功能
        3.2.6 ERC表达CD73能够降低总巨噬细胞数量并促进巨噬细胞向M2 极化
        3.2.7 ERC表达CD73能够诱导体内Treg细胞增多
        3.2.8 ERC表达CD73参与调节抗炎细胞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平衡
        3.2.9 ERC表达CD73影响移植心脏A_(2A)和A_(2B)受体mRNA的转录水平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CD73/ADO/ADOR信号通路在实体器官移植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共抑制分子TIGIT在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接受贝拉希普免疫抑制治疗的肾移植病人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的潜在“高危”T细胞亚群的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单细胞悬液(Human PBMC)的分离和制备
        2.2.2 细胞悬液的解冻和复苏技术
        2.2.3 多克隆抗原刺激-免疫细胞体外刺激实验
        2.2.4 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2.2.5 细胞表面染色
        2.2.6 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2.2.7 荧光染料Cell Trace Violet的细胞染色
        2.2.8 凋亡标记物Caspase3/7和7-AAD的流式染色法
        2.2.9 流式细胞仪的上机检测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设门策略(Gating Strategy)
        3.1.1 CD4~+或CD8~+T淋巴细胞群的设门策略
        3.1.2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设门策略
        3.2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能力评价
        3.2.1 多克隆抗原刺激下,“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能力评价
        3.2.2 同种异体抗原刺激下,“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能力评价
        3.2.3 多克隆性与同种异体特异性-贝拉希普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库的比较
        3.3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评价
        3.3.1 促炎细胞因子IL-2的分泌功能评价
        3.3.2 促炎细胞因子TNF的分泌功能评价
        3.3.3 促炎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功能评价
        3.3.4 促炎细胞因子IL-17的分泌功能评价
        3.4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活化指标评价
        3.4.1 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CD69表达评价
        3.4.2 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CD38表达评价
        3.4.3 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HLA-DR表达评价
        3.5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凋亡水平评价
        3.6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重叠程度分析
        3.7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表达评价
        3.7.1 T淋巴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FcγRⅡB表达评价
        3.7.2 T淋巴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评价
        3.7.3 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DNAM表达评价
        3.7.4 在贝拉希普存在时,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DNAM和共抑制分子TIGIT的表达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共抑制分子TIGIT激动剂调节贝拉希普相关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小鼠皮肤移植模型的建立
        2.2.2 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2.2.3 人CD4阳性T_(conv)细胞分离实验
        2.2.4 人CD8阳性T淋巴细胞分离实验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共抑制分子TIGIT在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3.1.1 小鼠皮肤移植后,共抑制分子TIGIT在器官特异性淋巴细胞上的表达评价
        3.1.2 共刺激阻滞剂对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的作用研究
        3.1.3 共刺激阻滞剂对共刺激分子DNAM表达的作用研究
        3.1.4 共刺激阻滞剂对CD4阳性和CD8阳性器官特异性T淋巴细胞库的作用研究
        3.1.5 共抑制分子TIGIT激动剂联合贝拉希普可显着提高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率
        3.2 共抑制分子TIGIT对人体贝拉希普相关“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水平的作用研究
        3.2.1 Caspase3/7阳性、7-AAD阳性的凋亡细胞表达评价
        3.2.2 Annexin V阳性、7-AAD阳性的凋亡细胞表达评价
        3.3 共抑制分子TIGIT对人体贝拉希普相关“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亚群增殖能力的作用研究
        3.4 共抑制分子TIGIT对人体贝拉希普相关“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亚群效应器功能的作用研究
        3.5 共抑制分子TIGIT对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的作用研究
        3.5.1 共抑制分子TIGIT对T细胞活化指标CD38的作用评价
        3.5.2 共抑制分子TIGIT对T细胞活化指标HLA-DR的作用评价
        3.5.3 共抑制分子TIGIT对T细胞活化指标CD69的作用评价
        3.6 共抑制分子TIGIT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3.6.1 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与共刺激分子DNAM的关系研究
        3.6.2 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与其他共抑制分子的关系研究
        3.6.3 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与效应器功能的关系研究
        3.6.4 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与T细胞活化指标的关系研究
        3.6.5 共抑制分子TIGIT通过细胞外源性途径来诱导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凋亡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Th17细胞亚群的作用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2.2.2 human fgl2的ELISA法检测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Th1,Th17及Tc17细胞群的设门策略
        3.2 共抑制分子TIGIT在不同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表达
        3.2.1 共抑制分子TIGIT在CD4阳性传统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
        3.2.2 共抑制分子TIGIT在不同细胞因子分泌细胞上的表达
        3.2.3 共抑制分子TIGIT在不同Th17细胞亚群上的表达
        3.3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Th17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分泌
        3.3.1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供体特异性Th17细胞免疫反应
        3.3.2 共抑制分子TIGIT差异性调节Th17细胞群细胞因子的释放
        3.4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Th17细胞亚群的分化和转录
        3.5 共抑制分子TIGIT联合belatacept或 lulizumab可有效调节Th17细胞免疫反应
        3.5.1 Belatacept降低共抑制分子TIGIT在Th17细胞上表达
        3.5.2 TIGIT联合belatacept或lulizumab可有效调节Th17细胞免疫反应
        3.6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Tc17细胞免疫反应
        3.6.1 共抑制分子TIGIT在Tc17细胞上低表达
        3.6.2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Tc17细胞免疫反应
        3.7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IL-17阳性调节性T细胞表达
        3.8 共抑制分子TIGIT通过细胞外源性途径调节Th17细胞反应
        3.9 共抑制分子TIGIT不通过抑制性细胞因子fgl2发挥直接的抑制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共刺激阻滞剂:抗排斥战场上的新武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公民死亡器官捐献与司法途径标准供肝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手术方式
    1.3 观察指标
    1.4 诊断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肝功能恢复
    2.2 胆道并发症
    2.3 急性肾损伤
    2.4 术后腹腔、肺部感染
    2.5 术后排斥反应
    2.6 术后血管并发症
    2.7 术后生存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8)小鼠自发肾移植耐受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方法与材料
    1.1 小鼠肾脏移植
    1.2 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
    1.3 小鼠皮肤移植
    1.4 小鼠胰岛移植
    1.5 小鼠胸腺切除
    1.6 流式细胞术
    1.7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
    1.8 组织细胞RNA提取
    1.9 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
    1.10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试验结果
    2.1 自发耐受肾脏移植物中的调节性三级淋巴器官
    2.2 自发耐受肾脏移植物诱导的免疫耐受环境可产生耐受分离
    2.3 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系统性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2.4 移植物浸润免疫细胞耗竭在维持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讨论与总结
    3.1 耐受分离现象及其机制
    3.2 Treg与移植免疫
    3.3 免疫细胞耗竭的机制及其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3.4 移植物淋巴组织新生及三级淋巴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9)过表达sFgl2的MSCs调节巨噬细胞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小鼠脂肪来源MSCs分离、培养、鉴定及转染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对象
        1.1.2 主要实验仪器、器材及试剂
        1.1.3 实验方法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小鼠脂肪来源的MSCs培养及鉴定
        1.2.2 成功构建带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载体
        1.2.3 体外转染,获得稳定表达sFgl2的MSCs
        1.2.4 转染不会影响MSCs细胞形态、表型、增殖及迁移能力
        1.2.5 第一部分实验内容汇总
    1.3 讨论
        1.3.1 间充质干细胞与移植免疫
        1.3.2 MSCs功能调节及转染
    1.4 小结
二、sFgl2-MSCs对巨噬细胞功能及分化的影响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实验仪器、器材及实验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M1 比例增加,M2 比例减少
        2.2.2 SFgl2-MSCs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2.2.3 SFgl2-MSCs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2.2.4 抗原刺激时,sFgl2-MSCs具有更强的促进巨噬细胞表面CD206 表达,抑制CD16/32表达的能力
        2.2.5 外界抗原刺激时,sFgl2-MSCs通过JAK-STAT及 NF-κB通路影响巨噬细胞分化
        2.2.6 SFgl2-MSCs对巨噬细胞诱导T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
        2.2.7 SFgl2-MSCs促进M2 型巨噬细胞细胞相关炎症抑制因子的表达
        2.2.8 在LPS+IFN-γ刺激条件下,共培养处理后巨噬细胞对MVEC细胞凋亡的影响
        2.2.9 第二部分结果汇总
    2.3 讨论
        2.3.1 巨噬细胞是参与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重要细胞
        2.3.2 巨噬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2.3.3 巨噬细胞与组织损伤
    2.4 小结
三、sFgl2-MSCs可以缓解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急性排斥反应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对象
        3.1.2 主要实验仪器、器材及实验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1.4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SFgl2-MSCs治疗组小鼠,心脏研磨液及血清中sFgl2 表达增高
        3.2.2 SFgl2-MSCs治疗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
        3.2.3 SFgl2-MSCs显着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减少巨噬细胞浸润
        3.2.4 SFgl2-MSCs治疗组中M2 型巨噬细胞比例增加,M1 型巨噬细胞比例减少
        3.2.5 SFgl2-MSCs治疗组中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抗炎因子水平升高
        3.2.6 第三部分结果汇总
    3.3 讨论
        3.3.1 SFgl2-MSCs比 WT-MSCs有更强的抑制急性免疫排斥的功能
        3.3.2 SFgl2-MSCs治疗组小鼠脾脏中M2 型巨噬细胞比例增加,M2 型巨噬细胞相关抗炎因子增加
        3.3.3 SFgl2-MSCs治疗促进抗炎因子释放,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单核-巨噬细胞与器官移植排斥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MicroRNA let-7靶向结合Nr4A1调控T细胞功能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部分
    引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小结
    讨论
第二部分
    引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小结
    讨论
第三部分
    引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小结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草素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杨惠舒. 广西大学, 2021(02)
  • [2]ddcf-DNA在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的变化特征及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价值[D]. 李国君.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关于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Fresenius作为诱导剂在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肾移植中功效的队列研究[D]. 柴云霞. 青岛大学, 2020(01)
  • [4]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B在异种移植中的作用[D]. 付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CD73在子宫内膜再生细胞抑制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胡永浩.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共抑制分子TIGIT在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孙赫.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2)
  • [7]公民死亡器官捐献与司法途径标准供肝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分析[D]. 王华翔. 厦门大学, 2019(01)
  • [8]小鼠自发肾移植耐受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D]. Jianxin Qiu.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9]过表达sFgl2的MSCs调节巨噬细胞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研究[D]. 王小东.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MicroRNA let-7靶向结合Nr4A1调控T细胞功能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丁祥超.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急性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