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环保持器临床应用观察

钢丝环保持器临床应用观察

一、丝圈式保持器临床应用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兰,莫伟兰,刘芳,钱虹,麦志辉[1](2021)在《三种间隙保持器的临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3种形式的间隙保持器对第一乳磨牙早失且第二乳磨牙龋坏患者的间隙保持效果。方法选择第一乳磨牙早失且第二乳磨牙龋坏患儿99例(患牙105颗)为研究对象,根据第二乳磨牙的龋坏程度,分别制作铸造冠式间隙保持器(A组)、金属成品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B组)和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C组)。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12和24个月,测量间隙变化情况,检查间隙保持器的松动度、第一恒前磨牙的萌出情况及牙龈炎等,计算间隙保持器的失败率。结果 3种间隙保持器都保持乳磨牙的缺牙间隙,治疗前与治疗后6、12、24个月缺牙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A组6、12、24个月的失败率分别是2.0%(1/51)、17.4%(8/46)和34.1%(15/44);B组6、12、24个月的失败率分别是0.0%(0/35)、6.1%(2/33)和18.8%(6/32);C组6、12、24个月的失败率分别是0.0%(0/18)、0.0%(0/16)和7.1%(1/14)。结论 3种形式的间隙保持器都良好维持缺牙间隙,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制作简单但失败率较高,铸造冠式间隙保持器的工艺复杂但失败率较低,金属成品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的失败率介乎两者之间。

康方芳,刘茜,梅予锋[2](2021)在《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应用于乳磨牙早失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在乳磨牙早失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近3年因乳磨牙早失行固定式间隙管理的482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预后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482例患者间隙保持器3、6个月保留率分别为77.73%,54.99%。上、下颌丝圈式间隙保持器3、6个月保留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第一恒磨牙为基牙的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共71例,其中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以第一恒磨牙为基牙时,3个月保留率在牙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第一恒磨牙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6个月保留率在第一恒磨牙牙根发育达根长的1/2~2/3时最高(P=0.027)。结论以早萌的第一恒磨牙为基牙的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保留率较高,临床上间隙保持器存在多次脱落及损坏的情况,需予以改进。

冀堃,朱顶贵,陆伟,杨春成,吴国锋[3](2020)在《聚醚醚酮/聚醚酮酮材料及数字化技术在儿童口腔医学应用的初步临床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聚芳醚酮(PAEK)是一类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和聚醚酮酮(Polyetherketoneketone,PEKK)等,近年来国内外已有报道成功使用PEEK/PEKK人体植入物和口腔修复体的临床案例,但PEEK/PEKK在儿童口腔医学的临床应用文献较少。该文基于作者已经开展的一系列PEEK/PEKK在儿童口腔临床试验进行初步研究总结,分别对PEEK/PEKK材料用于乳牙和年轻恒牙的冠和嵌体修复、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数字化制作、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临床应用进行了具体介绍,分析了影响PEEK/PEKK材料儿童口腔医学临床应用的3个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临床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张芷莲,彭怡然,邹静,王艳[4](2019)在《第二乳磨牙早失的间隙保持》文中研究指明第二乳磨牙早失后的间隙变化是错畸形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增加正畸治疗需求。第二乳磨牙早失后应及时选择配戴合适的间隙保持器进行间隙保持,配戴时间为自第二乳磨牙早失至邻牙和继承恒牙顺利萌出为止。本文针对不同时期的第二乳磨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选择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口腔医师对间隙保持器重要性的认识,为临床选择及应用间隙保持器提供参考。

冀堃,朱顶贵,陆伟,戴丽,王欣然,景建龙,吴国锋[5](2019)在《聚醚酮酮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聚醚酮酮(PEKK)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4—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6~10岁儿童中选取下颌单侧乳磨牙早失患者共5例,其中男2例、女3例,经数字化口内光学印模制取,间隙保持器数字化设计,PEKK基材间隙保持器的数字化制作,口内试戴调整,粘接。结果 5例患儿的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重量只有传统金属带环丝圈保持器的25%,设计和制作时间只需1 h,5例数字化间隙保持器口内观察与基牙吻合度高。结论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采用数字化口内印模法比传统藻酸盐印模法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可当日设计完成并佩戴,并使用PEKK材料,实现了间隙保持器去金属化,无金属过敏等风险,兼顾了美观的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殷忠平,张彬,王铁瑛,果利,何苗,许艳华[6](2020)在《复合树脂高强纤维间隙保持器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复合树脂高强纤维(GFRCR)间隙保持器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应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GFRCR和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的最大抗剪切力值;临床选双侧下颌第二乳磨牙均缺失需要缺隙保持患儿43例,一侧用GFRCR间隙保持器(GFRCR组),对侧用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带环丝圈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操作时间和患者主观疼痛程度,以及配戴1、3、6和12个月后2种间隙保持器的成功率。结果两组间隙保持器最大抗剪切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FRCR组临床操作时间短于带环丝圈组(P?<0.05);GFRCR组患者基本无疼痛,主观舒适程度优于带环丝圈组(P?<0.05);第1、3和6个月配戴成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配戴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RCR组低于带环丝圈组。结论 2种间隙保持器具有可比拟的机械强度;GFRCR间隙保持器操作省时、简单、舒适、疼痛小、短期疗效优。

赵佳丽[7](2018)在《两种阻萌器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佩戴两种阻萌器患儿的缺牙间隙维持状况、早萌恒牙的阻萌效果及余留牙体牙周的健康状况及其脱落情况,分析探讨两种阻萌器的临床特点及疗效,为临床医生进行阻萌装置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1、依据纳入标准选取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60例共60颗第一乳磨牙无法保留或已拔除一周的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基托式阻萌器组与钢丝阻萌器组。2、拔牙后一周取模型,测量间隙的大小,后送至加工厂指定同一名技师制作阻萌器;一周内佩戴于患儿口内,并于佩戴前及佩戴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临床观察继承恒牙萌出情况,并分别测量患侧带环基牙、乳尖牙与同颌对侧乳尖牙、第一、二乳磨牙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带环基牙与同颌对侧第二乳磨牙的探诊深度;同时3,9,12个月时拍X线片观察继承恒牙的萌出高度及牙根发育情况,当牙根发育至二分之一及以上可去除阻萌器并取模测量间隙。整个观察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阻萌器的脱落次数。3、整理资料并对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第一乳磨牙缺失颌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3、阻萌器的阻萌效果(1)临床检查继承恒牙萌出状况:钢丝组观察至12月时共有20例继承恒牙萌出达2级水平,且其均与阻萌装置紧密接触;基托组中均未看到恒牙萌出于口内。(2)X线根尖片上继承恒牙的位置:3个月时所有病例继承恒牙位置比佩戴前均明显升高,且多数已上升至近阻萌装置水平。9,12个月复查显示继承恒牙位置与3个月时比较变化较小。4、佩戴阻萌器对牙周的影响(1)两组患儿佩戴阻萌装置前组内比较PLI,GI及PD患侧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基托组与钢丝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佩戴阻萌器后患侧PLI,GI及PD均高于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佩戴阻萌器1个月时,基托组的菌斑指数明显高于钢丝组(P<0.05),牙龈指数及探诊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佩戴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时,基托组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探诊深度都明显高于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为期一年的观察中,基托组脱落4例,钢丝组脱落11例,两组的脱落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种阻萌器均可有效阻止继承恒牙过早萌出后与对牙合建立咬合关系,但基托式阻萌器的阻萌作用优于钢丝式阻萌器。2、阻萌器的佩戴会对口腔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基托式阻萌器比钢丝式阻萌器对牙周状况和口腔卫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建议对口腔卫生状况差的患儿应谨慎使用基托式阻萌器。3、基托式阻萌器的脱落率相对较低,因此当带环基牙固位不良时,建议使用基托式阻萌装置。

赵佳丽,孙克勤[8](2017)在《乳牙早失后间隙保持器的选择及应用》文中指出乳牙早失后间隙的改变是日后牙颌系统发生错牙合畸形的一个重要因素,乳牙早失后及时选择和佩戴合适的间隙保持器进行间隙管理意义重大。间隙保持器的种类主要包括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活动式间隙保持器和负压印模式间隙保持器。多数学者的研究认为,乳牙早失后,是否需要进行间隙保持以及如何选择间隙保持器的种类,需要结合继承恒牙的发育情况、位置及上方覆盖的骨组织的量来综合考虑。本文将对乳牙早失后间隙保持器的选择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一综述。

程敏,陈婷婷,陈建伟,陈香,张强[9](2016)在《两种阻萌器设计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传统带环丝圈式阻萌器和改良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恒牙早萌病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6.58.5岁乳磨牙早失伴后继恒牙早萌的患儿,分别采用传统带环丝圈式阻萌器(传统组)和改良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改良组)治疗,定期复诊观察至早萌恒牙牙根发育1/2以上,拆除矫治器,分别从患儿对阻萌器的制作、间隙保持情况、早萌牙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间隙维持和阻萌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儿的早萌牙面龋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结论改良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恒牙早萌矫治中有效,且有利于龋病预防。

黄优,陆史俊,王林[10](2015)在《2种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改良压膜间隙保持器与传统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临床上的使用舒适度、成功率和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40例下颌第二乳磨牙早失的患者分为2组,随机戴用改良压膜间隙保持器与传统丝圈式间隙保持器,1个月后使用VAS量表法评价佩戴舒适,并分别于第1、3、6个月检查2组患者缺隙侧第一磨牙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探诊深度及成功率,t检验与χ2检测2组间差异。结果戴用改良压膜间隙保持器在舒适度和牙周健康维护上显着优于传统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组(P<0.05)。在成功率上2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相比于传统丝圈式间隙保持器,戴用更为舒适,并能显着减少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二、丝圈式保持器临床应用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丝圈式保持器临床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间隙保持器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分组
        3.步骤
        4.观察指标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3组患儿治疗前后缺牙间隙变化
    二、3种间隙保持器各时间点失败率
    三、3种间隙保持器并发症发生情况
    四、3种间隙保持器治疗示例
讨论

(2)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应用于乳磨牙早失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资料
    1.3 治疗过程
        1.3.1 制作带环(或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1.3.2 制作舌、腭弓式间隙保持器
    1.4 术后管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3、6个月间隙保持器随访情况
    2.2 间隙保持器保留率比较
3 讨 论
4 结 论

(3)聚醚醚酮/聚醚酮酮材料及数字化技术在儿童口腔医学应用的初步临床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PEEK/PEKK材料在儿童口腔的临床应用观察
    1.1 牙体缺损的PEEK/PEKK固定修复
        1.1.1 年轻恒牙牙体缺损的PEEK嵌体暂时修复
        1.1.2 乳牙牙体缺损的PEKK冠修复
    1.2 乳牙早失的PEKK间隙保持器的应用
        1.2.1 一体化义齿型间隙保持器
        1.2.2 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1.2.3 舌弓式间隙保持器
    1.3 3D打印PEEK矫治器的临床应用
2 PEEK/PEKK在儿童口腔中应用存在问题
    2.1 美观问题
    2.2 强度问题
    2.3 粘接问题
3 PEEK/PEKK在儿童口腔应用的未来展望

(5)聚醚酮酮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二、实验材料及设备
    三、数字化工作流程
        1. 口内数字化印模制取:
        2. 数字化间隙保持器的设计:
        3. 数字化间隙保持器的制作:
    四、数字化间隙保持器患者口内试戴并粘接
结果
讨论

(6)复合树脂高强纤维间隙保持器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体外实验代型制备
    1.2 临床病例及间隙保持器制作
    1.3 研究项目
        1.3.1 最大抗剪切力值
        1.3.2 临床操作时间
        1.3.3 调查患者戴用时的舒适度
        1.3.4 间隙保持器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两种阻萌器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实验器械
    1.3 治疗前准备
    1.4 拔除病变的第一乳磨牙
    1.5 制作阻萌装置
    1.6 阻萌器的佩戴
        1.6.1 牙周指标的基线测量及记录
        1.6.2 阻萌装置的试戴
        1.6.3 阻萌器的粘结
    1.7 定期复查
    1.8 装置的拆除
    1.9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二组男女性别比较
    2.2 第一乳磨牙缺失颌位
    2.3 阻萌效果
    2.4 牙周健康状况检测结果
    2.5 阻萌装置的脱落情况
    2.6 间隙保持效果
3 讨论
    3.1 乳牙早失后间隙维持及阻萌的意义
    3.2 不同阻萌装置的临床效果评价
    3.3 阻萌装置对口腔环境的影响
    3.4 阻萌器的脱落原因分析及对策
    3.5 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图
致谢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8)乳牙早失后间隙保持器的选择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间隙保持的意义及适应证
2 间隙保持器的种类
    2.1 固定式间隙保持器
        2.1.1 横腭杆
        2.1.2 Nance弓式间隙保持器
        2.1.3 舌弓式间隙保持器
    2.2 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
        2.2.1 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2.2.2 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2.2.3 复合树脂高强纤维间隙保持器
        2.2.4 远中导板式间隙保持器
    2.3 活动式间隙保持器
    2.4 负压印模式间隙保持器
3 结语

(9)两种阻萌器设计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恒牙早萌的干预
    3.2 丝圈式阻萌器的优缺点
    3.3 两组阻萌器设计的比较

(10)2种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 2 方法
    1. 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 1 戴用舒适度
    2. 2 牙周健康指数
    2. 3 两组成功率相比较
3 讨论
    3. 1 临床舒适度
    3. 2 牙周健康
    3. 3 成功率及失败原因分析

四、丝圈式保持器临床应用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间隙保持器的临床效果评价[J]. 张静兰,莫伟兰,刘芳,钱虹,麦志辉. 新医学, 2021(10)
  • [2]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应用于乳磨牙早失的回顾性研究[J]. 康方芳,刘茜,梅予锋. 口腔医学, 2021(06)
  • [3]聚醚醚酮/聚醚酮酮材料及数字化技术在儿童口腔医学应用的初步临床报告[J]. 冀堃,朱顶贵,陆伟,杨春成,吴国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02)
  • [4]第二乳磨牙早失的间隙保持[J]. 张芷莲,彭怡然,邹静,王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9(12)
  • [5]聚醚酮酮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观察[J]. 冀堃,朱顶贵,陆伟,戴丽,王欣然,景建龙,吴国锋.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9(06)
  • [6]复合树脂高强纤维间隙保持器的应用研究[J]. 殷忠平,张彬,王铁瑛,果利,何苗,许艳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07)
  • [7]两种阻萌器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D]. 赵佳丽. 山西医科大学, 2018(01)
  • [8]乳牙早失后间隙保持器的选择及应用[J]. 赵佳丽,孙克勤.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12)
  • [9]两种阻萌器设计的临床应用研究[J]. 程敏,陈婷婷,陈建伟,陈香,张强. 口腔疾病防治, 2016(07)
  • [10]2种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 黄优,陆史俊,王林. 口腔医学, 2015(11)

标签:;  ;  ;  ;  

钢丝环保持器临床应用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