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

重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

一、重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贺俊生[1](2020)在《瓜州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性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野生脊椎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刚设立的塘墩湖保护区就缺乏有关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同时该保护区地形地貌、植被特征和气候特点等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独特性和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对该保护区内的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作者于2017年9月2019年12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样方法、直接计数法、文献查阅法及访谈法对该保护区内的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鱼类塘墩湖保护区有8种鱼类,隶属1目2科4属。2.两栖爬行类两栖爬行类共有11种,隶属2目8科9属,其中两栖类物种有1目2科2属2种,爬行类物种有1目6科7属9种;按区系成分划分,广布种有1种,古北界有10种;按分布型特征划分,2种两栖类均属东北—华北型,9种爬行类均为中亚型物种。对塘墩湖保护区湿地、草原、灌丛疏林和荒漠4种生境类型下的两栖爬行类做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生境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最高。3.鸟类鸟类有120种,隶属15目34科80属;从区系成分划分,广布种有67种,古北界有53种;分布型包括不易归类型、东北—华北型、古北型、东洋型、高地型、全北型、东北型、中亚型和季风型等9种类型;从居留型划分,夏候鸟最多,其次是留鸟、旅鸟和冬候鸟。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组成分析:春季有58种,夏季有87种,秋季有68种,冬季最少,仅44种;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秋季>夏季>春季>冬季;Pielou均匀度指数(E):秋季>春季>夏季>冬季;Simpson优势度指数(C):冬季>夏季>春季>秋季;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科、属水平多样性分析:夏季鸟类F指数、G指数、G-F指数均最高。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组成分析:湿地生境有鸟类11目24科68种,草原生境有10目21科56种,灌丛疏林生境有8目19科50种,荒漠生境有4目9科19种;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科、属水平多样性分析:湿地生境F指数、G指数和G-F指数均最高;而荒漠生境鸟类群落F指数、G指数和G-F指数均最低,说明荒漠生境鸟类多样性相对较低,在科、属级水平上分布相对单一,单种科较多。4.兽类兽类有29种,隶属6目13科26属,其中啮齿目最多有15种,食虫目最少仅有1种;按区系成分划分,古北界有19种,广布种有10种;分布型由全北型、中亚型、不易归类型、高地型、古北型和东洋型等6种类型组成。

刘若星[2](2020)在《小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大约有小水电站4.65万座,量大面广。随着开发力度不断增大,小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已进入生态环境约束期,为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防止小水电站开发运行过程中造成重大的生态环境损失和破坏,正确处理水能开发、小水电工程建设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实现小水电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小水电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因此,目前亟待开展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为农村水能资源规划和水电综合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各项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开展了关于小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针对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特点,结合专家意见,提炼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2)借鉴国内外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项的研究成果,采用PSR模式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量化评价指标、初步确立评价准则。(3)基于PSR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综合指数法建立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4)对两个典型工程实例综合评价,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王可洪[3](2020)在《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三峡水库自2010年完成175 m蓄水后,采用“冬蓄夏排”的水位调度模式,淹没了长江上游及其支流周边高程在145~175 m之间的陆地生态系统,形成了面积达348.93 km2、水位落差为30 m的水库消落带。消落带是介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重要生态界面,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本文以节肢动物为研究对象,对整个三峡水库及其典型区域的消落带进行了调查,从纵向、垂向和时间三个尺度上研究了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阐明了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时空分布格局,识别了影响消落带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关键要素。最后,本文比较了三峡水库消落带与自然河岸带节肢动物群落的差异,讨论了三峡大坝建成后水库蓄水对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沿河流纵向梯度上,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多样性表现为:中游>下游>上游,支流>干流。纵向梯度对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有显着影响,中游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上游存在显着差异,支流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长江干流也存在显着差异。消落带节肢动物多度和丰度在纵向梯度上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生物量表现出降低的现象。支流消落带节肢动物多度、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干流。RDA分析表明淹水深度是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纵向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垂直梯度上,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多样性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也随高程变化而变化。不同高程上节肢动物的丰度、多度以及优势类群存在明显的差异。节肢动物的数量、种类以及杂食者和腐食者的比例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捕食者的比例随高程增加而降低。淹水时间是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垂直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后,节肢动物群落能迅速建立。栖息于消落带生境的节肢动物来源于水体、陆地以及河流上游等地方,93%的物种主要来源于陆地,6%来源水体。其中,65种节肢动物只能通过附近的陆地生态系统迁移而来。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出露后的第10天达到最高,总体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先拓殖的消落带节肢动物主要是捕食性昆虫,相对多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植食者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水文情势是影响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关键影响因素。消落带经常淹水的区域甲虫的数量和种类高于未淹没的区域。淹水时间与消落带地表甲虫数量和种类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从较大的时间尺度上看,洪水干扰对地表甲虫有利,较小的时间尺度内洪水干扰对地表甲虫不利。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对节肢动物群落有着重要影响。植物群落组成比植物结构和多样性等更能反映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在不同程度的淹水胁迫下,植物和节肢动物的响应方式不同,导致植物群落对节肢动物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较弱的区域,植物群落组成能更好的预测节肢动物群落,而在三峡水库中下游以及高程较低的区域植物群落异质性和生产力与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存在明显的正向作用。三峡水库蓄水改变了消落带节肢动物的生境条件,导致很多节肢动物种类消失。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分布格局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水库蓄水导致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降低,超过20%的类群在蓄水后消失,预示着三峡水库蓄水后节肢动物群落倾向于单一化。三峡水库蓄水导致节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加,杂食者的比例降低,捕食者、腐食者和植食者的比例增加。三峡水库蓄水还改变了节肢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格局。蓄水后消落带中的节肢动物可能被迫向高地迁移,高地生境可能成为某些物种永久性的生境。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三峡水库蓄水导致消落带节肢动物多样性降低。节肢动物多样性是消落带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落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消落带节肢动物区系及其多样性维持机制可为三峡水库消落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提供基础理论支撑,这对消落带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以及水库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可洪,袁兴中,张冠雄,武帅楷,刘双爽,张梦婕[4](2020)在《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河岸是河流与陆地之间重要的生态界面,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受到人为活动的严重威胁。无脊椎动物在河岸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联系的重要纽带。尽管已有很多学者对河岸无脊椎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但缺乏对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总结。本文结合洪水和干旱、营养物质、微生境多样性、河岸植被、微气候梯度、食物资源以及河流空间梯度等影响因素,初步讨论和归纳了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周期性洪水和干旱引发了无脊椎动物的繁殖和迁移等行为,增加了河岸无脊椎动物群落周转率,为无脊椎动物创造了理想的条件。充足的营养物质使河岸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支撑了较高的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较高的微生境多样性为无脊椎动物提供了多样的生态位空间,孕育了特殊的河岸无脊椎动物种类。复杂的河岸植物群落不但是河岸无脊椎动物的食物来源之一,也为河岸无脊椎动物提供了多样的生态位空间和重要的避难场所。微气候环境的空间分异提供了复杂多样的生境条件,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陆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在河岸共存创造了条件。跨越界面的资源补给增加了河岸无脊椎动物的食物可利用率,为河岸无脊椎动物提供了特殊的食物来源。这些因素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纵向梯度和侧向梯度,从更大尺度上为河岸无脊椎动物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因此,探讨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对于河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勤勤[5](2019)在《汞和有机磷酸酯在三峡库区水、土/沉积物中的分布与鱼体富集特征》文中指出汞(Hg)和有机磷酸酯(OPEs)都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易挥发扩散,但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在食物链中具有富集效应。Hg和OPEs一旦进入水环境,易在鱼体中富集,其富集因子(Bioaccumulation factors,BAFs)可高达106107,食用Hg和OPEs污染的鱼类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开展水环境中Hg和OPEs分布与鱼体富集特征调查及其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峡水库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特大型水库,由于其特殊的“冬蓄夏泄”年调度方式,在每年的4-9月,三峡库区沿线会形成一条长557.8 km,面积349 km2,高差30 m的消落带。消落带作为库区流域中水陆相互作用的交错带,是库区径流的汇集地带,自然也易成为环境污染物的汇集区。另一方面,三峡库区地处人为活动密集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开展污染物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对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为此,本文选择无机的Hg和有机的OPEs两类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污染物为研究对象,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位于长江干流的涪陵珍溪、忠县石宝寨和处在水库支流的开县汉丰湖/渠口、忠县涂井为代表性研究地点,从调查(按季节)三峡库区水体(深度:表层、10 m、30 m和50 m)和土壤/沉积物(水位高程:>175 m、165 m、155 m、145 m和全淹;深度:05 cm、510 cm、1020 cm和>20 cm)Hg和OPEs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出发,进一步探究Hg和OPEs在鱼体以及随营养级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的特征,并评价其对三峡库区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如下:(1)三峡库区水体总汞(Total mercury,THg)浓度为8.71±4.17 ng L-1,显着低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50 ng L-1);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浓度为0.37±0.32 ng L-1,浓度变化表现为暖季(夏季和秋季)大于冷季(春季和冬季)、干流(S1和S2)大于支流(S3和S4)的趋势,且不同形态Hg浓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增高(除RHg外)。三峡库区水体∑10OPEs(溶解相+颗粒相)的平均浓度为289±158ng L-1(108865 ng L-1),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1,3-二氯异丙)酯(TDCP)、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磷酸三丁酯(TNBP)和磷酸三异丁酯(TIBP)是最主要的污染单体,各采样点间无显着的差异(p>0.74);水体中的OPEs主要存在于溶解相中,其LogKp值主要集中在1.844.87之间,且LogKow和LogKoc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着的相关关系(R2=0.04,p=0.28)。(2)三峡库区土壤/沉积物THg和MeHg的含量分别为51.3±35.6 ng g-1和0.34±0.27ng g-1,THg高于我国土壤汞背景值(38.0 ng g-1)但MeHg水平较低,且都无显着季节性差异(p>0.05);THg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增高,而MeHg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小的趋势(除>175 m土壤);水位变化和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含量都是影响土壤/沉积物Hg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沉积物∑10OPEs的平均含量为205±135 ng g-1(16.3553 ng g-1),其主要污染单体为TDCP(40.7%)、TCPP(14.2%)、TIBP(13.0%)、磷酸三苯酯(TPHP,11.6%)和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EHDPP,10.1%),但无明显的地点差异(p>0.05)。土壤中OPEs的浓度随水位高程的分布表现为未淹没土壤(>175 m)中OPEs含量较低,而水位波动的消落带土壤OPEs含量水平较高,说明消落带水位变化对OPEs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并且除TCEP(r=0.296,p<0.05)、磷酸三丙酯(TPRP,r=0.234,p<0.05)、TNBP(r=0.241,p<0.05)和TIBP(r=0.295,p<0.05)外,其它OPEs单体、∑10OPEs与SOM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说明SOM不是影响三峡库区OPEs分布的主要因素。(3)三峡库区鱼体THg和MeHg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4 ng g-1(0.50272 ng g-1)和23 ng g-1(0.10199 ng g-1),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大允许摄入限值(THg,500 ng g-1,w.w.)和US-EPA质量控制标准(MeHg,300 ng g-1,w.w.),且表现为肉食性鱼类高于非肉食性鱼类;大多数同类鱼样Hg的富集与其大小无显着的相关性,其原因可能是:1)三峡库区蓄水以后大量增加的陆生营养物质;2)鱼汞富集过程中存在“生长稀释”现象,但需要进一步证实。鱼体肌肉样品∑10OPEs浓度为812±490 ng g-1(45.22887 ng g-1),其中TCEP(203±176 ng g-1)、TDCP(153±123 ng g-1)、TNBP(336±227 ng g-1)和TPHP(122±152 ng g-1)是主要的污染单体,其中TCEP、TDCP、TNBP、Cl-OPEs(氯代有机磷酸酯)、Alkyl-OPEs(烷基类有机磷酸酯)及∑10OPEs的中值含量表现为随营养级升高而增高的趋势;且鱼体∑10OPEs和OPEs单体浓度都与鱼体大小无显着相关性(p>0.05),这暗示OPEs在鱼体中存在代谢途径,因此降低了随着鱼类生长而产生的生物放大效应。(4)三峡库区鱼类肌肉THg和MeHg的LogBAF值分别为3.89(2.044.76)和4.83(2.51-6.11),且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增高;各单体TCEP、TDCP、TCPP、TNBP、TIBP、磷酸三乙基己基酯(TEHP)、磷酸三(2-丁氧基)乙酯(TBOEP)、EHDPP和TPHP的LogBAF值的分别为3.34(1.994.07)、3.59(2.224.43)、2.56(2.562.56)、3.94(2.814.61)、3.37(1.664.43)、3.05(2.463.52)、3.23(2.293.90)、4.51(3.795.22)和4.05(2.745.40),其中除TPHP、TBOEP、Aryl-OPEs外,其它OPEs单体和∑10OPEs的LogBAF中值均随营养级的增高而增高。鱼体LogBAF与LogKow之间没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但当OPEs单体LogKow<7,其LogBAF随着LogKow值的增大大致呈现增长趋势,并且LogBAF与Log Kow之间也存在显着的相关性(R2=0.52,p<0.05)。鱼体肌肉(n=71)的δ13C组成范围为-26.45-17.24‰,随营养级无明显趋势;δ15N范围为5.7215.34‰,随营养级增高而增高;但δ13C值与δ15N值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R2=0.30,p<0.01),说明不同营养级的鱼体食物来源变化很大,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集效应。营养级位置(Trophic position,TP)变化范围为2.83(1.21-4.04),说明三峡库区食物链较短。鱼体肌肉THg、MeHg和IHg的营养级放大因子(TMFs)值分别为0.09、0.11和0.09,处于较低水平;而6种主要OPEs污染单体(检测率>50%)和∑10OPEs的浓度水平都与其δ15N值无显着性关系(p>0.05),说明鱼体OPEs没有随着营养级生物放大。(5)本次研究发现,在19862015期间三峡库区鱼体肌肉THg和MeHg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表明三峡库区蓄水初期并没有出现显着的“水库效应”,其原因大致为:1)水体较低的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较高的pH,不利于甲基化反应;2)淹没土壤SOM含量较低且甲基化活动相对微弱;3)淹没植物降解速率较低,释放到水体的Hg和营养物质较少,同时淹没而未分解的植物还到吸收和固定汞的作用;4)库区食物链结构简单,且Hg的TMFs也较低。尽管库区鱼体THg和MeHg的含量水平很低,但是对于高频率摄食鱼肉的周边渔民而言,也可能存在Hg暴露风险。此外,本研究采用风险系数值(RQ)来评估水中OPEs对水生生物的危害,结果表明三峡库区主要OPEs污染单体TCEP、TDCP、TCPP、TNBP和TIBP的风险系数均小于0.1,没有毒性风险;采用每日摄入量(DI)来研究鱼体中OPEs的含量水平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结果显示,TCEP、TDCP、TNBP、TIBP、TPHP和TBOEP的每日摄入量均远小于每日参考剂量(RfD);并且TCEP(0.00000.0095)、TDCP(0.00000.0113)、TNBP(0.00000.0125)和TPHP(0.00000.0045)的RQ值范围均远远小于1,表明三峡库区鱼体OPEs没有暴露风险。

邱爽[6](2018)在《大别山脉地区毛翅目昆虫分类学与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翅目Trichoptera,成虫俗称石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并为昆虫纲第六大目。毛翅目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并作为指示生物在水质监测与水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超过14,548个现存种,分49科616属,截止到2018年,我国发现1,418个种,分属30科121属。在欧美国家,对毛翅目昆虫生理、生态、行为与系统发育等研究较为完善。在我国,毛翅目昆虫分类及其相关研究仍较为薄弱。本研究中,作者以大别山脉为研究地区,对区域内毛翅目昆虫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及区系研究,主要工作与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作者于2014和2015年的三月至十月对大别山地区17个样点用灯诱法进行了27次采样,总共采集到毛翅目标本8,279头。经过鉴定,本研究一共采集到23科50属130个种,已知种108种;结合当前文献记载,大别山一共有23科51属138种毛翅目昆虫,占中国已知毛翅目科数的76.67%、属的41.32%与种的9.73%,显示出较高的多样性。本研究发现新种与疑似新种22个,包括复杂蝶石蛾Psychomyia complexa n.sp.、剑形蝶石蛾Psychomyia ensiformis n.sp.、麻城蝶石蛾Psychomyia machengensis n.sp.、蕊形齿叉蝶石蛾Tinodes stamens n.sp.(已发表)、弯枝拟细翅石蛾Molannodes arcuatus n.sp.、双叉裸齿角石蛾Psilotreta furcata n.sp.、四叉裸齿角石蛾Psilotreta tetrafurcata n.sp.、长肢幻石蛾Apatania protracta n.sp.(已发表)、拟马氏腹突幻石蛾Apatidelia paramartynovi n.sp.(已发表)、大悟长刺幻石蛾Moropsyche dawuensis n.sp.(已发表)、大叶乌石蛾Uenoa megalobata n.sp.、短背原石蛾Rhyacophila brevitergata n.sp.(已发表)、拟冠原石蛾Rhyacophila haplostephanodes n.sp.(已发表)、长枝原石蛾Rhyacophila longiramata n.sp.(已发表)以及数个未定种。本次研究于湖北省采集到118个种,河南省49个种,安徽省68个种。其中,省级新记录湖北增加72个,河南增加22个,安徽增加26个,我国新记录增加4个。本研究中所有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其余标本保存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2.对所采集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绘制了全部雄性外生殖器插图以及部分翅脉插图,同时讨论了每个新种与疑似新种的系统发育位置。对一些形态强烈特化的新种如拟冠原石蛾Rhyacophila haplostephanodes与长枝原石蛾R.longiramata,则为其建立了新种组。3.结合鉴定结果与采集数据进行了时空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种类随时间变化明显,于科级水平即有较大差异。绝大多数科于六、七、八月采集种类与数量较多,而幻石蛾科、鳞石蛾科、舌石蛾科、螯石蛾科与原石蛾科则于三、四、五月或者九、十月更占优势。对17个地区样点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大别山东南部与西北部样点各自形成一支,而研究区域中央一个样点则独自成支,该结果可能与气候、水系相关,并受到采样强度的影响。搜集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的海拔分布信息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多生存于海拔500–1000米处,推测这是由于低海拔地区人类活动过于频繁,高海拔地区则河流较少,气温较低且风速较大,均不如中海拔地区适宜毛翅目昆虫繁衍。4.搜集了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在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分布信息,并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以东亚成分为主,占76.09%;东洋成分其次,为10.87%;东洋+古北成分占7.25%;古北成分占4.35%,东洋+古北+非洲、东亚+古北+新北成分各占0.72%。东亚成分中,1.90%为中日成分,59.05%为中国特有但不为大别山特有,39.05%为大别山特有种。同时,聚类分析显示,大别山地区的毛翅目昆虫与我国华中区联系最为紧密,而与我国其他气候区联系较小,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于温度与湿度不同造成的。对大别山特有种之近似种分布分析也显示大别山地区的昆虫与东洋区的联系较古北区更紧密。结合区系研究结果与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地质学等资料,对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的起源与演化进行了讨论,认为其起源于中国东部,并受到冰川期昆虫迁移以及我国季风影响形成了目前的区系。本研究首次对大别山脉地区的毛翅目昆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获得了较为全面的毛翅目昆虫资料。首次对大别山脉地区的毛翅目昆虫进行了分布分析,发现其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首次对大别山脉地区的毛翅目昆虫区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初步确认其起源于中国东部。

邓旭艳[7](2016)在《丘陵区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湿地生态的影响及调控措施研究 ——以安谷水电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稀缺,以及对温室气体减排需求,发展水电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战略。水电建设应兼顾生态效益,保护好生态已成为社会共识。而生态保护中湿地具有诸多功能和极高的生态服务价值,是保障人类发展的天然基础设施。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大量研究了水电工程建设对湿地生态的影响和调控措施,但研究主要针对高山峡谷和中低山地区水电工程,集中在某一方面的生态影响或调控措施,对物种遗传习性小尺度范围影响的研究仍少有报道,系统和全面针对丘陵区河流湿地生态影响和调控措施研究仍不多见,我国生态友好型水电工程标准和体系尚未形成。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与对比的研究方法,以位于丘陵区的安谷水电站为例,以位于中低山地区的沙湾电站和高山峡谷区的毛尔盖水电站为比照,在收集大量资料和开展大量现场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利用3S等技术,遵循生态学相关理论和基本原理,研究了丘陵区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湿地生态的影响,并系统和全面的提出了调控措施。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为人工湿地类型,湿地生境总体较好,但向恶化趋势演变研究区域位于大渡河下游汇入岷江前的宽谷江段,农业开发程度高,人类活动强烈,为人工湿地类型。本文采用“分级描述”法,对工程建设前研究区湿地生境状况进行了评价。选取的31个调查评价样点中,“一般”、“较好”、“好”的点位数量为25个,表明电站建设前研究区域湿地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原有湿地生态已开始退化,处于亚健康状态。经现场调查,其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大量防洪堤建设,洪泛区生境萎缩;区域农业开发程度高,人为干扰大;过度捕捞致使鱼类资源下降;两岸污染源较多,水质污染明显;流域梯级电站建设,河流廊道受阻隔;无序采砂破坏湿地生态环境;河道淤塞导致河流湿地功能严重退化。总体上,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研究区湿地生境将向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演变。(2)水电工程建设导致区域湿地景观向均质化趋势演变,湿地生物群落逆行演替,生态系统结构失稳、功能失调,对丘陵区湿地生态影响面更广、强度更大1)导致研究区湿地生境面积减少、功能退化,景观格局向均质化趋势演变。空间格局方面:工程建设后研究区右侧河网被大坝阻隔分为库区和人工渠,变为水库景观和水渠景观,左侧河网干枯或被移民造地占用,往农业景观趋势演变;湿地面积由14.39 km2减少为11.46km2,岛屿由71个减少为15个,面积由17.79km2减少为3.76km2,河网密度由2.27 km/km2减少为1.13km/km2,对工程左侧河网湿地造成毁灭性破坏;研究区河流向单一河道发展演变。相对于中低山地区和高山峡谷地区,丘陵区水电工程对河流湿地生境影响更大。水电工程建设导致区域耕地、园地、林地和荒草地变为常年水域、工程建设用地或裸岩砾石地;由于丘陵区农业开发程度较高,所以影响地类以耕地为主,高山峡谷区影响地类以林地为主,中低山地区为过渡区。水域环境方面:库区河流水面变宽、水流变缓、水深加深,坝下河流水面变窄、水流变缓,水深视开发方式不同而不同;丘陵区和中低山地区水电工程建设后河流水温变化不明显,高山峡谷地区龙头水库型水电工程建设后河流水温呈分层状态,时空变化大;丘陵区和中低山地区水电工程库区,由于纳污能力大幅提高,水质往良好趋势演变,但由于河流沿线企业和居民排污严重,致使减(脱)水段河流水质急剧恶化,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沿线企业和居民较少,工程建设对水质影响不明显。2)导致研究区湿地生物整体数量减少,种群空间分布随适宜生境改变而改变,但物种种类基本不变,带来物种遗传多样性下降,种群遗传分化加剧。具体为:①区域植物:陆生和湿生植物:在右侧河网区被库区和泄洪渠、尾水渠取代,仅库区右岸有少量湿生植物;左侧河网区变为干枯河段或移民造地区,陆生植物基本不受影响,湿生植物仅局部低洼地段出现;浮游植物:在坝上库区由于原有的河流生境转变为水库生境,数量增加,坝下建设区和左侧干枯河段,由于适宜生境明显减少,数量亦明显减少,但仍以硅藻为主。②陆生动物:数量和空间分布:大量原适宜生境变为了水域、工程建设用地或裸岩砾石用地,导致区域陆生动物向周边适宜生境迁徙,数量减少,整体影响较小;但其中两栖类陆生动物由于迁徙能力较弱,对其影响较大,尤其以丘陵区水电工程最为明显。遗传习性:本研究选取受影响较大的两栖类动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川狭口蛙和饰纹姬蛙为研究对象。首先,用PCR技术扩增四川狭口蛙线粒体基因组DNA,并对其完成测序,结果显示:其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同科其它物种变异不大。然后,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检测饰纹姬蛙微卫星位点的多样性,结果显示:受地理阻隔影响,其在研究区的种群与其它区域种群遗传分化明显,区域内“许坝种群”亦出现遗传分化。因此,初步推断水电工程建设对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由于工程大坝将阻断河流,并形成大量减(脱水)河段,移民造地亦会形成的大量“硬质”护岸,人为形成了区域性地理阻隔,影响了物种基因流正常传输,进而导致物种遗传多样性下降,加剧了区域种群遗传分化。③水生动物:鱼类:坝上库区段原有的河流生境转变为水库生境,鱼类资源总量增加,但种群由流水性鱼类向静水或缓水性鱼类演变;其它区域鱼类资源总量减少,种群不变。其它水生动物:坝上库区段生物量有所增加,种群往高度缺氧环境的种群演变;坝下建设区和脱水河段区生物量减少明显,种群不变。3)导致研究区生态系统结构失稳、功能失调。水电工程建设修建大坝、副坝、硬质防洪堤、形成干枯河网等,造成生态阻隔,影响了系统内正常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流通;破坏了原湿地生境,导致生物群落逆行演替;带来区域景观格局总体变化,并往均质化趋势演变,最终使生态系统结构失稳、功能失调。3、研究提出6方面调控措施,大部分已实施,研究区湿地生态向良性趋势演变根据生态学相关理论和基本原理,利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针对工程建设前研究区已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建设后新增生态影响情况,主要采取下泄100-600m3/s的生态流量、河网水系生态保护、河道生态护岸、鱼类资源保护、典型湿地区修复与建设和配套行政管理6个方面调控措施。其中,下泄生态流量为后续相关措施提供了基本的水文条件,是研究区湿地生态恢复的基础和前提;河网水系生态保护和河道生态护岸措施恢复了区域水文连通性和河道原有基本生境,是鱼类资源保护和典型湿地区恢复的必要支撑;鱼类资源保护是针对区域湿地生态中水生生物关键种的恢复措施;关键节点典型湿地区修复与建设是针对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举措;配套行政管理措施是确保相关工程技术调控措施实施到位和正常运行维护,以及减免人为干扰的必要手段,是调控措施的重要补充。可见,各项措施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构成安谷水电站湿地生态调控措施技术体系。目前,前述6个方面调控措施大部分已于近两年实施完成,调控效果已经初显,未实施的主要为典型湿地区修复与建设措施。随着后续调控措施的实施,湿地自然恢复的加快,研究区右侧河网新形成的水库景观和水渠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将更加稳定,功能将更加协调,将形成新的生态系统平衡,左侧河网区基本恢复了工程建设前的湿地景观和湿地生态系统,整个研究区湿地生态正向良性趋势演变,说明调控措施将达到预期的调控效果,是相对完整、系统和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

郭子良[8](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李雷[9](2014)在《长江宜宾江段长薄鳅摄食生态及鱼类食物网结构的研究》文中提出长江上游是我国淡水鱼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长江上游渔业资源呈现严重的衰退趋势。人工增殖放流被世界各国认为是恢复渔业资源较为有效的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增殖放流前应对放流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放流水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变化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为恢复长江上游渔业资源,农业部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对多种鱼类开展了大量的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放流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放流水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变化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被认为是影响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开始蓄水,长江上游鱼类摄食生态及其群落结构将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论文选择宜宾江段作为长江上游的代表江段,以2012-2013年在宜宾江段采集的主要鱼类胃含物样品和水生生物稳定性同位素样品为基础,采用唐启升院士提出的“简化食物网”的研究思路以及“点”和“面”相结合的研究格局,从关键鱼种、重要鱼种及鱼类群落等3个层面上开展鱼类的摄食生态和鱼类食物网结构的研究,并对向家坝蓄水前后水生生物群落营养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旨在为研究宜宾江段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宜宾江段食物网营养动力学建模提供基础数据,为向家坝蓄水对宜宾江段水生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为长江上游人工增殖放流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1.本章对宜宾江段的鱼类开展了向家坝蓄水前的最后一次调查,共调查鱼类62种,特有鱼类19种,其中圆口铜鱼、瓦氏黄颡鱼、鲫、长薄鳅、中华沙鳅、南方鲇、铜鱼、鲢、鲇等9种为宜宾江段抽样渔获物中的主要渔获物种类。并对主要渔获物种类的体长体重的关系和主要渔具渔法的捕捞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鱼类为底层杂食性鱼类,喜缓流水环境。与历史文献进行对比,杂食性鱼类和底层鱼类呈现相对上升的趋势,激流性鱼类和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主要渔获物种类的规格和流刺网的单船产量下降较为明显。结果表明,宜宾江段渔业资源呈现衰退的趋势。2.关键鱼种方面,通过传统胃含物分析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相结合,对宜宾江段长薄鳅的摄食强度和食物组成及其随体长、昼夜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法认为长薄鳅食性主要以小个体鱼类、甲壳类(虾类和钩虾类)、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4种食物类群为主。传统法认为长薄鳅的摄食强度和食物组成随体长的增加均具有显着的变化,其体长在110mm时出现了明显的食物转换现象,虾类和鱼类取代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成为其主要的食物类群;其体长在210mm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食物转换,虾类成为最主要的食物类群。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方面,颗粒有机物(POM)、虾类和鱼类为长薄鳅的主要潜在食物类群,且长薄鳅食性随体长变化的结果与传统法得到的结果相似,当长薄鳅体长>110mm时,潜在食物类群的同位素值及对长薄鳅食性的贡献发生了较为显着的改变,POM对长薄鳅食性的贡献率减小,虾类和鱼类的贡献率增大;当长薄鳅体长>210mm时,虾类取代POM对长薄鳅的贡献率达到最大。在春季,长薄鳅具有显着的昼夜变化,摄食强度在09:30和12:30相对最高,其次为18:30,白天摄食强度整体远高于夜间摄食强度。综上结果表明,宜宾江段主要渔获物长薄鳅为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其具有较高的食性可塑性,且其食性随着体长和时间的变化均有较为显着的改变,因此长薄鳅对宜宾江段的水文环境和饵料丰度等因素的改变具有一定的适应性。3.重要鱼种方面,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长江宜宾江段铜鱼和圆口铜鱼的潜在食物类群及种间食物关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两种鱼类摄食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宜宾江段虾类和POM为铜鱼的主要潜在食物类群,而POM和有机碎屑为圆口铜鱼的主要潜在食物类群,即铜鱼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鱼类,圆口铜鱼是相对铜鱼偏好植物性的杂食性鱼类。分别对铜鱼和圆口铜鱼的813C值和潜在饵料生物贡献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鱼类潜在的优势食物类群不相同,其食物组成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种鱼类的饵料平均相似性系数为78.69%,食物重叠系数为55.59%,两种鱼类对食物种间竞争关系不激烈。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在体长相似的条件下,铜鱼的上颌伸展度和下颌伸展度要大于圆口铜鱼的上颌伸展度和下颌伸展度,这也是两种鱼类在有限的饵料环境下的一种适应性对策。4.本章研究了颗粒有机物(POM)和水生生物的δ13C和δ15N值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的稳定同位素比率随季节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宜宾江段颗粒有机物(POM)受长江自然径流的影响较为显着,其稳定同位素比率有显着的季节变化,在洪水期达到最高,枯水期较低,尤其在枯水期的冬季最低。对颗粒有机物的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颗粒有机物(POM)的有机物来源不同,在枯水期主要来源为本地有机物(浮游植物、水生固着藻类、水生植物等)和外来有机物(陆地有机物、土壤有机物和从上游及支流输入的有机物),洪水期颗粒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为外来有机物。且在除夏季(洪水高峰期)外的所有季节C3植物是POM的主要来源,在夏季(洪水高峰期)C4植物和人类产生的有机物污染物可能是POM的主要来源。而对于鱼类而言,在洪水期间陆生外源性有机物更加丰富且易获得。颗粒有机物(POM)和日本沼虾是宜宾江段主要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但冬季POM在鱼类食物组成中的占有比例不会太高。对河流连续体概念(RCC)、洪水脉冲概念(FPC)和河流生产力模型(RPM)等三种食物网有机物来源的理论模型进行分别探讨,结果表明三种模型没有一种能够单独适应宜宾江段的食物网模型。在洪水期应参照RCC和FPC等两种理论模型,在枯水期应参照RCC、FPC和RPM等三种理论模型。POM在向家坝蓄水后2013年春季的813C和615N值均低于向家坝蓄水前2012年春季的δ13C和δ15N值,表明向家坝的蓄水已经影响了陆生外源性物质和水生内源性物质在宜宾江段颗粒有机物(POM)中所占的比例,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及组成。向家坝蓄水后,在枯水期来自上游冲击下来的有机物对POM的贡献下降,POM组成主要以来自两岸输入的陆生外源性有机物和本地水生的内源性有机物为主。5.在水生生物群落方面,通过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研究了宜宾江段常见鱼类和虾类等水生生物群落营养结构及其随季节的变化,并探讨了向家坝蓄水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宜宾江段常见鱼类和虾类等水生生物大致可以分为4个类群:第1类群为草食性类群,包括鲢;第2类群为偏植物性的杂食性类群,包括日本沼虾、鲫、圆口铜鱼、铜鱼、瓦氏黄颡和蛇鮈:第3类群为偏动物性的杂食性类群,包括长鳍吻鮈、吻鮈、南方鲇、中华沙鳅、宜昌鳅鮀、子陵吻虾虎鱼、犁头鳅和紫薄鳅;第4类群为肉食性类群,包括长薄鳅(大个体)、斑鳜、鳜、大眼鳜。把湖沼股蛤的营养级定位2,鱼类在不同季节的营养级没有整数,均位于2.5-4.75之间,且不同季节食物链的营养级不同。不同季节的食物链中通常存在2-3个营养级,大部分鱼类为次级消费者,营养级位于3-4之间。这结果一方面说明,宜宾江段处于较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另一方面也说明,食性单一的鱼类在宜宾江段很难生存,换句话说,宜宾江段的常见鱼类以杂食性为主。综上结果表明,宜宾江段的鱼类食物网结构是不稳定的,且河流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由于土着肉食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较为缺乏,因此从维持鱼类群落丰富度的角度分析,对于长江上游的增殖放流应适当放流土着肉食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对10种鱼类在2012年春季向家坝蓄水前和2013年春季向家坝蓄水后的δ13C值和δ15N值分别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大部分鱼类在向家坝蓄水前枯水期的δ13C值和δ15N值要高于向家坝蓄水后枯水期的δ13C值和δ15N值,结果说明向家坝蓄水的成功,对坝下宜宾江段大部分鱼类的饵料食物产生了影响,不同类群的鱼类影响程度不同,偏植物的杂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受到的影响程度较大。同时在向家坝蓄水后的枯水期外来有机物对食物网的贡献相比蓄水前枯水期的贡献有所下降,因此向家坝蓄水后本地有机物对整个坝下宜宾江段食物网的贡献在增加。6.本文对长江上游鱼类的增殖放流提出建议。对于长江上游目前已经开始放流的鱼类长薄鳅,本文认为放流的体长应大于110mm,放流时间建议避开洪水期和冬季,选择春季4-6月或秋季10-11月。在确定放流的具体规格前,应该对放流鱼类的摄食生态进行研究,从而确定人工放流鱼类的具体规格。对于放流的时间,草食性鱼类和偏植物性的杂食性鱼类建议选择洪水期;小规格土着肉食性鱼类和偏动物性的杂食性鱼类建议避开洪水期,而大规格土着肉食性鱼类和偏动物性的杂食性鱼类建议选择洪水期。

李东强[10](2014)在《大渡河干热河谷水电站建设影响区的陆生动植物动态变化与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四川省汉源县、石棉县和甘洛县内大渡河流域的陆生动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9年10月、2011年10月、2012年5月和2012年10月、2013年5月和2013年10月调查统计了研究区的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野生及保护植物、植物区系组成、经济作物构成、景观生态体系等陆生植被调查项目的变化;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分布、数量和生活习性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陆生野生动物调查项目的变化。目的是调查库区蓄水后消落带的形成条件及结果、野生动植物等陆生生态因素的生存环境及生物量的变化情况、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内容,就库区蓄水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为制定研究区域内下一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根据野外实地勘察、对研究区域内不同动植物种的大量采样、鉴定并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和标本等已有书面或实体资料,确定研究区域内典型植物群系有8种,分别为麻栎林Form. Quercus acutissima油桐林Form. 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云南松林Form. Pinus yunnanensis、马尾松林Form. Pinus massoniana、慈竹林Form. Sinocalamas affinis、黄荆灌丛Form. Vitex negundo、针茅灌草丛Form.Stipa capillata L.和蜈蚣蕨草Form. Pteris vittata L.丛。采用收割法获取区域内相同灌草植物群系不同样方的地上生物量数据,选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模型计算乔木层生物量,以多次采样地上生物量平均值为数据源,应用植被生态学原理并结合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水电站蓄水对研究区段植被的影响,预测该区域内植被未来的消减、恢复发展趋势。借助软件ENVI、MAPINFO和AutoCAD等,对获得的研究区域的卫星图片进行处理,在人工目视解译法和最大似然法的结合使用下,将不同植被景观片区面积归类整理,形成研究区域植被覆盖示意图,并能够得出研究区域中不同斑块的平均生物量,根据已有数据分析和预测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蓄水后对研究区域生物量变化趋势,从而为科学评估水电站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运营后的生态补偿方式方法提供支撑。采用铗日法、围栏陷阱法和样带采样法等操作规程对研究区域两栖爬行类、兽类和鸟类进行鉴定统计,归纳总结出该区陆生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区系及其分布规律,分析了水电站建设蓄水对该区域陆生动物的影响,预测了该区域内陆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动植物多样性和动植物区系组成受水电站蓄水影响不大,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蓄水后研究区域植被生物量急剧减少,使陆生动物生境受到破坏;在蓄水后的研究中,库区消落带因干热河谷降雨年内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不能及时成型和保持,库内水位的大升大降使研究区域内植被生物量在蓄水后呈规律性波动。但总体发展趋势较为平稳,未出现因库区蓄水而造成的自然外力性植被受损现象。景观生态体系的阻抗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均保持在较低水平,景观格局的分布趋于稳定。

二、重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瓜州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生物多样性研究综述
        1.1.1 生物多样性定义
        1.1.2 生物多样性内容
        1.1.3 生物多样性价值
        1.1.4 生物多样性现状
        1.1.5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因素
    1.2 瓜州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1.2.1 安西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1.2.2 塘墩湖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土壤
    2.5 植物资源
    2.6 生境类型划分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区的选择和样方法的布设
        3.1.2 野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
    3.2 数据处理
        3.2.1 物种分类与鉴定
        3.2.2 物种多样性分析
        3.2.3 技术路线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鱼类资源物种组成及特点
        4.1.1 鱼类物种组成
        4.1.2 鱼类资源特点
    4.2 两栖爬行类资源物种组成及特点
        4.2.1 两栖爬行类物种组成
        4.2.2 两栖爬行类区系成分及分布型特征
        4.2.3 两栖爬行类不同生境多样性分析
    4.3 鸟类资源物种组成及特点
        4.3.1 鸟类物种组成
        4.3.2 鸟类区系成分及分布型特征
        4.3.3 鸟类居留型分析
        4.3.4 生态类群分析
        4.3.5 珍稀鸟类及保护等级
        4.3.6 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组成特征
        4.3.7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分析
    4.4 兽类资源物种组成及特点
        4.4.1 兽类物种组成
        4.4.2 兽类区系成分及分布型特征
        4.4.3 珍稀兽类及保护等级
第5章 讨论
    5.1 塘墩湖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
        5.1.1 鱼类资源现状
        5.1.2 两栖爬行类资源现状
        5.1.3 鸟类资源现状
        5.1.4 兽类资源现状
    5.2 塘墩湖保护区物种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5.2.1 气候变化
        5.2.2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5.2.3 过度放牧
        5.2.4 乱砍滥挖
        5.2.5 环境污染
    5.3 对策与建议
        5.3.1 加强水资源监测
        5.3.2 草原围栏禁牧
        5.3.3 病虫害防治
        5.3.4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教育
        5.3.5 加强保护区基础科研工作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瓜州塘墩湖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名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图

(2)小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健康”理念的提出
        1.2.2 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
        1.2.3 国外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2.4 国内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2 指标体系构建模式的选取
        2.2.1 常见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式
        2.2.2 评价指标构建模式的选取
    2.3 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析及筛选
        2.3.1 评价指标的初选
        2.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2.3.3 评价指标说明
    2.4 评价标准
        2.4.1 评价标准建立原则
        2.4.2 评价分级
3 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概述
    3.2 层次分析法
        3.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3.2.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3.3 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3.3.1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框架
        3.3.2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总体评价
4 应用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某引水式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1.1 工程概况
        4.1.2 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1.3 评价结果
    4.2 案例二:某坝式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2.1 工程概况
        4.2.2 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2.3 评价结果
5 总结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1.2.2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因素
        1.2.3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1.2.4 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三峡水库消落带成因
    2.2 三峡水库消落带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
        2.2.4 水文
        2.2.5 土壤
        2.2.6 生物资源
        2.2.7 社会经济状况
    2.3 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分布
3 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纵向分布格局
    3.1 研究方法
        3.1.1 采样地点
        3.1.2 采样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环境因素特征比较
        3.2.2 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3.2.3 节肢动物多度、丰度、生物量
        3.2.4 节肢动物群落的纵向分布格局
        3.2.5 节肢动物群落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3.3.2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纵向分布特征
        3.3.3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因素
    3.4 小结
4 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沿高程梯度的分布
    4.1 研究方法
        4.1.1 采样地点
        4.1.2 采样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环境因素特征
        4.2.2 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4.2.3 节肢动物群落结构
        4.2.4 落带节肢动物群落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4.3 讨论
        4.3.1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4.3.2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分布特征
        4.3.3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与淹水时间的关系
    4.4 小结
5 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5.1 研究方法
        5.1.1 采样方法
        5.1.2 数据处理
    5.2 研究结果
        5.2.1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5.2.2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5.3 讨论
        5.3.1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来源
        5.3.2 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的拓殖过程
    5.4 小结
6 三峡水库消落带地表甲虫对洪水干扰的响应
    6.1 研究方法
        6.1.1 采样地点
        6.1.2 采样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研究结果
        6.2.1 不同淹没区域地表甲虫群落比较
        6.2.2 地表甲虫群落结构与淹水时间的关系
        6.2.3 地表甲虫群落的时间动态
    6.3 讨论
        6.3.1 洪水脉冲效应
        6.3.2 消落带地表甲虫群落对洪水干扰的响应
        6.3.3 洪水干扰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
    6.4 小结
7 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的关系
    7.1 研究方法
        7.1.1 采样方法
        7.1.2 数据分析
    7.2 研究结果
        7.2.1 植物群落特征
        7.2.2 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7.2.3 植物高度和盖度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7.2.4 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7.2.5 植物群落与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排序分析
    7.3 讨论
        7.3.1 植物结构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7.3.2 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7.3.3 植物物种组成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7.3.4 植物与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对水库空间格局的响应
    7.4 小结
8 三峡水库消落带与自然河岸带节肢动物群落比较
    8.1 研究方法
        8.1.1 采样地点
        8.1.2 采样方法
        8.1.3 数据分析
    8.2 研究结果
        8.2.1 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8.2.2 节肢动物群落结构
        8.2.3 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8.3 讨论
        8.3.1 水库蓄水对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8.3.2 水库蓄水降低了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8.3.3 水库蓄水改变了节肢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格局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附图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
2 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2.1 洪水和干旱
    2.2 营养物质
    2.3 微生境多样性
    2.4 河岸植被
    2.5 微气候环境
    2.6 食物资源
    2.7 河流空间梯度对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3 展 望

(5)汞和有机磷酸酯在三峡库区水、土/沉积物中的分布与鱼体富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文献综述
        1.1 汞的研究概况
        1.1.1 汞的基本性质
        1.1.2 汞的危害
        1.1.3 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1.4 汞在环境中的分布
        1.1.5 影响汞在环境中分布的因素
        1.2 有机磷酸酯的研究概况
        1.2.1 有机磷酸酯的基本性质
        1.2.2 有机磷酸酯的危害
        1.2.3 有机磷酸酯的迁移转化
        1.2.4 有机磷酸酯在环境中的分布
        1.2.5 影响有机磷酸酯在环境中分布的因素
    2. 立题依据
        2.1 选题背景
        2.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3.1 汞和有机磷酸酯在三峡库区水体中的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
        3.2 汞和有机磷酸酯在三峡库区土壤/沉积物中的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
        3.3 汞和有机磷酸酯在三峡库区鱼体中的含量水平
        3.4 汞和有机磷酸酯在三峡库区水生食物链的富集特征
        3.5 汞和有机磷酸酯污染物对三峡库区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汞和有机磷酸酯在三峡库区水体的分布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样品采集
        2.1.3 样品分析
        2.1.4 质量控制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汞在水体中的分布特征
        2.2.2 有机磷酸酯在水体中的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汞和有机磷酸酯在三峡库区土壤/沉积物的分布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品采集
        3.1.3 样品分析
        3.1.4 质量控制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汞在土壤/沉积物的分布特征
        3.2.2 有机磷酸酯在土壤/沉积物的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汞和有机磷酸酯在三峡库区鱼体的分布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3 样品分析
        4.1.4 质量控制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汞在鱼体中的分布特征
        4.2.2 有机磷酸酯在鱼体的分布特征
        4.2.3 汞和有机磷酸酯富集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汞和有机磷酸酯的生物富集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5.1.3 样品分析
        5.1.4 质量控制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生物富集因子(BAFs)
        5.2.2 食物链富集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汞和有机磷酸酯的生态风险评估
    6.1 水库汞“活化效应”的初探
        6.1.1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鱼汞浓度的变化
        6.1.2 鱼汞水平较低的原因
        6.1.3 摄食风险
    6.2 有机磷酸酯的生态风险
        6.2.1 水生生物的风险
        6.2.2 鱼类摄食风险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6)大别山脉地区毛翅目昆虫分类学与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绪论
    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2 毛翅目昆虫概述
    2.3 研究区域简介
    2.4 研究目的意义
3.研究地域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地域
    3.2 研究方法
4.种类记述
    4.1 环须亚目Annulipalpia
    4.2 合须亚目Integripalpia
    4.3 “尖须亚目” “Spicipalpia”
    4.4 总结与讨论
5.区系分析
    5.1 种类多样性
    5.2 时空分布
    5.3 区系组成
    5.4 讨论
6.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各样点物种及标本数量分布表

(7)丘陵区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湿地生态的影响及调控措施研究 ——以安谷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地生态的研究现状
        1.2.2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价研究
        1.2.3 湿地代表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1.2.4 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湿地生态影响研究
        1.2.5 湿地生态调控措施研究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范围
        2.1.2 自然环境概况
        2.1.3 安谷水电站概况
        2.1.4 比照水电站概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工程建设对湿地生境的影响
    3.1 湿地类型分析
    3.2 湿地生境现状评价及演变趋势
        3.2.1 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构建
        3.2.2 湿地生境评价样点选择
        3.2.3 湿地生境现状评价
        3.2.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演变趋势分析
    3.3 对湿地空间格局的影响
        3.3.1 湿地空间结构影响
        3.3.2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
    3.4 对河流湿地水域环境的影响
        3.4.1 水文情势影响
        3.4.2 河流水温影响
        3.4.3 河流水质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建设对区域植物的影响
    4.1 区域植物现状
        4.1.1 陆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现状
        4.1.2 浮游植物现状
    4.2 对区域植物的影响
        4.2.1 陆生和湿生植物影响
        4.2.2 浮游植物影响
        4.2.3 工程建设区植物总生物量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建设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5.1 陆生动物现状
    5.2 对陆生动物空间分布的影响
    5.3 对陆生动物遗传习性的影响预测
        5.3.1 四川狭口蛙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5.3.2 饰纹姬蛙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5.3.3 陆生动物遗传习性影响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建设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6.1 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6.1.1 鱼类资源现状
        6.1.2 鱼类生境变化分析
        6.1.3 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6.2 工程建设对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影响
        6.2.1 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现状
        6.2.2 对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区湿地生态调控措施研究
    7.1 生态调控的理论基础和总体布局
        7.1.1 调控措施研究方法
        7.1.2 主要的生态调控技术
        7.1.3 调控措施选取的原则
        7.1.4 调控措施总体布局
    7.2 下泄生态流量措施
        7.2.1 湿地植物需水量
        7.2.2 湿地土壤需水量
        7.2.3 生物栖息场地需水量
        7.2.4 当地居民取用水量
        7.2.5 计算结果
    7.3 河网水系生态保护措施
        7.3.1 河网水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7.3.2 河网水系配水研究
    7.4 河道生态护岸措施研究
        7.4.1 岸线布置
        7.4.2 岸坡型式
    7.5 鱼类资源保护措施
        7.5.1 鱼类栖息地保护与建设措施研究
        7.5.2 过鱼设施研究
        7.5.3 增殖放流措施研究
    7.6 典型湿地区修复与建设措施
        7.6.1 典型湿地区选址
        7.6.2 放水闸下游湿地生态修复与建设区
        7.6.3 太平副坝人工湿地建设区
        7.6.4 库湾消落区滨水湿地建设区
        7.6.5 枢纽区滨水湿地建设区
        7.6.6 泄洪渠湿地生态生境重塑区
        7.6.7 金坝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区
    7.7 配套行政管理措施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调控措施效果初步研究
    8.1 调控措施实施情况
    8.2 调控效果初步分析预测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长江宜宾江段长薄鳅摄食生态及鱼类食物网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鱼类摄食生态和食物网研究现状及进展
    2 鱼类摄食生态及食物网研究方法的应用
        2.1 胃含物分析法的应用
        2.2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的应用
        2.2.1 稳定同位素的化学特征
        2.2.2 稳定同位素研究消费者食物来源和营养级中的应用
        2.2.3 在河流中有机物来源的应用
    3 水利水电建设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3.1 对洄游通道的影响
        3.2 对坝上江段的影响
        3.3 对坝下江段的影响
    4 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江宜宾江段渔业资源的现状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地点
        1.2 样品收集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渔获物组成
        2.2 主要渔获物种类
        2.3 鱼类体长及体重的组成
        2.4 主要渔具渔法的捕捞强度
    3 讨论
        3.1 鱼类组成现状及特有鱼类分布特点
        3.2 优势种规格及捕捞量的变化
    4 小结
第三章 宜宾江段长薄鳅的摄食生态
    1 材料与方法
        1.1 胃含物样品收集及处理
        1.2 稳定性同位素样品收集及处理
        1.3 胃含物分析
        1.4 同位素分析
        1.5 胃含物数据处理
        1.6 同位素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物组成
        2.1.1 胃含物分析结果
        2.1.2 稳定性同位素分析的结果
        2.2 摄食强度和食物组成的体长变化
        2.2.1 传统胃含物分析法分析结果
        2.2.2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分析结果
        2.3 摄食强度的昼夜变化
    3 讨论
        3.1 食物组成
        3.2 摄食的体长变化
        3.3 摄食的昼夜变化
    4 小结
第四章 宜宾江段两种铜鱼属鱼类的食物关系
    1 材料方法
        1.1 样品收集
        1.2 稳定同位素分析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铜鱼和圆口铜鱼的潜在食物类群
        2.2 饵料相似度分析及食物重叠
        2.3 摄食器官形态特征比较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宜宾江段颗粒有机物和主要水生生物的δ~(13)C、δ~(15)N季节变化特征及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颗粒有机物(POM)和日本沼虾的采样
        1.2 主要鱼类的采样
        1.3 水文因子的测量
        1.4 稳定同位素分析
        1.5 同位素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POM的δ~(13)C和δ~(15)N及C:N比例季节分布特征
        2.2 日本沼虾的δ~(13)C和δ~(15)N周年季节分布特征
        2.3 主要鱼类的食性类型及其δ~(13)C和δ~(15)N范围
        2.4 主要鱼类的δ~(13)C和δ~(15)N周年季节分布特征
        2.4.1 圆口铜鱼δ~(13)C和δ~(15)N周年季节分布特征
        2.4.2 瓦氏黄颡鱼δ~(13)C和δ~(15)N周年季节分布特征
        2.4.3 鲫δ~(13)C和δ~(15)N周年季节分布特征
        2.4.4 长薄鳅δ~(13)C和δ~(15)N周年季节分布特征
        2.4.5 中华沙鳅δ~(13)C和δ~(15)N周年季节分布特征
        2.4.6 南方鲇δ~(13)C和δ~(15)N周年季节分布特征
        2.4.7 铜鱼δ~(13)C和δ~(15)N周年季节分布特征
        2.5 POM和水生生物δ~(13)C和δ~(15)N的季节变化关系
        2.5.1 POM和日本沼虾的δ~(13)C和δ~(15)N的季节变化关系
        2.5.2 POM和日本沼虾与鱼类的δ~(13)C和δ~(15)N季节变化关系
        2.6 水文因子的季节变化
    3 讨论
        3.1 宜宾江段颗粒有机物的来源组成及季节变化
        3.2 宜宾江段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及季节变化
    4 小结
第六章 宜宾江段水生生物的营养结构及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收集
        1.2 稳定性同位素分析
        1.3 同位素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宜宾江段水生生物的δ~(13)C和δ~(15)N特征
        2.2 宜宾江段常见鱼类营养级
        2.3 向家坝蓄水前后宜宾江段鱼类δ~(13)C和δ~(15)N及营养结构的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对长江上游增殖放流的建议
    1 前言
    2 主要研究结论
        2.1 宜宾江段渔业资源的现状
        2.2 宜宾江段长薄鳅的摄食生态
        2.3 宜宾江段两种铜鱼属鱼类的食物关系
        2.4 宜宾江段颗粒有机物和主要水生生物的δ~(13)C、δ~(15)N季节变化特征及关系
        2.5 宜宾江段水生生物的营养结构及变化
    3 对长江上游增殖放流的建议
        3.1 对于长薄鳅放流的建议
        3.2 对于放流鱼类规格的建议
        3.3 对于放流种类数量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 发表文章目录
    附录Ⅱ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附录Ⅲ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撰写的报告

(10)大渡河干热河谷水电站建设影响区的陆生动植物动态变化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流程和方法
    1.3 论题研究进展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概况
    2.2 研究区自然概况
    2.3 研究区范围及实地勘察路线
3 研究准备及方法
    3.1 研究准备
    3.2 研究方法
4 陆生植被研究结果
    4.1 植物多样性
    4.2 种子植物区系组成
    4.3 研究区域内的植被群落类型
    4.4 动态分析
    4.5 预测
5 陆生动物研究结果
    5.1 陆生动物的多样性
    5.2 动物区系
    5.3 陆生脊椎动物的垂直空间分布
    5.4 动态分析及预测
6 结论与探讨
    6.1 结论
    6.2 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瀑布沟水电站考察路线、集中采样点分布图
    附录2 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区生态景观现状图
    附录3 研究区域内维管植物科属种数量统计表
    附录4 2009 年-2013 年研究区采集主要样方数据分析表
    附录5 鸟类数量动态
致谢

四、重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瓜州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D]. 贺俊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小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D]. 刘若星. 浙江大学, 2020(01)
  • [3]三峡水库消落带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 王可洪. 重庆大学, 2020(02)
  • [4]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进展[J]. 王可洪,袁兴中,张冠雄,武帅楷,刘双爽,张梦婕.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3)
  • [5]汞和有机磷酸酯在三峡库区水、土/沉积物中的分布与鱼体富集特征[D]. 徐勤勤. 西南大学, 2019(01)
  • [6]大别山脉地区毛翅目昆虫分类学与区系研究[D]. 邱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7]丘陵区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湿地生态的影响及调控措施研究 ——以安谷水电站为例[D]. 邓旭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3)
  • [8]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9]长江宜宾江段长薄鳅摄食生态及鱼类食物网结构的研究[D]. 李雷.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7)
  • [10]大渡河干热河谷水电站建设影响区的陆生动植物动态变化与预测[D]. 李东强. 四川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重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