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种珍稀濒危植物落户海南兴隆热带花园

52种珍稀濒危植物落户海南兴隆热带花园

一、52种珍稀濒危植物落户海南兴隆热带花园(论文文献综述)

肖思文[1](2019)在《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植物园功能日趋完善。植物园已具有保护种质资源、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景观游憩等多种功能,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城市质量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城市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植物园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的规划建设面临着分布不均、功能单一、特色缺乏、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研究中小城市植物园的规划建设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规划实践法,总结了植物园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发展简史,归纳了常用的植物园分类标准,提出了按照城市规模的植物园分类标准。统计和分析了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植物园的数量和情况,根据统计结果,以分布在34个省179个市的273个已建成植物园为基础,重点分析了位于103个中小城市的130个已建成植物园,得出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在建设时间、地理区划、生态功能区划、主要功能方面的现状情况,总结其规划建设的主要问题。综合研究了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理念、选址、定位、分区、功能、地域特色和运营管理,并以周口市植物园为例,进行规划实践。综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中小城市植物园在规划定位、规划选址、功能发挥、植物收集、科普游憩、资金筹措方面的策略,并建议有关部门对植物园的植物收集数量作出下限要求,对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冯浩城[2](2018)在《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与趋势,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内生性需求。国家越来越重视城镇化发展,强调“走中国特色、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黑龙江垦区是以开发区域水土资源并进行专业化农业生产为主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系统和区域发展类型,垦区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何走出有垦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选题背景、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和基础理论总结,文章从发展过程、质量评价、空间格局、影响因素、调控路径五个方面全面、系统的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演变特征和调控路径。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了垦区的城镇化质量、分析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定性分析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现存问题,依据垦区发展的新背景,提出垦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策略。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五个时期,即1947-1978年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细分为创建发展、建设发展和曲折发展三个时期,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细分为提速发展和快速发展两个时期。其次,文章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采用聚类分析法,发现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与自然条件,尤其是江河的分布十分相关。从垦区人口、经济、生活质量和地域景观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来看,总体上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垦区人口、经济、生活质量和地域景观城镇化的发展重心同样也呈现出向东和南偏移的过程,表明在过往的十余年垦区东部和南部农场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和质量要高于西部和北部的农场。然后,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文章构建了由总体评价、过程评价和要素评价组成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既分析了各管理局城镇化质量的静态空间格局特征,又分析了各管理局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特征。再次,文章四个方面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策引导因素和体制机制因素。最后,文章总结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现存问题,并依据垦区城镇化发展的新背景,提出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刘妍妍,刘洋[3](2018)在《美丽新海南 文化兴万宁——发现万宁文化之旅》文中提出万宁,古称万州,海南古代四大名州之一,坐落于海南省东南部沿海,享有世界冲浪胜地、中国槟榔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武术之乡等美誉。万宁海岸线漫长,八个港口与我国东南沿海港口航线相连,组成四通八达,水陆便利的万宁交通,是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交通要道,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充足、气温适宜,年平均降雨量2166毫米,生态优良,热带雨林等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孔焱焱[4](2018)在《海南岛木兰科植物资源评价与木兰园的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在文献整理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海南岛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及其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共有野生木兰科植物5属14种,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中南部山区,分布海拔集中于400m~1200m。对海南岛木兰科植物的保护现状和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海南11个市县城镇园林中木兰科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观赏价值进行总结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城镇园林中应用的木兰科植物共有3属10种,其中以白兰(Michelia alba)的应用数量最多,其次是含笑(Michelia figo)和二乔木兰(Magnolia soulangeana);以海口市应用的木兰科植物种类和数量最多。通过分析5个市县白兰的生长特征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发现最高温能显着影响白兰的胸径和冠幅,且为负相关。通过层次分析法评价其观赏价值,其中白兰、黄兰(Michelia champaca)和海南木莲(Manglietia hainanensis)的评价为 Ⅰ 级,玉兰(Magnolia denudata)和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评价为Ⅳ级。对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植物园早期引种的木兰科树种进行生长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评价为Ⅰ的有1种植物,为亮叶木莲(Manglietia lucida),有较好的生长势和成活率,在海南的栽培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评价为Ⅳ,在海南的引种栽培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性,成活率较低且生长势较弱。初步判断这3种植物不适合在海南栽培。通过收集木兰科种质资源并培育一些木兰科植物苗木,初步建设木兰园,目前已收集木兰科植物7属42种。对海南木莲和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进行种子育苗,海南木莲发芽率达78%,乐东拟单性木兰发芽率达89%。初步在木兰园中种植了 16种木兰科植物,观测生长数据发现不同种的木兰科植物的生长势有明显差异。且平均株高为180cm的木兰科苗生长势优于平均株高为60cm的木兰科苗木。目前发现仅有馨香玉兰(Magnolia odoratissima)有病虫害。

刘圣晶[5](2014)在《高校植物园规划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教育改革日益深化,教育理念和模式不断转变,加强高校校园景观建设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呼声和浪潮越来越高。植物园是人类深入认识和研究植物的科学园地,高校植物园作为植物园的一个分类,附属于高等院校,一般位于校园内。高校建设属于自己的植物园,对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更加便利并具有针对性。高校植物园的营造日渐受到关注,尤其浙江农林大学新校区校园景观和植物园融为一体的建设模式,为高校植物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为高校植物园的规划建设理论和实践丰实了内容。探寻高校植物园规划的方法,对于具有生物类专业的高校规划建设植物园具有积极意义。作为植物园的补充,高校植物园必将为世界植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论文通过文献及网络信息检索、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实证应用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高校植物规划进行研究,主要成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在植物园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植物园的概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及辨析。探寻世界高校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特点,以及国内高校植物园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对高校植物园进行基础解析,剖析高校植物园的存在模式,并挖掘其特征,提出高校植物园的分类方式和功能作用。(3)进行高校植物园规划研究。分析影响高校植物园规划的因素,提出规划原则。探索高校植物园的规划策略,即要整合高校相关资源进行规划,给自身一个准确的定位,注重植物种类规划的科学性,具有个性鲜明的规划理念和构思,协调校园景观空间、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分区和布局。总结了高校常设的专类园类型及特色营造方法,归纳科学教育最大内涵化的方法。最后提出建设的可持续性对策。(4)实证应用:福建农林大学教学观赏植物园规划。整合学校相关资源,提出“一园十区,各具特色”的独特结构布局,重点分析十个区中的福州金山校区生态型校园式植物园的营建。为高校植物园规划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

雷维群[6](2011)在《我国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以厦门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日益加快和环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植物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而植物园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得知,扩大城市绿地系统规模、提高绿地建设质量,是解决环境、生态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园在应对上述问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植物园之功能不仅包括传统的植物引种驯化与研究、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延伸到优美园林景观的创造和展示,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善等方面。因此,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兴建植物园;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植物园也将被推到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本研究以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为核心,结合我国植物园的发展现状,从追溯中国古代植物展示的起源和演变历程出发,理清我国植物园的源头和发展脉络;在分析影响植物园植物景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基础上,理论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案例分析,重点以厦门植物园和北京植物园(北园)为解析对象,分析其植物景观的营造手法,并归纳植物景观的特点。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包含以下内容。(1)虽说我国现代植物园出现较晚,但植物园的“雏形”在古代早已产生。古时,虽没有关于“植物园”的确切名称,但专门栽植、展示植物以满足实用或观赏之需的活动早已存在。我国古代植物展示具有起源早,形式多样,植物素材丰富等特点。植物展示活动的兴起与盛行,不仅推动了古代园艺事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现代植物园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针对一定地区的植物园而言,其植物景观主要由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大因素决定。自然因素包含植物园所在地区的气候、地形和水文条件,以及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等内容;而社会因素则包含植物园的定位、当地的历史人文、社会的进步程度、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等方面。(3)与普通城市公园中的植物景观有所不同,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要符合其基本功能,即符合植物园作为植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休憩游览胜地的功能。此外,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还承载着展示最新园艺成果、引领园林园艺行业发展和促进植物资源永续利用等作用。(4)对于植物园的植物景观,其具有植物素材非常丰富,配植方式和应用形式多样,以专类园作为展示和布置植物景观的主要方式,科学内涵十分丰富等特点。借鉴厦门植物园、北京植物园等成功植物园植物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手法,同时总结植物园植物景观的现存问题,以期为今后植物园植物景观的营造,以及其他类型城市绿地中植物景观的营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彭军[7](2010)在《城市森林建设“重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森林”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提出还不到50年。1962年,美国政府开展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时,首先使用“城市森林”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学者Erik Jorgensen首次提出城市林业的概念。此后,城市森林以其在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北美、欧洲乃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相继掀起建设和研究城市森林的热潮,城市森林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的兴起,与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改革开放进程紧密相关。1984年,台湾大学教授高清出版了《都市森林学》,这是我国学界关注城市森林建设的肇端。与此同时,沈国舫、王义文等学者陆续将城市森林的概念引入大陆,推动了大陆学者对城市森林建设的研究,并陆续形成了一批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1989年,长春市提出要建设“森林城”,这是国内第一个建设城市森林的城市,比西方国家晚了20多年。尽管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起步晚,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进展很快,成效明显。截至2009年5月,国内已有贵阳、沈阳、长沙、许昌、成都、包头、临安、广州、新乡、阿克苏、杭州、威海、宝鸡、无锡等14座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从总体上看,城市森林建设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城市森林的概念、范围、建设理念及建设实践等仍在探索之中。2008年7月,中共重庆市委在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提出要建设“森林重庆”,在10年内投入500亿元,新增和改造146.67万hm2森林,把重庆建设成“生态系统稳定、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丰富、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生态城市。从2008年9月启动至2009年底,在一年多时间内,“森林重庆”建设取得显着成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出来,形成了城市森林建设的“重庆模式”,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建设“森林重庆”的政治经济背景,“森林重庆”在“五个重庆”中的地位及其与城市森林的关系;划分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模式的标准,国内城市森林建设模式的分类;城市森林建设的“重庆模式”及其构成要素;基于“重庆模式”的中国城市森林建设模式;“森林重庆”建设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重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建议等。主要结论如下:(1)“森林重庆”建设是在中央对重庆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的背景下提出的,“森林重庆”在“五个重庆”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2)“森林重庆”在本质上属于城市森林的范畴,但突破了城市的界限,把广大的农村地区包括进来,拓展了城市森林的范围,丰富了城市森林的内涵,创新了城市森林建设的实践。(3)可以用3个标准,对国内城市森林建设的模式进行分类。以建设城市森林的定位为标准,可以划分为提升城市品位主导型、改善生态环境主导型、治理生态环境主导型、发展林产业主导型4种模式;以建设城市森林的运作机制为标准,可以归纳出成都模式、杭州模式、重庆模式、宝鸡模式等;以建设城市森林的布局为标准,可以划分为辐射型、网络型、组团型、随机型和复合型5种模式。(4)“森林重庆”建设创造了城市森林建设的“重庆模式”。“重庆模式”包括7个要素,即党委政府强势推动、纳入改革发展全局部署、实行城乡统筹、实行大项目大投入、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结合、推动全民参与、实行全方位开放。(5)“重庆模式”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下,由党委、政府强势主导的一种城市森林建设模式,本质上是建设城市森林的一种运行机制。“重庆模式”能够保障城市森林建设迅速取得实效,体现了权威、效率、创新、开放的特点,符合国情、市情,是国内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一种城市森林建设模式。(6)从运行机制看,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森林建设模式应该是一种“四力”模式,即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和保障力模式。(7)“森林重庆”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截至2009年12月,“森林重庆”建设完成的53.2万hm2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832.22亿元,到2017年,“森林重庆”建设的生态效益价值将达2316.37亿元;经济效益方面,到2017年,“森林重庆”建设蓄积木材的价值为1671.47亿元,同时,在推动重庆经济复苏、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两翼”农户实现万元增收等方面,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森林重庆”建设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提升重庆城市形象、树立中国政府负责任大国形象、助推重庆产品冲破新的“绿色壁垒”,以及弘扬重庆生态文化等方面。(8)针对“森林重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重庆模式”的6方面对策建议:1)探索建立党委政府引导的机制2)探索建立市场推动的机制3)探索建立法律和制度保障的机制4)对“森林重庆”建设及其产生的效益开展定量研究5)严格执行“国标”及相关规定6)在规划上进一步突出重庆特色

周瑞[8](2009)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濒危物种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具有15000-18000种特有植物,尽管它们的保护已经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对于濒危植物保护的有效性还有差距。中国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措施主要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由于就地保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针对一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了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扩大种群规模,发挥其在经济生态等领域的作用,必须采取迁地保护措施。中国当前野生植物保护重点是从就地保护为主向迁地保护为主发展,以迁地保护促进就地保护。植物园是开展迁地保护工作的重要场所。植物园除了具有迁地保护功能外,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国内外对于稀有和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研究,基本上都是在植物园中进行,并获得了很好效果。本论文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研究:(1)国外植物园开展迁地保护工作的现状调查;(2)中国植物园开展国家重点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工作的现状调查;(3)中国植物园内拟进行迁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分析;(4)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建设方案。面对越来越重的野生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任务,迁地保护不仅仅是传统上在植物园内植物引种驯化工作,应对科技人员进行有关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提高研究水平和提高保护的有效性。并且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是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公益型事业,其保护与研究很难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需要政府、社会乃至国际上的大力支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穆彪[9](2008)在《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为全面了解贵州省森林旅游资源状况并做出科学评价,同时探索出不同类型森林旅游区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于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对贵州省2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与7个自然保护区共计2,741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调查和资料收集,在进行资源分类与区划的基础上,用“三三六”评价法、专家打分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资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并对不同类型旅游区的保护性开发模式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表明:1、贵州主要森林旅游区自然景观类资源单体共计1338个,人文旅游资源类共计1403个,分属于8个主类、29个亚类、124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的100%、93.55%、80%。在8大亚类中,各种类型所占全国比例均达到或超过50%,其中,地文景观与生物景观均占到60%以上,森林公园中生物景观类型甚至占到90%,表明风景景观资源丰富多样是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的显着特点;旅游商品类和人文活动类资源中,各种基本类型均有分布,说明贵州森林旅游资源不仅以风景资源见长,同时人文资源也颇为丰富。在类型的多样性上,保护区与森林公园差异不大(T=-1.607,P=0.130>0.05,f=14),但保护区资源单体数量较森林公园差异较大(T=31.438,P=0.000<0.05,f=14),主要是因为保护区数量相对较少,开发面积受资源保护制约程度大等原因。2、依据地形、气候及资源特点,贵州森林旅游区可区划为6个一类区,包括:Ⅰ西部高原、高中山高寒温凉喀斯特生态旅游区,Ⅱ西南、南部低山河谷温热春干喀斯特生态旅游区,Ⅲ中部中低山温润城郊休闲避暑生态旅游区,Ⅳ北部低热河谷及中山峡谷温热温润生态旅游区,Ⅴ梵净山、雷公山高山温暖湿润生态旅游区和Ⅵ东部、东南部中低山温暖湿润生态旅游区,和10个二类区,主要包括:Ⅰ1毕节喀斯特森林、洞穴、百里杜鹃生态旅游带,Ⅰ2六盘水避暑休闲夜郎文化生态旅游带,Ⅱ1喀斯特峰林、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带,Ⅱ2黔南绿色喀斯特森林、水族风情生态旅游带,Ⅳ1赤水竹海、桫椤、瀑布及丹霞地貌生态旅游带,Ⅳ2喀斯特森林、红军长征、酒文化人文生态旅游带,Ⅴ1梵净山、麻阳河原生林及珍稀动物生态旅游带,V2雷公山森林景观及苗族村寨风情旅游带,Ⅵ1东部潕阳河流域生态旅游带和Ⅵ2黔东南原生态苗侗风情旅游带。3、贵州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包括目的层(A层):贵州森林旅游资源评价;准则层(B层):自然景观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人文资源、旅游条件、奇特景观和知名度;指标层(C层):山体、水体、植被、动物等共25个具体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贵州森林旅游自然景观、旅游条件和知名度在B层所占权重很大,显然,好的自然旅游资源、方便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知名度的高低决定贵州森林旅游的前景。其次,C层评价指标中大气质量和旅游舒适度指标较好,两者是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的一大品牌优势。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有益于指导贵州省森林旅游业的合理规划与开发。4、资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以茂兰和梵净山得分最高,为69.89和66.83,主要在于其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很高的知名度和奇特度等;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水体和天象资源开发不够等。在以后的开发建设中应适当结合当地少数民族风情,开发出与众不同的天象旅游产品和水资源旅游产品。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结果表明,百里杜鹃、竹海得分最高,分别是72.93和68.54,位于前列的森林公园其森林覆盖率、知名度、奇特度等方面总体情况较好,但动物、植物精气、历史古迹、宗教等方面相对较低,在以后的开发中,要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的动植物旅游资源和知名度优势,挖掘各个景区少数民族独有的民俗风情。5、基于资源保护与开发需求差异,针对不同类型森林旅游区提出不同的资源保护性基本开发模式。自然保护区:基于资源综合特点的产品深层次开发模式、区内旅游与区外服务结合开发模式、集中开发与联合开发模式;森林公园:城郊型开发模式、自然人文生态综合型开发模式和森林资源单一型开发模式;公益林场:近郊休闲游憩型开发模式。分别以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长坡岭、雷公山和百里杜鹃森林公园、龙里林场为例,对基本开发模式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本研究,掌握了贵州省主要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分类与基本特点,并建立了符合贵州实际的资源评价体系,对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与区划,同时针对不同类型森林旅游区特点,提出了基于资源保护的基本开发模式。研究对推动贵州森林旅游业规划发展及贵州高原森林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苏文松[10](2008)在《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园是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由于资源与环境的危机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植物资源与环境认识需求的迅猛增加,植物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我国很多还没有建设植物园的城市也逐步将植物园建设提上日程。本篇论文着重探讨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塑造方法。论文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首先讨论了植物园和地域性特色及城市之间的概念、内涵及彼此间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植物园的概念和它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其地域性特色塑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下文讨论如何塑造植物园地域性特色的必要基础。论文的重点是在第四章选取国内外已建成的典型植物园案例以及最新的上海辰山植物园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规划设计案例,通过六个层次详细论述了植物园地域性特色塑造的具体方法,就如何结合植物园体系、区域自然特征、地域文化特征、地域经济技术状况、植物园的主体内容以及植物园的空间构成要素分别作详细论述。最后在第五章通过郑州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具体实践中综合运用前面的研究所得,探讨植物园规划设计过程中塑造地域性特色的具体操作方法。本课题的提出,希望能理论结合实践,一方面探讨基于地域性特色的植物园规划设计方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探讨植物园规划设计的特色化之路,对其他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性特色塑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风景园林建设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植物园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类型,其地域性特色的内涵、特点、表现形式也会有一定的变化,植物园特色的塑造会不断的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研究工作也将会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程。笔者对植物园规划设计的认识、以及对植物园特色塑造方法的研究还需要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得以完善。笔者期望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加强植物园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其他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性特色塑造提供参考。

二、52种珍稀濒危植物落户海南兴隆热带花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2种珍稀濒危植物落户海南兴隆热带花园(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植物园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植物园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标准
    2.1 植物园的概念和功能
        2.1.1 植物园的概念
        2.1.2 植物园的功能
    2.2 国内外植物园发展历程及特点
        2.2.1 国外植物园发展历程与特点
        2.2.2 我国植物园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2.3 植物园的分类标准
        2.3.1 国内外常用分类标准
        2.3.2 按照主要功能进行划分
        2.3.3 按照资金来源进行划分
        2.3.4 按照城市规模进行划分
3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发展现状
        3.1.1 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
        3.1.2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发展现状分析
    3.2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问题分析
        3.2.1 植物园分布不均衡
        3.2.2 定位不够合理
        3.2.3 植物收集缺乏科学性
        3.2.4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3.2.5 科普形式与内容单一
        3.2.6 地方特色不够突出
        3.2.7 植物园运营管理不到位
        3.2.8 植物园之间缺乏联系
4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
    4.1 规划理念与时俱进
    4.2 规划选址科学化
        4.2.1 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的发展趋势
        4.2.2 基于场地改造的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
        4.2.3 基于园区融合的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
        4.2.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
        4.2.5 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规模的发展
    4.3 规划定位与分区合理化
        4.3.1 规划定位
        4.3.2 规划分区
    4.4 功能需求多样化
        4.4.1 系统的科普游憩活动策划
        4.4.2 关注植物经济价值开发
        4.4.3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4.5 地域特色表达鲜明
        4.5.1 植物景观的特色化表达
        4.5.2 文化特色的展示
    4.6 资金来源多样化
        4.6.1 资金来源多样化
        4.6.2 运营管理创新化
5 周口市植物园规划实践
    5.1 背景研究与前期分析
        5.1.1 项目背景与选址分析
        5.1.2 区位分析
        5.1.3 上位规划
        5.1.4 周边用地分析
        5.1.5 现状分析
    5.2 项目定位与规划策略
        5.2.1 项目定位
        5.2.2 项目目标
        5.2.3 规划策略
    5.3 总体布局与规划设计
        5.3.1 总体布局
        5.3.2 现状利用与改造规划
        5.3.3 功能分区
        5.3.4 科普系统规划
        5.3.5 植物景观与节事活动规划
        5.3.6 历史文化展示规划
        5.3.7 生态专项规划
        5.3.8 运营与管理策略
    5.4 特色主题景点设计
        5.4.1 梅花蜡梅园
        5.4.2 水生植物园
        5.4.3 乡土植物园
6 结论与建议
    6.1 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策略
        6.1.1 全面调查分析,明确规划定位
        6.1.2 合理规划选址,加快园区建设
        6.1.3 发挥植物功能,促进生态发展
        6.1.4 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
        6.1.5 结合自身特色,丰富科普系统
        6.1.6 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运营管理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植物园名录
附录B 周口市植物园专类植物名录
附录C 周口市植物园植物分类区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技术路线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一、城镇化
        二、城镇化质量
        三、非农化
        四、新型城镇化
        五、垦区城镇化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城镇化研究
        二、城镇化模式研究
        三、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
        四、城镇化质量研究
        五、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一、城镇化研究
        二、城镇化模式研究
        三、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四、城镇化空间特征研究
        五、城镇化质量研究
        六、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第四节 垦区城镇化研究进展
        一、新疆垦区
        二、海南垦区
        三、黑龙江垦区
    小结
第二章 城镇化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城镇化空间组织相关理论
        一、农业区位论
        二、工业区位论
        三、经济区位论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一、经济增长推动论
        二、二元结构理论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第三节 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三、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理论
        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三、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发展模式
    小结
第三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相关要素变化特征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概况
        一、研究区域
        二、垦区发展概况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
        一、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47-1978年)
        三、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相关要素变化特征
        一、黑龙江垦区人口发展特征
        二、黑龙江垦区产业发展特征
        三、黑龙江垦区城镇建设特征
        四、黑龙江垦区社会发展特征
    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一、垦区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二、垦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三、垦区经济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四、垦区生活质量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五、垦区地域景观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六、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变
        一、垦区城镇化重心的测算
        二、人口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三、经济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四、生活质量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五、地域景观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六、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第三节 典型区研究——建三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
        一、建三江管理局城镇化发展概述
        二、建三江垦区城镇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三、建三江城镇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小结
第五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评价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选择
        三、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总体评价
        一、垦区城镇化质量的总体评价
        二、垦区城镇化质量的子系统评价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过程评价
        一、垦区城镇化质量发展过程的总体评价
        二、城镇化质量发展过程的阶段评价
        三、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过程评价
    第四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要素评价
        一、经济发展子系统
        二、产业结构子系统
        三、物质生活水平子系统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子系统
        五、生态环境子系统
    小结
第六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垦区自然条件概况
        二、垦区自然条件的重要性
        三、垦区自然条件对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塑造
    第二节 经济发展因素
        一、周边城市的辐射
        二、农业主导的产业结构
        三、非农就业比重偏低
        四、新经济时代的机遇
    第三节 政策引导因素
        一、城镇建设引导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
    第四节 体制机制因素
        一、改革开放以前垦区体制变革
        二、改革开放以后垦区体制变革
        三、垦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影响
    小结
第七章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调控路径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
        一、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矛盾并存
        二、非国家建制镇导致财力薄弱与财政支持不稳定
        三、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与服务业发展滞后
        四、制度劣势限制了垦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数量多但规模小且布局不合理
        二、人口城镇化水平虚高导致公共服务落后
        三、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偏高
        四、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与环境质量较差
        五、城镇产业结构趋同导致经济互补性差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新背景
        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二、东北持续振兴的系列政策
        三、垦区“造城”运动
        四、黑龙江农垦总局体制改革
    第四节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一、立足区情——探索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二、面对收缩——践行乡村收缩发展策略
        三、依托绿色——打造因地制宜的田园综合体
        四、革新体制——垦地融合发展
        五、机构重组——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六、质量提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七、加强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八、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海南岛木兰科植物资源评价与木兰园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概况
        1.2.1 野生木兰科种质资源概况
        1.2.2 木兰科植物园林应用概况
        1.2.3 木兰科植物引种栽培概况
        1.2.4 种子育苗概况
        1.2.5 木兰园建设概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思路
    2.1 研究内容
        2.1.1 海南岛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与保护现状
        2.1.2 木兰科植物在海南城镇园林中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2.1.3 木兰科树种生长适应性评价
        2.1.4 种植资源收集及木兰园的初步建设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地点概况
        2.3.1 生木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地点概况
        2.3.2 园林应用中的木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地点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资料法
        2.4.2 实地调查
        2.4.3 试验法
        2.4.4 分析方法
    2.5 研究材料
        2.5.1 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
        2.5.2 园林应用调查资料
        2.5.3 引种栽培及木兰园建设材料
3 海南岛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3.1 海南岛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
        3.1.1 水平分布
        3.1.2 垂直分布
    3.2 海南岛木兰科植物保护现状
    3.3 海南岛木兰科植物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3.3.1 园林观赏
        3.3.2 建筑用材
        3.3.3 药用价值
        3.3.4 用作香料
    3.4 小结
4 木兰科植物在海南城镇园林中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4.1 调查结果
        4.1.1 园林应用现状
        4.1.2 不同绿地类型木兰科植物应用状况
        4.1.3 植物园中木兰科植物
    4.2 木兰科植物的园林应用与评价
        4.2.1 木兰科植物的园林用途与应用形式
        4.2.2 木兰科植物的生长状况与应用分析
    4.3 木兰科植物园林应用观赏评价体系~AHP
        4.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4.3.2 海南省木兰科植物的景观综合评价
        4.3.3 木兰科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排序分级
    4.4 白兰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5 小结
5 木兰科树种生长适应性评价
    5.1 实验材料处理
    5.2 木兰科植物生长适应性分析
        5.2.1 木兰科植物成活率比较
        5.2.2 木兰科植物树高生长比较
        5.2.3 木兰科植物地径生长比较
        5.2.4 木兰科植物生长规律
    5.3 木兰科植物生长适应性评价
        5.3.1 评价体系
        5.3.2 评价结果
    5.4 小结
6 种质资源收集及木兰园初步建设
    6.1 乐东拟单性木兰(海南木莲)育苗方法
        6.1.1 采种
        6.1.2 播种
        6.1.3 移苗入袋
        6.1.4 苗木管护
        6.1.5 苗木分级
        6.1.6 换袋
        6.1.7 苗木出圃
    6.2 初步建设木兰园
    6.3 生长数据观测
        6.3.1 木兰园木兰科植物初期成活情况比较
    6.4 木兰园中木兰科植物初期生长量比较
        6.4.1 木兰园中木兰科植物初期株高生长量
        6.4.2 木兰园中木兰科植物初期胸径/地径生长量
        6.4.3 同种木兰科植物生长量比较
    6.5 木兰园中木兰科植物病虫害
    6.6 木兰园中新栽植的木兰科植物
    6.7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海南野生木兰科植物保护方法
        7.1.1 巩固和发展自然保护区,强化就地保护力度
        7.1.2 建立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进行迁地保护
        7.1.3 加强木兰科野生植物资源的驯化栽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2 海南野生木兰科植物应用前景探讨
    7.3 木兰科植物在海南省城镇园林应用中的不足及优化建议
    7.4 木兰科植物生长适应性讨论
    7.5 种质资源收集及木兰园初步建设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5)高校植物园规划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崛起
        1.1.2 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加强
        1.1.3 生态校园建设的新内容
        1.1.4 校园绿化景观内涵的提升
    1.2 研究范围、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高校植物园的概述
    2.1 植物园的概况
        2.1.1 植物园的概念
        2.1.2 植物园的分类和功能
        2.1.3 植物园规划建设
    2.2 高校植物园的提出
        2.2.1 植物园类型趋向多样化
        2.2.2 高校科教科普需要
    2.3 高校植物园的概念界定及辨析
        2.3.1 相关概念界定
        2.3.2 高校校园植物园与高校校园
        2.3.3 高校植物园与公共植物园
    2.4 高校植物园的发展及现状
        2.4.1 世界高校植物园发展历程及特点
        2.4.2 国内高校植物园发展历程及现状
    2.5 本章小结
3. 高校植物园的基础解析
    3.1 高校植物园的存在模式
    3.2 高校植物园的特征分析
        3.2.1 以校园为主要基础空间
        3.2.2 以师生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
        3.2.3 以高校相关学科群为支撑平台
        3.2.4 以教学实践为基本任务
        3.2.5 以高校科研为发展动力
    3.3 高校植物园的分类方式
        3.3.1 附属于农林类高校植物园
        3.3.2 附属于医药类高校药用植物园
        3.3.3 附属于师范类高校植物园
        3.3.4 附属于综合类高校植物园
    3.4 高校植物园的功能作用
        3.4.1 承担高校师生教学科研任务
        3.4.2 具有植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3.4.3 普及植物科学和生态知识
        3.4.4 兼具校园景观的游赏作用
        3.4.5 其他功能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植物园的规划研究
    4.1 高校植物园规划的影响因素
        4.1.1 自然因素
        4.1.2 社会因素
    4.2 高校植物园规划的原则
        4.2.1 注重科学教育内涵
        4.2.2 营造校园生态园林景观
        4.2.3 凸显高校地域文化特色
        4.2.4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2.5 体现人文关怀情感
        4.2.6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3 高校植物园规划的策略
        4.3.1 高校相关资源的整合
        4.3.2 准确的自身定位
        4.3.3 科学的植物种类规划
        4.3.4 个性鲜明的规划理念和构思
        4.3.5 合理的规划分区和布局
        4.3.6 专类园的类型及特色营造
        4.3.7 科学教育的最大内涵化
    4.4 高校植物园建设的可持续性对策
        4.4.1 探索适合自身的运营管理模式
        4.4.2 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4.4.3 扩大学生在营建中的参与度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应用:福建农林大学教学观赏植物园规划
    5.1 福建农林大学概况
    5.2 教学观赏植物园规划建设的意义
        5.2.1 教学实践的需要
        5.2.2 科学研究的需要
        5.2.3 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5.2.4 生态校园推进的需要
    5.3 教学观赏植物园的规划
        5.3.1 基地现状
        5.3.2 目标定位与规划原则
        5.3.3 功能分区与各区规划
    5.4 教学观赏植物园规划的特色体现
        5.4.1 学校相关资源的整合规划
        5.4.2 鲜明的地域性植物景观反映
        5.4.3 得天独厚的闽台合作优势
        5.4.4 生态型校园式植物园的营建
    5.5 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及远期展望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世界部分大学附属植物园概况表
附录二 国内部分高校附属的植物园简表
附录三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总体规划图
附录四 福建农林大学与教学植物园相关专业列表
致谢

(6)我国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以厦门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植物园概述
        1.1.1 植物园的定义、功能
        1.1.2 植物园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1.1.3 植物园的类型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目的与意义
        1.3.2 内容与方法
2 我国古代植物展示源流初探
    2.1 古代涉及植物的着作
        2.1.1 谱录类
        2.1.2 地方志、园林专志类
        2.1.3 文人笔记类
    2.2 古代植物展示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2.2.1 古代植物展示的起源
        2.2.2 古代植物展示的发展阶段
    2.3 古代植物展示的类型
        2.3.1 园圃
        2.3.2 花园、庭院
        2.3.3 因植物命名的景点
        2.3.4 早期的植物专类园
        2.3.5 温室及其他
    2.4 古代植物展示的植物种类
        2.4.1 依植物自身的性质和功能划分
        2.4.2 依所服务的对象划分
    2.5 小结
3 影响植物园植物景观的因素
    3.1 自然因素
        3.1.1 气候条件
        3.1.2 地形条件
        3.1.3 水文条件
        3.1.4 植物区系和植被
    3.2 社会因素
        3.2.1 植物园在世界和国家植物园体系中的定位
        3.2.2 植物园所在地区的历史遗迹和人文习俗
        3.2.3 社会经济、科技等的发展情况
        3.2.4 人类的行为活动和审美心理
    3.3 小结
4 我国植物园植物景观的布局方式
    4.1 我国现代植物园的发展现状
    4.2 植物园植物景观的常见布局手法
        4.2.1 依植物分类系统布局
        4.2.2 依植物生态习性布局
        4.2.3 依植物地理区划布局
        4.2.4 依植物观赏特性布局
        4.2.5 依植物实用价值布局
    4.3 植物景观与其他造园要素的结合
        4.3.1 植物与园路
        4.3.2 植物与水体
        4.3.3 植物与地形
        4.3.4 植物与建筑
5 厦门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5.1 厦门植物园的基本概况
        5.1.1 厦门地区的自然条件
        5.1.2 引种驯化成果
        5.1.3 厦门植物园在全国植物园体系中的地位
    5.2 厦门植物园的植物种类组成
    5.3 厦门植物园的植物生境类型
    5.4 厦门植物园的植物分区、植物景观风貌及空间布局
        5.4.1 植物分区
        5.4.2 植物景观风貌
        5.4.3 空间布局
    5.5 厦门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解析
        5.5.1 专类园的植物景观
        5.5.2 园路的植物景观
        5.5.3 水体的植物景观
    5.6 人文景观
    5.7 小结
6 北京植物园(北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6.1 北京植物园的概况
        6.1.1 自然环境
        6.1.2 引种驯化成果
        6.1.3 北京植物园在全国植物园体系中的地位
    6.2 北京植物园的植物种类组成
    6.3 北京植物园的植物生境类型
    6.4 北京植物园的植物分区、植物景观风貌及空间布局
        6.4.1 植物分区
        6.4.2 植物景观风貌
        6.4.3 空间布局
    6.5 北京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解析
        6.5.1 专类园的植物景观
        6.5.2 园路的植物景观
        6.5.3 水体的植物景观
    6.6 人文景观
    6.7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植物园植物景观的功能
    7.2 植物园植物景观的特点
    7.3 问题与建议
        7.3.1 存在的若干问题
        7.3.2 建议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城市森林建设“重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关于城市森林的概念
    1.2 关于城市森林的范围
    1.3 关于城市森林的布局
    1.4 关于城市森林的结构
    1.5 关于城市森林的效益
        1.5.1 生态效益
        1.5.2 经济效益
        1.5.3 社会效益
    1.6 结语
第2章 选题背景与研究方案
    2.1 选题背景
        2.1.1 城市森林建设的兴起
        2.1.2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历程
        2.1.3 研究城市森林建设"重庆模式"的意义
    2.2 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
        2.2.1 研究内容
        2.2.2 关键问题
    2.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2.3.1 研究思路
        2.3.2 研究方法
    2.4 主要事例和数据获取
第3章 "森林重庆"建设的背景、 地位及与城市森林的关系分析
    3.1 建设"森林重庆"的背景
        3.1.1 生态环境制约
        3.1.2 城市功能不完善
        3.1.3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3.1.4 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堪忧
        3.1.5 林产业生产力低下
    3.2 "森林重庆"在"五个重庆"中的地位
    3.3 "森林重庆"建设与城市森林建设的关系
    3.4 结语
第4章 基于"重庆模式"的中国城市森林建设模式研究
    4.1 国内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模式
        4.1.1 以定位为标准划分的模式
        4.1.2 以运行机制为标准划分的模式
        4.1.3 以布局为标准划分的模式
    4.2 城市森林建设的"重庆模式"及其构成要素
        4.2.1 党委政府强势推动
        4.2.2 纳入改革发展全局进行部署
        4.2.3 实行城乡统筹
        4.2.4 实行大项目大投入
        4.2.5 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结合
        4.2.6 推动全民参与
        4.2.7 全方位开放
    4.3 "重庆模式"与国内其它模式的比较
        4.3.1 "重庆模式"与其它模式的区别
        4.3.2 "重庆模式"与其它模式的相同点
        4.3.3 对"重庆模式"的评价
    4.4 基于"重庆模式"的中国城市森林建设模式
        4.4.1 领导力
        4.4.2 决策力
        4.4.3 执行力
        4.4.4 保障力
    4.5 结语
第5章 "重庆模式"下城市森林建设三大效益评价
    5.1 "森林重庆"建设生态效益评价
        5.1.1 水土保持的效益
        5.1.2 吸收CO_2和释放O_2的效益
        5.1.3 净化环境的效益
        5.1.4 涵养水源的效益
        5.1.5 改善耕作条件的效益
        5.1.6 其它效益
    5.2 "森林重庆"建设经济效益评价
        5.2.1 蓄积木材价值的估算
        5.2.2 推动重庆经济快速复苏
        5.2.3 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
        5.2.4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5.2.5 助推"两翼"农户实现万元增收
        5.2.6 其它间接经济效益评估
    5.3 "森林重庆"建设社会效益评价
        5.3.1 提升重庆的城市形象
        5.3.2 树立中国政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5.3.3 助推重庆产品冲破新的"绿色壁垒"
        5.3.4 弘扬重庆生态文化
    5.4 结语
第6章 进一步完善"重庆模式"的对策建议
    6.1 探索建立党委政府引导的城市森林建设机制
        6.1.1 科学规划和发展经济林
        6.1.2 科学规划和发展林下经济
        6.1.3 科学规划和发展森林旅游
    6.2 探索建立市场推动的城市森林建设机制
        6.2.1 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6.2.2 开展碳汇交易
        6.2.3 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6.3 探索建立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城市森林建设机制
        6.3.1 党委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6.3.2 人大要加强立法
        6.3.3 及时出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市级森林城市的技术标准
        6.3.4 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监督
    6.4 对"森林重庆"建设及其效益开展定量研究
        6.4.1 对"森林重庆"的绿量、森林覆盖率等进行量化研究
        6.4.2 对"森林重庆"的林分蓄积量进行量化研究
        6.4.3 对"森林重庆"的间接经济价值进行量化研究
        6.4.4 开展系统的恢复生态学研究
    6.5 严格执行"国标"及相关规定
        6.5.1 重视植物多样性保护
        6.5.2 重视动物多样性保护
        6.5.3 提倡群落式绿化
        6.5.4 科学移栽大树古树
        6.5.5 大力推进立体绿化
        6.5.6 采取近自然的管护模式
    6.6 在规划上突出重庆特色
        6.6.1 体现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布局理念
        6.6.2 彰显山城、江城、文化名城特色
        6.6.3 构筑林网化、水网化的绿色生态网络
    6.7 结语
第7章 研究结论、特色及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特色
    7.3 主要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

(8)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野生植物保护的基本措施
        1.2.1 就地保护
        1.2.2 迁地保护
    1.3 野生植物保护措施实施的现状
        1.3.1 就地保护取得了显着成就
        1.3.2 就地保护以保护植物群体、生境及景观为重点
        1.3.3 就地保护对每一个物种实施有效保护尚存在薄弱环节
    1.4 中国当前野生植物保护重点是从就地保护为主向迁地保护为主发展
    1.5 野生植物迁地保护
    1.6 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基本场所——植物园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程序
        2.2.1 资料收集
        2.2.2 实地调研,设立典型样地调查
        2.2.3 征求政府主管部门和各领域的知名专家意见
    2.3 数据处理方法
3 国外植物园开展迁地保护工作的现状调查
    3.1 国外植物园选择迁地保护物种的依据
    3.2 国外植物园开展迁地保护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3.3 国外植物园已经进行迁地保护的物种
    3.4 目前国外主要植物园开展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介绍
        3.4.1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迁地保护现状
        3.4.2 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的迁地保护现状
        3.4.3 日本植物园的迁地保护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植物园开展国家重点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工作的现状调查
    4.1 中国植物园选择迁地保护物种的依据
    4.2 中国植物园现有布局
        4.2.1 按照行政区划布局
        4.2.2 按照植物区系布局
        4.2.3 按照隶属关系布局
    4.3 中国植物园进行重点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方法与主要措施
    4.4 中国植物园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状况
        4.4.1 中国科学院所属植物园迁地保护状况
        4.4.2 中国植物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总体状况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建设方案
    5.1 中国植物园内拟进行迁地保护的国家重点野生植物调查分析
        5.1.1 拟进行迁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规模及地理分布分析
        5.1.2 拟进行迁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原生境分析
        5.1.3 拟进行迁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基因库现状分析
    5.2 完善中国植物园区域布局
    5.3 加强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设施建设
        5.3.1 建立国家植物园
        5.3.2 完善地方植物园
        5.3.3 新建特殊物种植物园
    5.4 加强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能力建设
        5.4.1 加强各级植物园迁地保护的行政审批与管理
        5.4.2 加大对各级植物园迁地保护的财政投入
        5.4.3 为植物园的迁地保护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5.4.4 加强植物园迁地保护专业队伍建设
        5.4.5 广泛开展植物园迁地保护工作的国际合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发展
        1.3.2 森林旅游的概念与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1.3.3 森林旅游区与森林旅游资源的界定与分类
        1.3.4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进展
        1.3.5 贵州喀斯特高原区森林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资源
        2.1.4 土壤与水文
        2.1.5 动植物资源
    2.2 社会经济与文化
    2.3 调查地点
3 研究方法
    3.1 资源类型分类及外业调查
        3.1.1 资源分类
    3.2 资源区划
        3.2.1 区划原则
        3.2.2 区划方法与指标
    3.3 资源综合评价
        3.3.1 定性评价方法
        3.3.2 定量评价方法
4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分类及区划
    4.1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4.1.1 森林旅游资源自然景观类分类
        4.1.2 森林旅游资源人文旅游类分类
    4.2 森林旅游资源基本情况分析
        4.2.1 贵州与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比较
        4.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资源基本类型比较
        4.2.3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的总体特点
    4.3 贵州主体森林旅游资源区划
    4.4 小结
5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5.1 定性评价
        5.1.1 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
        5.1.2 旅游资源的效益评价
        5.1.3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5.2 定量评价
        5.2.1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5.2.2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6 不同类型森林旅游区资源保护与开发
    6.1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6.1.1 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6.1.2 国内及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6.1.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原则
        6.1.4 基于资源保护的基本开发模式
        6.1.5 案例: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6.2 贵州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6.2.1 贵州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特点及其原则
        6.2.2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基本开发模式
        6.2.3 案例:城郊型——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6.2.4 案例:自然人文生态综合型森林公园——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资源开发模式
        6.2.5 案例:资源单一型——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资源开发模式
    6.3 贵州公益性林场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
        6.3.1 贵州公益林场森林资源特点与开发原则
        6.3.2 案例:贵州龙里林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类
        7.1.2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区划
        7.1.3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7.1.4 贵州不同类型森林旅游资源的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业绩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10)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植物园与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关系
        1.2 植物园地域性特色与城市建设的战略关系
        1.3 课题相关研究动态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3.1 课题研究的方法
        3.2 课题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综述
    1. 植物园
        1.1 植物园的概念
        1.2 植物园的历史
        1.3 植物园的作用
    2. 地域性特色
        2.1 地域的概念
        2.2 地域性的概念
        2.3 地域性特色的概念
第三章 植物园的地域性特色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1. 植物园的地域性特色与城市形象、城市特色的关系
        1.1 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的关系
        1.2 植物园的地域性特色与城市形象、特色的关系
    2. 植物园的地域性特色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3. 植物园的地域性特色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
第四章 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塑造方法
    1. 结合植物园体系塑造地域性特色
        1.1 植物园体系
        1.2 综合各类型植物园体系的特色定位
    2. 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塑造地域性特色
        2.1.1 地域自然环境特征
        2.1.2 场所自然环境特征
    3. 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塑造地域性特色
        3.1 历史文化因素
        3.2 城市文化因素
        3.3 人文文化因素
    4. 结合地域经济技术状况塑造地域性特色
        4.1 经济
        4.2 技术
    5. 结合植物园的主体内容塑造地域性特色
        5.1 总体规划
        5.2 展览区规划
        5.3 分区规划
    6. 结合植物园的空间构成要素塑造地域性特色
        6.1 道路
        6.2 界面
        6.3 中心
        6.4 结点
        6.5 标志物
第五章 郑州植物园规划设计实证研究
    1. 主题与特色
        1.1 主题构思
        1.2 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
    2. 现状分析
        2.1 区域自然特征
        2.2 地域人文特征
    3. 两大重点及理念
        3.1 科技理念
        3.2 人文理念
    4. 总体规划
        4.1 规划目标
        4.2 规划原则
        4.3 规划依据
        4.4 规划主题
        4.5 总体规划结构
        4.6 轴线分析
    5. 分区规划
        5.1 入口景观区
        5.2 主题园区
        5.3 专类园区
        5.4 系统园区
        5.5 资源植物区
        5.6 种质资源保存与引种驯化区
        5.7 自然植被区
        5.8 科研服务区
        5.9 外环绿带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四、52种珍稀濒危植物落户海南兴隆热带花园(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研究[D]. 肖思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D]. 冯浩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3]美丽新海南 文化兴万宁——发现万宁文化之旅[J]. 刘妍妍,刘洋. 现代青年, 2018(07)
  • [4]海南岛木兰科植物资源评价与木兰园的建设[D]. 孔焱焱. 海南大学, 2018(08)
  • [5]高校植物园规划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园为例[D]. 刘圣晶.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2)
  • [6]我国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以厦门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为例[D]. 雷维群.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7]城市森林建设“重庆模式”研究[D]. 彭军. 西南大学, 2010(12)
  • [8]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研究[D]. 周瑞.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1)
  • [9]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 穆彪.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10]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 苏文松.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52种珍稀濒危植物落户海南兴隆热带花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