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领导业绩,再现领导风采

追忆领导业绩,再现领导风采

一、缅怀领袖功绩 再现领袖风采(论文文献综述)

孙尧[1](2021)在《统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革命英雄形象研究》文中指出

张锦星[2](2021)在《教育的武器:新四军第三师《先锋》杂志与军队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佳音[3](2021)在《论李锐小说的先锋性写作》文中认为李锐作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思想性较强的作家,以独特的写作姿态,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样貌。然而,在重视李锐价值的同时,学界对他的研究是较为不足的;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没有新作问世,李锐的评论研究处于一种相对边缘化的态势。过往对李锐作品的探讨,多数集中在叙事、语用、主题等方面,对单一作品的类型化研究较为充分,而相对地缺乏整体性的归纳。事实上,李锐是一位很典型的“观念先行”的作家;以作品的语言和题材等表征对其进行观照,未免将李锐研究或片面化、或复杂化了。当然,这并非是说李锐的艺术表达受制于创作观念,而是他在创作早期即树立了完整的思想框架,并以此确立了自己的小说的价值立场。他对于当代文学中的种种“流行病”持批判和警惕的态度,时刻关注和反思当代中国的文学、文化现象与思潮,并将这种反思纳入自己的创作实践当中。他的创作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以“方块字”作为深刻表达的载体,通过现实、历史、神话多维度的深入探索,跳出具象的“伤痕”写作,抵达更为广泛的人类的普遍精神困境。本文以“先锋性”作为概括和认知李锐创作观的关键词,通过对他创作观的梳理,旨在理清李锐小说创作的内部逻辑与发展过程,以达到整体性的把握。李锐的小说创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在现实观、历史观、神话观的书写方面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学样本,并且在对观念的实践当中,形成了一条明晰的艺术路径。本文的第一章在回顾先锋思潮的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李锐的小说文本、创作谈、思辨式随笔的阅读和分析,发现李锐的思想内涵具有鲜明的先锋性,而文学表达也吸纳了先锋文学在形式上的成功探索;他的小说创作整体晚于先锋文学主潮,呈现出对先锋文学的反思。故而,以“晚到”的先锋对其被遮蔽的先锋性进行概括。对李锐的先锋性的探讨,不但是挖掘李锐创作观的深层精神资源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新时期以来先锋文学的流向的一重展现,在此基础上,对“永远的先锋”的可能性提出追问。第二章则聚焦李锐的“吕梁山”书写,探讨他的小说创作的现实维度。李锐最为学界所熟知的作品当属《厚土》,而《厚土》也的确奠定了李锐其后三十余年的文学创作的基调。他在《厚土》中,利用吕梁山封闭、逼仄的乡土“空间”与恒久、循环的自然“时间”,搭建起了一个富有“异托邦”意味的“精神乡土”空间。这不但成为他文学想象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成为他艺术情感的稳定载体;虽然作为知青在吕梁山度过的时间只有六年,但是在整个文学创作历程中,他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这片“精神乡土”。不过,他并没有将这片“厚土”视作自己的文学终点,而是将“异托邦”的空间、时间维度逐一打开,眼睁睁地看着它在现代语境中破碎和消亡。在《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里,李锐以城市对乡土的无情收割与吞没,呈现了乡村伦理、乃至人本价值在当下的失语。第三章进入李锐小说创作中的历史维度,探讨其对历史的独到思索。在《厚土》经验基础上的“吕梁山”书写,被《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这两部作品推至顶峰,在民间声音的铺陈当中实现对宏大叙事和精英话语的消解,体现其对人本价值的思索和追寻。《旧址》与《银城故事》这对呼应性很强的长篇小说,往往被视作新历史小说或家族小说,其背后亦透出他对历史话题的把控和野心。李锐通过对家族史的叩问与想象,重拾了被启蒙话语所踏破的民间视野,以历史的“边角料”构筑起对宏大话题的重温与解读。第四章探讨李锐小说中的神话书写。在梳理自鲁迅“故事新编”始的文脉基础上重新认识当代文学中的神话重述,探究在李锐的创作转向神话之后的变化。他过去所触及的现实、历史维度在神话书写中交叉收束,形成了现实、历史、神话的三者同构,共同书写人最真实的生存困境,和最温暖的生命底色,以及在现代性不可阻挡的车轮面前,人的情感与信仰如何走入一片荒芜与悲凉之中。第五章对李锐整个创作中显现出的艺术观念和路径进行回顾与归纳。在表现出强烈的艺术自觉的同时,相较于先锋文学主潮突出的形式实验而言,李锐小说的艺术手法显得较为传统和隐蔽。然而其“众声喧哗”的叙事结构和“一跃而下”的口语狂欢,以及其背后流露出的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样构成了李锐小说的艺术价值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对李锐小说进行更丰满的呈现的基础上,肯定其在中国作家主体性重建方面,所做出的独特而坚定的回答。

张君贤[4](2018)在《君与君不与:中国古代武术竞赛历史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市场”(《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传承发展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政策导向下,如何基于“文化自觉”的立场认知中国武术竞赛历史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经验,即成为当下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性课题。基于此,本文从中国武术与“在祀在戎”的“国之大事”的关联性出发,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论证的研究方法,分析“君与”“君不与”话语下古代射礼、角抵、武举等竞赛的历史实践,探讨其由参赛人员和技术体系等外显层、由竞赛规则和组织形式等制度层、由竞赛理念和精神象征等核心层所构成的文化系统,以实现对古代射礼、角抵、武举等武术竞赛历史、文化及存在意义的整体认知。1.从体育竞赛学的视角而言,因具备特定的参与群体(国君、权贵、民众等相关组织者和参与者)、物质条件(定制化的场地、设施、配套、布置和竞赛器材等)以及组织管理(官办高规格与民办自主化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竞赛规则)等竞赛要素,射礼、角抵、武举等武术竞赛成为古代体育竞赛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以其独特的竞赛形式在许多重要活动(国家外交、政治交际、军事训练、节庆娱乐、民俗活动等)中发挥了体育竞赛的文化特性。2.从文化现象来看,射礼、角抵、武举等武术竞赛文化不仅存在着“君与”和“君不与”的历史现象,而且也围绕人员、技术、规则、组织、理念、精神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竞赛文化。与“君”相关的古代武术赛事,表明古代武术竞赛并非脱离于国家的“自由”活动现象,也不是独立于社会的“自在”行为方式,更不是自立于民众的“自主”欢愉形式,而是以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市井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独特竞赛样态,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展现了其与国家军事实力、国家形象等“国之大事”相关的文化特性。3.作为国之大事的武术竞赛,在其国家政权顶端,国君以“文化霸权”的“斗争”“协商”为形式,以竞赛为手段,通过事前从意识形态、思想、实践上赢得政策制定的“权力话语”,从事中对言行、举止上执行审查考核的“监视机制”,乃至事后从社会荣誉、物质奖赏(马克思?韦伯)等方面施行鞭策赏罚的“艺术效果”方式,达成了对权贵集团恩威并御的权力支配、张弛有度的权力调节以及封闭性共同体权力的整饬等政权管理、控制目的,切实履行了国家治理意义上的顶层政治权力的管控。而在国家治理的政权终端,射礼、角抵、武举等竞赛形成了以射义儒家化、伦理仪式化、礼制符号化的乡射礼竞赛,以塑造国家、社会繁荣富强形象的角抵竞赛,乃至以展现国家“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公平竞争精神的地方武举“比试”竞赛等为形式,运用以激励式号召的动员和目标转换的交换为主,以政策权威的强制为辅的“社会控制”手段,实现了“推行礼治制度、强化国家认同、柔化社会结构、调节民众情绪”等地方管理、控制目的,切实推行了社会治理意义上的基层与地方治理。4.国家的富强、社会的繁荣和体育强国梦决定了“关乎千秋”的射礼、角抵、武举等古代武术竞赛先是在顶层政权管控(控制权支配、部署),继之在国家外交(彰显国威、傲视四夷),最后在社会发展(宣扬国富、点缀升平)等多维层面,不论是“君与”的举国体制,“君不与”的“国家在场”所塑造的庄重、奢华、权威,还是地方、社会、民间自主所传达的严苛、繁盛、规范,展现了其高于武术竞赛所肩负的国家治理、国家发展、社会治理、民众管理等“国家缺席在场”下的宏伟政治使命与社会责任。总之,与国之大事相关的古代武术竞赛,因“君与”而与国家治理直接相关,因“君不与”的缺席在场、地方治理而与国家治理间接相关。与国家治理直接、间接相关的古代武术赛事,也使武术、体育成为近代中国“国民身体改造”的手段,成为新中国体育的政治使命,成为当下健康中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组成部分。

陈紫萱[5](2018)在《关于《(?)》的朝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人选取的翻译项目是禹尚烈教授撰写的论着《(?)》,中文译作《光复后朝鲜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该论着由韩国文化观光部选定为优秀图书。本翻译作品是合作译本,其中本人翻译的部分是1-133页(即’4.3(?)虚(?)寅’之前)。除脚注外原文文本约11万字,最终译文文本约7万7千余字。目前尚无中文译本。这部分内容由“序言、朝鲜的领袖形象创造文学、领袖形象文学的理论及实践、领袖形象创作、丛书作品的集中透视”等五部分构成。其主要通过“社会结构、国际政治关系学、军事文化、文化心理学、文化工具论”等视角,概述了朝鲜领袖形象创造文学兴起的原因,并从领袖形象创作的文学史体系层面,尤其是从诗、小说、剧作品(包含电影剧本)、传说等方面介绍了领袖形象创作在各领域的兴起、发展及现状。此外,还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丛书《不朽的历史》解放前篇及后篇、丛书《不朽的向导》中长篇小说的内容,并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对其加以评析。而该实践报告就是介绍和阐释以上内容的最终结果,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引言中,概述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中,详细地介绍了本论着的作者及内容;第三章中,简述了译前分析及相应准备工作;第四章中,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以及本人解决这些问题所运用的方法;第五章结语中,谈及了本人在此次翻译过程中的所感所悟、认识到的问题,以及亟待弥补的不足。

戴婧瑶[6](2018)在《历史转折中的吴印咸摄影作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以往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中国着名摄影大师吴印咸在上海时期、延安时期和建国后三个阶段的摄影艺术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吴印咸的摄影作品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摄影艺术语言、图像符号学、视觉文化研究等理论,剖析个人艺术生命与历史话语、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关联。首先对吴印咸上海时期的摄影作品进行摄影本体语言的技术分析,并探讨了其产生人文精神与思想的社会原因和历史铺垫,将吴印咸在拍摄理念和审美观念上的转化清晰地表现出来。第二章详细地研究了延安时期吴印咸作为“红色摄影师”所进行的摄影探索。吴印咸来到延安后受到了沙飞“摄影武器论”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思想的影响,摄影观念发生了变化,将召唤群众投入爱国救亡运动、鼓舞战争中的人民和士兵、以及建构中共领导人的战时形象作为首要任务,在政治性与艺术性之中不断寻求平衡。其次深入分析了吴印咸、沙飞、罗光达等摄影师战时最常拍摄的四个题材,研究摄影作品如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文化宣传的目的。最后单独研究了领导人肖像拍摄中体现的政治性,摄影师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构建领导人形象,指出其与当今政治摄影中的真实性问题有着一定的沿袭性的因果关系。第三章研究吴印咸建国后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景观摄影。在战争的幕布落下后,吴印咸的摄影仍以“红色”为其底色,拍摄了《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等具有浓厚意识形态的摄影作品,作品中的当代性和先锋性,掀起了我国摄影工作者对景观摄影的研究和实践热潮。

邹琪[7](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说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罗吉[8](2017)在《国外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日本产业技术结构调整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的日本是战败国,承受了巨大战争带来的创伤,经济一度崩溃。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悄然复苏,连续19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使得日本一跃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前列。当然支撑如此高速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制度方面的又有国际环境、政治局势、地理区位等原因。但其中最为显着的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产业技术结构的迅速变

梁栋[9](2017)在《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是指为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其诞生地韶山依靠多个旧址、场馆所举办的多种类型的革命历史陈列或展览。作为全国着名的革命纪念地之一,韶山的陈列一直未曾中断发展,在业内影响颇大,对研究国内革命纪念地陈列发展具有典型性意义。但遗憾的是,目前对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的研究仍停留在部分资料的梳理阶段,没有从博物馆学的维度看待其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没有将其具体发展情况与博物馆学理论相结合。本文正是要从这些方面出发,来研究、总结、阐释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本文主要选取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的陈列发展作为研究主线,并把研究对象扩展到毛泽东图书馆、韶山宾馆等纪念场馆与南岸私塾、毛氏祠堂等纪念旧址的公办纪念陈列以及韶山周边的部分村办、民办商业展览。从博物馆学的角度出发,对韶山革命纪念地所呈现的复原陈列、原状陈列、辅助陈列、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等多种类型的陈列展览进行分析。同时,从宏观上对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归纳特征,总结得失。经本文研究发现,在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呈现出三个阶段,体现出四种特征,留下了两类文化遗产。它以故居为基点,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的全面系统展示毛泽东人生历程、生平业绩、光辉思想和人格风范的陈列体系,为其它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范本。

周翔飞[10](2017)在《公安三袁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公安三袁的散文为研究对象,结合三袁生平与思想,从文体学、美学、文化学等多维视角切入,对三袁散文进行整体考察和比较分析,发掘三袁散文创作与其文学理论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三袁散文创作的丰富内容及复杂发展过程,揭示三袁散文的艺术特点、审美风貌、文化内涵及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本文主体研究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三章主要论述公安派形成发展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三袁的人生历程与思想变化,以及三袁在公安派文学思想建设上的贡献。第一章,论述晚明公安派勃兴的时代背景及原因。考察一个文学流派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应当观照其产生、兴盛及衰退的全过程,最客观的角度应是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多维空间中。因此,探讨公安派当然也不能脱离晚明风雨飘摇、动荡离乱的时代环境,本文力图在其生存发展的历史坐标中还原其勃兴的真实面貌,讨论公安派在社会文化、学术思潮、文学发展史上的基本定位。第二章,论述公安三袁的仕隐、交游与心路历程。地域与家世是三袁最初的文化滋养,对三袁思想与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三袁昆仲通过科举走入仕途,进而走入文化的中心圈,终创公安派之盛名。以《骚》《庄》为内核的楚文化的血脉,同样深层次影响着公安三袁的人格精神,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三袁由于性格及经历的差别,在处理仕与隐的矛盾时选择了不同路径:袁宗道期冀寄借佛禅从精神上自我超越;袁宏道在仕与隐中自在切换;袁中道早期是欲仕而不得,晚期则无心仕途。结社与交游活动,不仅影响到三袁学术思想的形成与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且对公安派的发展壮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三袁文学思想的交互影响与修正。公安三袁是一个整体,其文学思想的正是在对复古潮流的反拨中逐渐形成的,经历了一个渐变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总体而言,通变观是三袁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信腕”“信口”说是其文学理论的表达路径;“尚趣”与“尚淡”是三袁文学理论的审美取向。在公安派肇起、发展、高潮、衰微的整个过程中,三袁昆仲对公安派文学理论的建设上各自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三袁的文学理论既交互影响,又相互补益,体现出较之其他文学流派成员间更加凝聚的坚定性。下编共四章,主要探讨公安三袁的散文创作。三袁的散文体裁多样,为论述的方便,本文试从山水游记、人物传记、尺牍与序体文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虽不能涵盖三袁散文创作的全部,亦可大体体现其散文创作的总体风貌和艺术特色。第四章,论述三袁的山水游记。三袁的山水游记写作始终努力践行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前人游记比德山水的审美范式,极大消解了山水寄情、言志、托物的表达结构,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三袁将主体的“至情与纯真”寓于山水之中,体现出直遇与直寄的高度统一;以禅观山水的审美方式,表达主体性灵的山水之“悟”;审美趣味的“多元与偏好”,由绚丽转向追求质朴平淡之美。三袁在审美趣尚与艺术表现上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又因其人生阅历、性格精神以及学术思想的差异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五章,论述三袁的人物传记。三袁的人物传记写作亦充分体现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在继承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三袁的传记文更多地关注传主的真性情,个性自由和欲望追求,反映出晚明心学思潮背景下的对人性自由的讴歌和赞扬;更加突出平民的主体地位,描写市井细民寻常琐事,传达小人物的世俗情感与高尚美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韩、柳传记文借平民而讽喻的传统;更加重视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善于细腻刻画传主的生活细节来展现其精神风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达到传其神韵的艺术效果。三袁的传记文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平实通俗,体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审美取向。第六章,论述三袁的尺牍。三袁的尺牍真实地展现了各自的生存环境与心路历程,为更准确地把握三袁的人生态度、学术思想以及审美趣尚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三袁的尺牍也较全面展现了三袁的交游网络,不仅可以窥见三袁思想形成的脉络,还可以考证公安派由兴盛至衰微的流变过程。三袁尺牍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三袁的尺牍以其多样的述评方式,丰富的评论内容,博大精深的内涵传达自己的文学观念,对公安派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凝聚作用。三袁将尺牍从应用性极强的文体中解脱出来,转向情感的抒写,使其具备文学抒情特质,表现出特殊的审美价值,有着革新意义的贡献。三袁的尺牍不仅内容率真自然,其形式亦不限于一格,随文变态、婉转赋形,在笔法、章法上臻于妙境。第七章,论述三袁的序体文。三袁序体文主要有书序、赠序、寿序三类,书序比较集中地反映三袁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有的书序本身就是语言隽永、骈散间行、富有情韵的小品文;其赠序、寿序创作,已经打破传统模式,重在写人、叙事,将抒情、说理融为一体。三袁序体文表现的范围极为广泛,涉及文学、艺术、生活、世事、文人雅趣、记游出行、宗教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三袁在序体文创作上往往交错使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多种表现手法,且能将其融为一炉,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优点,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缅怀领袖功绩 再现领袖风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缅怀领袖功绩 再现领袖风采(论文提纲范文)

(3)论李锐小说的先锋性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晚到”的先锋
    0.1 先锋的概念及选题的意义
    0.2 李锐研究概况综述
    0.3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1 溯源“先锋”:思潮的兴起与嬗变
    1.1 重返现场:当代文学的先锋性实践
    1.2 学科语境的更新与范式革命
    1.3 文学现代性的“源”与“流”
2 立足“吕梁”:透视现实的先锋性
    2.1 现实观:“双向煎熬”下“常”的复归
    2.2 《厚土》与《太平风物》:四季的回环与失落
    2.3 “吕梁”空间与异托邦
3 超越“启蒙”:建构历史的先锋性
    3.1 历史观:基于“边缘”的一种观照与把握
    3.2 《无风之树》与《万里无云》:反激进与反代言
    3.3 《旧址》与《银城故事》:偶然性与多极化
4 邂逅“元典”:重述神话的先锋性
    4.1 神话观:赓续“新编”的一种创造与拓展
    4.2 《人间》:神话移位下的再民间化
    4.3 《张马丁的第八天》:神性与人欲的纠缠
5 坚守“后卫”:艺术表达的先锋性
    5.1 艺术观:走出“圈套”的“方块字”书写
    5.2 喧嚣与隐喻下的形象生成
    5.3 口语的方言策略与多声部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作者已刊文章目录

(4)君与君不与:中国古代武术竞赛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现代体育竞赛研究
        1.4.2 国外古代体育竞赛研究
        1.4.3 国内现代体育竞赛研究
        1.4.4 国内古代体育竞赛研究
        1.4.5 现代武术竞赛研究
        1.4.6 古代射礼研究
        1.4.7 古代角抵研究
        1.4.8 古代武举研究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君与:被制造的竞赛
    2.1 大射礼竞赛之外显层:国君抟铸的顶层文化圈
        2.1.1 从国君到权贵的人员团队
        2.1.2 以“君”为标杆的核心技术体系
    2.2 大射礼竞赛之制度层:群体规训的权力运作
        2.2.1 伦理化与人性化的竞赛规则
        2.2.2 等级森严的组织形式
    2.3 大射礼竞赛之核心层:国家认同的文化归属
        2.3.1 和谐一统的竞赛理念
        2.3.2 民族精神的国家象征
    本章小结
3 君不与:被塑造的国家
    3.1 乡射礼:“君不与射”的社会化竞赛与“国家在场”的地方治理
        3.1.1 射义儒家化:人伦价值系统的重建
        3.1.2 伦理仪式化:等级象征的内涵表达
        3.1.3 礼制符号化:国家意义的公众感知
    3.2 角抵:宣扬国威与点缀升平的张弛之道
        3.2.1 “君之所好”的人员构成与技术体系
        3.2.2 “君之所乐”的竞赛规则与组织形式
        3.2.3 “君之所求”的核心理念与国家精神
    3.3 武举:封闭性权贵共同体的整饬
        3.3.1 因“君”而生:武举竞赛的创立
        3.3.2 以士大夫为政权后备力量的人员储备
        3.3.3 才兼文武与堪任将帅的竞赛内容与规则
        3.3.4 规范化、等级化与权力化的组织形式
        3.3.5 政权更迭的竞赛理念
        3.3.6 “笼四方豪杰自为助”的竞赛精神
    本章小结
4 君之“与”:被赋予的使命
    4.1 武术竞赛的顶层设计与国家意义:一个“控制权”视角
        4.1.1 政策制定权:“国之大事”的制度策略
        4.1.2 审查考核权:“忠孝贤德”的监视行为
        4.1.3 鞭策赏罚权:“君在场”的督促手法
    4.2 武术竞赛的地方治理与社会意义:一个“社会控制”理论
        4.2.1 动员:激励式号召的参与机制
        4.2.2 交换:转换目标的互动机制
        4.2.3 强制:权威政策的规范机制
    4.3 武术竞赛对人的管理与个体意义:一种“中国武术竞赛”的使命
        4.3.1 寓“教”于赛:施“庶—与—教”三部曲的教育路径
        4.3.2 寓“圣”于赛:集“内圣”“外王”“至善”于一体的竞赛理念
        4.3.3 寓“德”于赛:融“仁”“礼”“和”于一身的德育智慧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5)关于《(?)》的朝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作者简介
    2.2 作品简介
第三章 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译前分析
    3.2 译前准备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词语翻译
        4.1.1 固有名词的处理
        4.1.2 政治性术语及学术性术语的处理
        4.1.3 语义的灵活性处理
    4.2 句子翻译
        4.2.1 分译处理
        4.2.2 增译处理
        4.2.3 语序变动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6)历史转折中的吴印咸摄影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1919—1938: 早期吴印咸摄影作品研究
    第一节 吴印咸早年摄影经历
        一、图片摄影经历
        二、电影摄影经历
    第二节 丰富的摄影本体语言
        一、精巧的光线运用
        二、独到的摄影构图
        三、精准的节奏拿捏
    第三节 人文精神的产生与萌发
        一、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拍摄题材的转变
第二章 1938—1949: 延安时期吴印咸摄影作品研究
    第一节 红色摄影思想的形成
        一、“摄影武器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指导
    第二节 革命摄影题材的多样性
        一、革命根据地风貌与建设成果
        二、军事动员与战斗鼓舞
        三、各大重要会议与讲话
    第三节 政治肖像摄影的视觉构建
        一、领袖肖像的前期塑造与后期呈现
        二、政治肖像摄影的思想意蕴
第三章 1949—1994: 建国后吴印咸摄影作品研究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人物的视觉构建
        一、以纪实性为主的工农群体塑像
        二、以艺术性为主的文人人像摄影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视觉构建
        一、风光摄影中的政治象征
        二、从风光摄影到“景观摄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国外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产业技术结构调整
二、印度产业技术结构调整
三、日、印两国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9)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发展史料综述
        1.3.2 博物馆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4 课题来源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的发展
    2.1 第一阶段:依托旧址设置复原陈列
    2.2 第二阶段:围绕旧址设置辅助陈列
    2.3 第三阶段:围绕纪念主题重构陈列体系
第3章 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的特征
    3.1 博物性:以博物馆理念为指导的陈列
    3.2 政治性:以政治领袖为主题的陈列
    3.3 地域性:以纪念旧址为依托的陈列
    3.4 系统性:以纪念对象为核心不断发展的陈列
第4章 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的文化遗产
    4.1 陈列的物质文化遗产
        4.1.1 陈列所需的建筑
        4.1.2 陈列所用的展品
    4.2 陈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2.1 陈列品牌
        4.2.2 陈列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公安三袁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晚明公安派勃兴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第一节 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冲击
    第二节 奢糜世风与狂放士风的相互激荡
    第三节 文学流派相否相因的激辩与标新
第二章 公安三袁的仕隐、交游与心路历程
    第一节 地域与家世对三袁的文化滋养
    第二节 三袁的仕与隐及其对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结社与交游对三袁的影响
第三章 三袁文学思想的交互影响与修正
    第一节 通变观:三袁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性灵”说:三袁文学理论的核心与精髓
    第三节 信腕信口:文学理论的表达路径
    第四节 尚趣与尚淡:三袁文学理论的审美取向
第四章 三袁的山水游记
    第一节 至情与纯真:主体性灵的山水之“遇”
    第二节 游观与禅思:主体性灵的山水之“悟”
    第三节 多元与偏好:主体性灵的山水之“趣”
第五章 三袁的人物传记
    第一节 风神:为狂悖奇异者立传
    第二节 劲骨:为姱节高标者立传
    第三节 温情:为亲朋好友立传
    第四节 传奇:为市井细民立传
第六章 三袁的尺牍
    第一节 三袁尺牍创作概况
    第二节 三袁尺牍所展示的私人生活
    第三节 尺牍视野下的三袁交游网络
    第四节 三袁尺牍的文学意义与审美价值
第七章 三袁的序体文
    第一节 三袁的书序创作
    第二节 三袁的赠序创作
    第三节 三袁的寿序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本人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后记

四、缅怀领袖功绩 再现领袖风采(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革命英雄形象研究[D]. 孙尧. 西南大学, 2021
  • [2]教育的武器:新四军第三师《先锋》杂志与军队教育研究[D]. 张锦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论李锐小说的先锋性写作[D]. 郭佳音. 浙江大学, 2021(02)
  • [4]君与君不与:中国古代武术竞赛历史文化研究[D]. 张君贤.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5]关于《(?)》的朝汉翻译实践报告[D]. 陈紫萱. 延边大学, 2018(01)
  • [6]历史转折中的吴印咸摄影作品研究[D]. 戴婧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8]国外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借鉴[J]. 罗吉. 现代企业, 2017(08)
  • [9]韶山革命纪念地陈列体系研究[D]. 梁栋. 湖南大学, 2017(07)
  • [10]公安三袁散文研究[D]. 周翔飞.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追忆领导业绩,再现领导风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