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CT断片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CT断片

一、退变性腰椎滑脱的CT分折(论文文献综述)

李凯明[1](2021)在《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及对人髓核细胞活性与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back pain,DLBP)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多由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引起,以“腰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一般无神经组织受压表现。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磁共振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DLBP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临床治疗DLBP主要包括西药、手术等疗法。尽管具体治疗方式多种多样,短期内疗效显着,但缺乏显着特异性,且主要停留在对症治疗层面,未对产生症状的病变椎间盘本身进行干预,复发率较高。中医学认为DLBP属于“腰痛”的范畴,且在治疗此类慢性脊柱骨伤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课题组前期通过小样本的临床观察发现,将古方青娥丸化裁而来的补肾活血方应用到DLBP的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目前我们仍缺乏高等级的循证学临床研究,且评价指标仅限于主观指标,也未进行药物安全性评定;同时该方治疗DLBP的具体调控机制仍缺乏基础研究进一步阐释。因此,本项目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应用平行、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进一步采用公认主观评分结合客观评价的方法,以期更加全面的评定补肾活血方治疗DLB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然后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等以观察药物对兔退变椎间盘组织结构形态及MMP-3、VEGF等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最后采用MTT、免疫荧光技术、蛋白质印迹法、β-半乳糖苷酶染色等技术观察药物对IL-1β或H2O2诱导的人髓核细胞外基质内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旨在从分子细胞水平探究补肾活血方调控椎间盘髓核细胞活性与功能延缓或抑制IDD进程的作用机制,也为下一步补肾活血中药延缓IDD的机理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一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方治疗DLB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推广提供高等级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来自于我院脊柱骨科、骨伤综合科门诊的DLBP患者70例。应用平行、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以腰椎牵引为基础疗法,治疗组服用补肾活血方颗粒剂,对照组服用补肾活血方安慰剂,总疗程为3周,随访期3个月。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7、14、21天,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与3个月随访,共六个时间点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与肌肉软组织张力位移、腰部压痛阈值、腰椎活动度,以及实验室检查、不良反应等指标,并记录分析相关临床试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P=0.208)、年龄(P=0.363)、病变节段(P=0.771)、病程(P=0.781)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相关结局评价指标比较结果如下:(1)VAS评分方面:①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至随访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比较,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及随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至随访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2)ODI评分方面:①对照组患者治疗3周后至随访时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时较治疗1周后也有明显差异(P<0.05),随访3月时较治疗1周后与2周后有显着差异(P<0.05);②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较治疗前就有差异(P<0.05),治疗2周至随访时与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相比,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至随访1月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3)软组织张力位移方面:①较治疗前相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张力位移均显着增加(P<0.05);②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位移增加显着(P<0.05)。(4)腰部压痛阈值方面:①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腰部压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着增加(P<0.05);②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阈值增加显着(P<0.05)。(5)腰椎活动度方面:①对照组患者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腰椎左侧屈度数显着增加(P<0.05);②治疗组患者治疗3周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角度较治疗前均显着增加(P<0.05)。(6)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经补肾活血方治疗1,2,3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7.06%,61.76%,70.59%,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趋势。(7)安全性评价方面:①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一般生命体征均未出现异常;②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③实验室及心电图等检查未见异常。结论:补肾活血方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着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较高。研究二补肾活血方对兔退变椎间盘模型的影响目的:应用补肾活血方对实验兔椎间盘退变模型进行干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IDD进程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给药8周。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等以观察药物对椎间盘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药物对MMP-3、VEGF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记录分析相关动物实验数据。结果:(1)HE染色:正常椎间盘组织可见大量NPCs,ECM的排列均匀。造模后纤维环疏松、紊乱,部分出现断裂,细胞数量减少,指纹样改变突出,裂隙增多。药物干预后,中、高剂量组NPCs数量较低剂量组增多,ECM排列较低剂量组及模型组也更加规则,纤维环断裂减少,其中中剂量组的髓核组织形态更接近对照组。(2)Masson染色:正常椎间盘纤维环结构完整,胶原排列有序,呈现蓝色,NPCs呈现深红色或褐色,细胞质呈现红色,髓核组织与纤维环分界清晰。造模后,纤维环内层出现裂隙,NPCs排列紊乱,细胞变性、凋亡,髓核与纤维环边界模糊,髓核组织逐渐纤维化。中药干预后,胶原纤维含量显着增多,髓核及纤维环之间裂隙减少,且中、高剂量组组织形态明显优于低剂量组。(3)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模型组MMP-3、VEGF蛋白阳性染色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而中、高剂量组MMP-3、VEGF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显着下调(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下调兔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MMP-3、VEGF表达水平,其中中剂量组的效应最显着,提示可能在IDD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研究三补肾活血方对人髓核细胞活性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IL-1β和H2O2诱导的人NPCs活性、功能和ECM分解、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培养人原代髓核细胞系,取传代后NPCs备用;按一定比例制备补肾活血方(BSHXF)提取液,向NPCs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SHXF,分别于干预后24 h、48 h对细胞活性进行MTT检测;将研究共分五组,组别及干预方案分别为:①Control 组;②IL-1β组;③H2O2组;④IL-1β+BSHXF 组;⑤H2O2+BSHXF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NPCs增殖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Ⅱ型胶原表达情况;WB法检测Collagen Ⅱ、Aggrecan、MMP-3及ADAMTS-5等蛋白表达水平;SA-β-gal染色检测NPCs衰老情况;并记录分析相关细胞实验数据。结果:(1)BSHXF适宜浓度检测:①所有浓度的BSHXF对NPCs均无毒副作用,且5、10、50、100或200μg/ml处理48h后可显着提高NPCs的增殖率(P<0.05)。其中100μg/ml处理48h后促细胞活性和增殖作用最显着(P<0.01)。(2)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①24h细胞增殖,与Contrl组相比,其余四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1);②48h细胞增殖,与Contrl组相比,其余四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1);与IL-1β组相比,IL-1β+BSHXF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提高(P<0.05);与H2O2组相比,H2O2+BSHXF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提高(P<0.05);③72h细胞增殖,与Contrl组相比,其余四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1);与IL-1β组相比,IL-1β+BSHXF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提高(P<0.01);与H2O2组相比,H2O2+BSHXF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提高(P<0.01)。(3)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检测:①与Contrl组相比,其余四组细胞中Ⅱ型胶原表达显着下调;②与IL-1β组相比,IL-1β+BSHXF组Ⅱ型胶原表达明显上调;③与H2O2组相比,H2O2+BSHXF组Ⅱ型胶原表达明显上调。(4)WB检测:CollagenⅡ、Aggrecan蛋白检测结果显示:①与Control组相比:其余四组蛋白表达量显着下调(P<0.01);②与IL-1β组相比:IL-1β+BSHXF组细胞中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③与H2O2组相比:H2O2+BSHXF组细胞中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MMP-3蛋白检测结果显示:①与Control组相比:其余四组蛋白表达量显着上调(P<0.01);②与IL-1β组相比:IL-1β+BSHXF组细胞中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③与H2O2组相比:H2O2+BSHXF组细胞中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ADAMTS-5蛋白检测结果显示:①与Control组相比:IL-1β组,H2O2组蛋白表达量显着上调(P<0.01),而IL-1β+BSHXF组,H2O2+BSHXF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②与IL-1β组相比:IL-1β+BSHXF组细胞中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③与H2O2组相比:H2O2+BSHXF组细胞中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5)细胞衰老情况:①与Contrl组相比,其余四组细胞衰老数量明显增多(P<0.01);②与IL-1β组相比,IL-1β+BSHXF组细胞衰老数量明显减少(P<0.05);③与H2O2组相比,H2O2+BSHXF组细胞衰老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1)不同浓度的补肾活血方均可提高人NPCs活性,促进细胞增殖,100μg/ml浓度是一个较为适宜的实验浓度,可为后续细胞实验提供参照;(2)补肾活血方可以改善人NPCs活性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IL-1β或H2O2刺激诱导的人NPCs衰老或凋亡,为中医药防治IDD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谭琦[2](2020)在《壮骨颗粒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壮骨颗粒联合微创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壮骨颗粒联合微创减压术治疗;微创组仅微创减压术治疗。采用2组患者中医学证候表现,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以及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壮骨颗粒联合微创减压对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对患者中医学证候表现有明显改善,对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的积极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壮骨颗粒联合微创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较单纯使用微创减压手术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王啸[3](2020)在《基于“动静结合”对比青年行WavefleX弹性固定与单纯髓核摘除临床疗效及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动静结合”理论对比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联合WavefleX系统与单纯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两方案对腰椎术后应力、稳定性、活动度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行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联合WavefleX系统手术患者与单纯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患者各20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1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获取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指标(DSH、HIF及ROM),对比两方案临床疗效;构建两方案有限元模型,获取5种载荷下责任节段(L4/5)、上位节段(L3/4)椎间盘及关节突软骨应力,输出内固定应力云图,对比两模型生物力学特点。结果:弹性固定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大于髓核摘除组,术后1月VAS及ODI两组相接近,末次随访优于髓核摘除组;末次随访弹性固定组DSH、HIF大于髓核摘除组,ROM小于髓核摘除组;5种载荷下,弹性固定模型责任节段椎间盘应力、关节突软骨应力、椎间盘形变量均小于髓核摘除模型,上位节段椎间盘应力两者相接近,WavefleX系统弹性结构处有明显应力集中。结论:WavefleX弹性固定手术方案能取得更好的远期临床疗效,可维持固定节段稳定性,减缓椎间盘及关节突退变,并可提供一定活动度,但相对单纯髓核摘除方案,其手术损伤更大,并存在内固定断裂风险。

黎子轩[4](2020)在《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和对比倒悬推拿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为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提供客观的应用数据,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倒悬推拿手法的操作规范及应用,为临床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倒悬推拿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每天1次,连续5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逢周六、日休息)。在治疗结束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JOA)以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来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评分上的差异,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一次总体疗效评价,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法验证其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探讨倒悬推拿手法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患者,实际完成病例86例。(1)两组疗法对患者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JOA)的影响: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JO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为有效。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整体JOA评分优于对照组,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腰腿疼痛、活动受限、感觉及活动障碍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疗法对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为有效。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整体VAS评分优于对照组,选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3)两组疗法对患者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OD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为有效。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整体ODI评分优于对照组,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生活自理、社交生活方面等优于对照组。(4)两组疗法治疗后患者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43例患者,其中2例临床治愈(4.65%),12例显效(27.91%),26例有效(60.47%),3例无效(6.98%),总有效率为93.02%;而对照组43例患者,其中0例临床治愈(0.00%),3例显效(6.98%),32例有效(74.42%),8例无效(18.60%),总有效率81.40%。两组临床疗效构成比比较有显着性差异,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是从客观以及科学的临床数据评定倒悬推拿手法的临床疗效,因此研究结果更为可信。倒悬推拿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均能有效改善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症状,但倒悬推拿手法的疗效更为显着,而且操作安全可靠,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阮闻洋[5](2019)在《椎旁肌横截面积与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观测单节段L4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 lolisthesis,DLS)患者椎旁肌的MRI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变化,同时探究其相关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DLS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335例)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通过查找随机数表,抽取60例病例为滑脱组;同法从同时期我院仅有局部下腰痛或下肢疼痛症状而行影像学检查,但结果并无明显阳性发现的患者(共377例)中挑选60例病例为对照组。使用我院PACS系统获得该120例患者(滑脱组60例,对照组60例)的腰椎MRI图像,并选取横断面上第4腰椎下终板层面T2加权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逐个绘制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和L4椎体的轮廓,并测量其CSA。对每例患者均分别测量双侧多裂肌、双侧竖脊肌、双侧腰大肌CSA并取其平均值。同时以该扫描层面L4椎体CSA作为基准值,使用椎体左右两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CSA平均值与L4椎体CSA的比值来反映肌肉萎缩的程度,若该比值越小,则意味着其萎缩程度越严重。研究结果:1.滑脱组双侧多裂肌平均CSA为7.81±1.06cm2,对照组双侧多裂肌平均CSA为8.61±0.81cm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双侧腰大肌平均CSA为13.06±1.92cm2,对照组双侧腰大肌平均CSA为13.73±1.77cm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双侧竖脊肌平均CSA为15.31±2.97cm2,对照组双侧竖脊肌平均CSA为15.00±2.61cm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两组比较多裂肌、腰大肌C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滑脱组显着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竖脊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滑脱组多裂肌比值为0.54±0.05,对照组多裂肌比值为0.60±0.04,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腰大肌比值为0.89±0.04,对照组腰大肌比值为0.95±0.0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竖脊肌比值为1.04±0.08,对照组竖脊肌比值为1.03±0.0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对比两组组内不同年龄段双侧多裂肌CSA平均值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一步经过两两比较得40-50岁人群>50-60岁人群>60-70岁人群,其余指标组内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相同年龄段各指标比较,对照组40-50岁人群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着大于滑脱组(P<0.05),50-60岁人群多裂肌平均CSA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着大于滑脱组(P<0.05),60-70岁人群多裂肌平均CSA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着大于滑脱组(P<0.05)。4.各年龄段滑脱组多裂肌CSA平均值和多裂肌比值的减小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即随着年龄的增加,滑脱组多裂肌萎缩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滑脱组腰大肌萎缩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多裂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具有相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DLS能加剧多裂肌的退变萎缩;2.腰大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具有相关性,而随着年龄的增加,DLS未能明显加剧腰大肌的退变萎缩;3.竖脊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王翔[6](2018)在《改良胸腰椎后正中入路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比较采用腰椎改良后正中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改良腰椎后正中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2.比较后路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我院165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改良组(n=70)和传统组(n=95),其中改良入路保留胸腰筋膜和竖脊肌总腱膜在棘上韧带处的附丽部,在后正中线旁开1.5-2.0cm纵行切开胸腰筋膜及竖脊肌总腱膜,其余步骤同传统入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及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通过PACS医学影像系统在T2MRI上测量手术前后L3/4、L4/5、L5/S1椎间盘水平椎旁肌的横截面积,计算两组患者椎旁肌的萎缩率(椎旁肌萎缩率=术后椎旁肌横截面积/术前椎旁肌横截面积*10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改良腰推后正中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2.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例67例,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17~52岁,平均年龄37.8±7.5岁,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所有患者为T11~L2单椎体骨折(A型),且无严重的神经脊髓症状(ASIA D、E级)。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经伤椎固定组(A组,n=37)、跨伤椎固定组(B组,n=30)。在PACS图像系统上测量X线侧位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Ha)、椎体中央高度(Hm)、椎体后缘高度(Hp)及后凸Cobb角,计算Ha压缩率、Hm压缩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观察术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融合节段、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手术切口长度短,出血量、引流量少,下地时间早,镇痛药使用次数少,椎旁肌萎缩率较高,但手术时间稍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改良组降低更显着,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经伤椎固定还是跨伤椎固定,术后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有显着减少(P<0.05),其中A组患者Hm压缩率术前为44.8± 10.3%,术后1周为31.6±7.1%,末次随访时为31.3±6.8%。B组患者Hm压缩率术前为38.6± 8.3%,术后1周为32.0±8.4%,末次随访时为31.7± 8.6%。A、B两组患者术后椎体中央高度均有约30%的压缩残留。结论1.改良后正中入路和传统入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时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改良后正中入路具有手术切口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其学习曲线较短、操作简单。2.后路经伤椎或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可促进骨折椎体前缘及中央高度的恢复,改善节段后凸角度,但术后伤椎椎体中央高度有明显压缩残留,这是导致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脊柱力线恢复不良及慢性腰背痛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殷榛[7](2018)在《开放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比较》文中指出[背景]在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进程中,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一直是临床应用和研究的重点。传统后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对椎旁肌肉及椎体后柱破坏大,部分患者术后可能残留腰背部疼痛[1],1982年Harms及Rolinger在PLIF术式的基础上改良提出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pen TLIF)术[2],Open TLIF术式保留了棘突和棘间韧带完整性,并减少了术中对神经根的牵拉、降低了损伤硬膜囊的可能,这些优点使得TLIF技术迅速被临床医生接受并使用。然而TLIF手术仍存在开放腰椎后路手术类似的问题,比如椎旁软组织损伤大,术中出血量较多。因此,如何改良TLIF手术,使之成为损伤更小,疗效更好的技术成为研究热点。2003年,Foley等[3]首次报道了关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MIS-TLIF沿多裂肌及最长肌间隙钝性分离椎旁肌肉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理论上避免了大范围的软组织及椎旁肌肉撕脱。之前有研究表明MIS-TLIF相较传统TLIF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及术后腰背部疼痛轻等特点[3]。在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方面,相比较于单纯的X线检查,CT平扫能更准确地观察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具有更高的准确性[4]。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采用两种术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从而比较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Open 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探讨MIS-TLIF术式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5例,其中Open TLIF(开放组)27例,MIS-TLIF(微创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DI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融合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前VAS及ODI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2±0.4)cm、(158.3±82.7)ml、(58.9±33.9)ml,明显小于开放组的(9.9±1.9)cm、(472.2±350.9)ml、(176.9±96.6)ml(P﹤0.05),术后1周及3个月时腰痛VAS评分微创组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1周、3个月时腿痛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两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ODI评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随访CT平扫椎间融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组术式均能取得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但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方面微创手术优于开放手术。

窦传宏[8](2017)在《Elrod椎间动态稳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对比分析Elrod椎间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及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手术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山大二院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之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及Elrod椎间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的患者共20例(病变节段融合内固定+相邻节段Elrod椎间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随机抽取同时期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共计20例(病变节段行融合内固定术,邻近节段未做特殊处理)。按照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术后24个月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和术后6,12,24个月的腰椎MRI扫描,并获得常规和弥散加权图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术前及术后随访均行X线正侧位片扫描,测量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活动度等数据。对融合节段的上位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研究结果:所有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平均随访24.8个月。术后两组患者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ODI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法在改善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其他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上述所述两种手术方法在改善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其他临床症状效果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与术前ADC(表观扩散系数)值相比,在第6,12和24个月术后MRI研究中测量的Elrod动态固定组中的ADC(表观扩散系数)值增加。Elrod动态固定组仅在术后第24个月,ADC(表观扩散系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ADC(表观扩散系数)值相比,在第6,12和24个月术后MRI研究中测量的PLIF组中的ADC(表观扩散系数)值减小。PLIF组仅在术后第24个月,ADC(表观扩散系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才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和Elrod动态固定组术后第24个月,ADC(表观扩散系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Elrod组与PLIF组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椎间隙高度差异明显(P小于0.05),且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差异明显(P小于0.05)。融合节段的上位相邻节段活动度,Elrod组术后末次随访对比术前有程度不同的增加(P大于0.05)。术后末次随访Elrod组与PLIF组比较,活动度明显减小(P小于0.05)。术前活动度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大于0.05)。研究结论:Elrod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术与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PLIF)在改善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其他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且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ADC值(表观扩散系数)可以作为评价腰椎间盘退变的量化指标来使用;Elrod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缓动态内固定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目前,Elrod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系统对动态内固定邻近节段退变的预防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大量、全面且长期的评估此种动态内固定系统疗效的随机研究是必要的。

王文哲[9](2017)在《退变性腰椎滑脱软骨终板改变的影像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研究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椎间盘软骨终板的改变,比较正常人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相同阶段椎间盘软骨终板的差异,并且分析椎间盘软骨终板的退变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影像学检查(X线、CT、磁共振)确诊为L4或L5腰椎椎体滑脱的患者82例,年龄4565岁,分为L4前滑脱组和L5前滑脱组(L4滑脱组60例,L5滑脱组22例);其中男18例,女64例。同时选取30例腰椎结构及功能完好的正常体检者组成对照组,其中男性7名,女性23名,年龄4565岁,既往身体健康,均无腰椎疾病,且无慢性全身性疾病。患者组与正常组之间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所有受检者的L4/L5、L5/S1椎间盘行正中矢状位T2加权磁共振扫描,本实验共扫描椎间盘224个,软骨终板448个,用Carestream放射成像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放大、增强,并且测量每位被扫描者椎间盘软骨终板前半终板倾角及后半终板倾角。计算出前半倾角与后半倾角的比值作为该终板的变异率。分别比较滑脱组与正常组对应阶段的椎间盘软骨终板变异率的差异。实验采用MS Excel 365进行数据整理与绘图,IBM 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分类资料比较用x2,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各指标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均较好,两组间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自身两组指标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三组参数间的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L4滑脱组:L4/L5椎间盘上、下终板变异率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L5/S1椎间盘上、下终板变异率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5滑脱组:L4/L5椎间盘上、下终板变异率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5/S1椎间盘上、下终板变异率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滑脱组椎间盘上、下终板的自身对比:L4滑脱组中,L4/L5椎间盘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有统计学差异,L5/S1椎间盘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无统计学差异;L5滑脱组中,L4/L5椎间盘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有统计学差异,L5/S1上终板与下终板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椎间盘上、下终板自身对比:L4/L5椎间盘上、下终板之间有统计学差异;L5/S1椎间盘上、下终板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可致滑脱阶段软骨终板退变,且同一软骨终板前、后半终板的退变程度不对称:椎间盘上终板的后半终板退变程度比前半终板严重,而下终板的前半终板退变程度比后半终板严重;退变性腰椎滑脱对非滑脱阶段椎间盘软骨终板的退变无明显影响。

黄鑫鹏[10](2016)在《第五腰椎椎弓根螺钉改良置入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章一种新型L5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选择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常用于退行性疾病、畸形、创伤、肿瘤等病变导致的脊椎不稳定,是目前腰骶脊柱固定的主要方法。根据相关研究,主要进钉方法有Roy-Camille法,Magerl法,人字嵴顶点法(Du法),Louis法,Weinstein法,Krag法等。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Magerl法和人字嵴顶点法。Magerl法以横突的中轴线与椎体上关节突外缘垂线的交点作为进钉点。人字嵴顶点法是以人字嵴顶点作为进钉点,杜心如将其描述为“人”字型的顶点。在中国,大多数的脊柱外科医生选择以人字嵴顶点作为进钉点,已广泛用于L1-L4的置钉。但是,对于L5,这两种方法是不够理想的。腰椎从L1-L5,两侧椎弓根与中线的距离逐渐增大,在手术中,L5进钉点的暴露是相对最为困难的。虽然1968年WiItse首先提出了椎旁肌间隙入路,但下腰段多裂肌较强壮,在缺乏专业操作器械的情况下,暴露仍比较困难。正中手术切口仍是目前最常用的。在采用正中切口进行手术时,Magerl法需要暴露至横突根部;人字嵴顶点法只需暴露人字嵴,但人字嵴在L5有19%的变异,局部变浅,显示不清,往往需扩大显露范围,通过横突、关节突等结构明确进钉点;对于腰椎滑脱的患者,椎体、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一同向前移位,若采用Magerl或人字嵴顶点法,常常会因为解剖位置过深,视野受限,而不能精确定位进钉点:而且,由于位置较深,手术中的提拉操作不易;螺钉把持力不足,常需使用骨水泥;一些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则可能在提拉时发生峡部断裂。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L5进钉点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进钉点位于上关节突纵向中线的中、下1/3点。本研究目的是验证新进钉点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并通过生物力学将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评估新进钉方法的固定强度。该研究分为下面三个部分:1.基于CT三维重建影像的解剖研究,2.应用新型L5进钉点的临床研究,3.经新型L5进钉点置钉与传统方法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1.基于CT三维重建影像的解剖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介绍和评价基于新进钉点的L5椎弓根螺钉徒手技术的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30个中国成年志愿者的腰椎椎体。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模拟L5椎弓根螺钉的插入。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标记进钉点,并测量进钉点到椎弓根轴线的直线距离,以协助评估安全性。椎体上终板和L5-S1棘突后缘连线的角度关系;在水平面上将模拟螺钉分别切向椎弓根内、外侧壁的皮质,用CT测量水平面的安全角度。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选择以腰5椎体上关节突纵向中线的中、下1/3点作为新起点。结果进钉点到椎弓根轴线的距离的均值是4.67mm (4.67±0.31mm,3.81 mm-5.27 mm)。与椎弓根内侧壁相切时的横截面角平均为20.84°(20.84±7.22°,6.26°-35.90°)。与椎弓根外侧壁相切时的横截面角平均为10.22° (10.22±7.02°,0.00°-22.45°)。水平面安全角度的均值为10.62°(10.62±2.54°,1.99°-23.71°)。与先前的研究结果类似(杜心如10.48°,Magerl 14.13°)。结论新型L5进钉点以上关节突为解剖参考,置钉时可借助L5棘突及棘上韧带确定进钉角度;经该点置钉简单而安全。根据测得的水平面安全角度范围,我们将水平面螺钉角度(transverse screw angle, TSA)定为15°。出于安全置钉的考虑,矢状面上,我们选择与传统置钉方法相同的角度:即矢状面螺钉角度(sagital screw angle, SSA)设为0°。2.应用新型L5进钉点的临床研究目的 比较术后CT图像上新型L5进钉点置钉与Magerl法置钉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5月-2015年9月住院患者共计103人(男性55名,女性48名,年龄范围37-74岁,平均年龄56.8岁)纳入研究。将103人交替分为两组,其中52人手术时采用新型L5进钉点置钉,另外51人采用Magerl法置L5椎弓根螺钉。共计206枚L5螺钉。两组的进钉角度均为:TSA 15°, SSA取0。。矢状面上螺钉与L5棘上韧带保持80。。术后将CT图像上的L5椎弓根螺钉按Louis-Philippe Amiot等提出的分级标准分为1-5级。使用x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准确率。结果 103例患者共有206枚椎弓根螺钉置入L5椎体。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需重新定位螺钉。术后CT扫描显示,共有23螺钉穿透椎弓根皮质,新进钉点组7例、Magerl组16例,但是没有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根据Amiot的分级方法,将1级螺钉占该组总数的百分比作为置钉准确率。新进钉点组的准确率为93.3%。Magerl组的准确率为84.3%。两组之间的准确率有显着性差异(x 2=4.164,P=0.041)。结论经新型L5进钉点置钉,能达到比传统方法更好的准确率。3.经新型L5进钉点置钉与传统方法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目的 比较新进钉点与传统方法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6具经福尔马林溶液处理的人体脊柱L5标本,均为男性,(年龄56-73岁,平均年龄65.8岁)。实验前测量L5骨密度,经X线检查排除先天畸形。左、右两侧椎弓根分别采用新进钉点及Magerl法置钉。置钉时测量最大旋入力矩。然后进行最大轴向拔出力测试。两组的进钉角度均为TSA15°, SSA0°。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的旋入力矩和最大轴向拔出力,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 α=0.05。结果新型L5进钉点最大旋入力矩均值高于Magerl法(163.3±19.8 N·cm vs.98.2 ±10.2 N·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1,P=0.028<0.05)。新型L5进钉点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均值高于Magerl法(551.09±74.33N vs.514.68±57.41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2,P=0.046<0.05)。新型L5进钉点的最大旋入力矩、最大轴向拔出力、骨密度彼此之间高度正相关(r=0.934,P<0.01;r=0.909,P<0.05; r=0.979,P<0.01). Magerl法的最大旋入力矩、最大轴向拔出力、骨密度彼此之间高度正相关(r=0.894,P<0.05;r=0.863,P<0.05;r=0.929,P<0.01)。结论经新型L5进钉点置钉能达到比传统方法更好的固定强度。第二章经新型L5进钉点置钉与腰5皮质骨轨迹技术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目前,椎弓根螺钉己广泛用于脊柱疾病的内固定。传统椎弓根螺钉插入路径包括经椎弓根由外侧向内侧的钉道以及横突和关节面侧壁交界处的进钉点。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常导致一些并发症,如皮质受损、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深部感染、大血管损伤、硬膜撕裂及脑脊液漏等。经几十年发展与研究,在进钉点及置钉方向等方面不断改进。2009年Santoni等最先报道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在该技术中,螺钉保持外倾、头倾的方向置入。Santoni报道,与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CBT能最大化地与皮质骨接触。虽然CBT技术的临床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有一些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表明,与传统椎弓根螺钉相比,CBT具有更好的内固定效果。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L5置钉方法,进钉点位于L5上关节突纵向中线的中、下1/3点;进钉的角度为TSA 15°, SSA 0°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证实了新型的L5置钉方法定位方便、安全、准确、牢固。现在,我们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进一步地将其与CBT技术进行比较,评估其稳定性。目的比较经新型L5进钉点置钉与CBT技术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评估其稳定性。方法采用10具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的人体脊柱L5标本,男性6具,女性4具(年龄52-76岁,平均64岁)。实验前测量L5骨密度,经X线检查排除先天畸形。新型L5置钉点位于上关节突纵向中线的中、下1/3点。置钉方向为:TSA15°, SSA 0°。 CBT组进钉方法是根据Iwatsuki等提出的改良CBT进钉点:椎弓根峡部内侧3mm,侧位片上位于椎间孔上缘。置钉方向为TSA-10°, SSA 25°。置钉时测量最大旋入力矩。然后进行最大轴向拔出力测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的旋入力矩和最大轴向拔出力,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新进钉点组最大旋入力矩均值高于CBT组(167.5±20.1N·cm vs. 161.5±15.9N·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8,P=0.047<0.05)。新进钉点组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均值高于CBT组(567.84±72.43N vs.530.52±54.44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5,P=0.017<0.05)。新进钉点组的最大旋入力矩、最大轴向拔出力、骨密度彼此之间高度正相关(r=0.922, P<0.01; r=0.863, P<0.01; r=0.936, P<0.01)。 CBT组的最大旋入力矩、最大轴向拔出力、骨密度彼此之间高度正相关(r=0.946, P<0.01; r=0.839, P<0.01; r=0.816, P<0.01)。结论经新型L5进钉点置钉与CBT螺钉相比,能达到更好的固定强度。

二、退变性腰椎滑脱的CT分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变性腰椎滑脱的CT分折(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及对人髓核细胞活性与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综述一 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1 正常椎间盘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2 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表现
        3 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病理机制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现代诊疗学研究
        1 定义及分型
        2 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3 诊断
        4 治疗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补肾活血中药防治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理研究
        1 中医学对椎间盘退变的认识与治则
        2 补肾活血中药防治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理
        3 补肾活血中药对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前言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补肾活血方对兔退变椎间盘模型的影响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补肾活血方对人髓核细胞活性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附录2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2)壮骨颗粒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诊断标准
        1.1.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3.1 中医疗效标准
        2.3.2 VAS评分
        2.3.3 JOA评分
        2.3.4 ODI评分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中医学证候比较
        3.2. VAS评分
        3.3. JOA评分
        3.4. ODI评分
讨论
    1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概念
    2 腰椎管狭窄的疼痛机制
    3 中医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认识
    4 壮骨颗粒的联合作用
        4.1. 壮骨颗粒的组成
        4.2. 壮骨颗粒的作用
    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3)基于“动静结合”对比青年行WavefleX弹性固定与单纯髓核摘除临床疗效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手术方法
        1.7 术后处理
        1.8 手术结果
        1.9 观察指标
        1.10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2 术中评价
        2.3 量分评价
        2.4 影像评价
第二部分 有限元分析
    1. 实验基础
        1.1 时间与地点
        1.2 实验材料
        1.2.1 实验硬件
        1.2.2 实验软件
        1.3 实验对象
    2. 实验方法
        2.1 构建模型
        2.2 构建内固定
        2.3 装配模型
        2.4 模型赋值、网格划分
        2.5 建立坐标系、施加条件
        2.6 验证模型
        2.7 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椎间盘应力
        3.2 椎间盘形变量
        3.3 关节突软骨应力
        3.4 WavefleX内固定应力云图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4)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认识
        1.1.1 历史沿革
        1.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祖国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研究
    1.2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认识与治疗进展
        1.2.1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1.2.2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病例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病例剔除标准
        2.2.6 病例脱落标准
    2.3 实验方法
        2.3.1 随机入组、分组
        2.3.2 治疗方法
        2.3.3 观察方法
        2.3.4 观察指标
        2.3.5 疗效评定指标
        2.3.6 评估量表评定方法
        2.3.7 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情况处理
        2.3.8 统计学方法
    2.4 研究结果
        2.4.1 一般资料
        2.4.2 评分结果和临床疗效
        2.4.3 总结
第三章 讨论
    3.1 关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诊疗思路的探讨
    3.2 腰椎结构及功能的分析
    3.3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因学分析
    3.4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理学分析
    3.5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特征
        3.5.1 腰椎韧带
        3.5.2 腰椎关节
        3.5.3 腰部椎旁肌肉
        3.5.4 腰骶角
    3.6 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机理分析
        3.6.1 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中医机理分析
        3.6.2 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现代医学机理分析
    3.7 本研究诊疗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分析
        3.7.1 有效性分析
        3.7.2 安全性分析
    3.8 问题与展望
        3.8.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3.8.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5)椎旁肌横截面积与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1.1 退变性腰椎滑脱概述
    1.2 DL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纳入标准
        2.1.2 病例排除标准
        2.1.3 一般资料
        2.1.4 病例分组
    2.2 实验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观测指标
        2.2.3 数据统计分析
3.结果
    3.1 两组多裂肌、腰大肌、竖脊肌平均CSA比较:
    3.2 两组多裂肌、腰大肌、竖脊肌平均CSA与 L4 椎体CSA的比值比较
    3.3 各年龄段多裂肌平均CSA
    3.4 各年龄段多裂肌比值
    3.5 各年龄段腰大肌平均CSA
    3.6 各年龄段腰大肌比值
    3.7 两组不同年龄段双侧椎旁肌CSA平均值及其与L4 椎体CSA比值比较
4.讨论
    4.1 DL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4.1.1 三关节复合体
        4.1.2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
        4.1.3 髂腰韧带与髂骨高度
    4.2 椎旁肌因素在DLS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4.2.1 多裂肌
        4.2.2 腰大肌
        4.2.3 竖脊肌
    4.3 本文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6)改良胸腰椎后正中入路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改良后正中入路和传统入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式
        1.3 术后处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伤椎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治疗
        1.3 术后处理
        1.4 参数测量及计算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AOspine胸腰椎损伤分类系统
附录2 胸腰椎骨折脱位经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术后力线不良及其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期间成果
致谢

(7)开放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病理改变
    2.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3.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4.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进展
    5.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微创TLIF手术
        1.2.2 TLIF手术
    1.3 术后处理
    1.4 评价标准
        1.4.1 疼痛评分标准
        1.4.2 影像学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手术一般情况
    2.2 临床疗效评估
    2.3 并发症
3讨论
    3.1 概述
    3.2 两组患者术后功能评估
    3.3 关于MIS-TLIF术式
        3.3.1 术中进针点选择及减压范围
        3.3.2 MIS-TLIF现状
    3.4 远期疗效相关因素
        3.4.1 椎间隙形态
        3.4.2 融合
        3.4.3 术后功能锻炼
    3.5 并发症分析
        3.5.1 围手术期并发症
        3.5.2 术后远期并发症
4.MIS-TLIF的优点与缺点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Elrod椎间动态稳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背景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退变性腰椎滑脱软骨终板改变的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2.1 终板的扫描
        2.2.2 终板的测量
        2.2.3 统计软件与方法
3 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参考引文

(10)第五腰椎椎弓根螺钉改良置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一种新型L5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选择
    1.1 引言
    1.2 基于CT三维重建影像的解剖研究
        1.2.1 研究目的
        1.2.2 材料和方法
        1.2.3 结果
    1.3 应用新型L5进钉点的临床研究
        1.3.1 研究目的
        1.3.2 材料和方法
        1.3.3 结果
    1.4 基于新型L5进钉点置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1.4.1 研究目的
        1.4.2 材料和方法
        1.4.3 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经新型L5进钉点置钉与腰5皮质骨轨迹技术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目的
    2.3 材料与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
    参考资料
附录一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词表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专利情况
致谢

四、退变性腰椎滑脱的CT分折(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及对人髓核细胞活性与功能的影响[D]. 李凯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壮骨颗粒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研究[D]. 谭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基于“动静结合”对比青年行WavefleX弹性固定与单纯髓核摘除临床疗效及有限元分析[D]. 王啸.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D]. 黎子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椎旁肌横截面积与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分析[D]. 阮闻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改良胸腰椎后正中入路的临床应用研究[D]. 王翔.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7]开放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比较[D]. 殷榛. 江苏大学, 2018(02)
  • [8]Elrod椎间动态稳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D]. 窦传宏. 山东大学, 2017(01)
  • [9]退变性腰椎滑脱软骨终板改变的影像学研究[D]. 王文哲.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10]第五腰椎椎弓根螺钉改良置入技术的研究[D]. 黄鑫鹏. 南京医科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CT断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