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纪录片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纪录片

一、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董玲玲[1](2021)在《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军,它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共青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共产党的未来发展前景。反之,共产党能否吸引越来越多的共青团成员加入到共产党当中,是衡量共产党的感召力、影响力、领导力的重要尺度。研究共青团的发展问题是研究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一个侧面。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其实质是深化和拓展了对西欧共产党和欧洲共产主义问题的研究。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矛盾、冲突、运动发展的“前哨”,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已经成为观察各国政治发展的“显微镜”和“风向标”。从西方国家新社会运动以来,青年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已经成为政治参与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并持续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力。在金融危机后爆发的一系列激进抗议运动中(如西班牙“愤怒者”运动、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法国“黄马甲”运动等),青年群体都广泛参与其中,并就与自身相关的问题(如青年失业问题、教育问题、性别平等问题等)提出自己的诉求。可以说,关注青年群体、重视青年问题、缓和青年矛盾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然而,对于各国共产党来说,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当前国外共产党普遍面临严重的组织和发展困境,重要表现之一是党员人数持续下降、组织力量持续衰减且呈老龄化、碎片化趋势发展,以及共产党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青年的吸引力严重不足。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包括共产党自身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不足,也包括作为“后备军”的共青团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无法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广泛共鸣,难以吸引青年人加入共青团组织进而加入到共产党当中,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这不仅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进路在于,从西欧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端出发,结合百余年来西欧国际共产主义青年运动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主要理论流派等,选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与共产主义政党有着特殊关系的西欧共青团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在溯往历史、立足今朝和展望未来这三重意蕴上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宏观把握。第一层面:溯往历史。既从宏观层面厘清了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及发展的历史脉络,又从微观层面梳理了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葡萄牙共产主义青年、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塞浦路斯联合民主青年组织、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希腊共产主义青年、比利时共产主义行动委员会等数十个具体的共青团组织在现实层面的具体行动。第二层面:立足今朝。在理论层面剖析了西欧共青团组织的性质、指导思想、党团关系、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和中心任务等若干基本问题,具体阐释了西欧共青团组织关于青年问题的社会主义方案、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展望。在现实层面,提出西欧共青团组织正面临着组织的持续分化、政治地位边缘化和身份认同困境的三重实践困境,并明确了造成困境的三大根源正是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发展的空间受限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然处于低潮。第三层面:展望未来。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主义的复归、日益严峻的青年问题亟待解决以及持续爆发的青年抗议运动都昭示着西欧共青团组织并未“走向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出现了发展的新机遇。面对这种形势,西欧共青团组织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治身份定位、充分运用多元化宣传手段壮大自己,同时争取在青年运动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孟根仓[2](2021)在《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地理面积最大的多民族国家,又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此背景下,深化认识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及其诸民族成为中国智囊团为助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任务,也是丰富中国特色海外民族志研究的紧迫任务。本文将深化对西伯利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土着民族—布里亚特民族的认识,丰富中国特色海外民族志研究,并力争在与中国毗邻的西伯利亚区域中实现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人文价值共享,夯实两国民心相通建设的人文基础,助力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另外,本文注重“将边缘置于中心”,从“边缘”审视“中心”,并以反思的视角分析“中心-边缘”互动机制是如何形塑双边的。具体而言,如果不了解俄罗斯“边缘”民族,就不可能完全了解俄罗斯国家本身,因为俄罗斯自建立国家以来,始终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政体。目前,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民族学与人类学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中,民族与民族主义被学界认为是个棘手的研究领域,而作为政治实体的民族国家则被认为是个相对容易的研究对象。学界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虽然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但至今争论未断,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原生论派认为,民族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民族的最根本的本质,即“民族特征”,是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原生论后来被建构论派学家评为“视而不见”的“肤浅”论述,“是族性和民族主义研究学者持续鞭打的一匹死马”。本文以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为例,将“持续鞭打”作为“一匹死马”的原生论,论证民族不是“天生的”,而是“制造的”。建构论派注重民族的社会建构性,认为民族是“制造的”,而并非是“天生的”,强调民族是经过知识精英的努力以及国家的政治意愿而创造出来的建构体或知识精英和国家为达到某种目的有效工具。建构论是目前族群、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主流理论范式,但它不能充分解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前现代族性的连续性问题,从而被认为是“将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理论。为此,安东尼·史密斯提出族裔象征论,强调建构现代民族的前现代族群性。笔者认为,建构论高估了国家的政治意愿,尤其是高估了在多民族国家中建造国家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团结以及激发忠诚方面的形塑力量,未能充分解释亚国家层次的民族意识和跨国族裔联系的持续性。本文以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亚国家层次的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以自治为目标的民族主义)为例,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此外,罗杰斯·布鲁贝克提出民族制度主义论,并强调民族学家不应过多专研“民族是什么”,而是应该致力于作为一个政治和文化现实的民族认同是如何在既定的国家被制度化的。民族认同是有国家的制度塑造的,在把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民族群体的情况下,认同不取决于经济社会变迁,而取决于制度变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这种基于民族的社会分野就很容易导致民族主义运动。换句话,制度主义论把分析视角转移到国家制度,而非民族本身。笔者认为,制度主义论具有三个明确的不足之处:1.高估了国家制度对民族的单向塑造能力,忽略了民族对国家的回应;2.片面地强调了国家制度设计本身来论证苏联族裔民族主义兴起的必然性;3.不能充分解释同样具有双重性制度下产生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共和国)为何没有出现极端民族分离主义的问题。本文质疑制度主义论,以布里亚特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为例,将论证“边缘”民族是“中心-边缘”互动的产物,而不是国家“中心”单方面的创造物,并提出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即互动机制创造“边缘”民族,国家制度巩固“边缘”民族,“边缘”民族又通过互动机制形塑国家制度。换言之,本文注重“中心-边缘”机制的互动性、国家制度和“边缘”民族的三角关系。故而,单方面地强调国家制度塑造民族或“边缘”民族的自主民族建构工程均不是建构亚国家层次的民族的整体概述。因为建构亚国家层次的民族同时受民族本身和国家权力的双重形塑影响。最后,对理论研究而言,本文以俄罗斯联邦“模范少数民族”—布里亚特民族为例,反思民族理论研究范式问题,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提出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2.论证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将弥补民族理论研究缺口。对研究选题而言,目前,学界还缺乏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术语表示布里亚特民族及其认同的属性。本文以参与观察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相结合,利用田野调查资料与多语种档案文献,将重新论述布里亚特民族建构工程,并提出高度概括性的术语—“叠层式民族性”表示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性”(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多语种档案资料、本土视角以及“叠层式民族性”概念,以此弥补该研究领域内的缺口,丰富布里亚特民族研究。

宋建欣[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曲成举[4](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程莉莉[5](2020)在《当代俄罗斯联邦共产党 ——困境及其根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简称俄共,CPRF)曾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1990年代,俄共经历了从重建到兴盛的发展历程,就组织规模及其选民支持率而言,占据了俄罗斯三分之一以上的政治空间。作为代表俄罗斯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利益的反对党,俄共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方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对鲍里斯·叶利钦(Boris Yeltsin)起到了牵制作用,成为俄罗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进入21世纪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仍处于低潮阶段,俄共在内外压力之下思想分歧加剧,组织出现分裂,党员人数大为减少,无论是在杜马选举还是在总统大选中都日渐式微,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其影响力和实力已经和其成立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当前俄共面临着哪些困境?其避之不及的困境缘何而起?议会道路的前景怎样?本文将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主要对俄共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进行详细阐述。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等。第一部分简要梳理了俄共近30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包括被禁到恢复、短暂的辉煌、受挫到势衰、低潮中发展四个阶段。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俄共的发展道路选择。针对俄共究竟应该走革命道路还是议会道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在当今的俄罗斯,人们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因此,俄共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不现实,客观的政治环境要求它只能通过和平民主的方式来实现目标。俄共自恢复重建之初,便承认现行的议会制,在现行《宪法》规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活动。俄共认为,要想在议会制背景下实现最终目标,只能是建立人民政权。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俄共在组织上面临的困境,包括缺乏魅力型领袖、党员数量锐减且队伍老化和党内财政拮据三个方面。经过近30年的政治斗争,俄共却没有推出任何新的有威望的政治家,俄共领导人无论个性品格还是政治策略都无法与叶利钦和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相比。不仅如此,俄共还面临着老年党员比重过大,青年党员、新生力量严重不足等党员建设问题。此外,财力有限,也极大地限制了俄共的发展。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俄共在俄罗斯历届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中的选举业绩,其中包括俄共的选票数、得票率、席位数和议席所占比重等数据。选举业绩的持续下降表明,俄共不仅在议会选举中失去优势,而且在总统大选中也惨遭失败。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导致俄共出现困境的根源,从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俄共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是其面临困境的内因,而制度因素、强大的政治对手以及国际因素是其面临困境的外因。总之,俄共作为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通过研究俄共自成立以来在议会内外的各种探索,揭示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分析导致其出现困境的根源,以期俄共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陈佳楠[6](2020)在《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研究》文中认为党际交往既是中国总体外交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九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工作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为推动党的建设、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再次重申,要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强调中国共产党开展党际交往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中俄关系上升至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和拓展中俄两国执政党党际交往,增进两党党际关系。不仅符合中俄两国执政党的利益,也符合中俄两国的利益。本文第一章论述了“统一俄罗斯”党的概况,介绍了该党的建党背景和历史演进过程,还对该党的意识形态、运行模式和国家杜马及民众中的影响力进行分析,表明“统一俄罗斯”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党际交往对象。第二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开展党际交往的基础。首先,分析了两党的党际交往原则。其次,对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的党际交往的历史背景按时期进行划分,剖析中苏两党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历史观照作用。最后,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现实诉求。第三章分析了两党党际交往开展的实践活动。从两党交往的渠道、主题、内容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分析。两党以中俄政党论坛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等机制化会议的方式,围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互鉴治党经验和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等主题开展党际交往活动。两党党际交往的突出成就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如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额实现跨越式增长,中俄地方合作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此外,中俄两党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对话交流活动,双方对一些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增进了两党之间的互信,也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了政治互信基础。第四章对两党党际交往进行展望,论述两党在党际交往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且为深化两党党际交往提出相关对策。目前,两党在党际交往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挑战。如“统一俄罗斯”党非执政党具有不稳定性,中国威胁论的干扰不利于两党的互信发展,两国人文交流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应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性,继续举办好机制化交往活动,不断增强双边的战略互信,落实好交流成果,推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向好发展。

陈昌盛[7](2020)在《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党际交往研究》文中指出1990年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诞生在苏联大地上,1993年以合法身份恢复活动,三十年风雨兼程,作为俄罗斯国内政权党的最大反对派,寄托着前苏联社会主义者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期盼与重任。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脱胎于苏联崩溃的前夜,吸收了苏联共产党遗产的精华,对苏联解体、苏共垮台进行了长期的反思,在从执政党到反对派政党的身份嬗变过程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并在此基础上对内改变政策争取民心、对外深化交流扩大影响,以求重夺国内执政地位并闪耀国际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工作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以及中国与国际政治的互动中,国家外交在“超越意识形态”、“服务总体外交”、“创新交往形式”等过程中艰难探索,党的对外交往同样也是在此背景下不断矫正路线、开拓向前。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党际交往,是中国整体外交事业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事业的重要战线。本文在明确中国共产党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分别在中国和俄罗斯国家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发挥的作用背景下,以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思想的调整为主线,结合两党交往的相关史料,对两党交往的相关概况进行梳理,通过对两党交往内容、频次、层级的分析与综合,总结出了中共与俄共两党关系发展的特点和历史经验,并于此基础上,在指导理念和探讨问题层面上提出新的展望,丰富外交形式,推进两党关系向前迈进。

孟浈浈[8](2020)在《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舆论话语权构建研究》(17ZDA289)其中的内容之一。旨在探讨与分析中俄战略伙伴背景下两国媒介开展合作的基础、障碍与解决对策。论文由四个核心内容组成,甄别相关概念,探讨中俄媒体合作基础与合作依据,分析两国媒体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第一部分借助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知识,对中俄媒体合作基础及障碍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两国媒体的合作背景、目的与意义,政治、经济与社会基础,以及可借助的区域性组织平台。此外,还运用系统分析法,深刻剖析了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传媒格局、两国政治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交流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重点梳理中俄媒体合作发展历程,两国政府、业界及学界之间已建立起的媒体合作交流机制,并对两国媒体合作的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第四部分使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中俄在媒介体制、媒介政策、媒介技术及受众语言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俄媒体开展合作具有比较稳固的基础与广阔的空间,但是,两国媒体开展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合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障碍,这就需要两国政府及其他合作实体不断采取创新性、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唐诗[9](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杨伟宾[10](2019)在《习近平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论述及其国际认同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但同时受到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抬头的影响;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但同时面临着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情况;全球治理越来越需要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但同时面临着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挑战。面对这些情况,人类应该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需要有与之对应的新的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迈进了强起来的伟大征程,需要不断创新国际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以适应新时代新征程,这亟待新的价值观念的支撑。在此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着眼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于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在理论上,全人类共同价值有三方面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这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根本理论来源,决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想,这是涵育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土壤,彰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智慧中国立场;三是西方文化中的世界主义学说,这是形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积极因素,表明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世界意义。在实现中,全人类共同价值有三方面基础,一是二战后联合国的有效运行,联合国现已有效运行了70多年,虽然一直存在各种问题,但已形成一系列得到国际社会基本认可的原则和机制,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成提供了实践基础;二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个国家的外交理念和实践是相互统一的,没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也将没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传播与认同;三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形态,这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提出、发展、认同的现实条件。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定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存在的条件,不能离开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从一般意义上谈论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价值主体、划定了时代边界。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价值导向;同时,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道义性确证,为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提供助力。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其内容、特征和功能上。从内容上讲,“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其主要内容,它反映了中国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和平、发展”是人类的生存价值观,“公平、正义”是人类的社会价值观,“民主、自由”是人类的政治价值观,三个层次互为条件,相互融合。需要指出的是,六个内容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深具全新的理论内涵,即便是字面一致,也非西方概念的翻版、再版。全人类共同价值富有兼容性、开放性、时代性、共建性等特质;全人类共同价值对当前全球治理具有价值凝聚功能,对于各国的行为具有价值引导功能,为维护全球治理体系、化解全球治理难题、走出全球治理困境,推动国际体系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价值指南。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重理论意蕴。全人类共同价值蕴含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的本质等;蕴含了深厚的政治学理论意蕴,可以从国家的起源和形式、国家利益等角度进行解读;蕴含了深厚的国际关系学理论,体现了国家安全、世界格局、全球治理等多重意蕴;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蕴,内涵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矛盾、教育内容、思想与行为等基本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的辩证统一,坚持中国特色与探寻世界意义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特色,全人类共同价值探寻其世界意义,二者相辅相成。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论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二者人性论基础不同,理论特质不同,实践结果不同。全人类共同价值需要提升其国际认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真做好三个方面的分析,即主体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提升路径分析。在主体方面,我国要平等对待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的各个主体,合理划分主体类型,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在影响因素方面,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抬头、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等旧观念都影响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认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国应该在积极推动国际传播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客观性认同、在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真理性认同、在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合理性认同。

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主要概况
    2.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关系理析
        2.1.1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运动的关系
        2.1.2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青年组织的关系
        2.1.3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共产党的关系
    2.2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
        2.2.1 20 世纪初苏俄影响下建立的早期共产主义青年组织
        2.2.2 二战爆发后西欧共青团的发展壮大与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建立
        2.2.3 20世纪60年代“五月风暴”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由盛转衰
        2.2.4 苏东剧变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重建与转型
        2.2.5 欧洲共产主义青年组织区域联合的新动向
第3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代表组织
    3.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基本原则
        3.1.1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
        3.1.2 坚持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独立的组织地位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3.1.3 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培养未来的共产党员
    3.2 西欧共青团的主要代表性组织
        3.2.1 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3.2.2 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
        3.2.3 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3.2.4 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3.2.5 希腊共产主义青年
第4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探索
    4.1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青年问题的认识
        4.1.1 青年问题的具体表现
        4.1.2 青年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
        4.1.3 青年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4.2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思考
        4.2.1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持续的衰退与危机
        4.2.2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危机
        4.2.3 对冷战后欧盟和北约的资本主义经济军事一体化实质的新认识
    4.3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认识
        4.3.1 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根源的剖析
        4.3.2 对实现社会主义不同道路的分析
        4.3.3 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方案的探析
第5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及未来前景
    5.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困境的主要表现
        5.1.1 组织的持续分化及其碎片化发展
        5.1.2 政治力量衰减及其地位的边缘化
        5.1.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分野及特色不足
        5.1.4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身份认同困境
    5.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困境的根源
        5.2.1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处于低潮
        5.2.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
        5.2.3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空间受限
    5.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前景
        5.3.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机遇
        5.3.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策略
        5.3.3 西欧共青团组织在左翼阵营中的新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西欧共青团及其他政党组织中外文对照
附录二 当代世界共产党党章党纲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附录三 西欧共青团章程纲领选编选译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2)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及本土术语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三、本土术语
    第二节 文献综述、理论框架与研究缺口(niche)
        一、民族理论研究范式问题
        二、理论框架
        三、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及资料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
    第四节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对研究选题而言
        二、对理论研究而言
        三、现实应用意义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动机制的开启与前现代布里亚特人(народ)
    第一节 谁是布里亚特人?
        一、族源想象与民族认同
        二、“血与土”的观念与民族领土
        三、氏族身份与地域身份
    第二节 “我们不是布里亚特人”
        一、“我们是豁里人,不是布里亚特人”
        二、17 世纪前后的布里亚特社会制度
    第三节 “你们是布里亚特人”
        一、在布里亚特人中建立沙俄帝国制度
        二、“中心-边缘”互动机制的开启
        三、在沙俄帝国内建立布里亚特自治
    第四节 “我们是布里亚特人”
        一、家谱式氏族历史
        二、本土视角下的族体边界
        三、叠层式民族性概念的提出
    小结:互动机制塑造民族
第二章 制度变更与布里亚特民族的概念化
    第一节 既有制度的变更与民族的回应
        一、既有制度的变更与社会怨恨(ressentiment)的产生
        二、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回应
    第二节 知识精英与派生的民族观
        一、谁是布里亚特知识精英?
        二、派生的民族观
    第三节 民族的概念化与维护民族边界
        一、布里亚特民族概念的提出
        二、确立和维护民族边界
    第四节 “再造”文化与叠层式民族性
        一、文化话语
        二、宗教话语
        三、语言和文字话语
        四、教育话语
    第五节 从记录氏族历史到书写民族历史
        一、博格达诺夫及其《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历史纲要》
        二、民族历史与民族运动
    小结:制度的变更与民族的回应
第三章 机制的互动性与民族的政治化
    第一节 民族自治与俄国临时政府“中心”
        一、制度的失序
        二、民族自治建构
    第二节 重建民族自治与白俄政权“中心”
        一、谢苗诺夫与日本的战略选择
        二、重建民族自治
    第三节 巴拉嘎特运动与布里亚特叠层式民族性
        一、可供代替民族运动的另一种尝试
        二、佛教共同体与豁里氏族认同
    第四节 再建民族自治与苏维埃政府“中心”
        一、布里亚特“边缘”与红色“中心”的互动
        二、再建民族自治
    小结:互动机制塑造民族及其自治政权
第四章 重建的机制和制度与社会主义布里亚特(蒙古)民族
    第一节 共产主义阶级话语与叠层式民族性
        一、共产主义阶级话语
        二、西布里亚特共产党的民族自治解决方案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族的概念化及其实践
        一、互动机制下的民族理论与制度设计
        二、社会主义民族(Нация)概念及其在“边缘”的实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布里亚特民族及其共和国的制度化
        一、赋权的政治道德意义
        二、民族主义者的妥协
        三、民族及其共和国的制度化
    第四节 “本土化”政策与布里亚特蒙古民族文化建设
        一、创建民族文学语言与印刷语言革命
        二、“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与民族文化建设
    第五节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与建构布里亚特蒙古民族
        一、“拉丁化是东方伟大的革命”
        二、根除“吸食人体血液的蜘蛛”
        三、“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斗争”
        四、西里尔文字改革
    第六节 建构“苏联人民”与布里亚特民族
        一、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
        二、从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到布里亚特民族
    小结:机制塑造制度,制度巩固民族
第五章 转型以及后苏联时期的布里亚特民族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一、“允许苏联各民族迅速‘觉醒’并‘发声’”
        二、布里亚特民族复兴运动
    第二节 再造布里亚特民族及其文化
        一、族裔民族还是公民民族?
        二、文化民族共同体?
        三、佛教还是萨满教?
        四、民族语言与“‘哑巴’布里亚特人”
        五、氏族社会的回归?
    小结:持续互动中的机制与民族
结论
    一、再问布里亚特人是谁?
    二、叠层式民族性概念
    三、机制、制度与民族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2.1.1 历史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地缘因素
        2.1.4 法律因素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2.2.1 岛屿主权问题
        2.2.2 海域划界问题
        2.2.3 海洋资源问题
        2.2.4 “航行自由”问题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3.1 历史依据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3.2 法理依据
        3.2.1 相关国际法律
        3.2.2 相关中国法律
    3.3 理论基础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3.4 实践基础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4)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5)当代俄罗斯联邦共产党 ——困境及其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4.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俄共的历史发展演变
    (一)被禁到恢复(1990-1995)
    (二)短暂的辉煌(1995-2002)
    (三)受挫到势衰(2002-2008)
    (四)低潮中发展(2008-至今)
二、道路选择困境:革命道路还是议会道路
    (一)革命道路前途渺茫
    (二)议会道路困难重重
三、组织困境
    (一)缺乏魅力型领袖
    (二)党员数量锐减且队伍老化
    (三)党内财政拮据
四、选举困局
    (一)议会选举失去优势
    (二)总统选举惨遭失败
五、困境根源剖析
    (一)国际因素
        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影响
        2.国际形势新变化的冲击
    (二)国内因素
        1.俄共自身因素
        (1)党内派别林立
        (2)理论缺乏创新
        (3)竞选策略屡屡失误
        (4)党内官僚主义严重
        2.制度因素
        (1)《宪法修正案》的出台,降低了俄共的胜算概率
        (2)选举制度的修改,降低了俄共的支持率
        (3)《政党法》的颁布和频繁修正,削弱了俄共的选民基础
        3.强大的政治对手
        (1)两大“政治强人”:叶利钦和普京
        (2)政权党的挤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清单

(6)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统一俄罗斯”党的概况
    第一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建党背景
        一、俄罗斯政党制度的转变:从一党制到多党制
        二、普京上台执政需要获得政党的支持
    第二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历史演进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创建(1999 年—2001 年)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历程(2001 年—至今)
    第三节 “统一俄罗斯”党的意识形态和运行模式
        一、“统一俄罗斯”党的意识形态
        二、“统一俄罗斯”党的运行模式
    第四节 “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内的影响力
        一、“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杜马中的影响力
        二、“统一俄罗斯”党在民众中的影响力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开展党际交往的基础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理论背景
        一、中国共产党党际交往四项原则
        二、“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原则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党际关系对中苏两国关系的影响
        二、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党际交往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现实诉求
        一、满足两国关系发展的现实诉求
        二、深化两党自身发展的诉求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两党交往的渠道
        一、中俄政党论坛
        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主题及内容
        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互鉴治党经验
        三、聚焦经贸合作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取得的成绩
        一、两国贸易额实现大幅度增长
        二、增进两党的互信发展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面临的挑战
        一、“统一俄罗斯”党非执政党具有不稳定性
        二、中国威胁论的干扰不利于两党的互信发展
        三、两国人文交流机制不完善,限制两党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深化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的对策
        一、深化与“统一俄罗斯”党的党际交往,平衡好其他政党关系
        二、促进两党互信机制发展,协调政策沟通
        三、增进两国民心相通,落实合作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党际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1.研究缘起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以及研究主体
        1.篇章结构
        2.研究方法
        3.研究难点、创新点
一、中共与俄共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共领导国家建设和推动国际交往
        1.稳定的执政党地位是基础
        2.与时俱进党的建设是保障
        3.党际交往助力国家交往
    (二)俄共的地位变迁
        1.以反对派政党进行议会斗争
        2.在国家杜马选举中不遗余力
        3.俄共候选人在总统选举上满怀热情
    (三)俄共的发展前景
        1.拓展生存空间
        2.正确处理党内矛盾
        3.避免陷入议会陷阱
二、中国共产党对外原则指导下的中俄党际交往互动
    (一)超越意识形态
        1.对外指导思想的转变与新型党际关系思想
        2.新型党际思想与四项原则
        3.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二)服务总体外交
        1.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全面开拓
        2.实现从中苏政党关系向中俄政党关系的转变
        3.总结苏共亡党的经验教训,服务于中共自身建设
    (三)创新交往形式
        1.全方位政党外交新格局
        2.积极推进与周边大国大党交流机制化
        3.党际交往原则的实践创新
三、中共与俄共党际交往的内容和特点
    (一)党际交往的主要内容
        1.以共同意识形态为依托
        2.以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为主线
        3.以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为支撑
    (二)党际交往的主要特征
        1.机制化交往
        2.高层次交往
    (三)党际交往推动国家交往
        1.深化讨论,落实合作
        2.推动青年干部交流,为长久合作筑牢基础
        3.深化交往领域,紧密党国联系
四、中国共产党与俄共发展党际关系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是发展党际关系的首要经验
        1.尊重俄共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解释
        2.尊重俄共根据俄罗斯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
    (二)正确发挥党际关系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
        1.发挥共产党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在推进中俄国家关系中的纽带作用
        2.深化治党治国的理论探讨是促进关系深入发展的抓手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概念
        一、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二、战略伙伴关系价值
        三、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特征
        (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
        (二)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特征
    第二节 中俄媒体合作基础概念
        一、合作基础内涵
        二、中俄媒体合作基础界定
        三、中俄媒体合作基础特征
    第三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概念
        一、合作障碍内涵
        二、中俄媒体合作障碍界定
        三、中俄媒体合作障碍特征
第二章 中俄媒体合作基础
    第一节 两国媒体合作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合作背景
        (一)不平衡的国际传播格局
        (二)相似的国际舆论环境
        (三)合作维度拓宽,合作程度深化
        二、合作目的
        (一)促进文化互鉴,深化民心相通
        (二)提供信息支持,促进经贸发展
        (三)提升国际话语权,创造立体声效应
        三、合作意义
        (一)增强政治互信,保持两国关系友好态势
        (二)展现全面立体信息,矫正片面国家形象
        (三)扭转马太效应,构建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第二节 两国媒体合作基础类型
        一、政治基础
        (一)政治互信程度加深
        (二)政策趋向一致
        (三)媒体合作政策支持
        二、经济基础
        (一)宏观经济态势良好
        (二)后续资金支持良好
        三、社会基础
        (一)民意基础扎实
        (二)互相吸引力提升
        (三)互联网发展规模扩大
    第三节 两国媒体合作平台
        一、上海合作组织
        (一)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二)“大舞台”唱响中俄媒体合作“大戏”
        二、“金砖五国”组织
        (一)“金砖五国”组织发展概况
        (二)“金砖五国”框架下的中俄媒体合作机制
        三、“一带一盟”
        (一)“一带一盟”创立历程
        (二)“一带一盟”战略对接中的媒体使命
第三章 中俄媒体合作现状
    第一节 中俄媒体交往与合作
        一、两国媒体交往大事记
        (一)中俄媒体接触期
        (二)中俄媒体合作规范期
        (三)中俄媒体合作扩展期
        (四)中俄媒体合作繁荣期
        二、两国媒体交流平台
        (一)中俄媒体合作论坛
        (二)中俄电视合作论坛
        (三)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媒体定期交流活动
        (四)中俄网络媒体论坛
        三、两国媒体合作现状
        (一)合作内容丰富,但领域失衡
        (二)交流平台不断发展,但仍有待完善
        (三)垂直性、立体化与健全化的合作模式尚未完全建立
    第二节 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
        一、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概述
        二、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性质
        (一)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的副总理级官方组织
        (二)一个能够自我完善、不断升级的灵活性组织
        (三)致力于促进中俄人文各领域合作机制性组织
        三、中俄媒体合作分委会的责任与使命
        (一)为中俄媒体合作引领方向
        (二)为中俄媒体合作提供平台
    第三节 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一、设立背景
        二、运行机制与责任
        三、发展历程与成效
第四章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与对策
    第一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分析
        一、两国媒介体制不同
        (一)媒介体制含义
        (二)两国媒介体制存在差异
        二、两国媒介政策不同
        (一)媒介政策概念
        (二)两国媒介政策存在差异
        三、两国媒介技术不同
        (一)媒介技术内涵
        (二)两国媒介技术存在不同
        四、两国受众语言不同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二)中俄语言存在差异
    第二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消解对策
        一、两国媒介体制上求同存异
        二、两国媒介政策上互学互鉴
        三、两国媒介技术上创新求同
        四、两国联合培养多语种新闻传播人才
        五、两国联手应对国际网络犯罪与舆论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辞

(9)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一)“和合”思想
        (二)“和而不同”思想
        (三)“义利双行”思想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10)习近平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论述及其国际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世情国情的变化需要新的价值观念的引领
        1.1.2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亟待打造新的对外价值话语体系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
    1.5 基本概念
        1.5.1 价值
        1.5.2 价值观
第2章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
    2.1 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
        2.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想
        2.1.3 西方文化中的世界主义学说
    2.2 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的现实基础
        2.2.1 二战后联合国的有效运行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
        2.2.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为其提供了现实支撑
        2.2.3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为其提供了现实条件
第3章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定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存在的条件
        3.1.1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主体
        3.1.2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划定了时代边界
    3.2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
        3.2.1 以以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模式导致当前世界出现四大赤字
        3.2.2 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全新的价值观基础
    3.3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力
        3.3.1 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道义性确证
        3.3.2 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提供助力
第4章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4.1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内涵
        4.1.1 “和平、发展”是人类的生存价值观
        4.1.2 “公平、正义”是人类的社会价值观
        4.1.3 “民主、自由”是人类的政治价值观
        4.1.4 三个层面内容互为条件相互融合
    4.2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特征
        4.2.1 兼容性
        4.2.2 开放性
        4.2.3 时代性
        4.2.4 共建性
    4.3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功能
        4.3.1 价值评判功能
        4.3.2 行为引导功能
        4.3.3 体系维护功能
第5章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多维解读
    5.1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意蕴
        5.1.1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5.1.2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政治学理论意蕴
        5.1.3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关系学意蕴
        5.1.4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意蕴
    5.2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5.2.1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关系
        5.2.2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论的本质区别
第6章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认同
    6.1 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的主体分析
        6.1.1 确立主体间的平等关系
        6.1.2 合理划分主体类型
    6.2 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影响
        6.2.2 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抬头的影响
        6.2.3 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等陈旧观念的影响
    6.3 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的提升路径分析
        6.3.1 在积极推动国际传播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客观性认同
        6.3.2 在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真理性认同
        6.3.3 在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合理性认同
结语培育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董玲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D]. 孟根仓.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5]当代俄罗斯联邦共产党 ——困境及其根源[D]. 程莉莉.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党际交往研究[D]. 陈佳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党际交往研究[D]. 陈昌盛. 郑州大学, 2020(03)
  • [8]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D]. 孟浈浈. 郑州大学, 2020(03)
  • [9]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习近平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论述及其国际认同研究[D]. 杨伟宾.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纪录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