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更实用

专业英语更实用

一、专业英语贵在实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荷泉[1](2021)在《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是地球上的“文化动物”,人类一方面生活在“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生活在“精神世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传播接受与评价研究,构成了当下世界各国文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成长与壮大,既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源头活水的滋养,也离不开世界文学和异域文化的引导交流。客观来说,长期以来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引进来的外国文学多,走出去的中国文学少。在中外文学的互动过程中,中国文学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增大,助推了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对话。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机构与媒体、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国外对中国现实和当代文学的成见和感知。目前在国外,不仅有一批喜欢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读者和汉学家,还出现了致力于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纯学术期刊,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早在上世纪就创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就是很有影响力的汉学研究期刊。21世纪初,余华《兄弟》的出版在国内引发了较大反响,之后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价值高低的争论,一度成为文学圈内外争执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学界内部的纠结和媒体外部的炒作,已经对当代作家创作心态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无论是对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当代作家的个人成就,总会有一些褒贬不一的声调,众声喧哗地纠缠在一起,甚至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评价趋向。其实,关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判,视野可以扩大一些。我们既不能只站在中国的视角,也不能仅站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或者其它某一个国家的视角,而应该站在当下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立场和高度,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跨文化传播接受的效果,来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估。作为“跨文化对话与想象”的一个案例,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余华在中国当代作家里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都“出门远行”,而且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反响与评价,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景观。中文版和外文版“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不同接受情况,其原因值得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和反思。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解释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探讨余华作品在不同的读者和研究者之间引起争议的原因。本文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和国内馆藏数据库下载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分类梳理了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研究的中外文资料。同时,根据余华本人提供的作家版权输出情况统计表,笔者整理出了 38种外文语种翻译、出版的余华作品的详细信息。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考察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梳理余华作品在国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译介、销售和读者评价情况。然后,从余华作品的翻译、出版、改编与演出等环节,系统总结了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第二章是关于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主要是评述国外学者对余华作品中人性的异化、暴力与死亡等方面的主题研究以及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作为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形象等人物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余华对中国传统文学语言的颠覆与创新、复调话语的反讽与戏仿;其次是对余华作品里的呼喊、夜晚、善恶者的不同死亡等象征意味的解读;再次是对余华小说多层叙述以及时空压缩等技巧的研究等。第四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的比较研究。有一些国外研究者分别从冷漠与荒谬的虚无主义创作视角、表现堕落青年的当代成长小说、对历史真实的超越和拒绝姿态以及对严肃文学的坚守等方面,对余华和他同时代的先锋作家残雪、苏童、格非和莫言的小说文本做出了比较研究。由于没有发现将余华和国外作家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目前本章是余华和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从“两个余华”和“两种余华作品”入手,探讨接受者眼里“伟大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小说家余华”和“散文家余华”的不同面相,以及“母语版余华作品”和“非母语版余华作品”的关系,并比较“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接受的不同情况,再由此引发“两种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新的研究起点。像余华这样表现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别于“历史中国”与“地理中国”的一种“文学中国”文本,其作者不仅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其文本语言的种类不但有中文,也有外文;其文本形态既包括中国作家用中文母语原创的“第一文本”,也包括其被翻译和再创作成非母语的外文版“第二文本”。这两种文本分别构成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两种中国文学”。两种文本构成的历史,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只能算作是一种“单向度”的“第一文本”文学史,许多传播到国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二文本”,已被历史长久地“活埋”。结语部分从余华作品在国外的获奖情况,以及余华成为国际文学论坛主要研讨对象的事实出发,论证了作为一名中国的作家,“中国的余华”已然是“世界的余华”。附录列举了余华到国外参加文学活动的大事记、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和余华作品外文版的部分封面。这些文字和图片是支撑这篇论文论点的佐证材料。目前,走向国外的中国文学还有不少困难,这既有文学外部的问题,也有文学内部的问题。它涉及到宣传、翻译、出版、市场、意识形态等文学外部的诸多元素,这些元素犹如一双双有形和无形的大手,影响了一个作家作品的时空跨界的程度。但是,反观走出国门的余华作品,真正优秀的作家与其优秀作品的“出境与跨界”,其文学内部的元素更加重要。余华不同于中国当代作家里的某些人,在国外的影响仅靠一本书,轰动一时,却又昙花一现。国外读者和汉学家对余华的接受和研究,是基于他们对余华文本“内部风景”的着迷。余华以一个作家的良知,不但叙述了底层人物“眼泪的宽广”,写出了“一个国家的痛”,而且用了许多西方人非常熟悉的现代叙事方式,表达了尊重生命和悲悯弱者的博大情怀。余华作品不仅是国外读者“读文学-看中国”的社会文本,而且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余华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品,虽然都经过翻译环节的再创作,但是,由于其主题、人物、叙事和语言等“文学内部”的文化景观非常迷人,受到国外读者持久的欢迎。余华的某些作品,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也是当下世界文学的经典文本。本文的创新性:一是在全面考察了余华作品在国外译介出版传播的背景下,从内容和形式以及作家比较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传播和接受研究的情况;二是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两个余华”“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的概念;三是提供了不少国外关于余华作品的评价和研究的外文资料。本文研究的意义:从英语世界传播与接收的国外视角,重新审视了备受争议的余华作品的价值,以及余华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希望借鉴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不同接受的案例,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本文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收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评价和研究的资料不够齐全;二是论文偏重于文献资料的梳理,在理论概括和提升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比如由“两种余华作品”引发的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两种中国文学”的关系和互动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对这些相关话题,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由于不是本文的主要论题,所以未能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李家艳[2](2020)在《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士一(1886-1969)是我国近现代着名的外语教育家,是最早且最有影响介绍直接教学法的专家,首创外语情境教学理论,开发了《初中英语直接法英语教科书》、《英语会话合璧》等极具影响力的外语教科书,培养了吴棠、范存忠、吕叔湘等一大批外语教学界的领军人才。本研究在充分挖掘、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张士一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分析其外语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及源渊,阐述和总结其外语教育思想的内容与实践、特征及启示。第一,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与渊源。1921年,张士一做英语教学法演讲,首提情境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外语教育思想开始萌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通过外语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不断开展外语教学理论的本土化探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教学理论;1948年,他发表《一个语言教学的新理论》,形成以情境教学理论为核心的外语教育思想。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学术经历密不可分。第二,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主要内容与实践。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大学人才观、外语教学理论,以及教师教育观。关于大学人才观,他提出教育是为生人能力的科学,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在外语教学理论方面,从技能、实用和人格的角度出发,强调外语教学在技能上要实现听说读写四熟、在实用层面要利于学生就业与升学、在人格上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化情操;在教学原则上,强调外语教学要坚持启发诱导、循序渐进以及知行合一;总结出入门耳口训练、拼读、教学抽象词以及练习技巧;在教学方法上,结合我国外语教育国情首创外语情境教学法。在教师教育方面,指出将培养未来的师资与促进现在的师资相结合以满足外语师资需求的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他主持全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开展全国中学英语教学状况调查以及开发中学英语教材的实践活动中无一不渗透其外语教学思想。第三,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征及其启示。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以学理为依据,发展外语教学方法的科学性;(2)重视语言情境,创设语言学习的条件;(3)引进与改造,追求外语教学理论的本土化;(4)观察与实习,强调师资培育中教学经验的积淀。其对我国当今外语教育的改革启示有:(1)明确外语教学目的,注重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2)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外语交际能力培养;(3)营造外语学习环境,建构外语教学与生活情境的桥梁;(4)重视外语师资培训,提供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的保障。

闫婷[3](2020)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以上海市6所高校的学生和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材在教材大小、阅读文章的难度、选择和课后习题设计等方面令学生不满意;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材缺少中国优秀文化方面的内容。探索新时期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策略。

魏飒飒[4](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阿塞拜疆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着提升,汉语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阿塞拜疆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汉语热”一直处于升温趋势。目前,阿塞拜疆开设了两所孔子学院,分别是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和语言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人数逐年增加。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作为阿塞拜疆开设时间最久,学生人数最多,办学规模最大的孔院,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以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从笔者在该孔院两个任期的实习经验出发,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研究其汉语教学现状,包括汉语教学历史、“三教”问题、汉语学习者的问题以及孔院的运营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改善意见,希望能补充阿塞拜疆汉语教学资料,为汉语的国别化研究做出贡献。本文以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内容为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历史、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阿塞拜疆的国情概况和阿塞拜疆汉语教学历史,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汉语发展规模和速度。第三、四、五章是对巴大孔院“三教”问题的研究,分别为汉语师资问题研究、汉语教材及教辅资料研究、汉语教学方法研究,指出巴大孔院“三教”问题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和解决措施。第六章是对巴大孔院汉语学习者的调查研究,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流失原因,以及对汉语教师的要求,并给出合理意见。第七章是对巴大孔院运营管理的研究,指出孔院对汉语教师、学习者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孔院和其他孔院、与外方关系的问题,并给出建议。第八章结论,是对阿塞拜疆汉语教学的思考和展望,分析了汉语与其他外语的差距及汉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得出结论是虽然汉语在阿塞拜疆发展不完善,但是未来可期。

刘瑞欣[5](2020)在《南非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三教”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南非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南非人想要了解中国。截至目前,南非已有六所孔子学院和六所孔子课堂,成为非洲大陆上开办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数量最多的国家。汉语教学在当地越来越受重视,学习汉语的人数更是与日俱增。但我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目前针对南非汉语教学尚未展开系统的研究,有关南非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全面和完善,尤其在汉语教学“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方面的调查研究还有较大的空间。我们借在南非罗德斯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机会,对南非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三教”情况进行了深度的调查,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为保证调查可信度,我们以目前南非全部六所孔子学院老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采访的方式,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角度入手,对南非汉语教学中“三教”方面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分别发现了在教师方面存在着师资比较匮乏、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交流提升机会较少以及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教学等问题;在教材方面存在着本土教材种类少、教材针对性待加强、个别汉语教材内容过时、教材实用性待提高等问题;在教法方面还面临着翻译教学法使用过多、交际教学法实施中的课堂管理待加强、任务教学法的任务设计难易不均衡以及媒介语使用过多等问题。同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也得出了一些思考。在教师方面,我们认为应该尽量减少教师流动以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培训力度以培养师资队伍,以及尽快为教师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教材方面,我们认为应该大力研发南非本土化教材以增强内容针对性,同时教师要适当调整教材内容以提高教材实用性;在教法方面,我们认为应该适当使用翻译教学法,重视交际教学法运用时的课堂管理,注重任务教学法中任务设计合理性以及对媒介语的使用要适度。期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今后南非汉语教学事业的更好发展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

柴歌阳[6](2020)在《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以重庆市N小学英语特色课程开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多样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校通过打造学校特色课程,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提升核心素养。目前国内有很多学校选择将课程开发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切入点,着手进行关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实践,来彰显学校个性化特色。研究者在本篇论文中以N小学的特色英语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之前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结合文献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N小学目前的学校英语特色课程阶段性成果进行深入研究,以叙事的方式展现该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历程,并深入剖析N小学英语特色课程开发的整体设计与实践操作,总结其成功经验,提出有关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建议,以期今后可以为其他学校特色课程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的价值。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具体的论述: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缘起,对国内外关于特色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关于英语特色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正文部分首先是关于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概述,确定学校特色课程内涵与特点,进而明晰学校特色课程与特色学校发展,并从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和斯腾豪斯“过程模式”课程理论,探讨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基础,进一步阐述通过开发学校特色课程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次,通过对已有的文本资料及访谈资料收集,围绕N小学学校特色课程的确定,论述N小学确立“责立南小,任当世界”办学理念,凝练“孕育中国灵魂开启世界眼光”育人目标的历程,阐述N小学从英语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到英语课程特色明晰,逐步确立学校特色课程的明确定位。之后归纳关于N小学基于学校自身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梳理办学理念,建构体系框架,加强顶层设计对英语特色课程开发做整体设计,并从学校特色课程开发采取的设计理念、基本路径两方面展开论述。再次,归纳N小学英语特色课程开发具体实践操作,结合相关课程设计与实施案例,分为三方面进行论述:国家课程层面的英语课程二次开发,开发定位学校特色的校本英语课程,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英语课程资源平台三方面。最后,在根据N小学英语特色课程特开发现有成果的基础之上,归纳分析N小学学校特色课程推动了学校特色发展,不仅提升学校整体育人质量,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并且,根据N小学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有益探索,进一步提出依托学校自身定位开展特色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一是学校通过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澄清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目标导向;二是完善学校特色课程的内容体系,开发更具高质量学校特色课程;三是不断丰富学校特色课程资源平台优势,满足特色育人需求;四是提升学校和教师的课程领导能力,动员全校参与,提升特色知名度。

孙吉娟[7](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丁春云[8](2020)在《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语堂(1895-1976),我国知名学者、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作家,在中西文化传播和英语语言学习等领域皆有深入研究。本研究从林语堂英语教育家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他的英语教育思想,将其归纳为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英语课程观、英语教学观、英语教材观,并审视目前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以期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体系和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提供一些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启示。论文首先在梳理林语堂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英语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其次系统论述了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英语课程观、英语教学观和英语教材观三个方面。在英语课程观方面,对林语堂英语课程的性质进行了解读,它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并从英语课程的内容、实施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其蕴含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了具体阐述;在英语教学观方面,对他所主张的“直接教学法”和“意念教学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且从口语、阅读、写作三个方面对其英语教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展开分析;在英语教材观方面,指出林语堂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但更重视本民族文化在英语教材中的比重,分别从他的英语教材指导思想、教材内容特点、教材编排方式、课本的插图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其英语教育思想进行了客观评析,尽管他的英语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一定意义上也代表了英语教育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他的英语课程观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的本土英语教学法、英语教材观体现了强烈的“文化自信”,这些都能为我国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和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李智[9](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汪妍泽[10](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二、专业英语贵在实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业英语贵在实用(论文提纲范文)

(1)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资料搜集整理情况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与经验
    第一节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第二节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评价
    第三节 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
    第一节 人的异化、暴力与死亡
    第二节 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
    第三节 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
    第四节 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语体
    第二节 象征手法
    第三节 多层叙述
    第四节 空间和时间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和有关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余华与残雪:两种虚无主义创作视野比较
    第二节 余华和苏童:当代成长小说及堕落青春的塑型
    第三节 余华与格非:对历史的超越和拒绝
    第四节 余华和莫言:类型文学时代里的严肃文学坚守者
第五章 国内外“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两个余华”与“两种余华作品”
    第二节 “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接受比较:以《兄弟》为例
    第三节 “文学中国”的不同文本与“两种中国文学”
结语 中国的余华世界的余华
    一、站上了世界文学的领奖台
    二、国际文学论坛的专题作家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
附录
    一、余华国外文学活动大事记
    二、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
    三、余华作品外文版部分封面
    四、余华中文简繁体作品清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的项目
附件

(2)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综评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张士一学术经历与外语教育思想的形成
    2.1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2.1.1 教育背景
        2.1.2 学术经历
        2.1.3 学术影响
    2.2 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的形成
        2.2.1 1921年首提情境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2.2.2 二三十年代开展外语教学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2.2.3 1948形成以情境教学理论为核心的外语教育思想体系
    2.3 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渊源
第三章 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内容
    3.1 大学人才观
    3.2 外语教学论
        3.2.1 外语教学目标
        3.2.2 外语教学原则
        3.2.3 外语教学技巧
        3.2.4 外语教学方法
    3.3 情境教学理论
        3.3.1 张士一对直接教学法运用的反思
        3.3.2 情境教学理论的内容及应用
    3.4 外语教师教育
        3.4.1 外语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3.4.2 师资培育的方向——造就未来之教员,促进现在之教员
第四章 张士一外语教育实践
    4.1 主持全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制订
    4.2 开展全国英语教学状况调查
    4.3 开发以情境理论为指导的中学英语教材
第五章 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5.1 特征
        5.1.1 以学理为依据,发展外语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5.1.2 重视语言情境,创设语言学习的条件
        5.1.3 引进与改造,追求外语教学理论的本土化
        5.1.4 观察与实习,强调师资培育中教学经验的积淀
    5.2 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5.2.1 明确外语教学目的,注重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
        5.2.2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外语交际能力培养
        5.2.3 营造外语学习环境,建构外语教学与生活情境的桥梁
        5.2.4 重视外语师资培训,提供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的保障
附录1 张士一生平大事年表
附录2 1907-1969张士一发表/出版学术文章/着作/教材汇总表
参考文献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问卷调查设计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形式及内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策略
    (一)减少教材容量,为教材“瘦身”
    (二)合理控制阅读文章难度,设置语法板块
    (三)阅读文章的内容应丰富有趣,与时俱进
    (四)精心设计课后习题,确保题目新颖有趣、丰富有效
    (五)加入中国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结语

(4)“一带一路”背景下阿塞拜疆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阿塞拜疆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及汉语教学历史回顾
    2.1 阿塞拜疆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2.1.1 阿塞拜疆国家概况
        2.1.2 阿塞拜疆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2.2 阿塞拜疆汉语教学历史回顾
        2.2.1 阿塞拜疆汉语教学发展历史初期
        2.2.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阿塞拜疆汉语教学的发展
第三章 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情况调查
    3.1 巴大孔院师资情况调查
        3.1.1 汉语教师的来源
        3.1.2 汉语教师的教育背景
        3.1.3 汉语教师的教学素质
    3.2 巴大孔院汉语师资存在的问题
        3.2.1 汉语教师数量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的要求
        3.2.2 汉语师资单一,没有本土教师
        3.2.3 语言文化的差异增加上课难度
        3.2.4 汉语教师本体知识薄弱,教学素养不高
        3.2.5 个别教师教学态度消极
    3.3 思考与建议
第四章 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材与辅助资料情况调查
    4.1 巴大孔院汉语教材和教辅资料的来源、使用情况调查
        4.1.1 汉语教材与辅助资料的来源
        4.1.2 汉语教材与辅助资料的使用情况
    4.2 汉语教材及教辅资料使用存在的问题
    4.3 思考与建议
第五章 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教师教学方法的情况调查
    5.1 巴大孔院汉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知和使用情况
    5.2 巴大孔院汉语教师教学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5.2.1 从学生方面分析,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5.2.2 从教师方面分析,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5.3 思考与建议
第六章 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情况调查
    6.1 巴大孔院汉语学习者对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
    6.2 巴大孔院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教师的需求情况
    6.3 影响当地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因素
第七章 阿塞拜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运营管理状况
    7.1 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运营现转
        7.1.1 孔子学院对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教师的管理
        7.1.2 孔子学院对本部汉语学习者的管理
        7.1.3 孔子学院对教学点的运营管理
    7.2 对巴大孔院运营管理的思考
        7.2.1 良好的中外方关系是孔院发展的重要因素
        7.2.2 孔院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孔院发展的关键因素
        7.2.3 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打造自我品牌
第八章 结论
    8.1 对阿塞拜疆汉语发展的思考
        8.1.1 汉语与其它外语的比较
        8.1.2 汉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8.2 对阿塞拜疆汉语发展的展望
    8.3 论文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术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南非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三教”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一)汉语教学中“三教”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非洲整体汉语教学情况的相关研究
        (三)南非汉语教学情况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分析法
        (二)文献分析法
第二章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的总体设计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二)调查的范围与对象
        (三)调查的内容与步骤
    二、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实地考察法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第三章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方面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的基本信息
        (二)教师教学水平和经验
        (三)教师授课效果
        (四)教师的培训
    二、教材方面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教材的来源和种类
        (二)教材的使用与适用性
    三、教法方面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翻译教学法的应用情况
        (二)交际教学法的应用情况
        (三)任务教学法的应用情况
第四章 南非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三教”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汉语师资比较匮乏
        (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三)教师的交流提升机会相对较少
        (四)教师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教学
    二、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本土教材种类少,针对性待加强
        (二)个别汉语教材内容过时,实用性待提高
    三、教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翻译教学法使用过多
        (二)交际教学法实施中的课堂管理有待加强
        (三)任务教学法的任务设计难易不均衡
        (四)媒介语使用过多
第五章 南非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三教”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教师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尽量减少教师流动,稳定师资队伍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取长补短
        (三)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师资队伍
        (四)尽快为教师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
    二、教材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大力研发南非本土化教材
        (二)教师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三、教法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适当使用翻译教学法
        (二)重视交际教学法运用时的课堂管理
        (三)注重任务教学法中任务设计的合理性
        (四)媒介语的使用要适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以重庆市N小学英语特色课程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概述
    (一)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界定和内涵分析
    (二)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理论基础
    (三)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N小学学校特色课程的确定
    (一)N小学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特质
    (二)N小学特色课程的选择与定位
三、N小学英语特色课程开发的整体设计
    (一)N小学英语特色课程开发的设计理念
    (二)N小学英语特色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四、N小学英语特色课程开发的实践操作
    (一)国家英语课程的二次开发
    (二)特色定位的校本英语课程开发
    (三)学校英语特色课程平台开发
五、N小学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启示与反思
    (一)N小学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带来的启示
    (二)N小学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1.3.3 研究所翻译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3.3.1 三要素整体观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4.1 中观策略概说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4.5.2 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5.2.3 理论发展性
    5.3 语法学视角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5.4 修辞学视角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5.5 逻辑学视角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6.1 创办过程
        6.1.1 创刊背景
        6.1.2 创刊特色
        6.1.3 创刊艰辛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6.2.2 做专家型主编
        6.2.3 与读者的互动
    6.3 引领前沿
        6.3.1 国际译学视野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7.1.1 衷怀辞书
        7.1.2 编纂历程
    7.2 译学辞典批评
        7.2.1 编纂译学观
        7.2.2 编者主体性
        7.2.3 读者意识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7.3.1 一体三环论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致谢

(8)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目的或意义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二)论文选题的目的
        (三)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林语堂英语语言学习理念的研究
        (二)关于林语堂英语教学的研究
        (三)关于林语堂英语教材的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述评
        (五)本论文的研究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林语堂的英语教育思想形成过程
    第一节 从英语学习者到英语文化的传播者
        一、“触英”:初入英语世界的林语堂
        二、“精英”:浸润于西方语言文化的林语堂
        三、“播英”:进行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林语堂
    第二节 “母语”式学习的思想底蕴
        一、对于受母语思维影响尚浅的青少年:用“直接法”学习英语
        二、对于受母语思维影响较深的成年人:通过英汉对比学习英语
    第三节 英文编、译、着之路的开启:编写“开明”系列英语教材的林语堂
        一、“开明”系列英语教材编撰的背景
        二、《开明英文读本》英语教材的整体特点
        三、“开明”系列英语教材的成功溯源
第二章 林语堂的英语课程观
    第一节 英语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二节 林语堂英语课程观的内容
        一、英语课程内容:以“开明”系列教材为代表
        二、英语课程实施:以师生共同参与为取向
        三、英语课程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
第三章 林语堂的英语教学观
    第一节 林语堂的教学法思想
        一、“辜恩法”与“直接法”相结合
        二、以意念为中心的语言观
    第二节 林语堂的语言学习理念
        一、口语教学观:“清顺自然”
        二、阅读教学观:“精”、“泛”结合
        三、写作教学观:“快乐写作”
第四章 林语堂的英语教材观
    第一节 英语教材的指导思想
        一、满足“自修成才”的需求
        二、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英语教材的内容特点
    第三节 英语教材的编排方式
    第四节 英语教材的插图设计
        一、教材插图的美学需求
        二、教材插图的文化渗透
第五章 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的启示
    第一节 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评述
        一、本土文化情结
        二、“自由”、“快乐”的教育追求
        三、时代的局限性
    第二节 以“文化自信”构建我国本土英语教学理论
        一、英语教学观:坚持“文化自信”
        二、英语教材观:坚持“语”“文”并行
    第三节 以“核心素养”促进英语教育发展
        一、英语课程实施:构建“育人本位”
        二、英语课程评价:打破“成绩本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林语堂生平大事年表

(9)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10)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四、专业英语贵在实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D]. 杨荷泉. 山东大学, 2021(11)
  • [2]张士一外语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李家艳.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策略[J]. 闫婷. 英语教师, 2020(11)
  • [4]“一带一路”背景下阿塞拜疆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D]. 魏飒飒.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9)
  • [5]南非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三教”情况调查与分析[D]. 刘瑞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以重庆市N小学英语特色课程开发为例[D]. 柴歌阳. 西南大学, 2020(01)
  • [7]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8]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研究[D]. 丁春云. 江苏大学, 2020(05)
  • [9]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10]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专业英语更实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