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与可译性

论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与可译性

一、谈翻译中的不可译与可译性(论文文献综述)

邓周媛[1](2020)在《既非无本之木,又非无源之水:再谈翻译中的忠实》文中研究指明"忠实"作为长期存在于翻译中的核心概念,其性质和基础一直为翻译者和翻译理论家所讨论;争论的核心在于语言是否可译,意义是否可确定,等等。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可交流性,以及翻译的可行性都从实践上证明了翻译中的忠实确实存在。源文本的意义存在于由源语建立的差异之中,而不是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的"纯意义";人类的共性和语言的共性则可以使得交流变得可行;忠实并非脱胎于源文本的意义之上,而存在于在文本中对于源文本意义的模仿;对翻译几大要素的重视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忠实产生影响。忠实来源于对为语言所建构的意义的模仿与重构,做到忠实是可行的。

葛纯健[2](2020)在《浅谈英汉翻译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文中认为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考虑到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翻译活动会遇到一些矛盾,而可行性与不可行性便是其中的矛盾之一。本文基于翻译学家对翻译可行性与不可行性的探讨进行研究,分析可行性与不可行性之间的争论,继而表明翻译是可行的,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对于英汉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罗珍[3](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等操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交流交往的桥梁,翻译的发展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因而翻译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就汉彝两个民族而言,二者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文化在不断融合,汉彝翻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是可以翻译的,但不可能完全实现其有效转换。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结构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等复杂性情况,语言的转换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限制因素,即可译性限度。而且其限度的大小主要在于译者,只要译者掌握文字能力并积累丰富经验,就可以寻找各种补偿办法进行表达,缩小其限度,不断向完全可译靠近,从而提高译文质量。目前在汉彝翻译界,虽然有不少优秀的翻译作品不断涌现,但译文质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换句话说,翻译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再者,由于奈达所说的对等并不是“完全等同”而是“基本相似”。所以,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基本相似”为可译性限度中存在的限制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空间,但目前译界很少从这一新的视角去研究可译性限度。基于此,本文将对此做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本文首先以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并以汉语彝译为例,通过其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的差异探讨汉彝翻译的限度问题,并证实汉彝翻译中存在一定的限度问题。其次,在汉彝翻译领域,译文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译文质量的不断提高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为了提高汉彝翻译质量,使汉彝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更上一层楼,笔者试图寻求补偿可译性限度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尽可能地向原文靠近,从而进一步促进汉彝文化的交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来对汉彝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本文的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可译性的相关问题、汉彝翻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正文的第一章,概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和有关可译性限度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的写作做铺垫;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根据汉彝两种语言的特点,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汉彝翻译的限度问题;第四部分针对汉彝翻译中存在的限度问题,试图提出补偿汉彝翻译限度的手段,从而使源语和目的语尽可能地相似,提高译文质量,使汉彝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顺畅和完善,并对汉彝翻译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五部分是对文章的一个总结。

李智[4](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潘华凌,刘弘玮[5](2015)在《默默无闻暗香在,“奇葩”亦当有春天——试论邵洵美的翻译思想》文中指出尽管邵洵美翻译思想在理论层面上仍为经验式和随感式的,且其中"为艺术"的翻译观与当时"为人生"的主流翻译观相抵触,但是,邵氏的诸多独到的翻译见解颇具见地,具有翻译理论史的价值。然而,现当代译论史家一直对邵洵美翻译思想这朵"奇葩"视而不见。鉴于此,本文将其与同时期其他译论进行比较与对比,并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来分析它们相异同的原因,以期客观、全面地呈现邵洵美翻译思想的特色,以彰显邵洵美翻译思想的独特性和超越性,使其拥抱迟到的"春天"。

聂燕燕[6](2014)在《浅析京剧英译中的不可译》文中研究指明卡特福特认为翻译中的不可译既来源于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别,即"语言不可译",又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即"文化不可译"。该文分别从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这两个方面来阐释京剧英译中的不可译,并从京剧的经典曲目的英译本中举例说明,文章认为随着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深入,京剧翻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是相对的,而语言不可译是较为绝对的。

陈卉[7](2014)在《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文中认为本论文对蒯因提出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进行了理论梳理,并将这一语言哲学论题与英汉/汉英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以翻译意义为依据的,既具有客观性,又能容纳不确定性的新的翻译观念。首先通过文献归纳与概念分析,对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进行了批判性审查。持行为主义意义观的蒯因设想了一个彻底翻译的思想实验,在这个思想实验中,观察句是基础,刺激-反应是判断的标准。他通过分析发现:以同一个语言事实为观察基础的几个翻译手册之间可能会互不相容,因为彻底翻译思想实验的三个步骤——兔子跑过时语言学家对语词的猜测、土人同意或不同意、语义上升后的分析假设——全部隐藏着意义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第三步分析假设阶段,并由此得出翻译不确定性的结论。这一论题对以意义事实为基础的传统翻译观提出了挑战。在对这一论题的进一步阐释过程中,蒯因体现了自己的整体论观念、实用主义思想及新经验主义立场。论文进一步分析了蒯因提出翻译不确定性论题的三点理由:指称的不可测知性、证据对理论的非充分决定性,以及本体论的相对性。指称的不可测知性类似于一种弱意义上的翻译不确定性,它预设的是语词的物化,即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真的特性。这种指称的不可测知性表现在语言学习的四个阶段、指称本身的异常多变性(模糊性、歧义性及不透明性),以及语言的特异性三个方面。证据对理论的非充分决定性类似于一种较强意义上的翻译不确定性,它预设的主题是其由感觉证据赋予的经验内容,是指我们关于世界的科学理论超越了我们对世界的观察。而本体论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特定的背景知识,相对于分析假设和相对于对存在量词的不同理解方式。但是,按照蒯因行为主义的意义观,几个相互竞争的翻译手册中,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而没有正确的翻译意味着没有意义的存在,由此导致了意义怀疑论,翻译的可能性也受到挑战。因此,蒯因的理论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于是,我们引入戴维森的真值条件意义论,并通过彻底诠释、诠释不确定性及三角测量模式来阐述从诠释到翻译的可能性。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进而探讨了翻译不确定性论题与翻译理论及实践的关系。首先,对所谓不可译性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尝试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然后,通过对翻译不确定与可译性及不可译性之间关系的讨论,再次论证翻译的可能性。接着,论文例举翻译实践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差异与不匹配,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基于翻译是可能的,但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本文对Dorit Bar-On提出的翻译意义概念进行了修正、改善,将它视为介于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的一套特征。这些特征是通过概念整合而形成的,具有语境依赖性、时间性、协商性、生成性及动态平衡性。翻译意义被引入翻译评价体系,作为判断翻译好坏的标准。最后,本文结合翻译不确定性论题,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法,对英汉互译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做了批判性的考察,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见解。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同一源文本的不同翻译版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主张以保存翻译意义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来区分好坏与优劣。也就是说,翻译意义保留得越多,翻译就越好,反之则越差。翻译意义对翻译文本的评价指标分为准确、最佳、相当、更好四个基本类型。此外,本文还将翻译意义作为协调一种既能容纳不确定性,又具有基于文本类别不同的客观性的新的翻译观念的手段,并以语境原则及翻译意义作为协调信达雅的分析框架,重构了一组可用于评价英汉互译对错与优劣的合理性标准。

王晓凤[8](2012)在《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郭建中教授,中国当代资深翻译家,浙江大学资深教授。曾担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副研究员,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校区研究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翻译协会会长,浙江省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浙江省翻译协会名誉会长、杭州市翻译协会顾问。郭先生在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及翻译教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兼译、教、研于一身,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上一直争论的问题都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而且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翻译实践中。他撰写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论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汉英/英汉翻译:理念与方法》、《汉译英的翻译单位问题》等一系列有影响性的文章,他的翻译思想引起了我国翻译理论界的关注。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郭先生着作丰硕,他翻译的一些名家作品受到广泛的好评。已经公开发表了翻译研究论文和专着100多万字,有《当代美国翻译理论》、《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等译学专着。专着《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系统、全面介绍美国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的着作,尤其是介绍了旅美华人学者的翻译研究成果,填补了当时国内翻译研究的空白。专着《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科普与科幻小说的专着,标志着我国系统研究科普与科幻翻译的崛起,填补了我国(科学)翻译研究的空白。郭先生的主要文学译着有:英国文学名着《鲁滨孙飘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美国文学名着《杀鹿人》(合译)和《铁草》(合译)及当代外国文学名着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和辛格等作家的作品数十篇;翻译、编着了800多万字的科幻作品并主编“外国科幻小说译丛”50余册和电影剧本等各类文体材料,其中,他与美国科幻作家协会前任主席詹姆斯.冈恩联袂主编并译成中文的《科幻之路》(六大卷,300余万字),被誉为“科幻宝典”,在我国科幻小说家、科幻研究者以及青少年中间有广泛影响。因其在译介国外科幻小说方面的成就,1991年,他获得了世界科幻小说翻译界的最高奖——恰佩克(Carel Capek)翻译奖,这一奖项我国至今无第二人问鼎;1997年,他又获北京国际科幻大会科幻小说翻译奖——“金桥奖”。他在译学的家园中留下了一道道灿烂的彩虹,被享誉中外的着名翻译家叶子南先生称为当代“优秀的翻译研究者”和“科幻小说翻译家”,《中国科技翻译》副主编李亚舒先生誉他为“中国译坛上的一面旗帜”。他的名字已被编入《中国翻译家辞典》、《当代中青年社会科学家辞典》、《中国翻译辞典》和《中国译学大辞典》等有关译学和社会科学的工具书中。然而,郭先生对我国翻译事业的贡献却曾被忽视,较少有人对他的翻译成果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他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进行系统、全面地论述。本文作者通过与被研究者面对面的交流,在广泛收集有关郭先生翻译活动的文献资料和深入学习郭先生关于翻译方面论述的基础上,从文化交际出发,以和合翻译理论为视角,旨在对郭先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梳理和描述,探究郭先生独特思考方式及其发散型的译论研究和丰富的翻译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思索翻译理论,以便对中国传统译论和西方译论进行反思,探究先生的和合翻译思想,进而发掘先生翻译思想及其翻译实践对于我国翻译研究和文学翻译、科幻小说翻译实践的启迪和指导作用,以此推动浙江省乃至我国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繁荣与发展,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汉语语言文化特点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提出点滴有意义的建议。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简单介绍郭建中教授及其对译学的贡献,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其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论文结构框架。第二章和合学与和合翻译理论。本章首先追溯了和合的语义演变与和合的文化理路;其次,论述了和合学与翻译的关系;再次,探究了和合翻译的东西方文化底蕴,并阐释了和合翻译的溯源、内涵,其内涵包含和合翻译本体观、和合翻译认识观、和合翻译审美观、和合翻译文化观及和合翻译伦理观五个方面。第三章介绍郭建中教授和合翻译思想。郭先生的学术信念是“既要重视实践,也要重视理论”。本章首先概述了郭先生的和合翻译思想,接着探究了郭先生翻译思想在和合视域中的映射。即:郭先生对“翻译对等标准、翻译单位划分、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直译与意译和归化与异化”等诸多问题的真知灼见,贯穿其间的是他对翻译研究和中西译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本章还论述了郭先生和合翻译实践中表现出的“和合翻译审美原则、和合翻译文化原则和和合翻译伦理原则”等翻译行为原则。第四章介绍郭建中教授和合翻译实践。在翻译实践中,郭先生认为,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译文语言应该通顺流畅。他坚持翻译应该在“信”的基础上做到“顺”,实现“信”与“顺”的有机统一。本文采用描写、分析和比较的方法,选取郭先生翻译的笛福经典小说译本进行文本分析。首先,文章从“话语通俗性及其转换”和“叙述真实性及其转换”两个方面探究笛福经典小说的写作特点及郭译本的翻译策略;接着,探究科幻小说翻译“文学性、通俗性和科学性”三标准,分析了郭先生科幻小说译本中体现出的翻译策略,并对先生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和合特点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论证。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研究局限与发展空间。本章首先总结了郭先生在翻译理论、经典小说翻译和科幻小说翻译中的研究成果,接着翔实地阐释了他在翻译理论研究中提出的独到见解,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发现。本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可拓展空间。研究内容有待完善,研究方法有待探索,语料与实践研究的深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利用语料库进行实证性研究将为文学作品的分析提供更充分的论证。

葛中俊[9](2012)在《钱锺书视域中的翻译之名与译品之实 ——《谈艺录》汉英译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时缤纷的“钱学”天空,经过几十年的斗转星移,已经逐步地变得风轻云淡,唯一不变的是钱锺书毕一生心力写下的文学话语和学术文字。从“文化昆仑”到“思想荒芜”,从“天下第一”到“一‘钱’不值”,从对林纾翻译的宽容到“化境”理论的苛刻,钱锺书生前经历的极端的、两面的评价,在钱锺书已经作古的今日逐步演变成对钱氏文本的冷思考。钱锺书的多重文化身份及其在人文学科内表现出的多样性、多纬度和对文艺学问题的广泛涉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讨翻译问题的文化范式和独特视域。钱锺书本身便是一个语境。不论褒贬,钱锺书堪称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奇异景观: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脑力非凡,笔达犹得神助;他逍遥自适,惬意如沐春风;他想远离政治,但世俗万物始终伴随左右;他做研究、写小说、搞翻译,他的学问人生,清澈而澄明。也许凭一己之力我们真的不能对钱锺书作出客观的、哪怕是相对中肯的整体评述,无论如何,钱锺书的独特性和多学科跨越非一般智识能够洞悉和涵盖。但是就钱锺书所涉及到的、我们所熟悉的某一个专门领域或者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抑或是认识整体钱锺书的一个切入点。新批评说:文本进场,作者退场。让文本说话的时候,我们也许能管窥到一些零星的钱氏真实。钱氏文本大致分为三类:学术文本、文学文本和翻译文本。钱锺书的翻译文本,除了英译本《毛泽东选集》等以外,其他均一概杂混于其学术着作之中。抛开钱锺书的学术建树和文学成就于不论,一种从修辞学或文章学层面研究钱氏文本的新的研究范式正在形成。本文从文化和文本双重视角,探讨钱锺书翻译思想的精髓及其在《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语译释中的兑现和落实。对某一历史人物或者文化现象研究的结论通常取决于研究者的视角。本文的目的并非意欲颠覆钱学研究的某些既有结论,而是在于对这些观点的偏颇和疏漏进行指陈和补充。本文的选题意义在于将钱锺书在《谈艺录》中“掉书袋”式的英语引文及其应用作为一种严肃的翻译现象来对待,对照钱锺书本人的翻译文本观,从翻译研究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类别划分、技巧分析、属性和价值探讨,从而对这一独特的翻译文本展开研究。离钱锺书再近,似乎都不能全懂,不只因为他在某一专门领域内的深刻和犀利,更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多样性和跨界特征。钱锺书是学者、作家和翻译理论家。若在钱锺书的文化身份上添加一项翻译家的名号有溢美之嫌,笔者在本文的论述中予以澄清。本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扼要梳理国内外对钱锺书作为学者和作家文化身份的研究现状、国内对“钱锺书与翻译”课题的研究现状等,为后续着力探讨的钱锺书作为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家的文化身份作理论、资料及方法论上的铺垫和准备。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如下几个要点:一、“钱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钱锺书学术论着研究;2)钱锺书文学作品研究;3)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4)钱锺书翻译实践研究。二、截至目前的“钱学”研究主要围绕以《管锥编》、《围城》“化境”等为核心的学术思想、文学成就以及翻译思想等三个层面展开。三、国内对钱锺书文化身份的讨论集中在对其作为学者、文学家的研究上,极少涉及他重要的另一面:翻译家。对钱锺书作为翻译家身份的认识度不够、认同度不高。四、国内对钱锺书翻译思想的研究多半集中在对其“化境”的理论高度的探讨。相对系统的探讨虽有出现,但是没有联系到钱氏翻译实践的层面。五、国内对钱锺书翻译实践的研究尚属零星、片段式述介,对钱锺书翻译作品的“文本研究”寥寥,对钱氏某部着作的翻译专论尚未出现。六、海外对钱锺书的研究无论在哪个层面都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因而钱锺书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国际声誉始终没有建立起来。第二章和第三章着力讨论《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语译释的特点。第二章探讨《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译中的隐形和竞争。钱锺书钟爱民族语言,深谙中英文法差异,运用自己深厚的汉语表达功力、娴熟的汉语表达技巧和个性化语言在翻译中作出恰当的灵活处理,从而以独立性表达个性实现语言的跨越和文本的重构。在钱锺书的翻译实践中并非刻意谋求译本的不忠实,只是不把忠实当作翻译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翻译行为。从《谈艺录》41个英汉翻译例证中我们印证了钱锺书在“化境”注疏中对“忠实”的推崇。在实现忠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钱锺书尊崇汉语习惯,运用语序变迁、句式重构等娴熟的翻译方法,采用全盘打乱、以“意”和“喻”为中心的重写和变构、以简代繁、以动代静、以陈述代疑问、以重复代单述等翻译技巧,彰显译者表达功力,在有限的意义框架中展开汉英两种语言之间、译作与原作之间、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竞争,从而实现译作独立的文本价值。第三章探讨《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语译释中的“失本成译”,通过文本对比说明钱氏译文的创造性以及不拘原本的突围性特征。钱锺书运用夹写夹译的手段,让英语文献的引用服务于自己的学术写作;运用不拘字对、概括大意的缩略式编译手法,以添加背景、情境、属性描写和评价性话语为主要特征的扩展式编译手法,以及比照式互译和主旨式翻译等手段实现对原文的突破,创制出钱氏特色的个性化翻译文本,从而实现以对照、述介、竞争和创新为价值核心的个性化言语结构模式。钱氏译文清新秀丽、古朴典雅、艺术性强、可读性高。本章通过除直译和顺译11个例译以外的76个例证分析了《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语译释“失本成译”的属性及翻译文本的建构性特征。可以这样说,钱锺书的翻译之“失”,并非源于“力不能及”,而是他作为研究者在写作过程中对翻译的主体性选择。《谈艺录》中的翻译不是为译而译,而是出于学术写作的需要。钱锺书通过“夹写夹译”、“借译为文”、关键词引领下的中西对比等写作和翻译策略,目的是更好地阐明其学术观点,为读者服务。编译概括和主旨指陈构成钱氏文本的“斧削”之“失”;添加情境、属性描述、评判性话语或背景构成钱氏文本的“拓展”之“失”。说钱锺书是翻译家,原因有二:其一,他是《毛泽东选集》四卷本英语翻译的主要执笔者和定稿者;其二,好比说曹雪芹是诗人、麦当劳是地产商一样同理,作为学问家的钱锺书,他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其对中国国学和诸多外国语文的深厚学养之上。钱锺书的几乎所有文艺学研究无不充斥着对中西文诸多文字的转换。若有人不嫌麻烦曾经做过这样的统计,我们便会发现,散见在钱氏论着中以注释或译注形式出现的原文本文、目的语译文,以及中英、中法、中意、中拉、中德等中西文对译的篇幅,足可整理出一部系统的中西互译教科书。钱锺书不光是个翻译家,同时他还是一个对翻译具有深刻和独到认识的翻译理论家。他的翻译实践与他的翻译思想一脉相承。第四章着重探讨钱锺书的翻译文本观。钱锺书对古今中外文艺学的来龙去脉了然于心,并对包括翻译在内的诸多文艺学现象进行过大量的对比研究和视角独到的阐发。作为具有深厚学养和犀利学术眼光的学者,钱锺书能够看穿隐藏在文本背后的翻译真实自在情理之中。假想他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很难想象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问家和研究者。在钱锺书所有的文艺学研究中,有关翻译的论述所占篇幅极少。然而,相比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他对翻译问题的关注算是持久和深刻的。他有关翻译的论述有专论,有散记,序跋和信函中皆见谈及。翻译之于钱锺书,抑或钱锺书之于翻译,我们大致可以用三个关键词进行概略:“换器弹曲”、译之“化境”和“失本成译”。“换器弹曲”乃译之名,译之“化境”乃译之归,“失本成译”乃译之实。纵观钱锺书关涉翻译问题的讨论文字,我们发现:“失本成译”是钱锺书对翻译史上翻译文本总体面貌的概括性描述;译之“化境”则是他对翻译概念特别是文学翻译属性的理论性规定。用“归化”顺畅的目的语表达换易原文从而使译本臻至“化境”固然是文学翻译的使命和理想,然而“化境”的“丰满理想”常时抑或多半在遭遇“无失不成译”的“干瘪现实”。事实上,翻译实践的史实告诉我们,历史上的翻译文本,倘依翻译概念的属性来看,其绝大多数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翻译作品;翻译在试图实现自身的同时已经不成其为自身。且不说译者的言语表达力和主体性参与,仅语言的特异性一项,便足可撼动翻译大厦的全部根基,这是翻译的先天不足;翻译之名与译品之实是不相符的。凭借学者的阅历和洞察力,钱锺书非常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并坦然接受之。关于翻译之名,钱锺书秉承他在《管锥编》中一贯的学术态度:引而不答、述而不论。翻者,“翻转花毯”;译者,“误解作者、误传读者”是也。钱锺书引用中西方的譬喻对翻译属性进行描述,简言之,翻译乃“换器弹曲”。关于翻译之实,钱锺书论述翻译史上的“失本”论并逆言之:失本成译,认为无失不成译、有失皆为本。本着“失本成译”的基本理念,他对译者采取宽容、豁达的态度。钱锺书具有文化倾向和描写翻译学倾向的翻译观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推出,应该说是与国际同步,在国内则具有前瞻性。他以温和的方式修正前人,并与西方众多的翻译理论一道引领当代中国译学理论的发生和发展。它的不设翻译标准的观察家态度,不仅为当今中国译界诸多争论的化解提供依据,还直接为翻译学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动力和极好的诠释。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本文的基本结论有二:一、钱锺书是具有现代意识的翻译理论家;二、钱锺书是贯彻自己翻译思想、技巧娴熟的翻译家。钱锺书对待忠实的态度并不刻板,他对原文采取的是选择性忠实策略,在他认为必要的时候,在字面和意义层面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然而《谈艺录》不是一部翻译作品,因此变通式述译的成分构成了《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译的主体。钱锺书身居学术和文化高地,用自己的广博和艰深拒绝读者。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对读者有着深刻关切的作者和译者。每逢遇到可能造成读者在文化上的阅读障碍时,他常会用译述的方式,用“浅显”直白的语言直陈原着之“质”,从而实现文本的文化跨越。

姚红娟[10](2012)在《从非形式符号系统看诗歌中风格的不可译性》文中研究说明不同的作家其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诗歌也一样,不同的诗人其风格明显不同。诗歌讲究的是意境和神韵,诗歌的翻译重在意韵的传达,而意韵又多具有模糊美。本文从风格的非形式符号系统来探讨诗歌中翻译风格的不可译性。

二、谈翻译中的不可译与可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翻译中的不可译与可译性(论文提纲范文)

(1)既非无本之木,又非无源之水:再谈翻译中的忠实(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翻译的定义与特点
    (一)翻译的定义
    (二)翻译中的忠实
二、忠实的定义与基础
    (一)忠实的定义
    (二)忠实的基础之一
    (三)忠实的基础之二
三、具有重构性特征的忠实
四、忠实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
    (一)作者中心论
    (二)文本中心论
    (三)读者中心论
    (四)译者中心论
五、结语

(2)浅谈英汉翻译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翻译的可行性
三、翻译的不可行性
四、翻译可行性的限度
五、结语

(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功能对等理论及可译性限度相关理论
    第一节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一、“动态对等”向“功能对等”的转换
        二、对等而非等同
        三、力求再现原语信息
        四、内容或语义优先于形式
        五、不同层级上的对等
    第二节 可译性限度相关理论概述
        一、可译性理论基础
        二、可译性限度理论基础
        三、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
    第一节 汉语彝译中语言方面的可译性限度
        一、汉语彝译中语音的可译性限度
        二、汉语彝译中词汇的可译性限度
        三、汉语彝译中语法的可译性限度
        四、汉语彝译中修辞格的可译性限度
        五、汉语彝译中文体风格的可译性限度
    第二节 汉语彝译中文化方面的可译性限度
        一、汉语彝译中语言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二、汉语彝译中地域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三、汉语彝译中习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四、汉语彝译中宗教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五、汉语彝译中饮食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彝译中可译性限度的补偿策略
    第一节 语言方面的补偿策略
        一、意译法
        二、直译法
        三、综合译法
        四、音译法
        五、语素对译法
        六、解释性译法
        七、替代法
    第二节 文化方面的补偿策略
        一、归化兼异化法
        二、变通译法
        三、显影译法
        四、加注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5)默默无闻暗香在,“奇葩”亦当有春天——试论邵洵美的翻译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谈翻译》展示的经验式和随感式翻译思想
二、邵氏“为艺术”的翻译观
三、邵氏独到的翻译见解
    (一) 动态的翻译目的论
    (二) 辩证的诗歌可译观
    (三) 超前的文化翻译观

(6)浅析京剧英译中的不可译(论文提纲范文)

1 卡特福特的翻译限度理论
2 京剧英译中的不可译
    2.1 语言不可译
    2.2 文化不可译
3 京剧英译中的文化不可译的相对性
4 总结

(7)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根据
    1.2 研究任务
    1.3 本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翻译不确定性在语言哲学领域的研究
    2.2 翻译不确定性相关的拓展性研究
        2.2.1 语言诠释与交流研究
        2.2.2 语言学习与翻译研究
第三章 从彻底翻译到翻译不确定性
    3.1 思想实验:彻底翻译
        3.1.1 彻底翻译思想实验的目的和基本概念
        3.1.2 彻底翻译思想实验的过程假设
    3.2 行为主义意义理论
        3.2.1 行为主义意义理论的基础:观察句
        3.2.2 翻译实验中的行为主义因素
    3.3 翻译不确定性论题
        3.3.1 翻译不确定性的论题背景
        3.3.2 翻译不确定性的立论根据
        3.3.3 翻译不确定性的论证思路
    3.4 传统翻译观面临的挑战
        3.4.1 以意义事实为基础的传统翻译观
        3.4.2 翻译不确定性对传统翻译观的挑战
第四章 蒯因论翻译不确定性
    4.1 基于指称不可测知性的论证
        4.1.1 语言学习四个阶段中的指称不可测知性
        4.1.2 指称本身的异常多变与指称不可测知性
        4.1.3 语言的特异性与指称不可测知性
    4.2 基于证据对理论非充分决定性的论证
        4.2.1 迪昂-蒯因论题
        4.2.2 翻译理论及其检验
        4.2.3 整体论与翻译不确定性
    4.3 基于本体论相对性的论证
        4.3.1 相对于背景知识
        4.3.2 相对于分析假设
        4.3.3 相对于对存在量词的不同理解方式
    4.4 意义证实论与意义整体论
        4.4.1 意义证实论的主要观点
        4.4.2 意义整体论的主要观点
第五章 翻译与诠释
    5.1 真理与意义
        5.1.1 蒯因的真理与意义观
        5.1.2 戴维森的真理与意义观
    5.2 从彻底翻译到彻底诠释
        5.2.1 彻底翻译与彻底诠释的概念
        5.2.2 翻译不确定性与诠释不确定性
    5.3 诠释与翻译的可能性
        5.3.1 三角测量模式的概念及推导过程
        5.3.2 从诠释到翻译的可能
第六章 翻译不确定性与翻译理论及实践的相关性
    6.1 翻译不确定性与翻译理论的关系
        6.1.1 翻译不确定性与不可译性
        6.1.2 翻译不确定性与可译性
        6.1.3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6.2 翻译不确定性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6.2.1 语音语形不匹配
        6.2.2 词汇意义歧义与不匹配
        6.2.3 语言结构歧义与不匹配
        6.2.4 语用不匹配
        6.2.5 思维模式差异
        6.2.6 文化差异
    6.3 翻译评价的标准:翻译意义
        6.3.1 翻译意义的概念
        6.3.2 翻译意义作为评价翻译的标准
        6.3.3 翻译不确定性与翻译意义
第七章 从翻译不确定性看英汉互译的理论与实践
    7.1 英汉互译的案例分析
        7.1.1 英汉翻译的案例分析
        7.1.2 汉英翻译的案例分析
    7.2 翻译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
        7.2.1 客观性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
        7.2.2 翻译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7.2.3 翻译评价新视角
    7.3 信达雅翻译标准新解
        7.3.1 信的标准
        7.3.2 信达雅之间的关系及平衡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的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Summary

(8)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郭建中及其对译学的贡献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和合学与和合翻译理论
    2.1 和合学研究
        2.1.1 和合的语义演变
        2.1.2 和合的文化理路
        2.1.3 和合学与翻译的关系
        2.1.3.1 和合学溯源
        2.1.3.2 和合系统与翻译系统
    2.2 和合翻译理论
        2.2.1 和合翻译的文化底蕴
        2.2.1.1 和合翻译的东方文化底蕴
        2.2.1.2 和合翻译的西方文化底蕴
        2.2.2 和合翻译概述
        2.2.2.1 和合翻译溯源
        2.2.2.2 和合翻译内涵
第三章 郭建中和合翻译思想研究
    3.1 郭建中翻译思想中的和合翻译观
    3.2 郭建中翻译思想在和合视域中的映射
        3.2.1 翻译对等标准
        3.2.2 翻译单位划分
        3.2.3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3.2.4 直译与意译
        3.2.5 归化与异化
    3.3 郭建中和合翻译行为原则
        3.3.1 和合翻译文化原则
        3.3.2 和合翻译审美原则
        3.3.3 和合翻译伦理原则
第四章 郭建中和合翻译实践
    4.1 郭建中经典小说翻译
        4.1.1 笛福经典小说特点分析
        4.1.2 郭译经典小说翻译策略
        4.1.2.1 话语通俗性及其转换
        4.1.2.2 叙述真实性及其转换
    4.2 郭建中科幻小说翻译
        4.2.1 郭译本科幻小说作家及其作品简介
        4.2.2 郭译科幻小说翻译标准
        4.2.2.1 文学性
        4.2.2.2 通俗性
        4.2.2.3 科学性
        4.2.3 郭译科幻小说翻译策略
        4.2.3.1 词语翻译:译意
        4.2.3.2 短语翻译:替代
        4.2.3.3 句子翻译:重构
        4.2.3.4 段落翻译:重组
        4.2.3.5 篇章翻译:重写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果
    5.2 研究局限与拓展空间
附录 1:郭建中科研成果汇总
附录 2:浙江日报社高级记者文敏采访翻译家郭建中教授
参考文献

(9)钱锺书视域中的翻译之名与译品之实 ——《谈艺录》汉英译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钱锺书研究
        1.1.1 国内对钱锺书文化身份的研究
        1.1.2 国内对“钱锺书与翻译”的研究
    第二节 海外钱锺书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论文结构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谈艺录》汉英译释中的隐形与竞争
    第一节 换装:典丽古雅的文学语言包裹一切
    第二节 译者隐形、汉语优先:原作者用汉语文言说话
        2.2.1 语序变迁:叙事挪前、表态置后
        2.2.2 重复替代单述
        2.2.3 并列结构中的语序调整
        2.2.4 陈述替代疑问
    第三节 全盘打乱、文本重构:意义框架中的个性化翻译
        2.3.1 全盘打乱、以“意”为中心的重写
        2.3.2 以“喻”为中心改变主体结构
        2.3.3 以简代繁
        2.3.4 以动代静、以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翻译名词短语
    第四节 小结与阐发
第三章 《谈艺录》汉英译释中的创新与突围
    第一节 突围之“失”:“质”而能“雅”、创建新文本
        3.1.1 夹写夹译:译中有写、写中有译
        3.1.2 借译为文:学术上的“拿来主义”
        3.1.3 围绕学术“关键词”的汉、英比照
        3.1.4 意译为主、服务读者
        3.1.4.1 以“实”译“虚”
        3.1.4.2 以“义”译词
        3.1.4.3 以典译典
        3.1.4.4 意译之外:直译与顺译
    第二节 “斧削”之“失”:编译概括和主旨指陈
    第三节 “拓展”之“失”:添加附益、佐以评论
        3.3.1 添加情境:用故事讲述观点
        3.3.2 添加属性描述或评判性话语
        3.3.3 添加背景
    第四节 小结与阐发
第四章 钱锺书的翻译观:“换器弹曲”、“失”本成译和译之“化境”
    第一节 译之“名”:“换器弹曲”
        4.1.1 “翻”:“翻转花毯”
        4.1.2 “译”:“误解”和“误告”
        4.1.3 翻译之喻:“嚼饭与人”与“换器弹曲”
    第二节 译之“实”:“失”本成译
        4.2.1 “失”之一:对原着的删削
        4.2.2 “失”之二:对原文的附益
        4.2.3 “失”之三:文亦失本、质亦失本
    第三节 译之“化”:变则“通”、“通”则“不隔”
        4.3.1 换个角度看“化境”:钱锺书不设翻译标准
        4.3.2 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分离
        4.3.3 “讹”与“诱”:翻译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的作用
    第四节 钱锺书视角下的文本竞争观
        4.4.1 不拘原文的个性化表达构成翻译文本的独立价值
        4.4.2 在意义范围内译作与原作的竞争
        4.4.2.1 可译性:意义的诠释来自语言的应用
        4.4.2.2 意义表达的竞争性:译作可以高于原作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钱锺书是具有现代意识的翻译理论家
    第二节 钱锺书是贯彻自己翻译思想、技巧娴熟的翻译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四、谈翻译中的不可译与可译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既非无本之木,又非无源之水:再谈翻译中的忠实[J]. 邓周媛. 昌吉学院学报, 2020(04)
  • [2]浅谈英汉翻译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J]. 葛纯健. 校园英语, 2020(18)
  • [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D]. 罗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5]默默无闻暗香在,“奇葩”亦当有春天——试论邵洵美的翻译思想[J]. 潘华凌,刘弘玮. 宜春学院学报, 2015(02)
  • [6]浅析京剧英译中的不可译[J]. 聂燕燕. 海外英语, 2014(15)
  • [7]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D]. 陈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
  • [8]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D]. 王晓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4)
  • [9]钱锺书视域中的翻译之名与译品之实 ——《谈艺录》汉英译释研究[D]. 葛中俊.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10]从非形式符号系统看诗歌中风格的不可译性[J]. 姚红娟. 神州, 2012(27)

标签:;  ;  ;  ;  ;  

论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与可译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