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α、IFN-γ、IL-8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TNF-α、IFN-γ、IL-8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一、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NF-α, IFN-γ, IL-8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论文文献综述)

武淑兰[1](2021)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外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外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从而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和预后提供一种简便易测的血清学指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语种限定为中文或英文,搜索建库至2020年12月所刊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相关临床研究,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并纳入质量较高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共1224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和1867名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外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显着升高(MD=2.32,95%CI[1.76,2.87],P<0.00001),且中度患者较轻度患者明显升高(MD=-0.88,95%CI[-1.43,-0.32],P<0.00001),重度患者较中度患者明显升高(MD=-0.86,95%CI[-1.48,-0.24],P<0.00001)。结论:在没有合并症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外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更高,且与OSA严重程度有显着相关性,提示疾病本身引起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可能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病情监测、治疗和预后,且可评估其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程度。

潘新梅[2](2021)在《T淋巴细胞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检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探讨T淋巴细胞在重度AE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变化、临床意义,寻找重度AECOPD患者发生免疫功能紊乱的病因。方法:(1)收集76例在我院呼吸内科诊治的重度AECOPD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营养正常组43例、营养不良组33例;收集同期30例营养正常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30例营养不良的健康体检者为实验对照组。(2)测量各组身高及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集各组实验室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和血常规;应用肺功能仪测定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肺功能,并记录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采用免疫病理分析方法对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3)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各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FEV1%pred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结果:(1)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计数在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降低,且营养不良组降低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营养正常组、营养不良组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体重指数(r=0.235,0.273;r=0.245,0.249;均P<0.05)呈正相关;但在营养正常组、营养不良组中,CD8+T淋巴细胞与体重指数无相关性(P>0.05)。(3)在营养正常组、营养不良组中,FEV1%pred与体重指数(r=0.331,0.281;r=0.245;均P<0.05)呈正相关。结论:(1)重度AE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普遍降低,在营养不良患者降低更明显。(2)在重度AECOPD患者中,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BMI相关,FEV1%pred与BMI相关,营养不良可能加重了重度AECOPD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纠正营养不良状态可能改善重度AECOPD患者的肺功能。

白雪红[3](2021)在《HBV合并HPS患者术前快速筛查技术及术后恢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快速筛查HBV肝病中HPS患者的研究背景我国是肝病大国,且多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有关,部分肝病患者会合并有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以肺内血管扩张(intrapulmonary vascular dilation,IPVD)为特征,会显着增加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是其诊断仍依赖于超声心动图造影(contrast-enhanced echocardiography,CEE)和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ABG)检查,目前的筛查手段效果欠佳。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算法开发一种简单和快速的方法仅使用无创和易于获得的指标来筛查肝病患者是否存在IPVD。方法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纳入本院肝硬化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体征、检验检查、ABG等指标,并进行CEE检查确定IPVD患者。将收集好的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后,采用自适应提升(Adaptive Boosting,Ada Boost)、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和极端梯度提升(e 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三种算法进行计算和构建预测模型,模型第一步为无创指标(non-invasive,NI)模型,第二步为无创指标加ABG结果(non-invasive variables and ABG,NIBG)模型,然后采用精确度、召回率、F1-Score、准确性和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AUCROC)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同样的,我们又纳入了拟行择期手术的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与前面一样收集了患者资料并做了CEE与ABG检查,我们拟基于ML算法建立HCC合并HPS患者的筛选方法,但是由于研究生时间有限,暂时还未进行ML部分,这一部分我们接下来会继续完成。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306例患者,最近进行分析的有193例。其中IPVD患者有117例,非IPVD患者76例。NI和NIBG模型的AUCROC分别为0.850(0.738-0.962)和0.867(0.760-0.973),准确性均为87.2%。阴性和阳性病例的NI和NIBG模型召回率分别为0.867(0.760-0.973)和0.875(0.771-0.979),阴性和阳性病例的精度分别为0.813(0.690-0.935)和0.913(0.825-1.000)。结论我们基于ML算法构建了一个两步模型,使用无创指标和ABG结果来筛选肝硬化患者中合并IPVD的患者,提高了IPVD筛查方法的准确度,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的筛选出可疑的IPVD患者。第二部分合并HPS对HBV-HCC患者术后恢复影响的研究背景我国HCC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大多患者发病与HBV感染有关,多数由乙肝肝硬化逐步进展为HCC。而有部分肝硬化患者会并发HPS,这一疾病的发生会严重增加患者肝移植围术期死亡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HCC治疗以肝癌切除术为主,本研究旨在探讨HPS对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肝癌(hepatitis B virus-indu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BV-HCC)患者行肝癌切除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在我院进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资料包括既往史、体征、检验检查等指标,以及术中资料和术后麻醉恢复及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等资料,并进行ABG和CEE检查,进而诊断出HPS患者。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将患者分为HPS组、肺内血管扩张组IPVD(CEE结果阳性且氧合正常)和对照组(CEE结果阴性)。比较各组的基线信息、围手术期资料和PPCs,各组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n=8)也进行了检测。结果我们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接受肝切除术的87例患者进行了分析。HPS组患者恢复室停留时间(112.10±38.57 min)和拔管后吸氧时间(34.0(14.5-54.5)min)均长于IPVD组(81.81±26.18min和16.0(12.3-24.0)min)和对照组(93.70±34.06 min和20.5(13.8-37.0)min。但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S组PPCs的发生率(61.9%)高于IPVD组(12.5%)和对照组(30.0%),其中双侧胸腔积液差异较大。血清中生长调节癌基因(growth-regulated oncogene,GRO)、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水平升高可能与HPS患者术后恢复缓慢有关。结论合并HPS的HBV-HCC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发生PPCs特别是双侧胸腔积液的风险较高,这可能与某些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

杨景[4](2021)在《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季节性流感病毒(Seasonal Influenza Viruses)感染引起的患病和死亡,极其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群和慢性肺部疾病患者。60岁及以上老年流感患者具有较高并发症风险,譬如脑炎、肺炎甚至恶化慢性心肺疾病相关的基础疾病。世界范围流行的季节性人流感是由A/H1N1、A/H3N2和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基因组包含八个RNA片段,其中两个RNA片段编码两个包膜蛋白,分别为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国内目前上市的常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均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然而,最为安全长效、公共卫生获益最大的抗病毒防御,需要各年龄人群按时接种季节性流感病毒疫苗,特别是具有高感染风险的老年人群。流感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有效性评价采用血清学检测血凝素抑制实验(Hemagglutinin Inhibition Test,HAI),特异性抗体的评价标准低估了流感病毒疫苗在老年人群中的获益情况。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将流感发病率降低,同时降低了住院率、减少了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季节性流感疫苗虽然每年更新和接种,疫苗保护效果不如预期。一方面,流行季循环野毒株和疫苗株的不匹配;同时,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低;另一方,老年人群因免疫衰老出现免疫系统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下降。目前,国家人口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在迅速老龄化,截止2020年1月,有2.5388亿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国家总人口数的18.1%,预计在2030年老龄人口占比将达到26%。这将使流感病毒感染在老年人中造成极其沉重的疾病负担,但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减轻或防控。然而,在国内老年人群流感病毒疫苗接种率远低于2010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的75%的疫苗接种覆盖率目标,仅有4%。较多因素造成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包括政策、个人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意识等。此外,老年人群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较18~60岁的成年人低,记忆B细胞和长寿浆细胞也出现显着减少。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t),成为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开发新的或更有效的流感病毒疫苗的主要挑战。免疫衰老表现出免疫功能的下降和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了解免疫衰老的老年人群免疫灭活四价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QIVs)免疫机制,涉及外周血转录组、T淋巴细胞、主要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在QIVs免疫前后动态特征,有助于发现老年人群免疫中与年龄、性别相关的变化是如何导致这种风险以及出现针对流感疫苗的弱体液免疫反应。事实上,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疫苗接种后测定HAI滴度并不能全面反映老年人群的疫苗保护效果。此外,抗体反应弱或无的老年受试者每年接种疫苗,对流感的保护效果也出现提高,这表明细胞免疫机制可能对老年人的保护也很重要。最早的,2009年Querec等研究人员将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应用于黄热病毒疫苗的机制研究中,并由此衍生出系统疫苗学的概念。鉴于传统疫苗研究基于体液免疫反应,缺乏对疫苗细胞免疫的认识。此外,QIVs疫苗免疫机制是网络化、多维度的,本研究采用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将从多个维度,借助高通量检测手段和计算机生物信息学分析关联传统疫苗学研究的特征指标,鉴定QIVs疫苗接种后在老年人群中建立有效免疫保护的重要生物分子和信号途径,筛选出与疫苗有效性、免疫反应性和持久性相关的枢纽基因,以期寻找疫苗有效性评价的替代生物标志物,加速疫苗临床研究进展。因机体免疫机制的复杂性,将从多个维度剖析老年人群QIVs免疫机制。本研究首先采用高通量测序RNA-Seq手段获取16名人口学和免疫特征具有显着差异老年受试者的转录组数据,随后进行整合关联分析。并采用不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首先通过基于生物学特征驱动(Biology-Driven)的配对比较聚类分析,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在QIVs免疫过程中因性别差异化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随后,通过基于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将差异化表达基因按表达模式聚类,并将聚类的基因集关联性状特征(受试者人口学及免疫反应特征)分析,最终鉴定出影响性状特征的关键核心基因(Hub Gene)。此外,通过荧光定量qRT-PCR验证枢纽基因的表达特征与转录组结果一致。鉴于转录组RNA-Seq仅是从RNA分子水平阐明老年人群免疫QIVs的机制,为了解细胞介导QIVs免疫的动力学特征,本研究接着采用高通量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了人口学性状及QIVs免疫反应特征明显的17名60周岁以上老年受试者的外周血PBMC标本详细的T细胞亚群免疫表型,并将这些结果进行不同性状特征分组比较,涉及年龄(Age)、性别(Sex)和疫苗相关反应原性(QIVsrelated reactogenicity)。最后,我们使用高通量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分析了以上老年受试者的外周血血浆样本中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代表性的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同样将这些结果进行不同性状特征分组比较,涉及年龄(Age)、性别(Sex)和疫苗相关反应原性(QIVs-Related Reactogenicity)。确定了不同性状特征老年受试者QIVs免疫前后细胞因子网络及主要免疫球蛋白Ig的动力学特征,以期了解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中发挥的作用。第一部分:通过RNA-Seq获得老年人群QIVs免疫前后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1.性别因素对老年人群QIVs免疫效果的影响临床数据显示,流感疫苗免疫应答存在性别差异,该研究旨在鉴定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造成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疫苗出现免疫相关的性别偏倚。以60~80岁的健康成年人为对象,对接种前后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受试者体液免疫水平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HAI,并分析两个性别群体差异基因表达谱与体液免疫的相关性。在老年女性中,参与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和经典通路补体激活的DEGs在流感疫苗接种3天内出现上调。在第28天,显示老年男性偏倚模式的免疫反应与调控蛋白质加工处理以及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相关。通过生物特征驱动聚类方法确定了与老年女性和男性对QIVs接种不同反应相关的一系列DEGs。老年女性对QIVs具有更强的免疫反应,但抗体半年后出现迅速下降,而老年男性具有维持持久反应的优势。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可能导致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性别变异的基因。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开发个性化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重要性。2.枢纽基因MCEMP1和SPARC分别驱动QIVs免疫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与维持有效抗体深入了解潜在的候选中心基因可能有助于产生安全有效的季节性流感免疫,以及开发针对流感病毒感染高危老年人群的个性化流感疫苗。本研究旨在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确定与2018/19季节四价灭活流感病毒疫苗免疫诱导过程相关的潜在中枢基因。从16名老年人的63份全血样本中,共获得13345个基因,分为8个共表达模块,其中两个模块与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显着相关。功能富集分析后,利用GO条件下的疫苗相关免疫基因构建hub基因的子网络,进行hub基因的鉴定和功能验证。MCEMP1和SPARC被证实是影响QIVs诱导免疫的中心基因。在接种后7天内,MCEMP1的表达量与QIVs相关的反应性呈负相关,CXCL8/IL-8可抑制MCEMP1的表达,颗粒酶-B细胞毒介质可加剧MCEMP1的表达量。同时,SPARC的表达增加了对QIVs的免疫应答,并有助于持续的保护性体液抗体滴度。这两个基因可用于预测QIVs诱导的不良反应、免疫反应的强度以及体液抗流感抗体的持续时间。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个性化的QIVs提供了线索,这些QIVs具有适当的免疫反应和对即将到来的季节性流感的持久免疫。第二部分:老年人群QIVs免疫前后T淋巴细胞分布及动力学特征衰老产生的细胞免疫损伤,表现为胸腺退化及T淋巴细胞输出减少为主的免疫系统随年龄变化特征。然而,缺乏老年人群接种QIVs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详细分布特征研究。本研究旨在确认老年人群T淋巴细胞分布特征,并比较不同性状和免疫状态分组(包括年龄、性别以及QIVs相关不良反应)的T细胞亚群动力学特征差异。本研究随机筛选的60名老年受试者中,分析受试者性状涉及人口学基线特征和免疫前预存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其中17名受试者具有显着性状差异被选取用于鉴定老年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衰老表型的特征。通过10色高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详细分布特征。计算各T细胞亚群占亲本比例,并进行不同性状和免疫状态分组比较,包括年龄、性别以及QIVs相关不良反应。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和基线特征基本一致,血常规检测淋巴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按照年龄分组比较T细胞亚群分布差异,CD8+PD1-CD57-T细胞亚群在高龄组M65yrs Group中显着更高,而CD8+PD1+CD57+T细胞亚群显着低于低龄组。CD8+CD27-CD28+T细胞亚群在高龄组M65yrs Group中显着更高但频数在免后两年龄组均出现显着降低,而两年龄组中CD27+CD28+/-T细胞在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均在QIVs免后显着增加。两年龄组中TCMs在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均在QIVs免后显着减少,而TNs则在QIVs免后显着增加。按照性别分组比较T细胞亚群分布差异,总T(CD3+)和CD4+T细胞的比例在老年女性受试者中较老年男性高,其中CD4+在免后Day180具有显着性别差异免后Day180,CD27+CD28+T细胞比例在老年女性受试者中显着高于老年男性。在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不同性状特征和免疫反应特征的老年人群间差异较小。然而,更详细的通过耗竭表型分子(PD-1)、衰老表型分子(CD57)、共刺激分子(CD27和CD28)以及T细胞效应记忆表型分子(CD45RA和CCR7),发现QIVs免疫前后不同性状特征和免疫反应特征的老年人群间存在显着差异。第三部分:老年人群QIVs免疫反应主要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产生及动力学特征细胞因子(Cytokines)和趋化因子(Chemokines)是具有生长、分化和激活功能的冗余分泌型蛋白,调节并决定免疫反应的性质,控制免疫细胞的迁移以及免疫器官中细胞的排列。最初针对免疫损伤产生的细胞因子种类,便决定了免疫反应的发生,甚至随后的免疫反应发展结局特征是细胞毒性的、体液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还是过敏性的。因此,本研究旨在确认老年人群免疫反应相关主要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Ig的水平特征,并比较不同性状和免疫状态分组(包括年龄、性别以及QIVs相关不良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Ig动力学特征差异。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高通量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针对人口学特征及QIVs免疫反应特征明显的18名60周岁以上老年受试者的血浆样本,定量检测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代表性的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浓度,并将这些结果进行不同性状特征分组比较,涉及年龄(Age)、性别(Sex)和疫苗相关反应原性(QIVs-Related Reactogenicity)。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和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常规体检显示身体状况良好。按照年龄分组比较,IL-5在免前高龄组M65yrs Group中显着高于低龄NM65yrs Group,并在免后出现显着减少。Granzyme-B在免后低龄NM65yrs Group中显着高于高龄组M65yrs Group,免后两年龄组均出现显着增加。按照性别分组比较,IL-6在免后Day3,Female Group组中显着高于Male Group,随后Day28显着减少。IL-2在免后Day180,老年女性Female Group中显着高于老年男性组Male Group。按照免疫QIVs有无不良反应分组比较,免前,IL-12分泌在GR Group显着高于NGR Group。IL-18和IFN-alpha在QIVs免疫后Day 28,均在GR Group具有显着更高的表达。此外,Granzyme-B在免后Day 03,GR Group表达显着高于NGR Group。许多细胞因子同时具有促炎和抗炎潜能,观察到哪种活性取决于存在的免疫细胞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反应状态。体液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5和细胞毒作用相关Granzyme-B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同时,在QIVs免疫后,显着高表达的细胞因子IL-6和IL-2,证明了老年女性组具有更高的流感病毒特异性的细胞毒性CD8+T细胞以及CD4+记忆T细胞。

赵浩安[5](2021)在《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挖掘具有特定营养健康功效的食品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由氧化应激及其他相关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蜂蜜不仅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作为天然膳食抗氧化剂也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其中,中华蜜蜂蜂蜜(简称中蜂蜂蜜)作为我国特有的蜂蜜品种和民间药物,用于解酒保肝、润肠通便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研究其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是揭开中蜂蜂蜜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本论文通过食品组学的方法,在分析中蜂蜂蜜化学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血清代谢表型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溃疡性结肠炎及代谢紊乱等常见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机制。该研究可为蜂产品抗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亦可为多组学技术在食品生物活性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全文共分六章,作者的主要贡献如下:1.在测定和表征中蜂蜂蜜理化性质、营养组成及酚类化合物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蜂蜂蜜总酚含量为345.1-502.1 mg/kg,抗坏血酸含量为153.8-385.4 mg/kg;咖啡酸和芦丁是中蜂蜂蜜的主要酚类化合物,平均含量分别为30.4 mg/kg和11.9 mg/kg;此外,中蜂蜂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 87.5-136.2 mg/m L)、Fe3+还原能力(176.5-317.4 mg Trolox/kg)、Fe2+螯合能力(22.8-35.5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65.7%)。2.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中蜂蜂蜜酚类化合物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和代谢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增强与酚类、脂肪酸类和氨基酸类等25种生物标志物有关,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三条代谢通路:与COX和LOX途径相关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活性氮产生相关的精氨酸代谢通路以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3.以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为对象,探究中蜂蜂蜜的长期摄入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重点关注其对肝损伤小鼠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连续12周的中蜂蜂蜜摄入显着抑制血清脂蛋白氧化、提高血清氧自由基吸收能力(p<0.05),能够抑制血清ALT和AST的升高、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抑制血清和肝脏中TGF-β1水平,证实了中蜂蜂蜜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4.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中蜂蜂蜜及其成分对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肠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蜂蜜及其酚类化合物的摄入显着提高肠组织SOD和GSH-Px水平,降低NO含量、MPO活性、炎症因子TNF-α、TGF-β1和IL-6水平,同时下调IL-1β、IL-6、TNF-α、IFN-γ基因表达,上调IκB-α基因表达。此外,中蜂蜂蜜和阳性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表现出相似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差异菌群变化。在属水平上,中蜂蜂蜜显着减少了拟杆菌、棒状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数量。相关分析表明,中蜂蜂蜜调控的结肠基因表达与肠道差异菌群有关。5.结合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研究蜂蜜和同等比例糖水摄入对正常小鼠和代谢紊乱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蜂蜂蜜通过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并且通过改善肝脏脂质合成、干预氧化应激稳态及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代谢物改善代谢紊乱小鼠的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陈洋[6](2021)在《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特点是肠黏膜炎症,临床反应严重且复发频繁。但长期使用传统药物(布尼奈德、5-氨基水杨酸和氢化可的松)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副作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新的治疗方法如单克隆抗TNF-α、益生菌、益生元、不饱和脂肪酸等代替传统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干扰宿主免疫反应。尽管益生菌调节肠道屏障、缓解结肠炎的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但是关于益生菌缓解结肠炎的物质基础、量效关系、调节机制和临床效果的研究十分有限。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了产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研究了效果最佳的双歧杆菌缓解结肠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并从肠道免疫和机械屏障方面探究其缓解结肠炎机制及量效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不同产CLA双歧杆菌缓解结肠炎的差异及CLA与缓解结肠炎效果之间的关系。利用DSS构建结肠炎小鼠模型,通过灌胃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假小链双歧杆菌3个种共15株产CLA双歧杆菌,以小鼠病理特征为指标筛选有效的菌株,比较差异以分析缓解结肠炎和产CLA的关联性。结果显示,短双歧杆菌CCFM683、短双歧杆菌BJCP1M6、长双歧杆菌CCFM681、假小链双歧杆菌MY40C和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680均可显着抑制肠炎小鼠的DAI指数升高,阻止结肠缩短,改善病理评分,缓解结肠炎;而其余10株产CLA双歧杆菌则无明显的改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结肠CLA浓度与缓解结肠炎的效果呈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LA可能是这些菌缓解结肠炎的重要物质。其次,以短双歧杆菌CCFM683为例,探究了产CLA双歧杆菌缓解结肠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通过死菌与活菌、基因敲除和回补菌研究了产CLA双歧杆菌缓解结肠炎的物质基础。结果发现,短双歧杆菌CCFM683死菌干预对结肠炎无缓解效果;产CLA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敲除菌CCFM683Δbbi对结肠炎无显着改善,而该基因的回补菌CCFM683Δbbi:bbi与原始短双歧杆菌CCFM683相似,对结肠炎小鼠具有显着的缓解作用,表明CLA是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的关键物质。此外,PPAR-γ抑制剂作用于短双歧杆菌CCFM683干预的结肠炎小鼠后,缓解结肠炎效果显着降低,表明PPAR-γ是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的重要靶点。进一步通过细胞、分子和免疫等手段,从肠道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探究了产CLA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机制。结果表明,短双歧杆菌CFM683通过产CLA上调PPAR-γ,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从而调节肠道免疫屏障;同时激活GPR40-ERK-MEK信号通路,上调结肠紧密连接蛋白,调节凋亡关键蛋白Bad和Bcl-2,缓解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和改善结肠上皮屏障;此外,还可通过关键物质CLA促进杯状细胞分泌MUC2,保护肠道黏液层,阻止肠腔微生物向结肠上皮迁移。因此,短双歧杆菌CCFM683通过关键物质CLA激活受体GPR40,上调PPAR-γ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同时激活ERK-MEK信号通路,分别达到调节肠道免疫和机械屏障,而缓解结肠炎。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的关键物质CLA和短双歧杆菌CCFM683作用于结肠炎小鼠,研究其量效关系。结果表明,关键物质CL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改善肠道屏障缓解结肠炎。进一步研究短双歧杆菌CCFM683的量效,结果表明1010CFU/天和109 CFU/天的短双歧杆菌CCFM683干预对小鼠结肠炎均有显着缓解作用,而剂量低于108 CFU/天时,无显着缓解效果。此外,短双歧杆菌CCFM683灌胃剂量与结肠炎缓解效果显着正相关,呈现出明显的S型量效曲线,灌胃剂量超过108.65CFU/天时对结肠炎具有显着的缓解效果。

Adeleye Oluwatosin Adeshakin[7](2021)在《阻断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增强了PD-L1抑制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文中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黑色素瘤和肺癌的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由于其在多项临床试验中的成功,它被美国着名杂志《科学》评为“2013年度突破”,并随后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尽管对某些癌症类型来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效果令人印象深刻,但限制该药物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却是,存在阻碍抗肿瘤免疫所必需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活化的高度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近年来,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免疫抑制靶标是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这类髓系细胞的积累是PD-L1抗体疗法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但其也可作为治疗成功的预后标志物。因此,研究靶向抑制MDSCs功能的新型治疗策略对于抗PD-L1肿瘤免疫疗法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中,我们研究了调控MDSC细胞的组蛋白去乙酰基酶(HDAC)活性或脂质代谢是否会增强PD-L1阻断介导的治疗黑色素瘤(B16F10)和Lewis肺癌(LLC)小鼠的疗效。我们的数据表明,HDAC抑制剂丙戊酸(VPA)促进了MDSC细胞极化成抑制性较弱的单核MDSC细胞。值得注意的是,联合VPA和抗PD-L1疗法通过激活IRF1/IRF8转录轴下调ARG1、IL-10和IL-6基因表达,从而阻断MDSC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与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促进了T细胞的重新激活以增强产生TNFα的能力,这引起更明显地抑制小鼠的肿瘤生长。另一方面,我们报道MDSC细胞通过上调脂肪酸转运蛋白2(FATP2)和二酰基甘油转移酶1(DGAT1)的基因表达摄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导致脂质积聚。脂质组学分析显示,来自荷瘤小鼠的MDSC细胞中积累的确切脂质种类为磷脂和甘油三酸酯(TAG)。在体外或体内抑制FATP2或DGAT1都会降低中性脂质水平,从而导致MDSC的积累减少,MDSC的免疫抑制功能降低以及T细胞比例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阻断FATP2或DGAT1的表达抑制了小鼠B16F10或LLC肿瘤的生长。然而,阻断免疫缺陷小鼠中FATP2或DGAT1的表达却未能减缓B16F10肿瘤的进展,这表明FATP2或DGAT1抑制剂的作用可能是免疫依赖性的。值得注意的是,抑制FATP2或DGAT1可为PD-L1抗体疗法提供了额外的治疗益处,并进一步延缓免疫完全小鼠的肿瘤生长。从机制上讲,阻断MDSC细胞的FATP2或DGAT1的表达可通过增加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的TNFα、IFN-γ和CD107a的表达促进抗PD-L1肿瘤免疫疗法效果。总之,我们的研究提示了VPA联合抗PD-L1抗体疗法和靶向阻断MDSC细胞中未报道的脂质代谢靶标(FATP2和DGAT1)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治疗选择以增强抗PD-L1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力。

丁嘉烽[8](2021)在《低聚果糖诱导奶牛急性蹄叶炎模型及其发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奶牛蹄叶炎是发生在蹄趾部的弥漫性、浆液性和无菌性炎症,被认定为奶牛四大疾病之一,可引起蹄底出血/溃疡、白线病和变形蹄等多种蹄病,造成蹄部疼痛、运步跛行,产乳量、体重、饲料报酬率和繁殖性能下降等不良反应,不仅严重影响动物福利水平,而且造成养殖企业(户)巨大经济损失,阻碍奶牛事业的健康发展。在生产实践中,奶牛蹄叶炎常继发于瘤胃酸中毒、瘤胃炎、子宫炎、乳腺炎和胸膜肺炎等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而且当前大多数奶牛场为提高产乳量,经常饲喂过量高能日粮,导致瘤胃酸中毒等普通代谢病频发,从而奶牛蹄叶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由于奶牛蹄叶炎的发病部位在蹄壳内,不易直接观察和检测,而且奶牛对疼痛刺激比较迟钝,病情严重时才表现跛行症状,进而使该病的及时发现和准确诊疗非常困难。据报道,当前科学家们普遍认同,大多数奶牛蹄叶炎来源于高能日粮饲喂导致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通过模拟临床发病条件,科学家们建立了低聚果糖过载诱导的奶牛急性蹄叶炎模型,并证实该模型与奶牛急性蹄叶炎病例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病理组织学变化。但近20年来,奶牛蹄叶炎研究仍停留在简单的表型层面,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导致其诊疗技术开发愈加困难。因此,本研究在利用低聚果糖成功诱导奶牛急性蹄叶炎的基础上,从血液学和组织学层面,对奶牛蹄叶炎的炎症反应(炎性分子和相关信号通路等)、金属蛋白酶降解作用、炎性细胞激活、血管功能紊乱和内脏功能障碍进行探究,旨在说明奶牛蹄叶炎发生前后的变化,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12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将它们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头。模型组奶牛在0 h经口置瘤胃管灌注17 g/kg剂量的低聚果糖(溶于2 L/100 kg的去离子水),对照组奶牛灌注2 L/100 kg的去离子水。在灌注前-72 h、0 h及灌注后6 h,12 h、18 h、24 h、36 h、48 h、60 h和72 h,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奶牛进行临床指标及相关评分的监测,同时各收集20 m L颈静脉血液。在低聚果糖灌注72 h后,模型组奶牛出现运步跛行评分≥2,以及相同蹄趾连续的疼痛反应,满足奶牛急性蹄叶炎判定标准,即成功建立奶牛急性蹄叶炎模型。安乐死模型组和对照组奶牛,收集蹄叶组织制备病理学切片,观察蹄叶炎特征性组织学变化。在血液学中,监测蹄叶炎奶牛血常规指标,血清内炎性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介质和诱导因子)、急性期蛋白、血管活性物质、内脏(肝脏、肾脏和心脏)功能及电解质平衡指标的水平变化。在组织学中,针对奶牛蹄叶组织,开展超微结构观察,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基因表达量检测,炎性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基因表达量检测,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活化,以及NF-κB和MAPK炎症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量检测。实验结果发现:(1)模型组奶牛的临床表现:精神沉郁,不进食不饮水,严重水样腹泻,体重转移,蹄冠带明显肿胀,趾动脉搏动亢进,蹄指疼痛,运步评分增加,心跳频率加快,呼吸频率减慢,直肠温度升高,舒张压升高,蹄系部皮肤和蹄壳温度升高,瘤胃收缩速率减慢,瘤胃液p H值下降等症状。(2)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的病理学特征:肉眼可见真皮蹄叶弥漫性出血斑块。HE切片中,表皮蹄叶伸长,头端尖锐;表皮基底细胞水肿、层数增加,细胞核淡染,染色质网粗糙;多见充血、出血,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炎性浸润;可见凋亡细胞和血管内微血栓。PAS切片中,基底膜模糊,与表皮基底细胞(部分)分离。(3)蹄叶炎奶牛血常规和血清炎性因子含量的监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计数升高;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和IL-10)、趋化因子(CXCL-1、CXCL-6、MCP-1和MCP-2)、炎症介质(E-selectin、ICAM-1、COX-2、i NOS和PAI-1)和诱导因子(LPS、HIS和LA)含量升高。(4)蹄叶炎奶牛血清急性期蛋白和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的监测:CRP、SAA和PCT含量升高,Ia Ip含量降低;PGI-2、5-HT、TXB-2和ET-1含量升高。(5)蹄叶炎奶牛血清肝脏、肾脏和心脏功能及电解质平衡指标的监测:肝功(AST和ALT活性升高,TBILI含量升高);肾功(Crea和BUN含量升高);心功(CK和LDH活性升高);电解质平衡(Ca、Cl和P含量升高)。(6)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蹄叶致密层与基底细胞膜分离;基底细胞膜上半桥粒数量减少;基底细胞骨架张力丝深染并聚集;表皮基底细胞核向基底膜移动,边界不清晰,染色质边缘化等。(7)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基因表达量的检测:MMPs家族(MMP-2和MMP-9)和ADANTSs家族(ADAMTS-4和ADAMTS-5)基因表达量升高,TIMPs家族(TIMP-2)基因表达量降低。(8)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炎性因子基因表达量的检测:促炎因子(IL-1β、IL-6和IL-8)、趋化因子(CXCL-1和MCP-2)、粘附分子(ICAM-1和E-selectin)和炎症介质(COX-2、i NOS和PAI-1)基因表达量升高。(9)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与活化:在真皮蹄叶深部血管周围,以及表皮蹄叶与真皮蹄叶交界处,MAC387阳性细胞和CD163阳性细胞的数量均增加,且真皮蹄叶深部血管周围比表皮蹄叶与真皮蹄叶交界处增加更明显。(10)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量的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中,P-IκBα、P-IκBα/T-IκBα、P-P50、P-P50/T-P50、P-P65、T-P65和P-P65/T-P65的蛋白表达量升高;MAPK信号通路中,TLR4、My D88、P-P38、P-P38/T-P38、P-ERK、P-ERK/T-ERK、P-JNK、T-JNK和P-JNK/T-JNK的蛋白表达量升高。综上,结论如下:(1)采用低聚果糖过载成功建立了奶牛急性蹄叶炎模型,模型组奶牛出现典型的急性蹄叶炎临床表现及蹄叶组织病理学特征。(2)低聚果糖诱导奶牛急性蹄叶炎期间,血清内炎性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介质、诱导因子和急性期蛋白的含量升高,表明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异常,表明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肝脏/肾脏/心脏功能及电解质指标水平异常,表明肝脏/肾脏/心脏器官损伤及水盐平衡失调。(3)低聚果糖诱导的急性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内,MMP-2、MMP-9、ADAMTS-4和ADAMTS-5基因表达升高,TIMP-2基因表达降低,导致基底细胞膜上半桥粒数目减少,基底细胞至蹄叶致密层距离增加,最终作用于基底膜与表皮基底细胞的分离。(4)低聚果糖诱导的急性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内,浸润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激活NF-κB和MAPK炎症信号通路产生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症介质,共同导致蹄叶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5)本研究证实,奶牛急性蹄叶炎是全身性疾病在蹄的局部表现,炎症反应、金属蛋白酶降解作用和血管功能障碍参与蹄叶炎发生发展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制定该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万敏婕[9](2021)在《5-HT通过5-HT7R调控调节性B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研究认为胃肠神经内分泌肽/胺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是其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在维持肠道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前我们的研究已经发现Bregs在溃疡性结肠炎中数量减少。肠道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s,ECs)产生的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通过免疫调控影响UC进程,但其免疫调节作用尤其对Bregs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人和鼠的Bregs为研究靶点,利用UC小鼠模型、患者样本从细胞、分子和整体不同水平探究UC中5-HT通过其受体下游通路调控Bregs及UC进展的分子机制,为UC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流式分析检测UC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比例,并与UC疾病活动度评分及相关临床指标做相关性分析。(2)流式分选去除UC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PBMCs中的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并用CFSE染色,体外培养5天,流式检测UC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抑制功能差异。(3)分离UC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5-HT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0水平,并与UC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疾病活动度评分及相关临床指标做相关性分析。(4)流式分析检测UC患者外周血PBMCs中B细胞不同亚群上5-HT受体的表达。(5)磁珠分选健康人外周血PBMCs中B细胞,使用5-HT体外刺激B细胞,培养2天,计数并用流式检测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以及CD19+CD24highCD38highIL-10+B细胞比例。同时检测5-HT处理B细胞后p-STAT3以及p-ERK1/2在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上表达情况。在使用5-HT受体7(5-HT7receptor,5-HT7R)拮抗剂以及STAT3抑制剂体外处理B细胞,培养2天,计数并用流式检测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以及CD19+CD24highCD38highIL-10+B细胞比例,q RT-PCR检测B细胞中IL-10表达。(6)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喂养野生型小鼠7天得到肠炎小鼠模型。磁珠分选C57BL/6野生型小鼠脾脏B细胞并在体外用5-HT刺激培养2天,在造模前3天和1天将5-HT处理与不处理的B细胞转输给野生型小鼠。从造模之日起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对粪便硬度,粪便潜血水平进行评分,评估肠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第8天处死小鼠,测量结直肠长度。取小鼠结直肠组织做HE染色,明确小鼠粘膜损伤以及炎性浸润程度。取小鼠结肠组织做免疫荧光染色,明确肠组织中IL-10表达情况。流式检测小鼠外周血PBMCs、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脾脏以及肠组织中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amina propria mononuclear cells,LPMCs)中B220+IL-10+B细胞比例。研究结果:(1)UC患者外周血PBMCs中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比例降低,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比例与UC疾病活动度评分及相关临床指标负相关。(2)健康人外周血PBMCs去除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后CD4+T细胞增殖受抑制率低于UC患者,UC患者外周血PBMCs中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抑制功能受损。(3)UC患者外周血血清中5-HT和IL-10水平降低,并与与外周血PBMCs中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疾病活动度评分及相关临床指标正相关,并且血清5-HT与IL-10水平正相关。(4)UC患者外周血PBMCs中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上5-HT7R表达高于健康人,5-HT1AR、5-HT2AR、5-HT3AR和5-HT3BR表达无差异。5-HT7R在UC患者和健康人CD19+CD24intCD38intB细胞和CD19+CD24highCD38-B细胞上表达无差异。(5)5-HT促进健康人外周血B细胞CD19+CD24highCD38highIL-10+B细胞数量及比例增加,但是对CD19+CD24highCD38highB细胞数量和比例无影响,同时使B细胞IL-10表达增加。5-HT7R拮抗剂以及STAT3抑制剂能逆转5-HT促进Bregs产生IL-10。(6)转输5-HT处理的B细胞能缓解DSS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小鼠便血缓解,体重降低减慢,结肠长度较长,HE染色提示肠道炎症浸润程度较轻,。同时转输5-HT处理的B细胞能诱导外周血PBMCs、MLN、脾脏以及肠组织中LPMCs中B220+IL-10+B细胞比例增加,免疫荧光染色提示肠道表达IL-10的B细胞数量增多。结论:本研究发现UC患者外周血中Bregs数量减少以及免疫抑制功能受损,同时血清中IL-10和5-HT降低,同时血清中IL-10和5-HT降低并与疾病活动度负相关。5-HT7R在UC患者Bregs上高表达,5-HT能通过5-HT7R激活STAT3促进Bregs产生IL-10。在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模型中,转输5-HT处理的B细胞能通过诱导产生IL-10的B细胞来缓解肠道炎症,提示5-HT处理的B细胞可能是潜在的治疗UC的新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案。

陈晓欢[10](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与Breg/Th17细胞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种系统及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常伴有自身抗体产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无论诊断SLE的时间长短,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始终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而SLE患者患CVD风险较高,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加速有关。既往研究发现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失衡是导致SLE患者AS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可间接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从而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因此,本研究我们通过比较SLE早发AS患者、SLE患者、健康人群血清中Bregs、Th17及Tregs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建立LDLr-/-小鼠+Pristane模型,通过RT-PCR、流式细胞、ELISA等实验检测SLE早发AS小鼠Breg细胞的表达及其对调控Th17/Treg细胞平衡以及对下游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分子机制,为预防及靶向治疗SLE早发A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20年4月~2021年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患者,依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SLE患者进行分组,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 IMT)≥1.0mm的SLE患者作为SLE-AS组;将c IMT<1.0mm的SLE患者作为SLE-non AS组。收集SLE患者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L-17、IFN-γ、TNF-α)检测结果和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疾病活动度(SLEDAI)、球蛋白、血脂组合(TG、CHO、HDL、LDL、APO-A、APO-B、LPa)、免疫一组(Ig M、Ig A、Ig G)、补体(C3、C4)、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24小时尿蛋白水平。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与SLE患者的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Control组,收集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L-17、IFN-γ、TNF-α)检测结果和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2、通过向10只8周龄的LDLr-/-小鼠腹腔注射Pristane试剂构建SLE早发AS小鼠的模型,作为SLE-AS组,同周龄的10只MRL/lpr小鼠作为SLE组,10只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均为雌性,高脂饲料喂养14周后称重,记录观察各小鼠的皮肤毛发情况,摘眼球取血后检测白蛋白、血脂四项(TG、CHO、LDL、HDL)、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 G)水平,取血清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 DNA)抗体、细胞因子(IL-10、IL-17、IL-35、TGF-β、TNF-α),取肾脏组织行HE染色、PAS染色,取主动脉行油红O染色;取脾脏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regs、Th17、Tregs表达,通过RT-PCR检测IL-10、RORγt、Foxp3 m RNA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的结果:(1)共纳入SLE-AS组患者29例,SLE-non AS组患者106例,均无吸烟史,均有使用激素治疗,Control组共纳入242例。(2)SLE-AS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时间、BMI、CHO、LDL、APO-B、LPa、ESR水平均高于SLE-non AS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Control组比较,SLE-non AS组患者血清IL-2、IL-6、IL-10、IFN-γ、TNF-α水平明显升高,SLE-AS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LE-AS组和SLE-non AS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1.081,95%CI 1.025,1.141;P=0.004)、BMI(OR 1.402,95%CI 1.134,1.732;P=0.002)是SLE并发AS的危险因素。(5)SLE-AS组患者血清IL-2与疾病活动度SLEDAI呈负相关性(r=-0.517),IL-6与球蛋白呈正相关性(r=0.388),IFN-γ与Ig M呈正相关性(r=0.53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SLE-AS组患者血清IL-10/IL-17比值与TG、CHO、LDL、APO-B及24小时尿蛋白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础研究的结果:(1)LDLr-/-小鼠腹腔注射Pristane试剂并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后出现脱毛,并随着周龄增加,脱毛症状更加明显,MRL/lpr狼疮小鼠同样出现脱毛表现,普通C57BL/6小鼠则无上述现象。(2)高脂饲料喂养14周后,LDLr-/-+Pristane组小鼠(SLE-AS组)、MRL/lpr+生理盐水组小鼠(SLE组)、C57BL/6+生理盐水组小鼠(Control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但SLE-AS组小鼠、SLE组小鼠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Control组小鼠(P<0.05)。(3)SLE-AS组小鼠血清TG、CHO、LDL水平均高于SLE组小鼠、Control组小鼠,HDL水平则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Control组小鼠比较,SLE-AS组小鼠、SLE组小鼠补体C3水平降低,Ig G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SLE-AS组小鼠和SLE组小鼠均有血清ANA、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及病理显示的肾脏病变。SLE-AS组小鼠主动脉油红O染色可见到橘红色的脂质沉积,但SLE组小鼠和Control组小鼠均未出现脂质沉积。(6)SLE-AS组小鼠和SLE组小鼠的IL-35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小鼠,而TNF-α、IL-10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SLE组小鼠的IL-17水平升高,TGF-β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AS组小鼠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SLE组小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IL-17、IL-35、TGF-β、TNF-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与Control组小鼠比较,SLE-AS组小鼠和SLE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比例明显降低,而IL-10+Breg、Th17细胞数量比例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AS组小鼠与SLE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reg、Th17细胞数量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AS组小鼠和SLE组小鼠Breg细胞与Th17/Treg细胞比值均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与Control组相比,SLE-AS组和SLE组小鼠Foxp3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RORγt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AS组小鼠和SLE组小鼠Foxp3、RORγt m 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AS组小鼠IL-10 m RNA表达较SLE组和Control组小鼠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SLE合并AS患者年龄为(49.17±8.52)岁,提示具有早发趋势。(2)SLE合并AS患者的年龄、病程、BMI、CHO、LDL、APO-B、LPa、ESR水平与SLE未合并AS患者有显着差异;其中年龄、BMI是SLE并发AS的危险因素。(3)SLE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SLE合并AS患者部分炎性细胞因子与免疫进展相关;IL-10/IL-17的比值与SLE合并AS患者的血脂异常和肾脏病变密切相关。(4)LDLr-/-小鼠通过腹腔注射Pristane可以成功诱导SLE早发AS小鼠模型,表现出与人类SLE患者相似的表型特征、血清学改变、免疫学异常及肾脏病变。LDLr-/-+Pristane小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可以出现明显的高脂血症及AS斑块病变。(5)SLE早发AS小鼠体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及Breg/Th17/Treg细胞之间的失衡。(6)Breg细胞可能主要通过分泌IL-10调节Th17/Treg细胞失衡。

二、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NF-α, IFN-γ, IL-8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NF-α, IFN-γ, IL-8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论文提纲范文)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外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质量评价
    1.4 数据提取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中文版)
致谢
个人简介

(2)T淋巴细胞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3)HBV合并HPS患者术前快速筛查技术及术后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部分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快速筛查HBV肝病中HPS患者的研究
    第一章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快速筛查肝硬化患者合并肺内血管扩张的研究
        1.1 研究背景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术前快速筛查肝癌患者合并肝肺综合征的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3 试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二部分 合并HPS对HBV-HCC患者术后恢复影响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合并HPS对HBV-HCC患者的术后恢复影响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肝肺综合征筛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第一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免疫QIVs前后外周全血Total mRNA表达谱研究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第二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群QIVs免疫前后T淋巴细胞分布及动力学特征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第三章 老年人群QIVs免疫反应主要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产生及动力学特征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全文创新性总结
6. 文献综述--老年人群流感病毒疫苗有效性评价所面临的挑战
    6.1 影响流感病毒疫苗有效性评价的混杂因素
    6.2 流感病毒免疫史对流感病毒疫苗有效性评价的影响
    6.3 流行病学研究提升针对老年人群开发下一代流感病毒疫苗
    6.4 结论
致谢
附录
    附录 Ⅰ
    附录a. 受试者入选、排除标准及提前终止实验标准
    附录b. 实验组和对照组QIVs疫苗株
    附录c. 63 份老年人外周全血转录组测序原始数据Raw-Data存储于GEO公共数据库
    附录d.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Figure S and Table S)
        Figure S
        Table S
References

(5)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蜂蜜的研究进展
        1.1.1 蜂蜜的分类
        1.1.2 蜂蜜的成分
        1.1.3 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
        1.1.4 蜂蜜的其他生物活性
    1.2 多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1.2.2 蛋白质组学
        1.2.3 代谢组学
        1.2.4 多组学技术在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中的应用
    1.3 展望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中蜂蜂蜜的营养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2.2.4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
        2.2.5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中蜂蜂蜜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组成
        2.3.2 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2.3.3 中蜂蜂蜜对H_2O_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代谢表型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动物实验设计
        3.2.3 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分析
        3.2.4 高分辨质谱分析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蜂蜂蜜提高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3.3.2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筛选
        3.3.3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变化
        3.3.4 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3.3.5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代谢通路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中蜂蜂蜜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动物实验设计
        4.2.3 生化指标分析
        4.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中蜂蜂蜜提高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4.3.2 中蜂蜂蜜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动物实验设计
        5.2.3 生化指标分析
        5.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2.6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中蜂蜂蜜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
        5.3.2 中蜂蜂蜜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5.3.3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氧化应激稳态
        5.3.4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小鼠代谢紊乱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动物实验设计
        6.2.3 生化指标分析
        6.2.4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6.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6.2.6 肝脏转录组学分析
        6.2.7 肝脏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6.2.8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6.2.9 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6.2.10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中蜂蜂蜜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
        6.3.2 中蜂蜂蜜改善代谢紊乱小鼠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6.3.3 中蜂蜂蜜重塑代谢紊乱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
    6.4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炎症性肠病概述
        1.1.1 炎症性肠病的分类及典型症状
        1.1.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
        1.1.3 炎症性肠病的干预及治疗
        1.1.4 炎症性肠病与肠道屏障
    1.2 益生菌对肠道屏障的调节作用
        1.2.1 益生菌调节肠道机械屏障缓解结肠炎
        1.2.2 益生菌调节肠道免疫屏障缓解结肠炎
        1.2.3 益生菌调节肠道生物屏障缓解结肠炎
    1.3 共轭亚油酸及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
        1.3.1 共轭亚油酸对炎症性肠病的调节作用
        1.3.2 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对炎症性肠病的调节作用
    1.4 立题背景及依据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2.3 实验方法
        2.3.1 双歧杆菌菌液制备
        2.3.2 动物实验设计
        2.3.3 体重、DAI指数和结肠长度的测定
        2.3.4 H&E染色及病理评分
        2.3.5 结肠组织PAS染色
        2.3.6 结肠组织阿利新蓝染色
        2.3.7 Hoechst细胞凋亡染色
        2.3.8 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实验
        2.3.9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2.3.10 脂肪酸测定
        2.3.11 16S rDNA扩增子测序
        2.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病理指标的影响
        2.4.2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病理症状的影响
        2.4.3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结肠黏液层的影响
        2.4.4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层的影响
        2.4.5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血液、肝脏、结内脂肪酸的影响
        2.4.6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免疫指标的影响
        2.4.7 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的关键物质及作用靶点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3.3 实验方法
        3.3.1 短双歧杆菌CCFM683的死菌和活菌制备
        3.3.2 短双歧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敲除及回补菌株制备
        3.3.3 动物实验设计
        3.3.4 体外产CLA能力研究
        3.3.5 体重、DAI指数和结肠长度的测定
        3.3.6 H&E染色及病理评分
        3.3.7 脂肪酸测定
        3.3.8 数据统计及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短双歧杆菌CCFM683的死菌和活菌对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3.4.2 短双歧杆菌CCFM683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敲除和回补菌株对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3.4.3 PPAR-γ抑制剂对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的机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4.3 实验方法
        4.3.1 菌株培养
        4.3.2 动物实验设计
        4.3.3 结肠组织免疫荧光染色
        4.3.4 结肠组织PAS染色
        4.3.5 结肠组织荧光原位杂交
        4.3.6 结肠组织透射电镜分析
        4.3.7 结肠组织Tunnel染色
        4.3.8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4.3.9 蛋白质印迹实验
        4.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短双歧杆菌CCFM683对结肠炎小鼠机械屏障的调节机制
        4.4.2 短双歧杆菌CCFM683对结肠炎小鼠免疫屏障的调节机制
        4.4.3 短双歧杆菌CCFM683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4.4 短双歧杆菌CCFM683对GPR40-ERK-MEK信号通路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量效关系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5.3 实验方法
        5.3.1 菌株培养
        5.3.2 动物实验设计
        5.3.3 体重、结肠长度和DAI指数的测定
        5.3.4 H&E染色及病理评分
        5.3.5 PAS染色
        5.3.6 阿利新蓝染色
        5.3.7 Hoechst细胞凋亡染色
        5.3.8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5.3.9 脂肪酸测定
        5.3.10 16S rDNA扩增子测序
        5.3.11 数据统计及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共轭亚油酸缓解结肠炎的量效关系
        5.4.2 短双歧杆菌CCFM683缓解结肠炎量效关系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7)阻断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增强了PD-L1抑制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Dedication
Acknowledg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
    1.2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MDSCs
    1.3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DSCs
    1.4 Clinical relevance of increased MDSCs number
    1.5 Current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MDSC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1.6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in targeting MDSCs
    1.7 Role of histone deacetylases in regulating MDSCs function
    1.8 Energy metabolic pathways of MDSCs
Chapter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2.1 Reagents
    2.2 Cell culturing
    2.3 Preparation of tumor explanted supernatant(TES)
    2.4 Generation of MDSC in-vitro
    2.5 Cell viability assay
    2.6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scopy
    2.7 Flow cytometry
    2.8 Lipid accumulation determination
    2.9 Fatty-acid uptake analyses
    2.10 Measurement of tot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superoxide anion production,and mitochondrial mass
    2.11 RT-q PCR gene expression analyses
    2.12 Immunoblotting
    2.13 Lentivirus-mediated gene silencing
    2.14.Cytokine detection
    2.15 T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2.16 Lipid Extraction
    2.17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photometry
    2.18 In-vivo experiments
    2.19 Statistical analyses
Chapter 3 Research hypothesis and rationale
Chapter 4 Results- Blockade of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function by valproic acid-enhanced anti-PD-L1 tumor immunotherapy
    4.1 VPA and anti-PD-L1 antibody combined treatment promoted M-MDSCs generation in vitro
    4.2 VPA and anti-PD-L1 antibody combined therapy promoted the accumulation of M-MDSCs and increased the percentages of T cells in vivo
    4.3 VPA and anti-PD-L1 antibody combined treatment blocked the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 of MDSCs partly by activation of IRF1/IRF8 transcriptional axis
    4.4 VPA upregulated PD-L1 expression in melanoma cells and augmented efficacy of anti-PD-L1 therapy
    4.5 VPA enhanced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PD-L1 blockade
Chapter 5 Regulation of lipid accumulation-induced ROS in MDSCs by targeting FATP2 enhanced PD-L1 blockade mediated tumor immunotherapy
    5.1 Tumor promoted lipid accumulation in MDSCs
    5.2 Mechanism of Lipid accumulation in MDSCs
    5.3 Tumor-derived unsaturated fatty acid enhanced MDSCs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
    5.4 FATP2 regulated ROS and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 of MDSCs
    5.5 GM-CSF induced lipid accumulation in MDSCs
    5.6 GM-CSF triggered FATP2 expression leading to lipid accumulation-induced ROS in MDSCs
    5.7 GM-CSF induced FATP2 expression by STAT3 activation in tumor MDSCs
    5.8 FATP2 blockade reduced tumor growth in an immune dependent manner
    5.9 FATP2 inhibition decreased immune cells suppressive phenotype and promoted T cells population
    5.10 Blockade of lipid accumulation-induced ROS in MDSCs by targeting FATP2 decreased immunosuppressive role of MDSCs
    5.11 Pharmaceutical blockade of FATP2 in MDSCs enhanced anti-PD-L1 tumor immunotherapy
    5.12 FATP2 blockade augmented anti-PD-L1 tumor immunotherapy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T-cells
    5.13 Pharmacological targeting of FATP2 expression in tumor enhanced anti-PD-L1 tumor immunotherapy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MDSCs suppressive role
Chapter 6 DGAT1 reprograms lipid metabolism in MDSCs and augmented anti-PD-L1 cancer immunotherapy
    6.1 Triacylglycerol (TAG) species are increased in tumor-induced MDSCs
    6.2 Diacyglycerol-O-acyltransferase 1 (DGAT1) is upregulated in MDSCs; its blockade reduced lipid accumulation of MDSCs
    6.3 Targeting TAG synthesis in MDSCs abrogated linoleic acid-induced suppressive effect on T-cells and downregulated MDSCs signatures genes in tumor
    6.4 Targeting DGAT1 in tumor-bearing mice reduced tumor growth in an immune-dependent manner
    6.5 DGAT1 inhibition provided additional therapeutic benefit to PD-L1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6.6 Combined therapy decreased tumor immunosuppressive phenotypes and enhanced anti-tumor immunity
    6.7 DGAT1 inhibition augmented efficacy of anti-PD-L1 tumor immunotherapy via enhanced T cell’s ability to express CD107a
    6.8 Combined therapy blocked MDSCs function and reactivated T cells response through enhanced production of TNFα and IFN-γ
Chapter 7 Discussion
    7.1 Blockade of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function by valproic acid-enhanced anti-PD-L1 tumor immunotherapy
    7.2 Regulation of lipid accumulation-induced ROS in MDSCs by targeting FATP2 enhanced PD-L1 blockade mediated tumor immunotherapy
    7.3 DGAT1 reprograms lipid metabolism in MDSCs and augmented anti-PD-L1 cancer immunotherapy
Chapter 8 Conclusion and future perspective
    8.1 Conclusion
    8.2 Future perspective
References
Copyright permissions
Curriculum Vitae

(8)低聚果糖诱导奶牛急性蹄叶炎模型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牛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
        1.1.1 蹄壳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1.1.2 蹄真皮的组成及功能
        1.1.3 蹄骨及相关结构的功能
    1.2 奶牛蹄叶炎
        1.2.1 奶牛蹄叶炎的定义及危害
        1.2.2 奶牛蹄叶炎的发展阶段
        1.2.3 奶牛蹄叶炎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1.2.4 奶牛蹄叶炎的病因
        1.2.5 奶牛蹄叶炎的发病机制
        1.2.6 奶牛蹄叶炎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1.2.7 奶牛蹄叶炎实验模型及其应用
    1.3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1.3.1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概念
        1.3.2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
        1.3.3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展分期
        1.3.4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联系
        1.3.5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1.3.6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奶牛蹄叶炎
    1.4 技术路线
    1.5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和药品
    2.2 方法
        2.2.1 实验动物分组和奶牛急性蹄叶炎的诱导
        2.2.2 蹄叶炎奶牛临床指标及相关评分的监测
        2.2.3 蹄叶炎奶牛血液及蹄叶组织的采集
        2.2.4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
        2.2.5 蹄叶炎奶牛血常规指标的监测
        2.2.6 蹄叶炎奶牛炎性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和急性期蛋白含量的监测
        2.2.7 蹄叶炎奶牛血清乳酸含量的监测
        2.2.8 蹄叶炎奶牛肝脏、肾脏和心脏功能及电解质平衡指标的监测
        2.2.9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超显微结构的观察
        2.2.10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炎性因子、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2.2.11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与激活
        2.2.12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NF-κB和 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量的检测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蹄叶炎奶牛临床表现的变化
        3.1.1 蹄叶炎奶牛基础生理指标的变化
        3.1.2 蹄叶炎奶牛疾病相关指标的变化
        3.1.3 蹄叶炎奶牛生理指标评分的变化
        3.1.4 蹄叶炎奶牛疾病相关指标评分的变化
        3.1.5 蹄叶炎奶牛的其它临床表现
    3.2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3.3 蹄叶炎奶牛血常规指标的监测
        3.3.1 蹄叶炎奶牛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3.3.2 蹄叶炎奶牛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
        3.3.3 蹄叶炎奶牛红细胞压积的变化
        3.3.4 蹄叶炎奶牛血小板计数的变化
    3.4 蹄叶炎奶牛血清炎性因子含量的监测
        3.4.1 蹄叶炎奶牛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
        3.4.2 蹄叶炎奶牛血清趋化因子含量的变化
        3.4.3 蹄叶炎奶牛血清炎症介质含量的变化
        3.4.4 蹄叶炎奶牛血清诱导因子含量的变化
    3.5 蹄叶炎奶牛血清急性期蛋白和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的监测
        3.5.1 蹄叶炎奶牛血清急性期蛋白含量的变化
        3.5.2 蹄叶炎奶牛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3.6 蹄叶炎奶牛肝脏、肾脏和心脏功能及电解质平衡指标的监测
        3.6.1 蹄叶炎奶牛血清肝脏功能指标的变化
        3.6.2 蹄叶炎奶牛血清肾脏功能指标的变化
        3.6.3 蹄叶炎奶牛血清心脏功能指标的变化
        3.6.4 蹄叶炎奶牛血清电解质平衡指标的变化
    3.7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
        3.7.1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描述
        3.7.2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测量
    3.8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炎性因子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3.8.1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结果
        3.8.2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结果
        3.8.3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粘附分子的基因表达结果
        3.8.4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炎症介质的基因表达结果
    3.9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3.9.1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MMPs的基因表达结果
        3.9.2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ADAMs的基因表达结果
        3.9.3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ADAMTSs的基因表达结果
        3.9.4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TIMPs的基因表达结果
    3.10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与激活
        3.10.1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MAC387阳性细胞的定位和计数
        3.10.2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内CD163阳性细胞的定位和计数
    3.11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NF-κB和 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量的检测
        3.11.1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3.11.2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4 讨论
    4.1 蹄叶炎奶牛的临床表现
    4.2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4.3 蹄叶炎奶牛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含量的监测
    4.4 蹄叶炎奶牛血清急性期蛋白和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的监测
    4.5 蹄叶炎奶牛肝脏、肾脏和心脏功能及电解质平衡指标的监测
    4.6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
    4.7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4.8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炎性因子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4.9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与激活
    4.10 蹄叶炎奶牛蹄叶组织NF-κB和 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量的检测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5-HT通过5-HT7R调控调节性B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炎症性肠病
        1.1.1 概述
        1.1.2 发病机制
    1.2 免疫细胞与炎症性肠病
        1.2.1 Th1细胞和Th2细胞
        1.2.2 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1.2.3 固有淋巴细胞
        1.2.4 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
    1.3 五羟色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1.3.1 五羟色胺与多发性硬化
        1.3.2 五羟色胺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1.3.3 五羟色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1.3.4 五羟色胺与1型糖尿病
        1.3.5 五羟色胺与炎症性肠病
第2章 UC患者中调节性B细胞数量和功能受损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研究对象
        2.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2.3.2 流式细胞术检测Bregs
        2.3.3 流式细胞术分选去除Bregs
        2.3.4 增殖实验
        2.3.5 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0 浓度
        2.3.6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IBD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的基本临床特征
        2.4.2 UC患者外周血中Bregs数量降低,并与疾病活动度负相关
        2.4.3 UC患者外周血中Bregs抑制功能受损
        2.4.4 UC患者外周血中Bregs功能受损与IL-10产生减少相关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5-HT通过 5-HT_7R/STAT3通路促进调节性B细胞产生IL-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ELISA法检测血清中 5-HT浓度
        3.3.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3.3.3 流式细胞术检测 5-HT受体表达
        3.3.4 磁珠分选人外周血B细胞
        3.3.5 5-HT7R拮抗剂处理B细胞
        3.3.6 STAT3抑制剂处理B细胞
        3.3.7 流式细胞术检测IL-10 表达
        3.3.8 流式细胞术检测p-ERK1/2以及p-STAT3表达
        3.3.9 荧光定量PCR
        3.3.10 数据统计
    3.4 结果
        3.4.1 UC患者外周血 5-HT水平降低并与疾病活动度负相关
        3.4.2 5-HT能促进Bregs产生IL-10增加
        3.4.3 UC患者Bregs上 5-HT7R表达增加
        3.4.4 5-HT7R在其他B细胞亚群上表达无差异
        3.4.5 5-HT7R拮抗剂抑制5-HT诱导的Bregs中IL-10 的产生
        3.4.6 5-HT依赖STAT3活化刺激Bregs产生IL-10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过继回输 5-HT处理B细胞通过诱导IL-10+B细胞缓解肠道炎症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DSS诱导肠炎小鼠的构建
        4.3.2 小鼠脾脏细胞分离
        4.3.3 磁珠分选小鼠脾脏B细胞
        4.3.4 体外刺激小鼠脾脏B细胞
        4.3.5 过继回输实验
        4.3.6 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4.3.7 肠系膜固有淋巴结分离
        4.3.8 小鼠直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分离
        4.3.9 HE染色
        4.3.10 免疫荧光染色
        4.3.11 流式细胞术检测IL-10 表达
        4.3.12 统计分析
    4.4 结果
        4.4.1 转输 5-HT处理B细胞能缓解肠炎小鼠肠道症状
        4.4.2 转输 5-HT处理B细胞能诱导IL-10+B细胞产生
    4.5 讨论
    4.6 结论
第5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与Breg/Th17细胞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小鼠Breg/Th17细胞相关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Breg/Th17细胞失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NF-α, IFN-γ, IL-8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论文参考文献)

  •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外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meta分析[D]. 武淑兰.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T淋巴细胞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研究[D]. 潘新梅.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3]HBV合并HPS患者术前快速筛查技术及术后恢复的研究[D]. 白雪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D]. 杨景.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1(01)
  • [5]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浩安. 西北大学, 2021(10)
  • [6]产共轭亚油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洋. 江南大学, 2021(01)
  • [7]阻断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增强了PD-L1抑制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D]. Adeleye Oluwatosin Adeshakin.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1)
  • [8]低聚果糖诱导奶牛急性蹄叶炎模型及其发病机制研究[D]. 丁嘉烽.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9]5-HT通过5-HT7R调控调节性B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研究[D]. 万敏婕. 吉林大学, 2021(01)
  •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与Breg/Th17细胞相关性研究[D]. 陈晓欢. 桂林医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TNF-α、IFN-γ、IL-8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