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金典属一新种

黑龙江省金典属一新种

一、黑龙江省金色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鹏[1](2020)在《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文中提出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1995属直翅目Orthoptera、癞蝗科Pamphagidae癞蝗亚科Pamphaginae,是较原始类群之一。近年来,关于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所包含属、种的分类地位及分类、鉴别标准,国内外有很大差异。蓝胫沟笨蝗Sulcotropis cyanipes Yin et Chou,1979被中国动物志列为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的异名。2011年,Storozhenko等将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列为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并将鄂伦春华笨蝗Sinohaplotropis elunchuna和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Yin,1982都列为笨蝗的异名。2013年,肖云丽等发表新属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新种泰山驼背笨蝗Humphaplotropis taishanensis Xiao,Yin et Yin,2013。2015年,Storozhenko等也把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列为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但没有说明任何理由。为明确我国笨蝗族的种类及其特征,进一步揭示其系统发育关系,本文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国笨蝗族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记述了我国笨蝗族蝗虫5属18种,厘定描述了各属、种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属、种检索表。2.依据常规形态分类学方法,对采自黑龙江、山东、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江苏等地的笨蝗族标本进行了研究,共发现中国笨蝗族5种:阿旗笨蝗Haplotropis aqiensis Zhang,Lin et Yin,2018、山东笨蝗Haplotropis shandongensis Zhang,Yin et Liu,2019、黑河笨蝗Haplotropis heiheensis Zhang,Li et Yin,2020、小五台沟笨蝗Sulcotropis xiaowutaiensis Li,Zhang et Yin,2020、阿穆尔华笨蝗Sinohaplotropis amurensis Yin,Zhang et Yin,2020。3.发现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雌性原图的前翅顶端到达腹部第三节中部,而中国和俄罗斯所有记载的笨蝗雌雄性前翅都不达腹部第二节背板后缘,因而都不是笨蝗,为鉴定错误,系可能都是新种。雄性为不知,它的前翅理应比雌性长,达到或超过腹部第三节背板后缘,从命名到今130多年来没有采到过类似长翅的雌和雄标本,该种或已灭绝。4.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Yin,1982仅在“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一文中列出雄性侧面图,没有描述,雄性的下生殖板很短,可同6个已知种笨蝗区别,为有效种,不是笨蝗的异名。动物志中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Jin,1994前胸背板中隆线隆起,被后横沟切断,应为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的一个种:内蒙古驼背沟笨蝗Sulcohumpacris neimongolensis(Jin,1994)comb.nov.新组合,不是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异名。5.根据雄性下生殖板顶端分叉将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恢复为有效属。根据前胸背板中隆线被割断将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恢复为有效属。通过对笨蝗族3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注释和分析,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编码蛋白(PCGs),联合蝗总科15个种和蚤蝼总科1个种,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推断法(BI)构建了分子系统树,证明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是有效属,不是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

郑哲民,林立亮,李鸿昌[2](2016)在《中国金色蝗属的研究(直翅目:剑角蝗科)》文中研究说明系统记述在中国分布的金色蝗属昆虫19种,其中有一新种,即兴安金色蝗Chrysacris xinganensis sp.nov.并对白带金色蝗Chrysacris albovittatus Li et Chen,1988进行再描述;附有分种检索表和分布,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鲁莹[3](2012)在《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文中指出蝗总科是直翅目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有1万余种,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原和沙漠地区。蝗虫是典型的植食性昆虫,由于有些种类的翅长且个体较为强壮,具有迁飞能力,是重要的农林害虫。但由于其营养成分含量高,因此它也是重要的食用资源昆虫。蝗虫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害虫防治和资源利用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有种是指在一个区域分布而其他区域没有分布的种类,其形成受生物地理历史过程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特有属种资源丰富,但鲜见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论文首先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的名录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其分布也进行了记述。由于特有属种中绝大部分种类属于近缘种,在形态上极其相似不易区分。因此,本论文除了从外部形态学方面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的34种蝗虫进行研究之外,又从解剖学、细胞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这34种蝗虫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1.形态学方面本部分对采自东北地区的34种特有属种蝗虫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传统分类,在采集过程中得到2新种——鳞翅跃度蝗和狭额跃度蝗,其中鳞翅跃度蝗已发表在Entomologica Fennica上。采用了夏凯龄(1985)等以印象初(1982)系统为基础,做了修改的用于编写的中国蝗总科志系统,把蝗总科分为8个科。研究结果如下。本论文研究的34种蝗虫隶属于3科9属,分别是:①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无翅蝗属Zubovskia Dov.–Zap;安秃蝗属Anapodisma Dovnar-Zapolskii;翘尾蝗属Primnoa Fischer-Waldheim;秃蝗属Podisma Berthold;玛蝗属Miramella Dovnar-Zapolskii;②网翅蝗科Arcypteridae:跃度蝗属Podismopsis Zubovski;③剑角蝗科Acrididae:绿洲蝗属Chrysochraon Fisch;迷蝗属Confusacris Yin et Li;鸣蝗属Mongolotettix Rehn。2.解剖学方面本部分实验运用生理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对25种特有属种蝗虫的消化道外部形态、前胃以及贲门的内部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蝗虫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以及前肠的嗉囊、前胃、胃盲囊及贲门的各部分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蝗虫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三个部分,不同科、属、种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消化道各段长度的不同以及前肠的前胃和贲门的内部显微结构的差异。(2)对于蝗总科高级分类阶元:不同科间、属间消化道的内部与外部形态特征具有稳定的显着的差异,其可以作为不同科、属间的分类依据。(3)对于蝗总科低级分类阶元:由于本实验选取的蝗虫种类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不同种的蝗虫在消化道外部以及内部显微结构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但即便如此,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对同属不同种间的鉴定仍然可以起到辅助作用。(4)蝗虫消化道的形态结构是其对植物长期选择和适应的结果,换句话说,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蝗虫的食性具有紧密的相互关系,对这种相互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为分析不同种类蝗虫的食性提供基础资料,还对蝗害的防治有帮助。(5)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聚类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细胞学方面本部分试验运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2科6属18种蝗虫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利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制作了其核型模式图。(1)蝗虫的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X♀/X0♂,斑腿蝗科染色体数目为2n(♂)=23或21,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网翅蝗科染色体数目为2n(♂)=17,第一至第三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都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所研究的斑腿蝗科中的无翅蝗属、翘尾蝗属、秃蝗属、玛蝗属以及安秃蝗属均为丧失飞行能力的属,它们的染色体核型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可能与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都适应了相似的外部环境有关。(3)染色体核型在蝗总科昆虫高级分类阶元中具有十分稳定的差异性,可作为鉴定不同科及属间蝗虫的一个分类依据。(4)由于同属不同种的蝗虫亲缘关系较近,染色体核型存在一定的共性,但种间也存在染色体组式、染色大小及相对长度不同,性染色体类型不同等差异。研究的属内蝗虫种类越多,这种差异表现得就越明显,因此染色体核型也可作为种间的分类指标。(5)染色体核型的近似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形态分类结果相吻合,二者存在正态相关关系,或者说核型进化与形态进化是平行的。4.分子生物学方面本部分实验提取了蝗总科昆虫26种昆虫基因组总DNA。采用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DNA序列,获得长度为492bp的Cytb基因序列21条,420bp长度的16SrDNA序列23条;使用DNASTAR、DNAMAN、DNAsp5和MEGA5.05软件对DNA序列的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碱基替换及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采用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对分别对Cytb和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在此基础上联合2段基因数据集同样利用4种建树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如下。(1)Cytb(492bp)基因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3%、32.4%、16.0%、11.3%。A+T平均含量较高,为72.7%,而G+C的平均含量仅为27.3%。其中密码子第一位点A+T平均含量为75.0%,第二位点A+T平均含量为64.2%,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为78.6%。16SrDNA(420bp)基因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4%、37.9%、17.5%、11.2%。A+T平均含量较高,为71.3%,而G+C的平均含量仅为28.7%。其中密码子第一位点A+T平均含量为72.1%,第二位点A+T平均含量为68.1%,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为72.9%。Cytb基因序列与16SrDNA基因序列中的A+T和G+C含量相似。2种线粒体基因片段碱基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A+T组成偏向性。(2)21条蝗总科昆虫Cytb基因序列中,核苷酸替代的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的平均值为1.29。转换的平均数高于颠换的平均数。密码子不同位点的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存在差异。密码子第二位点的R值明显高于第一位点和第三位点的R值,密码子第三位点的转换和颠换的频率都比第一位点的和第二位点的高。23条蝗总科昆虫16SrDNA基因序列的颠换数略大于转换数,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的平均值为0.9,与Cytb基因之间存在差异。转换以A-G为主(7),颠换以T-A为主(10),这一点与Cytb基因的相似。(3)用P距离与R值作图发现P距离与R值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依赖性的,这种距离依赖性的R值是昆虫线粒体DNA的典型特征,即随着P距离的增大,R值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4)采用4种方法对Cytb与16SrDNA单个基因及联合2个基因构建NJ、MP、ML、贝叶斯树,比较Cytb与16SrDNA单个基因及联合2个基因所建的树,虽然个别属种的聚类结果存在出入,但各建树结果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并且联合基因建的树的各分支的支持率较单个基因建的树的各分支的支持率显着提高。(5)单个基因建树与联合建树的结果均支持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为非单系群的结论,该结论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通过本研究,我们推测网翅蝗科跃度蝗属昆虫中,狭翅跃度蝗Podismopsisangustipennis、长须跃度蝗Podismopsis dolichocerca、土门岭跃度蝗Podismopsistumenlingensis与牡丹江跃度蝗Podismopsis mudanjiangensis是同种异名。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和DNA测序等现代分类手段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部分种类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虽然个别种类在种属上的分类与形态分类略有出入,但大体上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一致。同时,我们还发现应用现代分类手段有助于区分近缘种类。现代分类学方法以其准确、直观、灵敏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分类手段的不足,尤其是对近源种的研究方面。但由于传统分类手段具有直观性等优点,也不可将其摒弃。将传统分类与现代分类手段相结合,是未来解决系统发育关系的一个趋势。

叶保华[4](2012)在《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的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蝗总科:剑角蝗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蝗亚科Phlaeobinae隶属直翅目Orthoptera、镌瓣亚目Caelifera、蝗总科Acridoidea、剑角蝗科Acrididae,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佛蝗亚科Phlaeobinae最早于1975年由DirshV. M.建立,对于该亚科分类系统的构建一直是蝗虫分类学的热点之一。本文对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种类进行了采集、记录和描述,发现佛蝗属Phlaeoba1新种,并在印象初院士蝗虫进化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新亚科,该亚科的建立并得到分子分类学的印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佛蝗亚科的分类详细描述了中国佛蝗亚科、佛蝗类5个属的特征,编制了佛蝗亚科5个属的检索表和各属分种检索表,描述了佛蝗类23种的形态特征。发现并记述佛蝗属Phlaeoba南投佛蝗Phlaeoba nantouensis sp. nov.1新种(Ye and Yin,2007)。首次记述墨脱佛蝗Phlaeobamedogensis Liu,1981雌虫形态特征。补充记述《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三十二卷直翅目·蝗总科·槌角蝗科剑角蝗科》未记载的台湾佛蝗Phlaeoba formosana (Shiraki,1910)形态特征。2、新亚科菊蝗亚科陈世骧院士在《进化论和分类学》(科学出版社,1987)中提出在分类时要区分原始特征和新生特征。原直翅目Protorthoptera化石的翅很长,説明长翅是原始特征。印象初院士在《蝗虫类在青藏高原上的适应性》(1981)一文中提出蝗虫的演化途径是:长翅→短翅→无翅;发音器发达→退化→消失;鼓膜器(听器)发达→退化→消失;就是说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是最进化的种类。该理论观点在中国蝗总科Acridoidea分类系统的研究、欧亚大陆斑翅蝗科分类系统研究中得到良好应用。另外2012年张道川等在《Insect Science》上发表1个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新属:高原蝗属Pacris Zhanget al.,并建立一个新亚科Pacrinae高原蝗亚科,填补了棒角蝗科Gomphoceridae中最进化类群的空白。所有这一些都充分证明印象初院士蝗虫进化理论的正确性。全世界剑角蝗类群中尚未发现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缺发音器的在传统佛蝗亚科Phlaeobinae中仅有2个属:菊蝗属(Phlaeobida Bolivar,1902)和华菊蝗属(Sinophlaeobida Yin et Yin,2007)。根据传统佛蝗亚科内菊蝗属Phlaeobida、华菊蝗属Sinophlaeobida的种类前翅短小、置于体两侧,不能发音,与其他佛蝗亚科属种类有明显区别,认为两个属的种类是比其他属较进化的类群。因此提出建立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新亚科,模式属为菊蝗属Phlaeobida Bolivar,1902。编制了新亚科分属种检索表和剑角蝗科Acrididae分亚科检索表,描述了菊蝗类4个种的形态特征。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新亚科的设立也得到分子分类结果的支持。在Gene Bank里选择了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李氏大足蝗Aeropus licenti、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白纹佛蝗Phlaeoba albonema之4种蝗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中cox2片段,结合自测的弱线菊蝗Phlaeobida carinata(PC)、海南菊蝗Phlaeobidahainanensis(PH)、暗色佛蝗Phlaeoba tenebrosa(PY采自友谊关,PR采自瑞丽)的cox2基因,利用软件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与剑角蝗亚科Acridinae组成姐妹群,再与佛蝗亚科Phlaeobinae组成姐妹群,而非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和佛蝗亚科Phlaeobinae直接组成姐妹群,说明了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与剑角蝗亚科Acridinae具有较近亲缘关系,与佛蝗亚科Phlaeobinae亲缘关系较远。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 nov.的建立,是以翅、发音器、听器特征为基础的蝗虫进化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是剑角蝗科Acrididae分类的又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蝗虫进化理论的内涵和剑角蝗科系统学研究。同时,新亚科的建立对于剑角蝗科系统学深入研究(如分子系统学方面)和在全世界范围发现菊蝗亚科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郑哲民,曾慧花,张红利,陶苏门高,苏云[5](2012)在《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蝗虫的调查(直翅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记述2010年7-8月间在内蒙古贺兰山地区蝗虫的调查。共采到蝗虫42种,分属于2总科7科23属,内有6新种和1个雌性新发现,即网翅蝗科Arcypteridae的贺兰山牧草蝗Omocestushelanshanensis sp.nov.黑胫牧草蝗Omocestus nigritihialis sp.nov.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的贺兰山棒角蝗Dasyhippus helanshanensis sp.nov.及剑角蝗科Acrididae的白纹金色蝗Chrysacrisalbonema sp.nov.拟短翅拟埃蝗Pseudoeosyllina brevipennisoide sp.nov.贺兰山拟埃蝗P.helanshanensis sp.nov.并有黑翅牧草蝗Omocestus nigripeannis Zheng雌性新发现。附有全部种类各录和分布.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郑哲民,张红利,曾慧花,苏云[6](2011)在《金色蝗属的分类研究及一新种记述(直翅目:剑角蝗科)》文中认为本文记述采自内蒙古贺兰山地区金色蝗属Chrysacris1新种,即白纹金色蝗Chrysacris albonemus Zheng,Zhanget Zeng sp.nov.该新种近似于山间金色蝗Chrysacris montanis Zhanget Zheng,1993,主要区别为:1)头顶及头部背面具中隆线;2)前胸背板沟前区长为沟后区长的1.6~1.8倍;3)前翅前缘脉域宽为中脉域宽的1.5~2倍。附有金色蝗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郑哲民,石福明[7](2010)在《中国东北地区跃度蝗属三新种(直翅目:网翅蝗科)》文中指出记述采自东北地区跃度蝗属Podismopsis3新种,即带岭跃度蝗Podismopsis dailingensis,sp.nov.,宽中域跃度蝗Podismopsis amplimedius,sp.nov.及图强跃度蝗Podismopsis tuqiang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赵岩,于洪春[8](2010)在《黑龙江省蝗虫名录》文中研究指明2004~2007年对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蝗虫进行了大量调查,并以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植物保护标本室所收藏的蝗虫标本为主,结合东北其他院校所提供的蝗虫标本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和鉴定,在参阅其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共整理和发现蝗虫84种,分别隶属6科32属,其中有国内新记录种5个,黑龙江省新记录种14个。文中记述了各个种的学名、别名和采集地。

郑哲民,孟江红,陈振宁[9](2009)在《中国雏蝗属的分类研究及二新种记述(直翅目:网翅蝗科)》文中研究指明以检索表形式报导了中国雏蝗属109种的形态分类和分布,并记述西山雏蝗Chorthippus xishanensis sp.nov.及贵德雏蝗Chorthippus guideensis sp.nov.2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孙慧敏[10](2009)在《蝗亚目三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与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文中提出线粒体在细胞新陈代谢、疾病、成熟衰老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氧化磷酸化及许多重要生化反应进行的场所。线粒体基因组是独立于染色体基因组之外的细胞器基因组,具有独立的复制、转录系统,通常是一个含有37个基因的双链、环状的DNA分子,因其特殊的遗传方式而常用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组作为研究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进化的最佳模型,对基因组学研究的探索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L-PCR及二次PCR技术对蝗总科2种蝗虫(北极翘尾蝗Primnoaarctica(Zhang & Jin,1985)和红拟棒角蝗Gomphocerippus rufus(Linnaeus,1758))及1种蚱(秦岭微翅蚱Alulatettix qinlingensis)进行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拼接和注释;结合已经测出的直翅目蝗总科8科8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从结构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与进化基因组学的角度总结了蝗总科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组成以及序列进化等方面的一般特征,丰富了直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为进一步开展昆虫线粒体谱系基因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联合NCBI上已经发表及该项目组其他成员所测出来的20种蝗总科昆虫的全线粒体基因组,以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talis)和摩门螽蟖(Anabrus simplex)作为外群,对蝗总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关系重建;本研究还基于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联合序列对蝗总科8种昆虫及蚱总科的秦岭微翅蚱和蜢总科的变色乌蜢对蝗亚目进行系统发育重建。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所测得的3种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及各基因次序和转录方向与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线粒体基因组一致,各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个A+T丰富区。tRNAK和tRNAD的位置与六足动物祖先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方式相比发生了互换。2.对直翅目内各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进行比较,发现蝗总科内锥头蝗科较其他各科基因组的A+T含量低;蝗亚目中各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与螽亚目内各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相比普遍较高。3.蝗总科各科昆虫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具有偏向性,第三位点为A或T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较高。4.蝗总科8科昆虫各种基因间隔区最长之处皆位于tRNASer-UCN与ndl基因之间,在atp8/atp6和nad4/nad4L之间均存在7bp的碱基重叠。基因间隔区和基因重叠区的数目、长度在各种蝗虫中均较为相似。5.ATG是蝗总科各科昆虫的蛋白编码基因中使用最多的起始密码子,其次是ATT,使用较少的起始密码子是ATA。使用最多的终止密码子是TAA。多数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nd5基因以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TA作为终止信号。6.在所测定昆虫的tRNA二级结构中,均存在一定数目的碱基错配现象,而且其中绝大部分为G-U错配。7.在北极翘尾蝗和红拟棒角蝗线粒体基因组的A+T丰富区中均含有一个茎环结构,其结构与Saito(2005)在飞蝗线粒体基因组中发现的茎环结构十分相似,并且在该二级结构茎的5′端均有一个十分保守的“TA”。8.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对蝗总科8科进行系统发育重建,结果支持夏氏系统中的斑翅蝗科和斑腿蝗科的单系性;发现剑角蝗科、网翅蝗科都不是单系群,建议将剑角蝗科、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三科合并为一科,与斑腿蝗科和网翅蝗科并列;支持蝗总科的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合并成一个科,这个分支是蝗总科中较早分离出来的一个分支;发现癞蝗科与斑腿蝗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同时本研究支持Otte系统中的斑翅蝗亚科和大足蝗亚科的单系性,但是不能支持斑腿蝗亚科的单系性。斑腿蝗亚科、黑蝗亚科和稻蝗亚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9.通过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对蝗总科系统发育重建研究得出的结果,推测夏氏系统蝗总科中8科的进化关系是锥头蝗科+瘤锥蝗科→斑翅蝗科→癞蝗科→斑腿蝗科→剑角蝗科→槌角蝗科+网翅蝗科。10.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得出的蝗总科的系统进化关系可以将分布在中国的蝗总科昆虫分成2个分支,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组成一个分支,位于系统进化树的基部,斑腿蝗科、斑翅蝗科、剑角蝗科、槌角蝗科、网翅蝗科和癞蝗科形成另一个分支。这种划分方式更符合Otte系统,不同之处在于癞蝗科没能从后一分支中分离出来。

二、黑龙江省金色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金色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笨蝗形态分类概述
        1.1.1 蝗总科Acridoidea
        1.1.2 癞蝗科Pamphagidae
        1.1.2.1 国外癞蝗分类研究概况
        1.1.2.2 国内癞蝗分类研究概况
        1.1.3 笨蝗族Haplotropidini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概述
        1.2.1 核酸分子系统学方法
        1.2.2 核酸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对象
        1.2.3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1.2.4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
        1.2.5 笨蝗族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笨蝗形态分类研究
        2.1.1 标本来源
        2.1.2 标本所用工具
        2.1.3 标本处理
        2.1.4 标本制作
        2.1.5 标本鉴定
    2.2 笨蝗分子系统学研究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2.2.3 试剂
        2.2.4 试剂盒
        2.2.5 标准分子量
        2.2.6 分析软件
        2.2.7 mtDNA的提取与纯度检测
        2.2.8 序列的扩增、注释及处理
        2.2.8.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2.2.8.2 PCR扩增
        2.2.8.3 序列的组装及注释
        2.2.8.4 序列的处理
        2.2.9 分子系统树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形态分类
        3.1.1 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
        3.1.2 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
        3.1.3 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
        3.1.4 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
        3.1.5 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
    3.2 中国笨蝗族分类体系与名录
        3.2.1 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
        3.2.2 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
        3.2.3 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
        3.2.4 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
        3.2.5 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
    3.3 笨蝗族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3.3.1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线粒体基因组
        3.3.2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核苷酸组成
        3.3.3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蛋白编码基因
        3.3.4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RNA基因
        3.3.5 系统发育分析
4 讨论
    4.1 中国笨蝗族的属级阶元确立地位
        4.1.1 沟笨蝗属的分类地位
        4.1.2 华笨蝗属的分类地位
    4.2 中国笨蝗族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5 结论
    5.1 创新点
    5.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中国金色蝗属的研究(直翅目:剑角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1 金色蝗属Chrysacris Zheng,1983
2 金色蝗属分种检索表
3 新种记述
    3.1 白带金色蝗Chrysacris albovittatus Li et Chen,1988(图2)
    3.2 兴安金色蝗,新种Chrysacris xinganensis sp.nov.(图3)

(3)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昆虫系统分类学概述
    2.蝗总科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2.1 蝗虫的分类特征
        2.2 蝗虫的研究概况
        2.2.1 国外蝗虫的研究概况
        2.2.2 国内蝗虫的研究概况
        2.2.3 蝗总科的分类系统
    3.特有属种研究概述
    4.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
    1.蝗总科昆虫(Acridoidea)的形态特征
    2.东北地区蝗总科特有属种名录
    3.本论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3.1 斑腿蝗科
        3.1.1 无翅蝗属
        3.1.2 安秃蝗属
        3.1.3 翘尾蝗属
        3.1.4 秃蝗属
        3.1.5 玛蝗属
        3.2 网翅蝗科
        3.2.1 跃度蝗属
        3.3 剑角蝗科
        3.3.1 绿洲蝗属
        3.3.2 迷蝗属
        3.3.3 鸣蝗属
第三章 消化道内壁显微结构研究
    1.概述
        1.1 扫描电子显微镜概述
        1.2 蝗虫消化道的研究概况
        1.3 蝗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1.4 名词解释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采集
        2.3.2 材料制备
        2.3.3 电镜标本制备
    3.结果
        3.1 消化道研究结果
        3.2 聚类结果分析
    4.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消化道的形态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4.2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4.3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4.4 消化道结构同食性的关系
        4.5 消化道形态在分类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染色体核型研究
    1.概述
        1.1 细胞分类学概述
        1.1.1 染色体的概述
        1.1.2 染色体核型分析
        1.1.3 染色体带型分析
        1.2 国外蝗总科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
        1.3 国内蝗总科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工作
        2.3.2 室内工作
        2.3.3 染色体分析的参数
    3.染色体核型结果与分析
    4.聚类结果与分析
        4.1 结果
        4.2 分析
    5.讨论
        5.1 染色体核型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5.2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5.3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第五章 Cytb与16SrDNA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
    1.概述
        1.1 分子系统学概述
        1.1.1 分子系统学的产生
        1.1.2 分子系统学的含义
        1.1.3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1.1.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1.1.5 常用的分析软件
        1.2 昆虫线粒体 DNA(mtDNA)概述
        1.2.1 线粒体 DNA(mtDNA)
        1.2.2 线粒体细胞色素 b(Cytb)基因
        1.2.3 线粒体 16SrDNA 基因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野外工作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和检测
        2.2.2 PCR 扩增
        2.2.3 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序列校对与确认
        2.3.2 序列编辑与比对
        2.3.3 序列组成分析
        2.4 系统发育分析
        2.4.1 外群的选择
        2.4.2 建树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PCR 扩增及测序
        3.1.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
        3.1.2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3.1.3 PCR 产物测序
        3.2 Cytb 基因序列分析
        3.2.1 Cytb 基因的序列组成分析
        3.2.2 Cytb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3.2.3 Cytb 基因的碱基替换
        3.2.4 Cytb 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及密码子应用
        3.2.5 Cytb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3.2.6 Cytb 基因 P 距离与 R 值的关系分析
        3.3 16SrDNA 基因序列分析
        3.3.1 16SrDNA 基因序列组成分析
        3.3.2 16SrDNA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3.3.3 16SrDNA 基因的碱基替换
        3.3.4 16SrDNA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3.3.5 16SrDNA 基因 P 距离与 R 值的关系分析
        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4.1 基于 Cytb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3.4.2 基于 16SrDNA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3.4.3 联合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4.结论与讨论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分析
        4.2 目的片段的获得
        4.3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及分子进化特征
        4.3.1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与特征
        4.3.2 Cytb 基因氨基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频率特征
        4.4 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4.4.1 基于 Cytb 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4.4.2 基于 16SrDNA 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4.4.3 基于 2 个基因联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4.5 Cytb 和 16SrDNA 在本研究中作为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4.6 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第六章 结论
    1.形态学部分
    2.解剖学部分
    3.细胞学部分
    4.分子生物学部分
    5.蝗虫特有属种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的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蝗总科:剑角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佛蝗形态分类概述
        1.1.1 关于直翅目 Orthoptera
        1.1.2 关于蝗总科 Acridoidea
        1.1.3 关于剑角蝗科 Acrididae
        1.1.4 关于佛蝗亚科 Phlaeobinae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概
        1.2.1 分子系统学的简要原理
        1.2.2 核酸分子系统学方法
        1.2.3 核酸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对象
        1.2.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1.2.5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简况
        1.2.6 佛蝗分子系统学研究简况
    1.3 所要研究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佛蝗、菊蝗形态分类研究
        2.1.1 标本材料
        2.1.2 实验工具
        2.1.3 实验试剂
        2.1.4 标本采集
        2.1.5 标本的处理
        2.1.6 标本制作
        2.1.7 标本的观察、鉴定
    2.2 佛蝗、菊蝗分子系统学研究
        2.2.1 研究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设备
        2.2.4 实验步骤
        2.2.4.1 总 DNA 的提取
        2.2.4.2 琼脂糖凝胶电泳与凝胶成像
        2.2.4.3 引物设计
        2.2.4.4 DNA 扩增
        2.2.4.5 DNA 扩增产物的回收与测序
        2.2.4.6 DNA 碱基序列数据的处理及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佛蝗、菊蝗形态分类研究结果与分析
        3.1.1 剑角蝗科 Acrididae 特征与传统亚科检索表
        3.1.2 佛蝗亚科 Phlaeobinae 的形态分类研究
        3.1.2.1 佛蝗亚科 Phlaeobinae 的特征与属检索表
        3.1.2.2 垫蝗属 Duroniella I. Bolivar, 1908
        (1)细垫蝗 Duroniella angustata Mistshenko, 1951
        (2)长角垫蝗 Duroniella gracilis Uvarov, 1926
        3.1.2.3 锡金蝗属 Sikkimiana Uvarov, 1940
        (1)大吉岭锡金蝗 Sikkimiana darjeelingensis (Bolivar, 1914)
        (2)金钟山锡金蝗 Sikkimiana jinzhongshanensis Jiang et Zheng, 1998
        3.1.2.4 佛蝗属 Phlaeoba St l, 1860
        (1)长角佛蝗 Phlaeoba antennata Brunner-Wattebwyl, 1893
        (2)短翅佛蝗 Phlaeoba angustidorsis Bolivar, 1902
        (3)墨脱佛蝗 Phlaeoba medogensis Liu, 1981
        (4)暗色佛蝗 Phlaeoba tenebrosa (Walker, 1871)
        (5)九万山佛蝗 Phlaeoba jiuwanshanensis Zheng et Deng, 2006
        (6)中华佛蝗 Phlaeoba sinensis Bolivar, 1914
        (7)白纹佛蝗 Phlaeoba albonema Zheng, 1981
        (8)僧帽佛蝗 Phlaeoba infumata Brunner-Wattebwyl, 1893
        (9)锡金佛蝗 Phlaeoba sikkimensis Ramme, 1941
        (10)南投佛蝗 Phlaeoba natouensis sp.nov. Ye and Yin, 2007 新种
        (11)台湾佛蝗 Phlaeoba formosana (Shiraki, 1910)
        3.1.2.5 黄佛蝗属 Chlorophlaeoba Ramme, 1941
        (1)长翅黄佛蝗 Chlorophlaeoba longusala Zheng, 1982
        (2)越黄佛蝗 Chlorophlaeoba tonkinensis Ramme, 1941
        (3)长头黄佛蝗 Chlorophlaeoba longiceps Liang et Zheng, 1988
        (4)台湾黄佛蝗 Chlorophlaeoba taiwanensis Yin et al., 2007
        3.1.2.6 华佛蝗属 Sinophlaeoba Niu et Zheng, 2005
        (1)版纳华佛蝗 Sinophlaeoba bannanensis Niu et Zheng, 2005
        (2)老阴山华佛蝗 Sinophlaeoba laoyinshan Mao et al. , 2008
        (3)短翅华佛蝗 Sinophlaeba brachyptera Mao et al. , 2008
        (4)郑氏华佛蝗 Sinophlaeoba zhengi Lou et Mao, 2011
        3.1.3 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3.1.3.1 建立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 新亚科的依据
        3.1.3.2 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的特征和属检索表
        3.1.3.3 菊蝗属 Phlaeobida Bolivar, 1902
        (1)海南菊蝗 Phlaeobida hainanensis Bi et Chen, 1981
        (2)弱线菊蝗 Phlaeobida carinata Liu et Li, 1995
        (3)黄纹菊蝗 Phlaeobida chloronema Liang et Chen, 1986
        3.1.3.4 华菊蝗属 Sinophlaeobida Yin et Yin, 2007
        (1)台湾华菊蝗 Sinophlaeobida taiwanensis Yin et Yin, 2007
        3.1.4 中国剑角蝗科 Acrididae 亚科检索表
    3.2 佛蝗、菊蝗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PCR 产物的电泳结果
        3.2.2 佛蝗、菊蝗、剑角蝗与外群 cox2 序列
        3.2.3 佛蝗、菊蝗、剑角蝗与外群的分子系统树
4 讨论
    4.1 关于剑角蝗的物种多样性
    4.2 关于佛蝗亚科与 Phlaeobinae 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4.2.1 传统佛蝗亚科 Phlaeobinae 不是一个单系群
        4.2.2 佛蝗亚科与 Phlaeobinae 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分子系统学研究尚需加强
5 结论
    5.1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5.2 建立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 新亚科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论文蝗虫名录

(5)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蝗虫的调查(直翅目)(论文提纲范文)

Ⅰ. 种类分录
    一、蚱总科 Tetrigoidea
    二、蝗总科Acridoidea
Ⅱ.新种记述
    1.贺兰山牧草蝗, 新种Omocestus helanshanensis sp. nov.
    2.黑胫牧草蝗, 新种Omocestus nigrifibialis sp.nov.
    3.贺兰山棒角蝗, 新种Dasyhippus helanshanensis sp. nov.
    4.黑翅牧草蝗Omocestuis nigripennis Zheng (雌性新发现)

(6)金色蝗属的分类研究及一新种记述(直翅目:剑角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金色蝗属Chrysacris Zheng, 1983
    金色蝗属分种检索表
    Key to species of Chrysacris Zheng
    白纹金色蝗, 新种Chrysacris albonemus Zheng, Zhang and Zeng sp. nov. (图1~6)

(7)中国东北地区跃度蝗属三新种(直翅目:网翅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1. 带岭跃度蝗Podismopsis dailingensis, 新种 (图1~6)
2. 宽中域跃度蝗Podismopsis amplimedius, 新种 (图7~15)
3. 图强跃度蝗Podismopsis tuqiangensis, 新种 (图16~24)

(8)黑龙江省蝗虫名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1.1.2 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标本的采集和收集
        1.2.2 采集的时间和地点
        1.2.3 标本的保存与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癞蝗科Pamphagidae
        2.1.1 笨蝗属Haplotropis
    2.2 斑腿蝗科Aatantopdeae
        2.2.1 稻蝗属Oxya
        2.2.2 燕蝗属Eirenephilus
        2.2.3 黑蝗属Melanoplus
        2.2.4 安秃蝗属Anapodisma
        2.2.5 翘尾蝗属Primnoa
        2.2.6 无翅蝗属Zubovskia
        2.2.7 星翅蝗属Calliptamus
    2.3 斑翅蝗科Oedipodidae
        2.3.1 沼泽蝗属Mecostethus
        2.3.2 草绿蝗属Parapleurus
        2.3.3 尖垫蝗属Epacromius
        2.3.4 小车蝗属Oedaleus
        2.3.5 赤翅蝗属Celes
        2.3.6 束颈蝗属Sphingonotus
        2.3.7 皱膝蝗属Angaracris
        2.3.8 异痂蝗属Bryodemella
    2.4 网翅蝗科Arcypteredae
        2.4.1 跃度蝗属Podismopsis
        2.4.2 康蝗属Kangacris
        2.4.3 网翅蝗属Arcyptera
        2.4.4 曲背蝗属Pararcyptera
        2.4.5 牧草蝗属Omocestus
        2.4.6 雏蝗属Chorthippus
        2.4.7 异爪蝗属Euchorthippus
    2.5 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
        2.5.1 槌角蝗属Gomphocerus
        2.5.2 棒角蝗属Dasyhippus
        2.5.3 大足蝗属Gomphocerus
        2.5.4 蚁蝗属Myrmeleotettix
    2.6 剑角蝗科Acrididae
        2.6.1 金色蝗属Chrysacria
        2.6.2 绿洲蝗属Chrysochraon
        2.6.3 直背蝗属Euthystira
        2.6.4 鸣蝗属Mongolotettix
        2.6.5 剑角蝗属Acrida
3 结论

(9)中国雏蝗属的分类研究及二新种记述(直翅目:网翅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雏蝗属Chorthippus Fieber, 1852
2 中国雏蝗属分亚属及种检索表
3 新种记述
    3.1.西山雏蝗, 新种Chorthippus xishanensis Zheng et Meng sp. nov. (图1-4)
    3.2 贵德雏蝗, 新种Chorthippus guideensis Zheng et Chen sp. nov. (图 5-10)

(10)蝗亚目三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与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及特点
        1.1.1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
        1.1.2 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
    1.2 线粒体基因组提取及测序方法
        1.2.1 线粒体基因组的提取方法
        1.2.2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策略
        1.2.3 测序与拼接方法
    1.3 线粒体分子系统学及进化研究
        1.3.1 线粒体基因与分子系统学研究相适合的特点
        1.3.2 线粒体DNA进化遗传学研究动向和用途
        1.3.3 谱系基因组学
    1.4 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系统进化
        1.4.1 生物信息学及其发展现状
        1.4.2 分子系统进化的应用与方法
    1.5 蝗总科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1.5.1 蝗亚目的分类情况简介
        1.5.2 蝗总科的分类系统
        1.5.3 中国蝗总科昆虫分类研究回顾
        1.5.4 蝗总科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1.6 本项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标本的选择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基因组测序方法
        2.2.1 取材及总DNA的提取
        2.2.2 L-PCR引物及L-PCR扩增
        2.2.3 Sub-PCR扩增
        2.2.4 PCR产物直接测序
        2.2.5 PCR产物克隆测序
    2.3 系统发育重建方法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准备
        2.3.3 数据集序列组成分析
        2.3.4 重建系统发育树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三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结果
        3.1.1 总DNA提取结果及PCR扩增结果
        3.1.2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结果
        3.1.3 讨论
    3.2 粒体基因组的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
        3.2.1 数据集序列组成分析
        3.2.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3.2.3 gl检验和PTP检验
        3.2.4 蝗总科系统发育关系重建
        3.2.5 讨论
    3.3 蝗亚目系统发育关系重建
        3.3.1 数据集序列组成分析
        3.3.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3.3.3 gl检验和PTP检验
        3.3.4 蝗亚目系统发育关系重建
        3.3.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四、黑龙江省金色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D]. 张大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2]中国金色蝗属的研究(直翅目:剑角蝗科)[J]. 郑哲民,林立亮,李鸿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3]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D]. 鲁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4]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的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蝗总科:剑角蝗科)[D]. 叶保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2(12)
  • [5]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蝗虫的调查(直翅目)[J]. 郑哲民,曾慧花,张红利,陶苏门高,苏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6]金色蝗属的分类研究及一新种记述(直翅目:剑角蝗科)[J]. 郑哲民,张红利,曾慧花,苏云. 昆虫学报, 2011(04)
  • [7]中国东北地区跃度蝗属三新种(直翅目:网翅蝗科)[J]. 郑哲民,石福明. 昆虫分类学报, 2010(03)
  • [8]黑龙江省蝗虫名录[J]. 赵岩,于洪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3)
  • [9]中国雏蝗属的分类研究及二新种记述(直翅目:网翅蝗科)[J]. 郑哲民,孟江红,陈振宁.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09)
  • [10]蝗亚目三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与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D]. 孙慧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黑龙江省金典属一新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