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第四极”的崛起

为了“第四极”的崛起

一、为了“第四极”的崛起(论文文献综述)

何一民,崔峰,何永之[1](2021)在《多维度视阈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探析》文中认为2020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有利条件。从全球维度、历史维度、地理维度、经济维度和文化维度深度分析,中央关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决策具有科学性和正确性。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统一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在党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领导下,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以创新创造促发展,才能将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增长极和动力源。

徐亚婷[2](2020)在《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和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依附,通过整体规划合作,共同建设形成的区域协同发展的城市集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区域。城市群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第四极,关键在于发展以城市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本文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分析法和区位熵三种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长江中游区域市场发展规划(2017-2020年)》提出前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变化、优势产业等情况。发现:第一,从2000年到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大致相同,三次产业结构相近,且并未随着产业转移形成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势产业互补;第二,各城市群经济总增量差距扩大,而总增量差距又将影响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地位;第三,各城市群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武汉城市圈第二、三产业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一产业结构“不利于经济增长”,环鄱阳湖城市群虽然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但由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群的竞争力和和发展潜力相对较弱,环长株潭城市群第二、三产业某些部门有较强的区域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第四,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集中度较高,但区域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集群优势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采选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等重工业行业;第五,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三产业集群优势主要在住宿餐饮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服务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等方面,但专业化程度并没有特别明显,有待提升。由上可见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各城市由于区域相邻资源禀赋相似,城市定位不清晰,加之行政分割和恶性竞争等原因,存在产业结构重合度高、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集群竞争力弱,产业关联度不够,合作层次低等问题。针对性这些问题,本文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需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政府协调、构建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胡雪蓓[3](2020)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发展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共识,中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将绿色发展理念本土化的典型做法。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作为国家区域战略规划,肩负着成长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区、长江中游经济崛起“发动机”等发展重任。对此,提高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首先,本文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色经济效率。测算结果显示,2010—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但整体绿色经济效率水平不高;三大子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变动趋势不一且区域差距明显。其次,本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进行了区域差异分析、收敛分析和空间相关性分析,以此揭示该区域绿色发展存在的空间演化特征。空间演化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其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差异主要由组内差异造成;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区域差异最大,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差异最小,三大子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区域差异均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二,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及三大子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变化表现出的收敛特征各不相同。其三,空间相关性检验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显着空间正相关关系。再次,在把握各影响因素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基础上,结合空间演化分析相关结论,本文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从实证角度验证各因素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政府干预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及子城市群的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表现不同;第二产业比重,能源强度对长江中游整体及三大子城市群影响效应均为负;与此相反,科技水平、人力资本对长江中游整体及三大子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本文从提高第二产业清洁生产水平、构建无阻互通的城市群交通布局、完善跨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制定适当的人才政策、全方位推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五个方面为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水平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向念[4](2019)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绿色效率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探寻绿色发展路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和传统工业重地,探索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绿色发展路径,有助于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本文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2006年到2016年的工业绿色效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2006年以来工业绿色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序演化特征,并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如下:从空间差异视角来看,工业绿色效率水平与城市综合实力较为一致,其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整体上湖南省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最高,江西、湖北、湖南三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格局,武汉与周边城市、长沙与周边城市工业绿色效率存在一定空间关联性。从时序变化角度:总体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效率总体呈现改善趋势,但大部分地区仍然与生产前沿面存在较大差距,工业绿色效率具有很大改善空间;分省来看,湖北、湖南、江西三地时序演化趋势存在差异,湖南和江西的发展相对均衡;地级尺度下,省域副中心工业绿色效率改善较明显,对格局演变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武汉周边城市、江西省部分地区则改善程度较低。总体上,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发展仍然未形成良性互动格局。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禀赋结构、政府干预、FDI是工业绿色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从经济和财政等方面对工业绿色效率呈现出当前分布格局进行了解释。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地级市工业绿色效率受到周边地区负向溢出效应的影响,人均GDP、环境规制、FDI对周边地区工业绿色效率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这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当前工业绿色效率的空间差异格局,进一步对工业绿色效率时空差异进行了解释。

张蕊[5](2018)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全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资源要素的流通更加便捷,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单个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朝着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间的竞争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集合”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之间的共识。只有通过城市群才能更好地将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形成强强联合的经济、文化和命运共同体,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如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都是当地经济、文化、社会高度发展与集中的区域,也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典范。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群不断崛起和发展壮大,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之前普遍存在的省域和行政区经济正在逐步转向城市群经济。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和谋求长远发展,区域合作成为广泛的共识,城市群也正在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各大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位置十分特殊,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处于我国地理空间的核心位置,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中部崛起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常态下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交通区位、历史文化、合作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当把握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空前重视的机遇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思路,利用资金、技术、创意等手段,促进区域内丰富多样、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积极寻求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推动发展要素的交流互动,使区域内的文化要素互相流通,文化感情更加密切,文化传统得到传承,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的和谐度和持续度,超越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城市群转型升级。本文分为七章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城市群的崛起是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完成由战略构想到国家战略的升格后,利用长江中游城市群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发,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也因之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即比较优势理论、协同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最后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交代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以及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基本要素情况,将长江中游历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型和非物质型两大类,再以历史文化主题为分类标准,选取部分特色鲜明、内涵深邃、保存完整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具有独特鲜明的价值内涵,是区域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由此提炼出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第三章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即必要性与可行性。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面临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历史机遇。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密切的文化交流的基础,其产业化具有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重大意义。第四章总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如文博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动漫游戏产业、节庆会展产业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突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动态以及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点与方向。第五章指出虽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依然存在文化协同力度不够、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以及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继而探寻产生问题的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即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了区域合作、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等。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中需要坚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并分析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文化、制度、技术、创意、人才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即: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优化文化环境,吸引人才聚集等,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七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郭细根[6](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李炳银[7](2016)在《在深度追求中发现高度的文学表达——评许晨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文中研究表明阅读许晨的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纪实》,我总是被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所牵引、感动、鼓舞,从而不断有喜悦、敬佩与自豪的感觉生出。虽然,这已经不是我最初知道"蛟龙"号载人深潜探海,创造了世界同类领先奇迹消息的时候。

王晓东[8](2015)在《共建中三角 打造第四极》文中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俗称"中三角")是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基础而形成的特大城市群。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建设中三角,既是中央统揽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鄂湘赣三省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腰"和中三角的一角,在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承担着特殊使命,必须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万谦[9](2014)在《《湖北日报》“中三角报道”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新闻界,媒介间竞争激烈,为求得生存空间,媒介需要将新闻报道做到利益最大化。20世纪90年代开始,媒介在新闻传播活动实践中出现“策划热"。“中三角报道”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根据湖北省委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指示,围绕“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是符合世界城市群发展趋势的宏伟战略”这一主题展开的大型主题策划报道。这组策划报道充分体现了《湖北日报》强大的新闻报道策划能力,实现了报道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本文中,笔者结合文献研究及内容分析等方法,从传播五要素、议程设置、政府公共关系三个维度对“中三角报道”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发现《湖北日报》在“中三角报道”策划中展现了其策划方面的优势:善用品牌价值、报道思维具有前瞻性、全媒体呈现、最大限度开发受众资源、把握成熟的报道时机等。在议程设置运用上,发挥了信息资源丰富、人才素质高、报道具有权威性等优势。在政府公共关系建构中,《湖北日报》充分发挥自身作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平台这一优势特点,在发布信息、反映民意、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塑造政府形象等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当然,《湖北日报》在“中三角报道”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即反馈机制运用不力等。针对《湖北日报》在“中三角"报道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即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极强这一优势特点来增强报道中的反馈效果。

刘安长[10](2013)在《四大城市群竞争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所谓经济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改革开放后,我国已经形成了三大经济增长极,它们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环渤海湾城市群。目前,中国经济"第四极"成为众多城市群竞争的对象,竞争成功就意味着可以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政策支持。但各大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其自身的长处与短板,本文甄选四个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的优劣势和最具竞争"第四极"的城市群,并给出它们发展须共同遵循的路径,对其他城市群的发展也提供一些借鉴。

二、为了“第四极”的崛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了“第四极”的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度视阈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全球维度和国家战略考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二 从历史维度考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三 从地理维度考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四 从经济维度考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五 从文化维度考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六 思考与建议

(2)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外对城市群的概念、产业分工的研究
        2.国内对城市群、产业分工及产业分工的测度方法的研究
        3.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
    (四)创新之处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长江中游城市群
        2.区域产业分工
    (二)理论基础
        1.产业分工协作相关理论
        2.城市群协调发展与产业分工协作的相互作用机理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概况及产业分析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概况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的历史变迁
        1.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分析
        2.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产业分析
        3.环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分析
四、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空间特征分析
    (一)分析方法
        1.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2.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分析法
        3.区位熵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空间特征分析
        1.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分析
        2.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化程度分析
        3.各城市群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细分产业的优势产业测度
        4.各城市群第三产业中细分产业的优势产业测度
    (三)城市群产业分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2.原因分析
五、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协调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三)创立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目录

(3)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区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经济效率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1.3.2 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1.3.3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的研究综述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影响机制分析
    2.1 经济增长理论
        2.1.1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
        2.1.2 绿色经济增长理论
    2.2 绿色经济效率理论
        2.2.1 绿色经济效率概念
        2.2.2 绿色经济效率测算模型
    2.3 空间演化分析理论
        2.3.1 区域差距分析
        2.3.2 收敛分析理论
        2.3.3 空间相关性分析
        2.3.4 空间计量模型
    2.4 绿色经济效率影响机制分析
        2.4.1 经济发展水平
        2.4.2 产业结构
        2.4.3 外商直接投资
        2.4.4 政府干预
        2.4.5 科技水平
        2.4.6 城市化水平
        2.4.7 环境规制
        2.4.8 人力资本
        2.4.9 能源消费
第3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现状
        3.1.1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3.1.2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禀赋现状
        3.1.3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环境现状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问题分析
        3.2.1 绿色产业发展迟缓落后
        3.2.2 绿色发展科技动力不足
        3.2.3 中心城市难发挥辐射效应
        3.2.4 行政协调机制难统一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测算与分析
    4.1 绿色经济效率测算的指标体系
        4.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1.2 指标处理方法
    4.2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4.2.1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测算结果
        4.2.2 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子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第5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演化特征
    5.1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区域差异特征
        5.1.1 长江中游子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差异的Theil指数
        5.1.2 绿色经济效率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的Theil指数
    5.2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收敛特征
        5.2.1σ 收敛
        5.2.2 绝对 β 收敛
        5.2.3 条件 β 收敛
    5.3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空间相关性特征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6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实证
    6.1 影响因素选取与数据处理
    6.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选择与估计
        6.2.1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6.2.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6.2.3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
    6.3 影响因素空间实证结果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2.1 着力推动第二产业清洁生产
        7.2.2 政府通力合作提高干预有效性
        7.2.3 因地制宜地制定人才政策
        7.2.4 全方位推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4)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绿色效率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二、工业绿色效率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工业绿色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工业绿色效率测度
        一、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二、绿色工业总产值测算
        三、工业绿色效率测算
    第三节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模型
        一、空间权重矩阵
        二、空间自相关分析
        三、空间计量模型
第三章 工业绿色效率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空间差异特征
    第二节 空间关联特征
    第三节 时序演化特征
第四章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因素选择
        一、收入水平
        二、产业结构
        三、禀赋结构
        四、金融发展
        五、政府干预
        六、经济开放
        七、环境规制
        八、信息化水平
    第二节 空间计量分析
        一、指标选取
        二、模型设定
    第三节 模型结论
        一、模型结果概述
        二、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
        三、工业绿色效率空间溢出效应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1 工业绿色效率值
附表2 工业绿色发展指数
致谢

(5)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构成
        一、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二、非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价值
        一、独特的文化价值
        二、巨大的经济价值
        三、广泛的社会价值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机遇
        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基础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二、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三、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
        四、密切的文化合作交流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目标
        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现状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武汉城市圈进入文化产业发展加速期
        二、环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突出
        三、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特色产业分析
        一、文博创意产业
        二、文化旅游产业
        三、民间工艺美术产业
        四、动漫游戏产业
        五、节庆会展产业
第五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力度不够
        二、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
        三、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
        四、文化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
        二、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区域协作
        三、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
第六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动力因素
        一、文化因素
        二、制度因素
        三、技术因素
        四、创意因素
        五、人才因素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对策
        一、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
        二、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
        三、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
        四、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
        五、优化文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共建中三角 打造第四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三角最具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潜质
二、合力将中三角打造成区域协调发展的“突破之地”
    (一) 勇于承担国家责任。
    (二) 坚持抱团合力冲刺。
    (三) 运用好市场和政府双重力量。
三、在共建中三角中力行湖北实践
    (一) 在城市群分工合作上积极融入。
    (二) 在综合实力提升上勇于担当。
    (三) 在塑造发展新动力上敢作善为。

(9)《湖北日报》“中三角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二、研究理论概述
    (一) 新闻报道策划
    (二) 议程设置
    (三) 政府公共关系
三、“中三角报道”介绍
四、“中三角报道”传播要素分析
    (一) 传播者:权威品牌,精英齐聚
    (二) 传播内容:科学,通俗、丰富、美观
        1. 报道消息源分析
        2. 报道文本分析
        3. 报道形式分析
        4. 报道版式制作分析
    (三) 传播渠道:内外结合,新旧融合
        1. 本地媒体联合
        2. 新旧媒体融合
        3. 本地外地媒体聚合
    (四) 受众:群体特殊,定位清晰
    (五) 传播效果:普遍认可,共同行动
五、“中三角报道”议程设置过程分析
    (一) 政策议程与媒介议程叠加互动
    (二) 媒介议程推动公共议程持续升温
    (三) 公共议程反推政策议程
六、“中三角报道”的总结及启示
    (一) “中三角报道”总结
        1. “中三角报道”的策划亮点
        (1) 善用品牌价值
        (2) 报道思维具有前瞻性
        (3) 全媒体呈现
        (4) 最大限度开发受众资源
        (5) 把握成熟的报道时机
        2. “中三角报道"的不足
        3. “中三角报道”后续如何展开
    (二) “中三角报道”启示
        1. 主流媒体在议程设置中存在优势
        2. 媒介在政府公共关系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四大城市群竞争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各城市群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
        1. 概况。
        2. 发展优势。
        3. 发展障碍。
    (二) 成渝经济区
        1. 概况。
        2. 发展优势。
        3. 发展障碍。
    (三) 哈大经济带
        1. 概况。
        2. 发展优势。
        3. 发展障碍。
    (四) 中原经济区
        1. 概况。
        2. 发展优势。
        3. 发展障碍。
三、各城市群竞争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可能性研究
四、各城市群未来的发展路径展望
    (一) 树立共生崛起的理念
    (二) 发展思路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三) 尊重市场力量, 搭建区域合作平台
    (四) 展现更加开放的交流姿态

四、为了“第四极”的崛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度视阈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探析[J]. 何一民,崔峰,何永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研究[D]. 徐亚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胡雪蓓.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绿色效率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向念.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9(05)
  • [5]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D]. 张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7]在深度追求中发现高度的文学表达——评许晨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J]. 李炳银. 时代文学, 2016(01)
  • [8]共建中三角 打造第四极[J]. 王晓东. 政策, 2015(07)
  • [9]《湖北日报》“中三角报道”研究[D]. 万谦. 湖北大学, 2014(03)
  • [10]四大城市群竞争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比较研究[J]. 刘安长. 理论月刊, 2013(10)

标签:;  ;  ;  ;  ;  

为了“第四极”的崛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