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夸张成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英汉夸张成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一、英汉夸张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哲[1](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研究指明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董典[2](2021)在《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认知翻译学的蓬勃发展,翻译研究逐渐由对文本的关注转向对翻译过程的关注。翻译过程不再被简单地视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而被看成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多个认知资源的参与过程。具体来讲,翻译过程是原作者与译者认知之间的互动,而译者的“认知”成为连接原文和译文的中介。这种认知层面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原作者与译者认知识解的对等性,即译者从多个维度甄别原作者对特定场景和情节的认知识解方式,然后基于自身的识解在目标语中还原该场景和情节。已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识解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并提出了“主观性对等”“识解对等”“框架对等”“原型对等”等重要概念。但是,认知识解究竟包括哪些维度?哪些维度又与翻译密切相关?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此外,以往研究提出的认知识解维度相对单一,缺乏更多“细颗粒度”的次维度。因此,对认知识解维度的划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Langacker(2019)对认知识解的维度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五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下设置了更加精细的次维度;这些维度与次维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共同影响并制约意义的动态构建。本研究基于Langacker(2019)对认知识解的最新界定,探讨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作为认知识解过程的文学翻译包含哪些维度及次维度?(2)认知识解在文学翻译中是如何操作的?(3)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为例,选择了该剧的五个汉译本,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研究结论如下:首先,翻译是一个认知识解过程,文学翻译涉及Langacker(2019)提出的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五个认知识解维度,但在某些维度的次维度上,文学翻译的认知识解具有其特异性。其次,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上述五个维度及次维度进行识解操作,具体表现为:视角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的时空维度与所持的立场与态度,它涉及主体与客体、台上与台下、观察格局以及参照点四个次维度。文学翻译中,译者基于自身所处时空维度和译者对原作者、原文、译文、目标语读者等的立场与态度,通过对主体-客观关系、图形-背景、视点及指称等的调整进行认知识解操作。对视角这一维度的分析,有助于降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偏见和先入之见的影响,使译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原作者的认知识解对等。选择是指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观察和描述某一事物或场景,包括详略度和侧显-基体两个次维度。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原作者描述或观察原文特定场景或概念选择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新选择,以实现在目标语中尽可能还原源语文本表达的信息。译者的选择具体通过详略度、隐喻、转喻三个次维度的操作实现,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子层面。选择这一维度的操作与交互主观性密切相关,即翻译就是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在交互关系网中的协调互动过程。突显是指注意的焦点。文学翻译中,译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不同识解选择突出部分内容,从而吸引目标语读者更多的注意力。不同的概念化主体对同一事物或事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使得不同的译者针对同一个文本会产出不同的译本。文学翻译中对“侧显-基体”“射体-界标”的不同选择,可以体现出译者认知识解方式的差异,进而可以表明译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态度。动态性主要体现为对某一事件的心理扫描方式,即说话人为了描写特定事件而采用的一种构建情景的方式。从时间维度看,心理扫描可分为渐次扫描和总括扫描两种;从空间维度看,心理扫描可分为“中心-边缘”“上-下”“左-右”“远-近”“大-小”等不同方向的扫描方式。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原文所表现的动态性基础上,为实现信息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会对动态性进行操作。比较不同译本,可以管窥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不同动态性操作,从而揭示其认知识解方式的差异。想象性是指译者在对文本进行认知识解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认知想象,具体涉及引申、整合、分离和抽象能力四种基本心智能力。翻译中的引申能力包含抽象化引申和具体化引申;整合能力主要涵盖简约整合、镜像整合、单域整合和双域整合;分离是对无生命物体拟人化或者虚拟运动认知识解的语境分离与本意还原;抽象是保留概念特定方面的特征,进行图示化解读。这四种基本心智能力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影响和制约着译者对文本的理解。第三,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及其次维度上的操作实现认知识解操作。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主要受译者所处社会文化、译者志趣、译者思维方式、目标语的语言与修辞、译文的文体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准确、完整地还原原文表达的信息,其结果是译者与原作者的识解对等或转换。本研究提出,翻译不只是语言与语言之间简单的“解码-再编码”过程,而是译者“认知”的结果,译者的“认知”成为原文与译文的中介。认知识解是译者“认知”的核心要素,影响并制约着译文的质量。但是原作者与译者在认知识解层面上的“完全对等”是很难实现的,译者所追求的目标应是通过认知识解操作尽可能地达到多个认知识解维度上趋近“对等”。本研究从认知识解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研究以及基于“认知识解维度”的翻译标准,阐明了认知识解分析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和评价的意义,这对进一步推进认知翻译学研究和文学翻译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裴红幸[3](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王凡[4](2020)在《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熟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使用的、形式简洁的、内容精辟的语言单位。熟语是人民智慧和生活经验的结晶。植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经过时间的锤炼已经成为熟语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将俄英语言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进行对比研究,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应用意义,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加深对熟语的理解,进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本文以俄英语言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语法结构、语义、修辞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必要的分析,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俄英语熟语的概念和范围及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第三章对俄英语中含有植物名称熟语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对俄英语中含有植物名称熟语的语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对俄英语中含有植物名称熟语的修辞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修辞手法和修辞色彩;第六章为结语,对整个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本文对俄英语言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学习和掌握熟语,多方面地了解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它的经济生活、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同时也揭示了熟语背后的文化差异与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袁耀辉[5](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指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汪珊[6](2019)在《《红楼梦》中数字习语英译的功能对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都以其语言作为表现手段。中国古典名着《红楼梦》也不例外。《红楼梦》的语言质朴自然,其中含有丰富的数字习语,体现了传统的民间文化。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红楼梦》中不同功能的数字习语进行分类统计,并从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上选取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闵福德对数字习语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译本之间的差异以及二者分别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功能对等。研究发现:1)《红楼梦》中数字习语按照字数可以简单归纳为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和短句四种形式。2)在文学作品中,数字习语极少用来实指计数,在大多数情况下,数字习语用作半虚指和虚指。具体而言,数字习语常用来表示排序、模糊、强调、夸张、联系动作、比喻和负载文化。3)杨译和霍译对《红楼梦》中数字习语的翻译均达到了不同程度的功能对等,霍译在表示文化负载的数字习语翻译上更胜一筹。4)杨译和霍译在表示模糊、夸张功能的数字习语上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较为一致,在表示比喻、文化负载功能的数字习语上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文化负载类数字习语上体现得尤为显着。5)译者对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策略,杨译采取了异化策略,霍译采取了归化策略,不同的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

张蓓[7](2019)在《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国内文体学界对“语言风格”界定的“总和特征论”和“常规变异论”以及黎运汉对“作家语言的个人风格”的界定,本研究尝试将“作家语言的个人风格”界定为作家一系列作品中反复而持续出现的涉及调音、遣词、择句、设格、谋篇等方面的变异修辞现象的总和。鉴于此,本研究以变异修辞为切入点,对沈从文小说中反复而持续出现的涉及上述各方面的变异修辞现象的再现进行考察,以期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的整体再现情况作出评价。笔者发现,在汉语变异修辞研究中,相关论述就“变异修辞”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并不充分,对“变异参照系”的认定众说纷纭,无法为变异修辞方式的判定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原则和统一的判定依据,此外,相关研究对变异修辞方式的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也不甚统一,从而导致了变异修辞方式的归属性混乱。可以说,这些变异修辞研究大都各自为阵,尚未形成统一的变异修辞理论体系,因而不能直接用来对本选题研究对象进行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证分析。然而尽管如此,这些研究均结合大量实例对众多变异修辞方式的结构和修辞效果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沈从文小说中变异修辞现象的结构和修辞效果的分析乃至再现效果的评价都不乏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上述分析,本论文引入了陈望道在其构建的汉语修辞理论体系中提出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概念,指出其与“常规修辞”和“变异修辞”之间存在着对等关系。在此前提下,本研究通过将“常规修辞”即“消极修辞”指定为变异修辞的变异参照系,将陈望道所构建的“积极修辞”纲领移用为“变异修辞”纲领,从而将陈望道的汉语修辞理论体系中的“积极修辞”部分改造为“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基本架构,并以统一的变异参照系和“变异修辞”纲领为依据,对汉语变异修辞研究中归纳出的变异修辞方式的变异性进行了重新判定,同时根据改造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基本架构,将本研究中所认定的变异修辞方式进行整合和分类,从而形成一个博采众家之长的开放式变异修辞研究框架,以此作为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理论及结构框架。在该理论框架的指导下,笔者对沈从文小说及其英译本进行了比对性细读,从中挑选出反复且持续出现的涉及调音、遣词、择句、设格这四个方面的六种变异修辞现象,将其设定为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的考察参数。译例分析表明:在“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过程中,译者所关注的多为其基本语义的传递,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超常搭配所蕴含的独特的美学或诗学意义的再现。以“同词相应”的英译为例,只有43.8%的译文兼顾了原文用词的呼应性再现及构成呼应关系的词语/词素语义的传递。另以“乡土语言”再现为例,在“方言詈辞”的转换过程中,译者大多只关注方言詈辞的字面或语用意义的传递,忽略了其詈骂功能及其他语用功能的再现,而在“地方俗语”的转换过程中,仅有36%的译文兼顾了其语言表达形式移译和语用意义传递。再如“叙事语言中的押韵现象”的翻译,押韵现象的转换率则更是不足17%,而即便有译者尝试进行照应,其译文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较大程度地偏离了作者的用韵风格。在“比喻”的再现方面,对于“A像B,C型”比喻的英译,尽管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再现率高达83.3%,但由于延伸主词英译失当,译文中比喻或难以成立,或无法与原文比喻实现对等或近似对等的修辞效果;对于“联喻”的英译,译文在各分喻语义信息的传递和修辞手法及修辞效果的再现方面,在各分喻之间相关性和呼应性的再现以及各分喻配合使用所实现的组合修辞效应的再现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就“飞白”的英译而言,只有22.2%的译文通过在译入语中重造飞白再现了与原文飞白在修辞效果方面的对等。上述分析表明,多数译者更注重变异修辞现象语义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表达形式和修辞效果的再现。由此,我们认为,从变异修辞视角来看,不少情况下,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并未得到充分再现。译者在变异修辞现象的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翻译倾向一方面反映了莫娜·贝克所总结的翻译文本的普遍性特征如“明晰化”、“去模糊化和简化”、“传统语法规范化”、“避免重复”以及“夸大译入语特征”等,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文在目标语文化的社会和文学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的影响。当译文在该系统中居于次要地位时,译者往往倾向于以现有的目标语文化规范为依据进行翻译策略选择,从而导致不充分的译文的产生。此外,这种翻译倾向还与以下因素存在着密切关联:一、译者普遍对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缺乏整体性认识,未能意识到变异修辞转换之于沈从文小说整体语言风格再现的重要意义;二、英语母语译者即便拥有良好的中英文读写能力,较之汉语母语译者,也依然缺乏对汉语敏锐的感知力,因而无法对各类变异修辞现象及其所蕴含的诗学意义进行透彻的理解和传递;汉语母语译者尽管能够更好地识别各类变异修辞现象,在转换过程中,却往往因缺乏应有的语感及相应的表达能力而同样无法传递出变异修辞手段所承载的风格信息;三、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上的差异性也为变异修辞现象的再现及其所蕴含的美学意义的传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认为,要充分再现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译者应对沈从文小说进行认真细读,从而获得对其作品中种种变异修辞现象等反映原作风格的语言现象的敏锐感知力。在此基础上,若能采用中西合璧的翻译模式,既充分发挥汉语母语译者在识别原作中的变异修辞现象和理解其所蕴含的美学意义方面的优势,又充分发挥英语母语译者在英语表达方面的优势,以变异译变异,充分再现原作中变异修辞现象的修辞效果,并传递出变异修辞现象所承载的风格信息,则有望将沈从文这位蜚声中外的小说家的风采展现于英语世界。

刘诗雯[8](2019)在《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习语英译研究 ——以《酒国》葛译本为例》文中指出《酒国》中的习语具有特殊的语言和文学价值,为《酒国》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做出了突出贡献。习语是特有文化现象下形成的词汇、短语、句子等形式的语言,因其使用范围的独特性,通常还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在文章中的使用不仅能使语言风趣易懂,而且可以强化表达效果。由于《酒国》中的习语种类多样、结构复杂,如成语、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等,所以在翻译这些习语时会遇到问题与考验。在关联理论指导下,本文选取葛浩文翻译的《酒国》英译本为研究文本,分析其翻译是否传达原文信息并再现原文的表达效果。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选取1226个具体翻译实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就习语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效果而言,拟人和夸张这两种修辞手法以及超常搭配的使用可以塑造特殊文学效果;就影响习语翻译的因素而言,特殊化的口语表达、历史典故、信仰与宗教,无对应表达是主要的四个方面;就翻译过程而言,本文总结了归化和异化两大翻译策略。研究表明,葛浩文运用了包括意译、直译、改译、音译这4种翻译方法和增译、省译这2种翻译技巧。此外,作者在英文本之中发现了75例不适当的翻译,未能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将其归纳为欠译与误译两种现象,并对这两种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涉及《酒国》与习语翻译的研究现状。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包括关联理论的简介和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观。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是一个明示与推理的过程,是文化间互相阐释的过程,也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第四章是关于《酒国》之中习语的介绍,包括习语的定义、分类、总体特征、构建文学效果的意义、以及汉语习语英译会遇到的困难。第五章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首先详细分析《酒国》葛译本中汉语习语英译的优秀译例,并归纳其翻译方法及技巧;其次指出一些没有达到最佳关联的译例,具体分析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第六章是总结部分,总结《酒国》之中汉语习语英译的研究成果和发现,阐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借鉴意义。通过对《酒国》之中习语的英译研究,作者希望读者可以了解莫言是如何通过形式多样、活灵活现的习语激发读者的文化认同感,以及进一步了解葛浩文是如何利用上下文信息和对中文的认知进行习语的翻译。

倪璐璐[9](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杨娜[10](2016)在《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文中认为学习型词典自诞生伊始即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词典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学习型词典的认知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该类研究以遵循语言教学与习得的特点和规律为基础,通过词典文本创新设计,旨在提高学习者利用词典进行语言学习的认知效果。鉴于词典使用与语言习得的紧密联系以及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学习型词典中如何有效表征隐喻信息以促进学习者二语词汇的深度习得已成为中外词典认知功能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02年,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推出《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MEDAL),率先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学习型词典编纂,是当代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的先行者。这一创举不仅成为该词典独树一帜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更是促进了单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认知功能化发展,获得了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MEDAL的隐喻信息表征主要涉及概念隐喻信息的相关内容,隐喻信息的系统性呈现仍有不足,且有效性也未得到验证。与此同时,由于单语学习型词典面向全体非母语学习者,在满足不同国别二语学习者的认知需求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有鉴于此,如何充分利用双语学习型词典的国别化优势有针对性地系统表征隐喻信息,从而有效促进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发展,非常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本研究立足于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的特殊需求,尝试以英汉词典为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双语学习型词典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有效性。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必要性阐释既是本研究的缘起与前提,也是后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现有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系统有效性方面的研究非常缺乏。另一方面,与单语学习型词典相比,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较为滞后。而且,在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研究中也鲜有与学习型词典使用相结合的先例。这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空间。本研究将重点讨论面向中高级英语水平者的英汉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问题,进行理据探讨,尝试实践模式,并验证使用效果。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理据探讨主要从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词典学这三个相关研究视角分别展开。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来看,隐喻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是词义延伸与拓展的主要机制。学习型词典作为辅助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工具,全面、系统地表征隐喻信息非常必要。从二语习得研究来看,在二语词汇认知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二语隐喻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词典使用能够有效促进二语隐喻能力的渐进性发展,是隐喻跨语认知系统化发展的有益手段。从词典学研究视角来看,以辅助二语语言文化认知为己任的双语学习型词典需要将关联语言与认知的隐喻信息纳入表征范畴,以单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实践为参照,从译义系统构建和隐喻跨语对比两个方面创新词典文本设计,以实现隐喻信息表征的系统化与国别化发展目标。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可行性实践模式尝试主要涉及词典文本的总观、宏观、微观和中观结构层次并进行有机整合,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总观层面的文本表征包括三个方面,即隐喻表征的引导性信息、工具性信息和对比性信息。宏观层面的文本表征以隐喻型条目设立为核心,主要围绕隐喻型条目的设置及其关联性特征展开。微观层面的文本表征基于“语义关联”的核心理念提出:(1)以“语义认知关联”为词目与例证的翻译准则;(2)义项排列遵循以逻辑联系为主、使用频率为辅的“认知层级关联排列法”;(3)例证选配从隐喻认知功能方面考虑数量与类型的选择;(4)从概念界定、编排方式以及翻译方法等三个方面对隐喻型习语进行创新性处理;(5)为隐喻概念设置特色栏目。中观层面的文本表征注重隐喻信息的跨条目关联与隐喻型参见的设置:前者包括隐喻型条目与普通条目的关联、隐喻型条目之间的关联以及隐喻信息特色栏目中的跨条目关联;后者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根据隐喻信息认知的层级性分为词汇内部与词汇组合层面的隐喻型参见、词汇组合层面的隐喻型参见、词汇组合与句子层面的隐喻型参见以及句子层面的隐喻型参见等,在此基础上构建隐喻信息参见的多层关联系统。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有效性验证主要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来完成。研究问题以查阅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样条对激发学习者英语隐喻认知潜能所产生的即时影响与后续效应分析为主,同时考察词典使用者对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主观认知,涉及词典使用者、词典使用过程以及词典使用结果等三个方面。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二语隐喻能力测试题、访谈提纲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研究对象为中高级水平英语学习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文本较MEDAL获得了更多调查对象的认可与支持;(2)使用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样条比使用MEDAL中的相同条目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测试对象的英语隐喻认知潜能,尤其在辅助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效果尤为突出;(3)访谈对象普遍认为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样条能够丰富英语表达,提高语言表现力,对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辅助作用大于对英语隐喻理解能力的辅助作用,但对隐喻概念的使用说明解释不足,英汉隐喻概念对比阐释较为笼统,查询不够便捷,例句数量也较为有限。尽管如此,几乎所有测试对象均明确表示本研究所设计的隐喻信息系统表征内容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有利于促进二语词汇能力的有效提升。本研究对双语词典编纂、二语习得以及认知语言学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将与学习型词典编纂密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词典学理论相结合,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范围,丰富了词典学跨学科研究成果;将隐喻信息系统表征引入双语词典学研究,有助于促进双语学习型词典认知功能的文本实现,进而推动双语学习型词典认知化与差别化发展;在词典学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上,借助实证研究法验证词典编纂创新的有效性,力图形成“理论探讨-编纂实践-效用验证”这一更为科学、全面的新型词典学综合研究模式。在实践上,以英汉词典为例探讨双语学习型词典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文本设计特征,所得结论可供其他语种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借鉴,促进了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成果在双语学习型词典编纂中的有效应用;隐喻信息系统表征效用的验证,有助于词典编纂与词典使用的有机融合,为学习型词典介入二语词汇深度习得、外语自主学习乃至外语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实践参考。

二、英汉夸张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夸张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术语界定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2 研究综述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5 小结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1 引言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3.4 小结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4 小结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1 引言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4 小结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1 引言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3.1 研究问题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5 小结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1 引言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7.3.1 术语界定
        7.3.1.1 对称式习语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7.3.2 研究问题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7.5.1 共性溯源
        7.5.2 个性溯源
    7.6 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发现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2)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认知翻译学研究
        2.2.1 认知翻译学的理论研究
        2.2.2 认知翻译学的实证研究
    2.3 认知识解与文学翻译研究
        2.3.1 文学翻译中的识解
        2.3.2 文学翻译中的主观性
    2.4 《麦克白》汉译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认知翻译学
    3.3 认知识解及其维度
    3.4 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对等
    3.5 小结
第4章 视角与翻译
    4.1 引言
    4.2 视角的界定
        4.2.1 认知识解理论中的视角
        4.2.2 视点与焦点
    4.3 翻译中的视角操作
        4.3.1 主-客体关系操作
        4.3.2 视点操作
        4.3.3 参照点操作
    4.4 翻译中视角操作的影响因素
        4.4.1 文化因素
        4.4.2 文体因素
        4.4.3 译者志趣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选择与翻译
    5.1 引言
    5.2 选择的界定
        5.2.1 详略度
        5.2.2 隐喻和转喻
    5.3 翻译中的选择操作
        5.3.1 详略度操作
        5.3.2 隐喻与转喻操作
    5.4 翻译中选择操作的影响因素
        5.4.1 社会因素
        5.4.2 译者志趣因素
    5.5 小结
第6章 突显与翻译
    6.1 引言
    6.2 突显的界定
        6.2.1 侧显与基体
        6.2.2 射体-界标关系
    6.3 翻译中的突显操作
        6.3.1 侧显操作
        6.3.2 射体-界标关系操作
    6.4 翻译中突显操作的影响因素
        6.4.1 文体因素
        6.4.2 译者志趣因素
        6.4.3 思维方式因素
    6.5 小结
第7章 动态性与翻译
    7.1 引言
    7.2 动态性的界定
        7.2.1 时间维度心理扫描
        7.2.2 空间维度心理扫描
    7.3 翻译中的动态性操作
        7.3.1 时间维度的心理扫描操作
        7.3.2 空间维度的心理扫描操作
    7.4 翻译中动态性操作的影响因素
        7.4.1 文化因素
        7.4.2 译者志趣因素
    7.5 小结
第8章 想象性与翻译
    8.1 引言
    8.2 想象性的界定
    8.3 翻译中的想象性操作
        8.3.1 引申操作(抽象化,具体化)
        8.3.2 整合操作
        8.3.3 分离操作
        8.3.4 抽象操作
    8.4 翻译中想象性操作的影响因素
        8.4.1 语言因素
        8.4.2 文化因素
        8.4.3 修辞因素
        8.4.4 译者志趣因素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研究发现与启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一、俚语的界定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目标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一、俚语的性质
        二、俚语的特点
        三、俚语的特殊性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一、文化认同功能
        二、交际改善功能
        三、情感宣泄功能
        四、禁忌回避功能
        五、时尚展现功能
        六、其他功能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一、俚语的分类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一、俚语的缘起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一、单音节词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三、声调差异
        四、叠词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一、来源一——颜色
        二、来源二——动物
        三、来源三——植物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一、适配环境
        二、结合对象
        三、注重内容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思维
        二、意象思维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一、风俗介绍
        二、例子说明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4)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PEΦEPA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语料来源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俄英熟语概述
    2.1 俄英熟语的概念和范围
        2.1.1 俄语熟语的概念和范围
        2.1.2 英语熟语的概念和范围
    2.2 俄英熟语的特征
        2.2.1 俄语熟语的特征
        2.2.2 英语熟语的特征
    2.3 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熟语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法结构特征
    3.1 俄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法结构特征
        3.1.1 词组型熟语
        3.1.2 句子型熟语
    3.2 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法结构特征
        3.2.1 词组型熟语
        3.2.2 句子型熟语
    3.3 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法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义特征
    4.1 俄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义特征
        4.1.1 表现人的属性的植物熟语
        4.1.2 与人属性无关的植物熟语
    4.2 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语义特征
        4.2.1 表现人的属性的植物熟语
        4.2.2 与人属性无关的植物熟语
    4.3 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意义特征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修辞特征
    5.1 修辞手法
        5.1.1 俄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修辞手法
        5.1.2 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修辞手法
        5.1.3 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修辞手法对比分析
    5.2 修辞色彩
        5.2.1 感情—表现力色彩
        5.2.2 功能语体色彩
        5.2.3 俄英语中含植物名称的熟语的修辞色彩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红楼梦》中数字习语英译的功能对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红楼梦》的英译研究
    2.2 数字习语及其英译研究
第3章 理论框架:功能对等理论
    3.1 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
    3.2 奈达及其功能对等理论
    3.3 功能对等理论在数字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3.3.1 功能对等理论的原则
        3.3.2 功能对等理论对数字习语翻译的指导作用
第4章 《红楼梦》中的数字习语
    4.1 数字习语的定义
    4.2 《红楼梦》中数字习语的构式分类
        4.2.1 二字格习语
        4.2.2 三字格习语
        4.2.3 四字格习语
        4.2.4 短句习语
    4.3 《红楼梦》中数字习语的功能分类
        4.3.1 实指类习语
        4.3.2 半虚指类习语
        4.3.3 虚指类习语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楼梦》中数字习语的英译
    5.1 英汉数字习语翻译
        5.1.1 形式对等
        5.1.2 功能对等
        5.1.3 英汉数字习语的跨文化差异
    5.2 “红译”中数字习语译法对比
        5.2.1 模糊类数字习语的译法对比
        5.2.2 夸张类数字习语的译法对比
        5.2.3 比喻类数字习语的译法对比
        5.2.4 文化负载类数字习语的译法对比
    5.3 “红译”中数字习语翻译策略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意义及贡献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沈从文小说英译研究综述
        1.1.1 文献搜集及宏观分析
        1.1.2 各主题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现实意义
第2章 变异修辞与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的英译再现研究
    2.1 中、西方修辞研究发展历程概述
    2.2 汉语修辞的定义及分类
        2.2.1 汉语修辞的定义
        2.2.2 汉语修辞的分类
    2.3 汉语常规修辞与变异修辞
        2.3.1 汉语常规修辞与变异修辞的界定
        2.3.2 汉语变异修辞研究述评
    2.4 汉语变异修辞再定义及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重构
        2.4.1 汉语变异修辞再定义
        2.4.2 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重构
    2.5 重构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启示
        2.5.1“语言风格”的定义
        2.5.2 语言风格与变异修辞的关系
        2.5.3 重构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启示
第3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意味的英译再现
    3.1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再现
        3.1.1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定义
        3.1.2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译例分析
        3.1.3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3.2 同词相应的英译再现
        3.2.1 同词相应的译例分析
        3.2.2 同词相应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3.3 乡土语言的英译再现
        3.3.1 方言詈辞的英译再现
        3.3.2 地方俗语的英译再现
第4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音调的英译再现
    4.1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音调的英译再现
        4.1.1 辞的音调的定义及分类
        4.1.2 沈从文小说对辞的音调的运用
    4.2 叙事语言中押韵句的译例分析
    4.3 叙事语言中押韵句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第5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格的英译再现
    5.1 比喻的英译再现
        5.1.1“A像B,C型”比喻的英译再现
        5.1.2 联喻的英译再现
    5.2 飞白的英译再现
        5.2.1 飞白的定义
        5.2.2 飞白的译例分析
        5.2.3 飞白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8)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习语英译研究 ——以《酒国》葛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1 Introduction to Mo Yan and The Republic of Wine
        1.1.2 Introduction to Howard Goldblatt
        1.1.3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Views
    1.2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4 Thesis Structure
    1.5 Innovation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Republic of Wine
        2.1.1 Translation Study of The Republic of W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Loaded Words
        2.1.2 Translation Study of The Republic of W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logy
        2.1.3 Translation Study of The Republic of W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Linguistic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Idioms Translation
        2.2.1 Study of Idiom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2.2.2 Study of Idiom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2.2.3 Study of Idiom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log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to Relevance Theory
        3.1.1 Communication as an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
        3.1.2 Mutual Manifestness and Cognitive Environment
        3.1.3 The Notion of Optimal Relevance
    3.2 Translation Views under Relevance Theory
        3.2.1 Translation as an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3.2.2 Translation as a Process of Intercultural Interpretation
        3.2.3 Achieving Optimal Relevance as the Ultimate Goal of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Idioms in The Republic of Wine
    4.1 Definition of Idioms
    4.2 Categories of Chinese Idioms in The Republic of Wine
    4.3 General Features of Chinese Idioms in The Republic of Wine
    4.4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Idioms in Construing Literary Effect
        4.4.1 Personification in Construing Literary Effect
        4.4.2 Exaggeration in Construing Literary Effect
        4.4.3 Extraordinary Collocation in Construing Literary Effect
    4.5 Difficulties in C-to-E Translation of Idioms in The Republic of Wine
        4.5.1 Specific Expressions Related to Certain Oral Language
        4.5.2 Idioms Derived from Historical Stories
        4.5.3 Idioms with Regard to Belief and Religion
        4.5.4 Idioms Embedded with Unique Connotations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C-to-E Translation of Idioms in Howard Goldblatt's English Version of The Republic of W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5.1 General Strategies of Idioms Transl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Wine
        5.1.1 Domestication as a Translating Strategy of Corresponding Idioms
        5.1.2 Foreignization as a Translating Strategy of Non-Corresponding Idioms
    5.2 Translation that Realizes Optimal Relevance
        5.2.1 Liberal Translation to Preserve Original Images and Achieve Inter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5.2.2 Literal Translation to Preserve Original Images and Retain the OriginalStyle
        5.2.3 Variation to Transfer Images and Meet the Expectation of TargetReaders
        5.2.4 Transliteration to Preserve Images and Exotic Features
    5.3 Translation Techniques that Realizes Optimal Relevance by Rearranging the Source Text
        5.3.1 Omission to Facilitate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5.3.2 Addition as a Translating Technique of Idioms Embedded with Unique Connotations
    5.4 Translation that does not Realize Optimal Relevance
        5.4.1 Undertranslation that Discards Some Images and Informations
        5.4.2 Mistranslation that Fails to Convey the Intentions of Source Text Author and Cause Ambiguity
    5.5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Summary and Findings of the Study
        6.1.1 Summary of the Study
        6.1.2 Findings of the Study
    6.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一、换译称名梳理
        二、换译称名溯源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第二节 换译内涵
        一、换译的特点
        二、换译的本质
        三、换译的定义
    第三节 换译外延
        一、换译的类型
        二、换译的目的
        三、换译的原则
        四、换译的领域
        五、换译的地位
        六、换译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第一节 有形换译
        一、单位换译
        二、标点换译
        三、形象换译
    第二节 无形换译
        一、词类换译
        二、语气换译
        三、语态换译
        四、视角换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一、概念替代机制
        二、意象替代机制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术语
        2.1.1 隐喻信息
        2.1.2 表征
        2.1.3 二语隐喻能力
    2.2 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研究述评
        2.2.1 理论研究
        2.2.2 实践研究
    2.3 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研究述评
        2.3.1 理论研究
        2.3.2 实证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理据探讨
    3.1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认知语言学理据
        3.1.1 隐喻的语义认知功能
        3.1.2 词义延伸与拓展的隐喻机制
        3.1.3 词义隐喻构建的系统性特征
    3.2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二语习得理据
        3.2.1 二语词汇系统认知的隐喻路径
        3.2.2 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的渐进性
        3.2.3 词典使用策略与隐喻跨语认知的系统性
    3.3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词典学理据
        3.3.1 学习型词典释义的认知系统性
        3.3.2 学习型词典表征的文本系统性
        3.3.3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跨语对比的系统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总观与宏观层面
    4.1 总观层面的隐喻信息表征
        4.1.1 隐喻表征的引导性信息
        4.1.2 隐喻表征的工具性信息
        4.1.3 隐喻表征的对比性信息
    4.2 宏观层面的隐喻信息表征
        4.2.1 隐喻型条目的设置
        4.2.2 隐喻型条目的关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微观与中观层面
    5.1 微观层面的隐喻信息表征
        5.1.1 词目译义
        5.1.2 义项排列
        5.1.3 例证选配
        5.1.4 习语的处理
        5.1.5 隐喻概念的处理
    5.2 中观层面的隐喻信息表征
        5.2.1 隐喻信息的跨条目关联
        5.2.2 隐喻型参见的类别与特征
        5.2.3 隐喻型参见的设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效用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问题
        6.1.2 研究方法
        6.1.3 研究对象
        6.1.4 研究工具
        6.1.5 数据收集与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支持率
        6.2.2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有效性
        6.2.3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用户评价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1.1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必要性
        7.1.2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可行性
        7.1.3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有效性
    7.2 研究意义
    7.3 研究不足
    7.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二语隐喻能力前测试题(Test 1)
附录三:二语隐喻能力后测试题(Test 2)
附录四:二语隐喻能力延迟测试题(Test 3)
附录五:词典使用培训纲要
附录六:英汉词典样条
致谢

四、英汉夸张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D]. 董典. 西南大学, 2021(01)
  • [3]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4]俄英语言中含有植物名称的熟语的对比研究[D]. 王凡.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6]《红楼梦》中数字习语英译的功能对等研究[D]. 汪珊. 华侨大学, 2019(01)
  • [7]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D]. 张蓓.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习语英译研究 ——以《酒国》葛译本为例[D]. 刘诗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10]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D]. 杨娜. 南京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英汉夸张成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